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循环小数教学设计范文

循环小数教学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循环小数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第1篇:循环小数教学设计范文

笔者在几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尤其是在新课程的实验过程中,尝试着采用开放性练习实施教学。“开放性练习”使学生学起来觉得数学更容易了,学习思路更清晰了,效果也更明显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也因此得到了历练与升华,数学课堂因此变得更开放了。

开放性练习与平时所说的穿插练习又有所不同,它是指随着教学的进程与课堂的不断变化,教师有目的地“信手拈来”一些极具针对性的练习的教学行为。“开放性练习”有些是可以在课前准备好的内容,但更多的是靠教师在教学进程中开放“开发”的,它可以弥补教师在备课时的一些疏漏,因为备课毕竟不可能面面俱到,很多东西是无法预设的。开放性练习在呈现方式上也可以是灵活多样的:它可以是教师口述,也可以板书出示,可以请学生看书上某一道习题,还可以由学生自编题目,同学之间相互出题,或者由学生举例说明等等。

一、开放性练习的特点

1.针对性强。开放性练习是针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偏差,针对课堂上的突况,教师有目的地采取的一种随机性的教学行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例如《循环小数》一节课,当学生总结出“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等概念时,教师发现学生不经意间把“循环小数”等同于“无限小数”了。这时教师“灵机一动”,开始在黑板上写出了这样几个数字:0.4545…… 0.2178178…… 3.1415926…… 3.77…… 0.33……之后问道:你能将这些数字按要求进行分类吗?无限小数的有哪些?循环小数有哪些?这一过程明则是分类,实则是让学生对概念的再认识再思考的过程,是观察与思考的过程。通过进一步思考,学生不难发现“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但无限小数不一定都是循环小数”这一规律。而这一教学效果的实现无疑是得益于教师所采取的开放性练习。

2.动态性与开放性。随着学生学习的进程与变化,教师要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有时课前预设的练习可能在课堂上被删除或更改,教师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开放编写适当的练习,“开放性练习”又具有较强的动态性与开放性,这是一种比较高超的教学技能,既能突出教学的重点和突破难点,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能做到深入浅出,化难为易,确实是教师教学机智的具体体现。

3.及时性与实效性。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前面知识的掌握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继知识的学习,所以在数学课上练习应做到“少食多餐”,边学边练、边练边反馈,也就是练习要有及时性。而练习内容的设计要紧紧抓住知识的本质、知识的关键点,“条条有用”“练一得三”。

二、“开放”练习对教师的要求

“开放”练习看似课堂上教师不经意中信手拈来,而这些不经意教学行为的背后却隐藏着对教师更高的要求:

1.要有开放式教学的意识。开放的数学课堂是动态的瞬息万变的,教师应敢于打破自己教案的框框,有随时调整自己教学设计的意识与勇气,真正做到以学定教。如上所述,当学生对循环小数、无限小数产生混淆的时候,当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认识陷入迷茫之中的时候,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是教师的点拨与指导。这时候教师是继续沿着自己课前预设的方案“演”下去,还是针对具体情况及时作调整,以“开放性练习”为学生指点迷津呢?这些都需要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进程,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学习情感,需要教师有开放的课堂教学意识。

2.深入地进行备课。随着对“开放性练习”的不断尝试,笔者越发感觉到备课的重要性,每一节课后进行反思时都或多或少感觉到了备课时的疏漏。为了避免课堂上有更多的措手不及现象的发生,以不变应万变,教师首先应该深入地钻研教材,深刻理解教材编写意图,透析教材的重难点,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多问几个为什么。其次就是能够把一些关键问题深入浅出地转化为“生动有趣、活泼高效”的“开放性练习”,教师手中要多几个这样的“法宝”,无论发生什么情况,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师的思路不能乱,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起“导航”的作用。

3.善用“开放”练习。“开放”练习切不可滥用,用多了就会适得其反,打破知识的完整性与系统性。重点内容要多练,非重点内容少练或不练,一带而过。例如《循环小数》一节课,有限小数、无限小数两个内容比较简单,不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所以就不能处处练习,以免画蛇添足。

第2篇:循环小数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数学概念教学;误区;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266-02

1.过度着手于学生的操作活动,却有意无意淡化了语言概括的重要性

[案例一]《因数与合数》的教学:教师先让学生列出1-20各数的所有因数,然后汇报表格的填写情况,集体订正;再根据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抽象出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最后出示百数表,先让学生试找100以内的质数和合数,集体订正。并背诵50以内的质数。

本例中,教师非常重视学生在"做"中学,如"写"20以内数的因数。"找"100以内的质数,而忽视了让学生在"言"中悟,忽视学生通过用自己的语言尝试概括概念的内涵,重操作,轻语言。事实上,当教师让学生通过自主列出1-20各数的因数时,学生已经对概念有了模糊的意象,只是不能用精准的数学语言来概括,此时教师也没有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尝试概括概念,而是直接揭示概念,通过背诵记忆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逐步舍弃事物的非本质属性而突出本质属性的抽象概括能力的发展,导致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只停留于表面。

