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规模经济含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一节 市场结构概述
一、产业组织学的框架和市场结构的含义
二、市场结构的主要范畴
三、研究证券业市场结构的意义和研究
第二节 证券业集中度
—、证券公司回顾
二、集中度与证券业集中度
三、因素与发展趋势
四、集中度变化对证券业绩效的影响
第三节 证券业务差别化
—、产品差别化和证券业务差别化
二、证券业务实现差别化的途径
三、证券业务差别化对证券业的影响
第四节 证券公司规模
—、规模经济和证券公司规模经济
二、影响证券业实现规模经济的因素
三、证券公司如何实现规模经济
第五节 证券公司监管制度
—、证券公司监管制度的主要内客
二、证券公司监管制度对证券业市场结构的影响
三、对证券公司监管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市场结构概述
一、产业组织学的理论框架和市场结构的含义
市场结构的概念来源于产业组织学,产业组织学是微观经济学的发展和,但不同于微观经济学,两者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两者研究的市场不同,微观经济学侧重于研究完全竞争市场,而产业组织学侧重于研究不完全竞争市场。显然,产业组织学的研究对象更接近现实世界的实际情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微观经济学属于理论经济学,产业组织学属于应用经济学。在实践中,产业组织学的理论可以直接为政策服务,这种政策主要是政府制定的与有关的政策,重点是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研究实施什么祥的促进或管制政策。
■当体制条件发生变化,当企业自主、市场竞争具有了合法性后,原有的审批制度的那一点合理性的基础也从根本上动摇了。
■用行政性办法集中资金,在短期内建成达到某种数量规模指标的大工厂是可能的,但这只是技术和设备含义上的“规模”,由于缺少诸多特定“资本”,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规模经济”。
■符合市场经济的做法,是给那些有条件、有意愿的投资者、生产者,提供公平的进入机会;进入以后,提供公平的竞争条件,让这个社会有梦想、有能力的人,经历并分享这个竞争过程。
除了一个时期的日本、韩国之外,中国可能是强调产业政策最多的国家。
汽车行业是少有的两度由政府正式公布产业政策的行业。在产业政策中,除了一些大的战略、方针、原则等外,比较实质性的、同时也是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是基于品种(如轿车)、产量规模(如若干万台)、投资额(如若干亿元)的项目审批规定。
审批根基动摇了
按照通常的说法,审批是为了按照高起点、大批量、专业化的原则,实现规模经济,避免重复建设,提高产业集中度。
这种类型审批制度的出现和持续是有其体制背景的。在计划经济“大一统”的体制下,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至如何生产,都由计划机关规定。像汽车工业这种规模大、专业化水平要求高的行业,通常要由中央计划机关来安排。
在全国计划“一盘棋”中,每个企业都有专业分工,相同就是“重复”,重复就是浪费。为了防止重复、浪费,在当时的体制框架内,审批是必须的。即便如此,审批也是有灵活性。中央管的过多、过紧,地方缺少积极性;照顾地方的积极性,又会“一哄而上”、重复建设,中央不得不通过审批收紧,从而出现那个体制下规律性的“收放循环”。
当体制条件发生变化,一批又一批的外资的、内资的,有产权约束和预算约束的新生产者和投资者进入后,当行业内的国有企业开始改革,企业自主、市场竞争具有了合法性后,原有的审批制度的那一点合理性的基础也从根本上动摇了。规模经济、提高产业集中度、供求平衡等目标原则上说并没有错,但在变化了的体制条件下,其实现方式已有了本质上的不同。
规模经济的认识误区
“规模经济”对于汽车工业所具有的优势早已成为汽车界的常识,但是如何去实现“规模经济”争议不断。第一,由于产品品种、技术发展、专业化分工等不同,规模经济所对应的产量规模是一个变量,而非常量;第二,产量规模只是形成规模经济的要素之一,要真正实现规模经济,还需要有生产组织体系、经营管理机制等的配合;第三,即使能够产生规模经济效应,也只构成企业竞争力的一个方面。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还需要其他诸多方面的进步;第四,从一个较长的历史跨度看,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供求关系等因素影响,规模经济对企业竞争力和盈利状况的影响差别很大。2007年,全球规模最大的通用汽车公司出现严重亏损,而中国众多汽车企业的生产规模与所谓30万辆的最优规模相比有不小差距,但盈利状况却相当好。
由于以上原因,所谓规模经济,特别是具体的生产规模指标,其对企业竞争力和盈利状况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即使在企业生产管理中,定出一个认同度较高的数量规模指标也相当困难。如果硬要定出某些连续若干年不变的所谓规模经济指标作为政府管制的尺度,其合理性和认同度就更难确定了。
鉴于这种困难,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J•施蒂格勒提出了用“生存技术”来确定规模经济,即凡是在长期竞争中得以生存的规模都是最佳规模。乔治•J•施蒂格勒在《规模经济》一文中讨论了厂商的最佳规模及其决定因素。他发现一个企业的活力和发展能力并不仅仅、甚至不是主要取决于生产方面的成本条件,而是取决于许多难以观察并精确计算的因素(如企业家的能力)。他用首创的“生存技术”考察了美国制造业的情况,发现最佳规模是一个范围相当的领域,即多种不同规模都是最佳的。
必须放开竞争
在对规模经济认识误区的背后,是对市场经济中企业竞争力形成的误解。对外开放以后,我们所看到的是发达国家汽车行业由几个大公司构成的集中度很高的市场结构。相比之下,中国的汽车企业规模小、数量多,“散、乱、差”。为了缩小差距,着眼于大企业发展,似乎是一条“赶超”捷径。然而,还需要回答如下问题:发达国家汽车制造业一两家、两三家大公司构成的市场结构从何而来,是生而有之的,还是某种过程的结果?这些大公司之所以有实力和竞争力,除了生产规模大之外,还有那些支持性要素,这些要素是如何形成的?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了,结论将大不相同。
发达国家高集中度的市场结构是长达上百年市场竞争的结果。在其发展初期,也是小企业群起。1908年,当亨利•福特推出了他的T型车时,全美国有500多家汽车厂相互竞争。在竞争过程中,重组、购并、淘汰使生产逐步向少数大企业集中。克莱斯勒公司就是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内,通过几十个企业的整合,最终成为一个公司的。其历史图景犹如几十条小溪经过蜿蜒流淌,最终汇聚成一条大河。
竞争提供了两种机制,一是学习机制,处在竞争漩涡中的企业都必须认真学习有利于提高竞争力的知识和技能;二是筛选机制,通过竞争使那些优秀企业、优秀元素胜出而存留下来。经过适当长时间竞争后能够生存、富有活力的企业中,沉淀、积累了大量与改进竞争力有关的信息,这些信息以技术、技能、制度、机制、生产组织、关系网络、企业文化等形式得以保留,形成了可称之为“知识资本”、“制度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等特殊形态的资本。
依托这些资本,企业可以更有效地去研发、设计、生产,去融资、销售、创造品牌,去赢得社会的信任。一个拥有现代化设备和生产线,没有竞争经历的企业,与另一个拥有同样设备和生产线,但经历长期竞争并胜出的企业,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在资本市场有效的情景下,对这两类企业的估值也会相去甚远。
作为一个后起国家,看到发达国家汽车工业历史和结局后,会产生一个朴素想法:既然发达国家的汽车工业经过上百年竞争最终形成少数几家大企业,我们是否发挥“后发优势”,直接建几个大企业,省掉那个由小到大、由多到少的竞争过程,既可以节省时间,也可以减少竞争中的浪费。这种只要结果不要过程的设想虽然“节约”,但不切实际。
人们可以预见十几年、几十年的中国汽车产业中,只会留下两三家或三五家大企业,但不可能知道这些企业是谁,也不可能具体地知道这些企业凭借什么赢得竞争优势。这是只能由竞争过程才能解决的问题。
由于对外开放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可以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生产组织和管理方法,也可以利用日益增强的工业基础,在加上一些好的机遇,或许可以“缩短”竞争过程(与先行者相比),但不可能“省略”之。用行政性办法集中资金,在短期内建成达到某种数量规模指标的大工厂是可能的,但这只是技术和设备含义上的“规模”,由于缺少前面提到诸多特定“资本”,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规模经济”。那些为数不少经过计划机关审批,达到所谓“规模”要求,但建成后亏损,甚至未建成就注定要失败的例子,就清楚地证实了这一点。
在产业发展初期,通过政府审批管制,“定点”几个企业,首先,这些企业未必是当时社会上最好的企业,其次,即便这些企业或其中的某个企业是当时最好的企业,由于竞争不足,它们也不可能成为将来最好的企业。符合市场经济的做法,是给那些有条件、有意愿的投资者、生产者,提供公平的进入机会(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没有进入管制,如安全、环保、节能等方面的准入条件);进入以后,提供公平的竞争条件,让这个社会有梦想、有能力的人经历并分享这个竞争过程。
行业管理者的另一个担心是,如果放开竞争,一哄而上,一方面摊子小,达不到规模经济,另一方面,可能供过于求,出现产能过剩。如果将汽车产业发展作为一个过程观察,这些问题其实并不突出,且属于所谓“发展中的问题”;即使有问题,也主要应由企业自己而不是行业管理者来解决。在大众消费推动的汽车产业起步时期,当消费快速增长时,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即使企业规模小,仍然可以获取先进入的丰厚利润。2002年、2003年两年汽车产业出现爆发式增长时,一个企业只要能装配出汽车,就能赚大钱,便属于这种情况。对处在成长期的汽车产业来说,在其达到产销峰值以前,所谓产能过剩,只是一个不长的阶段性现象。何况市场导向的企业事实上比其他人更关心供求关系变化,以便及时做出调整。2004年,当汽车行业出现增长回落时,一些进入不久的民营企业又宣布退出。有些企业在行业景气好时所作的扩大产能规划,当景气下降时会有所调整。还有些企业高调宣布的所谓企业扩产计划,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市场策略,自己并没有当真。那种以为行业管理者比企业自身对企业投资风险更关心、更敏感,因而需要通过行业进入审批防止过剩的假定,在逻辑上和现实中都是无法成立的。
任何人的理性都是有限的
通过审批防止生产过剩有一个事实上的逻辑前提,即认为行业管理者比行业内的投资者、生产者“更富有远见”,能够准确预见到未来行业供求平衡点。由于所处位置不同,行业管理者可能获取更多信息,而且可以假定他们更加“聪明”。但是,在人的“理性有限”这一点上,行业管理者与其他人是一样的。如果试图“管理”或消除行业未来发展中的不确定性,总是会陷入困境。这正是需要市场起作用的地方:通过价格涨落调整供求变动和未来预期。人们可以利用自身的智力和经验预测未来的变动,而且好的预测必定要以市场提供的信号为依据,但不可以替代市场在这方面的基础作用。
