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儿园语言教育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创新方法 幼儿园教学 纲要 环境
根据我国幼儿园新纲要精神,5~6岁的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主要应该侧重对幼儿的倾听、表达、文学欣赏和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同时结合其他活动的进行使幼儿的各方面的综合技能同步提高,要作好这一切笔者认为应作好以下几点:
一、创设良好宽松的语言活动环境和氛围
学习需要有良好的语境,可促使幼儿听、说、想的欲望,这种良好、宽松的语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
物质环境包括活动场地(景)墙面、头饰、电教设备等,通过这些物质环境和教玩具的制作给幼儿一种直观的感受,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模拟的实境中,唤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使其乐于说,敢于做,发自内心的去表述,为心理环境的创设提供前提基础。
结合在活动应给予每个孩子说话的机会,作为支持者和引导者的教师应引导、鼓励幼儿建立一种自信,使之连贯、大胆地对主题发表自己的想法,而在此过程中,教师应不惜赞赏语句,及时抓住表述的亮点进行肯定的评价,尽量不用否定评价,(除与科学性原则性相反的)同时还可以用多种形式让幼儿进行表述。
如语言游戏“说相反”、故事续编“猫医生过河”、儿歌创编“动物世界真奇妙”,表演咕咚故事,看图讲述“小雨伞”“让座”拼图讲述“聪明的公鸡”。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渗透的语言活动,如“今天的新事儿”“论天气”“报食谱、说菜名”等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语言。
为使所学的内容得以及时巩固,应将活动时使用的相关教具、情景图等放置在固定的区角中,使之随时随地的去学习、体验和交流,不仅培养了幼儿的观察技能,巩固了幼儿的记忆,而且培养了幼儿的协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兴趣。同时又拓展了幼儿的思维。
按新纲要的主旨,语言教育应是听、说、读、写、观察、表演、思维、想象、操作等行为的整和,因此在活动时教师应抓住各种契机,挖掘幼儿各方面的潜能,对幼儿的活动表现和教材内容应有一种整体的意识,才能真正培养幼儿语言综合素养和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在活动的设计中以语言表述为主,引导和支持幼儿在与教师的合作中进行不同侧面的观察和感知,从不同层面的探索活动中应用不同的操作方式进行多元化的合作分享,将整个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幼儿在单一的活动中进行综合性地获取与提高。
如在故事教学中可采用听故事,看图说感受,以图或文字作记录,学表演,作游戏的活动并与内容有选择的、有机的整合于一体,既丰富了活动内容,又引导了不同水平幼儿的表现欲望,同时还提高了幼儿运用语言的能力。
由此题材多样化的教材通过多元化的整合,结合幼儿自身的生活经验及能力上的差异,将集体教学改为分组结伴,区角活动、个别交流等方式在不自觉的交流和想象的过程中使每个孩子的语言潜能都在不断的发展提高。
三、运用先进的科学教育手段
利用幼儿的思维具有形象性,在活动中 尽量把一些事物付诸于直观的形象之中,可利用幻灯机、电视机、等多媒体技术,扩大和充实具体的感性经验,将一些童话,科普故事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声像结合。
如“小水滴旅行记”、“小蝌蚪找妈妈”等,让幼儿在图文并茂的幻灯片的播放过程身临其景,直接感受,切身体验,使幼儿的语言与思维同步发展。
四、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语言习惯
对于幼儿来说,语言习惯主要指听、说、读、写四大方面中的前三项,而倾听则是幼儿感知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也是幼儿学习语言不可缺少的一种行为能力,它关系到人际交往和对语言的理解水平,以及他们的语言能力的发展。
而幼儿文学作品则是引起幼儿倾听的良好素材,如在故事欣赏活动“妈妈和她的勿忘我”的活动中,通过配乐故事的欣赏使幼儿从感人的音乐和动人的故事情节之中,逐步体味一位普通妈妈对孩子的那一分真爱。
这样不仅使幼儿听辩出了故事的基本情节,而且激发了想说的动机。而说则是语言的关键,如何引导鼓励幼儿大胆的从最简单、断断续续的说到流利、完整、连贯的说,应从对父母、同伴的说到集体面前大胆的表述入手,将源自于生活的、比较熟悉的、和幼儿感心趣的内容,作为活动的主题素材,给幼儿提供大胆说的情景。使幼儿 情不自禁的对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培养了幼儿听说习惯的同时,不应忽视幼儿良好阅读习惯的陪养。应从幼儿视图入手;而后导入情景讲述、看图说话;最后介入有序的翻阅图书,学会观察和思考进行评价性的拓展评述。
这样就出现了不同等级的思维会有不同的思维表述。结合教师在阅读的过程中将听、说、读的技能综合于一体的引导,最后进行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 赵寄石,楼必生.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2] 曾红台.香港幼儿教育见闻[J].教育导刊,1997
[3] 刘华.用“全语言”教育思想指导幼儿园语言教育[J].早期教育,2002
[4] 张明红. 幼儿语言智能的发展及其教育策略[J].早期教育,2003
关键词:幼儿;赏识
面对幼儿集体,老师常犯这样的错误:当幼儿遵守规则,做得好、做对事情时,老师没有注意太多,甚至视之为理所当然;当幼儿不遵守规则,做错事情时,老师才会去注意他。有时,甚至给予指责和呵斥。久而久之,让幼儿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严重影响了幼儿自信心的发展。因此,倡导幼儿教师赏识幼儿,肯定幼儿,给幼儿更多成功体验,非常重要。
一、巧用表扬语——用描述夸奖孩子的努力
口头表扬作为对幼儿良好行为的奖励是老师培养幼儿自尊心、自信心的最常用的手段。但那些空洞和泛泛的表扬说辞,会使表扬毫无意义。那么老师应该怎么夸呢?下面,我们看看有益称赞和无益称赞的区别。无益的称赞:你比其他人做得好。有益的称赞:我喜欢你的卡片,很漂亮,也很风趣。孩子的感觉:我的品味不错,我可以信赖自己的选择。描述性的语句以及孩子由此得出的积极结论是孩子精神健康的基石。孩子从我们的话中对自己作出结论,事后还会默默地对自己重申,这会使他们对自己及周围的世界抱有积极看法。
二、善用体态语——无条件地积极接纳孩子
帮助幼儿建立自信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无条件地积极接纳孩子”,而这却是很多教师容易忽视的方法。“无条件地积极接纳孩子”是罗杰斯所提出的观点,是指教师对每个儿童的接纳和赞同,并不取决于他是否满足了教师的期望,而只因为他是充满无限可能的、活泼可爱的儿童。“无条件地积极接纳孩子”有时可能是一种不加评判的能力,是承认儿童有权与教师和别的儿童不一样,是一种对培养幼儿成长的信念和信心,其中所包含的潜在情感是无法替代的。要做到无条件地接纳孩子,用好体态语是非常重要的。在师幼互动的过程中,教师的一个手势,一个表情,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传达着某种信息。老师摸摸幼儿的头,或是拍拍他的肩,幼儿就会很高兴,甚至一天都可能很兴奋。因此,教师要特别重视自己体态语的运用,优化体态语言,为孩子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让孩子感受到无条件接受的氛围。
