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业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分析化验室 安全管理
化学企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任何一个大型的化工企业都离不开分析化验这项工作[1],在化工企业中,分析化验是化工企业总体设计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分析化验室作为化工企业分析检验的重要机构,对其生产过程控制、入厂原料、出厂产品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析化验室的安全是分析化验工作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
化工企业根据其生产产品及生产工艺的特点,分析化验室作为检验工厂产品质量的一道重要关口,也是技术改革的重点。随着资金的投入逐年增多,实验设备不断更新,仪器和药品也不断增多,化验室变得更加复杂,随之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多[2]。在工作中如果马马虎虎,不遵守操作规则,不但分析化验会失败,还可能造成事故,不但国家财产受到损失,还会损害人的健康,所以必须十分重视安全问题。安全是贯穿整个分析化验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任务,决不能麻痹大意。
1 引起分析化验室安全事故的原因
分析化验室存在专业职能单位具有的所有危险源:剧毒化学品、有毒有害废弃物、易燃易爆化学品、精密仪器和贵重物品、众多电器高温设备以及日常用水用电用燃气等等,根据美国海因里希(heinnich wh) 灾害理论模型[3],引起分析化验室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两个方面。
1.1 直接原因 引起分析化验室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有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两大因素[4]。
1.1.1 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指的是在分析化验中分析人员的精神状况、知识水平、综合素质、安全意识以及操作能力等。人的不安全行为因素是影响分析化验室安全的主观因素,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1.1.2 物的不安全状态 物的不安全状态可以根据情况划分为不安全化学环境和不安全物理环境两大类。
①不安全化学环境因素,近年来常有下列情形:a危险化学试剂使用不当、违反操作规范,极易引起火灾和爆炸。b化验室中存放或有些生产中间产品是剧毒的,这些剧毒药品(产品) 若保管不当、使用不当或处理不当,会引起环境污染及导致人身伤亡。c有毒、有害化学废液、废物处理不当就会污染环境,如化学废液不经处理直接排出,导致环境及地下水污染,随意乱倒化学废物、废液导致伤及无辜,甚至必须付出很高的代价来治理环境。d有放射源的分析仪器因储存、使用不当,工作人员经射线照射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各种病变反应。②不安全物理环境因素,近年来常有下列情形:a仪器设备因缺乏保护装置和设备老化、超负荷、超载使用造成的仪器伤人和设备损坏事故;b因供电设备设施陈旧、线路老化,常发生短路、防火能力低,操作人员用电不慎,极易引起电气火灾和触电、灼伤或电休克等事故;c分析化验室中常要用到煤气、氢气、氧气、液氨、液氮、液氦等压缩气体,盛装这些气体的容器是移动式的,搬运时的碰撞、安置时的位置不当( 烈日爆晒、靠近高温热源等)、使用时不慎泄漏等极易引起火灾、爆炸、中毒及环境污染的事件;d因分析化验室分布不合理或上下水管道老化,上层化验室有忘关水龙头或管道破裂而造成渗漏,损坏下层分析化验室精密仪器或化学试剂的现象发生。
1.2 间接原因 引起分析化验室安全事故的间接原因就是安全管理制度的缺失[5]。分析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的缺失,会导致分析化验人员安全意识不强,业务技能欠缺,责任心不强,存在侥幸心理,互相不配合、交接不当等,都会给平日的工作造成一系列的问题,甚至会引起事故的发生。
2 分析化验室安全措施
分析化验工作是化工企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保证分析化验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以科学的方法管理化验室[6]。面对实验室安全事故的方方面面,如何避免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实验室安全事故,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处理解决好实验室安全的问题,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2.1 建立分析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职责范围 制度是做好分析化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保证[7],化工企业的首要目标是制定出规范的安全
产管理体制细则,科学且极具保障性的安全生产制度、各类规范的岗位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范围、内容,要具有一定强制性和约束力,形成文件下发。这些制度包括:①仪器的管理;②化学药品及危险品的存放与管理;③三废处理与某些试剂的回收;④化验室工作要求;⑤化验室常用工具等。
2.2 建立安全岗位责任制,落实安全责任 加强安全责任,签订安全责任书,层层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同时向每个实验室派发化验室交接班记录本、岗位安全联检记录本等,记录内容要求检查房屋、水、电、设备状况,危险品存放状态,灭火器、门窗状态,要求分析化验室检查人员、安全负责人签字。
2.3 紧抓基础理论,进行业务技能的培训 在新的分析化验人员进入化验室之前,进行必要的业务技能培训,加强分析化验人员对各种仪器及器皿的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全面提高化验人员从事分析化验的操作技能和理论水平,使之树立“安全操作,人人遵守”的思想[8],从而减少因人为不安行为而发生的事故。
2.4 加强分析化验室安全教育,进行安全培训 安全教育是防止事故发生的预防性工作。分析化验室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安全技术知识,强化安全意识,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定期开展安全培训活动,组织安全教育讲座,进行灭火、自救的演示,不断提高有关人员的安全技术水平,熟练掌握事故应急处理方法,使每一个在分析化验室工作和学习的人都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3 注重细节,健全分析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一切事故皆可避免,事故总在薄弱环节出现。化验室每天都有危化品的使用操作,一个不注意的动作,一个淡化的意识,都会潜伏可能的危害发生[9]。主动从细节入手,降低“金字塔”最底层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预防重大事故的出现,实现全员安全。
