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春江花月夜赏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春江花月夜》 符号学 涵义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唐代名作《春江花月夜》,一直使无数的读者为之倾倒。这是一首长篇歌行,采用的是乐府旧题,而作者张若虚更是个连字号都不为人详,沧海一粟的茫然存在于唐朝灿如繁星的诗人堆里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但是他却仅仅凭借着这首《春江花月夜》而流芳百世。作者张若虚以全新的视角、全新的结构赋予这首旧乐府诗全新的内容和意蕴。
《春江花月夜》这首诗历来被无数专家学者所研究赏析,并对其争论不休。有的学者认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一首描写男女之间的缠绵爱情为主题的诗篇,也有的学者认为这首诗全诗蕴含着极其丰富并发人深省的人生哲理,还有的认为《春江花月夜》体现了那个特定时代的士人精神风貌和审美心理,以及时代性文学主题的广阔文化背景,等等。以上这些观点是对《春江花月夜》的一种误读,而恰恰由于这些不正确的认识和解读,掩盖了作品背后所蕴含的真实情感和结构意义。其实,《春江花月夜》也和其它的诗作一样,在表现主观情感的时候,用的是艺术符号的表现方法。看到了这一点,从艺术符号的角度方面重新对这首诗进行分析,就会产生并发现新的不同于任何一种观点的全新含义。
诗是用艺术符号的方式表达人的情感,一般的语言符号无法准确、精辟地概括并表达人的情感。艺术符号运用一般的语言符号来创造诗的意象、结构和形式,它只是一种手段或材料。艺术符号是诗人表达情感的象征,主要是指意象和结构。这首《春江花月夜》着力于诗境的融造。全诗以“江”、“月”映照,围绕着“春、江、花、月、夜”这五字囊括的丰富意象。春江、江流、江天、江畔、江水、江潭、江树这纷繁的形与景,和着明月、孤月、江月、初月、落月、月楼、月华、月明复杂的光与色,通过与春、江、花、人的巧妙结合,构成了衣服凄美情浓、斑斓迷离的春江夜月图。
在《春江花月夜》这首诗中,最让人津津乐道、反复吟唱,同时也是其中最富含哲理与意蕴的是:“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得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两句诗中,反复出现的是江、月、人这三个意象。“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和年初照人?”诗人面对这一轮江月深深地在思考着,江边上是什么人最早见到月亮的?江上的明月又是哪一年第一次照耀着人的呢?紧接着诗人发出了这样的慨叹,人生一代又一代地绵延繁衍着,无穷无尽;人们年复一年地眺望着江上的月亮,也亘古不变。我们谁也不清楚江上的月亮在等候着什么人,人们只看见了长长的大江不断地送走流水,奔涌向前。江、月、人三个意象反复出现,将诗人自身的情感体验投射到这三个意象上,为自己的情感付型,并创造了客观同构物。随着空间与时间的不断变换,江、月、人也在这不断变换中发生着变化,也许现在看到的江、月、人还是初时所见的那般景象,但是随着时间、空间的不断转换变化已经不再是最初的那般了,真的可以说是月虽似当时,但是物事人皆非啊。这江、月、人就在这世幻中经历着变与不变的重复当中。
诗的艺术符号不仅是一个一个意象、象征意义的叠加,而且是整体结构形式的象征,诗的意义最终由整体结构来决定。诗的艺术符号归根结底是在创造一种抽象的形式,而这种抽象的形式是由诗的结构表现出来的。在《春江花月夜》全诗当中,出现的所有意象只是为了形成整体诗的结构形式所创造出来的。它们实际上是一种内在的结构,它们按着某种排列方式构成了这种内在结构,而这内在的整体结构就是诗人人生生命感受的整体造型。《春江花月夜》中反复出现的这“江、月”意象是人体验到和理解到的人生短暂,每年都在这变化的空间和时间当中不断成长,消磨。也许还是当时的景物,但是如今看来却不一定还似当时那样亲切,这就是变与不变的情感纠结所在。人的一生变幻莫测,有些物事人早已随着岁月的流逝不似当年,但是那些给我们留下美好回忆的物事人确实不会因为任何外界事物的改变而改变的,因为在我们心里他们还是像最初那般那么值得我们珍惜。
诗的结构形式表现着情感结构的形式抽象,而无须表现造成情感事件的具体内容,《春江花月夜》是符号的,是情感的象征。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创造了一种隐形的内在结构,他用春、江、花、月、夜等种种意象为诗人张若虚的情感付型,创造了许多客观同构物,并通过这些客观同构物的排列组合创造了《春江花月夜》幻化于外的整体结构。当我们分析作品的时候,不能只看到作品外部所表达出来的那些显而易见的东西,这些东西是次要的,而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让我们忽视的却是隐含在这些外在东西背后的内在结构形式。这才是最重要、最值得我们认真发现和研究的。《春江花月夜》正是将这种内在的结构形式隐匿于种种背后,用这些意象表达了人生虽短暂,每每却都在不断的变与不变的自然法则中成长、磨练,而恰恰是通过这种变与不变的时空转换才让人们不断的追求着人生的梦想和希望。虽然一些东西、一些人都会随着岁月的流逝空间的转换而变得物是人非,但是一切真善美的东西却永远地留在了我们的心中,亘古不变。人生的变与不变是一种必然存在,只是要看我们自己如何的来看待。
江、月是《春江花月夜》中被反复拓展并不断深化的两个主题意象,诗人没有局限于一轮江月,而是那一种复杂的人类情感贯穿始终。《春江花月夜》表现了一种人生道路上的变与不变之情,这种变与不变的情感被造型成一种形式,当人们读到这种形式时,这种情感就被激活了。因此,《春江花月夜》表现的不仅仅是张若虚自己的情感体验和人生感受,而是人类共同普遍存在的一种情感模式。
一千多年过去了,在张若虚之后,再也无人能把这一夕江月渲染的这般淋漓尽致,虽然历尽了人世的沧桑变幻,但是今天我们读到《春江花月夜》的时候,诗篇不朽而情感依旧,江月依旧。
参考文献:
[1][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南京出版社,2006.1,第一版.
[2]张蕾.浅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意境和形式.保山师专学报,2008.6.
[3]康怀远.孤篇横绝,竟为大家――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文学史价值.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1).
[4]周啸天.卓绝千古的人生咏叹曲――说《春江花月夜》.成都师专学报,1990,(3).