三、妙用有形物——用心寻找孩子的闪光点
表扬孩子的方法很多,但我们发现,除了言语的表扬外,用一些独具匠心的有形方式来肯定幼儿,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1.笑脸宝盒,捕捉生活中的感动瞬间。走进幼儿园的教室,我们常能找到各种各样的“评比栏”,但我们不提倡用这种表扬孩子的方法。因为这样做,容易引起横向比较,引导家长和孩子相互比较,这样做忽视了幼儿之间的个别差异,有时还会在比较中打击了部分幼儿的自信心,用“笑脸宝宝”的形式,可以避免这点。材料准备:笑脸宝宝若干、彩笔、笑脸宝盒笑脸宝宝——经典卡通笑脸笑脸宝盒——卡通版的抽奖箱使用方法:每次在发现幼儿有良好表现时,即在笑脸宝宝背面写上幼儿的名字,投入笑脸宝盒中。每周总结一次,从笑脸宝盒中抽取部分笑脸宝宝,给抽中的幼儿一些小礼物。抽取完毕后,将盒内的笑脸宝宝取出,将姓名擦除,下一周重新开始。在实施中,我们发现可爱的笑脸宝宝代表了肯定与鼓励,深受幼儿的喜爱。孩子们觉得能在笑脸宝宝上写上自己的名字,是一件让人得意的事。而老师每送出一个笑脸宝宝,就找到了幼儿的一个闪光点,给了幼儿一次肯定。投票式的储存笑脸的方式和抽奖式的小结,给幼儿带来了神秘和惊喜。
2.宝贝加油卡,大声地说出你真棒。个体由于遗传、环境和教育的影响,相互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个别差异。在幼儿园,往往是那些能力较强的幼儿,常能获得成功的积极体验,而那些能力平平或发展稍落后的幼儿,成功的体验较少,容易被成人或同伴忽视,自信心容易受到挫伤。因此,我们精心设计了“宝贝加油卡”,在每周小结讲评时颁发给特别有进步的幼儿。材料准备:宝贝加油卡若干,塑封(便于幼儿珍藏)。使用方法:每位老师回顾幼儿的表现,对一周内进步最大的幼儿(通常2-3名,不宜过多),填写加油卡。与以往一般的奖状不同的是,卡上不仅有获奖者的姓名,还详细地写明了获奖的理由,让这份荣誉更具体、更明确。颁发过程——参照电影节颁奖仪式,教师公布获奖名单,阐述获奖理由,颁发加油卡,逐个进行。我们还要将赏识教育的理念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延伸开去,如:让幼儿轮流当游戏角色、做值日生、领操、带律动、当小组长,注重公平,让尽可能多的幼儿获得成功感。总之,赏识幼儿的方法很多,需要老师们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发挥创新精神,探索多样化途径,并持之以恒,才能培养出的阳光健康的新一代。
作者:傅慧平 单位:义乌市胜利幼儿园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语言教育;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361-01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而幼儿园是幼儿学习语言非常重要的场所,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水平直接关系到幼儿语言基础的建立。就目前情况来看,幼儿园的语言教学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的做出改善和优化,将无法达到语言教育的教学目标,不利于幼儿未来的成长和发展。
1.幼儿园的语言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缺乏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其一,绝大多数幼儿园的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在对幼儿展开语言教学的过程中习惯性的采用统一的教授模式,对于幼儿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没有充分考虑。对于不同性格的幼儿采取相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并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其二,教师的教育理念不能够与时俱进,依然采取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不够重视幼儿对于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一味采取"填鸭式"的方式教学,不能够给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交流环境,一些教师由于思想过于保守传统,不肯转变教育理念,不能从幼儿的角度出发,提升语言教育的趣味性,使得幼儿难以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最终导致幼儿本身的语言能力无法快速发展。
1.2 缺乏多样的教学方法。就目前情况来看,幼儿园在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非常的单一,主要的教学方法仍然是讲故事、对话活动以及看图说话等形式。所谓讲故事主要就是教师给出特定的事物或者情境,看图说话则是让幼儿们观察图形和画面。讲故事和看图书画需要的载体是静止状态,及时教师将事物以及画面适当丰富,也不能够切合幼儿心理,幼儿普遍喜欢具有生命力的事物,教师让其通过静态的事物和画面进行语言学习,并不能够调动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因此也无法产生学习的动力。伴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成熟,一些幼儿园开始引入多媒体教学设备,但是由于教师缺乏多媒体教学经验,使得多媒体本身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出来,教师制作的电子课件要么过于呆板缺乏新意,要么过于花哨,使得色彩与图片掩盖了教学重点,严重阻碍幼儿发展语言能力。
1.3 实际教学存在误区。就幼儿园实际的语言教育工作来看,还存在着很多教学误区。其一,在语言教学过程中,由于一些幼儿不能够清楚的发音,教师会严格的进行纠正,教师将语言教育当做是传递知识的过程,认为如果不能够正确发音,就是没有掌握语言知识,因此,将教学重点放在了纠正发音上,使得幼儿学习语言的自信心受到伤害,难以建立起继续学习的勇气,对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其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当幼儿出现错误的时候回立刻否定给予
批评,缺少鼓励性的话语,最终会导致幼儿学习语言的积极性降低。其三,在教师提问以后,幼儿难以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缺乏耐心的指导,教师的态度会使得幼儿产生自卑心理。最后,教师对于每一个幼儿的关注度并不是相同的,教师更关注爱说话的孩子而忽视一些不愿说、不敢说的孩子。
2.优化幼儿园语言教学的有效策略
2.1 注重教学理念的创新。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创造能力已经逐渐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所以,在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的时候,也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幼儿教师必须参照语言教学的目标和内容,规划和安排一些学习语言的活动让幼儿参加。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要注重主题内容的选择,活动必须和语言学习相关,并且活动形式应该同幼儿的心理发展相互切合,使得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升。由于幼儿在学习语言的时候教师提供了非常直接的帮助,幼儿是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完成学习,教师在展开教学时必须要以幼儿本身的经验以及实际需求作为基础,结合使用一定的教学技巧和教学艺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的内在潜能释放出来。