3.1 制定危险化学品精细化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制 分析化验室应制定危险化学品精细化管理制度,实现入库检查验收、分类存放、加强储存养护管理、出库登记、专人负责、领导联检等细节管理,将事故苗头封杀于萌芽之中[10]。实施按岗位配置相应的应急物资职防装备;对设施设备更新,实现自动化操作;将危化品安全知识考试、危化品相关作业安全生产禁令学习、安全作业五分钟检查经常化常态化等,从根本上降低因危险化学品管理使用不当而造成危害事故。
3.2 制定分析化验室安全事故救治措施及应急处理 分析化验室要根据工作环境,配备适当的安全设施,建立安全报警系统,安装室外事故电话,配备急救箱。为了更好的控制分析化验室事故事态的发展,做到及时处理,及时救治,要事先制定分析化验室安全事故救援预案。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要根据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的一些不安全因素编写,切合实际,安全有效。
4 结束语
化工企业中的分析化验室涉及到许多精密仪器和化学试剂,要尽最大努力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保证人员安全、设备完好,不污染环境[11],只有在实际工作中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建立健全分析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将分析化验的危险系数降到最低,为化工企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李越敏.化学危险药品管理与实验室安全措施[j].化学教育,2007,(4):57-58.
[2]唐满生.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究.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29(4).
[3]崔政斌,邱成.企业安全管理新篇[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4]胡小明.影响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5]朱丽娟,高琳.浅析化学实验室如何加强安全管理[j].实验室科学,2007.
[6]赵文武.高校实验室安全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
[7]孙婷全.关于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制的几点思考.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7.
[8]刘桥阳.对高校化学品储存及使用管理探讨[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5.
[9]张春英.邓亚娟.化验室的化学试剂管理[j].黑龙江粮食,2004.
【关键字】燃气管网;施工作业;安全管理;对策
燃气管网作为城市发展建设中无法缺少的一个公共设施,集使用时间长、危险性、开发性以及隐蔽性等特点于一身,其埋设地点主要集中在城市的各个街道巷弄中[1]。而现阶段的燃气管网施工状态有各种各样的特质,例如环境条件不稳定、施工范围人流量大、施工内容繁复、施工范围广等。燃气管网的施工安全是促进燃气企业发展,提高燃气企业安全生产水平与能力的关键因素,随着燃气企业的不断发展,燃气管网的施工安全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日益增加。
1.燃气管网施工作业中的安全问题
1.1未建立健全的安全制度与管理体系
燃气管网项目管理组未根据施工安全需要,为施工现场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例如日常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用电制度等相关制度,使燃气管网的施工作业缺乏安全运行的依托。
1.2施工安全管理项目的经费不足
极少数建设单位为了减少项目的成本,将安全管理项目的经费大幅度压缩,使安全管理项目由于建设经费不足,而无法保证现场的施工安全。
1.3工程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燃气管网工程项目的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未正确认识安全施工的重要性,部分管理人员忽视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培训工作,从而导致施工人员也不重视安全施工的防护措施等,全凭自身经验施工,加大燃气管网的施工危险。
1.4施工人员未掌握最新的施工环境,做出错误决定
抢修工程、带气作业等工程项目开展前,施工人员未对施工环境现状进行充分了解,例如安全关键环节、安全防范与保护措施、交叉作业区域、施工要点等,导致施工时做了错误决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1.5施工现场监督工作不到位
现场安全监督人员未根据施工要求,对正在进行施工作业的环节进行严格监督或擅离岗位,导致施工现场的监督工作形同虚设,起不到监督的作用,使施工人员无视各项管理制度,施工时不根据安全施工制度进行作业,引发安全事故。
1.6安全检查工作不全面
部分燃气企业将安全施工环境的建设重心放在管理工作以及监督工作,忽视了对施工设备、施工环境、施工技术以及施工人员等方面的检查工作,并且安全检查方式过于单一,使检查工作的效果停滞不前,不能发现一些难以发现的安全问题,时间一长,这些未检查出的问题则逐步演变成大问题,酿成重大安全事故。此外,未严格落实安全检查奖惩制度,使安全检查工作显得可有可无,与展开检查工作的本意不相符。
2.燃气管网施工作业安全管理
2.1完善安全施工的管理制度以及管理体系
以保证施工安全为前提,以燃气行业标准、国家的法律法规作为参考依据,为燃气管网项目的施工现场制定日常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用电制度等相关制度[2],并不断完善,为项目的安全操作提供保障。同时,建立安全管理小组,监督施工人员的工作,及时掌握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并及时解决,保障燃气管网施工作业的安全。
2.2重视项目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加大资金投入
合理分配施工成本,删减不必要的资金投入,重视施工安全的管理工作,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资金充足,严格做好施工安全设施的建设,减少项目施工的不安全因素。
2.3提高施工项目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管理人员: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熟悉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并掌握相应施工现场的各个事故易发环节,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不断强化自身的安全管理意识以及能力。
(二)施工人员:项目实施前,领导各施工人员学习各项安全管理制度,通过以往的事故案例使施工人员明白燃气管网实现施工安全的重要性,树立安全施工的意识,杜绝凭经验办事的错误思想,以达到安全教育的目的。此外,结合施工现场的事故易发环节,教育施工人员各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法,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帮助施工人员熟练应急措施,提高施工人员的应急能力。