又如在百数表中找质数和合数环节中,教师关注的是找的结果,忽视了让学生说说找的方法,忽略了让学生讨论这样找的依据,既浪费了找的时间,又导致了找的低效。可以让学生说说怎么找,为什么这样找,然后再让学生独立找。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逻辑推理过程中,能提高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讨论和判断的能力,培养学生有序推理的意识。

2.过分追求直接指向结论的捷径,却忽略了学生经历活动过程的价值

[案例二]《循环小数》的教学:教师先谈话引入新课:校运动会,小强跑400米时,用了75秒,他平均每秒跑多少米?请你在课堂作业本上列竖式计算(指名板演)。然后再出示28÷18和78.6÷11两个算式,让学生笔算并板演,最后抛出几个问题:

师:哪位同学来说一说这三个商的特点?

师:像这样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作循环小数。(师板演课题)

师:你认为这一句话中关键字、词有哪些?(无人举手)

师: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些词是重点词呢?

师: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些重点的词,现在给大家2分钟时间,看谁能记住这句话。(自由读,再指定学生背诵)

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能理解、会理解"循环小数"这一概念的定义吗?这一定义是教师强加在学生的身上,学生是"被理解"。虽然能背出"循环小数"这一概念的定义,但根本是不知所以然,犯了重结论,轻过程的毛病。

"循环"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四季的轮回、日历的变化、体育老师的口令等。在概念的引入阶段,教师就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和生活经验进行"对接",通过学生的观察,师生的对话,一步一步感知循环,深化循环,直至理解循环。先突破"不断地""重复出现""无限的"这些教学难点,再通过计算、思考、猜想、讨论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深入探究,进一步巩固加深对循环小数这一数学概念的理解。

3.集中精力解读概念的内涵,却忽略了概念的丰富外延

[案例三]《商的变化规律》的教学: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金老师花了100元钱买5元/个的文旦;王老师花了200元钱买10元/个的文旦;陈老师花了300元钱买15元/个的文旦。三位老师各买了几个文旦?学生列出了100÷5=20、200÷10=20、300÷15=20这三个算式,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探究规律。结果,好几个学生都发现了"被除数依次增加100,除数依次增加5,商不变"这一规律,使探究商的变化规律的过程"节外生枝",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效率。而老师还不得不承认他们的发现是对的,导致了教学的尴尬。

如果把例题改为:金老师在利群水果超市买了2个文旦,花了30元钱;王老师在楚门水果超市买了4个文旦,花了60元钱;陈老师大众水果超市买了10个文旦,花了150元钱。哪位老师买得便宜?列式:① 30÷2=15,② 60÷4=15,②150÷10=15仔细观察这三个算式,什么变了?什么不变?(被除数和除数都变了,商没变)②式与①比,被除数和除数怎么变?(都乘2,商不变)③式与①比,被除数和除数怎么变?(都乘5,商不变)反过来,①式与②比,被除数和除数怎么变?①式与②比,被除数和除数怎么变?……就可避免了原来的教学"尴尬""麻烦"。

4.生拉硬拽地对概念的认知从直观感知直接拖至抽象概括,却省略了从"形象-表象-抽象"这一关键桥梁

[案例四]《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的教学:利用课件演示一个长方体,让学生观察、讨论、汇报,得出它的特征: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等。本案例的教学中,教师只是通过观察活动获取感性的认识,学生还没有在头脑中建立起长方体丰富的表象时,就抽象出长方体的特征,他们也只能是糊里糊涂地接受这一概念知识,不会真正理解和记忆长方体的特征。犯了重抽象,轻表象的错误。

小学阶段是学生数学学习的起始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水平都处于起步阶段,学生对于具体形象思维的依赖、抽象逻辑思维的不成熟,是他们的专利,因此,小学数学概念的形成,更多地需要形象或表象的支撑,它必须经历"形象-表象-抽象"这一转化过程。

当然,人们常说: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也不例外,不管哪堂概念课,当你课后反思的时候,总会觉得有这样那样的失误或遗憾。我想,正是在不断解决这样失误和那样遗憾的过程中,使我们的教学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林武.小学数学概念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第3篇:循环小数教学设计范文

一、找准起点,感知实效

原有知识和经验是学生学习数学活动的起点。找准教学起点是追求实效课堂的前提。我认为可以从概念中的关键字下手,认真分析学生是否具备解决它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然后设计切实可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感知。

在教学“循环小数”一课时,我以“不断重复”为重点和教学起点,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境:

师: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这个故事有什么特点?

