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会计学实习心得范文

会计学实习心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会计学实习心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会计学实习心得

第1篇:会计学实习心得范文

关键词:会计美学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会计美学是一门研究会计美的现象及其内在规律和会计审美规律的科学。它通过激发会计人员的审美感受力,挖掘他们对会计美的创造力。探索创造会计美的规律性,进而用会计美的独特标尺去评价、验证、促进会计规律在会计活动中的运用。会计美学是研究会计工作者和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会计活动或获得会计信息时所产生的审美意识和美感经验的一门学科。

一、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即会计信息为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而应具备的质量要求。笔者以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中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定义为例进行如下阐述。

(一)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二)相关性

相关性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四)可比性

可比性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包括两次含义,一是指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二是指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

(五)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六)重要性

重要性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财务报告中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省略或者错报会影响投资者等使用者据此做出决策的,该信息就具有重要性。重要性的应用依赖职业判断,企业应当根据其所处环境和实际情况,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加以判断。

(七)谨慎性

谨慎性是指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八)及时性

及时性是指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二、从会计美学的视角审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赵丽生教授在“关于我国会计美学研究的若干思考”一文中将会计中的美归纳为八种,分别为会计的真实美、平衡美、对称美、秩序美、结构美、简约美、统一美、和谐美。笔者认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规定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也表现出了会计中的美。可靠性和实质重于形式体现了会计的真实美。相关性体现了会计的和谐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是不同的,而且不同的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如企业的股东需要反映企业资本保值增值的信息,债权人需要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信息,企业经营管理者需要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信息,政府部门需要反映企业缴纳税款方面的信息,社会公众需要反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而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各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即会计信息基本上可以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因此,相关性体现了会计的和谐美。可理解性体现了会计的简约美。企业编制财务报告,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在于使用,而要使使用者有效使用会计信息,应当能让其了解会计信息的内涵,弄懂会计信息的内容,这就要求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易于理解。可比性体现了会计的统一美。可比性要求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不同企业同一会计期间只有按统一的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和反映,才能实现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因此,可比性体现了会计的统一美。重要性体现了会计的秩序美。财务报告中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省略会影响使用者据此作出决策的,该信息就具有重要性。关于重要性的判断标准有两项,一项是交易或事项金额的大小,另一项是交易或事项性质。谨慎性体现了会计的严谨美。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着诸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会计信息质量的谨慎性要求企业在面临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做出职业判断时,应保持应有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既不高估资产或者收入也不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体现了会计的严谨美。及时性体现了会计的时效美。会计信息的价值在于帮助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具有时效性。即使是可靠的,相关的会计信息,如果不及时提供,就会失去时效性,对于使用者的效用就大大降低,甚至不再具有实际意义。因此,及时性体现了会计的时效美。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就是优美的、崇高的、富有喜剧性的,会计信息的虚假、造假,由此造成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失误以及种种社会损失和经济损失,就是丑陋的、卑鄙的、富有悲剧性的。

三、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美倡导会计人员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世界上从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美由心生。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会计工作逐渐演变为一种为满足不同会计信息需求者的专项服务。会计信息作为会计人员工作的最终产品,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需求者的抉择。优质、高效是衡量会计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优质是对会计产品而言,高效是对会计工作的过程而言。每一项会计信息都是人所赋予的一个特定专业概念,从会计科目的设置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及其内在关系,以及由此构成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均包含着社会美、科技美、形式美,建立这些美学观念并自觉运用到工作中去,对于规范会计工作,增强会计信息的及时性,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无疑具有积极的指导、促进作用。会计美学不仅能激发会计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同时也在利用美学原理,依靠各种先进的科技力量,提升与完善会计信息的提供形式和手段。

作者简介

蔚思远,1986年8月生,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会计理论。

参考文献

[1] 徐纪敏、朱立明等著.《会计美学》[M].西北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4

第2篇:会计学实习心得范文

目前我国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如不加以解决,它将可能成为制约我国改革政策选择、改革中的资源配置和改革后的绩效评估的“瓶颈”。据2003年10月23日的《中国证券报》转载了这样一组统计数字:上海对22家市管企业及202家子公司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审计前这些企业财务会计报表显示的利润总额达26 45亿元,审计查出114家企业虚增利润22 69亿元,65家企业虚减利润4 93亿元,相抵后共计虚增利润17 76亿元,实际利润仅8 69亿元,还不到“报表利润”的三分之一! 上述事实,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会计信息失真的严重性和普遍性。因此,探究会计信息失真根源,对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国有企业产权不明晰

制度经济学认为,产权结构影响组织中个体的行为,即不同产权结构可以导致同一个体做出不同行为。产权是主体拥有的对物和对象的最高的排他的权力。产权安排实际上规定了人与人的相互交往中必须遵守的与物有关的行为规范。产权经济学家登姆塞茨认为产权“就是指使自己或他人受损或受益的权利”。因而企业的任何一个利害关系人都有可能成为企业的产权关系人。产权不明晰是我国企业制度变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

产权不明晰可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产权缺少明确归属。产权归属明确是确定会计监督权的前提条件,产权归属明确也有两层含义:一是产权必须归属于一定的产权主体,二是共有产权必须有有效的。从第一方面看,只有企业的产权归属人才会为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付出成本,因而才有动力去监督企业的会计信息,并愿意为此承担一定的代价。所以只有明确企业的产权归属,才能明确谁对企业的会计信息拥有监督权。从第二方面来看,共有产权由于属多人所有,在产权主体内无法避免个人成果被集体分享,加之交易费用过高,各产权人之间几乎不可能就每一问题达成共同协议,因而必须选出代表以他人产权。由于我国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以共有产权的问题就显得比较突出,目前所说的国有企业产权虚置也正是指产权缺少有效。

第二,产权界定不明确。产权界定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在产权明确界定的条件下,产权主体拥有的权利明确,当其产权受到侵害时,产权主体之间便可通过交易行为达成协议,以确定损害方应为此付出的代价,从而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例如承包经营,产权界定是基于短期利润指标,承包人就倾向于通过少提或不提折旧、将费用资本化等手段追逐短期利润,不顾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 委托人和人效用函数不一致

根据科斯奠基的"契约理论",企业是一个在其框架中由相互合作的大量生产要素所有者达成的书面或非书面的契约。由于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而产生了契约的双方,即作为委托人的资产的所有者和作为人的资产使用者。在契约关系中,因委托人和人在交易过程中往往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不可避免出现委托人与人的效用函数不一致的情况。

