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前教育的教学方法范文

学前教育的教学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前教育的教学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学前教育的教学方法范文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主要是为幼儿园培养专业化的教师,大部分学生将成为培养祖国未来一代的启蒙老师,自身的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必须过硬。而钢琴课又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课,在学生应必备的基本技能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 所以,学好这门课,兴趣的培养是尤为重要的。但如何能够培养学生学习及练琴的兴趣,是摆在所有从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师面前的难题。基于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激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练琴的兴趣。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钢琴存在的困难

(一)客观因素

众所周知,钢琴教学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一般情况下,钢琴教学都是从娃娃抓起,学习者还要具备很好的音乐素养,再通过日积月累的练习,才能达到熟练的水平。而高职学生接受钢琴培训时,已经是成年人了。骨骼全部长成,柔软性、灵活性较差。尤其是她们大多数是零基础,有的甚至五音不全。起初,由于新鲜,大部分学生都有很强的学习热情,学习一段时间后,由于自身的条件、不刻苦以及有些教师教学方法的不科学,使一些学生掉队,甚至放弃这门课的学习,最终导致她们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所以,钢琴教师一定要不断思考如何能够激发她们的学习兴趣,努力探索如何把她们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这不仅是紧迫的,也是非常关键的。

(二)设备不完善

学前教育专业是师范类院校非常重要的专业。而对于我们这种工科类的高职高专院校,想申报这门课统招专业是非常困难的,因此,生源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学院在重视程度上远不及其它工科专业,在硬件的投资上也相对很少。琴房严重不足,琴房的配备与学生的数量不符,再加上有些院校琴点安排不合理,导致学生抢琴、占琴情况的发生,久而久之,一些学生就不爱练琴了。以我院为例,2008年开始创办这个专业,从开始的没有琴房到2009年建起了只有一台钢琴、十几台电子琴的琴房,再到2012年正式建立拥有几个独立琴室的专业琴房,共用将近5年的时间,这无疑给钢琴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

(三)教学方式的局限

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师,普遍毕业于正规的音乐院校,从小接受系统的音乐训练,钢琴课都是一对一教学。而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一般采用的都是集体授课的方法,即20几名学生同时上课。要钢琴教师对一些毫无基础的成年人进行教学,难度是非常大的。再加上每个人的接受能力各不相同,集体授课会给一些接受能力慢的同学造成心理上的压力,以至于产生厌学的情绪。

二、培养学生学习钢琴课兴趣的有效方法

通过5年的高职教学,笔者通过总结并借鉴他人的经验,认为下面一些方法行之有效。

(一)通过多种方法带领学生进入音乐的海洋。

教师可以采用播放钢琴大师演奏光碟、播放音乐会视频、教师示奏的办法,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为对于初学者来说,模仿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

(二)努力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课堂教学中下功夫。

教师与学生要建立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要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方法,教师更多的应该成为一名引导者,引领学生走进这门艺术,发自内心喜欢这门课,而不是为了教而教、学而学。笔者对这点有深刻的体会。每次上课时,都以平等的地位、友好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中间,拉近和她们的距离,与她们共同学习、共同探讨。教师应该多启发学生,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有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自己去理解、探索、表现音乐。让学生自己找出学习的重点难点,把握住学习的主动权,增强他们学习的乐趣,进而激发他们学好钢琴的积极性。

(三)发挥小组长的作用

由于是集体授课,就会有照顾不周的可能。所以,笔者把每组再分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选一名组长。这些组长一定是学习能力强、掌握知识扎实的尖子生。这样即使教师不在,她们也会代替老师监督学习能力差的同学完成课上所学知识。这样,基础差、学习吃力的学生也不会掉队,有效减少了弃学情况的发生。为了激励大家的上进心,每学期我都会重新组织竞选组长,因为有些同学会表现出入门较慢,一旦入门会出现突飞猛进的进步,让她们担任组长的职务,能够使她们信心倍增,进而把她们的热情传递给其他的同学。

(四)、A、B组上课

有些高等音乐学院或者音乐系的专业课经常会采用这种方式授课,A、B组即快慢组,学习优异者可以进快组,差些的就只能进慢组。学生会心甘情愿的接受,因为她们都是有基础并通过正规专业课考试的。而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显然是不合适的,她们大部分都是没有基础的,如果采用快慢组的模式,会给进慢组的同学造成心理负担,产生抵触心理。对她们实行的A、B组授课,目的是方便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对于接受能力强的同学知识讲授得更加深入,对于接受能力差的同学,讲解起来更加耐心、细致。同时,也为了避免互相干扰,影响教学进度。总之,是以同学们都能够掌握知识为宗旨。通过这种教学尝试,同学们学得更加有劲了。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钢琴的学习是很辛苦而且枯燥的,学生在学习中也容易产生疲倦的心理,甚至抗拒练习。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加入一些直观教学辅助材料,那么学生的学习就会轻松很多,笔者在教学中就经常给学生欣赏钢琴演奏家的演奏视频或音乐碟,让她们体会钢琴旋律的美妙,听着那跳动的音符、声波,学生都跃跃欲试,希望有一天也能弹出悠扬的琴声。毫无疑义,这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是有很大促进作用的,其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实现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创新与改革,必须立足于专业钢琴教学存在的问题。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面的创新实现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应诗真《钢琴教学法》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7版

