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工作管理办法范文

科技工作管理办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工作管理办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科技工作管理办法范文

一、指导思想

围绕“交流合作创新发展”主题,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抓创新、强科技,扎实推进“科技质检实验区”建设,全面推进科技进步。

二、活动重点

扎实推进局“十二五”科技工作规划,努力实现科技工作“两有两更”目标——领域有突破;能力有提升;成果更丰富;绩效更科学。(领域突破:在科研项目申报领域、科技开放式合作服务方面实现突破。能力提升:提升公共检测平台服务能力、科研团队建设能力和科技领军人才创新能力。成果丰富:科研制标项目申报、完成数创新成绩。绩效科学:完善科技工作目标管理办法,调动科技激情,鼓励科技创新。)

三、活动时间

2012年2月-2012年4月:活动策划期

2012年5月-2013年3月:活动实施期

2013年3月-2013年4月:活动总结期

四、活动安排

(一)开展活动,营造氛围。制定第四届“振兴杯”科技活动方案,召开专题科技活动会,深化科技创新氛围,扩大科技工作影响,举办科技项目会;召开项目进度汇报会,落实在研项目进度,督促项目保质、保量完成;举办检验检疫学术论文征集活动,提升全员政策理论研究水平。

(二)完善机制,规范管理。完善《局科技工作管理办法》、《局科技工作目标管理办法》、《局青年科技基金项目管理办法》、编制和试行《局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管理办法》,梳理科技经费管理,规范科技管理工作。改选、成立新一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吸纳培养人才,充实科技人才队伍;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才在科技质检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持续五支特色科技团队打造工作,努力培养技术过硬、素质优良的科技队伍。

(三)自主立项,激励青年。按照《局青年科技基金项目管理办法》,结合本局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工作,对已通过省局专业组初审但最终未能立项的科研项目,试行本局立项,激发青年开展科学研究热情,提升青年同志科研能力和水平,加强科技储备,促进人才成长,实现科技人才新老对接。

(四)积极应对,合力破壁。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助力科技服务发展,开通网上科技之家,实现科技资源共享。举办技术性贸易措施专题讲座,组建局WTO信息团队,充分发挥首席检验员和青年科技人才的作用,跟踪、报告国外技术法规、标准和通报情况,尝试开展国外技术壁垒信息预警平台,开通局WTO资讯微博,及时、快捷地向工贸企业技术性贸易措施。广泛开展技术性贸易措施调查工作,召开代表性企业座谈会,征集企业评议专家,增加企业话语权。

(五)分步实施,分层培训。适时开展科研管理工作培训,编制并公布科研管理工作流程,充分发挥各级科技管理部门作用,提高科研管理效率。筹办实验室绩效管理人员培训,提升实验室管理人员素质,提升实验室层次。运用“技术讲堂”,开展检验检测岗位技能全员培训,提升一线人员检测水平。

(六)主动出击,丰富成果。主动联合市科技局、市农科所和市农委等部门,举办“科技服务三农”科研项目鉴定会活动,多方“联合”,促进科技服务发展。主动出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优势,参与高层次项目研究,促进科技成果向专利、应用转化。

(七)加强储备,长效发展。组织各类科技申报工作(4-5月,整理检验检疫工作热点、盲点、难点,谋划年度申报工作;6-8月,进行目标方案工作的调研;9月,全面展开申报工作),冲击高端课题申报,充分发挥院士等载体作用,力争高端课题立项零突破。

(八)力促实验室升级。整合资源,促进实验室层次整体升级。拍摄食品添加剂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宣传片,力争在总局的统一安排下通过实验室验收工作;扎实推进国家级车用灯具重点实验室的规划建设工作,力争实验室获得3C认证资质;加强化矿实验室建设,力争该实验室晋级总局区域性实验室。

(九)对各部门、专业组和个人的科技工作进行年终考核计分,通报科技活动成绩、展示科技工作亮点,掀起新一轮“振兴杯”科技创新活动争先创优新;积极组织开展检验检疫“科技质检实验区”申报、创建工作。

五、活动要求

(一)明确目标,制订计划。科技管理部门要紧紧围绕我局十二五规划中的科技工作目标,制定本年度的全局科技工作目标,并按部门进行指标分解。各部门和各专业条线要根据分解的指标明确各自的工作和任务,落实到人。

(二)规范工作,提高质量。科技管理部门要根据新的发展形势,制定和完善相关科技管理制度,引导科技工作有重点、有计划开展。各部门要根据相关制度,规范申报立项、项目研究、鉴定登记、经费使用等各个环节,确保各项科技工作的质量。

第2篇:科技工作管理办法范文

机制改革,新的科研运行机制下科研档案收集工作出现的问题

在新形势下畜牧科研档案不只限于课题准备阶段、研究阶段、鉴定阶段形成的各种原始记录,还包括大量在成果转化中后续实验、开发、应用、推广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材料。这些材料的形成周期长、不定期,归档难度更大。难以保证科研档案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新的科研运行机制下,新疆畜牧科学院与高校合作(新疆畜牧科学院与石河子大学合作)、院兵合作(新疆畜牧科学院与新疆农垦科学院合作)、企业合作(新疆畜牧科学院与新疆天康畜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共同研究的项目越来越多,这对档案的收集产生了极大地影响,其结果是造成一个项目的材料分散在几个单位。如果仅仅按照过去的办法只收集本单位形成的档案材料,必然难以保证科研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从而给档案的利用带来不利的影响。归档范围难制定。新的运行机制是一种动力机制,我院科技工作者在工作之余也在努力从事科研活动,于是产生了相当一部分非职务成果,非职务成果属于各人所有,其形成的科研档案理所当然也归个人所有,按理非职务成果档案不属于归档范围,但是由于非职务科研活动与职务科研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很难将他们截然分开,这给档案部门划定归档范围造成了相当的难度。还有由新的特殊机构衍生出来的一些特色优势产业,像兽用疫苗、生物制剂以及奶牛胚胎性别控制等等科研活动。科研人员为了使自己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将科研过程中积累的资料和获得的经验视为本课题组甚至个人财富的一部分,仅限于本课题的主要成员使用,拒绝拿出来与他人共享(这里所说的共享是指允许范围内的共享)。新的运行机制下,这种现象的存在,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科研档案资料的不完整性。

