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范文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第1篇: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范文

    1、引言

    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儿童与少年之间的转型阶段。在生理与心理方面都会有许多微妙的变化:从生理上讲,此时已出现有别于童年的变化,开始对于这种变化给予前所未有的关注。从心理上讲,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丰富,悄然地迈进了风云变幻的心的历程。这种变化是可喜的,这样才能接近或者达到心智的成熟,才能长大。

    据调查,我们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他们的心理障碍率越来越高。[1]目前我国的心理疾病病人约1600万,13%是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发病。[2]据估计,我国20%—30%的家庭中存在心理精神问题,大多数是儿童,现实生活里出现的许多问题都表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特别是学校教育更是担当重任。[3]

    2、小学生心理健康因素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人们研究和认识较多的是中学生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则关注不多,认识不足。大量事实表明,小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并时时影响着小学生们的健康成长。某小学生在学校被老师及同学骂为“白痴”而引起精神分裂症;河南南阳市两级法院受理多起因教师教育方法简单粗暴而引起小学生心理障碍诉讼案。

    3、小学生心理健康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小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纷繁复杂,其成因也是多方面的,但是根据小学的年龄特点,据我观察,与之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以下几点:

    3.1 家庭因素

    家庭是学生生活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少年儿童的第一 任 老师,对他们心理健康发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最初是家庭。一些小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由于受到兴趣、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加之目前尚不够完善的教育体制以及教师、家长所实施的不正确的教育方法等外因作用,使小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直接影响着他们心理素质、智能发展的优劣。

    3.1.1父母关系

    在众多家庭因素中,父母间的不良关系对小学生心理健康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研究发现,家庭中父母间紧张的冲突关系会成为孩子心理创伤的背景。这种心理创伤,使孩子的性格带有一系列消极特点,并且可能导致孩子在神经——心理上的某些病态。父母冲突,关系不和对孩子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孩子生活在充满矛盾、父母的要求总不一致的环境中,家庭缺少宁静、平和、幸福、安定,缺少孩子心理健康发展所必须的一切条件;对各种道德规范越来越不习惯;不少孩子还会对自己的父母产生反感,在时甚至对其中一方怀有怨恨之情。

    3.1.2父母期望

    父母的要求和期望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对学生的期望过高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父母对孩子过高或过低的期望,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发展都是不利的,过高的期望会使孩子产生恐惧、挫折感,压抑、敌视等不良心理,严重的甚至走向犯罪。高低的期望则容易使孩子对自己的评价高低,产生自卑感,自暴自弃等。

    3.1.3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教养方式主要是指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家庭教养方式对学生心理健康不仅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而且还体现在对学校教育的效果起促进、干扰或消极的作用。在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小学生中,家长采取态度不一致,以压力为主、歧视,经常打骂等不良教养方式的百分数显着高于正常小学生。

    3.2 学校因素

    在学校因素中,学校的教育指导思想、教师素质、学生的学习负担、学生在学校的人际关系等,对小学生的心理心理健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虽然我们国家现在正在推行素质教育,但是应试教育的影子仍然出现在每一所学校。面对同学的竞争,他们埋头苦学,没有一点快乐而言。他们在长期枯燥的学习中,逐渐变成了一部只会开足马力,日夜工作的学习机器。

    3.2.1学校教育指导思想

    学校教育指导思想正确与否往往决定了一所学校的校风,决定了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扰教育工作的顽症,已经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阻碍,心理负担过重所产生的心理压力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

    3.2.2教师的素质

    学校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教师素质,因为教师不仅是学习活动的发动、组织者,同时也是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教师队伍的素质,如:教师的职业道德、责任感、情绪情感、个性和意志品质等,都对学生起着感染作用,所以,要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好的教师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无论班主任还是课 任 老师,是教师还是行政人员,都以建设和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为己任,注意自己的言行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好的教师能够从学生的角度体验和思考,善于因势利导,从学生的需要和实际水平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心理的积极因素;好的教师能够接纳学生的行为,尊重学生的人格,乐于帮助学生;好的教师还能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分享学生的情感体验,也就是理解显示……要做到这一切,自己首先必须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3.2.3学校人际关系

    学生在学校中的人际关系良好与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学生在学校的人际关系主要是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的小学生,必然充满归属感和安全感,其心理也得到健康发展;相反,一个师生关系紧张,必然会产生敌对、自卑、焦虑、恐惧情绪,这对其心理健康具有强烈的不良影响。

    3.2.4学校环境

    学校环境可以分为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大类。这两种环境对小学生的心理发展都起着陶冶作用。学校心理环境包括良好的校风、班风,良好的校风和班风催人积极上进、团结,人际关系和谐,这样的环境能够是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改善和提高;而消极的校风和班风,则是人情绪低落,感到压抑、纪律松懈、师生关系紧张,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水平必然降低,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极坏的影响。

    3.3造成小学生心理问题的社会因素

    一定的社会文化,决定了人们相应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就从外部影响了人们心理行为。在现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各种媒体信息进入了孩子们的眼中,如:暴力、滥用、少年犯罪、早恋……这些在是非观念并不是非常清晰的孩子们眼里处处充满了悬念。他们受到的社会因素有如下几点:

    3.3.1社会风气

    社会风气与小学生的关系就像自然气流与植物的关系一样,社会风气可以通过家庭、同伴、传媒、流行等途径影响其心理健康。因此,要确保小学生心理健康,学校、家庭、社会要共同抵制不良的社会风气的影响,净化环境,树立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

    3.3.2学习生活环境

    处于不同学习生活环境的学生,其心理健康状况也不仅相同。城乡差异、人口密度、环境污染、噪音等与人的生存密切相关,对人的心理健康都存在明显影响。

    4、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建议

    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时期,要让他们健康地成长,不仅仅是指身体上的健康。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美好状态或安全安宁。”我们知道心理上的健康对一个健康的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尤其是对于正在发育期的小学生,他们由客观因素导致的心理问题,不能自我调节,又不能及时得到他人的帮助、引导、教育,会出现不良心理症状,产生心理偏差,影响正常的心理活动,妨碍他们健康的发展,就成为心理障碍。我国心理学卫生专家早就呼吁:为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必须从防治儿童的心理障碍做起,培养儿童良好的心理状态和适应能力,培养儿童的健全人格。

    总之,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都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学校正确地开展心理咨询和思想教育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障碍、学习困难、改善人际关系,而且还可以为他们的个性发展打下长久而全面的基础。学校和家庭只要根据他们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去建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就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心理防范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相信心理上有“问题”的学生一定会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注释:

    [1] 刘锦娟. 小学生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J]. 黑龙江教育(小学文选), 2008,(04)

    [2] 陈秀英. 小学生快乐程度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 教学与管理, 2008,(18)

    [3] 武秀清,赵平. 浅谈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与教育[J]. 山东教育科研, 2000,(09)

    参考文献:

    [1] 黄彦.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解析及调适[J]. 小学教学参考, 2007,(15) .

    [2] 林建丰. 当前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及对策[J]. 校长阅刊, 2006,(05) .