事实也一再证明了这一点。2001年6月,当时的国家汽车行业主管机构出台“十五”时期中国汽车发展规划,提出计划结束时的2005年,中国汽车产量达到320万辆,轿车产量达到110万辆。由于汽车产业爆发式增长,这一指标在2002年底就被打破了,到2005年底,实际汽车产量达570万辆,轿车则达277万辆。这种规划指标与实际产量呈现很大差距的情况,也发生在钢铁、电力、煤炭等产品上。尽管人们对这些重要产品的如此规模和速度的增长有不同看法,但行业管理者,在说宽一点,也包括政策研究者,包括企业生产者、投资者,对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规模和潜力,存在着估计严重不足的问题。行业管理者的预测出现偏差是完全可能和正常的,问题在于把这种预测放在什么位置:仅仅是一种观点或看法,还是作为政府管制的依据。如果是后者,一些人预测上的失误或不确定性将要求整个社会付出代价。
一、银行垄断及反银行垄断的现实依据
尽管人们大量使用银行垄断这一词汇,但却很少有人给银行垄断下一个精确的定义。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来归纳和抽象银行垄断的含义:
首先,应界定垄断的主体,即由谁来垄断。显然,银行垄断的主体是银行,但它不是指所有的银行。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众多银行无法串谋,采取统一行动。通常,能实施垄断的银行只是极少数家超大规模的银行。其次,应概括垄断形成的方式。一般人们认为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形成垄断的基本途径。依靠内部积累和外部扩张实现规模上的突破,最终成为独霸市场的垄断者。但在现实中,垄断的形成方式也并非仅局限于这两种方式。企业依靠进入壁垒、法规限制、产品差别化等途径也可在规模并不太大的情况下形成垄断。再次,应划定垄断的范围。它包括空间范围和业务范围。从空间范围来说,垄断既可以指一个行业、一个地区,也可以指一个市,甚至一个镇。我认为,谈经济方面的垄断离不开市场,垄断一定是在某个特定市场中的垄断,而市场则可大可小,完全依据的需要进行划分。因此,用特定市场来界定垄断的空间范围可能更合适。而业务范围从理论上说应涵盖商业银行所经营的全部业务。最后,银行垄断的概念应揭示垄断的目的。传统观念认为,企业追求垄断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垄断利润,因为企业在市场中竞争的目的就是利润最大化,银行是企业,银行垄断也是为了攫取超额利润。然而,在我国的现实中,由于银行垄断不仅仅是经济垄断,还搀杂着行政垄断,其垄断的目的决不是一句利润最大化所能概括的。况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利润都不是全额留给银行,从银行的角度看,盈利与否并不直接决定银行的命运。与其他的国有企业一样,国有商业银行并不天生具备追求盈利的机制。说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的目的就是保证国有经济对资源的需求可能更符合实际。
综上所述,我将银行垄断概括为:少数银行为了特定目的,利用经济或其他手段构筑市场壁垒,在相关的业务领域内实现操纵和控制的行为。
考察我国的银行业,在实践中,银行垄断由来已久,其弊端主要集中在:
1.效率不高。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效率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相比,差距非常明显。同等资产规模的银行,我们的员工人数是人家的几十倍。而分支机构甚至是人家的上百倍。剖析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低效率的症结,盖源于其垄断地位。国内其他商业银行对这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构不成实质性的威胁。缺少外部竞争的压力,致使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长期消除不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现象。
2.效益低下。与效率不高相联系,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也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及地区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如与汇丰银行相比,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平均资产收益率比人家低10多倍,人均利润比人家低20多倍。效益不高,固然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垄断的优势致使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高枕无忧,完全丧失了降低成本,增加收益这一企业的原动力,效益不高,也就在所难免了。
3.缺少创新机能。目前,金融创新席卷全球银行业,各国银行为了在竞争中争得先机,竞相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但我国商业银行所创新的业务,无论是负责业务创新、资产业务创新、表外业务创新还是服务方式创新,严格说来都不是创新,因为这些创新在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中早已实施。我国充其量不过是效仿和移植。为什么我国商业银行在各项业务领域的创新中,始终不能处于领先地位,始终不能理直气壮地宣称某某创新是由我国银行发明的,这仍与我国银行的垄断密不可分。
4.金融风险大量累积。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数额之大、比例之高在世界银行业中十分罕见。尽管我们通过债转股消化了一部分不良资产,但不良资产比例仍高达20%以上,且消除不良资产产生的土壤并没有清除,新的不良资产也还在不断增加,目前城乡居民的储蓄已近10万亿元,单纯地看储蓄存款额高,就下结论说银行风险大未免过于简单化。但如果把高储蓄额与银行的低流动性联系起来,银行风险的现实性就大大增加了。由于垄断的存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无破产倒闭之虞,结果是风险也越积越多。如果找不到有效的防范措施,这些风险就会像定时炸弹在某一时刻爆发。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一定是全面的支付危机并导致金融危机。
5.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金融资源配置合理的标准应看金融资源是否流向边际效益最大的地区、部门及企业。如果资本回报率高的地区、部门及企业能得到金融的及时支持,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宏观金融资源配置合理,反之,金融资源流向资本回报率低的地区或部门,金融资源配置就不合理。中国目前银行垄断的后果之一就是金融资源被配置到了低效益的地区、部门和企业。众所周知,国有企业缺乏活力,效益低下,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中比较,国有企业的亏损面和亏损额都高居榜首。所以,国有企业一直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帮助国有企业脱困甚至都成为政府要实现的重要经济目标。面对国有企业这样的低质客户,商业银行的正常反应该是避之惟恐不及,但事实上,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的绝大部分都流向了国有企业,而效益相对较高的非公有制经济却得不到所需的金融资源。
6.抑制了银行功能的发挥。人们在归纳商业银行的功能时只局限于它的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调节经济及提供金融服务等。我认为,人们普遍忽略了商业银行的另一个重要的功能,即降低金融交易成本的功能。金融交易的双方或多方通过银行使交易成本大大降低,如资金盈余单位和资金短缺单位通过银行可顺利实现资金由盈余方向短缺方的转移,达到融通资金的目的。而如果没有银行,他们自己去寻找交易伙伴,将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最终还不一定能达到目的。正因为商业银行能降低金融交易成本,它才能以“中介”的形式产生、存在和。然而,银行垄断的结果却使银行降低交易成本的这一功能受到抑制。鉴于银行垄断的上述弊端,我们应该旗帜鲜明地反对银行垄断。
二、对银行规模经济的剖析
规模经济通常用来描述经济组织由于规模扩大,导致平均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提高的状况。一般说来,企业经营都有一个规模经济的问题。凡是因扩大规模使成本降低的,就称其具有了规模经济效益。相应地,银行规模经济也就是指当银行规模扩大,单位运营成本下降、单位收益上升的状况。需要强调的是银行规模经济并不意味银行规模越大越好,而是有一个最佳规模。在银行达到这个规模时,成本最低,效益最好。超过或达不到这一规模,成本就会上升,效益就会下降,出现规模不经济。这一原理可由图1表示出来:
横坐标表示银行规模,银行规模可以用资产额来衡量,也可以用资本量或员工数来表示。纵坐标表示银行的经营成本及提供金融产品的价格。经营成本包括存款利息及银行正常的运营费用,如员工工资、银行固定资产折旧、管理费用等。金融产品的价格可用银行的贷款利息来表示。LAC表示长期平均成本。LMC表示长期边际成本。SAC表示短期平均成本。SMC表示短期边际成本。P表示金融产品的价格,由于其是常数,与表示边际收入的MR相等。由经济学理论证明,当边际收入MR等于边际成本MC时,可获最大利润。因此,图中P与LMC相交的 D点所对应的Q为能够获得最大收益的规模。
银行经营之所以存在规模效益是因为:(1)银行具有相当的规模后,使公众对该银行的信任感也增加。这对靠信用生存的银行来说,至关重要。(2)银行规模扩大后,使银行吸引的储户增加。银行吸引的储户越多,所有存款人同时提取存款的可能性就越小,于是,银行就可相应减少现金准备,增加盈利性资产的比重,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3)银行规模的扩大,常常伴随着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的增加,一个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遍布全国甚至全球的大型商业银行,在办理结算、汇兑、资金调拨等方面所拥有的优势,比一般小型银行不知要强多少倍。(4)规模大的银行资金远较中小银行充裕。这就使大银行更有条件更新设备,采用先进技术,率先实现银行化。(5)银行规模扩大,其用于信用支持的资金相应增加,银行就有实力参与大型项目的融资。这就大大提高了批发业务在银行业务中的比重,从而降低单位金融产品的成本,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6)大型银行有能力开展多种金融服务,实行多元化经营。这对发挥银行优势,规避经营风险具有特殊功效,也极大地提高了银行的竞争力。
