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特色园林设计范文

特色园林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特色园林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特色园林设计

第1篇:特色园林设计范文

1.1特色园林景观设计的目的性

为什么要进行特色园林景观设计,并且融入到城市规划中呢,除了以上几点,还有就是特色园林景观设计的目的性。何为特色景观的目的性呢?园林景观设计,就是通过景观设计使环境具有美学欣赏的价值,日常使用的功能,现在更要强调的是可持续性发展。还有一点就是特色园林景观设计的效益性。谈到效益,在进行特色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要有一个意识,那就是要注重效益,不是经济效益,而是生态效益。在很多时候,设计师们都把自己城市规划色园林景观的设计当作了一个普通任务,而忽略特色二字,也忽略效益二字。城市规划色园林景观的设计是一种艺术,艺术会带给人美的享受,一种独特的艺术会让人深深的印在记忆当中。所以,将特色园林景观设计的特色二字真正地做出来的时候,生态效益也就自然而然的达到。可以将城市的独特文化,独特生活特色充分地展现给大家,吸引住每一个到达这个城市的人们,让自己城市的人民生活在一个有着浓郁的家乡特色的环境中,这也应该是每一个园林设计师的梦想,与职责。

1.2城市园林景观的具体的特色设计理念

特色设计理念主要表现为园林景观设计的错落性、效果的凹凸性。在城市中,现代化气味很浓,生活节奏很快,人们总是在忙碌中度过。因此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要表现出一种雅致、错落的景象,让城市温和一些,也在一定的程度上起到缓解人们紧张情绪作用。而这种主要就是通过搭配各种植物与景观产生。要追求特色,就需要在整体设计的基础上加入独特的地域色彩与一种文化的品味,还有就是当地植物景观的适宜类型。例如,在河北唐山,新城就是最大的一个特征,所以在城市园林景观的特色设计上也要有新的这一个地域特征的体现。可以看到古代的前辈们在园林景观设计上做的就很棒,特别是在独特性上,看北方的城池,再看南方的园林,没有一个不让人叹为观止,没有一个不是体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因此,汲取过去的经验,也是做好特色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

2总结

第2篇:特色园林设计范文

关键字:本土植物;现代城市;地域性;园林景观;地域特色

中图分类号:J5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园林景观设计也必然要求向地域性、多元化特色发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下迅猛发展,信息、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也日益增多,这更加促进了景观设计朝着多元化、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因为根据世界各地的气候差异、降水差异、地理环境的差异,也导致全球各地的本土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不同,它们不仅作为一种植物,更是一种代表着地域文化特色,饱含文化民族风情的代表性景观,更是现代城市地域特色园林景观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城市景观的设计、创新要跟上城市更新的步伐,避免趋同倾向,应保持城市地域的特色,设计出具有地域性、文化性、多样性的特色,从而营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

一、本土植物的地域性概念

景观植物性体现某个地区的风貌特色。就中国来说,我国地大物博,植物种类丰富,因东西地形的明显差异及南北气候的明显差异,导致各地区本土植物种类的不同,且显现出北方寒带或寒温带植被为主,南方热带或亚热带植物为主的特色。寒温性针叶林是寒温带的地带性植被,以各种冷杉、云杉、落叶松和柏林为主,如大兴安岭分布着大面积的叶松林。在温带和亚热带的低山丘陵,主要以各种松林植被为主,典型落叶阔叶林是华北暖温带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地带性植被,过度性亚热带含有常绿阔叶林,包括泰巴山区和淮阳丘陵山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以常绿栎林为主,东部含喜湿树种,西部由耐旱树种组成,亚热带是我国常绿果树产区,主产柑橘类,枇杷、杨梅等,经济树木有油桐、茶等。南亚热带雨林性常绿阔叶林带,在砖红壤性土生长含有大戟科、罗汉松科等热带树种。常绿阔叶林如棕榈是亚热带的地带性植被,植被类型分化多样。我国热带季雨林、雨林带面积狭小,在热带开阔谷地或丘陵砖红壤上分布着半常绿季雨林。常绿阔叶雨林仅见于湿润较暖小环境。热带作物有巴西橡胶、椰子、腰果、槟榔等。南北方的植物还有着以下特点:南方的叶片厚,北方的叶片薄;北方的根系发达,便于更好的维持有限的降雨带来的水分和养分,南方的叶片大,便于吸收充足的阳光,同时便于蒸发水分;南方因为有着充足的阳光和水分,生长要比北方的植被旺盛。在降水匮乏的西部地区,沙漠里以耐旱 的仙人掌作物为主、

二、本土植物与现代城市地域特色园林景观的关系

植物景观作为园林景观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往往以多样的形态和不同的植物颜色来丰富整体景观,形成区别于其他地域的典型特色植物景观特色。园林设计中要因地制宜,根据城市地域的特色来设计不同的植物,即当地的植物来代表这一地域的特色。本土植物是在经过长时间的自然演变和物种交替后,在某一地域形成具有高度环境适应性的自然作物,它的观赏性较强,且具有绿化环境的功能。植物的地域性具有某一地域相联系或相关的本性特征,且具有某一地域的的自然特征及历史文化特征,这种特征涵有气候、降水、地形、文化资源、历史等。本土植物不仅代表着某一地域的自然特色,同样也具有特定的人文价值特色。本土植物要根据某地域的气候、地形地貌、产业、文化、特性历史事件等决定景观空间结构,要在现有的地形、地域文脉的基础上依托城现代城市特色设计景观。

