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区域资源环境范文

区域资源环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区域资源环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区域资源环境

第1篇:区域资源环境范文

一、对模型的假定

首先,假定人们都不愿意离原先居住的地方,即人们愿意支付一定的价格在该区寻求一个环境较好的地方而不是其它地区。其次,假定该区域只存在两类人,富人和穷人(按区域平均收入水平划分,富人收入水平高于区域平均收入水平,穷人的收入水平低于区域平均收入水平),且他们对优质环境资源需求的偏好保持不变。假定经济的发展总是可以使人们相信,伴随着时间推移和人口的增长富人越来越多而穷人的相对比例在下降。此外还有政府对该区域环境治理不打算采取措施。亦即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该地区整体环境状况不会得到改善或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政府对区域间人口流动采取较为严格的限制。

由此,可得出一些基本的共识:1.为了健康和安全对优质环境资源的需求成为该区域居民(富人和穷人)的迫切愿望。2.由于这种环境资源是如此稀缺,我们对该区域优质环境的供给可以描述为一条垂直的供给曲线。即在任何时候,环境供给对价格变动没有影响。3.基于人们对原先居住区域的偏好和严格的区域间流动限制,使得我们研究的区域成为一个封闭系统。

一般而言,随着区域规模的适度扩大及工业布局的扩散,环境资源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然而区域规模的扩大将导致人们居住成本的提高,降低居民的福利。另一方面,由于该区域人口的增长,区域人口密度加大,区域居住环境越来越拥挤,如墨西哥城。这将削减区域规模的适度扩大给人们带来的效用,甚至会导致环境供给曲线向左移动。所以,没有弹性和不移动的优质环境供给曲线的假定是可以接受的。

二、环境资源与价格

优质环境资源的使用和分配都与产权密不可分,科斯定理关于产权的一种效率定义是这样的:如果产权被合理界定,且所有交易成本为零,那么帕累托条件(经济效益)将能够实现。而只有当一个人能影响资产的收入流与服务流,且这个人是资产的所有者时,产权才能完全界定。产权经济学家姚兰?巴塞尔在他的《产权的经济分析》一书中对科斯核心定理重新作了阐释,认为“除非产权得到界定,在交易成本不为零的情况下这是永远做不到的,部分有价值的产权总是处于公共领域中”而且“无论用什么方法获利,一般来讲,总得花费资源才能取得公共领域的产品所有权”,(姚兰?巴塞尔,1989),优质环境资源是公共产品,由于其产权无法完全界定,在其交易过程中,必然存在交易成本或交易费用,而其交易费用无法通过市场定价得到补偿,所以市场在优质环境资源分配中的作用是有限的,只能由政府担当起优质环境资源分配的行为主体和责任主体。政府供给优质环境资源的成本可以凭借其政治权力通过强制征税的方式得到补偿,即政府制定的价格。

三、环境资源价格均衡分析

前面已经提到,对优质环境资源的需求者分为富人和穷人。用Dr(Demand of rich)表示富人对优质环境资源的需求,用Dp(Demand of poor)表示穷人对优质环境资源的需求。于是对环境资源的总需求Dt就是Dr和Dp的水平相加。由于异常稀缺的优质环境资源的提供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前面已经论述了市场在提供优质环境资源中的作用是有限的,同时也是为了实现政治目标,维持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优质环境资源的价格只能由政府决定。价格成为补偿政府提供优质环境资源的成本。Po是穷人的最高价格约束线,在价格P低于Po(P

工业的发展和区域人口的持续增加,使居民对环境资源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新的富人对环境资源的需求曲线为Dr′,而穷人的需求曲线仍为Dp,这样就形成了新的对环境资源的总需求曲线Dt′等于Dr′加Dp,在政府原先规定的价格下,优质环境资源出现了严重的短缺,需求量Dt′超过了供给量Qo(图1),现有的价格已不能使资源在不同用户之间进行很好的分配。因为价格是由政府控制的,价格不仅仅是对供给和需求的压力做出反映;它们还对政治压力做出反映。此时价格必须充许提高,要不然须找出其它分配方法。如果政府不愿意穷人享用的环境资源价格上涨,那么就必须找出一条更为复杂的在富人和穷人之间分配优质环境资源的方法。

假设政府认为富人为享有相同的环境资源可以负担更多的费用,那么就可以建立起一个双重价格控制制度,富人享用环境资源的价格定为Pr,同时穷人享用的价格定为Pp。这样就有效的把环境资源市场隔离成两部分。当富人们的价格在Pa得到他们所需要的环境资源时,穷人在价格Pp的需求也得到了满足,此外还有一些剩余。这时Dt′小于Qo(如图2),分配环境资源的双重价格体系对于竞争性的用户之间分配现有的环境资源是有效的。

随着更多时间推移,富人的需求增加到Dr",再次设想政府不愿意提高任何用户享用环境资源的价格。在现有的价格下,环境资源已不能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出现了严重的短缺。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可以选择把富人享用的环境资源限制到Qr"(如图3),从而Qo减去Qr"就成为穷人可以享用到的环境资源的数量。此时这两个市场都不能出清。在Pa条件下,富人享用的环境资源存在着短缺,Qr"

对此,政府必须找出一种非价格的对优质环境资源的配给方法。政府可以建立一种对环境资源分配的复杂制度,比如说按人口收入与数量实施的配额制,以便使每一个居民均能以相应的价格得到一定的环境资源。于是这种配额就变得非常值钱,有可能出现黑市交易。

四、结论

第2篇:区域资源环境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 资源共享 区域间 高校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2-0099-02

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在一定区域内建立合理的高校优质资源共享方式,扩大区域内高校优质资源的辐射范围,发挥高校集聚形成的资源优势互补,改善目前高校优质资源重复配置的管理现状,对提升区域内高校优质资源利用率和整体的竞争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信息化环境下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共享现状

通过对4所高校的调研和问卷调查结果的深入分析,详细掌握了4所高校信息化环境下高校优质资源共享现状。

(一)优质共享资源库匮乏、共享范围单一,无法满足共享需求

目前,随着信息化校园网络的建立,很多高校都建成了自己的优质共享资源库,虽然可以满足本校资源共享系统的需求,但很多高校优质资源库种类匮乏,开发共享的范围只是图书馆资源共享、校内大型仪器设备共享、高校信息共享等几个方面的共享,而覆盖所有优质资源共享的平台还很少。高校的社会共享意识薄弱,在优质资源共享方面所做的努力还远远不够,区域间高校的共享还很少,许多高校都不想将自己学校的优质资源拿出来与其他高校分享,高校的优质资源大多数只局限在本校内共享,无法满足本区域的高校共享需求。

(二)高校间优质资源共享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短期性,长期深入共享很少

部分高校为了使本校的各项教学指标达到国家要求,确保本校的整体实力和长期可持续发展战略,此时将有利于本校的一些优质资源进行共享,其根本的目的在于满足本校短期的利益,为了本校的高速发展和各项指标达标的需要。所以,高校间优质资源共享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短期性,在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共享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共享的内容包括教学资源共享、图书资源共享、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教师资源共享、管理人员经验共享、科研项目开发共享、大学城合作等,其目的只是为了本校发展需要,而不是为了将优质资源进行高校间共享,提高区域间高校的整体实力,特别在教学研究与教师资源共享方面都还没有深层次的合作,根本达不到共享的真正目的。

二、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共享意识淡薄,整体规划难以实施

目前,高校在信息化环境下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共享意识较为淡薄,有部分高校没有认识到优质资源共享给本校发展带来的巨大作用,导致学校对优质资源共享的投入不足,造成了本校共享的水平和条件较低,并与其他高校间形成巨大差距,形成高校优质资源共享的发展不均衡现象,导致整体共享规划难以实施;还有部分高校对信息化环境下优质资源共享带来的机遇认识不充分,各高校考虑到优质资源共享需要将本校的许多特色优质资源拿出来与外校进行共享,可能会削弱本校在某些领域的核心竞争力,还有些高校担心通过优质资源共享会增加本校的经费投入、网络传输的安全性以及利益纠纷等问题。所以不愿将自己的优质资源用于共享,从而阻碍了高校资源共享的顺利进行。

(二)共享体制不健全,制约了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共享的发展

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的各项共享制度和评价机制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优质资源共享的发展。高校优质资源共享还没有制定出一套涵盖收费标准、共享收益、职责等权益的共享制度和共享标准,导致各高校担心在共享过程中权益、共享资源的安全性以及利益纠纷等问题的出现会影响到学校间的良好的校际关系;当前对优质资源共享的评价机制也不健全,对高校参与资源共享的积极性有所影响。因此,建立开放共享的优质资源机制迫在眉睫,改变传统狭隘性观念的束缚,把握信息化发展趋势,建立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充分、合理地利用高校优质资源,对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的共享具有现实的保障作用。