第2篇: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初中生 心理问题 对策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道出了人们对身体健康的重视,但这个健康,人们常常侧重于身体有无疾病,而忽略心理上的健康。随着时代的发展,心理健康在人的健康中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认识越来越清晰,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那什么是心理健康呢?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那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如何能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心态,心理教育就首当其冲了。我是一名中学教师,面对的初中生正处于少年时期。这个阶段的他们,一半是儿童,一半是青年。幼稚与成熟并存,在人生的旅途中,这是一个身体和心理发展迅速的时期,也是充满希望又令人烦恼的时期,更是一个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初中阶段重视的不仅仅是为学生打好学习基础,还应当注重培养其良好的品质。心理健康对广大初中生而言就显得十分重要。历经这十几年的教学和深入接触学生,通过广泛的调查和总结,本人归纳了初中生常见的在学习、人际关系、青春期等几个方面的心理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维护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对策。

1 探讨、维护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意义。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普遍承受着比以往沉重得多的心理压力,各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频繁出现。而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和能力,全面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已成为社会和时展的需要。而心理健康是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在任何一个方面的发展都是建立在特定的心理素质之上的。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的重要因素,是其他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内因,可以制约或促进其他素质的形成与发展,也会影响其他素质的发挥。可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初中生正处于儿童向青年过渡的阶段,随着生理上的巨变,他们心理上也进入了一个动荡不定的时期,这时期的初中生的心理经常出现矛盾,性需求与规范约束的矛盾,这些矛盾冲突使得扔中生极易产生心理及行为的偏差。2008年6月份,学校对在校学生进行一次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发现有41%的初中生存在着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有20%的学生存在着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这说明初中生确实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这些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嫉妒自卑、任性孤僻、学习不良、考试焦虑、逆反心理、神经衰弱、青春期闭锁心理、社交困难、吸烟饮酒、打架、骂人、说谎、考试作弊、厌学、网瘾、玩游戏等。从我校初中生的现象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2.1 学习类。学习作为学生时代的主题,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亦是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我校初中生表现出来的主要体现在厌学、逃学、考试焦虑等。

2.1.1 厌学、逃学。随着社会的进步,各种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完善,学生的学习空间、时间更为自由。但是,我们也常常听到家长说:“我这孩子很聪明,如果把1/2的心思放在学习上,准能成学习尖子,可是他就是贪玩。讨厌学习,学习成绩差,经常开红灯以致于逃学。”在我学校不乏这类学生,这都是心理有困扰造成的学生厌学。造成学生厌学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

2.1.1.1 来自学生自身的人格缺陷。学生人格缺陷是造成目前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厌学学生的人格障碍大致有以下四种;①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缺乏学习的心理动力。现在的初中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生活优越,甚至于无后顾之忧,他们缺乏理想和积极的生活目际。②我父母是农村的,那个年代大字不识一箩筐,我也是遗传了这点,我天生就是笨,做什么事都比别人慢一拍,虽然勤能补拙,但那毕竟需要时间,别人都走远了,我要赶也来不及了,不如放弃。存在这类想法的学生有较严重的自卑感,对自己缺乏自信,自暴自弃,特别是在某一事上,显得比别人落后,他们更显得消极。③性格外向的学生喜怒哀乐形于色,与同学容易建立良好的关系,但也容易产生矛盾。一旦自尊受到伤害,就会产生抵触情绪。④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优越的家庭生活或父母的过分溺爱,造成孩子们缺少生活的磨练,他们意志薄弱,心理承受能力差,经不起挫折,一旦遇到波折就后退,以致无法自己克服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这种人格缺陷不仅是造成他们当前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而且更是有碍于他们的继续发展。

2.1.1.2 来自学校教育的“教”不适应学生的“学”。过去,我们注重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课堂上教师是“主演”,要求学生听从老师,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使得课堂气氛十分沉闷,一些学生就会厌学。再者传统的教学,老师更注重的是教学任务的完成,注重“教”,而很少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满堂灌输,基础稍差、不想学、或者精神差的学生就在这一知半解或一窍不通中度过,结果到头来还是不懂,最后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干脆逃学。可见老师的教不适应学生的学是造成学生厌学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其次,片面追求升学率、优秀率、获奖率,忽视学习困难生的发展。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许多中学还是没有摆脱考试这个指挥棒,以成绩评优、评奖,以致许多老师在班级授课制中以牺牲一部分学生的发展去求得这些荣誉。为了追求升学率,学校甚至于每个学期开学都织组一次考试,按成绩好差分加强班、优等班、普通班、职业班。这大大挫伤了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削弱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觉得在职业班就是恶劣学生的表现。

2.1.2 考试焦虑。一是大部分学校的考试体制是一期一大考、一月一中考、一星期一小考。期末、期中、单元、各类比赛,甚至出现考试泛化现象。以上问题是由学校的教育结构、学校的指导思想、学校的教育方针的影响而形成。从理论上是为了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但是给学生的感觉是时时都处在考试的紧张状态中,无形地给学生的心理加重了法码。造成对考试的恐惧。其次,我国目前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体制中,教育行政机构还存在不合理的现象;绝大部分学校的学生在初中阶段所学的知识基本上是为了升入高中,特别是重点高中,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升学。有些家长或者老师常给学生灌输升上重点高中就

等于一个脚踏入大学门坎的思想,这种情绪反映在学习上,就会感到学习沉重,讨厌学习,考试焦虑。教育结构不合理还表现出教育内容过难、无味,学生不感兴趣。因这种情况导致一些学生由厌恶学习发展到逃避学习,脱离学校到网吧、游戏厅等地方寻找不正当的刺激,从而形成一系列品行障碍。

2.2 人际关系。

2.2.1 与父母的关系。我们常听一些家长埋怨说:“我这孩子有什么事都不愿意和我们家长说,宁愿跟同学诉苦或者与老师谈。”这涉及到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问题。一个完整、和睦、民主的良好家庭给初中生营造一个温馨的归属港湾,孩子们时常感受来自家庭的温暖,来自父母的关怀,遇到什么困难他们才愿意和父母沟通:相反,一个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都是以自己为中心,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儿女们,从来不考虑孩子们是否愿意、是否接受,这就造成孩子们只知道听从、接受,而不会和父母谈自己的理想。从而造成了孤僻、专横的性格。另外,父母离异、家庭中的种种伤痕。都会给初中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有人研究认为:父母不和睦或父母一方死亡会给儿童在心理问题上造成更大的伤害。这是因为孩子在父母那里看到了人际的恶劣性,不和睦的父母关系对孩子的心理影响是多方面的,他们会有一种被人抛弃和愤怒感觉,并有可能变得抑郁、敌对、富于破坏性,并对学校和社会生活不感兴趣。他们认为是自己的父母给自己带来了痛苦,他们憎恨父母、家庭,认为家庭是造成不幸的根源所在。

2.2.2 与教师的关系。老师不仅是学生学习上的导师,也是学生生活上的朋友。据调查反映有72%的学生都希望老师在生活中能像大哥哥、大姐姐一样和他们相处,希望老师对学生多些理解、多些信任。初中学生年龄偏小,老师就成了学生心中的理想目标和公正代表。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理解与爱。如果老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学生指导帮助。对待学生冷漠,甚至横加指责,学生就会感到失望。更有甚者,教师对学生缺乏尊重、贬低其价值的不良态度,会使学生的心理遭受到严重的创伤,这也是师生间发生冲突的原因。这种情况下,学生会有压抑、消极的情绪产生,师生关系日趋紧张。

2.2.3 与同学们的关系。学校是一个大家庭,班里学生更是一家人,大部分学生都希望同学之间像一家人一样和睦相处、彼此关爱。初中生和小学生、高中生一样除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支持外,也希望在同班或同级里获得被同学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有的同学由于性格孤僻,不善交往,所以和同学的关系不融洽,甚至有时关系紧张,这样的情况又会使他们的孤独感越来越严重,却因为苦无对策而形成恶性循环。

