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振兴金融政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本文通过对亚洲国家“小额贷款”体系改革政策的借鉴,依据我国国情,就小额信贷产业组织体系、法律地位、可持续发展基础、模式的多元化以及产业政策扶持等方面的进行了研究,希望对小额信贷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金融危机导致经济急剧震荡的背景下,积极发展小额信贷(microfinance)推动农村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是促进内需、振兴经济的切入点。在其他国家已逐渐形成规模化、制度化的小额信贷产业(microfinanceindustry)在我国还存在一些制度性缺陷。
小额贷款是微小贷款在技术和实际应用上的延伸。小额贷款(MicroCredit)是以个人或家庭为核心的经营类贷款,其主要的服务对象为广大工商个体户、小作坊、小业主。贷款的金额一般为50万元以下,1000元以上。
小额信贷(microfinance)产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最初是消除贫困和发展农业生产的一种金融发展模式。经过各个国家多种模式的不断探索,小额信贷逐渐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专为穷人和微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信贷机制,并向全面化的金融服务方向发展,形成了小额信贷产业(microfinanceindustry)。自199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引入小额信贷(孟加拉模式)以来,小额信贷在我国得到了比较快速的发展。但小额信贷还没有成为一个制度化、规模化的产业,并未真正发挥对农村经济和中小企业的推动作用。这就需要我们研究和借鉴他人的经验,回顾和反思自己的不足。通过借鉴与反思,走出一条适合我们自己发展民间经济、消除乡村贫困的道路。
一、亚洲国家推进小额贷款的金融体系改革措施
为了实现金融体系对发展民间经济和消除乡村贫困的全面支持,亚洲国家走上新的改革之路,改革政策主要围绕三个方向推进,其具体做法主要是:
1.1改革传统银行体系,发展和完善小额信贷制度建设
从世界各国来看小额信贷主要分为福利性和商业性两大模式。福利性模式更注重项目对改善穷人经济和社会福利的作用。比如,以孟加拉BKB、BAKUB为代表的福利性模式,采取的措施包括:实行彻底的公司治理,使其免除外部行政干预;健全以保险机构为核心的农村保险体制;进行资本重组,剥离历史呆坏帐;健全公司内部运营机制。以印尼的BRI、BKD和玻利维亚的BancoSol为代表的商业性模式采取的措施是对国有银行进行商业化改造,核心是政府不再对银行正常经营活动进行行政干预,实行政企分开,银行可以根据经营成本、市场供求情况自主制定存贷款利率,同时,政府继续为银行提供旨在提高其运行效率的技术支持。
1.2推动小额信贷的多元化发展模式,建设开放、竞争的金融市场
亚洲国家在推动小额信贷的多元化发展模式这项改革时,积极推动建立各类政策性金融机构和非政策性非政策性金融机构。比如,孟加拉政府首先承认了非政府组织在乡镇地区开展金融活动的主导作用,并为其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其次是鼓励有规模的民间小型金融机构在乡镇建立分支机构拓展业务。印度政府是将银行改造的重点放在提高银行体系的开放性,改善相应的政策环境上,比如允许银行与邮局、非政府机构、合作组织、盈利性公司等专业小型金融机构建立零售关系,鼓励国有及私有银行向中低收入家庭提供更便利的金融服务。菲律宾政府主要采取将民营金融组织引入银行体系,使银行结构多元化的政策。柬埔寨实行的是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允许私人及外国资本进入银行领域的政策。
1.3转变政府职责,完善配套服务设施
亚洲国家政府在为民间资本的进入铺平道路方面,其改革主要聚焦于三个方向:
第一,消除金融体系垄断监管制度。亚洲国家政府主要围绕两个方向推进。一个是改造传统金融体系,通过政企彻底分开、商业化改造,充分发挥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各个方面的优势,使其成为向民间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重要力量。另一个是塑造新的金融体系,废除造成金融体系封闭、垄断的规章及监管制度,为民间资本进入、发展及其相关创新活动开辟制度空间。
第二,为民间资本自主开展经营活动创造条件。主要变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提高小型金融机构的盈利环境,保证这些小机构在提供实惠的金融服务的同时可持续的发展。二是帮助小金融机构适应乡村地区的特殊情况,为他们在服务模式及产品创新上提供资金支持。比如,印度等一些亚洲国家政府都建立了相关基金,以扶助社会机构为提高金融包容性所进行的探索和创新。
第三,完善金融领域法制等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如孟加拉建立并健全以保险机构为核心的农村保险体制,政府政策支持,公司商业运作;印度等一些亚洲国家政府都建立了相关基金,以扶助社会机构为提高金融包容性所进行的探索和创新。
二、我国完善小额信贷产业制度性建设的对策
2.1积极完善小额信贷产业的制度性建设,把握好扩大就业、拉动内需的切入点,应该是当前我国金融工作的重点。把小额信贷作为一种金融产业覆盖整个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发挥其集合效应。
我国小额信贷客户点多面广的特殊性决定了小额信贷不可能由单一的、小型化的机构来开展。庞大的市场需求和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将小额信贷当作一个金融产业覆盖整个金融机构体系,充分发挥其集合效应。小额信贷产业的参与主体应当是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在内的银行性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和非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整个金融机构体系。这种多元化的经营不仅有利于小额信贷产业的发展壮大,而且有利于小额信贷市场竞争与效率。
2.2明确小额信贷法律地位,完善监管制度
明确小额信贷的法律地位,使小额信贷有明确的统一归口管理,有利于监管标准的统一和监管法规的完善,也有利于小额信贷可持续健康发展。首先应将小额信贷定性为存款类金融机构,归银监会监管。从其它国家的发展实践和我国的发展趋势来看,小额信贷吸收公众存款以保持其可持续发展是大势所趋。银监会作为专业性的监管机构对信贷市场的管理比较有经验,也有一套相对比较成熟的监管法规。因此由银监会负责监管小额信贷,相对而言驾轻就熟,也会为下一步制定专门的小额信贷管理法规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银监会作为监管者,要尽快完善小额信贷监管制度,建立规范的市场准入制度,确保小额信贷机构在法人治理、资本充足率、内控机制等方面符合各项指标要求。
2.3改革与创新小额信贷产业机制,夯实小额信贷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专为“穷人和小型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的小额信贷产业是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小额信贷是否能够源源不断的为农村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切实地推动农村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是关键所在。我们必须改革与创新小额信贷机制,夯实小额信贷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如拓宽资金来源渠道,解决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瓶颈难题;创新小额信贷灵活的利率定价机制,维护小额信贷机构可持续性的关键;完善小额信贷风险控制机制;增强小额信贷金融创新机制等。
2.4积极推动小额信贷的多元化发展模式
对于小额信贷是要利润还是要社会效益的争议影响了小额信贷的多元化发展。从国际小额信贷产业实践来看,二者并不矛盾。即使是福利性小额信贷,只要运营得当也是足以覆盖其成本。更何况我国目前强大的财政收入和外汇储备,适当的给予小额信贷财政补贴或税收减免还利于民,是完全可以应付的。构建福利性和商业性并存的、多元化的小额信贷新模式,是小额信贷产业发展的客观需求。在我国无论中小企业还是个人,其资金需求度和贫困状况都有很大差异。因此福利性模式和商业性模式在我国都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制度设计上政策性金融机构开展福利性小额信贷,非政策性金融机构以商业性小额信贷为主兼顾福利性小额信贷(主要针对政策性金融机构涉及不到的地区)。对于生产性资金非常匮乏的个人和微型企业,只要生产项目具有经济可运行性,能够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或属自主创新、科技创新型项目或自主创业项目或满足福利性信贷救助的其它要求,就由政策性金融机构以福利性模式办理贷款;对于其他小额信贷客户,只要满足小额信贷正常的管理要求,就由非政策性金融机构以商业性模式满足其贷款需求。这种多元化的服务模式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小额信贷客户的多样化贷款需求,切实推动农村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