委托人和人都是有限理性的经济人,都会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但委托人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目标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是一致的,而人除了寻求以货币衡量的物质报酬以外,还追求一些非物质性因素以实现其效用最大化,如要求增加休闲时间、谋求政治资本等等,这一目标可能背离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委托人和人双方中任何一方要求实现效用最大化的目标均会损害另一方效用最大化目标的实现,因而始终无法达到最优状态。经营者作为有限理性的经济人,经营者为追求契约利益或契约外自身最大利益即为实现其自身效用的最大化,未必会提供所有者决策所需的全部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甚至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以欺骗所有者。可见,委托双方的效用函数不一致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内在动机。

三企业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

“内部人控制”理论是美国斯坦福大学青木昌彦教授针对前苏联,东欧各国国有企业特有情况,而提出的关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公司治理结构缺陷问题的一种理论。它是指从前的国有企业的经理或厂长在企业公司化的过程中获得相当一部分控制权的现象。应该说,在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同样存在着内部人控制的问题。在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及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并且信息不对称外的情况下,产权制度缺陷,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不规范,缺乏强有力的激励约束机制,是导致内部人控制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具体来说,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股份制改造已成为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手段。但我国现有企业治理结构流于形式,制衡功能失效,与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差距甚远,极易形成“内部人控制”。蒋义宏等人的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与股权高度相关,并且随着股权的集中,内部人控制呈现增大的趋势,即国有股(包括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在公司所占比例越大,内部人控制就越强。因此,我国许多上市公司的问题就从股东一经理的冲突转向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的矛盾与冲突,即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另一层意义上的“内部人控制一大股东控制”。

第3篇:会计学实习心得范文

本文拟从经济学角度透视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探讨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经济学成因

1、会计信息失真的供需层面分析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组成部分,所以它也符合经济学的供求理论。根据经济学原理,只有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时,即只有当企业从会计信息披露行为中所获取的收益大于其披露成本时,企业才会主动进行会计信息披露。因此,会计信息披露成本常成为制约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因素。信息披露成本包括信息提供成本和竞争劣势成本。信息提供成本是指从建立财务信息系统到会计信息的披露完成所花费的一切支出,竞争劣势成本是指竞争对手或合作单位利用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调整其经营策略或谈判策略,从而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引起的成本。企业对信息披露成本的牺牲直接影响其所提供会计信息的质量,比如,当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发生变化时,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会增加会计信息的维持成本,而此项培训支出的牺牲将直接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另外,信息的披露越是充分详细、可靠,就越有可能导致竞争劣势成本的增加,从而增加企业经营风险,因而企业在披露此类信息时往往予以淡化或含糊其辞,甚至不予披露,而此类信息却是投资者及潜在投资者进行投资取舍评价时特别关心的最具相关性的信息。现实中企业在面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要求与竞争劣势成本这一矛盾时往往选择了降低竞争劣势成本,因而导致其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失真。

2、激励与约束机制根源分析

制度经济学认为,产权结构影响组织中个体的行为,即不同产权结构可以导致同一个体做出不同行为。产权是“主体拥有的对物和对象的最高的排他的权力”。产权安排实际上规定了人与人的相互交往中必须遵守的与物有关的行为规范。产权在组织中具体表现为制度。制度框架通过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影响个体获得的报酬及其违规应付的代价,从而进一步影响个体的具体行为。激励机制的不完善可能导致经营者心理上的不平衡或物质上的不满足,成为实施违规行为的动机;而约束机制的缺乏则导致所有者给经营者让渡过多的权力且缺乏有效监督,从而使经营者违规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损失,助长其违规行为。

3、契约利益根源分析

根据科斯奠基的“契约理论”,企业是一个在其框架中由相互合作的大量生产要素所有者达成的书面或非书面的契约。由于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而产生了契约的双方,即作为委托人的资产的所有者和作为人的资产使用者。在契约履行过程中人成为企业的“内部人”,而所有者(股东)却成为“外部人”。在契约关系中,因委托人和人之间的利益目标不对称,不可避免出现委托人与人的效用函数不一致的情况。委托人和人都是有限理性的经济人,都会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但委托人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目标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是一致的,而人除了寻求以货币衡量的物质报酬以外,还追求一些非物质性因素以实现其效用最大化,如要求增加休闲时间、谋求资本等等,这一目标可能背离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委托人和人双方中任何一方要求实现效用最大化的目标均会损害另一方效用最大化目标的实现,因而始终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经营者作为有限理性的经济人,经营者为追求契约利益或契约外自身最大利益即为实现其自身效用的最大化,未必会提供所有者决策所需的全部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甚至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以欺骗所有者。从企业内部看,经营者和员工也存在着契约关系,尽管员工直接对经营者负责,但二者利益目标并不完全一致,囿于有限理性,在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员工可能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及相关信息。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

对于处于成长期间的市场经济环境,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是灾难性的,本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等发达国家发生的经济大萧条及市场崩溃就是前车之鉴,治理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刻不容缓。基于上文的分析,笔者认为,要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制定完善的法规,建立惩处机制

从西方经验看,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过程也是法制在不断完善的过程。如英国1825年的经济危机导致1844年和1845年公司法的出台,1847年的经济危机带来了1855年和1856年公司法的颁布,1857年的经济危机又迫使英国议会推出1862年的公司法;本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之后,美国政府先后于1933年和1934年公布了“证券法”、“证券交易法”两部重要法规。每一部法规的颁布,均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产生了极有力的影响。应当看到,现行《证券法》及《注册会计师法》等法规中尽管已有条款涉及虚假会计信息提供者的民事责任问题,但由于因果关系的举证及赔偿金额的困难等原因,使这些法规中关于民事责任的规定一直未能得以实施,并且我国现行法规中也缺乏对会计信息失真具体认定的法律规定及惩治措施。笔者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法规建设:

(1)应尽快完善证券法及相关法规中各责任主体民事责任的规定,并使其具有可操作性。一方面应扩大责任主体范围,将公司发起人、主要股东、经营负责人、机构负责人等涉及不实会计信息提供的人员均纳入责任主体范围;另一方面应扩大请求权主体的范围,将请求权主体明确为由于依赖不实会计信息而遭受损失的人。

(2)改变举证方式现行民事诉讼体系中,举证责任一般由原告承担,即“谁主张,谁举证”,而在涉及不实会计信息的民事诉讼中,原告和被告的位置通常是不平等的,原告和被告信息不对称的现象突出,被告控制信息的来源,拥有绝对的信息优势,所以举证容易,而原告则举证困难。因此应将举证方式改为被告负主要举证责任,采用推定过错原则,即原告只须证明自己受到了损失且损失和不实会计报告有直接因果关系或被告有过错即可请求赔偿,而被告如不能举证自己无过错即被推定为有过错而承担民事责任。