提高幼师专业钢琴课教学效率的方法初探

第2篇:学前教育的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学前教育;回到;正确定位;方法

学前教育也就是幼儿教育,在我国长期以来往往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将学前教育进行了错误定位。表现出来就是很多家长觉得孩子会背古诗、会认读很多字、会进行口算就是聪明的好孩子,而“贪玩儿的”、调皮的孩子就是坏孩子。孩子们的“知识量”成了家长间的攀比的重点,成了评价孩子与学校的标准。这当然错误的,那么怎样才能正确解读我们的学前教育呢?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又有那些策略可以让学前教育回到正确的定位呢?

一、教育者更新理念

1.尊重孩子

幼儿教育的教育教学对象年龄很小,相对于教育者来说他们还处于“不懂事”的年龄阶段,所以在学前教育阶段往往出现了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现象。儿童是教育的主体,无论哪个教育阶段的学习者都应处于主体地位,不能因为幼儿年龄的关系而错误地认为其在教育中是成人的“跟班”,甚至是附属品。幼儿作为学习者、受教育者,但是其最为根本的属性是人,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所以,必须将幼儿作为平等的个体而看待,他有自己的自由、尊严以及选择的权利。当下教育要回归本质,就要解放儿童,就要将儿童从成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就要把儿童作为人,然后才将其视为一个儿童,一个学习者,从而使其始终处于教育的中心地位。幼儿教育以幼儿作为对象,就要反映幼儿的特征和需要,承认其主体地位,而不是把成人的意志强加给儿童。卢梭就曾说过,“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做成人,把孩子看做孩子”。因此,正是当前不正确的教育理念导致儿童主体地位的缺失,最终出现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

2.让孩子在“玩中学”

幼儿有着不同与其他年龄段的独特特点,他们喜欢各种夺目的色彩,各种“奇形怪状”的物体,成人觉得毫无意义的物体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是至宝。让他们静几乎不可能,他们无时无刻的处于动态中。呆坐在教室里被动地接受着不感兴趣的知识,失去探索的自由无疑是对幼儿心灵与精神的扼杀和封闭。教师应该以宽容的心态,积极的引导,给幼儿独处、交往等各种游戏活动的时间与空间,并在必要的时刻提供帮助。因此,让儿童尽可能地去自由游戏,在游戏中去认知自我,认识他人,在游戏中去体验世界,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在游戏中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

二、改变教学方向与教学方法

1.学会“本年龄段”的必备知识

学前教育教学该让孩子们学会那些知识?不是小学化的知识,而是符合幼儿年龄段的知识。幼儿作为社会存在,终究要走进社会开展独立自主的生活。幼儿阶段是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而这一时期的生活自理能力、生活习惯的养成对其日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从幼儿教育的过程与目的来看,幼儿教育所追求的既是幼儿当下的快乐和幸福,关注的也是幼儿成长的过程和一生的发展,而不仅仅是某个阶段的暂时成功。很多家长认为现在把学习成绩搞好,其他的长大后自然而然就会学会,其实不然。幼儿阶段的生活自理能力的缺失很难完整地弥补,每个儿童在幼儿阶段都有自主活动的能力与冲动,其中包括生活中的自主活动,例如,穿衣、吃饭、洗手等自我活动。而在这些活动中,表面上是生活能力的培养,生活习惯的养成,其实质是儿童自我发展、自我生成、自我探究欲望的满足,是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是心理与能力共同发展的过程。生活习惯养成的同时更是对儿童自我发展能力的无形肯定与促进,这才是培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内在意蕴。

2.养成影响孩子一生的能力

第3篇:学前教育的教学方法范文

一、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创新改革的必要性

经过社会各界的不断探讨和努力,我国的高师学前教育已经得到了很大发展和进步,办学规模在不断扩大,教学质量在不断提高。作为学前教育专业重要课程---专业钢琴教学也随之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是,钢琴教学相对于其他的艺术类课程来说有它的特殊性,它对学生的要求很高,也就是说,学生不仅要具有实际操作的能力,还应该具有较高的音乐感悟和实际表演力。也正因如此,虽然高师学前教育以取得较为可观的成绩,但由于其艺术表演上的特殊性,使得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成为了影响钢琴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的关键,并且也不利于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

