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体育中的安全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体育课程,在小学新课标中是不可缺少的学科,而体育课和其它学科最大的区别体现在教学场地上。体育课都是在室外进行的,强调的是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而室外环境存在很大的变化性,教师对学生的控制性也远不如室内,所以小学体育课会出现了很多安全问题。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之间碰撞,摔倒,甚至是骨折,出血等现象都是有可能发生的,虽然国家教育部制定了相关的规定,规定中明确的指出,在对抗性或者是有风险性体育竞赛活动中发生意外伤害的,学校及老师是没有法律责任,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在出现意外之后,学生的家长都会找到学校来讨要说法,所以也导致一些小学体育教师,为了安全而放弃一些体育内容,让小学体育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变得单一,教学形式变得单调,这样的教学方法很显然是不符合小学新课标要求的。那么怎样让小学生,安全愉快的上好每一节体育课?这是每一个小学体育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体育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下面针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教育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思想教育是安全之本。小学体育教师始终要把安全放在首位,这不仅仅体现在教师本身上,教师也是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在每学期的第一节体育课上教师首先要进行的就是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安全对生命的重要性,让学生知道体育课的特殊性。让学生了解到体育课是有趣的,但是也是存在危险的,体育课可以锻炼人的身体,但是操作不当也是会伤害到人的身体,让学生知道在体育课上存在哪些不安全的因素,学生该如何去避免这些安全因素。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结合实践课教学,让学生掌握安全常识。如:在单、双杠教学中,教师要明确的告知学生,学习单双杠上动作时,一定要有垫子保护,要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否则一旦学生落地后果是不可想象的。在课堂上学生是要互相团结,互相帮助的,一定要服从老师的安排和指挥,不要打闹,要做到“安全”警钟长鸣。
第二,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做好课前准备和热身运动。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学生身体的实际情况,小学生本身就爱玩,而且体育课又是在室外进行的,所以学生都喜欢上体育课,都喜欢在室外放松自己的身心。但是有些孩子的身体状况是比较差的,不完全适合做某些体育项目,因此会存在安全隐患,可是小学生年纪很小,对自己身体素质判断会出现偏差,往往会忽视自身存在的这些安全问题。所以作为小学体育教师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消除安全隐患,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体育教师在课前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运动对学生造成的伤害,课前教师要要求学生检查,查看自己的服装,鞋子,还有衣兜里是否有小刀,笔等危险物品。同时教师也是要检查教学场地,教学器材,看看教学场地的布局是否合理,场地是否平整,如发现有小石子一定要及时清除,防止学生绊脚发生意外。要检查跳远的沙坑是否平整,沙坑中的沙子是否过少,沙坑中是否有小石子等等。教学器材更是要检查好,很多的教学器材都是长期在室外日晒雨淋,天长地久是会出现生锈、腐烂现象的,是会留下安全隐患的。所以在使用之前,教师一定要检查好这些体育器材。同时,教师要根据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让学生进行热身运动,毕竟热身运动是安全上好体育课的必要条件,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中。
第三,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教师在课堂上的保护是必须的,但是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所以教师必须要让学生自身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要不断的规范学生的行为,不断的提升学生们的自我保护能力。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体育教师在每堂课之前都是要强调课堂教学纪律要求,而且要从自身做起,要有表率作用。不管是从服装上,还是从到岗到位以及集合的速度上,都要做好表率作用。同时学生也是要按照老师的要求,迅速集合,要保持队列的整齐、有序,学生一定要按照体育老师的要求做好热身运动。其次,教师要充分让体育委员和活动小组长来做好自己的小助手。在体育课上,环境存在很大的变化性,教师对学生的控制性也是很弱的,单靠体育教师一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教师要发动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管理中来,要让体育委员发挥好核心作用,可以适当的设立活动小组长,让每个组长来管理该组人员,实行组长负责制,组长和体育委员及时向教师反应学生存在的相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会有效的增强教师在体育课上的操控能力。
第四,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组织上做好选择。在体育课上,不少事故的发生都是和教学内容和组织工作不当有直接的关系的。体育教师要知道,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是防止体育课上出现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在教学内容上,要多选择田径方面的运动,当然也可以选择队列或者是球类的运动,在小学体育课堂上,篮球、排球、足球都是不错的选择,学生对这些都是非常有兴趣的,而且安全系数也是比较高的。对于小学生来讲最好是少选择单、双杠、跳箱、爬杆等危险性比较大的运动。在组织教学上,体育教师要男女区分对待,要多分组。如:在做徒手练习的时候,每组的人员不要太挤,这样会有效的减少人多拥挤、碰撞的现象。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多发挥小组长的作用,要培养小组长的管理方法和管理能力,要做到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老师都必须了解。在运动过程中要适当的降低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要增加学生的练习次数,切记不要有一口吃个胖子的想法。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隐患
1.体育教师对小学生安全教学指导不足
