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会计专业实习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自实行实践教学改革以来,以实现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改革、提升学生职业素质、满足中小企业需求为目标,增加了以《出纳实务实训》《会计手工模拟实训》《会计电算化》《ERP手工沙盘实训》等为代表的专业实训课程,以提高学生会计核算技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深得企业好评。
在取得的成绩的同时,通过这几年的毕业生就业调查反馈和与相关中小企业的联系,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毕业生自身发展的局限性和企业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需求和变化,从中反映出我校现有的会计实训教学课程体系中存在很大的尚需进步的空间:
第一、多数小企业在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后,随着企业业绩的提升,公司的成长速度要求企业必须改善管理,以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企业管理层会重视企业管理体系尤其是财务管理体系的建设,用财务手段来管理企业。不仅仅只通过产品盈利,还有通过加强管理:如成本控制、流程优化、资本运作等带来的利润。通过管理为工资创造的利润是和会计人员的能力水平息息相关的。因此,中小企业更需要综合素质强的人才,包括个人能力、成长性以及管理才能。
第二、我校以及目前大多数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现有的实训体系更注重学生核算型技能的培养以及相关课程的实训体系的建设,而忽视了管理型技能的相关课程的改革,管理性质的课程理论性太强,加深的学生的理解难度,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培养。需要对管理型技能相关课程做实训实验的设计和改革,以进一步完善会计专业实训课程体系的建设。
第三、会计专业学生就业普遍存在就业率高,但质量不高的现状,学生在毕业头几年内换工作的情况十分常见,但在职业发展上,没有对自己有很好的规划,究其原因,是局限于核算型会计工作,没有形成管理型会计的思维,不能达到更高层次的岗位能力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会计职业发展路径,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
实训课程体系建设是实现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高职高专教育的特色所在。对学生管理型技能的培养有利于提升实训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掌握,满足企业对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需求。关注学生管理型技能的培养,同时也是对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学生的后续职业发展的关注,帮助他们形成提升自身价值的意识。因此,我们建议以专业培养计划为依据,设置增加以下两门实训课程,并对已有的ERP沙盘实训课程进行调整,进一步完善会计专业实训课程建设。
一、审计实务实训课程
审计实训的单纯性和实际审计业务的复杂性使给我们的实践教学带来挑战,课程目标不能单纯定位在胜任审计实务工作,而是让学生熟悉审计工作流程,培养学生针对企业经营管理流程、财务和业务数据中的问题进行搜集材料信息、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其初步建立审计职业判断的思路。
审计实务实训分为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两个阶段。单项实训采用手工实训方式,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审计实践内容。结合教师的讲解,加深对审计实务的关键知识点的理解。综合实训在审计实务理论课程和单项实训之后集中进行,教师提供被审计的仿真案例公司的财务和业务数据,要求学生运用审计软件完成审计程序。在审计综合实训的组织实施上,可以将学生分组成为各个会计师事务所部门,分角色以审计小组的形式展开,设计业务承接、编写审计计划、审计过程实施和审计终结四个情境,以及委托事项沟通、业务承接评价、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编写总体审计策略和审计计划、评估审计风险,进行内部控制测试、货币资金审计、销售预收款循环审计、采购预付款循环审计、存货与仓储循环审计、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复核审计工作底稿、编制试算平衡表和调整分录汇总表、编写审计报告十四个工作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相互沟通协调与合作的意识,形成职业思维。实训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在实训中遇到的问题为例 进行讲解 、分析知识点;注意对学生实训过程的引导 ,要求学生总结审计工作基本流程中,所需证据获取的手段、形式、内容以及要达到的目标等,减少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盲目随意性, 推进实训教学管理规范化 ,达到综合实训的目的 。
二、财务管理实训课程
校内财务管理实训室的建立需要复杂的实验模型和巨额投资,短时间内难以实现,财务管理的实训课程应结合已有实际条件,从会计专业学生角度出发进行设计。
实践课程内容设计以创业计划书中财务部分的撰写和答辩工作为载体,围绕设定的虚拟行业、产品和典型工作任务而展开,学生自由组合成为几个模拟的处于创业初期的企业,设置企业财务总监、预算会计、成本会计等岗位,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工作情景,涉及财务预算、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分配管理等多个工作任务,推演出企业创办前五年的财务报表并进行财务分析,教师扮演创业投资公司和金融机构,对学生完成的创业计划的财务部分进行提问和审核,公开讨论,最终评选出最为完善和合理的创业财务构想。
实训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财务管理等相关理论知识去搜集支撑企业的财务信息,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挖掘和发现复杂工作环境中的各种可能情况,想法设法找出相关的财务指标,从而使自己的报告更真实有说服力。教师应将实训过程分解成一系列层层递进的任务,让学生一步步思考和完成,有益于发挥自身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在实训过程中,尽可能鼓励学生使用Excel完成相关财务指标的计算,报表的编制,使用PowerPoint做展示报告和工作方案等,培养学生利用办公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的能力,学生在分组讨论过程中,广泛吸收不同的意见和方法,锻炼思维,开拓思路,逐渐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决策体系,提升职业能力,对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三、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
我校现采用ERP手工沙盘教学模式,沙盘模具的使用具有直观性和趣味性的特点,是学生能够很快投入企业经营的过程,保持学习热情,增强主观能动性。但ERP手工沙盘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师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盘面监控得不到保障,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学生更多的关注盘面操作,经营流程表和财务报表的编制,起不到促进其思考和总结的效果。而ERP电子沙盘操作方便,软件自行监控,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ERP手工沙盘的缺陷,每个操作步骤的不可逆转使得学生在操作前更加谨慎,决策分析更加到位。教师从繁杂的监控和记录中解放出来,在课堂教学组织上更加从容。与ERP手工沙盘相比,电子沙盘的运行规则和可变参数的设置等更加灵活和全面,使得实训内容更贴近实际,全面考察学生决策能力,加深对企业经营的理解。
ERP手工沙盘和电子沙盘在运行流程,运行规则和角色分工上的相似,使得我们在教学组织上可以将其有机结合。让学生先在手工沙盘上运行一年,使学生充分熟悉和掌握运行流程和操作规则,小组成员经过磨合,合作更加顺畅。在此基础上,引进电子沙盘,在分析手工沙盘和电子沙盘的差异性后 ,让学生用电子沙盘重新操作,完成电子沙盘六个年度的经营。教师在实训过程中,需做好充分的资料和信息准备,对于遇到的专业知识及时讲解,鼓励学生成为沙盘模拟课程的主角。每年经营结束,教师应结合现场典型案例进行剖析,从企业经营的战略战术的高度对学生普遍困惑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思路,以此打通学生的知识脉络,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四、进一步完善会计专业实训课程建设需要注意解决的问题
根据教育部转型发展改革的思路,鼓励部分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发展,要真正实现应用型转型,必须对企业人才现状需求与目前高校培养模式进行分析。通过对企业的调研,了解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在专业技能和素质能力上的要求,分析现有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后存在的问题,调查企业对校企合作的意愿、参与的项目和存在的顾虑,掌握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看法和展望,以为校企协同培养应用技术型会计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
校企合作;会计人才;应用技术型
中图分类号:
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1007902
1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要求
1.1企业会计工作岗位专业能力要求分析
根据被调查企业所填的调查问卷来看,企业对于会计专业人才的专业能力要求主要集中在:(1)日常财务会计核算;(2)纳税申报、出口退税;(3)内部一般审计;(4)财务分析与预测;(5)计算机应用;(6)英语等六个方面。一般公司财务管理方面下设税务会计、成本会计、出纳、营销财务控制应收账款等,全部由财务总监负责管理这几个部门。财务部包含出纳、费用会计、总账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大部分都是使用各类财务软件如金蝶和用友来进行日常财务系统操作。因此要求会计专业人才必须能够就熟练掌握一个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能够运用财务软件进行日常账务处理。