2.2 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入能够吸引到幼儿的活动,比如对话活动、阅读活动、听说游戏以及文字活动等,使得幼儿可以得到更多的锻炼语言能力的环境。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结合运用一些综合性的活动,使得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得到不同领域的刺激,保持说话的欲望,集中注意力。综合性的活动一般都来自于幼儿的实际生活与自然环境,这样的活动更容易被接受和理解。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幼儿园开始应用多媒体设备,教师必须合理的运用这些设备,提升对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力,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2.3 提升教学的科学性。首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幼儿的发音不够准确,教师必须由充足的耐心,帮助幼儿慢慢纠正,少一些批评,多一些鼓励,帮助幼儿建立起学习语言的自信心。同时也应为幼儿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使得幼儿在环境的影响下渐渐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其次,教师提出问题如果幼儿回答错误,教师应该帮助幼儿分析原因,使得幼儿能够愉快的改正自身存在的错误。如果幼儿不能马上回答出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应根据现实状况给予幼儿一定的引导和启发。最后,对于一些不太爱说话的幼儿,教师应该弄清原因,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解决问题。
3.结束语
学好语言、具备阅读和理解能力是幼儿成长后期学好其他领域知识的前提,同时也是幼儿表达思想与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幼儿园必须不断优化幼儿语言教学策略,更好的为幼儿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为祖国培养更多的栋梁人才。
参考文献:
[1]马敬华. 试论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现状与优化策略[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10:77-78.
[2]赵月华. 基于幼儿生活经验的幼儿园语言活动策略研究[J]. 江苏教育研究,2013,20:63-65.
[3]周桂芬. 试论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现状与优化策略[J]. 才智,2013,24:102.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教学;方法策略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主要是通过语言、行为、游戏来培养幼儿的听、说的能力,从而促进幼儿知识、智力、思维、情感、精神方面的发展,但目前幼儿园教育普遍存在教育内容远离儿童实际生活、缺乏针对性、教育方式传统等题,因此寻求科学的教学方式、把握幼儿的特点,以起到更好的教育教学作用。
1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必要性
幼儿在年进入幼儿园前一直与父母生活在一起,接受父母言传身教的教育和影响,家庭教育的优点在于针对性强,并且教育氛围温馨、轻松、生活化,易于孩子接受和改变,但是家庭教育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其一,家庭教育散乱、随意,缺乏系统性和严谨性,家长不能把握孩子自身的特点;其二,各个原始家庭的氛围和环境不同,对幼儿的教育和影响方向有差异,幼儿的性格、思想形成呈多样化。因此,统一、专业的幼儿园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幼儿园成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提高语言能力的重要场所,幼儿园可以组织幼儿参加形式多样的语言学习环境和场地,进行针对性的讲说练习,有计划、有目标的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2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现状
2.1幼儿园课程脱离幼儿的实际生活
卢梭认为:儿童获得知识和经验的最重要的途径就是个体活动,儿童天生有一种参与的欲望。因此幼儿园教育要紧抓幼儿特点,从生活中去教育和启发幼儿,而不是一味地灌输高、远、偏的知识,让幼儿不感兴趣,或者在讲述过程中不能对幼儿做有效提问,幼儿始终处于听的状态,没有语言交流和思考能力。
2.2幼儿园教师教育理念落后
幼儿园教育采用传统的教育理念,一味地采用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忽略了幼儿的性格差异,将性格活泼开朗和腼腆内向的孩子同等教育,不利于幼儿性格的发展;教师抱着以不变应万变的态度不去积极参加新理念和新教育方式的培训学习,只是用讲故事、组织交流、看图说话几种静止的方式,让孩子好奇心和思维逻辑处于压抑状态,产生厌烦心理;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做的不够精美有趣,不能吸引幼儿的兴趣;教师一味注重孩子的发音,挫伤幼儿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长此以往有的幼儿不愿回答老师的问题,不愿开口说话,影响语言学习能力。
2.3教育形式和教学评价过于局限
传统的幼儿园教育形式是集体化教学,教师占主导地位,不能够灵活变通,一对多的教育方式使教师和幼儿缺乏感情上的交流和沟通,不能充分满足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使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和语言能力受到限制。同时教师只注重幼儿当时的语言能力,忽略了后期发展,只注重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不能从多方面综合评价幼儿语言学习能力的整体情况。
3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可行性措施
3.1幼儿园语言教育与幼儿生活和游戏结合
