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果园科技化管理范文

果园科技化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果园科技化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果园科技化管理

第1篇:果园科技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顾客 投诉 负面口碑

顾客抱怨管理是企业维护良好客户关系的关键之一,由于顾客抱怨行为受到文化的影响,目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绝大多数都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因此,需要研究中国顾客抱怨行为的表现,并分析其文化成因,这将有利于企业开发基于中国文化背景的顾客抱怨管理策略,提高顾客满意度和保有率。

中国传统文化下顾客抱怨行为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讲求缘分、重视面子、中庸、谦卑等。本文将结合顾客抱怨行为的相关研究,具体探讨我国传统文化背景下顾客抱怨行为的表现,并探讨其成因。

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顾客相信缘分,倾向于外控制,这使得他们往往会将失败归因于环境、运气等不可控因素,不满意程度较低,从而降低了他们采取各种抱怨行为的可能性。

研究表明,顾客经历产品或服务失败之后,所进行的原因归属会影响其抱怨行为。顾客越是倾向于将失败归因于企业,则越有可能会采取各种抱怨行为。

在西方社会,人们认为个人或企业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此,经历产品或服务失败时,他们倾向于将责任归咎于企业。而在我国,人们相信缘分,倾向于外控制,经历失败后,他们往往会将责任或原因归于个体自身以外的因素,如环境、运气等,认为一切是命中所定,是企业或个人所无法控制的,这使得我国顾客经历失败之后的不满意程度和采取各种抱怨行为的可能性都较低。

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顾客重视面子,讲求谦卑和中庸原则,寻求与他人和谐相处,这一切使得他们对投诉行为的态度较消极,投诉的心理成本较高。因此,经历产品或服务失败之后,他们往往不愿意直接向企业投诉,更不太会诉诸法律。

研究表明,经历产品或服务失败之后,顾客是否直接向企业投诉,会受到整个社会对投诉行为的态度的影响,而社会对于投诉行为的态度与其文化的集体主义程度相关,一个社会越是以集体主义为导向,则其社会规范对于投诉行为的允许程度就越低,人们对于投诉行为的态度也就越消极。我国社会以集体主义文化为导向,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主张凡事替别人着想,要与人为善,和为贵;同时,中庸原则使得中国人主张凡事都不要太极端,要“不偏不倚”;谦卑这一品德则使得中国人尽量避免说“不”字。这一切使得我国顾客对于投诉行为的态度较消极,因此,经历失败之后,他们往往不愿意直接向企业投诉,更加不会诉诸法律。

同时,中国人重视面子,而直接向企业投诉会有损对方的面子,因此,是应当避免的。不仅如此,顾客在此过程中可能会被粗鲁地对待,或者有时企业还会将产品或服务失败的责任归于顾客, 这些因素都进一步提高了投诉的成本,降低了顾客直接向企业投诉的可能性。

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顾客以集体主义为导向,人与人之间互相依赖,社会联系强,这使得他们经历失败后往往会进行大量的负面口碑宣传。

研究表明,口碑传播的范围和强度受到一个社会的社会联系强度的影响。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个体内在地与他人联系在一起,人与人之间互相依赖,人们通过互惠、亲情等培育与他人的关系网络。由于这一导向,中国顾客倾向于更多地依赖非正式沟通渠道,依赖口碑来获得和传播信息。同时,亲密而稳固的人际关系使得家庭、团体成员间接触频率高,口碑的传播速度也更快。并且,人与人之间互相依赖的价值导向使得中国人更愿意与其他人分享信息,这是互惠的表现,是维系人际关系所必不可少的。因此,与西方顾客相比,中国顾客在经历产品或服务失败后,更加可能会在朋友、亲人等范围内进行消极的口碑宣传,一方面发泄不满,“报复”企业,另一方面也告诫他们将来避免遭遇同样的情况。

管理我国顾客抱怨行为的文化策略

企业的抱怨管理措施不仅要能够为那些直接向企业投诉的顾客进行有效的补救,还应在理解大量不满意顾客不愿意直接向企业投诉原因的基础上,鼓励他们直接向企业投诉,这才是防御性营销策略成功的关键所在。本文将根据我国顾客抱怨行为的表现及其文化成因,具体探讨管理中国顾客抱怨行为的“文化疗法”。

(一)降低顾客投诉成本

为了降低顾客投诉成本,企业首先需要让顾客了解投诉的政策和程序,告诉顾客如何与企业取得联系,这将增加顾客的自信,降低顾客感知投诉成本。其次,培养员工“阅读”和“解码”顾客情绪线索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的意愿和能力。尽管重视面子、谦卑等传统文化基因使得中国顾客不善于公开说“不”,但他们却往往会通过间接或含蓄的方式表达出其不满。企业中与顾客直接接触的一线员工可以通过顾客所表露出来的这些细微的变化来判断顾客满意与否。通过“阅读”顾客的情绪线索并进行“解码”,从而把握住顾客的真实心理状态,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令顾客满意。

(二)告知顾客投诉将会带来的社会益处

受面子、中庸等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中国顾客对于投诉行为的态度较消极。Richins的研究表明,顾客对于因其投诉行为而产生的社会益处的感知会影响他们对待投诉的态度,如果顾客认为投诉会为社会带来益处,则会对投诉行为持有更积极的态度。因此,企业可以通过顾客至上教育让顾客明白投诉是其应享有的权利,鼓励顾客投诉;一旦顾客的投诉被接受,企业应该将其在程序、政策或产品等方面由于投诉等反馈而做出的改变公布于众,使顾客知道他们做出了贡献,从而使他们对于投诉行为抱有更积极的态度。此外,如果企业能够拥有良好的服务补救形象,也会改善顾客对于投诉的态度。

(三)采取措施影响顾客对失败所进行的归因

为了鼓励顾客直接向企业投诉,企业需要采取措施,影响顾客对失败的归因,使得顾客将责任从自身转移到企业,从而增加其投诉的可能性。例如,美国Pearl Vision眼镜公司的成功就在于让顾客知道,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只要眼镜破了,就可以免费来换。这一措施最终使得Pearl Vision眼镜公司获得了较高的顾客保有率和市场份额。

(四)有效管理负面口碑

为了有效管理负面口碑,降低负面口碑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企业应为顾客提供更多的抱怨途径,让顾客寻找到更多的发泄平台。企业可以通过网络社区和网上调查,实时监测顾客的口碑,了解顾客的评价,并对此做出适当的回应;还可以以匿名的方式参与口碑论坛,影响顾客的口碑宣传。所有这一切都需要企业从战略的高度进行规划和实施。