小学生正处于一个自控力较差的年龄阶段,又没能有足够的安全意识懂得在进行体育教学活动前进行准备活动,安全意识过于薄弱。由于小学生缺乏对体育教学活动基本的安全意识,加上体育教学活动又是一项很容易发生事故的活动,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很有可能发生因动作不规范等而产生肌肉拉伤、跌伤等安全问题,由此可见增加小学生安全意识的必要性。然而很多教师却没有深刻认识到增强小学生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在进行体育活动前没能做好安全指导工作,因此学生对各类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行为没能有清楚的认知,如患有心脏病或者是久病初愈、身体尚虚的学生不能参与剧烈运动,如果教师不做好安全指导,直接让全体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昏倒的事情就会无可避免地发生。
2. 学校体育运动设施器材年久失修
随着“阳光体育运动”活动的开展,基本各个地方的小学都拥有自己的体育设施及相关活动器材,基础的体育设施及器材有篮球架、篮球、单双杠、毽球、足球门、足球等,广受各年级小学生欢迎,基本能满足小学生日常体育教学活动及基础的个人兴趣爱好培养和发展。由于没有什么运动基础,小学生对体育设施及器材的运用也不可能特别专业,因此难以避免地会对设施器材有所损坏,而且一般学校对体育设施和器材的使用并没有太过于关心,加上一些设备长期在露天环境下的自然损坏,导致体育设施及器材方面也会对学生的安全产生威胁,如篮球架、足球门的钢管受损易脱落砸伤人,单双杠扎地不稳摇晃以及篮球等充气类球未及时充气弹性降低都影响学生的使用。体育运动设备的年久失修不仅会影响到小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会产生安全隐患,不利于小学生正常参与体育运动从而阻碍了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3.运动过程中易出现安全事故
体育运动在锻炼小学生身体的同时也增加了他们受伤的几率,在跑步过程中肌肉拉伤、脚扭伤、心率过快导致呼吸不畅,踢足球、打篮球过程中撞伤、跌伤、骨折,又或者是单双杠运动中从高处跌落导致受伤等,这些都是小学生在运动时有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产生的安全隐患。肌肉拉伤、脚扭伤等有可能是穿着不当或者是未做好充足的准备活动而导致的,踢足球、打篮球受伤多是由于学生们太过投入或者未严格遵守比赛规则而导致的等,这些都是体育教学活动中的细节,然而往往有教师不注重这些细节直接展开体育活动,导致这些运动过程中易发生的安全事故直接威胁到学生的安全。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隐患的规避与应对措施
1. 全面了解学生自身情况
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前,教师需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身体状况,判断学生是否能正常参与体育教学活动。在进行准备活动时,先询问是否有身体不舒服不适合进行体育运动的,如个别情况下的女生生理期、感冒发烧、手脚不便、正处于手术愈合期等,如有这类情况的学生需要及时报告,教师再判断他能否参与接下来的活动。教师也可以通过与家长沟通的方式获取学生的身体状况信息,最大限度地规避安全隐患,避免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发生意外。教师也应考虑天气状况、学生的休息时间等来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适当调整教学强度。
2.及时检修体育设施及器材
为了尽可能规避因体育设施及器材年久失修而引发的安全问题,学校的相关部门需要定期并及时的检修体育设施及器材,保证各类器材完好、设施安全。对跑道、球场等较大的运动场地也需要每天清理,尽量避免场地有果皮纸屑、塑料瓶、碎玻璃等不利于学生安全规范地进行体育运动的物品产生,及时检查跑道上是否有损坏,如有凹凸不平的地方就需要及时修理,避免学生因跑道不平整而摔倒。若球场地面有塌陷则要及时告知给全体学生避免去塌陷范围活动并及时对塌陷地面进行整改等措施,及时消除此隐患从而减少对学生正常体育运动的影响。
3.做好运动前的准备运动
准备运动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如转动手腕脚腕、伸展身体等,运动前的准备运动能有效避免学生因长期没有参与运动而在突然剧烈运动时不适的产生,减少扭伤、肌肉拉伤、跌伤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准备运动还使得学生充分伸展身体,从而促进学生能更好更高效地参与到接下来的体育运动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4.加强安全教育
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告知给学生有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并教导学生应如何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样才能使得学生主动避免事故的发生,比教师一昧地督促效果更好。安全教育应包括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尽量穿宽松的衣物如运动服等并穿运动鞋,避免因鞋子不合适而导致的事故的发生,鞋带的松紧度也需要多做检查;体育活动时身上避免携带尖锐的物品如钥匙等,可将钥匙等尖锐物品先交由教师保管;有特殊情况的及时主动地向教师请假,不能因不好意思跟教师请假而选择硬撑。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 安全问题 成因
1小学体育安全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
1.1对体育教学安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小学对小学体育教学当中的安全问题重视程度不够,将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作为一个次要的地位,没有专门的安全管理小组,认为小学体育安全问题发生概率较小,没有必要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1.2体育教学方法不对
安全隐患突出在部分小学体育教学当中,很多小学体育老师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不对,这主要表现在在小学体育教学当中都是一种随意放任试的管理,任学生们自由玩耍。在小学体育安全教育当中没有做出专门的课堂教育或是场外教育措施,因此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1.3对学生情况了解不够
体育设施设备保养不合理在小学体育教学当中,很多老师对学生的身体情况了解不够,不知道学生是否生病或是受伤,在这种情况下参加体育活动,存在较大的隐患。另外在小学体育设备设施的管理上,很多学校都是几年甚至是几十年都是保持一致固定的模式。这主要表现在很多体育设施设备没有专业人员进行保养,这些设施设备经过多年的使用和风化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小学体育教学当中的安全问题的对策研究
2.1高度重视体育教学安全管理
