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安全工程就业现状范文

安全工程就业现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安全工程就业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安全工程就业现状

第1篇:安全工程就业现状范文

Key words: safety engineering;specialized English;current situation of teaching;questionnaire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7-0209-02

0 引言

安全工程专业是我国的一门新兴专业。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对安全工程人才的需要以及国家对安全生产的日益重视,安全工程专业得到了较快发展[1]。图1所示为近年来我国开设安全工程专业的高校数量变化情况,由图可见,开设安全工程的高校呈快速增加趋势,2016年已达167所。安全工程专业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它以人类生产生活中发生的事故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总结其发生原因,并运用自然科学和管理科学等知识,辨识分析、评价预测生产生活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继而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安全工程专业主要培养能够掌握安全科学、技术和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一定的从事安全监察与管理、安全教育与培训、安全评价与预测、安全生产等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随着市场及安全岗位对从业人员的素质包括外语水平的需求不断提高,安全工程专业英语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2]。

安全工程专业的高等教育是我国培养安全工程高级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确保安全科学与技术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际交流进一步强化,社会也急需同时拥有安全工程专业知识和较高英语水平的复合型人才。为了解决这一??题,许多高校在安全工程专业的高年级阶段引入了专业英语教学,以保持大学英语教学的连续性、实用性以及对人才培养的全面性[3,4]。然而目前安全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普遍不容乐观,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安全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 安全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及特点

专业英语是一门语言教学和专业课教学相结合的课程,是学生提高英语水平、扩大专业知识面和了解专业前沿知识的一个有效手段。《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强调专业英语教学要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通过安全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专业词汇,熟悉科技英语的表达方式及写作规范,提高阅读和翻译英语科技文献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科技英语写作能力和口语交流能力[5,6]。

由于我国安全工程专业英语教学工作起步较晚,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教学管理模式,加之安全工程专业具有较强的学科交叉性,不同高校开设的安全工程专业涉及到矿业、土木、军工、建筑、环境、化工、石油、冶金、航空、交通、能源、经济、公共安全等不同领域,且偏重的具体方向又各有不同,因此安全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侧重点也应该有所不同,既要有安全学科共性的一面,又要保持不同专业方向的行业特色。

2 安全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笔者在讲授安全工程专业英语课程过程中,发现在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包括教材的选用、教学模式及方法等都需改善。为了全面掌握目前我国安全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本文针对具有代表性的18所开设安全工程专业的高校及384名(问卷共发出420份,有效收回384份,有效问卷率达到91%)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涉及不同行业特色的高校。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年龄、性别、年级及英语水平),所在学校安全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选用教材、教学模式及方法)以及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2.1 教材选用情况

在安全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中,各高校都面临着专业英语教材匮乏的问题。调查发现各高校所用的安全工程专业英语教材总体比较混乱,其中选用出版社发行的教材高校为10所,占调查高校总数的55%,采用学校自编教材或任课教师从不同文献中选编讲义的占39%,6%的高校则选用了其他相近专业的教材(由《采矿工程专业英语》代替),见表1。

目前,高校选用出版社发行的教材主要有三部,分别是樊运晓主编的《安全工程专业英语》(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司鹄主编的《安全工程专业英语》(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以及唐敏康主编的《安全科学及工程专业英语》(冶金工业出版社,2011年)。这三部教材使用较为广泛,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有的教材偏重安全科学理论基础,缺乏具体性和针对性;有的教材涉及面太宽,无法全面详细地突出不同的行业特色,例如中国矿业大学侧重于煤矿安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偏重于火灾安全,而这三部教材尚不能系统地阐述不同高校相应的安全工程专业的特色内容。

2.2 教学方法及效果情况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强调专业英语课程要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而在调查中,66%的学生反映所学的专业英语多采用单一的纯翻译或阅读与翻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而采用听、说、读、写、译综合训练方法的只占13%,见图2(a)。

采用师生课堂互动的英语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在调查中,大多数学生反映专业英语的教学仍然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参与较少,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氛围枯燥沉闷。“填鸭”式的教学虽然使学生的专业文献阅读和翻译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但写作及口语交流能力提高效果甚微。如图2(b)和2(c)所示,调查中高达43%的学生表示运用专业英语的主要问题是口语交流不利,而只有16%的学生认为学习专业英语提高了其口语表达能力。在这种重阅读翻译轻说写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学到的依然是“哑巴”式的专业英语,很难满足以后工作中口头交流及英文写作的要求。

2.3 教学满意度情况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从安全工程专业英语的总体教学现状来看,接受调查的学生对专业英语教学满意度普遍不高。如表2所示,只有23%的?W生表示对教学效果感到非常满意和满意,高达56%的学生表示满意度一般,这表明目前的安全工程专业英语教学面临着严峻的问题,急需加以改进和完善。

在调查过程中还发现,不少高校不够重视或根本不重视安全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有些学生也认为就业时四、六级英语成绩才是最重要的,专业英语的成绩好坏对就业关系不大而且工作中也较少使用,因此对专业英语不够重视,上课不积极,学习效果较差。

本次问卷调查通过对学生、教学管理者及专业英语教师的调查和了解,为探讨安全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第2篇:安全工程就业现状范文

关键词:安全工程;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7-0104-02

2010年教育部提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卓越计划”的重点在于改革现有的专业培养方案,加强校企合作,创新改革实践环节,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得到加强。该计划与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是我国工程教育与时俱进的转型工程和改革创新工程。我校安全工程本科专业2012年通过了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组织的专业认证,2013年获批教育部卓越计划。以我校安全工程专业为依托,对当前我国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改革研究,探讨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如何培养与国际接轨的工程技术人才,是每一个安全专业教育工作者所要探讨的问题。

一、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国家、社会和个人对安全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对安全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大幅增加。在这样的形势下,各高校相继设立了安全工程专业。我国招收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高校由最初的15所发展到现在的152所,作为首批招收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高校,山东科技大学从1999年开始招收第一届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目前总共招收了16届学生,已有千余名毕业生工作于国家的各条生产战线,充实了各行各业安全专业人才队伍。从用人单位反馈情况来看,毕业生总体情况良好,但普遍存在学生刚工作时实践能力较差的问题,缺乏在工程意识平台上对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应用的能力,缺乏从书本知识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能力及创新性思维。

分析毕业生实践能力薄弱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目前我们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尤其是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2.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尚未建立,实践教学环节与企业应用脱节;

3.学生实习、实验教学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实验仪器设备更新慢,无法满足企业使用的新设备、新技术的需求;

4.学校与企业缺乏互惠共赢的利益机制,校企合作难以深入持续,目前的实践教学基地基本都流于形式。

以上几个方面问题导致目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欠缺,从而影响着人才教育培养质量。

二、构建安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体系

我校安全工程专业是山东科技大学传统优势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一直在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实践,该专业2006年获山东科技大学特色专业,2007年首批入选国家级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2006年在山东省内单独招收煤炭企业定向安全专业本科生,2012年通过专业认证,2013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依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标准,针对目前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我校安全工程专业对卓越计划进行了分析,提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关键不仅在于校内实践环节,更重要的在于在与企业合作,要变单纯的学校教育为产学合作教育,为了更好地强化卓越计划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我校安全工程专业遵循“校企合作、形式多样、重在现场”的原则,加强联合培养,并遵循认知及教育规律,坚持实验、实习、科技创新相结合,明确各阶段实践教学重点,构建了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在纵向上相互贯通、在横向上相互关联、符合培养目标要求卓越计划实践教学体系(图1)。

三、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体系实施

目前,我校与山东能源集团签订校企全面合作协议,强调双方共建利益共同体,与企业共同培养人才,从培养方案的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等都有企业的深度参与,从而实现互惠共赢。

