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美轮美奂范文

美轮美奂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美轮美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美轮美奂范文

美轮美奂”也可写作““美奂美轮”,原本形容建筑物高大华美。轮:高大的样子;奂:鲜明,盛大的样子。这个成语出自《礼记・檀弓下》,原文是这样说的:

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

晋献文子就是晋文子赵武,他死后的谥号为“献”“文”。晋献文子在晋平公时做过正卿,在晋悼公时做过相国。具有如此身份的一个人新建了一所房屋,晋国的大夫们当然要纷纷发礼,前往祝贺。但是一位被称为张老的士大夫却不买账,他的贺词为:“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意思是:“真高大啊,真漂亮啊!以后祭祀的时候,就在这里奏乐;遇到丧事,就在这里哭泣;遇到宴请国宾、宗族聚会等活动,也在这里举行。”显然,张老的贺词是在讽刺晋献文子生活奢侈:又不在这里举行盛大的集体活动,你建造这么大的房屋干什么?

晋献文子也品出了其中的讽刺意味,但他并没有勃然大怒,而是采取了一种聪明的做法。他接着张老的祝祷说道:

武也,得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是全腰领以从先大夫于九原也!

大意是:“我赵武既能始终‘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也就能保全我的腰和头颈,无灾无难地直到跟祖先同居九原。”古时重罪腰斩,轻罪颈刑,晋文子所谓的“全腰领”,就是一生平安、没有灾祸的意思。九原,是当时鲁国卿大夫的墓地,在今山西绛县北;后人就把“九原”作为死人的居所,与“九泉”同义。

晋献文子的祝祷改变了张老贺词的原意,化解了尴尬,被后人称为“善祷”。

“美哉轮焉!美哉奂焉!”后来演变为成语“美轮美奂”,也简称为“轮奂”。由这个成语的来历我们可以看出,它只能用于形容建筑物。如:“我们经过一个美轮美奂的宏丽华厦的区域,开车的告诉我们说这是西人和本地富翁的住宅区域。”(邹韬奋《萍踪寄语》)又如:“学生中有人痛恨曹汝霖卖国自肥,生活奢侈,就放了一把火,想把这个美轮美奂的汉奸住宅付之一炬。”(《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43章)

但是语言符号是具有任意性的,这就使得词语的意思可以发生变化。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音义联系并非是本质的、必然的,而是由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的。一种意义为什么要用这个声音形式而不用那种声音形式,没有什么道理可言,完全是偶然的、任意的。语言符号和客观事物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语言符号的形式对于语言符号的意义而言,完全是任意的、人为规定的,没有逻辑联系,不可论证,不可解释。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之间的这种任意性联系,其根源就在于语言是社会性的。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使得“美轮美奂”的使用范围也发生了变化,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是这样规定“美轮美奂”的使用范围的:“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轮:高大;奂:众多)。”《现代汉语词典》是具有规范性和权威性的工具书,它的解释是可以作为对错依据的。

第2篇:美轮美奂范文

当我怀揣着梦想来到四川美术学院时发现,川美竟然被艺术家们一笔一笔精心地勾勒着,呈现在我面前的有水渠,有荷塘,有油菜花香,还有鸡鸭鹅羊、男耕女织的田园风光……而在大学校园里,能将这些元素统统融合在一起,并达到一种理想和谐的状态,这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绝美的艺术设计,同时也激发和促成新的艺术的产生。

漫步在川美,感受艺术的无穷魅力

漫步在川美新校区,你看不到高楼,看不到挂满外墙的空调机,也很难找到两幢相同的建筑物。综合艺术楼顺着山沟延绵200多米,形似书箱的建筑透着些许古朴的韵味又不失个性。校园里的建筑水泥柱子都是清一色的混凝土,浇铸时留下的棱角并没有被打磨得无比光滑。每一根柱子都体现出硬朗的气质,而每一种外墙色调都体现着重庆这座工业重镇的历史记忆。在川美校园里走一圈,到处都能遇上各种个性十足的雕塑,那东大门巨大的青石砌成的“巨石阵”无不彰显出一个美术院校浓郁的艺术气息。

毛姆说:“伟大的艺术从来就是最富于装饰价值的。”在黄桷坪的川美老校区就让人真正感受到了艺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不可比拟的美感。

人们都说黄桷坪因有川美闻名全国,每年都会来很多“黄漂一族”,而川美那条个性化十足的涂鸦街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第一涂鸦街。涂鸦艺术街起于黄桷坪铁路医院,止于501艺术库,全长1.25公里,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涂鸦艺术作品。过去脏兮兮的建筑外墙,如今画上了一个个如精灵般舞动的人物;曾经凌乱的沿街铺面,现在挂上了用整齐的艺术字写出的招牌;往日被人们弃之荒野的废旧材料,如今通过能工巧匠的精美组合,正装扮着这个刚刚走向时尚的老地方。走在这条涂鸦街上,人们不得不惊叹艺术所具有的无穷魅力。

川美大门斜对面即是501艺术库,在那有当代艺术展。在北京艺术家群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听不懂四川话,就不懂当代艺术。”据称,最近20年来当红的画家几乎都是“川美造”,川美画家在国内市场独占半壁江山绝不夸张。而501艺术库则使川美的艺术磁场更加强大,它是昔日的战备物流仓库,这幢5层楼高的楼房修于1950年,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曾被称为“501仓库”。如今,它已成为重庆首个“画家村”。

有时候我已搞不清楚究竟是艺术让川美美到极致,还是个性十足的川美让艺术在每时每刻都如夏花般绚烂迷人。而我能在这个处处洋溢着艺术之美、处处都堪称是艺术品的大学校园里度过人生中最美妙的4年时光,这无疑是上天赐予我的最珍贵的礼物。