档案专业性不强,档案知识不足

院属各所(中心)档案管理人员都是兼职,常因兼职过多而无法将精力放在档案管理上来,且大多数人未经过正规的档案专业培训,档案业务知识与技能相对不高。从事科研工作的科技工作者不懂档案收集整理工作;做档案工作的档案员不懂畜牧科研技术,跟科技工作者比起来对科研项目的进展程度以及完整性了解的不是很深,造成科研生产活动与归档工作脱节。档案管理人员继续学习的机会少,自主接受新知识的主动性弱,新的管理办法、归档范围执行起来总有些许滞后性。各所单位科研项目人对科研档案归档范围不了解,认为归档只是在项目验收结题时把科研项目大本子直接交到院综合档案室就可以了。造成档案人员想要的科研资料没有,不用存档的资料一大堆,而且大本子里大多数都是课题资料的复印件根本没有保存的价值。这些也是收集工作不完整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科研档案管理的规范要求,结合畜牧业科研单位的特点,科研档案工作者应更新观念,大胆探索,从源头抓起,以推动畜牧科研档案工作向更深层次发展。现根据问题从管理制度和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等方面阐述解决问题的措施。

建立健全适应新的科研运行机制的科研档案管理制度

科研档案工作要适应新疆畜牧畜科院新的科研运行机制,应该破除各种束缚科研档案工作发展的旧思想、旧观念,开拓新的路子,改进现有的管理方法,使科研档案工作跟上时展、变化的步伐,适应新的科研运行机制。新疆畜牧科学院根据科研单位的特点,制定《新疆畜牧科学院科研档案管理办法》,《新疆畜牧科学院科研档案归档范围》并下发文件,发至院属各所(中心),由院综合档案室组织院属各单位专兼职档案人员集中学习科研档案归档范围。现将新增科研档案管理办法归纳为以下几点:建立完善的科研档案工作网络。针对科研档案收集工作的全面性、完整性等特性,科研档案收集工作必要从科研项目的源头抓起,深入基层广泛收集材料。所以建立完善的档案组织工作网络就很有必要。新疆畜牧科学院根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成立了档案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院长兼任,成员则是院属各所(中心)主管业务的所长(主任),各所(中心)的科管秘书则是兼职档案员,形成院领导挂帅,办公室、科管处领导分管,档案人员具体抓,各所领导和兼职档案人员协助的五级档案管理网络体系。在制定科研工作计划时,提出建档要求;平时由各研究所(中心)在本单位专业项目立项时,就安排一位本项目人员兼职项目档案员,参与项目实施检查、项目考核评比、课题鉴定、验收,全程跟踪管理在研项目档案材料的形成,防止材料流失。并在项目结题时整理立卷,最后由院档案室检查,院科管处监督,科研档案资料不立卷不予结题验收课题。建立开放式科研档案管理办法。由于畜牧科研项目中有相当一部分课题需要与外单位合作,这些涉及多家单位的科研项目的档案管理方式,可采取开放式的管理形式,即采取档案的共建共享。即以科研项目为单位收集材料,项目的主要完成单位应将该项目的材料收集齐全,涉及到其他单位的材料,可收集复印件,并在上面加盖单位档案部门的印章。在共建的基础上,除确需保密的科研材料之外,其余的都应在所有参与项目的单位之间实现档案信息的共享。加强科研成果转化阶段形成材料的补充。原有的科研档案管理中,档案部门主要收集项目开始至鉴定期间形成的材料,至于鉴定后成果开发推广阶段形成的材料,很少去收集。档案部门与科研部门、课题组联系多,与科研开发部门接触少。档案部门很少介入科研产业部门的工作中,也无法向科技开发部门提供有价值的档案开发产品。新运行机制下,档案部门要加强科研成果转化阶段形成材料的补充,建立动态的管理模式,应建立科研与科研档案一体化的管理方式。动用一定的强制措施和经济手段,加强对难以归档的科研文件的监督管理。在提高科研工作者归档意识方面,规范科技工作者及档案工作者的行为,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很重要。《新疆畜牧科学院科研档案管理办法》中将科技档案工作纳入年底各所领导督察工作内容中,直接与年底单位考核制度挂钩,实行档案一票否决制,从强制各单位实施《新疆畜牧科学院档案管理办法》到现在的习惯自觉规范地完成科研档案工作。《新疆畜牧科学院科研档案管理办法》中将科技档案工作纳入科研管理和科技活动过程中,使科研档案归档工作成为科研项目结题验收工作的一个硬性指标,不归档、不验收。制定管理目标考核制,与个人岗位责任制挂钩,变软指标为硬指标,使每个专业技术人员都自觉地将科研档案资料按时交给档案管理人员。最后在全院年底表彰大会中,还新增了科研档案归档优秀单位和优秀个人奖,这样从先进优秀方面激励了科技工作者的归档积极性。#p#分页标题#e#

第3篇:科技工作管理办法范文

今天,我们召开县(市)区、市直各有关部门及部分企事业单位参加的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工作会议,其主要任务是:安排和动员2005年度省级、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工作;提出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的具体要求。稍后,计划处的同志还将对2005年度省级、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工作进行具体的安排布置。下面,我就做好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工作讲三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要重视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工作