教师应该注重在幼儿语言学习过程中把握孩子的天性和好奇心,与实际生活联系,与自然生活和游戏相结合,比如教师可以带孩子去大自然种花种草,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可以自己动手给爸爸妈妈制作生日礼物和卡片,表达对父母的感激和爱;教师可以在春天的时候带孩子们养蝌蚪,让孩子们看到蝌蚪成长为青蛙的过程;带孩子们去花丛捉蝴蝶并让他们分出蝴蝶的颜色,描述蝴蝶飞舞的样子,并延伸让孩子们去搜集蝴蝶的故事和图片,最后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想,丰富幼儿的情感,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兴趣。
3.2提高幼儿园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整体素养
首先,在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内容选择上要精益求精,选择符合幼儿生活经验和爱好兴趣的具有教育性、启蒙性的内容,考虑幼儿的利益,制定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实施计划;其次,有针对性的教学,按照学生的性格,面向全体照顾个体,组织相互的交流讨论,活泼的孩子带动内向的孩子,使每个孩子都能养成积极、活泼、阳光的性格,提高语言学习的能力和兴趣;再次,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素养和职业水平,提高教师对于童话故事、幼儿影片等的讲述,以幼儿为主导,多进行互动交流讨论,帮助幼儿开动思维,勇于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养成敢于开口、乐于开口和积极开口的习惯,营造良好的语言表达环境。
3.3丰富幼儿语言教育形式
改变幼儿园教育传统的讲与学的授课方式,积极去引进多样化、丰富化的方式。可与音乐、美术、体育、舞蹈等艺术相结合,组织说唱、朗读比赛等刺激幼儿的情感教育,把握好语言教育为主体方向,辅助以其他方法。多开展亲子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为幼儿教育创造轻松、自由的语言交流环境。
【关键字】幼儿园小班;语言教育问题;探讨
【中图分类号】G610
一、 幼儿语言教育的作用
1、语言在幼儿认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语言是人类用来表达情义、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人的思维是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而提高的,语言的发展遵循着一定的发展规律,是人类发展的必然产物。幼儿思维和语言的发展密切相关,幼儿语言的发展促进思维的发展,反过来,思维的发展能够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沟通。因此,幼儿阶段语言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培养幼儿逻辑思维和语言的构想能力至关重要。幼儿教师在进行语言教学时,要从各个角度指导学生认识事物、描述事物,鼓励幼儿大胆构想,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要新颖、奇特、生动,提高他们思维的发展。
幼儿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他们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他们的思维也十分灵活,因此,我们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在教学中,幼儿教师往往采取定向思维培养,比方,教师讲,幼儿听,在教师的指点下学习语句。还有的教师让幼儿一次又一次的背诵诗歌,幼儿根本不理解,这些本来属于创造性的思维,却被教师束缚在一定的范围内,限制了幼儿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定向思维培养的基础上对幼儿进行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鼓励,培养孩子多向性、变通性等思维,为幼儿的语言成长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2、 幼儿阶段是语言教育的关键时期
实践证明,学前教育是幼儿时期人力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给予婴幼儿丰富的刺激和指导,幼儿语言的发展会取得很大的进步。如果在这一阶段给孩子不恰当的指导,很可能出现语言障碍。举个实例,印度狼孩的故事,他在狼群中长大,等到7岁把他获救回归人类的时侯,他根本听不懂人来的语言沟通,只会像狼一样的嚎叫,经过了几年的教育,只学会了几十个简单的词语。这个例子恰好说明了幼儿阶段语言教育的重要性,一旦错过这个时期,幼儿将会出现不良的语言交往习惯,形成很大的语言障碍。
3、 语言教育对幼儿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语言教育能够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认知的发展、智力的发展、社会性的发展。随着语言的不断丰富,家长或教师有必要正确指导幼儿的语言教育,语言发展了才能提高幼儿的言语交往能力,才能提高幼儿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产生主动学习更多语言符号的能力。反之,可能会影响他们未来学习和运用语言的兴趣。幼儿最初不能直接感知周围的事物,当了解了语言之后,才能通过其他人的描述认知周围的事物,扩展他们的认识空间。幼儿大脑智力的发展最快的时期是6岁以前,6岁以后开发的效果很小。因此,幼儿语言的发展促进了他们智力的发展,是对幼儿开发智力的一个有效举措。只有语言发展才能保证幼儿具有相应的社会交往能力,才能使人类正常生活,可见,语言能力的发展对于每个新生命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 幼儿园的语言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环境对幼儿语言教育的影响
有的幼儿园的教师未接受过专业系统的幼儿语言培训,对语言掌握缺乏全面的认识,让幼儿背诵唐诗、宋词,采取死记硬背的形式,导致幼儿对语言接受教育滞后,学习感觉枯燥,对识字逐渐失去了兴趣。因此,应用适合幼儿语言教育的方法,做到科学合理,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2、 幼儿教师的教态对幼儿的影响
在语言教学中,有些教师只重视自己讲,幼儿听,忽视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还有些幼儿园为了提高竞争力,改革创新,把教学的中心转移到识字方面;口语表达方面只是个简单的对话,未正在做到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3、 注重学习结果,不注重学习过程
在教给幼儿学习某句话时,只重视孩子学习后掌握的内容,不注重幼儿学习的过程,不关注幼儿学习的兴趣。实际上,只要有了好的学习习惯和兴趣,处于正常的语言环境,幼儿才能获得最终的语言能力。
三、 提高幼儿语言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教师的语言直接影响幼儿语言的发展,幼儿的思维语汇贫乏,这就要求教师所教授的语言要符合幼儿的年龄、心里特征,提高说话质量,做出正确的语言示范。那么,提高教师的语言能力应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1)语言要规范、准确
教师在日常的生活中养成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交流的习惯,语言的发音要做到清晰到位;词汇要素的搭配要做到准确无误;语句的表达要通畅。幼儿教师在语言修养方面要做到完整、标准的语言示范。