虽然银行扩大其经营规模有种种好处,但也绝非银行越大越好,这也是规模的又一层含义。银行经营超过了其最佳经营规模后,就会变得规模不经济。这是由于:(1)银行规模过大,必然带来管理效率的降低。这是由于规模扩大后,管理者为避免管理幅度也随之扩大,必然要增加管理层次。根据法国管理专家V.A.格兰丘纳斯的,随着下属人数或单位数的增加,相互关系的数量也会急剧上升。银行规模扩大后,银行内相互可以分离的独立的基本经营单位增加,管理层下属的人数和单位数也会随之增加,并导致上下级之间、上下级行之间、管理者之间及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呈非线性的增加,使人际关系复杂化,这些都必然降低银行内部的管理效率。(2)银行规模过大,导致信息传递链条过长。根据信息学原理,信息传递的链条越长,中间经过的结点越多,信息失真程度越大。过多的管理层次成为信息的“过滤器”,从最高管理层到最基层的执行层,信息的泄漏、扭曲将严重决策的效果。 (3)银行扩大规模后,会增加生产成本。规模扩大后,必然增设机构、扩充人员,增加各种通讯、联络、管理等费用,导致生产成本上升。
三、反银行垄断与追求银行规模经济的关系
人们在追求银行规模经济的过程中,银行规模变得越来越大,出现了大型甚至超大型规模的银行。由于现实中,能够垄断市场的银行也必然是一家或者几家超大型银行,因此,人们很地把垄断与规模经济联系在一起。那么,追求规模经济会导致银行规模扩大,而大规模又会导致垄断,是否是一条呢。或者说,反垄断就必须反大规模,反大规模也就是要反规模经济呢?我认为,要解析垄断与规模经济之间的关系,应先弄清能够形成垄断的条件。如果追求规模经济创造了形成垄断的条件,我们就可以说,规模经济能够产生垄断;如果追求规模经济没有创造出形成垄断的条件,规模经济与垄断就没有必然联系;如果追求规模经济创造了形成垄断的部分但不是全部条件,那只能说明规模经济与垄断有一定的联系,但前者并不必然导致后者。
那么,形成垄断的条件有哪些呢?我认为在一个特定的市场中出现垄断的必备条件有两个:一是存在少数能控制、影响市场的。而它的控制和影响源自它们的市场占有率。二是存在市场壁垒。市场壁垒可能来自资本限制,有些企业属于资本密集型的,没有大规模的资本垫底,根本就无法进入市场;市场壁垒可能来自或政府的相关政策。如《商业银行法》中规定,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十亿元人民币。还有实际上对民营银行的种种限制政策;市场壁垒还可能来自技术,某家企业掌握了不为他人所知的技术,自然就会形成垄断。对于垄断的最终形成来说,上述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银行追求规模经济,自然会产生大型银行。然而,这种大规模与垄断需要的大规模是不一样的。根据前面的,追求规模经济使规模的扩大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规模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规模不经济。所以,追求规模经济,可能使银行规模扩大,但它不应该无限扩大,而会局限于最佳规模附近。而垄断需要的大规模,从理论上讲,是不受什么限制的。即使出现规模扩大导致成本上升也在所不惜。因为垄断从经济意义上来讲,就是为了获得垄断利润,规模扩大导致的成本上升造成的损失可以用垄断所产生的垄断利润来弥补。这样,银行在短期内很可能将扩大规模以提高市场占有率放在首位,而将减少成本放在次要地位。既然追求规模经济并不必然使银行规模无限扩大,其市场占有率的提高也会受到制约,也就不一定出现个别银行控制、影响银行业市场的现象。垄断形成的必备条件在此并不必然具备。
至于市场壁垒,它与银行追求规模经济的关系并不密切。虽然银行在追求规模经济过程中,可使银行规模扩大,出现资本集中型的大银行。但只靠资本量这单一的壁垒,仍不能阻止潜在的竞争者进入,因只要银行业有利可图,新进入市场的竞争对手不一定局限于由小银行靠自身的积累扩大规模,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及银行间的重组、兼并使超大型的银行在极短时间内诞生成为可能。相对而言,法律或政策壁垒对银行垄断似乎更为重要。这一壁垒的作用是双向的:一方面,它限制甚至阻断了新的竞争者进入市场;另一方面,它又保护现有银行免于破产倒闭,尽可能不让其退出市场。法律和政策壁垒的效力源自政府的权威,而银行在追求规模经济的过程中,是无法对政府的权威实施影响的。因此,银行追求规模经济并不同时创造了垄断的第二个必备条件。
至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银行追求规模经济会在一定程度上为垄断创造条件,但不必然形成垄断。因此,我们反垄断就是要限制银行为垄断而无限扩大规模的行为,而不应反对银行追求规模经济时的扩大规模的行为。然而,进一步遇到的是,我们如何区分为垄断而扩大规模和为追求规模经济而扩大规模呢?我认为有两条判断标准:
第一,看其短期平均成本的变化。如果随着银行规模的扩大,该银行的短期平均成本上升,就可判断此种规模扩大属于为垄断而进行的规模扩张。因为成本上升还扩大规模,显然是不合理性的经济行为。商业银行是追求经济利益的经济组织,除了决策失误外,正常情况下,它应采取理性的经济行为。而现在它却采取了非理性的行为,惟一的解释就是这种行为表面上看是非理性的,而实际上却是理性的。它的理性就表现在从长期看,这种行为的结果是银行还是“赚的”。它所“赚的”就是来源于扩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后,通过垄断所攫取的超额利润扣除由于规模扩大所引起的上升成本后的剩余部分。这就是银行明知扩大规模会引起短期成本上升还要坚持扩大规模的真正原因。所以这样的规模扩大是追求市场占有率的扩大,是为达到垄断目的的扩大。如果随着银行规模的扩大,该银行的短期平均成本下降,则说明该银行规模的扩大是为了追求规模经济的扩大。因追求规模经济就是要找到这样一个最佳规模,在这一规模下,银行的短期平均成本最低。在实践中,只要银行在扩大规模的过程中使短期平均成本不停地下降,那么,就说明该银行还没有达到最佳规模,其扩大规模的过程也就可以持续。由于技术进步和创新等因素的影响,同一个银行的最佳规模在不同时期也是不同的。通常这种最佳规模是越来越大的,这也可解释为什么银行的平均规模越来越大的现象。
第二,看其对市场的影响。如果随着银行规模的扩大,该银行对银行业市场的影响足够大,就可据此判断此种规模大属于为垄断而进行的规模扩张。这里的“足够大”指该银行规模扩大后导致市场上金融产品的供求价格或者服务水平发生了变化,通常是金融产品的价格上升或服务水平下降。这是因为一个或几个企业垄断了市场后,他们必然要通过提高产品的供给价格来攫取垄断利润,或者通过降低服务水平来降低成本。通过市场上出现的垄断价格来判断其背后存在着垄断企业顺理成章,但通过企业降低了服务水平来判断其背后也存在垄断企业是否过于武断呢?当然,没有在市场上取得垄断地位的企业也可能通过降低服务水平或产品质量来降低成本,但这样的企业在规范的市场中,从长期看,必然遭淘汰。只有取得垄断地位的企业,才能做到即使降低了服务水平,也能长期霸占市场。中国的银行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由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即使广大客户并不满意其服务,但由于没有别的选择,也只好与这样的银行打交道。因此当我们观察到某银行服务水平下降,而其市场地位却长期不动摇的现象时,我们就可由此推断,这家银行在市场上一定具有垄断地位。那么,其规模的扩张也必然是追求垄断的扩张。如果随着银行规模的扩大,该银行对银行业市场的影响非常微弱或基本没有影响,我们就可判断该银行的规模扩大属于追求规模经济而进行的规模扩张。追求规模经济虽然最终也是为了盈利,但它的盈利与追求垄断所取得的利润不同。前者是通过规模扩大后使平均成本降低达到盈利相对增加的目的,后者则通过提高价格获取盈利的绝对增加。因此,当我们看到某银行规模扩大后,对市场影响极为有限,即金融产品的价格没发生变化,银行的服务水平也没有任何降低,就可以得出该银行的规模扩大是追求规模经济的扩大。
依据以上标准,面对越来越大的银行规模,我们在反银行垄断时就不难抉择对什么样的规模扩大不能限制,对什么样的规模扩大应该限制。
:
① 戚聿东:《中国垄断经济》,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关键词】自然垄断;国有企业;改革;私有化
一、自然垄断的含义及其该领域的现状
现代经济学对自然垄断的理解基本上是在规模经济层面上理解的。而对自然垄断的新认识始于对范围经济。目前,在发达国家的微观经济学和产业组织学教科书中对自然垄断的定义基本上都是建立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基础上的。如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在其《经济学》教科书中提出:“当存在着如此强有力的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以致只有一个厂商能生存时,就会产生自然垄断。”由此可见,当代经济学界在自然垄断的认识基本上是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基础上来理解的。
当今的自然垄断企业一般具有以下的技术经济特征:(1)网络性。自然垄断行业一般要有一个完整统一的网络才能提供服务。(2)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非常显著。在强自然垄断行业,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随着产量增加而大幅度降低,以至于在既定的市场需求下,一家厂商足以提供全部产量。(3)关联经济效益显著。自然垄断行业提供服务时往往要求各工序间紧密而稳定的衔接,相对于不同企业分别完成各工序的作业,垂直一体化的产业组织更具有经济效率。(4)存在大量沉没成本。自然垄断行业的初始成本是十分巨大的,由于资产的专用性,大量成本投入该领域则很难收回(指企业不持续经营时),也很难改变用途。(5)普遍服务性。多数自然垄断行业提供的产品具有普遍服务性特征,表现在其需求弹性小,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在自然垄断行业,国有经济几乎都占到控制地位,在自然垄断行业广泛引入国有经济(即建立公有企业或国有企业)是一种治理自然垄断问题的方式。对于自然垄断领域国有企业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所起的关键作用,我们应给予公正评价:第一,启动国民经济,刺激私人消费;第二,克服私人垄断弊端,获得规模经济效益;第三,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实施国家产业政策;第四,赢得国际竞争优势。这些作用,发达国家的国有企业是较好地实现了的。正因为国有企业具有一些私人企业无法企及的优势,西方国家才数次出现国有化。
但是,世上没有包治百病的良药。当环境改变时,曾经最适宜的企业财产组织形式也会改变。随着市场秩序的重建与完善,国有企业越来越表现出其不适应的一面,绝大多数传统的自然垄断部门,特别是其中的非自然垄断业务,已经失去了由一家企业垄断或垂直一体化经营的合理性。于是,要对自然垄断领域国有经济改革,而改革的方法是否单一进行私有化以及改革是否意味着盲目私有化似乎都是需要细细思考的问题。
二、自然垄断领域的改革
鉴于垄断领域国有企业表现出的不适应,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借鉴国际经验开始自然垄断产业的实质性改革。但是英国在20世纪40年代经历了国有化运动后又于80年代初进行私有化运动,对自然垄断产业的国有企业实行了私有化。英国的自然垄断产业的私有化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了主要影响,自然垄断领域国有企业民营化,就是各种因素发展变化的必然结果。这是不是意味着国有资本可以从垄断领域完全退出?
