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股份制企业改制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军工企业体制机制发生重大转变,大部分军工企业完成公司制转型,不少企业改造为股份制。2007年国防科工委出台多项政策,尤其是《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实施暂行办法》,为军工企业改革创新现行产权制度扫清了障碍。到2007年底,军工集团所属的一级单位,近70%的军工企业已经进行公司制改造,其中,国有独资公司占公司制改造企业总数的62.3%,股份制企业(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占公司制改造企业总数的37.7%。而在股份制改革的进程中,民间资本注入比重仍然十分有限。从军工集团公司所属的一级单位已进行股份制改造的情况看,70%以上是通过债转股方式实现,集团公司成员单位参股的股份制企业约占25%以上,军工系统以外的非金融社会资本参与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的不足5%。近年来,随着军工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呼声愈来愈强烈,通过上市公司通过定向增发等方式收购军工资产和军工企业通过发行新股上市等方式,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革将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
二、我国军工企业股份制面临的问题
(一)路径依赖问题
“路径依赖”的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提出。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改革之前军工企业主要以国有独资形式存在。因此,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革必然受到所有权结构形式路径依赖的制约。进一步,军工企业的原有管理体制亦存在路径依赖,如治理公司与投资者、利益相关者、劳工关系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结构的要求。
(二)政府规制与市场化问题
军工产业进行股份制改革,由单一国有制转变为多种所有制,实际上是进行市场化改革。市场化是指用市场作为解决社会、政治和经济问题等基础手段的一种状态,意味着对经济的放松管制。由此政府也必然要进行一系列配套改革,改变原来的干预方式,并重新界定政府规制的边界。然而,与一般的垄断行业不同,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革中政府仍然保持控股地位,同时充当监督者和所有者的角色。由此,政府的职能定位和微观企业运行要求可能出现矛盾。
(三)配套支持政策问题
在国外,不少国家的军工行业都有针对性法律法规体系。如《1998―2000年重组国防工业法》、《2002―2006年俄罗斯国防工业改革与发展规划》等方案的签署和实施,为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革铺平了道路。同时,俄罗斯政府还成立了国防工业组织金融改革委员会,为振兴军工产业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而在我国,军工企业改制虽然具有一些指导性文件,但是其可操作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而且,在指出股份制改革之大方向的同时,如何解决相应的历史包袱、企业社会责任、资金配套和考核制度等等问题仍然悬而未解。由此,大大延缓了股份制改革的进程。
三、我国军工企业股份制的对策
军工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物质保证。因此进行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革对重振军工行业乃至宏观经济均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受路径依赖、政府与企业关系和制度缺失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困难,严重地影响了这一进程。为此,一方面需要政府的指导和有效推动;另一方面需要企业独辟蹊径。
(一)厘清政府与企业关系
目前,我国军工企业与政府关系基本属于一种隶属关系,这与市场化经济要求不吻合,也直接导致企业发展动力不足。而纵观发达国家,无论是美国的还是英国、法国,军工企业虽与政府部门更多属于合作关系,政府一般不干预军工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仅对于战略性的军工企业或者军工产品,政府对其在涉及国家安全、战略利益等重大关键问题上有控制措施,在研发和研制生产的投入方面有支持措施,在贷款、税收等方面有优惠措施。由此得到启示,在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革过程中的股权分配问题,可根据企业的重要性分为国家所有制、国有制与股份制相结合(部分私有化)、股份制(完全私有化)三种形式。完全或部分私有化的企业可以向政府或外国企业及公民全部出售或出售股份,允许外国公民或企业进行投资。对于不能实行股份制改革的军工企业则由国家拨款和定货;股份制改革企业必须与政府签订合同,保证国防定货的完成,其他方面则拥有经营的自由决策权。
(二)军工企业交叉持股
军工企业交叉持股是指两个以上的军工企业为了实现特定目的(如建立企业联盟、稳定公司经营权、降低企业风险等),通过投资和股权交换等方式持有对方一定比例的股份,从而形成企业法人之间相互持股的情形。在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应鼓励军工集团公司之间交叉持股,允许其主营业务资产整体重组改制。军工企业交叉持股对推动当前的股份制改革不失为一条好路径:首先,军工集团公司之间交叉持股在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同时,可继续保持国家对军工企业的控制地位,保证国防安全。其次,当前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革中最为困难的一环是如何分离军用和民用资产以及私有化程度等问题,在无系统的解决方案之前,军工企业交叉持股可谓是一个稳妥的选择,它将为未来的改革留足空间。再次,目前我国十大军工集团,每个集团都有自己完整的配套体系,每个子系统/零部件都有自己的定点单位。定点生产尽管有利于军工生产体系的稳定,但本质上造成资源浪费。军工企业交叉持股将有望改变这一局面,加强军工集团公司之间的联合与协作,实现国防科技工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军工行业整体经营水平的提高。
(三)股份期权计划
【关键词】 财务会计;上市公司;证券市场;重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日渐相互贯穿渗透,不同领域的财务会计制度已经不再是各自独立的一个单元,他们相通而相似,发挥不同作用的同时又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和共同基础,因此对不同的企业财务会计问题的整合分析很有必要。
1.上市公司财务会计问题综述
上市公司的财务会计问题在会计行业具有代表性,上市公司为了及时了解公司的发展状况,制定了财务会计报告制度,这一方面完善了会计制度,另一方面也产生了负面作用,有的上市公司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指使会计造假,导致会计舞弊、会计信息失真之风日渐盛行,违反会计相关立法的行为也越来越多,本世纪初的三次会计“信任危机”就是由此产生,诚然,在立法方面我国已经取得了显著地成果,1997年财政就了《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这是第一部会计准则;紧接着在1998年财政部又颁布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在2001年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至此,我国的会计立法可谓基本到位,这些规定基本上为会计各环节提供了法律准则,然而为何仍然出现各种问题呢?原因在于法律和准则是有相对滞后性的,法律和规章制度的制定是在问题出现后,会计立法往往在会计行业状况相对稳定的基础之上;再者是会计业务操作中情况是复杂多样的,而法律所能规定的范围只能是概括性范围,这就使会计操作当中仍有很大的变动空间,给违法分子创造大量机会。基于以上分析,在上市公司财务会计问题反面给出以下见解。
上市公司财务会计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基于股权结构的缺陷,大股东对公司大部分股权的占有,致使股权过度集中,股东之间相互约束的局面难以形成,小股东更是对大股东无力制约,监理会也无能为力,原因在于掌握大部分股权的大股东实际上已经对董事会、监事会有了操纵权,使上市公司的监督机构形同虚设,缺乏健全有力地监理考核机制。
对于上市公司财务会计问题的缺陷,首先要改进会计管理机制,改变上市公司管理层对会计部门的权力控制,保护会计人的合法职责上的权力,为会计人员设立权力申诉制度,在权力受到制约后可以及时向有关部门申诉并主张权力。其次要想方设法改变上市公司配股状况,改变大股东对上市公司享有绝对话语权的局面,使各股东之间形成有效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完善企业的监督制度,如,可以为了增加财务操控的难度,股权资格可以改单变量控制为多变量控制,把有违规操作行为的股东股权按违规次数和程度进行折扣。另外,要杜绝地方政府对上市公司财务的施压,使其不为了地方招商利益而影响公司运行。
2.我国证券市场财务会计问题概要
上述关于上市公司财务会计问题的简述可以为证券市场财务会计问题提供参考。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经济发展呈现出巨大的活力,经济活力的体现方式为多元经济的发展,然而随之而来的也有证券市场财务会计的多方面问题。上述上市公司的财务会计问题其实是证券市场财务会计问题的映射,因为上市公司的股份即是证券市场的元素,上市公司的财务会计问题和证券市场财务科文存在着同源性,但不能等量而视之,财务会计体系相对滞后,使财务会计制度很难适应实践中的需要。
证券市场财务会计问题来自上市公司的财务会计问题,体现在上市公司财务资料内容的局限性、可参考性和及时性上。具体来说上市公司给出的财务资料应该包括年度报告、半年报告、季度报告和每月分析,但实践中总是出现某个环节的遗漏,市场经济千变万化,在数据的及时性上也很难把握,上市公司给出的财务数据往往难以反映公司的即时信息,再加上上市公司财务会计信息的失真问题严重,是财务会计数据参考性下降,给证券市场的财务会计工作在成了很大的难度。另外,证券市场不仅需要企业财务会计数据的全面性,还要求数据的客观可靠性,是证券市场财务会计工作中能做出正确的市场分析,公布及时正确的指标,如果上市企业的各项财务指标不健全,必然影响到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给证券市场的运行造成阻碍。此外,自2008年以来世界范围内发生的几次经济危机也造成巨大影响,金融危机背景下,上市公司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负债负债问题影响了证券市场的灵活性。最后,由于我国企业界普遍存在的会计长期分部门管理,造成会计工作死板无创意,这体现在证券市场上尤为致命。
从上市公司的财务会计问题来看,缺乏必要的审查监督系统,上市企业的财务会计资料很难保证准确无误,使证券市场会计实效性受挫。加强上市公司财务会计监督是强上市企业的财务会计监督,是保障证券市场会计工作运行的当务之急。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会计师的重要性已经逐渐受到重视,要建立一套较为规范的会计师签证标准和签证制度,提高会计师的质量。另外要加强法律监督,尽快制定证券市场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会计职责义务,明确规定惩罚措施。这样才能根治证券市场会计工作出现的问题
3.股份制改制重组的财务会计问题析要
