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生学习能力培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自主学习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高中阶段的一个基本要求。现阶段就这一领域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可以分享,其中最为有名的莫过于杜郎口的自主学习模式。结合现有的经验和自己的教学实际,就自主学习,我进行了一系列的有效尝试。
也许我们早已习惯了旧有的教学模式,认为自主学习是在新形式下人们创新的产生,孰不知,从历史根源上讲,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历来为我们古人所采用和推崇,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不过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育模式的现代化解读。
自主学习的兴起及迅速传播,有其深刻的必然性。首先,它源于知识的需要,进入高中后知识总量迅速增加而相应的知识难度也得以加深,在繁多的知识体系面前,一味的老师讲评的模式从时间上讲已不再现实,如果没有学生自主学习的参与,整个高中三年的时间,根本不不足以完成现有的教学任务。知识量的加大,必然要求学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而在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后,学生必须主动的去完成相应作业,并且在此基础上自主完成相对应知识所产生的能力提升,故而知识量的加大对学生提出自主学习能力要求的前提和基础,一个不会自主学习的高中生会在高中学习的过程中被逐渐淘汰,只有适者,才能在高中阶段得以生存。其次,自主学习是成长到一个阶段的必然结果。初高中的不同之处,除了知识的架构和体系上的不同之处,学生心理生理的变化也是初高中学生的明显差异之一。在人们平时的意识中,会有这样的共识:初中生长得和小孩一样,而高中生即是他再小,给人感觉上,他很多地方也像是个成年人。作为即将经历18岁的高中生来说,很多事情都要有他们独立面对,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正是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独立处理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的成功,将会为学生其它事情的独立提供现实的指导意义。相信较于初中时学生由家长陪同,由教师督促下的学习习惯,高中生立刻养成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为主体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的优劣,将决定高中学习成绩的优劣。一个不懂得自主学习,在学习中没有主动性的高中生,在面对高中阶段所发生的问题的时候,更多时候往往是无助和被动的。再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肩上担负着家长的希望和祖国的重任。时代要求学生自立、自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在知识体系大爆炸的时代,年轻人是最富于学习能力的。如果高中生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社会上的一切创新,一切进步将无从谈起。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要求,而作为高中生,作为一群生机勃勃的社会新鲜血液,他们所担负的社会赋予的时代责任和使命是任何一个群体无法取代的。处于学习时代的学生,在学习中具备了自主学习能力,他就会在走向社会之后具备了自主生存的能力,祖国的明天属于高中生,当然祖国的明天也就应该由他们去规划。在将来的天地中,我们的孩子都要独立面对自己的人生,世界是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当我们的孩子习惯了我们替他做主时,他还有自主性吗?当我们的孩子习惯了一成不变的时候,他们还能适应变化吗?当我们的孩子需要独立面对的时候,他会勇敢的站出来吗?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中生,是使孩子适应社会需要的必由之路,而在这条路上我们能够做的就是放开手脚,给他们一个发挥的舞台,历史使然,时代使然。在历史的车轮下我们何必螳臂当车、自不量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孩子成长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生,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成为一个我们必须面对的命题,摆在我们面前。作为新时代的高中教师就要努力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使之尽快适应形势和时展的要求。
首先,应加强对学生预习环节的指导。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始,没有预习的课老师讲起来会十分生硬,预习环节应占到课堂教学的四分之一左右,可见预习对学习的重要性。在预习环节中,学生要试着自主把握重难点,自主掌握基础知识,同时对所学的内容用于质疑,在预习阶段如果能以小组的形式将预习中出现的知识点加以汇总讨论,那会更加事半功倍。自主预习的过程如果深入的话,相对应的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减少很多阻力。只有在预习环节下足了功夫,才会产生疑难问题、才会产生学习的惹力。在预习的环节,学生对知识的阅读是第一步,很多人往往到了这一步便浅尝辄止,想当然的认为自己已经预习了,让而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这只不过是预习的第一个层次,在此之上的质疑才是表明预习效果深入的第二步,在质疑的基础之上,对自己的疑难点过滤性的解除是预习真正深入的必由之路。真正的自主预习是学习的第一步。
其次,自主学习需要养成好的习惯。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是决定成绩好坏的前提。只有有了主动性才可能获得学习成果。每一位进入高中的学生在入学之初都有学习的主动性,而学习的主动性会随时发生变化的。在面对挫折、困难的时候,在自己对前途感到迷茫的时候,在自己心情最差的时候,学生的自主性都有可能发生变化。而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的任务就是保证孩子学习主动性的持续,在不同的阶段要用不同的方式去对待,久而久之也就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而这种习惯所带来的副产品:毅力、韧性、坚持、永不服输,也就成了孩子性格的一部分,从而塑造出了具有自主学习习惯的合格高中生。这些品格的塑造既是自主学习的一部分,也是养成完美人格的一部分。
再次,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要加强引导,循序渐进。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对于自主学习的引导,要坚持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由点及面统筹兼顾的原则。自主学习的指导首先要让学生学会简单的基础知识,进而能够从自学中发现疑难,提出质疑。在自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知识之间的相互关联,并循序渐进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知识框架。
一个青年的明天也是一个家庭的明天,一个家庭的明天也是一个祖国的明天。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群体,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也是为了祖国明天更加繁荣。认识到这一点,就努力吧,相信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祖国的未来由这些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孩子去担当,定当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 元学习能力 学习动机 学习习惯
