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艺设计要求范文

环艺设计要求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艺设计要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环艺设计要求

第1篇:环艺设计要求范文

一、环境艺术设计素描定义

大百科全书把素描解释为:“素描是单色的徒手画;素描是用线条或块面进行造型的绘画形式;素描主要是以线条表现物体、人物、风景、象征符号、情感创意或构想的艺术形式”。笔者认为,这种解释准确地说是解释了什么是素描作品的问题。参照按照(美)大卫•罗桑德在其著作《素描精艺》对素描的理解,素描这一概念还应该包含“素描的动作或事件”。

对设计素描的认识是从上世纪80年代对艺术设计教育改革和探索开始的。起初,设计素描是作为对瑞士巴塞尔设计学校的素描训练课程翻译介绍而提出的一个词语。这种注重研究对象的形体结构,强调用线条来刻画对象的形体结构的方法和形式也被翻译作“结构素描”。后来,人们约定俗成地把那些更能为艺术设计教育服务的新的素描形式称为设计素描。并在艺术设计基础教育中,把过去沿用的素描教学定义为传统素描或基础素描,努力搜寻设计素描和它们的差异性,以此来界定什么是设计素描。经过近30年的争论,现在人们似乎弄清楚了什么是设计素描这一问题,但至少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设计素描是与传统素描(基础素描)具有明显区别的一种艺术形式,是在观察方法、表现形式和手段、思维方式和方法、素描性质和目的等方面与基础素描有着明显差异的素描形式,如表1所示。

这种认识对艺术设计素描教学起到了决定性的指导作用。但笔者更愿意从设计素描一词的多义性来进行理解:(1)设计出来的素描,强调素描是设计思维在设计程序下的一种产物,重在素描的创作过程。(2)设计的素描,强调是记录设计思维创造过程的一种语言形式。(3)设计素描,强调对素描的设计,是指的一种设计形式。(4)为设计服务的素描,强调了设计素描的目的。(5)设计素描,强调素描,是指素描的一个子系统,一种素描类型。

此外,在设计素描教学改革和探索中,人们还发现艺术设计不同的研究方向对设计素描教学的要求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比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需要学生空间、结构、光影、构造和材质上具有很好的认识和运用能力。而染织则需要学生在图形、形态、工艺技术、色彩等方面有过人之处等等。试图把服装、工业设计、环艺、染织、视觉传达等研究方向的设计素描课程按照设计素描的一定程式规范起来不切实际。虽然这种方法可以节约师资力量、有利于教学管理,但却与各研究方向的内在需求和特征不相适应。正是基于上述的这种认识,笔者在环境艺术专业设计素描的教学改革实践中,立足环艺艺术专业的内在要求,从学生的环艺设计综合能力培养和知识体系建构出发,结合设计素描教学的成果,逐步形成了一种观点:即环艺设计素描教学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设计创造能力,树立学生的设计观念;要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和认识环艺专业知识中的空间、结构、光影、材质和构造,要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要把素描课程看做专业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素描向专业知识的过渡和桥梁;要使教学内容、培养模式、训练方法和教学目标更能体现本专业的特点;要积极主动地应用相关课程的知识和成果来充实和丰富素描教学。

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笔者从环艺素描教学的角度把环艺设计素描进行如下较为科学的定义。

定义1:环境艺术设计素描的概念

环艺设计素描是以线条、块面来表现环艺题材的建筑、风景、景观、物体、象征符号、情感创意或构想的素描表现形式,是一种徒手绘制的单色绘画或设计作品,是环艺设计素描动作或事件。

定义2: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素描的概念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是运用一定的素描和设计素描知识,在设计思维和设计观念的指导下,以培养学生设计能力、综合表现能力、素材搜集与整理能力、审美能力、设计观念和专业学习兴趣为目的,服务于环境艺术专业的一种素描训练手段和表现形式,是艺术基础教育和专业设计教育的纽带和强梁,是环境艺术知识体系的一个具体组成部分。

这一概念至少包括以下几层次的内容:(1)素描、设计素描和环艺设计素描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素描是母系统,设计素描是素描的子系统,而环艺设计素描又是设计素描的子系统。环艺设计素描必定包含一定的素描或设计素描知识,比如:画面层次、画面空间、画面构图等。(2)环艺素描的教学内容紧紧围绕着环艺专业展开,把环艺专业中的空间、光影、结构、材质等知识和设计素描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进行设计素描的过程中对这些知识有朴素的认识,并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3)设计观念和设计能力的培养是环艺设计素描的核心。以学生图形创造能力和综合表现能力为重点。这些能力的培养是通过素描训练课题而得以展开的。(4)环艺设计素描是学生进入专业学习的一个过渡阶段,起着学生绘画艺术向设计艺术转变的转化作用。(5)作为一种表现形式,环艺素描具有一定的工程图纸性质,素描所记载的是设计思维的轨迹,体现着明显的过程性和图纸功能。

定义3:环境艺术设计素描的外延

环艺设计素描除了专业设计教学素描这一基础课程主体外,其外延非常广泛。广义的环艺设计素描还应该包括以下的内容:环艺速写、风景素描、建筑素描、构思草图、素描语言表现或具有素描风格的表现图纸和以环艺为题材的素描绘画。

二、环境艺术设计素描的属性

1.空间属性

空间是环境艺术设计的最基本要素之一,也是环境艺术设计中所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环境艺术设计最终要在空间里得以实现。环艺专业设计素描是为专业设计服务的一种训练方法和手段,是表现环境艺术题材的风景、建筑、物体等的素描形式,无疑带有一定的空间属性。这种属性表现在课题训练中就是要善于引导学生对建筑空间、室内空间、景观空间的观察和体验,把它们作为描绘的对象,素材的来源,然后对其进行合乎自己意愿的组合和调整;体现在素描创作过程中的空间意识和空间思维;也体现在环艺设计素描作品的透视空间和画面空间当中,也体现在特定素描形式的矛盾空间里……这种属性是由环境艺术内在的空间属性所决定的。例如,上世纪90年代,鲁迅美术学院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便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素描作品以室内特定空间等为描绘对象,运用设计化了的素描表现语言重新进行了合乎作者意愿的空间再造,即形成了一种素描形式,也体现了素描为专业服务的目的,自然也让作品带有明显的空间属性。

2.材质属性

早在约翰•伊顿执教包豪斯的初步课程时便设计一个特别重要的练习,那就是“让学生把玩各类质感、图形、颜色和色调”,来进行平面和立体的练习。随着设计艺术的发展和新材料的发现,材质媒介凭借其自身的物理特性和审美价值逐步成为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设计艺术表现形式和方法。环境艺术专业中的材质指的是装饰材料,不同的材料质感与触觉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设计师也正是通过不同的材料组合来完成设计作品的艺术创造。在环艺设计素描中不但要追踪这些材料特性,还要突出表现那些有趣味的材质特性,可以把一些材质特性作为素描图形创作的一个题材。在环艺素描教学训练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不同材质的感受能力和组合表现能力。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装饰材料作为素描的描绘对象,然后要求学生任意地进行组合并通过具象写实的方法进行描绘。

