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工程安全法规范文

建筑工程安全法规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工程安全法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筑工程安全法规

第1篇:建筑工程安全法规范文

关键词:建筑土建 土建工程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 A

安全生产关系到家庭的平安,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并且与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它日渐成为整个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一个不合理的管理体制,会造成不安全的事故发生,为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就应该尽力避免或者减少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建筑行业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提高施工安全水平,对建筑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加强工人们的安全意识,积极落实安全法律与措施,不断地完善安全管理措施。安全问题是在建筑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提高建筑行业的安全性,成为我国建筑领域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因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不光是建筑单位的责任,也是各种参与建筑过程人员共同的责任。

一、建筑土建工程安全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在我国从事建筑工作的人员日益庞大,从事基础工作的是大量的农民工,而真正的工程技术人员相对较少,大量的农民工存在普遍的现象,即文化程度不高,对安全法律法规的了解很少,安全意识淡薄,而且很少接受过与安全相关的培训。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然而建筑行业的安全事故发生频繁,严重的人员伤亡给安全管理带来困难。建筑行业属于高危行业,因而加强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维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显得更加急迫。

1、建筑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有待继续完善

我国建筑安全法律存在着责任划分不清,管理目标不明确,违章违法行为的处罚不具体,操作性不强,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等现象。这与我国建筑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相对滞后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施工单位制定必要的法规,要根据当地的特殊情况,一切从实际出发,要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的前提下,进行切合当地的法规制定,而不是盲目制定安全生产监督的相关管理。建设单位往往把工作重心放到工程完成的速度和工程的投资方面,对于责任的落实方面存在很大隐患。这样施工单位就会增加工人的劳动时间,只为按时完成工程,进而置他们的安全问题不顾。某些施工单位,责任人为降低成本所以减少安全投入,这种缺乏安全法律意识的行为,给工人们的安全带来很大的问题。

2、安全意识淡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

在建筑工作中忽视安全施工,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没有对施工现场进行统一的安全管理,没有健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等一系列的安全隐患。某些单位虽然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但最终都只是流于形式,未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使得安全管理工作问题频发。在施工现场仍然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问题,例如某些建筑单位安全监督员的检查不严格,某些部门表面上十分重视安全问题,但实际上敷衍了事,久而久之,这种情况长期积累,极易造成安全问题。更有甚者,一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没有必要的保护措施,就使工人进行实地操作,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或者为了减缓工期,使工人加班加点,也会损害工人的安全。

3、监督管理工作还需进一步改进

安全管理工作是科学系统的工程,这个系统的稳定性、完整性和连续性,是安全生产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还应该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目前,监理市场的管理还不够正规,某些监理单位在监理过程中,没有做好自己的职责,对安全管理工作起到监督的作用。有些监理员身兼数职,对工程项目不够了解,还有一些监理对安全法律法规不熟悉,未及时发现安全的隐患并进行整改,引发安全事故。在这种情况下,建立强有力的安监队伍,强调落实责任制,配备必要的物质设施和技术支持手段,显得尤为重要。

4、安全管理基础薄弱

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的竞争愈来愈激烈,很多施工企业为能够顺利拿到项目,互相压低工程造价,导致如果按正常的途径施工,保本都很困难,他们就会采取特殊的办法,例如最大限度的减少安全生产的成本,以获取最大的利益。建筑安全方面的研究还需进一步完善,某些建筑安全的问题仍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一些成果暂时还并不能在国内实很好的施实,一些安全管理知识没有得到普及,对于安全管理相关方面的知识仍然十分缺乏,相关部门自然也就起不到一定的监督和管理作用,所以引发人员伤亡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二、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措施

1、建立和完善安全的规章制度

安全组织机构及安全规章制度的建立对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安全组织机构的设置,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制定的规章制度必须具有内容充足、合理、针对性强的特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及考核制度,建设安全监督制,安全生产教育培育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及责任追究制度等相关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是一项重要内容,它的制定要根据相关法律以及行业规定,不能随意制定。因此相关的制度必须得到较好的贯彻与落实。

2、监管机制的进一步改进

首先应该落实奖惩制度。近年来,我国设立了众多的奖项,却唯独没有“安全奖。”签订的很多责任书里,也出现了很多物质奖惩制度,但最终都没有付之行动。安全生产管理不出事故,人们一般也不去注意,也没有对安全管理做得好的进行表扬。但是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就会被追究责任。合理的奖惩制度正在进一步的完善。其次安全问题需要相关部门的管理,这是法律所要求的,合理的监管方式还需适应经济的发展。再次,注重落实监督检查的方式,建筑单位的安全检查大部分都具有告知性,接到通知的施工单位非常重视,准备各种迎接检查的工作,安全管理责任问题立刻被提上议程。但是检查一结束,又开始和以前一样怠慢了,这样的恶性循环不但没达到监督检查的目的,反而增添了不安全因素,因此转变监管方式刻不容缓。建设一个高效的管理机构,健全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使安全生产工作时刻处于最佳状态。

3、加大安全宣传的力度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过程中,必须做好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不管什么状况下,都要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在建筑企业内部,无论你是领导或者是普通工人都必须负有安全责任感和安全意识,作为建筑企业中的一位成员,任何岗位都负有相应的安全责任,使强制遵守安全规定转变为我又对自己的安全负责,所以我要遵守安全规定。加大安全管理的宣传力度,不但要在企业内做好宣传工作,而且要借助媒体的力量,进一步宣传安全管理的相关知识。为了使安全责任制深入人心,还需适当的举办安全知识竞赛的活动,活动使广大民众直接参与,他们从心底里就会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是正确认识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任何的细小问题都极有可能发展成为一场重大的安全事故。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就必须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使广大的施工人员转变旧的思想观念,把事故发生的几率降低到最低。