二、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存在最突出的一个问题便是教学模式单一。受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根据学情制定适应学生的学案,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堂上起了主导地位,机械地向学生讲授教学内容。课堂上,没有师生互动,没有生生互动,课堂死气沉沉,没有生机与活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能机械地记忆老师传授的教学内容,而不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也不能及时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死板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当今的教学需求,它使学生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和疲劳感,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创造性不能得到充分地发挥。也泯灭了学生的感悟能力和想象能力。因此,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差,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是一种很不理想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理念落后 落后的教学理念是制约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质量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教学理念是指老师在进行一系列教学活动和进行教学目标设定时对要进行的活动和教学的内在认识和态度,这也是老师对他们对开展的教学活动的整体看法和观念。不仅如此,教学理念还是学校老师从事教学活动的一个依据。将教学理念具体到学前教育的钢琴教学中来,主要便是指钢琴老师对专业钢琴教育的内在因素和规律的理解和认知,这是指导钢琴教学的原则。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注重老师的教导作用,强调课堂的主体是老师。在这种教学理念下老师缺乏“教学对象”的这种意识,只是在单纯的叙述着自己的课程,使得学生无法真正的融入进课堂教学中来,这种被动的接受不利于学生知识的融汇积累。并且,在这种传统的教学理念下,老师并没有过多的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塑造,而仅仅是单纯的向学生们讲述着书本知识,给学生大量的灌输着理论知识,这不仅给学生造成了严重的学习负担,使得学生无法充分的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而且不利于学生的思维的发展。

(三)培养目标的偏差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它与一般意义上的钢琴教学有着不同之处。第一,在人才培养的方向上,幼儿教师是高师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向,同样,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培养的便是幼儿钢琴教师。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更加关注对于学生的教学方式和老师教学方法的训练。因为,幼儿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年龄较小的孩子,这些孩子受到生理和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他们对于一些理论知识的学习无法顺利进行。所以,幼儿钢琴老师必须要学会根据孩子的实际特点和情况去进行教学,只有符合孩子的实际要求和实际的特点,才能够让孩子更好地理解记忆,使课堂教学得以更好地展开。但是,就目前来看,在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中,较为注重对学生知识的培养,而忽视了其能力的塑[第一论文 网 dylw.net]造和锻炼。这将不利于高师学生毕业后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并且也会对他的学生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第二,一个良好的职业操守是一个教师所应具备的条件,教师在教学之余更要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加以关注和引导。教学活动是一项非常系统化的工作,若是仅仅进行教育教学是不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的。但是,目前我们对这一方面的重视度还存在着欠缺,使得幼师的道德教育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之处。

这三个问题的存在使得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中钢琴教学的教学质量受到了制约和影响。要想使得这些问题得以有效的解决,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便应该对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钢琴教学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

三、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创新改革的方法 要想对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实行有效的创新与改革,使得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得以更好地发展,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

(一)创新教学方式

一个好的教材更应该有一个好的教学方式来进行讲述,才能使得教学效果达到最佳。要想使得教学方式适应时代的发展,一个重要的方面便是要注意避开 “灌输式”教学方式。老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 不仅要注意对专业知识的教授,而且要注意让学生仔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掌握。教师要注意带动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进课堂教学中来。同时,老师还应注意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使得师生间建立一个和谐稳定的关系,以便学生和老师可以更好地交流,使得课堂气氛更加融洽。

(二)注意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老师要注意“将课堂还给学生”要尊重学生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可以真正的融入课堂。老师在讲授过自己的知识后要学会将课堂放给学生,让学生 自己去理解掌握,老师在学生遇到困难和出现知识型错误时,要注意对学生的理解给于适当的点拨。

(三)确定有效地人才培养目标

在对人才的培养上,首先老师要创新教学内容,选取合适的教材。目前,我国的大多数钢琴教材都过于陈旧单一,老师在选取时一定要注意要选取适合学生需要的教材。同时编书时也要注意切合实际的需要,制定符合学生的心理和社会发展的教材。除此以外,教师不仅要选取合适于学生的教材,还要注意在教学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幼儿时期的学生他们的形象思维要强于逻辑思维,因此单纯的理论灌输并不适宜学生的发展需要。所以老师要进行课堂创新,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

四、

参考文献

[1]郑玉香,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学习兴趣的探讨,职业时空2008年第12期

第4篇:学前教育的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数学教学 德育教学 融合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c)-0101-01

现代教育体系中,素质教育作为实际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教育教学事业之本。教育教学要以德育为本,它肩负着国家的兴旺,民族的存亡。所以,教育好学生,是每一位教师都应尽的义务。对于数学教学来说,要根据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将思想教育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个人思想品德修养,这才是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俗话说:“不成材、便成人”,将德育教学方法融入数学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思想品德,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品质健康发展,使其相互交融,自然生长,这是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教育改革的要求。

1 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1.1 有机结合,自然融合

在数学教材中,蕴含着大量德育素材,例如,数学教材中经常会引用中国传统的节日、社会实例来进行数学教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来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们能够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由来,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爱国精神。将数学教学与数学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有机结合,使德育知识自然渗透到没数学教学中,这样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思想觉悟,明白更多道理。