众所周知,有限的师资与繁重的教学任务之间的矛盾使面临重重问题的高中教学在困境中越陷越深。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教育界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来看待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更多地从学的因素入手,把“培养学习者自己负责自己学习的能力”纳入我们的教学实践之中。那么,如何培养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呢?笔者拟从元学习能力角度谈一谈如何在高中教学中培养学习者学习能力的问题。
一、元学习能力
传统的学习理论主要研究人学到了什么和如何去学习的,而元学习则研究人是如何意识和控制自己如何学习的。
元学习理论认为一个会学习的学习者应具备如下能力:能够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能够意识到不同的学习方法会产生不同的学习结果;能够意识到自己当前所用的学习方法,因此能监视自己的心理活动;能够从自己采用的学习方法所产生的结果中获得反馈信息,进一步评价自己的学习方法,因而能够依据是否有助于达成学习目标来调节自己所采用的学习和行为方式,以便更好地达到学习目标;学习主体有预见性,能预料事物的发展进程和结果,所以,既能事先拟定学习计划,也能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依据反馈信息适当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总之,元学习理论相信人是积极主动的机体,人能够正视现在,计划未来,有效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
学习者能逐渐学会对学习过程的意识和控制,这不是新观点。古希腊人把“了解自己”看成是教育的主要因素。本世纪初,杜威提出“反省自我意识”(reflective self-awareness),我国古代有“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和“自反”的说法(《学记》),这些论述都是有关元学习的。
依据国外的研究及国内的研究,我们认为元学习能力应包括如下几种能力:会激励自己勤奋学习;会确立学习目标;善于选择能达到目标的最适当的学习方法,善于检测达到目标的情况,必要时采取补救措施;善于总结自己达成目标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及时调节自己的学习方法。
二、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发出警告:21世纪的文盲将是不会学习的人。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当前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笔者在多年的高中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课堂提问、课余交谈、批改作业等过程,深感学生学习能力呈逐年下降的态势,多数学生在面临一个学习任务时,他们的重要目标是完成这一任务,而不是理解完成这一任务是为了达到什么目标。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时,很少有人能意识到教师布置作业是为了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相反有些学生在学习时,不是注意分析完成学习任务是为了达到什么目标,而仅是匆匆地赶作业,对学习任务应付了事。由于学生缺乏目标分析,头脑中无清晰的目标体系和目标意识,所以完成作业时往往敷衍了事。
虽然有少数学生能够做到有意识学习,积极建构知识体系,采用深加工学习策略,及时监控自己的理解状态,但多数学生并不把自己看成是一个主动求学的学习者,而是把自己看成是一个被教师约束的帮教师完成任务的“雇工”,他们的元学习能力被引导到追求尽快完成任务的轨道上去了。
因此,教师必须激励学生的求学动机,使其进行目标学习,培养学生元学习能力。
三、怎样培养学生的元学习能力
正是因为一方面人本身具有元学习的潜能,另一方面高中生的心理成熟也为元学习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前提,所以提高高中生的元学习能力是可能的。
第一,让学生学会自己建构目标体系。目标体系是分层次的,它可以分远大目标、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远大目标主要指职业定向,即“长大了什么”。职业定向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仅仅是一种方向。国外研究发现,有职业定向的学生学习更努力,学习成绩更优;想考大学的比不想考大学的(智力水平相同)学生,学习更刻苦,学习成绩更好。学生不但要有远大目标,还必须有中期目标,即学习各门功课的阶段性目标。学生要自己制定实现中期目标的学习计划。同时,中期目标还要分解为眼前学习任务的具体目标。这样,学生不会因为只有远大目标而感到前途渺茫,也不会因为只有近期目标而感到学习盲目。国外一项研究表明,即使是大学生,也不一定能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目标。而且,目标意识与学习成绩密切相关:差生的目标主要指向布鲁纳的目标分类学中较低层次的目标,如识记;而优生的目标较全,包含高层次的目标,如理解和综合运用。
第二,教会学生善于选择达到目标的适宜手段。学生学会一系列学习策略和思维策略,并针对眼前的不同学习任务和学习材料选择最恰当的策略,以保证提高学习的效率。为此,学生必须善于了解自己的认知特点,并意识到应针对自己的认知特点采取一系列高效的认知策略。例如,因为自己短时记忆容量有限,遗忘规律支配着自己的知识保持,知识组织程度影响自己头脑中知识的提取,所以,有必要相应地采取一些高效的学习策略,并意识到随着学习任务的不同,应采取不同的学习策略。国外研究发现,优生能随阅读任务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学习策略,而差生则不具备这样的灵活性。
第三,教会学生善于在检测目标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调控措施。学生要善于运用所确定的目标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并充分利用反馈信息调节自己的下一步学习。例如,如果在教导学生时发现知识不够,就要查漏补缺;如果熟练程度不够,就要补充练习;如果自己解题的思维策略效果不佳,就要及时改进。并且,学生在自己学习的不断进步中获得内在的强化,从而不断增强自己的内在学习动机和自尊、自信、自主、自强的精神,不断发展自我价值观、知识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第四,教导学生善于总结自己达到目标的成功手段,特别要注意总结自己的成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不断完善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
参考文献:
[1]汪玲,郭俊.元认知的本质与要素.心理学报.
[2]冯忠良.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心理学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林崇德.教育的智慧――写给中小学教师.开明出版社,1999.