2.5贯彻落实国家相关产业扶持政策、完善配套服务设施
任何产业的振兴都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小额信贷产业的发展不光是国家的政策性号召,必须要将各种扶持政策落到实处;还需要相关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
金融政策方面,适当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积极培育多种形式的小额信贷组织。中央银行要积极给与其再贷款的优惠政策,对于经营状况良好、符合监管要求的小额信贷组织执行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并为之创造一个良好的同业拆借平台。银监会可以对存款类金融机构规定一个小额信贷占贷款总量的最低比率来促使其开展小额信贷;中央银行可以将金融机构的小额信贷规模与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利率挂钩,激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小额信贷。
参考文献:
[1]凌宁,发展“小额贷款”的借鉴与思考,
[2]焦瑾璞、杨骏,《小额信贷和农村金融》[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3]刘玲玲、杨思群等,《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鱼小强,国际小额信贷的发展趋势[J],农业经济2005(3).
[5]李莉莉,小额信贷正规化演变[J],银行家2006(1).
[6]石亮,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组织理论研究[J],理论探讨2006(5).
[7]高扬,加快农村金融创新促进新农村建设[J],河北金融2006(5).
[8]周建荣,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思考[J],金融经济2006(12).
今天在这里召开市2010年第二季度银企项目洽谈会,根据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的意见。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今年以来全市信贷投放情况,分析我市当前金融运行形势,研究安排下一步的信贷工作,确保6月末完成新增60亿元、全年完成新增120亿元贷款的目标任务。刚才,市人民银行王爱民行长通报了市前四个月的金融运行情况,对做好下一步信贷工作提出了具体意见;银监分局刘伟局长通报了前四个月金融监管情况;市建行、交行、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主要负责同志作了很好的发言;市工信局窦亚非副局长向金融机构推介了需要资金支持的中小企业和优质项目。15家金融机构与我市115家企业的130个项目签订贷款协议和意向109.5亿元,其中市内8家金融机构与我市108家企业的119个项目签订贷款协议和意向42.9亿元;7家驻郑股份制银行与我市7家企业的11个项目签约贷款协议和意向66.6亿元。会议开的很成功,达到预期目的下面,再讲三点意见。
一、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客观分析我市经济金融形势。
全市金融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安排,今年以来。认真贯彻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信贷投放,优化信贷结构,推进金融创新,改善金融服务,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前四个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0亿元,同比增长24.5%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10.18亿元,同比增长27.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4亿元,同比增长24.9%全市进出口总值3.4亿美元,同比增长1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9亿元,同比增长19.4%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全市金融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效果,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各项存款大幅增长,企业流动资金充分。截止4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739.2亿元,比年初增加79.8亿元,增长12.1%其中:储蓄存款余额508.5亿元,比年初增加51.9亿元;企业存款余额118.3亿元,比年初增加14.8亿元。二是各项贷款平稳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截止4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99.1亿元,较年初增加19.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14.9亿元,比年初增加20.7亿元,同比多增10.1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148.9亿元,比年初增加18.8亿元,同比多增1.2亿元;短期贷款与中长期贷款的比例为52.647.4与此同时,市实体经济贷款余额463.8亿元,比年初增加39.5亿元,同比多增12.1亿元,比2008年同期多增21.3亿元;票据融资余额35.28亿元,比年初下降19.66亿元,同比少增40.60亿元。以上数据标明,市贷款结构进一步优化,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三是银企合作取得显著效果。今年2月份,市召开了第一季度银企项目洽谈会,市级8家金融机构与71家企业签订了76个总计41.82亿元的信贷意向,4月末,金融机构已完成授信39.4亿元,授信率94.1%发放贷款38.3亿元,贷款到位率91.7%7家驻郑股份制银行与我市企业签订了8.21亿元贷款意向,发放贷款7.2亿元,贷款到位率87.7%四是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再创佳绩。继年初森源电气股票上市后,远东传动轴于5月18日胜利登陆深交所中小企业板,两家新上市企业共融资18.23亿元。同时,恒源发制品上市申请已被中国证监会受理,九发高导产权挂牌交易申请已被天津产权交易所受理,万里运业、瑞泰发业2家上市后备企业引进私募资金1.187亿元,许继电气、瑞贝卡、黄河旋风定向增发工作进入操作顺序,市投资总公司债券发行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完成。这些成果的取得,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各金融机构服务大局、奋力拼搏的结果。此,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各金融机构、驻郑股份制银行、资产管理公司郑州办事处对经济社会发展给予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也要清醒地看到市金融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信贷投放不均衡。今年前三个月,肯定成果的同时。市金融机构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分别为2.72亿元、12.17亿元、15.38亿元,4月份贷款则下降了10.44亿元,自去年10月份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截止4月末,市新增人民币各项贷款为19.8亿元,仅完成市级金融机构全年新增贷款100亿元目标任务的19.8%没有完成序时进度。二是票据贴现大幅下降。虽然票据融资对我市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有限,但对我市120亿元贷款目标任务的完成影响较大。4月末市农业银行票据融资较年初下降16.55亿元,占全市票据融资下降总量的84.18%4月份当月市农业银行贴现下降13.70亿元,这是导致全市贷款下降的重要原因。三是贷款任务完成不平衡。分区域看,襄城县、长葛市完成情况较好,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47.40%39.75%禹州市完成了25%鄢陵县、县分别完成19.63%11.10%从金融机构看,完成较好的有市交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其中,交行新增贷款6.06亿元,完成目标任务(7亿元)86.57%建设银行新增贷款8.12亿元,完成目标任务(11亿元)73.82%中国银行新增贷款5.85亿元,完成目标任务(11亿元)53.18%农村信用社(含魏都农商行)新增贷款13.11亿元,完成目标任务(26亿元)50.42%邮政储蓄银行新增贷款0.89亿元,完成目标任务(2亿元)44.50%市工商银行、银行没有达到序时进度。其中,市工商银行新增贷款2.35亿元,完成目标任务(13亿元)18.08%银行新增贷款0.30亿元,完成目标任务(8亿元)3.75%市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情况更差,新增贷款都是负增长。