生:故事里的内容是依次不断重复的。

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揭示规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叫循环。然后让学生再一次体验“循环”一词。

师:在自然界和生活中存在着许多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循环现象,如白天和黑夜。想一想,还有哪些循环现象呢?

生1: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不断循环。

生2:星期一至星期日不断循环。

……

师:你们的知识可真丰富!你们知道吗,在数学知识中也有着有趣的循环现象,那就是——循环小数。

学生在这一情境中,不知不觉地理解了“循环”的概念。正是这种注重感知实效的教学设计,凸显了概念课教学的实效性。

二、精心铺垫,体验实效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学习主体主动构建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该积极、主动地体验数学概念。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引导者,为学生铺路架桥。

在教学“速度”这一概念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1.凭借经验比快慢

小学生与教师赛跑谁跑得快?为什么?

2.路程相同比快慢

(1)小明跑60米用了12秒。小华跑60米用了10秒。

(2)马跑300千米用了6小时。鸵鸟跑300千米用了5小时。

3.时间相同比快慢

(1)小熊4分钟跑了240米。小象4分钟跑了280米。

(2)火箭每秒飞行8千米。飞机每秒飞行200米。

4.时间不同、路程不同比快慢

(1)客车2小时行驶120千米,卡车4小时行驶200千米。想一想哪辆车行驶得快?

(2)客车3小时行驶100千米,卡车4小时行驶200千米。想一想哪辆车行驶得快?

(3)客车3小时行驶180千米,卡车7小时行驶350千米 。谁行驶得快?

解决(1)(2)题,可用上面所用到的知识,将其转化成时间相同看路程、路程相同看时间。解决(3)题时只能用求“速度”解决。这样的精心铺垫,不仅使学生主动构建、体验“速度”概念,体会到学“速度”的必要性,还展现了把“双基”扩展为“四基”,即增加“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从而增强了概念教学实效性。

三、提炼教学,抽象实效

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十一册“常见的百分率”这一课要求在认识百分数意义的基础上,逐一掌握达标率、发芽率、合格率。但学生在计算盐10克、水100克中的含盐率时,错误率非常高。经分析,症结在于学生对常见的百分率的定义理解不到位。数学概念教学中的抽象是将事物的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抽取出来,使之区别于其他属性。我受此启发,重新设计教学:

1.引出部分数、总数

师:一杯白开水放入一些糖,溶解后变成……

师:白开水90克、糖10克,糖水多少克?

生:90+10=100克。

我引出部分数、总数:90(部分数)+10(部分数)=100克(总数),并从中提出分数问题,如:“糖是水的几分之几?”“糖是糖水的几分之几?”“水是糖水的几分之几?“让学生独立解决。

2.理解百分率

(1)10÷100=1/10,将1/10改写成百分数10%,引出百分数。

(2)将前四个分数问题变成相应的百分数问题。

(3)后两个百分数问题可用三个字代替,引出含糖率、含水率。

(4)前两个百分数问题不能简称,前后对比,总结规律:部分与总数的百分比才能简称。

(5)指出谁与谁的百分比:稻谷的出米率大约是70℅、树苗的成活率是90%、花生仁的出油率大约是40%、这批产品的合格率是100%。

……

第4篇:循环小数教学设计范文

注重操作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之一,但不能过分追求,因为数学语言的表达也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方面,两者要并重兼顾。“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和质疑”是《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学生在数学思考方面提出的要求。教师要适时为学生提供模仿和练习语言的机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引导学生用语言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的过程。

【案例一】《因数与合数》的教学:教师先让学生列出1―20各数的所有因数,然后汇报表格的填写情况,集体订正;再根据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抽象出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最后出示百数表,先让学生试找100以内的质数和合数,集体订正。并背诵50以内的质数。

本例中,教师非常重视学生在“做”中学,如“写”20以内数的因数。“找”100以内的质数,而忽视了让学生在“言”中悟,忽视学生通过用自己的语言尝试概括概念的内涵,重操作,轻语言。事实上,当教师让学生通过自主列出1-20各数的因数时,学生已经对概念有了模糊的意象,只是不能用精准的数学语言来概括,此时教师也没有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尝试概括概念,而是直接揭示概念,通过背诵记忆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逐步舍弃事物的非本质属性而突出本质属性的抽象概括能力的发展,导致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只停留于表面。当然,在这一阶段,学生的语言最初可能不规范、比较生涩,但经过与同伴对话、教师对话,与概念之间的对话和自我对话后,会慢慢形成具有个体特征的对概念本质理解的语言。也在这种对话过程中,学生将会慢慢地将自身的理解与揭示的概念进行对比,不断矫正,不断接纳,最终理解这一概念。

又如在百数表中找质数和合数环节中,教师关注的是找的结果,忽视了让学生说说找的方法,忽略了让学生讨论这样找的依据,既浪费了找的时间,又导致了找的低效。可以让学生说说怎么找,为什么这样找,然后再让学生独立找。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逻辑推理过程中,能提高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讨论和判断的能力,培养学生有序推理的意识。

