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消费市场分析范文

消费市场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消费市场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消费市场分析

第1篇:消费市场分析范文

[关键词] 私家车 消费 市场

一、我国及成都汽车市场消费状况

据2007年中国轿车市场研究报告中的结果显示,2006年国内轿车市场全年实现产销388.34万辆和385.65万辆,同比增长40.9%和35.3%,出现了继2002、2003年之后又一次较大幅度的增长,年增长达100万辆。2006年成都市汽车保有量超过161万辆,其中大成都地区私人轿车保有量超过40万辆,每百户居民拥有私人汽车的比例高达22.8%,在全国范围内,成都市小轿车的保有量仅比北京和广州低,位居全国第三,预计到2008年末,成都家用轿车的拥有量将突破60万辆。成都的人均收入以及消费水平都远低于其他很多地区,但汽车消费却是火爆,这种地区收入水平不高,但汽车消费水平高的现象被称为“成都汽车消费现象”。

二、影响成都轿车消费市场因素分析

1.消费者消费观念超前。我国其他城市部分消费者购买轿车讲究价格与档次,却因收入的局限,形成较长的积累期,延缓了轿车市场的消费。成都大部分购车者注重的是拥有轿车后的生活享受,而不是用其品牌价格来标示身价。要买一定要买“好车”“名车”的炫耀性消费行为在成都人看来不值得提倡。由于成都人购车时对轿车的品牌并不太注重,成都街头行驶的也大多是经济型轿车,其中尤以价格低廉、小巧玲珑的奥拓车为最多。这种不盲目攀比高价位、高档次,量力而行,以适当消费享受为主的超前消费观念,既尽快完成了个人消费的释放,也营造出热烈的轿车消费氛围,刺激了更多人的购车欲望,形成了良好的消费循环。

2.宽松的政府消费政策。随着私人购车比例的增加,汽车消费政策对汽车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近年来,在成都汽车消费领域,成都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思想,设法降低私家车消费门槛,鼓励汽车消费,为百姓营造宽松的用车环境。成都既没有相对于上海、深圳等城市有限制小排量微型轿车在城区限行的规定,也没有像北京那样严格的排放标准,车市极具包容性,因此各种品牌在成都均有自己的生存之地。另外,成都公安部门还简化了用车的繁杂手续,车管所还专门开设了为团体、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以及为偏远地区单位汽车消费者提供上门服务等一系列买车后的便民措施。

3.低廉的用车成本。私车使用费是影响私车消费的重要因素。在经济水平较高的城市中,私车消费不温不火的往往存在高昂的私车使用费,如广州、上海、广州的停车费和上海的路桥费均为全国之冠,而成都的停车费以及路桥费相对则低很多。并且成都消费者在油价高涨时代仍可享受到相对较低的使用成本。这是由于四川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以压缩天然气替代常规汽油或柴油作为汽车燃料在成都相当流行。全市CNG汽车已占其公共交通车辆的80%以上,越来越多的私家轿车花费几千元进行了CNG改装。与使用汽油相比,压缩天然气的使用成本还不及前者一半。相对低廉的用车成本大大地刺激了成都私家车消费市场。

4.良好的销售网络。成都本地并没有上海通用、长安福特等实力强劲的生产厂商,硬件上少了在生产环节上与其他城市竞争的优势,但巨大的市场需求使得很多制造厂商把销售网络放在成都,完善的销售网络促进了私家车消费,形成了一个销售的良性循环。此外,成都还建起了西部汽车城、莱克汽车广场等大型卖场,与车市发达地区北京、广州出现的大卖场趋势十分相近。并且,目前成都拥有大大小小的汽车品牌“4S”店达50余家,汽车专业卖场近60家,世界知名豪华轿车授权商也有近10家,大量新的汽车品牌也计划进入成都开店卖车。

三、进一步完善成都私家车消费市场政策建议

尽管成都汽车市场需求十分旺盛,前景看好。但市场本身发展还存在信息不灵、展场档次不高; 经销商众多,市场显得零星分散,从而造成服务不到位、商家恶性竞争等问题,为此笔者提出了以下建议以期进一步完善成都私家车消费市场。

1.组建汽车销售集团,提升市场规模与档次。成都车市拥有与发达地区相同的良好基础和条件,消费市场潜力和土地资源的优势都可以与北京、广州媲美。但要实现与北京、广州同样发达这一目标,就必须首先解决成都汽车市场出现的零星分散问题,使之从从分散走向联合。笔者建议政府可以联合相关部门打造汽车销售集团或汽车销售市场带,规范成都轿车销售市场,提升轿车市场的规模和档次。

2.加快道路停车位等硬件设施建设。成都的私家车消费的火爆导致使得道路停车位等硬件建设跟不上汽车的消费速度。笔者建议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在道路交通建设、城市交通规划、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交通管理水平等方面加大力度,进一步促进汽车市场的消费,同时使私家车在短时间内大幅增加时,也能保证城市交通的有效运转。

3.提升车展层次,扩大轿车形象宣传。经销商应把车展作为刺激成都轿车消费市场的一个重要举措环节,在日益频繁的国内车展中,把握轿车产业发展的规律与潮流,抓住轿车的特色,从汽车的专业化角度开展宣传,通过更加专业化的汽车展览,丰富会展经济,扩大成都私家车消费市场。

参考文献:

第2篇:消费市场分析范文

一是从数量向质量的转变,我国居民原先对产品数量的需求正逐渐向对质量的需求过度。质量追求是未来消费结构变化的长期特征。在产品个性化需求方面越来越多,如住宅越来越注重舒适和美观,食品越来越注重绿色和安全,产品越来越注重多功能和高档化。二是从物质消费向精神消费的转变。在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物质消费向精神消费的转变是必然趋势。在物质生活资料得到保障之后,居民消费对于精神文化需求的比例必然会扩大,另外,娱乐休闲与旅游等相关文化娱乐产品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我国居民丰富精神文化的必然需要,精神生活消费的多种性和多层次性以及文化消费的增加,也是我国居民消费层次不断提升的重要表现方式。三是生存消费向发展消费的转变。在生存资源得到质和量的满足之后,我国居民在消费过程中必然会更多地关注跟自身发展相关的消费需求,会进一步加大对健身医疗保健和教育方面的投资,同时追求快捷交通和对称信息,提升自身发展水平。居民发展需求所带来的消费需求正逐渐成为我国消费市场的重要内容。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趋势变化对市场消费的影响

企业在市场营销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居民消费结构趋势的变化以及对市场的影响。围绕市场识别和市场评估两个方面进行市场营销机会的分析,结合市场需求领域的新情况和新变化,科学制定市场营销策略,确保市场营销策略的科学性和针对性。能否有效识别和寻求市场营销机会,对于增强企业市场发展能力具有关键作用。顾客作为微观市场营销环境的主导者,其消费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企业市场营销环境。企业市场营销部门应当牢牢把握结构变化趋势,进一步制定营销方案,切实迎合居民消费需求,依靠市场创新和产品创新,提高企业经营能力和持续发展水平,并将其作为企业市场营销机会分析的最根本出发点。围绕居民消费结构趋势变化进行市场分析,主要是从现存市场营销机会进行分析和从未来市场营销机会进行分析两个方面。本文将居民消费结构趋势的变化与市场影响相关率变量记为F,市场消费发展比率变量为C。根据增长效应理论,居民消费结构趋势变化对于市场消费发展的影响存在促进作用。因此,本文在构建模型时不仅包含市场消费发展比率的一次项,还纳入二次项,如模型(1)所示:C=α+F*β1+F*β2+εt(1)模型(1)中,α、β1、β2为参数,εt为随机误差项。一方面为了有效防止自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线性关系,提升回归结果,需要对样本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通过多重共线性检验可以发现,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关系,能够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的结果如表1所示。通过回归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现有的居民消费结构趋势的变化与市场影响之间的发展具有正相关关系,即提升居民消费结构趋势的变化水平,能够有效提升市场消费的发展速度,增强市场活力。