(2)表达要浅显、直接
教师在和幼儿沟通时,少用成人的话语,多使用实词,做到具体,不抽象,浅显、直接,让幼儿能够听清楚老师的话语,保证语言教育顺利进行。
(3)句式简短
句式要简短,和幼儿沟通时,使用短句,不要使用附加成分过多的长句,方便幼儿理解。
(4)适当的使用体态语
在具体的语言教育中,多使用体态语,例如教师在教学中结合“点点头、摆摆手”来表示出赞许或批评,显得更亲切。孩子也会感觉到满足,把关系拉近,进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结束语:
幼儿期是人生中语言发展和运用的关键时期,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师的一项艰巨任务。幼儿园要给幼儿创造好的语言环境,丰富幼儿的生活。语言来源于生活,生活是语言的源泉,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引导幼儿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知,开阔幼儿的视野,促进幼儿思维的迅速发展,当幼儿发音不清楚时,回答问题答错时,倾听不专注时,不爱说话时,我们教师要正确引导幼儿使用语言教育。
参考文献
[1]肖湘宁《幼儿语言教学活动法》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版
[2]张慧和《对幼儿园早期语言教学几个问题的认识》学前教育研究2008版
[3]周欣《学前教育对幼儿的启发》学前教育2012版
【关键词】幼儿;语言教学;问题;改进;方法
孩子在幼儿时期学习语言的速度是最强的,若能利用好这段时期进行有效教育,将帮助孩子在智力、思维和语言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但现在一些幼儿园在语言教学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想对此进行简略的分析,并谈谈改进的方法。
一、幼儿语言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幼儿语言教学的认识不足。大多数家长和老师对教学的真正含义认识不足。幼儿园对孩子语言能力的培养不单单是培养他们会说话的能力,还要培养他们在理解和逻辑思维方面的能力。若是仅把培养孩子的说话能力当做教育的目标,那么幼儿园教育就会显得微不足道,甚至没有必要了。
2.语言教学教材选择不当。许多幼儿园的教材都是从教师如何教的层面上入手编排的,根本没有考虑到孩子的真正需要。部分教材空有华丽的封面和插图,却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内容。而那些供学生学习的内容虽然押韵好记,却不好理解,很多孩子虽然记得住教材的内容,可以应付老师的检查,但对内容的真正内涵却不甚了解,不利于孩子理解力的培养。
3.幼儿教师的能力不足,教学方式单一。许多幼儿园在师资力量的配备上有所欠缺,许多老师没有足够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经验,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上的素质不高,甚至将幼儿园教育单纯地理解为陪着孩子玩,教育方式也只是游戏。利用游戏引起孩子的注意,但游戏后孩子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远远达不到需要。此外,许多老师对孩子语言掌握能力的检测方式单一,通常是通过一次考试进行衡量,所得到的也只是表面的成绩,而看不到孩子实际的学习能力和掌握情况。
二、寻找更佳方法,提高幼儿语言教学质量
1.提高教师对幼儿园语言教育的认识,提高语言施教水平。教师是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掌舵者,是孩子学习语言的模仿者,对孩子影响重大。对于幼儿园来说,要聘请合格的、有相应资格证书的专业人员,同时加强在职教员的继续培训,不断适应不同阶段孩子的教学要求。对于教师自身来说,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创新教学形式。对于幼儿的教学,不能仅靠游戏形式吸引孩子,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也不能仅靠书本上那些孩子难以理解的儿歌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对于孩子掌握能力的监测,要通过日常的观察,在学习中真正了解他们的掌握水平和学习能力,以便对孩子有针对性的培养。
2.改变幼儿园语言教学的方式。这需要教师认真分析、认识幼儿园语言教学的目的,不要专注于让孩子背诵儿歌、诗词,记住词语的解释,而是要注意让孩子掌握日常交流的能力。教师可以试着解放孩子的教学环境,不要将孩子禁锢在狭小的教室空间里,可以带他们走出去,在广阔的操场或游戏场所让孩子放下包袱,自由玩耍,在玩的过程中产生交流。如此方式下养成的说话习惯比在教室里老师强制学生进行交流会更让孩子接受,孩子会将交流看作是一件顺其自然的事,而不会将其当作任务,产生心理阴影。同时,在孩子进行自主交流或回答问题时,教师要善于倾听。对于出错的地方,不要急于打断、改正,而要等孩子慢慢说完,循序渐进地引导,使孩子自己或相互发现错误,加深对错误的理解,避免再犯。
三、了解幼儿语言发展水平,确定层次各异的发展目标
在幼儿自愿讲普通话的基础上,教师必须深入观察,了解幼儿语言发展水平。例如,有的幼儿能轻松的完成教书大纲的要求,学习积极性高,上课抢着发言;有的幼儿胆小、沉默寡言、性格孤僻,从来不敢主动举手,更不敢站在小朋友面前表演或说话。他们一见到教师询问的目光,就紧张地躲闪,在被提问到的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要么当“哑巴”,要么声音小得像蚊子。因此,对幼儿的了解与把握是因材施教的前提。平时,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教师必须深入幼儿、接近幼儿、有意识与幼儿进行语言交流,或有意识观察幼儿间语言交流情况,从中发现幼儿语言表达的态度是否积极主动、大胆大方,语言表达的词汇是否准确丰富,语句表达是否有连贯性,表达中语调是否能体现情感等。这样,对幼儿个体差异才能有正确的认识,才能有利于分析和掌握幼儿的语言发展状况,才能在语言教育活动中正确确定使用何种形式因材施教,以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在教育过程中,幼儿语言发展的目标必然存在层次性,对此,教师心中要有数,活动前要有规划,深或浅都要根据幼儿的能力和水平来决定,即要针对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来决定,让幼儿经过努力就能达到。
四、建设语言活动角,促进幼儿积极开口说话
【关键词】丽江地域 纳西语言 幼儿园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4-0170-02
神秘的丽江纳西东巴文化以开放、大方、兼容并蓄为重要特征,是世界民族文化的一枝璀璨的奇葩。纳西语言是东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布于云南的丽江、中甸、永胜、宁蒗、兰坪、维西和四川的盐源、盐边、木里等地,使用人口约29万。纳西语言中,对世界的感触非常细密敏锐。在纳西人眼里,天上的星星、河流中的水、树上的鸟巢、石头里的金子、土壤中的树木,有不同的寓意和表达,他们对生命、时空和空间的表述与汉族有很大的不同,非常细腻灵动。
丽江市由古城区、玉龙县、宁蒗县、华坪县、永胜县组成,因为纳西民族主要集中在古城区、玉龙县,在此地域内的幼儿园里开展纳西语言教学比较切合实际,同时也更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所指的丽江地域特指:古城区、玉龙县。
一 丽江地域幼儿园开展纳西语言教育的必要性
1.纳西语言的使用现状带来的紧迫性