综上所述,要有效地组织安全生产,必须坚持贯彻安全第一的方针,依法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建筑行业是一个高危行业,施工过程中处处都有发生危险事故的可能,所以需要一套完善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模式。抓住安全事故的预防工作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 同时努力创建安全管理格局。

参考文献:

[1] 张全胜,周季良,马秋林。我国建筑安全监督管理的对策与建议浅析[J]. 建筑安全. 2008(05)

第2篇:建筑工程安全法规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监理;安全管理

随着国家各种建筑工程法律、规章及地方建筑工程法规的陆续出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大力监管、工程监理制的推行、普及,以及各建筑工程施工单位整体素质的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意识已是深入人心,工程项目的总体施工质量有了相当大的提高。与之不相适应的是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却未能与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同步提高,恶性安全事故频发。客观上,加强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势必增加各种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从而导致成本的增加,而安全生产方面的投资是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因此施工单位从自身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往往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积极性不高。但主要的原因,还是部分施工单位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未能提高到应有的高度,工程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只注重了质量、成本及工期的控制,而忽略了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这一方面与长期形成的管理意识有关,另一方面,现场监理人员安全监理工作相关业务知识的缺乏也制约了他们更好地完成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理工作。

1 简述建筑施工安全监理工作

由于我国的建设监理制度起步较晚,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工程监理的水平比较,仍然还处于培育、探索、发展的初期阶段,目前建筑工程安全监理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监理收费会影响安全监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目前监理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一些监理单位相互压价,残酷竞争,很多建设单位不是优先考察监理单位的资质、人员的素质,而是以最低的监理取费标准作为选择的唯一标准,从而监理企业承揽工程项目的监理费远远低于国家取费标准,致使这些工程项目安全监理组织机构不健全,未建立和完善工程监理的内容和程序,安全监理人员配备不齐全,投入人员少,专业不配套。不能指导项目监理机构有效地开展安全监理工作。

1.2监理单位安全责任意识不强,监理作用发挥不够

一部分监理单位对安全监理工作思想不重视,认识不到位,只注重施工质量、进度和投资的监控,没有按规定编制监理规划及监理细则,只是将安全监理放在质量控制工作内容的一个分项,认为安全管理是施工单位自己的事,不愿投入精力抓安全。部分监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工作责任心差,不按要求履行安全监理职责,工作马马虎虎,敷衍了事走过场,该进行检查时不检查,该旁站监理时不旁站,对施工单位安全生产听之任之,安全监理不能有效的发挥作用。

1.3安全监理工作受外部因素干扰大,职责难以发挥

监理作为工程建设第三方责任主体,本应独立公正地处理和协调各方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但在实际工作中监理单位常常身不由己,经常受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政府行政部门等方面因素的干扰干预,不把监理人员当作独立的第三方看待,有时为了赶工期抢进度,施工工序混乱,安全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安全监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2 简述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监理工作的策略

2.1加强安全监理观念,提高责任意识

随着《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实施,监理单位的服务范围除“三控二管一协调”外,还加上了安全管理,监理单位要提高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在任何情况下,坚持把安全监理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摆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的关系,无条件地服从安全工作。作为监理单位派驻施工现场的监理机构,总监理工程师是工程项目安全监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项目总监必须在自觉提高自身安全监理业务素质的同时,充分发挥每名监理人员安全监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牢记职责强化意识,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正确理解安全与“三控制”(质量、进度、投资控制)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真正把安全工作始终贯穿于工程监理的全过程。

2.2健全监管机构,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

监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以项目总监理工程师为主体的安全监理管理体系,配备足够数量合格的安全监理人员,建立企业各部门、各岗位、各级人员“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岗位责任制,明确各部门的具体安全监理职责,将安全监理工作分解到各个岗位。安全责任要明确到位,落实执行到位,严格责任追究,强化对总监理工程师和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监理工作业绩考核,建立安全监理奖罚机制,使安全监理工作走向正规化和制度化。

2.3加强教育培训,确保监理人员持证上岗

安全管理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监理企业要建立监理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对监理人员进行安全监理业务培训,了解和掌握施工安全知识、安全技能以及各类机械设备性能、操作规程、安全法规等内容,增强安全监理的能力,提高监理发现安全隐患问题、解决安全问题的水平,做好危险源的分析与辨识,把握工程安全管理的重点与难点,加大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力度,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未经教育或考试不合格,不得上岗。

2.4建立完善各项制度各项制度,实现规化管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监理单位要建章立制,完善各项安全监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主要包括监理人员安全学习培训制度、审查核验制度、检查验收制度、督促整改制度、安全专题会议制度、安全监理台帐管理制度及安全资料归档制度等。通过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建立,确保各项安全监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实现安全监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第3篇:建筑工程安全法规范文

为深入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扎实做好建筑市场监管工作,维护全市建筑市场秩序,保障全市工程建设和建筑业的健康发展,市城乡建设局、监察局根据市城乡建设委、监察局《关于开展全市建筑市场执法检查的通知》要求,决定联合组织开展年春季建筑市场执法大检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检查范围

全市投资额在30万元以上或建筑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的在建建筑工程项目及相关主体单位。

二、检查内容

(一)法定建设程序执行情况。重点检查工程建设项目土地手续、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备案等法定程序的履行情况。

(二)建筑工程发包及监理情况。重点检查建设(开发)单位肢解发包、规避招标,施工单位转包、非法分包、挂靠及监理单位违规监理等情况。

(三)建筑工程质量方面。重点检查执行有关建筑工程质量法律、法规情况,履行监督程序及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

(四)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方面。重点检查执行有关施工安全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情况。