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西郊初级中学716200
【摘要】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化教学手段。它的魅力所在不仅是直观形象、光色绚丽和悦耳动听,还能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充满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
关键词 中学音乐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化教学手段。它的魅力所在不仅是直观形象、光色绚丽和悦耳动听,还能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充满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电教手段的这些优势恰是现代音乐教学不可缺少的,在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充分发挥其独特功能,并与传统教学手段进行优化组合,促使学生较快的掌握知识,开阔视野,展开想象,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1.巧用多媒体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审美素质
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多种媒体进行音乐欣赏,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形声信息,从而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特定氛围,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据着统治地位。"美的形象性特点,决定着人们审美活动不是用逻辑思维方法,而是用形象思维方法。电化教学为此创造了契机。
现代教育心理学表明:初中阶段,随着智力活动自觉性的提高和学科内容的变化,中学生的观察力有了显著提高。依此特点,在欣赏古典名曲《春江花月夜》时,电脑出示国画《春江花月夜》,我介绍这幅题《春江花月夜》的国画是根据唐朝诗人张若虚描写"春江花月夜"美景的诗文意境而作。哪位同学能将这首诗给大家朗诵一遍?同学们争先恐后的说:"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明月".接着我就导入正题,这首优美的诗曾以其辽阔神奇的意境和悠远的情思而为后人赞不绝口。在我国浩如烟海的民族音乐中,也有一首以《春江花月夜》为题的乐曲,并也`以其优美流畅的旋律,辽阔神奇的意境和悠扬婉转的情思而为人们推崇备至。当《春江花月夜》这幅画以其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时,迅速引起了他们"优势兴奋中心"的转移,不仅凝聚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而且激发了他们探究绘画艺术奥秘的求知欲和渴望知道更多知识的探究性思维,在学生内心深处就会产生一种支配自己学习的力量,推动自己去感知美、创造美,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就为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秩序,更好地进行音乐教学埋下伏笔。
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它能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音乐教学导入过程"画——诗——乐"之走势,自然流畅,水到渠成。这样,学生很顺利地沉醉到音乐情趣中。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审美素质。
2.巧用多媒体教学增强课堂气氛
兴趣是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动力。正如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所说:"音乐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学生活泼好动,乐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强的事物。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注意。利用多媒体设计生动、新颖的动画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随着韵味十足的京调音乐奏起,大屏幕上呈现出色彩丰富、形态各异的京剧脸谱,学生们目不转睛地看着屏幕,等待着一出好戏开演。这是《京剧基础赏析》教学时的导课部分。短短的几分钟,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起来了。
在教学《绿叶》这首歌曲时,充分发挥多媒体声、光、色、形合一的优势,创设情景:葱苍的树林、灿烂的阳光、远处的牌坊、依稀的茅舍、原野、河川、清新的花香,再配上背景音乐,学生的思维、视觉、听觉被调动起来了。这时让学生为画面编歌词,再念一念,接着给画面配上原歌词,制成简单的MTV让学生欣赏。看着优美的画面,倾听着悦耳的歌声,学生仿佛置身于多姿多彩的大自然的优美景色中,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了歌曲的内涵,体会到歌曲的情绪,引发了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在学唱中将歌曲的情绪较好地表现了出来。
情境教学中,教师在让学生欣赏播放的作品或对某一作品讲解分析时,要选择与作品内容直接相关的视觉画面,这画面可以是直接的演奏场面,也可以是间接的主题联想画面。例如,在欣赏《蓝色多瑙河》时,让学生们一边聆听教师对作品的曲式结构、调式和主题的分析,一边欣赏多瑙河的粼粼波光和沿岸的瑰丽风光,倾听华丽优美的旋律,之后又再一次欣赏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乐曲。这样,学生可以在教室里感受到如同音乐厅一样的现场效果。再如在欣赏江南笛王赵松庭的笛子演奏曲《早晨》时,课件展示一幅恬静的春晓图:一片葱苍茂密的树林,透过林隙,晨曦微露,万籁俱寂,偶尔一两声鸟鸣……此时,笛声悄然响起,"笛子独奏《早晨》"的字幕渐渐出现,随着笛声,字幕化作一轮红日喷薄而出……经过这样的前景导入,学生很快就进入了笛声所创设的意境。这种形象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将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感受从未有过的美感,对音乐会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使音乐课堂气氛富有生气。
3.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音乐游戏,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造能力
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在教学中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若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电教手段,创设音乐游戏,发挥电教手段的趣味性使学生在直观形象中,趣味活动中获取知识,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求知欲,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求新求异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增强电教手段的趣味性,把它作为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手段。比如在讲音乐知识各种调的时候,同学们多感到枯燥无味,我就把它设计成游戏形式,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参与,把本来难的知识简易化,通过游戏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创造能力,加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总之,多媒体用于音乐教学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充分利用多媒体,使音乐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是音乐教师将必备的素质。
?
参考文献?
关键词: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课堂镜头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7-0070-02
作者简介:黄琼(1979―),女 ,浙江杭州人,硕士,杭州外国语学校教师。研究方向: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
《春江花月夜》是唐诗中最优秀的诗篇之一,历代文人墨客都对这首诗推崇备至,闻一多先生誉其“以孤篇而压全唐”,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笔者也将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定在一个“美”字上。但是,该如何引导学生读出《春江花月夜》的美?读出游子思乡、思妇怀人的美?又如何将这种美融入到学生的经验中去使其成为一种审美体验与生命力量呢?元遗山的《与张仲杰郎中论文》给了笔者极大的启示:不对写作背景和作者生平作过多解释,引
导学生去细细咀嚼诗歌本身,以“体验入微”式的阅读方法深深地进入诗歌所营造的意境,领悟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加深对诗歌情感的理解,抵达对人类普遍情感的思考,最终感受到诗歌的意境美、情感美和哲思美。
因此,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话题:元遗山《与张仲杰郎中论文》诗云:“文须字字作,亦要字字读,咀嚼有余味,百过良未足。”傅庚生也曾言:“创作在能刻画入微,而欣赏在能体贴入微也。”请你对这首诗进行细细的品味欣赏,并将其妙处析而言之。
【镜头一:圆融】
生1:最妙在于镜头的自然转换。从“对宇宙的哲学叩问”到“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作者用“待何人”一问完成了其间的转换,不仅自然,而且动人。
师:这样的自然转换,还出现在从“月下之景”到“宇宙叩问”之间,作者用“孤月轮”这一意象将月下之景和月下之思作了连结,镜头之间的自然转换使诗歌获得圆融流畅的美学特征。
生2:要说圆融,还有一处有所体现。诗歌开头写月升,结尾写月落,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在结构和意境上都体现出圆融的美。
师:月落之后还会有月升,周而复始的无限时间中,是圆融,也是永恒。
【镜头二:动与静】
生3:我认为最妙的是诗的第一部分――月下之景。首先,第一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把“江”延展至“海”,这非常大气,而且给人江流到海的滔滔动感。一个“共”字,把“明月”和“潮水”都写得十分具有生命力,仿佛宇宙间的所有力量都汇聚到了一起,给人一种磅礴的感觉,很震撼。有意思的是这两句和接下来的两句,都是动态的。但是接下来四句,却一下子安静下来,“芳甸”“花林”“流霜”“白沙”都被定格在月光中,让人感觉特别宁静美好。
师:刹那即永恒。
生3:对,在那一刹那,我仿佛触到了永恒。我想这也应该是诗人所感受到的,所以他觉得时间停滞了。接下来那一句“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仿佛是一个起定格作用的音符。
师:主观心理时间在那一瞬介入了客观时间,将最静谧的美好,定格成永恒。
生4:关于动与静,我还发现一妙处。其实,整首诗给人感觉都是非常静美的,然而,这种静并不是全然绝对的静止不动,因为月亮始终在动。从“月升”到“孤月轮”,再到“月徘徊”,再到“西斜”,到最后的“落月”,这种动与静的完美统一,我觉得很妙。
师:月亮的运动轨迹可算是这首诗的时间轴线。一方面暗示了“斜光到晓穿朱户”的一夜不眠相思情;另一方面,从局部来看,月亮是动的,但从月亮升落的周而复始来看,又是亘古不变的,是永恒的。
【镜头三:永恒】
生5:我觉得有一处不是很妙。我喜欢诗歌前两个部分,写得宏大壮丽,但是第三部分却写相思,好像从高处一下子跌落下来,从哲学层面降到了世俗层面。一般来说,正常的顺序应该是从个体到超越个体,从平庸世俗到神圣哲学,从此岸到彼岸,从低处到高处,以获得升华的效果。但为什么这首诗却从高处写到低处呢?