1.突出实践环节,改革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为满足卓越计划的要求,必须加强实践环节尤其是在企业的学习时间,我校安全工程专业将卓越计划培养方案与“3+1”煤炭企业安全定单式人才培养方案相融合,实施校企深度合作,让企业纳入整个人才培养过程,按照企业标准培养安全技术人才。学生三年时间在校重点学习通识课程、人文管理和专业知识,提高综合素质,一年到协议单位进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工程实践、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这一培养方案改革可以有效改变目前工程教育脱离现场的现状,突出了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又为企业培养了急需的安全工程技术人员,还可有效解决就业问题,一举三得。

2.产学联盟,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山东科技大学与山东能源集团签订的全面合作培养人才的协议,不仅为学生,也为教师的现场实践提供了可靠的基地,目前安全专业每年将安排2名青年教师到企业工程岗位工作积累工程实践经验;其次,从企业、科研部门聘请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安全工程专业已聘请了10名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担任安全工程专业兼职教师,承担《矿井通风与安全》、《矿山水害防治》、《工程爆破》等专业课程的部分教学任务,担任本科生的现场指导老师,承担毕业设计指导等任务、他们也不定期举办一些与现场结合紧密的专业讲座,受到学生普遍欢迎。如今大学与企业间兼职通道的打通,使更多企业高级技术人员能够参与到学校教学工作,使学校教师普遍取得企业经验,真正做到了产学联盟,不仅是科研联盟,而且是教育联盟。

3.校企共同参与,改革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由于卓越计划中学生有1年的时间在企业学习锻炼。因此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工程训练、毕业设计等多个环节都需要企业的参与与指导,因此这些环节的成绩考核也将由现场教师和学校教师共同评定,毕业答辩委员会由专业教师和兼职教师共同组成,共同参加毕业答辩。各个阶段的实习和工程训练的考核过程也将传统单一的笔试、实习报告考核方式改为笔试、现场答辩以及设计作业等多种方式共同评定学生的实践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以上改革有效提高了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近几年学生全部积极参加“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在校学生获实用新型专利11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结合科研课题比例100%。毕业生近三年就业率均为100%;企业一线就业人数占就业毕业生总数的88.73%。

四、结束语

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让企业参与全过程人才培养,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要与国际工程教育接轨的必然途径。我国安全工程专业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安全技术人才需求量大。因此应结合专业特点,积极探索“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保持安全工程专业的良好发展势头,为社会培养具有较好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安全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钱伟长.大学必须拆除教学与科研之间的高墙[J].群言,2003,(10):16-20.

[2]何标庆,郭玉森,林世豪.地方性本科高校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J].龙岩学院学报,2011,29(2):397-399.

第3篇:安全工程就业现状范文

关键词:安全工程;课程体系;设置模式

安全科学是研究人类在生产过程和生活活动中技术事故和危害的科学,它是研究事故或危害的产生、发展规律以及预防的现代科学技术。安全工程是安全科学技术(一级学科)综合学科的重要分支学科,是以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发生的各种事故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总结、分析已经发生的事故经验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方面的有关知识,识别和预测生产、生活活动中存在的不安因素,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防止事故发生的科学技术知识体系。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追求安全、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这使得安全工程学科的研究领域由过去以研究生产领域问题为主扩展到生活安全、生存安全领域,大大拓宽了安全科学技术的研究范畴。

安全工程专业的高等教育是培养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确保安全科学与技术能够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础。安全工程专业作为安全学科的本科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复合型高级安全工程技术人才的重任,安全工程专业教学课程体系设置的合理性将直接关系到高校培养的安全工程专业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有必要对本学科的内涵、课程体系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进行系统的研究。

一、我国安全工程专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我国,安全科学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崛起和90年代初期的徘徊后,在新世纪已进入稳步发展的阶段,安全科学的地位和作用在学术界和整个社会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认可和提高。这说明科技界已从更深的层次认识到了安全科学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自身安全的渴望以及社会文明的进步。

安全工程本科专业是近年来我国高校纷纷设置的新学科和热门学科,2001年只有30所,而2004年就有68所大学招收安全学科本科学生。为了培养安全科学领域急需的各种人才,身处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高等院校安全工程专业教师,努力组织教学,突出专业,有的侧重于采矿、化工、航空等行业工程技术,有的侧重于消防、空调等公用工程技术,极不统一。这样由高校一厢情愿地培养的特定行业或某一专业的安全工作人员,非但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反而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人才浪费,同时还使某方面的人才短缺。可见,安全科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更多深层次的问题,特别是面对21世纪的新技术革命,安全科学如何完善和发展自己的学科体系,进行安全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以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已成为安全科学建设中一个亟待研讨的重要课题。

二、河北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现状

河北理工大学是河北省内重点发展的骨干大学,其下属资源与环境学院从事矿山安全技术、采矿技术、爆破技术和地质的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采矿工程专业硕士授予权,涉及安全工程的许多课程已开设多年,不论是教材建设,还是教学研究,都有坚实的基础。

河北理工大学于1958年建校就设立采矿工程专业,1993年获得采矿工程专业硕士授予权,2002年获得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硕士授予权,在此基础上,我校在2005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安全工程专业,于2006年开始招收首届本科生,主要学习矿山与地下建筑、交通、航空航天、工厂、物业、商厦与地面建筑的灾害防治技术及工程和通风、净化与空气调节、安全监测与监控、安全原理、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监察和管理等专业知识和实践。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安全科学、安全工程及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在安全管理部门、科研院所、化工、建筑、交通运输、大型工业企业等部门,培养从事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科学与研究、安全监察与管理、安全环境监测与监测、安全设计与生产、安全教育与培训等方面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可在科研单位、政府部门、教育机构、厂矿等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矿山与地下建筑、交通、工厂、物业、商厦与地面建筑的灾害防治技术及工程和通风与除尘、安全监测与监控、安全监察与管理等工作。

三、河北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1、指导思想

课程设置要明确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遵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秉承“崇术重用”的人才培养理念,积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精心设计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生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方案在设计上要实现“五个明确”:明确宽口径的专业教育思想,明确扎实够用、科学先进的教学内容体系,明确稳定与灵活的课程设置结构,明确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明确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并行的教学模式。

2、基本要求

(1)根据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以及各专业委员会的相关要求,进行专业教学内容的设计。在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的基础上,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大专业知识结构调整力度,以课程模块的形式合理设置专业方向,以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

(2)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优化课程结构,构建以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有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课程体系;要进一步提高必修课的质量,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增加上机、实验等实践环节,以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要创造条件,组织学生结合专业教学积极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科学研究,进行创新性实验和实践,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认真研究在新形势下,教育、教学和社会、科技、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内容、途径和方式。要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出发,对实验、专业实习、课程设计、社会调查、毕业设计(论文)和课外科技活动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整体、系统的优化设计,明确各实践教学环节在总体培养目标中的作用。要把基础教育阶段和专业教育阶段的实践教学有机衔接,逐步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4)注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要通过教育、教学、课内课外等各个环节的共同作用,将能力培养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实验、自主设计和自主实习等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实践教学活动,要有计划的组织开设如数学模型、电子设计和机械设计等方面的选修课,组织各类科技竞赛,要倡导学生参加科研活动,促进学生在以学习为主的条件下,逐步实现由单纯的学习知识向学习知识与发现、发展知识相结合的转变,逐步形成创新教育机制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

3、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设置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是教学课程体系设置的基础。课程体系设置必须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颁布与实施(2002年)以来,政府、企事业用人单位对复合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长,同时也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学校提出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更新思想观念,拓宽专业口径,改革内容方法,加强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思想,采用“一减少、两增加”的方法,即减少专业课学时,增加基础课学时和增加新的专业方向,加强基础,淡化专业,灵活培养为原则,跨学科组织教学,横向设置专业并充分考虑社会需求,进行安全工程专业教学课程体系的建设。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按照“平台+模块”结构进行设计。包括通识教育平台、公共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分流限选模块、任意选修模块和实践教学环节等部分。