2.4全面掌握施工作业的详细过程
抓好现场施工的各个环节,各项工程(抢修工程、带气作业等)开展前须针对安全协调以及现有施工技术召开工程准备会议。根据工程现有施工的要点,采用书面记录形式,结合现场施工环境,向施工人员交代相关的安全问题,例如安全关键环节、安全防范与保护措施、交叉作业区域、施工要点等,使施工人员对现场的潜在危险与预防措施充分了解,避免施工人员因不了解现场环境而做出违章指挥的事情。
2.5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
施工现场须设有标准消防设施以及防护用具,严格要求现场施工人员穿戴完整劳动保护用品,现场施工各个环节设专门监管人员对现场作业进行监护,务必做到何处在进行施工作业则何处有监管人员。工程安全管理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考核,以《危险作业施工现场检查表》作为考核标准[3],深入到每一个环节,及时发现现场的安全隐患并消除,分析安全隐患的产生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内容。
2.6开展安全检查
实现安全施工的目的不仅要注重管理工作以及监督工作,还要加强施工现场的检查工作。检查工作从不同角度出发,例如施工设备、施工环境、施工技术以及施工人员等方面,确保检查范围的完整性。此外,设定不同的检查方式,例如专项检查、班组自查、综合互查、集团抽查、厂级联合检查等,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对于表现良好的人员给予奖励,对于违反制度的人员则采取处罚措施,通过不同的方式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项目施工的安全性。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管理是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设备的运行安全,产品使用的安全,既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稳定需要。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的安全管理系统是人、社会、环境、技术、经济等因素构成的大协调系统。而我国建筑企业实行的传统安全管理制度存在种种弊端,己经不适应现代建设工程和行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建筑企业建立实施现代化安全管理制度就成为实现安全生产和提高建筑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根本措施。
1、我国建筑业安全管理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根据2004年的统计数字,目前建筑企业达4.5万个,建筑业从业人员3050万人(其中80%以上为农民工),占全国工业企业总从业人员的三分之一强,占全社会从业人数的5.06%,占全世界建筑业从业人数的四分之一。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历史上也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基本建设。2004年我国基本建设投资达到14440亿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6.6%.近几年来,建筑业总产值平均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
从建筑业所有制结构来看,现有国有建筑企业9458家,占整个建筑企业5%,从业人数765万人,占建筑业人数的25%;城镇集体企业26.818家,占整个建筑企业的60%,从业人数1003万人,占建筑业从业人数的33%;乡镇建筑企业和个体建设者的从业人数占整个建筑业人数的42%。如此的产业规模、发展速度、结构布局和施工层次以及庞大的施工现场和施工队伍,给建筑业安全生产管理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历史上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本建设。建筑安全与健康水平在管理上、技术上进一步提高,可使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建筑工人的生命和健康得到更好的保护,使建筑业避免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的经济损失,使成千上万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少遭受一些伤害和痛苦。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世界各国,特别是英、美、日等国在职业安全与健康方面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积累了大量经验,建筑业的伤亡率持续下降。我国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建筑业的因工死亡率也在不断下降。
2 我国建筑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建筑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场安全事故的肇事者和受害者。针对项目班组长和项目经理的安全教育和培圳时间同样不足,导致他们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不重视安全工作或者不懂得如何将安全管理工作与项目的其它各项管理工作相结合,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目前我国针对施工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主要是由项目部依照规章制度执行,往往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指导,因此,很多项目为了节约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就会减少安全培训的时间和强度,导致很多的施工人员从进入现场开始就成为“危险源。这些都是今后安全管理工作中应该着力解决的问题。
2.1 安全管理保证体系被削弱
一些企业为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和经营管理的需要,原来的机构人员被重新调整,出现了撤销或兼并安全管理机构,甚至出现了取消专职安全员的现象,从而削弱了安全管理及监督检查的力度,导致安全滑坡,造成事故。
2.2 重效益、轻安全的思想恶性膨胀
随着企业自主权的不断扩大,企业支配国家财产、追求自己独立经济利益的意识不断增强,考虑得较多的是生产、经营、效益、利益、利润等硬性指标,而对安全效益的隐形性不甚了解,致使不能正确对待“企业效益、”安全生产“二者关系,对”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贯彻不力,忽视了对安全生产的管理,造成管理不严,责任不到位,承包者钻政府宏观管理机制尚不完善的空子,短期行为严重,单纯追求近期利润,舍不得在安全上投资,重效益、轻安全的思想恶性膨胀。
3 我国建筑业安全管理对策
针对以上分析提出的建筑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的对策加以解决。
3.1 必须依法管理安全生产