享受生活,寻找设计的灵感和动机

美术学院里的专业可谓是五花八门,油画和国画让你痴迷于色彩的缤纷和诗意的画面中;版画和雕塑让你在与刻刀“周旋”的过程中沉浸在一个立体的空间世界里;摄影和影视艺术则让你不知不觉地“沦陷”于美妙的光和影的世界里难以自拔……毫无疑问,这些专业都可以说是美不可言,而我选择的是一个更为接地气的专业――艺术设计。这是一个让古灵精怪的我可以把文字用各种线条和图案画出来的专业,是一个可以把生活和艺术再完美不过地融合在一起的专业。

简而言之,艺术设计就是将艺术的形式美感应用在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设计中,使之不但具有审美功能,还具有实用功能。大到空间环境,小到衣食住行,都可以通过我们的设计让它们具有与众不同的美感和实用价值,让生活更加简单、舒适、自然,就像川美的涂鸦街,经过艺术设计的建筑成为美的化身,无时无刻地装饰着人们的生活。

我一直认为,大学校园生活应该是一个人一生中最艺术化的一段时光,所以我无比珍惜在川美的每一个日日夜夜,在浓厚的艺术环境中尽可能地享受生活,寻找我艺术设计的灵感和动机。可以说,如果你不热爱生活,就没法进行艺术设计。因为好的艺术来源于灵感,而好的设计来源于动机。艺术创作的流程是从无到有,从一张空白的画布上开始,艺术家将自己的观点或感受表达在作品创作上,希望通过与他人分享感受,令观赏者得到共鸣和启示。而艺术设计者的作品不仅仅在于视觉享受,更需要让作品中所传达的信息准确地被受众所理解和接受。

正所谓,优秀的艺术启发人,而优秀的设计激励人;优秀的艺术需要诠释,而优秀的设计需要领会;优秀的艺术是一种品味,而优秀的设计是一种观点;优秀的艺术是一种天赋,而优秀的设计是一种能力;优秀的艺术向众人传递着不同的信息,而优秀的设计向众人传递着相同的信息。我不觉得我是一个很有艺术天赋的人,但是我希望在川美的这几年里能够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具备艺术设计专业应有的能力和素养,设计出令人满意的作品。

珍惜我所拥有的,把美演绎到极致

时间像黑夜里绵延的街道,在昏黄路灯的陪衬下,悄然无息地流向远方。很多时候,我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迷茫地找寻着时间的影子,殊不知时间已经从我们的身边悄然溜走。

今年是我在川美的最后一年。这个夏天,我们用牵牛花蜿蜒的藤蔓做成窗帘。我们取来工作室里亲手拉制的瓷盆以及考察途中仔细收集的花种,加入一捧新泥和初春的雨露,摆在宿舍窗台上小心地呵护。一棵、两棵……绿色的小芽钻出泥土,挺直身躯,沿着细绳不断攀沿向上,在初夏一个晨曦微露的早晨,它们绽放出了美丽娇嫩的花朵。

第3篇:美轮美奂范文

几年来,高余通凭借夜光粮食字画每年都能赚几十万,随着市场份额的扩大,他感觉到自己根本做不过来,为此决定面向全国招收学员,传授此技术,让更多的农民和下岗工人都走上致富路。

为了让学员人人学得会,高老师提供现成的图案模纸,用复印纸拓印到纸板或者木板上,然后根据图形轮廓粘贴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五谷杂粮,再经过处理就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精彩绝伦的夜光粮食字画,图案可大可小,制作速度很快,每天至少可制作5幅以上,成本不到10元(主要就是画框的成本),批发价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利润相当可观。

高余通经过几年的发展,在全国各地建立了销售网络,夜光粮食字画供不应求,而且随着人们对绿色环保观念的提升,夜光粮食字画的市场越来越大,根本不愁销路,所以高余通决定在全国征集一批优秀学员作为合作者,学员的优秀作品由高老师统一销售,以解决学员的后顾之忧,只要学员努力苦干,保证月利最低三千以上,如果带动家人一起制作或者招工,那年利十万绝对不是梦。

由于高老师出身贫穷,深切体会创业之艰难,所以现低价传授技术,仅仅收费1000元,包括全套工艺流程技术光盘三张,精装样品两幅,全套工具及夜光粉和图形模纸(以后长期免费提供模纸)。现在还有特大惊喜,贫困的农民和下岗工人可以先付一半的学费即500元,待全部技术都熟练掌握后再付余款500元,真正让学员低风险轻松创业。

地址:浙江温州市工艺品市场二楼F3-F9号

电话:0577-80569997 13362762451

邮政卡号:6221503330000076702

第4篇:美轮美奂范文

当然有啦!

从头上长角的大鱼说起

《大鱼海棠》的电影海报美轮美奂,电影还没上映就已经令人心动不已了。这张著名的海报上,画面的主体是一条巨大的红色怪鱼,它的额头上长着一只长长的角,鱼鳍大得仿佛一对翅膀,怪不得它能在天上飞。

这条大鱼,名字叫作“鲲”。

鲲是一种什么鱼呢?

庄子的想象

实际上,在真实的自然界,是没有鲲这种动物的。鲲是一种神话传说中的生物,关于它,庄子有着非常惊人的想象力。

庄子老先生是2000多年前的著名哲学家。他做学问的特点就是想象,大胆地想,随意地想,毫无边际地乱想――这就是庄子。庄子在《逍遥游》中这样写道: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看看,《大鱼海棠》里的鲲,不就是从庄子那儿来的嘛!

现实中的“独角鱼”

不过,话说回来,在现实中真的没有长得像鲲这样的大鱼吗?咳咳,有是有,不过……人家不是鱼,是哺乳类啦!