股份制改制重组中的企业财务会计问题涉及到兼并收购、资产剥离、股权转让、还是资产置换、资产托管,企业改制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对原有企业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另外一种是保留原国有企业而将其优良资产剥离出来组建新的股份有限公司,新有股份有限公司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在前一种方式的改制中,会计工作要做好转型承接工作,在后一种方式中,则要根据评估结果建立新账,在企业改制中,企业资产评估前必须进行清产核资,彻底开展清产核资工作有助于全面估量企业资产,避免有的企业管理者局部利益的驱动下瞒报谎报资产信息,在这过程中对于大企业的核资,可以采取上级部门负责制,避免当地部门与企业内部联合舞弊。在资产评估环节有的企业图省事,直接以货币资金注册新设,而绕过资产评估、资源置换等程序。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受到改制方案的限定操作不免出现漏洞。在企业改制中的呆坏账、不良资产的财务处理上,企业会计应当按照相关部门的批准意见,把呆坏账先从企业净资产中划分出来,核实估算清楚之后,将信息如实转交给相关部门,使相关部门依法做好企业资产继承,债务偿还工作。
从整体来说,企业股份制改革中涉及很多财务会计工作,涉及大量财务会计信息,有关财务会计的问题大部分为务实性问题,改制企业必须意识到,有关的财务会计问题,绝大部分为刚性的原则规定,因私利而挤占会计操作空间是不被允许的。在务实中,主要有企业职工经济补偿的会计问题和会计报表基础编制问题。关于职工的经济补偿,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是直接经济补偿,二是间接补偿。会计工作的中心是将企业的资金按照不同情况以现金形式发放到职工手中,在间接补偿上,基于前面对企业资产的估量,给与职工物质性的利益,如分配企业原有地皮,房产等,改革成股份制后,可采用西方资本主义股份制模式,给企业职工一定的股份,给职工以长远的利益。在会计报表的建立,由于企业股份改制,采用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将会随之改变,会计工作必须把这三者综合起来,使会计工作适合股份制企业的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会计工作错综复杂,涵盖多个领域,并且在不同的时期面临不同的工作问题,要全面把握会计行业的运行状况,,就要采用总—分方法,不仅要对会计行业有整体把握,还要对各行业各时期的会计状况有了解,横纵相互贯穿,才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会计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 姚红 上市公司财务会计问题研究 2006
[2]. 孙雨林 论我国证券市场财务会计问题 2005
关键词 文化产业 产权多元化 改革路径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党的十六大把文化单位分为两类:一类是公益性的单位,即为公共事业服务,隶属于国家的一些事业性质的部门;另一类是经营性的产业。它以生产的产品进入市场,通过市场实现它的价值。因此,中央规定,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在改制中要分别对待。文化产业产权多元化主要通过经营性文化单位的“事转企”改革实现。随着浙江省文化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成为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产权构建也成为改革进一步走向深入的关键。
一、浙江省文化产业产权多元化改革的现状分析
产权指所有权和从所有权衍生出来的其他财产权构成的财产权系统的统称。所有权本质上是一定社会中财产权在法律上的表现。一旦从法律关系领域进入经济活动领域。它就演化为产权关系。产权的“法律规定”和“契约”原则,体现的是制度安排,其内涵要比所有权宽泛得多。
产权多元化指企业的产权关系由原来的一元转为多元,由产权的集中转为分散,形成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产权的多元化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具体到文化产业。是指文化产业产权结构多元化,其主要实施途径是通过投资主体多元化,互相参股形成文化产业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股份制文化企业,改变文化单位国有产权单一的局面。文化产业产权多元化是目前浙江国有文化企业产权体制创新的焦点。
浙江省经营性文化单位以“创新体制、转化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为基本方向,按照分类分布和“单位性质要转变、劳动关系要转换、产权结构要转型”的要求,一批经营性国有文化试点单位已经实行转企改制。
2000年至今,浙江省共组建了8家国有文化集团,经过体制改革试点后,产业经营得以拓展。如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本部及所属9家出版社、期刊中心,除浙江人民出版社保留事业性质外,其余全部实行“事转企”改革。杭州市确定了杭州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等7家改革试点单位,共有5家单位列为省级试点。目前,7个试点的改革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后,文化单位存量领域的产业发展潜能得到释放。浙江省文化宣传单位探索将宣传业务和经营业务“两分开”,将经营业务剥离组建相对独立的经营公司,同时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根据企业不同的性质、类型,采取国有独资、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合作制等不同方式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其中吸收社会资本尤其民营资本进行改制的股份制公司使得文化单位呈现产业产权多元化特征。
浙江省经营性国有文化试点单位转企改制工作呈现以下新趋势:
1 经营性国有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由点到面全省范围内展开
2003年浙江省省文化厅等六个省级试点部门和杭州、宁波两市的试点工作已经取得初步成果。2005年浙江省又决定全省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工作。目前改革工作正在由点及面地展开。杭州市的改革已经由文化演艺、新闻媒介、出版发行扩大到卫生、体育社科等大文化系统,各区、县(市)60%经营性文化单位已经转企改制。宁波市的文化体制改革从10家试点单位扩展到全市所有宣传文化单位,从市级扩展到11个县(市)、区,从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演艺扩展到整个宣传文化领域,从存量改革扩展为用新的体制机制发展增量。
2 民营企业参与国有文化单位意愿和步伐加快
浙江文化产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民营化程度较高,文化产业所有制结构已经得到调整。2007年,全省已有文化企业4万余家,涉及影视、印刷、艺术品经营、会展等10个行业,投资总规模逾230亿元,总收入达300亿元以上,从业人员50余万人。广厦集团、横店集团、宋城集团等一批龙头民营文化企业发展迅速。《浙江省文化产业项目投资指南》中对民营资本市场准入、政策扶持、主导产业等一些列问题进行了明确说明,为浙江宽裕的民间资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鼓励一批文化企业参与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广厦集团、横店集团、雅戈尔集团等民营企业都分别以不同方式参与了一些文化单位的改革发展。2006年课题组和宁波市文广新闻出版局文化产业处合作的“宁波市民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意向调查”中,在被调查民营企业中,在文化产业领域已经有投资项目的有占9.9%,有计划投资文化产业领域的占88.3%。
二、浙江省文化产业产权多元化改革存在的问题
产权多元化就是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为了更有效地实现文化单位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以及文化单位活力,通过有偿出让国有企业的部分产权,对产权结构进行合理调整的一种方式,其核心内容是要改变过去那种单一的国家所有制,代之以一种多元化的共同所有制结构。在浙江省文化单位改革发展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还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
1 参与文化单位改制的民营企业获得平等主体待遇的问题
民营企业参与文化单位的改制,遭遇政策性限制。民营企业只能获得一定期限的经营权与收益权。不能获得实际的控制权,因而削弱了他们进入文化单位改制的热情。不同所有制的产权主体在竞争中权利义务不对应,影响改制的文化单位市场主体地位的形成,将导致非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不仅受制于市场化程度,更受制于产权主体状况,难以形成真正的竞争格局与态势。
2 改制单位思想解放不够,影响了和民营企业的合作进程
改制单位思想不够解放,观念不够更新,对民营企业有看法,甚至有陈见。认为与民营企业合作就是资产流失,总觉得门不当户不对。认为民营企业投资文化产业不是心血来潮,就是急功近利。因此,在谈判认识、合作协议条款、改制后单位组织结构中,两者的合作是不平等的。有些协议内容,并未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来制定。民营企业始终处在被动的从属的位置,民营企业的利益往往被忽视。
有些改制单位思想不统一,步调不一致,缺乏改革的勇气和魄力。浙江省民营企业参与文化单位的改制往往是政府相关部门“拉郎配”的结果。在改制过程中,许多改制主体缺乏改革动力,呈现“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改制阻力很大。往往是民营企业热情高涨,改制合作文化单位态度冷淡。广厦传媒参与浙江歌舞剧院改制过程中,浙江歌舞剧院内部思想不统一,有些问题讨论一年之久还没有形成共识。以至于雅戈尔集团参与东南商报的500万元资金,广厦集团参与浙江歌舞剧院改制的2800万元资金,一年后还一直闲置在银行的账户上。
3 改制进程相对滞后,法人治理结构还不完善
在改制文化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方面,还有许多问题需
要探索和解决,比如董事会与经营层职责不明,缺乏外部董事及监督,经理层市场化评价和选拔机制还不完善等等,以至于有些改制文化企业经理层形同虚设。
4 历史遗留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改制遇到最棘手的问题是职工的身份置换问题。事业编制改为企业编制,退休待遇、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都会出现较大的落差,改制的阻力相当大。浙江歌舞剧院要完成改制,其成本大约需要4000万元。剧院自身显然是无能为力,而广厦传媒势必也要等到浙江歌舞剧院完成事转企后,对其非经营性资产剥离、不良资产核销及职工安置费用提留后的国有净资产进行评估,并折算成其股本,广厦传媒即按照股比结构投入现金,完成新公司的注册。由于歌舞剧院改制资金和保障政策得不到落实,使得原定的改革方案难以实施。
5 改制政策不配套,信息不对称
文化体制改革涉及面非常广,土地、人事、资产、福利保障等方面,每项工作都回避不了,都要一一落实解决。中央、省里和市里出台了许多文件,但具体运作起来,参照标准很难确定。一些职能部门对文件精神的领会不一致,各级职能单位的意见不统一。比如土地问题、养老保险问题,银行贷款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评估体系,许多文化产品的生产无法获得银行方面的支持。如电视剧生产,国外有版权抵押的行为,我们的银行没有相应的评估体系,再加上知识产权保护上的问题,无法判断其产品的预期价值。资产评估和审计方面,往往是以改制单位说了算,而民营企业则一知半解。对民营企业来讲,面对很多国有单位里的问题。几乎就是雾里看花。
6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杭州市政府组建杭州文化发展投资有限公司,被授权经营杭州市经营性企事业单位。浙江省文化单位国有资产普遍采取授权经营形式。但是文化单位的资产经营情况、资产质量情况和资产监管情况都不清晰。
三、浙江省文化产业产权多元化改革的实现路径分析
1 对浙江省国有文化单位进行一次全面的清产核资
