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共享的价值范文

财务共享的价值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共享的价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财务共享的价值

第1篇:财务共享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 公允价值;决策有用性;受托责任会计

    引 言

    FASB与IASB在2006年7月4日的联合趋同框架提出: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相关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信息。这一趋势在我国的新会计准则中也有一定体现,公允价值的引入与应用就是其中之一。由于公允价值的理论基础、实施环境以及确认、计量与历史成本会计不同,这对公司的财务分析以及相关者运用报表所提供的财务信息进行决策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公允价值会计:历史发展的产物

    传统的财务会计以报告受托经济责任为主要目标,因此,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比相关性重要,历史成本计量基础自然是其最佳选择。而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实力逐渐增强,许多国家的资本市场也在迅速发展、不断完善,全球化的资本市场已初见端倪,它在全球范围内资源配置的作用也逐步显现。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虚拟化对传统的受托责任会计观提出了挑战,因为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会计信息日益失去其相关性。葛家澍(2001)认为,重成本而轻价值、重历史而轻未来、重利润而轻现金流量是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同时,传统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相关性和及时性不足的问题一直以来都为各界所诟病。

    面对这样的经济环境,决策有用观已经得到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认可;而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存款储蓄行业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其所引起的公允价值会计实践要求与热潮,就是公允价值对不稳定经营环境有较强适应能力的最好例证。

    二、公允价值会计下财务信息的特点

    公允价值,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对于公允价值的定义,不同的组织机构有不同的解释,但综合这些定义,可以得出以下几个要点:(1)当事人无关联关系,交易是自愿、公平的;(2)是缺少真实交易下的一种估计价格,使买卖双方意欲成交的现行交易达成的金额。

    可以这样认为,公允价值不是价值,而是价格,是对价值在某一时点的估计。虽然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都是基于交易价格和市场价格,但历史成本是以实际交易的价格确定的,而公允价值是以假设的交易及预期所能达到的交易价格确定的,在完全有效的市场中,公允价值就是资产或负债的内在价值。公允价值的本质属性使它能更好地克服传统会计的一些局限,而它所提供的财务信息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具体体现在:

    第一,公允价值的计量依赖于公开有效的市场或完善的估值技术,因此一般来说,相同或相同的项目得出的结果大体一致。这就避免了以历史成本计量时不同项目可能产生相同的结果、相同或相似的项目产生不同的结果的现象,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第二,能反映预期经济利益的流入与流出,因此不止反映了继续持有决策对业绩的影响,也能反映资产取得或处置决策对业绩的影响,从而如实反映期间损益,也更好地反映了市场价格变动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第三,引入风险管理战略,注重资本的保全,着眼于企业长期的发展,克服了历史成本注重过去的经营结果而不关注未来经营利得的缺点。

    三、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后对财务信息的影响

    财务会计为公司利益相关者提供可靠、相关的财务信息是非常必要的,但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并提供相关的信息不是财务会计的任务,而应该是公司理财等其他学科的任务或使命。但是,如果仅仅保持财务会计的传统特色,显然不能顺应会计发展的趋势,也不符合理论应该不断与时俱进从而逼近真理的内在发展逻辑,更不能满足外部投资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公允价值会计代表了财务会计未来的发展方向, 它将起到连接财务会计过去和未来的桥梁作用。

    公允价值计量的最大优势在于,它能及时反映发生因市场风险所产生的利得和损失以及因信用质量发生变动所产生的影响,能更加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减少不稳定性事件的发生及其严重性。引入公允价值后对公司财务信息的影响主要有以下3方面:

    1. 收益决定模式由净收益向全面收益转变

    经济学中的收益除包括净收益之外,还包括一切预计或已经发生的利得和损失。全面收益虽然未达到经济学所说的"收益"的全部标准,但在全面收益的所有计量属性中,公允价值是最能接近如实反映经济学收益本质的一个属性。公允价值会计主要对历史成本会计下的某些资产持有利得和损失进行表内确认与计量, 因此并没有否定历史成本会计下初始交易所取得的一些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而只是根据时间的推移和市场价格的变化进行调整。这些确认、计量所依据的主要是相同资产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在各要素和产品市场发达的情况下,这些市场价格还是比较可靠的。只有在缺乏可比价格的市场下, 才运用各种估计、判断,但应该承认:只要评估机构从客观、独立的角度出发,做出各自的判断,那么他们的专业判断结果是相对可靠的,也是应该认可的。

    2. 收益计量由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转变或回归

    在20世纪以前,企业只编制资产负债表,而不编制收益表,因此资产计价处于第一性的地位。其原因主要有3个方面:(1)企业规模小;(2)融资方式单一;(3)税收主要依靠资产。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除了上述3种局限被打破以外,企业产权趋于社会化和分散化,每一位股东在公司股份总额中所占有的比例较小,这决定了他们在主观上没有欲望参与直接控制公司,他们的主要目标是使自身短期收益最大化,包括股利收益和买卖股票所获取的差价收入。他们客观上无力对公司及其管理阶层施加直接的控制,也迫使其在主观上不去关心公司的长远发展。因此这些投资者对企业的利润信息尤其关注。

    收入费用观能恰当地反映企业的盈利情况,并能详细说明利润的来源,有助于预测未来的利润。但由于其没有关注交易和事项的实质,而是仅仅考虑与某类交易相关的收入和能与之相配比的费用,不能确保企业在各时点上资产和负债存量的真实准确,导致大量性质不明的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等进入资产负债表中,而这些"费用"一旦发生即属于沉没成本不可收回, 只是为了遵循配比原则需要分若干次在不同期间分摊计入收益表, 将之列进资产负债表作为过渡,而其本身并不符合资产的定义。

    20 世纪70 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波及世界范围的通货膨胀,对会计长期以来赖以生存的币值稳定假设、历史成本原则等提出了严重挑战,致使会计信息前后各期没有可比性,财务报表不能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产生了很大影响。并且,随着金融衍生工具、股份支付管理人员薪酬等新生事物(特点是价值变动大,以历史成本计价不能反映其真实信息)的出现,人们开始关注资产的质量。特别是进入21 世纪后,美国作为全球经济制度较完善、会计规范最系统的会计大国相继出现了安然公司、世界通信公司等利润操纵事件。为此各会计团体也纷纷改用或采用资产负债观,认为资产和负债的定义是核心,其他要素都取决于它们,收益是期初资产负债表中的净资产和期末资产负债表中的净资产之间的差额。资产负债观的采用,突破了在传统的历史成本模式下受实现原则和配比原则限制而不能进行确认的多个内容,如物价变动或者自创商誉而导致企业资产或盈利能力实际上发生的变化都可以作为收益,进而使会计收益的概念更接近真实收益,所反映出来的信息也更有用。

    3. 财务信息由反映受托经济责任向为企业决策提供判断依据转变

    受托责任会计下的历史成本注重已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把资产或负债项目的计价功能主要转交给了市场,而仅仅对取得成本或收入进行估计性的跨期配比,同时假定市场的交易价格均为合理、公允的,并不会发生大幅的变动,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不会发生严重的背离,从而确保了财务信息的可靠性;而决策有用观下的公允价值更注重相关性和决策有用性,强调必须动态、及时地反映企业的价值变化,即使交易或事项尚未发生,只要有证据表明某项资产或负债项目的市场价值或预期价值发生了变化, 财务会计就必须在表内进行反映,同时还需在表外进行披露。

    许多人认为,公允价值虽然能够提供相对及时、有用的信息,但它却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表面上看,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确实存在着许多不同甚至矛盾之处,但通过深层次的分析可以发现,它们都试图为企业的财务决策提供更有用的财务信息。首先要澄清的是: 任何一种会计计量属性都不能提供绝对可靠的会计信息。因此在现实情况下,人们只能通过不断地改进会计信息系统来满足外部投资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至少在反映企业真实的价值方面,公允价值反映的信息相对历史成本会计而言可能还是可靠的。虽然在缺乏有效的、可靠的市场价格情况下,公允价值充满了估计、判断,还对一些涉及未来的交易进行了预测,如金融衍生产品的未实现损益,这一定程度上违背了传统会计所倡导的收入"实现"原则和权责发生制,表面上看确实是不可靠的。但一些金融衍生产品涉及的金额巨大,如果不及时地在表内反映它们的价值变化,将会给许多外部投资者带来极大的风险, 如果在报表截止日不及时反映其价值,那么也会发生传统的利得交易,在此情形下的会计信息是不相关也是不可靠的。