三、组织领导

为保证全市建筑市场执法大检查活动的有效开展,将检查工作落到实处,决定成立全市建筑市场执法检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全面指导督促此次执法检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建管处,主要负责检查过程中的具体事务,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四、检查安排

(一)检查时间:

年5月18日至6月29日。

(二)检查步骤:

1、企业自查(5月18日至5月25日)。各市场主体单位进行自查自纠,对发现的问题,由建设单位牵头组织整改。自查完毕后,由建设(开发)单位填写登记表,并加盖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公章后,于5月25日前书面报建设局建管处相关科室。

2、主管部门检查(5月28日至6月10日)。建设局、监察局将联合对各镇(街道、园区)及各主体责任单位在建工程进行检查,检查情况将进行全市通报并按照检查登记表的内容,填写登记、整理汇总,上报市城乡建设委。

3、巡回抽查(6月中旬至6月底)。

市市城乡建设委、监察局对各区市在建工程和建筑市场建设行政执法工作情况进行检查。

五、几点要求

第4篇:建筑工程安全法规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质量;安全;控制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建筑行业获得良好的发展。然而建筑工程中的质量安全问题仍然受到关注,这一方面说明质量和安全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得到日益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尽管多年来一直强调质量安全的重要性,但现实中的质量安全问题却并未得到十分有效的解决。鉴于此,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问题的剖析,深入探讨如何通过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以更有效地对质量与安全进行控制。

1、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现状分析

1.1 建筑工程外部环境现状

本文所指的外部环境不是指自然环境,而是指社会环境,即法制环境、社会监管环境和市场环境等。毫无疑问,我国法制环境正在逐步完善,但显然还存在不足,《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已颁发实施多年,并在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方面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然而也经常发生监管不力的事情,不少工程是发生了质量安全事故后有关监管单位才追加处罚,实际上涉及监管单位的专门法规是缺失的,建筑质量安全法规体系方面也未尽完善,对于一些安全质量问题缺少科学的解释依据[1]。从市场环境上看,无序竞争、恶意竞争的情况还比较普遍,由于竞投标时竞相压价,导致中标价格过低,于是违法分包、转包现象不绝,质量安全方面投入不足,再加上不时赶工和高强度作业[2],质量安全问题就屡见不鲜了。

1.2 建筑工程施工单位问题

我国不少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不够,现场安全管理机构不能发挥实质作用,安全检查常常流于形式。在安全管理人员安排上也有不足,常将企业闲置人员安排在安全管理岗位上,这些人多不具备安全管理的专业技能,在施工现场仅凭个人经验无法完全胜任工作岗位。另外,建筑工程结算经常被拖延,以致难以进行绩效考核。由于考核机制不健全,也必然影响工程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造成质量安全工作不得力。

1.3 建筑工程从业人员问题

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素质偏低,目前一线施工人员基本上是农民工,文化水平较低,加上流动性大,培训不足,质量安全意识较差。建筑工程露天、高空作业多,受天气影响大,施工过程中又追求进度和效益,时而违章操作、冒险作业,所以极易产生质量安全问题。

2、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的对策

2.1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整肃建筑工程外部环境

良好的法制环境是建筑工程得以公开、公平、公正监管的前提,基于此,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始终是我国法制建设的头等大事。当务之急是规范建筑工程监管单位的行为,而提高执法公信力是净化建筑工程外部环境的首要任务。建议抓紧制定涉及监管单位的各项法规,一是有法可依,提高质量安全监管的力度,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范围、对象明确了,将更有利于重点监督施工单位主要责任人质量安全方面的责任;二是有法必依,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虽然不够完善,但已有的法律法规也并没有得到严格执行,在出现质量安全事故时,相关部门和单位相互推诿,即使经过司法程序,执行起来也有问题,基于此建议通过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且有法必依;三是执法必严,明确监管单位的责任,有利于其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对施工单位而言违法的代价大了,将更有助于其守法;四是违法必究,监管单位作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督机构,对于施工单位不依法履行质量安全责任的,必须给予相应的惩处,如果监管单位只有权力而没有责任与约束,就不可能做到违法必究,反而容易滋生权力寻租和腐败行为。

公平的市场环境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单位非常重要,也需要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来实现。法律应当规范建筑工程参建各方的作为,由于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建设单位在市场中显然更为强势,应从法制上限制建设单位任意压价、长期拖欠工程款等不当行为,保证足够的质量安全资金投入。公平的市场环境也是建立诚信机制的基础,通过参建各方的责任和义务的落实,推进诚信体系建设。

2.2 完善建筑单位管理体制,落实质量安全管理措施

质量与安全都是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核心内容。只有确保质量和安全,企业才能长期稳定发展。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应牢固树立安全生产观念,始终把安全和质量放在重要的位置,为此企业应完善安全管理体制,健全安全生产组织机构,重点是明确责任和责任到人。首先,确立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目标,然后层层分解并签订责任书,全面落实安全和质量控制责任。其次,完善安全生产与质量管理规章制度,设立专职安全监督员和质检员督查制度的落实情况。还要设立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专项资金,并做到专款专用。严格监督检查,坚持从源头做起,“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质量控制狠抓事前控制;查隐患、找不足,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通过持续改进不断提高施工安全、质量控制水平。

安全措施方面,应充分重视机械设备安全,做好检查维护工作。脚手架、安全绳等每次使用前和使用中都需仔细检查,不符合施工安全要求的坚决更换。施工用电必须由专职电工接线、拆线,其他人员一律不得私自接拆线;配电设施、导线必须符合临时用电规范要求;动力线与照明线分开设置,不得混接,设备接地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要求进行。操作工程机械的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应定机定岗。