1.2 数学教学过程中适时渗透德育知识

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适时渗透的方式进行德育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基本案例、图表、词句,也可以是数学教学整个过程,在讲解年月日这些数学知识时,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历上找出重大纪念日,如国庆节、建党节、建军节等,增加学生的社会常识,使学生在学习中接受爱国教育。

1.3 教师做好示范引导,培养学生习惯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一些严格要求和示范与引导,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主要方法。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因为教师的行为会时刻感染着学生,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好榜样,用自己的优良习惯来感染学生。例如:教师的着装要朴素得体,语言表达要清楚,普通话要标准,书写要规范,这样才能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教育。

2 结合课堂训练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2.1 融德育教育于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德育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要使数学教学中德育理论更加具体化、操作化,还要使数学德育实践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就需要才有以下几种方法:

(1)转换法。其实现原理是将数学中原理和方法,转换成学生对世界观的思想认识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情感、思想态度以及价值观教育。

(2)比较法。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与规律。通过对不同计算公式、图形、解题思路进行比较,让学生认识其中的规律。这样能够使学生有比较、有区分知识和掌握知识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领悟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原理。

(3)迁移法。这种方法是将数学知识迁移到德育知识当中,使学生受到两种知识体系的熏陶、影响和观点转化的教育。这也是新课改条件下,对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其中着重指出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起来,并从其他学科中挖掘可利用资源。

2.2 开展数学课外活动,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接受德育教育

在课堂教学上,教师不仅要将德育教育融入数学教学中,还要鼓励和指导学生增加课外阅读、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通过课外活动来梳理数学知识,并渗透德育理论知识,以此来解决问题。例如,组织一次“我是小小交通员”的数学调查和访问活动,到交通路口测算不同时间段车流量,访问交警,把测算和调查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动手制作统计图,动脑编应用题,最终解决问题。这样能够发展学生智力,还能够在人际交往、思维方式、言行举止规范性等方面得到锻炼与提高,很自然的接受德育教育的熏陶。

2.3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并从中感受德育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数学作为教学课程的基础学科,也需要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善过去陈旧的教学模式。针对《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把计算机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并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3 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德育教育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例如,在教“圆”这节课时,在进行完知识学习后,我紧扣教材,讲述人国数学家对数学的贡献,我国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计算出圆周率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是世界上圆周率的计算精确到六位小数的人,他的计算,比欧洲数学家圆周率的计算精确到六位小数要早1000多年。这样能够让学生产生一种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数学教材中有很多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可以将这些内容挖掘出来,变为学生能够接受的东西,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爱国情怀。利用数学教学中涉及的时间课程,可以向学生渗透珍惜时间的德育教育,让学生知道时间的重要性,使学生认识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道理。

4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习惯

现代教育的主要方向是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时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对学生今后学习与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在数学教学中,要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大片的品质。

例如,结合数学教材中引用的一些社会素材,有什么植树、劳动以及社会常识等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爱护植被的道德品质;结合储蓄的内容,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品质;结合捐款的内容,培养学生奉献爱心的精神品质。

5 结语

总而言之,加强数学教学与德育教学方法的融合是一项长期的教育工作,它不仅能够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还能够提高素质教育水平。教师需要不断发现和探索其中的规律,总结经验,完善数学教学与德育教学方法的融合过程,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实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魏式臣.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6)132.

第5篇:学前教育的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小学 英语 音标教学 重要性 途径

学好语音是学好英语的基础,而学好语音的关键在于学好音标。 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进行音标教学,首先必须使学生熟练掌握读音规则。如果老师在教学中设计一套系统的方案,集中快速地帮他们把音标补上来,这对于提高整体成绩,减少英语教学中的资源浪费,实现全员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音标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1.便于学生读准单词 国际音标有利于学生纯正的发音,牢固地掌握英语48个音标,如同学习汉语拼音一样,能正确地读出单词。

2.便于学生记忆单词 掌握正确的读音对记忆单词很有帮助。英语是表音文字,很多单词符合读音规则。学生如果有了音标和拼音知识,可尽快地把单词牢记,并能通过发音的规律,联想记住一系列的单词。

3.杜绝学生用汉语注音 有些学生刚开始时不重视音标学习,到高年级阶段还在用汉字标注英语单词。若提前花一部分时间教学生国际音标,这种不良现象就能减少甚至杜绝。

4.便于学生预习生词 由于英语单词的拼写与读音的关系比较复杂,不易被初学者掌握,因此国际音标对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都是一个有用的工具。对于不符合语音规则的单词,学生如果通过音标预习生词就会容易得多,学起来也不太费劲。这样学生也会乐于开口,不至于学成“哑巴英语”。利用国际音标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自学能力,将会使学生受益终身。