鉴于长期以来的事业体制而形成的国有文化单位普遍忽视资产管理和成本核算,存在着资产和债权、债务不清,家底不明的问题,建议对国有文化单位进行一次全面的清产核资,以摸清家底,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清理债权、债务,界定产权,进行资产评估,对国有文化单位的资产状况,包括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净资产,需要评估的无形资产,需要核销的坏账和逾期的库存数额,以及人员结构和社会保障状况、企业非经营性资产等,进行分门别类的统计,核实企业资本金,测算改革成本,为制定文化产业产权多元化改革总体方案提供依据。
2 把浙江省经营性文化单位从“事业体制”中分离出来
从文化体制改革具体实施和操作的角度看。“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其边界还不十分清晰。在此情况下,为抓住当前的有利机遇,加快文化体制的改革步伐,应当按照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原则,把三类国有文化单位从“事业体制”中分离出来:一是演出、娱乐、会展、影视、音像、体育健身等竞争性文化行业中的国有文化单位:二是科技、财经、汽车、时尚等非意识形态的国有垄断性行业的传媒单位;三足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国有垄断性文化行业中除了少数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等直接关系到国家意识形态和国家文化信息安全的国有文化单位,包括近几年来组建的仍具有事业性质的国有文化产业集团。上述三类国有文化单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产业化、市场化的程度较高,都是属于可以面向市场的营利性文化行业。
3 竞争性文化行业中的国有文化单位产权多元化改革模式
对于浙江省演出、娱乐、会展、影视、音像、体育健身等属于一般竞争性文化行业清产核资、界定产权,落实企业的法人财产权,结合国有文化资本的战略性调整,通过股份制形式实现产权多元化改革。
――少数国有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演出集团、影视集团等),应当在国有资本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的前提下,通过引入民营资本的“增量”投资或转让部分国有“存量”资本而实现产权多元化改造,从而有利于国有资本继续在这些行业发挥引导性作用。
――中小型国有文化企业。采取包括经营者和职工自愿投资人股的多元投资主体的股份制改造,或国有资本退出的方式。以及租赁、承包等非产权改革的方式搞好搞活;鼓励各类优势文化企业采取跨地区、跨行业的收购、兼并、托管、联合等形式发展壮大;对于少数长期经营亏损、资不抵债,实际上已经失去经营能力的国有中小型“空壳”文化企业。应当按照法律程序,坚决实施政策性的破产关闭,以避免国有资本继续流失。
4 非意识形态国有垄断性传媒单位产权多元化改革模式
对于浙江省科技、财经、汽车、时尚等非意识形态的国有垄断性行业的传媒单位应当区别不同情况,在清产核资、资产评估、界定产权,从“事业体制”分离出来的基础上,按照规范的股份制改造和国有资本逐步退出等方式实现产权多元化改革。
――由国有传媒单位投资经营的非意识形态媒体,根据其行业地位和经营状况,分别采取吸收相关社会资本,改组为由国有资本绝对控股、相对控股或参股的股份制企业,或由经营者和职工投资人股,同时吸纳社会资本,改组为多元投资主体的股份制企业。
――由国有和民营两个方面事实上共同投资、合作经营,双方合作和经营状况良好的非意识形态媒体,应在界定产权、资产评估的基础上,改组为由两个以上出资人投资入股的股份制企业。
――由国有传媒单位提供刊号,而由民营资本事实上承担全部投资运营资金并实际担负日常管理运营工作。双方在合作中问题和摩擦较多的非意识形态媒体,则可一步到位,使国有资本有序退出,为民营经济在这一领域的发展留出一定的空间。
5 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国有垄断性单位文化产权多元化改革模式
浙江省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国有垄断性投资经营行业的传媒单位,尤其文化产业集团,集中了浙江省文化产业相当一部分优质资产和优质资源。对于这些文化单位,应该对其产业体制形式做出特别的制度安排和必要的技术处理,从而有利于最终实现国有文化产业集团从事业体制向企业体制的历史性转变。
――对于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等少数直接关系到国家意识形态和国家文化信息安全的要害单位,以及主要承担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国有传媒单位,继续实行国家财政支持的事业体制;对于该行业多数可以产业化但同时又或多或少涉及到国家文化信息安全的国有文化产业集团的母公司。应当区别不同情况,分别进行以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或国有控股、多元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为目标的产权多元化改革。
――对于国有文化产业集团下属的子公司。可以有选择的吸收社会资本,组建国有资本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的
股份制公司。积极鼓励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促使以国有资本控股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利用资本市场的投融资功能迅速发展壮大。
四、推进浙江省文化产业产权多元化改革 的对策建议
1 改进产权结构政策,确定多元产权文化企业各经济主体的平等地位
在产权多元化文化企业中,不论是国有经济主体还是非国有经济主体。都具有平等的地位,应一视同仁,取消差别或歧视政策。以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潜能共同促进文化企业的健康发展。在企业中根据投资额的多少享有相应的收益权和决策权。明确国有经济主体和非国有经济主体的同等法律地位,国有经济主体在企业中不享有超越其他经济主体的“特权”。特别是行政特权。
2 加强国有文化改制单位人力资本市场化改革
国有文化事业单位存在大量富余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有的是传统体制遗留下来的,有的是被体制束缚的现实生产力。因此必须付出必要的代价及早地解决国有企业职工身份问题,使它们成为增值的人力资本。文化企业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货币资本一样,已经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参与文化企业的生产过程。人力资本应该参与收益分配。必须注意的是,要区别异质型人力资本和同质型人力资本之间的转换。
3 进一步吸引非国有产权主体,放宽投资领域、拓展融资渠道
浙江省民间资本雄厚,民营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同时民营文化企业对参与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有强烈兴趣。因此要积极支持、引导、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文化事业单位改制。同时积极引进和利用外资外商,在继续引进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大力引进和利用包括港澳台资本在内的境外资本以直接投资方式参与经营性文化单位股权或资产改制。培育和发展各类基金、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机构、经纪公司和证券公司等机构投资者,通过投资、控股、参股、委托、债转股等方式。加快文化企业形成多元持股。
5 完善经营性文化企业产权交易。规范产权交易市场运营
――完善浙江经营性文化产权交易市场,提高其系统化和网络化水平,大力培养产权交易信息网络建设和有关的专业人才队伍,提高人员素质,改善服务质量。
――制定加强经营性文化产业国有产权交易管理的办法和实施细则,确保经营性文化企业产权改革的公开、公平和公正。从资产评估机构及政府职能部门认定向公开、公正的产权交易市场竟价招标评估转变,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产权转让中的暗箱操作、低估贱卖等问题。
――制定政策。促进文化企业产权交易市场的股份制改造和合并整合,鼓励产权交易机构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合力,强化产权交易市场的规范运营和管理。
对缓解我国就业压力问题的思考,笔者有以下个人见解。
一、国家有计划安置就业
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我国部分高学历人才已步入闲置浪费与求才不得的怪圈。大城市,研究生、本科生人浮于事、学非所用,长期找不到工作;边远山区、农村和基层,有科学文化知识的人才却奇缺,有的热血青年在穷乡僻壤适应不了“水土”,一些技术岗位不能吐故纳新,基层乡、镇因无人事编制将其拒之门外,特别是科技、卫生、教育、法律、经济、农牧等专业性人才,有的早已严重缺位、青黄不接。个别地方出现了青年学生宁做保姆也不离开都市,大三在校生不惜牺牲学业忙于求职筹划,学成归来者也有感叹怀才不遇的。
这些问题的产生,不完全是择业者主观原因,也非我们的伯乐不识千里马。要使我国现代高学历人才学有所用、人尽其才,解决好人才浪费与需求的矛盾,单靠人才市场本身不能实现,国家在就业政策和机制上作相应调整很有必要。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所必需的人才,各级政府应建立人才需求库,由国家有计划安置;对机关、事业单位,中、省企业的就业岗位,由有关部门组织公考、择优选拔;对县城以下边远山区所需的人才,由政府定向选招,政策性分配;对不服从分配安置、学业与岗位严重背离、不主动求职长期待业者,应采取限定与抑制办法。全社会都要倡导和激励青年学生到祖国艰苦的地方,到农村这个广阔天地去锻炼自己,发挥才干。
二、重振国企为精英提供就业舞台
由于国企大量改制,使不少进入中年、技能单一、文化偏低的工人失去了岗位,且难以再就业。他们常为留恋过去同甘共苦的工友生活而失落、自悲和烦躁不安,他们在奔波流离中常冒险去闯谋生之路,他们往往因就业和生计而群体上访。国家为保其基本生活,耗去大量财力;为帮助其再就业,各级政府想尽办法,持续投入。这种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做法,当初确实欠妥。
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我国的经济建设要发展,国有企业是支柱,要解决好13亿人衣、食、住、行,国有企业肩负着无可替代的社会责任和主导作用。因此,是否走“低工资、多就业、平稳过渡”的老路,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应该重新思考和定位的课题。在此,笔者认为,重振国企雄风,增加国企就业岗位,是人心稳定、社会和谐的有效之举。
一些地方企业改制,不仅使资产流失,更重要的是由于人员分流安置不当,让一些技能人才无法链接,独特工艺失传,这需要我们付出多少努力才能恢复。因此,要重塑国企形象,使国企再度辉煌,成为我国就业风向标,选择人才是关键。一要严格公开选拔高学历精英,二要不分城市和农村挑选优秀、有独特技能的人才;三要特别注重对企业经营者的选拔、任用和监管。同时要迅速恢复和扩大生产,让赢得岗位者尽快安居乐业,凝聚人气,顺乎民心。
为了解决就业岗位,目前生产经营暂不景气的,国家可通过政策、税收、补贴等方式,对行业、企业间的利益分配进行调整、平衡,使其能生存发展;政府还可将增加就业,减少低保支付的费用投入企业再生产,让就业者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社会创造价值,获得收入,由政府输血变为劳动者造血。这样,于国于民都有益处。
三、发展股份制拓宽就业路
股份制企业的建立,拓宽了我国就业门路,为各类人员提供了宽阔的就业平台,刺激了岗位竞争,使具有创新、开拓意识的择业者有了用武之地。
目前我国股份制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和结构成份比较多元,政策适用、用人制度、分配方案等,企业间差异很大,客观上具有一定的就业空间。因此,国家应大力发展股份制企业,采取多渠道融资扩建,同时对股份制企业应提出相应的就业安置要求,关注其社会效益。企业以解决就业岗位为己任,为国分忧;政府以安置人员为条件,帮助解决其实际困难,以实现在可持续发展中寻求经济增长。
四、兴办民营企业鼓励灵活就业