实施依法管理安全生产,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依法查处责任事故,是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保证。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安全生产法规体系,清理不适用的法规,并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日常的监察,减少效果不大的大检查。
一、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效能的内涵
(一)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
企业安全文化是安全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把企业安全文化落到实处,有必要探讨企业安全文化的评价体系。要想真正建设好企业的安全文化,就不能仅停留在对安全文化理念的空洞宣教上,也不能仅着眼于局部的、个别的文化形式,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问题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的问题。
(二)安全管理效能的内涵
企业的安全管理效能是以降低事故率、保障安全生产为目标依据,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方式、各种安全规章制度以及安全文化氛围等载体,调动员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安全生产工作的能力和安全执行效率的过程。企业安全管理效能的高低,管理要求执行的工作目标能否实现,要求的规范行为能否持久保持,也就是安全管理见效的程度能否做到立竿见影。
二、企业安全问题发生的原因分析
首先,安全生产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变得越来越复杂,而企业生产技术、安全意识、工作制度、企业人员的技能等等都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远远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这就容易导致安全管理体系制定的贯彻实施,使得在生产过程中隐藏着一些安全隐患且不易被发现。其次,企业一直重经济、轻管理,重生产、轻安全,所以在短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企业不管生产的安全问题,导致企业所有人员缺乏安全管理的理念。企业管理者不会重点关注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导致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落后,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等等,同时会大幅度的降低在安全管理上的投资,不重视安全生产的主体性地位。最后,思想观念落后。企业管理者一直把安全管理作为管理者的职能,导致企业员工缺少安全生产的意识,甚至不按照安全管理制度进行生产,不顾后果,导致出现操作失误的情况,严重影响企业的安全运营,如果不能正确的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就难以对安全管理的效能进行保障。
三、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效能的措施
(一)建设企业安全文化,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效能
安全文化建设属于长期的发展过程,在其建设的过程中要通过不断坚持的观念,实现在安全生产与安全管理各个环节中的有效渗透,树立非常牢固的安全观念,从而实现企业安全生产效能提高。如果发现企业安全文化出现退化的情况,要通过相应的措施进行及时的处理,防止各种连锁反应的出现。一旦出现安全文化退化而又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很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巨大的安全事故损失。
(二)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效能
在企业安全管理方面,工作人员应对可能发生的危险进行严格排查,避免出现安全与危险并存的现象,安全的生产环境能保证员工的自身安全,企业负责人应对生产环境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对其做出相应处理。企业工作环境应配有相应的紧急设备,如工作过程中出现危险时,员工懂得如何自保并对危险现象进行及时处理,保证自身安全的同时降低企业损失。
企业安全管理与企业安全文化之间具有密切关联,企业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体现,企业安全文化制定后需要企业安全管理来实行,同时企业安全管理是建立在企业安全文化背景之下,安全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将体现在企业安全文化方面,因此企业安全管理与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管理属于认识问题,可随着企业发展同时进步,在进步过程中将对出现问题现象进行及时解决完善企业安全管理事项。
(三)企业安全管理与安全管理效能
管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安全成为重要问题,我国工业企业近年来发展较快,因此工业企业应对工作环境安全问题格外重视,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安全?[患,因此企业负责人应制定出严格的安全管理系统,确保工业生产工人的人身安全。企业文化主要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科学,主要目的是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使企业文化发挥至管理效能,安全管理的主要核心是通过人为进行相关管理的执行,主要有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两部分组成,安全文化直接影响着安全管理的发展,因此完善的企业安全文化对企业安全管理起着重要作用。
摘 要:我国建筑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安全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给施工企业和建设项目的业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我国建筑业的持续发展和建筑企业的竞争能力。所以,建筑企业建立实施现代化安全管理制度就成为实现安全生产和提高建筑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根本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管理是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设备的运行安全,产品使用的安全,既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稳定需要。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的安全管理系统是人、社会、环境、技术、经济等因素构成的大协调系统。而我国建筑企业实行的传统安全管理制度存在种种弊端,己经不适应现代建设工程和行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建筑企业建立实施现代化安全管理制度就成为实现安全生产和提高建筑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根本措施。