3.光影属性

在传统基础素描中,我们对光影的概念并不陌生,正是这微妙的光影关系使得我们的素描作品更加真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没有光影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素描。对于设计素描而言,光影似乎并不那么重要了,人们借助于抽象的方法把对象概括成单纯的图形,并运用构成原理把这些图形进行重新组合来完成带有装饰性、抽象性、意向性的素描作品。但对环境艺术来说,光影关系是环艺设计的一个基本内容。有了光影可以让人们感受空间、结构、材质,创造空间范围和意境。而在景观照明中,更是把光影当作一个结构形态来加以运用。在素描训练或创作中应体现出对光影的关注和表现。我们可以通过对建筑空间、室内空间、景观空间等的光影进行观察、临摹、表现,运用不同光影来进行二维或三维图形和图像的创造。事实上,约翰•伊顿早在包豪斯任教期间,便认为明暗对比是最具表现力之一。他在教学中强调对建筑空间进行明暗素描的练习,他要求学生们专注于建筑空间的明暗关系和亮度层次表达,忽略对建筑形体的勾画,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重要的练习——“黑卡纸素描”,即是约翰•伊顿在包豪斯任教期间所组织的一个课题,他要求学生们用白色的或其他亮色的笔来在黑色的卡纸上单纯勾画光的形态和光的丰富层次,每一笔就代表一个光亮度的状态。时至今日,这种方法对设计素描教学来说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4.结构属性

环艺设计中的结构是体现设计风格和满足功能需要的重要手段和表现。对于环艺专业的素描训练而言,不但要理解什么是结构,还要清楚结构的组合方式和集合构成。学生对建筑结构、室内局部结构等内容的观察和临摹,对结构为题材的形态进行加工、概括、提炼、变形、整合出新的结构形态或二维图形,并把这些过程用素描语言记录下来等诸如此类的行为和事件都或多或少地体现着环艺设计素描的结构属性。而对于素描绘画而言,环艺设计领域具有非常多的迷人的结构形式和组合样式,这些都可以转化为有趣味的素描图形或绘画作品,从而让这些艺术充满结构特征。

此外,因为环艺素描是设计思维过程或设计创造过程的具体素描体现,具有记录的功能。再加上广义的环艺素描还包括了设计草图、素描性表现图纸等类型,使得环艺素描更多具有图纸属性而不是绘画属性。

第2篇:环艺设计要求范文

【关键词】 环艺设计;空间;措施

环艺设计专业在我国的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中,还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它的发展历史比较短,但其所呈现出来的发展势头却是蒸蒸日上、芝麻开花节节高。趁环艺设计专业发展的这一强劲势头,全国高校应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扬长避短,积极关注环艺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完善,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指导思想的质量,更加注重教学规律在环艺设计专业中的重要作用。环艺设计以对人们所处空间环境进行有序的规划为目的,作为实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工环境艺术化的有效手段,环艺设计是对以人为中心的“空间”的改善。“空间”作为环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在环艺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常将空间的训练作为引导学生进行环艺设计探索的起点,空间的研究对于环艺设计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教师们虽然在教学实践中十分注重经验的总结和教学方法的探索,以使空间训练能够与环艺设计培养目标更加的贴近,但由于各院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学思路不尽相同,使得对环艺设计中空间训练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总结不具有概括性。在此,笔者总结以往教师的环艺设计教学过程中实践与经验,对环艺设计专业中空间训练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重视对空间的功能性的认识

对空间的“功能性”的认识上,不能简单理解为满足实用的需求,应该进行综合的考虑,注重空间居住者在所处空间中由视觉引起的心理感应,以使得人们在空间中的联想和情感得以唤起。因此,在环艺设计时应注重空间立意与实用的结合,并以此为创作目标。创造出首先能够感动自己、有意义的空间形态,并将空间的功能与形式有机地结合、贯穿组织起来,使空间成为具有物质性与精神性双重属性的综合。

二、设立空间表现环节

环艺设计专业的空间训练,虽然自始至终贯穿在整个环艺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内容却被分解在不同的课程教学之中,这是由于难以将“空间”与其他设计要素相剥离,在设计过程中,要达到对空间效果和其他设计要素的重视以提高环艺设计方法的运用能力。实际效果却不甚理想,在空间设计学习阶段反映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虽然具备较好的空间设计构想、造型能力、却达不到空间设计的预想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达到各课程的阶段性考核目标忽视对空间训练内容系统性;另一方面是因为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付设计复杂问题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在主题空间设计教学中,应该在关注空间的趣味性、层次感等要素的同时,还要空间设计的功能性进行充分考虑,保证其方案可行性。当运用不够成熟的思维去应对复杂的设计矛盾时,对空间设计效果的把握必然不甚理想,这就违背了空间训练的初衷。在特定的教学阶段设立相应的内容来强化空间设计十分必要,以实现对空间设计方法探索的顺利进行。该类课程可以将其主要内容概括为“空间表现”。这里所说的空间表现与绘画的技法不是一个概念,而是实现设计表现与空间设计两方面内容的融合。使学生在了解空间设计与设计表现关系的基础上重视设计表现意识的培养。

三、注重空间设计的表现意识

环艺设计任务大体可分为对即将生成设计方案的感性描述和对设计执行环节的理性把握两大阶段,作为环艺设计子项的空间设计同样如此。在空间训练的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只是重视空间设计的生成而忽视对设计内容的操作,这极易造成空间设计与后续设计的脱节。重视空间设计表现,既是培养正确、完整的设计思维的需要,也是对空间设计复杂性的保证。如何把已经构想好、已生成的空间形态规范、真实的变成为空间设计平面计划、剖面计划、立面计划,是非常重要的任务,是应该从环艺设计训练开始就应重视的内容。突出秩序感和表现角度是设计表现的重点,这要把握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为保证空间设计的实施而进行多角度分析,另一方面是指设计者本身对设计进行的的多角度总结。前者是以相应的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为侧重点,后者强调提升专业素养。

四、重视与主题空间的联系

(1)空间是由物体与感觉它的人之间所产生的相互关系形成。在空间设计的主题上,要更多探讨空间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空间设计者能够巧妙处理精神需求、物质功能与空间之间的关系。功能对于空间来说,除对形式、容量、性质等的规定性外,还要注重考虑多个空间组合的功能联系。功能对空间要求的不断变化,决定了空间设计的发展和复杂性。精神需求对空间的规定性不但涉及到空间本身的物质特性,海鱼诸如宗教、情感等因素有着间接的相关。精神要求与物质功能两者性质虽然不同,但却是密切联系,总之,设计的任务就是能够使得三者间复杂循环关系中的障碍得到排除。雅各布说“城市的特性来自丰富的融合”,这揭示出了人的活动对于空间环境的重要意义。主题空间设计开始之前的空间训练,要在降低复杂性程度的基础上对此框架的解析进行尽可能多的模拟,注重适宜的影响因子的添加,以创造相对真实的处理环境,是设计训练的重要目标。(2)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空间思维培养的阶段需要培养特定的思维方式,以便适应了解、界定、分析、解决问题的处理设计问题过程。适应专业要求的思维模式是制定合理的工作方法的基础,灵活地安排设计步骤。成熟的设计者可以以灵活的工作流程来应对不同的项目类型,这种应付自如的能力是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才能够形成的,并不是在环艺设计学习初期就能够具有的,我们在安排教学训练内容、制定训练任务时应该多有意识得注重对空间训练直观感受的培养、引导和修正。此外,要注重模型制作对于提高设计认识、开拓设计思维、变换设计手法所起到的作用,在空间设计阶段,通过模型制作来完成对空间设计思维的引导。