质量控制方面,坚持例行的技术文件会审和质量交底,正确理解设计意图和质量要求。材料采购、进场、入库、使用前严格质量检查。采购前供货商提供完整的产品说明书、质量证明文件、生产许可证,样品经确认后封存。材料进场进行抽样检验,并与样品对照检查。对重要物质设备,派人驻厂检查验收。所有材料、半成品、产品使用前必经检查验收。施工过程中坚持“四检”制——自检、互检、交接检及专职检。每道工序必经检查合格,才允许进入下道工序。严格施工技术控制,对重要工序施工,如混凝土浇筑设旁站监理,多方共同监督。

2.3 加强施工人员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建筑工程施工属劳动密集型生产活动,具有场地狭小、人员众多、多工种交叉作业、高处作业多、劳动条件复杂等特点,因此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防护、职业健康教育培训非常重要。建筑单位必须严格、认真地开展三级安全、质量教育活动,重点是现场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为了增强宣传教育的效果,不让教育培训走过场,应注重教育形式,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采用施工人员容易接受的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鼓励施工人员掌握更多的技能,对于学习优异者予以奖励和安排重要岗位。培训不仅传授基本安全防护知识,还要进行施工技术的培训,让施工人员掌握操作技能。培训后进行必要的考核,成绩合格者才能上岗。同时,更要为施工人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3、结语

安全和质量始终是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头等大事,关系到建筑单位的未来发展,更与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密切相关,因此在建筑工程管理中需要高度重视质量管理与安全控制,持续改进和提高质量及安全水平,并从根本上杜绝重大安全与质量事故,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篇:建筑工程安全法规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安全管理

1.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加深了建筑施工企业对施工管理工作的认识。作为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对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施工人员的安全的保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已经成为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工作。以下就如何进行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安全管理进行简要论述。

2.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是建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生产顺利进行、防止伤亡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而采取的各种对策、方针和行动等的总称。这里安全的含义包括:人――平安无恙;物――安稳可靠;环境――安定良好。因此,安全管理的对象是人―物―环境的综合系统。

搞好安全管理,保护好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维护好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创造一个安定良好的环境,这是进行社会再生产的先决条件。

施工企业大多数从事露天作业,高空操作,劳动条件差;经常流动,作业分散,不易管理;交叉施工,现场配合复杂;固定工、合同工、零时工同区作业,人员素质差异很大。面对这些不利因素和条件,搞好安全管理,就显得更为必要。同时,搞好安全管理也是调动职工积极性,保证施工生产顺序进行,提高施工效率,保护好环境的根本保障。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管理。

2.1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现状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成因根据调查和统计分析,造成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建筑施工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建筑业从业人员有4500多万人,居各行业之首。目前建筑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3600万人,占全行业职工总数的80%。农民工进入建筑业不仅是完成大规模施工任务和促进建筑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一是行业整体素质低下,体现在在这4500多万从业人员中,农民工比例占到了80%以上,其安全防护意识和操作技能低下,而职业技能的培训却远远不够。二是全行业技术、管理人员偏少。三是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更少,素质低,远达不到工程管理的需要。因此,很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建筑安全法制不健全,执法不利。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法制建设,出台了一批法规、制度,但与各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相比,仍存在着一定差距,许多方面的管理仍然无章可循,对施工安全事故的查处不利,法律的警戒和约束作用未能得到显现。 建筑市场秩序混乱。施工单位越级承包工程,一个项目有多个分包商。许多规模小、能力低的承包商靠不正当手段承揽工程,低价抢标,对技术规范、安全规范所知甚少,主要靠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给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留下了极大的隐患。 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大多事故是由于错误操作或违章作业等造成的。 施工机具质量不合格。如起重机使用了不符合规定的钢索、缆绳,信号联系装置不灵敏可靠,升降机组装后未进行验收并进行空载、动载和超载试验,很容易造成吊斗和重物落下,砸伤地面施工人员;安全网质量差,不能有效拦截高空坠物,造成地面人员伤亡。

2.2安全控制的措施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是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任务,应建立健全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影响施工安全的因素。

2.2.1整顿建筑市场秩序

要坚决贯彻国家有关法规,加强总承包商对分包的管理,打击承包商利用行贿等不正当手段获取工程项目的行为,铲除滋生安全事故恶果的根源。

2.2.2健全建筑施工安全法制制度并严格执法

要认真学习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法规、制度,加快本地安全生产管理法规的完善,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尽快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各级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执法部门要加强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素质,做到严格执法、文明执法。

2.2.3建立健全安全组织

确定具体的安全目标,明确安全管理人员及其职责,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的资料档

案,安全岗位责任与经济利益挂钩,并开展经常性的、内容丰富的、形式多样的安全生产活动。注重安全教育知识培训。施工企业要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和安全技术操作培训,并严格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除了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外,更重要的是对职工进行安全思想教育,使之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2.2.4改善建筑施工现场环境

在不良的作业环境工作,会影响到工人的心理和生理状况,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创造一个良好的作业环境,对于减少或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是极其重要的。在严寒、高温等安全事故发生频率较高的季节,要采取措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作业环境采用合理的色彩,可以使作业人员减轻眼睛及全身的疲劳从而降低事故频率。因此在施工工地,根据安全色彩通用规则,并辅以各种安全标志,此外,还要减少噪声、粉尘等对施工人员的不利影响。

2.2.5加强安全监督完

要按照“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综合管理,协调高效”的原则,加大对建筑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力度,对施工中违反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和法规,存在不规范的施工安全行为,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施工单位,要责令限期整改或停工整顿。督促承包商要按要求,完善各类安全设施。作业现场的施工安全员或作业班组长要经常巡视现场,以发现不安全因素并及时排除。

3. 总结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的安全管理是施工管理的重点之一,其对建筑施工企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认识到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企业的重视为基础,加强企业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加强企业安全设施投入,促进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以此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赖卓立.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和施工质量管理[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0.