没错,这种动物叫作“一角鲸”,是鲸的一种。一角鲸体长一般在4米到5米之间,如果算上头顶上的那只长角,体长能达到6米多。哎呀,不对,不对,那只并不是什么角,而是牙齿!

奇怪吗?

这是真的!幼年的一角鲸上颚有两颗牙齿,雄性一角鲸成长到1岁时,左侧的牙齿会突出,逐渐长成长牙,上面还有螺旋状的纹路呢。如果这只“角”越长越粗,就意味着这头一角鲸越厉害,在族群中处于领导地位。

天上的“大鱼”

见识过了海里的“大鱼”,咱们再去看看天上的。在《大鱼海棠》中,星空是经常出现的主题。有一个画面非常有趣――在满天星斗中,一条“大鲸鱼”出现在空中,那是由星星组成的巨大星座。

有趣的是,在现实世界的宇宙中,也有一个“鲸鱼座”。鲸鱼座位于白羊座和双鱼座的南面,是一个巨大的星座。在北半球秋末冬初的夜晚,如果天气晴朗,我们可以抬头望向太空,先找到著名的飞马座大四边形,从四边形东面的一条边往南延长大约两倍距离,就可以看到一颗亮度为2等的星星――土司空,它就是鲸鱼座的尾巴。再从土司空向东,可以找到一颗3等星,那是鲸鱼的鼻子,这颗3等星和附近另外4颗星共同组成了一个五边形,这就是鲸鱼的头啦!

听起来好复杂?那好,看图比较直观:

海神的“宠物”

古希腊神话传说中人物、故事众多,这个鲸鱼座也是其中之一。

传说天神宙斯的私生子帕修斯是一位能力超群的英雄,他路过埃塞俄比亚王国,正遇上国王的女儿被绑在海边,准备献祭给海神波塞冬。帕修斯救下了公主,并杀死了海神的“宠物”――鲸鱼怪。后来,宙斯为了给哥哥、海神波塞冬一个“面子”,就将这头鲸鱼怪升上天空,成了鲸鱼座。

这么说来,鲸鱼座其实应该叫“鲸鱼怪座”。这不是我们现实中熟悉的鲸鱼,而是一种拼凑起来的海怪,是古代希腊人面对未知的大海感到恐慌,从而幻想出来的大怪兽。

星座的起源

星座是什么时候出现在人类文明中的呢?这件事已经很难确切地知道了。我们只知道,远在有历史记载之前,星座就已经被很多地方的文明认知了。星座的名称很可能来自于最早进行航海冒险的水手,这也是为什么古希腊的星座故事最有名――古希腊人在两三千年前就在爱琴海进行航海贸易了。

人类之所以将天空中的星星划分为不同的星座,就是为了更方便、准确地研究天文现象。仰头观天,这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在《大鱼海棠》里,天空与星辰的意向比比皆是,比如频繁出现的银河……

银河与星团

作为一部动画电影,《大鱼海棠》在对自然景观的表现上却十分追求真实。在电影中出现的银河,与现实中的银河非常接近,甚至连著名的“托勒密星团”都能够表现出来。

啥是星团?

在银河系中,有着数以亿万计的恒星。这些恒星往往成群分布,天文学家习惯把恒星数在十个以上而且相互联系的星群叫作“星团”。比如金牛座中的“昴星团”“毕星团”,巨蟹座的“蜂巢星团”等。

对于天文学研究来说,星团的意义非常重大。举个例子吧:在银河系中已发现的球状星团有150多个,它们在空间上的分布颇为奇特,其中有三分之一就在人马座附近仅占全天空面积百分之几的范围内。正是根据这个现象,天文学家才领悟到太阳的位置离银河系中心相当遥远这个事实。

神奇的辉光

除了星座和银河,人类还可以在地球上观测到很多有趣的奇观。在《大鱼海

棠》中,很多观众第一次知道的“气辉”就属于这一类。

乍一看,气辉有点像极光。它们都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气辉也叫“夜辉”,

是高层大气的微弱发光现象。大气会发光?这是怎么回事呢?这背后的科学原理很复杂,简单来说,就是白天太阳的电磁辐射激发了大气中的分子或者原子,产生了电磁能量的移动;到了夜间,那些处在高能状态的分子或原子就会释放出一定波长的光,造成微弱的辉光辐射。我们从地面向上看,就好像整个天空泛着光。

壮观的“丁达尔效应”

在《大鱼海棠》中,壮观的气象奇观比比皆是。比如,电影中频频出现的“丁达尔效应”,大家一定不陌生吧。

第5篇:美轮美奂范文

【关键词】融媒环境 艺教融合 美育平台

一、美育与艺术教育

在西方,早在18世纪末期,德国诗人、美学家席勒就在其著作《美育书简》中提出:“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美育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①由此,他提出了德、智、体、美四育的概念。

我国最先提出美育理念的,是王国维发表的《论教育之宗旨》。1912年,提出《对于教育方针的意见》,指出“美育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教育”。美育,即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它以特定时代、特定阶级的审美观念为标准,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按照内容对美育进行分类,我们可将审美教育基本分为四个类型,即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和科学美。

艺术教育,是指以艺术为媒介,培养人的艺术能力与艺术境界的自由有序的系统活动。狭义的艺术教育是指通过系统的理论与技能的训练,广义的艺术教育是指通过文学、音乐、美术等艺术手段和内容,对人进行培养和熏陶,使人具备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与素质的教育活动。

就广义的艺术教育而言,其与美育应该具有如下两个方面的联系与意义。首先,审美能力的提升是广义艺术教育所要达到的教育目的。通过艺术手段,让学生真切感受社会真、善、美,从而得到审美体验,完善心智。其次,艺术之美,本身即是美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并列于自然美、社会美与科学美。因此,实践艺术教育,本身亦属于审美教育的一个内容分支。

