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交互设计知识点范文

交互设计知识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交互设计知识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交互设计知识点

第1篇:交互设计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电气接地 设计 施工 质量

中图分类号:TM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2-063-02

现阶段,我国工厂、家用电气设备大部分属于I类防触电设备。因此,电气接地防护作为防止间接触电最基本、最有效的防护措施,涉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广泛应用于低压配电系统中。从这些年来从事电气工程施工及运行维护实践中,感到电气接地防护系统的设计及施工虽然并不太复杂,但存在问题较多,因而造成不必要的投资浪费,甚至给安全用电留下安全隐患的情况普遍存在。解决这一问题,需对施工图设计、图纸会审、到施工各环节进行全面控制,但关键控制点还在搞好施工图设计。取得接地防护系统最优设计方案,对保证接地系统安全可靠,提高接地防护系统工程技术经济指标,降低运行维护工作量具有重要意义。

GB9089.2规定了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共有TN.TT.IT三种,TN系统即保护接零系统,TT、IT即保护接地系统。TN系统按PE和N导体的组合情况,又可分为TN-S、TN-C-S、TN-C系统三种型式。其系统图见有关规程,不在复画。

在低压配电系统中,以TT、TN系统应用最广,下面主要围绕此二系统,就提高设计及施工质量谈几点认识。

1 接地系统选择

1.1 接地系统型式选择

接地系统型式的确定需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发展规划和地质特点以及操作维护情况综合确定。除规范要求必须采用TN系统型式外(如施工临时用电),生活、办公设施,防护水平要求高、用电设备少而分散的工程宜选用TN系统,其余工程均选用TT系统。随着漏电保护电器及中性线断线保护电器等电器部件应用的日益广泛,使间接防触电系统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1.2 接地体选择

接地体尽量充分应用工程系统稳定的自然接地体,如建筑基础、地下金属架构、管道、蓄水池等设施。但必须注意接地装置的可靠性,不应受到某些自然接地体的变动而受影响。禁止选用传输易燃、易爆物质、维修率较高的承压管道(如供暖管道)用作保护接地体或接地线。建筑基础由独立基础组成取为自然接地体时,宜结合是否存在防雷接地设计,等电位联接条件、建筑梯度等状况,同采用人工接地体方案,人工、自然接地体组合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主接地置尽量靠近主变配电设施。

电气主接地装置及工作接地,不赞成利用存在维修工作的单独地下直埋管道系统。在工程系统结构确定的情况下,工程地点的地质条件、土壤、电气参数对接地体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应予充分重视。需设置人工接地体时,接地体布置为开环方式还是闭环方式,是采用水平接地体还是垂直接地体主要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施工条件、接地或接零的范围大小等具体情况确定。尤其是电阻率高、坚硬地质条件等特殊环境下,接地体结构及施工方法对接地系统工程造价和运行稳定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

1.3 接地线的选择

在TN系统里,单独敷设的保护导体一般由随架空线路敷设的导体或电缆芯线来实现。在TT系统里,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导体单个地、成组地或集中地接到独立于电力系统接地极的一个或多个接地极上。工厂配电工程中,可利用的保护导体在满足以下几项要求时均可利用:

(1)不论从结构和保证完整的电气通路上,它们均能保证不受机械的、化学的或电化学的损蚀。

(2)材料的导电性能必须与规范中所列保护线规格相当。

(3)属于固定式的装置外可导电部分。

(4)规范中规定的不能作接地线导体的除外(如输送易燃、易爆物管道,供暖管道、封闭母线外壳等)。

实践证明,充分利用配电范围内金属管道,设备的金属架构,电缆桥架及建筑物的金属构架做接地母线,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提高接地系统可靠性及施工质量。

TN系统中动力电缆选用4芯电缆时,控制、信号设备外壳接零采用控制电缆芯线实现,省去人工接地母线敷设,将是系统设计中值得采用的较好方案。

2 设计及施工方面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1 TN系统及TT系统不宜混用

由同一配电变压器或同一段母线供电的低压电力网,不宜同时采用两种系统接地型式。当全部采用TN系统确有困难时,也可全部采用TT系统接地型式。但采用TT系统供电部分均应装设能自动切除接地故障的装置。在同一供电干线上TN系统及TT系统混用时,在保护导体干线故障情况下,使接零设备外壳可能产生危险电压,人为地造成安全隐患,是非常危险的。有的设计施工者由于对TN、TT系统概念不清,设备接地防护形成TN、TT系统双重防护,造成工程投资浪费。

2.2 尽可能实现总(主)等电位联结及局部(附加)等电位联结

总等电位联结,就是用保护导体将系统中的主保护导体、主接地导体及电气装置以外的主要可导电部分全部联结在一起。局部等电位联结,是用保护导体将同时可能触及的外露可导电部分连接在一起。在系统防护设计施工中,采取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多点接地的措施固然可以减少预期接触电压值,从而可以降低保护电器总切断时间的要求,然而,重复接地的效果远不如总等电位联结。总等电位联结将使处于等电位联结影响区域内的预期接触电压明显降低。从提高建筑防雷性能指标角度,建筑实行总等电位联结也是非常有益的。如果总等电位联结不易实现,或实现总等电位联结仍不能满足防护条件要求,则实行局部等电位联结。尤其在TT系统中实行等电位联结,不仅使接地安全防护性能显著改善,由于等电位连接导体遍布工程各部位,还可大量减少专用接地引线敷设工程量,显著降低接地工程造价,对提高接地系统施工质量,减少运行维护工作量也是非常有益的。

2.3 重复接地不能忽视

除个别情况外,在TN低压系统中,架空线路干线和分支线的终端,其PEN线或PE线应重复接地。电缆线路和架空线路在每个建筑物的进线处,均须重复接地。这一点必须严格掌握。尤其在TN-C-S系统中,大量存在单相配电负荷,三相负荷不易平衡,正常运行情况下PEN线上就存在电位差,在PEN线断线情况下,没有可靠的重复接地,由于中性点漂移,会在电器外壳上产生危险电压,危及人身安全,并造成部分相电器烧毁。这种情况在旧系统中时常发生,必须足够重视。因此,在有些情况下,较大幅度减小重复接地电阻也是非常必要的。

2.4 设计图纸深度应满足施工要求

由于接地工程在建安工程中所占投资比重小,设计单位及设计人员思想上不太重视,不按设计程序进行设计;专业协作不利,该在土建专业施工图中出现的接地分项工作没有绘出;接地图纸深度不够,该画图表明的部分,用文字笼统代替;重复接地点缺少设计等问题较普遍地存在。这些问题造成施工单位接到图纸时已过时,施工中工程变更多,不易施工质量及工程量控制、额外工程量增加等问题。

2.5 接地工程施工控制要点

(1)把好施工图审查及技术交底关,把发现解决图纸存在的问题及进行施工技术交底落实在施工前,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检查验收工作。

接地装置利用建筑基础结构及利用建筑结构实现等电位连接工程,做好预埋件及结构钢筋结点连接施工。

(2)施工构架接零(地)连接线不分情况均采用16-25mm2专用多股铜绞线,造成接地铜编织线浪费现象较普遍。应注意连接线满足规范要求即可,不要无意义地过分加大导体截面,造成浪费。

(3)由于TT系统单相短路保护的灵敏度比TN系统低,接地引线间及接地引线与设备连接点的连接电阻,对故障情况下外露可导电部分的接触电压值影响较大,而连接质量又是工程施工中出现问题较多的部位,应予重点控制。