1.2企业会计工作岗位素质要求分析
(1)德才兼备,诚实诚信。这表明诚实信用、责任心等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企业会计人员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企业考虑的最关键因素。
(2)沟通能力和社交能力。会计人员不仅仅是做账,还需要和其他会计人员、生产人员、市场营销人员以及主管等做好沟通交流。良好的社交能力也是会计人员所必备的。在调查中发现,小企业对于会计人员的沟通能力和自我提升能力更加看重,而规模较大企业更加注重会计人员的责任心和团队合作能力。
1.3其他要求
(1)实操性要求。现在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为了节约成本,职责分工十分明确,一人一岗,对刚引进的毕业生没有指定师傅指导过渡,要求毕业生一进单位马上就能独立从事某项会计工作,独立完成某项会计任务。
(2)稳定性要求。会计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并且涉及大量企业商业秘密,用人单位为了保持工作的持续性,往往要求引进的会计人才能较长时间在本单位工作,尽量减少流动性。
2目前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后存在的问题
2.1学校的大而全教育模式使得会计专业毕业生无法满足企业定岗专业技能需求
企业要求定人定岗,希望高校能培养直接上岗的人才。不同企业对财会人员的要求不同,生产企业对产成品生产成本核算要求较多,而贸易企业不需要产成品成本核算,就业后学生在企业里能运用的知识局限于某几个科目或某一章节,与书本上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还是有很大区别,学生进入企业后还希望能学到新的知识,但往往企业需要他们在某一科目固定操作,企业的规章和职员要求严格固定,一般不会实行轮岗制。大型企业的账务多,一个人做全盘账应付不来,精力有限,而且每个企业老总的关注点不同,有的关注库存,有的关注外部欠款,有的关注销售收入,侧重点不同,方方面面决定了部分侧重点还需要提供明细账来支撑数据结论,这些原因导致了选择做全盘账的学生不可能应付下来。企业发现,学生在工作前说的头头是道,什么都懂,可什么都不专不精。
2.2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后的能力素质欠佳
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后表现出的职业道德有欠缺,普遍表现为责任心不强,缺乏自我约束。
被调查企业的70%的人力主管认为,刚入职的学生往往请假比较多,迟到早退现象严重。部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不足,可在企业进行岗前培训时表现出不耐烦。比如企业的财务会计软件。虽然大部分学校在人才培养时都开设了财务管理软件的实验课程,但校内财务软件偏重于教学版,和实际操作有很大的区别。企业往往会提供相应的软件再培训,但学生会认为自己学过,不重视这些培训课程;还有一些学生工作一段时间后,无法认清自己的价值,要求加工资,不愿意吃苦,甚至更恶劣的是随意离职,没有责任心。
3企业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上进行校企合作的看法和展望
3.1企业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上进行校企合作的意愿调查分析
在对30家企业的调查问卷中,课题组首先就企业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上进行校企合作的意愿情况进行了调查,企业可就列表中的十项动机选择最主要的三项。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数据显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进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意愿主要表现在“优先获得优秀的会计专业人才”、“向社会展示企业正面形象”和“与高校建立和加强联系”三个方面。而与设想中有区别,“获得廉价劳动力”、“享受政府优惠政策”这两个动因排在了最后。这说明企业在进行校企合作时,强调企业正面形象,注重的是高素质高能力的专业人才的获得,而并不是看短期的廉价劳动力。正基于此,企业才有意愿进行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
3.2企业对校企合作的参与项目分析
确认了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的意愿,课题组继续对企业愿意参与校企合作的项目进行了调查研究,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数据显示:企业最愿意参与的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和“会计专业教学内容的选择”这三个方面,其次才是为学校提供专家专题讲座。这说明企业很愿意发挥自身优势,将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标准和要求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并且结合课程体系的构建和课程内容的选择,将人才培养方案落实到位。而关于“企业向会计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岗位”这一参与项目形式却并不靠前。原因在于会计岗位的特殊性,岗位需求人员少,企业一般很难提供大量的会计实习岗位。同时实习学生管理也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负担。因此,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形式就主要集中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但人培方案的具体落实,企业的参与度不高。
3.3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顾虑
目前企业参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进行校企合作的主要内容就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企业提出应该进一步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但是对于学生的专业实践课程深入到企业、由企业来进行组织和管理,企业顾虑很多。
(1)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确保校企合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80%的被调查企业认为,现有的与高校间的合作缺乏长期性和稳定性。目前的校企合作形式主要表现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一般会以《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书》进行规范和约束。这就让校企合作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难以保证合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一方面,建立合作模式可能只是某一届企业和高校管理层达成的协议。一旦企业换届或者政策变化,这种合作可能就会解除。另一方面,协议书的约束性较少,政府也没有出台具体的法律法规进行保障,对于学生顶岗实习的安全风险问题、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成本是否可以在税收方面得到补偿等都没有相应的立法进行说明。所以对于这种短暂且缺乏保障的合作关系,是否值得企业花费精力承担风险进行投入,企业对此存在较大的顾虑。
(2)学生进入企业实践,管理上提出极大挑战。
30家企业中有25家企业都提出,学生如果进入企业进行实践,管理上问题很多。企业职工管理偏重于规范,高校学生管理着重于引导。当会计专业学生进入到企业进行实践操作,如何管理就成为了企业最为头疼的问题。比如,实习实践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事故,虽然对于会计岗位工作来讲,这些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较小,但也不能不去考虑。那么学生的意外保险缴纳是企业交还是高校交。在调查中,大多数小型企业都认为这个原因是影响企业接收定岗实习生的最主要障碍。大中型企业在管理上的顾虑集中在学生进入企业后的心态和生活管理上。大中型企业接收会计专业实习生较多。根据以往实习学生的情况反映表明:对学生的管理态度,轻不得重不得。学生的思想理念尚未成熟,属于被保护对象,管理态度严格,学生的心态会受到极大打击,可能会引发各种事故。对于企业的会计信息,学生并没有严格的保密意识。如果泄露企业内部会计信息,给企业造成的巨大损失是无法挽回的。同时,对学生的管理还包括了后勤安排等。学生进入企业后,住宿问题也会引起企业的较大负担。是否需要统一安排住宿?如果安排,学生的安全管理就成为了企业的一项重担。
(3)学生进入企业的实践时间不稳定,影响企业的正常会计活动。
调查中企业提出,如果会计专业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践活动,时间上很难保证连续性和稳定性。学生毕竟还需要在校内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不能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企业工作上。从企业以往的经验来看,就算是大四即将毕业的学生,也会不时向企业请假回学校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或是一些其他事宜。这就对企业的会计工作正常进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尤其是
小企业人手不足,所以在这一方面有很严格的规定,只能轮休不能请假。对于人手充裕的大企业来说,学生请假上相对宽松。但他们也反映出学生在这方面还缺乏严格自律和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观念,企业宽松,学生更放松,随意请假,排斥加班。如果在校企合作中没有提出有效的机制来确保学生的实践时间,合理协调学生的在校理论学习和企业会计岗位实践活动,那么企业对于引进学生进入企业实践是持否定态度的。
(4)接收较多会计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存在较多困难。
