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实验室设计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急性低血压性脑梗死
【中图分类号】R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406-01
脑梗死是常见的急性脑血栓管急病,脑梗死的发生与动脉粥样硬化,血粘度升高,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血管内皮损伤及自由基损伤关系密切。骨科关节置换手术后脑 梗死的发生率较高,是患者手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医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对骨科大手术患者实施以有效的预防方法,不仅可以降低发生静脉血栓栓 塞症的风险,减轻患者痛苦大量的医药费经济学研究证实降低医疗费用。[1]
1 一般资料:
1.1 20例患者,女13例,男7例,年龄56~78岁,平均年龄69岁。 其中髋关节置换8例,膝关节置换12例。
方法: 根据大量临床分析和实践在对接受骨科大手术患者需要常规进行静脉血栓预防的基础上进行运用控制血压,使血压控制在收缩压110~130mmhg,舒张压 70~90mmhg,术后五天严密观察血压,对术后血压低于正常值时进行运用0.9%氯化钠配置重酒石酸间腔胺注射液38mg与盐酸多巴胺注射液80mg 治疗,从预防治疗后看,治疗疗效肯定,无一例患急性脑梗死。
讨论:急性脑梗死发病机理是脑的供血动脉因血液在血管内自凝(脑血栓形成)或脑外循环系统的血凝块进入脑动脉(脑栓塞)而堵塞其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受供血的 脑组织的中心区发生坏死,其坏死区周边的脑组织成为半暗区(半暗带)。[2]如果及时回复供血,侧半暗区缩小,神经功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恢复,否则半暗区转 为坏死区,神经功能缺损进一步扩大。
本组资料显示骨科关节置换术后再常规预防血栓的同时血压低运用重酒石酸间腔胺注射液与盐酸多巴胺注射液联用预防脑梗死,其疗效肯定,且耐受性良好,短期内使用毒副作用轻,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一、模型制作实验室的建设现状
模型制作实验室在各高校因专业方向的不同,所涉及到的重点建设方向有所不同,我院的模型制作实验室目前主要配备有木工、钳工、焊工、雕刻及普通模型制作等方向所需的设备和工具,主要加工木料、金属等材料。为满足专业教学实践的需求,增强艺术设计专业的办学能力,仍在继续增添相应设备。
(一)场地的分配有待改善
由于模型制作实验室的可用场地面积有限,室内的设备、工具的种类和数量效多,往往无法严格地按照设备使用需求来进行分区或保持有效的安全操作距离。不同类别的设备对场地和外部条件的配备要求不同,场地分配的不合理,在混合摆放和使用的情况下,导致部分设备无法有效地投入使用,从而会影响到整个实验室设备的充分利用。场地的分配应根据设备的种类及数量来合理分配,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可操作的实验室。
(二)人员配备有待完善
模型制作实验室是一个操作性极强的场地,在操作安全和人员专业素质方面的要求也较高。目前,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严重不足,且暂无专业技术操作人员,常常依赖于艺术设计专业的任课教师从事操作指导工作,但任课教师的操作技能往往是参差不齐的,并且实验室的操作经验缺乏,从而影响实验课程的完成质量。模型制作实验室的现状与建设的时间周期也有一定的关素,由于该实验室的建成时间较短,设备较多,在专业队伍建设方面还未达到专业实验室应具有的人员配备条件,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模型制作实验室的建设内容
模型制作实验室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其中,硬件建设主要包括建设模型制作实验室的地点、场地条件和配备的实验设备及用具等条件;软件建设主要包含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师资队伍力量的配备以及相关管理制度状况等条件。
(一)硬件建设方面
模型制作实验室所设置的场所需要相对独立而又离专业教室和多媒体教室等距离学校教学区域不远的区域。根据设备的要求和所使用材料的种类,总体上可以将模型制作实验室分为“干”、“湿”两大区域,并在空间上进行分离成多个分实验室。其中“干”区又分“静区”和“动区”,噪音和尘埃较大的电动工具使用区和污染性较强且气味较大的喷漆区可分在同一个“动区。在“湿”区主要配置自来水和大口径的排水管道,尽量选择南北向通透和通风性较好的空间,以确保快速除湿。模型制作实验室的相关分室房间要连在一起,也可以将较大的房间隔成多个不同用途的区域。每个分实验室房间要求宽敞明亮、通风散热效果良好,设备间保持有效的安全操作距离,方便搬运物资材料、设备和清除垃圾;实验室的每个房间应该配置齐备的水电,并且配备有一定数量的满足设计教学实践所需要的工作台和凳子。
关于实验室场地的要求并不复杂,即需要相对较大空间的实验场所。在模型制作实验室的建设上,制作材料是我们必须考虑到的一方面问题,根据设计专业的实验特点可知,材料的数量是很大的,并且不同的模型对材料的参数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验材料的选择上就应该根据自身对教学实践和实验的不同要求选择不同的、符合使用需求和满足实验室设备要求条件的材料。在使用材料方面,应注意节约为本,尽可能多地回收可循环使用的材料,以便再次利用,也可减少环境污染。
(二)软件建设方面
1.人员的配备。模型制作实验室的软件建设主要包括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实验教师队伍的配置情况。由于人处于实验室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地位,因此,师资及管理队伍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实验室各项工作的运作状况,并且还关系到学生能否真正地得到正确的、科学的教学实践指导。因此,对于模型制作实验室的软件建设方面同硬件建设方面一样不能被忽视。但是,往往实际的情况与我们最初想象的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原因就在于当前我国各高校模型制作实验室的专业人员严重不足,大部分模型制作实验室的专职实验人员都由专业课教师兼任,结果就是任课教师在实验方面的经验欠缺,无法保证高质量地完成所担负的实验任务。
对于以上在模型制作实验室的软件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第一,各个高校应在自身的能力范围内聘请模型制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要求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根据应聘者拥有的实际专业技能程度,来酌情考虑适当地降低其他方面的条件要求,如学历等资格的限制;如果各高校考虑到自身的长远发展,也可以在自身内部的师资队伍中筛选出有能力胜任该工作的教师,也可以组织对教师进行一定程度的专业技能培训,但是应该把教师本身在模型制作方面具有的专业素质作为第一考察要素。
第二,各高校内部的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自身也应该具备一定的制作模型的操作实践能力,如果出现不能胜任的情况,应该主动寻求渠道向专业技术人员请教学习。总之,在如今这个快速变化和发展的社会时代下,每一位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都必须时刻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动手操作能力。
第三,各高校应对艺术设计相关专业涉及到制作模型的专业课程进行自我规定,内容必须以制作模型的过程为核心,提高其制作的专业性,规范专业课教师必须掌握制作相关模型的能力和方法,对无法胜任的教师,应该给予一定时间去学习提升,以达到最终要求。也可以定期组织相关的专业操作技能培训,特别是专业任课教师与专业制作人员间的交流学习,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将设计和实践融合在一起,以保证更好地完成教学和实验。专业任课教师便能够将实际制作的经验运用到教学中去,从而让学生能够顺利地将自己的设计方案应用于实际制作中去。
2.管理制度的规范。模型制作实验室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软硬件方面的管理,如实验室相关人员的管理、实验教学的规范管理、物资设备及材料的管理等多个方面。制度的规范,有利于实验操作在安全的条件下顺利地进行,所以,制度是否规范、完善,对于模型制作实验室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就艺术设计模型制作实验的特点来看,它与理工科的实验还是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比如实验内容的形式、实验目的要求、实验的学时、考核的方式和标准等都有所不同,有着自己特定的方式和要求。在模型制作实验室的管理制度方面也应该具有自己管理制度的特殊性,应该依据本专业的培养方案为目标,并且根据其专业的开发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的总要求来制定出本实验室良好的运行方式和管理制度,从而有利于艺术设计模型制作实验室的有序运行。