民营企业——市场经济的先驱者和试验者,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对缓解就业压力,丰富物质文化生活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由于民营企业具有投资少,对从业人员要求不高,工作时间灵活,就近就地实现就业等特点,很适合第三产业发展和农副产品加工建设,也是安置技能单一,文化偏低求职者就业的主要渠道。当地政府可大力倡导和组织下岗人员、城镇中年轻的失业者,积极兴办家电维修、家庭保洁、托老托幼、小学生接送、餐饮服务、小商铺开设、农副产品加工,建立“回引工程”等,尽量开发灵活就业岗位,走自谋职业之路。
搞好民营企业的发展,一要政策到位,二要鼓励引导。各级党委政府要胸怀大局,忧国忧民,积极帮助解决好民营企业发展中的具体困难,使其经营正常,不断壮大;各级政府部门要不折不扣落实好国家制定的各项优惠政策,扶持社区就业发展,在小额贷款、税费减免、社会保险、登记服务等方面,都要充分体现党和政府的温暖,实事求是地雪中送炭;各类求职者要转变择业观念,主动热心从事社区服务、社区就业工作。为使民营经济能健康发展,我们还必须加快农村、城镇人才资源开发,对原国有企业和农村的一大批有技术专长的能工巧匠、有奉献精神的仁人志士要高薪吸纳,让他们真心诚意为企业生存努力,为经济发展献策。
五、促进农、林、牧、渔兴旺引导民工回归田园
城市经济体制的放开搞活,刺激了亿万年轻力壮的农民进城务工。但因部份地区务工“盲流”,导致一些城里人失去岗位,民工进城后找不到工作;由于生产要素在流动,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型,产业升级的悄然展开,城市的就业形势会更加严峻,一些务工者将更难以找到岗位;因大量民工进城,“农转非”迁徙,农村劳动力缺乏,边远山区已不少田地荒芜。不少留守的老弱幼小得不到家庭应有的帮助、关怀与教育,青少年性格畸形,厌学严重,一些村舍早已人去楼空,即使鸡犬相闻,却也互不往来。这些新的社会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
国有企业改制,本文特指由原国有企业改为股份制企业。从形式上看,国有企业改制后,企业内部确实形成了一套不同于原国有企业的有效治理结构,即建立了一套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总经理之间相互制衡的机制。但由于诸多内、外部原因,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本文拟针对我国国有企业改制后的权力制约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我国改制企业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的建议。
一、我国国有企业改制后的权力制约机制现状
国有企业改制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试点推广以来,不可否认的是,其在明确产权关系、理清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方面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如:国有资产属全体人民终极所有,国务院代表全体人民统一行使国有资产所有权,中央和地方政府分级管理国有资产,授权大型企业集团和控股公司经营国有资产;证券市场上,深、沪两个证券交易所经过十年的发展,现已有千余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近5万亿元,其中国有改制企业占相当大的比重;改制企业内部初步建立了以股东大会——董事会——总经理为一条线的决策执行机制和以股东大会——监事会——董事会和总经理为一条线的监督机制。但是,从国有企业改制后的实际经营成果来看似乎并不十分理想。从上市公司的有关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到,大多数国有改制企业的经营情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有的呈逐步下滑之势,甚至在上市第一年就出现亏损。这表明国有改制企业的权力制约机制仍很不健全,存在诸多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股权结构不合理。国有改制企业的股权设计方案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的国有股比例都在70%以上,并且不能流通。这样就造成两个方面的后果:一方面,代表国家的有关机构仍然在通过国有股权控制企业,这与过去受国家委托的企业主管部门任命经营者管理企业大同小异,许多改制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几乎就是原工厂制下领导班子的简单过渡,股东大会形同虚设,董事会成为凌驾于股东大会之上的权力机构,企业内部难以形成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和法人约束机制;另一方面,由于国有股不能流通,众多分散的中小公众股东根本无法也无力通过资本市场来影响或约束企业经营者的行为。
2.没有制约国有股权委托机构的机制。国有改制企业最大的股东是国家,其所有者名义上是全体人民,但实质上是所有者缺位。虽然所有者缺位,但终究还得有个所有者代表。为解决这个问题,国家通过层层委托关系,授权某级国有股权委托机构向企业委派人,行使国有股权,这个人通常就是企业的主要经营者。但新的问题又产生了,谁又来保证这一国有股权委托机构的目标利益是与终极所有者的利益相一致的呢?目前来看,还没有一个制约国有股权委托机构的机制,其所选派的经营者的经营业绩与委托机构没有直接的利益联系,经营者即使导致企业破产也无法追究其责任,这就造成了委托机构选拔更换经营者时除了经济方面的考虑外,社会的、行政的、乃至私人关系,同样具有实质意义。
3.委托机构对人缺乏有效监控手段。国有股权委托机构向企业委派人经营控制国有资产,期望人与自己的目标取向一致,但由于二者间契约的不完备性(契约中存在许多不确定事项,如股利的确定、归还股本金的规定等)、信息的不一致性及利益上的差异,极易产生“内部人”控制问题,即企业内部人员取得企业控制权的相当部分,并以此来侵蚀作为“外部人”——股东的合法权益。这时,作为委托机构,理应采取有效的措施监控人的行为,使之与委托人的利益目标一致。但事实上,由于缺乏前面提及的制约国有股权委托机构的机制,导致委托机构缺乏动力去监控人,有时甚至会产生委托机构与人勾结起来,共同损害终极所有者利益的行为。
同时,委托人通过监事会和内部审计部门的监控作用也极为有限,这是因为改制企业中的监事会和内部审计部门缺乏应有的独立性,他们在很多方面受制于董事会和总经理,很难直接对董事和经理采取措施。结果是,人通过关联交易“高进低出”转移国有资产,进行在职消费(主要指用公款请客送礼、吃喝玩乐),无视小股东的利益,追求短期行为以求得政绩等。东方锅炉、大庆联谊的原主要经营者集体舞弊侵吞国家资产的案例,便是委托机构对人缺乏有效监控手段的典型佐证。
4.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目前,我国对改制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仍然沿用原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即主要通过行政提拔和有限的报酬激励。对于行政提拔,除了考虑经营者的经营能力以外,政治的、社会的因素同样重要,并且极易诱发经营者追求短期行为以获得政绩,因而靠行政提拔来激励经营者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作用是有限的。至于报酬激励,我国对国有企业经理人员的报酬设计制度是很不合理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上限过低,我国曾规定,企业经理人员的奖金与企业的业绩挂钩,但上限是工人平均工资的3~4倍,而在美国,经理人员的平均收入是一般员工的158倍,在日本则是32倍;二是报酬结构单一,一般都是以工资和奖金组成,而股票收入相当少,大多数改制企业中董事会成员拥有股票数额不多,有的甚至根本不持有本公司股票,出现“零董事”、“零监事”的怪现象。这种不合理的报酬激励设计,使经营者有更大的动机去追求在职消费和寻租,而不是努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二、构建我国改制企业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的建议
1.调整股权结构,实现股权多元化。改制企业股权结构的不合理,不仅导致资本市场的约束机制失效,而且使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制衡机制弱化。为发挥资本市场的制约作用,让各投资主体之间相互制衡,必须逐步对现有股权结构进行调整。为此,笔者认为有两种思路可以考虑:①减持国有股权,将国有股权向社保基金转让,充实社保基金。②将部分国有股权转为优先股。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保证国家拥有股利分配和剩余财产的优先权,而且可以在股权结构变动不大的情况下分散决策控制权,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同时也缓解了国有股流通对二级市场的压力。
2.建立制约国有股权委托机构的机制。国有股权委托机构,一般是国务院某一主管部门或国有控股公司。要使他们有压力、有动力严格考察经营者的经营能力,有效监督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制订明确的经营者选聘解聘标准,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非常必要。为此,我们可以引入两种机制:一是竞争机制。首先是组建若干个国有控股公司或持股机构,每个国有控股公司的规模不宜过大,然后把他们推向市场,相互竞争。经营业绩好的控股公司或机构可以吸收更多的国有股权,扩大规模,其主要的管理者可以留任或升职,并可按一定方式和比例分享企业剩余收益;经营业绩差的控股公司或机构则要面临向其他委托机构转让国有股权以缩减规模的压力,并且其主要管理者要受到免职或降级的行政处理。二是破产机制。若由于控股公司所委派经营者经营不当而导致所属企业经营困难甚至破产,进而引起控股公司资不抵债的,应允许该控股公司破产或被其他委托机构接管,其负责人也应随之下台。
当然,实施这两种机制必须有一个前提条件,即政府只可以在组建控股公司或机构之初任命其领导者,而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则必须完全根据市场选择来确定控股公司或机构的领导者。
3.建立企业家(经理)市场。现在,我国改制企业中的主要经营人员大都沿用行政任命制,且由于选聘、解聘经营者没有明确的标准,使得这一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结果是:在职的企业经理人员由于缺乏外部经理市场的冲击和压力而得不到有效的约束和激励,与之对应,外部许多才华横溢的人才却得不到锻炼的机会和施展才华的场所。因此,建立经理人市场刻不容缓。
背景
笔者所在企业原是国有企业,属于中小型企业,现在改制为股份制企业。企业改制前存在诸多问题:(1)员工结构不合理,员工积极性不高;(2)员工工资待遇低,工资待遇分配原则不合理;(3)流动资金紧张,融资能力差;(4)生产效率不高,产品竞争力不强;(5)销售渠道不畅,销售队伍涣散,销售费用居高不下;(6)企业文化不健全,企业宣传不理想。因此,企业改制后将面临生存和发展的挑战。结合本企业改制前后的实际情况,笔者通过近段时间来的思索,认为改制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应作如下几方面努力。
1改制企业需要观念转变
从产权制度入手进行的企业改制,是多年来国企改革迈出的最大一步,但是改制企业首先面临的问题是观念的转变,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观念还更多地停留在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理解和认识。国企改制后归结起来要完成三项任务:观念转变、机制转变和运作转变,基础是观念转变,核心是机制转变,但最终要实现运作的转变。
观念转变是企业能够取得管理提升和稳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企业最难解决的问题。企业通过前期的机构精简、全员下岗、公开聘用、员工自由认股等改革措施,已经增强了员工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但是长期以来企业运行环境相对封闭,很多管理者并不十分清楚以下问题:(1)、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到底是怎么样的?(2)、国内外效益好的公司是怎样进行管理的?(3)、企业在管理上的差距是什么?(4)、企业需要学习什么样的管理工具和方法来缩小差距?