(五)开发新的测量顾客满意度的标准

受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中国顾客经历失败之后,往往不会采取直接、公开的投诉行为。基于欧美文化背景所开发的测量顾客满意度的标准,如投诉的频率等,并不能如实反映出中国顾客对于产品或企业的态度,因此,企业需要开发其他标准来测量顾客满意度,才能了解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的真实面貌,并采取相应的校正措施,最小化未来其他顾客的不满。

结论

综上所述,集体主义作为核心价值观,依然是中国人处理人际关系的指导,并继续获得社会的认可。因此,企业需要认真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顾客抱怨行为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开发出基于该文化背景的顾客抱怨管理策略,提高顾客满意度,获得顾客忠诚。

参考文献

第2篇:果园科技化管理范文

2008年10月份,在天津市及东丽区工商部门的大力帮助下,大顺集团顺利组建,按照复合式新农产业经济发展构想,集团分别设立了三个专业公司,即天津市大顺设施农业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大顺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天津市大顺花卉技术有限公司。集团还分别在广州和吉林设立了分公司。大顺集团的事业发展定位和现代企业管理体制适应了社会文明进步与城市生活不断提高的需要,为大顺集团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使大顺集团在花卉行业创造了良好的业绩。 伴随公司集团化发展,“大顺”品牌在社会上知名度越来越高,成为我国北方花卉市场重要的代表力量。

坚守科技之路,铸筑大顺核心竞争力

一是强化科技是企业发展的动力认识,创建花卉科技联合体平台。大顺集团立志创建中国北方最大的花卉产业化基地,提出了坚持走“科技带动生产”的企业发展战略,制定了“高科技、高标准、高投入、高产出和高效益”的总体发展计划,按年销售额的10%,加大并优先保障科技投入。通过建立产、学、研联合体及与国外大学研究所开展交流与合作,进行花卉品种研究和开发,创建具有国际知识产权的花卉新品种;大顺集团注重引进国外花卉新品种,积极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开发适应市场需求、能引领国内花卉产业发展方向的新产品;作为企业科技投入的主攻方向,同时不断提高栽培技术水平,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增长,为保证公司的持续、健康、和谐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技术动力。

二是加强国际合作,创建共赢发展平台。为进一步扩大公司的科技优势,大顺集团近几年来与国外花卉行业中的顶级公司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公司先后与荷兰、丹麦、德国、法国以及美国等大型花卉生产商和经销商建立了合作关系,例如,荷兰安祖公司、美国泛美公司、比利时EP公司,不断引进吸收国外盆花工厂化生产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并将集团自身的花卉技术优势与国外花卉科研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建立稳定、长效、完善的国际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和抗风险能力。

三是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创建花卉技术开发基地。大顺集团的科技发展布局,硕果累累。现已申报专利57项,并且多项技术已获得天津市科委成果鉴定和成果登记。由公司自主研发的“宝莲灯栽培技术”,填补了国内生产领域的空白,2006年被天津市科委列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在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中国盆栽花卉交易会上,大顺集团送展的猫眼竹芋、宝莲灯、天娥绒竹芋连续三年获得盆栽花卉最高奖项――金花奖。

第3篇:果园科技化管理范文

刚才,我们收听收看了全市春季植树造林动员会议,市委张书记、市政府曹市长对全市春季植树造林工作作了全面的安排,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下面,我就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做好全县春季植树造林和果园新植管理工作,提几点要求。

今年春季植树造林和果园建设的具体目标是:生态林建设以“一区两线24点”(“一区”即甘沟乡林果业整乡推进示范乡镇建设,“两线”即高速公路沿线、静庄公路沿线,“24点”即各乡镇抓建的1处2000亩以上的生态建设示范点)为重点区域,完成交通干线面山及县城南北面山绿化1.6万亩,重点区域生态修复4万亩,城区主街道绿化2公里,单位及住宅小区绿化6000平方米,新农村绿化24个,栽植行道树650公里。果园建设以“三线”、“五片”和20个千亩以上示范点为重点区域,新植果园10万亩,填平补齐5万亩,创建三级五类示范园21万亩。总的要求是,面积要真实、责任要明确、质量要保证、苗木要成活、管理要经常。各乡镇、各单位要按照“突出重点、打造亮点,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的原则,全县动员,全民参与,迅速掀起工作,确保造林质量大幅提升,果园建设水平大幅提升,城乡绿化档次大幅提升。

一要全面加强重点区域生态修复。要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包点负责制,以乡镇和村社驻地面山为重点区域,每个乡镇都要集中力量抓好1处2000亩生态建设示范点,确保全县完成区域生态修复4万亩以上。要根据立地条件,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确定整地类型,严格按照作业设计要求整修工程,切实提高栽植质量,真正建成一批样板工程、精品工程,示范带动全县造林工作实现大的突破。

二要着力抓好补植补造。各乡镇和林业部门要结合春季造林工作,广泛发动群众,对历年退耕还林工程,逐村逐社逐地块进行清查,对成活率、保存率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地块,全面进行补植补造,确保顺利通过国家、省级核查验收。

三要切实提高造林成活率。要按照高成活率、高保存率、高成林率的要求,严把整地关、苗木关、栽植关,科学确定造林树种,合理选择造林方式,全面落实覆砂、覆膜、灌水、涂白、修剪等保墒抗旱和林木管护措施,确保苗木成活率达到95%以上。

四要不断强化林木资源管护。当前,气温回升,正值春季荒火高发期,清明前后,森林防火不容乐观。各乡镇和林业部门要高度重视,落实责任,采取得力措施,切实加强林木管护。要认真做好护林防火工作,各乡镇、林业部门要逐级靠实责任,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切实加大巡查力度,对重点区域和关键部位要严防死守,坚决防止各类森林火灾发生。要加大封山禁牧力度,全面落实封育措施,教育引导群众开展舍饲养殖,坚决禁止羊只放牧,对新造林地和荒山荒坡要全面封育,切实提高封育成效。要加大依法治林力度。县森林公安分局要与各乡镇密切配合,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日常巡查监管,从严惩处破坏林木、破坏治理成果、破坏生态环境建设的人和事,确保全县森林资源安全,切实巩固全县造林绿化成果。

三、全力抓好果园新植管理。紧紧围绕建设百万亩苹果生产大县这一目标,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大力度推进,全力推动苹果产业扩量提质增效。