第2篇:交互设计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SECI模型;iPad终端;移动学习;资源设计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1-0041-03

近年来,随着移动计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尝试,使得学习者能够通过各种移动终端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移动学习资源是移动学习的媒介,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可利用的所有显性或隐性的条件,即用于学习的一切资源。iPad作为一种智能移动终端对于移动学习来说有着其独特的优势,然而目前针对于iPad终端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的研究较少,大多倾向于对移动学习技术的研究。本文基于SECI模型知识转化的思想,设计了适用于iPad终端的移动学习资源,以期待学习者移动学习效率的提高,推动iPad终端教学价值应用的最大化。

一、SECI模型

知识可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规范的系统的可以用语言文字、数字图形等描绘出来的,隐性知识是难以规范的非正式化的,常伴有个人色彩不能直接描绘出来的。SECI模型是由野中郁次郎提出的用来描述显现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转化的社会化、外在化、结合化、内隐化四个过程,如图所示。

(1)社会化(Socialization)指新产生的隐性知识通过经验共享并创造共有心智与技能的过程。

(2)外在化(Externalization)指将隐性知识表达出来逐步转为显性知识的过程。

(3)结合化(Combination)指把已有的显性知识转变为更系统复杂的显性知识的过程。

(4)内在化(Internalization)指通过实践把显性知识逐步转变为隐性知识的过程。

四个过程不断转化相辅相成处于螺旋式上升发展的状态。

二、 iPad终端特性

移动学习终端主要有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其中笔记本电脑相对较大不宜随时携带、不宜在移动中进行操作且开关机时间较长;智能手机因其携带方便与易用性较为常用,然而其屏幕较小,不宜操作与使用且电池续航能力较差,存储容量较小。iPad是由苹果公司的平板电脑,定位于智能手机与笔记本电脑之间,融合了两者的优势,屏幕大小适中易于携带,具有高精度的电容多点触摸屏便于操作,存储容量适中可满足对移动学习资源的存储,续航能力较强可连续使用十小时保证了学习者在一天内的学习时间,开关机速度较快让学习者较快地进入移动学习的状态,享受移动学习的乐趣。

三、SECI模型视角下iPad终端移动学习资源设计

1.知识性设计

基于iPad的移动学习资源设计应该针对具体的知识目标。在SECI模型的视角中,学习是知识呈螺旋式不断更新与创造的过程,通过这个螺旋式的过程也说明了知识具有可进化、可共享以及可应用这三种属性,而其核心的目标就是促进学习者知识的产生、构建、管理与共享。移动学习属于一种非正式的学习,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在设计针对iPad终端的移动学习资源时,不仅应该考虑其非正式学习的特点同样还应该考虑学习者对以往积累的学习资源的调用,可广泛使用微信平台、iCloud、360云盘、教学平台等软件通过练习、资源分享、转发等方式为学习者提供使用资源解决问题的机会,同时通过学习者对学习资源的评价,使得设计者能够更好地修改移动学习资源,从而保证了移动学习资源的可进化性、可共享性以及可应用性。

2.情境化设计

基于iPad的移动学习是学习者利用iPad终端进行学习探索的过程,是在一定情境中展开的,需要设计者创设利于学习者学习的情境。在SECI模型的视角下,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同时具有情境依赖的特点,不同知识的转化需要借助不同的知识场,而知识场的本身也具有情境依赖性。我们应该充分利用iPad终端的优势,为学习者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习者知识的转化与迁移。

(1)创设游戏动画情境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学习新事物巩固和扩大概念技能的方法,主张在玩中学。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人们最好的老师。在iPad移动学习资源的呈现上,教师应该善于利用游戏动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愤怒的小鸟”这一游戏应用通过逼真的游戏动画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抛物线”、“惯性”、“机械能”等物理概念,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创设视频音乐情境

在iPad终端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上,利用视频、音频等媒体,给学习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例如,在诗歌《天净沙秋思》一文中,在呈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一段文字的时候,如果能配上一段小桥流水的音乐声,再加上枯藤老树,小桥流水,夕阳西下的动态图片的效果,则能够更好地将学习者引入文章的情景中去。

因此,在基于iPad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上,充分利用游戏动画、视频、音乐、图片等应用媒体,勾勒出所学知识相配的完美情景,为学习添加更多的乐趣,使学习者获得友好的用户体验,为移动学习过程中知识的转化提供相对的知识场,同时促进知识在知识场中完美的转化。

3.人性化设计

在SECI模型的视角下,社会性个体是每一个知识转化环节的主体,知识的转化是通过个体的投入与实践或个体组成的团队或组织内部深层次的交流所实现的。SECI模型视角下基于iPad移动学习资源人性化的设计,目的在于满足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作为知识主体的个性化需求,以下分别从iPad移动学习资源的呈现方式、操作方式以及表达方式三方面的人性化设计来满足在移动状态中知识主体的个性化需求。

(1)呈现方式

由于iPad终端屏幕分辨率高、尺寸相对较大等优势,相比其他终端完全可以像使用电脑一样方便清晰地使用,然而在移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注意力通常处于高度分散的状态,学习环境也复杂多变,因此布局简洁且搭配合理的呈现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在页面布局上要注意凸显重要的知识点,对主次知识点的布局有良好的分布规划。在信息资源呈现时要注意速度适中,不宜过快也不宜过慢,要充分满足学习者的接受程度,提高学习的效率。在色彩搭配上要利用知识点与背景颜色的差异度,差异越大知识点的关注度越大,可视性越大越可突出重点。

(2)操作方式

在iPad终端对学习资源的操作方式上,我们可以充分利用iPad上相应的设置,制定对于学习者学习习惯的个性化操作方式,例如习惯左手操作的学习者可以设置成左手操作,习惯右手操作的学习者可以设置成右手操作;习惯横向浏览的学习者可以设置成横向浏览,习惯纵向浏览的学习者可以设置成纵向浏览,满足不同学习习惯学习者的不同要求;同时可以支持多种手势,按学习者的习惯进行设置使用。

(3)表达方式

在iPad终端上移动学习资源的表达方式上应充分利用游戏动画、图片、视音频、网页等富媒体,使学习者感受到移动学习的趣味性,为学习者提供动力,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要注意表达方式上情感化的特点,例如优雅动听的音乐、舒服和谐的色彩搭配以及生动鲜明的画面能引起学习者积极的情感反应,促进知识的吸收转化;反之,嘈杂狂乱的声音效果、杂乱无章的色彩搭配、不恰当的图案画面会引起学习者消极的情感态度,不利于知识的吸收转化。

4.交互设计

SECI模型的核心是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包括社会化、外在化、结合化、内在化这四个过程,社会化与外在化过程体现在个体与个体间的交互,外在化与内在化过程体现在个体与知识资源间的交互,结合化体现在知识资源与知识资源间的交互。注重移动学习资源的交互性设计有利于促进移动学习中知识的转化。iPad终端相对于其他学习终端而言,在屏幕尺寸,数据处理能力及操作方式等有着巨大的超越,这些功能可更好地支持移动学习资源的交互性设计。在基于iPad的移动资源交互性设计中需充分利用iPad强大的交互特性。以下从操作互设计、内容交互设计、界面交互设计三个方面展开SECI模型视角下iPad终端移动学习资源的交互性设计。