[关键词]车辆工程;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 G5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7-0122-02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高校在人才培养上要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要求,旨在培养一大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各类型工程人才。上海市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也指出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适应人的个性和全面发展需求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知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重要综合性训练环节,课程设计则是实践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一门或多门课程知识的实践性环节,也是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1] [2] [3]
二、车辆工程专业课程设计的实施现状
课程设计是车辆工程专业本科生继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之后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综合设计环节。这个教学环节有着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对培养学生的专业工作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创造能力有很大益处,也可为进入更高层次的毕业设计打下基础。因此,担负培养能力作用的课程设计教学环节非常重要。目前,车辆工程专业课程设计在选题、实施过程和实施场所方面存在如下问题。
(一)课程设计选题
选题陈旧,理论性题目偏多,脱离了培养目标,不能反映本学科的最新进展。在课程设计选题时,大部分高校仍然实行约束性选题方式,先由指导教师拟定几个题目,再由学生在此范围内选择。这种选题缺乏创新,选用课题多为模拟课题,假题假做,即便选用生产课题也存在真题假做现象。
(二)课程设计实施过程
实施过程主要以教师指导为主,重实现、轻分析。缺乏与轨道交通企业深度合作,无法将企业需求的专业和技能要求融入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进行新知识的传授和学习、缺乏对学生进行提高实践设计能力的主动性;缺少向学生介绍和选用企业生产实践中前沿的、实际的、最新的设计软件或设计手段;缺乏工程观点和工程设计规范的指导。
(三)课程设计实施平台
实施平台多在校内,无法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把课程设计与直接获得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地结合;也较少利用校内外实践场地,模拟各种项目设计、研发环境,为学生课程设计提供较为真实的模拟环境。
三、车辆工程本科专业课程设计的改革与创新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现有汽车工程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两个专业方向,分别隶属于汽车工程学院和城市轨道交通学院,车辆工程专业是本校重点发展的专业之一。车辆工程专业近年来持续获得一系列专业建设标志性成果,为车辆工程专业办学和发展提供了有力地支撑,并在课程设计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与创新。[4] [5] [6]
(一)建立校企双导师制
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和工程技术发展对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树立了以面向生产一线培养优秀人才的办学宗旨和建设现代化特色大学的办学理念,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思想,全力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在这一办学背景下,学校与上汽集团、上海交运集团、上海申通地铁建立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开展全方位深入合作,共同联合培养车辆工程专业应用型技术人才。
以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方向为例,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办学实体为基础,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师资、产学研基地,为教学实施、教师挂职锻炼、科研和学生实习、实训与就业提供支持。基于这种校企战略联盟的办学机制,建立双导师制,每年聘请相当一部分上海申通地铁及其他地铁公司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担任课程设计企业指导的企业导师。选题由学校导师、企业导师、学生三方共同协商确定,学校导师把握学科要求,企业导师考虑企业实际情况和需要,同时结合学生的专业兴趣及实习内容,使学生课程设计选题不再不切实际、内容空洞和结论无用,以满足课程设计内容设计性及创新性的需要,从而切实提高课程设计的质量。
(二)面向车辆工程关键技术,搭建了校内实践教学平台
车辆工程专业通过以专业教师为主体,聘请该领域的技术专家及工程师共同开发的形式,构建了与车辆关键技术相关的校内实践新平台。
1.汽车工程方向:汽车悬架实验室、汽车变速器拆装实验室、汽车发动机拆装实验室、在用车性能检测实验室等。实践平台丰富的汽车产品实物,各种为培养学生基础工程能力而专门设计制作,贴近实际的实验、实训装备,不仅为学生了解和熟悉汽车提供了真实的构件,而且也为基础工程能力的培养创造了坚实的物质条件和训练环境。
2.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方向: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结构实验室、虚拟仪器联合实验室、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综合实验室、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力牵引与控制示教实验室等相关实验室。拥有城市轨道车辆模拟驾驶台、ATC仿真系统、液压减振器试验台等设备。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力牵引与控制综合实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技术综合实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现代检测技术综合实验、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模拟驾驶和故障诊断综合实验及其创新实验的开发,强化了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开展课程设计提供了较好的前期基础和实践条件。
(三)教学手段多元化
1.软件仿真。学生在完成车辆机械、电气系统的初步设计方案以后,先进行软件仿真,验证所设计方案的结构、逻辑功能,修改方案设计中的原理性错误,然后再进行硬件的安装调试。这样让学生开展车辆工程关键部件的创新性设计,可以培养学生工程设计的创新理念。同时,这也可以培养学生具备车辆结构及其辅助检测、检修设备设计制造的整体理念,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及增强工作适应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2.结构原理图和电路图的绘制。根据车辆机械、电气系统的设计流程,在进行产品的加工制造之前,首先要给出设计的结构原理图和电路图。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求学生使用绘图软件绘制出设计方案的结构原理图和电路图,使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更接近工程实践。
3.从整体到局部的设计原则。开始时,根据功能和设计要求提出课程设计的总任务,分别并绘制结构、硬件和软件总框图,然后将总任务分解成一批可以独立表征的子任务,这些子任务再向下分,直到每个低级的子任务足够的简单,可以直接而且容易实现为止。这些低级子任务可用模块化的方法来实现,有些子任务可以采用某些通用化的模块(模件)来实现。
[ 参 考 文 献 ]
[1] 刘莹,祝学云,范文.检测技术课程设计型实验系统研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6):137-138,145.
[2] 孙跃东,廖欢,周萍,孙涛.汽车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和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0):347-349.
[3] 杨丽曼,沈东凯.机械电子专业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8):117-120.
[4] 廖爱华,郑树彬,师蔚,等.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的教学研究与探索[J].大学教育,2015(5):149-150.