一、我国建筑业安全管理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根据2004年的统计数字,目前建筑企业达4.5万个,建筑业从业人员3050万人(其中80%以上为农民工),占全国工业企业总从业人员的三分之一强,占全社会从业人数的5.06%,占全世界建筑业从业人数的四分之一。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历史上也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基本建设。2004年我国基本建设投资达到14440亿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6.6%.近几年来,建筑业总产值平均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
从建筑业所有制结构来看,现有国有建筑企业9458家,占整个建筑企业5%,从业人数765万人,占建筑业人数的25%;城镇集体企业26.818家,占整个建筑企业的60%,从业人数1003万人,占建筑业从业人数的33%;乡镇建筑企业和个体建设者的从业人数占整个建筑业人数的42%。如此的产业规模、发展速度、结构布局和施工层次以及庞大的施工现场和施工队伍,给建筑业安全生产管理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历史上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本建设。建筑安全与健康水平在管理上、技术上进一步提高,可使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建筑工人的生命和健康得到更好的保护,使建筑业避免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的经济损失,使成千上万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少遭受一些伤害和痛苦。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世界各国,特别是英、美、日等国在职业安全与健康方面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积累了大量经验,建筑业的伤亡率持续下降。我国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建筑业的因工死亡率也在不断下降。
二、我国建筑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建筑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场安全事故的肇事者和受害者。针对项目班组长和项目经理的安全教育和培圳时间同样不足,导致他们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不重视安全工作或者不懂得如何将安全管理工作与项目的其它各项管理工作相结合,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目前我国针对施工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主要是由项目部依照规章制度执行,往往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指导,因此,很多项目为了节约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就会减少安全培训的时间和强度,导致很多的施工人员从进入现场开始就成为“危险源。这些都是今后安全管理工作中应该着力解决的问题。
(一)安全管理保证体系被削弱
一些企业为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和经营管理的需要,原来的机构人员被重新调整,出现了撤销或兼并安全管理机构,甚至出现了取消专职安全员的现象,从而削弱了安全管理及监督检查的力度,导致安全滑坡,造成事故。
(二)重效益、轻安全的思想恶性膨胀
随着企业自的不断扩大,企业支配国家财产、追求自己独立经济利益的意识不断增强,考虑得较多的是生产、经营、效益、利益、利润等硬性指标,而对安全效益的隐形性不甚了解,致使不能正确对待“企业效益、”安全生产“二者关系,对“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贯彻不力,忽视了对安全生产的管理,造成管理不严,责任不到位,承包者钻政府宏观管理机制尚不完善的空子,短期行为严重,单纯追求近期利润,舍不得在安全上投资,重效益、轻安全的思想恶性膨胀。
三、我国建筑业安全管理对策
针对以上分析提出的建筑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的对策加以解决。
(一)必须依法管理安全生产
实施依法管理安全生产,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依法查处责任事故,是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保证。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安全生产法规体系,清理不适用的法规,并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日常的监察,减少效果不大的大检查。
(二)认真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组织措施。多年实践证明,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得好,安全状况就好,反之安全状况就差。为了能够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首先必须对各级各类人员及各部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权、利进行明确界定,责、权、利不清,责任制也很难落实。通过与各级各类人员、各部门层层落实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的形式,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并按责任和要求追究责任。
(三)必须理顺安全生产管理体制
统一、高效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体制保证,全国应建立一支统一的能独立行使监察职能的安全生产监督队伍,保证政令畅通,利于协调;应将监督一个对象、多个部门负责的职能集中到一个部门,保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统一、高效。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必须从企业的整体出发,建立现代化的安全管理制度。把安全管理的重点放茌事故预防的整体效应上,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使企业达到最佳安全状态。
(四)积极开展安全性评价和风险评估工作
安全性评价和风险评估是安全管理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即对一个单位安全基础的现状和水平进行正确的评价,并对各方面危险因素的多少及严重程度进行评估,以明确反事故斗争的重点和需要采取的措施,实现超前控制,减少和消灭事故。