    总之,尽可能地反映企业真实的情况是财务会计的基本职能,尽可能地体现企业各项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是财务会计各种计量属性的目标所在,这也是会计信息决策有用观的基本要求。

    四、结论及建议

    公允价值虽然存在一些缺陷,但其在理论上的优越性是十分明显的。从信息观的角度来看,会计数据向投资者传递信息,信息作用的结果改变了投资者的预期,进而影响投资者对公司价值的评估和市场定价。因而,公允价值会计只是通过财务报表提供公司各项资产要素的公允价值信息,而不是提供整个公司的公允价值信息,这意味着公允价值会计反映的公司价值也是相对的,与理财学中的公司价值并不完全相同。公司理财研究公司的定价问题,其核心概念为价值,公司的价值等于未来流入公司现金流量的现值;而财务会计也研究公司的价值,不过更多的是强调成本概念,因为它在衡量公司的投入方面具有更强的可靠性。成本意味着努力与付出,往往强调过去时,而价值代表着产出,并面向未来。

    但是,从本质上看,公允价值概念的出现反映了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今后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显然,历史成本会计主要提供公司过去的财务信息,而公允价值下的会计将更多反映公司现在和未来的信息。公允价值概念的提出反映出财务会计正从过去提倡成本计量逐步转变为经济学所要求的价值计量。而这就对今后提供与分析企业财务信息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来把握公允价值的应用与理解:

    (1)公允价值是价格,在一定范围内围绕价值会出现波动。因此企业在进行决策时,除考虑市场状态、经济环境、政策因素之外,还应注意企业所提供的财务信息是某一时点的财务信息。

    (2)可靠性与相关性的抉择与平衡。这是公允价值能否在实践中贯彻实施的关键。公允价值相关性增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财务信息更可靠,对管理者决策更有用,而绝对不是故意让会计计量出现随意性,这与引入公允价值的初衷是相违背的。因此,为了更好地让公允价值在实践中得到更好的贯彻执行,把握好可靠性与相关性的平衡是关键。

    (3)对财务信息的理解分析与运用要求有较高的财务知识背景,对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出现公允价值判断的不一致应该不足为奇;决策者所要做的就是依据自己的资源或能力分辨这种判断证据是否充足,逻辑是否合理,所做的假设和得出的结论是否让人信服,以此做出自己的策略选择。

    综上所述,公允价值既是会计发展的历史产物,也是经济进步的具体体现。我们应当探索并把握公允价值的实质,在实践中逐渐掌握其作用机制,更好地指导我国的财务会计发展,促进国家的经济稳定与繁荣。

    主要参考文献

    [1] 黄学敏. 公允价值: 理论内涵与准则运用[J]. 会计研究, 2004,(10).

    [2] 路晓燕. 公允价值会计的国际应用[J]. 会计研究, 2006,(4).

第2篇:财务共享的价值范文

(一)对财务报表结构的影响

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资产负债表中增加了有关公允价值计量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项目,并把短期投资更新成了交易性金融资产,这是对传统计量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因为原先的会计准则中的短期投资一般是根据成本与市价进行比较之后进行计量的,而新会计准则中进行公允价值计量的并非是短期投资,而是转化而成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对子长期债权投资,新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则把它重新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三种类型,其披露的内容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流动负债方面,这种计量方式增加了交易性金融负债项目。此外,公允价值计量还使得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涉及事项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二)对财务报表披露内容的影响

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财务报表披露内容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具体来说:①它对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划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应该来说,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在金融资产中的使用是较为明显的。这就是说根据企业管理层的意恩来对金融资产进行划分,尽管并没有给出更为详细的规定,但是,已经明确提出了,这二者是不可以随意变换的,因为这个时候的金融资产与其计量方式有着直接的关联性,不可以随意对金融资产的种类进行重新划分,否则将影响到初始计量与后续计量的基础有所不同,进而会给企业的财务报表造假提供可乘之机。因此,公允价值计量方式下不能对金融资产进行盲目的重新界定,而应该对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详细且准确的分析,并进行书面方面的正式记录,从而让新会计准则下的金融资产可以进行公允价值的变动计量,避免企业操作利润的做法。②在投资性房地产方面来看,由于我国当前的房地产行业发展过子迅猛且有些过火的势头,它就使得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实际上超越了其账面价值,如果企业使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话,将会获得巨额账面利润。因此,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尽管有些单位或机构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了公允价值的计量,但是,大部分上市企业出于对我国现有市场环境的不够完善现状以及相关会计准则的严格限制考虑,并没有真正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方式,而依然采用了传统的成本计量模式。③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还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为根据新会计准则中的相关规定,一些企业如果进行重大的置换交易,将有可能会让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价值,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当期账面利润,而这将为企业进行利润操纵提供一定的空间。因此,我们一般要求企业要在附注中对换出资产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④公允价值还会对企业的债务重组产生一定的影响。具体来说,当一些上市企业的财务出现了一定的困境的时候,债务重组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为企业赢得重生的机会。公允价值计量下的企业受益将不会出现账面上的明显变化,也不会产生真实的现金流,并可以有机会让债权人豁免一定的债务。

二、我国企业有效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措施

我国企业的新会计准则实施不久,其中所提出来的明确的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遭遇了一些实际的困难与障碍。尽管如此,我们认为,我们应该可以通过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应用措施来提高公允价值的可靠性。

(一)加强对于公允价值计量方式的理论研究

在我国新会计准则规定之下,我国企业应该加强对于公允价值计量方式的理论性研究,因为这种计量方式的理论如果较为完善的话,将为企业提供一个更为有效的计量标准,它比起看似活跃的市场体制与人才资源显得更为重要和关键。因此,我国应该鉴于当前理论界对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研究较为有限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强化,为将来真正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强化相关法规的建设工作

由于我国新会计准则制定并实施的时间并不算长,加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还不够充分,还有不少问题与障碍需要扫除。由于我国新会计准则对于一些企业的会计确认以及计量和报告形式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尽快对相关公允价值计量的法规进行一定的修改,尽可能的让上市企业的财务指标计算与会计信息披露符合新会计准则中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要求,并完善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尤其是要对相关的违法行为进行明确的处罚规定,让其违法成本远远高于其获得的收益,从而让会计行为不端者获得较高的心理威慑,并实行市场退出机制,让那些失信的企业或个人离开市场,从而促使广大会计人员自觉遵守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三)规范资产评估程序,提升评估队伍素质

在现有的市场环境下,我国企业的公允价值计量方式仍然面临着不少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尽快完善市场环境,严格遵循公允价值计量方式的要求,实时调节交易价格,保证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独立行和公正性。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建立健全充分参与、公平竞争的生产要素交易市场机制,营造健康和谐的市场竞争环境,破除各种垄断性经营模式,鼓励混合经营,让市场竞争机制表现的更为充分且有效。市场环境健康完善之后,规范资产评估流程,组建资产评估队伍刻不容缓,因为完善公允价值是发展资产评估的必由之路,资产评估是公允价值确认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我们就应该强化对资产评估机构的监管,提高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加强继续教育,改善评估执业环境,并最终创造健康和谐的环境以保证公允价值的顺利应用。

(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强化财务人员职业能力

企业在进行交易的过程中,必然离不开人的参与,那么,作为一种会计计量手段,公允价值当然也需要具备高素质的会计人员来进行操作与实施,否则,会计人员将直接影响到公允价值计量方式的合理且有效应用。因此,在当前新旧会计准则交替的敏感时期,我们应该加大对于这些会计人员的教育培训投入,引导他们转变传统的计量观念与方法,让他们尽快了解并把握更多的公允价值观念,为他们的会计实务操作提供必要的理论保障。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对于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与法律意识培养,让他们从主观上就消除那种操控利润的思想与行为,真正做到公允价值的合理利用。