科技计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也是政府管理科技工作的基本职能,是政府通过资金运用和政策调控,直接引导,促进科技进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办法和必要手段,体现了政府发展科技和经济的意志。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委、市政府愈加重视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特别是财政资金对科技投入的逐年增加,为我们更好地开展科技工作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我们必须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上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发展经济的指导方针,围绕全市经济发展的大局,切实管好、用好科技经费,真正使科技经费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从而树立科技工作的良好形象。科技项目申报工作是做好我们工作的有效载体,因此,我们一定要在思想上重视科技计划项目的工作,按照科技项目申报的要求,确保此项工作按时完成。

二、要发挥科技计划在配置科技资源中的导向作用

充分发挥科技进步与创新在我市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具有的支撑作用、引领作用和导引作用,是新时期对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准确定位。目前,我市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不够紧密的问题还较为突出,科技成果的数量虽然不断增加,但其质量提升不够,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成果却很少,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因此,我们要很好地发挥科技计划在配置科技资源中的导向作用,充分体现政府目标、政府导向,使第一生产力有大的解放和快速发展。在2005年全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工作中,要突出以下重点:

一是要突出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发达国家及新型工业化国家的鲜明特征。坚持以企业为核心,组织产学研联合创新,可以发挥相互间的优势和资源集成,完善创新产业化链条,以形成技术突破和实现产业化。科技计划项目,要重点支持企业参与,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项目,要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承担科技计划项目。

二是要突出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我市科技进步的重点,这是由我市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所决定的。当前,我们正在按照"实施工业技术创新''''2662''''和农业技术创新''''5212''''2项计划,打造制造业信息化、科学数据资源、农村信息化3项重点工程,构建科技管理、信息数据资源共享、农村科技信息、技术成果交易等4个科技服务平台,抓好科技计划管理、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基地建设、农村信息化建设、科普工作等5项重点工作"的思路开展工作。这些工作的开展,将会有力地为企业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环境,为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条件,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三是要强化县(市)区科技工作。县市科技工作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单元,是区域创新体系的基础环节,加强县(市)区科技工作至关重要。去年以来,国家科技部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地方科技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精神,国家科技部和省科技厅,都已列出专项对县(市)区科技工作给予支持,并要求省辖市科技局,也要给予一定的匹配。今年省政府出台的《关于扩大部分县(市)管理权限的意见》为县(市)区争取上级支持,做好科技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各县(市)区,特别是巩义、新郑、新密、登封和荥阳5个扩权市科技局一定要借此机会加大力度,做好科技计划管理工作,要选择技术含量高、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形成产业规模,有利于产品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共性关键技术,开展科技攻关,做好科技成果推广,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三、要切实保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质量

组织好科技项目申报是做好科技计划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把好的项目挖掘出来,才能为科技计划顺利实施,打下坚实基础。为了搞好与省厅科技计划的衔接,提高工作效率,从今年起,我市的科技计划工作将与省厅同步实施,一是有利于财政资金尽快地用到科技攻关项目上来;二是利于企业能够更加主动地争取上级的各类科技资金;三是有利于我们拿出更多的时间,加强对科技计划项目中、后期的监督与管理。

2005年度在继续做好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等科技基地建设和重大专项的同时,我们将逐步加强对科技计划项目,特别是重大项目管理,拟建立郑州市科技计划项目信用制度,通过现代信息手段,加强对项目的中、后期管理,对信用等级较差的单位,将采取有力的制约措施。

今年我们还将对计划项目工作,进一步进行改革:一是拿出350万元左右的资金,对2-3项课题进行招标;二是继续完善重大项目遴选机制,使真正优秀的项目能脱颖而出;三是对拟支持的重大项目实施运行监测;四是改进和完善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按要求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成通过验收后,挂牌运行,并给予经费的支持。鼓励已建、在建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提升运行水平,创建为省级中心和实验室。

同志们,今年省科技厅对重大科技项目将全部采取招标方式进行。同时,还设立了数额每年200万元连续支持三年的重中之重科技攻关项目,希望在座的各位要认真筛选项目、推荐项目,力争把好的项目尽可能地挖掘出来,积极争取省厅科技经费的支持。对于我市企业争取到省重大项目的工业、农业项目,我市在经费支持上也将重点地给予考虑。

第4篇:科技工作管理办法范文

12月2日,中国科协三峡科技出版资助计划(以下简称“出版资助计划”)2013年申报著作终评会议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中国科协党组成员沈爱民出席会议并指导评审工作,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终评会议评审专家组组长林群,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副部长刘兴平,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科技环保部主任孙志禹,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出版资助计划”办公室主任苏青和副社长、副主任吕建华,以及来自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国家天文台、国家水电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中日友好医院、中华医学会、中国科协、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等单位的21位评审专家出席了终评会。会议由苏青主持。

吕建华代表“出版资助计划”办公室汇报了2013年申报资助计划著作的基本情况。截至2013年10月15日,办公室共收到申报稿件86部,经办公室审核,共有68部稿件符合申报条件,这些稿件通过至少两位同行专家匿名评审后,提交至终评会。

终评会议采用分组评审、集中讨论的方式进行评审,与会专家分别从政治性、学术性和创新性三个方面对入选稿件进行评审,评审委员会在集中各小组评审意见的基础上,以表决方式确定是否予以资助出版。最终,《静脉腔外科》等46部科技作品获得拟资助资格。拟资助作品名单近日将在中国科协网站、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网站以及其他有关网站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将获得“出版资助计划”资助并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