[2] 黄健雄.有关施工中的质量和安全管理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8.

第6篇:建筑工程安全法规范文

【关键词】建筑安全生产;现状;管理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全国各地的建筑工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广泛用新科技、复杂化的工艺结构设计的大 型 建 筑、高 层 建 筑 以 及 地 下 结 构 形 式 越 来 越多。同时,由于行业特点,使建筑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已经成为我国所有工业部门中仅次于采矿业的 最危险的行业。[1]在建筑行业突飞猛进迅速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建筑安全生产问题也被提上了日程。本文通对我国目前建筑安全问题进行了总结归纳,加强了我们对建筑安全问题的认识,激发了我们对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思考。

1、目前我国建筑安全生产现状及事故成因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历史上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本建设。每年我国基本建设投入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15% 左右。工程建设的巨大投入和从业人员的规模使得安全事故造成的后果 十分严重。安全事故与一切客观事物一样,它的发生必然有其特定的因果关系。我们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对事故进行全面而又具体的分析,辨明其中的逻辑关系,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做到防患于未然。

1.1 安全环境因素

(1)通过对若干建筑安全事故的案例研究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建筑安全事故是由于安全投入不足造成的。

(2)建筑工程的施工环境受到地理环境、天气情况、气候状况、时间雷理、社会条件、政策等一系列环境的影响。事故的发生很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但不考虑客观的情况而概指责施工人员的“粗心大意”、“疏忽”却是片面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

1.2 建筑工程顶目违规现象严重 。

在近年来对我国建筑工程顶目的检查中发现部分顶目无视国家建筑法规规定规避报建、图审、招投标 等基本的法定建设程序,这些行为给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埋下了重大隐患。究其原因,建设单位依法建设意识淡薄,安全意识不强,仓促开工,往往“重项目”。安全工作直接关系到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但是,在建筑企业中的部分职工不能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抓安全生产得过且过,对建筑安全性认识不足。

1.3 建筑市场混乱,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市场竞争机制 不规范

目前,我国建筑市场上高资质企业和低资质企 业之间、总承包和专业分包企业之间、国有、股份、个体等不同所有制形式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很 不规范,差距也很大。由于不同等级的企业的发展目标定位不同,因而直接影响着企业安全保证体系、安全制度 创新、安全教育方法、安全管理适应市场机制转变等一系列深层次管理问题解决的方法、力度和深度,也 直接影响、制约着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1.4 监管体制不完善

尽管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建筑实践经验表明,建筑安全事故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事故的根本原因在于建筑安全管理整个系统的漏洞监管体制不完善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而这两者都与管理有直接的关系,因 此说管理不善是造成安全事故的间接原因。[4]

2、关于加强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的构想

做好建筑安全生产工作的措施,面对大好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我们应该树立信心,抓住面临的历 史机遇,以我国加入国际《建筑业安全卫生公约》 和落实《安全生产法》为契机,加快建筑业安全生 产法制建设,依法管理建筑安全生产。

2.1 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的行政法规体系和 技术标准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出台为建筑安全法规的完备提供依据和方向。完善建筑安全生产的长效管理机制。呼尽快出台《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等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制定完善操作性强的配套规定。同时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和考核工作 要进一步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和《建设领域安全生产行政责任规定》,完善安全生产行政责任追究办法和监督考核机制。

2.2 明确安全监督机构的性质和责任

首先,作为建筑行业的安全监督和国家监察一样都属于政府行为是政府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任何情况下建筑安全监督机构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其次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作为依法行政的责任主体,必须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更新观念,改革和完善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方法,使工作职能和工作方式。在具体的监督管理工作中,应从行业监督管理的基础上总体去把握,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变微观检查为宏观监督。

2.3 借鉴国内外经验,促进建筑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

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对建筑生产活动的安全监督管理基本上都拥有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综合监控系统,它们采用高新信息技术手段对建筑生产活动进行监控预警。在建筑安全管理法律制度方面,美国除一般的法律规定以外,主要依据1970 年颁发的适用于美国各州和地区的《职业安全与健 康法》。 应充分吸纳国 内外先进经验和成果,促进建筑安全生产信息化水平的快速提升。

3、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建筑安全生产问题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提出了对建筑安全雷理工作的反思,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信息技 术水平的提升,我国建筑项目也不断增多。在这种 形势下,建筑必须要加强建筑安全生产的管控,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施工技术工程,结合工程项目具体需求。坚信通过不断完善建筑安生产的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我国建筑行业会更加强有力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方东平,黄新宇. 《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第2版[J].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 (7-8);

第7篇:建筑工程安全法规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现如今市场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作为建筑施工企业,要想不被快速变化的经济市场所淘汰,就必须通过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提高技术标准,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监管队伍的建设,提高兼管能力;转变兼管工作的模式,明确兼管责任,处理好政府各监管部门之间的关系,开展分工与合作等措施,不断改进自身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状况,力求以最好的姿态去迎接新的挑战。

一、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特点

1、工程项目具有不固定性

建筑工程的流动性,主要体现在施工项目和施工队伍这两个方面。建筑企业的生命力就在于施工项目,所以,企业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会承接各个地区的施工项目,这就决定了建筑工程的施工项目具有不固定性特点。而作为建筑企业的施工人员,则需要跟随项目从一个地区转换到另一个地区,使得企业出现人员大幅度流动的现象。

2、管理工作复杂

当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数量不增多,各企业在规模、资金实力以及技术水平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复杂的情况使得建筑企业很难做好安全监管工作。另外,从地形构造来看呢,我国各地区的差异性很大,地区发展也存在不平衡的状况;从国土面积来看,我国具有幅员辽阔的特征。施工项目的周期一般都比较长,在这种作业环境复杂的情况下,容易引发不安全因素,这就直接加大了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程的难度。