现存市场营销机会分析

进行市场营销机会分析和识别时,一般会按照营销手段和营销对象来进行,并将其转化为对于市场和产品结构的分析,实现市场产品结构的识别和分析,确保产品市场机会这一市场营销机构的核心地位。应当从供需现状来对营销机会进行分析。市场出清是市场营销过程中最理想的状态,但是在管理实践中,市场出清这一理想状态往往难以实现,因此在市场营销过程中,围绕居民消费这一消费市场,应当重点从结构、数量以及层次这三个方面来对市场供需缺口进行分析,并通过缺口分析进一步寻求市场营销的机会。当前居民消费结构正逐渐从大众化向个性化方向发展,对于同一产品个性化需求也是不一样的,尽管供需总量平衡,但是结构不平衡仍然会留下比较大的市场营销空间,对供需结构差异进行分析也能够从中发现市场营销的机会。围绕高中低三个市场需求层次,分层次分析需求状况,并有效查找需求空档,生产产品进行填补。重点关注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情况,一般来讲,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比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速度快,同时产品具有层次,差异也比较明显,城镇居民在消费上更注重个人偏好和高档层次消费。除此之外,还应当围绕市场细分进一步寻求营销空间,按照消费者需求层次和内容的不同,对市场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并根据不同产品需求的消费者所构成的目标市场,进行个性化的市场营销策略制定。围绕消费者生活方式、个性特点、购买行为、时效选择、购买方式,重点做好目标市场的规划,通过细分消费市场,进一步挖掘被忽视的市场机会。尤其是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呈现出越来越快的趋势。“吃穿用”的消费比例逐步下降,交通、娱乐、通信、体育等消费需求比例不断上升,正是基于这一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进一步细分出许多新的目标市场。细分虚拟产品和实体产品,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享受产品和食用产品,投资产品和消费产品这些不同的消费,有助于为产品营销提供更好的机会。对于同一类产品,也可以结合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进行差异化的分析和营销。通过差异化的市场细分,进一步增强营销的针对性,挖掘市场营销机会,对于增强企业市场营销能力和水平,提高市场产品占有比例,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未来市场营销机会分析

第3篇:消费市场分析范文

[关键词] 农村消费品市场 营销模式 渠道驱动型

现代企业的竞争,在营销上更多的体现的是营销策略的竞争。传统营销理论的经典是科特勒的市场营销理论,4P组合构成了其核心内容,对市场营销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刻影响。它以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和促销(Promotion)为中心形成营销策略框架,并以此作为企业一切活动的中心和出发点。4P组合无非是要求四个方面的策略具有内在一致性,也就是说各个方面能相互配合起来,相互促进而不是相互矛盾。在农村市场上,企业也根据不同消费品与市场也会采取不同的策略组合,在不同策略选举时企业考评的主要指标是不同,其中在农村消费品市场上主要有以下三种竞争形态。

一、以产品为核心的“1P+3P模式”

产品被放在4P的首位,可见其重要。不管我们在其它方面如何努力,产品仍然是营销工作的基础。首先我们要强调重要的是产品策略,而不仅仅是产品本身,产品策略也不仅仅是为顾客提供尽量高的性价比这么简单。以产品为核心的“1P+3P模式”就是首先有一个足以在市场致胜的产品策略。在农村市场上销售的农药,化肥,收割机等农用产品它们都是围绕以产品为核心,也就是主要以技术为核心,利用先进的技术与其他企业生产的产品进行对比,由于其产品本身的价值决定其必须主要以产品为核心才能提高它的竞争力。例如众多手机在农村市场上的角逐就遵循以产品为核心的策略。农村的信号网络要差于城市而且农民在用手机时摔、碰的概率要比城市人大的多,手机市场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而且价格大部分几乎抗衡,所以购买一部信号强而且耐摔的手机是大部分农民的共同愿望,当今大家都对国产手机能否跟国外巨头一拼心存疑虑,而事实也证明了国产手机与国外的相比差了一大截,大部分农民在更换或第一次购买手机时都大部分都选择诺基亚手机,他们靠的也是产品策略的成功,以及以产品为中心的“1P+3P组合”。

二、以推广为核心的“1P+3P模式”

对产品同质化趋势明显,利润空间较大而消费者对品牌知名度又较看重的产品,以推广为核心的营销模式应当是首选。保健品红桃K在农村市场曾经取得骄人业绩,厂家在农村推出的推广组合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以推广为核心展开营销就是综合运用广告、营业推广、人员推销和公共关系对消费者和中间商展开信息传播和促销。价格策略、产品策略、渠道策略都围绕促销而设计。在我家乡,一些知名度不高或没有知名度的产品,就是在终端用“人员推销+营业推广”的方式展开销售,具体来说,就是商场推销员用“买一送一”、“多买多赠”、“买产品中大奖”等手段拉动销售。终端推销人员的工资以及促销品制作、专柜费等往往是营销成本的大头。我发现,目前以推广为核心的营销模式有重心下移、产品类别扩大的趋势。

三、以渠道为核心的“1P+3P模式”

这种模式这一两年谈论比较多,又叫“深度营销”。这种营销模式下,工作的重点是深化客户关系,把渠道工作做扎实。因为以前的营销模式大多是广告运作加总,厂商对渠道缺乏控制力,现在则要求业务员把工作做到终端,所以叫深度营销。农村市场由于区域广阔,销售网点分散、市场覆盖率低、服务效益低,一直是制约企业开拓农村市场的主要障碍。因此建立完善的乡镇网络销售体系,也成了能否成功开拓农村市场的关键因素。在以渠道为中心的营销体系中,企业有强大的市场控制力,可以此为基础深度开发、“精耕细作”,进行产品、价格和促销各种变化与策略组合。从企业发展角度来看,建设好营销渠道网络,企业的相关产品也能借助于这张网走向终端市场,这就为企业的多产品、多元化发展奠定强有力的市场基础。“精耕细作”使公司更加贴近市场,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对于新产品的上市可以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十分顺畅达到区域内各个零售点。而经销商在稳定的区域内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同时也提升自身的“商誉”,典型的“双赢”模式。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发现产品驱动型、推广驱动型、渠道驱动型营销模式具有以下区别(如表)。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第10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34(6)

[2]关大为:农村市场营销渠道模式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科技大学,2003

[3]汤同刚:农村市场经销商的选择和管理.省略.2006~05~20

第4篇:消费市场分析范文

(一)女性消费市场扩张受阻,美丽产业商机难觅

金融危机爆发前,女性消费市场的特点比较突出:在新的消费品出现时,对于原有消费品的冲击并不明显。近二十年的女性消费热点从服装、化妆、美容,到瘦身、整容等不断发展,但是新热点的出现,对前者并不会产生冲击,甚至有着相辅相成的效果。比如最先兴起的美容业,并未受到后来风生水起的瑜珈馆的影响,有的店铺甚至合而为一,为顾客提供多种选项服务,生意可谓一个好字了得。但是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女性消费市场与其它消费市场的差异性减少,美丽产业深受打击:过去烽烟四起的减肥大战,现已偃旗息鼓;化妆品市场虽然把概念炒得风风火火,但依旧难以像过去般吸引美女们的关注。美丽产业随同家电产业、汽车产业等等一同陷入了从未有过的低迷,商机飘渺转瞬而去。