美国教育家埃得加富尔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叶圣陶先生也认为:“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的目的在于不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这里强调的就是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既是现代教育的理念,也是古代教学传统的继承,更是现代教育改革的方向,一脉相通,成为一个绕不过去、终极性的核心问题。所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终身教育的需要。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高中语文教学要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主动实践等学习方式,形成具有高中学生特点的语文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变“灌输式教育”为“自主性教育”;必须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变“他主学习”为“自主学习”。真正将“教师为主导”的教育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变“课堂”为“学堂”,变重知识为重能力,知能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探讨,主动参与学习的学习方式和习惯。那么如何培养高中生语文自主性学习能力呢?
课堂教学是整个高中教学活动的主渠道,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摆正自己的角色,通过各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更大的进步空间。
一、构建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的核心是倡导一种好学、真学、自己学的学习文化。这种学习文化通过学、思、辨、习、行等环节的磨砺,使学生获得立志好学、主动自觉、反省自律的人格修炼,使人生得到化育和提升。“自主学习”不是学生从老师手中夺回多少时间,夺回多少话语权,而是在学习中自己真正做了几分主,主动学习到了怎样的程度。因此,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事在必行。
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情景,鼓励师生合作学习,教师由灌输者变为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采取多种导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性合作性学习,给每个学生成功的机会。《新课标》对语文教学提出了“任务型”教学的要求。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应根据不同基础的学生以及课堂的不同阶段,设计出合适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并掌握知识的运用,达到知识的内化,促使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教材,感知教材,完成任务,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二、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自主性学习兴趣
(1)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确定学习目标
学生是否能进行自主学习,标志之一就是看他是否能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并确定学习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他才会有独立的思考、深入的钻研。例如小说教学,我们可以让学生选择专题进行研究:或小说的结构,或小说的语言特色,或小说的思想内容等。
(2)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
传统教学中,老师常担心自己的教学内容完不成,所以课堂上往往是一言堂,没有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思考,而是把知识硬塞给学生,结果学生既难以消化又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园地,我们要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应该处处不放心,时时不敢放手,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思考和探究。
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自主探究,自主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探索构建语文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交流反馈的能力,逐步养成一种好的学习品质,形成深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会学”、“善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可以按自己的知识基础、能力和学习习惯、兴趣来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让他们真正地从被动的学习地位转变为学习的主人。
(三)优化自主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全面参与,积极思考,自主学习,亲自实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学生自己的自主学习个性特色,优化学生自主学习新途径,让学生独立掌握自主学习的技巧、规律、方法,培养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四)自主学习课后延伸的研究
自主学习可以扩展、延伸。提高教学效率只在课堂上打主意是不够的。由于课堂的学习有限,课外的时间相对充裕,要引导学生把功夫用于课外,一边巩固吸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一边预习新课或寻找更多阅读的机会。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过程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保证,但这需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养成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对学习的责任感。比如家庭作业也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延续,他的有效性直接影响我们正常的课堂教学,所以家庭作业也不能忽视。但作业的难易度要适中,大部分题目能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做出了,课上老师进行重点点拨、升华。
(五)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生活动,充分发挥评价在活动中的机智性
由于经过小学、初中的语文学习,学生的语文基础有明显的差异,因此,无论是何种方式,在设计活动时,教师都应尽可能的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语文方面的层次差异,保证每一组都能有擅长者,以便带动整个小组的学习。在活动开展之前,教师应该先做好解释和说明,或者请同学帮助先示范一下,这样学生们就能明确的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活动开展期间,教师应不断的在教室中巡视,提供及时的帮助和必要的指导。活动结束后,一定要给予展示和评价,可以邀请几个小组或是所有的小组到教室前面来进行演示 。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因此我们应跳出语文课难上的怪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事事喋喋不休的管家婆,处处面面俱到的包工头的角色中解放出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回给学生。这样,学生学的主动,教师也教的轻松,学生的智能得到充分发挥,一石三鸟,何乐而不为呢?