在小学体育教学当中要高度重视体育安全管理问题,在实际管理当中首先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员健身的目的。落实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学生工作处、体育指导教师、班主任的管理职责,强化活动过程的安全管理,加强安全教育,消除安全隐患,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落实管理教师、项目负责教师职责,强化活动过程管理,制订安全工作方案,全方位贯彻“安全第一”原则,以确保小学体育教学的安全、有序开展。其次要做好宣传认识到安全问题严重性。要组织好学生,要宣传到教师。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防范意识,要月月讲,日日讲,挂在嘴边,常抓不懈。宣传有力度,思想要统一,安全教育决不敷衍了事,心存侥幸,但也不因噎废食,而放弃体育教学工作。
2.2改变传统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安全保护意识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当中,体育教师要将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安全保护意识。首先教师要认真备理论知识,对体育备课工作的认识要提高到一定高度,绝不马虎。理论知识教师要掌握,决不可认为理论知识在体育课中没有用。其次在小学体育教学当中要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合理安排活动的内容,将艺术、体育、民族特色创建融为一体,寓教于乐,寓练于乐。教师要科学安排体育教学内容,合理布置教学场地,采取积极的保护措施。严禁在教学时间脱岗,做到学生教师同在。在安全教育过程当中教师要教给学生基本的自我保护技巧,减少损伤程度。如在跑步和跳远的过程当中应该穿运动鞋参加活动,衣着宽松,尽可能穿运动服装,衣服口袋不能装、带各类坚硬、锋利的物品;在指定位置进行规定项目活动,不能擅自进行其他项目活动,更不能乱窜乱跑等等。在球类运动当中不要乱跑防止事故的发生。
2.3了解学生身体情况
加强体育设施设备的管理在小学体育教学开展之前,教师应该充分了解班级学生情况,身体不符合要求的同学不能参加室外活动。教师要对个别身体有不适和伤病的,要给予关心和了解,绝不能盲目训练,要区别对待每位学生的运动量和训练强度。要根据身体情况开展活动,如有身体不适或受伤应立即告知老师。如在体育过程当中对具有先天性心脏病、肺部疾病的同学,老师要做好安全,不能安排同学进行剧烈的运动,防止事故发生。活动时,同学间要互相协作、谦让,互相帮助,共同做好安全保护工作,不能互相吵闹、争执甚至打架。另外学校要经常性地对体育活动地场地、器材、设备进行安全大检查,对已破损的体育器材、设备进行整理和整修,坚决杜绝使用有安全事故和隐患的器材设备。教师在体育活动前要做好器材使用前的安全检查工作。严禁学生穿不符合要求的鞋、服上体育课。
3小学体育教学当中的安全问题的对策研究
3.1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安全保护意识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当中,体育教师要将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安全保护意识。首先教师要认真备理论知识,对体育备课工作的认识要提高到一定高度,绝不马虎。理论知识教师要掌握,决不可认为理论知识在体育课中没有用。其次在小学体育教学当中要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合理安排活动的内容,将艺术、体育、民族特色创建融为一体,寓教于乐,寓练于乐。教师要科学安排体育教学内容,合理布置教学场地,采取积极的保护措施。严禁在教学时间脱岗,做到学生教师同在。在安全教育过程当中教师要教给学生基本的自我保护技巧,减少损伤程度。
3.2了解学生身体情况,加强体育设施设备的管理
在小学体育教学开展之前,教师应该充分了解班级学生情况,身体不符合要求的同学不能参加室外活动。教师要对个别身体有不适和伤病的,要给予关心和了解,绝不能盲目训练,要区别对待每位学生的运动量和训练强度。要根据身体情况开展活动,如有身体不适或受伤应立即告知老师。教师在体育活动前要做好器材使用前的安全检查工作,严禁学生穿不符合要求的鞋、服上体育课。
4结语
总而言之,在全面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坚持“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同时,“安全第一”也是体育教学的重点问题。对于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教师要切实落到实处,用客观的态度去看待,以积极的方式去思考,在做好体育教学安全工作的基础上认真上好体育课,真正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参考文献:
关键词 职业学院 体育教学 安全
一、在体育教学中出现安全问题的原因
(一)体育教学中教帅教学作风
在体育教学中发生的意外伤害事故13%是由于教师教学作风风险引起的。教师责任心不强,带着情绪进课堂,教学不集中精力,不能较好地考虑运动安全的不良因素。组织体育教学活动时教师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教师未对学生危险进行教育管理,如在标枪教学时间内教师教师不在教学场地,或者虽在场地不尽职,任由学生学生自己活动,使教学活动失去控制,就有可能发生标枪扎伤学生的事件。
(二)体育教师教学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发生的意外伤害事故23%是由于教师教学能力风险引起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组织教法不够严密、检查场地器材疏忽大意,如学60米跑的时候,没有把跑道上的障碍物清理,学生在高速冲刺的时候被绊倒事故;教师不能结合学生特点,因材施教,运动负荷超出学生承受能力等,如有同学有先天性心脏病,教师疏忽大意,导致学生伤害事故发生;有的体育教师没有经过正规的体育专业教育,不了解对体育教学的规律、特点,在体育教学中不能够合理地运用保护与帮助,如单杠教学,就有可能造成学生从单杠卜掉下摔伤的事故;有一些体育教师,虽然经过正规的体育教育专业学习,由于自身能力有限,不能正确给学生做示范,或者示范动作不规范,学生在学习中模仿这样的动作,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做不标准的、错误的动作更易受伤害,如学生学习前滚翻时,由于动作要领不正确,出现脖子受伤的事故。
(三)高校体育教学环境方面因素
气候环境变化:气候特点,也是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之一.如夏天气温高易引起疲劳和中暑;冬天气温过低易导致冻伤并使肌肉僵硬,身体协调性差;有时再遇到刮风、下雪等恶劣天气等等,这些都会导致学生受伤。场地器材存在隐患。太多人涌在同一场地上课,或跑道和活动场地坑坑洼洼等,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学校的室外体育器材,如单杠,双杠,爬杆,爬绳等,受日晒雨淋就会生锈、腐烂,如果学校没有及时保养和修理更换,学生在活动时器材易发生断裂,致使学生摔伤。
(四)学生自身条件因素
在体育教学中发生的意外伤害事故25%是由于学生自身所造成的,如身体素质太差或存有生理缺陷不能适应正常的体育教学;学生自身有先天性心脏病,又不告诉老师,导致在活动中出现学生猝死的事件;学生技术技术动作不正确,做超出自己运动水平的动作练习,不遵守课堂纪律,擅自行动,如上推铅球课时,学生不听老师的组织,不按老师的口令做动作,或者女生使用男生用的铅球,就有可能发生铅球砸伤事故。这些事故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给学生的身心也带来了一定的伤害。
二、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解决安全问题
(一)教师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明确维持纪律与课堂管理的要求。在教学之初,教师就要向学生明确宣布要求学生做的和不允许做的行为要求,为了维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