我们发现,自然垄断领域存在明显的“马歇尔冲突”:一方面,自然垄断行业需要巨大的初始投资,沉没成本极大,意味着只有经济实力较强的国有企业才有能力经营自然垄断产业。另一方面,垄断会带来众所周知的种种弊端,传统规制又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才能迫使垄断型企业提高效率;然而,多企业竞争又会损失规模经济。这就是著名的“马歇尔冲突”,即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的两难选择。那么一定存在国有资本和私有化中间区间是自然垄断领域的最优发展空间。理论上,国有经济“让步”的最低限度就是要保证特定自然垄断产业内的国有企业规模不低于最小经济规模,市场竞争“让步”的最低限度是要保证竞争收益大于竞争成本。由于二者都留有余地,存在一个合理区间,因此,二者的兼容是可能的,有效竞争是可以实现的。
三、改革的具体做法及意义
然而,自然垄断领域的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具体改革路径、方式在吸收国外经验的同时必须建立在我国现实国情和自然垄断领域的发展程度之上。
(一)规避私有化误区
表面看来,我国对自然垄断行业治理方式是采取国有经济垄断经营。实际上,不论是自然垄断部门还是竞争性领域,国有经济都是构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仅凭这一点,我国就不能盲目采取私有化或民营化的改革办法:首先,有效竞争的市场尚未形成,不可轻言国有经济私有化或民营化;其次,转轨落后国家公众福祉需要,使得我们不能妄言自然垄断部门国有经济私有化;第三,对私人企业的规制成本高于国有企业,而规制效率可能下降。
(二)不可轻易拆分
在市场进入的管制方面,出现了非对称性管制。在管制过程中,原有优势企业很容易运用交叉补贴策略把新进入者排挤出市场。所以,必须对原有优势企业进行严格的管制,而对新进入者实行宽松的或简化的管制,即非对称性管制。非对称性管制的目的在于为竞争者之间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但其运用的手段却是有悖于公平竞争和社会福利原则的。所以,从社会经济效益和公平竞争的观点看,不可盲目拆分。
(三)重视竞争,规制重建
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难以通过简单宣布消除市场禁入,就期望很快形成竞争性的市场结构。竞争是需要培育的,如果不重视竞争,仅试图以产权改革的方式让私人资本介入公共服务,可能掩盖披着合法外衣的对公共利益的侵害。严格来讲,国有企业改革之前,我国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规制机构。英国政府规制重建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规制机构非行政化;逐步扩大市场性规制,减少行政规制。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对规制者的规制要加强。这是规制改革的重中之重。
(四)发挥公众参与机制
在竞争性产业部门,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好恶自由选择。但在自然垄断部门,消费者却几乎是无法选择的。所以,逐步建立公众(特定城镇的居民)对与其切身利益相关的公共生产和服务事业的参与机制是很重要的,尤其对我国由国有企业独家垄断的自然垄断部门而言。构建起公众广泛参与的机制,赋予消费者以“呼吁”、诉求的顺畅通道,对于解决该领域国有经济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难题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是国有经济在自然垄断部门的有效实现形式;第二,是超越自然垄断部门所有者与经营者、规制者与被规制者暧昧关系的重要因素;第三,是防范政府规制机构被“俘虏”的一种外部力量。
参考文献:
[1]荣兆梓.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一步改革的总体思路[J].中国工业经济,2011(1).
[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
[3]景玉琴,等.发达国家自然垄断行业国有经济沿革及启示[J].陕西师大学报,2004(4).
[4]赵艳丽.我国自然垄断行业的改革思路[J].商业研究,2004(24).
[5]戚聿东.自然垄断管制的理论与实践[J].当代财经,2001(12).
[6]李怀.基于规模经济和网络经济效益的自然垄断理论创新[J].管理世界,2004(4).
[7]谢地,魏益华.自然垄断产业国有经济改革与发展的路径选择——有效竞争、公众参与、形象重塑[J].当代经济研究,2003(6),
关键词:进入壁垒;规模经济;必要资本量
中图分类号:F02; 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2
一、对几个不同版本定义的分析
Bain在1956年出版的《新竞争格局中的障碍》提出了他对进入壁垒的定义:进入壁垒是一行业中在位企业相对于潜在进入企业的一种优势,这种优势反映为在位厂商在不吸引新企业进入行业的情况下能够把价格维持在高于竞争性价格的水平上。这个定义的问题在于,假设一个行业,由于许多在位企业的存在而使价格处于竞争性价格的水平,却没有进入的可能性(例如由于政府的限制),那么按照Bain的定义这个行业就是没有进入壁垒的。
1968年Stigler在《产业组织》一书中提出:进入壁垒是一种生产成本,这种成本是寻求进入一行业的企业必须承担而已处于行业中的企业则免于负担的。这个定义通过基本特征来鉴别进入壁垒,强调在位企业与新进入企业之间的成本差异。这个定义也有缺陷。从字面上讲,这个定义认为,在现在这个时点上,只有新进入者才需承担的成本就是进入壁垒,却忽略了在位企业在过去(比如它进入市场时)可能也必须承担这一成本。Stigler的定义比Bain的定义狭窄。有些成本按照Bain的定义是进入壁垒,而按照Stigler的定义却不是;所有Stigler式的进入壁垒都符合Bain的定义。
第三个定义是James M.Ferguson(1974)提出的:进入壁垒是允许在位企业的价格高于边际成本、持续获得垄断收益而同时却使得新企业无利润的因素。这一定义承袭了Bain的定义,并附加了在位厂商获取超额利润这一条件。高于边际成本的定价并不是厂商持续获得超额利润的充分条件。只有价格高于平均成本在位企业才能获取超额利润。由于在位企业之间的价格或产量竞争,价格可能并不超过平均成本,却高于边际成本。
Fisher(1979)提出:进入壁垒是当新企业的进入对社会有益的情况下阻碍进入的任何事物。这个定义承袭了Bain和Ferguson,形式规范但含义模糊。Fisher认为,当潜在进入厂商在决定是否进入一个具有进入壁垒的行业时,只有他们的成本收益计算不符合社会的期望,进入壁垒对社会才是有害的。如果新企业的进入对社会福利有损,那么进入壁垒的存在就是有益的。
Von Weizsacker(1980)的定义形式也很规范:进入壁垒是一种寻求进入一行业的企业必须承担而已处于行业中的企业则免于负担的生产成本,且从社会角度来说这种成本反映了资源配置的扭曲。这一定义承袭了Stigler的定义,并添加了限制条件。他认为成本的差异只有在导致福利减少的情况下才是进入壁垒。他的观点是,寡头垄断行业中的企业数量有可能高于社会所期望的最佳数量。在这种情况下,进入壁垒起到了社会所需的作用。
Gilbert(1989)提出了一个简单的定义:进入壁垒是由在位所衍生的一种租金。这个定义关注的是在位企业的优势而非新进入企业的劣势。按他的看法,进入壁垒是在位企业必然获得的超额利润。这个定义的问题在于在位企业超额利润并不等同于新进入企业的壁垒。
Carlton和Perloff(1994)提供了两个定义。他们认为进入壁垒是阻碍企业家在市场上快速建立新企业的任何因素。长期的进入壁垒是新进入企业无法避免而在位企业免于承担的成本。他们认为前者不实用,因为它表明所有的资本门槛都是进入壁垒,所有须花时间进入的行业都有进入壁垒。他们的创新之处在于首先明确地把进入壁垒定义到时间维度上。然而很可惜他们只在长期考虑进入壁垒,这样又回避了时间因素。他们认为,一个相对于潜在进入者具备优势的企业只能在长期获利,这个观点导致他们的定义变成了Stigler定义的翻版,区别仅在于他们避免了时间上的混乱。
按照Bain的定义,规模经济和必要资本量都是进入壁垒,因为它们与收益有着必然的联系。按照Stigler的定义,如果在位企业和新进入企业处于公平的技术条件下,规模经济不是进入壁垒。必要资本量同样不是,除非在位企业并未付出过这些资本。
Fisher的定义也认为必要资本量不是进入壁垒。假设一个行业,企业只有花费大量资本才能进入。如果一个企业进入行业后在长期的获利不足以弥补它初始的资金投入,它就不会进入行业。但他认为,这正是社会期望潜在进入者所进行的考量,一项投资如果不能保证获得它在别处能也能获得的回报率,那么这种投资是浪费。因此Fisher得出结论,必要资本量无论多巨大,都不是进入壁垒,因为能够成为壁垒的必要资本量都是于资源配置有益、于社会有益的。然而他却忽视了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不是潜在进入者应考虑的因素,而是从整个社会角度福利的角度应考虑的。在行业中增加一个企业会加剧竞争,由此带来的消费者剩余,在社会角度来看,足以弥补新进入企业的利益损失。
按照von Weizsacker的定义,必要资本量或者规模经济可能并不构成进入壁垒。为证明这一点,von Weizsacker模拟了一个具备规模经济的行业,指出自由进入条件下的古诺均衡时,活跃企业的数量多于最大的社会福利下的活跃企业数。占更大的规模经济优势的企业所带来的成本节约弥补了企业数量少所带来的总产出减少,并带来更多社会福利。在这样的行业中,额外的进入成本会增加社会福利。
按照Gilbert的定义,必要资本量是进入壁垒,尤其在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沉没成本的情况下。当企业退出市场,沉没成本产生的收益就会消失,在这种情况下,沉没成本实际上是退出壁垒。退出壁垒能够通过对在位企业的激励来影响进入。如果在位企业必须承受相当大的损失才能退出的话,那么他们就更有可能对新进入的企业采取激进措施,这种对潜在进入者的威胁阻止了他们的进入,并为在位企业赢得了更高的利润。因此,在位企业的退出壁垒创造了进入壁垒。
此外,在进入失败的情况下,沉没成本加重了进入者的损失,使得在位企业在新企业进入后可能采取的激进行为更具威胁性。因此,新进入企业的退出壁垒也造成了进入壁垒。通过这些渠道,沉没成本为在位企业提供了租金,也因此符合了Gilbert对进入壁垒的定义。然而他们并不符合Stigler对进入壁垒的定义,因为所有的进入者,不论何时进入,都必须承担同样的沉没成本。同样地,Carlton和Perloff也把沉没成本排除在进入壁垒之外,因为沉没成本在长期并不存在。