三、本土植物在现代城市地域特色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分析

现代城市地域景观的设计永远都不可能离开本土植物,植物一直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象征,能通过城市景观直接丰富地表达地域特征。其作用通过以下几点分析:

1、本土植物在现代城市中极具观赏价值

植物形象的地域性决定了地域性的本土植物景观。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的本土植物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观赏性特点。本土植物品种繁多,形态各异,不同的树种带给人不同的感受,随着季节的变化,相同的物种也会随着气候的变化展现出不同的季节特征,本土植物的花、叶、果实等观赏特性在本土植物的景观设计中也能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美丽景观。

2、本土植物有利于保护城市生物的多样性

自然生态系统是由不同的物种及环境组成的整体,在一定的时空领域中有着自我调节的的功能,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每个地域都会在自然环境的循环往复中形成特殊的相对平衡的生态系统。若某个不属于的当地的植物种被栽植于该地域中,会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的发展,由此产生一些不利于当地生态系统的正常循环过程,并会对其他的物种带来影响,造成地域生态的不平衡,而本土植物因长期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土壤的发展,生长旺盛,能自然地形成有利于其生长且稳定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失衡会在环境恶劣的土壤里产生明显反应,进而日积月累影响整体的植物生长,而本土植物会平衡整体植物的生长,形成既稳定又平衡的城市生态系统

3、本土植物能体现现代城市的文化历史

本土植物是植物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与其他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形成与植物相互关联且相对独立的文化信息的综合,它反映出传统价值观、审美情趣、文化心态等。地域传统文化的差异导致本土植物衍生出丰富多样的植物文化。园林景观的文化性可以通过各式各样的造景方式体现,但植物是园林景观的基础,且本土植物又根植于地域文化,有着强有力的群众基础和历史根基。所以,以本土植物营造的具有现代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极富有生命力。4、本土植物符合节约型园林的发展趋势

本土植物相对于外来物种成本低,且本土植物相对外来物种有着更强的适应当地气候土壤的基础,有着广泛的栽培繁殖基础,节省从外地引进的成本,便于运输,极大的降低了栽植的成本和管理费用。本土植物便于培育管理,因为它有着对当地自然环境的适应性,成长条件好,提高成活率,大大降低管理的难度,本土植物还可以绿化园林,

总而言之,在现代城市地域园林景观设计中,要充地分挖掘本土植物的自身特点和地域特色,将传统的艺术手法与现代精神相结合,探索在景观设计中管理用过本土植物体现现代城市的地域文化内涵,从而创造出格局特色、丰富多彩、富有自然性和地域性的植物景观环境。园林植物景观要寻求多元化的发展,本土植物与现代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相结合是园林景观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应当进一步地挖掘城市特色的植物特性和设计应用,将本土植物与现代城市特色完美融合,以本土植物为主题的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是今后创建地域特色园林景观设计建设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郭建斌;地域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分析应用[J];中外建筑2010(02)

[2]何春阳;深具地域特色的城市生态风光带园林景观设计的探索[J];中外建筑2010(05)

[3]马绍元;植物配置在城市道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分析与应用[J];广东建材;2009(07)

第3篇:特色园林设计范文

1.1盐城地域自然特征(1)气候气象。盐城的气候通常分为北亚热带气候和南暖温带气候,过渡的地带。灌溉南方为北亚热带气候带,灌溉北方为南暖温带气候带。同时由于盐城濒临黄海,也可归类于湿润的季风气候区。盐城气候的主要特点为季风盛行,四季分明,雨水丰沛,雨热同季,日照充足,无霜期长。(2)水文及植物特征。盐城市区内河流数量众多,被称为“百河之城”,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征。上述河流也是盐城主要的生态水脉和生态走廊,同时盐城还有大洋湾湿地。盐城植物种类众多,具有很多充满当地特色的植物。1.2盐城地域人文特征盐城历史悠久始于公元前119年,文化丰富,比较著名的有淮剧和香火戏。历史名人众多,有施耐庵、陈琳、乔冠华等。