二、音标教学的方法

1.让学生开始逐步接触音标。在教学26个字母的同时从归纳字母读音入手,讲清字母和音标的区别,讲解一些简单的发音要领,结合所学的单词对其音标进行分解或进行单音素拼,让学生初步分清开、闭音节和长、短音来练习。在教学过程中随时总结各种读音规则以及字母组合、重读、连读、浊化、失去爆破、音节的划分等有关语音知识。

2.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特点,单纯的语音教学枯燥、难教。因此,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我认为适当的通过寻找与语文中的拼音发音的相同点来进行语音的渗透教学,在教学中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来帮助认读,促进记忆,熟练拼读,举行紧张而激烈的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3.认读训练。学习读音有一个音与形的认识过程。课堂上模仿时间过长,学生很容易厌烦。教学中,我常用“比一比,谁的音发得最佳”的竞赛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养成仔细听音、观察口形、认真模仿的好习惯。认读游戏很多,如“快速认读卡片记时赛”,出示单词卡片,让学生快速说出看到的单词。 另外,教师通过学好与拼音有联系的个别音节后,再使学生联想到有相同音节的单词来渗透新单词教学,也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4.辨音游戏。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听力反应是相当重要的。听辨音游戏可分两类:一类是口语练习,另一类是板书练习。 虽然这样的练习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很难的,但是这样的练习我把它放在了我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40分钟中抽出时间和孩子们一起来完成这样的作业。

5.触类旁通,掌握规律。学生在学会音标的认读及拼读之后,应注意培养学生按照读音规则,把单词的音、形、义联系起来迅速反应的能力。每次教新词时,不仅要会发音、会拼读,还要与旧词联系,进行一些归类性的训练。如教单词fine时,启发学生变换其中的辅音,可以组成那些单词,学生的答案很多,如nine,line,nice,pine等。用这样的方法,能培养学生自觉地把单词中的音素进行比较,直至掌握一些规律,逐步学会听音知形、见形知音的本领。这样的训练,也能培养学生速记单词的能力。

三、音标教学应注意的细节

1.保证时间。要求学生每天早读必须大声朗读音标,时间为15-20分钟左右,晚读听读和跟读国际音标磁带。

2.要求每个学生备有一台录音机、一盒音标磁带、一盒课本录音磁带、一盒空白磁带、一本英汉小词典。对音标的掌握要求学生必须人人达标,教师要利用时间逐个检查他们的朗读能力。

3.大力提倡学生模仿标准读音,每课结束后布置一定的录音作业,学生朗读国际音标和课文并进行录音。老师逐盒听后评出等级,获得最高等级的学生录音在班里播放。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国际音标的积极性。

4.及时帮助、辅导差生,消除他们对音标学习的畏难情绪使之尽快跟上同学。每节新课之前都让学生查词典或词汇总表,让他们给生词注出音标并预习试读。

第6篇:学前教育的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女生;体育教学;特点与方法

在任何教育阶段任何一所学校,女生的人数总会占一定的比例,而体育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所不可缺少的课程之一,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做到提高男生的体育能力,也应该做到对女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有所成效。因此,探讨女生体育教学的提点,实施对女生体育教学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作为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的一个课题。

一、女生体育教学的特点

各个年龄阶段的女生在心理上生理上都有一些特征,而无论是那个年龄阶段的女生,都会有一些共同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针对女生与男生相异的一些特点,探讨专门的女生体育教学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1.在生理上,一般女生的肌肉不如男生发达,但女生的关节韧带的弹性较好

女生椎间盘较厚,四肢活动范围较大,故柔韧性较好;女生的心脏重量比男生要轻10%~15%。心脏容量比男生要小150 mL~

200 mL,心脏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也比男生要少。运动时,女生主要靠增加心脏收缩次数来增大心脏的每分输出量。尤其是进入青春期以后,女生的身体形态、机体的代谢功能都日渐完善,这时她们一般具有旺盛的精力、蓬勃的朝气,能够较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虽然如此,但是她们各个关节都比较松弛,很容易受到损伤。女生的腰椎较长,腹腔前壁相应的比男生的要长,而腹腔内脏器官对腹腔壁的压力较大,兼之女生的腹腔肌本来就比男生要弱,而女性生殖器官又位于骨盆腔之内,故而加强女生腹肌的相应训练具有重要意义。

2.相比较男生,女生的心理更有一些明显的特点。

一般的说,女性的情感比较内向、含蓄,而又敏感、自尊心较强。在意志力方面,女生表现较为胆小或者害羞,经受不起失败的考验。在体育课上,一般女生的表现为情感内倾,懒于运动,不耐疲劳,怕脏、怕累、怕被太阳晒,怕受到同学的嘲笑,故而参与锻炼的积极性不高。然而女生的兴趣是多种多样的,且带有很大的倾向性。表现在体育课上,就是女生追求体型的匀称和形体的健美,对有助于体型健美的体育项目比较感兴趣;另据调查,女生喜欢运动量不大且易于练习的运动项目。