五、注重理性思维和设计方法培养

强调空间设计理性思维和设计方法是的最主要原因是出于对环艺设计作品本身的实施需要和与环艺设计相关理性思维的培养两方面。笛卡尔在《方法论》中写到:“如果说古老的城市有什么动人之处,乃是偶然的结果,而经过统一规划建成的城市的优越性则是理性的成就。”这说明了非个性化的环艺设计未必是可取的,但对理性设计的追求值得颂扬。理性的思维和设计方法恰恰是环艺设计初学者在学习的初始阶段所匮乏的。注重对理性思维和设计方法的培养,是此阶段空间训练中突出设计表现所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在环艺设计训练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的思维活跃,刚接触空间设计时,对个性化的设计感觉较敏锐,且有较好的形式感和表现力,欠缺的是通过理性思维和设计方法来实现设计构想,遇到矛盾由于解决问题答案的能力不足就难以达到设计构想的预期效果。设计初始,往往可以形成一个或多个构思,但只停留在对设计形式的直观层面上,缺少理性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的方法使得一个概念性方案难以得到平面、剖面和立体展示,最终的方案难以得到提高。当设计方案的构思明确以后,各环节问题的处理要按照一个既定的程序模式,理性思考方案设计过程的的各个环节,注重几个环节和环节的各方面之间的联系的分析,统筹兼顾,全面分析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弄清问题之间的相互作用点,对这些相互作用点进行相应的整理与归纳,使得物质、精神需求与空间设计之间的矛盾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

参考文献

[1]张勇.关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对建筑空间认知的研究[J].艺术教育.2006(7)

[2]唐建.观念突围―对环境艺术设计的思考[J].建筑与文化.2010(4)

第3篇:环艺设计要求范文

关键字:环艺设计;古典美;功能性;适合性

前言

环艺设计是我国园林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是现代园林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环艺设计就是利用园林改造方法在原地上进行一些艺术性的改造,可以修建围墙、种植花草等,通过这种手段,来改变原有的地形地貌,是指符合自身的审美情趣。环艺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内容,其中既包含了植物学、审美学、建筑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内容,近年来我国的环艺设计呈现出古典美与实用美相结合统一的局面,在提倡还原古典园林艺术的同时,也兼顾了现代人的生活实用习惯。

一、环艺设计审美主体的感受

园艺设计的目的在于将设计师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通过某些手段作用在园林设计中,通过各种形态的植被、建筑来将设计师所要表达的美展现给人民群众。在这其中设计师要着重考虑大众对审美的感受,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环艺设计的主体审美感受,我们常说:“一千个人眼中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充分凸显了由于人们受到不同教育背景、有着不同的阅历,人们有着不同的审美观念这一哲理,因此环艺设计师要尽量满足大众的审美。

经过对实际设计情况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三点环艺设计审美的主体标准:

首先,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人们越来越怀念对乡村以及原野的渴望与追求,所谓的寻求回归原野的冲动早已成为现代环艺设计的现代标准。其次,工业化的环艺设计标准。我们处于一个工业的时代,自然人们会崇尚现代工业文明的科技化,因此要求设计师在环艺设计中添加众多的当今工业现代的设计元素。第三,自然和谐的环艺设计标准。工业时代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同样是我们的环境受到了巨大的损害,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才能保护我们的环境,如何让我们的后代以及现在的我们生活在碧水蓝天下便成为了社会大众的一直诉求。因此这也推动着设计师在环艺设计中添加环境友好的设计元素,致力保障供料的环保。

二、环艺设计中的空间布局

环艺设计中,空间布局的安排也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各个物体的布局情况很容易导致整个园林的整体效果。人们在欣赏园林艺术时,不仅仅是通过静态的状态来进行欣赏,更多的时候是通过动态的形式对园林艺术进行欣赏。因此某个物体的摆放位置以及欣赏价值对于整个园林艺术的影响可以看做很小,但是多种的事物按照一定的审美规律进行摆放,构建合理的空间布局,那么对环艺设计的影响则是重大的。这里我们以苏州的拙见园为例,首先当我们走进园林的正门,看到的首先是一座错落有致的假山,假山之后便是一些精致的古典建筑以及小河桥梁,四周环绕有精致修剪的花草树木。拙见园中心宽阔,四周有精致亭落环绕,中间主厅坐落于石台之上,这些都显示出我国园林设计中的对称性以及古典美。

三、古典美学与设计功能的适应

我国环艺设计的主要原则一般为在保证园林的古典美学的前提下保证其实用功效,没有实际功效的园林设计注定是一个失败的园林作品,因此这种情况下便是一种对资源的浪费。因此作为房地产厂商来说,在进行环艺设计中要在保证其基本的使用功效的前提下,尽量利用多种可以再利用的资源进行审美方面的升级。

从功效性方面进行考虑,我们要做到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环境以及情况进行具体事项具体分析,例如在我国南方住宅小区进行环艺设计时,我们首先要考虑到南方地区潮湿多雨的天气环境,但是也要做到环境的美好与协调,这里我们可以多设计亭台楼阁,或者长廊等,可以尽量仿古,在保证居民可以避雨、遮阳的用途情况下,维护一个宁静。安逸的生活环境,但是要注意与周围建筑环境的相互协调。除此之外我们还要重视“天人合一”这一现代环艺设计的重要原则,随着我们从农业社会逐渐过渡到工业社会的过程中,我们看惯了田园风光也看尽了工业时代传递给我们的现代科技,但是当我们静下心来突然发现我们的自然是如此的陌生,这一感觉让我有一种若有若失的感觉。环艺设计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我们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的最为直接的方式,因此在环艺设计中我们要充分应用这一设计原则。例如我国苏州园林设计中常见的镂空、寰宇设计,给人们视觉上的层次感以及环境的协调与统一感,让人们从中逐渐认识自然、了解自己。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认识到了环艺设计对我们生活的重要作用,也意识到了建筑与自然协调的必要性。最后笔者希望本文,文中观点可以为广大的环艺设计人员提供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第4篇:环艺设计要求范文

一、市场即“战场”,教学就是生产力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日益繁荣,教育产业不断发展,从国情出发,一个地域庞大,人口众多的大国,只有学术型和科研型人才是不够的,奋斗在第一线的生产工人、建筑施工员、企业技工和各行各业的“蓝领”才是是这个国家生产力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室内设计行业为例,在近几年,我国的室内装潢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因为市场的不断的扩大,相应的对从事室内设计应届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使得高职院校室内设计的教学模式不断调整。中国需要更多技术精湛并且就有创新能力的实践型和技术型人才来从事这个行业,高职院校正好能履行好这个职责,可以培养出一批具有“实战”的技术人才。高职院校对人才的培养目标要区别于本科院校,做到立足实战,讲究实践,这对传统的环艺教学模式将是一个冲击。