(1)操作互设计

iPad终端所具有的超大屏幕、支持多种手势操作以及可触屏的数字技术,为实现移动学习资源的操作互性提供了必要条件。操作互是移动学习资源交互设计的基本表现手段,其目的是让学习者与学习资源间能够实现信息知识的交互。学习者可以选择自己爱好的操作方式获取资源,例如在输入方式的选择上,学习者可以选择按键输入、语音输入、手写输入等输入方式。同时需要注意交互操作滥用的情况,例如学习者在利用iPad终端学习时,不停地做与学习无关的操作,如随意开关页面,点击屏幕等,易使学生分散注意力,产生干扰,因此在操作互设计中,应限制学生的无关交互操作,把注意力集中在知识内容的学习中去。

(2)内容交互设计

在移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利用音频、视频、邮件等多种方式与同学、教师以及学习资源进行同步或异步的活动交互,在内容交互活动中,可以采用操练型、咨询型以及指导型、游戏型模式进行设计。同时在交互活动设计的过程中应根据学习者特征,以学习者为主体,激起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另外可采用操练型与游戏型相组合的模式,通过制定游戏规则,让学习者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参与其中,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在轻松欢悦的氛围中吸收知识。

(3)界面交互设计

在基于iPad的移动学习资源界面交互的设计中,尽管iPad拥有超大屏幕,但交互界面依然应做到简单整洁的特点,以方便学习者的操作浏览。首先在界面导航的设计上应分级明确,简单易懂,避免使学生迷航。其次在界面布局的设计上应对应iPad屏幕尺寸,把屏幕分为菜单栏、导航栏和内容区,按学习者习惯,将菜单栏导航栏设计在屏幕上方,内容区显示学习内容,方便学习者对知识内容的查看学习。最后在界面风格的设计上要讲究一致性,界面与色彩搭配要和谐,给学习者一种美的享受。

四、总结

目前,平板电脑作为新时代的媒体终端,在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中有着其独特的优势,很多学校与教学机构已纷纷开展基于平板电脑的移动教学。本文从SECI模型视角结合iPad终端分析满足学习者需求的移动学习设计,以望为今后基于平板电脑的移动学习资源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王建华,李晶,张珑.移动学习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徐永波.移动学习及其资源建设的策略思考[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4).

[3]李芳媛,李法敏.论平板电脑时代的电子教材[J].现代教育技术,2011(12).

[4]杨建锋,朱海洋,吴昊,高垣,宁玉文.基于SECI模型的本科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设计[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1).

[5]陈明选,刘翠.基于智能手机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5(4).

第3篇:交互设计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交互式;多媒体课件;情境教学

随着最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基于网络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得到了极快普及,多媒体课件被广泛应用于教学环节。提到多媒体课件,人们想到更多的是用PowerPoint制作的电子讲稿,教学信息孤立,表现形式单一,交互缺乏,效果较差。实践证明,要想有更好教学效果,教学互动必不可少,无论是课内外教学指导还是学习者自主学习,交互式多媒体课件都可达到更正确的引导、更突出合作与探究能力培养、更优势与高效教学效果的目标。

1 基础理论研究

1.1 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是指利用数字处理技术和视听技术,以计算机为中心,按照教师的教学设计,将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集成在一起,以实现对教学材料的存储、传递、加工、转换和检索的一种现代教学技术手段[1]。

交互式多媒体课件将教学互动与多媒体课件设计相结合,运行于计算机或网络终端,具备极强交互性和多媒体性的教学课件[2]。交互性是交互式多媒体课件核心体现元素,是教学过程的体现。优秀交互式多媒体课件中的多种丰富教学媒体信息彼此互相联系,构成立体、具备联想思维特点、符合教学规律的逻辑结构。

1.2 研究理论依据

本文研究主要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设计理论和互动式教学理论为依据[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这是我国提倡的一种学习理论体系,强调学习者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认为知识传授应实施于一定的教学情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本研究有以学习者为中心、多种学习情境创设、协作学习方式、学习资源充分利用、组织教学材料和发挥教师指导作用等参考与指导作用。

教学设计理论:教学设计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为依据,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3]。

互动式教学理论:互动式教学是一种着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教学信息传播方式,强调教师、学生、教学环境、教学资料等元素间的联系、协调和影响。

1.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现有诸多研究与作品普遍存在界面元素设计杂乱、内容交互设计被淡化、人际交互设计缺失、学习者自身特点被忽视、学习者体验平淡乏味等缺点。本文研究时需要重视情境创设问题,综合考虑激发学习者交互兴趣、激励学习者交互动机、整合学习交互环境、指导学习者交互行为、关注学习者适当交互体验等问题。

2 交互式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应用

2.1 设计原则

交互式多媒体课件基于教学性、交互性、简约性、科学性、艺术性与开放性等原则设计。交互性教学内容更多应呈现正常条件下难以演示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交互界面足够友好,便于学习者查看与控制;课件过程中有足够多的信息反馈结点,方便教师掌控教学节奏和调整教学内容。

2.2 课件交互设计

2.2.1 交互方式

交互式多媒体课件按照参考对象和途径,可分为人机交互和人人交互。人机交互是指人(教师和学习者)以计算机为媒介使用课件。教师的教学准备与实施、学习者的知识获取都通过课件实现,教学资源通过互动设计被存储在计算机或网络服务器中,学习者通过计算机动态获取教学资源,通过交互实践学习知识与技能,进行异步自主探究式学习。人人交互是指人与人之间直接或间接的沟通,存在于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习者、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

2.2.2 交互策略

交互式课件中的人机交互可通过界面及网页元素设计实现,如导航菜单、站内搜索、交互按钮与文本等,属于技术层面,相对较易实现,而基于人人交互策略的人人交互设计则是研究难点。⑴课堂内的人人交互。课堂教学的人人交互可以由教师与学习者之间通过讲授、提问、答疑、指导、作业、项目评价表等方式直接构建,学习者彼此之间可通过构建讨论组的形式实现。⑵基于网络的交互策略。a、课件内部集成。根据课件建设需要和网络情况,基于网络的交互式多媒体课件的系统内部可以集成站内短消息、论坛、实时在线交流等功能实现人人交互。站内短消息实现站内端端数据交流,实施简单,效果明显。论坛通过发、回帖交流,是异步教学的重要教学方式和学习途径,方便教师与学生的答疑与提问。b、第三方软件支持。课件设计时,可将电子邮件、即时通信软件、博客、视频会议系统等与课件整合,它们是课件互动的强有力工具。电子邮件是经典互动方式,是异步教学互动的重要工具。即时通信软件通过编写代码与课件系统整合,可进行远程教学指导与远程协助,效果非常好。博客是一种较流行的互动方式,参与者可上传学习资源、记录学习心得等,有利于知识积累与回顾,有利于教与学的体会交流。视频会议系统通过视频设备传输声音与影像,实现多人同时在线互动交流,可用于构建更直观的现场讨论教学和在线协作教学体系。

2.3 信息技术交互式课件的交互设计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知识点多而散,教学难度大,课时紧张,很多内容需要学生课后自主和强化学习,交互式多媒体课件对课程教学有重要作用。

2.3.1 超文本交互

将课件中的文字、图像等元素制作成超链接的形式,实现课件内容非线性的交互,是多媒体课件交互设计常采用的方式,特别是基于网络的特性。参与者通过点击超链接元素,根据需要选择页面文件及内容进行观看学习。这种方式表现形式多样,操作简便、快捷,具备良好的交互效果。