(1)通识教育平台:包括大学英语、大学体育、计算机文化基础、原理、纲要、概论、基础等课程是全校学生的必修课,占理论教学总学时的30%。

(2)公共基础必修平台:包括各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方面的课程,如数学类、大学物理、化学类、机械类、力学类、计算机类和电学类等课程。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在此平台设置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实验、机械制图、普通化学、物理化学、电工电子学、线性代数、工程力学、概率统计等课程,占理论教学总学时33%。

(3)学科基础平台:主要包括安全学原理、安全人机工程、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管理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工程流体力学、安全检测与监控、安全心理学、安全法律法规等,占理论教学总学时的14%。

(4)专业选修模块:专业选修模块按照专业特色设置矿山安全、消防安全和化工安全三个模块。其中矿山安全模块设置矿山地质学、采矿学、通风工程学、矿山安全工程等课程;消防安全模块设置燃烧学、防火与防暴、消防工程学、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化工安全模块设置化工原理、化工工艺、工业防毒技术、化工安全等课程。每个模块占理论教学总学时的10%。

(5)任意选修模块:包括专业任选课和校公共选修课。其中:专业任选课是为本专业学生提供的以拓展专业知识深度和广度为目的的专业课,此类课程为任选课;校公共选修课是为学生提供的以拓宽知识面、提高素质、培养能力、完善知识结构的要求设置人文、艺术、社科类、计算机类、外语类、自然科学类、经济管理类、环境类等多方面课程。公共选修课程每学期由学校教务处统一修订。要求学生至少选修专业任选课6学分,公共选修课15学分。

(6)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不少于40周,主要包括军事训练、单独开设的综合试验、专业实习、金工人士实习、专业课程设计、机械设计制图课程设计、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同时为更好的贯彻《高等教育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较高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本专业还开辟了第二课堂,设立了“创新学分”。创新学分主要指对第一课堂以外所实施的一系列创新实践活动,按相应的规定和要求取得学分。凡在各类学科竞赛(如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等)、学术活动(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技术开发等)、及文学作品、社会实践、文体活动及其他方面的创新活动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或成果的在校大学生,均可申请获得相应的科技创新学分。

教学培养计划全面实行学分制,理论教学课程划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必修课主要包括通识教育平台、公共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选修课主要包括专业选修模块、专业任选课、公共任选课。两者学分比例4:1左右,4年总学分控制在200学分左右。必修课是本专业的主干课程,主要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方面的课程,能够满足本专业培养的基本要求。选修课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的专业口径,增大学生的就业范围,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促进不同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和融合。

第4篇:安全工程就业现状范文

1.专业课程设置概况

目前全国高校设置的安全工程专业方向覆盖了矿业、化工、核工业、交通、能源、土木、经济等各个领域,专业培养方向一般都与高校的行业背景紧密相关。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发展,当前一个相对成熟的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在各高校之间被广泛采用,即把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和特色专业课。前者通常包括“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电子电工学”“可靠性工程”“燃烧爆炸学”“安全学原理”“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管理学”“安全检测与监控技术”“安全人机工程学”“安全法规”等课程;后者一般以该校所依托的行业背景、学科优势和就业方向为依据,设置以应用为主的特色课程。如南华大学以核安全为特色开设了“核电安全工程”“核与辐射防护”“原子核物理”等课程;以建筑安全为特色开设了“建筑安全”“建筑消防技术”“基坑与土力学”“建筑材料”等课程;同时考虑学生就业,还开设了“起重机械安全”“压力容器安全”“电气安全”“职业卫生与安全”等课程。

2.实验课程设置概况

通过调研、文献查阅以及结合笔者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发现目前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实验课程主要由四种类型构成,即公共基础实验课(大学物理实验、大学化学实验)、专业基础实验课(工程力学实验、流体力学实验、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实验、电子电工实验)、专业通用实验课(安全监测与监控实验、安全人机实验、防火防爆实验、电气安全实验、机械安全实验)以及专业特色实验课(矿井通风实验、岩石力学实验、土力学实验、化工原理实验、化工工艺实验、人因失误实验、建筑消防实验、辐射剂量测量实验、交通事故调查与案例分析实验)。

二、专业特色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国内部分高校的调查以及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发现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的公共基础实验课和专业基础实验课的教学都已形成规范化的体系,有系统性的教学方案、教材、考核体系等,但是专业特色实验教学普遍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验教材不规范

目前由于各个高校所依托的行业背景以及优势学科不同,还没有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公开出版的且系统性较强的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材,各高校安全工程专业使用的实验教材大部分是由理论课教师自行编写,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实验项目受限

安全工程专业一般牵涉到燃烧爆炸、有毒有害等方面的实验项目,这些实验项目的开设往往受制于实验室的场地条件,同时也具有较大的破坏性和危险性,从学生安全方面考虑,很多高校也都刻意避免开设以上实验项目。为满足必要的实验课时,多以模型参观和演示性实验代替。

(2)实验内容过于简单,缺乏探索性

实验项目大多是采用相关仪器直接进行系统中物理化学参数的检测,如可燃液体闪点燃点的测定、粉尘含量的测定等,综合性、探索性实验偏少,导致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除此之外,验证性实验步骤的编写过于详细,类似于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学生可以按照实验教材上的步骤机械地完成实验。这种实验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探索性,抑制了其对实验课的兴趣,导致学生心理上抵触实验课。

2.实验教学开展效果不佳

(1)实验教学计划不科学

理论课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计划来安排本门课程的实验教学计划和实验内容,没有同其他专业教师从专业培养计划的层面上去共同商讨实验项目的设置问题,使得各个实验项目在实验内容上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

(2)实验教学考核标准不合理

在安全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中,大部分高校都没有设置独立的实验课程,实验课都是与理论课共同组成一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例如:一门2个学分的专业课程总计32个课时,一般理论课占28个课时,而实验课只占4个课时,实验课没有独立的考核机制,其成绩以作业的形式作为专业课程的平时成绩折算计入总分,导致学生主观上不重视。教师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核,完全依据学生上交的实验报告。而实验报告的参考性比考试显然要低很多,学生相互之间存在抄报告的现象。

3.实验室建设管理不当

(1)实验室建设定位不清晰

很多高校对于实验室的建设没有合理的规划,实验室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特别是对于经费一般的非重点高校,实验设备的配置是一个“添砖加瓦”的过程。实验室建设若没有长远规划,没有统一的思路,势必造成采购实验设备时没有针对性,所购置的仪器设备不成体系。导致很多综合设计性实验没有办法开展,而只能做一些简单的验证性实验。

(2)实验室管理体制不合理,管理机制不健全

同时,很多实验室课程由理论课教师和实验室教师共同完成,两者之间的职责划分不明确,导致实验管理存在盲区。

(3)仪器设备管理不当

随着国家对高校资金投入的不断增加,高校的实验室建设经费也在逐年增加,很多高校只管购买仪器,而不管仪器的维护,对仪器设备也没有实行档案化管理,导致设备重复购置,保修期内的设备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维修。同时大部分高校对大型仪器设备没有设置共享平台,导致其利用率较低,造成设备闲置浪费。

4.实验队伍结构配置不合理

很多高校对实验技术人员存在偏见,主观上认为专业教师比实验技术人员重要,造成实验技术人员在高校中的地位低,在实验室工作缺少荣誉感,这主要体现在晋升职称以及人才配置方面。在很多高校,实验技术人员允许晋升的最高职称是高级实验师,类似于副教授,同时在人员配置方面,往往将年龄较大、学历较低或者职称较低的人员安排在实验室,从而导致实验室师资队伍不稳定,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降低,同时导致实验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5.实验仪器设备不能满足教学要求

安全工程专业作为一门“年轻”学科,在很多高校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学科建设经费少,导致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实验仪器设备。一方面,安全工程作为一门工程应用性强的交叉学科,很多实验的开展需要比较先进的进口仪器,比如便携式α、β气溶胶监测仪,测氡仪等,这类仪器一般价格较高,若没有资金购买仪器则相应的实验课没有办法开展;另一方面,由于资金不足,很多实验仪器的台套数不够,因此实验时,分组数少,每一组学生的人数过多,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因个体而异,有些学生根本不动手实验,等到同组同学的实验做完以后,直接照抄实验结果,其实验能力没有得到任何提高,大大降低了实验教学效果。