(三)高校间没有建立公共的共享平台,导致共享信息传递不畅

区域间高校虽然意识到了资源共享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资源共享意愿,但由于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区域间高校共享的平台系统,使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共享只能停留在愿望上而无法具体实施;虽然区域内高校存在优质资源匮乏的现象,但由于没有公共的共享平台,所以只能从本校内部挖掘潜力,无法与外校进行资源共享;部分高校间尽管可以开展部分资源共享,但是由于缺乏共享平台来教学资源、图书资源和大型仪器设备等相关共享资源的信息,导致资源共享信息不能即时,信息传递不畅,给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的共享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导致优质资源的使用效率很低,造成大量优质资源的重复建设。

(四)高校优质资源共享专业人才缺乏,培训体系不完善

高校资源共享专业人才包括共享资源的研发人才和共享平台的管理人才,高校优质资源共享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作支撑,目前高校这两类人才特别紧缺,高校优质资源共享离不开专业的优质资源研发人员进行优秀课件、网络课程等优质资源的设计创作,也离不开具备很强的综合管理能力,扎实的专业能力,长远的战略眼光,擅长与人沟通交流,很好的组织能力的共享平台的管理人才,而全国还未出现专门培养这两种专业人才的培训机构,这与两类人才的奇缺现象有必然的联系。或者部分高校即使有一些进行培训的机构,也因为缺少相应的考核及激励机制,致使培训效果不理想。因此,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对提高高校优质资源共享专业人才的专业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共享策略

(一)突破传统观念

高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应突破传统观念的制约和束缚,解放思想,摒弃旧观念,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环境下高校优质资源共享给本校带来的优势和机遇,加大对优质资源共享的投入。从优质资源共享可以提高高校的教学水平和整体竞争能力的长远目标出发,建立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共享理念,为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共享的顺利进行和整体跨越式发展提供保障。

(二)建立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共享机制

当前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共享还没有建立系统的、标准的收费和管理机制,制约了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共享的顺利进行,为了激发各高校对优质资源共享的积极态度并保障各高校在共享中获得利益,需要建立一套标准的共享收费和管理机制。高校优质资源标准化是高校优质资源共享的基础和有效途径,要提高高校优质资源的共享程度就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对资源进行规范化处理,降低维护和使用成本。高校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下的通用标准形式,建立优秀资源共享收费与管理标准;此外,还需要建立共享监督和评价机制,对于提供优质资源数据多而且利用率高、效果好的高校,应该给予相应奖励,以促进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的高效、良性的发展。

(三)构建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共享平台系统

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共享平台是高校师生和管理人员与外校进行优质资源共享的保障系统,在高校优质资源共享平台上,根据高校师生的资源需求,可以对高校的教育信息资源、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图书馆资源、基础设施资源、科研资源等进行校际共享,在共享平台上各高校不仅可以需要共享资源的相关共享信息以及相关的共享流程,而且可以将本校的优质资源和相关共享管理规章制度上传到共享平台系统。各校的师生都有各自的登录权限,并根据具体的权限对相关资源进行共享,平台系统的界面要求功能简单、操作灵活,查询和共享优质资源简单便捷。通过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共享平台系统的运行使用,为各高校师生的学习交流创造良好的环境,对提升区域内高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完善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库

完善高校优质资源库是实施高校优质资源共享的重要保障,包括教学素材类资源、网络课件、电子图书资源、大型仪器设备资源、科研资源、共享事务处理系统等。各高校要定期向高校资源共享平台系统的优质资源库及时上传本校的优秀课件、电子期刊、新购置需要共享的大型仪器设备信息、优质科研项目和高校间共享资源的相关管理规定的更新信息。上传的优质资源要具有一定的学科优势,并结合学习者的兴趣和实际需求来进行有目的的选择与设计,保障上传的优质资源的质量和可用性,从而保障优质资源共享平台系统地顺利高效运行。

四、结束语

区域间高校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不仅有利于增强各高校自身的学术竞争力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更有利于整合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缓解区域间高校优质资源紧缺的压力,实现优质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对提升区域间高校的整体教育水平和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尹仁航,刘雨润.高校资源共享的可行性探究[J].管理观察,2014(11):150-153.

[2]吴青林,王焱.信息技术环境下地方区域型高校资源共享策略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4(12):129-131.

[3]张鹏,刘宇.对高校教育资源区域性共享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6(11):58-59.

[4]陈阳.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管理的应为与可为思考[J].教育教学,2013(05):50-51.

[5]蒋艳红.江苏省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2.

[6]翟玉强.再谈高校间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J].鸡西大学学报,2011(10):16-18.

[7]魏红.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系统运行机制的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05):14-15.

[8]黄有福.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意义和策略探索[J].教育经济,2011(04):57-58.

第3篇:区域资源环境范文

宁夏地处我国西北内陆黄河上游,“水、沙”巧妙组合造就了宁夏“塞上江南”的美誉.区内旅游资源丰富,自然与人文旅游景观相互交融.近年,宁夏实施旅游兴区战略,以打造“西部独具特色旅游目的地”、“面向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的国际旅游目的地”为发展目标,旅游业取得了较快发展.同时,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宁夏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承受外来干扰能力弱,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与该区域环境资源承载力之间的关系十分微妙,如果过度地追求旅游经济增长,将会给环境资源带来巨大的压力,甚至造成环境资源系统的崩溃.宁夏旅游经济与环境资源协调关系的定量研究能够及时发现旅游经济与环境资源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度及发展动态,能够为区域综合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为区域旅游业发展和环境资源保护指明方向。

2宁夏旅游经济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定量研究

2.1研究方法

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是定量研究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度的方法之一,它能够度量两个系统之间的平衡关系,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协调发展度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得出宁夏旅游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度.

2.1.1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文献分析法,对相关旅游经济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指标进行收集、分析,根据宁夏的区域性特征对收集的指标进行筛选和调整,使指标体系的选择符合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表1).在评价指标选取中需要说明一点:宁夏沿黄经济区的建立促使宁夏重要的各个产业都向该区集聚,形成沿黄经济产业带.2010年第一产业比例为7.63%,第二产业比例为52.96%,第三产业比例为39.41%.未来沿黄经济区主要以二、三产业为主,并且工业化导向越来越明显,即大量的资源和产业在沿黄经济区集聚,这使得宁夏的环境资源问题首先在这一区域表现突出.沿黄经济区作为一个特殊区域在整个宁夏资源环境评价中相当关键,因此,在选取环境资源评价指标时,也将沿黄经济区作为重点评价对象,选取了沿黄经济区工业排放SO2去除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等指标.

2.1.2熵值法确定权重熵值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方法,它根据来源于客观环境的原始信息,通过分析各指标之间的联系程度及各指标所提供的信息量来决定指标的权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主观因素带来的偏差。

2.2评价标准

协调发展度的计算结果必须通过一系列评价标准加以衡量,才能表达其形象的含义.通过参照国内外各种综合指数的分级方法,按照协调发展度的大小将环境资源与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状况分为3个层次(表2).

2.3评价结果

根据上文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协调发展度计算模型,采用2002—2010年《宁夏统计年鉴》、《宁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宁夏旅游经济发展统计公报》中部分数据,计算出环境资源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指数C、综合评价指标数T以及环境资源与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度D,结果见表3.

3结果分析

3.1旅游经济与环境资源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由表3可知,宁夏旅游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缓慢上升趋势.2002—2003年有所下降,这是由于2003年的非典事件严重影响了旅游经济的增长.随后又开始回升,呈缓慢上升趋势,2008—2010年增长幅度较大.环境资源综合发展水平总体上也呈增长趋势,2002—2004年增长较快,2005—2007年增长缓慢,2008—2009年又增长较快,随后至2010年稍有下降.这是由于“十一五”期间,宁夏以环境承载能力、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等因素为依据,对全区进行环境保护功能区划,不同区域因地制宜地提出了不同的环境要求和措施,实施差别化的区域环境管理政策.同时,对中部干旱带、南部山区中的退耕还林还草地区、草原“三化”地区等限制开发区域进行环境保护引导和调控,减轻环境压力.此外,宁夏紧紧围绕跨越式发展主题,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工业结构和布局调整,制定了宁夏工业新一轮技术改造规划(2008—2012年),按照产业集群和配套要求,大力发展“五优一新”产业,全面启动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工程.这一系列发展政策上的调整,都改善了环境发展的局面,使环境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总之,旅游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和环境资源综合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有逐渐缩小的趋势.

3.2旅游经济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度分析

从表3还可以看出,2002—2010年宁夏旅游经济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在协调发展度等级上,2002—2004年轻度失调,2005—2008年濒临失调,2009—2010年发展为勉强协调,总的协调等级由轻度失调转变为勉强协调.依据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不同,可将每个协调发展度分别再分为3种类型:即f(x)>g(y),为环境发展滞后型;f(x)=g(y),为经济与环境同步型;f(x)<g(y),为经济发展滞后型.由f(x),g(y)的值可知,在每个协调发展度中,旅游经济总是严重滞后于环境资源的发展,说明旅游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度低,今后宁夏应继续加大旅游发展投资和政策扶持力度.2008—2010年协调发展度增长幅度较大,与旅游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相吻合,这是由于西部大开发以来宁夏对发展旅游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因而旅游经济获得了一定的发展,旅游经济与环境资源逐渐开始趋向于协调发展.