原来的丽江是儒雅的,纳西人认为财富如过眼云烟,因此崇尚教育。但丽江旅游的高度开发,使丽江逐渐丧失了原有的文化传承和人文传承。外来游客潜移默化地影响了纳西族人民的思想观念。人们开始追求外来的新事物,追求与以往不同的生活方式,追求时尚,当然语言也不例外。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小孩子们越来越不爱学习读书,也不学习自己的语言,人们觉得自己的民族语言不好听、不上档次,开始学讲其他地区的方言,如昆明、大理、四川话等,或英语。有的家庭,三代同堂,各说各的话,祖辈们说的是原汁原味的纳西语言,父辈们说的是“汉化”的纳西语言,纳西语言中带有很多汉语的词语;孙辈们讲的都是汉语,不会说纳西语言,想讲什么就讲什么,这样的情况在丽江不算奇怪。另外,在主流文化尤其是汉文化的教育背景下,有些家长存在错误的认识,认为学习纳西语言不利于孩子学习汉语,会妨碍孩子进一步的学习和深造,没有意识到本民族文化的独特价值,不愿意让孩子学习纳西语言。
2007年一项调查显示,丽江古城白马龙潭小学总共有960个学生,其中纳西族学生570个,占60%,但其中只有110个学生会说纳西话,不到20%。而认识东巴文字的人更是寥寥无几。在20世纪40年代,约有1%的纳西族东巴(东巴文化的主要传承者)掌握这种文字。那时山区每个村子都有东巴,总数约有1000人,到1999年仅剩下25人。丽江东巴文化研究院成立20多年来,先后请来了11位大东巴,现已全部去世。
纳西语言的传承和发展前景令人担忧,必然也影响到纳西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在多元文化思潮兴起的背景下,延续纳西民族文化具有独特的价值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跨文化教育逐渐形成潮流。1980年联合国“世界文化政策大会”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了“世界文化十年”活动,开始倡导跨文化教育。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大会了《教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的文件,这一国际文件第六、七款指出:“跨文化性或多元文化主义意指关于不同文化的知识和理解,以及在一国内部各种文化成分之间和世界各国不同文化之间建立积极的交流与相互充实的关系。鉴于当今世界所独有的大量因素,各个现代国家都必须不同程度地面临多元文化现象。”跨文化教育或多元文化教育要“能促进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相互理解和丰富”。这份文件明确、系统地提出了跨文化教育的理念,并组织了一系列的跨文化教育实践。20世纪60年代,美国发生声势浩大的黑人民权运动,教育成为这场运动所关注的重要内容,多元文化教育正式成为教育的主流。美国为此专门成立了“美国国际与跨文化教育理事会”。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也普遍开展了多元文化教育。
尽管对于多元文化教育这一概念在不同视点下形成了不同定义,不过这些定义都有一个核心,即“多元文化教育通常是指多民族国家对各民族的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的学生进行的有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教育,以使学生能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能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并享有应有的文化尊重”。
多元文化思潮的兴起,使人们意识到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在当前文化多元发展势不可挡的趋势下,本着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尊重、相互理解和丰富的精神,在多元文化视野下研究丽江地域幼儿园纳西语言教学策略,具有独特的价值。
3.学校(幼儿园)传承模式成为纳西文化传承的主要模式
东巴文化原有的传承模式以家庭血缘传承、家族村寨传承、师徒传承为主,但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这种原有的传承模式已失去基础。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东巴文化的传承模式逐渐转变为以学校传承模式为主。
幼儿园是幼儿启蒙教育的场所,是学习语言的重要场所,也是民族文化延续的重要基地,可以在幼儿园展开纳西语言教育。
第一,幼儿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和长期教育实践早已证明,婴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学习和掌握语言最为迅速的时期,也是最为关键时期。在这一期间,婴幼儿的听、说等语言器官发育逐步完善,发出各种语音的生理条件已经具备,正是语音习得的高峰期、定型期;容易结合生活中的动作、表情等非语言手段表现和理解某种语言意义,学习听说某种语言或方言。研究表明:3岁幼儿能掌握1000个左右词汇,到了6岁能掌握近4000个词汇,3岁的孩子只能用简单的陈述句表达自己的意思,在一定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下,6岁时能用多种句式,灵活自如地运用口语表达自己的见闻、思想。
第二,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是最好的教师。孩子学习语言离不开语言环境,丽江地域幼儿园开展纳西语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
二 丽江地域幼儿园开展纳西语教学策略初探
1.培养幼儿园纳西语言教育骨干教师,使幼儿园形成注重民族文化传承的氛围
选派热爱纳西文化传承事业、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责任心强、有较强的工作能力、较好的纳西语言基础的纳西族幼儿教师,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纳西文化培训,使其熟练掌握纳西语言和教学方法,并以他们为骨干,开展纳西语言教育。
2.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开展纳西语言教学,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适宜的教育内容
幼儿园一日生活即课程,纳西语言教学可以通过一日生活中的学习与开展专门的纳西语言教育活动相结合等途径;生活活动中,教师可以适当地使用纳西语言来对幼儿进行指导和交流,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简单的纳西日常用语;同时,开展专门的纳西语言教育活动,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安排教育内容。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注意启蒙性。
第一,小班:学习简单的纳西词语,能用纳西语简单地表述自己的想法。一般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这样更直接、直观。如在吃饭时让幼儿用纳西语言来说“吃饭”这个词语。在幼儿学会了简单词语后,教师可以教幼儿学习简单语句,在此基础上,学习一些短小的、幼儿感兴趣的纳西儿歌、故事。
第二,中班:经过一年的学习,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可以开设专门的纳西语教育活动,内容可以丰富多彩,如稍难的纳西儿歌、故事的学习等。
