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微观环境要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创业环境;创业环境系统模型;创业环境要素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8)09-0058-434
创业机会、创业团队、创业环境是创业研究的三大主题,创业环境研究是创业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创业环境是一系列概念的集合体,也是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必须加以系统研究,才能把握其影响因素,分清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通过引入创业企业家等相关利益群体进行分析,构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创业环境模型,将创业环境诸多要素放人一个统一的框架分析,从而能更理性地解释创业活动的发生。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创业环境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依据系统理论、均衡与非均衡理论和内生性理论,构建了创业环境要素模型,提出了创业环境是由内部创业环境、宏观环境、市场环境和自然环境四个子系统构成,分析了环境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一、创业环境影响因素研究现状及评述
(一)创业环境研究现状
从创业环境界定中不难看出,创业环境是由若干环境要素构成的。很多学者对创业环境构成要素进行了研究,详见表1。
(二)对现有创业环境要素划分的评述
1 缺乏从系统角度对创业环境要素的划分
创业环境是一个系统,系统的特征表现为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与相关性。现有创业环境要素研究都是基于对创业外部影响要素的研究,即外部环境研究;而没有把创业内部环境如创业团队的文化、组织与分工等纳入创业环境研究框架,创业环境研究整体性缺乏。另外,各个影响要素的层次性也不够,有单纯对宏观环境的划分(池仁勇,2002),也有单纯对市场环境的划分(Porter,1980)。本文正是基于此,把内部创业环境引入到创业环境研究框架中,构建完成创业环境要素分析模型。
2 缺乏对创业环境要素之间关系的研究
现有研究对创业环境要素的来源研究比较多,而一个完整的创业环境系统,必须考虑到系统各个要素之间的关联性,这样才可以更好地认识和评估创业环境。创业环境各个子系统既有独立的运作机制,又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创业环境动态链,了解各个子系统之间的联系以及对创业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分析了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及相互作用的形式。
二、创业环境因素划分标准的理论探讨
(一)系统环境观
系统环境观是我们认识和把握创业环境、研究创业环境理论的基本思想,也是科学发展观和认识论在研究创业环境中的具体体现。系统环境观认为环境是一个系统,它不仅包括外部环境,还包括内部环境,是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统一体,因此,在研究创业环境时,不仅要研究外部创业环境,还要研究内部创业环境;在研究新创企业与创业环境之间关系时,就不能把新创企业内部因素如创业团队和企业外部环境看成对立的断点,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在评估创业机会和新创企业绩效时,不仅要考虑到外部环境因素,还要考虑到内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当研究如何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时,环境营造的主体就不只是政府,创业团队也是营造环境的主体等等。系统环境观不同于单纯的外部环境观。
(二)均衡与非均衡
均衡与非均衡是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均衡是指市场供给等于市场需求的一种状态,而非均衡是指市场供给不等于市场需求的一种状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客观上是非均衡的,均衡只是一种“偶然巧合”。但主观上,人们都在做种种努力,达成均衡。经济运作总是在非均衡一均衡一非均衡一均衡的运动过程中。均衡与非均衡理论对创业环境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创业企业是各种资源的需求方,外部环境是这些资源的供给方。对某种资源来讲,如果资源的需求大于资源的供给或者资源的供给大于资源的需求,这两种状态都没有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就会出现不均衡状态;但如果外部环境对资源的供给较好地满足创业企业对这种资源的需求,实际上达到一种均衡状态,也是一种较好的理想状态。另外,从资源的整体来看,如果各种资源都达到了有效的配置,外部环境对各种资源供给较好地满足创业企业对各种资源的需求,则是真正意义上的理想状态。创业环境与新创企业就是处于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互相调试过程中,直到外部环境能够提供新创企业所需要的资源,实现创业的成功和成长。依据均衡理论,新创企业正是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相互适应、相互调试的一种均衡状态。