2.3.2 导航设计

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繁多,知识点零散,数据量大,所以良好的课件导航设计非常重要。在课件交互设计中,我们设置了全局导航(主功能栏目分类模块,如课件介绍、教学信息、实验实训、作品赏析、资料下载、论坛等)、子导航(各主功能下了子功能导航,可采用多级菜单的形式实现)、位置导航(当前页面在课件内位置的导航,方便返回上级目录)、网站地图(表现整个课件的逻辑结构概况,添加内容时自动生成)和友情链接导航(信息技术课程辅助学习的网站与资料导航)等。

2.3.3 论坛

基于开源的论坛构建信息技术学习互动论坛,是网络课件学习的重要补充和主要交流渠道。参与者在论坛里完成与自己角色对应的任务,如学习者提问、教师答疑、学习者互助等。为论坛配置版块管理员,保证对论坛及言论的正确引导。

2.3.4 QQ答疑

通过代码实现网络课件与QQ对接,学习者可以选择QQ在线的教师提出学习难题,教师解答其疑问。实际操作时还可以通过QQ软件的远程协助功能,为学习者进行操作演示,实践证明这种方法互动效果非常好,答疑效率非常高。

3 结束语

本文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互动式教学理论为基础,进行互动机制和策略研究,构建立体式、全方位、多对象的有效互动体系,满足不同应用与学习群体个性化、协作式和自主探究性的学习需求。后续研究中,我们还将进一步研究课件的交互性实现策略,如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一步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朱爱光.多媒体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制作[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7.

第4篇:交互设计知识点范文

清晰的信息架构能帮助和支持可用性的实现。有效的可视化界面或图形使得我们能够观察、操纵、研究、浏览、探索、过滤、发现、理解数据,并与之方便交互,从而可以有效地发现隐藏在信息内部的特征和规律,甚至能达到将信息认知转化为新的知识和智慧。

信息架构关注从数据到信息的组织与结构,关注其内在的层级与逻辑,即通过架构状态来梳理数据与数据间的关系、数据的时间或空间秩序等,作为原始的客观数据只有经过整理才有可能成为信息。信息视觉化则是信息呈现的独特途径,即对应信息架构运用艺术化、视觉化的方法或手段以实现清晰的信息传达、有效沟通与使用。信息可视化是这样一个过程,它将数据信息和知识转化为一种合适的视觉形式,充分利用人们对可视模式快速识别、认知、记忆的自然能力。良好的信息视觉化能以直观或形象的方式使用户形成对抽象信息的理解并达成共识,最终完成认知、识别、操作等行为体验。

从信息到架构再到视觉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用性存在于信息设计的整个流程中。在前期用户研究里,要考虑到特定用户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将信息架构转化为视觉形式的一个关键,就是考虑可用性的作用:可用性测试在设计概念出来以后,对概念进行测试和评估时也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信息设计领域,人们更加关心的是认知能力的提高,而不单是图形的质量。我们在获取到了数据信息后,怎样将信息进行分析、归类、组合,形成具有一定逻辑的架构关系?怎样找到合适的视觉语言去表现该信息架构?怎样达到能有效的被使用者理解与接受的高标准的可用性?这都是信息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适应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的人才需求,国内很多院校纷纷开始设立与信息设计相关的专业或课程。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开设了目前中国唯一一个交互设计硕士研究生课程,信息设计包含在交互设计的教学体系中。在国内许多院校,信息可视化作为一个学科也逐渐成长起来。信息架构及视觉化设计课题需要综合运用包括用户研究、设计理论、认知心理、逻辑思维等方面的知识点,注重设计思维的转换,强调研究、方法、表现、传达方式的有机结合,强调系统性、功能性和整体性的组织策划、逻辑分析和设计创新能力,最终通过影像、文字、空间、平面等多种媒介运用适合的设计语言来传递准确的信息与概念。

目前,信息视觉化的可用性研究还在初级阶段。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之后,会对可用性在信息架构视觉化的作用有更明确的定义以及发挥更加实操性的价值。

第5篇:交互设计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 U-Learning 设计策略 学习资源

自教育部启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以来,网络课程的建设受到各高校的广泛关注,涌现出一大批网络课程。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其教学效果不理想,阻碍了网络教学的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学习资源在设计上缺乏科学的网络教学设计理论的指导和对学习者的人性关注。本文以U-Learning的视角,对网络课程的学习资源设计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发挥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U-Learning的学习资源的特点分析

泛在学习(U-Learning),是指无所不在地学习,人们可摆脱时间和空间的约束,何时、何地、何人、何物都可以进行交流、沟通。即:学习的发生无处不在;学习的需求无处不在;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U-Learning下的学习资源的设计问题,随着E-Learning的深入应用及M-Learning等新兴学习技术的兴起,逐渐成为关注的新领域。近年来,学习资源的设计理论、资源库及管理系统、学习资源在不同终端的传输技术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U-Learning学习资源与目前网络课程的学习资源相比,有以下不同:(1)学习内容的微型化。其可在各种新型智能移动终端上使用,学习者能利用自己零碎的时间,随时获取学习资源进行学习和交流。(2)共享性、反馈性和增殖性。学习资源除了具有共享性外,还能对学习者进行实时的反馈和在线帮助,以保证学习者保持学习信心和兴趣。同时,学习内容的生成信息者也能被其他学习者进行分享和交流。(3)智能性。其能实现学习内容智能的检索、重组与发送,能自适应各种学习终端。(4)非线性和交互性。这是U-Learning较其他学习环境的特点和优势。

二、现有网络课程在学习资源设计上的不足

通过选取各类型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网络课程进行分析和归纳,现有的网络课程学习资源基本包含课程简介、教学内容、参考资料、习题试题及互动(如:在线答疑、留言板、BBS)等内容;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多样性,除了文本外,还包括音频、视频等教学资源;网页页面布局、色彩的搭配都趋于专业化;且大部分网络课程也注意到相关学习资源的推荐和学习内容的交互设计。但在实际教学中,网络课程在学习资源设计上暴露出很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网络教学设计的研究。对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研究不深入,教学内容呈现简单化,信息的粒度大,缺乏丰富的协作交互设计。

(2)缺乏学习情境的创设。大部分网络课程仍强调知识的传授.学习者只能被动地接受,缺乏模拟教学情境的创设及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人际网络关系等。

(3)忽视学习差异性。网络课程一旦制作好,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就相对比较固定,学习者不能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定制和修改学习内容及呈现方式,教者也不能实施有个性化学习指导。

(4)学习资源时效性差,学习内容陈旧,不能及时更新和补充新的内容。

(5)学习资源的兼容性差、开放性不好,重复率使用低。

(6)缺乏强有力的反馈和评价功能的设计。

此外,网络课程在“督学”和智能化设计方面也亟待改进。

三、U-Learning对网络课程学习资源设计的启示

学习资源是指在教学系统和学习系统创建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一切显现的或潜隐的条件,是内容、技术、教法三者的结合体,其设计应遵循可用性、技术性和教学性原则。以U-Learning学习资源特点为视角,旨在改善现有网络课程的不足,分别对网络课程学习资源内容设计、学习资源的交互设计、学习资源的界面设计及学习资源的评价等进行探讨。