2盐城地域特征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和应用

2.1盐城地域自然特征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及应用(1)地质地貌对园林风景设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园林风景的结构布局上。在园林风景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地质地貌特征,不同的地质地貌特征都有对应的设计方法,只有依据当地的地质地貌特征设计的风景园林才会与当地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才会形成独具特色的园林风景设计风格。由于盐城处于平原地带,因此在盐城风景园林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上述情况,让盐城的地质地貌特色充分体现在盐城风景园林设计中。(2)地域气候特点表面上看起来对风景园林设计影响较小,然而在园林风景设计实际中所起的作用非常大。各地之间的地域差别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当地气候的影响,独特的气候条造就了当地独特的文化和当地人的生活方式气候,从而对当地风景园林风格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盐城的园林之所以面积较大并且连成一片就充分考虑到了盐城濒临黄海的特点,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抵御台风的袭击。(3)植物和水文是风景园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地域气候造就了该地域不同的植物种类和水文特色。而这些具有当地特色的植物和水文恰恰造就了具有当地特色的风景园林景观。风景园林的可观赏性离不开具有当地特色的植物和水文。成功的风景园林在设计中往往把具有当地特色的植物和水文运用的淋漓尽致,由于具有当地特色的植物只有在该地域的气候条件下才能生长,所以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充分运用植物和水文可以使当地的风景园林与其他地域的风景园林有着显著的差别,避免风景园林出现同质化现象。由于盐城植物种类众多,市区河流密布,同时还有大洋湾湿地,在盐城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上述情况,把盐城的植物特色和水文特点充分体现在盐城风景园林设计中。2.2盐城地域人文特征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及应用(1)历史背景与遗迹因子对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盐城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和历史遗迹。历史背景和历史遗迹切实的反映了当地的人的生活方式和活动足迹,是每一地域所特有的一种文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历史背景和历史遗迹正在被人们淡忘,所以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设计中就更有必要把当地的历史背景和历史遗迹融入其中,这样不仅可以使所设计的风景园林具有地域特色,同时也可以是当地的历史文化很好的传承。(2)人文符号因子对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在国外的很多风景园林设计中,人文符号因子都被很好地融入当地的风景园林中。很多名人的故居在风景园林设计中都被很好地利用。盐城历史名人故居众多,在盐城风景园林设计中也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在盐城风景园林设计中充分利用盐城的名人故居,从而让盐城的风景园林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3)民俗风情因子对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由于盐城历史悠久民俗众多,特别是淮剧和香火戏是盐城民俗文化中的精华,是盐城特有的地域文化特点。在盐城风景园林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上述情况,充分发掘盐城的民俗风情因子,让盐城的风景园林设计中充分融入当地的民俗风情因子。(4)社会特征因子对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变迁,我国如今的风景园林设计与我国古代的风景园林设计有着较大的区别,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社会特征的变化上,如今的风景园林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广大市民休闲游憩等各方面的社会需求,并且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在盐城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到上述情况,充分发挥城市风景园林的作用。

3结束语

第4篇:特色园林设计范文

1传统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

在园林设计中,想要使传统园林设计和现代园林设计相契合,需从实际出发,对传统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客观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体现在很多方面。一是,设计思想方面。就传统园林设计作品而言,很多作品都具有浓厚的时代特色,充分展现不同时期的社会风俗气息,受到当时社会思潮的影响。由于民众过分相信迷信,使当时所设计的园林景观大都不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创造力,不利于园林事业的完善。二是,功能方面。对于传统园林设计来说,观赏型使其具有显著特征。因为当时的园林设计主要是为一些少数人服务,比如,宫廷。三是,空间方面。在空间尺度方面,随着传统园林的不断发展,园林内的活动增多,具有更多的功能。随之,在园林设计中,应用到其中的景观建筑物也不断增多。以此,传统型园林设计所具有的空间尺度不断扩大。四是:传统园林设计内容方面。山水等自然景观是其核心的设计元素,而自然景观、建筑物之间的融合已成为传统园林设计的一大特色。但这些设计风格并不能使景观建筑所具有的功能得到更好地呈现。随着时代不断演变,传统园林设计虽然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过分融入人为因素,忽视自然景观的作用,使所设计的园林作品缺乏一定的自然趣味性。此外,以元素堆砌形式的造园较为普遍,没有对园林植被的栽培引起重视,不能更好地呈现对应的自然景观意境。

2现代园林设计概述

就现代园林设计而言,以多个领域基点,比如,植物、美学,以传统园林设计理念为纽带,改造自然环境的思维过程,加以应用的对策。对现代园林设计来说,它不同于传统园林设计,主要具有这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园林设计的目标对象,更为广泛。其次,设计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最后,用于其中的材料也具有多样化的特点。现代园林景观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各方面的客观需求,还为园林事业的进一步完善做好铺垫。

3园林设计中传统与现代的契合

第一,在传承传统园林设计时,需要尊重新时期发展的客观规律、文化特点。具体来说,所设计的园林作品在充分展现我国传统文化价值的同时,也需要具有其现代社会的特征。第二,在园林设计中,需要注重细节、实用性。对于二者的契合来说,需要同时展现二者不同的特点,也要能够满足新时代社会群众各方面的需求。由于传统园林设计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注重园林设计的细节,需要把它应用到现代园林设计中。这样在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们大众。第三,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很多自然景观都是自然景观与园林设计之间的巧妙结合。以园林中的假山为例,它是园林设计中经常用到的元素,但它并不完全属于自然景观。主要是因为它是施工者精心雕琢的结果。以园林中的小桥流水为例,它也是施工者的“刻意安排”。因此,在二者契合过程中,现代园林设计需尊重自然,回归自然,尽最大可能使园林中的景观呈现出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展现回归自然的设计理念。下面便是现代园林设计与古代园林设计契合的景观图。

4结语

第5篇:特色园林设计范文

关键词:城市园林;设计;不足;建议

中图分类号:TU98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园林作为建筑学的专业,是一门难以定义、综合性、范围广泛的专业,城市是一个综合性、复杂性的有机体,它的主体是房屋建筑,与城市空间环境同步存在,两者之间共同构成城市景观。但由于园林设计受到路线规划、人为因素的影响,我国城市园林设计存在许多不足。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从业经验,对我国我国城市园林设计中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设计建议。