企业有计划地对员工进行培训,目的是使企业员工的观念、尤其是中高层管理者的观念得到实质上的提升,使员工对“市场”、“企业”、“客户”、“政企关系”、“银企关系”、“竞争与合作”等问题得到充分的认识。这一系列认识上的转变进一步让企业管理者开阔思路、看到差距,将长期以来形成的僵化、被动的理解转变成为一种主动、积极的认识,同时也提高员工对转变观念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2改制企业需要改变管理体制
改制企业管理体制要改变,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来提高和完善管理体制,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产权人与管理者身分的变化,是企业改制前后体制最大的变化,改制前厂长是企业产权的法定代表人,也是管理的第一责任者,改制后董事长是企业产权法定代表人,总经理是管理第一责任者,两者可以不是同一个人。董事长带领董事会成员制定企业的发展方针和目标,然后由总经理带领管理层去完成董事会制定的任务。因此,企业改制后要明确各自的职责分工,要明确各自的责任大小,要完善以利于企业发展的各项规章制度。
改制企业考核制度要改变。改制前,企业的工作考核制度不够完善或者考核不够严格,有的甚至流于形式,改制后,企业的工作考核制度要修正完善,更要严格执行,做到奖罚分明,形成相互激励。要让员工充分认识,只有努力为企业工作,为企业多创造效益,才能为自己创造发展空间,为自己多创造收入。
改制企业分配制度和劳资关系要作相应的改变。改制前,企业是国家投资的,企业除了上交给国家税收外,企业分配制度主要考虑职工的工资和福利,,企业产生的利润都用作企业的再投资。改制后,企业是各股东投资的,企业除了上交给国家税收外,在保证发放员工工资待遇前提下,也要考虑股东的股金分红,还要考虑企业的发展资金。企业改制前,企业员工的聘用和解聘,主要是以计划经济的指导思想来进行,但是很难真正按照企业的需要来决定员工的聘用与解聘,企业改制后,企业员工的聘用和解聘,应该按照市场经济为导向,根据企业的需要来进行,依据劳动法来协调劳资关系。
3改制企业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营销策略
改制企业在营销管理中面临的关键问题有:(1)面对激烈竞争的国内市场,如何制定切合企业实际的营销战略,尤其是竞争策略以保证销售额的实现;(2)如何改进营销组织和销售渠道的管理,适应新的营销战略,提高运营效率;(3)如何通过有效的销售政策调动销售队伍和经销商的积极性;(4)如何控制销售成本,以取得较好的投入产出比。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进行认真思考,以改变改制前的不利局面。
首先考虑制定市场策略,市场策略实际上是指公司的市场运作手法,是依据竞争需要制定的,应当能够如实地体现企业的个性化特点以及积极进取的精神。通过对客户市场、竞争者市场、销售渠道以及内部营销环境的深入调研分析,确定产品战略及投入、产出和盈利计划,并制定市场开拓的具体策略和营销行动计划。
其次考虑重组营销组织,营销组织是对营销策略提供组织支持和保障服务的。根据新的市场策略和对目标市场的深入分析,对企业目前的营销组织提出整合方案,明确企业的整合营销模式,建立起新的内部营销组织和销售渠道,确定营销组织合理的集权、分权原则,明确有效的营销管理体制和领导体制,进行部门的职能分解和岗位的职位描述,充分发挥组织的指挥、调度、协调、控制效能,提高营销组织驾驭市场的能力。
考虑培养销售队伍,所有的策略和行动都要落实到人去执行,因此销售人员的素质、技能便成为销售实施成功与否的重要保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将培训工作长期化、制度化,有计划地对销售队伍进行培训。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可以使企业的营销人员更新销售管理观念,掌握一定的专业营销技能,为企业培育一支能打硬仗的营销队伍,提高其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并使营销策划方案能够顺利地得到贯彻和执行。
考虑营销流程、考评激励制度,营销流程、考评激励制度是营销管理体系中重要的支撑环节,有效的销售政策可以保证营销策略的有效执行。在销售政策上,根据企业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的现实,对原来的考核指标体系进行完善,既保持政策一定程度上的延续性,又能起到鼓励销售人员的激励效果。营销流程、考评激励制度要做到流程清晰、目标明确、奖罚分明。
4改制企业需要实施扩张战略
改制企业在内部管理提升的同时,应该抓住机遇,以发展战略为指导,梳理内部管理,实施扩张战略,提升企业竞争力、扩大企业规模和提高企业利润。企业在制定扩张战略之前,首先考虑企业所处的法律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技术环境等,综合分析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找出企业的发展机会,通过对行业市场吸引力和企业自身竞争力的分析,从而制定扩张战略。企业的扩张战略制定和选择要遵循科学谨慎的原则。
选择聚焦战略,即使用单一产品或服务的集中增长战略。聚焦战略就是企业通过集中自身资源能力和组织精力向特定的目标客户提供他们真正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该战略的前提思想是:企业业务的专一化,能以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效果为某一狭窄的细分市场服务,从而超越在较广阔范围内竞争的对手们。这样可以避免大而弱的分散投资局面,容易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选择多元化战略。多元化是一种使用最多、也最有吸引力的扩张战略,因为它创造了将存在于不同的经营业务价值链之间的战略匹配关系转变成竞争优势的机会,这些机会包括:(1)将专有的领先技能技术或生产能力由一种经营转到另一种经营中去;(2)合并不同经营业务的相关活动,降低经营成本;(3)在新进入的经营业务中借用企业原有品牌的信誉;(4)能够为自身营造有价值的竞争能力的协作方式而实施相关的价值链活动。实行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其各业务之间的相关性越大,技术移植和降低经营成本的机会以及协同创造新资源能力和生产能力的机会就越大,同时创建竞争优势的窗口就越大,获取战略匹配利益的多元化经营企业能够获得比各业务分别采用独立战略所获得的总和还要大的业绩。
选择一体化战略。通过收购同类企业达到规模扩张,是企业生产能力扩张的一种形式,这种扩张相对较为容易和迅速。这在规模经济性明显的产业中,可以使企业获取充分的规模经济,降低成本,获得竞争优势。根据市场需要和生产技术可能的条件,充分利用自己在原材料、半成品的优势和潜力,决定由企业自己制造成品或与成品企业合并,组建经济联合体,以促进企业的不断成长和发展。企业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扩大经营规模,由自己来生产材料或配套零部件,也可以向兼并供应商或与供应商合资兴办企业,组合联合体,统一规划和发展。一体化的战略利益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通过联合采购、生产、销售等业务流程可以实现经济性,不仅可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而且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和稳定交易关系;(2)提供了进一步熟悉业务上游或下游相关技术的机会,这种信息技术的获得对原有业务的开拓和发展非常重要;(3)确保企业在产品、原材料等供给紧缺时得到充足的供应,或在产品需求较低时获得一个产品输出渠道。
5改制企业需要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能够凝聚和焕发企业员工的归属感、积极性、创造性,要真正成为一流的企业,就要借助企业文化力。美国幸福杂志曾深刻地指出:没有强大的企业文化,没有卓越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哲学信仰,再高明的企业战略也无法成功。
企业文化最主要是价值观念,要通过沟通来统一各员工的价值观念,在企业发展的问题上形成共识。企业领导者是企业精神建设的关键,尤其是总经理以及管理人员价值观的统一,是企业一切经营管理活动开展的基础。如果企业的骨干人员缺乏价值观念的沟通,只凭关系和热情去运作一个企业,就会出现在重大关键问题上无法一致,彼此容易误解、猜疑、无法彼此信任的现象,严重的会导致经营战略无法实施。
企业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事实上,强调的只是企业文化可能会给某种经营战略的实施带来一定的困难,而并不是企业文化决定企业战略,而且企业文化的建立要经过长期的有意识的引导,因此要在相当长时间里以企业战略为指导逐步建立积极有效的企业文化。
在建设企业文化的时候,结合企业固有的文化底蕴,具体要做好以下几点:
(1)系统、清晰地提出在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构建等方面的价值理念,逐渐将企业文化理念转变成企业共有的核心价值观;
(2)对企业各个时期的思想、理念、思路等进行系统总结和提升,进行明确、具体、统一的阐释;
(3)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渐进式比激进式更易成功。其原因在于,渐进式变革往往以给人们带来一定变革的好处为开端,容易获得人们的支持,从而顺利推进下去,而激进式变革往往在开始时给企业原有的状况以较大的冲击,从而引起人们对变革的反对,阻碍经营战略的顺利实施;
(4)在企业内部形成较强的规则意识,建立企业各项制度,规范企业管理。以做事业的态度经营改制企业,全面实行制度化管理,慢慢转变职工的工作态度和习惯,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5)在员工中建立传播企业文化的渠道和形式。
小结
企业改制前存在许多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企业改制后如何去克服和改正。改制企业依照现代企业制度去经营,提高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开拓思路,改变理念,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改变营销策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生存下去,在企业稳定发展的前提下,实施适当的扩张战略,使企业发展壮大,并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真正树立起名牌企业。
参考文献
[1]郭国庆,成栋.市场营销[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一、国内外资本市场的变化给企业上市带来很大影响
1、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作用。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全球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经济金融环境日趋复杂,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日益显现。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较高,金融危机袭来时,企业出口受冲击,经济增速已经连续5个季度下降,从去年第二季度的12.7%下降到今年第三季度的9%,而自20__年以来,中国a股市场已经暴跌逾百分之七十。证券市场极度低迷,导致投资者投资信心不足,而市场需求下降、订单减少、资金趋紧等因素导致停产、半停产和倒闭企业增加,在难以生存的情况下,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自身正逐渐丧失发展信心。12月23日, 中小板最终274只中小板股票中只有15只上涨,更有近50只个股跌停。
2、国内实施相关政策措施救市,完善资本市场。针对证券市场低迷的现状,我国政府部门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举措不断:中国人民银行多次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今年4月24日起,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3%调整为1%,9月19日,证券交易印花税由双向征收改为向卖出方单边征收;中央汇金公司同时从当日起在二级市场自主购入工行、中行、建行这三家银行的股票;国资委鼓励央企大股东回购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回购股份补充规定征求意见稿,拟放松回购管制。沪深证券交易所同时《股票上市规则》,对停牌制度实行改革,对股权分布不符合上市条件的退市程序作出安排,营建全流通市场制度环境。深交所修订并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保荐工作指引》,指引进一步明确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在持续督导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并对其在督导制度建设、发表独立意见、现场检查、内部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更为细化的要求和标准。上交所在做好一线监管的同时,重点推进以诚信档案和数据建设为抓手的证券市场诚信建设。11月14日,中国证监会在北京召开了“证券期货市场诚信建设暨诚信档案启动运行工作会议”,证券期货市场建立以来第一个统一的诚信档案启动,标志着证券期货市场发挥诚信约束作用,实现有效监管有了重要的依托平台,证券期货市场诚信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资本市场法制环境和诚信建设不断改善的同时,强有力的市场监管始终伴随着。今年以来,中捷股份、九发股份等一些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占用等违法违规行为受到严厉打击,从业人员不当谋利行为案件受到严肃追究。
二、外地企业上市的经验及其成效
(一)、外地在企业上市过程中积累的经验