关键词: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数学基础
我们学校是一所普通高中,学生数学基础普遍薄弱,相当一部分学生进入高中后,觉得数学学习难度大,少数学生甚至干脆放弃数学的学习,究其原因:初中数学内容相对浅显,而高中知识点增多,难度增大。其次,学生摆脱不了对老师的依赖,总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独立自主获取知识的欲望,导致成绩越来越差。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不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结论,而是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与创新的过程。在多年的教学中,我觉得要想让学生积极自主地学习,就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引导。
一、注意“低起点教学”
数学的学习相对于文字类学科有很大的区别,一个知识点不弄懂,学习新知识将遇到很多障碍,这样的障碍不能及时排除,以后的负担会越来越重,进步也会越来越小,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对学习失去信心、意志和毅力,后续的课堂学习就会低效,甚至无效。
我在备课中注意备学生,对学生重要数学知识点方面的漏洞高度重视、尽快弥补,低起点,小步伐,遇到沟坎拉一把,遇到障碍多铺垫,让学生掌握好最基本的公式、定理、概念,让学生听讲不再是难事,让每一个学生能迈开步子慢慢上路,自觉自愿地参与课堂学习。
如,在讲“函数的单调性”“最值”时,学生对新知识掌握得非常不错,但涉及具体的“二次函数”的相关问题时,正确率却很低,我把学生在初中学过的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公式、对称轴方程、图象的画法作了全面复习,学生很容易就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
二、做到“先练后讲”
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数学都要进行大量的解题训练。过去我往往担心学生时间“不够用”,例题的教学总是自己把思路分析给学生听,再按部就班地讲下去,一到作业、考试我就发现,以前我讲过的,但学生仍然没掌握。久而久之,学生的自主性缺失,依赖性增强,探索求真的意识大大削弱,最后在学习效果上大打折扣。
在实践中,我尝试让学生用充足的时间,对将要讲解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演练,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让学生充分呈现自己学习的过程,积极为学生创设质疑的条件,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好习惯,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自问自解,等到有足够的解题体验,再作交流,这样既能暴露问题,又能捕捉一些思维的闪光点,便于发现更优的解法,而有针对性地讲解。真正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带着问题听讲,知道听什么,怎么听,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自然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例如,必修四一道例题:已知tanx=2,求5cosxsinx+1的值。
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尝试解决,再交流解法,一部分学生不知道怎么做,一部分是先求sinx,cosx的值,再代入求结果,但这种方法要分角的象限讨论,计算也比较麻烦,只有极少数学生的是将分母看作1,将1换成sin2x+cos2x,再将分子分母同时除以cos2x,最后再代值,这种方法不太常规,不容易想到,但计算过程比较简单。通过交流,学生获得了不同于自己的解法,拓宽了思维,如果直接讲解,一是局限了学生的思维,二是往往学生听懂了,但自己没有解题体验,印象不深,到头来还是不会做,教学效果自然不理想。
三、强调“学生为主”
以前,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认为只有讲到,学生才能学会,也只要讲到了,学生就一定能学好、学会。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渗入,旧的观念不断改变,在教学中我把精力和时间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放在学生学习、讨论、交流时对学生适时、适度的点拨和指导上,把重心由“教”转到“学”的方面,从教学生“学会”,转移到教学生“会学”,使学生始终处于自觉、积极的学习状态中。该学生归纳的知识就让学生自己先整理,该学生探究的问题,就让他们自己去探究。
如,在复习排列组合时,学案中有这样一道题:把四个不同的球放进三个不同的盒子,每盒至少一个,共有几种方法?