(3)补充惩处条款一方面应补充制定针对的惩处条款,使企业因提供不实会计信息而受到的惩罚超过其信息披露成本,从而解决成本驱动导致的会计信息不实。另一方面应补充制定针对经营者的惩处条款,对经营者的行为予以限制约束,使其受到的惩罚超过其因制造和提供不实会计信息而所能获得的边际利益。

2、改善契约设计,建立的契约约束及激励机制

委托人应当充分论证考虑效用最大化的双方可接受底限,合理设置契约目标,并建立科学的契约约束及激励机制来保证契约目标的实现。

(1)建立契约约束机制首先应在契约中明确授权范围,即在契约中对经营者进行明确而科学的授权,使经营者或人明确其“有权为”及“无权为”、“应为”及“不为”;其次应在契约中明确责任目标,使经营者所得的利益和责任目标挂钩。对经营者实行责任目标约束时,应注意使责任目标建立在公司未来在和收益的较准确的估计基础上,因为不合理的目标设置将诱发不实会计信息的产生;最后应在契约中规定违约责任,建立契约处罚条款,处罚条款的应能保证使经营者或方违规行为的预期成本远高于违规行为的预期收益,从而有效地控制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

(2)完善契约激励机制应当建立基于经营者经营成果的有效契约激励机制,使经营者的目标函数与委托人(所有者)趋于一致,从而改善双方的激励相容性。首先,契约中的“利益”条款中应明确表达委托人对人的激励措施;其次,激励措施中应将对人的长期绩效补偿远期化或非货币化,并应与短期工薪支付分开,比如采用国际上通行的延期支付奖金及超额利润分成、以认股权证和赠股代替现金支付等长期绩效补偿措施,以防止人以损害企业长期利益和整体利益为代价追求短期利益和个体利益。

(3)弹性化契约激励及约束条款可以设计弹性化的契约条款,使各方可以根据情况的变化和经营成果的变化来确定风险和报酬,通过弹性化的契约条款来引导经营者的行为,弱化经营者舞弊、欺诈等违背契约的机会主义行为选择,使经营发生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降低至可以预期,促使经营者选择成本收益次优的方案,从而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

3、建立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

有效的企业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可直接使契约各方受到约束,有助于有序制度框架的建立和完善,从而防范不实会计信息的形成。

第4篇:会计学实习心得范文

一、实习目的(重要性)

会计是对会计单位的经济业务从数和量两个方面进行计量、记录、计算、分析、检查、预测、参与决策、实行监督,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核算手段,它本身也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作为一门应用性的学科、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就显得越重要。

二、实习单位情况

xx酒店是一家位于佛山大沥的一家个人独资企业。企业注重人才的培养,为人才搭建展示和创业的平台,企业本身也为员工增加了更多晋升及施展才能的机会。企业实行人性化管理,注重企业文化的宣传和个人素质的提升!

三、实习过程

实习是一种经历,只有亲身体验才知其中滋味。实习也是挑战更是机遇,只有很好的把握,才能够体现它的意义。

通过这段的实习,我懂得了会计的一些流a程:

1、根据经济业务填制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1)、原始凭证:是指直接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具有法律效力并作为记账原始依据的证明文件,其主要作用是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完成的情况。填写原始凭证的内容为:原始凭证的名称、填制凭证的日期、编号、经济业务的基本内容(对经济业务的基本内容应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给予说明,如购买商品的名称、数量、单价和金额等),填制单位及有关人员的签章。

(2)、记帐凭证:记帐凭证是登记帐薄的直接依据,在实行计算机处理帐务后,电子帐薄的准确和完整性完全依赖于记帐凭证,操作中根据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记帐凭证。填制记帐凭证的内容:凭证类别、凭证编号、制单日期、科目内容等。

2、根据会计凭证登记日记帐。

日记帐一般分为现金日记帐和银行存款日记帐;他们都由凭证文件生成的。计算机帐务处理中,日记帐由计算机自动登记,日记帐的主要作用是用于输出现金与银行存款日记帐供出纳员核对现金收支和结存使用。要输出现金日记帐和银行存款日记帐,要求系统初始化时,现金会计科目和银行存款会计科目必须选择“日记帐”标记,即表明该科目要登记日记帐。

3、根据记账凭证及所附的原始凭证登记明细帐。

明细分类帐薄亦称明细帐,它是根据明细分类帐户开设帐页进行明细分类登记的一种帐薄,输入记帐凭证后操作计算机则自动登记明细帐。

4、根据记账凭证及明细帐计算产品成本。

根据记帐凭证及明细帐用逐步结算法中的综合结转法计算出产品的成本。

5、根据记账凭证编科目汇总表。

科目汇总表也由凭证文件生成,其编制方法为对用户输入需汇总的起止日期则计算机自动生成相应时间段的科目汇总表。

6、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帐。

根据得出的科目汇总表操作计算机,计算机产生出对应的总帐。

7、对帐(编试算平衡表)。

对帐是对帐薄数据进行核对,以检查记帐是否正确,以及帐薄是否平衡。它主要是通过核对总帐与明细帐、总帐与辅助帐数据来完成帐帐核对。

8、根据给出的相关内容编制本月的负债表和利润表

将十二月月初数视为年初数,本月视为本年数编制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一种会计报表,它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方程式,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损益表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把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与成本、费用进行配比,从而计算出报告期的净损益数。根据具体要求操作计算机得出本月的负债表和损益表。

第5篇:会计学实习心得范文

学校为了加强我们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大家安排了一项分散实习,有关会计岗位的实地实习。基于学校安排,在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地完成实习。实习期间先了解公司的总体情况,然后跟着出纳学习,最后跟会计实习。实习的目的:把所学两年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找出差距,看应如何处理所发现的问题。总结一下所学专业知识的不足之处,不扎实的地方,找出需要重新巩固的知识,学会了和同事沟通,以及在社会工作中应该如何为人处事。实习的内容:先了解公司的发展史以及各个机构的设置情况,公司的规模、学习;最后是跟着会计实习,看会计如何处理业务。实习的心得体会:刚到单位时,感觉同事们都很随和,很好相处,感觉社会并不象别人所说的那么险恶,对社会又充满了信心。公司的指导人给我耐心讲解了有关公司的概况、规模、机构设置、人员配置等等,使我认识到对一个大公司也只能是从整体上认识了解一下,至于内部具体的细节是怎么也弄不清楚的。先对公司有个大概了解,再对自己的岗位工作有所认识,要知道公司设那个岗位的目的,要达到预期的效果,才能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行。在财务部跟随出纳实习时,先了解公司的财务制度,国家对库存现金的规定,以及收、付现金需要遵循的程序。看着出纳工作自己也很是高兴。出纳收到收到收款单据时审核手续是否齐全,然后收款,点两遍现金,然后向交款人说明金额,并分币种放好。若需要找零钱也需点两遍,然后在原始单据上盖现金收讫章,留下记账联,将其他的交给对方。然后编制现金收款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这一程序和我们在学校学的理论一样,要分清责任,按规定处理业务。