一要保质保量完成果园新植任务。要突出抓好以__公路、__个千亩示范点为重点,打破地域,集中连片,规模推进,培育示范典型。要严格苗木调运,林业局、扶贫办要严把苗木调运关,选择优质壮苗、大苗和自育苗木,提供各乡镇栽植。各乡镇要严把苗木选择验收关口,对调运的等外苗木一律不予接收,杜绝弱小残次苗木进园;对已经栽植的弱小、残次等等外苗木,要全部进行更换。要严格栽植技术,林业部门要加大技术指导,督促乡镇把好关键环节,推行大坑、大水、大肥、大苗栽植技术,落实截杆套袋、覆膜等主要管理措施,确保苗木栽一棵、活一棵,整体成活率达到95%以上。要严格栽植进度,各乡镇要根据各自任务,算清时间进度账,集中人力,迅速启动,全面拉开,确保3月底前保质保量完成栽植任务。

二要狠下功夫抓好果园管理。深入实施优果工程,精心组织发动群众,全面落实果园标准化管理各项措施,切实提升果园管理水平。在新幼园管理上,要切实加强间作套种管理,坚决杜绝种植小麦、玉米、油菜等高杆深根性作物。要全面落实通带扩盘、地膜覆盖、水肥管理、整形修剪等技术措施,确保早挂果、早丰产。在挂果园管理上,要强化精细管理,落实配方施肥、黑膜覆盖、病虫害综合防控、枝干粉碎还田等优果措施,提升质量效益。在低劣园管理上,要进一步加大改造提升力度,发动群众对一些老龄果树进行逐步更换,确保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要大力开展示范园创建。积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加强校企联合,推广应用最先进的科研成果,严格落实树形改良、黑膜覆盖、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枝干粉碎还田等果园标准化管理措施,重点抓好威戎武家塬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园、城川东山梁等5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园建设和20.6万亩乡级标准化示范园建设,带动全县果园建设层次有一个大的显著提升。这里要强调的是,林业部门要对本单位今年抓建的新植园、挂果园、丰产园等各类示范园,必须做到心中有数,从现在开始着手培育,下功夫打造一批精品工程,为省市检查验收做好准备。要督促示范点沿途各乡镇,对产业开发、道路建设、造林绿化、新农村建设、环境整治等进行综合治理,切实提升示范点整体形象。

第4篇:果园科技化管理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统领,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提升果业产业水平,确保果业增效、果农增收为目标,以全面推行果园标准化管理为核心,以宣传培训为突破口,以改形修剪、清园涂白、防寒治病为重点,按照“行政推动,利益驱动,宣传鼓动,科技带动”的原则,全力抓好冬季果园管理工作,促进全镇果业生产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任务

一是全面做好清园工作。对果园内的枯枝、落叶、杂草、僵果、烂果、诱虫带等杂物全部进行清除,并集中销毁;二是认真做好腐烂病刮治工作。对果园及时进行认真细致检查并彻底刮治腐烂病疤,做到刮早、刮小、刮了,刮成立茬,均匀涂抹药剂。刮治腐烂病的同时,要将树体主干及大枝杈处的粗老翘皮一并刮除;三是全力做好涂白工作。在认真做好腐烂病检查处理工作的基础上,对果园进行涂白,做到周到、均匀,坚决杜绝“阴阳脸”现象;四是大力推进改形修剪工作。采取适度间伐,不搞“一刀切”,宜改则改,宜伐则伐,重点解决果园密闭问题,达到通风透光的目的;五是积极做好幼树防寒工作。对今年新栽的幼树及前几年栽植生长较弱的幼树,采取埋土或树干绑缚的方法进行防寒处理,确保其安全越冬。

三、实施步骤

2013年我镇冬季果园管理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11月25日-11月30日)为宣传培训阶段,主要任务是全面安排部署果园冬管,集中搞好果农技术培训和宣传工作,使全镇80%果农能够系统掌握果园冬管技术。

第二阶段(12月1日-2014年3月25日)为组织实施阶段,主要任务是组织果农全面完成清园涂白、清理园内死树、刮治腐烂病、幼树培土防寒、果树修剪等果园冬管各项技术措施。

第三阶段(2014年3月26日-2014年3月30日)为检查评比阶段,由镇领导带队,组织相关业务人员和各村支部书记逐村逐园进行检查验收,总结评比,奖优罚差。

四、工作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果园冬管是促进果业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是通过合理的整形修剪充分提高养分利用率,有利于均衡树体营养,有助于来年成花坐果,提高产量和质量。二是通过间伐改形、树形改造、精细修剪能有效解决果园密闭问题,达到通风透光,增强树势,延长老果园的结果年限,促进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技术措施的落实。三是通过涂白清园可以防治果树冻害,减少病虫越冬基数,节约果树病虫害防治生产成本,提高果品质量安全水平。

(二)广泛宣传动员。各村充分利用广播喇叭,大力宣传以果树大改形等先进技术为主的果园冬季管理工作;充分利用政务宣传栏办果业生产简报介绍果树大改形及幼树培土防寒等果园冬管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向广大果农提供技术服务;利用召开各种会议等形式,教育引导果农充分认识做好冬季果园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引导其全面实施冬季果园管理各项技术措施,为明年果品优质丰产奠定基础。

(三)认真开展培训。采取理论讲授和实地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全力抓好果园冬管技术培训。邀请县果业部门果树专家对镇村技术干部进行培训,并通过实地操作、示范或演练,统一技术标准。同时,组织镇村技术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各村要把技术培训作为提高果业生产水平的重要举措,针对果业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引导果农转变经营理念,提高质量效益意识。充分发挥农民技术骨干的作用,组织他们通过“传、帮、带”的形式,把冬季果树管理技术传授给广大果农,以扩大技术培训覆盖面。有条件的村可组织村干部和果农代表赴旬邑、洛川等果业生产先进县参观学习,以开阔他们的视野。

(四)切实抓好示范。在果园冬管工作中,各村在抓好原有各级示范园改造的同时,以新建示范园为抓手,推动工作全面开展。各村新建一个50亩示范园。新建示范园要求相对集中连片,不得与原有示范园重叠,进一步扩大示范园面积,增强示范效果,带动整村推进。各村要于12月1日前将选定的示范园上报镇政府办公室。