其中,市农业发展银行贷款比去年下降8.05亿元,农业银行贷款比去年下降8.81亿元,拖住了全市的后腿。对于这些问题,如果我不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不只难以完成全年信贷目标任务,而且会影响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抢抓发展机遇,准确掌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但也要看到当前经济发展环境仍极为复杂。具体而言,2010年是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坚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虽然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有利因素很多。世界经济运行中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欧洲债务问题凸显,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尚不明朗,同时内需回升的基础还不平衡,要素保证更加趋紧,通胀压力依然存在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走向看,尽管仍继续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增强了货币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央行年内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已经在一定水平上显示出货币政策有收紧的趋势。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将加剧一些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高企业的融资本钱。同时,为了遏制局部乡村房价过快上涨,国务院公布了新国十条”其中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实行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遏制不合理需求。中央重拳出手规范房地产市场,必将对经济运行发生重大影响。
也要看到蕴含的重大机遇。一是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更加明显。虽然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复苏的基础仍不牢固,自主增长的动力不强,还将经历缓慢复杂曲折的过程,但总体上国际金融危机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宏观经济形势将持续改善。从我市的情况看,与一季度相比,14月工业增加值增速加快了1.6个百分点,投资增速加快了0.8个百分点;与全省相比,工业增加值连续两个月单月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投资、贸易增速继续坚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态势,分别高于全省2.3个百分点和1个百分点。经济回升态势继续向好,为推进我市金融信贷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优化信贷结构提供了广阔空间。当前,虽然国家在信贷投放总量上有“收缩”信号和预期,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总的基调没有改变。人民银行要求金融机构围绕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信贷结构,加强对“三农”中小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业调整振兴、产业转移等方面的信贷支持,做到有控有放、有保有压。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和调整,市产业结构不时优化,主导特色产业十分鲜明,一带十区二十个产业集群”以及重点企业、小巨人”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成为我市经济发展强大动力。围绕我市的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做好优化信贷结构的文章,银行机构服务经济将会面临广阔的空间,金融信贷工作将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三是融资方式的创新,为突破资金瓶颈开辟了快捷通道。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时完善,金融机构不时推出各种灵活服务品种为各种类型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比如各种票据融资、融资租赁、订单贷款、封闭贷款、小额贷款以及特殊客户的定制服务等,都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同时,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日臻完善,股票、债券、信托、私募融资、产权交易、BTBOT项目融资、拍卖典当等多种融资方式也逐步为多数企业认识和接受。就证券市场来讲,继去年守业板推出后,今年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试点逐步推开,天交所、河南技术产权交易所等类似国外三板的股权挂牌市场十分火爆,为主板上市困难的企业或暂不具备登陆主板条件的企业提供了新的直接融资渠道。可以说,目前我国包括主板、中小板、守业板、三板等多层次的证券市场已基本形成。面对银行不时推出金融创新品种和各种直接融资方式和工具,要敢于接触、善于学习,敢于尝试、积极参与,注重运用多渠道融资来化解企业的资金瓶颈。全市各金融机构要牢牢掌握发展机遇,顺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货币政策,发挥主观能动性,一方面积极向上级行争取信贷规模,一方面协助指导企业开展多形式的融资,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发展,复杂形势面前。合作共赢。
三、强化金融支持,围绕加快发展。
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千方百计扩大信贷投放,努力创新服务方式和金融品种,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加快发展更需要金融支撑。各金融机构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确保实现上半年新增贷款60亿元、全年新增贷款120亿元的目标任务。
(一)围绕“3618投资促进计划。围绕我市3大主导产业、4大特色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安排中原电气谷风力发电机组生产线、许继集团轨道交通智能型中压开关生产线等工业项目60个,年度投资计划100亿元;安排民航航空港产业园、三鼎丹尼斯百货广场等现代服务业项目16个,年度投资计划23.2亿元。改善民生方面,安排东城区医院、生态林业提升工程等社会事业及农林水利项目15个,年度投资计划27.2亿元。提升区位优势和完善乡村功能方面,安排郑州机场至城际铁路、石武客专段等交通项目7个,年度投资计划34亿元;安排乡村基础设施和城中村改造等打捆项目2个,年度投资计划110亿元。金融部门要将“3618投资促进计划作为支持项目建设的重点,选好支持对象,积极协助企业(项目)进行形式分析、市场预测,参与企业发展和重点项目的论证,及时为企业(项目)提供国家金融政策、金融形势、贷款顺序等方面的信息咨询服务,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变主动接受贷款申请为主动寻找优质客户,提高贷款效率,及早到位资金。企业和项目单位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注重提高诚信度,严格依照规定用途使用银行借贷资金,按时还本付息。企业要着眼久远发展,认真做好技术改造和项目研究,精心上一批发展潜力大、技术含量及产品附加值高的优势项目,积极主动与金融部门接触,交流信息,推介项目,争取金融部门支持。县、市部门要抓好跟踪、协调、服务,既要为企业服务,又要为金融服务,想企业之所需,帮银行之所为,着力解决企业发展、项目建设中的突出问题,营造更加宽松的金融生态环境,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二)围绕企业服务活动。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2009年,全市中小企业数量已达23153家,从业人员约63.6万人,实现营业收入2389.2亿元,完成增加值627.7亿元,占全市GDP比重的53.4%缴纳税金46亿元,实现利润259.5亿元,已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支柱。