生6:我觉得这样很自然。因为月亮这个意象本就是思念的象征,正所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看到月亮,想到家和家人,是很自然的事。
师:这种自然联想,在这首诗里,是妙的,还是不妙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是否需要调换一下顺序?
生7:我觉得二三部分调换顺序会很别扭,这样的联想,的确是十分自然的。但是我有个疑惑,这里诗人写的是自己的相思之苦,还是他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在看别人的相思之苦呢?
师:你为何会有这样的疑惑呢?这个疑惑的产生本身便耐人寻味。应该说,你是可以从诗中找到答案的。
生7:我倾向于认为诗人写的是别人的相思之苦,因为“谁家”“何处”两个词语,把距离拉长,仿佛他看到了天下所有游子思妇的情态。
师:最后一句“不知乘月几人归”更是明确道出了这一点。
生7:对。可是,我又觉得,诗人也写到了自己。
师:哪句诗给你这样的感觉?
生8(激动地):我有过。我外婆去世的时候,我的舅舅舅妈们把她的房间“洗劫一空”,几乎把所有的家当都瓜分了。我并不是外婆最喜欢的外孙,和她也算不上亲热,但我当时真的非常难过,也非常生气。然而我觉得他们之中任何人都不可能懂得我的心情,我也无法跟他们说,因为他们都只是世俗中人,是可怜的,有些东西他们是不能理解的。所以当我读到这两句时,我立刻就想到那时候的情景,我不能对他人倾诉,我只能像《国王长了驴耳朵》中的理发师一样,挖一个洞,把这个秘密对着洞讲了。
师:谢谢你跟我们分享你的心情。你曾有过这样的生活体会,然而那时候找不到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忽然读到这句诗,说出了自己想说却说不出的话,心里既激动又兴奋,同时也获得了释放。你借助自己已有的生活体验,与诗人取得共鸣,这也是一种“体验入微”式的阅读。
其实,当你将心事向宇宙自然吐露的时候,你已把你自己从普通的世俗人中分离了出来,此时的你,与宇宙化而为一,长成一个“宇宙之我”。正是这种分离,使得狭隘的个体情思升华成为对人类的同情。
第三部分的游子思妇情,因为具有了宇宙精神而显得伟大和不朽。“斜月沉沉藏海雾”是周而复始的无限时间,“碣石潇湘无限路”是天南地北的宇宙空间,“落月摇情满江树”是洋溢在这无穷时空中的人间挚情,花可尽,月可没,而情永恒。如果有一天,你遇到一个皎皎的月夜,你便明白,那每一粒月光,都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思念。这种思念超脱凡尘,远离功利,如月光般澄澈,如宇宙般伟大不朽。
在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反馈、指引、追问和精研下,在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中,这首诗中的宇宙意识和静美境界便一步步展现在大家面前,整个过程如一朵莲花的开放,其间精彩镜头频频出现。
我认为取得较大成就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文学社针对课堂写作教学疲软的现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形式丰富,内容多彩的课外活动课。我从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入手,通过组织社员积极参与到写作实践,使他们开拓视野,锻炼思维,培养能力,尤其是作品发表后更获得了成功的方法和自信心,写作的潜力被充分地挖掘出来了。本人也多次荣获“征文比赛优秀指导老师”和“文学社优秀辅导员”称号。
课堂作文教学长期以来无非就是出出题目、念念范文、作作点评,造成了很大的程式化和机械化,导致了学生写作兴趣的渐渐丧失。每二周开设一次的活动课,就是为了重新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挖掘学生的创作潜力而开设的。对于怎样上好文学社的活动课,笔者认为通过以下几种课型开展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1、名作欣赏课:从朗读名篇名作入手,让学生直接从佳作中吸取写作经验,避免理论指导的枯燥无味。一般分年级和层次来选取材料,低年级以精短美文为主,如《母爱深深》、《背后的故事》;高年级以中外名著选段为主,如《围城》、《红楼梦》。再从模仿和创造两个等级布置课后作业,既促进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又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社员已在《益阳日报》“含英咀华”栏目发表名著赏析文章二十多篇。
2、作品争鸣课:把收集到的学生作品中有创意和想象力的文章拿出来,供社员观摩讨论,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由作者谈他的创作设想,解答大家提出的问题,自然双方都会有所启示和进步。或者在高水平社员中把当代文坛上引起争鸣的文学作品拿来,从文学批评的角度组织分析和讨论,再写出评论文章。其中韩寒和郭敬明的作品是讨论最受欢迎的,春树的《北京娃娃》是争论最激烈的。
3、写作讲座课:由高水平社员根据兴趣和特长事先选定一个写作知识点,然后针对专题查阅资料、学习理论、整理讲义,再在专题讲座上汇报个人的独到见解和学习成果。这既有助于调动社员的积极性,又有助于培养社员的独立钻研精神,改变了老师唱独角戏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先后有高中各年级分社的社长主持过讲座,很受老师和同学的喜欢,还出现过争相签名提问的现象。
4、问题研讨课:为写作中存在的某些问题或难题展开探讨,如审题、立意、选材、语言、表达等方面,分析其来龙去脉,找到失误症结所在,并结合历届中高考不同等级的文章,先由学生打分,再与实际情形相对照,找出问题和差距,从而领悟出写作的道理和奥妙。学习后的心得在校报校刊上择优发表,并开辟疑难信箱,由老师或学生负责解答。
5、调查研究课:又叫社会实践课。带学生走出校园去感受生活,了解社会,搜集材料,调查情况,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然后写出文章,激化他们对国家、民族、人类命运的关注和思考,培养和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来自深切体验的表达将是那样丰厚、真切,又将是那样独到、深刻、感人。今年我们先后参观了周立波故居、长沙世界之窗、佛教胜地浮邱山、益阳植物园、四方山庄等人文或自然景区。
6、集体创作课:每逢遇到重大赛事,如圣陶杯作文比赛、新概念作文大赛、放胆作文比赛等,就先出示题目,再分组讨论和构思,然后即兴表达思路,允许争辩和补充。这样集思广益,使大家都有收获,动起笔来就胸有成竹啦!因此不仅激发了社员的写作兴趣,也提高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尤其是《益阳日报》每周的“正方反方”辩论栏目的论题,最能引起大家的兴趣,我们每月都有至少一组文章发表。