4结论与展望

宁夏旅游经济与环境资源综合发展水平及协调发展度低,目前还属于过度发展类型(过度区间),距优质协调发展类型还有很大距离.旅游与环境二者之间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建立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促进旅游经济系统与环境资源系统向优质协调发展至关重要.宁夏2011年旅游业总收入比2010年增长24.2%,说明宁夏旅游业发展速度快、潜力大,因此,要继续加强推进宁夏旅游业发展.滞后于环境的旅游经济现状要求宁夏充分挖掘回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地域文化旅游,增强地方旅游知名度和吸引力,提高旅游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第4篇:区域资源环境范文

关键词:区域文化;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丰富多彩的区域文化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宝贵财富。新的历史时期,怎样挖掘和保护好历史文化资源,如何利用和发挥好区域文化资源优势;怎样发展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如何实现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区域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换? 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决策遇到的难点和理论界研究的热点。本文拟从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视角,试图对区域文化传承与文化资源产业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当前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化面临的挑战以及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路径选择做些分析探讨。

一、区域文化资源优势与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内在关系。

区域文化资源与产业化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文化资源产业化不仅有助于彰显区域文化的时代价值,实现区域文化资源的产业价值,而且还可以更好地宣传、保护和传承优秀区域文化。

1. 文化资源产业化:彰显区域文化资源优势的重要方式。

“进入20 世纪后半叶之后,人们对于文化的产业化已经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并认为它将在今后的整个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地位。”[1]区域文化资源是一定区域内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区域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和灵魂。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则是实现区域文化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重要途径。区域文化产业一旦离开区域文化,就会失去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现实竞争力。当今社会,文化不仅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厚底蕴和持久动力,而且成为新一轮区域竞争的新焦点和新亮点。

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及其文化产品所产生的文化力已经开始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引擎。文化的地域性或民族性差异越大,区域性文化产品的特色就越鲜明,也就越容易受到文化消费者的青睐,区域文化资源的经济开发价值也就越明显。

此外,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还通过文化产品凸显其宣传效应,更好地激发人们热爱家乡、热爱故土、热爱民族和热爱祖国的情怀。区域文化产品折射出的优秀传统观念和人文精神对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进社会和谐也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 文化资源产业化:保护区域文化资源的有效手段。

“就一国内部而言,许多国家都是多文化、多民族的,维护文化多样性主要在于对少数群体权利的尊重。”[2]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和市场经济的冲击,文化资源保护问题越来越显得重要和迫切。区域文化资源保护可以通过立法途径进行强制性保护,也可以通过普查、建立数据库、复制等传统手段进行保护。然而对文化资源最好的保护方式莫过于文化资源产业化。通过文化资源产业化不仅可以实现文化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而且可以使文化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得到保护和升华。区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不是简单地为抢救而抢救、为保护而保护,而是为了更好地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近年来,各地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势头日益强劲。在其刺激下,各地进一步加强了对当地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工作。民俗馆的修建使一些濒临绝迹的生产、生活用具得到保护和再现,地方特色文化节目的表演挖掘了当地历史文化的深刻内涵,大量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开发,使当地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有效的开发利用,于无形中得到了保护和传承。

3. 文化资源产业化:推进区域文化互动的独特途径。

“多样文化的共存是一种包容,是对差异性文化的欣赏。只有平心静气地看待一个多文明并存和文化互动的世界,才能实现。”[3 ]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要求区域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在多样性文化的互补共荣中吸取营养,不断发展,从而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不竭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也是一种文化交流和文化互动的过程。不同区域的文化资源特质赋与其文化产品某种特别的文化内涵。文化产业化过程不仅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借助于文化产品的销售,使某种文化观念和价值理念在潜移默化的文化消费中,得到更为广泛、更为有效的传播。一些文化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正是凭借其具有强势地位的文化产品,传播其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如美国的电影业不仅赢得全球市场,获取丰厚的商业利益,而且在传播美国文化、输出美国价值观方面起到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当人们通过文化产品来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以及不同区域之间文化差异的时候,其本身就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一种文化交流活动。通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使每个前来观光的游客深深地领略到当地文化的独特韵味,从而激发游客对当地文化产品的极大兴趣,并通过他们将当地的文化和文化产品带回自己的家乡。正是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不同区域文化之间在无形中碰撞、交流、互动与融合。

二、当前我国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换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特色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之路,文化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已经开始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增长极。毕竟,我国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实践还处在探索阶段,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去克服和解决。

1. 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换的认识不足。

在区域文化资源优势与区域文化产业优势的转换问题上,上到党政机关干部下到普通群众,至今仍有不少人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不足甚至误区。一是守着区域文化资源金矿当乞丐。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区域文化资源,有的甚至还是文化资源的富矿区。这本来是文化产业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可是不少人不是认识不到就是无视这种优势在发展文化产业中的作用。整天守着文化资源优势不去动脑子、想办法。其实,文化资源优势是不会自然而然地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这个转化过程不仅需要投资、需要技术,而且需要创意。二是抱着文化资源优势到处炫耀。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地方政府到处宣扬甚至炫耀自己的文化资源优势,却不知道文化资源是非独占性的。如果我们一味地强调自己的文化资源优势,而不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开发利用,就完全有可能随着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而被别人异地开发,最终使当地文化资源由优势变成劣势。三是盲目开发利用文化资源。一提到文化资源优势转化问题,有的人就不顾当地现有经济环境和经济条件,完全不顾经营性文化资源和非经营性文化资源的区别,对那些不能产业化或还没有条件进行产业化的文化资源也不加选择地提出要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文化资源都可以开发成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一些概念性的地域文化、部分宗教文化以及部分历史名人等,所承载的更多的是一种形象价值、宣传价值和教化价值,难以转化成直接带来经济价值的文化产品。[]

然而,有的地方官员为了追求政绩最大化,在文化产业发展热潮的推动和刺激下,丧失应有的理智和清醒,恨不得在一夜之间把一切与文化沾边的东西都弄成能够立足市场的拳头产品,于是不惜人力、物力和财力,忙于做一些不切实际的规划,盲目上一些很难看到市场前景的项目。结果往往是得不偿失,既造成大量浪费又在不同程度上对当地的文化资源造成了破坏,更为严重的是大大挫伤了人们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

2. 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换的能力不强。

我国不少地方虽然拥有相当丰富的区域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非常明显,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将区域文化资源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能力还不强。这一点在中西部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是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资金不足,文化产业基础薄弱。投入不足一直以来就是制约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也是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换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二是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创意人才缺乏。人才资源是全球化时代首要的战略资源,也是实现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转化的关键性资源。现在的高校毕业生数量虽然一直呈上升趋势,但真正懂文化产业的人才不多,创意人才更少。更为严重的是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向往的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不愿意到偏远的地方去创业。三是文化产业市场机制不健全。文化产业管理上存在着政出多门、交叉管理、多头管理现象,一些地方依然存在政府大包大揽,习惯于用计划经济手段管文化、办文化,把经营性文化产业与公益性文化事业混为一谈,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管办不分的管理机制依然未能得到彻底有效地改观。四是文化资源产业化水平普遍不高。从目前来看,大部分地区的文化资源产业化还处在起步阶段,有的偏远地区仍然是守着资源睡大觉。中西部地区无疑是我国文化资源的富矿区,尤其是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更是令人艳羡。但多数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发展现代文化产业的条件和基础还不够坚实。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实力就难有实质性的提升。

3. 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过程中资源保护的力度不够。

在现代化生产技术、高科技手段和创意能力不足的条件下,文化资源只能是粗放式的、简单的、低水平的开发利用,由此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大多只是附加值较低的初级产品。这样必然会对一些市场潜质极高的文化资源造成浪费甚至埋没,并且有可能失去再度开发的机会。与此同时,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进程中还或多或少地存在文化资源开发的短期行为,从而对文化资源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如许多古迹、文物被改头换面,重新包装,失去了古迹、文物的原貌;许多民间舞蹈、仪式、风俗习惯被庸俗化、简单化,失去了原有的神韵;不少地方的古迹、文物在开发名义下遭到严重破坏,有些甚至是毁灭性的破坏。没有保护的掠夺式开发,无异于竭泽而渔,最终必然导致资源枯竭。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神奇独特的古迹只有保持原汁原味,才能吸引更多喜欢异质文化的游客。时下,不少地方为了招徕游客,不惜投入大量资金打造旅游景观,文化资源越来越受到“伪文化”的侵蚀。“伪文化”的泛滥不但降低了人们的审美水平,使人们的文化追求变得廉价和肤浅,而且对真实的文化失去了一种自我维护的抵抗能力。这显然不利于文化资源保护。我国许多城市中新建的大量的微缩景观主题公园,采用现代化的复制手段,把一些世界各国著名文化遗产加以拷贝,浓缩在公园中。这种所谓的文化资源开发,开发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而是为了商业目的向人们提供了一种虚假的文化幻象而已。这是“伪文化”思潮泛滥的表现。因此,保护文化资源就是要保护文化的历史真实性,引导人们去体验真实的文化内涵,在真实的文化情境中去了解历史。这对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做到这一点,首要的就是保护文化资源的完整性与真实性,防止被庸俗化。[]