城市园林景观的分类与特征

园林是由山水地貌、建筑构筑物和道路、植物和动物等素材,根据功能要求、经济技术条件和艺术布局等方面要求综合组成的统一体。

首先,城市园林景观的分类。根据城市土地分类,主要分为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与公园绿地园林,根据地理位置分为山峦区、滨水区、郊区、中心区,因各区域的自然环境、人工设施不同,由此发生的各种活动,形成不同的园林特色。按照园林形态、内涵标准,可划分为普通园林景观、特色园林,特色园林主要以独有的审美价值、历史条件、自然条件而凸显,形成焦点园林,普通园林是城市的构成背景。根据观察者位置和景观不同,可将园林划分为近、中、远等园林景观,也可分为静态景观与动态景观。

其次,城市园林景观的特性。其一,复合性。城市园林是一种时空艺术,根据观察者空间移动形成一整副连续画面,由各个局部景观共同叠加而成。其二,历时性。城市是由历史沉淀所成,城市根据自身发展历程,经过不断改造、建设,处于不同时代,其城市风貌也就不同,而城市园林景观也是一个过程,无最终的结果,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城市园林也随之变化。其三,地方性。根据各个城市自然地理条件差异,各自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经过长期实践而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建筑形式,许多园林中融入了本地城市的风景,体现了当地居民的文化内涵、素质。

二.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由于园林设计主要是整个园林的安排和景物的具体形象,所以作图是最主要的手段,构思所得的方案需要在图纸上明确表现出来,为了补充作图表达的不足,可以采取设计说明书的方式附加文字说明。城市园林规划与设计主要协调、融合人工要素和自然要素,从而满足人们活动,打造时代特色、地方特色相互融合的空间园林环境。工作环境由宏观的城市真题细微到膝部环境设计。通城分为城市区域园林、城市局部园林,以及代表城市的总体园林,同时与城市建筑设计、空间设计、景观设计相互联系,不想补充。

城市园林具有良好的生活、生产环节,打造优美城市园林,在规划、设计时,需将园林作为整体,调整生物、人、环境、非生物之间的系统关系。园林设计主要包含收集、调查城市园林基础资料,对城市园林景观进行评价,拟定城市园林的生态规划。

三.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形式主义。 在现代园林设计中,过多的形式主体、面子工程,许多城市景观的设计,主要为达到国家任务,为争取“绿色城市”这一虚号,使得园林设计流于形式。

其次,园林规划设计的定位。许多城市的园林建设定位不够精确,例如,在设计城市公园时,其与国家公园、森林公园不同,是园林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政府建设经验,向人们提供娱乐、观赏、游憩等功能,人们可在内开展体育锻炼,进行科普教育,具有美化城市、防灾、减灾、改善生态的重要作用,而大多数城市园林规划并未根据这一要求进行设计。

第三,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时效性。上文中提到,园林设计随着城市发展而不断变化,这就要求园林规划设计具有时效性,具有现代化特性,可许多城市在设计园林时,没有考虑到时代元素,一味复古历史元素,反而使得城市园林失去时代气息。

城市园林设计的相关建议

首先,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博爱。园林设计最终服务于社会、艺术、政治、经济等,以满足身处城市环境中的人们需求,要求城市园林可容纳人们的日常生活、休闲活动,可感受到人类高雅、时代气质。身处园林中,可鼓励人员进取、博爱的精神。城市主体是人,不管是园林设计,还是其他建筑设计,均要以人的根据需求为出发点,体现以人为本。按照人的年龄段、生理特性创造出可满足各自需要的园林空间,如在园林里,为残疾人设置无障碍通道,为人们交往设置交往空间等。时代不断进步,人们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也随之变化,城市园林设计也应时应时代变化需求。

第二,尊重自然,和谐共存。自然世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平衡发展的基础,本地城市的河流湖泊、地形地貌以及绿化植被等,组成城市的景观资源,根据城市自然特征,充分协调自然环境与人类和谐相处,以利于创造城市特色。在古代的园林选址中,善信风水学,使人与自然处于“天人合一”的状态,今天的城市是钢筋混凝土筑成的都市,城市园林设计同样也需融入自然要素,以协调城市生态平衡,保持城市可持续发展,为城市注入活力、生气。

第三,延续历史,开创未来。许多城市园林建设,均是在原有园林基础上进行更新、改造,今日之园林是过去和未来的连接桥梁,具有艺术、纪念、历史价值的园林景观,要善于挖掘、维护、保存,从而延续历代先人经营的城市园林。同时,需融入现代科技技术、成果,使园林景观具有时代特色、地方特色。

第四,协调统一,多元变化。城市园林艺术属于一种群体艺术,任何一个要素仅为整体环境的局部,只有实现互相配合、协调平衡,方可形成一个统一整体。若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园林就是城市的一部分,因此,需根据现代城市特点,实现协调统一、多元变化。

结语

城市美体现在丰富变化中,按照心理学研究,人大脑经过复杂刺激后,过多刺激极易使人感到疲惫,而单调园林景观则让人乏味,要求城市园林设计既要统一,也要不断变化。设计者要根据园址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进行设计,园林设计但有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加以修改,园林设计常常伴随施工的始终,通过空间序列的组织,营造出空间大小、开合的变化,形成光影的明暗对比,构成有起伏、转承、的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 罗翠红.浅析我国城市园林设计的不足与建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5).

[2] 孙英,高光林.我国城市园林设计的不足与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503-6503,6505.

[3] 葛梦霞,葛存通,魏蕾等.我国城市园林设计的不足与建议[J].魅力中国,2010,(4):20-20.