调查中,课题组提出希望企业能够接收较多会计专业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操作,企业认为存在很大困难。有17家企业提出“企业规模小,会计岗位有限”,往往只能接收少量会计专业学生进行顶岗实习。规模较大的企业如美尔雅股份有限公司每年接收的武昌工学院会计专业学生人数也仅为1人。企业会计岗位有限,一方面使得企业无法接受大批量会计专业学生进行顶岗操作;另外一方面,企业也没有富足的会计人员对这些尚处于“新手期”的会计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指导,师资力量只依靠企业是无法提供的。因此,没有良好的理论课程教学的解决措施,没有完善的会计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设计方案,企业对于接收较多会计专业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是存有很大疑虑的。
3.4企业对校企合作的建议
在与企业的深入访谈中,企业也提出了很多加强校企合作的建议 :
(1)建议校企合作应该在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政策支持下进行,光依靠企业和高校的自发行为没有保障。政府可以出台具体的措施来奖励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贡献,比如减税或者专项基金等。而对于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所承担的风险,应可以通过立法来明确企业和高校的责任分担。
(2)建议对学生的管理应双管齐下,即高校与企业的共同管理。高校不能把学生送到企业后就万事大吉,什么都不关心。高校应派出相应老师负责进入企业实习学生的管理,注意学生的心理动态,给与学生关怀,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帮助其顺利完成学生到会计专业人才的转变。
(3)建议学校制定合理的理论和实践课程时间分配方案,确保学生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操作可以具有连续性。一般来说,进入企业进行会计专业实践的时间不能太短,最好在半年及以上。时间太短,无法熟悉岗位工作具体内容,实际动手能力也无法得到提升,达不到培养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的目的,企业也无法获得优秀的人才。
(4)建议完善会计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设计方案,加强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顶岗实习方案要完善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师资力量解决途径,高校教师负责理论讲授,而企业会计人员则作为兼职老师负责实践操作培训;注重学生责任意识要进行培养,让学生知道企业各项规章制度,会计工作岗位的职责、重要性;增强对学生保密意识的教育,对企业会计信息安全性进行强调。
参考文献
[1]张俊珍,田东平,崔瑞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动因及障碍因素的调研[J].开放教育研究,2008,(4).
【关键词】 高职; 会计专业; 实践教学; 现状;建议
目前,我国有相当部分高等职业院校没有足够地重视“职业”的意义,没有将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办成“产、教、学”相结合的一体化职业教育。为了提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教育部发出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培养实践能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对于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而言,这三个关键环节主要是实训与实习。实习通常是顶岗实习,实训则是学校利用仿真、模拟的方式进行专业动手能力的训练。可见,搞好实践教学对于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实现工学结合的关键所在,然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结果并不尽人意。
一、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实践教学课时偏少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脱离了实践其理论是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对于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理论教学的任务是传授从事会计工作所需的最基本的知识,能为技能教学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以够用为度。由于目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对会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传统的理论型教学模式还占有主导地位,在会计专业的教学计划中仍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会计实践教学的课时比重不超过30%。这种格局与会计学科的特点不相适应,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实践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这种教学计划下培养的人才,很难达到会计专业应用技能的培养要求。
(二)实训教学项目单一
这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实训时间的单一。除珠算、点钞、电脑传票等会计基本技能实训外,主要的校内实训有《基础会计模拟实训》、《财务会计模拟实训》、《成本会计模拟实训》、《企业综合模拟实训》,这些多数是阶段性实训。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上有随堂实训安排,但实际上多数都是用来做习题,没有真正做实训。2.实训内容单一。无论手工操作还是电算化,多数只进行工业企业会计项目实训,而其他行业会计项目实训很少或没有。3.实训形式单一。虽然会计实训有手工操作、电脑操作,某些实训资料上也说要先进行手工操作,再进行电脑操作,但是由于没有足够的实训时间,往往只能两者选其一,使手工操作和电脑操作没有得到很好的结合。
(三)实践考核制度不严密
实践考核是实现实践效果的重要手段。无论校内实训还是校外实习,无论手工实训还是电脑操作,往往只注重过程考核,从而使得个别同学投机钻营,弄虚作假。以会计手工实训为例,在只注重过程考核的情况下,有的同学抄袭完成的账面反而比学生真正独立完成的账面要清晰,在成绩评定时反而成绩较高,有的教师甚至是凭感觉给学生定实训成绩。这样的实践考核方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教师实践经验欠缺
会计实训指导教师一般是由学校会计专业的理论课教师来担任,而绝大多数会计教师是学校毕业后直接分配到学校任教,缺乏实践经验,未亲身经历企业具体的业务环境,有的说是到企业锻炼也是走马观花。“双师型”教师多数是“双证型”教师,真正既有理论教学经验又有企业二至三年会计经历的教师凤毛麟角,在模拟实训过程中只能靠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来进行实训指导,以致于与实际相差甚远,致使“实训”成为纸上谈兵。
(五)校企结合机制不完善
校企结合主要解决的是校外顶岗实习。目前,多数学校是采用阶段性进行的,包括最后一学期前的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为1―2周)和最后一学期的毕业实习。由于会计岗位的特殊性,使企业一般不愿意接收进行1―2周实习的学生,学校的校外实习多数是在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对于会计师事务所来说不可能把更多的工作交给进行1―2周实习的学生去做,学生学到的东西很少,使校外实打折扣。毕业实习时间为一个学期,由于时间较长,相对好一点。
二、完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对策
(一)提高实践课时比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会计专业有些理论知识学起来枯燥无味,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将更多的理论教学变成实践教学,则使学生学起来直观、易懂、有兴趣,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学校必须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减少专业理论知识教学课时,增加专业实践课时。笔者建议将现在的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约为3:1的比例调整为1:1的比例。理论知识不宜过多,够用即可。实践时间要充足,避免使学生为了完成实践任务而加班加点,造成学生厌烦情绪,影响学习积极性。这一点对于《基础会计实训》更为重要,它是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以后学习专业课的基础。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丰富实训教学项目,提高实训效果
学校应根据课程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项目,在时间上做到既有随堂实训又有阶段性实训;在内容上既要以工业企业会计为主,也要兼顾其他行业会计,如流通企业会计、金融企业会计、服务业会计及税收筹划等相关内容。实训教学项目要与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岗位的多样化相适应,不能因为工业企业会计是最难的、最主要的,就忽略了其他企业会计,要避免无论手工做账还是电算化;无论《基础会计模拟实训》、《财务会计模拟实训》、《成本会计模拟实训》还是《企业综合模拟实训》都只以工业企业会计为例的现象。在形式上要使手工操作和电算化操作有机结合,高职一般是三年制,前五个学期每个学期都有实训内容,至少有一次是一套资料既用手工做账,又用电脑做账,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电脑做账的感觉,体会到电脑的方便与快捷,真正实现手工操作和电算化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会计实训效果,同时,还能节约资料成本。
(三)完善实践考核制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使实践效果落到实处,无论校内实训还是校外实习;无论手工实训还是上机操作,既要注重过程考核又要注重结果考核,采用“过程+结果”的实践考核方法,这样做是相对完善的,是较公平的。以《基础会计实训》为例,“过程”考核占55%,“结果”考核占45%。“过程”包括建账、编制凭证、登记明细账、登记总账、编制报表、装订会计资料等情况占40%和劳动态度占15%,共55%。“结果”是教师将做账的内容整理成题目,采用抽签答辩的方式进行,教师和学生进行一对一的答辩,按其正确程度给予成绩,占45%。这样做的理由有四:1.账面内容是对学生书写是否规范,内容是否完整进行的考核。2.出勤是对学生参加劳动态度的考核,同时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和敬业精神,为将来就业打好基础。3.答辩或测试是对学生实践过程真实性的考核,避免只采用结果确定成绩可能带来的抄袭现象,同时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4.这种考核方法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试点效果明显。丽水职业技术学院2007级大一七个会计班级,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基础会计》理论考试卷面成绩两个试点班的平均成绩均高于总体的平均成绩。在试卷统一、没有复习范围、轮流阅卷的情况下,其中一个试点班级的平均成绩比平均成绩最低的班级高出8.55分。在2008年度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试点班的通过率均高于非试点班,且超过平均通过率10%以上。