三、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化优势转换的路径。

产业化是将文化资源优势做强做大的重要途径。只有改革创新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建立和完善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制度机制,培育催生文化产业新业态,才能实现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的有效转换。

1. 改革创新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文化资源是历史发展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赋与新的时代内涵。文化资源的动态性特点要求我们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要做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要牢牢把握其发展变化规律,以发展的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它。在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首先,要有一种开放的目光和创新的意识,不能墨守成规,要善于把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资源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其次,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由于不同区域的区位、地理环境、民族、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文化传统等诸多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异,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乃至同一个地区的不同区域,其文化资源的类型和特点都会有所不同,因此,要对文化资源进行分类评估,区别对待;要允许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探索最适合自身资源类型和特点的开发利用模式,绝不能简单地模仿和套用固定统一的开发模式。最后,要整合当地优秀文化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往往最初来源于当地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比较优势。要想上规模、上档次,一方面要将本地区相关文化资源打包;另一方面,还要与当地的地理资源、生物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捆绑,从而形成产业发展的综合优势。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整个地球变成了一个地球村,文化资源也逐渐丧失其独占性,成了文化再造的资料。在当地缺乏历史文化资源的情况下,照样可以发展文化产业。美国人利用中国的花木兰传说和恐龙蛋化石加工创造出动画片《花木兰》和《侏罗纪公园》就是典型的例子[4 ] 。总之,在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挥区域文化资源优势的过程中,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创新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提高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能力和水平。

2. 建立和完善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制度机制。

为有效发挥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冲破观念、体制、资金和人才等瓶颈,建立和完善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制度机制。首先,要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政策和法规。法制保障是国外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用法制化手段来约束和规范文化资源开发行为,也就是说,要根据文化资源开发行为的发展变化,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使文化资源开发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我国虽然制定了一些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保护条例和政策,但大都是一些宏观性的政策或法规,缺乏可以阶段性实施的、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可操作性强的具体细则。这样,在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往往出现急功近利、盲目上马、随心所欲、无序开发等非规范性行为,不仅破坏了文化生态,而且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其次,要优化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协调机制。开发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是一种集多种要素于一体的综合行为,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协调机制。比如,政府管理部门与开发者之间的协调、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和宣传教育之间的协调、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协调、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之间的协调、外来投资收益与当地社区利益之间的协调、区域之间特别是行政区划之间的协调等。只有建立和完善各种协调机制,才能有效避免文化资源开发的雷同及低层次的同质化竞争。最后,要建立和完善文化资源开发保护互动机制。尽管文化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可循环利用、反复开发,但同样存在保护的问题。为此,确立科学的开发利用观念,尊重文化发展规律,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形成保护与开发并举、以保护为重的良好局面。同时还要在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强调“谁开发、谁受益、谁保护”的原则,把部分开发收益应用到资源的保护上[天下]。

3. 培育催生文化产业新业态。

文化产业新业态是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糅合传统的文化艺术因子,采用新的管理模式和体制,在传统产业基础上加入文化内容和科技成分的一种新的生产与盈利模式。要想尽快实现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化优势转换,必须冲破观念、体制、资金和人才等方面的发展瓶颈,积极培育文化产业新业态。其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突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老框框,树立“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理念,积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拓展文化产业主营业务;突破陈旧经营管理方式,树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开拓进取、敢想敢试的市场竞争意识,大力发展新兴特色文化产业。其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准一两个有地方特色和发展前途的文化产业项目,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开发规划和相关配套措施,从土地使用、项目审批、税收减免等政策方面进行重点扶持和重点突破,以体制性“松绑”和政策性推动来培育和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其三,打破长期形成的文化管理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树立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理念,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科技手段如文博、动漫、游戏、网络传输等新兴文化产业,延伸文化产业链条。其四,强化人才支撑体系。

一是建立和创新用人机制。对现有文化创意人才的利用要突破资历、职称等限制,根据个人素质、能力和业绩量才选用。二是建立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建立集产、学、研于一体的文化创意人才培训基地,定期组织开展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学习,从中选拔优秀骨干到高校进修。三是建立和创新人才按需流动机制。采取公开招聘、客席聘用、签约等多种形式,从基层选拔和从省外甚至国外引进高级经营和管理人才,建构梯级人才队伍。四是制定文化创意人才的奖励措施,营造培养和吸引文化人才的良好政策环境。其五,拓宽融资渠道。一要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逐步取消已经产业化的国有文化单位享有的特殊政策保护和垄断地位,放宽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文化产业的种种限制,真正实现市场主体间的公平竞争。二要组织专业服务机构,积极引导和鼓励文化企业通过发行股票、企业债券等途径吸引民间闲散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尤其是新兴文化产业。允许和鼓励文化企业通过直接上市、与上市公司合作成立子公司或收购上市公司进入资本市场。三要不断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服务体系。政府可以安排专款、采取银行贷款贴息办法支持金融机构参与动漫、创意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并对各种投资行为加以规范,以确保我国文化产业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华文。文化学概论[M] .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229.

[2] 吴汉东。文化多样性的主权、人权与私权分析[J ] . 法学研究,2007 (6) .

[3] 钟淑洁。文明对话与世界文化的和谐发展[N ] . 人民日报,2005 - 12 - 22.

第5篇:区域资源环境范文

关键词:耦合度;社会经济;资源环境;态势;边疆山区

中图分类号:F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1-0059-05

1引言

耦合(coupling)是物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或运动方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是在各子系统间的良性互动下,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1]。当系统之间或系统内部要素之间配合得当、互惠互利时,为良性耦合;反之,相互摩擦、彼此掣肘时,为恶性耦合[2]。从协同学的角度看,耦合作用和耦合程度决定了系统在达到临界区域时走向何种序与结构,或称决定了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趋势[3]。目前,国内对“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进行耦合分析的成果已颇为丰富。许多研究人员利用现代系统理论体系,建立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来研究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状态和规律[4~5]、人口与资源环境的演进态势[2,6]、区域系统耦合状态[7]、城乡耦合地域空间演变规律[8]以及资源开发中的耦合效应[9]等内容,其理论和方法在区域层面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该系统的稳定性、可控性决定着地球生命支持系统与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能否实现,因此,对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的研究已成为自然与社会科学领域学者共同关注的焦点[10]。区域社会经济系统建立于资源环境系统之上,并与之发生耦合关系。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通过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能量与物质循环方式对资源环境产生胁迫作用。社会经济发展所引起的环境效应又通过降低资源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而对其产生约束作用。在这种双重机制作用下,如何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

云南省地处祖国西南边疆,土地总面积38.32万km2,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复杂,是一个典型的低纬度高原山区省份,固有的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尚不发达。1949 ~ 2005年,全省总人口由1595.00万人增加到4450.40万人,增加了2.79倍;经济规模(GDP)由8.93亿元增加到3472.89亿元,增加了388.90倍。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 041.79元,相当于1990年的4.20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 265.90元,相当于1990年的6.11倍,社会经济发展成果显著,城镇化水平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人民生活得到较大改善。同时,云南又是一个人地矛盾比较突出的省份[11],资源减少、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较为突出[12~13]。相关研究结果表明[14~16]:云南省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低,土地资源承载力始终处于超载状态,这对区域社会经济良性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极为不利。因此,研究识别云南省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态势,对协调未来人口、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研究方法

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处理

遵循建立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动态性及系统性原则,结合云南省区域状况,构建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耦合状态评价指标体系(表1)。为统一各指标量纲与缩小指标间数量级差异,采用极差标准化的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其公式如下:

式(1)、(2)中,xij表示第i年j项指标值,x′ij为标准化后的指标值,max(xj)为第j项指标最大值,min(xj)为第j项指标最小值。当指标值越大对系统发展越有利时,采用正向指标计算式(1)进行处理;而指标值越小对系统发展越好时,则采用负向指标计算式(2)进行处理。

采用专家咨询法(Delphi)和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每个准则层及指标层的指标因子的权重值(表1)。

根据上述指标体系,本文从1991 ~ 2006年《云南统计年鉴》[17]、1991 ~ 2006《中国统计年鉴》[18]、1991 ~ 2006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以及1990 ~ 2005年《云南省环境状况公报》获取1990 ~ 2005年原始数据,并进行处理和计算。

2.2 系统耦合状态评价方法和模型

本文采用李崇明等[20]提出的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确定整个系统的演化状态以及 与的协调程度(后有研究人员称为耦合度[3,7,21]),模型如下:

公式(3)中,为两系统指标标准化后的数值;为各指标权重。鉴于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二者间的交互胁迫关系,可以把它们作为一个复合系统来考虑,显然与是这一复合系统的主导部分,按照一般系统理论,该复合系统的演化方程可表示为:

公式(4)、(5)中,A、B为受自身与外来影响下社会经济子系统和资源环境子系统的演化状态。VA、VB分别为二子系统在受到自身与外界条件影响下的演化速度。在整个复合系统中,A与B是相互影响的,任何一个子系统的变化都将导致整个系统的变化。整个系统的演化速度V可以看做是VA与VB的函数,即V=f(VA,VB),这样就可以VA与VB为控制变量,通过分析的变化来研究两个系统间的协调耦合关系。

由于整个系统的演化满足组合S型发展机制,可以假定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动态协合关系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这样在每个周期内,由于V的变化是VA与VB引起的,可以把VA与VB的演化轨迹投影在一个二维平面(V经济发展初期,不受资源环境限制,资源环境不受经济影响,发展只受自身因素影响。此状态下,只注重社会经济发展,其发展能力无限提高,资源环境始终不变,是一种理想状态。

良性发展阶段

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开始相互影响,共同发展。此状态下区域社会经济提升速度快于资源消耗和环境变化速度,资源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产生一定的胁迫作用,但处于可接收范围内,两个子系统向着良性状态发展。

分水岭

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此种状态下,资源环境刚好满足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两者变化速度相等,系统处于由良性状态向不可持续演变的临界点,为系统状态演进的分水岭。

不协调发展阶段

资源储量制约经济发展速度,资源环境为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发展速度。此状态下,高度重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资源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约束作用明显增强,资源消耗过度,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不足,系统向着不可持续状况演变。

系统崩溃阶段

经济增长在资源环境的影响下达到极限,在经济增长极限值要求下,资源增长呈现无穷大趋势。此种状态下,过度追求社会经济发展,完全忽视自身支撑能力的提高,系统处于一种无限消耗阶段,面临崩溃的危险。区域系统将有两种演进方向:一是两系统间的矛盾不可协调,走向崩溃,因这种情况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只存在理论上的可能;二是人类采取一系列政策、技术、工程等措施,及时调控系统运行状况,引导其进入螺旋式上升阶段,实现系统的高级协调共生。

3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耦合状态分析

3.1 系统耦合度计算

根据表1及公式(1)~(3)可计算出云南省1990~2005年社会经济发展综合指数f(x)和资源环境综合指数g(y),结果如图2所示。然后依据f(x)和g(y)进行非线性模拟,首先计算A与B、VA与VB,其结果为:

3.2 结果分析

(1)从社会经济综合指数f(x)和资源环境综合指数g(y)来看(图2),1990~2005年,云南省f(x)和g(y)均呈上升趋势,除在1996年和2001年之后有所波动外,两者基本同步增长,但在2003年之前g(y)>f(x),f(x)不断逼近g(y),表明云南省资源和生态环境压力逐年增大,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约束作用越来越强。在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系统的内部关系中,相比之下,经济发展大大超前,而环境保护则滞后得多。2004年之后f(x)>g(y),说明在社会经济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对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的投入有所增加,资源和生态环境压力有所缓解。同时,在1996年、2002~2004年,g(y)下降趋势下,f(x)仍能获得相同速率的增长,这表明,社会经济发展中对资源环境的投入不但不会降低其发展速度,反而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突破资源环境的约束。

图4 1990~2005年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耦合度

(2)从VA与VB变化情况看(图3),两者大致可看作“U”型曲线,两系统处于同步变化状态,1994年之前VA>VB,1994年之后VA

(3)从耦合度α的变化情况(图4)并结合表2分析,近15年以来,1990~1993年α处于39°~42°之间,为协调发展状态,1994年突破45°成为系统发展的分水岭,之后均处于50°~84°之间,2001年更高达83°。α经历了先下降(1990~1992年)后上升(1993~2001年)再下降(2002~2005年)的过程,尽管近4年来呈快速下降趋势,两个系统的协调发展状态有所提高,但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一直处于不协调发展状态,在高度重视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以牺牲生态环境和资源高消耗为代价,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

4未来发展态势分析

近年来,云南省在环境保护和治理、降低能耗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做出了极大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例如,2005年,环保直接投资占GDP比重达1.4%,相当于2000年的1倍;1990~2005年,“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以年均27%的速度增加;2005年工业废物综合利用率相当于1990年的4倍多;2005年,万元工业产值耗能、万元生产总值耗能、万元GDP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万元GDP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万元GDP工业废水产生量均有所下降,吨能创造工业产值和吨能创造生产总值也有极大提升。这些因素的促进下,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的耦合度呈下降趋势。

尽管如此,云南省未来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胁迫和约束双重机制加强,二者协调发展仍面临巨大压力。可以预见,云南省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约束―胁迫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5年以来,由于过度追求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上马,加之人口压力不断增大,致使区域资源消耗过快,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严重,区域土地、水、矿产等各种资源供给日趋紧张,区域综合支撑能力受到严重影响。而历史上对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所欠的旧账越积越多,形成累积效应,并以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滞后效应表现出来,至今仍没有得到解决。

(2)长期以资源开发为主的产业结构和粗放的发展模式对自然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于劳动力素质不高、技术落后,云南省在国际、国内区域分工中处于提供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地位,经济增长主要靠过度消耗资源和加重环境成本的方式来实现。以能源消耗指标为例,在1990~2005年,云南省万元工业增加值耗能(规模以上)以年均5%的速度下降,2005年为3.55吨标准煤/万元,仍高于全国2.59吨标准煤/万元的水平,且在“十五”期间呈波动状态,下降极其缓慢。万元生产总值耗能以5.9%的速度下降,2005年降为1.73吨标准煤/万元,高于全国1.22吨标准煤/万元的水平。云南省在通过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形成一个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产业体系方面面临不小压力。

(3)“三废”排放量逐年增加,环境污染加剧,环保投资严重不足。根据2005年《云南省环境公报》,SO2排放量呈上升趋势,大气污染防治面临较大压力,昆明等6个城市空气污染加重,15个开展降水酸度监测的重点城市中,11个城市出现酸雨。云南省77条主要河流的150个监测断面中,水质在Ⅲ类以下的断面达42%。1990~2005年,废水排放总量以年均1.9%的速度增加,2005年达8.05亿t,工业废气排放量以年均8.7%的速度增加,2005年达6646.08亿标立方,工业固体废弃物以年均5.7%的速度增加,2005年达4661.49万t。与此同时,“三废”处理能力却提高不大,例如,2005年,工业废物综合利用率仅为35%,远低于全国57%的水平。环保直接投资占GDP比重年均增长4.7%左右,2005年达1.4%,略高于全国1.3%的水平,但远远低于云南省GDP和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水平。生态环境污染加剧,环保投入不足加大了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约束作用。

(4)全省总人口将继续增长,加之云南为边疆山区多民族省份,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各项建设起步晚,对环保设施和技术投入欠账较多,在实施西部大开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交通、能源、水利等各项建设将大大加快,必然加大对资源环境胁迫强度,这已是难以逆转之势。

(5)环境保护治理和社会经济发展受自然灾害和自然条件的影响较严重。一方面,云南省自然条件差,全省山地、高原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94%,盆地面积仅占土地总面积的6%,这对社会经济发展极为不利,资源富集但开发利用成本高,各类用地受到限制,环保工程措施投入大,技术要求难度高。另一方面,自然灾害影响也较为严重。以农业生产为例,在1952~2005年间,全省农业自然灾害总受灾面积达4745.99万hm2,年均受灾86.29万hm2,占年均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20.28%。1996~2006年,因自然因素(洪水、地震等)和某些人为因素造成的灾毁耕地共计达4.88万hm2(年均因灾毁而减少耕地0.49万hm2)。此外,云南省水土流失较为严重,1999年以来,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达36.9%,土壤平均侵蚀模数达1340t/km2・a。以金沙江流域为例,全流域年均水土流失直接经济损失相对量达4427.4元/km2・a,其中坡面侵蚀损失3247.6元/km2・a,重力侵蚀损失1179.8元/km2・a[22]。

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云南省未来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

5结论

(1)从系统理论思想出发,对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系统进行耦合态势分析,以识别系统协调发展状态,对今后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优化调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评价结果表明,自1994年突破分水岭以来,云南省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系统一直处于不协调发展状态,近10年,耦合度均在50°~84°之间。尽管2002年后呈下降趋势向协调发展方向演进,但其速度极其缓慢,环境保护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其滞后效应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中将越显明显,系统间的胁迫约束机制加强,目前总体上仍然处于极不协调状态。

(3)分析表明,未来云南省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协调发展仍将面临一系列的重大挑战,系统向协调发展方向演进的难度大,达到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同步协调发展的目标任重而道远。因此,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明确区域科学定位和统筹区域协调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同时加大环保资金和技术投入,特别是重视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勤堂.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机理分析[J]. 管理世界,2004,(2):133-136.

[2]吴文恒,牛叔文. 甘肃省人口与资源环境耦合的演进分析[J]. 中国人口科学,2006,(2):81-86.

[3]刘耀彬,李仁东,宋学锋. 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2005,20(5):105-112.

[4]乔标,方创琳.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模型及其在干旱区的应用[J]. 生态学报,2005,25(11):3003-3009.

[5]刘耀彬,李仁东. 江苏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规律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1):47-51.