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会以推进技术进步、服务教育现代化为主旨,不断让更多的教育用户了解国内外教育技术的最新成果、最新技术和最新理念,在服务参展企业的同时,不断促进供需双方信息交流、产品推介、开拓商机、合作发展。
>武汉鼎师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鼎师电子书包是一个产品,一个真正能为教育工作者解决问题的智能教学终端,更是一套真正为教育工作者设计的教学应用模式。既能向终端用户提供学习所需,更能将教学数据进行收集和深层次的数据挖掘。为人人通工程解决最后100米的问题。
>成都永业有限公司
从实验室气流控制概述,通风系统的发展历程,通风控制设计方案及实验室智能化集中监控系统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成都永业实验室控制系统。
>北京中教启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星球系统是信息时代的教学仪器之一,也是目前国内首先实现三维立体动态展示的单体数字化教学仪器。它通过国际先进的三维图像处理平台,方便教师将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源转变为球面图像,结合精密光学技术,瞬间展示于数字化球形投影屏幕,动态立体的再现科学现象与过程。
>北京凌伊动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了《智慧校园给力搭档:数字学习解决方案》(最新一代数字化实验系统)新产品。
>国芯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国芯云科技——校园云计算解决方案。云化系统机房应用的优势:云化系统可以适用各种新旧电脑;电脑原有硬件配置不需要改变;秒表实验验收大型绘图、工程设计软件的打开时间只需3~5秒。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实践教学 构建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1-0054-02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相关职位群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有一定要求。在过去的招聘广告里,普遍要求应聘者有两年的工作经历。在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应届生的评价上主要还在于工作实践能力不够,往往需要企业的再培训和实际工作磨炼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作为学校一方,就需要在学生进入用人单位之前,培养他们对知识运用的实践能力和水平,缩短学生与企业用工标准的差距。
一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目标和框架
构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就是依据就业为导向,即考虑社会需求和整体素质、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的比例,做到强化技能,增强能力、提升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实际工作能力。不断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掌握必备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具备较强的管理实务操作技能和开拓创新能力,成为企业的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能型基层管理人才。
二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现状
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基本框架为:校内实践性教学(课堂案例教学+校内模拟实训+企业家论坛+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校外实践性教学(毕业顶岗实习+假期企业实践)。
1.校内实践教学
第一,课堂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作为管理学科最为常见的教学,以案例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运用已学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提高实践的能力。案例教学在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想象能力、思辨能力方面非常有效。通常我们采用各类情景模拟的方法来达到案例教学法的最佳运用。
但目前的案例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课堂的老师所采纳的案例大部分来自所教教材所提供的案例,而这些案例质量取决于编书者。而往往教材所带的案例又通常是国际和国内大企业的案例,这与学生毕业就业的单位层次有一定差距。因此,教师对这种案例的适用程度应做一些调整。
第二,校内模拟实训。校内模拟实训主要针对校内的小型实习基地,如校内文印店、校内餐馆、书店等一些场所,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工作中来。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没有较好的校内模拟实训同教师教学进行紧密联系起来。现有的校内模拟实训并没有在实践教学里得到体现。
我们可以通过充分利用校内资源来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能力。在利用本校资源方面,我校建立了学生自治委员会作为学生管理最高权力机构,下设学生会各分支机构,由学生自主管理在校学习生活等各项活动。学生会的管理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因此,如果能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与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组织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不仅能为本专业学生提供非常好的实践应用机会,也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成效。
第三,企业家论坛。企业家论坛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对拓展学生视野、了解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提供了一个窗口。该教学环节的主要内容是邀请一些企业家或者人力资源管理经理,以各自企业的经营为主,来为本专业的学生举办讲座或座谈会,与学生们交流他们管理企业的成功经验和感受,增强学生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感性认识。
从本校资源来看,一方面从工会干部教育处着手,有部分的企业工会人员同时兼任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而另一方面是就业指导中心。从以毕业的学生就业单位,邀请企业家和人力资源管理员来开展人力资源管理讲座。
第四,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学生对自我近三年的学习做出一个总结。要求学生综合全部所学理论,集中探讨某一层面的具体管理问题。这种实践教学方式在训练学生获取知识、选择信息能力、锻炼和考核学生的思维、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非常有效。