第三,大班:在继续巩固、提高小班、中班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学习简单的纳西拼音。
3.以游戏作为纳西语言教育的基本方法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是以游戏为最基本的活动。”幼儿的游戏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价值,能让幼儿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与发展,应以游戏作为纳西语言教育的基本方法。如可以在游戏中让幼儿学习纳西数字等,开展纳西音乐游戏、角色游戏等。
4.以儿童为主体,教学注重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
幼儿主要通过各种感官来认识周围世界事物,在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理解事物。纳西语言教育不能离开幼儿的直接经验,最好在活动中学习,最好是幼儿有一定经验的、易于理解的、贴近幼儿生活的、经常用得到的语言。
5.充分使用纳西民族资源,积极开展家园共育
在丽江地域开展纳西语言教育有良好的课程资源——纳西家庭和古城社区,教师要与家长做好沟通,让家长配合进行纳西文化的传承。还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1)让家长了解幼儿一日所学的纳西语言,请家长帮助幼儿练习所学内容;(2)请家长给幼儿讲一些纳西故事,简单介绍纳西历史文化;(3)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与幼儿尽量使用纳西语言交流;(4)家长给幼儿创造说纳西语言的机会和条件;(5)请家长到幼儿园做老师,与幼儿一起开展纳西语言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张琨.让更多纳西族孩子会说纳西话[N].西部时报,2007.7.24
[2]杨杰宏、张玉琴.东巴文化在学校传承现状调查与研究[J].民族艺术研究,2009(6)
关键词: 整合课程 幼儿教育 语言教育
整合课程理念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幼儿教育内容涉及语言、音乐、美术、体育、生活常识与计算等不同的部分,涉及多个领域。新的幼儿教育纲要更明确了幼儿教育的新内容与新目标,鼓励教师创新设计与实施幼儿教育活动。幼儿教育应当将幼儿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工作的目标,基于幼儿全面发展的目标,对多项内容进行整合,利用整合课程的模式,优化幼儿语文教育。
一、整合课程下幼儿语言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整合课程衍生出分科课程
在整合课程理念出台时,许多教师已经习惯了分领域开展幼儿教学活动。在幼儿教育理念创新过程中,没能正确理解整合课程理念,使得整合课程活动从全面性的教学活动变成分科教学活动。在语言教育中,幼儿教师在设计整合课程时,认为语言教育的内容不够突出,需要加入更多的语言教育内容或者增加语言教育的时间。有的教师过于追求综合课程中各个领域知识的平衡,增强了课程的分科性,不利于整合课程的发展。
2.形式化整合弱化语言能力培养
为了突出幼儿教育的现代化,许多幼儿园为了应用整合课程而整合课程。在组织幼儿主题活动时,为了完成整合课程任务,一些幼儿教师会将语言、艺术、体育等各个领域的内容拼凑到主题活动中。教师根据主观理念对各领域内容进行组合,活动看起来有静有动,十分科学,但活动之间缺少连续性,并不利于幼儿在活动中发挥创造力,导致语言教育的功能有所弱化。
3.整合课程的全面性不足
整合课程下的幼儿语言教育应当重视学生横向能力与纵向能力的发展,让幼儿在整合课程活动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也要让幼儿获得更多的语言知识。主题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形式,教师往往选择幼儿熟悉的生活场景作为语言教育的背景,这样的活动只利于幼儿横向语言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其纵向语言能力的培养。
二、整合课程下幼儿语言教育的方法
1.加强科学整合课程观念的建立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本身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具有生活性与娱乐性,每一个领域的教学活动都具有其他领域活动的特点,整合趋势越来越明显。将各个领域的教育结合在一起,利用幼儿园、社会与家庭的资源成为必然趋势,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就是对课程的一种处理。当代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当建立科学的整合课程理念,既要坚持整合课程的理念,对各个教育领域的内容与资源进行挖掘与利用,又要重视语言活动的实施,对综合活动进行利用。在整合课程背景下,开发其他领域活动的语言教育价值,才能保障语言教育的质量。
2.重视语言教育的语言优化作用
语言教育是幼儿教育的核心,在整合课程中,语言教育与其他领域的教育内容整合在一起,这就使语言教育打破了传统的教育限制。语言活动可以以综合活动的形式呈现在幼儿面前,这对于幼儿语言理解能力的提高是十分有利的。幼儿教育中语言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的语言应用能力,让幼儿在语言应用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语言观念,适应不同的语言环境。整合课程活动能够给幼儿创设不同的语言环境,提供不同的语言内容。比如“我是小画家”的综合活动,教师引导幼儿作画,可以让幼儿在绘画过程中交流颜色的选择,利用学习环境和学习中的平等地位,让幼儿与同伴交流。在过家家游戏中,教师让幼儿扮演不同角色,学习音乐作品,进行体育锻炼,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使用语言,有利于突出语言教育核心地位。
3.加强语言教育为必要部分的活动体系建设
在整合课程背景下做好幼儿语言教育,需要幼儿园教育工作者重视语言教育的重要性,将其纳入到综合活动体系中。对幼儿教育活动的各要素进行多样化整合,是整合课程理念的重要观念。将语言、艺术、科学、社会与健康等各个领域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引导幼儿在综合活动中体验知识、探究知识,才能促进语言教育方式的多元化。将语言教育融入到整合课程元素中,与每一个领域的活动形式联系起来,促进语言学习与实践的结合,会让幼儿园的语言教育工作质量不断提高。
三、结语
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具有全面性,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有着直接影响。在整合课程背景下,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建立正确的整合课程理念,组织有利于幼儿全面发展的课程活动,对多个领域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只有教学内容科学、教学方法有效,才能让语言教育的开展更加顺利,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马雪琴,马富成.整合课程状态下的幼儿语言教育问题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06:88-90.