7、音乐欣赏课:内容分两部分,一是对古典民乐的欣赏,如《春江花月夜》、《十面埋伏》、《二泉映月》等,要求社员学会领略音乐的优美意境,用文字表达出聆听时的美妙感受来。二是对优秀歌曲歌词的赏析,如《懂你》、《二泉吟》、《望乡》等,无不让人思绪连绵、感慨万千!另外还推荐一些已谱成曲谱的古典诗词传唱,如《虞美人》、《但愿人长久》、《相见时难》等。
8、研究学习课:由集体讨论每学期定出五个课题,分组开展研究性学习,制定研究计划,划定研究范围,指定研究任务,最后行文成册。如本学期的五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是: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及其相关资料;益阳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考察报告;当前青少年喜爱的音乐和书籍调查与分析;报刊杂志征订广告语的搜集整理;对举办“竹文化节”的探索与思考。既有分散,又有集中;既有独立,又有合作;既有吸收,更有创新。所培养的能力符合新世纪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总之,活动课的特点就是要“活”,活得适当,活得有效,让学生提高写作兴趣和能力是目的,是根本,充分让学生或获得写作的经验,或懂得文章的基本要求,或取得丰富的材料,或激发最佳的思维状态,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和个性发展,它所具有的目的性、参与性、实践性、趣味性、个体性,为实施大语文教学和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坚实的基础,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探索和追求下去,并将取得更大的成果!
附成果代表作三篇:
1、蔡静《幸福永恒的真谛》——读〈圣经故事〉有感
2、夏风《聆听〈春江花月夜〉》——民乐欣赏
3、孙易成//李若辰《学生上学可以//不可以带手机》——集体话题辩论
幸福与永恒的真谛——读〈圣经故事〉有感
巴勒斯坦的加利利海是一片美丽而富有生机的海,也是一片睿智的海。它将约旦河给予自己的每一滴水容纳进来,又以同样的速度放出自己的一滴滴水,在这一加一减之间,它得到了永恒,美丽的永恒。
接受和付出是同等重要的,就像小鸟的双翼,无论哪只翅膀不协调都不可能飞得高远。
如果天空不懂得接受和付出,它就不会总是那么蔚蓝;如果大树不懂得接纳和付出,它就不会总是那么青翠;如果蜜蜂不懂得接纳和付出,它就不会总是那么快乐。
付出是一种快乐,一种源于灵魂深处的喜悦。当天空慷慨地洒下清凉的细雨时,当大树慷慨地吐出清新的氧气时,当蜜蜂酿成甜美的蜂蜜时,它们的内心一定是喜悦的,充满骄傲的。它们的生命因此更有光彩,更有活力。
每一个人都渴望快乐,渴望被呵护,被关爱,恨不得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沉溺其中。我们心安理得地接受着父母的照顾,朋友的关怀,情人的爱护,甚至对他们颐指气使,尽显骄纵本性。直到有一天,情况悄悄地开始变化。于是,我们便开始抱怨父母的狠心,朋友的冷漠,情人的背叛,但口气仍是理直气壮的,岂知是自己心灵的双翼失去了平衡?
看看周围依然精彩的世界,你会发现自己丢失了一样交往中的法宝——对他人的付出。在父母疲倦时递上一杯清香扑鼻的茶,在朋友失意时伸出一只友善的援助之手,在情人寂寞时送出一句贴心的问候。也许,这些表面上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它是从你的心灵的死海中流出的第一滴澄明的水,在滋润他人的同时也在解救着你自己。在这第一滴水之后,还有第二滴、第三滴……你会惊讶地发现,流出的越多,流进你的心田的爱和关怀也就越多。“死海”也就开始复活了,湖水变得澄清,鱼儿在这里畅游,湖边树木成荫,一片生机勃勃,又一个加利利海幸运地诞生了。
接受和付出是心灵的两翼,只有二者相互协调,心灵才能轻松、从容地展翅高飞;接受和付出也是生命的两个筹码,只有当二者相当时,天秤上称量出的才是幸福的重量,永恒的重量。
抓住幸福的翅膀,创造永恒的奇迹,难道你不愿意吗?
————发表于2004年9月〈〈语文学习报〉〉
《益阳日报》教育周刊“含英咀华”系列稿件之一:
聆听古典民乐《春江花月夜》
千百年来,人们以月仰视天文、感怀人世、推演春秋,不知从月的阴晴圆缺中编织了多少神话传说,挖掘了多少蕴涵其中的恬静之美、眷恋之情、乡情之思、流逝之悲。有太白低吟“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有东坡高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而音乐,尤其在我国的古典民乐中,也有不少以月为题的佳作,如《二泉映月》、《月儿高》、《汉宫秋月》等等。我最喜爱的则首推《春江花月夜》。每当聆听此曲的时候,我的心情就会格外的宁静,似乎一切的烦情琐事都已在音乐中缓缓沉淀,而慢慢浮托出的是一隅平平静静的心灵空间。它以高雅的情趣、隽永的意境、清丽的旋律俘获了我的心------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典雅优美的抒情乐曲。它以水墨画般的笔触,淡远而苍劲地为我们勾勒出了色彩柔和、淡雅清丽的山水画卷,向我们展示了在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从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摇曳的迷人景色,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妍容美貌和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它舒展的旋律线如波浪般进行,使得音乐格外柔美与和谐,形象地表现了一轮明月在云层中游移出没的美丽景色,在深远的意境中,令人凝神屏息,浮想联翩,给人以“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感受,仿佛看见在那星斗满天和薄云掩映下,一轮皓月渐渐向西移去------
一百多年来,《春江花月夜》以其清秀细腻的风格、婉约含蓄的意蕴、古色古香的气息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聆听它的人。不仅仅是春江月夜的绰约风姿令人无法忘怀,更重要的是它让我领略到了中国传统音乐那份空灵与超然的美感,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艺术的乐、诗、画同构于一体的艺术神韵。希望每一位热爱音乐的朋友都会因聆听而喜欢它!