扬州有7家上市公司,宝应、邗江、维扬各有1家上市公司。江阴市作为一个县级市上市公司已经壮大至22个,累计募集资金近160亿元,以全国万分之一的土地,千分之一的人口,创造出全国二百五十分之一的国内生产总值。扬州亚联钢管有限公司是维扬区今年引进的重大投资项目之一,该项目创造了当年注册、当年注册资本金全部到位、当年顺利实施的“亚联速度”, 于12月8日在加拿大多伦多股票交易所开盘交易,是扬州市在境外成功上市的首家企业。这些地区之所以企业上市工作成效显著,一个重要因素是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政府的推动来调动企业上市的积极性、激发企业上市的积极性。
1、始终把企业上市作为发展经济的战略举措来抓。江阴早就明确提出“五个一”的发展战略,即“依托一个大企业,发挥一个大企业家的作用,用好一张股票,做大一块蛋糕,盘活一批存量”,形成一批“大而强”规模企业群体,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强势。宝应以资本运作促企业上市为着力点来改造优势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构筑与国际市场和高新技术对接的操作平台,把企业上市视同招商引资来考核奖励,为新一轮发展抢得先机。
2、强化企业上市的领导和部门推动。各地都纷纷建立以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企业上市领导小组,定期研究企业上市中的重大问题。成立有编制、有职能、有经费的上市办,将分散在各部门有关上市的相关管理、服务职能集中,从组织机构设置上更好地为企业提供政策指导和综合协调服务,明确部门责任。江阴市要求上市办提供“一条龙”服务,为企业办手续,跑批文一直负责到中央,及时解决企业自身难以办到的事情。宝应早在20__年就成立了上市办,为宝胜电缆上市提供了全过程的指导和服务。
3、出台企业上市扶持奖励政策。许多地方纷纷出台了优惠政策,大致分成以下三类:一是通过税收减免扶持,主要是在一定期限内减免或返还地方留成部分。二是通过直接拨款扶持,根据上市推进不同阶段给予数额不等的资金补贴,减少企业在上市过程中的成本支出。宝应建立300万元的扶持基金,主要用于企业上市的前期工作;三是通过减免手续费予以扶持,针对企业在上市过程中要办理各种权证,所发生费用原则上要求只收工本费。丹阳市成立了上市领导小组和企业资本运营工作办公室,出台《关于扶持企业上市的意见》,建立了企业上市专向扶持基金,同时在企业改制、税收、用地、规划、项目审批等方面开辟了“绿色通道”,使得企业轻装上阵,避免了因上市而增加发展成本,在企业与券商正式签约后,丹阳市资本运营办公室协调相关单位到企业现场办公,为企业上市扫除障碍。
4、重视企业上市后备资源的培育。不少地方都编制了企业上市发展规划,对具备基本条件的企业组织培训、规范改制、重组资产培育优质后备资源。深圳实施“2210”工程,在今后三年内每年组织中小企业20__家以上进入普及培训期,100家以上基本具备条件的优质企业进入上市推荐培育期,10家以上优质企业进入上市辅导培育期。
(二)、企业上市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明显
1、增强企业融资能力,实现规模快速扩张。企业上市可以一次从资本市场直接融到大量发展资金,筹措资金没有使用期限,没有固定股利负担,是无成本的招商引资。境外上市的亚联钢管共发行8000万流通股,开盘当日挂牌价1.5加元(约10元人民币),至第二天下午收盘时,股价已攀升至1.56加元,共融资约8.32亿元。企业上市还具备不断融资的功能。如大亚科技从1999年上市以来, 总资产从7.1亿元扩张到78亿元,销售收入从10余亿元到80多亿元,利润从6000万元到2.1亿元,公司旗下地板、科技等产业,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
2、快速提升地方、企业知名度,树立企业品牌形象。上市企业不仅从证券市场得了大量资金,同时,可以提升客户、供应商对公司的信心,也提高了企业及本地区的知名度,扩大了公司的社会影响。江苏恒宝股份有限公司由于上市工作的实施,吸引了各级政府的关注,不仅成为江苏省智能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了多个国家级产业化项目,还获得了20__多万元的扶持资金,对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的吸引力显著增强,使得恒宝公司的研发能力迅速上了台阶,跻身全国一流行列,并很快研发出多项科技成果,加速了企业产品的升级换代。
3、转换经营机制,增强创新动力。通过中介机构辅导,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可聘请行业、法律、资本市场、会计等方面的专业人士作为独立董事,为公司出谋划策。通过上市,吸引投资者和市场上的行业研究员关注企业,可为公司提供有用的资料和信息,或者为公司的经营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从而使企业规范运行,不断创新。
4、推动地方经济迅速发展,区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上市公司的观念更新速度加快,发展欲望增强,千方百计选项目、拓市场、上业绩把企业尽快做大做强。使得上市公司能对政府负责,上缴税收同步增长。对投资者负责,所有者权益同步增长。对劳动者负责,职工收入同步增长。同时,首家上市企业会在该地区形成很强的示范效应,激发其它企业上市热情和信心,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腾飞。丹阳市的上市企业提升了企业品牌效应,中高层次人才的慕名而至,对丹阳市人才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意义重大,从整体上看,正在形成的“丹阳板块”,也在无形中宣传了丹阳,对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塑造和提升影响深远。
三、我市企业上市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差距
(一)、经济发展形成可上市的企业资源
目前,__市经济正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区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涌现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国名牌产品企业,以及江佳电子、长青农化、华伦化工、博际喷雾等企业的全国细分行业单打冠军,为企业上市打下了基础。根据目前的规定,一般而言,一个企业达到以下标准就可以准备上市,2年以上连续盈利,3000万元以上净资产,5000万元以上销售收入,1000万元左右净利润,未来几年有较好的成长性(如销售收入年增长率20%以上)。应该说,__已有不少的企业具备这种条件,己初步排定10家企业作为后备资源企业。外地有的企业综合实力并不比我市有的企业强,比如,与江佳电子产品、规模、效益相仿的天津晶源电子已在20__年上市,浙江嘉康电子已报会审核。
(二)、政府、部门、企业共同努力形成企业上市工作基础
1、政府、部门注重发挥推动、指导、协调、服务的作用。一是建立专门组织机构。在20__年成立了由分管市长负责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20__年又成立企业上市工作办公室,负责对全市的资本经营工作进行指导,协调上市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二是梯队培育上市后备企业。即重点突破1─2家(长青、机床、诚德),努力尽快上市;着力培育5家(华伦、天雨、中惠、恒远、捷凯),提升运行质态;储备一批(如博际、商城和一些重点企业集团),促进尽快成长。三是注重服务。发改委和有关部门多次请券商、专家对企业上市的条件、程序及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业务辅导。派专人上门做好拟上市企业的改制、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服务工作,并帮助企业选择合适的中介机构,协调上下关系。
2、企业不懈努力做好上市前的准备工作。一是明晰产权、积极组建股份有限公司。全市已组建了11家股份有限公司,其中,长青、亚威、诚德三公司围绕企业上市的要求,调整了企业的股本总额和股权结构,长青农化于20__年重新发起设立,目前增资扩股至7392万元;亚威机床引进风险投资基金,于20__年股改设立股份公司,股本总额6600万元。诚德钢管诚德吸收国外著名私募基金凯雷公司入股,使股权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是规范企业运作。长青、亚威、诚德都选择了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券商,对企业改制、法律手续完备、法人治理机构的完善等方面进行了辅导。长青农化于7月30日、亚威机床于9月16日向中国证监会提交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的申请,现证监会已受理两公司的申请材料。诚德钢管已在开曼群岛注册海外公司,上市申报材料已报香港证监会和联交所。华伦化工已聘请中介机构进行股份制改造。三是选准项目、做大做强企业。拟上市企业正积极寻找出自己主营业务紧密关联、科技含量高,产业化程度高,投入大的项目,江苏诚德申报批准投入1.9亿元的“短流程穿轧一次成型新工艺生产大口径无缝钢管”项目和投入5000万元的“高钢级油套管生产线二期工程”项目,已投入使用,正发挥效益;长青农化努力开发生物农药和无毒高效农药,提高上市的竞争能力。
(三)、企业上市工作依然存在不少的差距。
我市企业上工作与苏南地区和宝应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一是企业认识有差距。存在三种思想上的倾向,即看到上市“工作难”缺乏信心,看到上市“代价大”缺乏决心,看到上市“时间长”缺乏耐心。二是知识储备有差距。个别企业缺乏有关的企业上市方面的知识,往往涉及到上市的具体工作就把握不准,找券商不知所择,想上市不知所措,动摇不定,错失良机。三是行政推动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缺乏与上市工作相适应强有力的组织协调机制,来协调部门关系,解决深层次矛盾,以鼓励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加快发展。四是落实政策有差距。鼓励政策落实不够到位,企业上市各种税费必须严格按规定上缴,上市前不合理的避税需补缴,增加了企业实际支出,以及福利企业优惠能否继续享受,因未出台扶持政策给予明确说法,企业心存疑虑,怕上不了市反而影响企业正常经营秩序。
四、推进我市企业上市的建议
目前,国内资本市场的完善有利中小企业上市,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不少企业具备上市的基本条件,经过前几年努力又形成了一定的工作基础,因此,我市企业上市迎来新机遇,为抢抓机遇,实现我市企业上市零的突破,就我市企业上市工作提出 四点建议。
1、组织政策知识宣传,增强企业上市的信心。引导政府部门、企业充分认识资本市场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统一思想,形成共识。进一步宣传普及证券知识,营造证券市场发展的良好氛围。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以及证券中介机构,组织一系列的上市宣传活动,逐步提高政府部门、企业运用和驾驭证券市场的能力和水平。组织有关企业外出考察学习,使企业经营者充分认识到企业上市的各种好处,增强促进企业上市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充分发挥媒体力量,利用电视、电台、报纸介绍上市企业的成功经验,着力宣传企业上市的重要意义、先进做法以及程序、条例等,宣传政府促进企业上市工作的决心和政策导向,树立企业上市的信心、耐心、恒心。
2、落实政策扶持措施,增添企业上市动力。坚持一般鼓励和重点扶持相结合,把政策支持的重点放到增强企业实力,提高盈利水平上,体现政策的激励效应。一是实现普遍性鼓励。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的意见》的精神,减轻企业在改制、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和规范运作时的负担,增强企业上市的源动力。二是实行针对性扶持。充分有效地使用企业上市引导基金,用于上市后备企业进入辅导阶段后,有关律师费、评估费、审计费、辅导费等前期费用的垫付,鼓励和引导企业做好上市前的准备工作。三是采取特殊性支持。对规模型、高成长、资产质量好,有上市潜力而改制又比较复杂的企业在组建股份有限公司时提出的政策要求,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策,协调有关部门切实解决好涉及企业税收、 社保、土地处置等方面影响企业实际利益的问题,提高企业上市积极性。
我公司前身是___市建设监理事务所,成立于1988年10月,经历了监理试点、逐步推行、规范实施等发展阶段,见证了监理行业发展的历程。20__年底企业改制,监理所更名为______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公司遵循“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经营理念,始终把工程质量与安全作为头等大事常抓不懈,较好地完成了众多工程项目监理。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信誉和品牌也逐年提高,连年被评为省、市“守合同、重信用”单位,多次被建设部及建设监理协会评为“先进监理单位”。
一、以企业改制为契机,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在全省监理行业中我公司率先进行体制改革,国有资本全部退出,实行内部员工持股,职工身份改变,企业改制总体比较成功。改制后企业人员稳定,业务量不断增长,公司建立了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经营机制灵活,凝聚力增强,充满了活力。20__年营业收入2668万元,上缴税金298万元,分别比改制前的20__年增加1.34倍和1.92倍。
1.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人才标准,完善队伍建设
公司从实际需要出发,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用人观,不惟学历、不惟资历、不惟身份,惟才是举。不但吸纳了本地人才,还引进了一批外地工程技术人才,既有中、高级技术人才,也有工作敬业、有培养前途的初级人员。公司现有监理人员359人,职能部门管理人员15人,其中中高级职称234人,占62.57;初级职称89人,占23.8。形成了一支不同层次、专业齐全的人才队伍。