二、进入壁垒的分类
把以上定义归类,我们得到两种类型的进入壁垒。经济进入壁垒是新进入企业必须承担而在位企业不必承担的成本;反垄断进入壁垒是会延缓进入从而减少社会福利的成本。所有的经济进入壁垒都是反垄断进入壁垒,但许多反垄断进入壁垒不是经济进入壁垒。反垄断进入壁垒的范畴大于经济进入壁垒。
进入壁垒还可分为主要进入壁垒和辅助进入壁垒。主要进入壁垒是指自身构成进入壁垒的成本,辅助进入壁垒是指自身并不构成进入壁垒,但能够强化其它进入壁垒的成本。一组小的主要进入壁垒能构成显著的进入壁垒。一组小的辅助进入壁垒不能够在主要进入壁垒不存在的情况下构成显著进入壁垒。不过在少数情况下,辅助进入壁垒能够组合并彼此强化,构成一个主要进入壁垒。如果不存在主要进入壁垒,单个的辅助进入壁垒并不能够阻碍进入。
三、规模经济
Bain认为规模经济是进入壁垒。在位企业可能已经建立了有效率的生产规模。如果由新进入企业带来的新增产出比行业需求和现有产出大,价格会下降到低于新进入企业单位成本的水平,进入将是无利润的。
这一论证假设新进入企业认为在位企业在它进入后仍维持原产出。但是一旦新企业进入,在位企业可能出于阻止利润下跌至无利润的水平的目的而减少产出。与此同时新进入企业的利润也不会跌至零点,进入从事前看是有利可图的。
然而,如果新企业的进入引起一部分的客户从在位企业转向新企业,在位企业减少产出会避免了潜在进入者的进入后的利润跌至零点。客户可能出于长期购买的惯性和避免新品牌可能存在的风险等原因而具备品牌忠诚度。因此,规模经济只有在客户对在位企业的品牌忠诚度足够高的情况下,才会阻止进入。规模经济是辅助进入壁垒,对主要进入壁垒,如品牌忠诚度,起加强作用。
本文认为,规模经济是反垄断进入壁垒,而非经济进入壁垒。Bain认为,行业空间只能容纳一部分有效规模工厂,因此产生了进入壁垒,这种现象总体来说只在短期内存在。此外,在一个出于增长中行业内,部分生产要素本就是暂时性的,变化迅速。因此,规模经济不是经济进入壁垒,但如果规模经济延缓进入从而减少社会福利,那它就是反垄断进入壁垒。
四、沉没成本
许多企业有能力承担巨大的资本成本。如果资本市场有效率,那么对于有利润的项目,规模大的项目并不比规模小的更难融资。即便资本市场无效率,还存在着对行业前景预期的信息不对称,这一因素也使得规模大的项目更占优势。
资本市场的不完美使得它更适合那些更富有的、更有经验的企业生存,但是那些富有的、有经验的企业并不一定是在位企业。有些新进入者其实是多种经营的大企业,寻求进入新的行业。微软进入浏览器行业就是新进入企业规模大于在位企业的一个典型例子。在那些主要的潜在进入者是多种经营的大型企业的行业中,大额的资本成本并不是进入壁垒。
虽然如此,资本成本却能间接地阻碍进入。虽然它本身并不构成进入壁垒,但它往往会增大其他进入壁垒所带来的风险,从而起到加强其他的进入壁垒的作用。例如,如果进入某一行业需要牢固的声誉,那么资本成本的存在使得进入的企业很难或不可能对市场做出检验或试探,新进入者必须投入大量的资源。如果进入需要大量的沉没成本,新进入企业的进入一旦失败,它的损失就会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在位企业可能采取的激进行为就会阻碍进入。潜在的损失越大,上述行为的阻碍就越大。通过这种风险增大效应,必要资本量增强了其他进入壁垒,因此必要资本量是辅助进入壁垒,尤其在必要资本量中的很大一部分是沉没成本的情况下。
必要资本量不是经济进入壁垒,因为进入者所需承担的资本成本,在位者在它进入行业时也承担过。必要资本量可能是反垄断进入壁垒。因为沉没成本被用于别的潜在选择所获得的收益可能大于作为必要资本量进入行业所产生的收益。
学者们对进入壁垒的定义并没有达成广泛共识,这对反垄断立法和实践都是不利的。本文认为在后续的研究中,对进入壁垒的界定应着重考虑的标准是:进入壁垒对进入时间的影响,以及不同的进入壁垒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进入时间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施蒂格勒.产业组织[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Bain,Joe S.Barriers to new competition.[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6.
[3]Ferguson,James M.Advertising and competition:Theory, measurement,fact[M] .Cambridge:Ballinger,1974.
[4]Fisher,Franklin M. Diagnosing Monopoly.[J].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1979,19(02).
[5]von Weizsacker,C.C. A Welfare Analysis of Barriers to Entry.[J].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980, 11(02).
[6]Gilbert,R. Mobility Barriers and the Value of Incumbency,Handbook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Amsterdam:North-Holland,1989,475535.
当物业以房地产资产来核算,物业完善条件确定的前提下,与其它产业相同规模的投资相比,商业投资经营回收期短,风险较小,可以融物的形式变相融资;产业选择与进入相对容易,市场导向调整便利,更主要的是存在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在加入WTO的初期,国外零售业进入中国的广泛性与深入性没有达到最大化,国内零售业连锁发展不够充分的条件下,抢先一步占领市场,对大型零售企业连锁发展的意义是重大的。
(一)、市场潜力的有限性制约了零售企业的快速发展。市场消费能力的有限性以及增长的缓慢性,与零售业连锁化的快速发展是相互矛盾的,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未来一定时期内必然形成一个需求与供给的均衡状态,而此时进入市场的零售企业所面临的结果便是:微利、亏损、倒闭及退出零售领域,发展规模经济的连锁困难。
(二)、合适物业的希缺性使把握商机价值巨大。每个城市中,适合零售的物业是有限的,而适合大型零售业连锁发展所需的物业更难得。在零售业供给与需求尚未达到成熟均衡的条件下,谁发展的速度快、效率高、科学性强,谁就能抓住历史的机遇,在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而落后者只能在等待新一轮产业升级的浪潮中“望房兴叹”而无所适从。
(三)、快速积累滚动发展才能尽快形成规模效益。规模经济是企业经营效益之所在,是大型零售业连锁发展最终成功的标志。而制约大型零售业快速连锁发展的根本因素之一,除国外大型零售集团外,我国大多数零售企业都存在自有资金短缺的问题,发展靠银行贷款不仅困难而且对于薄利的商业企业,利息负担也较重;而进入现有物业最便利的方式—租赁,也常使租金高达经营利润的30%—50%左右。我国60%以上的大型零售企业无自有房产,致使大型零售企业连锁发展陷入进退两难的“二律背反”境界,而突破这一怪圈的根本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尽快达到规模经济。
(四)、尽快形成规模经济的选择方式。制约规模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然而资金的短缺是主要因素之一,而占用资金最大的因素就是对物业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获取,解决这一难题,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第一、以“加盟连锁”的经营方式来完成。即物业方以物业为加盟的条件,双方确定一定利润分成的比例,由连锁方提供商号、管理、货源、流动资金等要素资源合作经营。第二、以“连锁同盟”的经营方式来完成。即多家物业所有者和连锁发展的零售企业相结合,采取“统一商号、统一业态、统一定位、统一规划、统一CI、统一招商、统一行销、统一管理”、“分级经营、分级核算”、“共享资源”的“八统二分一共享”的经营原则。这种方式在国际连锁发展史上与“自由连锁”相类似。这种经营方式在早期的日本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第三、以租赁的方式来完成。发育较成熟且有一定实力的零售企业,可以租赁的方式来完成,但租赁相对以上两种经营方式而言,虽然利润空间较大,但所动用的资金额度也较大,风险也相对高些。连锁发展的初期应谨慎把握。 二、深刻理解连锁发展的涵义是大型零售业快速成长的根本
(一)、连锁发展对于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具有双重涵义。第一、外延式的连锁发展。表现在增加资金投入、扩大企业规模,以此来增加企业收入。第二、内涵式的连锁发展。表现在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经济效益,提高经营利润。大型零售业在连锁发展、扩大经营规模,增加卖场数量的同时,一定要注重提高已运营卖场的管理水平,增加经济效益,提高单位成本的盈利功能。
(二)、价值工程是大型零售业连锁发展的根本所在。价值工程的本质含义在于充分发挥作业功能,以最小的成本创造最大的效益,即创造的价值与作业功能成正比与投入资源的成本成反比。按价值工程的要求,大型零售业在内涵式的连锁发展中,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提高资金与商品的周转率。充分了解市场,对市场进行科学的细分,使商品能准确定位、有效地组合,采取系列行销手段提高营业额。第二、加强成本管理降低经营费用。盘活固定资产和递延资产,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管理费用;扩大进货渠道,减少进货环节;启用高素质人才,节约活劳动,提高利润水平。第三、扩大进出商品流量增强吞吐功能。建立广泛的货源渠道、增加贸易额及批发额,增强仓储及物流吞吐量,提高单位面积的盈利水平。实践证明,企业由“粗放型的经营方式”向“集约型的经营方式”转变,是企业经营壮大的根本所在。在中国的零售业中,年平米销售额在5万元以上,利润率在5%以上的“管理之花”并不少见。“一切效益都来自于管理”是真理!