但中小企业的发展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融资难、贷款难问题仍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为破解这一瓶颈问题,努力协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培育企业上市,引进战略投资者,大力发展担保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等,研究探索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等。但由于目前资本、信托、融资租赁等市场还较不发达,解决中小企业资金需求问题,最直接、最现实、最有效的方法仍然主要是靠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针对这种情况,金融机构要以改善小企业金融服务为目标,以构建小企业金融服务机构体系为抓手,以提高小企业信贷增量和增速为重点,全面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实现小企业贷款满足率、覆盖率和服务满意率的明显提升,确保小企业贷款增量高于上年,增速高于平均贷款增速,国有商业银行要力争全年中小企业贷款增幅高于全部增幅一个百分点以上。中小企业还要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提高素质,为获得银行信贷支持发明条件。一是企业要加快改革步伐,不时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要依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克服管理不规范、经营决策随意性大、信贷计划性不强等问题。二是要完善企业财务制度,提高财务信息的可信度和透明度。发展较快的企业,有强烈融资需求,也有融资能力,但经常由于财务制度不健全,导致无法获得贷款。所以,企业要依照银行要求完善相关制度,积极主动地接受银行对企业的调查、评估和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使银行放心大胆地把资金贷给企业。三是要信守承诺,及时还贷。信用是企业的生命,作为企业来讲,只有讲诚信才干赢得客户、赢得扶持、赢得发展。信誉是企业争取银行信贷资金的前提条件。与银行合作过程中要作有信誉企业,要真正把资金用好用活,并按时还本付息,决不能逃废债务。企业家都要认真学习金融知识,解金融政策和金融产品,不时提高自身素质,为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练好内功。
(三)围绕产业集聚区两年提升推进计划。着力推进经济开发区、中原电气谷核心区等10个重点产业集聚区建设,使我市产业集聚区发展走在全省前列。这一推进计划的实施,重点在低碳技术研发,产业结构升级,构建循环型产业链和集聚区生态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每年将新上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不少于300个;两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600亿元以上。各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加大对产业集聚区重点产业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扩大对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公司和重点企业的授信额度,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要重点扶持,加快审批。支持符合条件的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公司和重点企业通过发行债券、上市等方式,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下一步,还要组织金融部门与产业集聚区定期不定期召开座谈会,进行银区和银企对接,为项目建设搭建好融资平台和融资工作机制。
(四)围绕资本市场的发育完善。市金融、发改、工信、国土、财政、人社、住建、税务等部门,要认真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和利用证券市场的若干意见》协助企业根据自身特点,灵活运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进一步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一是加快境内中小板、守业板上市步伐。瑞泰发业、美特桥架要尽快完成上市辅导验收,力争三季度上报上市申请;西继电梯、新天地药业、华丽纸业要在6月底以前完成股改和规范完善工作,力争三季度进入上市辅导期,年底前择机上报上市申请。同时,要鼓励企业积极引进私募融资,提高抗风险能力。二是积极推进上市公司再融资工作。市金融办和相关县(市)要做好跟踪服务,力争年底前2家以上企业完成定向增发工作。三是引导局部上市后备企业利用天交所、河南技术产权交易所等区域性产权市场融资和挂牌交易。最近,鄢陵县九发高导公司股权挂牌交易申请被天交所受理,预计6月初完成挂牌,初次融资3000至5000万元。区域性产权市场挂牌具有门槛低(2年盈利1000万元)利息低(100万元左右)周期短(2至3个月)融资方式灵活等特点,短期内与主板上市要求有一定差距的企业进行直接融资的新途径。各有关部门和企业要认真研究和利用。四是积极推进债券发行和其他直接融资工作。市投资总公司要加快债券发行工作,力争6月底完成债券发行申报工作。市商务局要加强对拍卖、典当机构的管理,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搞好服务。各县(市、区)和产业聚集区要积极利用BTBOT等项目直接融资工具,加快乡村基础设施、规范化厂房的建设。担保机构应积极研究探索和完善与金融部门的合作方法,尝试建立与银行的沟通协调机制,强化商业银行考察、评估企业贷款项目的责任以及对不良贷款追索的义务,逐步建立起金融机构与担保机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合作关系,最大限度地降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为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提供更多的服务。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9-0045-02
一、 佳木斯市城镇化发展现状
佳木斯市地处我国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汇流而成的三江平原腹地,是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区域中心,辐射人口超过1 200多万。近些年,佳木斯市围绕打造特色城市、经济强镇、区域重镇、文化名镇,切实抓好城镇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体系完善,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构建中心城市现代化、县域镇村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一)规划先行,用高标准、高质量的规划指导城镇化建设
结合当地具体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人文环境和产业基础,按照功能定位准确、区域布局合理、产业支撑有力、文化品位高尚、建筑风格独特、个性特色鲜明等要求,科学编制市城镇化总体规划、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增强市域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进一步完善市、县、镇(乡)及居民点空间布局规划,逐步建立起了以佳木斯市区为核心,五县城区为依托,10―15个中心镇为骨干,50―60个小城镇为基础,布局合理、层级清晰、功能明确的城镇体系。
(二)产城融合,坚持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两手抓”
坚持以产业化振兴城镇,以城镇化助推产业,进一步强化大项目带动、大企业引领、大产业集聚、大园区承载、大市场配套五大支撑,努力做大做强以煤机、电机、联合收割机、骥驰拖拉机和沃尔德电缆为代表的“四机一缆”产业项目群,着力抓好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富锦绿色食品产业园区、同江经济开发区和木材加工园区等十大重点园区建设,促进二、三产业向城镇延伸、集聚。富锦市二龙山镇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将村屯原址规划为20个农机具停放区(农机合作社)、10―15个畜牧养殖小区,规划建设一个对俄贸易园区、一个工业园区、一个农贸综合市场和一个生态农业观光园,并将村屯剩余建设用地按比例退耕,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
(三)强化基础,提高城镇化的承载能力
积极适应城镇化对综合交通体系服务差异化和多元化的需求。积极推进对外通道体系建设,重点抓好同江中俄跨江铁路大桥等对俄口岸运输枢纽工程。构建区域城际交通网络,重点建设哈佳高速铁路等城际快速铁路工程。加强城乡公路建设,完善城乡道路网络,形成快捷的城镇联系通道。实施城市路桥畅通工程,推进外环、中环、内环路建设。健全完善基础保障体系,大力推进城市骨干电网建设、灌区水利工程建设、城乡信息网络工程和“三供三治”工程,为城乡发展积攒后劲。
(四)市场运作,以多元投入保障城镇化建设