二、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美育实践情况

教育是一个系统过程,每一阶段的教育结果,都是上一阶段的教育实践行为所产生的后果。欲改善教育对象,必追溯上一阶段的教育行为,只有找到教育结果的来源,才能根据其呈现出的特点,实行下一阶段的教育计划。这或许也是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脱节现象严重的根本原因之所在。因此,欲找到当代大学生审美体验与价值取向引导的缺失,必先回溯其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状况。

谈及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学者们褒贬不一,认为1999年由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在各校实践中效果参差不齐。而在2011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9年的义务教育共设有思想品德、艺术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三项审美教育课程,其占课程设置的比例分别为8%、10%和18%。按照课程标准,学生当在小学与初中学习的阶段享有每周80节课以上的美育课程。但通过与一线教师的访谈,笔者却发现由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升学指标与压力,艺术教育的相关课程都在不同时期被压缩甚至取消,审美教育执行情况呈现出如下特点:美育萌芽于学前教育阶段,发展良好;当进入基础教育阶段,审美教育的实行标准便随着教育目的的转移而发生了改变。小学阶段低龄阶段仍能正常进行美育教学,从4年级起,美育课程便逐年递减;至初中阶段则形同虚设;至高中,美育课程完全被取消。即美育课程随着年级的增高而递减。

在西方,进步主义学者首先在美国掀起了“创造性的自我表现”的教育思潮。维克多·罗恩菲尔德在他的著作《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中这样论述“艺术教育”:艺术教育的任务不是培养未来的艺术家,而是要使儿童获得其他课程所不能提供的成长机会,使儿童富有创造力,心智得到健康发展,从而能够适应并创造未来的社会。

纵然,在世界教育史上,中西方有着文化本质性的差异,呈现着截然不同的特点。但就从维克多·罗恩菲尔德的艺术教育思想中,我们应该认识到艺术教育的实质是提供创作的可能,而不是制作更多的教育摹本。

因此,大学阶段的审美教育应通过艺术教育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在当下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应充分利用融合媒介平台,利用课内、课外的、社会的、科学的有效互动,形象而生动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审美体验和审美价值观的重塑。

三、从艺术教育入手,导入现代融媒手段,构建大学美育综合平台

按照西方脑科学理论的研究,大脑分为左右脑。主管形象思维的右脑,具有图像化机能,如创造力和想像力。右脑需通过形象性的刺激产生作用,而审美功能则有助于完成这一形象化的激励。由此可知,当代大学生的审美能力现状需通过艺术教育手段来激活与开发。

而今,世界已经进入信息传媒时代,我国审美教育也随着媒介的影响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大学生认知美、感受美的渠道已不再是传统的艺术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各种传媒艺术成为了他们接受美育的主渠道。因此,我国高校应融合现代媒介技术,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搭建课内、课外相结合的艺术教育综合平台,通过艺术审美体验,促进学生价值取向的健康发展。

(一)融合媒介平台,整合校园艺术教育资源,搭建校园艺术审美综合资源库

在基础教育阶段,为了避免学生分心而禁止学生进行媒介接触的做法,实则加剧了青少年对于媒介需求的获取愿望。与此同时,也造成了其媒介使用与满足经验的匮乏,这或许也是进入大学后,学生多迷恋网络游戏而荒废学业现象产生的原因所在。

第6篇:美轮美奂范文

在教学中,广大的农村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运用课件、录像、动画等现代教学手段展现某节课教学内容。这样既可以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立体感的信息,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对于教师提高教学效果也具有重要意义。在具体操作时,许多教师会从中领略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同时发现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多媒体教学环境的优点

传统的教室设备简单,除了简单的教具外别无他物,大部分教师主要依靠声情并茂的讲解和引导,这样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就会受到限制。而现在很多学校都在采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进行教学,教师的教学内容随时可以在大屏幕上呈现。另外,近年来随着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也得到了发展。通过计算机软件来创设虚拟现实,很快被应用到教学当中来,并得到了教师的一致好评。运用虚拟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成为教师喜欢的新的教学资源,也给学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环境和认知方式。广大教师结合教学情境也设计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这种教学设计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激发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实验,通过计算机软件来创设虚拟现实,模拟事物的变化过程,可以很清晰地让学生明白其中道理,理解掌握知识点,提高实验的质量。

传统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体现在师生之间的问答,内容和形式都很简单,信息渠道单一,加上教师还要进行板书,这样不仅浪费了教学时间,还导致学生很容易产生认知疲惫和审美疲劳。由此也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上课不能集中精神学习,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还可以让学生从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

另外,在传统的教学中,广大教师每天是充分利用黑板和粉笔进行授课,即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必须用粉笔在黑板上板书教学内容,否则无法呈现教学内容,教师板书的时会让学生注意力转移,思想不集中,同时也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而在利用多媒体上课时,教师可以使用课前准备好的课件进行教学。教师设计的课件可以呈现给学生动态的信息和画面,画面的灵活变换以及特制的声音效果可以给学生提供具有立体感的信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重要的是节约了教师上课的时间,课堂传授知识量增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另外,还可以很好地帮助一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在课下进行辅导和学习。如,品德与社会课上需要记笔记,有的学生必须得通过记笔记课后消化老师的上课内容。

二、值得思考的问题

不得不承认,现在许多农村小学所使用的计算机都很陈旧(有的还没有),由于教师上课为了需要,要安装许多教学软件,结果软件占用计算机系统太多资源,这些直接导致了计算机运行速度很慢,再加上有的时候有些软件还不兼容,直接会造成计算机“卡住”。这样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例如,编者在课堂上实际进行了幻灯片的播放,计算机确实运行太慢,迟迟播放不幻灯片,对课堂造成不利的影响。