(四)变“单师”为“双师”,提高实践指导水平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要用工学结合的模式培养学生,教师应先工学结合,教师实践技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质量的好坏。会计专业教师既应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又应具有丰富的会计实践经验,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笔者认为,要变“单师”为“双师”,提高实训教学水平,应以从学校内部挖掘潜力为主,以外聘企业兼职教师为辅。学校可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提高会计老师的实践能力。1.对那些学历高、理论基础知识扎实,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动手能力较差、有“讲师+会计师”证的“双证”教师,鼓励他们走出校院,走出书斋,走进企业,走进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专业培训、顶岗锻炼或担任兼职会计,使他们及时了解会计实务的发展情况,在为社会提供专业服务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为教学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取得讲师及以上教师职称而没有会计师等会计专业资格证书的,要鼓励他们在完成科研和教学任务的同时,一方面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企业实践;另一方面参加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等资格考试,为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打下基础。2.学校可从企业聘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具备会计师及以上职称的高级财会人员对学校教师进行培训,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外聘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从而拉近教学与实际的距离。3.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组织会计专业教师参加各种业务学习,选送部分学历较低、理论知识欠缺的专业教师分期分批到高等院校进修学习,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提高理论知识水平。为了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学校应把会计专业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教师进修和培训纳入教师培训与管理计划,并在经费、时间上给予支持,使其制度化、规范化,最终实现变“单师”为“双师”,提高实践指导水平的目标。
(五)完善校企合作机制,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
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再仿真的资料,也只是仿真而已。因此学生在实训操作中往往会认为资料是假的,从而将会计实训当成一般的会计作业来完成,未能达到实训的预期目标,一旦接触到实际业务,仍一筹莫展。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应让会计专业学生进行顶岗实习,以实现理论和实际的结合。而顶岗实习也有一定的困难,一是企业无法同时提供这么多的岗位,目前较好的解决办法是分散岗位。学校多联系几家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和他们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让每一个单位留出几个岗位给学生,一个班的同学同时进行实习,最少应有两个月,实习结束后下一个班同学再来替换。笔者建议,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不拿工资,有的话应是象征性的补贴。这样对于学校来说学生学到了真实的东西,对于企业来说也减少了支出,应该是双赢的策略。二是学生顶岗实习使管理的难度大大增加,如学生顶岗实习中的技术指导和安全问题等。解决这一困难的办法是学校加大师资管理中的责任驱动和利益驱动双重管理力度,设计出一套完整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考核标准和操作流程,与用人单位合作,加强过程管理。目前我国尚缺乏规范工学结合行为的相关法规,学校应在熟悉已有政策法规的基础上,与用人单位加强感情联络,做到感情与法规双管齐下,要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不仅得到相关工作经验,同时树立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
【主要参考文献】
[1] 潘云栋,王秋霞.高校会计专业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之友,2008(09):下.
关键词:会计专业 人才培养 应用型人才
多样化是当今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人才培养的一个基本要求,也就是说中等职业学校不仅要培养高素质的会计研究型人才,也要培养在各种工作岗位上进行实际操作的高素质劳动者。这就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努力提升办学水平、改进教学思路,为社会培养能胜任各种基层会计岗位的会计工作者。
一、目前中职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会计教学以理论为主导
会计专业是许多中等职业学校的传统专业,有着多年的办学经验。但也正因为多年的教学思维定式和缺少新颖的教学模式,使得很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观念落后,不管是在课程安排上、教学设计上还是在教学过程上,都将教学重点放在讲授会计理论知识上,忽视了实践课程对于会计这一动手能力要求较高专业的意义。这样培养出来的中职会计学生到工作岗位上后很难上手,实践工作能力差,往往还要在工作岗位上进行二次学习,降低了中职会计学生的社会职业认同度。
2.实践教学与相关会计理论无法衔接
会计是一个要求从业者动手能力的专业,因此学校在培养中职会计人才时应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专业会计教学过程中将理论教学作为实践教学的基础和补充,两者都必不可少。但是现在很多中等职业学校都把会计实践教学放在理论教学结束以后,进行集中的实习、实训,毕业前再到校外的实习点进行实习。这种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割开,使得实践教学与相关会计理论无法衔接。
3.实践教学条件薄弱且方法和手段缺乏吸引力
中职学校会计实践教学设备落后,教学手段和方法缺少吸引力,教学方法单一的状况仍具有普遍性。多年来,教师仍然偏重于照本宣科式的传授,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
4.学生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不强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新生大多来自初中毕业生,这些学生年龄小,学习能力差,普遍水平偏低,学习发展上都缺乏自控能力。他们对于学习会计理论知识的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也不好。
5.中职会计专业教师缺少专业实践能力,且缺乏工作热情
现在大多数的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师都是直接从大学毕业的会计专业学生,并未从事过会计工作,对会计的实践操作是缺少了解的,而且很多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不强,这就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佳。同时很多教师的班级里有非常多的“问题学生”,使有些教师情绪上失望,并因教学工作不能顺利展开而感到迷茫,进而勉强完成工作、不求上进,只有比较少的教师能用乐观心态处理这类情况。
二、对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建议
1.建立健全教学保障体系
(1)会计教师的素质和技能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会计人才培养的效果。会计专业教师应注重丰富实践性知识。学校在提倡并组织实践性教学的同时,也要为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营造良好环境,制定校内教师的培训计划,定期进行培训,也可采用网络培训的方式,使校内教师了解学科发展的最新状况,掌握最新实践知识。
(2)切实加强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改革。中职学校应成立相应小组,使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与经济发展相契合,加强特色专业――会计专业建设,逐步将其打造成学校的名牌特色专业。
(3)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改革。首先重视技能实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其次新建课程体系,使课程设置更加合理;最后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2.建立健全基础设施保障体系
(1)加快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切实加强校企合作,以产权联结为纽带,建设校内的实训基地。由学校提供场地,合作企业提供设备和技术,学校内发展企业,并一切按企业化运作模式经营,构建健康长效的校企合作模式。