为吸引更多的科技工作者撰写高质量的著作,确保出版资助计划学术著作的出版质量,结合2012年申报、评审、出版工作的实际情况,2013年上半年,中国科协和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修订了《中国科协三峡科技出版资助计划管理办法》,拓展推荐渠道,适当扩大资助范围。同时,瞄准目标人群,加强“出版资助计划”宣传,不断扩大出版资助计划在科技界的影响力。通过不懈努力,2013年申报资助计划的学术著作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有所提高,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肯定。

会上,中国科协党组成员沈爱民、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科技环保部主任孙志禹研究员对进一步做好出版资助计划实施工作提出了建议:一是要结合2013年申报、评审工作情况,进一步细化完善“出版资助计划”管理办法,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及更好地服务科技工作者打下坚实基础;二是要进一步加大“出版资助计划”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力,打造学术著作出版知名品牌。(中国科协 学会学术部)

第5篇:科技工作管理办法范文

“我是看到《科技日报》上的公示知道获奖的,很高兴也很荣幸。感谢一直以来北京市科协对大北农集团科协的充分信任和支持,感谢北京市科协对我个人的推荐,也感谢全国‘讲理想、比贡献’领导小组给予我的荣誉。”会议间隙,宋维平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说。

大北农集团创建于1993年,秉承“报国兴农、争创第一、共同发展”的企业理念,致力于创建世界级农业科技企业,如今已发展成为以饲料、动保、种业、植保、生物饲料、种猪六大产业为主体,拥有13000余名员工、1200多人的核心研发团队、60多家生产基地和80多家子公司、1000多家养猪服务中心的农业科技综合服务企业集团。

大北农集团科协于2010年9月获北京市科协批复成立,始终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为宗旨,在科技人员中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以技术创新驱动企业发展,形成了良好的创新氛围。

宋维平认为,大北农集团科协工作的顺利开展,得益于三方面的助力―大北农集团自创立起就非常重视的技术创新文化氛围及企业传统、集团科协成立之前就已经形成的雄厚技术创新基础和北京市科协不遗余力的悉心指导。这三个方面,有软环境有硬基础,有前提有指引,共同造就了集团科协三年来的突出成绩。

作为集团科协常务副主席,宋维平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宋维平来自科研一线,作为大北农集团主管研发的副总裁,他不仅了解集团的发展战略和方向,熟悉集团当前和未来的研发重点,更清楚知晓一线研发团队和人员的所想、所需。这些都为他开展科协的组织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企业科协成立的初衷是为企业发展服务,为企业科技工作者服务。作为科协领头人,宋维平不仅要根据公司的发展需要,在不同的发展方向配备合适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还要协调好集团与其他科研机构之间、集团内不同研发机构之间的关系,推动形成良性的产学研结合环境;更要积极构建、打造优秀团队,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引导、帮助企业科技工作者产生优秀的成果。

集团科协成立之后,宋维平在充分学习领会国家四部委《关于在企业深入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的意见》的基础上,对在大北农集团组织开展“讲、比”活动进行了积极探索,有效推动了党群组织的“软工作”转变成生产经营的“硬成果”。

・突出强化组织运行,切实抓好部署落实

制定了大北农集团科协各种章程、制度和“讲、比”工作管理办法,评比、奖励机制,使“讲、比”工作有章可循。成立了以集团科协各研发中心负责人为主要成员的“讲、比”领导小组,列出工作时间表,严格遵照管理办法执行。定期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沟通,并及时调整改进,建立了活动动态报告制度,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了“讲、比”活动在员工中的影响力。

・积极搭建“讲、比”活动平台

为了激励科技人员的创新意识和工作积极性,集团科协积极搭建科技工作者“讲、比”交流平台和组织各种竞赛活动。

以大北农集团院士专家工作站为依托,定期举办学术讲座和研讨会,解决企业研发工作中的瓶颈问题,提升研发人员的科研素质和思想境界,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以大北农集团遍布全国的产品推广系统为基础,组织科技人员积极进行科普惠民活动,向广大农民传播农业科技知识,以服务农业、农村、农民为宗旨,以实际、实用、实效为原则,针对当地种植、养殖特色共计开展科技培训和咨询服务活动百余次。

每年评选出优秀团队和先进个人,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充分调动科技人员投身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

・坚持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制定“协同创新价值”的企业研发策略

在工作过程中,提出了“协同创新价值”的研发战略,使产品研发优势成为大北农集团三大核心竞争力之一。通过技术创新和不断实践,结合国内外微生物饲料品种资源开发利用及所面临的共性技术的实际需要,大北农集团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生物饲料品种、工艺技术和制剂产品,并建成了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产业基地。同时,积极突破关键技术,稳定产品质量,并探索微生物饲料的应用基础原理和技术,提高了国内微生物饲料工艺技术水平,引领了国内行业技术发展,成为行业发展的技术支撑。

・根据集团现状和市场需求,围绕研发任务,将“讲、比”与技术攻关和重大科技项目紧密结合

组织各研发中心以本单位所承担专业技术关键和技术难点为“讲、比” 竞赛的主题,组织科技人员开展“讲、比”竞赛活动,并将活动内容上报公司科协办立项、审批、备案,同时认真组织有关人员跟踪检查,敦促项目完成。例如,大北农集团作为第三完成单位完成的“仔猪健康养殖营养饲料调控技术及应用”,获得2011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公司自主研发的“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DBN-SX07株)”,获得国家新兽药证书。