第7篇:美轮美奂范文

小学美术环境教育就是指美术教育所需的环境条件,随着教育的不断进步,美术教育不能仅限于课堂教学,它还需要大自然的帮助,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习感悟美术知识。小学美术环境教学有自身的教学原则,

(1)渗透原则,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主动积极地去探索美术知识,渗透性教学给美术环境教育提供了很多方便,很符合现代教育的标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地学习小学美术知识。

(2)地域性原则,环境教学给小学美术教学的帮助很多,而且环境对学生的创作影响很深远,小学美术教学的环境因素对学生的学习很重要,可是教育的环境是一个不定向因素,它会因为地域的不同而对学生有不一样的影响,学生也会对美术有不一样的感悟。所以,教师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应多帮助学生去了解更多的环境,感悟更多的美术知识,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有效性。

(3)创造和审美原则,小学美术环境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审美能力,这两个能力相互协作,密不可分,因为在教师授课时,引导学生观赏美术作品,并对美术作品进行品评,相信学生在不断地鉴赏过程中审美能力会不断提升,对美术作品的创作也会有不同以往的感悟,丰富了学生的内在修养,提高美术创造能力。

(4)主体主导的原则,在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借助教学环境,把学生作为教学对象,让其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让学生自如地在课堂里发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主动追求更多的知识,提高课堂气氛。

二、加强环境教育与美术教学的紧密结合

第8篇:美轮美奂范文

安徽省紧临江浙沪等沿海发达省区,区位优势明显;作为传统农业大省,农业资源富集;作为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影响颇为深远。在30余年改革探索的实践中,乡村经济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潜在优势初现端倪,农业发展方式迅速转变,农民收入构成呈多元化发展态势,适应高科技发展的现代农业初具规模,从而为安徽顺利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基于传统因素,安徽村舍空间布局、乡村人口结构及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明显失衡。村庄的密度和规模由西北向东南总体上呈减量态势,而乡村环境和经济发展却呈增量态势:皖北和皖西北以平原为主,村庄密度高、规模大,但经济发展却相对滞后,降雨量少、气候干燥,农业发展的盲目性、无序性对乡村环境的破坏相当严重;皖中及沿江地区以丘陵为主,村庄密度较高、规模较大,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势低平、河流布网,由于工业“三废”处理的随意性、趋利性,对土质、水体等的污染面积较大;皖南地区以山地为主,村庄密度偏低、规模较小,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植被覆盖率较高,降雨量多、气候温润,工农业发展对乡村环境的破坏程度低,适宜人居。总体上看,安徽乡村发展分区差异明显、村庄村舍规划不成体系、基础设施配套尚待完善,这些都是乡村建设中不尽人意之处,离乡村“三美”的总体目标还有相当的差距。亦如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推崇者梁漱溟先生所言,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以乡村为基础,并以乡村为主体的,故乡村状况的好坏,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和从事其他建设的根本前提”。安徽美好乡村建设不是纯粹迎合时展的乡村重建运动,更不是“返景入深林”的复古造势运动,而是在保护乡村生态环境资源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山林水体、民俗文化等乡土优势资源,推进乡村产业和经济快速发展,提高村居生活的品位和档次;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凸显乡村山水风貌和人文地域特色,完善中心村道路、电力、供排水、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有效处理产业“三废”和农村生活垃圾,不断优化人居生态环境,营造一道“绿水蓝天、文化和谐”的乡村美丽风景线。

二、美好乡村建设需要政府提供保护环境的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是指在一般情况下,不能或难以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个人或企业提供而主要由政府提供以满足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或服务。从供给方面看,公共物品具有共享性即“非排他性”的特征;从消费方面看,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的特征。依据满足公共物品属性的程度,可以将其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环境作为公共物品,相较于其他公共物品而言,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环境公共物品既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亦是从事生产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从供给渠道来看,环境公共物品可以分为两大类:或基于“上天恩赐”而形成的自然物,如江河湖泊、高山深谷、海洋空气、动植物群等,是每个人都可以享用的;或基于特定需要,必须由行为主体(譬如政府)来提供的公共环境设施(譬如防洪工程、污水处理器材等“硬件”设施),环境“软件”(譬如环境制度、环境信息、环境文化、环境政策,等等)。从消费角度而言,有些环境物品可以看作纯公共物品,具有共享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即一个人消费无法阻止其他人或集体的消费,譬如正常情况下人们对空气的利用;有些环境物品是准公共物品或拥挤物品,消费中不排除集体行为,但超过其承载量就会产生负效应,譬如过度放牧会造成草场资源破坏,过度抽取地下水会导致水源枯竭,等等。然而,在市场机制尚不完善的初期阶段,由于趋利避害的人性使然,环境资源的配置往往是低效率的。这种低效率主要表现为外部不经济性,“当生产或消费的所有副作用没有被包括在市场内时,外部经济效果就发生了”,这就是所谓的环境资源成本的外溢现象。环境资源成本的外溢扭曲了环境公共物品的真实价值,也使环境公共物品变成了一种稀缺资源。就我国而言,市场失灵诱使环境公共物品成为稀缺资源最早产生于经济发达省区或资源富集省区。而经济发达相对滞后的省区则是在模仿和承接发达省区产业转移的进程中,出现了环境资源稀缺等诸类问题。安徽省紧临东部沿海的发达省区,在中部崛起的战略架构中,始终面临着跨越发展的强大压力。为了赶超东部发达省区,切实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环境资源的透支消费演化为一种时尚,经济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在此背景下,乡村环境资源保护也被极大地忽略了,片面追求产业的发展,对环境稀缺资源消费远远超过了其承载的最大阈值,乃至酿成了诸多环境问题。无可争辩的是,乡村环境治理作为推进美好乡村建设进程中的复杂工程,解决之尚需要政府提供保护环境的公共物品。