二、对女生体育教学方法的探讨

1.注意启发诱导,严格要求

针对女生意志力相对男生比较薄弱的特点,在体育教学中,做一项运动之前要对学生讲清做该运动的目的和效果作用,还要耐心细致地教会她们正确的练习方法,既要做到循循善诱地启发诱导,又要做到对运动指标的严格要求。提高女生参加锻炼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其坚定地自信心,使其具备知难而进、勇于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

2.利用多样化的练习方法,帮助女生锻炼其耐力和肌肉力量

相对于男生,女生普遍地耐力和肌肉力量较差,故而,在对女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使用耐久跑等项目加强女生耐力的锻炼,使用一些激励和竞赛的手段等加强女生肌肉力量的锻炼。传统的体育教学,很多方式方法对女生来说枯燥无趣,不能够调动其运动的兴趣,教师要注意将练习方法多样化,将趣味性和娱乐性寓于练习之中,激励女生加强其肌肉力量和耐力的锻炼,在欢乐的气氛中使其身体素质得到增强。

3.有条件的话,尝试按照兴趣或性别分班,使女生也能充分体验她们感兴趣的体育运动

女生一般喜欢有助于体型健美以及富有韵律感又有配乐练习的艺术体操、健美操等运动项目,对于羽毛球、乒乓球、排球等相对来说运动不大,易于练习的项目比较感兴趣;而对铅球、长跑等运动强度大、较为累人和容易弄脏的运动项目,女生具有较强的排斥心理。针对女生的这些兴趣倾向,可以采取男女分班或按兴趣分班的体育课堂教学方式,这样可以使大家都有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在陶醉于自己的体育爱好的同时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体育教育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健康体魄的重任,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而女生相对于男生,在体育练习过程中有其特点,在对女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不能抹杀女生和男生在体质和心理上的差异而对男女学生一视同仁。探索适合女生体育教学方法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个课题上仍值得大家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李莉,鲍勇.用体育教学超越体育教学.普通高校女生体育教学思考与实践[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3,23(3).

[2]试论普通高校女生体育课教学.掌握心理特点提高教学质量[J].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2(3).

[3]张银婷.体育教学按兴趣分班教学的研究[J].民营科技,2009(8).

第7篇:学前教育的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问题;措施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由于教育理念较为落后,因此教师往往选择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以保证学生在特定环境下的知识水平。但这种知识传授模式较为固定,造成学生的思维单一,不利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也使得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严重影响了其学习积极性。伴随着新课改的推广与深入,多元化教学方法已广泛运用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成效显著。

一、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的作用分析

(一)多元化教学能够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阶段依旧是学生打好语文基础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重要学习任务在于不断积累语言素材及语文知识,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和阅读习惯,为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基础[1]。在长期的传统教学实践中发现,一些教师的教学仍然以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作业布置的形式推动。在这种模式中,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只靠死记硬背掌握知识,没有学以致用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综合素质难以提高,无法满足今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这与语文教师的教学目标模糊有关。运用多元化的语文教学模式,可以从多方面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切入,逐渐转变应试教育背景下语文高效性教学的方式,进而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多元化教学是实现现代化教育的重要途径

当前,各种高新技术在教育界得到了推广和应用。教师要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与高新技术紧密结合起来,构建新型的多元化教学形式,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跳出传统教学空间与时间的局限性,加强师生之间学术与创新思想的沟通,真正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尽情地感受语文的乐趣与魅力[2]。

二、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多元化教学方式应用问题分析

(一)多元化中缺乏独立且完整的单一模式

完整的语文教学模式不但包含了具体的教学流程、明确的目标、教学理念,还有完整的教学措施和评价体系,这几个要素缺一不可。但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并不能保证教学囊括这些要素,且无法确保一定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初中语文处于小学语文与高中语文的过渡,因此教师必须在为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初中语文教学离不开正确的指导思想,教师不但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同时也不可忽视教学的内涵与本质。

(二)多元化教W模式的转化不够灵活

在多元化教学中,教师要具备灵活的教学能力,适时地对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转化。但现实是很多教师对于教学模式的选择和应用缺乏针对性与目的性,只是将其他教师的成功模板直接搬到自己的教学课堂上,在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后推广,却不考虑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特点的差异性,在单一模式取得效果后难以融合其他的多元化模式组合应用[3]。实际上,多元化教学的选用并不应该建立在模仿与套用的基础上,这主要由于教师没有从本质上理解多元化教学的理论与思想,也无法做到灵活选择教学模式,因此难以保证各种模式组合应用的教学效果。

三、初中语文教学的多元化教学措施研究

(一)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境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丰富的教学内容积极为学生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确保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感受到真实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多元化的教学情境创设方式有很多种,伴随着我国当前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多媒体技术已经大量运用于教育界的课堂教学之上,教师必须善于利用先进科技的优势,充分发挥其教学价值,为学生创设更真实有趣的情境。