(二)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师必须忠于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学生,爱岗尽责,乐于奉献,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这是教师职业道德之一。在实际教学中,只有教师自身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才能帮助和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使学生更健康成长。
(三)注重提高教学业务能力。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有优良的实践本领。青少年学生在学习动作要领主要是通过模仿教师的动作,如果教师在示范动作中做出错误动作,学生也会跟你一样,学会你错误动作,不仅成绩提不高,而且易造成损伤。总之,教师过硬的业务能力不仅能促进学生更强烈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是减少课中出现运动损伤的措施之一。
(四)处理好体育课上的异常情况。体育课要时刻把安全教育放在第一位,并把安全教育写在教案里,要安排专门时间给学生讲解体育课的安全教育理论,时时刻刻想到学生的安全。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学生中存在的一些异常的情形。如有的孩子因在家生气或心情不好就发脾气、情绪表现极不稳定,甚至产生攻击。对这样的孩子我们既要合理的批评,同时也要善于引导,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表扬和鼓励;再如在体育课中有些孩子由于对身体的认识不足或缺乏言语表达等因素,有时身体不适他也不知告诉老师,如果教师不留心往往就容易错发生事故。所以在体育课的课前、课中、课后,教师都应留心观察他们是否有身体不适的异常表现,以便早发现早处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学生自身要加强自我保护
听从老师的统一安排,前提是要在健康状况下参加体育课。由于体育老师任教班级较多,不一定能全面了解每个学生身体状况,因此,学生要主动向老师报告自己的既往病史;另外,我们锻炼为了健康,那么身体不舒服时不提倡坚持锻炼,要主动请假。体育课上要听从老师的安排,不自作主张,不做冒险动作,从自身最大限度地避免伤害事故发生。做好准备活动,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伤害事故发生。
中小学生的年龄的原因,这就决定了他们做事的方法不够成熟,所以相比高中生来说更加需要引导和照看,这就需要耗费教师和学校的大量精力。也因此,中小学教育的安全体制问题被学校忽视,没有健全的安全体制的建设,加上他们思想的不成熟,所以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安全体制问题主要有:
(一)学校、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不够强
很多学校没有设立专门的安全机构,从大门的看管到对学生安全教育的实施都没有专门的人员负责,这就会让学校存在人为和自然的安全隐患,中小学生的反抗能力弱,面对人为和自然的安全威胁如果没有受过专门的教育,丝毫没有预防的方法,由于学校的安全防范意识弱,导致学生也不太看重安全问题。这种思想使学生的安全意识非常弱,会时刻面临安全问题的侵害。
(二)安全预警措施不完善
在遇到认为或者自然的安全威胁时,大部分情况下如果有完善的预警系统就能解决很多问题,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我国中小学目前大部分学校没有安全预警措施,有少数有安全预警设施的学校也很不完善。
(三)没有进行安全演习
安全演习是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提高安全防范意识的最有效方法。在面对火灾、地震、不法分子的威胁时应该如何应对,如果事先有过演习经验,学生在面对危险时就能够从容应对,就不会慌乱。但是,我国中小学中对于安全演习进行的次数屈指可数,一方面由于人数的庞大,组织一次十分费力;另一方面由于没有相关专业人士的指引,不知该从何入手,也就使得演习实行不了。
二、如何建立安全管理体制
中小学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制必须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并且解决以上提到的三个问题,中小学建立安全管理体制相对高中来说要容易得多。一方面,中小学生会认真听从教师的指引,不会像高中生一样已经有了反抗能力和足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中小学生的学业压力小,不像高中生一样面临着高考,所以有更多的时间来接受安全教育,进行安全演习。建立安全管理体制的方法主要有:
(一)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
中小学生没有形成安全意识,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这方面的教育,给他们普及一些自然灾害的成因以及危害,教给他们如何应对这些状况。一些地形比较特殊的地区,学校可以给学生说明区域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比如我国西南、西北、华北地区是地震多发区,东南沿海地区多台风,这些基本的常识要给学生普及,加强他们的安全意识教育。
(二)建立健全安全预警措施
建立健全安全预警措施能够让学生和学校在灾害来临之前有充分的准备。我国古代就有司南、地动仪等预测灾害的器具,到如今这些设施越来越多。学校要注重这些设施的完善,提前预知信息,做到未雨绸缪,把损失减到最小。除了应对自然灾害的预警措施之外,还要有相应的应对人为威胁的预警措施,比如警报等,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消息传递给最多的人。
(三)定期组织安全演习
关键词: 学校体育活动 运动损伤 安全教育
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而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现象越来越频繁,由此产生的经济与法律纠纷随之增加,这种情况不但给学校体育教学工作造成了不良影响,而且给体育教师带来了沉重的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尤其是给学生与家长造成了很大的生理和心理伤害。因此,以“健身第一”思想为指导,加强对学校体育安全教育的研究和探讨,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越来越受广大教师、学生、家长和学校领导的重视。
本研究在泗洪各城镇中学展开。
一、学生体育活动过程中运动损伤状况的调查
表1 学生运动损伤的场合
调查显示,在学校体育活动过程中学生遭遇运动损伤的几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校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课。这里的校外体育活动指学生个体或小群体在没有教师组织指导的情况下独自参加的社会体育活动。由于有些社会体育活动是自发的、零散的,因此缺乏有效的组织指导,学生的安全没有保障。课外体育活动有大批同学或玩伴共同参与,可以互相照应和帮助,因而大大减少了受伤几率。体育课由于有教师的指导和保护,学生受伤的机会更少。
二、学校体育活动过程中学生遭遇运动损伤的项目
表2 导致学生受伤的项目