第3篇:财务共享的价值范文

【关键字】新会计准则 公允价值

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公允价值得到了广泛运用。其运用主要体现在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投资性房地产等具体准则中。

公允价值的运用不仅对上市公司的相关业务产生了一系列影响,同时也对财务报表的编制带来了重大变革。下面笔者以其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财务比率的影响为主线,对此次变革中的主要方面进行探讨。

一、公允价值运用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公允价值的运用对上市或拟上市银行以及拥有交易性证券或金融期货业务的企业的影响比较明显。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以及金融工具列报4项具体准则为满足会计信息充分披露的要求而发展起来并且具有前瞻性,同时也考虑了我国现实的经济环境。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首次被纳入财务报表,报表使用者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企业现有的经营状况和所面临的风险。

(一)金融类企业及拥有金融资产、负债的企业

将金融工具纳入表内首先丰富了资产负债表的会计科目,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资产类科目中增添了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这是对金融资产分类方式进行的扩展。公允价值的变动被计入报表以更好地反映其市场价值,例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会根据当时的市价或者依据合理折现方式获得的现值进行调整,因此,企业的资产负债规模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虽然国内企业可选择的套期保值工具较少,套期业务开展并不普遍,但是对于金融业和那些参加商品期货交易的企业而言,按照新会计准则中套期会计的处理方法,套期工具和被套项目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的结果也将在报表中体现。如果采用现金流量套期会计或是境外经营投资套期会计方法,企业在无效套期的情况下,套期工具的利得或损失属于有效套期的部分将被计入所有者权益;若为无效套期则直接计入损益。因此,企业对于所套项目的预期以及合约到期时的实际经济状况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资产结构、企业权益和损益情况。

(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正负商誉的处理使资产负债表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形态,最终控制权的差异会使同一项经济业务带来的经济效果迥然不同。

(三)投资性房地产

新准则规定,在满足一定条件时,企业可以采用公允价值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笔者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采取何种计量方式会受市场行情、管理层意愿以及税收状况的影响,资产负债表的形态也会呈现不同的变化。当投资性房地产的市场行情看好并存在可靠的公允价值时,如果企业继续选择按成本模式计量,不会影响其高价转让或赚取高额租金收入。但是如果按公允价值计量,在继续持有这项资产的情况下,企业当期利润增加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资产规模也相应扩大。在投资性房地产与其他资产转换的情况下,市场价值看好的房地产转换为其他资产时会增加所有者权益,而其他资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将全部记入损益,因此,企业的资产收益率会受房地产价值的影响。

(四)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新准则规定,对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如果具有商业实质,且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而不再计入资本公积。因此,企业的大股东可以通过与上市公司以优质资产换劣质资产的方式进行资产重组,不断向上市公司输送收益,同时入账的资产的价值被低估,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管理层可以提高资产管理水平,优质资产便会逐渐改善上市公司的经营收益,从而提高净资产收益率甚至每股收益。

(五)债务重组

新准则对于债务重组的规定显得极为谨慎,强调债务人必须真正处于财务困境,突出债权人让步的实质。因为公允价值的取得在国内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大股东仍可能通过操纵债务重组来调节利润。假定重组在公平的情况下进行,债权人的让步余地将直接影响债务人当期的损益,若抵债资产的公允价值不高,那么债务人完全可以通过此项重组降低资产负债率,提高净资产收益率,改善资本结构,甚至大幅提高每股收益。

二、公允价值运用对利润表的影响

(一)金融类企业及拥有金融资产、负债的企业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规定: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按照公允价值对其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如果交易性股票的价格不断上涨,确认投资收益以后,将使商业银行的当期利润增加;如果价格下降,确认投资损失,将使当期利润减少。由于股市行情的变化,股票价格必然随之波动,从而引起利润波动。《套期保值》第21条规定:套期工具为衍生工具的,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者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将套期工具损益纳入表内核算,由于期末损益的不确定性,将引起利润的波动。理想情况下,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公允价值变动相互抵消,从而对商业银行的利润表不会有太大影响。但是,如果商业银行管理层在选择套期工具时决策失误,造成套期会计方法的套期有效性不足,利润的波动将依据套期有效性不足的程度而波动,决策失误的程度越深,利润的起伏就越大。关于金融工具的4项具体准则除了对银行的经营与管理产生影响外,对于持有大量法人股的企业也有重大意义,按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的规定,一般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取得时按照成本计量,期末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对于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这就意味着,目前两市之中拥有大量法人股的上市公司,未来出售的潜在收益目前则体现在所有者权益之中,也就是单位净资产将出现大幅增加,出售时便会大幅增加企业当期利润。

(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关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新旧准则主要的差异在于被购买方净资产改用公允价值确认,合并成本与其差额计作正商誉或负商誉。正商誉作为一项资产单独列式,只在期末进行减值测试,而不摊销。按照常理,商誉标志着企业超过一般水平的超额盈利能力,代表未来超额收益的潜在经济价值。在数量上它等于企业支付的成本高出被收购方净资产的部分,企业将来的收益必须能够弥补提前支付的商誉,否则企业合并从长远角度看并不成功。同样,商誉在每个期末的公允价值究竟如何确定是一个较为主观的问题,因此,企业可能利用减值测试操纵以后相关期间的利润。对于负商誉,可视作是一项收益直接计入合并当期的利润表,从而优化企业相关的收益指标。

(三)投资性房地产

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对利润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期末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如果市场行情看好,则当期利润增加。由于以这种模式计量的房地产不需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相当于减少了成本支出,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当期利润。

2.投资性房地产与其他资产相互转换的情况下,无论转换为哪种资产,其入账价值都为当时的公允价值。但是,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差额的处理有所不同。如果存货或其他资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差额将计入损益。行情看好时,当期利润增加,企业若能够推迟转换,不但可以继续维持客观的租金收益,更等待价值进一步上涨之后获得更高转换收益;如果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其他资产,高于账面价值的部分计入所有者权益,低于部分计入损益,减少当期利润,造成利润率的下降。

(四)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可以用公允价值来计量,由此可能给交换双方带来利润,而旧准则几乎不产生损益。损益的多少取决于换出或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因此,确认交易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是防止企业利用此种形式进行利润操纵的关键。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距越大,则差额影响当期损益越大,这对资产结构、所得税费用、净利润或净资产都会产生很大影响。

(五)债务重组

公允价值在债务重组中的应用以及重组收益可重新计入当期损益的规定,可能为部分公司利用重组的机会创造利润来源带来了机会。对于债务人而言,如果债权人全额或部分豁免债务,将使其大幅增加当期利润(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 ,进而改善财务状况,提高每股净收益。另一方面,债权人收到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等抵债资产均以公允价值入账,同时将其与重组债权账面价值之差确认为债务重组损失,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债权人的当期净利润。

主要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第4篇:财务共享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影响;建议

目前,国际上已经普遍的引入公允价值计量的属性,切实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为决策者进行决策提供了更加真实可靠地信息。新会计准则有选择的引入公允价值计量的属性,对企业进行会计核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引入这一计量属性既符合我国会计行业的实际情况,也有利于我国的企业实现走出去的战略。但是,公允价值的作用并不全是积极的,它也有缺点,我们在运用时,需要充分发挥其优势,限制其缺点。

一、公允价值相关问题概述

(一)公允价值的内涵

我国在2007年开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上采纳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公允价值下的定义,在准则上实现了国际的接轨。我国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九章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公允价值作为一种会计计量的属性,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在自愿公平的环境下确定的,所要计量的会计要素的数额。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要素必须体现公允性。通常情况下,存在可观察的市场中,自愿公平确定的价格就是该要素的公允价值;如果不存在可观察的市场,那么必须按照某种合理的方式估算市场价格,作为公允价值计量的金额。