(五)加强安全技术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人员素质
提高人员素质不仅仅是安全生产管理的要求,也是企业整体发展的需要。要重点把握好培训对象、内容、形式、效果等4个环节,切实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培训对象的层次性和培训形式的多样性,把职工安全知识、安全技术水平、业务能力与职工个人业绩考核相结合,与激励机制相结合,使企业管理人员及职工达到较高的业务水平、较强的分析判断和紧急情况处理能力,使广大职工把安全作为工作、生活中的“第一需求”,实现安全工作“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从基地、教材、教师队伍三项建设入手,加强企业宣教培训工作。有步骤、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全员安全培训工作。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必须依法接受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要把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主题内容之一,纳入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布局。
[关键词]事故原因 有毒有害压力容器 管理 漏洞
中图分类号:TM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0-0312-01
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由于生产工艺的要求,有毒有害压力容器在工业企业使用中也得到广泛使用。而有毒有害压力容器一旦发生事故,将对周边的人员生命财产及周边环境造成重大伤害及污染,最典型的当属前两年前发生的上海及吉林液氨泄漏及爆炸事故。如何做好有毒有害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工作,保障设备安全运行,杜绝管理漏洞,防止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企业不可推卸的责任。以下是发生在我市的两列典型的有毒有害事故:
事故1:我市某大型化工厂碳酸钡车间发生一起事故,事故过程:两名工人当天在下暴雨期间对硫化氢储罐进行排液操作时,打开阀门后,即到车间避雨,过一段时间后返回准备关闭阀门时,两人因硫化氢泄漏而造成中毒,经抢救一人死亡一人重伤。原因分析:①操作人员在排液时应在现场操作,而两操作人员为了避雨离岗操作是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②操作平面内未安装硫化氢浓度报警仪,操作人员进入作业平面内未配备随身硫化氢浓度报警仪,导致在排液时硫化氢泄漏而操作人员无法发现是间接原因;③死亡职工是一名20岁刚参加一个月的新职工,该单位对新职工的培训及该岗位的安全性、硫化氢气体的毒害性安全教育及培训未落实到位。
事故2:我市某电解锰厂液氨储配站,液氨槽车在下液时未按规定安排专人监管,因装卸软管爆裂,造成20多吨液氨泄漏,所辛的是当天正在下大暴雨,并被车间工人及时发现,车间100多人得到及时逃生,大暴雨也阻止液氨的迅速扩散,周边群众5000多人也得到及时转移,未造成重大人员伤害,只造成设备设备损害及周边环境污染,直接经济损失500多万元。原因分析:①装卸软管爆裂是事故的直接原因,而该装卸软管在该次装卸前即有损伤,由于该单位未建立对设备进行定期的巡回检查制度,导致该软管的损伤未能及时发现;②装卸时未有专人看管,装卸工脱岗;③该储配站未配备浓度报警仪,泄漏时无法及时发现;④该单位未配备专业的有毒有害应急抢险设备,未建立应急处置队伍,当发现液氨泄漏时无法及时进行处置,只能看着液氨泄漏;⑤该厂属于新建厂,工人都是新职工,岗前培训及在岗培训和安全教育都未落实到位。
从以上两期事故及上海、吉林液氨事故,可以看出有毒有害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在管理中存在也下几个问题:
1: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教育培训未落实到位;
2:安全检查巡回制度及设备定期检验未落实;
3:操作人员在操作时未严格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有毒有害压力容器作业平面内未安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报警仪,操作工人进入作业平面未配备便携式浓度报警仪;
5:企业未配备专业的有毒有害应急抢险设备,未建立应急处置队伍,事故处置能力差,一旦发生事故,未能及时妥善处理,从而造成事故进一步扩大。
根据20__年2月8日下午州人民政府召开关于开展20__年春节期间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会后__副县长关于加强节日期间安生生产工作的具体要求,我局立即召开了关于全县工业系统安全大检查的工作会议,对春节期间的企业安全大检查工作作了具体安排,并于20__年2月10日至11日汇同州经委分管领导一道,抽调局各股室人员组成安全检查组,对县域内的工业企业开展了节前生产安全检查。现将我局节日期间安全大检查工作的安排部署及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认真组织,精心部署
为了认真做两节期间的安全工作和贯彻落实好县安委员会的《通知》精神,确保安全检查取得实效,确保本辖区“两节”期间不发生任何安全事故,我局高度重视此次安检工作,对今年元旦、春节期间安检工作作了精心部署。分别于20__年1月12日和20__年1月19日,先后组织召开了两次局务会议,传达学习了州经委和县安监局的有关文件精神,专题研究制定了安全检查方案,对“两会两节”期间的综合环境整治和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安排,做到了早部署、早安排,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近期环境整治和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汶经商字20__02号)和《关于做好20__年电力安全生产和供电保障工作的通知》(汶经商字20__03号)文件,要求各企业在“两节”期间,开展安全大检查工作要从“安全、稳定、发展”的大局出发,进一步提高安全工作 “责任重于泰山”重要意义的高度认识,确保安检工作责任到人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企业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此次检查工作实行企业自查自纠,检查小组全面集中检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任何死角,发现安全隐患及时督促整改,绝不姑息迁就。
二、突出工作重点,认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岁末年初,工作任务重、头绪多,针对此阶段安全工作特点,按照工作部署要求,积极精心组织节前开展安全大检查。各企业结合本单位实际,严格按照工作职责,做好安全预案都成立了安全自查组,实行企业经理负总责,制定了两节期间安保工作方案,各单位进一步严格开展了自查自纠,完善健全了安全管理制度,安保工作实行划片包干负责,落实到人头,切实从源头进行了逐一排查安全隐患,对发现有问题的单位,分本文来源:文秘站 别提出监督整改意见,并限期督促其整改到位。
三、专项整治工作扎实,效果明显