其实很简单,只是没有实际操作过,但是我们一样可以做好,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做好,给自己一个机会会比她们做的更熟练、更出色。对于如何签发支票,作废的收据、填错的支票怎样处理又回顾了一下,有些细节上的东西以前学时没太注意,等到实际操作上就要犯错误了,签发支票、收据等都要特别信心,要有耐心,不能浮躁,会计其实是一项比较烦琐的工作,看我们如何对待了,我本人比较喜欢计算,喜欢数字,喜欢把一堆看似乱七八糟的东西整理的井井有条,所以我对会计越来越有兴趣,越来越喜欢做会计。跟随会计实习时,会计告诉我公司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矿产资源法、安全生产法等法规,该公司以冶金设计等为主,需要遵守好多国家的政策法规,该公司比较正规。刚跟随会计实习时,会计不是很高兴我去实习,可能是怕我添乱吧,帮不上她的忙,还要弄乱东西,后来由于我的耐心等待,合理的处理人际关系,会计态度缓和了,让我看她处理业务,还给我看了公司的凭证,原始单据,以及明细帐和总帐等,让我总结了出纳的理论与实际的不同处以及会计的理论与实际的不同处。理论知识不是很牢固,有好多地方都很模糊,不知具体该如何做,还需要翻看以前所学的,要把它深入扎根不是很容易啊,还得靠以后工作了在实际操作上去把它扎在心里。会计教给我如何和人们沟通,好多时候都要自己去判断,去决定该如何做,在社会上只能依赖一个人,那就是自己,不要指望别人帮你做点什么,要看看你能帮别人做什么。有一点遗憾的就是实习期间没有涉及到有关报税的问题,如果涉及到了,应该能学到好多知识,毕竟以前的会计岗位角色模拟实验中没有涉及到太多的有关税的问题,而在公司中,对会计而言,税是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实习期间还是学了不少社会知识,要多感谢实习指导人、公司出纳、会计的关照和帮助以及实习指导老师的细心教导,耐心讲解。发现的问题和建议:在此次会计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习工作中,确实让我们学到了不少书本以外的知识,让我们对这两年半的会计学习有个总结,当然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出纳看似简单的工作若不细心还是不能胜任的。出纳的工作不难,但有些步骤是必须要遵守的,有时出纳为了省事就省略几步,在工作中这也是很常见的,看是否会影响责任分担以及业务处理是否顺利,若无影响的话,那样做还能提高效率的,若有影响,则需按部就班的一步步操作。跟随会计实习,需要提出一点,公司员工也代表公司的形象,以人为本,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还要处理好同事间的关系,营造一个紧张而温馨的工作环境,工作起来才会比较愉快,效率才会有所提高。还要给实习生以及外界人员留一个好印象,对公司的顺利发展应该会很有利的。我们还未步入社会,好多事情尤其是工作上的事没有具体处理过,不知会不会做好,能不能圆满完成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对自己要足够了解,要有深层次的认识,有的工作可以直接说我可以做到、可以做好,但有的工作心里不是很有底时就要好好客观衡量自己,看能否完成,不可夸下海口也不可低估自己的能力,埋没自己。综上所述,在这次实习期间达到了预定的目的,大量的会计专业知识与社会知识相结合,既巩固了专业知识,又学会了社会知识,对我们不久的就业很有帮助。

通过这次实习,对出纳、会计等岗位有了一个深层次的认识。我找到了自己专业知识的漏洞,对好多基础性的知识不是很肯定,需要重新回顾、学习。对会计岗位人员要求的耐心、细致有了切实的体会,对于自己浮躁的心里也需要调整,把心态整理好,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与评价才能清楚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明白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学会了人与人沟通需要一定的技巧。这次实习为我们步入社会奠下了基础,为我们就业找工作指明了方向。

第6篇:会计学实习心得范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信息化视角; 会计实践; 工作过程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4. 067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24- 0115- 02

会计学是一门技术性、操作性极强的经济管理应用学科,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对传统的会计理论、实务和会计教学都产生着巨大的变革性影响,我们在会计实践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提出如何在会计信息化的背景下,让手工操作与电算化操作融会一起,构建“一体化”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而我国目前的会计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实训项目、会计实践基地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强化手工与会计信息化的“一体化”,成为实现高职教育目标,培养高级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

1 目前高职院校信息化视角下会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科学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手工与信息化分离

课程体系始终处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信息化下以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以工作岗位为起点,根据岗位确定需要培养的职业能力,从而确定实践教学内容。但目前的高职教学模式大多依旧采用传统的理论学科体系模式,并未根据信息化下会计专业的特点量身定制,手工与信息化分离。

在信息时代, 会计不再是一门以手工训练技能为主的学科, 而是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要工具, 研究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和分析会计数据和会计信息的, 以提高逻辑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等基本素质为主的学科。会计实践教学手段如果不能紧跟信息技术的发展, 继续沿用模拟传统手工会计环境的教学方式, 不仅会造成实践教学效率低下, 实验教学效果差, 更为重要的是所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差。因此, 改革会计模拟实验教学的手段, 适应信息革命对会计教学的影响, 建立基于计算机及网络环境的会计模拟实践教学体系是很有必要的。

1.2 信息化实践教学项目单一,缺乏统一的实践体系

会计专业信息化实践教学方面,一般是针对会计电算化单门课程的实训,主要针对账务、报表、工资、固定资产的实训,实训的内容都是配套的实训教材上的,缺乏各门课程的、针对信息化的单元实训与模拟企业整体运行的综合信息化实训,没有立足于岗位,缺乏实际工作中各种职业岗位能力、知识的培养,也缺乏各种综合能力培养。

1.3 缺乏有力的信息化实践教学基地

多年来,很多高校不断加强校企合作,与一些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签定了学生实习实训协议,但是由于会计资料是企事业单位的机密资料,本单位人员未经授权也不允许接触,更别提让外来人员翻阅甚至处理,不愿或没有动力成为高校的会计实训基地。所以合作单位总是敷衍了事,造成校外实训往往没有实质效果。