中国的高职院校是我国的技术型专业人才的“摇篮”,高职专业区别于本科院校的培养模式,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本次研究对象是针对高职院校环境艺术专业,是以“实践”为核心教学的一次探索。本文将探讨一下大专院校的环艺设计教学模式。例如:高职院校有校企结合和多校联合的培养模式。这要求在教学的模式上要不断的推行新的教学方法,要突出教学的实际的内容。

二、高职院校中环境艺术设计的本质

首先,理论方面:要求让学生明白环艺设计的本质是设计空间,理解“设计与人”,“空间与人”的关系;环艺设计的本质是人与空间的和谐相处,所以其中包含了很多的社会与人文的内容,环艺设计是集大成的学科。其次在教学本上,要让学生快速的从普通的高中生转换为具有生产力的高级劳动者,所以环艺专业的设计不能停留在课本知识的灌输,要教学中用模型和效果图的实例展现出来,让枯燥的教学内容成为生动的实际案例。当然最好的培养模式:就是校企合作,通过教学与实践的灌输,让学生快速的成长。

三、生产力转换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的发展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发展,信息时代充斥着世界的各个角落,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必然也会对建筑领域带来一场革命性的变革。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也是建筑教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对于环艺系的学生来说,认识到环艺设计与人和自然的关系十分重要。环境艺术设计的课程也是一门逐渐递进的课程。在该课程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拥有扎实的基础。高职院校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快速的成长为有技术专长的人才,学生转换成有精湛技术的人才是高职院校培养的目的。所以高职的教育要立足学生能力培养。让学生掌握职业能力。

四、市场为先,校企为师

市场经济发展需要长远的蓝图,高职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改革,也要紧跟市场的变革,也要做教学的实践规划。身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来说,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不能够仅依赖于经验和常识,更应该以企业中案例为教学参照对象,强化“校企”合作的模式,以教学力转换成生产力为目标,学会教与学的合理的发展。

五、“实战型”能力的培养

市场是检验真理与能力的最好战场。一个事物是否有价值在于它对市场的贡献有多少,与市场相结合的教学才是未来专业人才培养的最好出路。环艺设计行业从来都是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要让设计产生出火花,需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感性意识。环境艺术设计也非常注重开放式教学模块的搭建。培养学生的自足学习能力是环境艺术教学的重要的方面,这样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空间的结构,还要让学生从案例中去扑捉知识。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以案例教学的方式,突出感性与理性思维的碰撞。只有结合好这两个方面才能将课程上的更具有感染力。环境设计的所要掌握资料需要非常的丰富,这要求高职院校的学生不仅要在学校掌握专业知识,也要进入企业学习。高职学生与本科人才的培养不同在于:高职的学生更加注重技能的学习与养成。“下放”到企业是非常好的锻炼方式。放眼中国2008年奥运会,大量的奥运场馆都是由外国设计师设计的,这里虽然有中国建筑工人的汗水,但很多专业设计都是外国技术人员实施的。实事告诉我们技术型人才在生产中的重要性,国家这几年一直在讲创新其实也是鼓励技术型人才的发展,实现中国创造就需要更多的技术型人才。市场竞争的激烈使得高职院校在教学中一定联系实践,让学生与市场接轨,不能做“无米之炊”的模式化设计。在课堂上除了要灌输给学生最新的技术知识,也要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感性生动去表达设计构想。培养学生的客观理性的分析建筑施工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对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解,同时也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把控能力。

六、初探高职院校环艺设计教学改革模式

1.模式一:实践为主,经验为王

1.1确立实践为主的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新的开放的模式的主体是以学生为主,它要求学生独立的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中强调自我学习,自我锻炼,自我教育,从而锻炼学生的创造力与实践能力。

1.2建立开放教学概念,走实践化道路,深化“校企”合作模式的道路。

1.3让学生了解人与室内空间的关系,了解室内设计的意义与建筑,培养学的兴趣和动力。这个环节可以依托高职院校的一些与公司单位的合作的优势,让学生走入到实际的建筑设计环节,下工地,进公司。培养学习的工作热情。

1.4掌握简单案例的流程。培养自主学习,主观的认识,学会发现设计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到团队的重要性,学会团队合作的能力。

1.5重中之重,让学生将前期所学的知识运用的到实践当中去。(从调研,考察,设计构思,方案设计,材料构成,成果)一系列步奏,让学生养成自我独立思考,并且增强设计能力,让学生养成扩散思维。

2.模式二:模拟互动,创新教学

这种培养模式是让学生加强专业知识的实践。比如分摊课题和模拟甲方招标、方案的制定。让学生们以小组模式进行强化的训练,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操作当中去,真正感受知行合一。

在教学方面首先让学生自对环境艺术设计已经有一个初步正确的认识,让学生明白设计的意义和为什么要学习环境艺术设计。让学生初步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的知识框架。全面协调专业主干设计课与相关理论课的关系,让学生在设计方案时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同时又要解决相关的专业问题,钻研相应的技术知识。

第5篇:环艺设计要求范文

在整个教学中、理论必须要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所以,要改变单一死板的理论教学模式,多多实践。充分挖掘出学生的自主探索、自主学习能力,在理论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根据主讲的知识内容,带学生们参观游览相关的环境设计作品,比如说一些新的知识点现场讲解讨论,只有对实际设计作品的考察研究,才可能更加具象的使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安排实际作品案例进行分析及讲解。例如,大型商场灯具布置采光的合理性、幼儿园色彩搭配是否得当,园艺布局是不合理,舞台表演灯光效果是否绚烂,让学生根据实际与理论相结合,加深知识点的理解。

2实践性教学在实验课堂中的应用

实验课是教学中重要的动手课程,是理论的基础上的专业能力训练,是学生对环艺设计理解程度的检验。同学们在实验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来发现自己知识的不足,并且教师可以及时补充帮助学生们消化,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同时,激发出学生们动手实践能力,挖掘学生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在实验课教学中,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课堂上,提倡学生们自主的学习环境设计中例如颜色搭配知识,适用的场合人群相关信息,要求同学们自己去图书馆网站自主查询学习。在查询得到的知识中,学生们会有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的了解到环艺设计的技术性、艺术性和科学性。会提升自我专业的自豪感,从中获得知识认知快乐。让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其次,在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来完成作品,从构想到最终成型。例如,幼儿园颜色搭配的设计,利用以教授的相关环艺设计软件,以自己所理解的知识体系去设计完成绘图实践。

3实践教学在生产实习中的应用

第6篇:环艺设计要求范文

一、计算机软件辅助环艺设计与手绘辅助环艺设计之比较

在环艺设计中,设计图是规划和指导环艺工程建设的第一手资料,也是工程建设预算和施工的唯一依据,其重要性显而易见。但设计图的绘制却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作。鉴于传统手工制图设计者精于思考却难于表达,效果生动却难于修改,过程繁复但效率低下等问题,计算机辅助设计应运而生。