我们在这方面由先前的毕业论文的写作,改成毕业设计,即是针对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的内容进行方案设计。比如招聘方案、培训方案、绩效方案、工作设计方案、薪酬方案。了解人力资源管理某一模块的工作流程,并结合企业现实情况,设计合适的方案。
2.校外实践
第一,假期社会实践。假期企业实践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鼓励学生到各企业兼职实习。让学生通过打工、调查等方式到企业进行专业实习。让学生了解企业兼职岗位的工作流程和企业工作氛围。假期企业实践主要采取以家庭所在地为主,分散实践的原则,返校后提交专题报告。
第二,毕业顶岗实习。这是一种结合某一专业课程教学直接让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跟班或顶班参加实际工作的短期实践性教学形式。作为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形式的实践教学综合性强,涉及面广。
但这两种方式也常常容易流于形式,其中执行的难点在于学生找到相关单位兼职的难度较大。从这点来看,学校应建立强大的假期实践工作网和顶岗实习工作网,总结前几届学生的假期实践工作单位,主动和这些单位进行联系,为学生实践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培训学生找兼职工作的经验,让他们自己也在这方面多去实践。这样的话,就有助于校外实践活动的完成。作为学校,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联系到具体的实习单位,而学生也应多加培养自己的顶岗实习经验。
通过上述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把实践性教学贯彻到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在具体操作中,需要研究和发现现有的问题区域逐步改革,直至实践性教学作为一种基本教学手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三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进一步探索
在教学目标为导向,课程体系为平台,教学管理体系和教学条件体系为保障体制的实践教学框架中,以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为层次,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必备、完整、系统的技能和技术。我们在校内实践方面做出进一步探索。
实验室群就是根据企业的发展趋势和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群的需要,建设有专业的特色“两室两中心”,在本校即为:人员素质和心理测评室、招聘模拟实训室、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和咨询中心、人员素质拓展中心。
人员素质和心理测评室目前已有两台多功能心理测试仪,能满足人员心理测验与素质、能力测验的基本要求,增加相关设备后,使实验室进一步满足素质与心理评价的要求,满足我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教学、实训、情景模拟等方面的需要。
招聘模拟实验室主要是为《人力资源管理实务》、《员工招聘》、《管理沟通》这类专业课程提供实践教学场地。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及咨询中心由教学中心和研究(咨询)中心组成,教学中心为满足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教学需要,同时满足《员工培训与开发》、《薪酬与福利管理》、《劳动经济学》、《绩效管理》等课程的需要,拟购买金益康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企业版)、金蝶K/3ERP系统、因纳特人力资源等实验教学软件;研究(咨询)中心通过与企业共建的形式,加强与企业的横向合作,在为教师和学生科研活动搭建有力平台的基础上,通过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和劳务外包等服务,将师生的学术成果转化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节约场地,研究咨询中心设在人员素质与能力测评的办公区。
人员素质拓展中心。分为室内研究中心和室外拓展中心两部分,室内研究中心设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咨询)中心,户外部分与学生处共同建设和使用。
同时,我们也开始建设人力资源工作任务分析室。针对校企合作的企业进行深度合作。这种深度合作的方式就是充分模拟几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分。把所有人力资源管理的资料和数据对学校进行开放。同时把企业中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进行同步接收。也就是把几个企业每月的工作任务实时发放,然后由学校的终端进行任务接收。接下来由教师进行整理,再转发给学生,由学生根据工作任务来制定出符合企业的方案。这种实时工作任务的学习,将极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可根据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其所接收到的工作任务进行完成。其完成的过程和结果,由教师进行跟踪指导,并提供优秀方案给企业人力资源部的实习教师进行评审。人力资源工作任务分析室的建立,非常需要企业和学校之间的互信,能让企业公开相关资料和任务,而学校要较好的提供保密方案。
各类实验室群的建设就是为了更好地拓展学生的实践水平,加强学生在校内的实践活动。当然实验室的建立并非难事,但需要有一定的资金和设备保证。难度在于实验室建设好之后的运用。比如课程的课时如何安排在实验室里。在实验室的讲义和操作的规范性,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同时,固定的验证性的实验内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空间,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实验效果很难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现代实验教学的“优化课内,强化课外”的原则。新建的实验室群通过专人管理、课外开放,并让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全程参与实验室项目,能够大大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根据国家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证要求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实际,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块分为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劳动关系管理六大教学模块。结合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趋势,加上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模块,共七大实践模块。每个实践模块又包括若干实践项目。针对这些实践项目要充分的利用校内和校外的实践,制定相关的实践的质量评价和考核体系。
四 结束语