(二)女性作为家庭消费主力呈现疲弱乏力

女性在消费市场中的地位比较特殊,比如已婚女性,她们除了关心美容化妆减肥瘦身产品之外,柴米油盐牙膏洗涤等家庭日常生活用品也与她们紧密相关。与此同时,对于今时今日的女主人来说,也参与了家用电器、小轿车、商品房等这些家庭耐用品的购买(甚至有部分女性掌握了这些家庭耐用品的购买决策权);另外,她们还是儿童用品、老年用品甚至是男士用品的主要购买者。对于未婚女性而言,她们也是消费群体的主力。因为年轻女性消费者有可能是一人花多人挣的钱,从自己到父母,再波及男朋友和其父母。可以说女性消费在整个消费市场中处于主力地位。在金融危机的经济环境下,作为消费主力的女性消费者,她们勤俭持家的消费心理占据了上风:美丽产品筛选货比三家,日常用品选购精打细算,家庭耐用品的购买追求质优价实。这种心理牵制了购买行为,由此导致女性消费市场疲态加剧。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金融危机在对女性消费市场和美丽产业予以重创的同时,城市女性现代服务需求却呈现增长趋势,健康服务、咨询服务、

教育服务、婚庆服务、金融保险服务,已悄然成为目前城市女性现代服务消费呈现扩展的5个新领域。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女性消费市场营销的战略思路

(一)在营销体系中分析研究不同年龄层次女性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二)营销战略从品牌效应回归到产品品质

金融危机以前,企业对女性消费市场的营销策略主要是“品牌效应”:广告轮番轰炸,明星处处亮相,与此同时把高昂的广告费用直接打入产品价格。在金融危机经济环境下,女性谨慎的消费行为,导致女性消费市场的品牌推广策略受阻,产品的品牌效应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所以,企业的营销策略必须从品牌效应回归到产品品质上来:把原本用于广告制作的费用转投入到提升产品的品质当中,通过产品的品质赢得市场,这才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新思路。

(三)充分提升产品性价比

1.在产品价格和产品质量方面多考虑消费者的利益。产品不变,价格上给与消费者更多的实惠;或者价格不变,但在产品品质方面给与消费者更多的利益,如加大产品规格等。总之,围绕如何提升产品性价比做文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产品销售量,提高目标顾客的忠诚度。

2.促销注重实用性。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消费者的购买焦点主要在产品本身,所以,充分提升产品性价比是吸引消费者购买的最直接方法。即使需要进行促销,在赠品的选择上一定要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比如选择生活必需品作为赠品,这样就可以帮助消费者减少其他开支,更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四)大力开展社区服务,拓展女性市场空间

尽管金融风暴抑制了部分女性的消费欲望,但是消费刚性需求仍然存在。比如,小区健身、教育辅导服务以及社区医疗门诊等。因此,根据城市女性对于社区服务的多种需求,大力开展社区服务,拓展女性消费市场空间。

三、笑傲危机开拓女性消费市场的营销策略

(一)积极调整企业发展战略

金融危机对女性消费市场虽是“寒冬”,但是企业不必对此反应过度,而应潜下心来冷静分析目前的经济环境、经营风险;分析女性顾客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制定能有效规避金融风暴并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营销策略;对企业内外部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进行重新评估合理配置。在女性消费市场疲软的特殊经济环境下,企业亦可适当放缓脚步,以静制动,适时出拳。

(二)打破传统思维,将“三八妇女节”演化成“美女月”开展营销活动

按照以往商家常规的营销思路,尽管女性是商业消费的主力,但“三八妇女节”一直被视为排在“春节、国庆、五一”等“一线节日”之后的“二线节日”。然而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面对内需不畅、市场低迷、女性消费市场“保增长”越来越严峻的形势,应该打破传统,将单一的短时间节点型促销的“三八妇女节”赋予更多的内涵,比如将“妇女节”演化成“美女月”来进行主题促销。将过去处于“二线节日”的“三八妇女节”升格为“一线节日”展开营销活动,也不失为金融风暴下女性消费市场的突围之道。

(三)实施两大新型营销模式

1.体验营销模式

(1)社区体验模式是指企业在社区开办产品的顾客体验连锁店,免费给顾客体验产品,经过一段时间后根据顾客需求销售产品。该营销模式主要是让顾客充分接触产品,在亲身体验产品的基础上产生购买欲望。所以,即使产品价格不菲,消费者的购买欲仍然很高,甚至令消费十分谨慎的女性消费者在有意无意间成为产品的广告传播者。比如“喜来健”、“国康”等企业成功营销。

(2)家庭体验模式是指以家庭作为体验产品单元的营销模式。该模式整合了社区体验销售模式的优点,避免了社区体验营销成本高的缺点。比如对家庭保健类产品的销售,企业可以通过在社区开办服务站筛选目标顾客,然后以超低价用租赁的形式让顾客把产品带回家体验。这就等于将产品体验活动由企业体验中心搬到了顾客家中,减少了建店费用和员工工资等成本。企业每月只需举办一场主题会议,有机结合会议营销的现场效应,即可充分调动顾客的购买积极性。

2.健康管理营销模式

该模式最早产生于美国,是伴随保险业的发展而产生的行业管理模式。在我国,这种健康管理营销模式可以运用于女性消费市场的美丽产业中,使其成为金融危机环境下女性消费市场的有效营销方式之一。女性消费者特殊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她们在任何经济环境中,包括经济环境极不乐观的金融海啸中,她们中的大多数仍然是一如既往地注重美貌注重健康,尤其是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知性女性。所以企业应该紧紧抓住这一很有潜力的消费群体,根据她们的消费心理,在美丽产业中加入保健产业元素,使女性消费与健康检测、健康疗养、健康指导、健康产品、健康服务等有机结合。企业在营销形式上也要注意整合其它营销比如会议营销、体验营销等形式的优点。

参考文献:

[1]女性消费五领域扩展危机当前担忧五件事.工人日报.

[2]华坤女性指导中心与华坤女性生活调查中心.我国(城市)现代女消费新趋势——2008’中国城市女性消费状况

[3]丁凯,周颖.女性主宰新消费浪潮.

第5篇:消费市场分析范文

关键词: 大众游泳; 消费市场; 调查与分析; 莆田市

1.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莆田市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游泳作为一项很好的大众健身运动, 在莆田市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莆田,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现辖荔城区、城厢区、涵江区、秀屿区和仙游县。人口306.97万人,陆域面积411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1万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534.5公里,莆田虽然作为沿海城市,但莆田市游泳场馆较少,游泳的普及率偏低。据相关资料统计, 在体育消费投资项目上, 莆田居民消费较大的前3 项第 1 是篮球 第2 是游泳, 第3 是羽毛球。游泳是一项适宜于各类人群健身娱乐的体育运动项目, 也是奥运会比赛中金牌数量最多的竞技比赛大项之一。因此, 研究莆田市群众游泳消费现状, 对于服务游泳健身、游泳场馆经营具有现实意义。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 1 研究对象:本研究的对象是莆田市大众游泳消费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调查对象是莆田市游泳场馆的消费者, 并按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进行调查。

2. 2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 查阅各种有关本课题文献资料, 收集相关的背景材料。 问卷调查法: 在莆田市发放问卷1 00 份, 回收100 份,回收率100%。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 1 莆田市大众游泳消费概况