第5篇:果园科技化管理范文

1造成临汾苹果园低产的原因

1.1乔砧密植栽培模式,树体高大,不便管理

临汾市成龄苹果园,大部分是上世纪90年展起来的,现阶段发展的果园也多采用传统的乔砧密植栽培制度,果园密度为(2.5~3) m×(3~4) m,树体高大,不便管理,费工、费时,投入大,见效慢。随着树龄的不断增大,果园密闭,光照恶化,病虫害发生严重,产量和品质受到一定影响。最近几年推广树形改造技术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果农的惜树、惜枝心理,目前10年生以上的大部分果园依然密闭,果园潜力未充分发挥出来。

1.2整形修剪不合理

临汾果农在整形修剪上缺乏完整的技术路线,留枝量过大,枝条疯长,通风透光条件严重恶化,郁闭,内膛光照不足,结果部位逐步外移,树体虚旺,病虫害乘虚而入,腐烂病、落叶病严重,造成果园生产能力降低,果品产量、质量不断下降。另外,盲目追求高产,过量留果,负载量增加,树体营养消耗过度,造成树势早衰,影响产量。

1.3土壤肥水条件差

果园土壤水肥条件差是造成苹果园产量低、果品质量差的重要原因。据调查,临汾市苹果园中有28.21%的果园属于水浇地,每年能浇水2~3次;18.94%的果园每年能浇1次(具有滴灌、渗灌、喷灌等设施的果园占2.5%);52.85%的果园属于靠天下雨灌溉的果园。加之临汾市每年的降雨多集中在7-8月份,降雨分布不均,严重影响了果实的正常生长发育。

临汾市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多在0.5%~1.0%,土壤有机质含量低,肥力低下,蓄水保墒供肥能力差。推广生物覆盖技术近10年,清耕制的果园还占相当比例。果园施肥不科学,化肥用量大,有机肥用量少,靠化肥提高产量,没有合理均衡地实施营养施肥,导致果园土壤结构破坏,土壤通透性降低。近年果农虽然认识到有机肥的重要性,开始增施有机肥,但由于有机肥源匮乏,难以达到“斤果斤肥”,更不用说“斤果斤半肥、斤果二斤肥”。干旱缺水,肥料投入不足,果农还掠夺式地向果园要产量、要效益,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树势下降,腐烂病暴发,严重的造成毁园。

1.4果园基础设施条件差,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

果园基础设施条件脆弱,施肥、修剪、灌溉、防灾等技术装备落后,制约着果业的发展。近

山西果树SHANXIFRUITS 2014(5)

年灾害性天气越来越频繁,每年因晚霜、冰雹、大风等危害造成的减产都在10%以上,严重年份减产达30%(2010年4月12-15日的低温冻害就造成我市苹果整体减产30%以上),个别严重地区花朵全部冻死,几近绝产。遭遇冰雹袭击的果园,树体受伤,影响到第2年及第3年的产量。面对这些自然灾害,果农根本无力抵抗。这也是苹果园低产的原因之一。

2应对措施

2.1选用矮砧密植栽培模式

积极改革传统的乔化密植栽培模式,大力推广宽行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模式。宽行矮砧集约栽培模式,具有树体矮小、果园通风透光好、技术简单、管理方便、便于机械作业等优点,省工、省力,适于标准化管理、集约化经营,挂果早、产量高、品质优。一般建园第2年即开始结果,第4年667 m2产量即达3 000~4 000 kg,盛果期667 m2产4 000~5 000 kg,经济效益突出。

2.2科学改造郁闭老果园

间伐要适度进行,根据果园的具体情况进行隔行间伐、隔株间伐或随机间伐。间伐后667 m2留株30~40株。间伐后果园推广改形技术,也即提干、落头、疏大枝,培养小冠开心形和纺锤形树体结构。通过这三大举措缩冠提干,打开果园的光路,增加内膛受光面积,促进营养积累。树形改造要分3~4年逐年进行,切忌一步到位。同时要注意合理控制负载量,盛果期树667 m2产量一般控制在2 500 kg左右为宜。另外,还应注意科学应用更新修剪技术,延长结果年限。对衰弱苹果树修剪,以疏弱、短截、促发新枝为主;主侧枝更新,多用回缩,选生长较旺的背后枝、直立枝代替原头,抬高枝条角度,以增强树势;合理利用背上枝、背斜枝,视空间大小多截少放培养结果枝组,通过科学修剪恢复树势,提高产量。

2.3加大果园投入,改善果园肥水条件

增施有机肥。通过增施有机肥,增加果园的有机质含量,改善果园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果实的品质。秋施基肥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为主,施肥量占到全年施肥总量的60%~80%。要求每667 m2产1 500 kg的果园,“斤果斤肥”;667 m2产2 500 kg的果园,“斤果斤半肥”;667 m2产3 000 kg的果园,“斤果二斤肥”。同时,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果树需肥特点追肥,按照科学有效的原则补充果树生长所需要的中微量元素。

提倡生物覆盖。变革土壤管理制度,改传统的清耕制为果园覆草、生草制,大量补充有机物,逐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用麦秸秆、玉米秆、杂草等粉碎后覆盖果园,或结合灌溉深挖施肥沟,在施肥沟内覆盖麦草,也可采用自然生草、人工种草等方式来覆盖果园。临汾市吉县果农在果园推广种植油菜技术,油菜花开以前刈割覆盖果园,冬季油菜根留在土壤内像一个个小水库一样为根系生长提供缓慢而长期的水肥供应。此项技术简单,果农容易接受、效果好。

改善果园的灌溉设施。有条件的果园,采用滴灌、喷灌设施,既可以节约用水,又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也可采用土法节水设施――埋土罐法,每株树下埋4个瓦罐,罐口稍高于地面,果树生长发育需水时,向罐内灌水,瓦罐内的水可以缓慢地向果树根系周围土壤渗漏,长时间保持土壤湿度,满足果树需水要求,这项技术在干旱果园推广应用效果更为显著。

推广黑地膜覆盖集雨保墒技术。具体操作分起垄、挖沟、覆膜3个步骤。起垄:要做到树干基部高,行间低,垄面修整成15°~20°的斜坡,以利于雨水顺坡流到行间根系密集分布区。挖沟:行间挖深、宽各30 cm的集雨沟,沟内埋草或作物秸秆。覆膜:宽度以树冠投影为宜,既能方便收集雨水,还能减少水分蒸发,保护土壤墒情。