误区之二:过分追求直接指向结论的捷径,却忽略了学生经历活动过程的价值

有些教师对已经抽象出的概念或给出的定义,总喜欢引导学生咬文嚼字理解概念中的关键字、词,要求学生默读、诵读直至背诵概念,认为只要找出关键词语,会背了,也就理解了。殊不知“纸上得来终觉浅”,这只是停留在概念知识形成的表征上。

【案例二】《循环小数》的教学:教师先谈话引入新课:校运动会,小强跑400米时,用了75秒,他平均每秒跑多少米?请你在课堂作业本上列竖式计算(指名板演)。然后再出示28÷18和78.6÷11两个算式,让学生笔算并板演,最后抛出几个问题:

师:哪位同学来说一说这三个商的特点?

师:像这样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作循环小数。(师板演课题)

师:你认为这一句话中关键字、词有哪些?(无人举手)

师: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些词是重点词呢?

师: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些重点的词,现在给大家2分钟时间,看谁能记住这句话。(自由读,再指定学生背诵)

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能理解、会理解“循环小数”这一概念的定义吗?这一定义是教师强加在学生的身上,学生是“被理解”。虽然能背出“循环小数”这一概念的定义,但根本是不知所以然,犯了重结论,轻过程的毛病。

“循环”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四季的轮回、日历的变化、体育老师的口令等。在概念的引入阶段,教师就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和生活经验进行“对接”,通过学生的观察,师生的对话,一步一步感知循环,深化循环,直至理解循环。先突破“不断地”“重复出现”“无限的”这些教学难点,再通过计算、思考、猜想、讨论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深入探究,进一步巩固加深对循环小数这一数学概念的理解。

误区之三:集中精力解读概念的内涵,却忽略了概念的丰富外延

任何一个概念都包含了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反映了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而外延则包含了某个概念的一切对象的范围。如三角形的定义是“由三条线段首尾依次连接而成的图形”,其内涵包括:三条线段、封闭图形、平面图形等;其外延包括等腰、不等腰三角形,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等。外延与内涵就像概念的形与实,前者具有表象性、直观性,后者具有抽象性、内隐性。厘清数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的标准之一。那么教师在选择例题时,应选择具有普遍外延代表的正例,而非特例。

【案例三】《商的变化规律》的教学: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金老师花了100元钱买5元/个的文旦;王老师花了200元钱买10元/个的文旦;陈老师花了300元钱买15元/个的文旦。三位老师各买了几个文旦?学生列出了100÷5=20、200÷10=20、300÷15=20这三个算式,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探究规律。结果,好几个学生都发现了“被除数依次增加100,除数依次增加5,商不变”这一规律,使探究商的变化规律的过程“节外生枝”,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效率。而老师还不得不承认他们的发现是对的,导致了教学的尴尬。

如果把例题改为:金老师在利群水果超市买了2个文旦,花了30元钱;王老师在楚门水果超市买了4个文旦,花了60元钱;陈老师大众水果超市买了10个文旦,花了150元钱。哪位老师买得便宜?列式:① 30÷2=15,② 60÷4=15,②150÷10=15仔细观察这三个算式,什么变了?什么不变?(被除数和除数都变了,商没变)②式与①比,被除数和除数怎么变?(都乘2,商不变)③式与①比,被除数和除数怎么变?(都乘5,商不变)反过来,①式与②比,被除数和除数怎么变?①式与②比,被除数和除数怎么变?……就可避免了原来的教学“尴尬”“麻烦”。

误区之四:生拉硬拽地对概念的认知从直观感知直接拖至抽象概括,却省略了从“形象―表象―抽象”这一关键桥梁

图形认知是从形象的动作认知到抽象的符号认知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然而,有的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获得感性经验的支撑后,直接跳跃到符号认知阶段,抽象出数学概念,省略表象建立的过程,导致学生无法很好地内化。

【案例四】《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的教学:利用课件演示一个长方体,让学生观察、讨论、汇报,得出它的特征: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等。本案例的教学中,教师只是通过观察活动获取感性的认识,学生还没有在头脑中建立起长方体丰富的表象时,就抽象出长方体的特征,他们也只能是糊里糊涂地接受这一概念知识,不会真正理解和记忆长方体的特征。犯了重抽象,轻表象的错误。

如果用实物演示切土豆:这个土豆是长方体吗?(不是)这刀切下去,会出现什么?(一个平面)换一个方向切下去,又会出现什么?(又出现一个平面)(还出现一条直直的边)师:这两个面相交于一条直直的边,这条边就叫作长方体的棱。垂直于这两个面再切一刀,又会出现什么?(三个面)(三条棱)(一个顶点)要切成长方体,还要切几刀?一共要切几刀?(还要切3刀,一共要切6刀)就在切土豆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面、棱、顶点等概念的形象和表象支撑,加深了学生的理解记忆,哪怕是学困生也能在头脑中形成丰富立体的面、棱、顶点的形象。