对于莆田市体育消费经常选用的锻炼手段来说, 游泳、球类、健身操( 舞) 等这些对技术、场地要求较高的项目, 是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常选用的健身手段。莆田市现有莆田市体育中心游泳馆、凤凰公园游泳场地、延寿溪游泳场、天妃温泉大酒店、莆田市游泳场馆经营方式不一, 地区分布不均, 规模大小不尽相同, 层次差别较大; 有嬉水、游戏及特色服务的就更少。在所有的游泳场馆中, 经营情况较好的是凤凰公园游泳场、延寿溪泳场所、等一类面向大众开放的较大型游泳场所,,其他游泳场所都设在一些高级饭店、宾馆内作为辅助配套设施和高档休闲运动场所、富人居住小区等场所,它们的面积都不大, 并且由于消费昂贵,只能满足少数人的需求。游泳场馆的开放方式有两种方式, 分别是不分场次、分场次, 每种方式各有其优缺点, 适合不同规模和位于不同地方的游泳场馆。游泳场馆全年开放的占2% , 这主要是由于莆田市的气候原因, 室外游泳池冬天无法开放, 冬天室内游泳馆开放的也基本没有利润, 仅能维持维修、消耗、甚至入不敷出。莆田市游泳场馆在分布上呈现城乡不均。莆田市的几家游泳场馆, 由市中区向郊区之间渐减, 郊区虽然人口密度递减, 但地域面积渐增。

3. 2 莆田市大众游泳消费人群调查

据问卷资料的数据统计, 消费者的性别结构情况是: 男性消费者63人,占63% ,女性消费者37人,占37% 。女性游泳消费者比例略微偏低, 游泳消费者男女比例为 1.7: 1, 消费者年龄结构情况是: 18 岁以下青少年和儿童 23人,占23% ; 18~ 40 岁的人59人,占59% ; 41~ 60 的12人,占12 % ; 60 岁以上老年人6人,占6% , 消费者学历结构情况是:大专学历 21 人,占21% ;本科学历47人,占分47% ; 硕士以上学历13人,占13% ; 专科以下学历29人,占29% , 消费者职业分布: 在所有职业中,学生占总数的21% ,专业技术人员占总数的13% ; 商业服务业人员占总数的11% ; 然后依次是公务员占6% ; 经理占7% ; 外资职员占4% ; 私营企业家占9% ; 个体工商户占14% ;产业工人占3%;其他职业的消费者占12%

3.3 游泳消费的满意程度调查

消费者的满意要求是多方面的, 如产品满意、形象满意、价格满意、服务满意等, 最终是为了心理满意。学习理论认为消费者在购物中学习经验, 因此下一次还可能买它, 出现重复购买的局面。如果产品达不到预期的标准, 就会引起认知的失调。这种失调使消费者感到不满意或不舒服, 进而影响其下一次购买活动。

3.4消费价位情况和诱因

消费价格是消费品价值的体现,消费价格受人们对体育商品功能的认识与需要、经济发展状况、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承受能力、人们对某种体育活动的偏爱、比赛规模和场馆大小、群众闲暇时间的多少、成本、竞争、法律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莆田市游泳消费的单次价位从10元以下到100元以上不等,游泳消费者单次消费的标准根据自己经济实力也不同,具体情况如下:家庭月均收入2000元以下的消费者在单次消费10元以下人中有18人,占了该消费层次总人数18人的全部。家庭月均收入3001~5000元的消费者在单次消费10~30元的人中有45人,占该消费层次总人数56人的80.36%,家庭月均收人5001~ 10000元的消费者在单次消费51~100元的人中有12人,占该消费层次总人数35人的34.28%;家庭月均收人10000元以上的消费者在单次消费100元以上人中有12人,占了该消费层次总人数12人的全部。这说明单次消费价位高低选择与家庭月均收人基本上是成正比例的,即高收入家庭选择高层次消费,低收入家庭选择低层次消费,莆田市游泳消费比较理性。游泳消费者产生需求和动机后,会想办法获取信息,了解场馆的情况。媒体介绍和广告、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传递、游泳场馆本的实力都会对消费者产生诱导作用。

4 结论与建议

4. 1 结论

1.莆田市游泳消费者男女性别比例差较大, 学历层次较高, 家庭月均收入主要集中在2 000~ 5 000 元, 青年、中年居多, 大部分泳龄在三年以上。

2.莆田市游泳消费场馆较少, 并且场馆之间规模质量相差较大; 游泳场馆分布不均, 结构性不足比较明显。

3.莆田市游泳消费者健康投资意识薄弱, 消费观念比较保守, 游泳消费参与率低; 游泳消费呈现较强的季节性消费特征。

4.影响莆田市游泳消费五个主要因子分别是服务因子、人文因子、观念因子、经济因子和时间因子, 其中, 服务因子是影响莆田市游泳消费最重要的因子。消费者最不满意的是卫生、设备简陋与场所少、安全措施不完善。

4. 2 建议

1.游泳场馆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 紧跟市场需求, 提高服务质量, 拓展服务范围, 增加消费项目, 尽最大努力解决消费者反映强烈的游泳池卫生问题。各游泳场馆要针对自己的实际制定门票价格, 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价格机制, 适应更多消费者需要。

2. 莆田市游泳消费市场要加快向产业化推进,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积极利用现有场馆条件, 把握消费者意愿积极开发潜在市场。

3. 政府要对游泳场馆建设加强宏观指导, 新建游泳场馆要与城市发展 、人口增长相辅相成, 政府还要加强游泳健身的社会引导和宣传, 营造良好的氛围

参考文献

[1]牟利明;威海市大众游泳运动开展现状调查和发展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第6篇:消费市场分析范文

[论文摘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以上海市房地产消费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定性定量的分析诸多影响上海市消费者购房决策制定的因素,并从把握消费者心理的角度对房地产市场营销提出建议。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房地产行业也蓬勃发展,已成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房地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逐步走向成熟,上海作为国际性大都市更吸引了世界各地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投资,房地产价格不断飙升。但经历了多次宏观政策调控之后,2007年底至今,房地产市场消费者持币观望心态日益明显,新房及二手房的交易数额不断走低。从营销手段来看,仅仅靠重金投入举办大型推介活动,大规模投放广告等方式已经很难收到良好的营销效果。现阶段的房地产营销只有从项目策划阶段开始就准确把握消费者心理开发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房地产产品才有可能完成预期销售目标。

一、上海市房地产市场消费者特征

心理活动是人的头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是各种信息在人的头脑内进行整合后,形成意识,并以言语、动作和活动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反射过程,因此,消费者心理对购买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房地产市场具有区域性特征,因此不同城市的房地产消费者在选择住房的过程中有其不同的心理特点,本文以上海为研究对象,采用市场调研法,收集了从2007年1月到2008年7月的房地产市场消费者心理调查数据。调查对象为在上海居住3年以上并已在上海购房或打算在1年内购房的准购房者,共获得调查问卷5000份,经电话核实其中有效问卷为4500份。调查内容包括 购房者基本特征、 购房者购房要求和购房者购房行为及习惯三个方面。购房者基本特征包括被调查者年龄、职业、家庭收入、性别等个人基本情况;购房者购房要求包括房型、区位、建筑形态、价格等因素;购房者购房行为习惯包括房款支付方式、购房影响因素、房地产品牌影响力、对未来房地产市场的预期等因素。本文以定量研究为主,定性研究为辅分析了诸多影响上海市消费者购房决策制定的因素,并从把握消费者心理的角度对房地产市场营销提出建议。通过调查分析,上海市房地产市场消费者心理具有以下特征:

(一)购房者年轻化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购房者年龄处于26-35岁之间的比例最大为42%,其次是处于36岁-45岁之间的购房者,占购房总人数的25%,55岁以上的购房者比例最低仅为5%。结合其他问卷问题进行分析,26-35岁之间的购房者大多收入良好,职业以企业管理层、医生、教师、自由职业者为主,具备良好的经济条件,其中63%的被调查者是首次置业,37%的被调查者在上海拥有一套以上的房产。相比26-35岁之间的购房者,36-45岁购房者的二次置业比率明显上升,达到58%。对于55岁以上的购房者来说,贷款门槛高成为制约他们置业的最主要原因。

(二)高学历购房者比重增加

购房者中专科学历所占比例最高为30%,本科为28%,硕士及以上学历15%,此比例除受到中国人口学历组成的金字塔形结构影响之外,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结合年龄统计进行分析,专科学历中年龄位于36-45岁之间的占总人数的64%,以上海本地居民为主。本科学历中年龄位于26-35岁之间的比例稍有提升,上海本地居民的比例略微下降。硕士及以上学历中26-35岁购房者比例与本科学历中此年龄段比例基本相当,但上海本地居民的比例大幅下降,他们当中大多数都是“新上海人”,其中包括本地高校毕业留沪人员,外地或国外赴沪就业人员等,从统计结果来看,这些人大多年纪轻、收入高,逐渐在购房者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

(三)单身购房者期待受到重视

与传统观念中所认为的不同,购房者不在单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购房行为,越来越多的单身人士加入到购房者的行列中来。调查显示,大概有38%的购房者为单身。这些单身购房者需求大大多是总价低、面积小、功能完善、交通便捷的房地产产品。

(四)房型与住房面积受购房者关注

在参与调查的购房者中,三室二厅的需求比例最高为33%,三室一厅为20%,其次为二室二厅和二室一厅,分别为17%和15%。购房者心目中合适的住房面积为80-130平方米。相当比例的住房者参与问卷调查的过程中反映了对目前市场房型的不满,住房面积越来越大,总价越来越高,面积房型都合适的住宅产品越来越稀有。

(五)多层住宅受欢迎

52%的被调查者表示希望购买多层住宅,30%希望购买小高层,独栋别墅项目占比例最小,仅为5%。与上世纪90年代末、本世纪初消费者青睐高层住宅的情况不同,更多的被调查者认为,多层住宅让消费者享受更加轻松的居住氛围,更宽阔的草坪和更低的人口密度。

(六)多种因素影响购房决策

影响购房决策最重要的指标为总价,约有30%的被调查者表示房屋总价是影响购房决策的最重要的因素,其次地段约占被调查者总人数的20%,关注社区环境和交通状况的受访者皆为14%左右,还有少数被调查者提到了物业管理、升值潜力、房屋年代、区域生活配套等因素。从数据分析中发现,房屋总价依然影响消费者决策的最重要因素。大多数关注地段的被调查者表示考虑到出行成本、房屋升值等因素,地段成为他们选择房产时不得不考虑的因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区域生活配套的关注程度非常小,大约只有2%左右,这也解释了上海市郊区一些区位配套及其不完善的房产热销的原因,大多数消费者认为配套不完善仅仅是暂时现象,随着区域发展、市政设施完善,区位配套程度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

(七)付款方式随年龄变化

被调查者中,年龄在26-35岁之间的购房者中70%左右选择按揭购房,55岁以上的购房者多选择一次付清和向亲戚朋友借款。除了银行贷款制度的制约外,通过访谈发现,理财观念不同也是这种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

(八)投资性购房者比例下降

通过比较2008年1月之前与之后被调查者的购房目的发现,随着各项宏观调控制度的出台,投资性购房者的比例出现相当幅度的下降。2008年之前以投资为目的的购房大约占购房总人数的27%左右,而2008年之后投资购房者比例下降了约10个百分点,有投资需求的购房者也多数选择持币观望。

(九)对房地产市场的预期走低

通过对比2008年前后的数据发现,2008年之前,约70%的购房者认为上海市房地产价格将大幅上涨或小幅攀升,2008年之后的调查数据显示只有30%左右的人认为房地产价格未来将走高,约30%的人认为房价将走低,其余受访者选择未来房价走势不明朗。

(十)上海消费者对区域无明显偏好

与通常认为的不同,黄浦、徐汇等中心区域并没有受到购房者的额外青睐,选择在各区域购房的消费者数量大致持平。究其原因,上海市交通状况不断改善,出行时间不断缩短;郊区拥有更高的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且房价普遍较低。

二、提出建议

上海市房地产市场消费者心理呈现出以上特点,在市场营销过程中,把握消费者心理特征无疑将取得更好的营销效果。本文试从把握房地产消费者心理的角度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营销提出以下建议:

(一)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必需全面细致地进行调查,把握需求信息尤其消费者心理信息分析

这一工作要摸清消费者喜欢什么样的产品,具有哪些消费习惯,消费者有怎样的审美观念,对产品有哪些特别的要求等,然后根据消费心理合理地进行产品定位。开发商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建造过程中使用哪此工艺等都必须围绕消费者心理需要展开。

(二)要善于从众多消费者多样性的消费心理中提炼具有共性的心理特点,准确地进行客户定位

从目前我国房地产的发展来看,房地产营销还没有到针对个人心理需要“量身定制”的程度,而往往是针对一批消费者开发一批产品。消费者心理需求各种各样,但是在某一层次的消费者中还是存在着带有共性的消费特点,如何把这些带有共性的心理提炼出来,贯穿到房地产再生产的整个过程中是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只有将共性心理提炼出来,营销人员才能准确地把准潜在的消费群体,实施客户定位。

(三)实施名牌战略,进行形象定位

名牌战略就是企业通过对自身的产品、管理、服务、商誉等进行宣传,让消费者对企业品牌产生良好的印象,并形成习惯性消费心理的过程,它不仅仅是利用某一方面信息对消费者实施影响,而是通过多种“良性”信息对消费者心理进行长期影响。

(四)通过有效的营销手段和营销技巧影响消费者惯有的消费心理,诱导其形成购买决定

房地产营销人员科学地运用一些营销技巧(如营销人员细致地服务、详尽地讲解等),同样可以与消费者形成心理共鸣,促成交易。

参考文献:

[1]尹志东,成都市主城区住房需求结构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2]张晓斌、张声东,试论我国房地产开发的项目策划模式[j].国外建材科技.2004年02期.

[3]万浩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结构和行为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4]邹高禄,成都市商业房地产市场需求敏感性因素分析[j].资源与人居环境. 2004年05期.