从运动项目方面来看,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学生易遭遇运动损伤的项目依次为体操、球类、田径。学生在体操项目上受伤的几率最大,特别是单杠、双杠等器械体操项目,由于学生要离开日常生活中所习惯的地面运动,在不熟悉的器械上完成运动动作,导致心理紧张,身体容易失去平衡,受伤的几率大大增加。在球类运动中由于学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一个目标物上,在运动过程中往往忘记自身所处的危险环境,只顾激烈拼抢,与对方身体激烈碰撞或摔倒的情况时有发生,因而球类运动导致学生受伤的情况也比较多。
三、体育场地安全性的调查
调查表明,16.2%的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符合安全要求,19.8%的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基本符合安全要求,64.8%的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存在不安全隐患。
调查还显示,城市中学体育场地器材安全系数高于农村中学,重点中学体育场地器材安全系数高于一般中学。调查反映出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安全性存在较大问题,这是学校体育活动中发生伤害事故的直接原因之一。在学校体育设施建设中一定要把安全系数放在首位。
四、学生安全知识教育的现状调查
1.中学体育与健康知识教学时数严重不足,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体育教师不愿上室内理论课,另一方面挤占体育课现象比较严重。
2.部分体育教师缺乏责任感,不重视向中学生传授体育保健知识,普遍存在“轻理论、重实践”的倾向,忽视体育教学中的安全教育。
五、体育教师与领导的责任意识
调查统计表明,61.8%的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课学生发生运动损伤绝对不可避免,23.9%的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课学生发生运动损伤不可避免,只有14.3%的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课学生发生运动损伤是可以避免的。
84.6%的体育教师认为学生在体育课上发生运动损伤,自己没有责任;9.3%的体育教师认为学生在体育课发生运动损伤,自己有点责任;6.1%的体育教师认为学生在体育课发生运动损伤,自己完全有责任。
学生发生运动损伤后,39.1%的学校领导抱无所谓态度,43.2%的学校领导比较重视,17.7%的学校领导十分重视。上述调查反映,部分学校领导与体育教师对体育活动中安全教育意识比较淡薄,对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不够重视,未能把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教育放在应有的位置,还没有从根本上明确学校教育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是造成学校体育活动发生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之一。
六、学校体育活动中安全教育的措施
1.促使学校领导及体育教师树立体育法制观念。针对学校体育安全责任事故而引发的民事诉讼个案趋于增多的现状,必须加强学校体育法制观念教育,通过组织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体育法》,贯彻两个条例,建立学校各项体育管理制度,实现教师目标管理等途径,促使广大体育教师树立法制观念,增强责任感,形成全心全意关心学生成长的良好作风,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学会用法律手段保护学校与学生的合法权益。
2.重视培养教师及学生的体育安全意识。安全教育伴随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体育活动中同样存在安全问题。体育教师必须教育学生对从事的各项练习中容易发生伤害事故的项目在思想上有清楚的认识,明确预防伤害事故的重要性,不断强化安全意识,做好充分的身体准备。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中要把预防伤害事故所采取的措施贯穿到体育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把安全教育列为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3.遵循体育教学规律。体育教师在应遵循体育教学规律,首先,组织学生做好准备活动,对学生强调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并通过集中注意力练习、游戏,使学生在心理、生理等方面都得到活动,适应体育活动的要求。其次,针对项目特点与需要,贯彻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对学生进行练习指导。再次,教师在指导体育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场地、器械等情况,亲自检查,努力克服体育活动中的不安全因素。最后,重视学生练习中的保护与自我保护,特别是体操运动,由于动作比较复杂,要采取不同方式的保护与帮助,并培养一批体育骨干,指导学生相互保护,这是预防伤害事故的一项重要措施。
4.重视学校体育设施的安全问题。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快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械的建设,创造良好体育环境,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调查表明,当前中学体育活动中运动损伤是学校体育安全的一个薄弱环节,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学生及家长对安全教育问题还未引起足够重视,还没有从学校整体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法律教育高度充分认识体育活动中实施安全教育的重要性,部分学校领导及体育教师缺乏对学生的责任感,对体育活动中预防伤害事故不重视,安全意识不强,相当数量的学生缺乏运动安全保健方面的知识,自我保护能力差,农村中学体育场地条件差,等等,这些是学校体育活动中发生安全责任事故、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重要因素。
学生安全是学校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学校体育工作者要树立“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的意识,从讲政治的高度,以对祖国、对人民、对学生、对家长高度负责的态度,确保学生人身安全,把学校体育活动中的安全工作做好、做实。
参考文献:
[1]季浏,胡增荦.学校体育管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刘善言.学校体育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6.
[3]瞿保奎,等.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2000[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42.
关键词:小学体育;安全教育;有效结合;健康成长