常规思路是先分组,再分别放进三个盒子,正确答案为36,但很多学生的结果是72。遇到这种问题,我把学生推上评判席,促使他们在课堂教学中专心听,认真想,大胆说出他们的错误解法:先选三个球放进三个盒子,剩下一个球又有三种方法,得到的答案为72。学生通过争议,相互评价,最终知道错误原因是算重复了。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加深了他们对疑难问题的理解,提高了他们的思辨能力。
四、培养“学生自律”
自主学习最终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1)制订、调整学习目标的能力;(2)选择学习材料和学习内容的能力;(3)调整态度、动机等情感因素的能力;(4)评估学习结果的能力。让学生从内心认识到所学习的知识是与自身前途密不可分的,脱离“被老师牵着走的自主”,进入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良性循环,真正达到自主学习的终极目标。
在平时教学中,我注重分层对待学生,对不同的学生培养不同的数学能力,让差生不掉队,让优生更优,让他们学会自己学习、自我评价、自己总结。
每一个班内,总有些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引导,他们会主动购买相应的课外资料,作为课堂学习的补充,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做题,对着答案纠错,与同学互相讨论,在班内营造一种主动问、主动学的良好氛围。这样数学学习不再受时间、地点、空间的限制,自然从课堂延伸到了课外。
总之,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学”的方式有了进一步的改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有了明显增强;课堂气氛活跃,生与师、生与生之间的交流更频繁,数学教学效率与质量明显提高。我所任教的毕业班数学参加高考,多次获得市级教学质量奖,这都与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密切相关。
关键词:英语教学 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
我们身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21世纪,教师教授英语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这门语言,同时还要通过英语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交往合作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自主学习能力。如果教师的英语教学只停留在基本的语言知识上,学生就不能培养出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把课堂交还给学生,并且运用正确的指导方法,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提高英语学习的技能,以此达到自主发展的目的,这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 改变“师为主生为辅”的教学观念
要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首先要改变传统的“师为主,生为辅”的教学观念。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受制于应试教育,教师往往过分强调英语字、词、语法知识的传授,立足于“知识本位”的教育观。这一做法直接导致了教师为了应付考试而只教单词、词汇、语法等做题需要的知识。而学生们也为了取得高分而死记硬背,接受教师“填鸭式”的灌输,从而养成了依赖性强和缺乏自信心等不良的学习心理问题,磨灭了他们人格发展中的自主学习精神。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能力,就必须摒弃落后的传统教育理念,不断学习、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只有教师更新了自己的理念,学生才能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因为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如果教师的教育理念不更新,就不可能真正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新的教育理念也就无法贯彻实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育目标就无法实现,因此,作为教师,要利用各种方式和渠道,全方位地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不断学习,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另外,教师必须要真正信任学生,敢于放手,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由课堂的听众变身为课堂实践的主导者。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运用语言知识,逐步转化为己用,这样学生才能得到自主学习的机会。
二 激发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兴趣
有人曾说:“如果人吃饭没有食欲,勉强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至少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他乐意接受,就能很好地消化它。吃饭如此,学习亦是如此。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就会失去积极性、主动性,只能被动接受老师在课堂上机械枯燥的灌输,这样势必会造成上课不专心听讲,久而久之甚至导致厌学。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当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时,他们就会乐意地去学习,探究并表现出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敏锐的感知力。所以,作为教师,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就会主动地去学。
此外,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课外活动,以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课外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参与课外活动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特长。但是,课外活动的实施一定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为目的,并且要鼓励人人参与,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课外活动应具有良好的组织性,并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采取多种活动形式,生动活泼地开展。这些活动的形式可包括:戏剧表演、英语角、英语班会、影视欣赏等。同时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利用现有条件,有创造性地组织课外活动,并在活动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n
bsp; 三 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谚语确切地说明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简单地教授知识,而是要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有了行之有效的方法,才可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无论在实践中遇到何种难题,有了解题的钥匙都能迎刃而解。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总结有效的学习方法,整理规律性的知识,鼓励学生积极自主地去探索、发现,形成自己的经验,慢慢积累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此过程中,老师不能简单地告诉学生知识和方法,而应循序渐进地加以指导,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从而经历获得知识的过程,实现自主学习的最终目的。