(2)积极加快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按照联合办学、就业搭桥、专业对口的思路,与邹城市内外大中型企业联合,积极扩大校外实训基地数量,加大邹城大学科技园产学研基地建设,争创国家及省级重点实训基地。
3.建立健全招生就业市场保障体系
会计是经济管理应用学科的一个分支,由于对实践能力要求比较高,作为现代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实践性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会计教学的重要环节。财务会计实践教学在许多高职院校普遍受到重视,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水平的会计实用人才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也有不少院校的财务会计实践教学仅仅是简单的动手操作,没有模拟真实的实训环境,造成了财务会计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从而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因此,加强财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策略的研究,对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财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首先,实践课程标准不合理。其次,实训周时间不足,实践教学操作步骤缺失。实践性教学一般是指模拟实习和校外企业顶岗实习,其目的是理论用于实际,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但是在现行的财务会计实践性教学中,财务会计专业教学上教与学的模式是:学生听课做笔记,教师用PPT授课和板书来代替教学内容的进一步讨论和深究,职业岗位意识不强,往往忽视了出纳岗位、银行岗位、成本会计岗位、税务会计岗位和审计岗位等的培训,对于其工作职责、工作内容不明确,动手操作却相对较少。
(二)专业教材更新太慢
目前大多数院校会计专业所使用的专业教材质量比较差,存在新税收,新企业会计准则没有及时变更等的问题。大家知道,会计方面的法规、准则、规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会根据当前的形势加以更新修改部分的条款规定,因此,教师在编写教材时要与时俱进,根据最新的税法新规(营改增等内容)该更新的内容要及时更新。但目前我国公开出版的各类会计教材中,大多数的教材缺乏一个科学的标准,没有体现会计专业教育的特色,教材编写不规范,重复混乱,漏洞百出,相互抄袭严重,在结构、内容上雷同而且信息过等等,精品的教材极少。因此,专业教材有更新速度有待提高。
(三)校内模拟实训环境设施不够完善
目前各院校都能根据实际情况建设了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室,但大部分的设计的还不够合理、完善,满足不了会计业务各个工作环节的需要,比如说财务会计实训中操作用到的手工会计实训台、各种手工会计凭证装订、帐本、印章、工具等设备不够齐全;财务软件不能升级,而且财务实训内容比较单一,往往局限于一类企业的个案分析,不利于学生对生产业务会计核算等各个环节的综合了解,指导性不强。
(四)校外实习效果不佳
由于学生校外实习时间限制和企业财务会计资料的经济性、政策性和保密性等原因,实习的单位不可能把自己真实的财务资料、账务处理过程和盘托出交给一个来企业进行短期学习实践的人,所以即使在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做了大量工作,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校企合作企业有限。
(五)专业师资力量不足
高等院校办得好坏,教育质量的高低,师资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关键。目前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由于“扩招”,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师“缺位”的问题,特别是实践性教学所需要的“双师型”教师更是严重缺乏,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加强财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建议
(一)加强课程建设与改革
国家高职院校教育文件中明确建议:“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因此,我们要紧紧围绕培养面向企业适用的人才、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和较高职业道德的素质并能熟练应用会计电算化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形成“专业素养—专业技能—创新能力”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模式。课程设置应该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技能为主线,围绕核心专业能力进行优化衔接,把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和证书标准有机结合起来,要求学生第一学年就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并鼓励更多通过会计证的学生在大二参加初级会计师专业职称考试,以岗位需求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就业与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选用高质量的专业教材
财务会计实践性教学的实训教材是对学生进行会计专业技能培训的依据,因此财务会计实训教材应体现指导性、可操作性及渐进性。要建立科学严格的教材准入制度,订购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通用性的高质量专业教材,比如由职业界、学术界和教育界联合编写的这些会计实践教材,并且要保证使用的会计模拟实训教材与所授课程的理论教材相配套。
(三)加强模拟实训的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加强硬件设施的建设。学院加大资金的投入,确保足够实训设备;其次,加强实训室的网络建设及实训模拟环境。做好学校内部服务器局域网互联、资源共享,实现网上教学、网上办公的功能、真实的岗位平台。此外,也建立手工实训室和岗位平台、各种财务用具(如凭证装订机、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纳税申报表、人民币票样、票据法实用图册、财会模拟实训专用、会计核算资料等)、印章等设备以供手工会计模拟实训使用。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鼓励教师在专业技术职务以外取得会计师、税务师、注册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或具备相应的能力;鼓励教师每年暑期一定的时间走出学校进入企业承担实践教学工作;鼓励教师参与到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的实际工作,提高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有计划地培养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很强的专业实践能力。
作者简介: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 校企合作 问题与对策
[作者简介]王蓬(1976- ),女,山东莱芜人,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工程系会计教研室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会计理论与实践。(北京 10003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北京市属高等院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PHR201008097)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0-0168-02
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摇篮,是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所需的技能型人才的基地。技能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有利于高等职业院校和企业实现共同发展,有利于高职院校为社会建设培养急需人才,有利于为企业培养对口的专门技能人才。现代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离不开企业、离不开社会,校企共育、校企共荣、校企共赢已经成为现代高职院校发展与建设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大多采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任务导向、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同时也在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方式和运作机制,一些院校进行了会计专业订单班、中外合作交流班等试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笔者从事会计教学和实践多年,深刻体会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在校企合作方面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在此试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个人的对策建议。
一、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合作稳定性差