[6]马彩虹,赵先贵. 陕西省人口-耕地-粮食系统耦合态势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3(5):217-221.

[7]张富刚,刘彦随,王介勇. 沿海快速发展地区区域系统耦合状态分析――以海南省为例[J]. 资源科学,2007,29(1):16-20.

[8]张振杰,杨山. 基于系统行为的城乡耦合地域空间演变规律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2007,14(2):88-92.

[9]朱鹤健,何绍福. 农业资源开发中的耦合效应[J]. 自然资源学报,2003,18(5):583-588.

[10] 高长波,陈新庚,韦朝海等. 区域生态安全:概念及评价理论基础[J]. 生态环境,2006,l5(1):169-174.

[11] 杨子生. 云南省耕地资源危机及其对策初探[J]. 自然资源(现《资源科学》),1994,16(5):16-24.

[12] 杨子生,李云辉,邹忠,等. 中国西部大开发云南省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研究[M]. 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3.

[13] 杨子生,刘彦随. 中国山区生态友好型土地利用研究――以云南省为例[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14] 李宏. 云南人口变动与土地承载力分析[J]. 农业经济,2004,(7):7-8.

[15] 杨林泉. 云南脆弱生态区相对资源承载力研究[J]. 云南环境科学,2005,24(3):15-17.

[16] 陆颖,何大明,柳江,等. 云南省15年生态足迹与承载力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3):93-97.

[17] 云南省统计局. 云南统计年鉴[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2006.

[18] 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2006.

[19] 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 中国城市统计年鉴[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2006.

[20] 李崇明,丁烈云. 小城镇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11)134-144.

[21] 徐学荣,吴祖建,张巨勇,等. 可持续发展通道及预警研究[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3,33(2):31-37.

[22] 李云辉,贺一梅,杨子生. 云南金沙江流域水土流失直接经济损失测算方法与区域特征分析[J]. 山地学报, 2002,20(增刊):36-42.

[作者简介]李智国(1977-),男,云南武定人,汉族,讲师,主要从事生态安全、区域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第6篇:区域资源环境范文

资源型经济是指以自然资源开发而兴起,并以资源开采为主导产业的地区经济。资源型经济的重要特征是向社会提供矿产品及初加工产品。格尔木地区工业依据其天然的矿藏资源,形成了以盐化工、石油化工、玉石加工等为主的经济产业,主要工业产品有天然气、钾肥、原盐、甲醇等,属典型的“资源型”地区,也是青海省的主要工业区。2004-2008年,天然气产量由15.59亿立方米增加到41.4亿立方米,增长165.55%;汽油产量由26.27万吨增加到30.9万吨,增长17.62%;柴油产量由36.09万吨增加到46.6万吨,增长29.12%;各类盐产量由3.67万吨增加到6.9万吨,增长88.01%;发电量由3.5亿度增加到11.3亿度,增长222.86%;钾肥产量由111.42万吨增加到209.7万吨,增长88.21%;液化气产量由7.4万吨增加到8.9万吨,增长20.27%;精甲醇产量由10.61万吨增加到40万吨,增长277%。

地区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逐年增长的同时,带动地区生产总值的逐年增长。2004-2008年,格尔木地区生产总值由44.63亿元增加到137亿元,五年间增长206.97%。其中,第一产业产值由0.56亿元增加到0.91亿元,增长62.5%;第二产业产值由29.13亿元增加到108.59亿元,增长了272.78,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呈现62.26%、69.86%、73.39%、74.39%、79.26%逐年大幅提高的态势;第三产业由14.94亿元增加到27.49亿元,增长84%。

多年的工业实践表明:资源型地区的主要弊端是“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导致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生态平衡地破坏。为保持地区经济增长态势,只有趋动资源向节约型、高效型产业特别是少污染、高产出的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实现“资源型”经济向“循环型”经济转变。

二、金融创新支持区域经济由“资源型”向“循环型”转变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在企业从“资源型”向“循环型”生产模式转换过程中,金融资源的引导将促使企业的转换行为从被动转向主动,走向自觉发展资源循环利用模式。但金融在支持区域经济由“资源型”向“循环型”转变过程中仍面临着较多的困难和问题。

(一)金融机构缺乏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专门政策。循环经济项目大多具有建设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短期经济效益弱化而社会效益明显的特点。目前,环保、税务等部门多采用费用返还、所得税抵扣、增值税免征等方式对企业循环经济项目给予支持,如:2007年青海省运用财税手段在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技术改造上共投入6.1亿元,在支持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上共投入1.3亿元。但对于金融部门支持循环经济发展企业后可能出现的风险则缺乏相应的财政贴息、税收返还或减免税收等补偿政策。如只强调商业银行“输血”而忽略“造血”,则会使金融机构缺乏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容易形成在循环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上的商业信贷资金缺位。

(二)循环经济资金投入仍显不足,缺口较大。2009年格尔木地区计划安排3000万元以上重点工业建设项目30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2个、续建项目18个,预计总投资55亿以上。资金来源除部分企业自筹外,很大部分需要金融信贷资金支持,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各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大幅增加,但依然无法做到全力兼顾、按需发放,因此形成了一定的资金缺口问题。

(三)金融机构放贷“效益性”行为明显,导致中小企业循环经济产业链难以启动。金融机构基于效益性考虑,在信贷资金发放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垒大户”现象。部分中小企业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困扰,要想获得长期、稳定的信贷资金则相对较为困难,形成中小企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启动难的问题。

(四)金融机构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前瞻性不足,影响了新兴产业的发展。从格尔木地区情况看,金融机构支持循环经济发展还主要集中在传统的优势产业上,在对新兴产业以及科技含量高的行业上涉及还不全面,企业对能源的综合开采率和回收利用率较低。

(五)循环经济发展的融资机制还不健全。目前,格尔木地区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手段相对单一,主要是依靠银行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信贷投入,以及限制对污染企业的授信等间接金融手段支持循环经济发展,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股票市场融资、债券市场融资、基金市场融资和开发性金融支持的条件尚不具备,促使循环经济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权的工作还比较困难。

(六)各金融机构没有相关的优惠政策予以扶持循环经济发展。没有设立专门用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投资基金,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支持没有对循环经济基础项目长期建设过程中的商业信贷缺位形成有力补充等。

三、金融支持区域经济由“资源型”向“循环型”转变的路径选择

(一)基层央行应充分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引导商业银行增强支持循环经济发展力度

1. 逐步探索实行结构性的差别利率政策,严格实行扶优限劣措施,对科技、环保等可持续发展产业实行低利率政策,确保绿色、环保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2.将支持循环经济的因素纳入商业银行的业绩评价机制,使之成为评价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重要因素,激发商业信贷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3.与地方政府沟通协调,及时了解辖区内循环经济发展情况和相关资金需求,按时向辖内金融机构推介循环经济重点建设项目,并通过制定相应的信贷考评办法、地区信贷工作指导意见等方式,鼓励和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循环经济产业的信贷资金投入。

(二)建立专为循环经济生产提供资金的地方性金融组织

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本质就是增值和逐利,商业性金融机构亦是如此。因此,需要政府创新金融组织,通过建立地方性金融组织,弱化投入循环经济生产的金融资本的逐利性,为循环经济生产提供政策性或廉价资金支持,以促进循环经济链条的顺利衔接。就格尔木地区而言,青海银行格尔木分行、农村信用社作为地方金融机构,地方政府可考虑赋予其中一家一定的政策性金融职能,对于该行、社将金融资金重点投向“生态工业园”、绿色产业、区域循环经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技术支撑体系等领域后,给予一定的专项财政资金补贴,以此调动行、社在支持循环经济项目发展上的积极性。

(三)充分利用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近年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所采纳的信用信息范围逐步扩大,使用效益也逐渐显现。为加速地区企业走循环发展之路,应将涉及企业排放和环保行为等方面的有关信息一并纳入征信系统,加强对节能减排重点企业地跟踪了解,为政府、企业和个人提供更加详尽的咨询服务,为金融机构提供授信服务,以此提高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质量。

(四)建立绿色银行绩效评价体系,并给予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商业银行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银行类金融产品创新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规定商业银行在发放商业贷款时,必须把节能降耗、资源循环利用、污染物排放等指标纳入贷款、投资和风险评估体系,第二层次是要求商业银行设计开发绿色环保信贷产品,专门用于支持企业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为原则,以资源的再利用为核心的循环经济生产,企业凭借生产经营项目的“绿色因素”获得专项绿色抵押贷款,第三层次是创新商业银行的业绩评价机制,从信贷结构、营业收入与利润结构、费用结构等着手,把支持循环经济的因素列入权重系数,并与央行再贷款利率、银行准备金率等监管因素结合起来,形成绿色绩效评价体系。同时,由于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投入存在专业性强、资金风险较大、管理难度大、管理成本高等因素,因此,建议政府对支持循环经济发展项目的营业收入,在税收上应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降低商业银行资金经营成本,以此提高其对循环经济项目的信贷资金投入积极性。