要培养出具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技能的学生,其途径就是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本专业的教学内容的特点,把实践教学的环节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完善实践教学的质量保障体系,让学生掌握其岗位群的实践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叶映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关键词 实训车间 布局设计 小班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TU275.2 文献标识码:A
1 实训室位置的选择
根据现行的标准规范,实训室的设置应远离振动源、污染源、放射源及噪音源。实训室的设置应位于污染源的上风口,以避免污染。目前,实训室多以单层的形式建设,实训室多设在教学楼的附近区域。
1.1汽车系专业实训室设计现状
汽车整形实训工作区归属于汽车综合检测实训室,能进行汽车车身维修及调试,车身涂漆等实践性工作,保证学生和教师能在真实环境下进行工位学习和教学工作。同时容纳60名学生,进行汽车钣金、汽车喷涂实训。
1.2实训室设计存在的问题
(1)实训室设计功能不完善。实训室的设计应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中高技能人才。要达到这一培养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发挥校内实训室的功能。
(2)实训室设计不够细化。我系现有的实训室在设计之初,受场地和建设资金的限制,没有将功能细化。目前存在以下问题:无排风吸尘装置;照明不足;无独立空间导致噪音影响大;无美容工位等。
(3)实训室设计脱离教学改革创新需要。随着汽车服务业的迅猛发展,要求学校能够提供专业素养高、懂技术、善服务的一线基层钣喷人员,因此学生更需要个性化的教学指导,同时,学生的需求层次也有了变化。
2实训室面积的确定
在进行实训室平面布置方案设计工作前,需要首先确定实训室的建筑面积。根据实训设备的种类、数量和功能,结合相类似规模的实训室的设计案例,基本可以确定实训室所需要的建筑面积。
3平面布置方案设计关键因素
实训室平面布置方案设计主要包括楼层层数设置、走廊形式选择、建筑形式选择、开间设计、区域划分设计五个主要方面,以下分别探讨每个方面在设计时的影响因素。
3.1楼层层数设置
在实训室建筑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层数的不同对实训室设计影响较大。层数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一是总图面积的限制,二是总图地形的限制。
3.2走廊形式选择
(1)单走廊单侧房间布局。在回型建筑中较多被采用,在一字型建筑中,如采用此种走廊设置形式,走廊的利用率较低。实训室设计中,此种形式较少采用。
(2)单走廊双侧房间布局。此形式走廊利用率较高,房间布局紧凑,可以高效地利用实训室使用面积。此种走廊形式在实训室中较多使用。
(3)双走廊布局。此种形式使得实训室内部交通很便捷,房间布置紧凑,房间之间的进出较为方便,适用于占地面积和宽度较大的实训室设计,但有部分没有采光的房间,如果实训室需设置暗房等避光实训室时,此种形式较为理想。
除上述几种走廊形式外,还有三走廊等其他形式,这些形式可以使内部布局更灵活,但被走廊占用的公共面积较大,适用于总图面积较宽裕的实训室,而汽车整形实训室设计中,则很少采用。
3.3建筑形式选择
(1)一字型建筑。一字型建筑适合南北朝向,此种建筑形式房间布置紧凑,使用方便,在车间类实训室设计中较多被采用。但是这样的形式较为单调,建筑形式不够灵活新颖。而且考虑到单层建筑长度不能过长,往往一字型实训室楼层较高。
(2)回字形建筑。此形式较为活泼,同样长度的情况下,回字形建筑形式单层面积较一字形要大,可以降低层高,而高层建筑是实训室设计中尽量避免的。此外,回字形建筑形式多采用单面房间布置,房间可以双向采光,采光较一字形建筑更优越。尤其在南方,一年四季植被较为丰富,回字形建筑中间形成的天井,在南方植被长青的自然环境下,可以提供舒适的视野。
(3)折型建筑及其他。在设计中通常因为一个项目的特殊性,如总图面积限制、实训室规模巨大、小班化教学的特殊要求等,实训室设计需要在一字形建筑的形式上进行调整和变形,在满足功能需求的条件下,根据实际地形尽可能实现建筑形式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3.4开间设计
(1)开放式大开间设计:在大型的中心实训室的设计中,经常把同类型的设备摆放在一起,例如气相色谱分析仪、油漆粘度分析仪、电化学分析仪等,因为设备统一设置在中心实训室,设备的数量较多,这时开放式实训室将是比较好的选择。目前新建的各类实训室 ( 不仅限于车间实训室) ,开放式的大型实训室越来越多的被采用,这类实训室对团队工作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开放式实训室工作的人员之间的交流更加便利,这对现今以团队分组工作为主要形式的小班化交叉实训模式十分有利。
(2)封闭型小开间设计:适合于小型实训室,装置实训室,这些实训室分析仪器种类和数量不多,小开间在分析仪器很少的情况下,可按照仪器的类型或装置来划分实训功能区,划分明确,便于管理。
(3)大开间小开间混合: 多在实训项目较多的大型中心实训室中混合设置,开放式大开间设计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是对于个别特殊分析仪器,例如大型的车身校正仪、汽车烤漆房、中大型汽车举升机等,也优先考虑小开间设计,既满足了特殊仪器单独设置的需求,又避免实训室面积的浪费。所以大型中心实训室最常见的就是开放式大开间与封闭式小开间混合使用的设计。
3.5区域划分
实训室各功能区域需集中设置,这可有效地避免人流物流之间的交叉污染,有利于实训项目(尤其是喷漆实训项目)的实施准确,以及人员健康的保障。
(1)实训区域。包括汽车烤漆房、喷漆间、打磨区、车身电子测量区、焊接区、钣金修复区及各类辅助型实训区,还有油漆制备间,仓储间等。
(2)辅助及公用工程区域。主要包括配电间、空调机房、空压机房、电信间、油漆贮藏库等。此部分房间应符合标准规范要求,合理设置。
(3)多媒体教学区域。鉴于实训室环境的特殊性,多媒体教学区域尽量独立于实训区域单独设置,最理想的是多媒体教学区域单独设置一层。如果面积有限,多媒体教学区域很难单独设置一个楼层,建议多媒体教学区域进出主路口设置双层门,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有害气体进入办公区域。
4汽车整形车间的布局设计
现代实验室规划设计主要依据GLP的要求来进行。力求满足现代企业进行ISO9000、ISO14000、JGJ91-93和GMP质量体系的认证要求。其规划理念表述为以下三点:
(1)合理地利用实验室空间;
(2)满足工作环境对人性化的要求;
(3)满足工作环境对安全的要求。
具体体现为如下一些表现:
4.1实验室对平面布局的基本要求
(1)单人单面的工作空间中:走道间距为4英尺,约1200mm;置物高度为5英尺,约1500mm;操作间隙为2.5英尺,约750mm;
(2)双人双面的工作空间中:走道间距为5英尺,约1500mm;置物高度为5英尺,约1500mm;操作间隙为2.5英尺,约750mm;
(3)实验工作台与安全设备的走道间距为6英尺,约1800mm;
(4)安全设备间的走道间距为>6英尺。
4.2实验室对自身的基本要求
(1)实验室的采光:一般来说,理化实验室应该朝向东南向,便于采光;一仪器应该朝向西北向,便于恒温恒湿控制;
(2)实验室的空气调节:合理的排风速率及补风量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是很重要的;
(3)实验室的水电:合理的实验室水电布局系统是实验室规划设计的重要依据;实验室的电、水、气等配管方式,在实验室设计时是非常重要的,必须根据实验室内容和建筑形式(高层或平房),以及将来扩充、安全、经费、功能等进行综合考虑。我们通过大量的实践,可以提供最佳配管系统的设计与施工;
(4)实验室走廊及门窗的尺寸要求:走廊宽度应>5英尺,门框尺寸(宽*高):3英尺*7英尺(国内900mm*2000mm)。
4.3喷漆室设计准则
(1)安全性:实验室设备应该考虑具备相应的安全设计,能有效预防责任事故的产生;如台面的使用、柜体的材质选用、五金配件的选用等等;
(2)人性化:合理的实验室设备配置和空间的优化组合是实现人性化的最基本因素;