小学阶段是学生数学学习的起始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水平都处于起步阶段,学生对于具体形象思维的依赖、抽象逻辑思维的不成熟,是他们的专利,因此,小学数学概念的形成,更多地需要形象或表象的支撑,它必须经历“形象―表象―抽象”这一转化过程。

误区之五:专注于概念模型的构建,却遗漏了学以致用的重要环节

使学生理解并能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是概念教学的最终目的。而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往往比较重视由具体到抽象这个环节,而忽视了由抽象到具体这个运用环节。以为学生听懂了概念,记住了概念,就是理解了、掌握了,导致偏离了概念教学的目的。学生是否理解和掌握概念,评价的主要标准在于能否正确的、灵活地运用概念。因此,概念教学要克服重建构轻应用的倾向。

【案例五】在“方程的认识”这一课时中,有些教师以天平为载体,引导学生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300+300=600;300×2=600; 240+240240;X+50=100; X+50

再通过对算式进行一次、二次的分类来比较式子的异同,直至抽象概括出方程的含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对算式分类整理这一环节上。在方程这一概念建构时,我们不仅利用天平这一直观载体引导学生认识方程的意义,更应注重实际生活中的等量关系,在未知数和已知数之间建立的等量关系中理解方程。如:

① 全班共有48位同学,分成X组,每组8位同学。

② 每本练习本1.5元,学校买了X本,共花去600元。

③ 杨戈电影城2号厅一共有150个座位,观众已坐了X个座位,还有20个座位。你能用含未知数X的式子来表示吗?你能用方程X+50=100编题吗?

第5篇:循环小数教学设计范文

一、动手操作,导入新课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能动性非常关键,教学时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尤其是在低年级教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持久性必须加以增强,结合教材设计,进而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导入新课,提高他们接受新知识的效率。

例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我出示这样一道题:每个小朋友用8根小棒摆正方形,看一看可以摆几个正方形?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操作很快得出有两种摆法:两个正方形或一个大正方形。然后,我提问谁能把摆的过程和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当学生回答:8÷4=2(个),8÷8=1(个)后,我接着问:如果用这8根小棒摆出一个个分开的三角形,能不能摆?学生齐答能。很快学生也得出两种摆法:两个三角形或一个大三角形。但每种摆法,小棒都没有用完,都剩下了2根。这时我就告诉学生,剩下的这2根小棒可以说“余”2根。那么摆的过程和结果怎样用算式表示出来呢?进而提出我们下面学习的“有余数的除法”。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动手操作,导入新课方法上调动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

二、故事导入新课

在小学阶段学生重视故事教学,通过故事进行兴趣激发,使小学生更加关注所学知识,从而使他们更加喜欢数学,在新课导入时,也必须适当引入故事,进行巧妙的导课处理。

例如,“循环小数”这一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常常在学了新课后,不能准确地口述概念定义,对个别词语的理解也不够深刻。因此在教学时,我播放了一段简短诙谐的配乐故事,作为这节课的开场白。“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学生不由自主地笑了,我关掉电脑课件,说:“哪位同学能接着往下讲?”一个学生循环地说了两遍”,这位学生讲到这里,停下了。我问这位学生为什么不讲了?他说这个故事讲不完。我问其他同学,这个故事能讲完吗?学生齐回答不能讲完,为什么呢?我又问一个学生,这个学生回答说:“因为这个故事总是不断地重复说这几句话。”“说得很好,那么同学们知道数学王国里就有这样的一个小数,你们也想和他交朋友吗?那么我们下面学习‘循环小数’。”这个诙谐故事的导入,不仅通俗易懂,也便于学生掌握我们要引入的数学概念。

三、学生猜谜,导入新课

在小学的各个教学阶段,猜谜语游戏都会深受学生的喜欢。这种新课导入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结合教学经验分析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导课形式。

如教学“时、分、秒的认识”前,我先让学生听录音、猜谜语,“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怕累。马蹄嗒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学生猜出谜底后我拿出一个实物钟。提问:“钟表有什么作用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时、分、秒”。

四、巧设悬念,导入新课

在数学心理学中,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好奇心占据主导地位,当我们的教学采用合理的悬念布置时,会起到理想的数学教学效果。所以,结合心理因素提高小学生对于知识的好奇心。教师在进行课堂数学导入设计时必须从这方面入手,创新知识理念,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进而使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开发。