三、专业特色实验课程教学的思考及建议

1.加强实验课题体系建设

实验项目是实验教学的载体,所开设的实验项目应由验证性实验、演示性实验以及综合设计性实验有机构成,其中以验证性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为主,以演示性实验为辅。综合设计性实验是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的一种开放式教学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科学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考虑到目前国内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现状,综合设计性实验数的比重应适当提高。在开发设计实验项目时,可以由教研室牵头,集合各门理论课的师资力量,充分考虑相关专业课之间的联系,在整个专业的层面上进行宏观设计,尽量让实验题目能够涉及几门课程的知识,增强其综合性。

2.加强实验教学管理

无论是理论课程还是实验课程,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制订科学合理的成绩评价体系。目前很多高校都把实验当做理论课的一部分,实验成绩类似于课堂作业成绩,直接作为理论课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计入理论课总分,且所占比例很少。这不仅降低了教师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对实验课的积极性。鉴于此,针对专业特色实验,各高校应该设置独立的实验课时和实验学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包括考勤、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实验态度、实验创新等全方面考核的成绩考核体系。

3.加强实验队伍的建设

实验技术人员的配置,应该根据实验室的层次、实验教学工作量、实验室的规划发展进行统筹考虑,科学定编,采用公开招聘、平等竞争等措施,建设一支人员性别、年龄、学历、职称以及知识结构合理的实验队伍。此外,学校人事部门还必须根据实验室的发展制定实验技术人员的培训规划,建立健全内部自我提升与外出培训相结合的能力提高机制,实验技术人员的科研奖励制度和年度绩效考评标准以及职称晋升制度等队伍建设管理制度,最大程度地激发实验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加强实验室的硬件建设

实验室建设主要是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建设。实验室的硬件建设就是资金投入问题,只有保证了足够的资金投入,才能保障实验项目所需的仪器设备。近年来,教育部通过“特色专业”“卓越计划”“综合试点改革”等项目向高校投入了大量的经费,各高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将国家下拨的专项经费科学合理地用于实验室建设;另外,高校应该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措施,加强同企业的合作,利用企业资金充足、理论水平相对缺乏的特点,采取“企业出钱,高校出力”的方式,与企业共建实验室,以此提高实验室的硬件水平。部分高校已在这方面进行了实践,如重庆大学与美国利宝集团共建重庆大学利宝互助职业安全研究生中心,中国矿业大学与神华集团、中煤科工集团等单位共同建设实验室、研发及现场实践基地。

四、结论

第5篇:安全工程就业现状范文

关键词:卓越计划;安全工程;课程体系;实践模式;创新体系;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7-0138-03

教育部于2010年提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要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1-4]。作为山东省首批招收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高校,山东科技大学从1999年开始招收第一届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目前总共招收了16届学生,已有千余名毕业生工作于国家的各条生产战线,充实了各行各业安全专业人才队伍。根据用人单位反馈情况,毕业生总体情况良好,但普遍存在学生刚工作时实践能力较差的问题,缺乏在工程意识平台上对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应用的能力,缺乏从书本知识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能力及创新性思维。

笔者在社会需求调研和例证分析的基础上,以教育部卓越计划为依托,根据安全工程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需要、学生整体现状、安全工程教育和学生学习特点等,结合我国及山东省教育发展水平、教学条件以及教育管理现状,对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完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创新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符合国际标准的安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以期对今后高校不同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提供借鉴。

一、优化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依据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加强实践环节、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课程结构和内容体系的改革和重视课外的教育培养等。注重更新课程设计理念,强化能力培养,构建模块化课程结构,主动吸纳用人单位参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设计,进行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改革实践,形成充分反映行业、职业要求,对同类专业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的课程体系。全面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来协调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之间的关系,所有的课程都围绕加强基本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培养这一目标。

专业课程体系中,按基础理论与实践、专业知识与实践、综合能力与应用三个层次,构建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专业大类教育课程模块、专业主干课程模块和专业选修课程模块等四大课程模块。在课程设置中,首先强调全面性、先进性、层次性和实践性,坚持“基础课要厚、专业课要精、选修课要新”的原则,形成了一套实践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其次,增大使用校企合作研编教材、讲义的比例,并与行业、企业合作,制定部分核心专业教材。核心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进行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聘请具有丰富现场经验的兼职教师定期来校参与专业课程的教学,并针对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精心设计、重点建设,采用讲座、报告等多种方式,形成优质教学资源[5-6]。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方案的实现重点围绕以下四个方面:

1.坚持通识:即推进通识课程的内涵建设,进一步提高通识课程质量。

2.拓宽专业基础课口径:以专业类为基础建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两个共享平台,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精细专业核心课程:根据社会需求,开设不同方向的专业课程,为学生以后的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与选择。

4.化实践:增加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以课程群为基础整合实验项目,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形成相对独立的实验课程;加强教学与科研结合;加强实习基地的校企合作项目开发和建设,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新形势。

二、校企深度合作,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模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为了更好地强化卓越计划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我校安全工程专业本着系统性、层次性、创新性的原则,遵循认知教育规律,坚持实验、实习、科技创新相结合,明确各阶段教学重点,构建了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在纵向上层次递进、横向上相互关联贯通、符合培养目标要求的“认知与基础―体验与综合―研究与创新”的循序渐进的实践模式,培养学生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

1.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工程意识和操作技能。校企深度合作,必须强调双方共建利益共同体,立足人才培养这一根本目标,从实质上、整体上实现合作办学、共同培养、互利发展等[7-8]。通过到校企联合开展认识实习、实验、金工实习培养学生对工程实践重要性、目的和意义的认识,形成主动工程师实践的意识,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与方法。

2.强化实践环节提升工程技术应用能力。通过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综合性实验等环节,结合企业的工程背景,搭建更多的实践教学平台,提供更多的实践硬件条件(如工程实践训练中心等),让学生更多地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通过在企业各种形式的锻炼,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经验,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拓展能力,具备解决现场基本技术问题的能力,同时从一定程度上弥补学校因经费问题造成实验设备短缺等问题。

3.加强教师工程实践经验,提升学生工程创新能力。为了保证学生在企业实践学习的效果,真正参与企业工程训练或工程项目研发,必须有一支能胜任实践教学环节要求的教师队伍[9-10]。一方面安排老师到合作单位或生产企业进行一定时期的现场锻炼,使教师掌握实践工作经验,另一方面可以聘请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作为实践指导教师,共同打造实践教学团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综合性工程问题的能力,训练实践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对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卓越工程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遵循“校企合作、形式多样、重在现场”的原则,加强与企业的联合培养,建立了“阶段培养、逐层推进、立足工程、深度融合”的培养模式。让学生从认识、参与到顶岗,循序渐进地进行实践,受教育、长本领、作贡献、取报酬。让企业把接纳、指导、评价学生实习作为自身应尽的职责,企业及社会用人方认真积极地对毕业生进行评价,打通大学与企业兼职、转岗的通道,使更多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到学校教学工作中,真正做到产学联盟不仅是科研联盟而且是教育联盟。

三、创建学生创新体系与平台,全面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发挥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学科平台及科研优势,扩展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以科研成果更新实验设备和丰富实验素材内容,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参与实验设备的研发,扩展传统的实践模式,开拓实践创新的途径,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地发挥课堂教学、第二课堂作用,多途径激励学生创新,不断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通过以下三个途径实现:

1.以科研训练为途径,支撑创新能力培养新体系。学院成立了大学生科研训练领导小组,聘请专家审核、指导和监督科研训练项目,同时组建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协助组织落实学生科技交流活动,激励学生参与“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和“大学生创新行动计划”接受创新意识熏陶。