————同时发表于2004年10月〈〈语文学习报〉〉
《益阳日报》教育周刊“正方反方”稿件之一:
正方:
学生上学可以带手机
我知道,对于目前校园中“手机一簇”现象,已引起很多学校和老师的关注和重视,不过大都是视手机为,并打入“禁品”行列,不少家长和学生也就只好把它变为“地下武器装备”。我个人认为,只要控制得当,学生上学可以带手机,理由如下:
一、手机给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带来很多的方便。早上可以利用它的闹铃功能提醒你起床,每天可以存入个人的资料和信息备查,学习疲倦之余可以玩玩简单的游戏轻松一下大脑,还可以用手机联络免除劳碌奔波之苦,比如你忘了带什么东西或办什么要紧事,拨个电话就可以搞定------如此等等,何乐而不带?
二、手机可以帮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作息情况。比如;放学时因故不能按时到家,家长肯定会焦急不安,如果有手机,就可以事先给家长通气,报个平安。一些自觉性自制力较差的学生,也得配个手机作为“紧箍咒”,让家长必要时“查岗定位”,以免却找寻之劳。另外,学生如果在途中遇上意外事情的发生,也可以利用手机报警、求援等。
三、手机可以增进与老师、家长、同学、亲友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学习或生活上遇到了麻烦、矛盾和挫折,就可以通过短信交往,无须有难为情的担心与尴尬;节假日给多时不见的亲朋师友送上真诚的祝福,给他们一个意外的惊喜,以增进感情和友谊。
另外,你还可以利用手机参与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超级小英雄的报名和答题,学生电视节目的有奖征答等。你还可以定制奥运新闻、气象预报等有用信息为自己服务。当然,你要学会合理安排,不要把手机当宝贝一样捧着,更不要与人家攀比贵贱,而要当作一件普通文具一样平常对待,否则就是得不偿失了。
总之,社会已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手机也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接受它,尽可能为我所用。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接受老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和监督,提高自己的自制力和自觉性,那么,你尽可以圆你的手机梦!
反方:
学生上学不可以带手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的普及率和使用频率不断上升,不少家长还给自己的孩子也配上了手机。在校园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同学娴熟地用手机收发短信或是玩游戏,还有的在一起谈论或者炫耀最新款式的手机。那么,手机到底该不该走进我们的校园,成为我们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呢?我的看法是:学生不可以带手机上学。
首先,自从手机走进校园以后,课堂上不守纪律、破坏秩序的现象明显增多。他们在课堂上偷偷收发短信,玩游戏,甚至把一些不良的短信和画面互相传看,还有的把它当作考试作弊的重要工具,种种负面作用,不一而足。这些都严重损害学生身心的健康,给老师的教育也带来了更大的难度。中学时代正是身心发育的黄金时期,他们天性好奇,追求时尚,,能够很快接受新鲜的事物,对手机这个现代通讯工具的向往和追求也在情理之中。倘若一机在手,就难免会分散精力,把注意力更多地用在人际关系和社会事物上,为学习和学校之外的世界所吸引,偏离正道。
另外,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手机的更新换代自然也快。学生容易把手机作为身份的象征而互相攀比,自然就助长了孩子的虚荣心理:你买国产的我买进口的,你买黑白的我买彩屏带摄像头的,你发短信来我回一条更精彩的------这样比来比去不仅浪费了父母的血汗钱,更可怕的是荒废了自己的学业,正可谓“丧志”。那些没有手机的难免心里痒痒,自制力差的同学手也会痒起来,一时冲动来个“顺手牵羊”,最后闹个“身败名裂”,值吗?!
一、创设情境,感悟意象
高中古诗词教学的目的,除了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悟诗词描写的意象、作者的情感以及作品的主旨。教师只有耐心引导学生感悟意象,才能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和思想境界;而合理创设趣味化的教学情境,能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声像俱佳,能成功营造浓郁的师生互动氛围,因此,适度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是不错的选择。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煜的《虞美人》一课时,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了影视片段《虞美人》,让学生一边欣赏一边感悟作者对故国的无限怀念。接着,要求学生反复诵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一佳句,初步体验作者作为阶下囚,深深怀念昔日花天酒地的生活以及面对残酷的现实所产生的无限愁思。
再如,在学生鉴赏《春江花月夜》时,我先播放了《春江花月夜》的FLASH,那一幅幅美妙的江南春夜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使他们在声情并茂的的意境中,自然地感受到游子思妇的相思离别之苦。
鉴于中学生比较喜欢音乐的特点,我们还可以用美妙的音乐创设轻松愉悦的情境,助力学生在悦耳的音乐声中进入诗词的意境,把握其中的意象。如我在执教唐代诗人陈子昂的《春夜别友人》一课时,就开门见山地播放费玉清演唱的《春夜别友人》,让学生感悟挚友分手时刻的惜别心态,体会诗人目送友人赴古道时心中忐忑不安的情怀。
二、注意积累,体验意象
《高中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古人云:“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提高学生赏析古诗词的素质,必须让学生注重知识积累,尤其要积累古诗词的表达技巧和方法,具体为抓住两个“把握”。
第一,把握作品的意象和意境。意象是构成意境的基本单位,是作者表情达意所依托的客观物象。学生学会鉴赏古诗词,必须拥有一颗敏感的心和一双敏锐的眼睛,真正懂得“一切景语皆情语”的道理。古诗词里所叙之事和描摹的物态都是用来表情达意的,都是为表达作品的主题思想服务的。众所周知,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内涵丰富,让学生了解其中的一些意象至关重要,因为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感悟作者思想情感的关键。学生假如不了解作品中相应意象蕴含的意义,就不能真正把握作者的感情。
诸如“红豆”比喻朋友情谊或男女爱情,“柳絮”表达人与人之间送别离愁之情,“采薇”主要指隐居生活,“折桂”比喻科举及第,“鸿雁”和“双鲤”指代书信,翠竹象征向上、正直、有气节……学生掌握这些意象的内涵非日积月累不可。2010年全国高考卷考查了“折柳”,2011年全国高考卷考查了“雁”的文化常识。可见,让学生了解作品的意象、风格等文学常识非常重要。
第二,把握作品的艺术手法。那些名篇佳作能流芳百世的原因固然很多,但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是一个重要因素,诸如《琵琶行》( 白居易 )中的生动比喻,《雨霖铃》( 柳永 )中的虚实相间,《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中的大胆夸张和奇丽的想象,《声声慢》( 李清照 )中的精巧叠字,《山居秋暝》( 王维 )中画面的勾勒等。这些表现手法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利于学生在体验意象的基础上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主旨。
三、捕捉信息,认识意象
意象是构成诗词意境的重要条件,更是领悟诗词思想情感、揣摩诗词意境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只有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捕捉意象,才能让他们全方位感悟诗词的意境,达到游刃有余的境地。学生在赏析描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作品时,可以将作者描写的物象作为突破口,借助意象的动静、虚实和色彩进行联想和想象,从而体会作者的情感。