较之传统的设计制作,运用计算机绘图软件具有更多的优越性,不仅修改方便,保存简单,修改图纸直接,又能复制保存,而且还具备营造虚拟空间、建筑漫游欣赏等功能,制作的轴侧图、效果图能更直观地表达设计者的思想和理念,使应用者能清晰地感知其创意和设计内容。随着计算机的换代升级,设计师们可以撇开图版用计算机软件辅助画图,并将自己的设计用一种简洁、美观、标准的图式表达出来。

二、计算机绘图软件在环艺设计中的运用

环艺设计使用的绘图软件为Auto CAD—SketchUp—3DS MAX—Photoshop。绘制设计图的基本流程是:①根据实地测量情况和对方提供的基础材料与要求,运用Auto CAD绘制平面图;②将平面图导入SketchUp,建立建筑、水体、道路、地形等物体的三维模型;③将SketchUp建立的模型导入3DS MAX渲染;④将渲染后的模型输入Photoshop完成后期制作得到设计效果图;⑤利用SketchUp与Auto CAD灵活的软件接口绘制施工图。就环艺设计所需的应用软件而言,可分为创建模型、效果渲染、后期处理三块,下面拟分别予以阐述。

(一)、创建模型

1、接到任务后,首先要对场地进行实地踏勘、整理资料,然后用Auto CAD绘制地形图和前期平面布置图。

精确绘图软件Auto CAD,主要用于二维空间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及详图施工节点大样等设计绘制,各部分的绘制是相互关联的,整个工作从主体到局部,从结构到构件都应力求精确。这种软件现已成为国际上广为流行的绘图工具。因它选择的是用最合理的投影面、剖切位置的方式来表述工程中的几何图形及其数据,所以创建的模型既简明完整,又相当准确。据此就可以输出系统成套的工程图纸来。设计图大都用二维线绘制,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抽象性。普通客户难以识读,难以在大脑中形成真实感的图像,所以接下来就应将Auto CAD绘制的二维模型转换成三维模型。

2、在熟悉场地环境和明确任务要求之后,设计进入实质性阶段,即草图设计阶段。完成现场手绘图、Auto CAD图纸整理工作后,打开SketchUp软件进入操作界面,选择导入Auto CAD保存的dwg格式文件,将Auto CAD平面图导入,并在全选后右键“创建组”命令,至此就完成了由Auto CAD平面图到SketchUp设计的空间转换,也为后面的设计即把线框图转化为具有长、宽、高度的三维立体图案做好了准备。

SketchUp主要是为设计人员开发的一个软件。它的强项不是制作效果图,而是制作形体比较规范的3D模型。SketchUp建模的特点可以用“推拉”一词概括。利用软件提供的“组件”功能,设计师可以很快地将Auto CAD平面图转化为3D模型。用SketchUp建模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将线绘制成面,然后用推拉工具生成三维模型。“面”的概念贯穿绘图的全过程。根据面,设计师可以实时转换角度进行观察,同时又能利用软件的捕捉功能对模型予以及时的修正。在环艺设计中,无论什么建筑物都可以用SketchUp的建模工具和编辑工具将其模拟成三维图像,以充分展示其内、外部的形态和结构。

3、用SketchUp完成空间推敲和建立模型后,导出文件3ds格式,进入3DS MAX继续模型的深入刻画和材质、灯光的处理。用SketchUp建立具有平坦表面的物体模型并不难,难的是正确表现具有不规则表面的曲面模型。而3DS MAX却能担此重任。因为它具备出色的工具和简明的操作空间,只要技能熟练,就能如愿地绘制出具有不规则表面的曲面模型图。

3DS MAX是专业的三维动画制作软件。它集建模、渲染、动画于一体,有丰富的材质、贴图、灯光和合成器。其三维路径放样、截面变形放样、面片建模等功能可弥补SketchUp的不足,配合其他矢量设计及图形处理软件,能较好地满足环艺设计的多种要求。

(二)、效果渲染

1、利用建模制作出立体模型后,就应为设计对象设置材质,其过程名为材质制作过程。给对象设置适当的材质并辅以必要的技术手段,可以将对象转变为更接近于真实的物体。3DS MAX在处理材质方面具有这方面的突出功能。3DS MAX是用专门的编辑器来处理材质的,它能提供许多处理材质的功能和贴图类型,可以在PC环境下,利用编辑器获得最好的效果。3DS MAX还具有系统的材质分类管理功能,并与其他系统保持着相当出色的交互性。

2、灯光和摄像机在3D设计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物体是通过灯光来表现立体形态的,没有光就无从显示形和色,因此在制图时需要对灯光进行详细的设置。灯光设置决定整个场景效果的好坏,所以须全面掌握灯光的使用技巧,并经反复调试取得最佳效果。设计者应将场景内的摄像机视为真正的摄像机,自由地设置其位置和角度,以便把最能表现设计意图的空间展现出来。

3、Vray渲染器作为插件,现已完全融入3DS MAX软件系统,利用它可以制作出照片级真实感的三维效果图。Vray渲染器是一种真正的光线追踪和全局光渲染器,由于使用简单,操作方便,在国内已呈现出取代其它渲染软件的趋势。Vray最大的优点是其良好的全局照明(Global illumination)。这种照明能使设计图获得逼真而又柔和的阴影与光影漫反射效果;另一优点是Irradiance Map,可以将全局照明的数据以贴图的方式来渲染效果,再通过智能缓冲或插补,又快又好地获得完美的渲染效果。

(三)、后期处理

后期处理对于环艺设计相当重要,它类似于手工绘图的最后修改和润色。Photoshop是一种平面影像处理软件,在环艺设计中人们多用它来对效果图进行后期处理。由于渲染所得图像还有许多内容尚待完成,如建筑的融入,植物的添加,天空的处理,配景的设置等,都需要Photoshop软件对场景进行优化与丰富,同时通过调整效果图的颜色与光感,最终完成设计图。

Photoshop图层命令是图像处理的一个有效手段。计算机图层对调进同一个文件的不同影像分层放置,当设计者处理或修改某一图层时,却并不影响其他图层的图像。如此的快捷和方便,是手工图所难以企及的。

另外Photoshop还配置有路径和形状绘制工具,它们能快速绘制各种形象、标志和沿路径排列的文本等。利用其修饰工具,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对图像进行修饰。Photoshop还设有众多的色彩校正命令,使用者可对偏色、太亮或太暗的图像进行校正,也可以调整图像的色彩、色调、亮度和对比度等。

三、结语

符合实践要求的计算机环艺设计图是用计算机绘图软件制作出来的。这些现代高科技在环艺设计中的运用,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新颖而广阔的视觉天地。以前手工设计难于制作的视觉效果图,现在很容易地就被电子计算机绘制出来。计算机具备许多的功能和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它将设计师们从繁重、缓慢和重复性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设计能力和工作效率。今天我们应更深入全面地掌握这些绘图软件,利用它为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绘好图、服好务。

参考文献:

[1]史志伟.SketchUp城市规划设计[M].北京:北京科海电子出版社,2008.