(五)可考虑利用目前国内证券市场,打包开发循环经济资产证券化产品,为中小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提供充裕资金

第7篇:区域资源环境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资源环境学科;课程整合;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23-0030-04

一、引言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自2012年3月颁布以来,我国掀起了一轮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浪潮,该规划的总体目标是:“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使我国教育信息化整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推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1]。”信息技术对于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创新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有利于构建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2]。因此,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将是未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方面。

世界各国对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认识主要分为两种:一种认为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就是将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融合在一起,使在学习其他课程的同时能够有效地学习信息技术;另外一种则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能够支持情景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协助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学方式。既能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也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3]。显然,第二种认识才是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实质。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教育部和中国教育界都在大力推行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话题也由来已久, 但目前国内对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模式、方法和实施策略的研究仍然比较薄弱[4]。因此,寻找具有创新意识的融合模式将对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资源环境学科的教育发展

资源环境学科是地理学下的二级学科,主要目的是培养具有资源、环境和城乡规划管理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在培养环节需要大量借助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PS、测量与地图学等新技术的支撑,还需要多专业学科交叉渗透、互相支撑、协调发展[5]。这些经验都是经过漫长的探索总结出来的。

资源环境学科的教学变化如图1所示。从指南针确定方向到GPS自动定位,从黑板书写到投影仪放映,从纸质地图到移动终端电子地图,资源环境学科的教育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都是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接下来我们将具体描述信息技术的创新给资源环境学科的教育发展带来的影响。

1.教学方式的改变

过去,“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如今,利用计算机、投影仪、电子双板等各种现代化教学设备辅助教学的方式已逐渐流行起来,对传统教学方式形成巨大的挑战[6]。资源环境学科教学变化如图1所示。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社会进入知识大爆炸的阶段,知识与信息技术进入深度融合的历史时期[7]。在这个融合过程中,新的知识和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在不断产生,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跟不上信息发展的脚步,通过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方式应运而生,而且更加有利于学科的教学。

2.教学资源的改变

资源环境学科对地图学也要有一定的掌握,而传统地图主要基于纸张和印刷技术,具有实时性偏差、版面受限、内容固定、静态地图、交互性差、显示单一、色彩单调等缺点[8],可以传达的信息有限。基于信息技术在移动终端上显示的电子地图正好弥补了纸质地图的不足,可以充分满足现代的地理教学。

但目前的电子地图大多功能简单,缺乏动态性和交互功能,还不能很好地服务教学要求。所以,未来的电子地图的设计应更加强调交互性和娱教性[9]。交互性是指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对地图进行相应的操作,娱教性是指通过多媒体手段让地图信息更加生动化、趣味化,这将是未来电子地图教学的发展趋势。

3.教学工具的改变

野外实习是地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野外的实际操作,可以对一些地理工具有很好的掌握。S着科技的发展,地理学科工具也发生巨大的变化。从以前通过罗盘寻找方向到现在的GPS定位,带给学生的教学体验也有明显的不同。

在我们本科野外实习的时候,老师会给每个小组分发一个罗盘、一张地图让我们自己寻找方位。这种方式虽然也能达到预定的效果,但学生普遍兴致不高,不能很好地参与进来。但随着地理工具的不断发展,像经纬仪、全站仪、GPS等工具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方式。而且高科技与地理教学的结合,能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乐于探索学习[10]。

三、 信息技术与资源环境学科融合

现有的融合方式主要侧重于教师如何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不够关注,以至于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未来,信息技术和课程融合,应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全过程覆盖[11]。所以,如图2所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示意,我们将从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三个方面并结合华中师范大学的教学经验来进行信息技术和资源环境学科的融合。

1.课程内容

华中师范大学云课堂是在教育云和教育大数据的背景下,利用云理念和云技术打造的一种在线开放课堂。具有教学资源统一存储、组织、管理和访问服务的优点,可以实现教学资源按需服务[12]。截止到2015年12月,云课堂的教学资源建设情况如图3所示。

从统计的数据来看,目前学校的教学内容仍以文档类资源(如Word、PPT)为主。但是,以音视频、动画和图片等包含更多信息的资源比例也不在少数。而且,通过我们的了解,这种类型的资源在云课堂中的比例仍在不断上升。

这种现象说明了高校的老师也逐渐认识到教学内容对教学的重要性,大学生对音视频学习的兴趣明显高于语言文字,像音视频和动画这种包含更多信息技术的内容更能吸引学生的观看与学习。

资源环境学科的课程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教师在准备这些内容时大多以文字的形式展现,学生最后能够掌握的知识普遍较少。所以,我们在选择课程内容时要能够注意到学生的兴趣、需要,并尽可能与之相适应,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像地质学、自然地理学、地图学等课程,不一定要求教师自己去制作相关的素材或课件,我们可以充分搜集、整理和利用网络上已有的音视频资源,并对其去粗存精、高效利用。通过音视频等内容资源来教学,可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课程实施

在课程实施方面,资源环境学科的教学以教师在讲台上以PPT作为讲稿为主要方式。这种教学模式具有教学内容孤立呈现、教学方式缺少互动、教学思想难以体现等缺点,很难有较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大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普遍不是很满意,期望改变这种现状。

华中师范大学设计的电子双板教学方式正好解决以上问题。电子双板可以实现同步展示抽象知识和形象知识,如图4所示,这样可以同时刺激学生的左右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13]。

像城市规划设计、景观规划与设计和园林规划等课程教学中,我们需要让想象的空间立体化,电子双板的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实现这一目的。我们可以在右边屏幕上放一些著名的规划图像(如美国纽约中央公园)或制作的动画影像,左边屏幕上添加描述性的文字。这样可以让学生进入情景环境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和效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课程评价

不管是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它们最后的落脚点都是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就是对学生成绩的影响。这就需要教师每学期期末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课程评价,而不是以往对学生的期末成绩给个分数就行了。针对整合后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我们对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63份,回收有效问卷242份。调查结果如表所示。

通过表的统计结果可知:有33.9%的学生对目前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非常满意;46.7%的学生感觉比较满意;两者的比例占总人数的80.6%。而感觉比较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比例仅占6.2%和2.5%。对于统计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我校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的学生对目前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普遍是比较满意的。

我们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数据分析,比如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学生的成绩变化趋势作预测。如果学生的成绩呈上升趋势,这就说明我们教师的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是优良的;如果呈下降趋势,教师就需要及时做调整了。这项内容是我们未来的工作重点。

四、结论与展望

从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三个方面,实现信息技术与资源环境学科的深度融合,将是信息时代课程教学的主要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教师在这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需要积极探索融合的方式,推动资源环境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S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创新学习方式将不断出现,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方式也会不断创新。未来智能机器人可能成为你的学习伙伴;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技术让我们走进“真实课堂”;云计算环境延展了我们的课堂学习边界;大数据技术为我们提供个性化学习。未来将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时代。

参考文献:

[1]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8):3-12.

[2]杨宗凯.中国教育信息化十年:2011-2020[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1):3-4,28.

[3]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中国信息界,2006(4):47-56.

[4]周雷,杨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方法和实施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6(4):51-54.

[5]牟凤云,何锦峰,张学儒,林孝松.基于地理学科新技术支撑下的理工科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3(4):154-156.

[6]柴小燕.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方法的革新[J].卫生职业教育,2006(2):20-21.

[7]郭东坡,张昭理,舒江波,徐艺.信息技术环境下现代知识传播方式的建构[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5):22-25.

[8]丁旭华.浅析传统纸质地图的转型[J].测绘通报,2015(12):105-107.

[9]苏仰娜.基于Flash+XML的多媒体电子教学地图的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1(3):127-130.

[10]李小燕.在地理教学中应用“GPS”的研究[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20(6):46-49.

[11]郝兆杰,肖琼玉,梁芳芳.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策略的混沌与重构[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2):26-29.