(三)内生性
内生变量是指由系统内部因素影响而自行变化的变量,通常不被系统外部因素所左右,而外生变量是指系统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决定的变量。现在创业环境的研究基本上都建立在外部环境观基础之上,因而将环境作为企业的外生变量,作为创业环境研究的重点。然而,依据系统环境观,创业环境就是一种内生变量。首先,创业企业内部环境如创业团队、创业者等是新创企业内部因素,是可控的;其次,即使是外部创业环境因素,创业企业也可以通过调整内部创业因素,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创造性地整合资源以满足新创企业的需求,从而影响外部创业环境。因此,本文将创业环境作为新创企业管理或决策的要素而不是既定前提,构建创业环境研究框架。
三、创业环境影响因素模型及相互关系
(一)创业环境因素模型图
依据系统理论的整体性,我们将创业环境分为内部创业环境与外部创业环境,内部创业环境是可以控制的,而外部创业环境是不可控制的;同时,外部创业环境本身也是一个系统,信据系统的层次性特征,将外部创业环境系统分为三个层次:宏观环境子系统(或称社会环境子系统)、市场环境子系统、自然环境子系统。依据系 统理论,我们认为创业环境是由内部创业环境、宏观环境、市场环境与自然环境四个子系统构成(见图1)。
1 内部创业环境子系统
内部环境子系统是创业者可以控制的环境系统,主要包括创业者素质、创业团队文化与创业组织。创业者素质主要体现在两个层次:精神层次与物质层次。精神层次是指创业精神对创业成功的期望程度;物质层次是指创业技能与技巧,创业者要具有创建和管理新事业的技术与商业知识和能力。创业团队文化是指创业团队的合作意识、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团队进取心等理念。良好的创业团队文化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内部创业环境,促进创业成功。创业组织科学的分工与合作,能提升创业组织的效率,充分发挥创业团队的潜力,充分利用内部的资源。
2 宏观环境子系统
宏观环境子系统又称社会环境子系统,包括政策法规环境、金融环境、科技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四个方面。良好的政策法规环境会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减少创业成本并为创业者提供更好地服务,增加创业者的动力和信息;资本对创业者而言是其他资源无法取代的,持续的资金投入是创业机会转变成产品或服务的重要保障,因此。良好的金融环境是创业成功和新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良好的科技环境能够为创业者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创业所需要的技术,有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社会文化环境传递着社会对创业的支持态度、容忍程度及相关的支持,良好的社会环境会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影响人的观念;减少创业成本。
3 市场环境子系统
市场环境子系统又称为微观环境子系统,在本文中,我们借鉴波特的产业竞争模型,认为市场环境是由供应商、顾客、替代品、潜在进入者和竞争对手五个方面组成。市场环境关系到创意能否成为一个创业机会以及创业机会的优劣。没有顾客需求的创意不能够成为创业机会,同时供应商、替代品、潜在进入者以及竞争对手都影响到竞争环境,对于创业者而言需要对市场环境进行有效评估,以决定是否建立新企业,将创业机会转化为现实的产品或服务。
4 自然环境子系统
自然环境子系统是新创企业赖以生存所需要的资源环境,是新创企业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自然环境子系统包括自然资源环境与生态环境。企业是一个资源的转化体,通过企业系统的转化,将一定的投入转变为产出,以产品或服务的形式存在。然而任何投入都离不开资源,资源的可得性以及持久性决定创业机会是否可以持续地转变为产品或服务,另外,新创企业还必须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因为任何企业都是社会的一部分,企业的发展必须考虑到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会促进新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创业环境影响要素之间的关系