四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在实施教学评价时,要采用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这一评价体系一定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起到促进作用。教师要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及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评价体系要有助于学生自我监督、调控,能够根据不同情境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策略,同时还要有助于学生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克服不良情绪。
1.改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自主能力
在进行高中英语自主性学习培养时,要把“舞台”让给学生,要改变教学观念。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过分依赖教师、依赖课本,并以考试为最终目的,从而丧失了把握英语学习的机会,禁锢了学生的自主发展。要开发其潜在能力,就必须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要使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能用英语语言交流信息。语言知识上升到语言技能,这个上升过程就是学生进行语言练习与实践的过程。要使学生明白语言作为信息的载体,充斥着大量的社会知识、自然知识和人文知识。
要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教师上课往往严格依据教案上的思路进行,学生少有质疑,问难,思考的余地。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先引导和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敢于“say No”,从而让学生多侧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要尊重学生的自主能力,学生创意十足、个性张扬的作品,老师要给与他们肯定和鼓励。对那些欠一些的作品要耐心启发诱导,让学生有补充和完善的空间。这样,就能带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就会提高。
2.培养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需运用各种途径,培养学习动机。如实物、图片、幻灯、趣味故事、英文歌、英文电影等,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越高。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听、说、读、写是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思想交流的基本过程。要使学生高效率地进行英语自主学习,就是要学生必须不断充实自身语言知识,语言量的有限性阻碍了学生的语言学习,妨碍了语言的发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教学活动时刻提醒教师,必须在宏观上督促学生博览群书,不断充实深化广义的知识背景。在微观课堂教学中,注意具体的知识准备,为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语言活动创造条件。
新课改提倡学生主体性原则,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成为真正的主人。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要了解学生的“不同需求”。学生不可能共同拥有相同的兴趣和爱好,相同的智力发展水平,相同的性格,相同的学习基础,相同的学习风格。这就要求老师一方面要熟悉学生的情况,另一方面要有广阔的教学思路和形式多样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帮助学生建立归属感与自信心,与学生达到情感的共鸣。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英语时,较大的一个障碍就是心理上的畏惧感与自信不足,作为教师,要尽量站在学生的角度,关注和体谅学生的情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整个英语教学活动中保持愉快的心情进行学习。有了愉快的心情,学生就愿意进行自主性学习了。
3.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不断提高
过去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当前的课程改革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努力实行“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教师应充当启发者、引导者及帮助者,改变“满堂灌”的做法,精讲多练,多启善导,优化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实际操作中,在教学时间和内容分配上,可构建“呈现目标任务引导学生自学,教师讲解点拨操作运用评价”为主的基本教学模式。
【关键词】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方法
新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了全新的课程理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得到大力的提倡。这就要求我们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如何在新课程的理念启发下,在教授语言知识的过程中优化教学方法,将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方法融入日常教学,真正将“教师为主导”的教育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变“课堂”为“学堂”,变重知识为重能力,知能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养成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探讨,主动参与学习的学习方式和习惯,成为当前英语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首先,让我们了解什么是自主学习?关于自主学习 (autonomous learning) 的含义,从八十年代至今,有多种不同的描述,但归纳起来,它包括以下含义:
1.能确立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习进度,并设计自我评价指标。
2.能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3.在学习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能对自己的认知活动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周智忠)
通俗地说,自主学习就是使学生能自己参与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能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有内在的驱动力,能积极主动地、持之以恒地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能自我监控并调整自己的学习。
那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下面就结合相关理论谈谈本人的主要做法,以供商榷:
一、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营造自主发展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 传统的英语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忽视让学生自己到语言实践中接触、运用和归纳语言规则。在自主性的英语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选择有效的语言教学材料,给学生以明确的学习任务,并以任务为中心,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交流活动,并在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引导、帮助和鼓励。