关键词: 激发兴趣 提高效率 培养能力
把多媒体灵活运用到音乐教学中,可以让音乐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学生也能更好地学习音乐,尽情地感受音乐带来的愉悦,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极大地激发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合理运用好多媒体,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运用到教育的各个学科,对教育的影响相当大。由此可见,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会促进教育领域的变革。新课程改革发展到今天,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被运用到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学更要充分合理地利用多媒体,让多媒体发挥应有的作用,不断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一、运用多媒体自身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以前的音乐教学中,教学手段落后,没有什么辅助教学,往往是老师演唱,最多是用录音机放磁带,让学生听听歌曲,久而久之,学生感到枯燥、单调,学习音乐的兴趣不浓,造成注意力分散、被动学习,课堂教学效果令人担忧。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音乐,课件呈现简谱,展示音乐家的简介,充分运用动画、影像等,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感受音乐力度、速度、情绪,学生在一边欣赏优美画面和音乐的同时,脑海里会想象种种生动的画面,并激发强烈的音乐表现欲和创造欲。例如在欣赏课《春江花月夜》的乐器简介教学环节,为让学生尽快地认识四种西洋木管乐器的音色和形状结构特点,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播放每一种乐器的音乐片段,然后利用课件呈现每种乐器的图片,展示给学生欣赏,并作简要的介绍。学生对每种乐器从音色到形状,都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在后面的欣赏乐曲的环节中,就能自然分辨出不同乐器的音色,进一步感受乐曲表达的意境和情绪。由此可见,运用多媒体呈现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动态视频等,能充分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二、以兴趣激发思维,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在音乐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音乐教学,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情境中欣赏音乐,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多感官欣赏、感悟音乐的意境,充分做到以趣激思,逐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我在引导学生欣赏乐曲《春江花月夜》的开头、、尾声三部分片段音乐教学中,课前做了充分准备,在欣赏时引导学生利用音乐和画面相结合,用多种感官感受每段乐曲的力度、速度、乐曲音色及乐曲的情绪。在欣赏乐曲开头部分音乐的时候,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夜色朦胧、夕阳西下、日出东山的美好景致,音乐开始部分是由一段自由节拍的引子,由黑管和大管奏出,黑管演奏主题音乐,长笛独奏一段装饰性音乐,这一部分的音乐速度渐快、力度自由、情绪抒情优美,将人们带入优美夜色的意境中。在欣赏乐曲部分的音乐的时候,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江涛汹涌、游客欢乐、野鸭戏水的生动画面,听到的音乐是采用多种配器手法、多种木管乐器合奏的方法将乐曲推向,这一部分音乐的力度渐强、速度渐快、情绪欢快热烈,此时学生的情绪高涨,显得比较激动。在欣赏尾声部分的时候,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归舟远去、野鸭憩息的优美画面,这一部分音乐由黑管在低音区演奏主题旋律,旋律轻柔而且舒缓,学生再次感受到幽静的月色,沉浸在美得遐想中……学生在欣赏的时候,很投入地沉浸在优美的音乐和意境之中,脑海里浮想联翩,将自己和画面、音乐融为一体。
因此,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不可缺少,为学生欣赏乐曲、创设生动的意境,起到很强的感染作用。学生在完整地欣赏乐曲《春江花月夜》的时候,可以结合音乐和画面,让学生感受乐曲的旋律,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了解民族文化
音乐教学是一种复杂的、多元的活动,音乐的多元化不仅在于它的表现形式、演唱方法、创作手法,同时它本身有丰富的文化背景。以中国民歌来说,各民族有各不相同的风俗、建筑、语言、服装、舞蹈等,许多文化都渗透于音乐中。运用多媒体,教师可以把所要的资料做成课件,呈现给学生,这样直观形象,学生不但学会一首歌,而且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
四、适当运用多媒体,调动学生感受乐曲的意境
在教学中,学生淋漓尽致地把乐曲的意境表达出来,某些学生描述的语言都比较优美。学生在欣赏完乐曲的尾声部分音乐之后,他们情不自禁地说出:“我在欣赏过程中思绪很集中,脑海里呈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自己好像沉浸在幽静的夜色当中。夜深了,江水平静,在月光的映照下,更显得迷人。此时,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已经进入了甜美的梦乡,沉浸在醉人的夜色当中……”学生在赏析每段音乐的时候,理解乐曲所表现的意境。
【论文摘 要】意象历来是诗词教学和考试的重点,如何提高学生诗词教学效率,就成为高中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意象教学的手段进行切入,分析高中语文教学中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以促进高中语文诗词教学整体效率的提高。
诗词鉴赏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高考中的重点和难点。鉴赏诗歌有许多途径,意象往往是考生选择分析诗歌的重要角度。意象,就是表意之象,即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意象教学即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将作者所展现的情感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展现出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高中语文诗词选修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更快速、更准确地掌握诗词意象,无疑成为高中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
本文从意象教学的角度进行切入,依据自身多年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几条较为有效的方法,以供同行商榷。
一、创设情境,在意境中体会诗词意象