安全问题重于泰山。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也需要对小学生安全问题加以重视,任何教学活动都要将学生的安全放在首位,然后对学生积极开展安全教育,结合各种体育教学项目,指导学生进行各种安全防范。同时,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安全教育的投入,完善各种体育安全设施,并根据教学要求改革体育教学方式,杜绝各种安全隐患,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1]
一、小学体育教育与安全教育有效结合的现状
(一)在体育教学中有些教师的安全意识不强在体育课程中,教师要开展安全教育,就需要加强对安全教育的分析,根据教学需要教给学生各种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在目前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安全意识不强,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不足,总是让学生进行各种体育项目运动,却忽视了安全问题。部分教师即使开展安全教育,也是以口头形式进行简单警告,导致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没有较深的认识,甚至造成一些意外损伤。
(二)体育教育中没有形成有效的安全教育模式小学体育教育与安全教育的有效结合,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措施改革,将各种安全知识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安全教育质量。在很多体育教学模式中,安全教育没有真正融入到体育运动项目中,在安全教育和体育教育之间没有进行有效连接,使学生只能单纯地学习各种安全知识,或者参与体育锻炼。这影响了安全教学的实际效果。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各种体育教学方式,在体育锻炼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体育运动中的各种安全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防范各种安全隐患。[2]
二、小学体育教育与安全教育有效结合的具体策略
(一)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创新安全教育模式要实现体育教育与安全教育的有效结合,教师就需要具有一定的安全教育能力,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进行安全运动。这样,学生就能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健康成长。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学习安全知识,参与相关安全教育培训,及时了解各种安全案例,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提高安全教育能力。教师可以根据体育运动项目的内容,创新安全教育模式,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体育锻炼的顺利进行。
(二)根据学生体育表现,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在小学体育课程中,教师自身不仅要具有足够的安全意识,能够时刻注意学生的身体安全,还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可以安全地进行体育运动。因此,在体育教育与安全教育的结合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体育表现,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问题及时进行提醒,还可以利用各种教学工具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3]比如,有些学生比较调皮,在运动时喜欢相互推搡,或者做一些恶作剧,在关键时刻吓唬同学,影响其他同学正常运动,从而造成各种意外损伤。有的学生甚至会因此摔倒而出现安全事故。这时,教师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可以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案例进行讲解,或者利用多媒体视频让学生认识到各种安全隐患,促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引起警惕,逐渐树立起安全意识。
(三)结合体育运动项目,渗透安全教育小学生比较活泼好动,而且自制力较差,在体育活动中很容易出现意外,对身体造成损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活动对学生渗透安全教育,介绍相关的安全知识,引导学生及时认识各种安全隐患,让学生在运动时加以注意,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比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单双杠的技巧时,可以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身体平衡,然后要求学生时刻注意自己在运动时的身体状态,并要求学生周围时刻要有其他学生看护。又如,在指导学生跳绳运动时,教师要让学生注意跳绳的速度和力度,先慢慢跳,等熟练了之后再加快速度,以防止绊倒或碰伤。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 生命安全教育 健康第一
一、学校生命安全教育的现状及其原因
从1996年起,国家把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一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2007年国务院又转发了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公共安全教育包括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信息安全、自然灾害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六大模块。要求学校在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课程中逐渐渗透公共安全教育内容,充分利用班、团、校会、专题讲座、参观和实战演练等形式,多方位、多途径、多角度地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保护个体生命安全的知识,树立和强化安全意识,掌握保障生命安全的方法和技能。《体育与健康》的新课程标准中把“健康第一”作为最基本的指导思想,把学校体育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向学生传授体育文化知识、增强学生体质、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育、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等”。[1]然而,当我们看到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中有5335名学生因来不及逃生或不会自救而最终遇难;2009年12月7日,湖南省湘潭市育才中学学生下楼梯时,一同学跌倒,结果酿制了8人死亡,26人受伤的惨剧;2010年11月29日,悲惨的一幕再次上演,新疆阿克苏市第五小学也是因为一位同学下楼梯摔倒,导致近百名学生受伤。如此灾难一次次发生,令我们深感痛心,感叹生命的脆弱,但又不得不思考:为什么学校会一再发生这种灾难?学生的应急逃生技能为何如此低下?他们的生命安全意识为何如此淡薄?