(一)政府需要为环境公共物品生产提供制度保障诸如环境公共物品这种“对每个人都有益的事情,只能通过集体行动来完成”,政府拥有庞大的行政资源,无疑是集体行动中最强力的组织单位,如果积极作为是能够满足社会民众对环境公共物品需求的。站在这个角度来说,政府无疑是环境公共物品的最佳提供者。安徽乡村环境治理的实践证明,当前政府最迫切需要做的就是为环境公共物品的生产提供制度保障。任何一种游戏,要能持续进行下去,离不开相应的游戏规则,生产环境公共物品犹如一场游戏,又何尝不需要规则呢?诚如奥尔森所言,在提供公共物品的集体行动中,正式约束或外在的制度往往是解决集体行动困难的重要保证。笼统地说,环境制度体系包括环境法律法规、政府行政命令、环境政策规章和环境质量标准等一系列带有强制性、约束力的制度规则,在维护环境公共物品正常生产方面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美好乡村建设涉及道路硬化、村旁绿化、景观设计、垃圾处理等多项举措,均与乡村环境治理有着直接的联系,需要大量的环境公共物品。而这些环境公共物品牵涉面太大,社会自助、他人自觉又带有较大的盲目性、趋利性,于环境问题的解决显然有些无济于事。但是,带有强制力的法律法规、政策规章不仅可以引导环境公共物品生产,而且还可以为环境公共物品的生产提供制度性保障,从而使其提供变得更加快捷、高效。

(二)纯环境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或生产纯环境公共物品具有完全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因其内容复杂性、生态系统性和利益普适性,是不能排除消费上搭便车行为的。况且,有些纯环境公共物品(譬如环境保护政策、环境信息等)是个人或社会很难提供的,而有些纯公共物品(譬如平衡生态系统、净化空气等)虽然可以由个人或社会生产提供,但却难以从生产中获取利润,甚至连收回成本都存在很大的困难,个人或社会也自然而然没了生产、提供环境公共物品的动力。因此,此类环境公共物品一般是由政府生产或提供的。安徽省在推进美好乡村建设进程中,纯环境公共物品的生产、提供,就政府层面而言,需要做到:其一,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就全省范围言,除合肥、芜湖、马鞍山等城郊和东南部经济条件较好的乡村以外,绝大部分乡村没有实力雄厚的经济实体,也难以为乡村基层组织提供比较稳定的税收,因此乡村基层组织的经济自助能力是极为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乡村基层组织将大量资金用于纯环境公共物品的生产、提供是不现实的。其二,产、学、研相结合,加大对纯环境纯公共物品的科研投入。提供纯环境公共物品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也有助于美好乡村建设的顺利推进。但是纯环境公共物品是关系到能否合理利用资源和科学保护环境等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涉及到生态学、环境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技术知识。因此,生产或提供适合美好乡村建设的纯环境公共物品,需要将产、学、研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其优势,避免单向度作业。其三,制定适宜美好乡村建设的环境监测标准和环境政策。与城市相比,乡村环境承载量大、自我恢复能力强,将适合城市的环境监测标准、环境政策和环境治理模式原样套用于乡村环境的治理,无疑是不适合的。如果这样,只能导致乡村更大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

(三)生产或提供准环境公共物品也离不开政府协作准环境公共物品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局部的排他性的特征,只有达到了某个临界点,才会出现拥挤的现象。也只有在此情况下,继续消费才会导致低效率。换句话来说,准环境公共物品如果利用得当就有利润空间,也自然能够激励个人或企业生产或提供。当然,这需要政府借助法律法规等制度体系给予适当的安排,才能调动社会力量生产或提供准环境公共物品的主动性、积极性。退一步说,政府部门作为利益阶层中“相对独立的一元,产生了独立的利益诉求。这就导致了政府及政府官员可能在理性经济人的支配下,进行权力设租、寻租现象,使公共产品的供给违背初始目标”,继而在提供准环境公共物品上出现“政府失灵”。因此,就准环境公共物品生产或提供而言,适当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让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其中也是十分必要的。而政府与社会力量协作即是其间最有效的运行方式:政府可以通过契约形式,对准环境公共物品(譬如美好乡村建设中的村庄规划、排灌河渠维护、村旁绿化和垃圾处理等)的数量和质量作出明确要求,同时将其生产权让渡给企业或非营利性组织,由其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政府也可以通过财税补贴的形式,对利润空间较小的项目给予适当减免或优惠。尚需要提及的是,合资共建也是值得探讨的协作方式。在此方面,浙江临安市美好乡村建设中合资共建项目的一些成功做法,其经验有借鉴价值。

三、美好乡村环境治理,“有所作为”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当前,乡村环境不容乐观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一致共识。乡村环境治理的难度不亚于城市环境治理,此即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况且,基于乡村环境法规不完善、民间环保组织严重缺失、民众环保意识整体性不高以及乡村环境治理的强外部性特征等复杂因素“决定了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主导地位,农村环境的地域性特征进一步要求地方政府尤其是县及乡镇政府应该成为农村环境治理的重要作用”。美好乡村环境治理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政府尤其是县乡两级政府需要切实履行职能,准确定位并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到有所作为、善于作为。