第6篇:特色园林设计范文

关键词:色彩景观;园林设计;和谐;以人为本

色彩是视觉审美的重点,对人类情绪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基于此,园林设计者都极为强调色彩景观的设计,注重色彩景观为园林营造出的独特气氛、美感以及特色。但是,由于园林建设项目不断增多,致使诸多设计者在色彩景观设计方面都未能做到精益求精,尤其是色彩趋同、色彩污染与色彩无序等现象普遍存在。所以,对色彩景观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艺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色彩景观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一)和谐统一

色彩景观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必须遵循“和谐统一”原则。园林设计者必须具备调和与对比、统一与变化的技能,既要确保各个景观要素在形式、风格以及色彩等方面的和谐一致,又要避免单调与呆板的问题出现。其中,尽管色彩景观的对比更易于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如果色彩对比过于强烈,就需要采用适当方式进行调和,以此在调和与对比中寻求园林景观的整体和谐效果。同时,色彩景观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还要彰显出当地的区域特色,充满地域特征的色彩景观,不仅可以增添园林景观的民族气息与文化底蕴,而且能够使得园林设计更为接近当地群众的心理需要。

(二)以人为本

在新时代设计建造的园林,多是向广大人民群众开放的,目的是服务全体社会成员。因此,现代园林设计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从而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求与审美需求。然而,根据实际调查发现,目前依然存在部分设计独特的园林景观,对广大游览人群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与此同时,也有很多设计“接地气”的园林非常受群众喜爱,游览人流量非常大。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显著的差异性,根本原因就在于后者的设计充分尊重了大众的生活需求与心理需求,迎合了人们对园林设计的各种基本需要。所以,在园林设计中应用色彩景观时,必须做到以人为本,将满足人民群众的各项需求作为园林设计的基本准则。

二、影响色彩景观在园林设计中应用的重要因素

(一)光

光与色始终在客观世界中并存着,即光中含色,色能够反映光。根据光的理论可得出,光的另一种表现方式就是色彩。在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光,通常是在电磁波影响下的正常视觉反应,也就是常说的“可见的光”。在一定范围内,波长不同的光能够产生人类肉眼对不同色彩的反映与感知,进而便产生了大家所熟知的五颜六色。所以,不同光源能够产生不同的色彩。因此,在园林设计中应用色彩景观时,对光源的具体设计对整个园林的色彩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

(二)材料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种新科技也随之被应用到了园林景观的设计之中。新技术、新材料与新手段大大拓展了园林设计的未来可能性,并使得园林面貌产生了巨大变化。这一系列变化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新材料的应用,如不锈钢、玻璃、塑料、橡胶、混凝土、人造纤维等,极大地丰富了现代园林的色彩与质感;另一方面则是与新材料相适应的全新建造形式,即在新材料的应用过程中,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也随之不断提升,如光、镭射、声音、电子等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而这一系列新技术应用又反过来丰富了新材料的表达形式。

(三)心理效应

人类的心理效应主要是在不同的色彩、环境等条件下形成的,且不同条件下所形成的心理效应也不尽相同。同时,不同心理效应又可以产生不同的心理情感,因而色彩景观会对人们的心理效应产生影响。我们以色彩产生的知觉效应作为例子,色彩本身的冷暖感是形成色彩知觉效应的主要因素,其中暖色主要是由黄色、红色与橙色构成,可以有效平衡人们的心理温度,在园林设计中最为常见;冷色主要由蓝色、青色等色彩组成,常常与暖色混合使用,在园林的花坛、草坪中最为常用,能够起到降低人们心里温度的功能。

三、色彩景观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一)园林设计中的建筑色彩景观应用

建筑类的园林设计主要是通过建筑色彩进行思想感情方面的传递。如我国南方地区的园林建筑多以冷色调为主,传递出了淡泊名利的文人情怀;以红白色彩为主的寺庙建筑,则传递出了肃穆庄严的情感。有关园林中的建筑色彩景观设计,主要是凭借色彩效果提升建筑的意境和环境。诸如,要根据实际需要科学合理选用冷暖色,以此给游人营造不同的情感体验。与此同时,对园林中的建筑色彩景观设计还要重视整体和局部的色彩统一关系,即做到色调的协调性与一致性。

(二)园林设计中的植物色彩景观应用

植物是园林设计中色彩景观的主要构成元素,色彩缤纷的植物叶子、树枝、花朵、水果等自然组成了园林中多彩多姿的色彩景观。根据实际统计显示,园林设计中可供选用的植物颜色种类有808种,而且能够进行多元化的搭配,创建出各种风格、趣味的园林空间组合。所以,在园林设计过程中,需要了解与掌握色彩搭配知识,以便能够充分应用植物本身丰富多样的色彩特征,进而达到美化园林的效果。

(三)园林设计中的小品色彩景观应用

小品作为构成园林设计的元素之一,不仅可以有效美化与装饰园林景观,而且能为游人提供文化生活与休息的场所,最大程度让人们在游览过程中体验到休闲与美的感受。所以,充分利用园林中小品的现代性与艺术性特征,对其美观性与功能性进行自由组合,实现小品色彩景观在园林设计中的烘托气氛、装饰环境、深化情绪、活跃风景等功能最大化。

总而言之,色彩景观作为园林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元素,不仅仅可以为欣赏者带来直观的感情体验与视觉享受,而且能够为一个城市增添更多的召唤力与吸引力,促使一座城市通过独具特色的色彩或别具一格的色彩应用手段而被铭记,有时甚至会对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所以,每个城市的园林设计要想具有自身的独特设计风格,就必须高度重视色彩景观的设计,努力达到色彩应用的特色化与有序化。

【参考文献】

[1]马莉娜,何伟强.点睛之笔――色彩景观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园艺,2013(10).