(二)新会计准则中引入公允价值计量的意义

1、引入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过去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好不完善的时候,感觉不出运用历史成本计量的缺陷,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很多新兴产业不断地出现,在仅仅利用历史成本进行计量是不合理的,特别是对于当前金融行业,大量的金融衍生产品产生,例如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和期权,以及具有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和期权特征的工具等。由于这些金融衍生产品没有历史成本,如果按照旧的会计制度则不能很好的计量,为此必须引进公允价值计量的方式。

2、引入公允价值计量的属性有利于与国际接轨。当前,在国际会计准则中规定,为了提高会计人员提供信息的相关性,对于能够可靠的公允价值的资产,需要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与此同时,大多数的西方发达国家普遍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在会计核算方面需要与国际接轨,以利于我国的企业大胆的走出去,实现中国自己的世界性品牌,意义重大。

3、引入公允价值计量也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需要。这地方的信息质量主要是指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公允价值使得资产的价值的计量都采用相同的标准,着眼于现在和将来,相对于传统的计量的方法,更能提供真实可靠地有关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信息,更有利于决策者根据这些信息做出准确的决策。

二、新会计准则中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对于财务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对于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比较谨慎,目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允价值计量对金融工具计量的影响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中要求,企业的金融工具中,交易性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都需要以公允价值未计量属性进行计量。例如企业用自己闲置的资金从二级市场上购进的以备随时出售赚取差价的股票、债券、基金等等,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都需要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再例如企业不作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如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和期权等。除此之外,新会计准则中还规定,对于那些基于风险管理的需要以及为了维护金融负债和金融资产在确认和计量方面的一致性,企业可以直接指定某些金融资产、金融负债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对于这些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其报告的价值就是其某一时刻市场价值,其变动直接计入当期的损益。从另一个角度说,如果企业能够很好的分析市场,把握市场的动态,企业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就会增多,相应的当期的利润也会增加;相反,如果企业缺乏这方面的知识,不能很好的把握市场的动态,那么相应的当期的利润也会因此减少。但是,公允价值应用于金融工具也是有缺陷的,金融工具可能因此成为企业操纵利润的工具,因为按公允价值计量反应的是某一时点上的价值,市场是不断变化的,价值可能随时变动,这就是企业利用的一点。

(二)公允价值计量对投资性房地产计量的影响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三号投资性房地产中指出,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者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规定如果企业有确凿的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可以可靠计量的,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取公允价值的方法进行计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像以成本法计量的一样,不再计提折旧和减值准备,而是根据资产负债表日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来调整账面价值,将两者的差额计入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中,直接对当期的利润产生影响。近些年来,我国房屋的价格持续的增长,这就使得拥有投资性房地产的企业,因“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金额的增加而大幅度的增加了利润,也是近几年拥有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利润增加这么快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三)公允价值计量对非货币换的影响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七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三条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下列条件:一是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二是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的,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也就是说,非货币换可以增加或减少企业当期的利润。那么,企业就可能在企业出现亏损或者是为了维护公司业绩或者配股的需要,就是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用优良的资产换取劣质的资产,从而改变企业当期的利润,达到从操纵利润的目的。

(四)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对税收的影响

在税收处理上,如果按照以前成本的计量的方式,会计准则和税法的处理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如果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模式,会计准则对税收的处理与税法上规定的处理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如说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准则上规定,按照公允价值与账面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而不计提折旧和减值准备,而税法上则不同,目前要求仍按计提折旧处理,并不确认当期损益。在公允价值模式下,如果资产的估值是上升趋势则其基本失去了这层抵税效果。企业应该权衡两种计量模式下给企业带来收益之间的利益关系而做出选择。

三、推行公允价值计量的建议

新会计准则中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有其积极地意义,但也有缺陷。比如第二部分中提到的,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可能成为某些企业操纵利润的目的。在实际推行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发挥公允价值计量的优点的一面,而尽量的约束其缺点。

(一)适度地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属性

适度的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是指,第一,并不能将所有的资产都运用公允价值计量,而是仍站在历史成本的基础上;第二,在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时,必须设立严格的限制条件。新会计准则中,已将公允价值的运用限定在货币换等几个领域,但是还不够细,没有专门设置公允价值一项,应该对于哪个项目能用哪个项目不能用,分散在不同的业务中加以规定。

(二)加强对公允价值使用的监督

针对公允价值在应用中存在的缺陷,监管部门需要制定全面详细的公允价值的定性和定量的标准,从而使公允价值在实际应用中不会出现太大差异。在制定规定时,我们可以总体上规定公允价值计量,在具体的会计业务上,有针对性地使用。与此同时,加强会计人员的专业培训,切实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这对于准确按照规定进行会计核算事关重要。我们都知道,在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时,需要会计人员及时准确的确定资产的市场价值,如果采用估价技术,也必须严格的按照技术要求,准确估值。相关部门在制定合理的会计准则的同时,必须加强对企业这方面的检查监督,对于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公允价值计量的行为,制定严格的惩罚措施。

参考文献:

1、袁东.浅析新会计准则下的公允价值计量[J].科学之友,2010(11).

2、孙昌锷.基于企业会计准则下的公允价值探讨[J].经营与管理,2008(2).

3、张洪辉.新准则公允价值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J].财会研究,2007(12).

4、刘延军.公允价值与会计职业判断[J].会计之友,2006(7).

第5篇:财务共享的价值范文

公允价值计量对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财务报表结构和财务报表内容披露的影响。

1.财务报表结构

2014年,我国出台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提出:资产负债表-已加相关公允价值计量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可靠出售的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项目,并将短期投资改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与传统会计准则相比,新企业会计准则中进行公允价值计量并不是短期投资,而是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及其他资产,如长期资产,而且新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将长期债券投资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三种类型,对其内容的描述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流动负债方面,新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增加了交易性金融负债,并对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涉及到的相关事项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和创新。

2.披露财务报表内容

公允价值披露公司财务报表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公允价值对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划分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作用,其中,在金融资产和其他资产的表现尤为明显。所以,公允价值计量方式不能对金融资产以及其他资产进行盲目的重新界定,而应该将重心放在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及其他资产的详细划分和准确描述上,并进行书面方面的正式计量,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公允价值的变动计量,从而避免企业操作利润现象的出现。

3.企业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的影响

按照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在利润表中单独设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用于核算交易性金融资产、房地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对企业损益的影响。在非经常性损益中,新准则尚未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列入其中。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对企业业绩的影响主要体现对资本公积的影响和净利润的影响。在债务重组中,重组的收益计入利润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被收购企业的资产及负债在合并时采用购买法,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商誉及使用年限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每年进行减值测试,不再摊销,重组的收购折价于发生时确认为收益。按公允价值计量提供的会计信息较之于历史成本计量提供的会计信息而言,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从而提高信息决策的有用性。按公允价值计量得出的信息能为企业管理人员、债权人、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提供更为相关的会计信息,避免因历史成本无法反映未实现利得或损失而做出错误判断,从而为他们的经营、决策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二、公司合理、有效应用公允价值的措施

1.加强公允价值计量方式的理论研究

在新会计准则实施背景下,公司财务报表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必须对其进行理论研究,这主要是因为完善的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个准确、有效的计量标准,为公司财务报表工作处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因此,必须结合现实实际情况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进行研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解决问题为公司能够与国际亏阿基准则接轨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规范相应的评估程序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公司要取得发展优势,就必须加强公司财务管理,为公司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目前,公允价值计量在公司财务报表实际使用中面临着非常多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完善和优化市场环境,在财务报表处理过程中严格遵守公允价值计量方式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调节交易价格,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独立性与公正性提供充分的保障。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市场机制,营造出健康、有序以及和谐的市场竞争环境,避免垄断性经营模式的出现,使市场竞争机制能够充分展现其重要作用。当然,在完善市场竞争环境之后,也应该规范相应的资产评估流程,不断提升评估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因为发展资产评估的重要途径就是完善公允价值,这也是确认公允价值的重要方式。因此,加强公司财务报表质量,必须充分发挥出社会监督的作用,加强资产评估队伍的继续教育,不断改善和完善评估执业环境,创造出能够使公允价值充分发挥作用的社会环境。