例如,教学“通分”时:我设计了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试题,(1) 和 ;(2) 和 ;(3) 和 。显然,(1)(2)两题学生能很快回答,但第(3)题是新授例题,学生没有接触过,学生暂时比较困惑,并产生了探求知识的欲望。但这时,我并没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是组织学生讨论:怎样才能比较出 和 的大小?投石激浪,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给出了不同的回答:如画图比较大小、化成小数比较大小、化同分母比较大小、化成同分子后比较大小。我在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尝试比较后,再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哪一种方法比较简便?最后小结:我们把 和 分别化成 和 的过程,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通分”。可见,这种巧妙的教学设计能够使小学生进入这种“挑战”中,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他们理解知识的同时也在进行思维转变,这种转变对于新的知识是一种吸收与接受过程,通过这种引入也将学生带入新的学习天地,达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我想,教学也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形式进行艺术展现,在小学教学中,作为教师更重要的是以学生兴趣为主,循序渐进地进行课堂教学导入,当我们从学生视角分析导课设计方法的时候,教学中新课程的导入也自然变成了一种艺术。

第6篇:循环小数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教学思路

一、新课改要求及其转变初中数学教学方式

1.新课改要求.立足于知识经济与信息化综合发展的大环境下,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教育教学方式已难以满足当代学生及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为此,教育部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对各学科教育教学作出了明确要求:学科教学要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培养为目标;课程结构要保持均衡性与合理性;要重点关注教学内容的生活性;课程设计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围绕优化教学、促进发展设置课程评价体系.2.转变初中数学教学方式.基于新课改的要求,初中数学教学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第一,教学设计更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将课堂教学与学生心理活动规律相结合,融入生活元素来辅助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第二,教学形式更加多元化,改变了传统枯燥、单一的教育模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乐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思路

1.加强基础训练,引导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概念学习是夯实数学基础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系统学习数学的前提.要纠正传统数学教学中过度偏重结论运用的教学方法,必须重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概念的形成过程,即学会经过分析、对比、归纳、抽象形成理性的数学概念.利用例题来强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识是有效的方法之一.例如,在讲“有理数和无理数”时,为了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有理数就是整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和“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教师可以用“3.1415926”(有理数)与“π”(无理数)为例,通过这两个容易混淆的数进行对比分析,直观呈现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提高学生数学概念的认知能力.2.培养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大多在课堂上采取灌输式教育和题海战术,让学生不断做题,不断“学习”,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扼杀在“题海”中.须知,提出问题才是科研结论确立的前提.在全新的教育背景和教学要求下,教学目标应当从单纯地“让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转变为“如何让学生通过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展开提问、深化提问,通过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内化和对于未知领域的初步探究.例如,在讲“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什么情况下一元二次方程会有两个不同的解?学生回答:根的判别式Δ>0.教师追问:当根的判别式Δ<0时,又会产生什么结果呢?通过简单提问的引导,学生心中都有了一定的答案,但并不十分肯定答案.教师再利用题目引导学生对比:判别式分别Δ>0和Δ<0的答案分别是什么?学生通过二次求解发现第二种情况解不出答案.这样,学生自发提出“Δ<0时没有解”的猜想,保障了解题推理的正确性.3.渗透转化思想,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初中数学解题的重要策略之一,转化思想能够帮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数、式、形”的转化,进而实现解决问题的简易化,对于完善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为了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实现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教师必须重视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以实现创新思维和数学意识的培养.例如,在讲“二元一次方程”时,在已经初步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加减消元”和“代入消元”的方式,结合转化思想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可见,对于复杂的数学问题,转化是解题关键.总之,在新课改下,教师应全面认识到数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创设丰富情境,使学生获得清晰的数学概念,引导学生从想问到多问,从粗问到细问,帮助学生完善数学认知结构和知识体系,顺利衔接新旧知识,最终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高洪利.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J].教育,2016(7).

第7篇:循环小数教学设计范文

创造性思维正是探求和创造新知识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创造性思维对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兴趣,成为理论界关注的课题。

例如,教学“无理数”时,教师为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给学生提供了如下材料,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者与其他对象的联系,从中获得具体鲜明表象。

(1)准备4张大小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纸片,把它拼成一个正方形,贴在黑板上,设小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为1,正方形边长为a,则正方形面积是多少?

通过观察,得出结论:1个小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1×1=,大正方形的面积为×4=2,因此正方形边长为a,其中a满足a2=2。

(2)向学生提出问题:a是整数吗?a是分数吗?a是有理数吗?

由前后4名同学为一组进行讨论后,得出:

因为12=1,22=4,而1<2<4。

所以 1<a<2。

所以a不是整数。

a不是整数,那么a是分数吗?

再一组进行讨论后,通过举例得出:分数的平方是分数。例:

=,=,=,=……而2是整数,a不是分数。

老师引导学生并举例:发现了最简分数的平方是最简分数的结论。

例,因为=,=,=,=……

=,=,=……

=, =,=,=,=……

所以最简分数的平方是最简分数。

而a2=2中的2是整数,所以a不是分数。

老师接着追问一句,这样,a既不是整数,a又不是分数,则它是有理数吗?