3、管理人员密度大

我国建筑行业的工业化发展步伐比较慢,其工业化水平低,尚且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建筑行业的发展,需要依靠大量的劳动力。在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的形势下,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居民大量涌入该行业。由于农民工队伍基本没有接受过专业技能训练,使得建筑企业施工队伍存在综合素质水平低下的状况,这对建筑企业的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人员来说,是个非常大的挑战。

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存在问题

1、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技术标准有待完善

我国政府在多年前,就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力求通过健全的法律体系,促使建筑企业安全监管工作朝着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形势的变化,这些政策法规已经无法适应时展的需求,其在建筑企业安全监管工作中的弊端也日益突出。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的状况,使得建筑企业各方面工作得不到有效的指导,其施工技术标准也受到了相应的影响,这对提高企业安全监管工作的效果非常不利。

2、关于建筑施工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施工技术标准体系也不配套

伴随现代工程建筑越来越复杂化,都是由很多的分包商交叉进行施工作业的,这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也是一个新的挑战。现代各种大大小小的承包商和分包商良莠不齐,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也具有差异性,有些承包商在现场施工中经常出现违规指挥,为了加快进度冒险作业,更有甚者为了自己的利用偷工减料,但是由于施工人员的分属情况十分的复杂,很难形成统一的管理,具体责任也很难划分到对应的单位或是个人,阻碍了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

3、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体系落后,也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

有关的检查技术和设备短缺。建筑行业正在快速的发展,安全监督部门的管理体系已经无法满足现在建筑行业的具体形势了。这主要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在人员编制上受到限制,没有办法满足现在建筑规模变大,为了降低建筑施工的成本,一些工程监督人员一般都是身兼多职,在监管安全的同时还要管理质量问题。在施工中质量问题是一种外在因素,很容易被发现,导致监督人员只是在注重质量问题忽视了安全管理。

三、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改进对策

1、建设规范的制度

政府部门首先要完善新时期的建筑工程管理法规,加强对总包和分包资质上的认证,对于之前发生过安全事故的企业和没有规范的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在投标时要扣除相应的商务分,对于之前发生过重大事故的企业,要给予一定的处分。将企业的存在的问题、安全业绩以及市场行为都列入到管理的范畴中,合理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建立起诚信管理的结构体系,将法律处罚与企业的市场行为进行结合,加强施工企业的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施工企业本身也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报告制度和施工人员的准入制度,在刚刚进入施工现场的新人员,必须要通过专业操作技能和安全防护知识的培训,以及通过严格的知识考核之后才能进入到施工现场从事工作,班组的交底工作要严格按照要求落实好,避免违章情况发生。

2、着眼长效机制,强化治本措施

一是不断完善和落实建设领域安全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部门规章制度。总结施工新技术、新设备使用经验,及时将其转化为标准规范。二是大力推进建筑工业化、绿色施工,不断推进行业技术进步,及时制定公布限制、淘汰和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目录。研究建立安全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加大安全科技投入。结合生产实际,推广一批安全适用、先进可靠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三是建立和推行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和安全保证体系,制定国家标准,引导和督促企业安全生产实现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管理,建立自我约束机制。将施工企业是否建立安全管理和安全保证体系,作为企业资质审核中安全条件和能力评价的重要内容以及市场准入的重要先决条件。四是推行建筑意外伤害保险,积极培育安全咨询服务中介机构,将施工企业风险的防范引入市场机制,增强企业预防和控制事故的能力。

3、转变兼管工作的模式,明确兼管责任

政府各级部门在开展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时候,要严格按照《建筑法》、《安全生产法》、以及其他《条例》、《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行事,努力转变兼管工作的模式,明确各自的兼管责任,贯彻落实“层级监督、重点监督、重点监控”的原则,促使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朝着超前性、及时性、有效性方向发展。另外,建筑企业自身,也需要做出努力,通过引进现代化管理手段和先进生产设备的方式,将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具体化、规范化。

4、强化重大危险点源监管,遏制群死群伤事故

(1)全面做好塔式起重机安全管理系统的推广使用工作,制定《建筑起重机械租赁、安装(拆卸)单位管理办法》,建立《超过7年的老旧设备监控台账》,积极开展人货电梯安全信息化管理的学习、试点工作,规范起重设备构配件使用管理;(2)推行深基坑变形监测自动化试点,提前介入指导深基坑施工,加强质量安全预防控制;(3)强化对高大模板工程的监督管理,加大对模板支架材质的监督抽查,规范模架租赁行为;(4)严防火灾隐患,对不符合防火要求的活动板房坚决要求整改。

5、加强内部管理和队伍建设

(1)开展监督质量评价,提高监督效率,探索建立质量安全监督质量评价制度。通过每月目标考核、站领导带队督查并结合交叉检查情况对各监督小组质量安全监督质量进行评价、考核,提高监督工作质量。(2)深化事前告知、靠前服务制度,修订补充《工程质量监督规范化操作管理细则(试行)》,制定出台《安全监督工作规范化操作管理细则》,进一步明确质量安全监督工作操作标准,规范质量安全监督工作程序,促进监督服务工作的规范化和监督检查执法的公正廉洁。(3)加强监督队伍素质建设,加强政策法规、质量安全技术标准宣传培训,优化人员结构,改变“重土建、轻机电”的现象,要求质量监督人员和安全监督人员互相学习,既管质量也管安全,实现质量和安全监督工作基本合一。

6、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在工程项目施工之前,项目的负责人和设计人员,要对参与到施工建设的管理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让施工人员明白,工程发展到不同的时期的施工特点和施工要求,这也是落实好安全施工的重要因素。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要按照实际的需求,对现场施工人员做好工序交底工作和做好详细的工种安全指导,让每一位施工人员都能明白自己所在岗位的职责和安全操作的技术方法,另外,为了加强交底工作人员的责任心,防止偷奸耍滑,必须严格执行交底签字制度。提高监理部门的执法能力,提高监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专业能力,严格把控招标、投标的各个环节,规范建筑业的发展。

结束语

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是建筑工程里面工作的重点,对于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安全监管的工作在不断的受到重视,作为监管部门,严格执法,依法按照法律法规进行监督,作为建筑单位,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强化安全管理内容,只有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建喜.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1).