2.3 青春期心理。

2.3.1 青春期闭锁心理。初中生随着年龄增长,特别是青春期的心理和生理都日趋成熟,有些学生不善于跟父母、老师、同学沟通,心理的困惑和疑虑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就表现出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于同一个体。可以说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较为特殊的问题。闭锁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处于消极情况控制下,封闭与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它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

2.3.2 情绪、情感激荡,或彰显、或内隐。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变化会使学生的心理发生微妙的变化,初中生对外界的事物特别敏感,一个微笑可以使他们的情绪飞扬、极度兴奋,一段感人的话语会使他们激动无比、心潮澎湃。然而有时有的学生不管内心是激动、高兴还是苦恼、消沉,都不会轻易表露出来,他们有话、有秘密想与别人倾吐,面对老师和父母却又缄默不言,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解决,他们便会出现压抑心理,变得焦虑与抑郁。

2.3.3 早恋。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身体发育加快,第二性征出现,生理成熟时间提前,出现性发育迅速趋于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现代的初中生与过去相比眼界宽了、想的多了,早已跳出了学校这个“圈”,但他们的认识能力和自控能力有限,又处于青春期,难免会有青春的悸动。特别是受到社会上歪风的影响,他们认为谈恋爱是时尚、是一种潮流,不谈就是落后。再者从小学升入初中,意味着学生开始独立生活,父母可以不接送了,但相当一部分家长没有做好过渡工作,放手过早,又疏于管教。以致学生获得了很多可特别利用的个人空间和时间。另外,部分家庭的离婚大战和离异现实导致学生失去情感寄托和生活监护,从而为早恋创造了条件。初中生早恋具有自发性、隐蔽性、盲目性、矛盾性等特点,尽管这种恋爱带有好奇和模仿的成份,但却是一个令人十分关注的问题。

3 学校教育对策。

3.1 开设心理辅导课。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问题比较突出的时期。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学生的心理问题就理应从心理上去排除,只有困扰得到了及时的排解,才会更有利于初中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学校领导应将心理课纳入课程日程安排,侧重心理卫生知识学习辅导。对学生进行科学用脑训练,为学生讲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着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动机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进行生活辅导,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处理自身身心发展变化和调节心理的技能,排除心理上的各种障碍。克服如情绪、社交、休闲、消费、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初二下学期开始可进行升学与择业辅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为自己的未来制定计划。

第3篇: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范文

正如著名教育学家叶澜教授说:“要使每一个教师都强烈地意识到我们的工作直接面对生命,关系到人类最宝贵的财富――生命的成长。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价值的事业。”那么,怎样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谈点肤浅的认识。

一、深入了解,诊断分析

全面细致深入地了解学生、分析心理问题的实质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前提。教师对学生信息的获取是建立在对学生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的,包括了解学生本人的基本情况、家庭状况、有关的社会背景以及学生近期的状态等。同时,教师应注意倾听学生的诉说,有助于学生澄清问题和阐明问题。对小学生的心理咨询进行评估时,一定要注意问题的多层次性、多样性和多侧面性。学生常见的行为问题、情感问题、知识问题,往往是相互交织而又不断变化,而就某一问题来看,也存在着诱发因素多样、程度不同的差别。据有关专家的调查剖析,当前小学生存在畏难、压抑、任性、占强、情感脆弱等心理问题,个别学生还表现攀比、贪图享受、羡慕权利的不良社会心态。因此,教师一定要保持敏锐的观察力,随时从多方面了解信息,准确把握学生心理问题的实质,从心理问题中找出主要方面,从引发心理问题的许多因素中找出主要原因,以利“对症下药”、“药到病除”。例如:发现某学生近期心情不舒畅,天天闷闷不乐,学习成绩滑坡。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全面分析该生近期与老师、同学间的关系,同时,应深入班级、家庭进行了解,从而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二、建立关系,实施干预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顺利施教和学生接受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关键在教师,而教师的知心是对学生内心世界的外力促进,是打通学生内心世界的道路。教师个人品质修养,是学生情绪情感的重要诱因。在师生交往中教师应消除权威心理,与学生建立平等关系;消除急躁心理,与学生建立和谐关系;消除偏袒心理,与学生建立纯洁关系。教师要对学生施以无尽的爱,同他们打成一片,感化、诱惑学生的心灵。多对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和鼓励。让学生领悟到师生之间是一种心理的完全平等,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尊重和心理互动基础上的特殊的人际关系。

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建立以后,就根据心理问题的实质和对导致心理问题的原因的分析,提出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案,并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实施干预。首先,应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时,既要有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又要有高度机智的工作艺术,切忌简单粗暴、主观专断、指责、训斥,而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情感人,以理服人,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心理问题、心理障碍不同,采用个别谈话、上门诊断、电话联系等方式,引导学生发挥心理潜能,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例如:某生整天精神不振、厌学。针对这一心理问题,老师进行了全面深入地了解,得知症结的该生父母离异,缺少爱。于是,该班班主任就经常关心他,爱护他。同时,找他个别谈心,让他正确对待此事。没过多久,该生终于成了一位好学生。其次,注意培养小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提高对人生意义的认识,帮助树立远大的理想,对前途充满希望和信心。同时,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个性,帮助克服不良的性格特征;再次,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与成绩,消除过分强烈的自我意识。学校和老师应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同时,应引导学生善于控制、调节焦虑程度,鼓励学生勇于挑战,不怕困难,积极进取;最后,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心理问题,选用劝慰、暗示、互惠等方法,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咨询 ,使其心理健康发展。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和对小学生所提供的方案以及对小学生心理问题实施的干预措施,都必须遵守法律和伦理的要求;同时,对被咨询的小学生姓名、咨询陈述的内容,尤其是涉及到小学生自尊心和人格等方面的问题,要给予保密,确保小学生的基本权利不受侵害。

第4篇: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一、什么是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常见心理问题是指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中普遍存在的、典型的、共性的不良心理状态及心理障碍问题。小学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是他们在身心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出F的心理冲突、困惑、挫折、烦恼等心理失衡、失调和失误等心理状态不良、不适应学习、生活和社会的现象。在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时,要注意两点:第一,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与一个人是否有不健康的心理不是一回事。前者侧重描述一个人的整体状态,是侧重人,后者侧重描述一个人就某事而言的情况,是侧重事。偶尔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并不意味着心理不健康。第二,心理健康状态不是静止的、固定的,而是动态的、变化的。此外,心理健康状态从健康到不健康是一种连续的状态。许多情况下,异常与正常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因此,心理健康的状态与其说是正确与异常这种类型上的差异,不如说是程度上的差异。

我国学者倾向于心理健康的生存标准,而西方学者在重视生存标准的同时,还倡导发展标准。这两种标准,在我们确定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时都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尤其是发展标准的引入,对学校心理辅导工作具有现实意义。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应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智力正常。智力是学生进行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一个弱智学生是无从谈心理健康的。

2.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情绪在心理健康中起着重要作用。心理健康的人能经常保持积极情绪,对生活中所遭受的冲突和挫折具有必要的忍耐力,对不良情绪能适度宣泄。

3.能够悦纳自我。心理健康的人具有积极的自我形象,能现实地评价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不会过分掩饰自己,不会刻意取悦于人,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别人的评价与议论。

4.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5.有较强的自制力。自制力是人能动性的体现。心理健康的人学习工作目标明确,自觉性高,能主动克服困难,有毅力。

6.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健康。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使人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养健全人格。

7.能动地适应现实环境。不能有效处理与周围现实环境的关系是导致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