第7篇:环艺设计要求范文

本文主要从环境艺术设计的角度,引入民族本土设计的理论,结合民族本土文化等相关知识,结合中国建筑设计案例,针对现在中国设计领域的现状――盲目的追谁国外设计,简单的复制照搬的设计观点来体现中国民族元素的设计,没有自己的设计风格问题进行研究,找寻出中国设计的方向,应该是走民族本土的道路,营造属于本国的设计风格,最终达到中国设计“民族化”“本土化”的终极目标,即回归民族本土文化,从中汲取设计灵感和元素,做以民族本土为中心的设计。

关键词:民族传统;本土;文化;环境艺术设计

很早就想写篇关于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民族文化设计的新趋势文章,早到不能在早的时候。谈到我们的民族文化实在是感到有些悲哀。在这个信息快速发展、艺术繁荣的时代,我们在不断摸索、模仿中前进,但依然没有找寻出属于自己的设计之路。

一、中国环艺设计现状概况与机遇

环境艺术设计是上世纪80年代被引入中国,到现在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了,几代环艺人在探寻着本国设计的道路,但30年的时间始终比不过西方数百年的历史积淀,中国的环艺设计一直是追寻西方的设计路线,始终没有表现出自己的风采。

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不同国家都形成了自己的设计风格:例如多元文化兼容并包、商业化特征明显的美国设计;严谨和稳重的德国设计;精小严谨、绿色生态的日本设计等等。但是提到中国设计,我们能想到什么? 中国的设计始终无法给人一个具体的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原因就在于中国的设计缺乏自己的风格。

“20年前到中国的时候,看到中国的感觉是传统潜力很多,但是设计的因素很少;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设计师为了追赶西方做了很大的努力,通过很多国际交流能够看到现在的中国设计已经世界化了,跟世界接轨了,但是确丢失了本国传统的民族本土的特点。”[1]“中国的环艺设计现在已经是非常现代化、世界化了,今后应该考虑保护本民族的一些设计因素,我认为国内有很多设计师可以为中国做这样的一些贡献――回归民族本土文化,从民族本土文化中汲取设计灵感和元素,做以民族本土为中心的中国设计。”

二十一世纪的世界经济结构是由“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知识经济的最重要的创新设计因素被凸显出来,因此中国环境艺术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契机。

二、坚持走民族本土化设计路线的必要性

信息化多元化的时代给中国的环艺设计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怎样能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设计创造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脱离开本名族的设计,照搬照抄国外设计的模式都不能算是自主设计。

1.环艺设计的重要性因素――文化内涵

我们并不喜欢工厂流水线生产的模式化的东西,环艺设计也是如此。世界上多数的建筑能被人们深深记在心里,是因为建筑本身承载着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在如今信息、经济发达的时代,人们更需要的是得到设计带给人们精神上的共鸣。“值得欣慰的是中国设计走过了吸收与消化,已经到了文化自觉的阶段,即‘为中国设计’,‘和而不同’。”遗憾的是,现在中国的大多数标志型建筑都是国外设计师设计的,比如:国家大剧院,鸟巢,水立方,而真正能够代表中国民族本土的标志性设计还要追溯到六七十年代的大字标语、水墨画及红色五角星,一看就知道是地道的中国元素! “中国人不缺乏聪明和创造性,但这些需要审美的能力来控制。我想开发国人的聪明和创造性,同时加速培养国人的基本素质,尤其是审美素质,否则人家永远占有主动权,而我们永远只能是世界工厂的打工工人。”中国的环艺设计师也应该是引领时尚的一类人群,而不是追赶时髦的老百姓。

阅读和分析国外优秀的设计艺术作品,从中不难发现,其中一些优秀作品之所以成功,往往与其恰到好处地运用本民族文化元素有密切的关系。有一些既能体现出当代社会对设计的影响,又能折射出各民族、各地区不同的历史文化特征和审美取向,显示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经济社会紧密结合的艺术魅力的大师作品,如安东尼?高迪、美国的F?L?赖特等的多数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也暗示我们:本民族文化的内涵在当下仍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并使其设计作品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才能渐渐形成风格多样的传统艺术形式,这种审美取向与人格特质蕴含有本民族的文化内涵,体现了本民族的风格习惯,而正是这种情感心理所衍生出的审美情趣决定了一个设计作品的个性与生命力。”

2.民族本土文化的独特性

中国元素不是简单的拼凑中国传统符号或文化,而是体现在民族性中的,需要环境艺术设计师自己创新与总结才能完成的。不能牵强的把冰裂纹、大红灯笼、京剧脸谱等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点的东西照搬到环艺设计中,那样只能让人感觉到不协调。一些环艺设计作品的成功之处是在于他表现出了时代特征和地方文化特性,并留下历史发展的印记,让人看到它时就不由得想起了这个时代。成功的国外环艺作品都有大师的印记,他们对本国历史文化的理解后进行创作的。

单纯的为了追求中国元素和经济效益而忽视环艺设计师个人特点也是不可行的。有些设计师说:“你辛苦构思几个月甚至是几年的图纸、造型,往往上司的一句话就可以完全否定”。“正如美国的设计大师F?L赖特说的我热爱草原是出于本能,因为它有着一种伟大的朴实――树木、鲜花、蓝天形成震撼人心的对比。我领会到在草原上,一点点的高度就足以让人看上去很高,因此,这点高度的每一个细节都会变得无比的意味深长。而对于宽度,我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建筑物的水平属于大地。我开始把我的想法投入到我的工作之中。”[6]中国的环艺设计师应该更好的运用民族文化,自由的创意设计,不要为了追赶形式和利益而丢失了环艺设计的本质。

3.民族本土文化的代表性

世界的快速发展,知识的共享化,使得现在的设计越来越相似。一次一位英国的知名设计师在看完年轻设计师的作品后,担忧的说到:“他们太相似了,一点也体现不出因为国家、民族不同带来的设计亮点”。这也就是说年轻的设计师已经对民族文化看得很淡。然而在设计界中存在着许多设计风格,它们是以地域或国家的名字命名,如丹麦设计、北欧设计、英伦设计等等。“这些设计风格与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当地的民族风情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些设计风格的研究来了解他们所处的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特点,相反,对这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的了解会使我们更好的理解这种设计风格。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民族传统文化在设计中的一种代表性,是国家形象在设计上的一种体现。”[7]

三、民族传本土化与环境艺术设计的结合

1大众对民族本土文化的认知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给子孙后代留下了取之不尽的宝藏。但是,正是因为它的博大精深使得很多的人对本国的民族本土文化了解不全面。尤其是在这多元文化交流的时代,很多年轻人对它知之甚少。所以设计师在做作品时更有责让大众从视觉感知上体会到民族感。

2.设计师对民族本土文化的理解

设计师对民族本土文化的理解是重要的前提。如果设计师本身对民族文化的了解是一知半解,不能表现出民族本土的特点,那就不可能做出好的设计作品来。现在的环境艺术设计已经不只是功能上满足大家就可以了,而应该注重作品给人在精神上的关怀。让环艺设计作品不再是冷冰冰的高科技和简单的复制元素,而是一种能让人乐于参与和感到温暖的设计。

3.民族与世界、传统与现代的再结合

民族本土性是现在国际设计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可见它的重要性。我们虽然生活在世界的大环境中,但仍然保有我们自己的小文化圈――中国文化。处在大环境中,免不了有表层符号和内在观念的改变。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保留住表层的符号而是要留住中国人的民族文化观念:如对世界、自然、家庭的看法等,做到小的文化圈与大的世界背景的融合和互动。我们是在这个文化环境中长大的,所处的环境和受的教育都是本民族特有的,我们每天都在体会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情感。这些民族的东西是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让中国特有的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和天人合一”等的设计观念融入到中国这棵小树上来,使其根扎在中国的土壤,枝叶伸向国际的舞台。