为认真组织实施,积极强化监管,做到了严防死守保安全。检查企业都实行了领导带班制度和突发性事情报告制度,确保了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关键词:班组核算;降成本;措施
中图分类号:F2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132-01
班组经济核算在我国工业企业中已经开展很多年。特别是近几年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下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从企业自身抓起。本着节能降耗、降成本为目的宗旨。
开展班组经济核算活动就是要全体职工都参与算账,明确每个岗位、每个人职责也就是人人肩上有指标。然而算账这只是事物的表面现象,它的深层意义应该在于通过班组核算这种形式和方式,组织和动员职工积极参加民主管理。我认为,这才是班组经济核算的真谛。长期以来,许多人认为,中国的企业中一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动力”不足现象,即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不高,人浮于事,干劲不足,劳动生产率低,效率低,等等。所以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在班组核算上下功夫,制定出与职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制度,把职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一、明确班组核算的目标在于努力降低生产成本
在班组中开展经济核算,必须确定明确的核算目标,这个目标就是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班组是企业的细胞,企业的基本生产活动都是在班组发生,在班组完成的。这里就有个投入和产出的问题。投入的多,产出的少,成本就高,利润就低,反之则相反。而投入都是由基层班组的工人完成的,他们的工作态度、责任感和事业心直接关系到投入产出的数量和质量,从而直接影响成本和利润。以本钢发电厂锅炉车间为例,班组主要核算三个指标:一是产量,以衡量各班组的生产完成情况;二是成本超降额,以衡量各班组的操作和管理水平;三是单耗,以考核消耗。然而,计算这些指标得出的绝对数和相对数,对工人来说并不直观,算常了,工人们就会觉得枯燥无味。
怎么改变这种状况呢?就是要把这些实物数量或百分数核算成货币指标,用会计语言代替统计语言来说明问题,当班组工人了解到由于自身的原因,使单耗指标上升了几个百分点时,他们也许会不为所动。当他们了解到,由于同样原因,损失了多少钱的时候,他们就会震惊。并且这种损失与自己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从而他们就会动脑筋想办法以减少由于自身原因造成的损失。这里所说的会计语言实际上就是指成本核算。因为所谓成本,就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 并且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成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
二、班组核算的有效性在于企业全面管理,以达到降成本目的
新形势下的班组经济核算,必须以基础管理为重点,不再仅仅是单纯的成本核算,而必须将涉及车间班组层面的生产、技术、安全、环保、质量、成本等所有工作囊括进来。企业应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班组核算管理制度体系,使班组核算管理制度化、系统化、规范化,具备较强的实用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1.企业领导体系的构建是班组核算的保证
建立以生产厂长为主,各科室主管和车间主任负责,班组长负责的三级核算领导小组。建立指标层层分解制度。班组经济核算一般是在车间一名主抓生产副主任领导下,由车间核算员具体承担,由班组长负责组织,班组核算员在业务上要接受车间和有关科室核算人员的指导。
2.制定有效的科学管理制度是班组核算机制创新的重要内容
(1)建立班组核算的规章制度,包括:材料、工具的领、退、保管制度;月度材料消耗分析报告制度,修旧利废奖励制度,保产保供制度,设备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环保管理制度,合理化建议奖励制度,评比奖励制度等制度保障体系。还应包括计量数据确认管理、经济指标差异分析、生产经济技术指标统计管理、班组核算考核管理等内容。为了便于执行上述各项制度,各班组可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各种实施细则和有关补充规定。
(2)建立指标体系,各单位根据“定性管理的指标定量化,定量管理的指标精细化”原则,将工艺操作、生产管理等技术指标,转化成班组可操作指标;将定量指标转化成考核分数,对直接生产过程中成本费用的动态控制的如可控成本指标、影响大指标的小指标、等影响成本的过程实行控制。
(3)建立绩效考核制度,量化考核指标,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考核工作是班组经济核算的落脚点,建立层次分明的指标体系,进行指标的分解、转换并责任落实到人是量化考核的基础。按照数字化的标准来设定考核值,以各班组经济指标为依据,建立一个网上平台,以图形和表格的形式来揭示运行结果,并借助计算机来体现和随时查询是量化考核的途径。并通过对过程的记录和运行数据的计算,按照规定分值自动形成班组排名结果,把奖金与责任挂钩并兑现到人,做到公开、公平和公正是量化考核的核心。
三、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为班组核算提供信息技术支持,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班组核算平台在线分析,及时发现解决影响生产上出现问题。实现班组、车间和企业成本核算的结合
关键词:煤炭企业;重大事故;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3-0025-02
一、 煤炭企业事故现状
(一)煤炭企业事故种类
依照“煤炭工业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统计规定”(试行)划分的伤亡事故统计分类标准,将煤炭工业行业生产伤亡事故分为以下八类:按伤亡事故的性质可分成顶板、瓦斯、机电、运输、放炮、火灾、水害和其他八类事故。
(二)煤炭企业事故等级的界定
为了规范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联合出台的《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中对煤炭事故的等级给出了界定,将煤矿事故分为了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四个等级:具体的界定标准是:(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 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 000万元以上5 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 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本条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三)黑龙江省煤炭企业事故现状