2.以学术交流为途径,支撑创新意识教育培养新模式。努力营造活跃的学术氛围,开展多样化的学术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学术思想碰撞交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创新思维,是创新性实践教育建设的重要举措。安全工程专业建立了以促进交流、鼓励创新为目的,积极参与以校内―国内―国际纵向延伸、企业―现场横向交流的学术会议、学术论坛,突显了纵横交错交流平台为主题的多层次、立体化的学术交流体系。

3.以综合竞赛为途径,支撑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新机制。以竞赛为依托,落实提高学生对工程实际问题、安全问题的创新意识培养、系统化模型的动手制作能力,多层次稳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结合专业学习需要,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全国数学建模大赛等各级各类实践性大赛,学生自主成立“3D”创新小组、“矿安”动漫小组、“安全人机”模型小组等自主学习型学生组织,结合竞赛项目开展实践设计活动。

四、探究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评价机制,完善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探究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确保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系统全面掌握安全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安全生产的基本规律的专业人才,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人才培养模式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进行完善。

1.评价对象。“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评价机制”的对象是逐项对毕业生能力和培养要求相应的逐条分解指标点,因此做好评价的前提是指标分解应该科学、合理、可衡量,不能简单断句。

2.评价原理。以课程考核材料作为评价依据,对课程(包括实践教学在内的所有教学环节)达成毕业要求的情况进行评价;根据每门课程达成度评价结果,计算出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结果。

3.评价依据。评价的依据为各门课程考核材料,包括考试、测验、大作业、实验(实习、设计)报告、读书报告、课题讲演等。上述材料虽然体现了对学生能力的考核,但不能替代“课程达成度评价”和“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

4.评价机构和人员。评价机构及参与人员一般为学院专门机构和指定专人,回避任课教师本人。

5.评价结果。形成“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评价”记录文档,包括“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表”和“课程达成度评价表”等,需明确是否“达成”,形成达成度评价报告。

五、结论

为了保证安全工程专业的健康发展,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的突出创新型和实践型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了校企深度合作的实训基地与“产―学―研”的结合点,建立了社会化、网络化、开放化实验和实训基地,构建了“创新合作、校企联合、科研成果渗透教学”的多方位产学研一体化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林健.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1-9.

[2]王家臣,X鸣高.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战略思考―科学采矿人才培养[J].煤炭高等教育,2011,29(5):1-4.

[3]崔媛.基于学科专业特色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J].煤炭高等教育,2011,29(1):66-68.

[4]吴浩,池秀文,陈先峰,等.安全科学卓越工程师实验教学体系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8):193-197.

[5]李长波,赵杉林,黄玮,等.基于“卓越计划”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3,30(8):89-92.

[6]顾嘉,张航,唐永升.构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保障体系[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26(2):59-63.

[7]龚克.关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育,2010,(8):4-5.

[8]孙振忠,陈盛贵,钟守炎.面向卓越工程师的企业工程实践培养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8):285-288.

[9]王贵成,张明雷.“卓越工程师教育”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0,28(3):91-93.

[10]王宏图,胡国忠,唐建新,等.矿业安全方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J].煤炭高等教育,2012,30(1):91-93

第6篇:安全工程就业现状范文

关键词:本科生;煤矿安全工程;全英文教学

在经济趋于全球化的当代,全英文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在与国际接轨、适应教育国际化方面做出的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的重大举措[1]。目前,全国各高校都在根据本校学科、专业以及学生的特点,进行全英文教学[2-5]。如何规划建立重要学科的全英文教学与授课体系,培养适应时代潮流的国际化人才,以及在建立过程中所应注意的问题,成为高校教育改革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所以要大力发展全英文授课体系,有以下几个原因。1.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培养国际化人才。我国学生英语能力普遍只体现在读、写,由于环境造成学生在沟通方面听不懂、不敢说。全英文体系课程的建设与实施,使得学生摒弃只是以参加国家等级考试为目的而学习英语的思想。让学生在双语环境下学习英语,通过听、说来大大提高学生英语沟通能力。另一方面,扩大毕业生的国际视野,开阔眼界,从中学习前沿知识,提高就业竞争力。2.提高学校竞争力。学校通过全英文课程的建设,引进国际化教学方式,与国际教育进行接轨,教学面向国际,既宣扬了本身特色,也从国际当中学到了知识。学生提升了竞争力,从而学校的就业率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就提高了学校的竞争力。3.吸引国际留学生,面向国际进行招收[6]。随着全英文课程体系的全面建设,使得一些国际留学生在选择学校时,不用过多在乎语言方面上的障碍,并且能够更多地了解本学校的专业特色,使得更多的留学生有意向来本校学习。非英语国家的高校都开始或有意向进行全英文教学体系的建设,这对学校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的提高有较大的意义。“矿井粉尘防治”作为矿业安全领域的导论课程,是安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也是中国矿业大学的特色专业。因此该门课程的全英文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一、授课形式

传统的授课形式注重将知识条例按照灌输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这种形式往往使学生感到学习的压力,以通过考试为目的,使得学生不能发现学习的乐趣。全英文教学的授课过程是在学生有一定的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知识储备的基础上,以专业典型的课程为原型,使学生除了有一定的英语能力的提高外,还促使其学习本门课程的基础知识,提升自身能力。传统的授课形式与全英文授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语言氛围、思维方式以及知识获取途径等方面。因此,为了更好地使学生适应这种学习方式,应在授课过程中做出一些改进,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安全工程专业“矿井粉尘防治”课程的全英文授课过程中,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分别尝试了以下改进方法。

(一)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旨在激发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力,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自主学习,开拓思路。在上课过程中通过提问、讨论的形式,多向学生抛出比较发散、回答面广的问题,开动头脑风暴,凡是学生能够理解的问题,均应该鼓励、启发学生回答,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他们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互动式教学

在实验课上,除了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培养其动手能力外,还应采取讲课与练习不同的结合方式,增加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通过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地提问、思考,再提问、再思考,从而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讨论式教学

在课程安排中,应在教学课程过程中穿插两到三次讨论试教学。在讨论式教学的课堂上,老师会在这节课之前一段时间提出几个问题,这些问题应涉及之前所学的知识,然后给学生时间进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学生可在课余时间进行分组讨论,也可在课堂上进行讨论。然后在讨论式课程中,对该问题给出一个理性的回答。另外,也可以采取辩论的形式作为该课程的上课形式。针对之前的学习,提出一个可讨论性强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通过辩论的形式,加深学生对该门课程的认识,通过辩证分析方法,开拓学生的思维。

(四)案例教学

选取比较经典、发生时间较近的煤矿事故案例,对该案例进行分析,其中包括直接原因、间接原因、预防措施、责任人以及从中应吸取的教训,进行详细的分析,让学生通过分析对课程内容有更深的理解,掌握事故分析方法。并且,通过分析使学生加强安全意识,为以后的就业提供经验,防止有同类型的错误发生,或在发生事故时做出正确的决定。以上是在教学课堂上做出的改进,通过不同的方式达到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主动思考,加深学习内容理解的效果。