第7篇:特色园林设计范文

关键词:地域特征;风景园林;设计

风景园林的设计属于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建设项目,设计风景园林,既与城市发展规模以及建设水平相关,还会对群众生活条件的改善产生重要影响。在设计风景园林过程中,设计人员需从城市环境的构成特色以及与园林主要建设目的进行考虑,重视对不同城市地域特征的了解,让风景园林设计最大化发挥自身美化城市的效果。

1 风景园林设计中地域特征分析

1.1 文化特征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遵循地域人文特征的发展规律,并使其得以延续,是现代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内容。风景园林设计中展示其所在城市的文化及社会特色是一项重要的目的,所以,园林的设计需要与城市特有的文化氛围相搭配。比如,丽江、青岛等城市的风景园林设计,就针对旅游城市的特点,让其风景园林可以充分展示出城市的风景特色;洛阳、杭州等地设计风景园林,则应突出城市文化底蕴,表现城市的悠久历史与人文内涵。由此可见,地域中包含的人文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风景园林设计的主体风格,加强重视风景园林设计中具备的文化特征,更加突出风景园林设计对城市发展的推动效果。

1.2 自然及应用性特征

地域中的自然特征,比如,地形、植被、气候等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在统一的地域之中,不同的自然特征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比如,以山地为主的重庆、四川等城市[1],根系较发达的乔木是主要的植被类型,较少种植草皮,因为乔木类对土壤有较强的稳固能力,使土壤能够较好地抵抗雨水的冲刷。同时,乔木具有高大、繁茂的树冠,可以很好地发挥遮荫、避暑的作用,对那些高温、高热地区起到良好的降温效果。

由此可见,风景园林设计人员,需要充分了解不同地域的自然特征,分析不同的自然因素、地域建设发展以及自然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作用,确保风景园林的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还要考虑到其特有的应用性质,不同地域对风景园林设计的预期效果存在差别,有的园林建设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休闲游览的需求,园林就呈现出一种开放的状态,在园林中设计更多的休息区以及自由应用区,为人们的休闲娱乐提供便利。

2 地域特征下风景园林设计的过程分析

2.1 调查地域自然特征

城市中的自然特征对风景园林设计的植被应用具有决定性作用,而绿植是风景园林设计中最为关键的构成要素[2]。所以,设计人员需在规划之前,了解城市具备的自然天气以及水文条件等,通过查阅当地自然地理档案的方法,更加全面地收集信息,充分分析城市中的自然特征,使植被的挑选更加合理。尽量使用当地土生土长的植物,设计出来的景观会更加适合地域的自然特征,还能够突出园林的自然美,土生植物在园林中也可以获得更加健康的生长,更好地体现园林设计的科学性。

2.2 了解地域文化,调查风景园林设计的应用目的

为了让风景园林设计风格能符合地域文化特征,设计人员应深入市民生活之中,通过观察、访谈、阅读城市史志等方式,掌握城市的文化及风俗[3]。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才可以充分地表现出不同地域的文化魅力,使风景园林更具独特性,避免发生园林风格大同小异的状况,也使园林景观可以更好地与城市风格相融合。比如,杭州的西泠印社是浙江篆刻家的聚会之地,其风景园林的设计就充分体现了金石创作的特色与气质。

另外,设计风景园林时,设计人员应调查不同地域园林设计的投资数额以及实际应用目的,调查投资金额状况是为了在设计中,可以更加合理地选择相关植被资源及建设材料,使风景园林规划与城市应用的实际需要相一致。调查应用目是为了确定风景园林设计的基本模式,使风景园林最终的设计风格可以与地域建筑的整体要求相一致,更好地发挥风景园林自身所具备的应用意义。

3 结语

风景园林的设计只有将地域特征作为主要参考内容时,才能实现别具一格的设计特点,并且实现人文地理、历史与地域建筑的自然融合,进而达到一种和谐的结构状态。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能够更好地提升人们生活质量,实现风景园林与城市建设整体形象的有机结合,突出风景园林的人性化、地域化特点,使风景园林设计获得长久进步。

参考文献

第8篇:特色园林设计范文

关键词:现代居住区;园林;设计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现代居住区园林设计的现状问题

1. 盲目复制,缺乏特色

在现代居住区园林设计中,设计师们大多出于怀着崇洋急功近利的心态或受到房开商影响等原因,设计出来的居住区园林往往缺乏创意和新意,让人总感觉是处处雷同,同一城市不同的居住区出现雷同的园林设计比比皆是。现代居住区园林应该要有独特的风格和特色,结合居住区的品位主题和居民的群体特征,开发出具有创意性的园林设计作品。园林设计师只有拥有独特的见解思想和个性,才能设计出具有特色的作品。