三年来,大北农集团科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大北农集团科协被认定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筹建了饲用微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作物生物育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作物生物育种北京市工程实验室、饲料安全生物调控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生物技术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设立了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博士后工作站分站,院士专家工作站共申请发明专利487项,授权61项,其中,植物新品种申请194项,授权33项,在我国农业行业中位于前列;承担科技部、农业部、发改委、北京市科委科技项目50多个,参与30多项行业或国家标准制定;获得2011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大北农集团科协也被北京市科协评为“先进科技工作者之家”,并获批北京市科协“青年人才成长”项目、海淀区科协“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等。

宋维平表示,近5年,大北农集团将紧紧围绕以养猪为主的养殖业和种业两大产业开展技术创新工作。

“大北农要建成一个中国自己的、富有先进理念的养猪综合服务企业。”大北农要培育优质种猪,要研发更加高效并适合我国猪生长的新型饲料,包括生物饲料;要利用先进生物技术研发新型的兽药和疫苗;要创建新型的、适合现代农业农村发展的养猪模式;要构建“智慧大北农”,建设基于信息技术的内部管理体系和农户培训体系,培养一批合格的现代养殖人员。宋维平介绍,这一系统工程的构建与开展,都是为了实现“到2020年,我国每年的出栏猪中有1亿头享受了大北农的技术服务”的目标。

第6篇:科技工作管理办法范文

2012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我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依靠科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工作抓手,按照“两个坚持”、“两个围绕”、“一个核心”的基本思路推动全市科技工作。即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坚持科技创新发展的原则;科技工作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打造“世界铜都”、“中国灯谷”战略,围绕服务于主导产业、骨干企业、发展知名品牌的主要任务。“一个核心”,即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我市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提供科技支撑。

二、工作目标

1、争取国家、省级科技立项10个,其中: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3个、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或星火项目1个。

2、建立科技项目库,落实本级科技三项经费150万元。

3、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开发省级新产品4个,年专利申请数达到110件以上。

4、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步伐,建立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5个,培训农民10000人次以上。

三、工作措施

1、按照《省依靠科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示范县(市、区)认定管理办法(试行)》要求,认真组织实施我市依靠科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

2、主动对接、大力配合省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积极参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技创新行动,支持企业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积极推广低碳发展技术,争取申报成功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3、推进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鼓励引导科技特派员带领农民创办、领办、协办科技型企业、科技服务实体、合作组织,深入产业链各环节开展创业和服务;

4、强化农业科技示范工作。支持乡镇围绕主导产业技术提升、特色产业培育,开展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力争我市早熟梨标准化高效栽培技术集成及产业化项目,成功申报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计划项目;

5、推进产学研合作机制。力争市成立市校合作领导小组,设立专项资金,积极开展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合作;支持和鼓励骨干企业建立工程技术中心;支持和引导骨干企业开展新技术的应用和创新研究;

6、完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对建成的“农事通”信息服务站,实现市级信息服务中心与基层服务站的联动机制和视频通信系统,形成具备以声讯和互联网为技术平台的信息服务网络;

7、加强知识产权工作。开展知识产权进园工作,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8、深入开展科技进村入园活动。以开展“送科技下乡”和“科技活动周”为契机,不断提高公众科技意识和劳动技能;

第7篇:科技工作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基层央行;科技运维;科技管理

随着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人民银行也对其内联网进行不断升级、改造等,至今在人民银行内各个环节都实现了互联互通,无论是办公,还是基础业务,都能感受到计算机带来的变化。目前娄底市中心支行一共运行了144个应用系统,其中总行推广系统有106个;武汉分行推广系统18个;长沙中支推广系统14个;娄底中支自主推广系统6个。从总体上看,娄底市中心支行已经基本实现了网络化,方便了信息的及时传递和沟通,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没有解决,比如处于基层的支行比较缺乏先进的科技人员,平常工作任务繁重,系统使用率低下,使用的计算机等设备未及时更新替换,影响工作效率,网络安全有待提高,时常收到攻击等,基层央行如何更好的有效运维问题越来越突出。

一、科技工作是基层央行各项金融政策顺利实施的保障

(一)、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的当代社会,科学技术已经对央行金融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最近几年,人民银行非常重视内部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健全了银行业务系统,促进了金融业的快速发展。现在从总行到基层央行都已经建成并运行着很多计算机应用系统,这些大大小小的应用系统已经覆盖了人民银行的所有业务,对于进一步实施货币政策、加强金融服务、维护金融稳定等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在数据集中和应用整合的大趋势下,运行维护成为基层央行的科技工作重点。从2005年起,人民银行加大了数据集中与资源整合的步伐,新建系统基本实行全国集中或省级集中的模式,国库集中支付系统(TCBS)已于2012年5月上线,ACS也将于近期上线。在数据逐步集中的大前提下,科技工作很少要求维护数据库后台或者程序后台,运行维护将成为基层央行科技工作的重点。

(三)、随着金融业务工作开展的需要,央行科技本身职能在不断扩充。在金融高度信息化的今天,央行科技职责在原有的对内运行维护的基础上扩充了许多对外管理与执法职能,如金融IC卡应用宣传推广、机构代码证审核管理发放、金融机构信息安全综合执法检查等,这就给基层央行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央行科技人员需要转变工作思路以适应新的岗位要求。

二、央行科技运维现状与瓶颈

(一)、人力资源匮乏与信息化业务膨胀不对称。科技岗位设置多,且安全管理制度中对许多的科技岗位进行了规定,比如网络管理员不能兼任信息安全员,但娄底中支科技人员配置少,包括科长在内共计五人,在岗位分工配置上很难做到制度与管理的两全,此问题在上级行的安全检查中被多次提及。且随着总行工作安排,央行科技职责由简单的运维扩展到多个领域,比如电视电话会议系统的高频率使用,金融IC卡的应用推广、组织机构代码证的受理审核发放等对内对外职能的增加需要投入更多的科技力量完成相关工作,在科技人员一直得不到补充的前提下,如何在利用有限的人员完满的完成工作是央行地市中支科技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瓶颈。