那么,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估测学情,注意学生间的层次差异与课堂提问技巧,课堂上要鼓励学生主动、踊跃、大胆发言,巧妙地化难为易,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同时,要重视学法指导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这是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必须把教学的重点从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转移到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上来,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自主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例如,本人在教学过程别注重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预习方法,从而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指导学生有效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我们应具体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例如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自己编写预习提纲,通过预习,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具体操作为(扫清影响学生阅读的生词障碍);概括文章的段落大意;说出或写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回答若干关键性问题;找出文章中的关键词和中心句;发现疑难点。通过有效预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另外我们还要指导学生学会制定、监控和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同时让学生养成课后自我评价和反思的习惯等。
二、利用课内课外两个阵地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除了上面所述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进之外,还可以充分利用通过教材内容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通过把教材中的Learning tips有机融合到日常教学中,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策略和方法,学习途径。
另一方面,课堂英语学习不是英语学习的唯一途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课程教学资源空前丰富,学生学会的东西并非都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教授而获得,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网络甚至各种英文小册子等来学习英语,从而培养他们利用学习资源的策略。教师也可以对学生课外英语学习活动的开展指导督导来进行学习方法和策略等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如开展英语诗歌/散文朗诵、小品/短剧表演、歌唱比赛、读书报告会、研究性学习项目等。当然这些都需要教师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自主学习能力是由智力因素和情感因素构成的有机结合体。英语教学要充分发展人的智力因素以及优化认知过程,同时也需要依靠情感因素。情感具有动力定向、维持、激励等诸多功能;智能的良好开发必然又会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使其情感品质得到良好的培养。但是,学习的本质决定了任何学科课程学习的恒久都需要刻苦和坚韧等情感因素的投入。因此,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总是融合了认知与情感因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讲座、问卷调查等形式帮助学生尽早了解和调整自己的学习心理。这样,不仅可以使教师做到因材施教,而且可以为学生寻求到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同时改革教学评价体系、恰当运用教学评价。实践证明,正确地运用教学评价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更应坚持因材施教,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及时肯定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激励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自我检测、自我评价的能力,对自身学习过程中的情感、认知能力及行为能力作出合理的评价,让学生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不断地反思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从而使学生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四、教师系统指导,学生交流切磋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有一定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本人在每个新教的班级中都会适时开展专门讲座,介绍有关自主学习理论,帮助学生逐步构建自己的英语学习策略,形成自己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在每学期开学第一节课都要向学生介绍本学期教材,教学内容,教学的总体目标,特别提示学生在本学期中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学生需要哪些方法和途径。,同时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有意识的提示学生。这些都帮助学生增强了对课程及其学习和自我的认识,也有利于促成师生间就课程教学方面的沟通、交流与对话。
同时要求学生对自我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与交流,主要方法为有:
(1)个体学习日志撰写。要求学生记录自己平时的学习感悟、体会、得与失,包括对理解与表达的思维过程的回顾。学生可以根据听课、作业、考试等经常检测自己的学习心理状态和实际学习效果,找出可以发扬的良好习惯和有待改进的不足之处,分析原因,制定方案,不断调整、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学习策略。
(2)同学学习心得交流。学生大都处于同一年龄层次,他们有许多共同之处,让他们自己交流学习心得往往比老师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因此,本人每学期布置一两次学习方法与心得交流课,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学习心得,学习方法,同时也交流自己的困惑,共同解疑,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总之,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努力创造条件,对学生适当的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保证学生进行有效自主地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使学生真正“知学乐学善学”,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的,使新课程的精神和理念真正融入到我们的教学。最后,引用两句话来作为本文的结尾:
(1) 我国古代的一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英语教学研究文献中常引用的一句话:“Tell me and I forget; teach me and I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 learn.”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三角函数 学习能力
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曾就教师的功能和作用,提出了“解疑释惑明智”的精辟阐述。学生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对象,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活动的开展,其根本目的在于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素养。教育实践学指出:“不同阶段学生个体,其学习能力要求各不相同,一般呈现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的特点,学习能力要求会发生与时俱进的变化。”这就决定了高中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中,首先应根据新课改要求及学生学习实际,确定学生应掌握的学习能力,然后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锻炼和培养高中生的学习能力。三角函数章节是高中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分支”之一,高中生在学习三角函数知识点内容、解答三角函数问题案例、研析三角函数综合问题进程中,学习能力水平得到有效锻炼和培养。下面我结合三角函数章节教学活动,对高中生探究实践、创新思维、反思评析等方面学习能力培养进行了论述。