校内实训目前主要局限于手工实训,按照既定的某制造业的资料走流程,一个多岗,账表、票据种类有限,不能真实地模拟企业场景。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需要应用型、技能型会计人才,但是通过以上现状分析,目前我国的传统教学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学生会计生涯成长、企业发展、产业发展、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因此,基于工作过程、基于信息化的会计实践代表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2 构建基于信息化视角的实践教学模式

2.1 基于工作过程,适应企业信息化的要求,重构信息化下会计实践教学课程

高职会计类实践教学应通过大量企业调研,分析目前的主要会计岗位,根据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分析-专业课程设计-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根据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岗位群的工作过程进行工作任务分析,明确各工作过程中典型工作任务,并明确完成这些工作任务需具备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根据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形成综合能力领域(行动领域),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递进重构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课程,整个课程体系由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提高学习领域和综合素质培养4个部分组成,并在此基础上对应开设信息化实践课程,重新构建会计实践教学体系。

2.2 建立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基于工作过程,创建课程体系后,应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体系分为基本技能实训-岗位单元实训-岗位综合虚拟实训-企业顶岗实训“四环递进”实训体系。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基本技能训练(珠算、点钞、书写规范等)、专业单项技能训练(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务、审计、财务管理等模拟实训)、综合应用技能训练(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各门课程的综合实训)、企业顶岗实习4个部分构成,纵向上形成体系,横向上与理论课程有机结合,从而形成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改变目前高校会计实践教学项目单一的现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针对“四环递进”手工实训体系,应建立对应的信息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整个企业信息化基础实训、单门课程的信息化实训、综合信息化实训、企业顶岗信息化实训与手工实训密切配合,建立信息化实践体系与手工实训一体化。

2.3 教学多元模式的构建

以学生、学校、企业“三位一体”立体化的实践教学平台为基本依托,积极开展课堂实践教学活动,如组织学生开展专题信息化研讨、情景模拟、企业专家讲座等多种实践方式,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类会计信息化竞赛、组织学生去企业参观、实习,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各种实践教学方法:示范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现场观摩、多媒体教学、创意教学、项目设计等,提高信息化实践水平。

2.4 加强师资培养,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强制教师参加会计信息化技能实践,与职称、考核等挂钩,从而通过政策导向激发教师走进实训基地的积极性。如会计信息化教师,必须定期到企事业单位参加会计信息化实践,锻炼半年以上,学院利用节假日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调查实践等。

2.5 以校内实训为主,完善校外实习环境

构建基于会计工作流程的信息化实践教学模式,①要在校内建立能够模拟企业财务运作过程的实践教学环境,一般情况下该环境应包括:会计核算信息化实验室、税务信息化实验室、审计信息化实验室、分岗信息化实训室、企业综合信息化模拟实验室、电子沙盘模拟实验室等,各个实验室要配置必须的硬件、软件、材料,体现企业信息化的特点,使学生步入其中就有身临其境的感觉;②要逐步收集完备的实验资料,实验资料不能采用传统的教材模式,要与企业加强合作,能够采用企业的实际会计数据进行信息化实验。

加强会计信息化实践性教学除在校内实践环境中模拟实验外,还必须在校外构建较完整的会计实践教学基地,能使学生到企业进行信息化顶岗实习。教师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同参与研究会计信息化领域的课题、帮助企业提高财会人员的信息化素质等多方面措施加强校企合作。

ERP 是目前全球主流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实施,通常会引起企业业务流程再造,形成新一代的协同工作模式,对会计业务处理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会计人员的综合职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基于信息化视角的实践教学模式符合高职教育的要求,是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改革的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1] 姜大源. 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J]. 职业技术教育,2008(9).

[2] 汪诗怀. 构建基于工作流程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 会计之友,2009(5).

[3] 程克群,孔光,黄世祥. 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一体化”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研究[C] // 第九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2010.

[4] 李南. 视角下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优化路径研究[J]. 财会教育,2012(2).

[5] 姜大源. 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第7篇:会计学实习心得范文

关键词:中职会计 实训教学 心理学 沟通 职业道德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对从事会计的专业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过程中,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学开始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相结合,从事会计教育的工作者面临这新的挑战。在中职会计实训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是学生组织者、引导者和支持者,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意识、学习潜力、生活习惯、性格特征、家庭情况等,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每个学生的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制定完善的会计实训教学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实训教学体系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合理性,为教师顺利实现教学目标提供可靠的保障。

一、中职会计实训教学改革中心理学应用的重要意义

会计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如果教师匆忙上阵,教学质量就得不到保障。做好教学准备不仅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对会计专业的基础知识融汇贯通,还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品德素质和人格魅力,掌握一定的相关领域的知识和信息,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互动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因此,心理学在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人都是有感情的,学生也不例外,中职学生和其他学生一样,需要教师的关爱,需要良好、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教师持之以恒的与学生进行心理的沟通,在尊重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并注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经受挫折的毅力和获取成功的自信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时刻以饱满的热情传授知识,时刻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不仅能使课堂显得自由、灵活、轻松,还能塑造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能将实训教学过程演化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思想碰撞、情感交流的方法和技能学习的过程,促使学生创新能力、认识能力、实践能力、自身个性等得以全面、和谐的发展,为会计实训教学的改革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心理学在中职会计实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一)教师自身需具备良好的心理学知识

为了适应现代化的教育方法,教师不仅需要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心理学知识。众所周知,教师想要提高教学效果,就需了解和掌握学生心理的发展历程,只有根据学生心理的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实训教学方案,才能更为顺利的实现教学目标。多年以来,人们深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将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实际上,每个家长和学生都希望教师是一个富有感情和灵魂的人物,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教书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为学生解答疑问,所以,教师仅仅有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懂得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具有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的能力,这样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才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

(二)教师与学生的心理沟通

教师在实训教学中不仅仅要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想,抓住学生的心理状态,还要常常与学生增进了解和沟通,使学生知道教师在想什么。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是成功教学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学生兴趣的关键所在。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自己的安排、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想法告诉学生,允许学生积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并善于吸收和采纳学生的意见,及时同学生保持交流;教师要善于运用个人练习、小组研讨、班级交流等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并使这些方法集游戏性、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在轻松的氛围中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教师教学要面向全体的学生,充分保证教学内容的层次性,注重课堂的心理交流,教学过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探究性的获取知识;心理沟通另一个重要的途径是关心和爱护学生,因为任何一个远离家庭、远离父母的学生都渴望在生活上、精神上以及学习上得到关怀和爱护,特别是当一个学生受到挫折和打击的时候,这种愿望会更加强烈,所以,教师要不吝啬的对每一个学生付出自己的爱心,积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性格特征等,耐心的倾听学生的一言一语,用感情来实现教师与学生心理间的交流。