二、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

农村小学生留守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集在四个方面:1.学校教育与生活问题。学习缺乏计划性,学习习惯不良,学习焦虑,厌恶学习,逃学、旷课。2.人格问题。多愁善感,害羞,自卑,粗心大意,自控能力差,情绪不稳定。3.家庭问题。留守学生父母角色暂时缺失的影响,破碎家庭。4.社会与道德问题。说谎,不礼貌,小偷小摸,打架,欺负弱者。

他们大都有冷漠、孤独、厌学、焦虑、自卑、敌对心理等共性问题,这些都是不正确心理观,是由自身的素质、环境、教育、家庭影响等诸多因素造成。同时,留守儿童还伴有一些功能性心理疾病,表现为身体某个部位不自觉发生不适,如:肚痛、发烧、胃病、肠胃疾病、冷汗、痉挛等,医院检查诊断不出问题,实际存在心理疾患。

三、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常见心理问题

根据我国学者提出的理论和自身研究总结出小学六种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学习方面厌学与逃学问题。据调查,有厌学情绪的小学生占总数的5%-----10%。这些厌学的小学生主要是因为对学习缺乏兴趣,从而成为老师、同学及家长眼中的差生,加上成绩不好,对学习慢慢失去了尚有的一点儿兴趣,成为了厌学。这时的小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做作业依赖家长或不做作业,在上课时间玩东西、看书、东张西望,渐渐地,他们干脆从厌学转变为逃学。当然,厌学的心理也会发生在优等生身上。这些优等生,由于心理承受力小,一旦别人超过了自己或自己目标未达到,就会产生厌学心理。

(二)人际交往方面对他人冷漠敌视。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而家人又忙,对孩子自然出缺乏交流。孩子也不会寻找方法,慢慢地,接触的人越来越少,交往能力也开始下降,不管面对什么以沉默来对待。加上家里的大人对孩子百依百顺,让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就算与别人交往,也是唯我独尊,不会谅解别人。缺少正常的人际交往,内心苦闷而无法宣泄。常把内心的烦恼、愤恨向他人发泄。殴打、谩骂同学,损坏公物,甚至轻生。

(三)对周边环境适应问题、对人多疑恐惧。当自己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时,有些人能尽快的适应这里的环境,而有些人却一直对这个陌生环境保持距离,不愿去适应。在困难面前,也是知难而退,就造成了小学生的不能学会正常交往。

(四)意志障碍。意志力薄弱,不论说话、做事都经不起外界的打击。中国家长从小就对孩子付出太多的爱,让呵护变为溺爱。他们在学习、活动各方面一遇到暴风雨,就采用逃避的方式,当他们习惯了这种逃避方式后,就会将他们本来就很薄弱的意志力变得更薄弱。

(五)依赖心理。有依赖心理的小学生,主要表现在对环境、家人的依赖。他们从小到大都是在身边的人关怀及呵护下长大的,不会做任何事或是做事不熟悉。这些有依赖心理的人,当被家人或他人说几句后,就会感觉没人再爱他,他失去了所有爱。

(六)逆反心理严重。不听家长和教师的劝导,故意对着干;当得不到教师和集体的重视时,用恶作剧来显示自己,常常表现出自己年龄、身份能力极不相称的幼稚行为,对别人的议论十分敏感,少言寡语,不愿与同学交往。

四、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原因

(一)社会层面

社会环境重视度不高,整个社会文化氛围上,心理学健康教育知识未全面普及,农村教师、家长重视程度不高。

(二)家长层面

1.寄予孩子很高的期望。部分家长因为自身经历的原因,对下一代寄予过高的要求与期望,不断地施压。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迎合家长、迎合老师,但往往忽略了孩子本身的需求。这样“优秀”的孩子,是一枚炸弹!随时会被引爆,不是炸伤别人,就是炸坏自己!

2.期望值过低。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已经送到学校,教育孩子就是老师的事情了,对学生放任自流,经常以忙为借口,忽略孩子的学习,久而久之,学生自我放弃现象严重。

3.教育方式冷漠。当学生出现问题时,大部分家长采用的是打骂的方式,而不会采用沟通、理解的方式。

4.^分的溺爱与保护。有些家长对孩子只求物质上的满足,而在精神和道德上管束较少。同时,不明是非,对老师合理正确的教育方式存在不满,认为自己的孩子最好,最优秀,不可能犯错。不允许老师教育,与老师发生口角等,这也严重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进而产生不尊重老师,野蛮等行为。

5.家长缺乏正确合理的教育方法。有家长意识到孩子的心理问题重于身体与学习的问题,但在教育时没有掌握科学合理的方法,没有足够的理论基础。

(三)客观环境层面

1.家庭环境对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影响。许多有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其家庭主要有“单亲家庭”“父母离异”“父母遗弃”“家庭暴力”等问题,这种家庭环境都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伤害。

2.学校教育对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影响。在农村地区,心理教育的实施受师资条件的限制,普及不够,方法简单,心理教育意识淡泊,教育结构不合理表现出教学内容过难,导致一些学生由厌恶学习发展到逃避学习。加之目前农村小学片面追求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采取一些违反心理健康原则的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和教育措施,给学生的心理造成很大压力。

3.发达和完善的大众传媒对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影响。大众传播媒介的日益发达和完善,电影、电视、网络等,无时不把相互矛盾甚至相互冲突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传输给农村孩子,这就使学校的教育和引导增加了许多困难。

(四)教师层面。学校里面部分教师不善于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忽视情感的交流与引导,教育方式、方法单调、刻板。

(五)学生层面。小学生自身条件和情感类型的差异。有个别学生因家庭和自身原因,有敏感、多疑等情绪问题,遇到为题不会合理的寻找解决办法,往往行为非常极端。

五、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常用措施

(一)大力加强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培训,最大程度地动员广大教师参与。创造条件,组织教师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有关理论,学习和掌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操作技术和方法,敢于实践、探索和总结,真正做到关心、爱护学生。

(二)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功能,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意识。教师应与学生多谈心,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在生活上多给一丝微笑,多给一份关注,多给一句赞扬,用自己宽广的胸怀去接纳他们。

(三)根据农村小学生的认知、意志,情感和个性特点,加强学校常规教育,进行正面引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预防性和发展性的教育,重点摆在心理行为的训练上,不要过多传授心理知识,切忌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神秘化。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通过矫正训练,增强其适应能力和抗挫能力。

(四)开展团体心理健康辅导课,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首先是向小学生普及各种心理健康知识,引导他们自测、自控、自我调节、正确认识自己,为此,我们小学开设了团体辅导课,每周一节,四十分钟,采用校本课程《儿童心理健康导读》为教材。个别心理辅导主要是对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习进行心理辅导,以帮助他们解除心理问题,克服心理障碍,是心理朝健康的方向发展。为此,我校开设了“知心屋”心理辅导室,邀请心理辅导老师,每周一.二.四.五定期为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这样的咨询针对性强,又使学生讲出了在全班学生面前不变讲的心里话,弥补了团体辅导课的不足,使心理健康教育更深化了。在此基础上,我们挑选了一些学生,给他们设立类似“病例卡”的“基本情况卡”,记录学生的家庭情况、爱好、适应力、注意力、处理生活能力、处世能力、个性成熟程度、情绪紧张程度、心理障碍及原因等,在教育后进行跟踪记录,并为他们保密。