2.4加强果园防护设施,同时开展预测预报,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在果园储备抗灾物资,增强果园的防冻、抗旱能力。在雹灾易发区搭建防雹网,有效防御冰雹灾害。在示范园区配置高科技现代化防虫设施,有效控制病虫危害,提高果实品质。在重点果区根据苹果产量科学配置果品恒温库,确保苹果季产年销,果农可以依据市场行情随时销售果品,避免因果品集中上市带来的果价下跌。

第6篇:果园科技化管理范文

1 山西省水果生产技术推广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1.1 主要推广的水果生产技术体系

(1)新品种推广:苹果主要推广富士、红星、嘎拉系、金冠、华冠等优新品种,面积436.79万亩,占苹果总面积的85.98%;梨主要推广酥梨、玉露香等品种,面积98.93万亩,占梨总面积的74.44%;葡萄主要推广提子类、无核类、早黑宝等品种,面积32.57万亩,占葡萄总面积69.82%。

(2)果园土肥水管理技术体系:主要推广平衡施肥、生物覆盖、穴贮肥水等技术,2011年以来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达981.5万亩。

(3)果园花果管理技术体系:主要推广疏花疏果、人工授粉、铺反光膜、果实套袋等技术,2011年以来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达2475万亩,果实套袋605亿枚(其中纸袋288余亿枚,膜袋327亿枚)。

(4)改良果园栽培模式技术体系:主要推广高光效树形改造、矮化栽培等技术,2011年以来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达112.32万亩。

(5)果园病虫无害化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目前山西主推使用粘虫板、黑光灯诱杀、频振式杀虫灯、树干绑缚诱杀带等新技术,2011年以来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达602万亩。

(6)保墒节水技术体系:主要推广果园覆草、果园覆盖、节水灌溉(喷灌、滴灌、渗灌)等技术,2011年以来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达191.97万亩。

1.2 主要成效

1.2.1 果园单产稳步提高 2011年以来水果的单产由2011年的848.4千克/亩,提高到2012年的939.8千克/亩,提高了10.77%;苹果的单产由2011年的954.1千克/亩,提高到2012年的975.2千克/亩,提高了2.2%;梨的单产由2011年的724.8千克/亩,提高到2012年的883.3千克/亩,提高了21.9%;葡萄的单产由2011年的776.6千克/亩,提高到2012年的811.2千克/亩,提高了4.5%。

1.2.2 果实品质大幅提高 山西水果生产已由“产量型”转为“质量和效益并重型”的发展模式。2011年以来山西实施了“水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工程”、“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示范县水果产业建设”项目,推广了水果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了果业生产科技含量。随着一批重大项目的实施和果农果品质量安全意识的提高,全省水果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山西全省果品优果率已由2011年的60%提高到了2012年的65%以上。

1.2.3 果园生产综合效益大幅提高 2012年底,全省果品总收入达183.75亿元,比2011年的173.6亿元增加了5.84%。农业人口人均果品收入798元,比2011年的754元增加了5.83%。

1.3 技术推广中的主要经验

1.3.1 建立示范园 为了进一步提高果品市场竞争力和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山西省农业厅在全省水果生产优势区实施无公害水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开发”的思路,积极推广应用各类水果生产技术,提高优势区域的无公害水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力度,通过示范园建设,积极教育引导周边群众,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稳步推进水果产业发展进程。今年全省共建成优质水果示范园12.5万亩,实现产值22.5亿元,其中达省级标准的无公害水果标准化示范园2万亩。

1.3.2 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工作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省果农的技术管理水平,增强果农学科学、用科学的自觉性,增加果业科技含量,确保农民收入稳步增长。2012年全省各级果业部门累计举办各类型技术培训班5319场次,培训果农169.49万人次,发放技术宣传资料42万余份。

1.3.3 以项目为载体,对果树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进行示范补贴

近年山西省以项目为载体,加大果树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力度,2011年以来,山西省级财政投资5000万元实施了水果标准园建设项目、老果园改造项目、优质水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对树形改造、间伐、果园生草、增施有机肥、平衡施肥等10项技术的推广应用进行财政补贴,极大推动了各项技术的推广应用。

2 当前水果技术推广工作面临的机遇及问题

2.1 面临的机遇

(1)水果产业受到各级政府重视和支持,财政支持各种新技术推广。

2013年山西省政府把以间伐减密为主的老果园改造和优质水果基地建设列入了山西今年的十大强农惠农政策,并增加了4000万的资金来支持这个项目的实施。对间伐减密及树形改造果园的县(市、区)进行奖补;其他水果生产重点县(如:平陆、吉县、祁县)对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也有相应的补贴,推动了果树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2)果品市场环境趋好,果农收入稳步提高,果农应用新技术、新品种积极性高。

近些年来,山西果业收入逐年增加,2011年全省果品总收入为174.38亿元,2012年为183.75亿元。水果生产重点产区(如临猗、万荣、平陆、吉县等)水果收入能占到农民收入的80%以上,水果产业已成为许多地区当地农民的“绿色银行”和农村的支柱产业,水果生产效益不断提高,果农收入稳步增长,提高了果农应用新品种、新技术的积极性。

2.2 面临的问题

(1)果农科技素质低,劳动力不足。水果生产是一项劳动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劳动强度大,不但要求有足够的劳动力,而且要有相关的果树管理知识。目前,从事农村苹果生产的队伍以“3860”为主,即以妇女和60岁以上老人为主,果区大量青壮年劳动力都选择了进城打工,劳动力严重不足,而“3860”队伍文化素质低,很难将科技应用到果业生产中,从而导致水果生产中技术到位率低。

(2)技术人才缺乏。目前,山西多数果区技术力量严重不足,技术队伍老化,很多基地县果业部门近十多年未分配过果树或园艺专业的大学本科生,分配的专科和中专生中相当一部分所学专业不是果树或相关专业,从而造成果业技术推广后劲严重不足。

(3)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滞后。山西现行的果树技术推广体系,多数市县设在所属的农业委员会,主产区重点市县设果业局或果树技术服务中心,但乡镇、村级的果树技术推广体制不健全。苹果生产是一项劳动和技术相对密集型产业,生产一线的乡镇没有技术服务网络,技术推广难度加大,从而严重制约了水果产业的健康发展;另外,由于技术推广经费的严重缺乏,造成果树技术推广部门推广手段落后,科技人员不能有效深入乡村开展技术培训,绝大多数单位没有交通工具,先进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更无从谈起,农村开展技术培训,靠的还是自行车和两条腿,科技人员不仅辛苦,而且效率不高,致使信息服务不及时,技术服务不到位,试验、示范、推广效果大打折扣。这直接影响了科技成果的应用率和到位率,严重制约了苹果产业素质的提高。