(二)、科技迅猛发展与科技人员培训投入不够现象严重。科技发展迅猛,各项业务系统更新换代速度快,为了更好的完成业务系统的运维管理工作,需要定期和不定期对科技人员进行系统全面的培训,上级行也对基层科技人员每年都会多次下达各类培训,包括:信息安全、计算机网络、机房管理、业务系统运维、金融IC卡应用等,但往往因中支经费紧张及人员调配的问题而搁浅,仅2013年上半年上级行举办信息安全、计算机网络、机房管理、国库业务系统运维、金融IC卡等培训达十余次,参加培训次数微乎其微。中支信息安全员从未参加过上级行组织的信息安全相关的安全培训,这对我中支信息安全运维的水平提高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三)、各科室对科技人员依赖程度过高。信息化已经遍及我们工作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而央行干部的计算机应用操作水平很大一部分没有跟上信息化时代的脚步。娄底中支140多名干部职工,35岁以上员工占了近80%,计算机应用知识匮乏情况普遍,这直接导致工作生活中许多小事情小故障都依赖科技人员予以解决,比如软件安装、PPT制作、操作系统维护、家庭电脑故障等,给本已超工作量的科技人员添加了许多压力。

三、增强基层央行科技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能力的对策

(一)、加强科技队伍建设。首先重视对基础科技人员的培训工作,加强对他们的技术培训,尤其是意义重大的网络安全和病毒防治等,提高基础人员的维护水平和业务处理能力。然后要加强组织领导工作,充分发挥计算机安全领导小组的作用,不仅要在工作中对技术人员进行计算机安全知识方面的教育,还要针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原因,研究措施,制定方法。最后就是要加强队科室部门信息安全员的培训。针对中支计算机应用水平无法满足日常工作生活需求的情况,娄底中支形成了以科技科为主导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全员培训机制,通过培训大幅度提高全体干部职工计算机应用知识水平。部门信息安全员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应用知识,便可以承担自己部门电视电话会议、office操作、系统简单故障描述及处理等工作,一定程度上减轻我中支科技工作压力。

(二)、加大科技投入。要加大机房建设,根据实际情况统一规划,统一制定切实有效的设备购置、更新计划。娄底中支原机房陈旧,在中支领导的高度重视及科技人员的努力下,中支新机房现已建成竣工,机房各项硬件设施较为完善,但机房内服务器、UPS、网络设备等老化严重,随时都有崩溃的可能,需要制定系统全面的更新计划,定期不定期对机房内设备进行检修更换,对重要网络服务器交换机配置备用设备,以保证计算机业务系统和技术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加强组织建设,强化科技管理水平。娄底市中心支行要根据工作中易出现的问题和缺陷制定—套操作性较强的科技工作管理办法,这样方面员工方便及时处理科技管理和计算机安全自查工作。同时,在对外机构管理工作中,通过不断的协调交流,总结有效的工作方式方法,更好的促进对外岗位职责的履职要求。

(四)、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化科技管理。要强化全员的计算机安全意识,做到全员科技意识提高、规章制度健全、责任落实到人。对信息系统建设严格按照上级行信息系统申请流程规范管理,在科技力量为得到充实的情况下,以高效高质量运维为前提,尽量减少盲目的信息系统的建设。要注重引进和培养科技人员,通过增加人员配备实现系统维护与安全管理实现岗位分离,在运维规范中要明确各流程中的岗位设置、职责分工,实现岗位相互约束、监督,确保运维服务工作正常、有序、高效、协调地运行。(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娄底市中心支行)

参考文献:

[1]傅小铭. 对增强基层央行科技运维能力的思考. 金融信息化论坛, 2008(1):29-30.

第8篇:科技工作管理办法范文

近年来,随着企业改制转型和创新发展,大连石化公司科协积极探索“讲理想、比贡献”活动新的形式和运行机制,将围绕解决公司在生产经营中瓶颈,组织科技人员进行技术攻关作为“讲理想、比贡献”活动一项主要内容,纳入公司技术创新和管理提升体系,按公司科技管理体系进行管理,丰富了“讲理想、比贡献”内容,整合了资源,更有针对性,突出了实效性。

加强领导 制度保障

加强“讲理想、比贡献”活动组织领导,提高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的执行力。大连石化公司历任领导高度重视“讲理想、比贡献”活动,成立“讲理想、比贡献”活动专门工作委员会,公司定期召开科协全委会,总结布置“讲理想、比贡献”活动。每年结合公司重点工作和目标,确定当年“讲理想、比贡献”活动主题,引导科技人员围绕公司中心任务开展“讲理想、比贡献”立项。“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影响力逐年提高。2011年~2012年完成“讲理想、比贡献”立项1555项,1500余名科技人员参加了“讲理想、比贡献”立项活动。

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讲理想、比贡献”活动。2002年公司修订了“讲理想、比贡献”竞赛活动实施细则,以公司党委[2002]9号文件转发了《细则》。制定了《技术攻关项目管理办法》,在“讲理想、比贡献”项目评比过程中,完善了相配套的各项制度,使“讲理想、比贡献”活动组织与评比工作逐步规范。做到“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全年有安排,年初组织立项,年中检查实施,年底抓审核评比。重点抓好立项、实施、评比、推优和表彰主要环节。在科协全委会上通报“讲理想、比贡献”评比结果,推荐和评选优秀科技工作者。