发挥市场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形成多渠道、全方位参与城镇化建设的合力。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结合整乡(镇)推进、城中村改造、旅游资源开发、房地产开发等项目建设,拓宽民营资本投资领域。富锦二龙山镇以地融资实现了整乡推进,郊区四丰乡以旅游资源融资实现了由村民向市民转化,东风区建镇以房地产开发实施了城镇各项建设工程。深入研究国家和省各项鼓励政策,积极争取资金支持;灵活运用金融政策,积极筹措城投债、私募股权等。
(五)以人为本,完善城镇化各项保障体系
正视农村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差异性,关注和致力于解决农民的利益问题,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把好事做好。加快发展教育事业,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不断提高小城镇社会保障水平。优化劳动就业服务,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下大气力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就业难、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养老难等问题,不断提升小城镇的吸引力、凝聚力。目前,已成功探索实践了一些有效模式,如郊区四丰乡通过旅游带动、富锦二龙山镇通过宅基地置换开发及建国镇的市场化运作等,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2014年,全市重点推进了7个城镇化试点、7个新型农民社区和14个中心村。
二、佳木斯市城镇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面临的挑战
推进城镇化建设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社会、政治、生态、文化等多个方面,需要实现城镇与乡村的双重转型,还将面临各种挑战。
(一)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面临高成本、高风险的挑战
土地和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农业用地、用水成本不断增加,农产品价格上升空间有限,抑制了农民生产经营性收入的增长。随着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身体健康关注程度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加大。受国际市场影响和冲击大,保持主要农产品供需总量与结构平衡难度加大。从近几年佳木斯市的情况看,水稻、大豆、生猪等主要农产品都先后受到国际农产品市场冲击,柴油、化肥等主要农资也受到国际市场影响。
(二)城镇化建设中农村土地问题的挑战
今后一个时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还将吸纳更多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就业,因此工业化和城镇化必将逐步占用农村土地。从目前情况看,一些地方以拆除农民住宅、撤并村屯的办法,将农村节约的建设用地用于城镇建设,这固然解决了城镇扩张建设用地的问题,但却把许多的矛盾和冲突留给了乡村和农民。尤其是撤屯并村后集中居住的农民,由于没能改变生产方式,但却必须改变生活方式,往往陷入收入没有增加而生活费用明显高涨,从而入不敷出的窘境。
(三)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变市民问题的挑战
农民市民化的真正目的是要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农民的社会福利待遇,共享改革开放成果。但从目前情况看,农民市民化不仅仅是户籍制度改革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城乡就业均等化、一体化。其身份转变和享受市民待遇问题已成为城镇中日渐突出的一大社会矛盾。
(四)农业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的挑战
佳木斯市在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中破解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和深层次矛盾,还将面临一些挑战。比如,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至今,农业大而不强的弱势地位没有改变,农民单纯靠农业很难富起来;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不同步,农业资源优势没有转换为经济优势,更没有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和促进农民增收的支柱性产业;城乡一体化发展不协调,政策不配套,制度不完善;发展机制体制与城镇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农村宅基地使用、农房拆迁、农房改造、整村搬迁、户籍管理、社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税费征收等还一直延用城市相关政策和办法,与城镇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差距较大。
三、促进佳木斯市城镇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促进佳木斯市城镇化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需要中心城市、县城(城关镇)、特色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等不同规模、层次、等级的增长极协同发挥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
(一)提升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
中心城市是实现依城促产、以城带乡的主导力量,应按照规模做大、实力做强、功能做优、环境做美的原则,发挥比较优势,突出自身特色,加快经济发展,壮大城市规模,增强聚集和辅射带动作用,使之真正成为各区域空间组织的核心。要统筹推进老城区改造和城市复合型新区建设,加快城市新区建设,培育综合商业商务服务区,推动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集聚,形成功能互补、集群发展的中心城市发展空间布局。
(二)提高县城的承载和承接作用
应抓住黑龙江省县域经济较快发展的有利时机,支持有条件的县按设市的规模和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全市的县级市和一般县城要按照现代城市的理念和标准,提高县城规划建设水平,注重内涵式发展,突出特色、提高品位,建设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区,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壮大支柱产业,强化产业支撑。加强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建设,形成产业集聚区、县城新城区和旧城区“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把有条件的县(市)发展成为中等城市,增强承接中心城市辐射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
(三)增强小城镇的重要节点作用
小城镇具有产业与人口聚集、辖射带动、服务、吸纳农民就业与带动农民增收等重要功能,是引领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传统农村向现代社会转变,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节点。要坚持分类指导、合理布局、适度发展原则,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对产业基础强、区位条件好、发展游力大的重点镇,实施扩权强镇试点,赋予部分县级政府的经济管理权限。积极探索交通导向开发模式,优先支持位于中心城区与组团之间快速交通通道节点上的小城镇发展,使之成为密切中心城区与组团联动发展的支点和现代化小城镇。支持具有资源和产业优势的特色镇,加快发展矿产资源、农产品加工和文化旅游等特色产业,逐步扩大城镇规模。
(四)强化新型农村社区的基础作用
城镇化建设必须坚持城乡统筹方略,既要高度重视城市建设,又要下大力气抓好美好乡村建设,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差距。要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纳入城镇体系规划,按照县域村镇体系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社区建设规划“四规联动”的要求,因地制宜选择建设摸式,综合考虑生态宜居、自然景观、传统文化等因素,体现地方特色。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培育现代产业体系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发展县域二三产业,带动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参考文献:
[1] 宋葛龙.把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作为扩大内需的着力点[J].经济研究参考,2004,(40).