第8篇:区域资源环境范文

关键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实践教学;大学生心理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0-0214-1

基金项目: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教改课题”-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在黑龙江垦区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

0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就业压力和对所学专业的迷茫导致了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心理上的浮躁,本课题研究了在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中,农科类本科培养目标如何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并使之涵盖现代农业发展的各个领域。

本论文是结合学校的办学模式,在农场农业发展和测土配方施肥的科技发展的基础上,安排在大学学习一年后的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利用暑假进入农场实践,通过对大学生实践后的心理转变的研究,寻找一种面向垦区 “培养高级农业科学技术人才”的模式,实践安排从共青农场土壤化验室、试验园区等实践开展,使大学生直接认识到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就业后所从事行业的工作环境。对于大学生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更好的了解本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等都有很大的认识,特别是从今后在大学生活的心理定位会有很大帮助。

1 研究对象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每年都为农垦输入大量的人才,但是,由于入学新生对农垦认识不足,对于今后学习和就业取向方面往往从心理上会产生很大的迷惑。因此本文对这种现象做了系统分析。

2 学生心理问题研究

针对于研究和培养的学生为2010级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由于该班有90%左右为外省或黑龙江地方学生,所以对于黑龙江垦区的农场比较陌生。同时对农业资源环境专业也比较陌生,因此,开学的第一学期产生对专业的迷茫心理。

3 垦区培养过程

根据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特点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实践教学活动,将有助于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2011年暑假的实践教学安排学生参观黑龙江垦区共青农场,通过学生到共青农场园区、土壤化验室、作业站等多个部门的实践,使学生真正认识了垦区,为以后参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根据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特点,合理安排与专业有关的实习内容,让学生在紧张有序、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环境中将学校里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提升。现将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进行详细的描述。

3.1 参观化验室对学生心理引导作用

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有种新鲜感,认为大学的实验是很实用的,但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实验课让学生感到实用性不如想象的高,即使,进入高年级的学生也对实验没有目标性,所以实验课都按实验指导书的步骤按部就班的进行,对于整个实验的原理却不知道,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思考能力,学生也会觉得实验毫无乐趣[2]。通过在安排大一学生到农场实验室参观,可以看到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农场的标准化验室,在那里可以看到规范的实验操作,拓宽了学生的实验技能,真正感受到土壤工作者的工作环境,便于稳定学生今后实验课的心理,为以后参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2 参观农场布置专业试验对学习的引导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是以土壤农化类系列实验为主,另外生态环境类、遥感与信息技术类、微生物类等实验也是其所涉及的内容,为了更好了解和接触到这些知识,除了对农场的土壤化验室里土壤农化类系列实验实践外,在实践实习过程中还安排学生参观了农业部在农场安排的“3414”试验和2011年布置的肥料利用率试验,这不仅使学生了解到土壤肥料知识,还加深对黑龙江垦区三大作物:水稻、玉米、大豆的耕作认识,通过现场认知,引导学生对今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很好的了解,为专业课的学习找到目标,使学生就业目标明确,心理负担降低,从而放下就业压力好好学习专业知识。

3.3 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

培养大学生社会能力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之一。其中调查研究能力是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大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目前高校大学生调研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根据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特点,安排学生对农场的小城镇建设、农资市场以及配方施肥在农场中的影响等内容进行调研,调研安排以教师引导为主,学生自己制定计划,利用闲暇时间对农场、管理区、作业站(连队)、农户和肥料经销商进行走访调研,培养学生接触社会各行业人员,培养其社会交际能力。

4 分析与讨论

培养21世纪宽口径、复合型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合格人才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使命,也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业务培养目标的需要[3-4]。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农垦现代化大农业教育和科研特色,以农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农业大学。学校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特别是农学院每年都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实践实习,发挥实践教学作用,是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也是学校持续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针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研究与改革将为深入贯彻落实我校立足垦区,服务现代化大农业的办学特色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隋凤富.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加快建设现代农业[R].全国水稻机械化生产农垦现场会大会,2005.

[2] 常连生,韩志卿,张电学等《土壤肥料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7,21(4):66-69.

[3] 伍钧,吴晓斌,邓仕槐等.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0(增刊):35-38.

第9篇:区域资源环境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3-0108-02

前言

据近日新闻报道得知刚刚发生的甘肃舟曲百年不遇的特大泥石流已经造成1 270余人死亡,失踪近500人,造成伤病近2 000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不可估量;这样的天灾在中国近年发生众多,甚至数不胜数,造成这些灾难的原因虽说是有天气、气候等自然因素,但人们认真深思则不难发现存在的人为因素,那就是长期以来只是注重GDP的增长,只顾经济增长的时候对资源的过度掠取,而忽视对大自然的尊重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造成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结果。在我们痛定思痛的同时,必须反思区域经济的发展思路和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必须制定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灾难的不再重演或灾难的程度减轻。

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概念

21世纪,可持续发展被确立为中国发展的基本战略。其实施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坚持不懈地全面推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1]。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人们必须处理好“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四大因素的平衡问题,而其中的资源是重要的支撑要素,资源源于环境,环境酝酿资源,资源本身也是环境的一个组成成分,环境中的一些因素也同时是资源。故资源更为重要,资源衰退枯竭,则环境也就彻底恶化。

据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即“发展要具有可持续性,要不损害支持地球的生命系统:空气、水、土壤,不超出其源于环境的承载能力”[2],要求我们必须将发展限制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即保障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承载,这是保障发展可持续性的前提条件。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之后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评断标准,同样对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也必须有个可操作的评断标准。故建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其工作的关键。

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区域经济和社会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处理好“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四大因素的平衡问题,而其中最为关键问题又是合理可持续利用区域资源问题,合理可持续利用区域资源其中包涵有注重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含义,资源的利用必须以不破坏生态环境和维系生态环境的自然修复为限度。

故可以建立以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区域资源的消耗为主要断定对象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定指标体系是较为正确也是可行的。

1.指导思想。区域经济的发展中所消耗的区域资源包括众多,主要指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及电力等能源及人力资源。区域经济发展的判断指标也有众多,主要以GDP增长速度来判断。而GDP增长速度又有众多表现,同样的GDP增长速度所耗损的资源和付出的生态环境代价不一,也就是说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必须在评断衡量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考虑进去。同时,在构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必须找到一个综合评价指标,这个综合评价指标能够良好地体现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区域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程度,当然,我们希望这个影响程度越小越好,也就是说,这个影响程度值越小越显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2.构建原则。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遵循如下原则:(1)政策性强:指标应能够对区域社会和经济活动方式对区域资源的耗用压力以及社会的响应等进行有代表性的描述,并与已有的政策目标和有关的标准相关。(2)信息量大:指标体系应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内涵,能较全面地反映区域经济的各个方面。(3)反应灵敏:所选指标应简洁明了、方便理解,能够显示系统状态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变化,而且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与人类活动的变化反应灵敏。(4)数据易取:指标体系各指标和变量的数据应容易获取,且存在标准值或期望值,保证指标体系有较好的可操作性。(5)实用性好:指标体系在理论上应具有科学的基础,同时各指标还要清晰易懂,能被政府管理者和公众所理解和接受,指标体系自身应易于与评估模型和信息系统联系起来,使其实用性好。(6)针对性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和该区域的特征联系,紧紧针对区域人口、经济、社会和资源及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历史等特征建立可操作针对性强的评价指标和体系。(7)可量化性: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级各个指标必须能够量化,只有这样才能逐级累计计算,最后利用综合评价指标进行判断区域经济是否可持续发展。(8)层次性: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各个影响因素种类繁多,归属范围、影响性质、影响程度均不一,故在构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必须分门别类地进行层次性归属。(9)各指标可概化: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即将设立的各级各类指标)性质纷繁复杂,甚至有点抽象,同时其影响程度和影响性质也纷繁复杂不一,故在提取各级各类各个指标时必须找到其实质性的内涵,并进行概化处理。(10)公式化:在构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必须将各级各类各个指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进行公式计算。这些公式可据于数理统计分析理论基础上建立。(11)数学模型化:在构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最后必须归结于一个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判断数学模型,只有这样才能最后定量和定性地判断区域经济是否可持续发展。

3.指标体系框架。根据前文分析,结合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可构建第一级目标层指数―第二级分类层指标―第三级指标层变量三级体系框架。三级体系中,对各级的设计考虑(如下表1所示):

这些变量必须进行量化,按变量满足的指标功能程度、集合信息的能力、资料收集的难易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一些变量以当前社会发达国家标准水平相比较来确定其具体量化数值。

4.评价判断数学模型。根据前文所述,可以建立用于判断该区域经济是否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判断数学模型,模型如下所示:

可持续发展度P=αiYi=αiβjXYi(j)≥P0 可持续发展

式中,αi表示第二级分类层指标Yi在所有影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中所占的权重函授;βj表示第二级分类层指标Yi的第三级指标层第j个变量XY i(j)在第二级分类层指标Yi的所有的相应变量中所占的权重函授;P0是根据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而适当选定的以判断区域经济可否持续利用的指数P的临界数值。

三、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应有的功能

所构建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定量反映某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水平,通过指标体系的表征,可实现以下功能:(1)综合反映一定时期内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程度或状况,从而协助决策者进行生态环境的综合保护与资源的合理利用。(2)评价一定时期内,该区域水资源利用的各分类指标的发展相对速度,从而判断区域经济发展方向是否可持续。(3)反映各个方面对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对贡献大小,从而为制定相应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的措施提供技术支持。(4)综合信息判断第一级目标层指数P全面说明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及变化速度,判断该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功效。

结语

本文针对区域的特性,构建了旨在指导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了判断数学模型。该指标体系分三个层次,并通过分析各层次的内在关系,通过权函数建立指数P的数学表达式即数学模型,该指标体系简单明了,适用性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判断指数P的数学模型结构良好,意义明显,可方便使用与操作。虽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功效过程来考虑指标体系的层次化和具体变量选取方便性,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也只是提供了评价区域经济是否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法。实际上人们可以根据区域的不同特性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其具体适用性各异,同时,在各级指标的选取过程中,将受到当地有关区域各类资料的来源、考虑与已有统计方式的协调以及对一些指标量化特性认知不够等因素的影响,指标的选取还有待深入比较,进一步筛选,并结合指标体系的应用实践,不断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