3.提升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

财务报表工作的处理主要是人为参与,作为一种计量手段,公允价值计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求必须由高素质的会计人员进行操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允价值计量方式的合理有效应用。因此,在新会计准确实施初期,应该加大对相关财务会计人员的专业培训力度,引导他们认识到新会计准则的科学性和重要性,使他们能够快速转变传统的计量观念和方法,在公司财务报表处理中正确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方式,为财务报表准确性提供充分的保证,最大限度消除财务会计人员主观上操作利润的思想与行为,使公允价值计量方式能够得到合理、有效的应用。

第6篇:财务共享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公允价值 资产评估

2006年财政部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新的准则体系中公允价值计量被摆到重要位置。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的广泛应用对以财务报告为目的资产评估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拟就与之相关的几个问题进行以下探讨。

一、会计准则体系中公允价值计量的广泛应用

我国会计基本准则中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与原会计准则相比最大的变化之一是增加了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指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财务报告以公允价值计量是会计目的的客观要求,因为历史成本比较可靠和客观,同时体现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国际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应用十分广泛:第一类,明确要求必须要用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国际会计准则,包括IAS 41规定的生物性的资产、IAS39规定的金融工具、IFRS2中以股权支付的报酬。第二类,要求以公允价值进行减值测试的情形,包括存货(IAS2)、资产减值(IAS 36R)、企业合并产生的商誉和无确定使用年限的无形资产(LAS 36R、38R)、为出售而持有的非流动性资产和终止经营(IFRS 5)等准则。第三类,可选择采用公允价值入账,包括不动产、厂场和设备(IAS 16)、无形资产(IAS 38R)、投资性房地产(IAS 40)准则等。

我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其中采用公允价值的内容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第2号、第3号、第4号、第5号,第7号、第8号、第10号、第11号、第12号、第15号、第16号、第20号、第21号、第22号、第23号、第24号、第27号、第31号、第37号、第38号,及涉及公允价值的第1号等。可见会计准则和公允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不可分割的。一提到会计准则就会使人联想到公允价值,会计上对公允价值的应用使资产评估有更大的用途,更广阔的前景。

二、以财务报告为目的资产评估中公允价值计量的分析

国际会计准则中规定,如果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可能会涉及到对资产的评估和重估,有的具体会计准则甚至直接要求由专业评估师进行评估。随着会计理论的发展,资产评估理论也应该与之衔接。以财务报告为目的资产评估需要从资产评估角度分析公允价值及明确与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内容:

首先,有大量市场参加者的市场价格是最好的公允价值参照,是公允价值的良好发现机制,为所有市场参与者的利益提供了公正、公开的保护。反之如果存在外在干预将导致偏离公允价值,而最终可能导致交易某方拒绝接受的后果,并可能产生纠纷。即市场价值是公允价值的基本表现。

其次,公允价值与其他计量属性密切联系。第一,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的关系。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历史成本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是指取得资源时的原始交易价格。在初始确认时,如果是公平交易,已收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通常被认为是公允价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新起点确认时,历史成本就不能认为是公允价值了,即历史成本是过去的公允价值。第二,重置成本与公允价值的关系。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有时为了重新确定一项资产的价值即新起点确认时,不可能进行现实的市场交易,只有参照同类或类似的资产(参照物)加以确认,假设该参照物的市场交易价格是公允交易价格,这样才能表现其客观公共性,故在这种情况下的现行成本就被看作是公允价值。第三,可变现净值与公允价值的关系。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可变现净值与现行市价有相同之处,反映的都是资产的未贴现的价值。但是现行市价是假定现在脱手而实际未发生销售费用,可变现净值着眼于未来。所以说,如果期限比较长的话,它是不能反映某项资产的公允价值的。但只要时间较短、物价稳定,一些短期的应收应付项目的可实现净值亦可视为公允价值。第四,现值与公允价值的关系。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公允与否取决干预期的现金流量、时期和贴现率三个因素。现值分为以公允价值为计量目标的现值和以特定个体计量为计量目标的现值。其中公允价值为计量目标的现值指在现金流量、时期和贴现率三个因素被普遍认同的基础上所确定的现值。只有以公允价值作为唯一计量目标的现值才与公允价值一致。即一定条件下,现值是未来公允价值的体现。

三、财务报告中确定公允价值的资产评估方法

国际会计准则中不动产,厂场和设备(IAS 16)规定对于厂场设备可以采用成本减折旧和公允价值两种计量模式。如果采用公允价值,土地和建筑物的公允价值通常通过评估手段根据市场证据确定,该评估通常由具有专业资格的评估师进行。机器设备的公允价值通常是评估得出的市场价值。如果由于厂场设备的特殊性,缺乏市场证据支持,则可以运用收益途径和重置成本途径估算公允价值。

我国会计准则相关规定,按照以下顺序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资产的公允价值应当根据公平交易中销售协议价格金额确定;不存在销售协议但存在资产活跃市场的,应当按照该资产的市场价格金额确定,资产的市场价格通常应当根据资产的买方出价确定;在不存在销售协议和资产活跃市场的情况下,应当以可获取的最佳信息为基础,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可以参考同行业类似资产的最近交易价格或者结果进行估计;采用其他估值技术方法确定公允价值。

四、以财务报告为目的资产评估的实施方式探讨

(一)借鉴国外以财务报告为目的资产评估的实施方式

在英国采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计量的公司中,评估师(测量师)对公司资产进行评估,公司会计师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账务处理,注册会计师根据评估报告和创业会计师的处理发表审计意见,彼此之间形成相互合作、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专业合作关系,不仅保证了会计准则的有效执行和财务报告的真实性,也界定了各自的专业责任和法律风险。在欧洲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1978年7月欧共体制定的第四号法令,即公司法。该法令第七章第35条规定了为财务报告目的对固定资产进行估价的规则,对欧洲地区评估与会计业的发展影响深远。在此基础上,欧洲出现了以服务于财务报告目的的专门评估固定资产的固定资产评估师,比、法、德、樊和爱尔兰发起成立欧洲固定资产评估师联合会。同外会计师事务所都有自己的资产评估方面的专家,虽然有这些专家,但审计的过程中是不能为客户进行评估的,这是由于独立性原则的问题。基于这一原则,虽然会计师事务所有评估专家,但不能自己做评估。一般会计师事务所会要求客户先提供评估的结果,然后会计师事务所对这个结果进行审计。客户会请专业的评估师进行评估,对于这样的专业评估会计师事务所会从审计的角度给予评价。审计准则要求,当会计师事务所要利用专家的工作时,审计人员要评价评估专家的专业胜任能力和客观性,审计人员并且需要和评估专家交流,以确定评估目的以及评估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和假设是否合理,对所采用的数据也需要进行测试。对于有些复杂的评估,会计师事务所了解这些评估专家的工作时一般都要利用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的专家,让他们和客户所聘用的评估专家进行沟通。

目前的会计准则下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公允价值,表明会计和审计工作需要更多的评估专业的支持,对评估的需求越来越大,评估行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二)我国资产评估与会计的协作方式的探讨

在我国参与公允价值估算(复核)的机构和人员包括:企业内部符合资格的人员;企业聘请的评估专家;进行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的评估专家;会计师事务所外聘的评估专家;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小组。在我国可以尽量由企业委托合乎资格的评估师和评估机构进行工作。

第7篇:财务共享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工程企业;建设项目;成本管理;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4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工程企业也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加之建筑材料价格不断上涨,而工程企业又不得不以低价来获取竞标的建设项目。2003年,财政部积极适应建设管理体制的改革要求,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工程项目(试行)》,从源头上规范工程项目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对建设单位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内部会计控制就是指单位内部各部门和人员在分工明确的基础上,对每项经济业务的决策、成立、确认和处理,都按照相关的制度,经过2个或以上人员、部门办理或审核,以达到相互监督和相互制衡。本文结合当前工程企业建设项目成本管理与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探索出加强成本管理与内部控制的有效措施,以期提高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工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当前工程企业建设项目成本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1)工程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的观念薄弱。在许多工程企业,仍然把项目成本管理只看作是领导与会计人员的责任,没有形成全体员工、全过程的成本管理意识。