[2]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发展报告 2010――促进人的发展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 阿瑟 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4] 张桂文.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二元经济结构转换[J].辽宁大学学报,2005,(1).
(一)西部大开发开局良好
1、经济总量快速扩大,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十五”期间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总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0―2005年,西部地区GDP由16655亿元增加到33390亿元,年均增长14.9%(全国12.9%),占全国GDP的比重从17.1%下降到17%;地方财政收入由1127亿元增加到2465亿元,年均增长16.9%(全国18.4%),占全国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从17.6%下降到16.6%;人均GDP从4639元提高到9309元,年均增长14.9
%(全国12.2%)。由此可见,“十五”期间西部地区经济总量保持快速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平均增速高于全国,但是在全国所占比重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整体竞争力明显提升
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2000―2005年,西部地区第一产业产值由3707亿元增长到5882亿元,年均增长9.7%(全国9.1%),占全国一产产值比重从25%提高到26%;第二产业产值由6913亿元增长到14287亿元,年均增长15.6%(全国13.6%),占全国二产产值比重从15.1%下降为14.8%;第三产业产值由6035亿元增加到13221亿元,年均增长17%(全国13.5%),占全国三产产值比重从16.5%上升到17%。三次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从22.3∶41.5∶36.2转变为17.6∶42.8∶39.6。由此可见,“十五”期间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增速,第一、第三产业产值占全国比重略微上升,第二产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出现下降,表明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相比全国其他地区仍然较慢。
3、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有效拉动和支撑经济增长
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投资的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一直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长速度,主要体现为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等重大工程建设。2000―2005年,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由6111亿元增加到17544亿元,年均增长23.5%(全国21.9%),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从19.2%提高到20.1%。可见,“十五”期间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较快,不仅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的比重也明显提高,表明投资对于保持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4、全社会消费水平稳步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
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伴随国家重大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等一批重大项目的投资建设,当地的企业生产和经营效益不断改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逐步加大,城乡居民收入和全社会消费水平稳步提高。2000―2005年,西部地区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5997亿元增加到11581亿元,年均增长14.1%(全国11.4%);占全国的比重从16.8%提高到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665元增长到8724元,年均增长9.0%(全国10.8%),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重从90.2%下降到83.1%;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694元增加到2410元,年均增长7.3%(全国7.6%),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重从75.2%下降到74.0%。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十五”期间西部地区全社会消费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占全国的比重也呈现小幅上升的态势。但是,西部地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两项指标年均增速均低于全国平均增速,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份额均出现下降的势头。
5、进出口与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对外开放面临艰巨任务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逐步推进,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领域、方式和水平不断拓展和提高。2000―2005年,西部地区进出口总额由172亿美元增长到451亿美元,年均增长21.3%(全国24.6%),占全国的比重从3.6%下降到3.2%;其中,出口总额由99亿美元增长到258亿美元,年均增长21.1%(全国25.0%),占全国的比重从4%下降到3.4%。2000―2004年,实际利用外资由18.5亿美元下降到17.4亿美元,年均增长-1.5%(全国10.4%),占全国的比重从4.5%下降到2.9%。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十五”期间尽管西部地区进出口总量保持较快增长,但是增速低于全国平均增速,占全国的比重也出现下降。特别是实际利用外资居然出现负增长,占全国的份额也急剧下降,这表明西部地区在扩大开放和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还面临艰巨的任务。
(二)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初见成效
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较高,经济增长速度相对缓慢
东北地区由于国有企业数量多,产业结构偏重于重化工业,而且体制机制改革缓慢,经济增长仍呈现出“吃过去老本”的特征。从2000年到2005年,东北地区生产总值从9743亿元上升到17130亿元,增长了76%,比全国增速低8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从2000年的10%下降到2005年的8.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9176元增长到15972元,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增长了74%,比全国低4个百分点。
2、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但产业竞争力较弱
相对全国而言,从2000年到2005年,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比较稳定,变动幅度较小,产业结构不断趋于合理化。第一产业的比重从12.9%下降到12.5%,第二产业的比重从51.5%下降到49.5%,第三产业比重从35.6%上升到38%。从总体上看,东北地区产业竞争力比较弱,尤其是第二产业的竞争力比较弱。根据份额―偏离分析方法计算,按照全国“十五”期间经济增长速度,东北地区生产总值应该增加8161亿元,但实际上仅增加7387亿元,偏离774亿元,其中产业结构出现正偏离68亿元,产业竞争力出现负偏离842亿元。
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对地区经济增长起着主导作用
从2000年到2005年,东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从32918亿元增长到88604亿元,增加了187%,比全国快18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从8.5%提高到8.9%,固定资产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8%上升到45%,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投资对东北地区经济增长起着主导的作用,消费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幅度降低。投资对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00年的24.58%上升到2004年的72.96%,而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1.57%下降到-6.22%,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53.85%下降到33.26%。
4、城乡居民收入较低,消费快速增长缺乏支撑
从2000年到2005年,东北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3753亿元增长到6220亿元,增长了66%,比全国低6个百分点,占全国的比重从10.5%下降到9.2%。同期,东北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5061元上升到8706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39.5%下降到35.7%,低于同期全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9.4%和36.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2198元上升到2005年的3416元,增长55%,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45.5%下降到40%,均低于同期全国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5、进出口增长缓慢,占全国的比重不断降低
从2000年到2005年,东北地区进出口总额从246亿美元上升到571亿美元,增长了132%,比全国低68个百分点,占全国的比重从5.2%下降到4%。其中进口增长了135%,出口增长了128%,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从5.4%、4.9%下降到4.2%和3.8%。从总体上看,东北地区进出口总额的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占全国的比重在不断降低,经济的外向化程度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下降。
(三)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条件基本具备
1、在全国GDP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根据全国GDP汇总数据计算,中部地区2000年的GDP总量为19791亿元,在全国的比重为20.4%,2005年的GDP总量为37046亿元,在全国的比重为18.8%,中部地区GDP在全国的比重呈现不断减少的趋势。其中中部地区2000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在全国所占比重分别为27%、19.3%、19%,2005年为27.2%、18%、17.4%,除了第一产业在全国的比重略有上升外,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全国的比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由于中部地区在全国GDP中的比重不断减少,特别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全国比重中的下降,致使中部地区“十五”期间经济增长整体上落后于东部、东北、西部地区的发展。