(3)实用性: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满足实验室实验需要是最现实的要素;
(4)预见性:现代实验室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想客户之未想,做客户之未尽事宜是专业实验室设备生产企业应有的素质之一。
4.4实验室设计分类
依据上述实验室规划设计理念及本工程的实际情况,作以下设计说明:
(1)实验桌采用标准组合式,在以后的实验室搬迁过程中,可以随意组合,充分利用;
(2)通风柜整体防腐,无级调速,噪声在55分贝以下,无需管路、避免开墙;
(3)上水管采用华亚PP-R,所有水龙头前端装有阀门,方便检修,下水管采用华亚化学管,耐酸碱、耐有机溶剂;
(4)预留一组纯水管路;
(5)水槽采用PP一体成形,并配有洗瓶器、滴水架;
(6)电源插座采用多功能插孔,220V全部到位,满足10A和16A两种功率的要求,110、380全部设有预留;
(7)网线、电话线均有预留;
(8)所有风管都设有消声器,使整个房间噪声控制在55分贝以下;
(9)配有紧急洗眼器,急救箱。
4.5大型设备区设计准则
(1)采用国际通用的设计方案,所有气体管路、电线、网线、电话线均到位,并设有预留;
(2)焊接区钢瓶存放,我们建议使用钢瓶安全间,根据实际情况,只能使用钢瓶安全柜,带有气体泄露报警和强排风装置;
(3)电源插座采用多功能插孔,220V全部到位,满足10A和16A两种功率的要求,110、380全部设有预留;
(4)房间设有抽风系统,风速在0.5m/s以上,并有风阀可以调控,噪声在55分贝以下。
4.6油漆等化学耗材储藏室设计准则
(1)根据常规、易燃、剧毒三类药品的存放要求,安排特定的储存柜加以储藏;
(2)本房间装有换风系统,净化房间空气,防止人员伤害。
4.7汽车整形车间整体布局设计图说明
(1)总体为东西80米,南北30米,钢架结构;
(2)东西两部分中间为墙体隔断,在过道处设置帘布门;
(3)普通烤漆房为行业使用标准烤漆房,大型烤漆房为双体结构,中间可隔断,靠过道一侧为全透明玻璃。烤漆房风机均安装墙体外;
(4)空压机房安装两台空压机,保证实训时足够的压力和空气流量;
(5)干磨实训室设置可移动式帘布,并安装吸尘抽风装置;
(6)调漆实训室安装空调,允许存放水性漆;
(7)多媒体教室安装投影仪、黑板、空调,兼顾休息室作用;
(8)钣金实训区设置12个钣金台,可根据需要调整工位;
(9)美容实训区东面全部安装卷闸门,地面为网面,兼顾洗车区;
[关键词]汽车发电机;噪声测试;方案设计;声学实验
中图分类号:U463.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3-0107-01
引言
当前汽车发电机噪声测试是汽车检测的薄弱环节,但汽车发电机的噪声控制影响汽车整体的乘坐体验,是汽车发电机整体性能的重要参照指标,我国汽车制造与检测的尖端技术掌握不够全面,对汽车发电机噪声的产生与控制领域研究较浅,因此在国内缺乏有效的汽车测试验证测试实验平台,目前汽车交流发电机噪声测试的主要方法是实车实验和台架测试,实车实验中汽车发电机噪声收集和数据的整合存在大量的影响因素,一般只用于汽车舒适性性能的测试,因此在本次汽车发电机噪声的测试方案设计中采用台架测试的方式搭建实验台,对汽车发电机在汽车发动机不同工作状态下的噪声进行测试以及噪音的控制,并对发电机的噪声变化曲线进行分析,得出汽车发电机噪声的产生的规律以及影响因素,并为汽车发电机的噪声的控制提供理论支持。
1. 汽车发电机噪声来源分析
发电机通过发电机转矩的输入旋转产生电能,发电机的转速与震动的频率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根据噪声产生不同的方式分为机械噪声、电磁噪声、空气动力噪声。机械噪声是汽车发电机在机械传动中产生的噪声,机械振动的频率与噪声的性质有较大关系,是一种高频噪声,是产生车内噪音的重要来源,对乘车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电磁噪音是汽车励磁发电机在转动过程中磁场脉冲变化产生的,发电机的定子与转子在脉冲切割作用下产生电流,并能引起转子与定子的脉冲波动,产生低频噪音。电磁噪音与发动机震动形成的性质迥异,发动机低沉的噪声,难以掩盖高频音波,因此在发动处于怠速状态时,电磁噪音尤为显著,容易引起乘车人员的察觉,并产生不适的反应,是现代汽车发电机亟待解决的问题。汽车发电机空气噪很小,汽车发电机制作工艺相对较高,采用密封设计,因此空气噪声较少。我国汽车发电机按照QC /T 729―2005行业标准进行噪声的检测控制,但是在标准中对噪音测试方案的规范性与科学性没有限定,仅仅考虑汽车发电机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噪声控制的范围小于 23dB(A)。
2. 汽车发电机噪声测试方案设计
2.1 汽车发电机噪声测试实验室吸声结构设计
噪音测试实验室吸音结构的设计与方案的选择是测试环节的重要环节,对测试结果有直接的影响。实验室吸音结构采用当前技术较为前卫的尖劈吸声结构,尖劈装隔音材料通过对声波的直接过滤和多次的反射过滤实现声波的高效吸收,当声波从尖劈尖端传入时,声波会向四周扩散,借助吸声层对声波的过滤作用,隔音材料的声阻抗与空气的声阻抗能够很好的匹配,因此能够实现声波的高效吸收,在国内汽车发电机的噪声检测实验室的建设的不够完善,由于劈尖状结构的自身特点,以及材料的性质,造价较为昂贵,因此也限制了汽车发电机噪声检测技术的发展。
2.2 消声室设计
目前我国消声室的建设标准根据等级可以采用ISO3744、ISO3745、ISO3746等国标。汽车发电机噪声的检测要求精度较高,为了达到汽车发电机测试精度兼顾消声室的经济性,本此探析汽车发电机噪声测试方案设计中采用ISO3745的国际标准,针对汽车发电机在汽车不同工作状态下的噪音性质进行评定。国际声学标准对比见表1。
2.3 发动机驱动试验台设计
在消音室进行汽车发电机的消音实验中,需要汽车发动机的动态模拟。因此需要模拟汽车发动机装置。汽车发电机噪声测试方案设计采用电动机替动机的设计,通过改变电动机的速度调节参数,模拟汽车发动机不同的运动状态,通过T型的同步带进行传动,将该装置装于隔音箱中,并置于消音室较高的位置,降低电动机噪声对汽车发电机噪声测试精度的影响。电动机的代替汽车发动机的安装结构如图1所示
2.4 发电机转速测量设计
发电机转动是产生噪声的本质原因,因此要精确的测量发电机的输出转速,为了达到转速的准确控制和记录,采用常规光电脉冲信号测量结合三相交流电采集的模式,确保转速的准确测量,首先在发电机的输出转轴上设置光电脉冲的反射点,然后利用光电脉冲记录装置实现对转速的精确记录,其次利用三相电的特征采集经过换算,得出发电机的转速,由于光电脉冲采样对距离和设备的要求较高,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许多不便,因此以采集三相交流电相频特征换算为发电机的转速为主要的汽车发电机测量手段。
3 汽车发电机噪声测试验收分析方法
汽车发电机噪声的收集与验收分析方法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对消声室背景噪音的收集与分析,环境背景噪声应该
满足小于25dB,截止频率应保持在100±5hz,另一方面需要借助专业的噪音分析设备进行音波曲线的分析,去除考核中驱动台的动态本底噪音。汽车发电机的噪声检测环境噪音值标准,见表2。
根据测试结果,记录台面的震动频率符合设定标准,通过对噪音的阶次分析,汽车发电机没有明显的共振频率,不出现幅值重合段。因此符合以上测试条件则可以判断汽车发电机的噪声控制符合使用标准。
结语
本课题通过对噪声声学环境要求的分析,确定试验设计方案中吸声结构的设计,确保噪声收集和吸引效果的准确性,搭建汽车交流发电机实验平台,建立尖劈吸声消声室,对汽车发电机噪声进行测试验证。为汽车发电机噪声的优化和改进提供必要的参考,对车辆NVH性能的提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汽车发电机噪声的控制研究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辛阳,董大伟,闫兵,张胜杰.汽车用发电机NVH性能测试声学实验室设计及鉴定[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2(03).
[2] 胡秉奇,王以真.消声室的设计与建造――锐丰公司消声室的设计[J]. 电声技术.2011(09).