依据系统的相关性,系统的要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各个环境系统既有独立的运动轨道。又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创业环境动态链。了解各个子系统之间的联系以及对创业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内部创业环境有利于创业者从外部创业环境中发现创业机会,通过外部创业环境把创业机会转变为现实的产品或服务;同时,外部创业环境的变化可以影响到内部创业环境,从而影响到新创企业的绩效,如果某个外部环境子系统或其中的某些环境要素与企业内部环境子系统不发生重叠,表明它对企业不会产生影响;如果某个外部环境子系统或其中的某些环境要素与企业内部环境子系统发生重叠,并与创业决策、创业目标以及创业绩效有关联性,就表明它会对创业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其重叠部分越大,就对创业绩效影响就越大。各个环境子系统之间的影响是动态的,对不同创业者,外部环境对内部环境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在不同的时期,环境子系统之间的影响程度也不一样。
另外,各个环境子系统以及子系统中的不同要素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对新创企业重要性也不一样。例如,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民族,其政治经济制度、社会文化等系统结构客观上存在着与西方国家不同的特征,对中国的创业者而言,宏观环境比市场环境对创业有更重要的影响;对于不同地区,在宏观环境相似的情况下,宏观环境的不同要素对创业影响也不一样,其中区域文化可能有更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宏观调控;环境容量;和谐;环境危机;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10)03-0066-04
人类本身是自然环境的产物,人类的经济活动实质上是不断从自己生存的自然环境系统中直接或间接获取生存资料的过程,它以自然环境为源头,以自然环境为承载体,以自然环境为最终结果,是一个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范畴。所以,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是统一的,存在着许多非线性的耦合关系。只有协调好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经济活动的可持续。环境容量生产要素理论从环境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流动规律出发,把环境容量作为经济活动的一项基础性生产要素来研究,揭示其对厂商行为的节能减排影响,绿色核算推动效应和市场化环境补偿机制,并提供了非常直接的环境一经济系统协调思路。本文拟对这种环境一经济系统协调思路进行概括的说明,并提出新型环境一经济系统协调调控机制。
一、环境容量生产要素理论的形成与基本观点
(一)环境容量生产要素理论的形成
经济学认为,生产要素是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资源,是价值的基本来源。1662年,威廉・配第在《赋税论》中提出:“土地为财富之母,劳动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揭开了生产要素理论的序幕。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在土地和劳动之外增加了资本要素,认为“无论在什么社会,商品价格归根到底都分解成为那三个部分或其中之一”形成了著名的生产三要素论。1890年,阿尔弗里德・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指出:“把组织(企业家才能)分开来算作是一个独立的生产要素,似乎更为妥当”,提出了生产四要素论。当代研究一般也把技术和信息作为第五种生产要素类型。这些生产要素类型中,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技术和信息其实都是人类自身的要素,只有土地一项是代表环境类要素的。在日益严峻的环境危机压力下,越来越多的学者从环境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流动规律出发,认为传统经济学过分夸大了人类自身的生产要素地位,低估了环境作为生产要素的基础性和重要性。环境的结构性能力性事项,比如环境容量、环境自净能力等,也参与了财富的生产和价值的创造,却没有在生产要素理论中得到体现。马歇尔自己也坦言:“在某种意义上,生产要素只有两个,就是自然与人类”。自然排在人类的前面。