高中语文诗词选修课教学的目的,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另一方面更在于让学生感悟诗词中所体现的意象,感受作者的情感,从而准确把握诗词的主题思想。从这个角度而言,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通过必要的手段,了解诗词的内涵。而在教学中最有效的手段,莫过于将学生置身于诗词所营造的意境中,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作者的情感。作为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将情境与诗词所表达的情感相贴近,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一是通过多媒体仪器,为学生营造氛围。如在《虞美人》一课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南唐李煜的电影剪辑《虞美人》,让学生在几分钟的影音播放中,感悟李煜丝毫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体会李煜对故国的无比深切的怀念之情。“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反复吟诵,更让人感受到李煜作为阶下囚,怀念往昔生活,感受现下悲苦的绵绵不绝的愁思。再如《春江花月夜》的教学中,则可通过多媒体,播放《春江花月夜》的FLASH,让学生在营造的意境中,体会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画卷,创造性地再现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同时通过观看FLASH,感受意境中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多媒体直观形象的展示,让学生在意境中感悟,其教学效果要远远胜于教师按部就班的教学。
创设情境也可以是以音乐营造氛围,通过音乐传达的情感,为学生诗词学习营造氛围,让学生进入状态,体会诗人的情感,把握诗词意象。如在《春夜别友人》的教学中,可通过音乐播放男生吟唱的《春夜别友人》,感受音乐传达的分手在即的撩人心绪和寂静状态,感受作者目送友人赴古道,隐隐哀愁胸中涌的离愁。
二、角色体验,达到情感的共鸣
在语文教学中,很多时候会用到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情怀,同样的,在诗歌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在理解诗词含义的基础上,置身于诗词描述的环境中,以诗词中人物的身份,感受诗词的意境,进而把握诗词所传送的情感。
如在《送友人》的学习中,教师在引导学生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对诗歌进行扩展,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李白、李白的友人,让学生依据诗歌内容,在角色扮演中,感受作者不忍离别,希望远行的人留下来。青翠的山峦横卧于北城之外,绕城的河水像一条白练汩汩东流。就在这秀丽的青山秀水之间,友人将要上路远行了。李白与友人策马并辔而行,送了一程又一程,已经到了城外,依然难舍难分。但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就在这时,两匹马仿佛也善解人意,不愿分离,昂首向天,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直到友人走远了,马的悲鸣声,似乎仍在空中回荡,长留在诗人心中,也伴送着友人的万里行程。而诗人自己,仍然立在那里,目送着友人渐渐远去。他的脑海里,或许在重温刚才与友人依依话别的情景,或许想起了之前和友人交往的点点滴滴。但这一切,都只能是追忆了。 通过这样的场景及学生置身角色之中,感同身受的扮演,加深学生对离别诗的理解,通过角色体验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提高教学的效率。
三、拓展途径,丰富学生对意象的认识
要提高诗词教学的教学效率,教师还应该想办法丰富学生对诗词中意象的认识,只有具备丰富的意象知识,在分析诗词时才可以达到游刃有余。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种渠道来满足学生对意象的认识。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授课的形式,将诗词中的意象加以规整,分析不同意象所代表的含义。如在诗词中,“柳”普遍代表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梅”则代表着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等意象;“西风”普遍认为是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的象征。那么学生在了解了江水代表了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等的意象后,就很容易理解《虞美人》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在掌握了月亮常被诗人借用烘托情思的意象之后,对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作者的望月怀思也很容易把握。
再者,教师也可以通过谐音教学,丰富学生的诗词意象。如在有关“柳”在诗词中的含义分析时,教师则可引用“柳”与“留”谐音,故柳的出现,常常代表了挽留之意,也就引申为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了解了这一意象,在分析《折杨柳》和《雨霖铃》的中心思想及意象分析时,学生也可以感受到作者的依依惜别及离别的伤感。在分析“莲”的意象时,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很多时候“莲”也就代表了“怜爱”,借以表达了爱情。如南朝乐府的《西洲曲》,即通过莲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此外,也可通过事物的特征把握其意象含义。如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在诗词中松树也就成为高洁品质的象征;作为傲霜之花,也被作为人格品质的一个代表,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通过景物的特征来把握诗词的意象,也是在诗词教学中较为有效的方法。
四、反复阅读,活跃思维,激发想象
在诗词的学习中,古人信奉“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现今时代诗词的学习。在高中语文诗词选修课的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诗词,在阅读的过程中,活跃学生的思维,进而激发学生的联想,将诗词中描述的场景连成一个完整的事件,在周围环境及事件的联系之中,学生也逐渐掌握了诗词所表达的意象,体会到作者的感情。
如在《春江花月夜》的学习中,学生反复阅读,将作者描述的景致拓印在脑海,春江、江流、江天、江畔、江水、江潭、江树这纷繁的形与景,和着明月、孤月、江月、初月、落月、月楼、月华、月明复杂的光与色,并通过与春、夜、花、人的巧妙结合,构成了一幅色美情浓斑斓迷离的春江夜月图。在这美丽的景色之中,孤独的游子在静静思念着故乡,美丽的景色无人共赏,也使得他愈加孤独,愈加思归。这样的反复吟诵,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这首诗的含义,也利于学生把握作者所抒感的路线,加深了对本诗的理解。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有效的教学手段还有很多种。用意象教学法来进行高中的古典诗词教学,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品味诗词的习惯,由表及里,感受诗歌意境,体悟作者感情。同时,学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来赏析所有的古典诗词,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诗词欣赏能力。
参考文献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新《课标》反复强调:“要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快地感受与体验。” 欣赏乐曲,学会乐曲要经过“聆听”――“谛听”――“赏听”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学生逐步提高审美能力的过程。
一、聆听模式――感知型倾听
“聆听”是最直接的感知方式,学生能最直观地得到艺术地享受和审美愉悦,能在感性中积淀理性,在瞬间潜藏艺术实践经验。这样为审美反射提供了条件,又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直觉。
如欣赏民族乐曲《春江花月夜》时,我没有用言语引导,而是利用自身特长,直接用琵琶弹奏《春江花月夜》的主题音乐。学生怀着强烈的好奇心,瞪大了眼睛,竖起了“耳朵”,最直观地走进“音乐”聆听后,学生们各抒己见:“琵琶地声音真好听,清脆悦耳。”“我好像看到天空中月亮弯弯像小船。”“我听到了江水在流动地声音。”还有的说:“听了让人进入仙境,心情舒畅。”“我好像爬到了山顶看落日”……多么美丽丰富的想象!这些都是“聆听”后学生凭着直觉审美的结果。