一幕幕悲剧发生的背后必然会有各种层面的原因,从体育教育的角度而言,可以说是生命安全教育的缺失,是日常教育教学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目标的背离。长期以来,学校体育教育受到“竞技体育”的影响,在教育实践中秉承传统的生物观理念,强调“增强体质”,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和社会层面的人文关怀。虽然新课程改革要求在《体育与健康》等课程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但是往往只是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学生缺乏实践性的操练,或者仅仅强调了运动本身安全常识,没有涉及应对突发灾害时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一旦遇到突发危急情况,就仍然无法正确应对,最终导致许多本可以避免的惨剧。
二、《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的意义
生命安全教育是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从学校的实际出发,针对遭遇突发性、灾害性事件时所需要的应急和应变知识与能力的教育,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保护与安全防卫能力,从而避免人自身的生命和财产受到侵害。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安全防范知识,而且要进行安全防范技能的实际训练。从某种意义上说,《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就是人的动态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回归生命本源体验。生命安全教育就应该成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应该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深化与拓展。以生命的视角审视体育教育,达成人的生命的本源回归,体育教育所要做的就是通过最具体的体育实践创造活动和情感体验活动唤醒生命、激扬生命,引导学生展示生命的魅力,使生命通过体育教育而获得自身的透明性,体现自身生命质量的完美性和完整性。[2]
三、《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的途径与策略
把生命安全教育渗透到《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通过学校体育独有的优势,在教学中践行生命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技能,需要学校、社会、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一)学校要高度重视,营造良好氛围。
首先,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或出台相关文件,把生命安全教育纳入体育教育中,尝试构建学校体育、生命安全教育一体化的课程教学体系,变零散的被动式的安全防范教育为系统的全方位的生命安全教育。同时,学校要把生命安全教育纳入体育教学考核和体育教师考核的内容之中,奖励在体育教学中生命安全教育实施较好的教师,树立先进,榜样示范,不断推行生命安全教育。其次,学校要加强对体育教学中生命安全教育的宣传,通过黑板报、专题宣讲、校园广播(电台)、知识竞赛、主题运动会等形式,向师生们宣传生命安全知识,营造良好的环境,使得生命安全教育入耳、入心,成为师生生命的一种自觉。
(二)充分发掘社会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学生的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提高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水平离不开社会的支持。《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学校要与公安消防、交通、治安和卫生、地震等部门建立密切联系,聘请有关人员担任校外辅导员,根据学生特点系统协调承担公共安全教育的内容,并且协助学校制订应急疏散预案和组织疏散演习活动。例如,请公安民警给学生作安全防范及自我保护方面的讲座,请消防队员给学生讲解火灾预防知识和进行火灾现场自救演练,请医院的医生给学生讲解食品安全知识、疾病的预防和食物中毒的救治,等等。从而把学校和社会的力量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助推学校生命安全教育的有效开展。
(三)加强体育教师在职培训,提升从业技能。
教师是第一课程资源,是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中学的许多体育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转岗而来的,有的教师即使毕业于师范院校、体育院校,但是由于高校体育专业传统的课程内容很少涉及生命安全教育,因此,当他们走上教学岗位后,对生命安全教育也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专业能力,再加上生命安全教育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新兴门类,还没有明确的操作内容和评价体系,导致体育教师在践行生命安全教育时往往无所适从,不知道教什么,如何教。为此,对中学体育教师的培训就不能仅仅停留在新课程理念的解读、课堂教学规范、运动技能的掌握上,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生命安全教育的培训,让他们了解体育教育中生命安全教育的目的、内容、目标、评价措施等,也可以编写或开发相关教材资源,使得体育教师有章可循。
(四)加强学生自觉性教育,促进自我学习。
学生既是受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生命安全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生命安全知识,形成生命安全意识与心理,提升安全防范能力。如果在教育过程中,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挖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则必然会导致学生不配合。毫无疑问,不管教师采用何种方法,教育的理想效果将不可能达到。因此,点燃学生心中的火把,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就成为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为此,体育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生命安全的重要性,提高珍爱生命的意识;在教学中要更多地强调学生的主体体验,建立起学习的积极情感,从而转化为自觉的学习行动。