2001年,黄蕙提出“将环境因素纳入生产要素禀赋体系之中,使之成为一个与土地、劳动、资本等要素并列的新的要素”,并强调了“环境容量”。2003年,汤天滋撰文认为应当把环境作为生产力构成的第六种要素。2004年,作者在国际会议做专题报告提出环境是“企业生产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同年,方时姣提出应把生态环境要素作为生产要素组合中的内生因素。在理论界对环境(容量)作为生产要素进行热烈讨论的同时,2005年,财政部在十一五财政政策中,将“环境”与劳动力、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并重,提出“理顺资源、劳动力、土地、环境等生产要素的价格”,首次在官方文件中把环境作为生产要素,把相关研究带入一个小。2007年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提出“把生态环境和基本资源作为生产要素,进入市场流通。”2009年,作者在综述这一领域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境生产要素的理论的基本框架。
(二)环境生产要素理论的基本观点
环境生产要素理论认为,自然环境包括有形的物质实体(如自然资源)和无形的环境结构和能力(如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两个层面,这两个层面都应该作为基础性生产要素,对其在生产中的贡献,也就是在产品价值形成中的地位应给予充分重视,并纳入微观和宏观经济核算,在经济分析和规律探索中予以体现。人类对环境中有形的自然资源部分认识较早,在经济学中一般将其纳入“土地”生产要素。但对环境容量的经济学认识却晚得多,它在人类从事生产活动之初就开始参与其中,是社会财富的基本源泉之一,但它的要素地位一直被忽视,直到被占用和消耗殆尽,环境事件频繁发生的现代,人类对它的认识才开始深入。在传统认识中,环境容量是被动接受生产排放物的,目前,在物和非物两部分结合的大自然环境观的基础上,根据可持续发展对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融合的要求,从更正生产要素理论对环境的狭隘性认识出发,应当把环境容量认定为独立的生产要素,它对经济活动的作用可以解读为主动参与生产、提供环境自净能力供生产消耗。环境容量生产要素和土地要素并列成为“自然”要素的两大成员,二者统称为环境生产要素。
环境容量生产要素化不是简单将环境容量作为生产要素来看待,而是一个环境经济化的理论体系,一个环境管理市场化的制度体系。环境容量生产要素理论主要研究环境容量生产要素的概念和内涵,必要性和可行性,对厂商生产函数的影响和厂商行为变化,市场供求规律和供求机制,环境容量生产要素化管理政策和措施,环境容量生产要素市场建设及其宏观调控效应,基于环境要素的绿色GDP和绿色会计制度,基于环境要素的环境市场化补偿机制等等。
环境容量生产要素市场可以实现有限环境容量生产要素的市场化配置,适应节能减排的需要,确保环境容量低于饱和程度,便于其自身循环再生。配合政府环境管理的总量控制制度,环境容量生产要素市场还可以实现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调控功能,促进两个系统的和谐发展。
二、环境生产要素市场的环境一经济系统自动协调目标和手段
对国民经济的市场运行机制进行间接宏观调控是政府的基本职责。常见的宏观调控手段包括财政性政策、货币性政策等,但这些政策都是经济系统本身的政策,很难作用到环境系统,无法调整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的关系。同时,宏观调控政策本身也不是封闭的,除了以上政策外,其他许多有关经济和社会全局的经济子系统可以成为宏观调控政策的手段和着力点,以影响和带动整个系统。环境容量生产要素市场就是这样的一个子系统。政府借助环境容量生产要素市场,可以调整两大系统之间的关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参见图1。
(一)环境―经济系统协调调控的目标
环境一经济系统协调调控的目标实质上就是可持续发展,他可以拆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在确保环境质量良好,不出现严重环境污染和生
态问题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二个方面,就是在生产持续增长的同时,减少对资源和生态的破坏,减少污染排放,维护良好的自然环境质量。通俗地说,就是既要经济增长,又要环境质量。
(二)环境一经济系统协调调控的手段
环境生产要素交易市场提供了两个环境一经济系统协调调控的基本手段。
第一,环境生产要素供给量调控手段。这是一种比较直接的手段类型。环境生产要素是任何经济主体进行经济活动都必须消耗的要素类型,没有环境生产要素,企业无法开工生产。政府是环境生产要素初级市场上唯一的供给者,也可以在二级市场上调整供给量,从而牵住企业的“牛鼻子”,调控企业的生产规模,也就是调控企业的环境和生态破坏、污染物排放行为。环境生产要素供给量调控手段可以按照作用的市场层级具体区分为两类:初级市场增加/减少环境生产要素供给量手段和二级市场政府减持/回购环境生产要素手段。