四、 意境是民族本土文化在环艺设计中的重要表现形式

“意境是一种抽象的存在,是人们对精神世界的向往,是文化层面上的最高追求。”[8]环境艺术设计可以通过民族本土文化来体现出特有的意境,把所要表达的民族文化或传统文化与高科技完美的结合。

1. 中国化必须通过民族本土文化营造

中国化意境在设计的过程中用民族本土元素来表现民族性,或者用民族精神和意志作为表现手段。所以环艺设计师更应该抓住本民族的文化来表现自己的作品,以营造出中国特有的意境。

2. 意境中蕴含着本土文化

有些环艺作品在意境的表达上就运用了民族本土文化,这样能既能体现一个设计师的文化底蕴又能达到区别于其他国家的独特性。例如万科?第五园的设计,在它的身上我们能明显看到徽派建筑和中国园林设计的影。还有它并没有简单的照搬照抄,而是摒弃传统,做出创新将传统与现代很好的结合。在它的身上看不出斗檐、马墙、小窗等与现代人生活习惯脱节的表现方法。但是独有的白墙灰檐、半开放式的庭院、方圆并用局部造型、小区石子路铺、竹子的穿插都是创新和与现代生活的紧密结合。“正是这些建筑表现手法,很容易唤起曾经在民居生活过的人的心理共鸣。形成与传统中式建筑形态近似而内在神似的的良好效果,传统的中式建筑需要这样的提升、进化和嫁接。”[9]我们必须理解环艺作品要传递给人的内在的意境和要表达的情感,并适当的融入民族本土化的元素,营造出中国化的意境。

3.中国本土文化与现代结合的典范

作为一名设计的后备军我们必须严格的要求自己,我们应该加强对中国文化民族本土知识的学习与理解,我们应该对自己的设计作品负责。其中做好民族本土文化与现代结合也是我们的任务。

在这里我们以中国的世博场馆“东方之冠”作为例子进行分析。“展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馆从当代切入,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城市化的进程,凸显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规模和成就,回溯、探寻中国城市的底蕴和传统。”[10] 展馆的主体颜色采用了中国的故宫红,颜色大气、沉稳,体现出了中国的特色,也能让世界了解。国家馆的和分馆组成也是有一定的哲学隐喻的,主馆为“天”,分馆为“地”,如同基座延展于下,寓意社泽神州,富庶四方。斗冠的造型设计也体现了中国的传统建筑的文化要素。

还有中国展馆的外墙的污染、无放射的起的使用;顶层观景台太阳能板的使用;雨水收集系统的应用等等环保措施都体现了展馆的现代化因素。高科技术的应用与场馆外观设计的表达思想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东方之冠’一方面承载着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一方面又要展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现代设计观念,走在‘古’意‘新’风之间的中国馆肩负着诸多‘使命’。 ”

五.结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时光的流逝,许多我国特有的民族文化都会被遗忘和吞噬。因此,我们要珍惜自己民族的本土文化,并且将其发扬光大。作为设计师的我们就更应该真正了解中国的民族本土文化,将自己对此的理解和创新融入到设计中去。想要为环艺设计带来一个创新发展的道路,为世界认识中国开辟一条途径,我们就得通过中国化意境来体现真正的中国设计。

参考文献:

[1] 中源空间,中源空间出版社[J]2010,9 .

[2] 李月恩、白生武,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7,2.

[3] 余强著,设计艺术学概论,重庆大学出版社[M].2006,8.

[4] 平面设计师韩湛林对香港设计师陈少华的采访,中国深圳[J].2010,11.

[5] 赵克理,顺天造物――中国传统设计文化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M],2008,4.

[6] 《大师》编辑部,建筑大师MOOK丛书: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M],2007,7.

[7]布鲁克(英)、斯通(英)、黄中浩、高妤等译,国际建筑设计・建筑文脉与环境(景观与建筑设计系列)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M],2010,9.[8]意境,百度百科 /view/56245.htm#sub56245.

[9]《建筑创作》杂志社,深圳万科第五园,天津大学出版社,[M],2007,6.

第8篇:环艺设计要求范文

关键词:网络环境;独立学院;环艺设计教学

一、结合计算机和网络进行环艺教学的必要性

在传统环艺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花较多时间来板书,特别是上课画图用的时间较多。如,大学二年级的环艺制图课程教学中有很多示意图,以此找位置关系,如果全部板书,教师累,学生也觉得繁杂。如果运用计算机课件演示,图形表达和识读就很清楚,教师只需要展示课前制作好的文本、图片等资料,而且可以通过各种控制器缓慢演示,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反复看,这样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接受起来也很轻松。特别是设计作品欣赏,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以直观形象地将其展示出来,做到图文并茂,学生能够充分理解,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既可以利用校园网观看原件、欣赏作品,还可以利用电子资料库进行高效率的检索式的欣赏,或通过网络随时访问世界各地的设计案例;既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设计信息,也可以进行长时间的深入、细致的研究。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网络教学平台的创建

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首先应建立并不断完善网络教学平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主要由室内设计和室外景观设计两个方向的课程组成。网络教学平台应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教学资源库、空中互动交流平台、资源管理库(图1)。

1.教学资源库

教学资源库由教师准备并上传,如授课主要内容、课件、知识点总结、微视频、经典案例分析与参考,并精选网络和书籍资料等。这个平台主要供学生课前预习、自学和课后学习使用。互联网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信息,学生在没有指导的情况下上网学习如同大海捞针。教学资源库对学生的学习能起到较好的引导作用,同时避免学生在上网学习过程中被无效信息干扰而浪费时间,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图2)。

2.空中互动交流平台

环艺设计专业学习质量的提高,更多地来源于课程作业实践。作图水平的提高、设计能力的提升,都是对一次又一次设计方案的讨论、修改,再讨论、再修改积累的结果,这更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地指导。然而,自高等院校扩招以来,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教学资源不足,“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对于环艺设计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具有负面影响。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的方案图纸是环艺专业学生的常规作业,是他们绘图软件操作技能的反映,也是他们自身艺术潜能在具体作品中的发挥和表达。设计方案没有统一公式,更没有标准答案,但却是学生最难能可贵的创新思维的萌芽,这就需要教师逐一地、仔细地审读学生的设计图纸,通过教师的悉心挖掘和引导,让设计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图3)。当下,这个过程完成起来较为困难,空中互动交流平台恰恰能弥补这个缺憾。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盛行的今天,学生可以文字或语音的形式及时上传自己的想法和方案到平台上,教师亦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查看信息并获得反馈。学生也可以在约定的时间内将作业上传到平台,教师可以一对一地、有针对性地与学生讨论并进行指导。同时,这个平台还可以为本专业、其他专业的学生提供交流机会,并定期聘请行业中的一线设计师、专家与学生进行在线互动(图4)。