2. 只注重档次,不切合实际

档次一向是设计师们追求的设计理念,但现实里的档次常常被误认为是气派和豪华 往往决策者项目开始便定下高调,不顾居住区的品味和群体特征不管该住宅区本身的品位比如居住区入口的空间形态原本只需要开敞,能很好地体现与居住区整体建筑风格协调,但追求豪华气派、大量仿古园林型标新立异型的入口随处可见。在有些设计师眼中,栽树、铺草种花就是园林设计,未把园景设计看着是一项科学性、艺术性和技术性较强的综合设计。

3. 园林设计与施工管理脱节

园林设计是灵魂,但要把纸上的蓝图构建为现实,还需要去“做好”。为此,施工很难将图纸上的蓝图构建出来,往往却留下许多遗憾。要实现理想的效果,达到设计的初衷目标,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更好地掌握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才能将原先设计的蓝图在现实中展现出来。现代居住区园林施工管理不同于一般建筑或市政工程,施工中使用的很多材料都不是标准化的产品,在现实施工管理中遇到不定性因素较多。很多园林设计师不喜欢下工地,缺乏与施工管理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最后却留下诸多遗憾。

二、现代居住区园林设计的基本原则

1. 生态性原则

生态性原则是现代居住区园林设计的基本原则,需要广泛使用各种新技术和新产品,充分合理地规划和营造居住区的生态环境。改善居住区及其周围生活娱乐条件,整体布局并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一切都要遵循生态性的原则。

2. 文化性原则

文化是现代居住区园林设计作品的核心体现,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东西南北在气候风俗习惯以及民族文化上均存在重大差异。现代居住区园林设计必须要充分考虑并利用好这些差异,结合居民的群体特征和文化信仰,设计出具有文化特色的现代居住区园林。

3. 舒适性原则

舒适性是现代居住区园林设计的最基本的要求,要求居住区的居民在视觉和心理感受上都能体验到轻松安逸的生活环境 在设计中,要尽可能地避免居民视域内各种有害因素的影响,比如烟气混乱的杂物和过分引人注目的广告招牌,以及经常移动的各种交通设施等。

4. 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是现代居住区园林设计的最基本的要求,高质量的现代居住区园林设计应结合居住区居民的室外行为生活规律,将室外空间的公共性可参与性可防卫性综合起来,使现代居住区园林真正成为居民乐于参与。交流方便安全的娱乐和健身场所

5. 协调性原则

园林设计既是建筑领域的一门学问,又是美学领域的一门学问。两者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协调,特别是设计师、建筑师开发商之间没有一个有效的合理的沟通和协调,园林设计就会成为简单的栽花植树见地设景之事,建筑与园林就会得不到较好的融合。

6. 居民参与原则

现代居住区园林的最终享受者是居民,在设计中离不开他们的参与,只有让他们真正参与到设计中,才能提高园林设计效果的满意度,最重要的是能让他们在接下来的施工中发挥较大的监督作用。同时,居民的积极参与,能反映他们外在及潜在的各种行为需求,以便限制和防止一些极端行为的产生。

三、现代居住区园林设计的建议

1. 现代居住区园林设计应重视环境生态化设计

生态环境一直是我们保护的对象和追求的生活环境,在现代居住区园林设计中,一定要重视居住区环境生态化设计。首先,要综合考虑居住区的地形和地貌因素,根据具体的地形和地貌进行园林规划设计;其次,要加强居住区绿化空间的设计,绿化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在现代居住区园林设计中,要努力试图增加绿化空间面积;再次,要综合考虑植物的多样性搭配,植物既可以作为绿化材料,又能做景观植被,同时又可以调节居住区湿度,所以园林设计规划中要向植物搭配的景观化。生态化和功能化方向靠拢,选择适宜树种,并将其进行合理的配置,以达到美化环境与调节居住区湿度的和谐统一。

2. 现代居住区园林设计应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人为本是现代居住区园林设计的基本前提,强调园林设计的居住区居民参与性和亲和性园林是现代居住区活动空间的补充和延伸,是居住区休闲娱乐交流的重要场所。为此,现代园林设计能创造的环境就应充满现代生活气息和人情氛围现代居住区园林设计要从人体工学行为学以及人的各种不同需要出发,注重人们的日常生活及活动,一定要分析居住区居民的年龄结构,合理设置和布局各种园林景观,特别是要充分考虑到老年人和小孩子的需求。

3. 现代居住区园林设计应突出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现代居住区园林设计也不例外,只有创新才能得到发展和认可现代居住区的园林设计不同于一般的园林设计,应在以自然景观为主线的基础上,不断注入情感与文化品位因素的人居环境。在现代居住区园林设计中,要不断开创人与自然亲近的生活空间,让居住区的居民拥有一种重返自然的深切感受,在居住区里时时都有一种放松紧张的生活情绪 虽然创新是一种相当艰苦的创造性劳动,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和进步。身为现代居住区园林设计者不仅要有渊博的设计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而且还需要能够将知识的灵魂融入设计出的作品中的能力。

结语

随着现代城市小区的发展,与之配套的园林设计也随之同步发展,园林设计将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园林设计是建筑的补充和完善,是现代居住区的景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现代居住区规划的过程中,要强调现代居住区园林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保证园林与建筑的和谐统一,使居住区园林的景观功能和实用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丘小雪《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J] 福建建筑 2000

第9篇:特色园林设计范文

【关键词】色彩景观;园林设计;应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相应的对于园林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个背景下,研究色彩景观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1色彩景观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概述