在“讲理想、比贡献”活动中,注重科技人员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引导科技人员把实现自身价值与公司创新发展相结合;发挥专家作用与培养青年科技人员,打造创新团队相结合;爱岗敬业、完成立项与实现公司经营目标相结合;“讲理想、比贡献”活动与公司创新文化相结合。全面提高公司科技创新能力。

技术攻关 取得成效

面对公司存在的制约生产经营诸多瓶颈,2002年,在公司领导支持下,开始征集技术攻关项目。申报项目包括存在问题、解决方案(初步)、预期达到效果,由公司科协组织评审,审定为技术攻关项目的主要依据是项目内容对解决安全生产重要性、预期效益和可行性。确定技术攻关项目后,还要确定项目负责人,项目实施具体内容,实施计划、进度、项目组成员,由科协组织签订技术攻关协议。

技术攻关项目涉及不同专业,解决的难题比较大,因此,选好项目负责人,加强各部门、各专业协调合作尤其重要。在项目审核时,相关部门就介入项目内容审定和人员安排,首先考虑选择各专业的技术专家担当技术攻关项目负责人,由项目负责人选定项目组成员,然后负责制定项目内容及完成进度。技术攻关作为公司技术创新和管理提升工作组成部分,列入公司领导班子讨论议题,得到了相关单位的积极配合。

在技术攻关项目实施中,努力做好服务指导工作。定期组织召开技术攻关项目负责人会,听取各项目组工作进展情况及遇到的困难,公司主管生产和科技的副总经理亲自参加,听取汇报,给予指导,保证了技术攻关工作顺利实施。根据技术攻关工作的需要,建立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产、学、研合作机制,签订合作协议,共同解决生产难题。在组织技术攻关中实行“三个一样”:技术攻关工作同其他行政工作一样安排;技术攻关取得成果同取得其他技术成果一样对待;技术攻关为企业创造效益同其他评奖项目一样给予奖励。

十年来,公司科协共组织验收完成技术攻关项目84项,为公司的技术创新,改善管理,降本增效做出显著成绩。

技术交流 提升动力

在组织“讲理想、比贡献”项目实施中,组织科技人员参加各项内容的技术交流活动,帮助科技人员提高创新能力,提供动力。

近年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围绕公司2000万吨/年含硫原油加工技术改造项目建设投产,组织召开了公司炼油技术交流会,邀请国内科研设计单位专家来公司进行加氢生产技术、含硫原油加工技术交流。邀请东北大学赵新军来公司举办“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讲座,学习创新发明方法,结合生产实际还举办了“高效节能技术、信息化管理技术、环境保护知识、企业与知识产权、外防腐技术待专题讲座”。

在技术攻关活动中,有针对性组织项目组成员到兄弟炼厂考察学习,通过技术交流,寻求解决难题的途径和办法。公司图书馆建立企业网络文献数据查询系统,为科技人员学习提供方便条件。有三项技术攻关成果先后获得省、市优秀科技成果奖,并推荐一项申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评审。通过“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平台,培养锻炼了一批科技骨干和创新团队,涌现了炼油专业领军式人物,成为公司科技和管理的领导者。

第9篇:科技工作管理办法范文

一、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认识,加快推进科技进步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能否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于科技进步程度。我作为县长,不断强化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认识,注重发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两年来,我始终将科技工作作为政府工作重点列入议事日程,调动班子成员积极性,发挥政府班子集体力量,明确主要领导、主要部门职责,做到科技与其他各项工作同部署一起抓。在发展实践中,我进一步深刻认识到,我县农业土地资源有限,增收幅度不大;工业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后劲不足;湖泊资源还没有得到有效开发,面临这样的困难仅依靠量的扩张无法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依靠科技和人才,坚持实施科技兴县战略,走内涵发展之路。两年来,县四套班子领导先后就我县的重点产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并赋予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思路新的内涵。我在处理关系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时,还注重发挥科技顾问团的重要作用,认真听取专家顾问的意见和建议,做到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近两年来,先后科学地作出了加快南山农业综合开发进程,对博斯腾湖实施整体经营开发,规划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制定工业经济发展优惠政策,这些工作已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二、认真落实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深入实施科教兴县战略

1、以科学的发展观念部署科技工作。一是在研究确立全县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坚持将“科教兴县”贯穿于发展经济的全过程,确立了向科技要质量,以科技增效益,用科技求发展的工作思路。二是县人民政府每年召开三次以上办公会议,专门听取科技工作汇报,研究部署科技工作,及时、有效地解决科技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三是建立健全党政领导目标责任制。始终将科技工作列在县乡两级的重要议事日程,县人民政府每年与各乡镇、各部门签订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明确职责,强化落实,严格考核,形成了全县抓科技的良好氛围。

2、以项目实施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我县始终把科技项目作为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积极论证、严格筛选,认真实施。同时坚持多渠道争取项目资金,努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两年来,我县共组织申报自治州重点科研项目3项,已落实项目经费4万元;争取科技兴州启动项目3项,落实资金28.5万元。其中,蓝翔食品水产公司技改项目周转资金7万元,农业局草莓种植项目贴息资金11.5万元,红沙梁湾综合养殖场周转金10万元;从自治区科技兴新办争取自身建设资金2万元;争取自治区地县技术开发课题即速生杨基地建设项目资金8万元;组织申报“博斯腾湖特种水产苗种早繁基地建设项目”落实资金25万元,已到位10万元;组织申报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博斯腾湖野生鱼类研究与保护”项目,落实资金8万元,今年计划拨款4万元;组织申报自治区星火计划项目即“博斯腾湖特种水产品引种繁育开发”项目,已落实200万元贴息,目前正在申报验收阶段。