二、教材建设

为了培养面向世界的国际型人才,使学生真正走在时代前沿,了解本专业先进技术,在课堂上了解一定的知识往往是不够的。教师在课堂上将学生引入一个领域,而真正要对这个领域有着深刻认知还需要自己在这方面的大量阅读与学习。因此,除了改进教学内容与课堂教学方式外,为学生提供一本既涵盖当今先进技术,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本门课程,又可以使学生轻松带入的教材尤为重要。全英文教材的编写要兼顾专业与语言两个方面。例如安全工程专业课程“矿井粉尘防治”,在课程改革之前,本门课程的中文教材为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粉尘防治理论及技术》。在课程改革背景下,通过调研、收集国内外同类课程教材选用情况,从中选取出几本能够很好地将本门课程的知识网络涵盖,并将其中较为基础的内容截取出来,结合优秀的学术期刊论文重新整合成一本适合国内本科学生阅读,能够在书中既学习到基础知识,也了解到学科前沿技术的教材。此外,随着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时代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电子形式传播知识的途径成为一个教学的重要手段,这就为一些学生在课堂中没有记清楚或者有些小疑问提供了方便,。在上课过程中,教师会将上课全过程录成视频,经过剪辑后放到网上,供学生反复观看学习,并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使得学生带着新问题在新的一节课中与教师进行交流。值得一提的是,本门课程专门设计了网页,学生可以根据网址登录到矿井粉尘控制这门课的网页中,这个网页涵盖上课视频、讲义、幻灯片以及教案等学习材料,这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学生学习。除此之外,如果学生仍旧有一些问题,可以在网页上留言提问,有专门的人员定期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将传统课堂与网上课堂相结合,使学生在课上听讲提问,课下反复观看复习,完美地将课本与电子相结合,大大提高授课效率。

三、测试形式

传统教学中考试一直是作为鉴定学生最后成绩的标准,在全英文教学中也应当是重要的环节,但是怎样的测试形式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该门课程主要借鉴了欧美发达国家教学过程中的分布式考核形式,摒弃之前的一次考试就可断定学生成绩的形式,即在授课过程中采用多次不同形式进行考核,最终成绩应为几次考核按照一定比例的综合作为评定标准,深入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并根据考核情况对之后的课程进行调整,尽量使更多的学生达到理想的状态。在考核上主要由以下两部分组成。1.在授课期间增加几次随堂测验。随堂测验通常在授课结束后剩余的一小段时间进行,所出题目比较简单,往往是这节课或上节课的一些重点,学生只要认真听就可以记住,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此过程不允许相互讨论,独立式完成。2.安排课程论文大作业。教师在授课初期即将作业布置下去,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准备。学生可在今后的授课中认真听讲,从中去找资料,或者在之后的课余时间收集资料,进行整理。在课程即将结束的时候安排时间进行汇报,学生要将准备的内容转换成幻灯片上台汇报,在汇报结束后老师会针对汇报的内容进行提问。其中,老师布置的问题可以是多道,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从中选取一道题进行发挥。汇报形式可以为单人汇报或小组汇报,若为小组汇报,其在课余时间需要找出时间进行小组讨论,最终选取一名代表上台汇报,而老师提出的问题需要整个小组进行回答。老师根据幻灯片制作、汇报内容、表现状态等内容进行打分。经过以上两个环节的测试,按照一定的比例将两次测试的得分进行整合,得出该学生在本门课程学习之后的最终成绩。通过上面对测试环节的改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摆脱“高分低能”这种不良现象,增强教学效果。

四、结语

全英文教学是目前高校普遍面临的重要改革课题,教学体系的合理建设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增强学校竞争力,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型人才。矿业安全工程专业“矿井粉尘防治”课程作为本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全英文体系建设这一方面进行了探索,对授课形式、教材建设、测试形式进行了改革,以期能够培养出适合本专业的面向国际的人才,并在全英文教学体系建设过程中不断吸取经验,更正一些错误,完善考核措施,优化教学理念与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马吉平.专业课全英文教学探讨[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3).

[2]邵红红,黄根良,王兰.金属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2).

[3]帅传敏.对高等院校全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2).

[4]秦志杰,宋友林,贾瑜.高校物理类专业课英文教学探索———以群论为例[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

[5]毛军,梁小燕,MarcHen.流体力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11,(4).

第7篇:安全工程就业现状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社团 创就业 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7.02.078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student organizations about entrepreneurship and employment continue to grow. How to guide the association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students' employment ability.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workers need to research an new topic about how to solve the difficulties of associations and how to expand employment service functions of college.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 association; entrepreneurship and employment; employment ability

1 高校就业社团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就业创业工作成为高校的重要工作之一。“高校的共青团组织要做到服务青年就必须抓住青年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就要把促进青年就业创业作为服务青年的重中之重。”①国家支持高校就业创业类社团的发展建设,鼓励学生成立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目标的社团,建议高校加强对创就业类社团的指导。

创就业类社团以服务学生、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宗旨,以就业创业实践活动为载体,由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自发组织,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规划职业生涯,提升自身就业创业意识和职业素质,实现理想就业。目前就业创业类社团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各个高校的就业创业类社团功能定位上也有所不同,一般可分为职业规划类、就业服务类、创业实践类或者综合类。职业规划类的定位多是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就业服务类社团的定位一般为提升就业能力和技巧,而创业实践类社团侧重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学生创业创造便利的条件。以天津城建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创就业协会为例,目前社团主要以就业服务为主,开展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相关的培训,举办模拟面试大赛、毕业生就业经验交流会,进行毕业生情况调查,接待招聘单位,为学院招聘会服务,社团发挥着引导大学生提升就业意识和能力、带动大学生就业、为大学生创就业服务等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作用,在学生中受到欢迎。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创就业社团仍然以就业服务为主,创业类社团发展缓慢。

2 高校创就业社团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积极作用

2.1 为毕业生搭建就业信息交流平台,增加就业机会

创就业社团一般会为学生提供就业服务类的相关信息,给学生发送相应的招聘信息并传达最新的就业政策。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兴起,社团利用新媒体手段使信息搜集和更加高效、便捷和多样。目前天津城建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创就业协会建立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能源多看点”,以此为平台为毕业生提供各类招聘信息,转载就业形势政策,并编辑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相关内容,为毕业生提高就业能力、增加就业机会搭建平台。

2.2 为社团成员提供实践平台,提升社团成员就业能力

创就业类社团在提供毕业生就业服务的同时,也是大学生实现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的有效载体。以天津城建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创就业协会为例,社团由大四学生担任会长、副会长,大三学生担任部长,大二学生为部员。会长主要负责统筹规划工作,与指导老师沟通,更多地接触用人单位,参与组织工作,锻炼策划能力,并为自己应聘提供机会。部长参与组织完成就业接待服务工作以及相关的就业培训工作,在工作中提高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部员主要完成一些基础服务工作,参加相关培训学习就业技能,并联系大四毕业生,了解毕业生的情况,并结合自身提高自己的就业意识和能力。社团为其成员提供了实践平台,提升了社团成员的就业能力。在就业服务工作中,社团成员于企业的直接接触也为其提前适应职场环境、了解用人单位需求提供了平台。

2.3 为低年级学生提供正向引导机会,推动学校就业工作的开展

创就业社团对大学生就业意识前移有着重要作用。以天津城建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创就业协会为例,社团策划了一系列经验交流活动,其中包括采访优秀的大四毕业生以及在工作岗位上已经有所成就的往届毕业生。这些采访接触活动都是由低年级的部员完成的,促进了低年级学生和毕业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积累相关的就业经验和人脉。在低年级学生中营造了良好的就业氛围,也为学校校友跟踪调查提供了便利。另外,通过就业讲座、模拟面试大赛等活动的开展为学校就业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

2.4 为大学生创业创造机会,促进高校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

目前创业实践类的社团虽然还较少,甚至不成熟,但是这类社团的兴起为学生创业提供了实践的机会。天津市各个高校都建立了创业实践基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条件。目前以学校创业实践基地为平台,一些校级的创业类社团发展相对较快,为大学生创业团队的成立发展提供了平台,这些创业团队在创业实践基地中施展才华,锻炼自己并不断发展壮大,促进了学校的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

3 高校创就业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 就业社团过度重视服务功能,社团发展受限,吸引力低

目前很多高校的就业社团注重的是服务功能,帮助就业指导老师完成就业服务工作,这样往往忽视了社团成员的个人发展。工作主要以招聘信息、招聘接待服务以及毕业生档案整理等工作,社团成员虽然能够在与招聘单位的接触中了解招聘单位的需求、直接接触面试现场,但是很多社团并没有把职业规划、创新创业教育纳入社团的具体发展活动中,大多还是些具体的事务性工作,这样就导致了社团成员并不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很多高校的就业社团都存在着类似的社团特色不突出、成员建设不合理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业社团很难成为具有吸引力的社团。