(三)注重导入积极心理学

教师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导入积极心理学主要是倡导学生关注生活和学习的积极面,使学生正确的接纳自己。提起中职生,人们的普遍印象是综合素质比较差,认为他们的基础差,学习能力低,是学校的重点管理对象,这给大多中职生带来了沉重的压力,有些学生甚至认为社会放弃了他们从而打消了学习的念头,抱着消极的心态,任何学生会都无法真正投入学习,这就要求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做学生心理的辅导者,让学生正确看待人生中的成败。其次,教师和社会对中职生的看法急需转变,不能只关注一个学生的缺点而忽视了他们的优点,对于学生做错的地方,教师应当及时指出他们的错误,但不能对学生的整体做全盘否定,应引导学生积极改变错误,当他们做了值得表扬的事,教师应当予以一定的表扬,将一件小事放大到对学生的整体评价上。

积极心理学的引入不仅仅能够减轻中职生的压力,还能通过积极的引导使学生感觉到教师和社会对自己的重视。中职生的基础的确比较薄弱,教师在这个时候就对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发挥异常关键的作用,有的教师非常懂得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对于理论知识的讲解也非常详细,他们甚至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手把手的教学生,这样,学生会做了,信心就会逐渐增加。中职生和高校生、本科生一样,有很多闪光点,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的教师总是那个收获最多的教师。

(四)以就业为导向,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一个会计人员必须具有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奉公的职业道德,因此,中职会计实训教学的改革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教师要针对目前会计信息质量较低且信息失真的情况,有针对性、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并且使职业道德教育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符合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模式,;由于中职生的基础较差,综合素质比较低,所以,处理好中职教育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非常有必要,必须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方针,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和综合素质,使学生在上岗前就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保证学生走上岗位后充分做到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会计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还须符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符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必须做到因材施教。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会计实训教学的改革中,心理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实训教学中必须以人文本,在提高自身心理学知识的基础上,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心理沟通,注重导入积极心理学,并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中职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坚定学生面对挫折的信心,也只有充分运用心理学,教师的教学目标和整个中职教育才能更为顺利的实现成功。

参考文献:

[1]卢灵美.浅谈会计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48(13):141

[2]付聚勤.谈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教学方法[J].现代企业教育.2011,31(6):107

[3]罗婷.浅析中职学校会计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J].职业技术.2012,12(8):33-34

第8篇:会计学实习心得范文

【关键词】会计舞弊;外部性;博弈论

【中图分类号】F275

一、引言

会计信息失真乃至于会计信息造假一直是困扰国内外政府以及会计学界的难题之一,会计信息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质,使得企业有可能不诚信地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由于企业对外的会计信息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对于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乃至一国的社会经济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各国政府都采取了一系列治理会计信息舞弊问题的措施。但是治理效果仍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会计信息舞弊事件仍旧频繁出现。

二、会计信息舞弊动因分析

(一)宏观分析:外部性分析

市场条件下的经济运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只有在没有外部性时才能导致市场经济的有效率的帕累托状态。然而,现实的市场经济中,市场中会存在外部效应从而使得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导致市场运行的无效率。外部性,它指一个经济决策主体所做出的经济决策或者其自身的经济行为给另一个经济决策主体带来损失或者利益的一种情况。外部性又可以具体分为正的(负的)外部性以及正的(负的)外部性。其中,正的外部性指的是,一个经济决策主体所采取的经济行为对其他经济决策主体带来了有利的影响,而自己却得不到补偿的情况;负的外部性指的是,一个经济决策主体的行动给其他经济决策主体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而自己却不给别人补偿的情况。

从本质上说,会计信息是具有很强外部性的一种资源或者信息,会计信息既能够影响一个企业利益相关者做出决策,又能够影响到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运行。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对企业利益相关者而言具有很强的正的外部性,会使得企业的所有者、债权人、政府等其他利益相关者因使用正确的会计信息而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获益,进而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舞弊的会计信息具有极大的负的外部效应,对会计信息使用者据此做出错误的经济决策,会导致企业所有者、债权人、政府等企业利益相关者蒙受损失,从而整体上使得市场配置资源无效率。

经济学认为,具有正的外部效应的资源(比如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往往在市场中的均衡数量会小于有市场效率的配置数量,相反具有负的外部效应的资源(比如舞弊的会计信息),市场中的均衡数量往往高于市场有效率的配置数量。如图1中,左边一幅图(真实会计信息具有正的外部性),右一幅图(舞弊的会计信息具有负的外部性),假设市场为完全竞争市场。

由上图可知,在左边一幅图中,MC曲线为社会成本曲线,MC*曲线为私人成本曲线,由于真实的会计信息具有真的外部性,经济学认为具有正的外部性的产品,私人成本>社会成本,从而导致MC*曲线位于MC曲线上方,从而根据均衡的条件p=MR=MC可知,具有正的外部性的真实会计信息的实际均衡数量为曲线MC*与MR相交交点Q*决定,而市场有效率的均衡数量为曲线MC与曲线MR相交交点Q决定,此时社会中真实会计信息实际均衡数量Q*市场有效率的均衡数量Q。

(二)微观分析:博弈论分析

经济学认为,博弈论是研究在策略性环境中如何进行策略性决策和采取策略性行动的科学。博弈有着三个最基本的要素:参与人、参与人的决策、参与人的支付。博弈的结果可以采用支付矩阵来表示。

1.会计人员(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博弈,陷入了囚徒困境

如表1所示。我们假设:会计人员在面临企业经营管理者舞弊作假要求的情况下,如果会计人员不服从要求,企业经营管理者将不聘请其作为企业的会计人员或为企业进行审计(在如今会计人员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竞争日益残酷激烈情况下,此种假设完全成立),他们的收益为(0,0)。一方服从企业管理者要求另一方拒绝,那么接受者会被聘用,收益为5,不接受者为0;如果双方都接受,双方均被聘用,各自收益为3,并且此时假定为纯策略均衡。接受舞弊要求的将承受被检查出来受到行政处罚以及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的风险。