近年来,随着检验手段日益先进,检验内容不断丰富,卫生检验专业已从预防医学专业中分离出来,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一个相对独立的新型学科。卫生检验技术也由传统的手工操作发展到高通量自动化分析;由化学定性试验发展到高精密度的定量试验;由常量标本单个项目检测发展到微量标本多项目联合检测[1]。检验水平的不断提高,又使卫生检验技术在疾病的预防控制、食品卫生检测、环境监测和出入境检验检疫等各领域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及时、准确、快速地检测,及早发现并及时预防控制,保障了人民健康安全。卫生检验专业的高水平技术性人才不仅是卫生、环境保护、检疫等有关管理部门的需求,而且也是与食品安全、环境与职业安全相关企业的需求[2]。为此,通过改革卫生检验专业教学模式,尤其是实验教学模式,对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型及应用型技术人才极为重要。卫生检验理化实验课程是卫生检验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目前,国内相关实验课教学多为先在课堂上讲授理论知识,再进入实验室进行相应内容的实验实践。实验教学中开设的实验大多为理论验证性实验,依附于理论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一切实验准备工作都由教师在实验前完成,包括试剂的配制、仪器前期准备等,学生在课堂上只需按讲义内容重复操作,当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相符就达到了实验目的。这种模式必然约束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利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3~4]。为此,笔者对卫生检验理化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教学中引入了设计性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现将教学经验介绍如下。
1卫生检验设计性实验课程的实施
笔者根据以往教学经验,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改进了教学内容及方法,构建了一个创新型的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该模式主要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使学生专业知识、学习能力、科研素质得到全面协调发展。设计性实验课程采用“提问”和“讨论”方式进行教学。课题题目由教师推荐和学生自拟相结合,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地对实验方案进行设计。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和图书馆等多种方式查阅文献资料,根据现实条件独立地选择实验方法,并制定出详细的实验计划,最终完成实验操作获得实验结果(卫生检验专业设计性实验的实施过程见图1)。
1.1通过基础实验培养基本操作技能
通过开设经典基础课程如《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等课程,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基础操作技能,包括实验器皿的洗涤、实验试剂的配制、基本实验操作,各类型实验仪器的使用和维护以及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结果的记录和实验报告的撰写等。实践表明,通过大量的初级基本技能的集中训练,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为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1.2通过实验教学促进学生理知识与实践相联系
卫生检验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更要强调理论知识和实践相联系,着重培养学生能动性的实践能力。专业课教学主要包括《食品理化检验》、《水质理化检验》、《空气理化检验》、《生物材料理化检验》和《化妆品理化检验》等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了相当于总课时1/2的实验课。只有通过大量的专业课程实验的训练,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把各门课程的知识点串连起来,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当次实验课甚至于该课程的内容,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课程及学科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教授目前常见的仪器和国家标准实验方法,更强调和推荐国内外先进的实验技术以及目前国内外关注的社会热点,促进学生将课堂和社会相联系,及时了解学科的新进展。此外,邀请政府部门和用人单位例如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检验中心等单位参与到卫生检验专业办学当中,定期安排一定学时,聘请省CDC检验中心的兼职教授进行教学,重点介绍近年卫生检验相关的前沿及热点和实验室质量控制等平时学生较少接触且非常实用的知识。
1.3通过综合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通过大量的基础课程实验和专业课程实验的学习,学生在较为熟练地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和专业实验知识后,则开始进入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教学阶段。
1.3.1实验题目的选择
实验题目选择对于设计性实验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至关重要。卫生检验专业的实验课题应具有较高的理论基础和实用性,此外还需考虑课题的难度适当与否以及学生的“个性”。拟题由教师推荐与学生自拟相结合建立题库;定题则由学生自主选题。为了充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考核中,自拟课题的起评分高于同类教师推荐课题。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目前社会关注的热点,推荐选题包含5大检验(食品检验、水质检验、生物材料检验、空气检验和化妆品检验),推荐选题见表1。
1.3.2课题资料的查阅和实验方案的设计
课题题目确定后的2周内,安排学生根据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设计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实验方案。期间,教师介绍查阅资料和中外期刊的一般方法,介绍卫生检验相关工具书的使用及查阅方法,如试剂手册、相关国家法规、国家卫生标准及检验技术规范等。该教学过程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阅读文献资料和关注学科学术动态的良好习惯。
1.3.3学生自主完成实验
设计方案确定后,从试剂的配制及仪器的准备到分析测定的所有过程,均由学生组织完成。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不干涉学生的实验,而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所遇困难的原因及选择解决方案。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往往就一个课题可能提出多种实验方案,因此,在实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各项要求,甚至对于部分有缺陷的方案也允许学生通过实验学会自行分析失败原因并加以完善。在开设设计性实验期间,实验室全天开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进度自主安排实验时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按照设计好的实验方案分组、分工合作完成实验。所有同学都必须参与,参与程度将计入实验成绩中,这样既不会对某些学生放任不管,又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1.3.4实验总结和讨论交流
经过数周的实验后,学生均有较大收获。为了及时巩固,教师应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及总结体会。内容一般包括6个部分:实验目的及意义;课题方案及设计的理论依据;实验技术路线;数据处理与结果讨论;组内成员分工及完成情况;对本设计性实验课开设的建议与要求等。最后,学生以PPT的形式对实验进行总结,并讨论交流体会,指导教师作点评和补充。在该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胆量、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组织能力均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p#分页标题#e#
2实验教学效果的评价
先向教务处提交申请报告并在实验中心和院系备案后,方可开设设计性实验课程;在设计性实验开课过程中以及结束后,由教务处或院系组织进行认定评估验收。设计性实验教学效果的检验,包括指导教师自我评价、听课专家评价和学生评价(以座谈会以及问卷形式)三方面组成。内容包括实验目的是否明确、实验条件是否满足、学生是否独立完成实验,学生收获大小等各方面。
3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的实施和成果
3.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开设设计性实验能给学生一定的学习自由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践表明,学生对该教学模式普遍认同,而且对专业课程的学习热情更为高涨,认为该教学方法促使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学生对通过各种途径查阅资料、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课题,从与小组成员合作设计实验方案到实验的组织实施、实验结果观察和最后实验论文的完成等每一过程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充分调动,由此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培养了学生严谨求实、团结协作的科研素质。