(2)对项目成本的管理不到位。人工、材料与机械是建设项目成本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对这三大要素的管理出现了问题,则影响了对项目的总成本的控制。人工业务素质低、材料采购控制不严、机械使用管理不当,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项目的成本。

(3)投标时缺乏对报价的控制。有些企业为了赢得投标,缺乏对报价的控制,不惜以低价竞标,严重影响了项目的经济效益。

(4)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许多工程企业采用财会人员缺乏专业的业务素质。无法完成对建设项目的事前预测、事中掌控与事后核算的综合分析,导致其他部门无法及时对建设项目做出及时的措施,从而提高了项目成本的消耗。

三、加强工程企业建设项目成本内部控制的方法

(1)要增加企业整体的成本管理观念。

项目成本管理是企业全体员工、并且是项目施工全过程的任务,必须要在全企业范围内树立成本管理的观念意识。把项目成本管理看作是全企业、全过程的共同目标与任务。这就要求上至领导干部、项目经理、财会人员,下至施工各部门一致联合起来,相互沟通与配合,形成对成本管理的共识。另外,还可以通过利益激励或是培训的方法来提高员工对项目成本管理的积极性,从各个环节上为项目成本管理打下基础。

(2)加强建设项目全过程的成本控制。

1)项目决策阶段。项目决策是工程项目业务的首要环节,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和设计任务书等阶段。由于工程建设周期长、投资大且协作部门多,因此《规范》中规定“严禁任何个人单独决策工程项目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并要求建立工程项目的集体决策制度,决策过程应有完整的书面记录。财会人员应参与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技术经济分析和评审。

2)概预算阶段。概预算包括勘察与规划、初步设计与概算、施工图设计与预算等3个环节。设计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设计阶段节约投资的可能性为80%,而施工开始后节约投资仅为20%。建设单位对大型工程应尽可能进行设计招标,组织工程、技术、财会等部门的专业人员审查初步设计和概算。施工图设计阶段要控制设计标准与主要参数,通过施工图预算审查,确定项目造价,控制目标应不突破设计阶段确定的设计概算。财会人员在这一阶段应对编制的设计概算进行演算和复核,审查编制依据的合法性、时效性及适用范围;概算项目是否完整,是否存在漏列、错列、多列的现象;设计概算是否完整地包括项目从筹建到竣工投产的全部投资,工程量的计算是否准确,定额套用是否正确,费用计取和汇总是否合理等。对概算超估算的应要求有关部门进行论证,决定修改或重新办理报批手续。

3)招投标阶段。招投标阶段包括招标、投标、开标、定标和合同管理等内容。财会人员应直接参与或委托中介机构参与编制、审核招标文件,参与承包单位合同的签订。财会人员在这一阶段要审核标底计价内容、计价依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以及标底价是否在经批准的投资限额内;对招标文件中投标人资格的财务标准、投标报价要求进行审查;按招标文件及标底确定的标准和方法,对投标单位进行审核和比较;审核合同的金额、支付条件、结算方式、支付时间等内容。

4)价款支付阶段。在整个工程项目中,施工阶段是大量建设资金投入的阶段,也是工程项目控制问题较多的阶段。工程项目内部会计控制必须坚持工程按设计要求实施,使实施阶段支出控制在施工图预算以内,施工图预算又要控制在初步设计概算以内。财会人员在这一阶段要对工程项目资金的筹集和到位情况进行计划、安排,保证工程项目资金来源的合法性、可靠性,不得挤占生产资金;对工程合同约定的价款支付方式、有关部门提交的价款支付申请及凭证、审批人的批准意见等进行审查和复核,复核无误后方可办理价款支付手续。对因工程变更等原因造成价款支付方式及金额发生变动的,要提供完整的书面文件和其它相关资料,并对工程变更价格支付业务进行审核。加强对工程项目资金筹集与运用、物资采购与使用、财产清理与变动等业务的会计核算,真实、完整地反映工程项目资金流入、流出情况及财产物资的增减变动情况。

5)竣工决算阶段。财会人员在工程竣工后,应及时开展各项清理工作,主要包括各类会计资料的归集整理、账务处理、财产物资的盘点核实及债权债务的清偿。财会人员要对施工单位提交的竣工结算书进行审核,要以合同、签证以及定额作为审核依据,按有关部门审定金额作为工程款结算依据。在进行工程款结算时,应按合同的要求提留质保金。由工程技术人员和会计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编制竣工决算,如实反映工程项目的实际造价和投资效果,及时组织决算审计,编制交付财产使用明细表。对完工工程,财会人员还应参与后评价工作。

(3)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定期进行成本核算与内部的审计工作。

首先,要不断地开展经验交流活动以及业务素质的培训活动,切实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为成本核算提供保障。其次,财会人员要定期开展项目的成本核算以及内部审计工作。通过成本核算与审计,加强对项目成本的预算与控制以及监督。最后,还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把项目成本管理信息化。把项目成本管理网络信息化,可以推进项目成本的管理与控制的有效性。通过信息化管理,加强各个管理部门的联系,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对项目成本进行动态管理,提高项目成本的管理效率与管理的精确度。

四、结语

总之,建设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是反映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指标,也是工程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方式。工程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特点,从各个环节加强项目的成本管理与内部控制。这样才能在竞争中降低施工成本、以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从而提高工程企业的竞争力,确保工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兢红.试论企业成本控制保障措施的构建[J],浙江财税与会计,2003.3.

第8篇:财务共享的价值范文

(①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西安710000;②西安文理学院,西安710000)

(①ChinaCoalXi´anDesignEngineeringCo.,Ltd.,Xi´an710000,China;②Xi´anUniversity,Xi´an710000,China)

摘要:煤矿井下工作面由于开采条件差,不仅工人劳动强度大、安全系数低,而且生产效率低下,采用无人化综采成套装备可以实现工作面“无人跟机作业,有人安全值守”采场无人化作业的目的,而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是其关键组成设备。该系统实现液压支架邻架、成组控制和跟机自动化功能,并通过网络与顺槽监控中心联接,井下顺槽监控中心主控计算机可与各个支架上的控制器进行数据通讯,收集、存储各个支架的状态信息并以图形方式显示,还可以通过网络系统将数据传送到地面,并可在地面网络上。

Abstract:Becauseofthebadminingconditionsofcoalmineworkingface,theworkerslaborintensityislarge,safetyfactorislowandtheproductionefficiencyislow.Usingunmannedcomprehensivemechanizedequipmentcanrealizethepurposeof"nobodywithmachineworkbutsomeonewithsafetyunattended"andunmannedoperationoftheface.Thehydraulicsupportelectro-hydrauliccontrolsystemisthekeyequipment.Thesystemcanrealizethehydraulicsupportadjacentplanes,groupcontrolandautomationofmachine.Throughtheconnectionofthenetworkandconsecutivemonitoringcenter,themastercontrollerofundergroundtransportationtunnelmonitoringcentercancommunicatedatawithcontrollersofvarioussupports,collectandstorethestateinformationofvarioussupportsandgraphicallydisplaythem,deliverdatatothegroundbythenetworksystemandreleasethemonthegroundnetwork.