(一)学习资源内容设计

学习资源的内容是网络课程的核心要素,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学习内容的设计受课型、教学流程要素、媒体的选择和技术限制等方面的影响。网络课程的学习内容必须参考一定规范和标准,如SCORM标准、IEEE的LOM模型,以及CELTSC的《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等,并结合网络课程的基本要求,选取一些最为合理的元数据元素,以有效实现课程、学习单元的重用、共享、跨平台和跨终端使用。另外,学习内容设计应充分运用适应性理论,根据U-Learning的特点,将学习内容分解成小的学习原子,来自不同章节的学习原子可以重新组装成新的学习单元。不同的学习者可以按自己的实际组装学习单元,使得相同的学习内容呈现出不同的组织方式,实现自主个性化学习。

(二)学习资源交互设计

在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中,交互性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交互设计通常包括人际交互设计和教学交互设计两个方面。

人际交互设计关注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以及人和设备之间的直接交互。网络课程教学一般是非正式学习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如果只是简单地为学习者传递物化资源,忽视学习过程的人际网络的建立,容易使学习者产生孤独感,难以保证学习者的持续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所以,在网络课程设计中应加入支持教学活动的双向传播媒体,如QQ、微博、微信、电子邮件等。也可借鉴微博的某些功能,如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之间可互建好友、查看知识点关注度和对某一内容进行讨论等。

教学交互是指教学信息在教和学之间的双向流动。网络课程中的教学信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科内容,二是状态信息。状态信息包括教学内容的反馈信息、讨论信息、评价信息、注释信息等。教学信息只是单向传输,学习者很难维持持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教学交互设计要注意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给予即时反馈、步调控制、频率控制、相关资源的实时推荐、适时的评价及激励方法等,这样才能不断保持学习者的兴趣,使学习继续进行。

(三)学习资源的界面设计

界面是学习资源和各种交互的视觉表现形式,是学习者和课程之间的载体。界面的设计应注重“可用性”原则。“可用性”就是指软件或硬件在供用户使用时的难易程度。根据这一原则,在网络课程界面设计过程中应关注几个方面:一致性、简洁性、结构性、适合于目标用户使用、有在线帮助功能、容易学习掌握、容易记忆和可视性。界面设计包括页面布局、色彩搭配和信息密度。

页面的布局应从页面的结构、页面的尺寸、人的视觉顺序、页面的层级和一致性等方面加以考虑。布局结构越清楚,对内容的知觉就越快,所以常将页面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显示不同的内容,设计上可采用留白、对比、线条(框)和动态等方法。内容在页面上的布局要符合人们的视觉顺序习惯,一般把最重要的内容应放在该页面的最佳视域区域,从而更能引起学习者的注意。页面的大小取决于显示屏幕的分辨率大小,在设计上可借鉴智能手机的显示方法,智能适应屏幕的大小,重力感应自动翻转,以达到最佳的显示效果。同层级页面的菜单、导航、样式、内容元素的布局等设计成相同或相似的版式。页面的一致性,有利于快速浏览页面内容,减少页面的信息量。不同级别的页面,除保持页面的主体风格外,要适当有变化,使画面统一而又不单调。

网络课程页面的色彩必须有一种或两种主题色,辅色调的选择应在主色调的基础上,采用临近色、类似色,与主色统一;也可恰当运用对比色、互补色形成对比,突出重点。注意色彩数量不要过多,一般一个页面的色彩数量不要超过四种。

心理学研究表明,页面的信息量过大,干扰项过多,会影响主体选择反应的速度和注意的稳定性,因此,在网络课程界面呈现的内容不宜太多。降低信息密度的方法主要依靠知觉的整体性,将相似、相近的网页元素组合在一起,使之形成一个整体,减少知觉信息的数量。例如,同级的导航设置为相同的形式;图片与描述文字就近排列;不同主题的内容可配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别等。

(四)学习资源的评价设计

网络课程的学习主要是非正式的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会遇到各种问题,要使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得到保持,学习得以继续进行,必须建立具备支持交互的网络辅导答疑系统。因此网络学习资源的设计应针对学习者的特点,提供相应的评价帮助服务。如,在线答疑、留言板、BBS、远程教学辅导等,为学习者提供咨询和指导。

四、总结与展望

网络课程教学取得良好效果,取决于学习者维持持久的注意力和兴趣。笔者在分析了目前网络课程存在的不足和U-Learning学习资源特点的基础上,对网络课程学习资源的设计进行了探索。泛在学习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对网络课程设计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如,如何实现学习兴趣和学习偏好分离?如何在网络课程中实现个性化资源推荐和创造个性化学习环境等。

参考文献:

[1]陈笑怡,陈泽宇,陈刚.混合教学模式下的远程教育服务模型探究[J].中国远程教育.高校现代远程教育优秀研究成果选编,2009.

[2]寇锦,刘勇,王进.E-Learning环境下的学习资源设计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

[3]余胜泉,杨现民,程罡.泛在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资源设计与共享――“学习元”的理念与结构[J].开放教育研究,2009,15(1).

第6篇:交互设计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网页设计;教学创新;任务驱动

1 当代网页设计教学的背景

1.1 计算机互联网的发展

从1822年查尔斯・巴比奇发明了第一台计算机(差分机),宣告了新一轮信息革命的开始,到1981年IBM的PC推出,再到今天的互联网行业白热化的发展,计算机几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而艺术,作为人类的高级情感需求,存在于世界的每个角落,从古至今皆是如此,计算机也不例外。从计算机图形操作界面发明那天起,网络视觉艺术便随之诞生,而在这之后的几十年间,网络视觉艺术的发展的在不断的变化,而每一次的变革都起源于计算机技术的革新。

另一个具有同样划时代意义的发明是Internet,这个萌生于1969年美国军方(Arpanet)、90年代初普及到全世界的网络,让我们今天做的一切成为可能。也正是基于图形界面和Internet,网络视觉艺术才真正产生。然而网络视觉艺术对于当时的设计师来说仍然难以触碰,虽然平台已经成型,但是缺少设计的工具和技术支持,所以很多当时的界面在如今看来显得比较粗糙。1991年8月,蒂姆・伯纳斯・李了史上第一个网站,这个网站是由纯文本构成的,目的是试图告诉人们什么是互联网。

1.2 网络视觉艺术的发展

在这段时期,各种网络视觉技术纷纷出现,首先崛起的当是Flash技术,Flash起源于1996年,后来被Adobe公司收购,改名 Adobe Flash。Flash让动态交互网页成为可能,一时间各种网页动画效果五花八门,层出不穷,设计师们终于可以通过这一技术平台来实现设计创意,且这一潮流经久不衰。

到21世纪初,flash的一大竞争对手出现,它就是CSS(Cascading Style Sheet),其实CSS 1早在1996年就诞生了,只是一直被忽视,直到21世纪初才真正被人们了解和接受。CSS2具备很多flash所不具备的优势,比如内容与表现分离、网页文件体积小等,因此很快被程序员与设计师所青睐。而2004年web2.0的诞生让CSS更加炙手可热,自此以后,以HTML+CSS为核心表现手段的 web2.0风格占据主导地位,同时期Javascript脚本语言等弥补了CSS在动态交互方面的不足,伴随着3G技术和3G设备的成熟,一种被称为UI风格的设计形式日趋主流,这种风格最初是用于移动界面或者电脑软件,后来被迁移到了Web端。