第8篇:建筑工程安全法规范文

【关键词】施工安全 安全事故 安全行为

一、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现状和问题

1.政府对建筑市场的监管不到位

建筑工程关系到用户的使用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部分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建筑工程的监管缺位,对有关安全管理的文件精神执行措施不到位,致使建筑工程的安全监管存在管理缺陷和漏洞。政府疏于旅行自身职责,对本应纳入监管体系的工程项目没有实现依法有效的监管,有些地区缺乏常态化的监管制度和措施,热衷于突击性的大检查制度。建筑工程的管理权和处罚权分离也是致使监管效率不高的原因,这种分权制度将大为削弱监管的力度,不能快速有效整改已存的安全隐患。

2.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意识不足

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大都把企业的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只注重项目施工进度,企业的安全管理意识薄弱,忽略了建筑工程施工环境的安全管理,没有进行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企业虽然建立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机构,但是这些机构形成虚设,企业对特殊工种的上岗培训不够,安全管理资金投入较少、。同时,很多建设单位只考虑经济效益,将工程包发给不具备基本建设条件的施工队伍,这些都造成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徒于形式,是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严重问题的原因所在。

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特点和必要性

1.特点

我国建筑工程规模通常较大,但管理水平却参差不齐,尤其是安全管理方面,以致建筑工程频繁出现安全事故。由于建筑工程施工人员流动性大,以及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因素,我国建筑行业安全事故发生率极高,是一项高风险性的产业类型。因此,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1)安全管理人员流动性大,施工岗位不固定;(2)安全管理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3)安全管理工作内容多变;(4)工程劳动强度大,露天作业多,安全管理极易受环境影响;(5)安全管理和各方协调过程多,工作复杂且综合性强。

2.必要性

从建筑工程整体来看,安全管理的必要性主要有:(1)保障建筑企业获取利益。在建筑工程中,安全管理是建筑企业获取利益的基础性保障,原因在于安全管理和建筑企业经济利益存在相对统一的关系,即相辅相成、互为条件和目的。(2)保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安全管理是保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关键,原因在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只有保证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才能确保各项经济活动顺利进行,使建筑工程各方最大限度的获得利益。(3)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安全管理是推进和谐社会构建的必要因素,原因在于安全的建筑施工环境可以从根本上保证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维持家庭幸福平安,进而使社会安定和谐。

三、强化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

1.加强对安全管理的重视度

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中,忽视安全管理,不贯彻执行安全管理方针和目标,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所以,安全管理人员必须重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通过安全宣传,使建筑安全深入人心,从而降低安全管理实际工作的难度,并取得理想的安全管理效果。

2.加强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大多是农民工,专业素质相对低下,安全意识淡薄,大多具有肯吃苦、大胆、蛮干的淳朴本质。因此对这些奉献在施工前线的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培训很有必要,目的是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切实增强其自我安全防范及自救能力,做到安全生产。首先就应该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案,有针对性的、经常性的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进行一定的考核评分;还可以开展一系列的安全常识、现场经验分享活动,把安全教育以这种特殊化的形式进行日常普及,在潜移默化中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四、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与诊断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与诊断是十分重要及必要的。同时,我国建筑业每年由于建筑工程安全事故死亡的从业人员超过千人,直接经济损失逾百亿元。如果,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可以及早诊断出有可能出现事故的原因,及早预防,挽回的经济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与诊断是十分必要的。安全生产是生产力的保证。安全和生产之间既有矛盾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统一的关系。在生产作业过程中,由于处于不安全因素,在采取相应措施时,客观上有时会影响生产的进程,从而影响工期的进展,这表现了两者之间关系矛盾的一面;但通过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避免了安全隐患的发生,客观上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即保证了生产力的长久而有效的作业,这反映了两者之间关系统一的一面。

五、强化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与诊断的具体措施

1.政府监管方面:监管部门应改变只重视突击性检查的结果,而忽视日常管理的结果,在日常生产作业中,只有重视日常的安全作业管理,才可以养成按照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规定的习惯,才能真正体现政府监管部门在强化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法律法规方面:我国关于建筑工程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可操作性差,体系不健全,某些条文重复和交叉等缺点。从业者应根据在日常作业中遇到的安全事故问题积极向立法单位提出可行性建议。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建筑工程安全工作中,及时完善建筑工程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目前典型的建筑安全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这些法律法规规定了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生产保障,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等多方面的问题,这些内容都是在日常建筑作业中不断完善的。

结束语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与诊断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工程安全管理的诊断才能加强工程安全,改善作业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工程安全管理,是施工质量控制的基础,是施工进度控制的前提,也是投资控制的保证,还是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有利补充,是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的一道防线。

参考文献:

【1】杨曾曦 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8

第9篇:建筑工程安全法规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存在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一、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是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任何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都离不开对质量安全的管理,同时它也是整个项目施工管理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处理好安全和施工这一对不可避免也不可回避的矛盾,在组织施工的同时也要注重狠抓落实安全问题。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存在两种落实好安全问题的方法:一种方法是事故发生前抓,各方面都充分准备好;一种方法是事故发生后再抓。这两种方法产生的结果是大不一样的,一定要做好工程建设项目的危险点辩识与分析工作,同时要落实好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安全时刻处于“在控和可控”的状态。尽量做到在事故发生前抓安全,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事故的发生。 