(五)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

家长和教师都较为信奉高标准、严要求这一信条,认为只有如此,孩子才能有出息。实际上,过高的要求,不但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且容易让孩子产生挫折感。家长往往有过高估计自己孩子学习能力的倾向。谁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在学习能力上存在个别差异,这是一种客观事实,我们必须接受这种现实。

(六)培养挫折的承受能力。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是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因此,我们不是怎样设法减少孩子可能遇到的挫折情境,而是帮助孩子以正确的方式和心态去对待困难和挫折。教师、家长从自己做起,摒弃遇到挫折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这种错误观念。

(七)增强孩子的责任感。作为孩子人生的导师,我们要学会转变观念,应大胆地放手让孩子去尝试,让孩子承担应有的责任,而不应包办代替,失败不可怕,摔跤也无所谓,没有挫折怎么知道疼,又怎么会成长呢?只有让孩子经历更多,参与生活,具备一些生活技能,将来他们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改善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努力改善社会大环境改善社会的大环境,首先必须净化社会风气。社会风气可以通过家庭、同伴、传媒、流行等途径影响其心理健康。

在教育理念中,要把孩子教育好,最关键的就是亲子关系要处理好。如果家长在孩子心中建立起绝对的责任,孩子相信家长无条件地爱着自己,相信家长所有批评、表扬的出发是为了自己好,如果孩子在潜意识里对此达到完全相信,那么这种关系是良性的,是相互关爱、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的稳定关系。

我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和尝试,应该说正是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我既发展了自身,也使我近距离的了解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正是在这个摸索和实践的过程中,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作为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还要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而心理素质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丛立新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年4月第三章 创设符合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要求的环境 75----78页

2.《怎样教育好孩子》王志国 延边大学出版社 2007年3月 第106-----110页

第5篇: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范文

1.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积极和谐的心理状态,即是一种高效、满意、持续的心理状态,包括认知、情感和人格等内在的心理活动与外部行为的和谐、协调状态。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1.1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层次

心理问题是指个体在适应和发展中产生的个体意识到或意识不到的主观困惑或不良状态。根据学生心理生活的实际状况,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分为心理偏差、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三个层次。

(1)心理偏差

心理偏差是比较轻微而又极其普遍的心理问题,主要与一个人的不良态度、不良习惯、不良行为倾向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如自卑、骄傲、虚荣、多疑、自我中心、说谎、怯场、懒散、逆反、烦躁、任性、厌学、畏难、多愁善感等。心理偏差,习惯上可称为心理品质的缺点或缺陷,每个人都不同程度、不同角度地存在,它在总人口中的比率为100%。有心理偏差的学生一般能正常地学习和生活。

(2)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中等程度的心理问题,是心理偏差与心理疾病的过渡阶段,是在诸多心理偏差的基础上积累起来,出现了心理要素的结构性失衡,即认知、情感、意志、欲望、需求等心理要素严重失调、失衡而形成的。如焦虑、恐惧、孤独、苦闷、冷漠、嫉妒、狂妄、情绪冲动、心境压抑等。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往往内在心理冲突、心理矛盾比较激烈,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出现许多不适应、不协调、不理智甚至错误的行为反应。

(3)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是严重的心理问题,是个体生理和心理受到了较严重的创伤,出现了诸多有违常理、常情、常规的言论和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常表现出许多不可理喻的异态反应。学生中常见的心理疾病主要有精神焦虑症、神经官能症、抑郁性精神病、躁狂性精神病、幻觉、社交恐惧、感知缺损、青春期精神分裂症、病态人格等。据有关资料预测,学生中心理疾病的比率由增长的趋势。

这三种心理问题的层次划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他们之间既有差异性,又有内在连续性,在心理危机的程度、心理冲突的广度和深度上均存在着层层加重的趋向。

1.2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分类

每个人所遭遇的困难包罗万象,在某人看来不是问题而在另一个人看来就成了问题。所以在严格意义上讲,心理问题无法分类,只能按照心理问题在哪些方面出现而有个大概的轮廓和分类。国内的学者俞国良倾向于将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分为四类:

(1)学习方面的问题

我国正处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时期。由于学校和社会只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不注重学生心理及性格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压力非常之大。由此而引发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学生厌学、逃学、恐惧学校、考试焦虑,并由此导致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紧张,导致学生在性格、行为上的问题。

(2)自我方面的问题

伴随着青春期的来临,生理的改变激起中小学生的自我形象不断的变动,而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为自我意识不够清晰,不能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缺点,不能悦纳自我,不能正确面对成败得失,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等。

(3)人际关系方面问题

中小学阶段的人际关系的重心是与同伴的关系,如何处理好竞争与合作,克服自己性格上的缺陷,都会影响与同学、朋友的关系;同时,教师和家长等成年人于中小学生的关系的调整也是一连串的人际关系问题,中小学生的许多心理困惑也与此有关。

(4)社会适应方面的问题

随着中小学生的认知能力的提高,不仅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还会受到思维、价值观和风气、流行的直接影响。能不能适应变化多端的社会和文化,使他们必须面对的课题。如果适应不当,这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适应方面的问题。

1.3中小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影响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因素十分复杂,主要概括为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

(1)主观原因

主观原因方面最主要的是因为中小学生的心理正处在一个幼稚与成熟、冲动与控制、依赖性和独立性错综复杂的时期。在这个阶段,生理迅速成熟,而心理发展相对滞后,容易造成中小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

(2)客观原因

客观原因方面,一是社会的影响。社会变革在带来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引起人们心理的震荡和行为失范。而这些消极因素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每一个人,尤其是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中小学生。二是学校的影响。目前,应试教育仍颇有市场,学生课业负担沉重,一定程度上剥夺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所必需的时间和空间。三是家庭的影响。家庭是中小学生生活、生存的最主要的场所。家庭教养方式的不当、家庭气氛的不好、家庭结构的不良,使中小学生产生诸多的心理问题。

1.4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标准

如何确定心理健康的标准,目前在心理学界尚无统一的标准。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针对上面提到的学习、人际关系、自我、社会适应等方面学生的心理问题,制定了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可大体概括为:一是敬业,二是乐群,三是自我修养。

具体地说,学生学习的心理健康,表现在以下6点;成为学习的主体;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从学习中增进体脑发展;在学习中保持与现实环境的接触;在学习中排除不必要的忧惧;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心理健康表现为如下6点:能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能客观了解他人;关心他人的要求;诚心的赞美和善意的批评;积极地沟通;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性。自我方面表现在如下6点:善于正确地评价自我;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及时而正确地归因并能够达到自我认识的目的;扩展自己的生活经验;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立抱负水平;具有自制力。

林崇德等坚持着三个方面18点编制了心理健康测查量表,在全国范围内测试和使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2.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

在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有些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具体表现为以下六种倾向:

(1)医学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内容的单一化,将心理咨询的内容简单归于生理问题的检查治疗;其次是在操作中人员与场所设置不合理,类似于医疗环境。

(2)学科化倾向。把心理健康教育误解为心理学的科普教育,一味地搞心理学知识的传授和心理学理论的教育。

(3)片面化倾向。过分推崇心理测验,用单纯心理测验手段代替心理健康教育,甚至违反心理测验的道德标准,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4)形式化倾向。有些学校建立心理咨询室和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流于形式,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有关部门的检查,心理健康教育徒有虚名。

(5)德育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把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混为一谈,没有分清二者的界限;二是学校在具体操作中简单以行政干部或德育教师代替心理咨询人员。

(6)孤立化倾向。把心理健康问题理解为学生一个一个的问题,忽视了教师心理水平的提高和对家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