第7篇:消费市场分析范文

【关键词】 液态奶 人均消费量 销售渠道

一、中国液态奶消费市场特征

1、液态奶消费量的变化特征。城镇居民人均液态奶消费量稳定,市场正处于成熟阶段;农村居民人均液态奶消费量高速增长,市场处于成长向成熟过渡阶段。中国城镇居民液态奶消费量从1995年到2003年的9年间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状态,人均消费量的平均增长速度高达19.4%,在2002年达到最高增长速度31.7%。但是2003年后人均消费量开始处于稳定状态,以往的高速增长趋势消失了。因此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液态奶消费量的变化趋势表现为一条S曲线,目前正处于曲线最高位置的水平部分状态,具体见图1。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可以推知中国城镇居民液态奶消费在1999年之前处于导入阶段;从1999年到2003年之间处于成长阶段;自2003年后开始进入成熟阶段,目前正处于需求稳定阶段,这个阶段可能会持续一个较长时期。中国农村居民液态奶消费量从2000年到2005年的6年间一直处于超高速增长状态,人均消费量的平均增长速度高达41.4%,在2005年达到56.4%的增长速度后增长速度开始下降,到2007年时增长速度降为14.1%。因此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液态奶消费量的变化趋势正处于曲线S第一个拐点后的上升部分位置,具体见图2。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可以推知中国农村居民液态奶消费在2005年之前处于成长阶段;从2005年到现在处于成长向成熟过渡阶段,这个阶段可能会持续一个较长时期。

2、液态奶消费市场的地区特征。经济发达地区和乳业资源丰富地区人均消费量最高,城镇地区远远高于农村地区,但农村地区人均消费量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城镇地区。中国液态奶的消费市场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经济发达且营养观念较强的地区人均液态奶消费量、人均消费支出和液态奶的销售价格都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如北京、山东、上海和天津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量、人均消费支出和液态奶的销售价格均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消费量。同时在奶业资源丰富的地方,如青海、新疆、甘肃、宁夏和陕西等地人均消费量也明显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是销售价格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具体情况见表1。此外中国液态奶人均消费量的地域特征在城乡之间表现得更加显著,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量在2000年是农村居民的62倍,随后差距在逐渐缩小,但是2007年二者的差距仍然达到11倍。目前城镇居民的消费量正处于稳定状态,农村地区消费量处于高速增长状态,因此城镇液态奶市场处于成熟阶段,农村市场处于成长向成熟过渡阶段,具体情况见表2。

3、液态奶销售的渠道特征。中国液态奶主要有便民商店、超市、批发市场、超大仓储、集贸市场、百货商场等七个主要销售渠道,从2000年到现在其销售渠道结构处于持续变化之中。2000年通过便民商店和集贸市场销售的液态奶占所有渠道销售量的比例分别为50.78%和12.55%,是所有渠道中所占比例排在前两位的渠道,但是随后的8年通过这两个销售渠道销售的液态奶所占比例持续下降,到2007年时只有16.7%的液态奶是通过便民商店销售的,通过集贸市场销售的液态奶的比例更是下降到3.4%;相反从2000年到2007年通过超市和超大仓储销售的液态奶占所有渠道销售液态奶的比例分别从14.7%和6.19%持续上升到23%和29.3%。目前销售渠道结构中比例最高的是超大仓储为29.3%,超市第二为23%,便民店第三为16.7%。具体销售渠道结构变化见图3。

4、液态奶销售的价格特征。中国液态奶销售价格可以分为6个档次,不同价位液态奶销售量在所有液态奶销售量中所占的比例也处于持续的变化之中。2000年时销售比例最高的两个价位分别是高于2.5元/500克和处于1.8元/500克―2.5元/500克的液态奶,二者在液态奶销售量中所占的比例分别达到41.34%和31.47%。整个高于1.5元/500克的液态奶的销售比例达到96.37%,低于1.5元/500克的液态奶销售比例只有3.62%。到2007年时高于1.5元/500克的销售比例下降为45.6%,低于1.5元/500克的销售比例上升为54.45%。因此,从2000年以来整个液态奶的销售价格结构处于向低端化的转变之中,具体情况见图4。

5、不同形式的液态奶产品的销售量变化特征。中国的液态奶主要有巴氏奶和UHT奶两种产品形式,自2000年以来这两种产品销售量的比例结构也发生了反向变化。2000年巴氏奶的销售比例高达85.83%,随后不断下降,到2007年时已下降为24.1%;相反,2000年时UHT奶的销售比例仅仅为14.17%,随后不断上升,到2007年时比例上升为75.9%。

二、中国液态奶消费的影响因素

1、收入水平。收入水平是影响中国液态奶消费的主要因素。一方面人均收入水平对液态奶消费的影响在时间序列上得到印证,即液态奶的消费量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具体数据见表2;另一方面收入水平对中国液态奶消费的影响在城乡之间和不同收入水平城镇居民之间也得到充分反映。从2000年以来,中国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一直是农村居民2倍以上,且城市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快于农村居民的增长速度,因此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差距呈逐渐扩大的态势。同时城乡居民人均液态奶消费量之间也存在着较大差别。从2000年以来,城镇居民的人均液态奶消费量一直维持在农村居民的10倍以上,具体情况见表2。城乡之间收入差距与液态奶消费量差距的一致性表明收入水平对液态奶消费量的影响是明显的。除了城乡居民之间的液态奶消费量差距与收入差距相一致外,城市居民间的液态奶消费量也因收入水平的不同而不同,高收入阶层的液态奶消费量比低阶层的消费量高,见表3。城市居民不同收入阶层间液态奶消费量的差距也表明收入水平对液态奶消费量有着很大的影响,而且二者之间为正相关关系。

2、消费习惯。消费习惯是影响中国居民液态奶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中,乳品往往被看成婴幼儿的食物,一旦过了婴幼儿期,则应以其他食物为主食才更有利于成长。因此,对大部分中国人而言,只是婴幼儿时期体内乳糖酶较多,可以把乳品中的乳糖分解以利于吸收。但由于以后不再饮用乳品,体内的乳糖酶含量逐渐降低,使得大部分成人后的中国人既不习惯乳品的膻味,也易出现乳糖不耐症,从而导致他们不偏好乳品。但是中国年轻一代消费者没有明显乳糖不耐症而且有饮用牛奶的习惯,因此青年消费者的液态奶消费量较高;同时酸奶是经过发酵的,所以适合大部分中国居民饮用,因此随着居民收入和家用冰箱拥有量的增加,酸奶的消费量快速增长。

3、营养知识和保健意识。营养知识对居民液态奶消费行为有较大的影响。现代科学证明,乳品是营养最全面的食品,对改善居民的营养、平衡膳食结构、补钙和增强体质均有重要的作用。但部分缺钙的中国人由于不知道这一点,往往花大量的钱购买价格昂贵的补钙药品,也不去饮用价格适中的液态奶。在每年的“国际牛奶日”,各大中城市举行了“奶与人类健康”的宣传活动,向广大市民宣传乳品的营养价值,使部分城市的液态奶销售陡增20%―30%,反映营养知识对居民的液态奶消费行为有较大的影响。

4、质量。液态奶质量是影响液态奶消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这一影响在三聚氢胺事件中得到充分的证明。因为许多国内乳品企业都存在三聚氢胺问题,所以消费者在三聚氢胺事件暴光后大幅度减少国内企业生产的液态奶的消费,直到现在为止消费者的信心都没有完全恢复。因为消费量急剧下降,使得许多大型乳品企业的现金流中断而陷入经营困境。但是国外乳品企业的产品质量没有出现突出的质量问题,所以国外乳品企业生产的液态奶受到广大的消费者青睐,销售量迅速上升,尤其是国外乳品企业生产的高质量液态奶的销售量和价格都大幅度同时上升,显示出液态奶质量对消费的巨大影响。

5、购买的便利性。购买的便利性对液态奶消费也有影响。在大中城市,从各种大小商店、超市、乳品销售点到街边小摊都有冷链设备,所以广大居民可以随时随地从这些地方购买到液态奶,不仅如此,国内的乳品大企业如三元、光明、伊利和蒙牛等公司还为居民提供网上订奶、电话订奶和送奶服务,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喝到所需的液态奶。但对于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的居民而言,因为没有十分完善的冷链系统,购买各种需冷藏的液态奶就没那么便利了。这种购买便利性的不同对液态奶消费的影响,在省会城市与地级市、县级城市居民的液态奶消费量的差异上得到一定的反映。