二、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政府在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政府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着性质不明确、定位不准确,以及现行的质量验收规范过于超前,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的现象。

政府部门的安全管理方式上,质量安全监督人员贯穿于现场的检查、验收以及评定工作,这些原本是由建筑施工企业的质量安全员应当做的工作,因此势必影响安全监督管理的工作范围、深度和安全性能。在检查工作中,仅仅重视检查那几天的安全问题,而忽视了大部分不受检查的时间,这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现行的质量验收规范的编制原则过度的强调最后结果,淡化安全过程,政府仅规定结果要求。对于实施过程的工艺和参数,则由建筑企业自身规定控制。由于建筑公司的资金人才力量有限,在很多企业中关于过程的控制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过程不严格导致结果不可能优秀。

另外,机制问题也是关键因素,质量安全监督机构的性质不明确,质量安全监督机构既不属于国家的执法机构部门,也不属中介单位,性质不明确影响了质量安全监督机构人员的自身建设。 

2、缺乏完善的法律规章制度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尽管我国已经出台了《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但是距离完善的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构建还是存在一定距离的,并且在此基础上的配套制度建设也显得比较落后,不能满足我国当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现实需要。

3、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缺乏统一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的统一管理有利于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的安全管理。在当前,不少建筑企业都比较忽视施工资料的管理,导致出现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工序混乱,凭借经验操作,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 

4、质量安全管理从业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作为建筑工程管理的核心部分,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工程施工安全一直都是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两件大事,同时也是头等大事。作为重要内容,在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其设置的质量安全管理岗位也应具备专业的从业素质和拥有较强的技术能力。纵观目前的建筑工程施工单位中,其中不乏非专业人员和内部管理人员兼职管理的现象,由于核心岗位上专业技能的缺失,必然会导致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无法彻底落实和实施。 

三、加强建筑工程施工中质量安全管理的措施 

1、完善政府监督职能

政府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基本建设条款执行,建立并完善建筑市场的环境,使其在一个有效并公平的环境下进行相互的制约和监督。同时我们也应借鉴国外的经验,利用资质评定与设计审核制度来完善咨询制度,从而保证建筑工程在建设程序上有条不紊的进行。

政府应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工作具体化。要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对当地的建筑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检验各建筑单位上报的质量评定报告,监督施工单位各部门员工是否履行职责,重点落实监督部门对于工程建设的参与情况及参与建设各方的质量责任。

2、完善相关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法律法规

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有法可依,这样才能将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纳入法制轨道,让建筑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形成新型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机制,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级政府同时还要改进安全监管方式,加大自身的执法力度,切实履行对建筑市场和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督职责,加强“市场”与“现场”联动。在施工资质的审查环节以及招投标监管环节,切实行使安全生产一票否决权,严把建筑企业市场准人关,不断充实、优化、整合建筑监管资源,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彻底改变重审批轻监管的管理方式,将有限的监管资源调整到安全监管工作方面。  

3、创建良好的现场质量管理体制

3.1质量责任制度。人在工程作业当中有多重的身份:操作者、组织者和指挥者。人是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控制动力也是控制目标;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创造者,也是导致工程出现安全事故的制造者。在工程现场质量管理工作当中,应当将人作为重点,创建质量责任体制,明确人在各自岗位上的职能和权利,同时对工程需要的从业人员作出严格的规定。

3.2技术复核制度。包含创建严谨的技术管理系统,把握好施工技术上的掌控。

3.3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建筑工程施工作业当中,因工程设计上的失误,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设备不合格,施工工艺、施工方法错误等出现问题诱发的工程质量不达标或者引发工程出现坍塌、报废或者巨大经济损失,都属于工程质量事故问题。创建质量事故报告及处理体制指的是在工程出现质量事故之后由相关工作人员对质量事故进行划分,浅析质量事故存在的诱发因素,同时制定质量事故处理方法,经过相关责任单位审批之后进行有关的处理,同时经有关单位复核验收。 

4、 加强企业从业人员的培训, 提高全员安全素质

4.1新入场职工的安全教育。公司对进场的职工实行三级安全教育。包括施工安全知识、机具设备及安全防护设施的性能和作用, 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 容易发生事故的环节、部位及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要求。新入场的职工和调换工种的职工经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考核合格方准上岗, 并建立培训档案

4.2经常性安全教育。公司把经常性的安全教育, 包括季节性安全教育、节假日加班加点职工的安全教育、突击赶任务情况的安全教育, 贯穿于安全管理的全过程。绝大多数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都是由于“三违”行为造成的。对“三违”人员, 除经济处罚外, 还要对其补课、录像, 书面写出认识, 自己教育自己, 使其认识危害, 杜绝“三违”。 

5、 确保施工用料的质量和机械的正常使用

针对施工材料的使用,施工企业应该严格规范材料采购流程,采购人员在采购时,必须严格执行材料的检查验收手续,保证所采购材料合格,进行科学的检测,在材料进场前必须先报验,合格的材料才能进场。同时要对使用机械进行及时的保养和维修,并进行相关的登记,加大建设工程施工机械管理力度,把好人场关,淘汰不符合要求的塔吊等起重机械,对起重机械的产权单位、租赁单位实行登记、验收、检测制度.使起重机械的管理逐步规范化,确保施工机械能够发挥最大的使用价值,确保施工按时保质完成。 

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只有通过构建合理的监督机构,提高建筑工人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原材料的质量管理和检测,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的进度管理,做好施工环境的管理工作,才能真正实现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管理控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