笔者认为,虽然全国大部分高校的会计专业都与企业之间有了合作关系,但最首要的问题就是还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合作模式,合作关系相对松散,每一次合作的单位、内容、时间及侧重点均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具体说来,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的稳定性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时间不稳定。会计工作是有一定的时间规律性的,一旦遇到月初报税、月底年底结账时,企业中的会计人员工作将会十分繁忙。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上往往合作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学校要么选择其他时间实习,要么就要考虑变换合作方式。第二,合作岗位数量不稳定。企业均设有会计部门,这对于会计专业寻找对口的合作单位及岗位并不困难,但是由于企业规模的大小不一,会计部门的岗位多少就不定,而每一个会计岗位能安排实习学生的人数就更为有限了。这就导致出现会计专业的合作企业众多,但每个企业能接收实习的学生人数却很少这种比例失衡的现象。第三,合作基础不稳定。由于会计岗位具有一定特殊性,导致学生不能在实习中为企业带来劳动价值,反而会给财务部门带来额外的工作量,因此一般企业并不愿意在会计方面开展校企合作。这导致目前大多数校企合作单位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基础不稳定,一般都是靠个人感情维系。由于学校或企业感情维系人员一方的变更或感情的疏远,就会导致该合作单位的合作终止或间断,合作因此不能长期稳定地持续下去。第四,合作内容不稳定。从实际来看,企业会计部门在校企合作中,往往会根据会计部门每个岗位忙闲的程度来安排学生实践,这个企业可能安排现金出纳岗位实习,那个企业可能安排管理会计岗位,小的企业可能安排会计部门全部岗位实习,而大的企业可能一次只能安排一次预算会计的实习,这就导致了一次参加企业的同班学生学习的内容五花八门,往往会涉及会计的每一个岗位,导致了学习效果的高低不齐。
(二)合作深度不够
高职院校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就是想借助企业这个平台为毕业生提供专业、职业的真实环境,让学生得到技能提高和理论夯实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但如前所述,会计行业有其特殊性,会计工作既涉及单位的财务机密,涉及钱账等实物的安全性,又往往涉及会计工作的经验积累。因此,合作企业对学生的实践学习不得不“留一手”,仅安排流于形式的讲座、观摩,或拿出部分会计凭证、账簿让学生翻看,而不愿意把真正的会计部门运转流程以及长期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学生,学生也就很难领会到岗位的真谛,这与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的目的就相去甚远了。
(三)合作方式不规范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校企合作方式采用的是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学生、签订专业或顶岗实习协议等方式进行的。这些方式的选择和确定,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协商确定的。高职院校一般是按照会计专业某门课程的需要或会计实训项目的安排来寻找合作企业,缺乏对合作企业进行系统的分析、分类,缺少对合作项目的整合,也缺少对合作方式的规范,仅仅是解决了有了合作企业的问题,以及合作企业数量的问题。课程、实训项目一旦发生变化,就会导致合作企业的资源浪费和流失,让双方的努力付之东流,校企合作也就流于形式了。
二、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的借鉴与思考
笔者作为一名高等职业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师,有幸赴德考察学习了“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做法,了解到了德国校企合作的体制和方法。对于如何做好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笔者结合我国高职院校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借鉴德国的经验做出改进。
关键词:工学交替;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财务公司;顶岗实习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5-0189-02
0引言
金融危机风潮严重影响到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同样,高职财会生也不能幸免于难。用人单位对那些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有较好的职业素养的毕业生情有独钟。实践证明,在企业里参加过财会岗位轮训的毕业生,有很强的实际岗位操作能力,实习期间容易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而且录用以后受到重用的机会和晋升的机会都多得多。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原先已经在普遍实施的“工学交替”的传统实践模式上进一步探索符合当今社会需求的,有高职特色的全新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
1现有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培养途径及弊端
1.1 课堂中的实践教学现在在高职院校中,普遍的做法就是在会计教学过程中, 教师往往以模拟工业企业的日常业务为例,设计能力训练项目,设计工作情景和任务,按照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告的会计业务处理流程组织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会计核算工作能力。在平时的《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专业课程中,缩减理论课时,增加实践课时,所谓的实践课时,就是学生拿着教师设计的训练项目,边做边学,美曰其名是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和业务核算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知识没有掌握多少,实际业务处理能力也没增加多少。
1.2 模拟企业实训一般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都会开设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设定一个模拟企业,设计一个月的日常业务,然后要求学生对这1个月的业务系统地进行会计核算和帐务处理,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主要包括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两种。
1.2.1 会计手工模拟实验会计手工模拟实验通常会在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里进行,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一般配备有示教桌、学生实验桌、多媒体教学设施、会计工作流程图、教学实训资料等。教师把学生分组,分成会计主管、会计、出纳等岗位,然后学生根据模拟实训教程的业务资料,独立完成填写原始凭证、鉴别审核原始凭证、填制与编制汇总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账和总账、编制会计报表及其附表等工作,最终完成整个会计循环。做模拟实训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扎实地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与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其实学生还是跟平常在教室上课一样,只不过地点换在了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而已。学生的实际职业能力提高了多少可想而知。
1.2.2 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同样是在装有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机房里进行,称作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此实验室配有计算机、财务应用软件、多媒体教学设备等设施。教师要求学生按照会计核算岗位工作流程的要求,掌握应用财务软件处理会计业务的方法,让学生完成新建账套、启用账簿、初始化设置以及录入凭证、填制凭证、审核凭证到过账、结账、生成报表的全过程, 增强学生会计电算化核算和处理会计业务的能力。
不管是课堂中的理论加实践教学,还是对模拟企业的模拟实训,所提供的业务资料都是书面的,可以说都是模拟的,跟真实的业务有很大的出入,而且实训教材所提供的材料也是经过人为的整理,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所以难免存在失真现象。学生还是没有能够接触到企业真实的业务,没有身临其境进行亲身体验,所以一切都是纸上谈兵,想要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谈何容易。所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应该象工科专业一样寻求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2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2.1 制定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首先制定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定位为: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主要面向中小型企业,从事出纳、会计助理、成本会计、主办会计或会计主管、财务管理等工作,具有优良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职业技能和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技能高素质的会计专门人才。
2.2 分析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把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主要分成四个任务领域:出纳,主办会计,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再分别为四个任务领域设计具体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
出纳的典型工作任务是:办理库存现金收付;填制和审核现金收付会计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办理银行存款收付;填制和审核银行存款收付会计凭证;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出纳要具备以下职业能力:熟悉会计工作基本规范;熟悉外汇结算基本知识;能熟练点钞,数字书写规范、美观;能识别现金的真假和审核票据的合法性、合理性;能正确处理备用金业务;能填制和审核现金收付原始凭证;能编制现金收付记账凭证;能登记现金日记账;能进行现金账实核对;能熟练使用财务会计软件;熟悉银行结算管理法律法规;能审核银行结算票据的合法性、合理性;能办理外汇收付结算、核销;能填制和审核银行存款收付原始凭证;能编制银行存款收付记账凭证;能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能进行网上结算;能管理发票、印签、密码;能熟练使用财务会计软件。