3 加强水果生产技术推广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3.1 加强果树技术培训,提高果农技术素质

一是要发挥县、乡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依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采取骨干培训和果农培训相结合、专家授课与技术人员巡回指导相结合等形式,使广大果农真正学到知识,学到技术。二是加强学习交流,组织更多的技术人员和农民技术骨干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学习其他地区的技术、经验、思想、经营。三是抓点带面,典型引路。针对果农大多具有从众趋同、观望等待等经营行为特征。引导果农采用新技术、新品种时应重视能人和种植大户的示范作用,支持鼓励能人或种植大户首先尝试某一新技术、新品种。 四是改善培训方式、方法和内容。注意增强田间指导,注意培训方法的改进,注意培训内容的更新。

3.2 加大财政投入

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对农民文化和科技教育培训的投资力度,加强生产一线科技力量。省、市、县应拿出专门的水果技术推广资金,专款专用,为水果技术的推广提供资金上的保证,使水果产业的发展转移到依靠科学技术和提高果农科技素质的轨道上来。

3.3 重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建设

政府应加强对基层农技推广部门的扶持力度,提高基层农技推广部门的地位和农技人员待遇,扩充基层农技队伍,优化基层农技队伍人员年龄和学历结构,增加农技人员接受培训和对外交流的机会。

第7篇:果园科技化管理范文

为了加快苹果产业开发步伐,提升产业开发质量效益,做大做强绿色产业,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业支撑,特制定本决定。

一、指导思想及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农业持续增效为目标,积极实施“石油工业强县、绿色产业富民”发展战略,按照“优化品种、扩大规模、增加产量、提升质量、科学管理、争创名优”的发展思路,依托市场求发展,依靠科技提效益,健全营销网络,培育龙头企业,推动苹果产业快速发展,使之真正成为一项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

(二)基本原则

1、坚持适地适树、择优发展的原则。根据我县物候和地理条件,苹果产业发展要以背风向阳的山台地、梯田地、湾塌地为主,优先发展以富士苹果为主打品牌的山地苹果,努力扩大果业生产规模。同时,适当发展其它优质杂果和山地大棚水果,优化果品种植结构,推动林果产业快速发展。

2、坚持典型带动、稳步推进的原则。按照“抓点示范、典型带动”的工作思路,要以示范园区建设推进标准化生产,以标准化生产推进产业化建设,严格管理标准、提高管理水平,全面提升苹果产业开发的质量和效益。

3、坚持群众自愿与政府扶持相结合的原则。要加大宣传力度,丰富宣传形式,积极引导群众自愿发展苹果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充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政府的政策激励与服务职能。

4、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立足市场需求的原则。继续推行“大改形、巧施肥、强拉枝、无公害”四项丰产优果管理技术,实现管理科学化、生产标准化、产品绿色化、营销市场化,逐步走上依托市场求发展,依靠科技增效益的路子,着力提升果品产量、质量和效益。

5、坚持果、畜、草、沼、窖五位一体、全面配套的原则。大力推广普及果园生草、覆盖、养畜、建沼气池、修水窖配套技术,培肥地力,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保水能力,实现无公害管理,走绿色化产业发展路子,打造“安塞山地苹果”品牌。

二、目标任务

从20*年起,后四年果业发展规划的指导任务是:平均每年发展苹果5万亩,到20*年,全县水果面积发展到40万亩,其中苹果35万亩,名优杂果5万亩,苹果挂果面积达到11万亩。水果总产量14万吨,其中苹果产量11万吨,果业总产值达到2.52亿元。

三、扶持对象及优惠政策

(一)扶持对象:凡在本县境内从事苹果产业生产、营销、加工、贮藏等经营活动的农民、职工以及民营、股份制、集体、私营企业等,均为扶持对象。

(二)优惠政策

1、对本县区域内苹果新建园所需的种苗费给予补助,县财政每株苹果苗补助1元,农民自筹0.2元。

2、凡在果园内新建沼气池的,有计划列入能源项目配套实施。在果园内种草的草籽款按草畜业发展有关优惠政策补助标准执行。

3、对全县5000亩苹果示范园实施套袋补贴,每亩苹果套袋8000只,每只县财政补助0.01元。

4、对从事果品营销、加工、贮藏的企业,视其规模、效益给予政策倾斜和贷款协调。

5、果园生产道路建设。新建苹果园集中连片在200亩以上的,果园道路建设由县、乡和农户共同筹资筹劳解决,每年全县安排新修果园生产路*0公里(土路路面宽3.5米以上)。由县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实地勘察同意后,乡、村负责组织实施,县财政每公里补助1万元。

6、凡新建山地苹果园集中连片200亩以上,并有库坝等水源条件的果园,有计划分批解决小高抽等水利设施建设资金,农民投工投劳组织修建。无灌溉水源条件的,每年安排修建集雨窖*00个,以户为单位,每5亩苹果园修建集雨窖1个(容积3立方米)。经验收合格后,县财政每窖补助500元。

7、苹果园防雹增雨设施建设。每年在苹果主产区增配一定数量的防雹增雨设施,由县气象局和乡镇、果业部门勘察后,制定建设规划,经县政府审定同意后,由县气象局和乡镇负责实施,所需资金,由县财政列支解决。

(三)对果业开发中的先进集体、种植大户、营销企业和先进个人给予奖励

1、新建果园种植大户:种植户新建标准化苹果园面积20亩以上(人均5亩以上),以奖代补*00元;种植面积在30亩以上(人均6亩以上),以奖代补2000元。

2、苹果生产推进村:全村人均新建园面积4亩以上,保存率90%以上,成活率85%以上,奖励村委会5000元;全村人均新建园面积6亩以上,保存率90%以上,成活率85%以上,奖励村委会*000元。

3、苹果生产示范村:全村人均果园挂果面积4亩以上、户均果业收入1万元以上,人均果业收入3000元以上,奖励村委会5000元;全村人均果园面积6亩以上,户均果业收入2万元以上,人均果业收入5000元以上,奖励村委会*000元。

4、果品营销企业:年营销果品*00吨以上,奖励企业或协会5万元。贮藏企业年贮藏果品达到*00吨以上,奖励企业5万元。加工企业年产值在2000万元以上,奖励企业*万元。