3.2提高了指导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设计性实验的开设,对指导教师和实验室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指导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科研素质。全面评价几十份不同选题、不同内容的实验设计方案,要求指导教师不仅要掌握本专业基本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而且还要与时俱进,通过文献研读,更新拓宽自身知识库,掌握新信息与新知识。同时,设计性实验开设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亦取决于实验准备的充分与完善。同时准备多个创新性的实验课题,则要求实验技术人员还需具备理论知识与实践技术相结合的高素质。对于实验技术人员来说,设计性实验的开展,促进其对科研设计的认识理解,使其不仅仅局限于常规的实验准备工作,而且还应重视学科的新进展及前沿,并有机地结合到实验教学的准备中去。因而,开设设计性实验要求实验室技术人员不仅要比传统教学付出更多的劳动,投入更大的精力,同时还要及时了解当前的新技术、新方法,根据实验室现有的条件,积极协助指导教师做好实验准备工作,这样才能对每一个设计性实验实施环节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保证所有开设的实验顺利进行,达到应有的效果。
3.3提高了用人单位的信心为进一步考察开设设计性实验课程效果,笔者对接受卫生检验专业学生实习单位和用人单位进行了跟踪调查。通过对用人单位访谈得知,这些单位对接受过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训练的学生非常满意。与未经训练的学生相比较,经过设计性实验训练的学生专业知识较为全面,课题设计能力,实验准备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等各项能力均明显较优。
【论文摘要】本文首先对《薪酬管理》课程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的必要性及意义和该课程实验教学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介入本文重点内容,就本人教学实践探索《薪酬管理》课程实验教学设计的具体内容。通过构建《薪酬管理课程实验教学体系,综合运用案侧参与、设计性实验和薪资测算等内容,以达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一、《薪酬管理》课程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的必要性及意义
《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薪酬管理与人员招聘、人员素质测评、绩效考评、人员培训以及员工职业生涯设计等共同构成了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人力资源管理实务。社会上对薪酬管理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但同时又出现了企业难以招聘到这方面满意的人才和该类毕业生择业困难的现象。究其原因,与我们目前《薪酬管理》的传统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关联,即教师只注重理论方面的灌输,而很少考虑到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虽然该模式培养出的学生理论知识较扎实,但因对现场实际了解不多和动手操作能力的不足,难以很快胜任现场工作。通过构建《薪酬管理》课程实验教学体系并认真实施,可以有效缓解教学中理论与实际相脱钩的弊病。
具体分析《薪酬管理》课程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通过《薪酬管理》实验教学研究,教师通过积极探索该课程实验教学体系研究的过程,会促进教师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
2、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毕业后迅速适应岗位的要求作准备。《薪酬管理》课程的教学,仅仅能予一些基本的概念,相关的理论知识,学生能够对薪酬管理有基本的了解,但是并不能够真正的去为企业设计和分析相应的薪酬管理制度。鉴于此,进行本课题研究就是希望通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实践,去寻找一个真实的企业,分析企业的基本现状,据此为该企业量身定做一套符合企业实际的薪酬管理制度,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教师、学生、企业三方的互动使学生除了更进一步掌握理论知识以外,还能够具备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毕业后能够立即成为企业所需要的薪酬管理的专门人才。
二、《薪酬管理》课程实验教学设计的探索
构建实验体系的目的是使学生将平时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把自己设计成薪酬管理方面的操作人员,能主动地去学习知识,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结合本人教学,提出《薪酬管理》课程实验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
(一)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薪资测算实验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如果做薪酬管理工作,第一步应该是根据单位薪资制度进行薪资测算。根据这一需求可以在授课过程中,穿行薪资测算实验。可以自己设计薪资测算的表格,或者运用相关软件进行实验。
如果是自己设计薪资测算的表格,实验设计的思路应该是结合某企业的薪酬管理制度设计相应的薪资测算表格。本人在授课过程中根据XX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薪酬管理制度,包括总部行政部门员工薪酬等级表和销售部门员工薪酬制度设计相应薪资测算表格。具体设计测算某员工自入公司4年来随着岗位变动的薪酬变化情况,同时设计销售部门员工随业绩变化的薪酬变化情况。
在教师本人设计薪资测算表格的同时应结合人力资源管理模拟实验软件。本校选用世格人力资源管理模拟实验软件。在薪酬管理课程开设的第六学期,可以安排进行其中的薪资测算实验项目。SimHRM能够使学生处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中,进行薪酬的分析、判断、操作。该项目具体测算月薪制员工工资、计件员工工资和提成员工工资。其中,上班时间参考“员工考勤卡”,工资发放办法查阅资料库中的公司相关薪资制度。
(二)结合教学模块进行设计性实验
《薪酬管理》实验教学体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实验教学体系设计以教学内容为主线,各模块设计相应实验教学。从而使学生了解应用背景,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职位评价实验设计
(1)实验目的和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模拟职位评估,熟练掌握职位评估的程序、方法,认识职位评估在薪酬设计中的作用和评估中的难点及可能出现的误区,能够主持评估会议,设计评估方案。
(2)实验条件
①实验室设备:电脑,投影仪,幻灯机。
②公司背景资料,其中包括公司简介、组织结构、公司战略,同时设置21份工作描述数据。
(3)实验组织
按小组成立模拟评估委员会,每个小组有一名评估会议主持人,一名数据处理、会议记录员,其他人员可根据工作描述数据自选角色扮演。主持人和会议记录员在会议进程中没有投票权,其角色可由小组自行选定或轮流担任,其作用是保证会议按既定程序顺利进行,确保每一个职位均能得到公正的评估,但不应影响委员会成员对职位评估所作的决定。实验采用模拟方法,尽量让学生感受到逼真的评估环境。由各小组轮流在评估区观察其他小组的评估过程。
(4)实验过程及所需时间
该课程的实验可分成三个阶段,其中两个阶段需在实验室内完成。
第一阶段:实验准备及方案产生阶段
①实验小组共同制定评估计划。这项工作是一项准备工作,主要是让学生熟悉模拟公司的环境和信息。时间设定为30分钟。必须考虑的因素包括:
a.费用:职位评估的费用包括两方面:一是职位评估的方案设计费用。二是方案的实施和监督费用。
b.时间:在制定预先的行动方案时,应周密计划每一个步骤所需的人财物支持和各项活动的衔接,明确规定开始和结束的期限。
c.使用期限:在选择职位评估方法时,必须对对所选方案的预期使用期限做出估计。
d.方案的易接受程度:选择职位评估方法时最重要的因素,是被评估或被影响人员对该方法的接受程度。设计方案时必须考虑方案的易接受程度。
②小组共同制定针对评估人员的培训方案。时间设定为20分钟。
③应用实验室设备召开评估会议。各小组应用电脑处理数据设计评估统计过程。会议总时间为60分钟,可分解为3~4次头脑风暴会议,解决不同的评估议题。
第二阶段:报告形成阶段各小组通过讨论形成实验报告,制作演示用的幻灯片。
第三阶段:评估演示阶段
各小组演示评估方案的产生、结果和可能存在的问题,接受其他小组的置疑,每小组演示时间为15~20分钟。
以上三个实验阶段,总计约需6~8小时。其中,第一阶段需在实验室内进行,约为两小时,第一阶段如未能及时完成,各小组利用课余时间继续进行。第二阶段无须利用实验室,安排2^}4小时让学生查阅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形成文字报告。第三阶段在教室内进行。要求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现代办公设备,能够进行有效的团队合作,提高实验报告的演示效果。在逼真的模拟环境下锻炼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技能。
2、薪酬调查方案设计
(1)实验目的和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薪酬调查方案的设计,熟练掌握薪酬调查的流程、方法,认识薪酬调查在薪酬结构设计中的作用和进行薪酬调查中的难点和现实情况。
(2)形式:以小组进行,每组6-7人。
(3)时间:3-4周。
(4)设计内容:为资料获取和调查的便利,要求学生选定本校所在地的房地产业和保险业进行行业薪酬调查方案的设计,并设计薪酬调查问卷。
(5)实验过程及所需时间
该课程的实验可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实验准备阶段。
结合薪酬调查步骤,进行资料的收集并进行企业调研。
第二阶段:各小组通过讨论形成薪酬调查方案,制作演示用的幻灯片。
第三阶段:评估演示阶段
各小组演示评估方案的产生、结果和可能存在的问题,接受其他小组的置疑,每小组演示时间为15~20分钟。该阶段在教室内进行。要求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现代办公设备,能够进行有效的团队合作,提高实验报告的演示效果。
(6)成果:行业薪酬调查方案和薪酬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