(三)、连锁发展形成规模经济的客观条件。第一、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总体水平较高。国内生产总值的总体水平较高,说明本地区居民的消费品购买力和社会集团购买力的水平较高,使规模销售成为可能。第二、市场容量许可。指市场需求与供给处于非均衡状态,即需求大于供给;有效需求充分即消费者不但具有购买欲望还具有购买能力。第三、发育较充分的市场机制。从政府管理宏观经济的职能发挥,到企业竞争的市场行为,都能较好地处于统一而有序的运行之中,地区间非经济壁垒所产生的市场分割影响较小,地方保护主义和排外陋习较轻,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被置于统一、平等、公开、稳定的基础上。第四、连锁组织分店之间所处的市场结构正相关。在某一城市或区域的连锁中,各分店之间的商圈不相互重叠或较少重叠,各分店之间的市场占有率,在整个市场占有率中呈互补状态,或综合市场占有率较高,减少恶性竞争。第五、物业条件较合理。存在可供选择的物业且物业所处的商业位置适当,进入物业的买断、租赁或合作的方式较优越,物业的规模与连锁的要求相符合(这一条件对“正规连锁”的限定较大)。
(四)、连锁发展要客观分析企业内外部经营条件。零售企业单店的成功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包括历史条件、市场环境、供给强度、管理机制、经理人等等。单店成功并不意味着连锁的成功。要客观地分析企业的内外部条件,才能提高成功率。第一、要客观地估价自身的经营水平和资源实力。有些零售企业单店经营业绩较好,并非是由于经营水平高所带来的。而是因其在全国或地区处在城市商业中心的经营环境中,如北京的王府井大街、上海的南京路、广州的北京路、深圳的东门市场,这其中的很多商场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媒体而非卖场。身处其中经营水平较差而经营业绩较好的零售企业,犹如病人的肌体被注射了一种激素,形成貌似强健的一种假象,使有些企业陷入了一种“激素环境误区”,误认为经营业绩的极佳状态,是由于自身经营水平高所带来的,于是便盲目地连锁发展,结果失误不断、损失惨重;故经营较佳的零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理性地评估市场、客观地估价自我是必要的。第二、要客观地估价外部经营环境和竞争强度。零售业连锁发展,应避免盲目的“圈地运动”。WTO后许多内资零售企业与外资零售企业一道进行圈地,但某些内资企业圈地的真正意图在于,企图利用“圈地、包装、炒作、资本运营”进行“暴发式”的增值,似乎“入世”后一夜之间国外资本便会大量涌入。把握历史机遇抢占先机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不顾资产质量盲目发展,无形中增大了企业的风险。另外当零售企业拟进入所选定的商圈时,应对商圈内竞争对手的各种经营要素进行估价,当自身的竞争要素与竞争对手差距较大而又无法改变时,若市场的盈利空间已趋于饱和,放弃将是最好的选择。竞争要素可考虑:立地条件、业态确定、商品定位、规划设计、商品品质、行销企划、管理机制、经理人等。 三、大型零售业连锁化发展规模经济的内涵及发展策略
(一)、零售业连锁发展规模经济的组织数量。规模经济的根本含义在于,一个企业的供销量达到一定规模时成本最低或利润最大。(图3-1)零售业连锁发展规模经济的组织数量,经济学家菲力浦科特勒经过实证分析认为,连锁组织的店铺应达到11家左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成本最低或利润最大的经营效果。这一数字也被“国际连锁店协会”所公认。
(二)、零售业连锁发展规模经济的时代特征。当零售业连锁组织发展不够充分时,连锁发展的区范围较小,采取统一配送也较方便;由于供给与需求呈现出“卖方市场”特征,也使集中采购的存货风险较小,因此,连锁发展的固定成本和不变费用与销售额和利润间的函数关系较紧密。规模经济连锁发展的“店数量”也是可量的。
(三)、零售业连锁发展经营方式的改变。在商品的市场供给充分发展,“买方市场”形成以后,随着零售业连锁发展的区域范围不断扩大,供应链商品的品牌化发展趋势也在不断地增强,零售业连锁化发展“统一配送”的功能,逐渐被品牌化商品的连锁发展所取代;而“集中采购”的功能和“存货风险”,也逐渐被代销(寄卖)的经营方式所取代和化解,经销采购商品的比例大大降低了。生产领域、流通领域和零售领域的利润率在趋于平均化。
(四)、零售业连锁发展“规模经济”的内涵。零售业在连锁发展的过程中,当“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的功能削弱以后,零售业连锁发展的“规模经济”,将更多地通过“利润最大化”的效能体现出来,“成本最小化”的效能将逐渐地被削弱。连锁发展的固定成本和不变费用与销售额和利润间的函数关系也不再明显。连锁发展则更多地体现在商号价值、信息共享、业务流程、行销方式、企业文化、资本运营等商流的管理要素上;而物流配送在跨地区的大连锁发展过程中,却更多地体现在货源的组织上和对成本率的控制上。因此,零售业连锁化发展,要以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作为衡量“规模经济”的根本法则,而不必刻意最求“统一配送”和规模经济的“店数量”。
(五)、零售业规模经济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第一、规模经济的绝对性。零售业连锁发展形成一定数量规模后,应在经营中进行动态调整,确定规模经济的店数量,使经营效果最优,绝对地提高经济效益。市场规模范围越大,绝对规模经济实现的可能性越大,如“国际连锁”、“全国连锁”等。第二、规模经济的相对性。零售业连锁发展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主客观条件,不能形成一定的数量规模,只是在现有条件下适当地扩大开店数量及营业面积,相对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经济效益。市场规模的范围越小,相对规模经济出现的可能性越大,如在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区域连锁”等。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若刻意地追求规模经济的绝对性,会给企业造成一系列难以挽回的被动局面。 四、大型零售业连锁发展的业态选择要以市场供求为依据
大型零售业连锁化发展及各种业态在各国的产生及发展,所面临的社会背景和经济条件是有所不同的。无论是仓储式超市、百货商场还是其它业态的连锁,这种零售形式之所以能被企业所采用,都离不开一个简单的事实―利润。零售业连锁发展选择何种业态,要根据拟进入市场的供求状况进行综合的评价。视市场需求的经营要素而定。
(一)、大型零售业连锁发展的业态选择。零售业的营业形态简称“业态”。
不同的业态是零售业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分和选择的结果。如仓储式超市是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用品需求的选择、现代百货是为满足人们追求时尚品位生活需求的选择。大型零售业连锁发展的主要业态为:仓储式超市、超级市场、传统百货、现代百货、主题商场、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等。
(二)、零售业市场经营要素与连锁业态。零售业市场的主要经营要素包括:商品的功用、品牌、种类、品种、价格、质量、款式、服务、行销等。零售业连锁发展,究竟采取那种业态,利用何种经营要素,要取决于有没有这种经营要素所对应的目标市场—需求;以及了解针对相同目标市场的竞争者―供给,需求与供给是制约基本经营要素的基础,也是业态选择的根本点。
(三)、市场差异的要素需求与业态选择。市场差异性决定了目标市场的不同,而不同的目标市场又决定了经营要素的不同。业态选择要以市场需求的经营要素为依据,进行科学的逻辑演绎(表4-1注释①)。
(三)、竞争者的供给强度与市场考量。国际通用的分析竞争形势的主要工具,是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米凯尔E帕特提出的即“帕特模型”。运用于商业竞争格局的分析则为(图4-1)
对于一个预选的目标市场,最终的确定不仅要考量需求,还要对市场供给进行综合评价。1、现有竞争者盈利水平。这是考虑一个目标市场可否进入的主要依据,是进入该目标市场追求平均利润的基础。零售业通常以“现状饱和指数”IPS即单位规模的营利水平,加以反映和确定。2、多业态在目标市场中的布局与规模。它是分流目标市场需求的一部分,它的分布、规模与盈利水平,是可能获得该市场占有率的参照系。3、货源渠道、商品品牌、商品品种、商品价格、营销服务、规模经济等的对比与把握,可以对该市场的综合状况有一个整体的估价。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明确行业内竞争的性质和强度,理解竞争的复杂程度和准入机会。 五、大型零售业连锁化发展的战略模式及振荡整合
(一)、大型零售业连锁发展的战略模式。大型零售业连锁化发展战略,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连锁化发展,指在零售领域以一种模式进行连锁发展;广义的连锁化发展,指在零售领域以多种业态模式进行连锁发展。企业可根据不同的市场状况、发展阶段、资产实力及风险评价进行全方位的选择。第一、统一业态的发展战略。即把自己的发展战略限定在同种业态的范围之内,如仓储式超市、现代百货。充分发挥自身的经营优势、管理经验、商号价值,集中资本尽快形成规模经济,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盈利水平,大型零售业连锁发展的初期应以这种战略为主。第二、多种业态的发展战略。即把自己的发展战略定位在整个零售业的范围之内,根据拟定区域的市场特征、竞争态势、需求状况、物业条件,作灵活的发展,以“需求”和“供给”作为发展的很本依据。如现代百货可将自己的一个业种进行扩张,形成一个区域性的主体商场。
(二)、零售业连锁化发展的业态振荡与整合。以市场为导向的业态选择,对于连锁发展的整体战略与布局,可能出现三种营运形态,对其运营模式进行规范和整合是必要的。第一、连锁形态。指所选择的业态与以往的业态相同,如现代百货。这种形态可纳入大型零售业连锁发展战略之中进行统一管理。
第二、附属形态。指所选择的业态是以往业态的一部分,如新开一家食品超市。他恰巧是以往传统百货的一个业种,这种形态也可纳入整体连锁发展的战略之中,进行统一的管理,可化为连锁业态的附属物。第三、单体形态。指所选择的业态与以往的业态联系较小。如家私市场,这种形态可作两种选择:1、单体形态能达到一定的量,则形成一个单独形态的连锁组织,统一管理,生产或经销部分可集中配送;2、单体形态不能达到一定的量,可以“多元化产业结构”和“连锁化产业结构”相结合,进行战略化的管理。
(三)、大型零售业连锁发展战略的补充形式。零售业连锁化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利润的最大化或成本的最小化。当企业连锁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某些业种主力商品的销售量会达到一定的规模,这就会为零售企业展现出一定潜在的利润空间,这些盈利空间来源于流通领域的批发环节或环节,以及部分生产领域的销售环节。适时地向相关的流通领域或相关的生产领域扩展,将零售企业的“成本中心”变成“利润源”,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经营战略。可通过经销采购、投资设厂,也可通过参股、控股的办法,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运营格局。但当企业的发展没有达到一定的经营实力时,也会分散企业的发展资源,削弱核心竞争力。在日本有60%以上的连锁商业集团开发销售自有品牌,国内也有一些零售企业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如上海华联等。 六、物业进入方式应符合零售业连锁发展的战略要求
零售业连锁发展在物业的进入方式上大体可划分为三类,即买断、租赁和合作,选择不同的进入方式,对零售业连锁发展资产管理的意义是不同的。
(一)、物业合作的进入方式。对于连锁发展初期的零售企业、管理经验不够成熟的零售企业,要快速形成连锁发展的规模经济,最好的物业进入方式就是合作。可选择“加盟连锁”或“连锁同盟”发展模式。这种方式可以减小连锁企业的投资风险,又可以取得物业的经营权;使业主放弃物业的“机会成本”,与连锁企业共担风险。但这种方式通常对商号价值的要求较高,并大大降低了零售企业的利润空间。在零售企业财务指标调控能力较差、市场竞争激烈或经理人资质不足的情况下,有可能给薄利的零售企业造成亏损。
(二)、物业租赁的进入方式。对于较成熟的连锁企业,物业租赁是较好的选择方式。租赁所占用的资金,与物业买断相比“现金流出”较小;与合作经营相比利润空间较大。可以用少量的资金获取物业的使用权,是一种以融物形式获取的变相融资,租金便是融资成本。当然与合作相比,租赁的投资风险较大,这就要求连锁企业在进入拟定市场时,对市场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准确的把握。因而是较成熟的零售企业连锁发展,走向规模经济的第一选择。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经济效应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0-0142-02