由上可知,最终的纳什均衡只能是(舞弊,舞弊)。

2.会计人员(会计师事务所)与企业管理者的博弈

如表2所示,假定管理者对真实的报表收益为A,对虚假的报表收益为B,因编制虚假报表的成本为X。

会计人员对真实报表收益为C,对虚假报表收益为D,因编制虚假报表成本为Y。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当今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并且会计师事务所众多,上市公司数量相对较少,造成“所多活少”的情况,两者使得企业管理者处于“买方市场”的优势地位,造成会计人员和会计师事务所接受企业管理者舞弊时的收益(D-Y)>诚信时的收益C。使得企业对外提供舞弊的会计信息,最终纳什均衡为(舞弊,舞弊)。

3.政府监管部门与企业管理者之间的博弈

企业管理者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博弈主要是指纳税方面。企业想通过会计信息失真或者伪造会计信息来偷税漏税但又面临着一旦被检查到面临着数倍罚款的问题。政府也面临着监管需要大量成本,但不监管又面临税收减少的问题。企业政府之间构成了博弈。

我们假设:企业管理者与政府监管部门之间的博弈为混合策略均衡。并且我们假定,企业管理者诚信的概率与政府监管概率分别为(1-P)和Q。当企业管理者诚信而政府监管时,由于没有罚款等收入且政府还要付出监管成本,因此,政府收益为-C,而此时企业收益为H。当企业管理者舞弊政府监管,虽然政府付出了监管成本C,但是政府可以对企业进行会计信息舞弊行为处以F金额的罚款(这里F>C,否则政府没有动力去监管),此时政府收益为:F-C,企业收益为:R-F(这里R>H,否则企业管理者无动机舞弊)。企业管理者诚信而政府不监管,政府收益为0,企业收益为H。当企业管理者舞弊而政府不监管,可以机会成本角度出发理解:政府监管收益S为监管成本减去对企业的罚金加上政府、部门不监管成本降低,政府工作人员获得更多的闲暇时间用于休闲娱乐所获的收益,企业收益为R。如表3所示,政府与企业经营管理者直接的博弈不存在策略均衡,但依然存在混合策略均衡。

三、会计信息舞弊问题的解决建议

(一)从外部性角度提出解决建议

1.使用罚款方式

对于提供失真伪造的会计信息的企业加大罚款力度,取消一切税收优惠。

对于提供失真伪造的会计信息的企业应该加大罚款力度,使得此人成本大幅度增加,从而使得MC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从而使得失真伪造的会计信息均衡数量大幅下降(从Q*下降到Q* *)。此外,还可以取消这些企业的一切所享有的税收优惠政策,从而同样使得MC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2.使用津贴方式

对于提供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的企业应该予以嘉奖和津贴,来鼓励这些企业来提供更多的符合市场效率的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数量。正因为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具有正的外部效应,其此人利益小于其此人成本,导致市场均衡数量Q*小于Q。如果引入激励机制将使得企业私人利益提高,使得P=MR向上移动,从而提高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的均衡数量。使得社会中实际真实会计信息的均衡数量从Q*提高到Q* *,从而使广大的会计信息使用者获利。如图2所示:左边一幅图对应第一种情况,右边一幅图对应第二种情况。

3.采取类似于企业合并的方式,将外部效应内部化

将企业管理人员的薪金奖金与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收益挂钩,甚至使得管理人员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损失负连带赔偿责任。例如,企业A对外提供了虚假伪造会计信息使得会计信息使用者B做出错误决策100万元人民币,则A公司管理人员应对B者损失的100万元负连带赔偿责任。这样我们就可以使得会计信息的外部效应得以内部化,从而很好地解决问题。

(二)从博弈论角度提出解决建议

1.解决会计人员(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囚徒困境

要想消除会计人员之间,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囚徒困境,唯一办法是让企业管理人员成为会计信息的唯一责任人,豁免会计人员的一切责任。这样企业管理者将不会要求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进行造假,反而会监督会计人员不让他们造假,并对参与会计信息造假的会计人员予以更大处罚。反而,企业管理者会奖励诚信的会计。这样,造假的任一方均会收益遭受损失,最终纳什均衡为(诚信,诚信)。因为造假被查,这样使得企业管理者将成为会计信息舞弊的唯一责任人,从而会计人员之间,会计事务所之间的博弈支付矩阵将转化楸4。

2.激励会计部门与企业管理者的博弈的纳什均衡为:(诚信,诚信)

从上可知,企业管理者与会计人员、会计师事务所之所以站在统一战线上舞弊,根源在于博弈支付矩阵中管理者与会计人员(会计师事务所)的支付(B-X,D-Y)为纳什均衡。要想纳什均衡变为(A,C),那么必须满足:

其中A、B、C、D这4个变量可以看成是外生变量,政府监管部门无法控制,但是X与Y这两个变量可以看成是内生变量,政府监管部门可以通过行政法规法律加以控制。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会计信息失真伪造的处罚力度来提高X的值。以往出现纳什均衡支付为(B-X,D-Y),就在于政府处罚力度太小,例如2011年绿大地案中,绿大地公司非法募集资金高达3.46亿元人民币之巨,但是最终绿大地只被法院判处0.104亿元人民币罚金,只相当于非法募集到资金的3%,并且其仍然被中国证监会、中国银监会批准继续上市,这无异于变相鼓励企业进行会计信息造假。2013年紫光古汉案中,该公司累计虚构利润5 000万元,但是中国证监会只对其处以了50万元罚款,这无异于纵容企业会计信息造假,明显导致B-X(3.36亿和5 450万)远远大于A(企业诚信时获益数额),最终纳什均衡变为舞弊。只有政府监管机构将X提高到B-X远远小于A时才会使得企业管理层没有动机舞弊。另一方面,政府监管机构应该加大对相关参与会计信息失真及造假的相关会计人员处罚力度,并最好处以刑罚将其送入监狱。这样Y将对D而言非常大,最终导致会计人员舞弊收益远远小于诚信时的收益C。综上所述,只要政府监管机构做到以上两方面,必能做到使得:

主要参考文献:

[1]王静,王海民.由会计信息舞弊引起的思考[J].财会月刊,2006,(06):9-10.

[2]陈艳.会计信息舞弊动机的理论分析及其现实识别的途径[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06):31-35.

[3]汪名友,李祖清.会计信息舞弊的根源及防范对策[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7,(01):31-32.

[4]陈景,陈苏广.CPA审计导致会计信息舞弊的因果分析及对策研究[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1):78-79.

[5]芳,郑光彩.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舞弊与监管的理论模型研究[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9,(05): 90-92.

[6]孔德兰.企业会计信息舞弊的因素分析及其防范对策[J].经济师,2005,(03):198-199.