学生们自然一口回答不是。老师给出结论,那么a是一个我们新学习的一类数,它是无理数。从而再继续得出无理数概念的结论。

这样,学生能够把整数,分数,有理数,无理数分得一清二楚。

我们再来看人教版书上的无理数是如何学习的。

怎样用两个面积为1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面积为2的大正方形呢?

把两个小正方形沿对角线剪开,将所得的4个直角三角形拼成在一起,就得到一个面积为2的大正方形。你知道这个大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吗?

设大正方形边长是a,

则a2=2。

由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可知

a=,所以大正方形的边长是。

有多大呢?

12=1,22=4

1<<2

1.42=1.96,1.52=2.25

1.4 <<1.5

1.412=1.9881,1.422=2.0164

1.41<<1.42

1.4142=1.999396,1.4152=2.002225

1.414<<1.415

……

如此进行下去,可以得到的更精确的近似值。事实上,=1.41421356……,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像这样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这是从定义观点出发得出无理数定义。

这是两种不同的讲法,第一种讲法是我自己的个人见解,第二种讲法是人教版书上的,我们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同时我们在教学中也要创新,我们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这样我们在课堂上讲课会活灵活现。同时我们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考虑问题。教师应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首先应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教育的能力:1.思维要具有流畅性,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左右逢源,并伴有直觉和自由联想。2.教学要具有灵活性,能够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用多种方法和手段组织教学。3.教学思想要具有独创性,不因循守旧,不人云亦云,能够使用不同于常规的方法来解决疑难问题。要善于进行灵活多样,富有弹性的教学设计;教学信息的传达经济、迅速、有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究”、去“创新”;并能根据教学反馈信息进行机智的教学调控。

数学学习是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必须要有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改革后的新教材也将数学知识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贯穿始终,这是培养数学思想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式。在新教材的教学中,我们应紧紧围绕这一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和交流,获得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第8篇:循环小数教学设计范文

一、以小学数学教材为基础,感知思想品德教育

小学数学教材中含有大量的思想品德教育素材,教学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内涵,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新课改的要求,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如,在开始学习“序数”时,在上车顺序的主题图中,老爷爷排在第1位,小朋友排在第4位,从对图中情景的观察以及教学设计中教导学生要尊敬老人,遵守公共秩序。又如,在教学“圆周率”时,相应介绍:早在南北朝时期,我国大数学家祖冲之就第一次精确计算出π值在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这是数学史上的伟大发明。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电脑的应用,早在1985年π值就已算到上亿位。这样引伸不但有助于学生加深认识“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而且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展现了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成果,以此为契机教育学生为了祖国的振兴,要发奋学习,将来才能更好地建设我们的国家,无愧于我们的祖先。此外,在教“质量单位”时,我补充了“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全国13亿人一天可以节约13亿粒米,可供248人吃一个月,以此教育学生要养成节约的良好习惯。这些都是充分挖掘数学教材内在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对小学生进行教育的有效手段。

二、以日常教学活动为载体,体悟思想品德教育

以日常教学活动为载体,注意把握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采用编儿歌、讲故事、综合实践等教学形式,在教学中牵动学生的“情弦”,让学生通过自由、主动地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感悟体验思想品德教育。如,教学实践活动“可怕的白色污染”一课时,活动前先让学生观看一组资料片,让学生谈观后感,再调查自己家一周制造白色污染的情况,之后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走向社会,调查济南市区各快餐店外送快餐的情况。通过学生的汇报、观察、计算引导学生认识到白色污染的危害性,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告诫并呼吁大家一起来保护环境。随着教学活动的不断深入,低碳、环保的教育主题渐渐走进了孩子的心灵,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此时此刻,这种无形的道德体悟自然胜过有形的课堂教学。可见,数学课的思想品德教育,要结合数学教学的特点,通过日常教学活动来渗透,使“文”“道”浑然一体,学生在掌握好知识技能的同时,真正体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三、以学生实际生活为导向,践行思想品德教育

回归生活、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把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生成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题才能真正对学生有所启发。针对学生穿名牌、不顾家庭经济状况盲目攀比的现状,在学生学习了小数加减法后,我布置了“当一回小管家”的作业,了解家庭收入支出,用表格的形式把一个月的各项收支情况记录下来,再着重计算一下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父母在自己身上花了多少钱。不少同学通过计算才知道父母在自己身上居然花了这么多钱,联想到自己在家的行为、对父母的态度以及自己不切实际的攀比,反省自己的行为,从而在思想、行动上有了很大的改变。不仅联系学生实际自然开展了初步的理财教育,也把思想品德教育践行到社会生活中,增进了与父母的感情,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同时,我还不断补充与开发思想教育的材料,使数学教学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我有意编了一道暗示性应用题:张兵把一个大蛋糕平均分成了8块,给爸爸1块,给妈妈1块,自己留下6块,他们各吃了几分之几?并引导学生讨论这样分好不好,为什么?如果换了你会怎么分?我们知道,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存在着以我为中心、任性、自私、缺乏对长辈的尊重与理解等问题。通过讨论教育学生要尊敬长辈,并做到言行一致,思想品德教育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寓思想品德教育于小学数学中,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要正确处理好“双基”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适时适度地在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润物细无声,真正做到思想性和科学性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第9篇:循环小数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美学;生活;创新