2.2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对象、内容和方法的不同,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可分为三大类型,即发展型、预防型和治疗型。

发展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主要采用心理辅导和激励学生自我修养、自我调节的方式。

预防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主要针对部分在学习、自我、人际关系、社会适应上潜在的或刚冒出问题苗头的学生。一旦发现学生有不良倾向,立即采取措施,各个击破,把问题消除在萌芽和起始状态。

治疗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面向的是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非常严重的学生。心理障碍的学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在师长的指导性训练和长期自我训练中,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状态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逐步淡化和消除心理障碍。属于心理疾病层次的,则重在采取心理诊断、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的办法帮助学生解除心理病痛。

以上三种类型具有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三者必须有机结合,以发展型为主,预防型和治疗型为辅,既要考虑到全体,又要考虑到个别。

2.3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徐美贞通过对全国东部、中部、西部28个省280个区县的中小学校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心理健康课的开课情况

“未开设”健康教育课的学校占总数的10.5%“开而不足”的比例为31.4%;“开但经常被挤占”的比例为10.6%;“开足”的比例为47.3%。

(2)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使用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没有教材”的学校占总数的32.8%。中部(41.7%)西部(34.6%)地区、县镇(36.0%)、农村(41.2%)和初中学段(38.3%)没有教材的现象比较严重;在有教材的学校中,使用省编教材的现象比较普遍。高中学段使用自编教材的学校占三分之一左右。

(3)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总的来看,“开课”(55.6%)、“办板报”(45.8%)和“举办活动讲座”(43.7%)是全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种最主要的途径。

(4)心理咨询室设置和开放情况

调查发现,没有心理咨询室的学校占总数的47.3%;在开有心理咨询课的学校中,每周开放时间在三小时以下的学校占总数的68.1%。

(5)学校举行心理健康教育课教研活动的次数

“从未举行过”的学校占总数的20.4%;“每学期一次”的学校,占总数的32.0%。。

3.简评

第6篇: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范文

我校地处豫南山区农村,学校为六年一贯制小学,学校师生共600多人,农村地区经济比较落后,文化氛围不浓,绝大部分农民对教育缺乏足够认识,对心理教育相关知识更是知之甚少,同时农村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很薄弱,受农村大环境的影响,农村学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农村小学生出现的不良现象是复杂多样的,经过长时间的调查统计我们找到了四个方面表现最为突出的不良现象。它们是:厌学、多动、任性、说谎。

一、农村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形成原因分析

1.主观原因主要来自于学生自身的因素

自尊心的增强形成了不正确的价值观,导致他们常抱怨,甚至批评父母、教师和社会。从而导致学生上课时虽然也知道应该学习,却又忍不住想对抗父母和教师,表现出来的就是没有坚持学习的恒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2.客观的因素主要来自于家庭、学校和社会

(1)不当的家庭教育,容易造成学生的心理障碍,导致学生形成不良行为习惯。农村家长教育子女方式简单,要求苛刻。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把脱贫致富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不顾子女的智力发展水平和兴趣爱好,对子女期望值过高,一旦孩子达不到要求,就加以训斥、打骂,导致学生恐惧上学、厌恶学习,出现逃学旷课现象。

(2)教育评价体制的不足。导致老师们“重智育,轻德育”,导致老师们加班加点的进行课业辅导,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对学生进行习惯的养成教育,进行心理辅导。

(3)急剧变化的社会带来的冲击。一段时间以来,格调低下的,充满暴力的,黄色内容和恐怖的影视书报充斥市场,屡禁不止;农村“六害”中的“几乎全民参与”的赌博,严重影响到了学生的心理活动,给学生塑造了不良心理行为模式,无意中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

二、农村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解决策略

为了适应教学改革新形势的要求,实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应积极地帮助农村小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就需要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通力协作,共同来完成。

1.厌学现象的训练。培养兴趣,树立信心,尽量创造环境,让厌学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兴趣,品尝到学习的成功感和趣味感,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而树立信心、坚定信念,彻底矫治厌学的心理障碍。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多一份慈爱,少一份严厉;多一些关心,少一点冷漠。多留心学生,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发现他们的特长、爱好,关注他们最感兴趣的学科和最不感兴趣的学科。

2.多动现象的训练。小学生多动现象大多是由于注意力差造成的,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培养:正确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调整志向水平。明确目的和任务,能使学生产生达到目的的需要,并进而为满足需要而产生学习动机,这是稳定学生注意的重要条件。学生学习的目的性越明确,有意注意的稳定性越强,越利于注意力的集中。反之,学生缺少良好的学习动机,势必造成他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具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稳定愉快的情绪和优秀的意志品质,这对完成学习任务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必须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锻炼自己的有意注意。利用小故事,认识注意的重要性。教师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多给学生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排除干扰,克服困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3.任性现象的训练,①教师要有坚定的态度。凡是学校规定的或者是经班集体讨论通过了的规章制度,要坚决执行,这种严格要求是对付任性的小学生的最好办法。②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改变任性。在活动中由于任性不肯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从而导致失败。这样用活动事实的成败教训来教育他,使他改变任性。③用转移注意的办法使学生收敛其任性活动。有的刚入学的低年级的小学生,当受到教师批语教育时,就仿效在家中任性的做法,躺倒地上大哭大闹不肯起来。你越去搀扶他,他就越不起来,这时候最好的办法是组织其他学生进行有趣的活动去,不再去理会他。由于受到活动的吸引,他转移了注意力,他就会收敛任性活动,自己停止哭闹站起来,想参加到有趣的活动中去。

第7篇: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心理疏导 小学班主任 问题 原因 策略

适龄儿童自进入小学校园起,就会经历与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不尽相同的学习生涯,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他们经历的事情也会越来越多,慢慢就会一些不良的心理情绪,严重影响了一些少年儿童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的成长。故此,每位班主任教师不仅仅要完成教学教育安排工作,还应认真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相关知识,加强一些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促进每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过度依恋家庭,不适应集体生活。一些小学生自出生起,就是四位老人、爸爸妈妈的呵护中慢慢长大的,对家庭、自己的亲人极度依恋,上学后不适应集体生活,离开家庭和亲人这么长时间,这些孩子就闷闷不乐。有些孩子虽然有着幼儿园集体生活的经历,那个阶段有三位教师照顾,主要活动就是游戏和玩耍,这样的情绪还表现不出来,一旦开始了系统的学习生活,这些学生就觉得这种生活很单调、乏味、枯燥,久而久之,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2.情绪过度波动。一些学生对轻微的外界刺激,如同学之间的打闹、一不小心手重了点,他就反应非常强烈;教师轻轻的批评,也会引起他们过度的反应;在家里稍微有点不令他满意的地方,就大哭大闹,甚至做出过激举动如不吃饭、离家出走等;成绩好时就手舞足蹈,一旦成绩不理想就痛哭流涕等,这类学生的确让家长和班主任教师难以管理。

3.过度恐惧与焦虑。独生子女,他们在以前的生活中接触到的人数量有限,一般都是身边的熟人、邻居和亲戚,虽说有些孩子有自己的兄弟姐妹,但总体上家庭人数不是很多,孩子的交际范围难以扩大,有些孩子的适应能力较强,但另外一些孩子一旦走进陌生的校园,突然接触到陌生的同学和教师以及大量的高年级同学,他们就表现出来了恐惧的一面,不敢与人交往、过度沉默,警惕心过于强烈。还有,一些学生在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后,对于突然出现的大型考试显得过于紧张,担心出错、或者成绩不理想而引起责骂,这种情况也导致了他们产生了恐惧和焦虑情绪,不利于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和考试。