2011年1—12月份,全省煤矿累计发生死亡事故45起,死亡94人,百万吨死亡率1.0;3人以上事故8起、占事故总起数17.8%,死亡人数51人、占事故总人数的54.3%。事故总起数、死亡人数、百万吨死亡率与2010年同期49起,死亡94人比,事故起数减少4起、下降8.2%,但死亡人数、百万吨死亡率均持平。
2012年1—6月份,全省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83;与去年同期比,事故起数增加3起,上升16.7%、死亡人数增加1人、上升2.8%,百万吨死亡率上升0.02。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煤炭企业事故整体情势不容乐观,而且百万吨死亡率仍偏高。2008年,中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1.182,是美国的50~60倍,是南非的20倍。
二、煤炭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一)煤炭事故预控管理未充分发挥作用
近年来,虽然煤矿企业的管理工作在生产安全管理和行政技术管理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同经济发展要求相比,管理工作仍处于落后状态,跟国外的一些国家仍然有很大地差距。具体表现在:只是注重安全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工作,而对潜在的危险对象的监控、检测和评价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有些企业虽然建立了事故预控管理系统,但还存在纸上谈兵的现象,没有落实预控手段,导致煤炭事故预控管理系统未充分发挥作用。
(二)安全生产监控管理不足
目前煤矿企业没有形成自觉遵章守法, 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组织生产的观念。小煤矿私挖滥采、无视法律、无视监管、非法违法生产现象依然存在。更有部分地方和部门安全监管监察措施不到位, 执法不严格。
同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人员配备过少。例如,美国的煤矿不足2 000个,煤矿从业人员不到10万,而煤矿监察人员却有1 000人。目前中国国有重点煤矿600多个,地方煤矿2 600多个以及乡镇煤矿22 000多个,从业人员超过了400万,但中国的监察机构人员却明显不足、效率不好。
(三)煤炭企业的逐利行为生产带来安全隐患
1.超负荷率高。在中国目前发电主要依赖煤电的局面下(煤电占全国总发电量的80%),必然带来煤矿资源的加速消耗,大量电厂的投产,增大了对煤炭的需求,而冶金,焦化等行业的用煤需求也在快速增长,使煤矿企业为追求高利润而超负荷生产。甚至在安全投入、安全基础设施、安全管理相对滞后的条件下, 不顾安全生产条件冒险生产, 导致事故频繁发生。
2.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很多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长期投入不足,体现在:安全生产设备投入不足,设备陈旧老化,安全装备落后;安全生产管理投入不足,部分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不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没有落到实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大量存在;煤矿安全管理科研活动投入不足,科研力量较分散,研发基础设施落后,成果转化率较低,没有形成完善的煤矿安全科研力量。
3.员工素质低。煤矿工作风险大、报酬低,不符合经济学规律,因而难以吸引人才,导致安全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相对缺乏。同美国矿工相比,其矿工一般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管理人员均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凭,而中国煤炭的工人队伍则是以农民工为主。据统计,全国550万煤炭工人当中,农民工占了56%,其中小煤矿工人几乎都是农民工,他们自身的文化素质比较低,进入煤矿以后没有接受过相关的专业培训,很多人缺乏基本的安全常识,只是把工作停留在文件上、会议上和口头上;管理松弛,安全隐患大量存在。
三、煤炭企业重大事故管理对策及建议
(一)完善事故预控系统,开展事前控制
事故预控系统是现实长效机制调节与反馈功能的基本载体,是对煤炭企业重大事故的事前控制管理活动。由于一些企业的事故预控系统并没有发挥作用,因此企业及科研组织要进一步完善事故预控系统,建立信息监控网络,建立真实可靠的数据库,督促相关责任部门落实有效的整改、预防和监控措施,确保安全。
(二)加强生产过程监控,实行科学化的管理
为了保证安全生产,必须加大生产过程的监控力度,在煤炭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实行科学化管理,及时消除生产中的事故隐患。科学化管理是指提高职工的操作标准化意识、管理人员的科学管理意识。建立科学的体系文件,使基层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在生产中“有法可依”,有了工作的标准,减少了以往在安全生产中的随意性,杜绝盲目蛮干。科学化管理的推行在管理上实现了层次化、制度化,做到安全生产工作人人有责,使企业内各项工作协调配合,实现预定的目标。
(三)引导企业文化建设,发挥企业社会责任
煤炭企业的生产是否安全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内容。煤炭企业对利润的追求不能以牺牲员工安全为代价,煤炭企业员工人人平等享有生存和安全的权利。保证安全生产是煤炭企业对社会负责、树立良好形象的需要。
建立安全生产的企业文化理念需要遵循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原则。安全生产理念的贯彻要结合实际,贯彻科学的发展观。而安全生产理念的提炼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并富有个性特色,要将安全生产的理念的切实贯彻在生产过程中。
四、结论
围绕煤炭企业安全管理能力,以实现“安全、高效、绿色、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这一综合目标,不仅要大力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安全基础设施的投入,还要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建立,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安全工作环境,以促进安全生产的良性循环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提高煤炭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和安全意识,营造安全生产氛围,煤炭企业的安全工作才能成为企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福席.管理防护措施与煤炭安全生产[J].经营管理者,2012,(2).
[2] 杨建国,杨玉生.安全管理探索与实践[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0:8.
[3] 范向军,高宗飞.浅谈如何加强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管理[J].煤矿安全,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