1.3 网页设计教学的更新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人们对网络的依赖,人们对网页的质量也有了很高的要求,如人性化的页面设计、版面设计的美感、色彩的搭配等。网页,是视觉范畴的信息传播媒体,网页设计平台也趋于多元化,近些年各大高校为了进一步满足人们的视觉、审美、情趣等方面的要求,纷纷在艺术设计专业领域开设了网页设计课程。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设计制作网页有艺术审美优势,如何针对艺术类专业学生上好这门课程,给学生提供一个设计平台,使其将创意、构思、构成元素、版式设计、色彩取向、设计风格等系统地融合在一起,是教授此课程的重要目的和内容。艺术类专业学生如何更好地发挥其专业优势和特长,这与教师授课模式的启发性、科学性、独到性有重大关系。在传统的网页设计教学中,流行着网页设计三剑客的教授内容,即Dreamweaver、Flash、Fireworks这三个软件的教学,因为这些软件的出现,曾经极大地将网页设计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然而,在如今的互联网世界中,学生只学习三剑客的内容就会发现已经与互联网行业脱轨。

以HTML+CSS为核心表现手段的 web2.0风格已经开始与flash平分秋色,而苹果公司的灵魂人物:史蒂夫.乔布斯曾在2010年发表过一封公开信,公开表示苹果所有硬件不支持flash,原因是“Flash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苹果拒绝使用Flash,而是用HTML5、CSS和JavaScript等全部都是开放的标准。得益于这些开放标准,苹果的移动设备都表现出低功耗与高性能的优势。HTML5是最新的网络标准,已经为苹果、谷歌等许多公司所采用,它允许开发者开发出更为高级的图形、印刷和动画,并且不需要第三方浏览器插件(如Flash)就能转换。HTML5是完全开放的。”而如今,当设计师进入到互联网公司后会发现,网页设计的主要工作内容不需要Flash,Dreamweaver和Fireworks。一名合格的网页设计师需要去掌握的技能是:交互设计和视觉界面设计。

2 网页设计课程的内容组织

要明确网页设计课程上的知识点和技能,首先要了解当今互联网公司中一个网页产品设计的流程和设计师的职责才能设计出好的课堂内容。而一名网页设计师的工作,并不仅仅是输出设计方案,需要参与前期的需求讨论、后期开发、测试验收等等产品设计与实现的多个环节。

第7篇:交互设计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flash 交互式 实验项目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a)-0017-02

Flash是一种动画创作与应用程序开发于一身的创作软件,它为创建数字动画、交互式Web站点、桌面应用程序以及手机应用程序开发提供了功能全面的创作和编辑环境,它们包含丰富的视频、声音、图形和动画。

1 Flash的基本功能

Flash特别适用于创建通过Internet提供的内容,因为它的文件非常小。Flash是通过广泛使用矢量图形做到这一点的。与位图图形相比,矢量图形需要的内存和存储空间小很多,因为它们是以数学公式而不是大型数据集来表示的。位图图形之所以更大,是因为图像中的每个像素都需要一组单独的数据来表示。Flash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矢量动画制作软件,它以流式控制技术和矢量技术为核心,制作的动画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所以被广泛应用于网页动画的设计中,以成为当前网页动画设计最为流行的软件之一。

2 Flash的特性

(1)Flash被大量应用于互联网网页的矢量动画设计。因为使用向量运算(Vector Graphics)的方式,产生出来的影片占用存储空间较小。

(2)使用Flash创作出的影片有自己的特殊档案格式(SWF),该公司声称全世界97%的网络浏览器都内建Flash播放器(FlashPlayer)。

(3)Flash是Macromedia提出的“富因特网应用”(RIA)概念的实现平台之一。

3 flash的基本格式

flash影片的后缀名为.swf,该类型文件必须有flash播放器才能打开(包括各大浏览器,视频播放器),且播放器的版本须不低于Flash程序自带播放器的版本。但占用硬盘空间少,所以被广泛应用于游戏、网络视频、网站广告、交互设计等。

ActionScript是一种程序语言的简单文本文件.FLA档案能够直接包含ActionScript,但是也可以把它存成AS档做为外部连结档案(如定义ActionScript类则必须在写在as文件里,再通过import加入类),以方便共同工作和更进阶的程序修改。

4 基于flash的交互式动画实验项目设计与应用

本实验项目类型:设计性。

本实验项目共分为十二个步骤,每个步骤包括主要实验内容、实验目标、实验学时数、实验人数和实验人时数。具体如下。

4.1 主要实验内容

概述交互式动画的制作过程和分析本项目实现技术。了解和熟悉进入Flash界面的方法;掌握flash中提供的各个工具的使用方法。能对简单的文字、图像做一定的处理,使其能实现指定的特殊效果实验目标:了解Flash软件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 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人数:20 人 实验人时数:40 学时·人

4.2 主要实验内容

制作一个动作渐变的动画;制作一个形状渐变的动画;学习调用flash的各项菜单的功能以及如何调用元件 实验目标: 掌握简单动画的基本制作方法,了解变形动画和运动动画的区别 实验学时: 2学时 实验人数: 20人 实验人时数: 40学时·人

4.3 主要实验内容

使用引导层实现一些特殊效果的flas,制作出类似如下的动画特效:小球平抛的物理现象;太阳的升起和降落;月亮环绕地球运动;飘落的树叶 实验目标: 掌握引导线的使用方法,利用引导线制作出动画特效 实验学时: 4学时 实验人数: 20人 实验人时数: 80学时·人

4.4 主要实验内容

利用遮罩方法实现动画中的特殊效果,制作出类似如下的动画特效:探照灯效果;百叶窗效果;电影文字效果;放大镜效果;环球文字;展开的画 实验目标: 掌握遮罩层的使用方法,利用遮罩层制作出动画特效 实验学时:6学时 实验人数:20人 实验人时数:120学时·人

4.5 主要实验内容

理解场景的概念,制作出不同场景切换的动画效果 实验目标:学习掌握场景在动画制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实验学时: 2学时 实验人数:20人 实验人时数: 40学时·人

4.6 主要实验内容

通过案例展示理解元件的概念,对三种元件的概念和使用效果的区别进行了解,学习图形元件的制作方法,利用图形元件的制作出特殊动画效果 实验目标: 了解元件的概念以及这三种元件的区别和相互转换,掌握图形元件的创建与使用 实验学时: 2学时 实验人数: 20人 实验人时数: 40学时·人

4.7 主要实验内容

学习影片剪辑元件的制作方法,利用影片剪辑元件制作动画 实验目标: 了解并掌握影片剪辑元件的创建与使用 实验学时: 2学时 实验人数: 20人 实验人时数: 40学时·人

4.8 主要实验内容

学习按钮元件的制作方法,理解按钮元件的四个帧的含义,利用按钮元件制作动画 实验目标: 了解并掌握按钮元件的创建与使用 实验学时: 2学时 实验人数: 20人 实验人时数: 40学时·人

4.9 主要实验内容

学习导入、引用、编辑图片和声音,并据此做出影音效果俱全的flash作品 实验目标: 了解flash中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图片和声音的特殊设定 实验学时: 2学时 实验人数: 20人 实验人时数: 40学时·人

4.10 主要实验内容

综合应用:制作出精美的flash MV 实验目标: 利用所学知识,综合应用,通过制作大型作品,加深对各个知识点的理解和学会高级应用 实验学时: 4学时 实验人数: 20人 实验人时数: 80学时·人

4.11 主要实验内容

学习flash中的交互功能动画的制作方法,脚本语句的基本格式,掌握Action Script脚本语言的常用命令,制作出互动的动画效果和多媒体交互课件 实验目标:了解掌握AS的基本语法,和常用语句 实验学时: 4学时 实验人数:20人 实验人时数: 80学时·人