2.强化人员学习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公司努力构筑学习型企业,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学习氛围,并充分运用激励机制,增加员工培训支出和持证补贴,鼓励具备条件的监理人员积极参加工程建设类的各种执业资格考试。目前公司具有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63名、造价工程师12名、咨询工程师(投资)7名、一级建造师7名、安全工程师3名。对毕业不久的大学生,我们全部安排他们到一线监理工地锻炼,学习掌握工程监理的基本知识、方法、程序等,从中发现其优点,激励其成长,使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3.加强互相交流与学习
公司监理项目较多,为加强各项目部和监理人员的沟通与交流,互通信息、取长补短,公司经常组织项目部之间互相观摩,由项目总监或项目代建负责人介绍各自的做法和体会。通过交流与学习,不断总结经验和不足,使项目部的工作质量不断提高,同时也增进了监理人员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同时大家还对公司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许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为企业的长远发展献计献策。
二、加强质量管理,提升工程监理水平
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管理
1997年我公司就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20__年按照ISO9001(20__版)进行改版,全面更新《质量管理手册》和《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并顺利通过了复审。20__年公司根据新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编制了《监理实施细则》,该细则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保证了监理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2.以监理规范为依据,强化过程质量管理
我公司将工程质量控制贯穿于工程施工监理的全过程,对关键部位、主要工序,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严格监理。以监理规范为依据,以公司程序文件为指南,紧紧抓住“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验收”这三个关键阶段,严格把好各环节质量关,实现质量控制目标。在省体育馆新馆工程监理中,结合工程特点制定了创优工作计划,强化过程控制,工程质量受到好评,先后荣获“闽江杯”和“鲁班奖”。
3.做好后期跟踪服务
在工程缺陷责任期,无论项目大小,公司都非常重视后续跟踪服务,定期进行质量回访,听取业主意见,对存在的问题督促施工单位及时处理。以这种重质量、守信用的服务态度,与业主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真正做到“监理一个项目,树一块品牌,拓一片市场,交一方朋友”。
三、重视安全监理工作,坚持安全警钟常鸣
监理单位应充分认识安全监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坚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理念,维护广大工程建设者利益,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1、强化安全知识学习,提高安全监理业务能力
在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建设部《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导则》等颁布实施后,公司首先组织总监和安全员认真学习,提高安全监理意识,及时召开全体员工大会,宣传贯彻有关安全监理的文件精神,组织讨论,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安全监理工作的主动性。其次从加强人员学习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入手,先后有30多位监理人员报名参加___市建设局举办的安全监理员培训,并通过考试取得上岗证书。还有3位监理人员通过考试并取得了证书。
2.建立健全安全监理体系,严格控制重要部位和关键环节
公司建立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专人负责”的安全管理体系,由总工室负责牵头,技术部监督指导,项目部具体实施,分工明确,责任落实。根据工程项目特点,特别是对事故多发、易发的分部分项工程和重大危险源强化事前控制,编制安全监理实施细则,明确各项制度、监控措施、旁站方案等,并由 专人负责具体实施。针对___市夏季台风多的气候特点,还制定了相应的防台抗台措施和紧急预案等。
3.强化过程监督检查,确保安全监理落实到位
为保证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转和责任制的落实,我们一方面要求各项目监理部每周对工地安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对施工过程中的重点部位、隐蔽工程、高危作业项目进行重点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下发监理通知单,要求施工单位限期整改并及时复查。另一方面,公司强化对项目监理部的监督检查,着重检查模板承重架、外脚手架、施工机械和施工用电等。在公司每年进行的贯标审核时,将安全监理工作检查也作为重要审核内容。同时还结合“安全活动月”以及防台防汛、节假日等,有针对性进行专项安全检查,做到安全警钟常鸣。
4.承接外商项目监理,增强安全监理意识
我公司先后承接了多个外商投资项目的监理任务,如美国胜特兰(___)航空工业厂房、GE(___)通用厂房、柯达(海沧)感光厂、戴尔计算机厂房、麦科特厂房等工业项目。在这些项目建设过程中,业主或总承包单位对安全工作都非常重视,将安全管理工作贯穿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责任明确,措施有力,效果显著。通过外资工程项目的监理,我们深刻认识到安全监理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中学到了许多先进,!的经验和做法,并做到学以致用。
四、实施政府投资项目代建,深化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我公司在房屋建筑、市政公用和公路桥梁工程监理的基础上,顺应市场发展趋势,重新部署企业发展战略,积极参与代建工程业务。20__年至今,先后承接了省防震减灾中心大楼、___文化艺术中心、嘉庚纪念馆、___一中、___中医院、华侨博物院等十余项政府投资的代建工程,同时还承接___艾德航空工业园净化厂和东风标志(___)4S销售店等外商及国内股份制企业委托的工程项目管理业务,累计工程造价近10亿元人民币。在实施过程中,对项目代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省防震减灾中心大楼工程实施项目代建,工程质量、工期、造价控制成效突出,受到了各方好评。___中医院综合病房工程,现场安全与文明施工管理到位,被评为“省级文明工地”。公司在项目代建实施中,针对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对工程进度、质量与安全实施不同的重点管理。
1.设计阶段。是控制建设质量、安全和投资的关键,为此,我公司聘请技术专家以及熟悉使用功能要求的人员参与,在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以及施工图设计阶段,均组织对设计成果进行审查和论证,优化设计方案,更好地满足使用功能和设计深度要求,减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设计变更,更好地控制工程建设质量、安全、投资和进度。
2.施工招标阶段。从审查招标文件入手,力求文字严谨、准确,保证招标文件质量。同时针对低价中标的市场环境,明确投标报价中不得把安全措施费及文明施工费作为竞价范围,保证安全费用的投入。通过多方收集、整理和市场调研,建立材料设备信息库,对招标推荐的材料、设备的品牌做到质量安全可靠、档次一致。
3.工程施工阶段。督促监理单位落实安全责任制,积极参与质量验收和安全检查。针对工程技术难点、重点,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共同研究,及时解决有关问题。对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充分发挥公司的整体技术优势,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在督促勘察、设计、监理单位履行其安全职责的基础上,代建单位同时肩负建设单位安全管理的职责,重点落实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定的要求。项目代建制的实施,促进了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对推进我公司产业升级,构建新的发展平台、走多元化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础。通过不断探索和总结,为公司今后实行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做好充分的准备和对策。
五、体会与建议
1、加强团结协作,齐抓共管质量安全
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是建筑业永恒的主题,大凡质量与安全较好的工程,都与上级职能部门的关心、支持,与参建单位的密切配合分不开,这在我公司监理的戴尔计算机二期工业厂房项目中体会尤为深刻。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各参建单位精心组织,科学管理,目标一致,对质量安全齐抓共管,及时解决工程中的问题,不但工程质量好、安全零事故,而且工程进度快。工程造价8600万元,建筑面积21250平方米的现代化工业厂房,只用了7个多月时间就完成从桩基施工到一次性顺利投产的整个过程。
2、以服务赢市场,靠品牌创效益
以服务赢市场,靠品牌创效益。监理单位是为项目业主提供技术服务的,应具有高水平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才能体现高质量的监理工作。抓好工程质量与安全,是企业的立足之本,监理企业只有把握市场规律,做出实际成效,赢得项目业主的信任,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明确责任,积极发挥施工单位的作用
虽然监理单位在工程质量、安全的管理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施工单位作为工程的具体实施者和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监理单位无法取代其法定的主体地位。监理单位在严抓质量安全的基础上,如何调动施工单位的主观能动性,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落实质量安全责任制,这些问题不论是项目代建还是工程监理都不容忽视。
(一)认真落实《关于规范行政许可事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和行政监管事项办理程序、相关文书的六项要求》监〔〕2号)提高机关行政效能(市监察局牵头)推进行政审批制度创新,加快建设网上行政服务中心,推行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办理,逐步完善网上公开、网上受理、网上审批和网上监管功能(市行政服务中心牵头)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和精简下放审批权限。抓好已削减行政许可项目的落实,加强监管,防止反弹。除省级以上控制性审批权限外,下放市级行政审批权,市政府有关部门主要加强宏观管理、政策研究制定和行政监管。
(二)进一步清理规范性文件。按照“谁制定、谁批准、谁清理”原则,继续对现行与法律、法规、规章不一致、不协调、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不适应环境优化,阻碍创新机制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市法制办牵头)
(三)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长效机制建设的指导意见》政办〔〕3号)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并联办理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事项工作及执行新的项目操作规程的通知》政办发〔〕75号)文件精神,研究制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指导意见,完善配套措施,建立科学合理的行政审批管理制度。完善项目建设风险评估制度,继续深化政府投资责任追究制度、项目后评价和重大项目稽查制度、重点项目公开制度(市发改委牵头)