关键词 :无人化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社会经济效益

Keywords:unmannedcomprehensivemechanizedcoalminingface;hydraulicsupportelectro-hydrauliccontrolsystem;socialandeconomicperformance

中图分类号:TD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1-0122-03

0引言

使用机械设备采煤,可以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采煤作业效率,现代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发展迅速,人工控制型液压支架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煤矿机械化生产,以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结合所产生的煤矿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该系统可有效解决应用人工控制型液压支架时存在的工人劳动强度大、安全系数低、生产自动化水平低等问题,为煤矿企业的高效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1工作面及无人化综采成套设备概况

黄陵一号煤矿十盘区首采1001工作面煤层厚度较薄,厚度为1.1~2.75m,平均厚度2.22m。薄煤层工作面由于开采高度的限制,使得工作面作业空间狭窄,不仅工人劳动强度大、安全系数低,而且生产效率低下。针对1001工作面1.1~2.3m左右低采高的特殊性,并兼顾五盘区煤层地质条件,经过多次详细论证、科学分析、认真对比各种设计方案,最终确定了选型方向——薄煤层无人化综采工作面。

最终在一号煤矿十盘区首采1001工作面顺利安装并调试成功了一套较薄煤层无人化综采成套装备,该套装备是国内一流的高端集中控制、高效自动化水平、高级别安全运行的无人化综采成套设备。本文主要针对这套无人化综采成套装备中的关键设备: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的构成和功能进行探讨。

2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组成及原理

2.1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传统的液压支架控制方式采用人工手动控制方式。如图1所示,通过控制手动操先导换向阀操作手柄,实现手动先导阀阀芯换向,乳化液泵站提供的高压液体由先导阀及多芯管管路进入主阀,液体压力使主阀相应阀芯换向,这时系统高压液体由主阀阀芯进入特定液压缸,液压缸活塞杆动作实现液压支架各种动作控制。

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采用支架控制器控制方式,如图2所示,支架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电磁线圈驱动器接收信号并使得某个电磁先导阀的指定线圈(图中1、2线圈)得到高电平,控制相应的阀组阀芯换向,切换油缸的上下腔和进\回液管路的连接,使活塞杆伸、缩,实现液压支架各种动作控制。

2.2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构成

黄陵一号煤矿选用的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其单架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的配置如图3所示,单架支架电液控制系统主要由支架控制器、传感器、电液阀组及电磁线圈驱动器等组成。

①支架控制器在系统运作过程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一般来说,要给每一个工作面的支架,配置相应的控制器,并且要保证其功能达到计算机系统的要求(满足井下本安电器设备要求),所含硬件包括微处理器、存储器、多种输入出接口和通信接口,软件包括系统及应用程序。它存储并运行程序,直接控制本液压支架的所有动作,监测本支架传感器的检测数据。具有独特的两类通信接口,分别实现与邻架及全工作面其他支架控制器或者主控制计算机互传信息进行数据通信,从而实现自动控制和监测的功能。

②控制器的扩展附件也必不可少,在该系统中,比较重要的附件就是电磁线圈驱动器,该附件的主要作用在于转化控制信号和电源信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短电线将电磁线圈驱动器和电液阀组的电磁线圈进行连通,在本文研究的系统中,电液阀组是单元组合结构。每个单元内部都是由如下两部分构成:一是电磁先导阀,二是液控换向阀:电磁先导阀在电磁线圈产生的吸引力作用下,会产生运动,在如停电、电控系统故障等特殊情况下,还可以人工直接按压推杆的外端,推杆带动先导阀芯动作。

③通过在控制器上接入必要的传感器,能够实现对支架的完全自动控制,这就可以大大提高系统运作的整体效率。传感器可以通过对实际运动系统的监测,把相关的信息输送到分析系统,进而提升系统运作的合理性。

2.3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通信网络

为了实现邻架、成组控制和跟机自动化功能,需要把工作面支架控制器连成网络,本系统采用CAN总线通信,可实现成组控制、跟机自动化、急停等功能。总线上任何一个支架控制器都可以发信息,也可以接受任何一架控制器所发过来的信息,并通过CAN总线与顺槽监控中心联接。电控系统为非主\从机型,当工作面控制系统与顺槽监控中心主控计算机断开后,仍能完成各种操作功能和操作模式设置。此外,在跟机自动化工作面,井下顺槽监控中心主控计算机运行回采工艺自动化控制程序,采集采煤机位置信息、各个支架的状态信息,调度相应的支架控制器控制对应的电磁阀完成自动跟机控制。

井下顺槽监控中心主控计算机可与各个支架上的控制器进行数据通讯,收集、存储各个支架的状态信息并以图形方式显示,可以通过网络系统将数据传送到地面,在地面调度中心进行检测。

3电液控制支架的优点

相比传统人工控制型液压支架,电液控制液压支架具有以下优点:①液压支架的额定初撑力可以得到基本的保证,并且降低支架发生故障的概率。②在电液压控制系统下,使得支架的位移更加顺畅,控制比较灵活,降低工作面对支架的冲击力度。③移架步距的准确度提高,作业层的支护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④在采煤作业整体过程中,通过使用电液压控制支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自动化、智能化作业。

4实施后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4.1经济效益

黄陵一号煤矿1001智能化综采工作面自安装调试运转成功以来,单班(8小时)生产能力达6刀以上,月生产能力到17万吨,完全满足矿井生产需要。如果将该套设备放置在该矿三盘区的310综采工作面(该工作面煤层厚,分布均匀,且地质条件较好)使用,势必会大大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预计单班生产能力将达到8刀以上,月生产能力将轻松突破25万吨;通过该项目的实施,采场作业人员由原来的9人(煤机司机3人、支架工5人、运输机司机1人),减至目前的1人进行随机监护。每天节省人工16人,年节约人工费用160万元。

4.2社会效益

该项技术的成功应用,将工人从危险的工作面采场解放到相对安全的顺槽监控中心,在监控中心对设备进行远程操控,提高了工人的安全系数,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了作业环境;提高了原煤产量和煤炭资源回收率,有效地减少资源浪费。

5结语

应用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提高生产效率是煤炭企业的发展趋势,通过应用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可有效解决传统人工控制型液压支架中存在的弊端,具有工人劳动强度小、安全系数高、生产效率高、生产自动化水平高等特点。现代煤炭采掘业面临的市场需求量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通过改进技术,升级采煤工艺,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整体的采煤作业效率。

参考文献:

[1]胡恒振,张树秀,宋冠军,马雪城,程家奇.薄煤层可视化无人值守工作面的实现[J].煤矿机电,2012(1):113-115.

[2]徐太山,田慕琴,宋建成,许春雨.基于PowerBuilder的煤矿无人值守工作面液压支架远程控制系统[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2(6):678-682.

[3]孙继平.煤矿安全生产监控与通信技术[J].煤炭学报,2010(11):1925-1929.

[4]符大利,袁建平.国产综采装备在黄陵矿业的无人化开采应用[J].煤矿机电,2015/01.

第9篇:财务共享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管理会计背景;价值创造型;财务转型

管理会计作为企业重要组成部分,负责企业的日常管理,重视企业的社会价值,在金融危机下能够有效规避企业的财务风险,积极应对全球化竞争所带来的影响。因此基于管理会计背景下,企业如何紧跟时展的需要,促进财务管理模式的转型,让财务资源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1财务转型的背景

1.1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不仅国家之间的商品、技术与信息得到实时共享,服务和人才也在不断流动,使得全世界形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因此跨国公司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竞争优势,利用全球化供应链市场来购买价格低廉的原材料,利用高科技自动化信息技术来制造与销售附加值较高的商品,在产业链微笑曲线中占据重要地位。

1.2“互联网+”信息化的挑战

面临着“互联网+”信息化的挑战,企业自身的ERP管理系统也发生了明显改变,逐渐向手机移动客户端延伸,使得海量数据储存趋向于精细化管理,更加具备实时性。但是只是简单地将海量数据信息储存起来,无法充分发挥数据信息的价值,只有对这些数据交易采集、分类、整合后,才能满足这一要求。而这些数据挖掘分析,需要投入更多的硬件设备,通过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挖掘分析和云计算、云服务等技术提供动态、实时、虚拟化的计算资源共享平台来实现。这样企业需要相应的服务时,只需要输入相应的指令,服务平台便会依据指令配置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因此在“互联网+”信息化时代下,企业应抓住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挖掘分析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带来的发展机遇,为财务转型提供技术支撑。