4.12 主要实验内容

应用较为复杂的编程语句制作交互性更强的复杂动画,利用编程技术设计制作出flash小游戏和交互网站 实验目标: 掌握as语言较为复杂的编程技术,并能够应用到实际案例中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人数: 20人 实验人时数: 80学时·人

整个实验过程帮助学生在探索式的学习进程中,体验和发现知识与技能中的创新;突破自己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局限,创造学习方法的创新。这些创新都可以归结为在学习、探索、研究、合作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成长为新式的独立的“学习者”、“操作者”和“创造者”。并且在问题探究式的学习过程中,有效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思考,主动解决问题,在帮助学生有效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强化拓展其的动手实践能力。

5 结语

本项目为兼具综合性、创造性、设计性的实验项目,帮助学生将多项所学的课程和实验与自身专业有机结合,在视觉效果设计上、审美上、多媒体技术、编程技术、网络技术等方面有深入的了解后,创造出美观精美的交互式动画作品。为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搭建的具有较强创新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动手实验的平台,帮助学生有效结合自身兴趣、专业背景设计制作出满足不同需求和目的的交互式动画作品。

参考文献

[1] 王瑾.基于flash技术的交互式测试系统的设计[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2(2):59-61.

[2] 孙铁辉.交互设计在flash课件中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8):181.

第8篇:交互设计知识点范文

课件常见的内容组织结构方式有:线形结构:学生顺序地接受信息;树状结构:学生沿着一个树状分支展开学习活动,该树状结构由教学内容的自然逻辑形成;网状结构:也就是超文本结构,学生在内容单元间自由航行,没有设置路径的结束;复合结构:学生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自由地航行,但同时受主流信息的线形引导和分层逻辑组织的影响。

线形结构组织信息的课件就像传统的教科书,是按单一的顺序编排的,阅读时顺序性强,灵活性差。多媒体采用非线形的网状组织结构,可以通过导航系统任意地跳转到某个单元内,也可以进行联想检索,更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目前的课件多是以这种网状组织结构来组织信息的。

2多媒体课件的分类

多媒体课件按组织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固定结构类型、生成型结构、智能性结构三类,根据进行教学活动的特点多媒体网络课件可分为:

(1)课堂演示型。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其主要目的是揭示教学内容的内在规律,将抽象的教学内容用形象具体的动画等方式表现出来。

(2)学生自主学习型。在多媒体CAI网络教室环境下,学生利用学生工作站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如目前流行网络课件多数就是这种类型。

(3)专业技能训练型。主要通过问题的形式来训练、强化学生某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4课外学生检索阅读型。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进行资料的检索或浏览,以获取信息,扩大知识面。如各种电子工具书、电子字典及各类图形、动画库等。

(5)教学游戏型。寓教于乐,通过游戏的形式,教会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并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6)模拟型。用计算机来模拟真实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

3多媒体课件制作要求

多媒体课件总体要求内容简洁明了、交互性好、具有良好的艺术表现形式。具体表现在:

(1)布局要简洁明快、突出主题;

(2)颜色的搭配要合理;

(3)对象的逼真程度、科学性要高;

(4)配音的选择要恰到好处;

(5)根据课章内容需要适度运用动画;

(6)内容的呈现适度直观根据学生的思维和教学内容的特点,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余地。

4多媒体课件开发的制作流程

多媒体课件是多媒体软件的一个特例,多媒体软件开发的通用模式是由多媒体专家BrianBlum提出的,是一种以分析、设计(指导设计与交互设计)、测试与评价四个层次的开发模型,可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1)总体方案设计

一个教学课件的开发决策制定之前,要对需求、课件所实现的目标及制作课件的物资条件有一个系统的分析,以解决是否开发,开发的条件是否具备,开发后是否易于普及和提广。分析之后,就要做出总体方案的设计。总体方案的设计是确定教育思想能否用相应的计算机技术实现的问题。因此,总体方案的设计在整个课件的设计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在课件的总体方案的设计中,应尽量发挥多媒体技术,将文本、图像、动画、音频、视频有机地集成,来形象、生动地反映教学内容和策略,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课件的设计

多数的课件仍按照传统教学的节,将课件分成若干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的学习又分成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解决问题学习。各知识点采用的媒体素材形式,页面的设计等也属于课件的设计范畴。课件设计的结果为课件脚本,在后面还要具体地讨论。

(3)课件的制作

在脚本设计好后,就可以制作课件了,其步骤如下:

①素材的选择与设计;②选择开发工具;③制作多媒体课件;④多媒体课件的网上;

④测试评价。

课件测试、评价和修改是课件开发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该项工作实际存在与课件开发的环境分析、教学实际、脚本设计和软件编写的每一个阶段。课件评价基本从信息呈现、人机交互、教学过程控制、文档提供等方面提出课件评价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指标。

(5)出版发行

课件的推广与使用是很重要的。耗费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开发出的软件不使用或使用范围小,无疑是对人力和财力的巨大浪费。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s],2000.5

【2】蔡自兴,徐光,人工智能及其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3】祝智庭,网络教育应用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美)DerekFranklin,BrooksPatton著,郭红艳、王臻等译.Flash4网页动画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5

第9篇:交互设计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机械CAD基础; 自主学习系统; 工业设计原理; 人机交互

中图分类号:G434;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3X(2010)10-0069-03

Mechanical CAD Basis Self-learning System Based on Industrial Design Principle

YAN Cheng-xin

(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Dongying 257061, China)

Abstract: Because of the less consideration of personalization factors in the past design of mechanical CAD basis self-learning system, a novel thought for mechanical CAD basis self-learning system design based on industrial design principle is presented. The detailed design for the human-machine interface, color design, text design and human-machine interaction was performed in system design, in which more personalization factors were considered. New mechanical CAD basis self-learning system was developed by the aid of the industrial design principles. Students are more willing to learn by the new system. The practical learning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new system is effective. The new thought is also suitable for the design of other courses′ self-learning systems.

Keywords: mechanical CAD basis; self-learning system; industrial design principle; human-machine interaction

0 引 言

《机械CAD基础》是高等学校机械基础类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程,主要讲述CAD原理、数据库结构、二维图形技术、三维造型技术等内容,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CAD技术的基础知识,为后续的CAD/CAM、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等课程学习打下基础[1-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课程都使用以计算机为手段的电子教学系统。电子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的学习效率[3]。以往的《机械CAD基础》自主学习系统大都由非工业设计专业的任课老师自己制作,较少从工业设计角度考虑人机界面、色彩设计、文字设计及人机交互设计等因素,缺乏人性化设计。本文运用工业设计原理,对原有的自主学习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为其他课程的自主学习系统设计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1 系统结构设计

1.1 系统结构

根据课程的知识结构,共分绪论、工程数据结构与数据库、图形处理原理、工程图样的绘制、三维几何造型等内容,因此设计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自主学习系统结构

1.2 开发工具

以往的学习系统开发使用Authorware+Powerpoint制作模式,文件占用磁盘空间大,不利于网络传输,影响了系统的在线使用。Flash技术现已经广泛用于网页、网站学习系统的制作,用它制作的网页具有如下优点[4]:

(1) 文件占用空间小,便于传输和携带;

(2) 图形、文字处理能力强;