主办会计的典型工作任务是:填制、审核会计凭证;存货总分类和明细核算;固定资产总分类和明细核算;往来总分类和明细核算;销售明细核算;筹资总分类和明细核算;投资总分类和明细核算;其他业务总分类和明细核算;财产清查;对账、结账;编制会计报表。主办会计要具备以下职业能力:能进行各类存货的收发数量、单价和金额的计算;能编制存货采购、领用业务会计凭证;能登记实物明细账、卡片账;能进行财产清查、账实核对;能根据存货收发、固定资产增减、外币折算、借款费用等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熟悉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外汇管理制度、税收法规和其他相关经济法规;能熟练使用财务会计软件。
成本会计的典型工作任务是:归集、分配料、工、费;编制成本计算单(明细账)。成本会计要具备以下职业能力:了解生产工艺流程;能编制成本结转记账凭证;能进行成本控制(预算)、成本分析;能熟练使用财务会计软件。
财务管理的典型工作任务是:发票、印鉴、密码管理;办理出口退税;进行纳税申报、税收筹划;进行资金筹划;进行财务分析;编制财务预算、实施财务控制和绩效考核;制定财务制度,划分财务岗位职责;培训财务人员。成本会计要具备以下职业能力:能进行沟通、协调;熟悉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外汇管理制度、税收法规和其他相关经济法规;熟悉公司内部管理和业务流程;熟练掌握会计实务;能进行财务分析、投资决策,撰写财务分析报告;熟悉财务管理知识;能进行资金筹划,熟悉资金运作;能熟练使用财务会计软件;能进行档案管理。
2.3 创新教学模式,构建多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创新教学模式,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重实效的立体化体系。开发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两者结合使用共同育人。创办有特色的校内实训基地,成立财务公司等经济实体。职业技术院校开办财务公司等经济实体,可以为学校建立实习、实训基地,解决学生校外实习难的问题。所以有关方面应该出台政策,允许并鼓励高等职业院校举办经济实体,为职业技术教育培育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创造条件。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成立宁商财务公司,真实业务真实做。宁商财务公司作为会计专业学生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配备电脑和电算化财务软件,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各大财务公司进行校企合作。学校还把学生分组每个月到开发区的财务公司轮训,在学校老师和校企合作单位财务人员的共同指导下,由学生独立来完成一些记账公司业务的会计核算和帐务处理。
在学习最后一年,将顶岗实习和毕业论文结合起来完成。学校同时与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采取分散方式将学生安排到各个单位顶岗实习。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后,成立会计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将富有财会行业实践经验的行业精英、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实践教学队伍中来,作为会计专业实践课程的兼职教师,增加高职会计专业教师中具有财会实务部门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同时也培养了专职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在实习过程中,顶岗实习指导老师随时随地对学生的顶岗实习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予以解决。校内指导老师要与实习单位指导老师经常进行沟通交流,制定调整对学生的指导方案。顶岗实习结束以后,实习单位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工作表现,按照企业考核员工的标准对学生的实习情况作出一个具体的评价分数,直接作为学生顶岗实习这门课程的成绩。毕业论文的设计也要求学生围绕学自己的实习单位和实习工作岗位来定。去挖掘实习单位值得学习的地方,同时也要觉察到实习单位和实习岗位中存在的问题,并帮助单位提出自己合理的想法和建议。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实习工作的投入,也更让单位接受肯定我们的学生,提高学生将来从事财会工作所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真正实现教学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学生通过一年的顶岗实习,在实习期间实习单位就要对其进行考核,还发一定金额的实习工资,表现好的同学实习单位还会留用,这肯定会促进学生端正实习态度,促使学生更加努力工作。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增加了就业机会,用人单位甚至还可以听到学生负有创新意识的意见和建议,还可优先聘用到优秀的毕业生,真正实现了学生、学校、企业的“三赢”。
2.4 培训教师,构建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鼓励教师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或注册会计师考试,很多高职院校的老师也已经拥有专业技术职称。学校也可以有计划地安排会计教师到实际工作单位兼职。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不应该限制教师从事社会兼职,而应该是鼓励教师去从事社会兼职。教师从事社会兼职既可以丰富教师的专业实践经验,增强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从而还可以解决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难的问题。
总之,会计工作是一个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技术工作,高职学生要在社会上立足,在校期间不能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要积极寻找实践教学途径,加强实践性的教学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培养学以致用的创新型的会计人才,为社会,为企业提供优秀的员工。
参考文献:
[1]王红珠.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与会计创新人才培养.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4).
关键词:实践教学 会计专业 普通院校 改革
一、引言
我国许多普通院校都开设了会计学专业,但能否得到社会和会计教育界的认可,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能否在相应的发展战略定位上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这一问题已受到我国会计教育界的高度关注,早在教育部2007 年1 号文件已强调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要求增加实践教学在总学分中的比重。目前关于普通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少。作为会计专业教育过程中重要的教学环节,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是沟通会计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和自主创新意识的最有效途径。普通院校通过对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进行改革,能够正确定位为社会培养新型会计人才的目标,有利于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能够提高新型会计人才的培养质量,有利于形成各专业方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能够发现会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企业会计人才的需求状况,订立培养目标,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管理思想与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以满足社会需要;能够在学校、企业和社会形成一个良好的人才输入、输出机制,有利于普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这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着深远意义。因此,普通院校会计专业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二、普通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 一 )社会实践环节严重缺乏 目前大多数普通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通常以校内实训--手工会计模拟实训来代替,校外实习的社会实践环节建设方面却很薄弱,其课时安排甚少,甚至不予安排。虽然某些普通院校在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学期安排的有社会实践教学环节,但学校并不能够很好地统一组织安排,大多实行的是“放羊式”管理,放任学生自己安排实践的方式和内容。大多数学生因为很多方面的因素,并不能好好地把握机会或根本无法找到合适的实习单位,竟白白地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就算有些学生自己找到了实习单位,但实习单位往往以会计部门的特殊性为借口,不给实习学生接触实际业务的机会,或者只能够看不能够实际操作,学生根本不能接触到会计专业的实质内容。