第二,环境生产要素价格调控手段。环境生产要素价格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影响企业的生产规模(环境和生态破坏、污染物排放规模)和节能减排积极性。环境生产要素价格调控手段也可以按照作用的市场层级具体区分为两类:初级市场环境生产要素配售价格手段和二级市场政府引导(基准价格调整、减持/回购价格和数量影响等)环境生产要素价格手段。
三、环境一经济系统协调调控政策的基本型及其运行
(一)自动稳定型环境一经济系统协调调控政策
这是最典型的无需外力的自动调控情形。在健全的环境生产要素市场机制下,环境质量好转,政府就会在初级市场上增加环境生产要素供给量,在二级市场上减持库存的环境生产要素,同时调低和引导降低环境生产要素价格,企业获得充足的环境生产要素,降低环境生产要素消耗成本,生产规模扩大。但生产扩张以后,会导致环境破坏加剧,排放量增加,环境容量被过多占用,出现环境恶化的局面。环境恶化以后,只能提供较少的环境生产要素,并导致环境生产要素价格上升,企业生产规模因环境生产要素减少和成本上升,开始压缩生产,减少环境破坏和污染排放,环境质量会因此而逐步好转(见图1)。对于高能耗、高排放企业和产业,这种效果尤其明显。
基于健全市场机制的环境一经济系统自动协调调控是环境容量生产要素理论的重要优势所在。其他的环境管理理论和措施都难以发挥这种作用。只要制度健全了,环境生产要素市场按照常态正常运转即可出现这种效果,无需政府和其他组织进行额外的干预。在正常的环境一经济状态下,这种政策会平稳运行,环境生产要素供应量和价格不会大起大落,环境质量和经济发展也会比较稳定。即使有小的波动,环境生产要素市场也会自动熨平这种波动。所以,这是一种常态政策类型,也应该是最常见的政策。
(二)环境主导型环境一经济系统协调调控政策
在环境与经济出现明显不协调的时候,需要考虑政府的强势干预。当环境问题突出,人类生活和生产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应当考虑采用环境主导型环境一经济系统协调调控政策。主要表现为政府超常规缩减环境生产要素发行量,提高环境生产要素发行价格,大量高价回购在二级市场上流通的环境生产要素,借助市场间接向企业施加环境压力,迫使企业压缩生产,改进技术,减少环境破坏和污染排放,以尽快恢复环境容量,提高环境质量。参见图1。
(三)经济主导型环境一经济系统协调调控政策
经济主导型环境一经济系统协调调控政策是在经济萎缩条件下采用的另一种政府强势干预政策类型。主要表现为政府尽可能多的增加环境生产要素发行量,降低环境生产要素发行价格,在二级市场上大量低价抛售所持有的环境生产要素,借助市场间接鼓励企业扩大生产,以恢复经济的增长能力,(见图1)。经济主导型政策要注意适度,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造成难以收拾的局面。
(四)环境一经济系统协调调控政策手段的运作配合
在以上各种政策的运作过程中,环境生产要素的数量手段和价格手段并不必然都是同向配合的。一般来说,环境生产要素供给数量上升而价格下降的手段组合符合一般市场规律,在自动稳定型政策中是自动联合发挥作用的,但在实施经济主导型政策时,应根据经济形势和环境质量的具体情况,决定采用其中一种手段而另一种保持不变,还是组合采用。供给数量不变而价格下降的手段组合比较稳妥,不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建议经常使用,但供给数量上升而价格不变的手段组合则是比较危险的,可能会带来环境生产要素超量使用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供给数量上升而价格下降的组合则根本不应采用,其后果是致命的。同理,环境生产要素供给数量下降而价格上升的手段组合也是自动稳定型政策中自动联合发挥作用的一种状态,也可以在强烈的环境主导型政策中采用,但供给数量不变而价格上升的组合则更温和一些,适于一般性环境主导型政策采用,供给数量下降而价格不变的组合也可以采用。数量下降,价格也下降的手段组合则一般不会出现。
四、结束语
我们在环境容量生产要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型环境一经济系统协调调控机制,分析了其政策目标、政策手段和政策运转模式。在当代环境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双重作用下,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的矛盾趋于尖锐化,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和广度逐步加大,探索既能协调两个系统之间的关系又能维持经济自身持续稳定增长的新型调控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认为自动稳定型环境一经济系统调控政策可以作为一种常态政策类型,同其他宏观政策一道作用于社会,弥补传统宏观政策环境效应差的不足。
参考文献:
[1] [英]威廉・配第,赋税论[M],邱霞,原磊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2] [英]亚当・斯密,国富论[M],谢祖钧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
[3] [英]阿尔弗里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朱志泰译,商务印书馆,1997.