(3) 兼容性好,交互性强。因此本文使用Flash技术作为学习系统制作的主要开发手段。

2 系统的设计原则

从工业设计角度出发,自主学习系统的设计主要应从界面设计、色彩设计、文字设计及人机交互设计等几方面进行考虑。

2.1 界面设计

界面设计是自主学习系统设计的重要部分,是用户在与计算机交互时对所用的沟通符号的设计。界面是用户与系统交互的窗口,用户通过界面向计算机输入信息进行控制、查询和操作,系统则通过界面向用户提供课程信息[5]。好的界面设计,有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方便对系统的使用,激发学习兴趣。

界面设计主要应遵循以下原则:

(1) 一致性。一致性指系统界面整体上的一致感。对于具有同样功能的操作对象,在表现形式上要力求一致,起控制作用的按钮和图标也应一致。

(2) 适应性。由于用户个别差异的存在,系统设计应尽量让不同的用户均可以获得他们所需要的学习方式。对不同认知风格的用户应提供不同的学习与操作方法。

(3) 灵活性。体现灵活性的系统应允许用户能用与他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相称的方式进行交流,如显示或不显示提示,允许缺省设置,建立用户记忆等。

(4) 易学易用性。一个好的学习系统应该易学易用,便于上手,否则无论采用的技术多先进,设计的功能多复杂,但用户对它都会望而生畏,这样这个系统就没有生命力,学生就不愿意使用。

2.2 色彩设计

学习系统的设计要用到各种各样的颜色,协调搭配的色彩可以吸引用户的视觉感官,从而引起用户的注意[6],只要色彩使用恰当,就能促进用户对屏幕上各部分内容的识别,突出差异,使内容显示更为醒目,更富有趣味性。

色彩的运用应注意如下原则:

(1) 避免同时使用太多颜色;

(2) 用色彩起强调作用;

(3) 视野的中心多选用红、绿色,而边沿则比较适于采用蓝、黄、黑色三种颜色。相对来说,边缘部分的色彩不易引起注意,所以必要时可采用闪烁、动画等其他技巧来配合。

2.3 文字设计

课件的文字设计应考虑以下几点因素:

(1) 文字内容要逐步引入。对于每一屏文字资料,应该随着讲课过程逐步显示,符合学习的认知规律。

(2) 要采用合适的字体、字号与字形。文字的字号要适中,选择的字体要醒目,对于中文一般宜采用宋体、黑体和隶体。对于文字内容中关键性的标题、结论、总结等,要用不同的字体、字号、字形和颜色加以区别。

(3) 文字和背景的颜色搭配要合理。文字和背景颜色的搭配要醒目,易读,长时间阅读不至于疲劳。┮话阄淖盅丈都以亮色为主,背景颜色都以暗色为主。

2.4 人机交互

人机交互指人与计算机之间使用某种对话手段,以一定交互方式,为完成特定任务而进行的人机之间信息交换的过程[7]。人机交互设计主要应遵循的原则有:友好性、灵活性、功能性、明确性、一致性、可靠性、图形化。

该系统的人机交互内容在遵循以上设计原则的基础上,选用“按钮”和“点击对象”的交互方式,支持鼠标和键盘,避免了层次太多的交互菜单,可以方便地在各章节间跳转。

3 系统的详细设计

3.1 片头动画与片尾动画模块

动画在制作过程中主要依靠动作补间技术来完成[8]。在整体的构图上主要由四部分构成。按钮层加入脚本如下:

进入主界面时:

on (press) {loadMovie(“index.swf”,0);

}

退出时:

fscommand(“quit”);

3.2 主交换模块

主交换子模块是学习系统的核心,它控制了5个学习内容的调用。根据图1的系统结构制作了7个按钮,分别是绪论、工程数据结构与数据库、图形处理原理、工程图样的绘制、三维几何造型、实例演示及退出系统。每个按钮中都写入相应的调用语句,以进入相应章节。

3.3 绪论模块

这一模块的二级制作内容包括CAD技术概论、CAD系统组成、CAD技术的应用及CAD发展趋势。

根据这部分知识的特点,采用了二层导航的方式进行动画演示。

3.4 工程数据结构与数据库模块

这一模块的二级制作内容包括工程数据概述、图形数据结构及工程数据库。

在本模块的制作方法上,主要是采用Flash本身提供的幻灯片功能加上加钮导航的方式制作的。

3.5 图形处理原理模块

这一模块的二级制作内容包括图形变换、图形的裁剪、消除隐藏线和实体的表现。

这一章在制作上主要是通过按钮的导航方式来完成的。每个知识点均放在不同的场景中,以方便修改。在这一章中使用了大量的视频文件,根据视频文件的大小,采用了直接导入视频文件的方法,使视频文件在库中以一个文件的形式存在,随时可以调用。

3.6 工程图样的绘制模块

该模块的二级制作内容包括工作界面、绘图准备、图形绘制、图形编辑、图案填充、文字处理、图形复用、尺寸标注、辅助绘图及绘图举例。

该模块中主要采用逐帧动画的方式进行演示。将演示的内容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关键帧中,通过按钮来完成帧间跳转,其控制流程见图2。

图2 逐帧动画制作截图

3.7 三维几何造型模块

该模块的二级制作内容包括造型环境、三维面创建、三维实体创建、三维实体编辑、效果图的表现及特征造型法。该模块同样也采用逐帧动画的方式进行演示。

3.8 实例演示模块

实例演示模块是通过调用多个视频来完成对二维动画、三维动画的演示。在制作过程中这部分采用逐帧动画的形式来完成。

3.9 脚本语言ActionScript

ActionScript是Flash的脚本语言。正是由于Flash中增加了ActionScript语言,才使用户创作出来的动画具有很强的交互性[9]。它是从类似JavaScript,面向对象的语言扩展和重建而来的,同样需要具有事件、数据类型、对象和语法等。

ActionScript具有标准的实施方案以及灵活的图形和音频功能,该课件开发中章节的跳转,影片的调用和控制都使用到了脚本语言。使用ActionScript调用影片的程序段如下:

on (press)

{

// loadmovie("1.swf",2)

unloadMovie("mc1");

1oadMovie("1.swf","mc1");

root.mcl.x=0;

root.mcl.y=0;

root.mc1.xscale=90

root.mc1.yscale=90

// root.mc1.width=800

// root.mc1.height=600

}

4 结 语

课程的自主学习系统设计除了包含基本教学内容外,还应当考虑到人机界面、色彩设计及人机交互等技术性问题。本文基于工业设计原理对课程组原来设计的机械CAD基础自主学习系统进行了重新设计,制作了新的自主学习系统。新系统已在教学中使用了三届,学生普遍反映界面更加简洁清新,内容跳转更加容易,课件整体更加人性化,更加符合自主学习的学习规律,因此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深受学生的欢迎。

参考文献

[1]江帆,周漪清.机械CAD基础教学探索[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8(2):4043.

[2]刘衍聪.CAD技术基础[M].北京:石油大学出版社,2001.

[3]师德明.体育课程CAI教学的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6):94-96.

[4]周曲珠,芮延年,赵俊涛.组合机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Flas的设计与制作[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8,28(4):68-70.

[5]戴俊凯.网络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经验点滴[J].中国电化教育,2002(3):54-55.

[6]王令中.视觉艺术心理[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7]刘蓓蓓.浅析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原则及要点[J].成人教育,2008(4):40-41.

[8]梁燕.应用动作补间制作Flas的特殊效果[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8):137-139.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