众所周知,小学教育属于基础教育。对于想在社会中稳定生存下去的每个人而言,掌握好小学数学便是最基本的谋生手段。在日常生活中,能解决最多切身问题的也许并不是深奥的三角函数,也不是二次函数,而是小学数学中最简单的加、减、乘、除等简单运算。因此数学也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它来源于生活,又将生活转化为数字逻辑而更高于生活。

数学讲究语言简练、逻辑缜密、较抽象。那么如何备课,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容易理解并牢记便是教师备课的难点所在。本文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根据这些年自身的教学经验结合国内外优秀教师的课堂讲座,提出以下三点教学建议:第一,将美带入数学;第二,变数学为生活;第三,重视课堂总结。

一、如何运用美学

世界上很多伟大的科学家都是兼艺术美和科学知识为一身的人。比如,袁隆平,他既会拉一手好听的小提琴,又能培育出优良的水稻苗;而钱学森更是深藏不露,谁能想到这个为中国的原子弹事业贡献终身的他也会浪漫地弹出动听的贝多芬交响曲。由此可见,美并不是像语文、艺术、美术等的专有名词,在数学上也可以存在美学,而且有美的加入可能会为枯燥乏味的数学带入新的动力。

记得有一节“比的认识”课,传统的授课方式,教师会从定理入手,讲满满一堆知识点,最后顺带提一笔黄金比例的数字便已经下课。这样的一节课,对于学生而言就是狂轰滥炸,知识点多,学习内容陌生,对于刚熟练除法的他们而言要接受比,无疑是需要时间的。这样的课是完成了,但学生也许并未很好理解,有的甚至产生了畏惧感。其实这节课如果将黄金比作为开场而引入知识点,说不定会事半功倍。引用学生最热爱讨论的话题,如,分析他们认为最漂亮的照片,他们见过的东方明珠塔,和他们喜欢的那些身材姣好的明星模特,都能与黄金比联系起来。这样一来课堂的气氛自然不在沉闷,而且继黄金比话题之后还能根据黄金比的数字使学生联想起无限不循环小数,进而也可以引出比的概念。如此,一堂抽象的理论课堂转换成了寓学于乐的美学大讨论了。

二、如何重返生活

数学很大部分都来自我们每天的生活小细节。小学数学其实教会我们的都是些生存的基本手段,只要细心挖掘并不难找到。为了能够使学生增加对数学的热情,教师可以在备课中多联想些实际问题。

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中,教师除了举日常常见的图形外,还可以借助小时学生爱玩的拼图游戏,由长变方,由方变长,经过动手实践后再经教师引导,那么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会记得更加清晰。

高于生活的数学也能重返生活,学会合理应用数学便是数学最大的成就。不过在选择生活细节上应以学生熟悉并且能激起兴趣的为主,尽量保持原汁原味。

三、如何进行课堂总结

在有了美学和生活元素之后,对于数学课堂承前启后的关键还应是总结知识点。

总结是课堂教学的升华,是对整节课程教学的综合及整理。通过总结能给学生一个整体印象,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意义建构;帮助学生理清脉络思路,提高学习效率。课堂总结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由教师总结知识概要,并布置相对应的习题以便学生课后巩固;也可以引导学生自行总结,例如,教师提供一类习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归纳出通性,这样学生会对概念和应用记忆更加深刻。课堂总结的方式也能多元化,不仅可以选择语言总结,也可以变成画图总结,甚至还可以是列表说明。图文并茂的总结容易让学生较快接受,也便于牢记。因此不管采取什么形式与方式,总结都是教学的一个完美收官。

数学并不是一门枯燥乏味的课程,它也有它的美丽奥秘和生活小应用。对于启蒙教学而言,教师如果能够利用现有资源正确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情与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将会为学生将来学习更深的知识打好夯实的基础,所以创新教学方案,改变一贯陈旧老套的照本宣科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丁桂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与设计说明[J].教苑时空,2012(10):22-23.

[2]严兵.神奇的“黄金比”教学实录及思考[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3(02):49-54.

[3]吴金根.穿梭在思维的丛林中[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版,2010(11):19-24.

[4]张芳琴.利用数学“美”的因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3(01):116-118.

[5]方学法,王媛媛.“认识比”备课参考[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班,2006(07):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