3.2 专业培训和指导不够,缺乏职业规划的科学性与系统性

目前各个高校的创就业社团大多存在定位不准确的问题,社团成员就业创业能力不足,缺乏专业的指导和培训,并没有形成完善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社团的指导教师基本上都是学院的就业指导教师,并没有相对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师。另外,普遍都存在对职业规划意识和能力培养的忽视,只是注重社团活动的数量,而缺乏专业的长期规划。

3.3 创业类社团起步较晚,科技含量较低,存在时间短

创业类社团在我国起步较晚,近年来才开始兴起,处于起步阶段,兴起的过程中热情有余而理性思考不足,管理制度不规范、缺乏专业的指导和经验、缺乏良好的创业环境,相应的创业理论体系还未建立,这些都直接影响了高校创业类社团的建设和发展。另外,目前大多数的创业项目都是一些餐饮类、娱乐类等科技含量不高项目,投入少、风险较低。少数科技含量相对较高一点的也只是软件开发等少数行业。大多数团队并不能与自身专业相结合提高科技含量。由于这些原因,也使得目前的许多创业团队不能在毕业之后坚持,缺乏前瞻性的市场眼光,创业项目运作时间较短。

4 高校就业社团建设促进大学生创就业工作的对策

4.1 建立科学合理的就业创业服务机制,提高就业创业素质

首先,把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和推进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紧密结合起来,构建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机制。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机制,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为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奠定基础。其次,加大扶持力度,增加经费支持。目前大多数就业创业社团还是聘请学校就业部门的教师进行指导,缺少校外专业人士的指导。社团如果想要进一步发展壮大,有必要邀请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师、职业指导师、企业高管担任指导教师,这样有利于提升社团成员认识的高度和广度,提高社团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社团活动的开展需要资金的支持。学校在活动场地、活动条件等方面为创就业类社团提供更有力的保障,社团也需要通过一些赞助等方式筹集资金。

4.2 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开展创业成果转化工作

大学生创就业社团需要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参与创业实践,尤其是创业实践类社团更要利用好校企合作的机会。建立大学生见习基地和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就业创业活动提供机会。使学生的科技成果能够在与企业的合作中迅速转化为实际效益。这样一来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创业团队的科技含量,促进大学生科技水平的提高,将科技创新活动与实际相结合,提供学生的科技创新积极性。

4.3 建立系统专业的高校创业培训机制,提高创业水平

高校应该根据学生创业社团的实际情况,组织专业的教师定期对社团成员进行培训,增强学生的创业理论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几率。邀请成功的创业团队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帮助和指导,提高创业水平。高校之间也可以加强交流,创建高校大学生创业社团联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条件。

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学生第二课堂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推动创就业类社团的发展,是真正把服务大学生创就业工作落到实处,对提升大学生的创就业能力有重要意义。

第8篇:安全工程就业现状范文

(一)农村工作

——备耕春耕生产进展比较顺利。克服前期严重倒春寒、后期严重干旱的不利气候条件,在抓好科技备耕、物资备耕,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的同时,组成五个备春耕生产督导组,分赴到各乡镇、村社、农户,帮助解决春耕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特别是信用联社,解决春耕生产资金8.6亿元,保证了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在重点扶持原有17户地(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加强与域外大中型龙头企业联系,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新建了26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47个牧业小区,新发展专业大户410户。新发展各类农村经济组织、专业协会114个,培育农村经纪人1633人。在全省农业产业化会议上,县级唯独*介绍了经验。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多方筹集资金,完成了22个试点村美化、绿化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任务。对全市22个试点村和局包试点村工作,进行了检查和调度,起草下发了新农村试点村考核标准,实行两年一考核,用考核结果淘汰村、否定乡。户用沼气试点工程在溪河镇双印通村和莲花乡东大村正式启动建设。今年,又向农业部申报了2000户和3个沼气服务网络建设项目;33处新建饮水工程已完成浅井18眼、深井5眼。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补贴购置插秧机、大中型拖拉机、收割机、大型机具180台套。推广农机新技术12项,新建农机示范村27个;完成109个村级信息服务站配套建设,信息1500多条;亮甲山水库续建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610万元,占计划的72%。太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资金全部到位。响水二期方案通过水利部并列入除险加固工程。12座小(一)型水库被列入国家病险库加固计划。加强灌溉工程维修养护,保证了水田生产的顺利进行;完成更新造林、改培林造林任务。城区新增绿地3公顷。全民义务植树84万株,“四旁植树”39万株。建义务植树基地15处、38公顷。绿化县乡公路、江河堤防111公里,村屯30个。造林成活率初检达到90%以上、保存率达到85%以上。加强林政管理,查获各类林业案件338起,依法收回林地造林311公顷。实现春季无一般森林火灾发生的阶段性目标;代表吉林省顺利通过了国家春季动物防疫检查组的检查,综合防控效果得到好评;较好地完成了全市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任务。

——劳务经济稳步发展。完成绿证培训500人,阳光工程培训964人,新型农民培训1400人,实现转移就业870人。

——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及时到位。粮食直补、综合直补、技术补贴等惠农资金合计9641万元全部兑付到位;较好地完成了移民人口的核查登记,得到了省里的好评。

——农村社会比较稳定。重点抓了乡村两级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情况、农村义务教育债务情况、国省农场税费改革政策落实情况。制发了《2007年农民负担工作方案》,与各乡镇签订了责任状。健全和完善了农村财务会计制度,规范了行为。妥善调处了农村土地、林农纠纷问题。接待涉农来信来访1121件,调处解决1054件。

(二)民政和残联工作

在认真抓好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优抚安置、社会事务管理和残疾人康复、扶贫、就业等工作的基础上,顺利完成了村委会第七次换届选举工作,一次选举成功率达到98.6%;启动了*市城市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建设工程;积极与省里协调,共征得省拨付资金3316万元;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低保工作,城市低保管理实现信息化。发放城市低保资金1374万元、农村低保资金383万元;加强殡葬用品市场管理,封建迷信活动有所抬头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对全市农村贫困残疾人住房现状进行了调查,启动了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加强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累计培训残疾人49人、推荐就业12人。

二、下半年工作安排

按照全年工作安排,下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要着力抓好防汛工作。防汛的重点要放在大中型水库、塘坝、主要堤防上,做到思想到位,工作到位,物资准备到位,抢险队伍落实到位,领导包保责任到位,值班值宿到位等,确保全市安全渡汛。

2、要着力抓好粮食生产。要加强农作物田间管理。重点做好抗灾减灾、病虫草鼠害防治工作,确保粮食作物安全成熟、增产增收。要指派农技人员配合乡镇定期深入田间地头检查庄稼长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气象部门要做好天气情况的跟踪监测,重点加强恶劣天气的预报预测,及时提供翔实可靠的气象信息,提前做好准备,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3、要着力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要围绕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在做好项目包装、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有效措施,力争再引进几户较大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项目。要突出生猪、黄牛深加工项目的引进,以弥补我市生猪、黄牛产业无龙头的空白。要抓好产业基地建设。重点是要加强管理,特别是在牧业小区建设方面,要积极探索解决小区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着力建设生态养殖小区。同时,要围绕牧业经济强乡建设,优化养殖区域布局,大力发展专业大户、专业村屯,努力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现代畜牧业发展格局。在种植园区、牧业小区建设上,要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确保全年建设任务的圆满完成或超额完成。要抓好农村各类经济组织和产业经纪人的培育,弥补龙头企业在拉动产业发展方面的不足。要抓好农产品品牌的整合,提高品牌效应。

第9篇:安全工程就业现状范文

关键词:资源勘查工程专业 本科生培养 核特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3(a)-0183-02

Nuclear Characteristics Resources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

training status and Suggestions

Hu Yang1,2 Tan Kai xuan2 Feng Zhigang2 Xie Yanshi2 Chen Liang2 Huang Wei2 Wang Zhengqing2

(1.Post-doctoral Research station of Mining Engineering of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2.School of Nuclear Research Engineering of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Hengyang Hunan,421001,China)

Abstract:Nuclear Characteristics Resources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 training is related to china’s uranium resources explora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Nuclear Characteristics Resources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 training,the paper put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from three aspects,in order to improve Nuclear Characteristics Resources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 training mechanism,and train more in line with the actual needs of society and more competitive on the market of professionals.