二、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

1.家庭原因。家庭因素是一些学生自上学后产生不良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家长对孩子的过于溺爱,导致了一些孩子形成了任性、娇惯、淘气等缺点,但家长有时听之任之,基本上是纵容这些习惯。这样,一些不良的心理问题就慢慢产生了,并日积月累。还有一些学生,家里存在特殊情况,如家里过于困难、家里出现变故、单亲家庭等,时间久了,他们身上就显得有些自卑,平时比较沉默,不愿意与人交流、不合群,等等。

2.社会一些不良价值观的影响。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竞争的加剧,一些家长对未来过于担心,对自己的孩子要求过高,总是盼望着自己的孩子能出人头地,要求自己的孩子在考试、学习、集体活动中表现优异,要求自己的孩子能当上班干部、队委会成员等,对自己孩子的要求过于严厉,给一些学生带来了过多的压力,这就使得一些孩子整天闷闷不乐,提心吊胆,心理包袱过重。部分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更优秀,给孩子报了太多的补习班,使得一些孩子整天绷紧了神经,课余时间被学习占用,快乐的童年生活被过早地掠夺,也使得一些孩子出现不良的心理情绪。

3.身心成长的客观现象。每个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大、身心的发育与成长,认知力也会慢慢增大,视野的开阔、知识面的增加的同时,遇到的事情也会越来越多,困难、挑战、与挫折也会不断增加,每个孩子在遭遇到这些复杂的事情时,有时就会显得一片茫然、手足无措,时间久了就出现了心理问题;随着慢慢地长大,他们慢慢会步入青春期,心理问题也会使之产生。

三、小学班主任常用的心理疏导策略

1.用自己的乐观开朗感染学生。“种花须知百花异,育人要懂百人心。”作为新世纪的现代班主任,应当从各方面了解学生,在自己的班主任工作中,认真做好班级心理教育工作,是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需要。小学班主任的工作自始至终是以教师的人格影响学生人格的过程,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只有人格能够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班主任乐观开朗的人格就是最好的心理疏导工具。

2.民主关注每一位学生。在班集体中,班主任教师的期望效应发生在少数表现优异的学生身上,作为大多数的普通学生往往因为不需要特别“操心”而被班主任所忽视,而老师心中所谓的“后进生”基本上被忽略了。从心理健康的要求考虑,这种忽视是不能允许的,所有的学生都需要班主任的注意和关怀。班主任教师应努力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班级生活的愉快、和谐,使每一个学生体会到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帮助每一位学生解决一些心理问题。

3.适度表扬,用表扬、鼓励、赞赏帮助学生战胜心理干扰。心理学研究证明,正确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鼓励,对学习能起促进作用,能强化学习动机,鼓舞上进的信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哪怕是获得微不足道的进步,教师都要给予不同形式的肯定和表扬,以此换来他们的自尊和加倍努力。

总之,我国每位班主任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还应关注每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一些学生身上出现的不良情绪,从内心上关注他们,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引导每一位孩子都实现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第8篇: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范文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小学生所处的校内外学习生活环境以及影响其成长发育的各种因素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对小学生具有直接作用和重要影响的小学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都需要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在此背景下,教育部颁发的《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以及《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对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作出整体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顺应教师专业化发展趋势,适应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师资的新要求,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不断提高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创新教师教育课程理念,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1],同时,《考试大纲》《考试标准》对教师资格考试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目前高科技充斥的信息社会环境里,青少年多动症、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发病率增高,小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也日益增多,如:逆反心理强、以自我为中心,对学习失去兴趣、厌学、学习过度焦虑、意志力薄弱、自制力差、人际关系不和谐、嫉妒心理等。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涉及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个体等方面的因素。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虽然与家庭教育的过失和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脱不了干系,但是学校教育的失误对其心理问题的出现负有主要责任。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略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教师自身心理素质不过硬,行为失范,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等都会直接影响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在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心理学类课程处于核心地位,在完成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小教专业心理学类课程改革,探索出教师教育课程建设及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新途径,使心理学的学习实现多元性的目标,既为小学职前教师的培养提供知识,同时又能满足大学生个人成长需要,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在未来的生活与工作中实践成功的人生。这对于提升课程的实际价值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有很大好处。

    二、小教专业心理学类课程现存问题的剖析

(一)教学过程脱离学生的学习需求

过去心理学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三多三少”现象,即概念、原理进行理论性的阐述多,而操作性阐述得少;对儿童心理现象进行描述的知识多,而进行解释、诊断和控制的操作性知识少;要求学生对概念、原理进行阐述多,而运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训练少,由此学生普遍感到心理学类课程抽象、难懂,概念成堆,理论性太强,学完后在实践中很难用得上,造成心理学类课程学时无趣,学后无用的现状™。随着社会发展,学生的压力也在增大,心理问题日益增多,学生不仅要学习心理学的知识,更迫切需要学会处理好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解决心理困惑。但是在教学中由于受到课时的限制,教师水平差异的影响,教师往往局限于教材涉猎的内容,而忽略了学生在发展中迫切学习的需要。

(二)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

课程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过分拘泥于学科体系内容的完整而忽视了教学对象的需要,不能适应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内容主要定位于基础知识的教学,然而学生只学习这些基础知识,无法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不会用于自身心理素质的成长和提高,往往会觉得心理学课程类的学习内容很“虚”,不知道学这些知识有什么用,如何去用。另外,传统的心理学教学往往被定位为一种知识教育,比较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相关技能的培养,没有与学生的自身成长、将来所从事的工作、职业活动相联系,与学生实际的心理需求错位;这实际上也妨碍了心理学类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教学方法单调、机械

许多教师教学方法单一,还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气氛沉闷。教学中教师主宰课堂,讲课中偏重于对概念、规律等理论的解释,缺乏师生间和生生间的互动,忽视了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发挥。原本在学习之前对心理学类课程抱有强烈兴趣和渴求的学生,在听了老师如此照本宣科的讲授后很失望,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对学习的兴趣荡然无存。这种教学方式造成的结果必然是学生上课听,下课记,考试背,学习目的不明确,仅仅是为了通过考试,致使学生旷课、上课不认真听讲的现象比较普遍。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不仅无法从心理学类课程的学习中获益,更不会主动将心理学知识与教学实际相联系,不会解决自身面临的各种心理问题以及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此外,有些教师也在尝试使用其他的教学方法,但在实践过程中大多流于形式,没有从根本上提髙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没有真正提高教学效果。

三、小教专业心理学类课程改革思考

根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提出的“教育理念、教育知识、教育能力、教育实践”四大领域的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要求,要将学科前沿知识、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最新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特别应及时吸收儿童研究、学习科学、心理科学、信息技术的新成果。此外,依据教师资格《考试大纲》《考试标准》对教师资格考试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要在课程中不断更新与补充内容。

(一)课程目标定位的多兀性

小教专业心理学类课程属于教师教育课程,必须要突出教师教育的特色。它不仅承担着培养小学职前教师的心理学素养和职业能力的重任,而且对于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意义重大。《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明确规定了小学职前教师心理学类课程的目标,具体目标是使未来小学教师了解儿童发展的主要理论和儿童研究的最新成果;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影响因素,熟悉小学生年龄特征和个体发展的差异性;了解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学习方式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熟悉小学生建构知识、获得技能的过程;了解小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形成的过程,了解小学生的交往特点,理解同伴交往对小学生发展的影响。具有理解学生、教育学生的知识与能力。了解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学会诊断和解决小学生常见学习问题和行为问题,具有教育学生的知识与能力[3]。由此,把心理学类课程教学目标调整为两方面:一是为学生提供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训练;二是为学生自身的现实心理生活提供指导,使学生的人格健康发展。前一个目标针对师范生未来做教师的规格要求,后一个目标则针对提高大学生自身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要求。为此,将原来的以普通心理学为主线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调整为以儿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为主纲的教学内容体系,并加强了课外实践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使教学内容更符合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也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卫生和心理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优化教学内容,拓展行知空间