5、在果业管理中,创建一个省级苹果示范园,奖励果业部门1万元;创建一个市级苹果示范园,奖励果业部门5000元。

6、每年评选*名在果业开发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县、乡干部或业务部门技术人员,每人奖励*00元。

四、实施办法

(一)审批程序

1、审报。县域内的种植户或企业,对照扶持对象、范围、扶持条件和标准要求,自认符合条件的,书面申请属地乡镇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接到申请后派专人进行初步核查,初步确定扶持对象。

2、审查。乡镇人民政府将初步确定的扶持对象,按村、组列表一式两份上报县果业局,县果业局要派专业人员会同乡镇对初步确定的扶持对象进行实地考察,并将考察结果上报县农业农村工作领导小组。

3、审批。县农业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全县果业扶持规模、资金落实情况予以研究审批。未经审批的种植户和企业,不享受优惠政策和扶持奖励规定。

(二)监督管理

各乡镇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严把关,切实加强监督管理。

1、把好建园选地选户关。要围绕村庄,选择背风向阳的山台地、基本农田、湾塌地、缓坡地建园,坚决杜绝在川地、高山远山、梁峁等立地条件差的地块建园,切实把好选地建园关。要选择发展积极性高、有一定文化基础、踏实务正的群众发展林果业,真正达到建一块、成一块、致富一户的目的。

2、把好苗木质量关。果业局负责全县苹果苗木基地建设和种苗质量检验、品种鉴定、调拨供给。种苗供给必须做到统一验收、统一调拨。种植户根据实际,将所需种苗数量申报当地乡镇政府,由乡镇政府汇总后统一上报县果业局。

3、把好科学栽植关。果业部门与乡镇人民政府要积极配合,科学规划布局,规范栽植标准,为种植户提供优质技术服务。经验收不合格的种植户,不予享受优惠扶持政策。

4、把好资金管理关。果业部门要对扶持果业开发的各类资金严格管理、专款专用,严禁弄虚作假、挪用、骗取扶持资金。

(三)配套服务

要建立健全县乡两级技术服务体系,充实人员,提高素质,广泛开展不同形式的服务活动。县果业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有计划地对果业系统现有干部职工进行培训,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服务作用。同时,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基层,面对面地对果农进行示范培训,全面提高果农整体素质。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果业技术干部、果农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服务工作。果业部门要切实加强科学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制定苹果生产不同阶段的技术规范及标准,实行科学化、标准化管理。

(四)考核验收

考核验收分半年、年终两次进行。优惠政策兑现以果树一个生长周期为限。考核工作由县农业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织财政局、监察局、果业局等有关部门实施。考核工作的重点是新建园科学规范、技术措施落实、立地条件、成活率、保存率、果园经济效益、管理水平、示范作用等。要逐乡、逐村、逐组、逐园进行考核,根据考核验收结果,兑现奖励补助资金。

第8篇:果园科技化管理范文

1 山西省苹果矮砧栽培利用现状

据作者深入全省重点市县果树业务部门、合作社、果农等实地考察,保守统计,截止2011年底,我省发展矮砧苹果面积1.7万hm2,仅占苹果总面积的5%, 基本为矮化中间砧。全省矮砧苹果分布以运城市居多, 约1万hm2, 占全省矮砧苹果栽培面积的60%; 其次为临汾市和晋中市, 分别为0.27万hm2 和0.2万hm2。其中运城市临猗县、芮城县、万荣县和临汾市翼城县矮砧苹果栽培面积最多,晋中市矮砧苹果栽培面积较大的有平遥县、祁县、榆次区、太谷县等。山西省矮砧果园大部分是以果农家庭为单位(占总数的76.7%),土地面积在0.13~0.47 hm2,不能集中连片。果园设施大多比较落后,拥有水渠、管道灌溉条件的果园占总数的56.7%,滴灌灌溉的占总数的6.7%,道路硬化、滴灌的占总数的6.7%,无任何灌溉设施占总数的30%。

山西省苹果生产中应用的矮化砧木主要有SH 系、M26、M7、MM106、LS系。其中,在2000年以前,主要用M26作为中间砧用,近几年发展的矮砧果树几乎全是SH系,目前面积已远超过M26。矮化中间砧苹果园普遍采用八棱海棠和山定子作基砧,苹果品种以富士为主, 占70%左右, 其他品种有丹霞、红星、嘎拉、华冠等。矮砧苹果园栽培密度各地间差异较大,其中运城市以( 1.5 ~3)m ×(2~4)m 为主,1 hm2栽990~3 300株,临汾市、晋中市及其他地区县以( 2~3)m ×( 3~4)m为主,1 hm2栽990~1 650株。矮砧苹果园所采用的树形主要以纺锤形为主。山西省矮砧苹果园大多是在21世纪以后发展的, 15 年生以上的仅占10%, 11~15 年生的占20%,5年生以下的占70%。

2 山西省苹果矮砧栽培中存在的问题

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东部中纬度大陆性气候区,发展苹果产业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而且拥有自主选育的本土SH系矮化砧木,但矮砧栽培面积却远低于周边省市,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各级政府部门对发展苹果矮砧密植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由于山西省70%是丘陵和山地,山多、坡多,平地少,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重粮轻果的传统观念。各地市为了进一步提高种粮大户的积极性,鼓励粮食种植规模化发展,出台了种粮补贴政策;而对发展果树没有任何的倾斜政策,使果农种植积极性不高。同时苹果矮砧苗木昂贵的苗价也使许多果农望而却步。

2.2 矮砧果园面积小、布局分散, 不利于集约化生产

山西省目前还没有出台发展苹果矮砧密植园的长远规划,各级政府几乎不指导、不参与当地矮砧果园的筹建。虽然山西省大部分市县都发展了一定程度的矮砧果园,但多数是以家庭为单位, 生产主体多以农户为主, 土地分散,不集中连片,难以进行机械化操作,显示不出矮砧密植果园省力、节能的高效性,影响了广大果农发展矮砧密植果园的积极性。

2.3 苗木质量良莠不齐,导致建园质量差

培育矮化中间砧苗木,育苗程序比普通乔化苗多嫁接一次,一般情况下从播种基砧种子到成品苗出圃至少需要3年时间,必然比乔砧苗木出圃周期长,育苗成本高。正规育苗单位苗木质量有保证,但价格相对较高,果农贪图便宜,常购买一些散户培育的劣质苗木,甚至是速生苗。加之砧号混乱等原因,使新建园树体参差不齐,需多年补栽,园貌整齐度不高。