[2]汪可沁.整合课程背景下幼儿语言教育的探索[J].才智,2009,36:249+78.
【关键词】幼儿语言教育 文本对接 主要问题 对接策略
正常情况下,三岁的儿童可以掌握一千个左右的词汇,五到六岁可以掌握三千个左右的词汇。学前儿童正处于语言发展的黄金阶段,所以,这时,为幼儿提供一个快乐、主动地学习和发展语言的情境,成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主要工作,幼儿语言教育与文本巧妙对接将为幼儿园语言教学拓开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一、幼儿园语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游戏教育的意义早为幼儿教育所认同,所以许多幼儿园,更多地注重“手”的训练,而忽略了“口”的培养。动手,操作技能可以提高;动口,更能激发大脑发育。所以,语言训练是很重要的。很多时候,我们只注重幼儿的动手操作,而忽视了动手与动口的同步练习及培养。
2.没有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社会资源来加强语言的训练。语言的训练是要有一定环境的,幼儿园应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激发他们学习语言的愿望,将听、说、看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时,幼儿园教育怕出安全事故,很少带孩子与自然和社会直接交流。这就使儿童的生活经验缺乏,从而导致语言刺激的缺乏,学习语言的欲望不强。这些最终会让孩子们失去了语言的社会基础和许多语言刺激,失去了许多丰富语言的机会。
3.对文本的使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随意性太强,有的甚至不知幼儿教育的文本为何物,这样一来,幼儿语言的训练就又少了一个凭借。
笔者重点想就第(三)个问题作些说明。
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文本对接的策略
1.强化语言教育的理念。培养幼儿听和说的习惯,不应忽视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中要渗透对语言教育的思考: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新课程改革中,要认真贯彻“主体探究、综合渗透、合作活动、创新发展”课堂教学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幼儿园孩子主动学习,语言知识是建立在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是对学习资源探究、综合、抽象的结果,培养孩子的语言素养,要渗透在潜移默化的语言思维中。如何强化语言教育的理念?
首先,教师可以用言语刺激观察幼儿在语义层面上的理解,有针对性地指导。例如:听口令做动作,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出“我请小朋友扮小兔”的指令,儿童听着老师的口令做出相应的反应:兔子正要跳,小兔子准备跳,小兔子不跳了等等。还可设计听指令做事情,教师发出一系列指示,孩子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操作程序。还可以通过故事寻找图片,听故事把故事重排程序,激发孩子们对语言的敏感度。
其次,非言语刺激。儿童每天都会有实物、动作、行为、场景、图画、声音、符号标记等方面的刺激,激发孩子用语言表达能感觉到的东西,这也能够有效地组织孩子发展语言,训练表达能力。观察讲述、听声音练表达、操作讲解具体措施的实施,会对孩子的语言能力训练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课程下教师还可以根据这些设计专门的活动,来激发幼儿对语言学习的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对语言的敏感度。
2.改进语言训练的方法。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言教学活动中,运用多媒体可以使语言教学内容中的图片和声音并存,使静态文字动起来,让语言训练具有动画般的趣味性和游戏性,使幼儿产生强烈的学习语言的兴趣,从而轻松愉快地去接受语言信息,语言训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大班散文诗欣赏《秋天的雨》的教学。对幼儿来说,诗歌散文鉴赏教学往往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利用多媒体技术,把静态的语言变成动态的画面,在视频上展示一个个生动形象的场景:一朵朵美丽的盛开,银杏黄,枫叶红,水果熟,糖炒栗子香诱人,秋叶缓缓掉下来,人们忙于采摘……在这样一个诗情画意的教学情境中,儿童的注意力被吸引,能积极倾听与表达,引导后,让学生把所看到的秋天情境告诉大家。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内化文本;这样的课堂,有声有色,孩子能充分感受散文表现的意境,感受文学作品中的文字美。
在语言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的灵活性和动态性,能提供幼儿使用形象化的语言,帮助幼儿理解词义,提高意义识记能力;能拓展孩子的词汇,为儿童的词汇扩展提供一个语音与图景相结合的教育条件,尤其是那些表意复杂抽象的词句,往往通过特殊情况的动画来表现这个词的含义更具形象性,有助于儿童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多媒体电脑动画能把美术、音乐融为一体,通过黏合、夸大典型手段创造神奇的事物、场景、人物,这些形式和内容符合儿童的发展特点,有很强的吸引力。这些都为儿童的语言感知和培养提供了更好的基础和条件。
总之,幼儿语言教育与文本的巧妙对接要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掌握儿童学习语言特点,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孩子多看、多听、多说、多练习,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儿童语言更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曾红台.香港幼儿教育见闻[J].教育导刊.1997.
[2]于风丽.选择适宜的幼儿文学作品,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J].学前课程研究.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