二、谛听模式――辨别型倾听
上音乐课不是为了调节学习生活,也不是为了休闲,而是以音乐作品为载体,来学习音乐的知识、技能,来体验音乐的真谛。为此,我指导学生“谛听”――辨别型倾听:听清节拍变换、节奏快慢、器乐种类、和声的效果变换等,锤炼他们欣赏的基本功,对音乐作品的意象、情调有进一步的体验。柏拉图在《理想园》中谈到:“音乐上训练较他科训练更为重要,外观之美、音韵之美能深印儿童之心。”“谛听”能让他们“静”中思“动”,有利于主动积极参与审美活动。
如在器乐曲《单簧管波尔卡》的欣赏教学中,学生初步感知乐曲的音乐形象后,我为他们准备了一份表格,请他们再一次仔细倾听音乐,注意音乐中的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比较体会音乐各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然后在表格中记录下来。这样即提高了学生的欣赏水平也使他们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更直观生动。
不过,成人“听”的注意力每隔7分钟左右就会有所松弛,儿童就更容易如此。因此,在训练谛听能力时,我往往抓住5~7分钟的最佳时间,调节学生听觉功能。如在40~60分贝间改变音乐的音量,让学生能全神贯注地“谛听”。同时,单纯依靠听来接受音乐对儿童来说存在着各种局限。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根据各年段学生不同的生理及心理特征,运用绘画、舞蹈、文学、生活经验等异域联想予以辅助,使之形成一定的用听觉进行艺术思维的能力,强化“谛听”,提高“谛听”效果。
三、赏听模式――赏析型恭听
音乐新《课标》指出:“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质。”“赏听”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最关键阶段。因为,音乐是一种富有感染力的情感语言。它能促使人们充满激情和幻想,把人的情绪引向高度激发状态,促进思维活动,引起创造灵感的再现。在“听”的过程中大脑皮层上留下许多痕迹。痕迹间的联系经大脑的思维活动又会不断地变化、补充。“赏听”实践中,我指导学生凝神静气、洗耳恭听,尤其强调“自动天君”(叶圣陶)。通过被激活的听觉反应,使大脑由已储备的听觉表象引出同域或异域的联想及想象,在享受音乐作品美感的同时,利用大脑接受信息――处理信息――编递新信息的功能把“1234567”七个音符“制成”色彩绚丽、千资百态的“动漫”,变成逐步获得连续或短暂的片段或整体音响的生命结构体。让学生在其中享受到独创成功的,培养音乐创造的兴趣,使他们终生喜爱音乐学习,享受音乐。
赏听是比较复杂的审美过程,对于儿童来说是较难的环节,我更注重“因段施教”。
1~2年级:侧重于培养“赏听”兴趣。如随进行曲、舞曲的节奏、旋律自然地走步,即兴舞蹈。能分辨音乐作品的情绪的异同,自然地流露出相应的表情,或做出体态反应、摆出造型。
3~6年级:侧重于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及艺术想象和创造力。如点评音乐作品的情绪、格调、思想倾向,及音乐内涵。能根据音乐作品进行即兴创作活动,如按乐曲编舞,表演唱等。
关键词:诗歌 想象力 传统文化
1.从诗歌内容出发,活跃学生审美的想象力,体会意境美
所谓的意境,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歌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即诗中“意”与“境”的和谐统一。中国古典诗歌的内容都是诗人们精心挑选的题材,特别是一些写景抒情诗,几乎每一首诗歌都是一幅唯美的画面。相比较我们现在的诗歌,已经很难寻觅到这样的诗歌了。意境美已经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鉴赏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这是古代诗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富文化遗产,那些雄奇开阔、旷远悲凉、恬静闲适、朦胧淡雅……的意境,往往能给我们带来心灵的冲击。当然,要领会这些意境美,就必须要从诗歌内容出发,引导学生能在教师的讲解下,通过想象,看到蕴藏在诗词中的“言外之意”的意境,做到披文入情,由情悟理,从而得到美的享受,接受这种意境之美的陶冶。例如教学王维《过香积寺》,要引导学生从诗歌中寻找作者描写了哪些内容(即寻找意象),有“古木、深山、钟声、泉声、青松、古寺”等意象,以及让学生根据诗中描绘的这些画面,想象出一个清幽、寂静的意境。诗的色彩美在学生的脑海中呈现,自然而然就进入了诗的意境,对诗的理解也就更深了。可以说,引导学生从诗歌内容出发,通过想象,当那些绚丽多彩的景色、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无不陶醉于那些美妙的意境当中,这种想象力的冲击使他们对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文化有着更深的感受,仿佛可以触摸到诗人们笔下的景物,进行心灵的对话,对于陶冶他们的心灵、审美、体验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运用电教多媒体,再现美的情境,给学生以美的感受
在诗歌教学中进行民族文化教育,要讲究形象直观和语言直观,以感性形象为支撑。可以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的形、声、色、光,把音乐、美术、文学、音像等诸因素优化组合起来,把学生带到一定的情境中去,从而激活学生思维,产生一定的情感,使之获得美的享受。
因为诗歌里丰富的传统文化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挖掘,诗人笔下呈现的画面之美,可以借助唯美的图片来丰富我们的想象力;那些平仄相间的语言,可以通过音频的朗读来吟诵;甚至还可以借助古典音乐把我们带入诗歌的意境当中。如品析《春江花月夜》这首长诗时,我就一边播放古曲《春江花月夜》,一边带领学生吟诵,只需朗读两遍,学生就已陶醉于其间,自发地去理解诗歌内容,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在品析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我采用播放幻灯片的方式将两组图片进行对比:雪前狂风怒号,遍地肃杀的景象,雪后变幻成一片春意盎然,明丽可爱的景色,而且这两组图片都是以边塞作为背景。同时,我还播放民乐《阳关三叠》,让学生在诗与音乐的旋律中体会诗人的离愁别绪。
古诗词的语言极为凝练,它往往以极其简洁的语言创造出优美的意境,表达出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深厚的情感。在电教多媒体的帮助下,容易构建一个构图美、色彩美、音乐美的意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这一文化瑰宝。
3.从作者的思想情感出发,深入挖掘,牵动学生情感
所谓“诗言情、言志”,在古典诗词中,无论是写景还是叙事,无论是咏物还是怀古,都会寄寓着诗人一定的思想感情,那么,鉴赏诗词中的内容情感就成为了重点。在他们的作品里,有表现忧国忧民的情怀,如杜甫的作品;有表现建功报国的豪情壮志,如王昌龄、陆游、辛弃疾等人的诗歌;有表现思乡怀人的情绪,如柳永的《雨霖铃》、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还有一些表现超尘脱俗、感时伤逝的作品。这些情感的抒发无一不是诗人们内心最真挚、最热烈的呐喊,时隔至今,我们在赏析这些诗词时,仍不免为当中所透露出来的情感而折服。那么,为什么说对古典诗词中作者情感挖掘是鉴赏的重点?因为反观我们当代,经济对人们思想的冲击已非同一般,在金钱的驱使下,有多少人丧失了道德,适Я苏庵秩攘业那楦校现代人的精神世界早已空虚,甚至是无以寄托。诗词中这些至真、至善、至美的情感恰恰是我们如今所缺失的,他们留下来的这些民族文化确是需要我们去继承、发扬,特别是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的心智、情感发展正趋于一个定型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渗透情感教育,让他们感受这些荡气回肠的旋律,感受中国古典诗词有的文化底蕴,可以说是一剂良药。
中国古典诗词中蕴含的文化内容丰富多样,我们要善于发掘,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整合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为学生营造一个浓郁的学习氛围,让民族文化的甘泉流淌在他们心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