在以往的小教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心理学类课程主要包括: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学、小学生心理辅导、儿童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心理测评与学生心理档案建设、儿童行为塑造与矫正。其中前三门课程为专业基础课,后四门课程为专业选修课。根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中课程设置建议模块要求,将小学教育专业心理学类课程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设置为三大块,即儿童发展、小学生认知与学习、小学生心理辅导。在注重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适用性研究上,不过于拘泥学科理论体系的完整性,而是以未来的教育对象——小学儿童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为主线的内容体系;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注重学习的趣味性和实践性,教学内容要更加贴近日常生活和学习;在知识的教学中与小学教学实践紧密联系,进行解决小学生发展与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必过分强调深奥的概念和理论,将复杂的概念原理直观化和简单化。这样的教学内容和教材,才能充分体现小学教育专业职前培训的特色,才更有针对性和适用性,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三)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

21世纪心理学的研究越来越强调应用性、实践性和操作性。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未来教育和教学中存在的儿童心理问题的能力。在充分发挥传统教学手段优势的基础上,加强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手段的更新。

通过小组讨论、随堂实验法、体验式教学等形式’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增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这使得教学氛围轻松、和谐,学生在丰富的感性认识基础上学习,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人际沟通的能力。案例教学法的研究,既加强了实践性教学环节,又使心理学类课程成为对师范生有吸引力、实用且可操作性很强的课程。通过课前讲练、学生讲课的形式,引导大学生们有意识地去关注最新的学科知识,善于关注生活中及小学生的心理现象,运用课堂学习的知识和方法,对遇到的问题和现象进行理性思考;学生在讲练过程中能够提早熟悉教学环节,增强教育者的责任意识。

此外,教师在教学中全面推进多媒体教学,从而增强教学效果,拓宽教学的时限;利用每学期一次的教育见习,组织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去观察、思考小学教育,实现大学与小学互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髙度整合。

(四)加强评估,确保教学效果

第9篇: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范文

关键词: 小学生 心理焦虑 形成原因 解决对策

一、什么是焦虑?

简单地说,焦虑其实是一种对遇到的刺激而无法应对的痛苦反应,任何对身心构成威胁的情况,都可以引起人们的焦虑。适当的焦虑可以把压力变为动力,从而调动人们的积极性,点燃工作和学习热情,但是过度焦虑会引起心理失衡,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严重时还会引发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焦虑分为焦虑状态和焦虑特征,焦虑状态是最常见的情绪障碍,是一种以恐惧不安为主的情绪体验。婴幼儿至青少年均可发生,是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变化的。焦虑特征是指个体焦虑倾向性上的差别,与低特征焦虑儿童相比,高特征焦虑儿童对情境的反应更倾向于高度的威胁感。

二、焦虑的一般表现

①强度高。对于同样紧张的情境刺激,部分小学生表现出更高的紧张、忧虑和畏惧,尤其是考试,有些学生把考试、测验看做是一种非常有威胁的事情,惧怕考试甚至逃避。②广度大。草木皆兵,把更广泛的情境看做是有危险或有威胁性的。例如:出席学生会议,客人来访,家人出差,甚至回答课堂问题都有较高的紧张程度,感到忧虑,行为退缩。③年级差异大,尤其是六年级(毕业班)的强度要高于其他年级。④与性格特征有关。一般说来,内向型比外向型性格强度要高。

三、小学生焦虑问题形成原因

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既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等外在因素,又包括心理承受能力、自身身心素质等内在因素,无论哪种因素引起的心理焦虑问题,都是教师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重点问题。下面对引起小学生心理焦虑的因素进行简要阐述。

1.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

我国教育是从小学到大学,以学科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和以升学为目标的单一的应试教育模式,以“灌”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教育,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和高分,不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和个性。有人曾说,我国中小学教育就性质而论,“是一种知识至上,用知识扼杀个性的教育”。在日常教学活动过程中,考试花样名目繁多,分数重视比例越来越大,知识拓展漫无边际,不仅造成学生的学习压力,还极易引起教师的心理疲惫,殊不知,教师的心理压力会间接地过渡到学生身上。

2.教师素质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教师对学生来说起着榜样性的作用,尤其对于正处于身心发展初级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教师往往会成为他们崇拜的对象,对他们以后的成长与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在教师队伍良莠不齐,健康向上的有,消极沉闷的也有,其思想境界和处事方法将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

3.家庭环境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1)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

我国普遍受传统封建意识和陈腐狭隘的人才观的影响,认为“学而优则仕”,只有上大学才能成才、才是人才。所以有些家长认为老师作业留的多,课补的多,作业负担重是老师工作负责的表现,即使一些家长感到课业负担重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构成现实威胁,仍以一种“舍不得孩子,打不着狼”的变态心理予以宽容和忍受。另外,还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让孩子在仅有的一点课余时间学弹琴、绘画、舞蹈、英语等,孩子每天都处于教师和家长的重重包围之下。

(2)错误的家庭教育方法

保姆型的家长、专制型的家长、放纵型的家长目前在我国较普遍,这些不正确的家庭教育势必造成孩子的娇弱顺从、谨小慎微或放纵、逆反等,所以家庭教育的误区是造成儿童焦虑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

四、解决小学生心理焦虑问题的对策

1.将心理健康课程整合到日常教学中

心理健康不同于身体健康,是一种无形的健康形式,需要对学生的头脑和思想进行全方位武装才能形成。因此,将心理健康知识融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中非常必要。心理健康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从民主、尊重、理解的角度,将说教的内容以活动、体验的形式让学生感知。课堂是教书育人的主要场所,在知识传授过程中不失时机地渗透心理健康知识,可以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板报和广播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宣传性的心理教育。

2.改善学习环境

无论是学生生活的家庭小环境,还是接受教育的学校大环境,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决定性的作用,其中一项出现问题,学生的心理成长都会受到影响。通观全局,改善学生生活的综合环境,使各部分全方位健康发展,是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要注意师生间、生生之间及教师之间的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3.教学要差异化

(1)不同学生不同对待。因为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不尽相同,所以对他们进行统一化管理就显得美中不足。所以,实行差异化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式,这样可以避免使学生自尊心受到挫折,以及教师建立信任关系,消除焦虑心理。

(2)加强和学生的沟通,消除师生间的敌对和冷漠心理。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无论是班集体还是学校或者社会,都需要强大的适应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思想价值观,立志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其次,要教育学生理解教师和家长,让他们知道教师和家长对自己的批评都是善意的,他们也有喜怒哀乐,也会犯错误。再次,要教育学生学会自我控制,努力改善自我,遇到事情后提醒自己尽量克制,多和别人沟通,建立信任感后,理解自然也就会多一些。最后,教师和家长要多注意学生的想法和看法,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和孩子建立平等的朋友关系。

可以说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心理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应积极地发现这些问题,并对它们进行分析,试着采用相应的策略,相信会对教育工作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马梁红,蓝琼丽.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家庭环境相关性分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