一、提供探析三角函数案例时机,培养高中生实践探究能力
动手操作,实践探索,是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提高素养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方法。探究性技能型人才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紧缺人才。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对高中生探究技能的培养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忽视探究性教学活动,轻视探究能力的培养,学生缺少探究实践的锻炼实际。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应将探究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教师在三角函数教学活动中,应该抓住三角函数的教学重点和学习难点,设置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案例,提供学生探析的锻炼实际,让学生在自我探究和教师指导中实现探究能力的有效培养。
如在“三角函数的图像”知识点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三角函数图像的性质内容,在新知教学环节后,向学生设置了问题:“函数y=2sinx(■≤x≤■π)与函数y=2(x∈N)的图像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S为多少?”此时,教师让学生自主进行探析问题活动,学生分析问题条件后认为:“本题应先画图,再根据三角函数的对称性,将封闭图形进行切割,拼凑成规则的图形求解,根据对称性知,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实际为一个矩形的面积,从而求得图形的面积为4π。”此时,教师向学生指出,设计正弦型函数、余弦型函数图像的问题,应首先要在脑海中浮现出正弦曲线、余弦曲线,其次正确地画出所需要的部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达到由形求数的目的。这样学生在自主探析三角函数的过程中,借助于教师的有效指导,探究实践能力得到有效锻炼,探究技能得到有效提高。
二、设置发散三角函数问题案例,培养高中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角函数章节作为高中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构建“要素”,它既是初中数学二次函数、正反函数的有效丰富和延伸,又是与高中数学其他章节之间有密切深刻的关系。数学内容的发散性特征同样在三角函数章节有着显著的体现。创新求异的思维能力,是学生智力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高中数学教师在三角函数章节教学活动中,应该抓住该章节的发散性特征,在问题案例的设置上多设置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的发散性问题案例,引导和指导学生开展思考分析活动,让学生在多样性的解题过程中,思维能力有效提高,智力发展有效进步。
如在“三角函数正弦运用”问题案例教学中,教师在该问题案例的教学基础上,采用一题多变的形式,针对高中生在上述解题活动的实际情况,设置了“在ABC中,已知A=45°,B=60°,a=42cm,解三角形”,“在ABC中,已知B=45°,C=60°,a=12cm,解三角形”,“已知ABC中,sinA∶sinB∶sinC=k∶(k÷1)∶2k(k≠0),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等问题案例。高中生在解析一题多变的问题案例中,对该问题案例解答的活动能够更灵活,思考分析该类型的方法能够更明晰和富有条理性。
三、开展辨析三角函数解题活动,培养高中生反思评析能力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总是在不断的总结、反思、提升进程中获得学习能力的提高和进步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总结辨析问题的活动,不仅是教师应该所担负的责任,而且是学生所具备的责任。高中数学教师在三角函数问题解答过程中,应将反思辨析问题案例作为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根据学生解题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设置某一问题案例的解答过程,采用教师评价、生生互评等形式,开展评价辨析三角函数问题解答的活动,让学生在有效辨析解题过程中,有效提高反思能力、评价能力。
如在“求f(x)=■+■sin■的最大值及取最大值时相应的x的集合”问题案例活动中,教师在学生解析该问题案例基础上,针对以往学生解题中存在的易错之处,设置如下解题过程:
解:(1)①■sin2x∈(0,1)sin2x∈(0,2),2x∈(2kπ,π+2kπ)(k∈Z),
f(x)定义域为(kπ,kπ+■),(k∈Z).
②x∈(kπ,kπ+■),(k∈Z)时,sin2x∈(0,1],
■sin2x∈(0■],log■(■sin2x)∈[1,+∞),即f(x)值域为[1,+∞).
③设t=■sin2x′t,则y=log■t;y=log■t单减为使f(x)单增,则只需取t=■sin2x,t∈(0,■]的单减区间,2x∈[■+2kπ,π+2kπ)(k∈Z),故f(x)在[kπ+■,kπ+■](k∈Z)上是增函数。
(2)f(x)定义域为(kπ,kπ+■),(k∈Z)不关于原点对称,f(x)既不是奇函数又不是偶函数。
(3)log■[■sin2(x+π)]=log■(■sin2x),f(x)是周期函数,周期T=π.
一、关于提出问题的教学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后者仅仅是发现和实验的过程,而提出问题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应该从培养、指导学生提出问题开始。
1.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
物理学习中可以提问的内容有很多,既可以对书本中“基本概念”和“物理思想方法”方面提出问题,也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现实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不同阶段,应该选择合适的提问内容,这需要分阶段,选内容,挑时机地进行培养。弄清物理概念是学生学好物理知识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把物理概念的内涵、外延以及与之相关的概念之间的关系作为教学的重点,要求学生仔细领悟、体会。但即使这样,有时学生还会在概念的理解上出错。如果在教师讲解后,启发引导学生从自己认识的角度并结合对概念的理解,提出一些问题,继而进行师生间的共同讨论,就能取得较好的教与学的效果。
2.维持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
对刚进入高中的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需引导他们先对常接触的内容和对学业直接有用的内容提问,以唤起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在培养的初期,教给学生对物理基本概念和物理问题的解决方面进行提问的方法是很有效的。
(1)建立“提问考勤制”:要求每周每生向教师必须提出不少于2个的问题,提问的内容是与当前物理学习有关的内容(作为对学生平时考核的依据之一,每提1个问题得1分)。有精彩的提问(精彩的标准主要由教师认定,可以加分),带到课堂与全班共赏评。提问的地点不限,如果在课上直接向教师提问也可以加分。教师做好记录,每周汇总一次。如果某周某生提问数少于2个,那么下周的提问权交给教师,该生成为被提问者,需回答教师的问题,通过后继续回到原来约定的规则。
(2)实施“提问考勤制”的效果:现行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注重设计高质量的问题,提出假设,并引导学生验证假设、解决问题,而忽视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及让学生在此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笔者采用的这种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关于实验教学
物理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任务。重视物理实验教学不仅是实现物理教学目标的需要,也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我们在物理教学实践中,还建立了“实验闯关制”。“实验闯关制”是教师根据物理实验的特点,制定相对应的指导方式和评价方案,以便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