6、价格。液态奶价格对液态奶消费量的影响总体上表现为二者间为一种负相关关系,且影响的大小因不同消费者群体而异。对婴幼儿、老人、病人、孕妇等必需消费群体,液态奶价格对需求影响不大;对收入水平较高的消费者,因乳品消费支出只占其食品消费支出的一个较小比例(2007年为0.67%),所以液态奶价格对他们的消费量也无多大影响;但对收入水平低的居民来说,液态奶价格则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其需求价格弹性达-2.14(CIAT,2000)。

三、研究启示

第一,液态奶是一个乳品中的产品类别,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液态奶会存在一个较长的生命周期,其销售会在成熟阶段停留较长时间。但是具体的产品形式表现出标准的生命周期形状。因此,液态奶会存在一个较长的生命周期,但是UHT和巴氏奶则会依次进入衰退期,这意味着新形式的液态奶会逐渐取代现有两类产品。正如巴氏奶进入衰退期后为UHT奶所逐渐取代一样,新的液态将会取代UHT奶。第二,液态奶消费市场的区域特征表明乳品企业必须选择自己的目标市场,并且必须进行目标市场的时间上的战略组合以维持持续成长。经济发达的主要地区和城市目前应该通过营销策略加以稳固以便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充沛的现金流,经济次发达的二三级城镇地区应该投以大量资金使其从成长阶段进入成熟阶段以便为企业的成长提供新的增长点,在更远的将来可以在二三级市场处于成熟阶段时向农村市场提供开拓资金。这样从地理区域上的战略规划可以帮助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把握战略方向。第三,不同价格的液态奶销售量所占比例的变化表明液态奶已经从以往的主要面向中高收入群体的营养品向普通大众的食品转变,乳品企业必须通过实现大规模生产以规模经济获得降低价格的能力,因为大众食品必须靠大众化的价格才能获得竞争力。第四,不同销售渠道的液态奶所占比例的变化表明液态奶已经从早期的零食性产品向日常性食品转变。企业必须加大超市或大型仓储的市场占有率,这表明企业必须通过促销,尤其是广告投资增加自己品牌的知名度,必须通过质量和安全性提高自己品牌的美誉度和顾客忠诚度。因为日常食品的广告弹性较大,这就是中国液态奶企业经常争夺央视标王的原因。

(注:本文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06CJY

028)和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人才基金项目的资助。)

【参考文献】

[1] 何玉成:中国乳品企业“价格战”与市场绩效分析[J].中国物价,2009(8).

[2] 何玉成:中国乳品企业“数量战”与市场绩效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9(11).

[3] 何玉成:乳品企业进入阻挠行为与市场绩效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5).

[4] 何玉成:乳品企业研发竞争行为分析[J].当代经济,2009(11).

[5] 何玉成:中国乳品市场进入壁垒与产业发展[J].农业技术经济,2004(3).

[6] 何玉成:中国乳业产业组织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5(5).

[7] 中国奶业年鉴[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第8篇:消费市场分析范文

侧重消费品企业

从鼎晖过去的投资案例看,消费品行业无疑是其投资的重点,蒙牛乳业、雨润食品、双汇集团、李宁体育等都是消费类型企业。当然,客观上看,源于中金公司直接投资部时期的投资思路,鼎晖成立后主要是侧重于投资中后期的成熟企业,但又无法涉足受政府严格管制的行业,因此消费品企业成为其上选。不过这刚好踩准了中国政府拉动内需、消费需求强劲增长的节奏。

事实上,基于中国海量消费群所带来的规模效应,消费品企业的前景今天几乎被所有的券商分析师一致看好。数据显示,近两年来中国零售总额增长加速(图1),招商证券研究员胡鸿轲预计,15年后中国消费品将达到美国现有水平,即32.14万亿元(图2)。也正是这种趋势,使得蒙牛乳业、雨润食品以及李宁体育更容易获得海外投资者的认可。

可以预计,消费品行业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关注。

鼎辉目前已投资的一个值得关注的消费品行业企业,是山东泉林包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泉林包装)。泉林包装由山东泉林纸业集团于2000年投资近3亿元组建,2002年开始涉足无菌包装领域,并生产出了中国第一批无菌包装材料,是国内最大的液态食品无菌包装生产企业,年生产能力约为25亿只纸盒,目前,蒙牛、雀巢、可口可乐、娃哈哈、汇源、惠尔康等国内外知名品牌都是其客户。2005年6月,鼎晖与泉林集团签订了合作意向,协议投资8000万美元入股泉林包装,第一期2000万美元资金已经到位。

2002年以前,瑞典的利乐公司占据了中国无菌包装市场92%以上的份额,另外8%则被瑞士上市公司SIG集团旗下的康美包占据。2003年以后,部分中国企业开始进军无菌包装市场,初步打破了包装业的外资垄断格局。目前,中国无菌包装市场分布为利乐87%、康美8%、泉林等国产包装接近5%。由于具有相当优良的性价比,业内人士预计,泉林等国内企业将近一步挤占外资产品的市场份额。

而且,因为鼎晖与蒙牛乳业的密切关系(目前鼎晖的总经理焦震还是蒙牛乳业的董事会主席),泉林项目几乎没有任何市场风险。

培植细分市场龙头

北京慈济健康体检连锁机构(以下简称慈济)、航美传媒是鼎晖投资的另外两家企业。这两家企业都是细分行业中的龙头企业。

体检医疗机构是从医院体检科分离出来专职进行体检的机构,可以避免体检者二次感染,近几年发展迅速。鼎晖投资3500万元持有慈济40%的股权。目前慈济在北京拥有7家体检分院,年体检人数达40万,其七成以上的客户都来自北京律师协会、IBM、可口可乐、平安保险、联想集团等大型企事业团体。

2006年5月,鼎晖又对慈济的全资子公司上海慈铭医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慈铭)追加投资,以使得慈铭能够加快在上海以及华东地区的布点。目前慈铭在上海拥有一家体检机构,未来3年将在上海开设10家连锁体检中心。

体检市场的发展让人侧目。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每年有近亿人进行体检,市场规模约在100-200亿元之间。且目前上海的体检率仅为15%,北京也只有20%,市场潜力相当巨大。

而投资航美传媒完全就是鼎晖翻版分众传媒的故事。2005年底,鼎晖向航美传媒投资1000多万美元,其后几个月,航美传媒连续收购整合了阳光创意、盛世联合等竞争对手的全部股权以及一些重要航空电视资源的运营权,成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专营机场、机舱电视广告的公司,其拥有以国航、东航、南航等8家航空公司所有机载电视和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50多家机场闭路电视为主体的“中国航空电视联播网”。

第9篇:消费市场分析范文

关键词:老年用品;老龄化;购买能力;消费特点

中图分类号:F12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6-0065-02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在不断的提高,加上医疗卫生的不断完善,人们的寿命要比以前延长的多,目前全世界呈现出明显的老龄化趋势,目前全球60岁以上老人约7.05亿人;五十年后,全球老年人将增加到近20亿人;据专家预测到2150年,世界人口的1/3预计会步入花甲之年。

一、老年消费市场现状

目前的中国,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新的环境。根据最新公布的《2010―2015年老龄事业发展纲要》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10.2%以上,6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1.3亿,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5和亚洲老年人口的1/2。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的是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随之而来的就是人均寿命的快速增长;1981年中国人均寿命为67.77岁,2001年中国人均寿命已达71.8岁。二十年间增加了4岁。而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以3%的速度增加,80岁以上的老年人以5%的速度增加,这意味着我国每年净增380多万60岁以上的老年人,50多万80岁以上的老年人。