( 二 )实践教学时间不合理 在普通院校中,实验课程大多都采取集中授课方式,但授课时间的安排情况却错综复杂, 有的效仿公办院校采用实习周或小学期,但大多是采用周末集中上课和学生平时的自习时间来上实验类课程。特别是像ERP沙盘等实验类课程的安排一直是普通院校头疼的难题。根据目前普通院校现有的教学体制,这类课程大多只能安排在周末集中上课和学生平时的自习时间来上,但这样会在师生之间会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影响。一是占用教师过多的休息时间,教师的劳动强度加大;二是占用了学生的周末和自习时间,学生心里不乐意,自然会影响到教师的评教成绩,也就会影响到教师的考核奖金。而在普通院校中,一般上实验课的教师大多是担任两门以上课程,工作量加大,但又得不到合理的对待,自然心情就会郁闷。长此以往,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 三 )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差 目前绝大多数民办高校的会计教师都比较年轻,大多是从学校毕业后又直接分配到学校任教,缺乏会计实践经验,未曾亲身经历企业具体的会计业务操作环境,到企业锻炼也仅是参观或旁观者。多数“双师型”教师也仅是“双证型”教师,真正既有会计理论教学经验又有会计实务工作经历的教师凤毛麟角,故大多数从事会计实践教学的教师缺乏实践指导经验,在教授模拟实验过程中也只能靠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来进行实验指导,与实际会计业务情景相差甚远,致使“实验”成为名副其实的纸上谈兵,很难达到预期的实践效果。
( 四 )实践教学内容简单 大多数普通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较简单,涉及面较窄,缺乏特色和创新。由于自身发展条件的限制,普通院校会计专业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不能根据社会需求及时更新内容,实践教学缺乏运用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进行不同行业会计实务的适应能力训练,很难培养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激发学生运用各种方法创造性地分析复杂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走出社会难以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目前大多普通院校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方法较落后,基本是手工模拟企业经营或用会计核算软件模拟和操作传统的手工会计业务,教学情景与实际会计业务环境尚有较大差别。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内容简单、缺乏经费投入等问题。
( 五 )缺乏综合考评体系 由于普通院校的教学体制还不完善,教学计划每学年都在不断地调整,实践教学的完整的综合考评体系需要不断的磨合。作者所在院校的比较重视实践教学,秉承教育部重视实践教学的精神,不断地在增加实践类课程,但每增加一门实践课程,其考核体系就需要调整,就需要上签呈文件让领导部门核批,非常麻烦,也给各院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据作者调查周边兄弟院校的情况大同小异。究其原因,就在于普通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缺乏完整的综合考评体系。
基于目前国内民办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建设中存在忽略实验室投资,本科实践教学条件落后,会计专业毕业生实践操作能力受限的客观事实,分析了实验室建设中存在设备老化、实验实习资料更新慢、实验教师继续教育、实验室开放程度低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和建议。
关键词:
民办高校;会计实验室;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1014102
会计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随着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民办本科院校的会计学办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有扎实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力的应用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是,建设一个专业的会计实验室是很重要的环节。
1华商会计学院会计实验室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1.1华商会计学院会计实验室建设现状
会计专业实验教学是教育部本科专业教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也是会计专业学生在校内将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转成实际操作能力的一个重要平台。因此,高校要根据会计学专业的特点设计和建设会计学专业实验和实训室,才可以满足会计实践教学的需要。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会计学院(以下简称“华商会计学院”)“会计实训中心”创建于2008年,是校内最早一批实验实训室。该中心实验室建设初期投资不足50万元,包括两间会计电算实验室和两间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以及一间会计实验准备室。2009年至2013年间,学院又陆续投资近300万元,购置用友U8和金蝶EAS等教学和实训软件,并扩建了实验室到17间。现在,会计实训中心基本可以满足会计学、财务管理等专业学生的实验教学和部分专业实习等需要,成为校内最大、设备齐全的校内学生实验实习和实训基地。
1.2会计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般学校的实验室建设时都有不同规模和水平,并且要努力更新完善。同时也存在一些共性的、普遍的问题亟待解决。
(1)实验经费投入不足,设备更新和会计软件升级有一定困难。教育部规定学院每年投入到实验教学的经费要达到一定水平,经费可采取多渠道筹措。但现实情况是民办院校的实验经费大部分来自学生的学费,国家投入相对较少,而学院董事长出于办学成本的考虑,不愿投入过多资金,制约会计专业实险室建设。如华商会计学院会计实验室的电脑总数量500台,其中2008年产的电脑占了一半,其余是2010年生产的电脑。截止2014年12月,华商会计学院学生总为8000人,为第一大学院,每学期的财务软件课程都不能合理安排在实验室中进行。由于现在财务软件功能不断加强,电脑设备不能达到财务软件的要求,运行速度很慢,影响教学进度。
(2)实验实训资料更新速度慢,难于满足不断更新的会计准则和现实的财务要求。会计学的实验实训课程和专业实习资料很多是很多年前的教材和资料,有些内容已经完全脱离了实际操作。虽然有些实验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把新会计准则和实际教学方法结合起来,编制一系列教学资料,但大部分实验实训老师没有总结或总结后没有形成文字资料,这样难以为继。
(3)实验管理员资源配备不合理,实验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实验管理员数量少,部分上机操作课程中出现电脑问题,实验教师不能当堂处理,只能请实验管理员协助,导致实验管理员解决问题时间过长。现阶段华商会计学院实验实训教师基本上以年轻教师为主,几乎都是毕业之后就来到学校从事教学工作,并且基本没有在企业工作过的实际经验;即使一些教师也是“双师(高校讲师+会计师)型人才”,也都是在教学期间考取的。这样直接导致实验教师不了解实际操作具体程序和方法,在实验教学中,完全照书本上的描述和认识指导实验,同一问题在不同班级出现偏差也时有发生。
(4)实验室开放程度不够大,使用率不够高。因为管理制度的原因,华商会计学院会计实验室都是在有课的时候开门,没课的时候关门。学生在课堂上未完成的实验没有办法回到宿舍做,也不能在无课的实验室做,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都被课余时间冲淡,学习效果不好。
2加强会计实验室建设的建议
2.1加大实验实训设备投资,及时更新升级财务软件
由于实验室使用人数较多,设备老化问题严重,另外技术步和产品更新速度较快,政府确定的电子设备折旧的最低年限已降至3年;同时用友软件、金蝶软件等会计软件更新升级速成度很快,有时一年之内就推出新版本,要让学生及时适应。况且会计学专业有很多门课程都需要信化教学和操作,包括审计等模拟实训课程,而新升级高版本的软件对客户端、服务器等计算机设备要求更高。因此,需要学院通过增加预算或者申请实验教学项目等方法渠道争取更多的实验室建设经费,专门用于软硬件投资,确保会计实验室的电脑等设备快速更新,实验操作速度提高一倍,会计软件运行更稳定。
2.2加快实验资料更新
会计学专业的实习、实验资料主要购买的《实验指导书》,其次是各种实验报告。实验和实习指导书是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实习操作的专业性资料,应当及时随着国家财税法规制度的变化而不断更新调整,而且要确定内容的难易程度来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应该突出华商学院会计专业相关内容的重点,选择有代表性的行业会计比如商业会计、金融会计、工业企业会计的经济业务编制;编写指导不能只由一个课程主讲编写,而要成立会计基础实训、会计分岗实训、审计实训等课程组,共同组成一个实验、实训和实习材料编写组,按照程序编写。一般每当国家财税政策发生重大改变,教学内容都要随之更改。
2.3重视培养实验管理人员,提高实验教师的实践素养
对实验管理人员进行会计专业实操的培养,增加实验管理员的助教功能。加强对理论课教师的实践技能培养,就要学院对老师的继续教育的专项资金投入加大,鼓励实教师进入企业单位学习交流,到会计专业的第一线岗位去学习写凭证、记账、出报表和查账等业务。同时,华商会计学院可考虑聘请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注册会计(税务)师、企业的高级会计师等,到学院为实验教师介绍实战经验;还可以通过培养和引进具有资深会计工作经历和“双师”人才担任实验指导教师,提高实训实验效果,促进各专职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实践素养。
2.4全天对学生开放,提高利用率
华商会计学院人数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学生人数达8000人,会计实验室是为华商会计学院学生建设,就应该以最大的开放限度满足8000名学生的使用需求。实验室不要只是在实验课和实训课时开放使用,应该把实验室打造成一个可供学生随时进驻学习和练习实践专业技能的开放性平台。建议学院购买专业的实验室管理系统和全套的安保门禁系统,升级实验室的管理水平,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效率。建议学院在实验室配备两名实验管理员之外多配备几名实验教学教师,实行轮流值班的制度,对进入专业课综合实习实训的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等相关专业大学生全天开放。
总之,会计实验室的建设是提高学生专业动手能力和就业的充分保障,民办本科高校不仅要在实验设备和财务会计软件投资及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上不加大力度,保证每年都与时俱进,还要尽量增加实验室开放的时段,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练习技能,更要提高专业实验教师队伍的实践操作能力,壮大实验教学师资力量,确保实训实验教学的需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