引言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一般是指按照现念统一规划设计,依托交通枢纽和通信网络,将商务楼宇、商业设施以及相关的生产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合理并且有效地集中,在特定的区域内形成功能集聚、形态美观、内外连通、资源节约、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具有较强现代服务产业集聚能力的区域。
服务业在空间上的集聚比工业生产活动的空间集聚更明显,服务业大多高度集中于城市中心区域。现代服务业集聚既有同行业的聚集,也有不同行业的聚集。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它能够产生有利的经济效应,在这一方面国内外虽已有一些研究,但尚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张树林结合现代服务业集聚的内涵,分析现代服务业的具体效应,并提出了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的对策[1];童馨乐等围绕服务业集聚产生的经济效应,主要从劳动生产力视角出发,通过建立经济计量模型,具体考察了服务业集聚对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方向与影响程度[2];潘世明、胡冬梅阐明了产业集聚的内涵及其特征,分析了其经济效应,并结合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产业集聚政策[3];刘俊杰、王述英从现代服务业集聚与扩散效应的角度,论述了现代服务业空间组织对城市功能的影响,并提出了对中国的若干启示[4]。
以上的研究虽然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集聚区的形成机理,但是这些研究还缺乏一定的系统性。本文尝试从经济效应的角度来阐述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形成和发展。
一、现代服务业集聚的经济效应
韦伯指出,集聚使得单位产品成本获得附加节约,这种节约在集中化过程中增长,工业就有一个固定的集聚经济指数[5]。现代服务业之所以能产生集聚效应是由于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而产生的对集聚企业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下面结合中国实际,提出现代服务业集聚产生的经济效应:
1.技术溢出效应。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知识和技术溢出效应是指知识和技术在服务业集聚区内部以及向集聚区外部进行积累、增生和扩散的动态过程。相对于制造企业或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企业更重视知识和技术,因为知识和技术是现代服务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因素。现代服务产业的相关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大类,显性知识的分享和传播可以通过数据、文字、图形等格式化的方式来实现,而且通讯技术的发展使传递格式化知识越发便捷。现代服务业中存在的大量隐性知识,包括服务观念、思维方式、管理文化等,这些都不能有效地进行格式化处理,只能在近距离范围内通过正式与非正式的接触和交流才能分享和传播。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内相近或互补的服务企业集聚一定空间范围内,增加了学习和交流的机会,降低了企业间知识和技术的传播成本和搜寻成本,极大地推动现代服务业企业的知识和技术的积累、增生和扩散。
2.规模经济效应。规模经济是指在特定时期内,企业通过扩大经营规模达到降低平均成本增加利润的目的,也就是指随着企业投入的增加产生边际收益递增效应。具体来说,规模经济是通过专业化协作、扩大规模分摊管理费、提高融资经济性、企业间连续生产和集中管理等方式来实现的。马歇尔论述了规模经济形成的两种途径,一种是依赖单个企业对资源的有效利用、经营效率的提高而形成的内部规模经济,另一种是依赖多个企业之间的合理分工与联合及地区布局所形成的外部规模经济[6]。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内集中了大量的服务和非服务型企业,形成各种竞争与合作关系,企业为提高核心能力产生实现规模经济的需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内相关服务企业之间通过合资、合作或联盟等方式,形成严密的分工与合作体系,共同完成研究开发、生产销售等价值创造活动。
3.产业结构调整效应。从全球发展趋势看,服务业国际转移是一个不可转移的趋势,这种转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跨国公司将自身的研发部门、呼叫中心、物流管理中心等转移到中国,另一种是跨国公司的第三服务企业到国内投资从事服务业的专业服务外包。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能够以直接和间接方式为服务业内部结构升级和加速成长创造条件,进一步提升城市现代服务业规模、能级和水平,产生强有力的催化和牵引效应,促进经济整体增长。目前,中国绝大部分地区的经济增长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粗放式的,经济结构以制造业为主,高速增长的经济中有相当一部分收益通过资本收益、知识产权收益、品牌收益以及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收益流出到国外;同时,中国现代服务业在技术水平方面与发达国家有明显的差距,中国可以利用人工成本低、电信基础设施比较完备的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承接世界服务业产业转移,以带动中国服务业的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
4.极化效应。极化效应是指讲迅速增长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其他经济活动以及经济活动。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出现经济活动和经济要素的极化,然后形成地理上的极化,从而获得各种集聚经济,即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反过来又进一步增强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从而加速其增长速度和扩大其吸引范围。因此,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形成和发展,可以充分利用极化效应,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5.区位品牌效应。产业区位是品质的象征,如法国香水、意大利的服装、瑞士的手表、西湖的龙井茶叶等。首先,通过集聚区的区位品牌效应,使集聚区内的每个企业都受益,减少了企业的广告宣传成本,同时消除有些企业的“免费乘车问题”而导致区域的广告宣传的力度下降。其次,区位品牌与单个企业品牌相比更形象和直接,是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更具有广泛的、持续的品牌效应。相对于产业集聚,单个企业的生命周期是相对短暂的,品牌效应难以持续,而集聚中的企业遵循优胜劣汰的竞争规律,只要不是由于技术或自然条件等外部原因使集聚衰退或转轨,区位品牌的效应更持久,因此区位品牌对集聚企业具有一种无形的品牌价值。
6.垄断效应。市场竞争是企业成败的核心所在,竞争决定了一个企业对其行为效益有所贡献的各项活动,竞争的关键要素是产品功能、成本和价格营销服务。集聚区的企业通过前后的垂直联系,形成于类似于大企业的垂直一体化生产过程,而通过水平企业间合作竞争,不仅在成本、价格和营销上有一定优势,而且在产品(或服务)差异化和多样化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同时集聚区对外产生壁垒,维持了市场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获取垄断利润。因此,集聚区内部的企业可以获得一定的垄断利润。
二、现代服务业集聚经济效应的作用机理
现代服务业集聚的经济效应有自己的作用机制,通过服务业与制造业等其他产业之间内在关联而形成的供需系统,是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挥经济效应的核心作用机制。根据对应的需求和供给,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从服务业的供给和需求来看,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意味着增加了服务业的需求,集聚区里的企业需要从其他产业的企业购买其发展所必需的特定产品以投入发展运行中;同时,如果集聚区里企业运行发展的需要得到了满足,那么反过来又会提高服务企业的生产服务能力,增加服务供给。
2.从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其他产业的需求和供给来看,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对其他产业的产品需求的增加激发了研发投入、产品销售和规模扩大,从而导致产品生产能力提高、供给能力增强;而其他产业的企业要想提高劳动生产率以谋求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则会增加对服务业的需求,包括生产者服务、分配服务和消费者服务等。
服务业与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其他产业之间的供需循环关系,一方面,以产品为核心构建的需求和供给关系,其中服务业是商品的需求方,而制造业等是供给方;另一方面,以服务为核心构建的需求和供给关系,其中服务业是供给方,而制造业等成为需求方。
因此,无论是来自现代服务业发展所产生的对产品的需求,还是来自于其他产业发展所产生的对服务的需求,都会给对方提供发展的机会,对方都会在第一时间提供相应的产品或服务的供给,需求的满足对双方来说都意味着发展,这就形成了现代服务业集聚经济效应的作用机理。
参考文献:
[1]张树林.现代服务业集聚效应分析[J].北方经贸,2006,(6):113-114.
[2]童馨乐,杨向阳,陈媛.中国服务业集聚的经济效应分析:基于劳动生产力视角[J].产业经济研究,2009,(6):30-37.
[3]潘世明,胡冬梅.论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及其政策含义[J].上海经济研究,2008,(8):31-37.
关键词: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协同效应
Abstract:In recent years,sever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n banking industry and increasingly diversified customer demand challenge China’s financial industry sub-sector management. At present,the majo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have developed an integrated business in various ways,to pursuit of different synergies between financial services. Based on the current integrated business status of Chinese banking,the paper examines the annual report data of major banks in 7 years,and uses the asset growing model to test the effect of their integrated business,and thus respectively come to the conclusions of the whole banking industry and several major banks.