(一)进一步明确并适度强化基层政府的环境治理职能理论上言,中央和地方环境管理权限的合理划分,既利于环保主管部门的集中统一管理,又助于各级环保部门结合自身地方实际,充分实现优势资源互补。但由于县乡等基层环境管理权限散落于多个行政部门中,权、责、利等权限的划分也较为笼统,多地环保部门形同虚设,实际职权却被发改委、水利局、林业局、住建局、农资委等肢解了。一旦出现较为严重环境问题,必然导致部门间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因此,实现乡村环境有效治理,明确各行政部门职能并适度强化环保部门职能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明确政府环境管理职能,有助于发挥政府的征税权、禁止权、处罚权和节省交易费用等优势。政府在作出决策时才能将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起来考虑,尽量做到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反之,如果行政部门充当地方经济利益的代表和执行人,作出的决策就可能是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即便结果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乡村环境治理也是丝毫无益的。具体而言,在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进程中,县乡等基层行政部门在决策系统中应当增加环境权重,通过制定严格的环境标准加强环境监管,重视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引进“三低一高”(即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新型产业发展,逐步引导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稳步推进乡村环境改善长期以来,由于乡村建设缺少权威性的指导文件,也没有村庄建设的整体规划,随心所欲地盲目建设弄得乡村千疮百孔、满目疮痍,极大地改变了乡村的原貌。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修建的灌溉渠、预留的可耕地、承载生物多样性的湿地或沼泽地等资源在注重效率、“增产增收”的运动中,一批批地变成了良田;21世纪伊始,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一栋栋高楼在良田中拔地而起。随着时间流逝,美丽的田园风光正在消逝,也警示着人们:乡村环境治理需要权威性的规划引领,需要树立示范村、“样板村”,发挥其示范带动效应。《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的应时而生,为美好乡村建设提供了指导性文件。丘陵平原各领千秋,山寨村郭各具特色。中国乡村,“政府机构在环境污染的控制与整治方面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为此,乡村环境治理中要果断地摒弃奇思妙想,而应当充分发挥政府“强制性地规定人们必须做什么、不得做什么”,以《规划》为引领,规划建设中仿效云南丽江古城、湖南湘西凤凰古城,充分借助山势水体走向,在保持乡村田园风光的前提下,体现浓郁的乡土气息。村口环境治理重在绿荫成行、植物造景;河道整治旨在疏通水系、改善水质;庭院环境设计讲究特色、营造和谐。具体实施当中也要坚持试点先行、量力为之,在试点取得显著成效以后才能逐步推广,切忌脱离实际、盲目蛮干。

(三)完善基层政府的乡村环境考核激励机制2005年11月23日,国务院通过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指出“建立科学评价发展与环境保护成果机制,将环境保护纳入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公布考核结果,严格责任追究制”。尽管国家层面明文规定将环境保护纳入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内容,但是基于乡村环境治理初始化投资量大、盈利空间较小,短期内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相对有限,地方政府在考核具体操作中,GDP的权重仍然有些偏高,环境保护、能源消耗等作为考核体系中的软性指标,基本上没有落到实处。如此以来,乡村环境治理反倒成了基层政府唱起的“高调”进行曲,滥用环境资源的丑恶现象却是屡禁不止。因此,乡村环境治理需要省市行政部门通过有效制度安排,设计出一套关于环境考核的激励机制,才能使县乡基层政府、环保局等部门有足够的动力去加强保护环境、履行环境监察等职能。

(四)加大环保宣传力度,着力提升民众的生态环保意识美国学者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写道:“沉重的决策担子,最后将不得不通过广泛的民主参政来分担解决,否则政治制度无法维持。”乡村环境治理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乡村环境治理若没有民众的主动参与、积极行动,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为此,政府要有效推动乡村环境治理,提高民众环保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纵向比较,民众的环保意识的确有明显的提高。但是,由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彻底改变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加之民众普遍缺乏环保知识,客观上也需要县乡基层政府做好环保知识的普及工作。为此,需要基层政府结合地域特色,精心策划,拟定出操作性强的宣传方案。譬如,开展以环保宣传标语上墙、环保观念入脑为内容的“环保知识下乡”活动,举办环保知识培训或环保知识竞赛,指导“绿村化林”创建活动,播放警示环境影片或展示“震撼性”的环境宣传画,等等。为了便于宣传活动的开展,凸显环保宣传的效果,可以采取“传、帮、带”,或“传接力棒式”等多种方式进行。“传”即由资深环保专员将环保知识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传授给觉悟相对较高的乡村干部,然后由乡村干部带着环保知识去做广大村民的工作;“帮”即由接受能力较强的村民或充分发挥中小学的教育职能帮助环保意识较差的所谓“后进者”;“带”即充分发挥环境治理成效显著乡村的示范带动作用,逐步形成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继而以点连线、以线筑面,有序地带动更多的民众参与其中,在亲历生态环境变化的实践中提升其生态环保意识。

第9篇:美轮美奂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 公益广告 媒介选择

一、传统媒体和新媒体

关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学界已经有过很多的研究讨论,就广告传播过程中的媒介选择问题,也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声音,但有一点人们已经达成共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无法在短时间内形成相互替代关系,二者必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共存,但对资源的争斗会持续下去。

(一)传统媒体

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被视为四大传统媒体。在广告传播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报纸是当代视觉公益广告媒体的重要成员,报刊由于其覆盖面广发行量大、读者广泛而稳定、传播迅速时效快、选择性强、流传保存时间长而在媒体中影响最大。

杂志印刷精美,艺术感染力强,传播速度最慢,但杂志广告的有效宣传时间最长,传阅率最高,读者群的分界更清晰。

广播除具有制作容易、费用低廉的特点外,还有着其他媒介不可比拟的优势:广播覆盖面广,传播迅速,不受场地限制等。

电视在传统大众媒介中以混合感染力著称,图像的造型表现力、视觉冲击力和声音的渲染作用是电视公益广告获得效果的最强有力的表现手段。

(二)新媒体

我们现今所说的新媒体,是指建立在数字技术处理信息的基础之上的数字媒体。包括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