二、着力构建又好又快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形成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的利益导向机制和资金支撑体系。建立产业聚集引导机制,加快工业聚集区建设,项目审批、土地配置、税费减免、融资渠道等方面给予更有力的支持,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向工业聚集区转移,实现产业集约、集聚发展。建立规模扩张的整合机制,鼓励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围绕主业和自身优势,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培育更多规模大、实力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行业排头兵(市发改委牵头)建立持续发展的投融资机制,鼓励发起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市金融办牵头)建立全方位开放的体制机制,完善招商激励机制,以国家推进京津都市圈发展为契机,发挥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建立完善引进京津地区人才、技术、资金以及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措施(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招商局、市发改委牵头)
(二)完善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强科技市场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构建产学研合作的科技创新体系。推进重大科技项目、重点创新型企业和重大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开展省、市两级联合设立科技型企业创业投资基金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或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等(市科技局牵头)鼓励金融机构对企业开展工业产权和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质押贷款。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落实企业研发投入税前抵扣政策,建立完善财政投入与企业投入、社会资金相结合的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市财政局牵头)
(三)健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建立以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为导向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加大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实施力度,提高限制类、淘汰类企业加价标准。对居民生活用电逐步落实阶梯电价。进一步推进水价改革,研究制定鼓励再生水生产和使用价格政策。完善规范垃圾处理收费政策,全面推行城市污水处理收费制度,建立全面反映环境损害价格、污染物处置价格的环境价格体系(市物价局牵头)完善节能减排约束、激励和考核机制,研究落后产能退出市场的实施办法,推进我市二氧化碳和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市场建设。完善交易平台,促进在排污总量控制下的排污权有序流转。探索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市发改委、市建设局、市环保局牵头)
(四)建立促进发展的保障机制。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
1.建立项目谋划新机制。构建领导谋划、聘用顾问班子谋划、组建专业队伍谋划、委托中介机构谋划和动员全社会力量谋划,通过媒体、网络征集项目等多种形式的项目谋划体系(市发改委牵头)
2.构建论证新机制。组织专门机构论证项目、完善项目(市发改委牵头)
3.健全和完善项目调度机制。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和调度制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问题(市发改委牵头)
4.进一步完善项目考核机制。加大项目建设在各级领导班子考核中的权重(市发改委牵头)
5.落实项目审批新机制。县(市)区成立一体化审批中心的基础上,实行网上一体化审批(市行政服务中心牵头)
6.构建项目聚集新机制。确保90%项目聚集到工业聚集区,实现聚集效应。省放宽工业聚集区标准基础上,合理制定市、县异地投资税收分享办法,实行税收分成(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牵头)
7.搭建要素配置平台。建立节能减排调剂中心,确保“十二五”节能减排指标统一调剂使用(市发改委、市环保局牵头)
(五)完善民营经济发展支撑体系。研究制定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市发改委牵头)进一步完善风险投资、融资担保、创业辅导等服务平台建设,加快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提高民营企业的融资能力,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加快资本运营,鼓励引导民营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创新创业辅导服务方式,通过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行业协会、专业化服务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搭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逐步构建起社会化市场化运作为主、政府引导扶持为辅的创业辅导服务体系(市工信局牵头)
三、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保障进城农民在征地补偿的利益分配、民事赔偿抚恤标准、征兵及退伍安置、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计划生育、子女入学等方面的权益。根据省统一安排,取消暂住证制度,统一实行居住证“一证通”制度,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市公安局牵头)
(二)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创新公共财政、公共服务、公共管理以及农村保障的政策机制,积极探索和建立有利于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规划编制、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的六个一体化”加快以水、路、电、气、讯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按照重点带动、强力推进、规范运作、深化提升的思路,坚持以县城扩容、中心镇扩张、中心村扩大为目标,扎实推进农村新民居建设。促进城乡区域功能优化布局、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市农工委、市发改委牵头)
(三)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有序流转。全面建立村级集体财富积累机制,增加农村集体收入。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鼓励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土地股份合作社试点(市农工委、市农业局牵头)巩固完善集体林权主体改革成果,完善林木采伐管理制度,健全森林资源流转制度,加强森林资源流转平台建设,促进林业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市林业局牵头)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建设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市国土局牵头)
四、进一步深化财政金融体制改革
(一)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全面推进市以下财政支出责任划分制度改革,实施新一轮激励性财政体制,调动地方调结构转方式的积极性。完善预算编制改革,整合各类财政性资金,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加快支出进度,更好地发挥财政在改善民生、扩大消费中的调节作用(市财政局牵头)
(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强融资平台建设和运营,完善“借、用、管、还”融资机制,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指导投融资公司通过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渠道筹集发展资金,努力扩大融资规模。加快企业上市步伐,加强重点企业上市辅导,力促常山生化、以岭药业、北国商城、众诚建材、四方通信等企业实现上市融资。整合地方金融资产,做优做强地方商业银行。加快推进县级农村信用社向农村商业银行或股份制农村信用社转换。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和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持和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鼓励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转为村镇银行(市金融办牵头)
五、强力推动企事业单位改革
(一)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促进国有资本向资源性、基础性重点行业以及先进制造业、金融服务业集中。把引进战略投资者作为主攻方向,突出抓好常山集团等重点企业的改革攻坚。努力做好国有企业改制各项收尾工作,做好企业非经营性资产的管理工作。全面优化企业管理机制,努力构建“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建立科学的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机制,提升国有资产监管水平(市国资委牵头)
(二)加快推进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步伐。进一步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调动职工、股东的积极性,增多市场主体、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分类推进经营性事业单位改革。对具备整体改制条件的经营性事业单位以市场化为导向,采取引入战略投资人、职工持股等多种方式,改制为股份制企业,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实现国有资本退出。积极稳妥做好停业及“三无”经营性事业单位的改革工作。继续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年内市内五区二环路以内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完成改制及集体资产处置工作(市发改委牵头)
六、努力深化社会事业领域改革
(一)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步伐。按照“保基层、强基层、建机制”要求,全面完成医改三年重点实施方案确定的五项重点改革任务。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逐步提高保障标准。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做好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之间的衔接。以建立完善基本药物制度为突破口,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政府建立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继续推进基层医疗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综合改革,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探索购买服务、风险基金等多渠道补偿方式,保证基层机构正常运转和持续发展。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实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街道全覆盖(市医改办牵头)
(二)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完成电影、演艺、广电网络等领域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鼓励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加快文化集聚发展。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牵头)
(三)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坚持教育规划优先,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加强农村标准化学校建设,深入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区县结盟等活动,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打造一批全国名校,进一步优化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结构,扩大规模,提升档次,规划建设职教园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职业教育服务我市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积极落实济困助学、贫困山区儿童异地免费就学等措施(市教育局牵头)
七、逐步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