色彩是人们最容易识别的视觉元素之一。如果能够在园林设计中进行色彩景观的成功运用,就非常容易在视觉上引发连锁反应,为人们的身心都带来更为愉悦的感受。在园林设计中进行色彩景观的运用,已经成为园林设计的主要特色,而开展色彩景观的合理运用能够对人们紧张的神经情绪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为人们心理状态的调节发挥积极的作用。在园林设计中,主要的构成因素包括建筑以及山体等,总体来看,可以大体将构成元素分为植物、天然石头以及水流等天然元素以及人造假山等人工元素。在开展园林设计工作实践的过程中,园林设计师需要将天然元素以及人工元素充分结合起来,实现优美的园林风光的创设。

2色彩景观在园林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在园林设计实践中,植物、建筑以及小品、水体和山石等建造形式层出不穷,在研究色彩景观在园林设计实践中的运用时,可以切实结合常见例子,进行园林设计理论依据的提供,相应的设计说明和应用说明也需要被提出,帮助设计师在进行园林设计时,合理高效的运用色彩景观设计理念。

2.1植物类

园林色彩景观的设计策略从我国当今的色彩景观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实践来看,色彩的产生主要来自于植物的依托。而植物的色彩大多以绿色树叶为主,以色彩娇艳的花朵以及果实的缤纷色彩为辅。比如,在不同的季节进行色彩景观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时,需要切实以季节的变换以及不同的季节特征为主要依据,开展相应的设计工作。在植物园林设计中,进行基调的设置时,对比色以及邻补色是最为主要的方式,前者强调以鲜明的对比诱发强烈的美感,而后者则主要给人一种温暖温馨的感觉,让人们在淡雅的氛围中享受景色为人们带来的欢愉。在开展园林设计实践工作时,需要充分利用异同整合的配色原则,切实围绕设计主题进行开展色彩的运用以及搭配等设计工作,将衬托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季节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季节特征进行充分的考虑。比如,在早春,选取苍翠欲滴的树叶,在初夏选取娇艳的荷花,在深秋选择雍容的牡丹,在隆冬选取洁白的梅花。以上这些搭配需要以季节的变换为主要依据,进行宜人景色的布置。对于那些季节变化不够明显的景区来说,选取具有不同花期的单一种类的植物进行适当搭配,以花期的不同来调节景色,避免出现同时开花以及萧瑟的现象。

2.2建筑类

园林的色彩景观设计在开展建筑类园林的色彩景观设计工作时,建筑始终无法对色彩所带来的质感进行摆脱,始终需要其进行情感的传递。我国地大物博,区域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在具有悠久历史的地方,浓厚的地方色彩以及传统色彩可以被援引来进行建筑特色的突出。比如,在我国南方的园林中,以冷色为基调的建筑居多,黑瓦粉黛是其最为青睐的建筑设计元素,实现高雅文人高尚情怀的抒发和表现。这种冷色为主的基调不仅与自然交相辉映,还与周围的一草一木相辅相成。又比如,在我国寺庙较多的区域,寺庙建筑中常见的元素包括亭殿等,红白为主色的塔也是其中较为特色的元素。意境的营造是建筑园林最为注重的一点,可以在其中进行浓厚的传统色彩的赋予。因为园林建筑空间艺术的性质,其良好的色彩效果能够对于建筑环境以及意境的提升有着非常卓越的效果,并且在冷暖以及感情层面上赋予人们不一样的感受。在进行色彩的选择时,需要切实从园林设计实际的整体出发,对环境因素的影响进行充分的考虑,对色调的统一尤为强调,化繁为简以及以明代暗是用色方面可以采取的创新思维。

2.3小品类

园林色彩景观设计在园林设计实践中,小品类园林设计主要是指各种小型设施,起到供人休息、装饰以及照明、展示等作用和效果。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小品类设施有着轻巧的身形和独特的设计感,能够为人们营造一种舒适的质感。在园区的设计中偶尔进行小品设施的点缀,能够进行艺术气息的增添,给人一种身心舒畅的恬静感觉。所以,在进行园区的小品设计方面,应该尤其注重细节,争取将小品设施最大限度的符合景观内部的主题内容,实现观赏性的提升。石凳、石桌等是开展园林景观设计实践中运用较为广泛的修饰用品,如果园林设计师能够以园区内部以及周围的环境地理环境等因素为依据,开展合理科学的设计工作,协调材料以及颜色,使其切中园区主题,就能够有效地为人们提供温馨亲切的感受。在用色方面,可以选用舒适的暖色,避免大红大绿的颜色,消除烦躁感。

2.4铺装类

园林的色彩景观设计在开展园林的铺装设计实践时,合理运用表情以及象征等元素,能够为人们带来一种别具匠心的设计感觉。在开展铺装设计实践时,可以以铺装的地点为依据,进行铺装色彩景观设计的选取。在热闹的大街上,兴奋色较为实用;在安静的景区则可以选择利用沉静的颜色,实现不同颜色搭配营造出的不同视觉效果。在园林设计实践中,铺装广泛运用于园区的路面以及广场的大街等区域,铺装材料的颜色以及图样的设计等元素都是人们所重视的方面。

3总结

针对色彩景观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的诸多问题展开更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恩林.浅析色彩景观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4):258-258.

[2]王旭峰.色彩景观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4,(11):20-21.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