Key Words:Resources Exploration Engineering;Undergraduate Training;Nuclear Characteristics

铀是国防建设的战略性资源,也是核电发展的基本原料。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增长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世界核协会(WNA)所给出的最新报告指出:在2020年之后,全世界需在整个核燃料循环领域内大力提升燃料基础设施的产能[1]。而在我国核电中长期(2005―2020年)发展规划与核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也提出,到2020年,我国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要占到全国总装机容量的4%,核能在整个能源供应总量中的比例逐步提升,铀资源的保障体制也将提高[2~3]。

但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核能机构(OECD/NEA)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2012年7月26日联合公布的《2011年铀:资源、生产和需求》指出:低开采成本的铀资源量已经出现了明显下降[4]。且我国现有铀资源也仅能满足不到1/2的需求,按我国核电中长期规划来看,铀资源的供需状况严重失衡,这就对铀资源地质勘查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大好的发展形势。

由于前些年核工业经历了各项深化改革,铀资源勘查工作一度出现萧条局面,有相当一部分专业人才流失,且很多曾经以培养铀资源勘查专业人才为主的地质院校转向或停止本科招生,因而目前急需大量的铀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人才充实到相关科研院所与企业中去,南华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成立的。2000年,中南工学院和衡阳医学院合并成立了南华大学,2002年,原核工业部的第六研究所并入南华大学,这也为南华大学创办“核特色”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那么,这就要求在培养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本科生时,既要保持传统固体矿产勘查方向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延续性,又要在课程设置方面突出“核特色”,有作为地承担起培养和为国家输送“核特色”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人才的重任[5~6]。

1 现有“核特色”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专业课及实践教学学时少,学习深度不够

近年来,国家要求各大高校贯彻“加强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的原则,统一设置公共基础课平台,并压缩总体教学时间,使得专业课和实践教学学时减少。而我校资源勘查专业学生要学习的专业课课程门类多,根据《南华大学2012版工学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学生完成本科教育的学业学分为180分,而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共计128学分,超过总学分的2/3,使得专业教学课和实践教学课时被明显压缩(表1)。

而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学生要门门课程面面俱到去学,很难说学生已将全部课程听懂或掌握,这样的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就可能使用人单位觉得“不好用”,也与我国核工业建设的发展速度与宏伟目标不匹配。

1.2 学生缺乏专业责任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目前,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很多用人单位都认为毕业生最缺乏的就是工作责任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一是由于本专业的工作特点,一开始就决定了大部分工作地点会在比较艰苦的地方,毕业生又都必须从一线基础工作做起,要经受各种艰难困苦的考验,所以也就造成了部分学生不愿意甚至害怕出野外工作;二是受到市场经济和西方思潮的影响,部分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正在发生了悄然的变化,择业的时候更为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而忽视社会责任和国家需求等,就业首选目标已经由“到需要自己的地方去”变成了“到效益好的地方去”,这样一来,有的学生工作后就“跳槽”或从事其它专业工作。

如此结果,从国家安全战略等长远发展角度考虑,以及行业单位对毕业学校的认可,可见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对学生的专业责任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是个亟待提高的问题。

1.3 学生缺乏正确的专业认识,学习兴趣与动力不足

近年来,由于核资源需求出现热潮,就业形势较好,使得学生报考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激情有所提高,但仍与一些热门专业存在较大差距,其主要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学生还不能全面客观的认识自我,对自身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不明确,更有部分学生是被迫选择或调剂至本专业,对专业学习就带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只想在学校混日子;二是对专业的了解存在着局限性和片面性,对“核特色”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认识停留在条件艰苦、有辐射、待遇低、或没有前途等方面,相关的信息渠道不通畅,且与其他行业相比,社会认同感低,也不够体面;三是学生认为目前“核特色”资源勘查人才较缺,部分用人单位开始放低招聘条件,本专业学生认为只要毕业就可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就业竞争压力不大使学生不仅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且对专业学习毫不重视,专业思想不稳定,甚至有的学生产生了换专业的想法,专业人才将出现流失。

2 构建新形势下“核特色”资源勘查专业本科生培养的建议

新形势下“核特色”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应结合新观念、新技术和新需求。

2.1 争取国家政策扶持

国内外核工业飞速发展形势迫切要求“核特色”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必须要有新思维和新举措,要争取国家进一步加大人、财、物投入,由于目前核地矿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多,办学成本高,使得核地矿类院校办学压力较大。尽管学校一直在培养总量和思想教育上下功夫,一些相关地矿单位也采取了为毕业生报销学费、提供安家费等措施吸引人才,试图解决地质人才紧缺和教学培养与实际需求不相适应的现状,但收效甚微,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再有,由于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贫困生和农村学生较多,学生的经济问题成为了这类人群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如果完全依靠学生本来就很贫困的家庭或者是经费有限的学校或单位来解决人、财、物的问题,是势单力薄。故都必须要有国家的政策和具体措施的支持和给予倾斜。

2.2 夯实地学基础教育的同时,坚持“核特色”

多年来,南华大学一直坚守着“核特色”,并在不断拓展和精心打造“核特色”。在目前学生学时有限的情况下,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不仅要夯实地学基础教育,还要坚持对“核特色”有增无减。针对新形势下出现的减少专业课及实践教学学时等教学方面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对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进行适当调整着手,如对本专业课程进行新分类,分为学科基础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及专业核心课模块。这样可以根据不同的课程模块设置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而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发展去选择需要重点学习的课程,这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可能让学生在某个方向上相对较熟练掌握课程知识。

再有,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就业单位的选择相对固定。学校及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应通过收集往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情况,在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根据学科建设的原则,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将过时、适用性低的课程进行必要的调整,该舍去的舍去,该淘汰的及时淘汰,选择行业较热的技术支撑课程,尽快与国内外行业需求接轨,达到学生到单位后具备掌握热门技术的基本知识,从而更好更快地适应行业工作的要求。

2.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专业适应能力

针对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和专业适应能力不强的情况,笔者认为:一是可以对刚入校的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这样能够有效地启发学生的专业兴趣,为专业教育创造良好的开端。可以通过报告、讲座、参观交流等多种方式对学科专业相关情况加以介绍,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感性认识,产生兴趣;二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教育实践主要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野外实习,让学生通过实习了解相关理论知识并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深化,锻炼吃苦耐劳精神和野外工作经验,更能够感受到通过运用知识得出真实结果的喜悦与成就,具备能承担各项工作的能力。

现阶段,正是核地质类人才紧缺、核地质教育大发展的大好时期,南华大学资源勘查专业需要在人才成长和市场需要的双重引导下,进一步确定自身“核特色”优势,深入思考“核特色”资源勘查专业本科生培养工作已刻不容缓,笔者坚信通过不断完善“核特色”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机制,将会为国家培养出更符合社会实际需求和更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专业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 谢焱石,涂彩蓉,谭凯旋.立足核特色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构建“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新体系[J].中国地质教育,2011:30-33.

[2] 陈元初,赵声贵,梁毅.我国核电工业及铀资源供应对策[J].中国矿业,2011,20(1):19-22.

[3] 张金带,简晓飞,李友良,等.“十一五”铀矿勘查和地质科技进展及“十二五”总体思路[J].铀矿地质,2011,27(1):1-7.

[4] 伍浩松,郭志峰.新版铀红皮书表示:全球已探明铀资源增加12.5%[J].国外核新闻,2012(18):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