第9篇:会计学实习心得范文

一、调查内容与对象

(一)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问卷调查与访谈为主。调查问卷主要是从学生的主观体验和学校的客观条件以及教师的教学情况等方面出发,考察学生对创新能力培养重要性的认识,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的看法、对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的需求、最适合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力求站在学生的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更可行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

(二)调查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是金陵科技学院会计和财务管理专业四个年级的学生。通过较大范围的随机问卷调查和小范围的一对一访谈的方式进行。共发出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8份,回收率92.67%。调查样本的构成如表1所示。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学生对目前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观体验

(1)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缺陷。课堂教学能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受到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因此了解学生对目前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的主观感受显得尤为重要。从表2可看出,选择各种缺陷的比例均超过50%,尤其是认为目前的教育以灌输为主,缺乏启迪思维,这也是阻碍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目前大学教育方式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的教育注重对已有知识的传授,忽略学生对知识的质疑、批判,大多数学生认为书本上的知识都是正确的,学好书本知识就够了。而若长此以往,学生将缺乏对事务的批判性认识、没有怀疑精神,而这些恰恰是创新所必须的。

(2)教师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学生认为目前教师主要采用了图1中所示的教学方法。从图1可知,目前采用最多的主要是讲授法、练习法和案例教学法,这与财会专业的课程有关,国内外的财务类课程通常都会采用案例进行教学。然而同样是案例教学,在美国等一些学校,通常是同时采用问题探究法和讨论法让学生分析案例并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从上述调查结果来看,我国在这方面比较欠缺。但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来说,这些教学方法更加重要,可以让学生通过调查、分析和讨论来解决问题,让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才会增强创新意识。

(3)教师主要的教学手段。目前教师主要借助于多媒体设备和课件,以及黑板板书,分别占到92%和96%。另外有34%的学生选择了课程学习网站,但网站互动性不强,内容更新太慢,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帮助并不是很大。

(二)课堂教学模式对创新能力培养重要性的调查 从图2可知,多数学生认为课堂教学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很重要,特别是对财会类专业来说,在校内或校外实践的机会和渠道比较少,课堂教学是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但也有少部分学生认为财会工作不需要创新,主要是因为对财会工作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认识上,缺乏深度认知,这恰恰也说明了教育的缺陷之所在,未能让学生对本专业的工作性质和前景有足够的认知。少数学生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说明这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对这样的学生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正确的引导十分有必要。

(三)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列举了国内外创新教育比较成功的高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并做了简要的介绍,让学生在选择时可以参考。

(1)学生对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课堂的认识。在调查时,选取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比较欠缺,而在国外创新教育比较好的大学常体现出的课堂特点作为选项。从表3可以看出,学生认为质疑引导和自主探究的课堂是最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这也是目前的课堂教学所欠缺的。然而,只有不断质疑和批判性学习知识,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当然,财会专业有一定的特殊性,工作中需遵循相应的财务和会计标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于学生掌握现有的标准和制度,但在标准和制度规定范围内业务处理的灵活性等方面,都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因此财会类专业更应该通过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更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的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在借鉴了国内外创新教育较成功的高校的课堂教学模式之后,列举了主要的课堂教学模式供学生选择,从表4的调查结果来看,财会专业学生较倾向于采用启发式、重实践、小组合作、师生交互型等教学模式。其共同特点就是要让学生勤于思考、自主探讨解决问题以及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这也是培养创新能力所必需的锻炼。至于在有些国外大学采用的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辅导为辅的教学模式,还未得到多数学生认可,这也跟国内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多年传统的教育观念相关。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还无法实现这么大的跨度,在少数课程采用学生自学为主是可以的,但绝大多数课程仍然是教师主导更易于实现教学目标。

三、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第一,通过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课堂教学对于创新能力培养来说非常重要,这说明财会类工作虽然是相对比较严谨且有制度规范可循的工作,但学生已经意识到要想学有所用,实现更高的职业目标,仅仅会循规蹈矩是不行的,在各行各业竞争逐渐加剧的社会环境下,勇于创新的精神是取得成功的关键。第二,很多学生认为目前的一些课堂教学方法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受到传统教育观念方法的影响,也受到目前教育教学条件的限制,以及教师的经验和意识、学生自身因素等的影响。大部分学校近年来较注重硬件建设,但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未给予足够重视,很多教师为了职称而将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对课堂教学未投入足够的精力,另外受教育体制影响,大多数学生从小就受升学压力影响,创新意识较弱。第三,国内外创新教育较成功的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说明学生比较向往较开放的、思想自由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课堂学习形式。而这正是国内大学目前比较缺乏的,但却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形式。

(二)启示 只有教育部门和学校都引起足够重视,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将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细化,结合课堂教学环节,将其具体化,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才能逐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促进创新能力培养。针对上述调查结论,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加强。

第一,实行动态教学管理。在教学管理环节,学校应给予教师更多的自,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大纲制定、考核等方面可由教师根据课程性质和培养创新能力的需要自行确定。但定期或不定期对其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考核标准参照财会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此外,学生也需要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能力做出评价。这种动态的教学管理既给予教师充分发挥教学水平的自由度,也有效地激发了教师的教学创新,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将产生积极作用,有利于营造积极创新的氛围。

第二,注重实践教学质量。对财会专业的模拟实验、论文、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应进行严格的管理。首先在模拟实验环节,学生在完成本专业实验的同时,还可以借鉴其他专业知识和方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另外,在实验之前,应该对相应的知识进行测验,合格者才能参加实验,这样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压力,促使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假期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环节是目前最容易流于形式的,最好由学校统一组织学生参加这些社会实习,由于财会工作的特殊性,可以分批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实习,实践岗位也不局限于财会岗位。在论文环节,目前的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大多都不高,其原因之一是论文时间与找工作重叠,学生没有在论文上花足够的精力。对此,可考虑改革毕业论文要求,如采取小组的形式来完成论文,老师给每个学生分配一个课题,学生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依据所学知识分析、研究课题并总结观点和创新之处,于学期末在小组进行答辩演讲。这样,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成论文,将所学知识提炼深化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一个创新过程。

第三,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可以参照国内外创新教育的一些成功经验,结合目前的教育条件和师生特点进行改革。如可以采取教师主导的交互式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互动,针对某个知识点的教学,分解成不同的任务,每个任务设定相应的情景,具体可采取由案例启发引导、教师讲解、学生小组讨论并发表观点、教师总结陈述、模拟实验验证等过程完成知识的学习。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都在思考,并且还要陈述观点,既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也培养了团队合作等其他方面的能力。在教学方法方面,问题探究法、情景教学法和讨论法等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目前采用得较少,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结合交互式课堂教学模式,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