据专家预测,到2015年,中国60岁及65岁以上人口比重分别为12.18%和8.12%,2020年为16.23%和11.30%,2040年为25%和20%。到2030年中国将进入“超老年型”社会。而到2050年,60岁以上的人口将达到4亿左右,占人口比重将超过25.2%,届时,每4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老龄人口不论是绝对数还是相对数都堪称世界之最,中国将成为高度老龄化的国家。

据专家预计,五十年内老年人市场消费将达5万亿元。然而就我国目前而言,可供老年人消费的老年用品市场还远远赶不上老年人的真正需求,很多方面才刚刚起步,还有许多方面仍是空白。

二、老年购买能力及消费行为特征

目前我国正在朝着老龄化社会发展,人口老龄化形成了巨大的新市场潜力。在这样的背景下,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产品越来越成熟,老年用品市场也在逐步丰富起来。

(一)老年购买能力特点

老年用品蕴含着巨大的市场商机,未来老年用品市场的消费将会越来越大,尽管目前我国老年用品市场尚处在初级阶段,然而随着老年人消费群体的越来越大,老年用品市场也在逐步增长形成,未来老年用品市场将会越来越成熟。目前,我国市场上的老年用品仅从品种上已经增长到将近2 000余种,价格也从几元到几万元之间不等,而其中老年保健品和老年护理产品是整个老年用品市场中比重最大的;老年用品市场包括十分广泛,不仅涉及到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健康、保健,还包括老年人的学习、休闲、娱乐、保险、理财、电子产品等等。随着老年消费者在市场中消费比例的不断提高,现在的老年人的收入也在逐渐增加,老年人目前的消费能力相当可观,加之老年人的消费观的转变,现在的开放老年人正在逐步抛弃“钱不花,存起来”“为了下一代,自己无所谓”的传统观念,开始朝着向健康、养生、积极、进取、乐观的新时代思维转变。老年用品市场将会发展得越来越迅速。

(二)老年人的消费行为特征

现今的老年人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特征、心理情况、时间经验等各方面有着明显的时代差异,因此老年人在市场上消费自然也就具有其自身的显著特点,主要表现为:

1.消费具有自主性:多年的消费经验,老年人消费有着几十年的实践经验,使得老年人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自己的感受,他们在长期的选择和使用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也形成了比较固定的购买消费习惯;比如对某些商品和品牌具有相当高的忠诚度。据媒体调查显示,在众多的广告媒体中,电视、网络等广告信息不是老年人所关注的,但是老年人却对平面媒体的促销广告,打折信息等广告形式容易接受。

2.消费讲求便利性:由于生理变化导致老年人行走不便,所以对于老年消费者来说,老年人的消费讲求便利性,首先他们在消费时不喜欢太远的消费地点,习惯就近消费,因此通常老年人会选择在居住地附近的商店购买商品;其次,老年人在消费目标上也喜欢定位于方便实用上,质量好、售后服务好的商品往往能够得到老年人的欢心,用得放心不必为保养和维修消费太多精力使他们最看重的。

3.消费时追求群体性:老年人由于年龄比较大,反应不是很灵活,所以老年人出门消费的时候喜欢结伴而行,选择与老伴或者是同龄人一起购物;出门购物结伴而行,一方面让购物变得不再枯燥,大家一起是一个照应,心里比较踏实;同时,老年人结伴购物,在购买商品的时候可以互相参考,大家可以互相出谋划策;老年人之间相互口碑是影响老年人营销的重要因素。

4.消费注重实用性:老年人购物往往追求商品经济实用、造型大方、经济可靠、使用便利、简学好用。老年人与其他年龄层的消费者比较,老年人购物比较理性,往往对价格比较敏感,他们一般不会去比较高档的购物商场去购物,勤俭节约的思想影响着他们的消费行为,如果他们觉得家里会用得到,即使是目前不是立刻就需要,但是如果商家有降价、折扣、买赠等促销活动的时候,老年人也会进行消费行为。

三、常见老年用品营销欺诈手段

当今中国的老年用品市场尚未成熟,法律也不十分健全。不少老年用品市场鱼龙混杂、乱象丛生,出现一些以次充好、坑蒙拐骗的欺诈行为。这些欺诈行为严重损害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常常使他们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老年用品的欺诈手段。

1.免费消费。老年人经常容易受到一些“免费”的诱惑,一些不法商贩经常会利用老年人喜欢占小便宜的心理特点,打着“免费”的旗号,送一些“免费”体检、“免费”试用等小恩小惠,让老年人逐步地进入圈套。尤其是“免费”体检,现在的老年人都比较注重健康,而去医院体检往往需要花不少钱。不法商贩就利用这一点,假装送“免费”体检,让老年人去体验,然后经过一些简单的血压、血脂等常规检查以后,用伪装的检测结果恐吓老年人,夸大情况,恐吓老年人有某某“疾病”,必须使用他们的有着特殊疗效的产品。老年人在看到检测结果后,再被假装的医生一吓,往往就会上当受骗。“免费体验”这种手段更多地出现在保健用品上。

2.发放赠品。一些不法商家为了吸引老年人的注意,经常会搞一些优惠活动,准备一些纸巾、小吃食、生活小用品等小礼品在路边发放,或者是在活动现场赠送,以吸引比较有空闲的老年人参加。当老年人到了活动现场以后,就开始鼓吹买一送一、买多少送多少等等力度很大的优惠活动。然后在会场上鼓吹老年人只需购买产品可以参加“抽奖”,并且奖品丰富,中奖率极高等等。老年人在受到这些接踵而来的手段诱惑后,经常就会上当受骗,买回去的东西往往不是假货就是价格很贵。

3.夸大疗效。一些不法商家经常打着“健康、医疗”的旗号,宣传自己的产品是“百治百灵、治病健身”的灵丹妙药,夸大产品功效,甚至宣传自己的产品获得多项认证,甚至打着“国际品牌”的旗号,欺骗老年人吃了可以治病,甚至可以不用去看病。通过各种夸大手段让老人购买这些保健品。一般的保健品吃了最多是没有功效,顶多损失金钱,但是严重的情况会使得老年人觉得吃了这些药就可以不用去看病,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4.大打“感情牌”。一些老年人由于子女工作繁忙,无人陪伴导致感情空虚,就被不法商贩利用。他们用一些年轻的推销人员,打着“送爱心、送关怀”的旗号到老人家里推销。他们往往以小辈自居,口舌蜜饯,甚至以老年人的“子女”自称,对老人嘘寒问暖、充满关怀。老年人往往会因为这些感情欺骗而动摇,心软加耳根软,因为相信而去购买虚假产品,上了当而不自觉。

5.连哄带吓。不法人员经常假扮“专家、教授、医生”开展一些公益医疗活动。准备一些医疗资料,或者是“专业数据”,再用一些吓人的照片和视频短片,夸大老年人的心血管等常见疾病,从发病率、危险性夸大这些疾病的死亡人数的比例。在老人受到惊吓的时候,这些专家教授就推出获得某某专利的新产品,欺骗老年人可以减小发病率,甚至可以治愈等。老年人容易受到惊吓,再被销售人员哄骗,加上老年人容易跟风,商家再安排一些人抢先当托购买,老人就会购买,就会上当受骗。

总之,老年人随着年龄变大,思维不是很灵活,防范意识降低;加上由于获得新信息的渠道比较少,对新技术不了解,老年人很容易就会成为犯罪分子实施诈骗的主要目标,针对老年人的各种诈骗手段更是层出不穷。尽管政府经常发出各种警告,提醒老年人防范诈骗,但还是有不少老年人经常落入犯罪分子的陷阱,受到金钱和精神上的伤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