《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一种生命教育的载体,生命安全教育就是体育教育回归生命本源的应然。只有体育教师真正理解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健康第一“的核心理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真正落实,才能真正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只有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都积极行动起来,才能更好地推进生命安全教育,才能真正让孩子更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关键词:学生;体育活动;安全
一、引言
当前,我省小学体育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呈现出“全面提高,各具特色”的新的格局,这对确立中小学体育教育工作在国内的领先地位起到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面对我省中小学体育工作积极的和发展的一面,也应看到我省小学体育工作面临挑战的一面。例如: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小学学生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而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的现象有增多趋势,由此产生的经济与法律纠纷也随之增加。这种情况不但给中小学体育工作造成了不良影响.也给体育教师带来沉重的工作压力与心理负担,尤其是给学生与家长造成很大的生理和精神伤害,甚至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以“健康第一”思想为指导,加强对小学体育安全教育的研究,创设良好的体育环境,必须引起广大体育教师、学生、家长和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小学体育活动中发生的三例典型案例分析,以及对体育教师的抽样调查,初步探讨中小学开展体育活动中加强安全措施和教育的对策。
二、小学体育安全事故概述
小学体育安全事故是指在学校内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或体育比赛中因各种原因造成对学生身心的伤害事件。体育安全事故具有突发性、危害性和破坏性等特点,严重影响中小学体育教学次序序,严重影响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和终身体育理念的养成,给社会、学校、家庭及教师造成不良的影响。查找原因,排除安全隐患,降低体育安全事故发生率,提高小学体育运动质量,提高学生体质及健康是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的首要任务。
三、调查的现状分析
小学的体育活动包括体育教学、课余训练、课外体育活动和运动竞赛。它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在学校设置的具体环境条件下所从事的各种不同的体育运动。由于小学生开展的体育活动项目和内容丰富多样,造成体育安全事故伤害的原因也复杂多样。总的看来,主要有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原因:
表1所示事故发生的原因调查
四、对策
1、明确体育安全教育目标
广大体育教师应该认真学习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领域水平目标中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的学习目标。达到学生知道如何在运动避免危险、说出不同环境中可能面临的危险和避免方法、注意运动安全、掌握运动创伤时和紧急情况下的简易处理方法、具有处理安全问题的一般能力的体育学习目标。
2、重视师生体育安全意识
安全教育伴随着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体育活动中同样也存在着安全问题。因此,体育教师必须教育学生对从事的各项练习中容易发生伤害事故的练习,在思想上有清楚的认识,要明确预防伤害事故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安全意识以及对运动危险的预见性。
3、学校建立相应的责任保险制度学校应为学生建立有关保险制度,根据实际情况让保险公司介入理赔.实现理赔市场化的机制。
4、克服“矫枉过正”现象
目前,有的学校为了防止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采取了限制参加体育活动的手段,如一部分学校取消了体操、足球等项目,其理由是开展这些运动项目不好管理,容易产生运动伤害事故。这种做法剥夺了大多数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权利,与当前全面实施体育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完全是形而上学的做法。
5、加强学校体育法治观念
针对学校体育安全责任事故而引发民事诉讼个案趋于增多的现状,必须加强学校体育法治观念教育。通过组织学习《教育法》、《体育法》、《教师法》和两个《条例》,建立学校各项体育管理制度,实现教师目标管理等途径,提高广大体育教师的法治观念。增强体育教师的责任感,树立全心全意关心学生成长的优良作风,具备良好的体育职业道德。学会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与学生的合法权益。
6、遵循体育教学规律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体育教学规律,首先要组织学生做好准备活动,要对学生强调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并通过集中注意力练习、游戏、伸展体操等练习,使学生在心理、生理等方面都得到活动,使之适应体育课或体育活动的要求。其二,针对项目特点与需要,贯彻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地对学生进行练习的指导。其三,教师在指导体育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场地器械等情况,要亲自检查,努力克服体育活动中的不安全因素。其四,重视学生练习中的保护与自我保护。
7、重视体育设施的安全问题
首先,小学应加快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械的建设,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调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其二,购买与使用体育产品,要用质量好的品牌体育产品,防止伪劣产品。因为体育产品质量与安全责任伤害事故有直接关系。其三,学校运动场地要规范,要提倡建立“绿色”运动场和“环保式”运动场。其四,要把学校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其五,要注意体育设施的安全问题,应建立体育设施维修与保养制度,责任到人,定期检查体育设施,消除不安全的隐患,确保学生安全练习。
参考文献
[1]陈洪平.学校体育活动中学校对学生安全保障义务边界[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4):40―43.
[2]许良.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现状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2,1(1):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