另外,采用3~4年生裸根大苗建园,技术不到位,造成缓苗期长,成活率不高。矮砧大苗树体高大,秋季栽植后不便埋土越冬,故一般均在次年春季栽植。但山西省春季干旱、寒冷、干燥多风、降雨稀少、土壤墒情较低,部分地区苗木种植后甚至不能及时灌溉,导致苗木成活率较低,造成建园次年或是第3年的补栽使果树树冠大小不一,给管理带来极大不便。同时,这些也导致了建园时间长,成本居高不下,并且矮砧果树早花、早果、丰产的优势不能充分显示,严重挫伤了果农发展矮砧果园的积极性。

2.4 没有形成一套适宜苹果矮砧密植栽培的技术模式

目前山西省发展的主要是SH系矮砧果园,但缺乏与之配套的栽培技术模式,良砧良法不配套:(1)栽植密度不适宜。不能根据SH砧木的矮化特性及品种特性等确立栽植密度。一些果农的矮砧果园栽植密度过稀,比乔砧密植果园产量提高不了多少,不能充分利用土地、光能、水肥等资源,而一些果农的矮砧果园栽植密度过密,不便于机械化操作。(2)树形不配套。现有SH矮砧果园树形主要以小冠疏层形、改良纺锤形等为主,但修剪基本上采用传统的乔砧树形修剪技术,骨干枝级次多、主枝开张角度小,修剪技术手段繁杂又费力;进入成龄期的果树,容易产生结果部位外移、果园郁闭、产量和质量下降等问题。(3)水肥管理不科学,造成了矮砧果树的徒长或早衰。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降水量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9月,在果树生产中实际情况是前期干旱缺水,后期多水易涝,造成树体新梢生长量大、秋梢长、枝条不易成花,也不利于树体正常越冬。采用传统的树下清耕、大水漫灌、过度施用化肥,使得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明显下降,水肥不能合理应用,又超负荷结果,造成树体早衰。这一切均使矮砧栽培的优势没有很好地体现,示范作用不强,影响了果农的种植积极性。

3 发展建议

3.1 建立完善的矮砧苹果生产宏观调控体系

山西省翼城县3年发展了0.2万hm2SH系矮砧果园,主要经验就是从县四大领导班子到乡、村领导干部对SH苹果矮砧基地建设都非常重视。县政府多次邀请果树专家到基地指导工作,并出台了苹果苗木的补助方案,有关部门在人力、资金方面都予以支持。乡里指派专人专门负责与协调基地建设工作,村级领导更是全力以赴组织农民,协调土地,积极参与苹果矮砧基地建设。因此,各级政府应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树立苹果矮砧栽培优先发展思路,制定长远的苹果矮砧栽培发展规划;制定对果农发展苹果矮砧栽培的苗木补贴政策,对苹果产业的龙头企业在技术、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支持;制定并建立相应的土地流转机制,促使分散、小块的土地逐步集中到苹果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企业手中,使果园集中连片,为实现矮砧果园规模化、集约化创造条件。

3.2 健全果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尤其县、乡级果树站要面向果农加大发展矮砧密植栽培苹果的宣传力度,使果农们充分了解矮砧密植栽培的好处。在保持家庭经营体制不变的基础上,以志愿、互利、民主管理为原则把分散的果农组织起来,在当地果树科研与农技部门的技术指导下,按矮砧密植苹果栽培标准,从种苗定购、果园定植株行距、修剪手段、树形等方面着手统一果树栽培管理技术,建立完善的果业生产宏观调控体系。

3.3 建立标准化苹果矮砧良种繁育体系

现代苹果矮砧密植栽培的特点是宽行密植,大苗建园。因此对苗木的要求非常严格,建园必须要一次成活,以使园貌整齐。政府应扶持建立一批商业化企业,进行苹果矮砧苗木的定点生产、销售。必须严格按照苗木繁育程序建立母本园、矮砧和苹果品种采穗圃,严格检测苗木品种纯度和质量,实行苗木检疫制度,坚决杜绝和打击无证生产和经营苗木。应在科研院校建立组培基地,生产苹果矮砧脱毒苗木,借鉴园林绿化容器大苗的经验,生产苹果矮砧设施容器大苗。

3.4 完善 SH系矮砧密植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充分借鉴M26矮砧密植栽培技术,结合SH系矮化砧木干性强、入土不生根的特性,从苗木栽植密度、深度、肥水管理、拉枝角度等方面进行试验,逐步完善 SH系矮砧密植配套栽培技术。通过建立高标准示范园将SH系矮砧密植栽培配套技术从建园苗木定植整形修剪肥水管理花果管理等进行展示,使周边广大果农通过实地考察,改变旧观念,树立全新的现代矮砧苹果栽培理念,尽快掌握苹果矮化密植栽培新技术。

基金项目:国家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晋中综合试验站建设(CARS-28);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130311020-5)

第9篇:果园科技化管理范文

一、基本情况

苹果是我县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重要产业,截止2011年底,全县苹果面积6.3万亩,其中挂果面积3.5万亩,产量3.8万吨,产值1.55亿。

二、指导思想

坚持“科技引导、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方针,以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绿色标准化示范园建设为核心,大力实施良好树体结构构建、果园沃土、果实品质提升、病虫物理生物防控四大工程,扎实推进苹果示范园建设。

三、实施内容

以实施“四大工程”为主要内容,切实发挥示范园在苹果生产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全县苹果产业上水平。

1、良好树体结构构建工程。通过间伐、疏除多余的临时营养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方便田间作业,培养立体式结果枝组、选用幼壮枝结果,建造良好枝组群体。

2、果园沃土工程。通过建沼养畜、果园种草、果园覆盖、深翻改土、合理施肥等措施,增加果园有机肥投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使全县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年提高3—5个千分点。

3、果实品质提升工程。通过高接换头、果园放蜂、严格蔬花蔬果、铺设反光膜等措施,提升果品质量和效益。

4、病虫害物理生物防控工程。大力推广灯、板、带、芯、扑食螨等物理生物防治措施,提高病虫无公害防控水平。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规范运行。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联合创建制度,县苹果示范园建设领导小组,要进一步明确分工,夯实责任,做好检查指导验收工作。

2、合理间作,科学创建。高杆间作是我县创建市级标准化示范园活动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各有关乡镇(社区)、示范园技术干部要从现在开始对每个示范园进行宣传引导工作,切实做到示范园内禁止种植高杆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