3.资源管理库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云技术应运而生,云技术直接为大数据的发展提供了空间。网络云空间在环艺设计教学中作为数据存储、传输的快速通道,缩短了师生相互理解的时间,甚至可以在班级人数较多的情况下依然维持一对一辅导的教学效果。学生从一年级到四年级的每一次作业、设计方案的完成过程都可以作为数据存储于云空间,其不仅反映了一名学生大学期间的学习过程和成长经历,形成每名学生设计水平和能力成长的数据链,同时通过对数据的挖掘,教师还能掌握学生在设计方面的思维方式、个性特长情况,这将为教师在教学中因材施教提供依据,其重要性在环艺设计专业显得更为突出。并且,这些特质对于学生就业岗位的匹配也是比较可信的参考依据,在他们未来的设计生涯中对于项目的选择也大有裨益。伴随着他们的设计工作历程,图纸数据在云空间数据库中不断积累,数据的可靠性也越来越高。教师在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后,保留的大量的改图痕迹与修改意见的学生作品也将成为表征其设计教学水平的数据,通过数据挖掘将不断得到客观的、动态的评价,形成珍贵的教学资料,为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图5)。

三、灵活运用“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就是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将以往课堂上教师讲授知识点改为学生在课外自行学习(可借助网络教学平台上教师上传的视频和课件等资料)。在课堂上,学生和教师共同学习,学生往往带着问题来到课堂,教师负责答疑解惑。或者由教师围绕知识点抛出一个议题,大家畅所欲言,交流想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以往教学中的主导者,而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同时,这也将教师从知识讲解中解放出来,留出更多时间和学生讨论、交流。如果把“教”理解为知识传授,把“学”理解为知识内化,那么这种教学方式革新所带来的,就是知识传授的提前和知识内化的优化,这就是翻转教学的基本要义。环艺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专业,知识面广、更新快、实践性强。这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可以“翻转课堂”的形式进行教学。如,在“室外设计材料”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事先将材料类型的分类,基础材料的品种、特性等内容以视频或课件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呈现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让学生提前进行自学,对知识点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然后安排一次户外材料的调研,参观建材市场和经典设计案例实景,让学生对各种材料有更为直观的认识,分组整理一份调研报告,再回到课堂进行汇报,并对周围的学习、生活空间中材料使用的合理性、丰富性、改造意向进行讨论。接下来由教师提供一个室外空间,让学生进行材料设计,学生可将自己的构想、方案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与教师交流,经过几轮网络方案修改交流,最终完成设计作品。最后回到课堂上,师生对作业过程中普遍出现的问题、良好的设计创意等进行分析、讨论,进一步促进学生对室外设计材料知识的内化。对于优秀的设计作品,还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展览,供所有平台用户参观、浏览。

四、结语

现代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功能十分强大,文章中所阐述的对其的运用只是冰山一角。放眼未来,充分运用这种互联网思维思考设计教育,一定可以挖掘更多的功能,向更高层次、更多方面进行拓展,为培养更优秀的环艺专业学生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以往的教育教学理念、组织管理架构、人才培养模式在互联网模式下也必将走向变革与创新。

作者:李莉 车昕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力.大数据时代高校数字教学资源整合策略.科技资讯,2015(6).

第9篇:环艺设计要求范文

 

本文从现代职业教育背景出发,通过对环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社会需求类型以及学科定位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出路。

 

1 现代职业教育背景综述

 

1.1 现代职业教育背景的形成

 

为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现代职业教育背景的形成是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任务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中高等教育的目标已渐渐不局限于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而是逐渐转向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因此院校对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大势所趋。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以及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的文件,暗示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正在慢慢进入轨道,同时也意味着普通本科和应用技术型本科将是今后高等教育办学的两个主要方向。

 

然而,这一大方针如何在国内诸多转型和待转型院校进行具体落实也成为了一道难题,需要教育部、地方院校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1.2 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研究环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在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如何科学合理地面对应用型大学建设带来的挑战,培养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的环艺专业人才是该专业当下任务中的重中之重。在此背景下研究环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环艺专业竞争力,在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型大学并于高职院校对接带来的机遇基础上实现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建设,培养出实践能力比研究型大学强、专业理论知识和能力又比高职院校强的环艺专业人才。与此同时,在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对环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有利于与社会发展需求接轨,既要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适应市场和行业瞬息万变的发展诉求。[1]

 

2 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环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

 

2.1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在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为了适应行业对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环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亟须改革。以市场调研为依据,校企合作为基础制定环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利于避免与市场脱节现象的出现,增强企业的参与意识并形成有效对接。

 

另一方面以专家论证为依托,在遵循本科院校的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制定培养方案和配套的教学计划,组织除专业以外的教育教学理论研究领域的专家参与环艺专业课程结构、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化、科学化地研究和探讨,从而形成一套最符合本专业长足发展的、符合本科院校教学规律和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环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还应注重以应用定位为根本,以形成能力培养体系。

 

应用型人才是指在体现高等教育和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同时,还应当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独立解决就业后可能会遇到的相关专业和行业问题。因此,在环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上要巩固好应用定位根本,汲取传统的研究型和学术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营养,并结合学生特点、教师教学特色和地域风格等因素从而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体系的含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结合地方院校环艺专业教学实际和人才培养规律,若想要将市场所需知识和能力整合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去,就应当制定以“4+2”模式为主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实践应用能力、专业技术扩展能力以及创新创业技能四项能力,在素质能力和课程体系建设两大方面同时打下坚实基础,即保证本科教育要求,又满足学生深入学习、考证、考研等方面的需求。

 

2.2 专业教学模式构建

 

环艺专业教学模式的构建工作主要可以分为工作室导师教学模式构建、软件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两部分。工作室导师教学模式的构建要求以环艺设计行业的实际需求为基础,由导师带领学生成立工作室并适当调整学生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以及课程安排等,延伸环艺专业的外延拓展,设置以工作室模式为主体的实践环节,增加以提高实践能力为主的课程。

 

工作室导师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完成艺术设计公共基础课程,在大学二年级修完设计辅助软件的入门操作课程,大学三、四年级被分入各个工作室并走向社会。这一模式下地方院校、环艺专业和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更加密切,有利于环艺专业学生在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减少进入工作角色后适应设计和相关领域工作环境的时间,提高专业技术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

 

[3]软件课程教学模式衍生于西方各大设计学院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实践课程为主,注重软件操作训练,并辅以相关设计原理、设计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环境照明设计和陈设艺术设计等理论知识的讲解。该教学模式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大背景,更为注重应用实践能力和技术技能素质的培养,创造性地通过客观软件技术的辅助将学生的专业课程和实践练习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3 结语

 

学术型和研究型院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型的趋势响应了国家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大战略决策。在此背景下,我国环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方案、课程建构等方面都需要进行创新改革,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操作能力,将传统型环艺专业人才转变为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将系统教学变为融合了创意思维训练的教学,这也是解决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部分院校“高不成低不就”现状的重大举措。

 

本文从现代职业教育背景出发,以培养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分析了当前我国地方院校环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问题并指出了环艺专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只有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需求、紧扣现代职业教育这一时代背景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使环艺专业长足发展。

 

作者:黄学军 来源:艺术科技 2016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