在具体项目管理上,科技管理部门严把项目质量关,对申报的各类科技项目,多次组织业务人员或请相关行业专家深入实地进行考察,并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论证,努力把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并符合本地实际的项目纳入博湖县重点科技项目,并给予重点扶持。对于纳入博湖县科技计划的项目,项目管理部门严格按照《管理办法》与项目承担单位或个人签订项目管理合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还多次进行督促检查,项目实施后及时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验收,从而有效地保证和提高了科技项目的管理质量

3、以企业和农村为重点加强科技示范推广。在科技向经济转化的过程中,我们坚持面向企业和农村,建立科技经济一体化的有效机制,积极开展技术创新示范,推进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一是狠抓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近年来,农业、科技部门、龙头企业把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和农作物新品种传授和推广给农民,提升了农业生产经营的档次、科技含量和产量。如推广较为成熟的番茄新品种(早熟品种立原8号、红杂10号。中晚熟品种:新番4号、石红9号)和种植新技术(深沟宽垄高畦、膜下穴播、连片种植)。今年,工业番茄种植面积4.18万亩,同比增长32.2%。经测产,工业番茄钵盘育苗移栽产量平均每亩7.3吨,较常规种植产量高2吨。工业番茄实现农牧民人均增收103元。黄牛胚胎移植、冻精冷配技术、饲草料“三贮一化”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土壤深松耕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村沼气等一批农业科学新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应用。目前,全县农业科技覆盖面达到90%以上,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9.1%,农业已开始由粗放型向科技型、由数量型向效益型方向跨越。二是持续开展企业技术创新示范活动。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县蓝翔水产食品有限公司改制后,加大新产品科研开发力度,现已先后开发出十多种公鱼系列产品,并出口日本、韩国。辣味鱼罐头被国际农业博览会评为名牌产品,公鱼产品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腾湖”水产品被评为新疆农业名牌产品。2004年,蓝翔食品水产公司实现工业总产值1400万元。县凯泽公司、万福辣椒制品有限公司、鸿博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不断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番茄红素、系列辣椒酱、番茄酱等产品销往国内外。

4、加大科技投入增强科技发展后劲。为了增加科技投入,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千方百计争取经费,保证科技工作的正常开展。一是县人民政府每年坚持把科技三项费列入预算盘子,优先考虑,重点保证。两年来,我县科技三项费均达到当年财政预算支出的1%以上。2003年博湖县科技三项费达94万元,占当年财政决算支出的1.12%。2004年科技三项费达102万元,占当年财政决算支出的1.07%。此外,2003年县财政在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拿出1.5万元为县科学技术局更新了3台电脑,改善了县科学技术局的办公条件。二是制定优惠政策加快科技进步。2003年,制定出台了《畜牧水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大力扶持畜牧业、水产业发展。今年为发放的4122万元畜牧水产贷款发放贴息331万元,一批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畜牧业养殖大户逐步发展壮大。渔业发展基础设施得到完善,博斯腾湖鱼类苗种早繁中心和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基本完工。沿湖水产养殖开发带建设取得新进展,人工水产养殖面积已达1.36万亩,其中河蟹养殖面积0.9万亩。梭鱼试养及鱼苗鱼种培育、湘莲等相继引进并获得成功。这些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5、以健全的网络加快科技普及。按照“管理、吸纳、转化、创新”的总体要求,不断完善科技网络。县上成立了科技兴县领导小组,设立了科技兴县办公室,并根据领导干部变动情况及时调整科技兴县领导小组成员,切实加强对科技进步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乡镇科技机构健全,现有科技推广服务站(所)个;六个乡镇25个行政村全部配备了科技副乡镇长和科技副村主任;乡镇农民技术文化学校所,科技示范乡镇个。为加大科技信息交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县上还建立了科技活动中心和网络信息中心,面向县内外开展信息查询、信息服务,拓宽了信息服务领域。

6、大力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始终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围绕特色产业开发,采取综合与单项、骨干与普及、课堂与现场、项目与生产四结合的办法,开展科技培训,提高科技进步程度。一是建立科技人才库,大力实施乡村干部“素质工程”。目前,已建立、健全了全县各类人才信息库、企业在职职工信息库、个体人才信息库、企业人事信息库等13个人事人才信息库。2003年我县选派46名县、科级干部参加自治州党校和区内外培训学习;2004年选派了127名县、科级和一般干部参加自治区党校和区外干部培训学校学习培训。分两批选派了30名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到巴州巴音技术学院进行了为期15天的适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同时,还采取选派科技人员到基层挂职、参加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使现有人才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成为留得住用得上的专业人才。

二是大力开展“科技之冬”、“科技活动周”等大型科普活动,普及科技知识。两年来共投入培训资金14.24万元,举办各类培训班379期,参加培训的党员干部10800人次,企业管理人员700人次,农牧民43700人次,城镇待业人员3900人次;编印发放培训教材、资料10.76万份,播放实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光盘(录像带)704盘。通过开展“科技之冬”活动,广大农牧民致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2004年,博湖县荣获巴州“科技之冬”工作先进集体二等奖。2005年科技之冬活动于12月6日展开。目前,培训工作已在各行政村深入开展。

三是创新工作机制,优化科技人才发展环境。两年来相继出台了《博湖县选拔和管理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的意见》(试行)、《博湖县科技进步奖奖励暂行办法》、《关于批转〈博湖县重点科技项目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加强科技工作的政策、措施,同时我县把科技意识和科技素质作为考察、培养、提拔干部的重要依据。全县有24名专业技术人员先后被提拔到领导岗位(2003年14人,2004年10人)。208名专业技术人员被列入后备干部名单,1名科技副乡长转任行政副乡长;为干部、科技人员解决208套住房,每套补贴3万元,创造了有利于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发挥科技人员作用的良好环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