1.3管理支撑与财务现状间的差距

以往的企业财务会计管理过于重视与满足企业外部信息资源的需要,而忽略财务信息的提供,时间更新速度缓慢,每月1次,财务的信息内容仅限于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附注、利润表以及现金流量表等“四表一注”。而管理会计背景的价值创造型财务转型,要求企业必须与时俱进,改变以往生产经营的政策方针,要求财务部门积极参与到业务经营、绩效管理、管理决策以及计划制定等项目中加以监督管理,帮助企业管理者出谋划策。

1.4产业并购重组的需求

在新态势的背景下,我国企业经济市场也进入到并购重组的关键时期,使得企业经济结构转型与制定创新发生率显著性改变,尤其是在“并购元年”后,我国并购重组的交易规模大幅度上升,依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在2014年,我国重组并购市场宣布交易的案例高达6967个,宣布交易规模的资金达到3722.27亿美元,增长率为14.14%,代表了我国企业整合的脚步不断加快,在以后5~10年内,行业领先的企业会利用产业链并购重组的关系在不断做大做强,迅速成本该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因此在新形势下企业财务向价值创造型方向转变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必然选择[1]。

2价值创造型财务转型途径

2.1以价值创造为转型导向

以价值创造为转型导向即在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企业应以价值导向为前提,以价值创造为目的,详细分析对企业价值影响的主要因素,充分挖掘企业中的采购、制造、销售、开发和投资等增值价值潜力。因此为促进价值创造型财务战略转型,企业不仅需要注重短期的经济投资效益,还要重视企业发展的长期投资,紧紧围绕实现企业价值活动的开展,加强对财务共享、财务运作、财务融合和财务决策等价值创造,以充分挖掘企业有效资源的价值。

2.2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体系

在管理会计背景下的价值创造财务转型中,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体系是企业价值创造型财务战略转型的关键,有利于将分散的财务资源集中到服务中心整合处理,保证数据处理的真实性、可靠性;并且在数据资源加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依据标准的财务制度、工作流程和管理规范进行,能够保证数据信息加工的标准化、规范化。此外,工作人员在处理、整合与保管数据信息时,通过财务共享服务系统来操作,能够减少工作量,缓解他们工作压力的同时,提高办事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2.3构建业财融合服务体系

业财融合服务机构的建立,由不同分支结构的员工组成,他们的工作职责便是进入到企业业务的一线工作中,依据财务共享服务所提供的信息资源,结合企业财务业务的需要,引导企业财务业务活动有序开展,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加强服务队伍能力的建设,邀请财务专家组织开展培训活动,提升他们的管理能力,这样才能保证财务、资金、绩效与税务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有序开展。我国当前的上市公司在业财融合服务体系的构建方面,都设置相应的外派财务总监、销售财务总监和工厂财务总监等职位,专门负责企业的业财融合服务工作。

2.4提供战略决策服务

战略决策服务往往由企业总公司财务部门决定,主要是为企业管理者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帮助企业制定财务预算方案,将内控、绩效、成本以及税务等一系列管理的细则纳入到管理内容中,统筹安排,集中管理,并通过财务共享、业财融合和资本运作服务将财务管理战略转型落实到位,以提高战略决策服务的能力。

2.5开展资本运作服务

资本运营服务作为实现价值增值与效益提升的有效服务手段,即企业财务部门基于对产业并购重组与资本市场的深入理解,在资本市场法则的基础上,经过市场合理估值,募集相应企业投资资金后,让企业股价和价值保持一致性,然后依据自身的经营战略,统一制定产业投资计划,以便投资管理者利用资本市场估值与并购市场估值的差价对产业进行并购重组,从而实现财务管理工作从辅助型向主导型工作转变。2.6IT信息化系统保障财务的IT信息化系统作为活动开展的前提,要想实现财务资源的共享,必须通过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来报账、核算企业利润、管理资金,且业务融合服务于战略决策服务也需要网络系统的支撑,才能简化工作的流程,缓解职工的压力,提升管理效率。因此将IT信息化管理系统有效引入到企业财务管理中,有利于促进价值创造型财务战略的转型[2]。

3促进价值创造型财务转型工作有效开展的人力资源管理配合措施

3.1绩效考核

企业的价值创造型财务转型,必须需要一个切实可行的促进体系,才能确保企业生产与经营可持续发展,而这一促进体系就是绩效考核评估体系的建立。因此为促进价值创造型财务转型工作有效开展,企业财务资产部应从服务于价值创造入手,与各部门协同合作,建立切实可行的绩效考核制度,综合考评职工在理财活动中实现的创造价值、利润,关注他们在协助企业价值创造中所作出的贡献与取得的成绩,与企业价值的影响挂钩,并纳入到工资薪酬中,激励他们的工作热情。

3.2创新激励体系

为实现价值创造型财务转型,企业处理建立绩效考核评估体系外,还需创新企业的价值创造型激励体系,对在企业生产中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职工给予相应的奖励,相反给企业生产经营造成损失的职工给予相应的处罚[3]。例如为了实现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某机械工业集团企业在职工激励体系的建设方面,基于价值管理理念上,结合“能者上、庸者下”的管理原则,建立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激励体系,明确规定在创造价值与协助价值创造工作中表现良好、创值效果明显、积极性高的财务人员,给予经济性的奖励,并得到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权利与晋升的机会;相反对于工作能力薄弱、产生懈怠心理与创值成绩差的财务人员,除了给予经济性处罚外,还进行降职、降级与辞退等处罚。

4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的经验探讨——以xx公司财务部为例

4.1正确理解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

对于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要想保证工作开展顺利进行,企业必须正确理解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的关系,依据价值管理的目标,结合自身价值增长的规律与计划,创新价值创造财务的管理模式,这样才能适应价值创造型财务工作开展的需要。例如某公司资产财务部门依据VBM的管理理念,遵循创造价值、实现价值增长的思路,明确财务部门的工作定位,树立财务价值创造中心的理念,对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挖掘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有效价值。并依据价值评判标准,对企业各项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的开展加以评估,确定现金流的流向与流速,为工作的开展提供资金支撑。

4.2重视价值创造过程中的控制措施

价值创造型财务转型要求企业必须重视价值创造过程中的控制措施,对内部管理活动与活动效果加以衡量、校正,保证企业创造型财务管理的目标得以实现。具体体现为:企业财务资产部门在参与企业经营、投资和融资等一系列活动的价值管理与风险管控的过程中,必须以财务管理为支撑,建立完善的价值创造过程控制措施,通过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和信息化系统来采集财务资产部门各环节工作开展的价值信息与风险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价值管理与风险管控体制,以有效规避公司财务管理的风险。可见企业财务价值创造过程中的控制措施的建设,并不是为了有效控制各工作环节的实施,而是有效引导价值创造财务活动有效开展,并通过绩效考核与激励措施等管控活动加以激励,让职工按照计划和预算分解总目标来开展工作,从而实现对价值创造过程的有效控制。

4.3积极利用价值评估、借力奖惩机制推进企业价值创造

要想推进企业价值创造,企业财务资产部门必须将价值创造型财务转型理念贯彻到企业生产的价值创造活动中,积极利用价值评估对活动开展的过程加以评估、控制。此外,还需加强日常管理的宣传,提高领导对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要性认识,借力奖惩机制对创造价值的管理者与职工的日常工作行为加以规范,充分挖掘他们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热情,从而为价值创造活动稳步发展注入新的动力[4]。管理会计是现代化财务管理的有效手段,能够帮助企业实现价值创造型财务转型,提升竞争实力,有效规避财务风险。但为了促进价值创造型财务转型工作有效开展,不仅需要完善绩效考核与创新激励体系,还需正确理解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重视价值创造过程中的控制措施,积极利用价值评估、借力奖惩机制,才能推进企业价值创造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国昀.管理会计浪潮下的价值创造型财务转型探讨[J].江苏商论,2015(12).

[2]吕桂萍.基于管理会计背景价值创造型财务转型探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