比如在教学《狼》时,教师提前从网上搜索下载各种与狼有关的图片或视频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使学生全面地了解狼的特征,如犀利的眼神、下垂的尾巴、瘦长的面部等。随后,教师再整理一些讲狼的生活习性的纪录片,展现狼在大自然中捕食的情境,让学生感受狼贪婪、阴险的本性,这些新的感受与体验需要建立在感官体验基础上。

再比如教学《孔乙己》一课,教师可以运用另一种情境模式,即要求学生现场扮演角色进行模拟,在亲身参与、对话和感悟的基础上强化对文章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对封建制度的认识,从而促进对文本的理解,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

总之,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积极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境,能够将学生带入现场情境中去思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能力,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二)引入多元化的分组讨论模式

在现代课堂教学中,探究式合作学习是一种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应积极引入分组讨论与合作学习的模式,以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强化学生的合作讨论与积极交流意识,全方位促进学生的多元化思维发展[4]。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遵循组内异质及组间同质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进行分组,同时紧密结合文本中有价值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引发讨论。

比如在教学《背影》时,教师则可设置以下问题:文章中作者对父亲背影的描述是怎样的?这段描述在全文起到什么作用?而作者又从父亲的背影中产生了怎样的想法?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后,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交流讨论,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出发,发表个性化的观点,在小组组员表达观点后,其他学生加以补充。这样积极营造一种畅所欲言的学习氛围,不但有效活跃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同时也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引入多元化的课外活动教学形式

初中语文多元化课外活动的开展,应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掌握的基础上。教师要尽可能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课外活动,并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比如教学《风筝》一课,全文的重点是作者对童年放风筝的回忆,由此引发有关童年的深思。而初中生年龄不大,与此阶段相去不远,人生阅历不够丰富,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投入到课外活动中,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室外放风筝的活动来感受这个年龄段的童真,并联系自己的童年生活,思考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以更好地理解文本。多元化课外活动的引入,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突破了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只顾传授知识而忽略了学生自主思考的瓶颈,使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

(四)引入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

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应该积极运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并以激励的形式总结评价结果,促进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

首先,教师要积极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不再以单纯的以考试成绩作为最终的评价标准,可以引进抽查、访谈、他评和自评的形式综合进行评价,并尽可能不局限于评价学生的语文成绩,以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一些学生即便语文成绩并不好,但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而这些创新在应试教育背景下难以从统一试题答案中体现。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创意与想法,不能因学生答题结果与标准答案不符而扼杀其想象力、创造力,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与赞赏。

其次,教师要积极引用多元化的鼓励形式。比如语文的阅读本身属于个性化行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教学过程中坚持“体验与理解”的原则,确保答案的丰富性与多元化,使得语文知识在学生的创新和自我感悟表达中逐渐增值[5]。

总之,教师给予学生的评价应建立在尊重学生想法和感受的基础之上,确保评价所传导的信号都是真诚的、积极的,绝不压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同时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怀与尊重,充分挖掘其想象力与创造力,力求在不断鼓励学生的基础上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充分表_个性化的观点。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传统的教学形式显然无法适应社会对学生多元化思维与个性化学习的要求,而对应的多元化教学形式应该成为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应用方向。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善于总结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创新的眼光和针对性的间接专业研究各种教学方式融合的有效性,全面提高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田艳.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并研究与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27):174.

[2]曾雅雪.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5(43):114.

[3]黄珍.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J].求知导刊,2016(10):92.

第8篇:学前教育的教学方法范文

(一)客观因素

(二)设备不完善

(三)教学方式的局限

二、培养学生学习钢琴课兴趣的有效方法

(一)通过多种方法带领学生进入音乐的海洋。

(二)努力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课堂教学中下功夫。

(三)发挥小组长的作用

(四)、A、B组上课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实现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创新与改革,必须立足于专业钢琴教学存在的问题。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面的创新实现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质量的提高。

应诗真《钢琴教学法》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7版

第9篇:学前教育的教学方法范文

一、利用物理学史和介绍科学家的创造发明思想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物理学史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方法。纵观物理学史中许多规律的发现可以看出,科学探索的过程,总是要在各种新的现象和已有的理论中提出各种问题,预先做出假设,然后进行验证。这是一种由问题和矛盾出发,带有猜测性和探索性的科学研究方法,这种科学方法可以总结为:

许多伟大的科学家的创造发明,建立了丰功伟业,这与他们的天才和广博的知识有关,但根本的原因还是他们在科学的征程中找到了正确合理的研究方法。例如:欧姆应用水流和电流进行类比的方法总结出欧姆定律;卡文迪许通过类比加猜想。加之巧妙的实验,得到了电荷间作用力的规律。这就是类比触发灵感,唤起创造性思维取得的非凡成果。巴耳末由于他坚定美的信念,直觉地猜测出了表征氢光谱线波长规律的公式,这是猜想在科学发现中起重大作用的典范。法拉第由电能生磁逆向思维考虑到磁是否能生电?通过反复不断的实验,最后概括出最后的法拉弟电磁感应定律,这是逆向思维的启迪结果。富兰克林在做静电实验研究“地电”的问题时,他的夫人不小心碰倒了莱顿瓶,意外地发生了闪电,这使他使他与天空中的闪电现象进行了联想,从而对自然界中电的本质认识有了重大发展,进而证实并建立了电荷守恒定律,这就是联想引起的灵感和创见。科学巨人爱因斯坦从一个最平凡、最简单,也被人们长期以来认为是不成问题的问题,亦即“同时性”问题打开突破口,开创了新的理论――相对论。他又从几百年来已被物理学家注意的另一个基本事实――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相等中,以丰富的想象力,设想了一个无引力空中木箱,通过内部的力学实验,来证实引力场与加速系等效,从而发现了广义相对论的等效原理。这就是科学家创造性思维的启示。

二、在实验教学中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实验教学主要有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要在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中引导学生掌握观察方法。观察作为一种科学方法,需要在教学中认真培养。为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结合实际,启发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物理现象,勤于思考问题的习惯。例如:讲物体机械运动时,要求学生观察以不同的参照物看物体的运动情况,最好体验一下坐在汽车或火车上的情景。在学习“简谐运动”时,让学生观察“气垫导轨上的弹簧振子”的实验,即先让导轨水平,然后逐渐抬起导轨的一端使之倾斜发现振子的振动周期不变,这是为什么?若导轨水平时在滑块(振子)上加放砝码,发现振动周期变大,这是为什么?若用手把弹簧从中间部位固定发现振动周期变小,这又是为什么?

2 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什么?为何观察?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介绍实验仪器的结构,明确观察点,提出思考问题。例如:在学习摩擦力时,用自制教具做了这样的演示:在一条橡皮垫上放一小砖块,小砖块在连着一个弹簧秤。实验时,一手拉动弹簧秤的另一端,另一手固定橡皮垫,弹簧秤的指数由零逐渐变大,这是为什么?当砖块开始滑动时,读数变小,这又是为什么?通过实验说明:开始时砖块受到的是静摩擦力,由小变大,达到最大时为最大摩擦力,当砖块开始滑动时,砖块受的是滑动摩擦力,说明滑动摩擦力比最大静摩擦力小。

3 教给学生进行观察的一些具体方法。主要有:①对比观察法。例如,在研究透镜成像规律中,蜡烛在焦点内和焦点外,像的性质有什么不同。②分步观察法。对于复杂的物理现象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步骤、程序进行观察。如在研究牛顿第二定律时,先控制力F一定,观察加速度a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再使物体质量一定观察加速度与外力F的关系,然后再归纳总结得出a=F/m。③归纳观察法。即从一个个的现象中,先得出一个个结论,然后归纳出一般的规律,这是一种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例如,力的概念是从推、拉、提、压……等现象中,最后归纳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再如在电磁感应的教学中,通过几个典型实验。即闭合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磁铁插入或拔出螺线管时;用变阻器使螺线管中电流强度发生变化时,以及改变磁通量变化速度等,从而总结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三、在概念和规律的教学中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科学方法体现在具体科学知识的认知过程中,只有把认知过程充分而又合理地展示出来,学生才能看到科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方法去解决,从而学到科学的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这中注意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按照学生的认知过程,合理地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过程。例如,在进行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时,可以设计如下教学程序:①提出问题:大多数人从生活经验中都感受到,只有力的作用物体才能运动。难道只有力的作用物体才能运动吗?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不能运动吗?②演示实验:让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分别滑到铺有毛巾、棉布和木板的平面上,观察小车前进的距离。③分析推论:从实验中可以看出,运动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它的速度就减小得越慢,它运动的时间就越长。进一步推理得出: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从而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这样的教学可以让学生领略到物理学中应用逻辑与直观、抽象与形象相结合的理想化论证方法。

四、在解题训练中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解题训练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解题训练中主要是进行思维方法的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要重视变通性训练,即充分利用课本上的习题、例题加以适当改造,改变问法、变换题型、增减题设条件等进行训练。例如,有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15厘米,位于主光轴上一个点光源S距透镜20厘米,求像点位置。这是一道简单常见的光学题,可把它进行如下变换改造:

变换1:若使点光源在竖直平面内沿垂直主光轴方向做振幅为2厘米的简谐振动,则像点的振幅为多少?

变换2:若使透镜在竖直平面内沿垂直主光轴方向做简谐运动,已知像点的振幅为12厘米,那么透镜的振幅是多少?

变换3:若用黑纸将透镜遮出一半,点光源所成的像有什么变化?

变换4:若将透镜从光心处垂直侧面切成两半,其成像情况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