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全国的比重不断下降
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看,2000年中部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7329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20.6%,2005年中部地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3184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19.4%,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长期以来,我国内需市场增长乏力,对于中部地区来说,依靠内需拉动区域增长的难度更大。首先,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普遍偏低,“十五”期间中部地区的经济总量及经济增长速度在全国都处于落后水平,居民收入水平低。其次,中部地区农业人口比重大,农业人口作为低收入人口,很难拉动有效内需。
3、固定资产投资在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
从固定资产投资来看,2000年中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为5597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17.5%,2005年中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为13535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18.7%,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固定资产投资一直以来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力量,“十五”期间,中部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呈现不断增长势头,固定资产投资对于拉动中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中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中部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将会得到不断完善。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中部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很大一部分投向了能源原材料行业,不仅有可能造成将来的产能过剩,而且也不利于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持续健康发展。
4、进出口总额在全国的比重略有下降
从进出口总额来看,2000年中部地区进出口总额为148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为3.1%,2005年中部地区进出口总额为415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为2.9%,整体上略有下降。中部地区既不临近海洋,也不沿边,处于我国“不东不西”的位置,这样的区位不利于中部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当前,出口是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中部地区在这方面正好处于劣势地位,今后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仍然面临相当艰巨的任务。
(四)东部地区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1、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继续提高
东部地区凭借优越的区位、先进的体制机制以及业已形成的先发优势,继续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态势。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等地区的部分行业和领域形成国内领先的优势地位,已经具备与国际市场竞争高低的实力和话语权。2005年,东部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8999亿元,占全国比重为55.5%,比2000年提高3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3568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68倍,比2000年提高0.12倍。
2、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层次不断提升,整体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增强。特别是分布在沿海一些大中城市、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园区内的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显著提高。2005年,东部地区三次产业比例为7.7∶51.6∶40.7相比2000年,其中第一产业比重下降3.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2.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1.3个百分点。2005年与2000年相比,东部地区三次产业占全国的比重,第一产业为37.3%,下降3.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为58.4%,上升3.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为57.1%,上升2.1个百分点。
3、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十五”时期,由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等重大战略,政府的投资逐步向中西部倾斜,引导和带动各类民间和境外投资也向中西部地区集中,东部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增长。2005年,东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5569亿元,占全国比重为52.3%,比2000年下降2.5个百分点。这体现了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对于投资的依赖下降,更多地发挥消费和净出口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
4、城乡消费和居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
随着东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全社会消费规模和水平不断扩大,在全国所占的比重继续提高。2005年,东部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6974亿元,占全国比重为54.4%,比2000年上升2.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2788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295元,而2000年这一数字分别为7698元和141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59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604元,而2000年这一数字分别为3364元和1111元。
5、进出口与利用外资方面继续占有主导地位
“十五”期间随着我国入世后对外开放进程的明显加快,东部地区继续保持对外开放的领先优势,进出口贸易和利用外资的规模和增速均占据全国的主导地位。2005年,东部地区进出口总额达到12782亿元,占全国比重为89.9%,比2000年上升1.8个百分点。其中,进口总额达到6798亿元,占全国比重为89.2%,比2000年上升2.5个百分点;出口总额达到5984亿元,占全国比重为90.7%,比2000年上升1.1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向东部沿海地区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二、“十一五”时期我国区域四大板块经济发展前景展望
(一)西部大开发进程走向深入
1、继续推进基础设施和生态保护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继续推进铁路、公路、水电、机场等已开工项目建设,适时开工上马一批新建设项目。重点包括青藏铁路、宜昌至万州铁路、郑州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洛阳至湛江铁路、新疆精伊霍铁路、溪洛渡水电站、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加强城镇供水、供气、污水、垃圾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增强西部城镇的服务和集聚功能。稳步推进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水土流失治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等重大工程建设,重点规划和分步实施西南地区石漠化地区、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青海湖周边地区等重点区域的生态保护和治理工程。继续加强三峡库区、滇池等水环境污染治理和重点城市的废水、废气以及固体垃圾等污染综合防治工程,提高西部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2、加大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投入力度
加快推动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确保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目标如期实现。严格执行和落实农村地区全部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继续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和补助寄宿生活费。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和引导,扩大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规模,不断增强农民有序转移和理性就业能力。强化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和救治体系建设,加快新型合作医疗试点的推广到位,切实保证和加大中央及地方财政补贴的力度和范围。扩大西部“少生快富工程”的实施范围,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构建以社区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继续推进“西新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2131”工程,加大“兴边富民”行动计划的实施力度,重点支持、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远地区的社会事业发展。
3、积极培育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依托西部当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加快油气、煤炭、水电等能源开发、重要矿产开发及加工、特色农牧业及加工、特色旅游及文化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的培育壮大。研究建立促进西部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的利益合理分配机制,适当提高油气等重要能源的就地加工增值比重。加快推进陕西、内蒙古的煤制烯烃、新疆的独山子石化和罗布泊钾肥、包头和攀枝花的钢铁等重点项目开发建设,加大对西部节能、节水、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试点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快建设一批棉花、糖料、烟草、蔬菜、果品、花卉、茶叶、中药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促进包装、存储、保鲜、运输、分拨、配送、标准、信息等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特色农副产品附加值。合理开发和保护西部地区特色旅游资源,积极打造海内外知名的旅游热线、重点旅游区和旅游景点,促进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旅游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渐入佳境