Key Words:commercial bank,integrated business,synergic effect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2)08-0068-04
一、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现状
金融业按照功能及提供服务的不同,可以划分为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基金业、信托业等子行业。金融业综合经营是与金融业分业经营相对应的概念,是指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的业务互相渗透交叉,采取综合化、多元化的经营模式。综合经营本身既可以指银行、非银行金融企业间业务的相互融合,也可以指银行或非银行业在行业内部之间的业务边界的扩张。
与分业经营相比,综合经营具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有利于各个金融部门之间的优势互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分散风险。金融服务产品具有多样化,综合经营模式也具有多样化优势。但是,综合经营使风险易在系统内更广泛和迅速地传递,并且增大了监管难度。
当今全球银行业中,综合经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经受住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考验。例如,摩根大通、德意志银行、汇丰银行等国际大银行,坚持综合经营的策略,在危机中遭受的亏损在同行业中相对最小。那些单纯以投行业为主的经营模式则危机重重。美国原五大著名行投资银行中,贝尔斯登和美林证券相继被收购,雷曼兄弟收购未成而宣告破产、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则申请由单纯的投资银行转型为金融控股公司。
近年来,我国也不断完善相关法律规定。2005年和2008年,《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和《关于加强银保深层次合作和跨业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相继出台,商业银行投资其他金融业务的闸门逐步开启。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综合经营模式大体有两类:一类是以商业银行为核心业务的综合经营模式,以工、农、中、建、交五家国有商业银行为代表,其特征可以概括为,在主营业务之外实施收益多元化战略,完善中间业务发展模式和定价机制,拓宽收入来源,将综合经营与推进国际化战略相结合,基本形成以商业银行为主体、跨市场、国际化的发展格局,其境内外子公司业务范围广泛涉及投资银行、信托、基金、租赁以及其它综合金融服务。另一类是金融控股公司或集团模式,以光大集团、中信集团和招商银行为代表。金融控股公司是指在同一控制权下,完全或主要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中至少两个不同的金融行业大规模提供服务的金融集团。此模式中,母公司主要专注于公司整体战略管理,其所有的金融业务分别通过银行子公司和非银行子公司来经营。目前光大集团、中信集团等,基本上已经实现了银行控股公司模式下的综合经营格局,其集团附属有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
2005年后,各银行通过多元化的业务拓展,其合并年报的财务指标中都体现了一个共同特征,即利息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尽管仍占绝对优势,但已呈现出缓慢下降趋势,非利息收入占比正在逐年提高。那么,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发挥的协同效果究竟是否显著?各行之间的差异何在,其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展开研究。
二、银行协同效应的文献评述
[论文摘要]完全竞争市场的一项重要行为结果是厂商以及行业之间都获得均等的零利润,而现实中任何偏离完全竞争市场假设条件的情况都有可能导致利润的差异。现代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在评价利润差异时需要判断时完全竞争哪些假设的偏离是合理并有效率的,那么由这种原因所导致的利润差异也即是合理并可以接受的。而那些不合理的偏离原因所带来的利润差异则是我们应该尽量避免的。
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假设条件下,市场机制的自发运行能够使一个经济体获得良好的绩效,完全竞争市场的一项重要的行为结果就是,厂商以及行业之间都获得均等利润。完全竞争依赖于非常严格的假设前提,在现实中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是不存在的,现实中任何偏离完全竞争假设条件的情况都有可能导致利润的差异(行业间以及行业内部)。然而,是否只有完全竞争以及均等的利润才意味着经济运行的效率呢?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及众多竞争概念的提出给分析者提供了更多的评价效率的标准。
一、完全竞争与马歇尔困境
1.完全竞争的理论内容。完全竞争具有帕累托效率的结论依赖于非常严格的假设前提,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所有厂商生产同质的产品,没有进入或退出的壁垒,生产者和消费者拥有完全信息,不引起任何交易成本,并且他们都是价格的接受者,没有外部性。其中,厂商具有如下行为特征:(1)厂商可以实现有效生产规模(即在平均成本最低点生产,规模报酬不变);(2)实现边际成本定价;(3)厂商获得零利润。完全竞争的理论假设要求大量的(小)厂商的存在,当产业中由于规模经济而不存在大量厂商时,就无法实现完全竞争的效率。
2.马歇尔困境的提出。马歇尔(1890)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通过对规模经济的系统分析认识到,产量的增加会引起企业规模扩大,而扩大企业规模则会增加内部和外部经济,因而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同时,马歇尔也认识到,在追求规模经济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垄断,而垄断使价格受到人为因素的控制并扼杀了自由竞争,从而使经济运行缺乏原动力,企业缺乏竞争活力。这就是规模经济与自由竞争的矛盾,即著名的“马歇尔冲突”。概括来讲,“马歇尔冲突”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效率要求价格等于边际成本,但是当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即存在规模经济)时,按效率定价将给生产该商品的厂商带来损失。这是在规模报酬递增条件下实现效率的一个基本障碍。
二、有效竞争与可竞争性市场——两个现实参照点
1.有效竞争市场。“有效竞争”(workable com-petition)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J.M.Clark,1940)针对完全竞争概念的非现实性而提出来的。克拉克认为,虽然完全竞争被经济学家进行了准确的定义和精心阐述,但它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且从来没有存在过,由于现实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竞争的多样性。克拉克给出了两个大类的市场竞争类型:(1)纯粹或严格的竞争;(2)修改的、中性的或混合竞争,如垄断性竞争。克拉克提出的“有效竞争”的观点,启发人们对各个产业竞争有效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评价。爱德华·梅森(Edward Mason)将有关有效竞争的定义和实现有效竞争的条件归纳为“市场结构基准”及“市场效果基准”。在梅森之后,史蒂芬·索斯尼克(Stephen Sosnick,1958)评论了20世纪50年代末之前的所有文献,并依据标准的结构一行为—绩效分析范式来概括有效竞争的标准。根据索斯尼克的概括,有效竞争的结构标准包括:(1)不存在进入和流动的资源限制;(2)存在对上市产品质量差异的价格敏感性;(3)交易者的数量符合规模经济的要求。行为标准包括:(1)厂商间不相互勾结;(2)厂商不使用排外的、掠夺性的或高压性的手段;(3)在推销时不搞欺诈行为;(4)不存在有害的价格歧视;(5)竞争者对于其对手是否会追随其价格调整没有完全的信息。绩效标准包括:(1)利润水平刚好足够酬报创新、效率和投资;(2)产品质量和产量随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而变化;(3)厂商努力引入技术上更先进的产品和技术流程;(4)不存在“过度”的销售开支;(5)每个厂商的生产过程都是有效率的;(6)最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卖者得到最多的报酬;(7)价格变化不会加剧经济周期的不稳定。
2.可竞争性市场概述。在完全竞争理论中,大数目厂商假定造就了厂商的竞争行为。然而,由于潜在竞争的作用,产业中的厂商行为并不惟一地取决于现有厂商的多少。对此,Baumol Panzar andWilling(1982)提出了“可竞争市场理论”(the Theoryof Contestable Markets)。他们认为,决定市场进入壁垒与退出壁垒的因素仅是沉淀成本(sunk cost)的大小,只要沉淀成本为零,就能够实现竞争均衡。换言之,只要企业进退自由,即使市场上只有少数几家企业也能实现竞争均衡。可竞争市场即使在寡占甚至垄断条件下,也可以实现最佳福利目标。在这里,正是潜在进入者的潜在竞争,而不是现存企业之间的竞争,把完全可竞争市场均衡推向了福利最优化。可竞争性理论通过强调潜在竞争对现有厂商行为的约束,较好地解决了一直困扰微观经济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的“马歇尔冲突”。这一理论有效地将完全竞争的结论推广到了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况,修正了对“看不见的手”应用范围的传统看法。
三、偏离完全竞争产生利润差异的几种因素
对完全竞争市场的任何偏离都可能导致厂商之间的利润差异。从现实的层次来研究具体的市场及其绩效的话,可以将完全竞争作为评价的基准,其假设条件的非现实性就给出了决定市场竞争程度的主要因素。以贝恩为代表的产业组织理论的哈佛学派认为市场结构是决定市场绩效的主要因素,最主要的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是以企业数目和规模分布为特征的市场集中、产品差异和进入壁垒。笔者依据贝恩的这种划分,将偏离完全竞争的因素归纳如下三点。
1.市场集中。“市场由大量厂商构成,且厂商规模小,是价格的接受者”是完全竞争市场的一个重要假设,但是在现实中,往往市场上只存在少数的厂商,这样的市场结构自然导致了厂商行为偏离完全竞争。Chamberlain(1933)在《垄断竞争理论》中根据垄断程度的强弱,对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之间的市场结构作了分类,并构建了代表性消费者模型,说明不管产品是否存在差别,垄断竞争均衡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一般来说不是社会最优的,厂商可以获得一定的超额利润;法国学者Cournot(1838)提出了第一个非合作寡占模型,最早建立了市场容量确定、产品同质及非合谋的双寡头垄断模型。古诺模型考虑的是厂商选择产出而不是价格,伯特兰提出,如果厂商不设定价格,就难以弄清在寡占市场上是谁制定了价格;Betrand模型(1883)依据强烈的假设条件,得出与社会最优均衡一致的均衡结果;Stakerberg模型(1934)描述了厂商设定产量,并且其中一个厂商先于其他厂商行动的情况。
2.产品差异。产品的同质性是完全竞争市场的基本假设,但明显的是,现实生活中市场上销售的产品是有差异的。产品差异化是指同类产品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存在着不完全替代性。由于产品的差异程度不同,生产同种产品的厂商也可能获得更高的利润水平。
贝恩(Bain,1956)认为,信息差异可以构成市场进入壁垒,因为消费者倾向于忠诚早先创立的品牌。Schmalensee(1978)在一个正式模型中肯定了贝恩的观点,认为一个已有的高质量品牌可以怎样获得超额利润,而又不会鼓励新的甚至是高质量的市场进入者。
3.进入壁垒。“进入壁垒”的概念首先是由贝恩所提出,其含义为“一个产业中原有企业相对于潜在进入企业的优势,这些优势体现在原有企业可以持续地使价格高于竞争水平之上而又不会吸引新的企业加入该产业”。根据贝恩的归纳,在位厂商的优势通常来自必要资本壁垒、绝对成本壁垒、产品差异以及规模经济性。后来,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斯蒂格勒从成本的角度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进入壁垒可定义为必须由一个寻求进入某产业的企业而不是由已经在该产业内的企业承担的(在一些或每个产量水平上的)生产成本”。这就将进入壁垒限定在影响潜在进入企业的需求和供给条件上,从而对企业规模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