新媒体以前所未有的整合能力包融了传统媒体的诸多优点,如:传播精准、广告成本低、受众可参与互动、受众抵触心理小、科技含量高等。

比如:2007年央视广告收入突破百亿元,2008年央视黄金资源广告招标80.2861亿元,2009年,央视黄金时段招标的收入为92.5627亿元。如此高昂的广告费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无力承担的。而根据门户网站新浪网络广告2008年第四季度到2009年第一季度报价单,一条位于新浪网首页的250*230 Pixels的矩形广告,价格是两轮播1万元/条/天,相对于央视广告而言具有极高的性价比。

再如,新媒体的针对性强、受众定位准确,传播精准。新媒体受众因为较为相同的原因或兴趣聚集在一起,受众的共性特点明显,新媒体广告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将受众准确定位,保证传播效果。如博客使兴趣相同的人聚集在一起,传播走向分众化。博客信息具有高效的扩散渠道,广告节省开支,互动体验性强,内容题材和方式灵活。

二、新媒体环境下美国公益广告的探索

众所周知,公益广告是指为维护社会公德,帮助改善和解决社会公共问题而组织开展的广告活动。正因为公益广告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的特点,使得公益广告的发展往往步履维艰,在当下的中国更是如此。

从国外公益广告的发展情况看,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也曾出现过公益广告的发展瓶颈,其通过新媒体寻求解决方案,为我们提供了崭新的思路。而新媒体技术上的优势为公益广告提供了许多崭新的传播形式和巨大的发展机遇。

三、我国公益广告的三种媒体发展策略

基于对公益广告的以上探讨,结合新媒体的特征,就我国公益广告的媒介选择提出了三种媒体策略。

(一)利用网络媒体促进公益广告发展的策略

网络公益广告是网络广告的一个分支,它是指以数字代码作为载体,采用先进的电子多媒体技术设计制作,通过互联网广泛传播,具有良好交互功能的,旨在以倡导或警示等方式来传播某种公益观念,是为公众利益服务的非商业性广告 。

目前,我国网络公益广告的开展主要有两种途径:

一是自发性的,多由网站来策划选题。

如2000年9月,国际Webmaster协会(中国)在其站点上率先推出网络公益广告专题频道,开启了网络公益广告的先河。该频道主要是通过提供一些当今引人关注的公益新闻与焦点话题,激发网络专业设计人员的创作灵感,同时征集有关公益广告主题的网络广告作品,在业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二是由政府职能部门出面。

2001年11月,中国广告协会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广告司、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中国红十字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组织首届网络公益广告活动,旨在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增强全社会对公益事业的关注与参。

(二)利用环境媒体发展公益广告的策略

在大众传播信息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在大众媒体的高投入、高损耗已不可避免。许多人把目光转向了受众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介质,虽然他们传播范围小,但与受众生活走得更近,我们将这类媒体称为环境媒体(Ambient Media)。

我们将环境媒体分为两类:户外媒体和近身媒体。

户外媒体主要是指的户外大型广告牌,路牌、霓虹灯、电子屏幕、灯箱、气球、飞艇、车厢等等;近身媒体主要是大众在生活里经常使用和接触到的物品,比如:公交车、社区宣传设施、小型户外路牌、可以做广告的墙壁,甚至雨伞、火柴盒、打火机、餐具、餐巾纸、商品的包装袋等等。

环境媒体拥有良好的针对性,与生活环境融为一体,易于为受众接受,同时费用相对低廉。

由中华环境基金会发起,上海DDB广告公司制作的户外装置《绿色步行》便是优秀环境广告的代表。该作品获得了2010年戛纳广告节金狮奖、2010年英国绿色奖”颁发的两枚大奖以及中国4a金海豹创意奖、2011年AME(广告营销效果奖)。这则广告的目的是鼓励中国人为保护环境做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

(三)整合传播发展公益广告的策略

根据美国“4A”协会的定义,整合营销传播是“一个营销传播计划概念,要求充分认识用来制定综合计划时所使用的各种带来附加值的传播手段——如普通广告、直接反应广告、销售促进和公共关系——并将之结合,提供具有良好清晰度、连贯性的信息,使传播影响力最大化”。

就整合营销传播而言,媒体的整合是极为重要的,是整合传播公益广告的重要内容之一。

媒体整合可以增强媒体效果,更可以通过媒体的交叉作用,提高媒体在一定时期内的作用,使更多潜在受众群得到认知,提高公益广告诉求目标的普及率,保证在相对较快的时间里面更快速更直接地影响社会。

媒体整合可以更 全面地发挥媒体功效,使其使用的媒体成为一个相对完整、立体的信息网络,强化单一媒体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并通过交互式作用,多面冲击受众的感官,加强受众对公益诉求的印象,提高公益广告的感染力。

媒体整合可以使媒体的短期功效转换为长期功效,使公益广告的影响力和冲击力得到保持及发展,不致呈现信息的短缺,造成遗忘以及信息曲线下降,从而使信息保持延续,并在一定的时期内维持其社会效益。7

美国癌症协会(ACS)是世界上著名的公益团体之一,其主要工作是将有关癌症的各种信息传播给患者、医生、护士、社会高层人士以及能够早期发现并控制癌症发展的人。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认识到,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选择并非是在新媒体的狭窄范围内择优,而是将视野投向新旧结合、策略整合的方向上去,以期获得更佳的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 白雪竹,徐威贺,《解读数字化语境下的新媒体及其商业应用设计》,《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2.熊忠辉,《新媒体与大众传媒业态变迁》,《视听界》,2006年第4期。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