1、“十一五”时期是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政策全面发挥作用的时期
我国实施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政策主要从2004年开始的(部分政策从2002年、2003年开始实施),在“十五”时期实施的时间只有两年左右,作用还不十分明显。随着国家给予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国有企业“厂办大集体”改革等试点和优惠政策的实施,尤其是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的实施,东北地区将享受到政策的先行优势,企业的原有负担大量减少,新的综合负担又将低于全国水平,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同时,生态环境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将优化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十一五”时期这些政策对东北地区的影响将会逐步增强,一些新的政策如资源开发补偿政策和衰退产业援助政策等也可能在东北地区试点,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将增强东北地区的政策优势地位,为东北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创造条件。
2、东北地区工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将会得到进一步发挥
东北地区是我国能源、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比较发达的地区,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后,国民经济发展对能源、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的需求日益突出,其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将会得到进一步发挥。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石油生产地区,2003年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同行业的23.66%,利润占全国同行业的18.08%。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地区,2003年钢铁产量占全国的10.64%,利润占全国的6.77%。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比较发达,2003年汽车、铁路客车、船舶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工业产值约占东北地区工业总产值的8%左右,在全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十一五”时期随着国家各类优惠政策的实施和支持,东北地区工业优势行业的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对于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更加显著。
3、东北地区农业优势将会得到进一步巩固
东北地区土地资源非常丰富,是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耕地面积为2153万公顷,土地肥沃,农村人口占6%,但耕地面积占全国的16.6%,约为全国的3倍,具有规模化生产的条件。东北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号称“北大仓”,粮食生产在全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03年,东北地区大米产量占全国的9%,出口占全国的37.21%;玉米产量占全国的29%,出口占全国的86%;豆类产量占全国的41%,出口占全国的85%。随着我国免除农业税以及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农产品加工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链条不断延伸;农产品综合利用的领域不断创新,农产品最低价格的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农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东北地区的农业优势地位将会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4、东北地区人才密集的优势将会得到进一步发挥
东北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都比较多,科研实力雄厚,加上我国实施的高新技术产业专项资金支持,东北地区人才密集的优势将会得到进一步发挥,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将面临着新的机遇。因此,从总体上看,“十一五”时期东北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将不断得到提高,产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长期衰退的趋势将会得到有效遏制甚至扭转。当然,在这个结构转换过程中,东北地区的就业压力仍然较大,需要在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同时,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培育形成雄厚的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优势。
(三)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迈出步伐
1、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
继续加强粮食主产区生产能力建设,以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为基础,提高粮食单产水平为目标,不断增加粮食产量和改善粮食的品质。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重点在“多予”与“放活”两个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探索包括农机具补贴和良种补贴在内的各种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支农措施,并不断加大支农力度,拓展支农范围。在利益共享的前提下,探索建立粮食主产区与粮食销区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调动中部地区的种粮积极性。
2、提高能源原材料产业效益
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能源原材料产业的效益。首先,加快解决能源原材料产业的历史遗留问题,减轻企业社会负担,把其逐步纳入企业增值税转型、完善社会保障体制等改革试点的范畴。支持中部地区资源型省份和城市发展新型产业,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和矿山发展接续产业,尽快实现经济转型。其次,加快发展能源原材料工业的后续产业,加大支持中部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力度,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实施的一些政策,应适当延伸到中部老工业基地。
3、积极培育新兴产业
中部地区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和人才支撑,具有发展新兴产业的基础。而且中部地区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很大。加强中部地区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合作力度,建立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提高科研机构与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积极性。以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为重点,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现代中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和商贸流通业,促进中部地区区域合作和对外开放,促进中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与和谐社会建设。通过培育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繁荣发展中部地区的旅游业的商贸流通业,不断优化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
4、打造重点城市群
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来说,中部地区缺少特大城市的拉动,但是,目前中部地区已经形成了若干重点城市群,如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群、长珠潭城市群、大运城市带、皖江城市带、昌九城市带等。这些城市群的形成,对于集聚生产要素,实现集约式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今后,应依托这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发展基础较好的城市群,不断做强做大,形成支撑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和集聚人口的重点发展地区,并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四)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格局进一步优化
1、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东部地区人才、技术优势十分明显,“十一五”期间担负着进一步提高我国自主创新整体水平的重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切实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活力,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引导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推动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建立研究开发机构,集成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相关力量,组建更多的国家工程实验室和行业工程中心,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
2、促进产业转移和升级
发挥产业配套好和技术水平高的优势,优先发展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具有比较优势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着力发展精深加工和高端服务和产品,主动引导劳动密集型和一般低附加值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抓住全球产业重组和企业并购活动的大好时机,全面提升外向型经济水平,把利用外资的重点转向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上,注重提高外资利用的质量和效益,提升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层次和地位,增强国际竞争力。
3、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针对土地资源相对紧缺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不利因素,率先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节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和环境保护。发展都市型、城郊型等现代农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资源特别是土地、能源的利用效率。加大执法力度,降低主要污染和能耗指标,从而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遏制耕地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完善环境标准,提高环保和能耗门槛,以及规定单位面积土地产值标准政策,引导转移占地多、消耗高的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提升产业层次和经济增长质量效益。
4、推进体制改革和创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