[4] 黎诣远,李明志,微观经济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5] 李利军,李艳丽,环境生产要素理论初探[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9,(4):36―40.
[6] 李利军,张再生,西方传统主流经济学的环境意识缺陷批判[J],求索,2009,(2):8―10.
[7] 黄蕙,环境要素禀赋和可持续性贸易[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l,54(6):668―674.
[8] 汤天滋,环境是构成生产力的第六大要素―保护和改善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解析[J],生产力研究,2003,f1):6l一62.
[9] The Innovating Discussion on Bourse Mode EmissionsTrading, Proceedings of 2004 IntemationM Conference onTnnnvotion & Management .2004.10.
[10] 方时姣,生态环境要素禀赋论与国际贸易理论的创新[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4,(1):97―99.
[11] 王金雪,金人庆,十一五”期间财政将努力增加人民收入[EB/OL],http://politics,people,en/GB/1027/3871233,html,2008―8-19.
【关键词】环境会计;环境会计要素;环境会计核算
一、环境会计定义和我国环境会计要素核算的现状
(一)环境会计定义
1.国外学者的定义
英国学者R.H.格瑞认为,环境会计是“一种人造和自然资本增减的会计,最为重要的是,在二者之间转换的会计”。加拿大审计署的D.B.罗宾斯坦认为,环境会计是“在为了交易和促进公共福利、为了创造未来用途的财富以及保护资源时,根据资源管理者和资源所有者一致同意的惯例来核算和计量这些资源耗费的会计”。加拿大学者霍金森认为,环境会计“即用货币单位表示又用实物单位表示的,有助于改善整个社会环境资源的会计。”
2.国内学者对环境会计的定义
《现代会计百科辞典》[1]定义环境会计是“从社会利益角度计量和报导企业、事业机关等单位的社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管理情况的一项管理活动。它旨在指导经济资源做最有效运用及最佳调配,以提高社会整体效益。”
王绍梅(2003)[2]定义环境会计为“绿色会计,它是根据会计学的理论和方法,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辅之以其他计量方法,以有关资源、环境、生态及会计、审计等法规为依据,研究社会、经济的发展同资源、环境、生态之间的关系,核算对资源、环境、生态的开发、利用、防治的资金支出和成本费用,评估分析所投入资金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孟凡利博士[3]认为:“环境会计是企业会计的一个新兴分支,是运用会计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采用多种计量手段和属性,对企业的环境活动和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和现象所做的反映和控制”。
唐洋(2009)[4]归纳环境会计由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构成,宏观环境会计主要是指国民经济环境核算,微观环境会计是指企业等微观主体与环境有关事项的核算。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企业的会计实务,因此本文将只关注环境会计的微观定义。本文将采用唐洋(2009)对环境会计的定义,就是“环境会计是以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采用货币计量和非货币计量单位,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涉及的环境要素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会。”
(二)我国环境会计要素核算现状
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环境问题的恶化,我国开始了环境会计的研究。其中有不少学者将会计要素的计量和确认作为了环境会计研究的重点。其代表研究如下:
吴冬霞[5]通过在环境要素的特殊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境资产、环境成本以及环境收益等要素的确认标准。
许家林、王昌锐[6]在对会计确认标准对环境资产和环境成本内涵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只有符合资产确认要素的环境成本才能被确认为环境资产的主张。
李殊[7]提出了环境资产可以用市场价值法、替代市场价值法、或者调查判断法计价。杨文杰提出用机会成本法和影子价格法对环境要素进行核算。
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的环境会计实务还处于初级阶段,依旧有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主要问题如下:
1.环境会计要素核算不具有针对性[8]
由于没有具体的环境会计核算指南,目前我国的会计实务对企业的环境项目的核算不清晰。所有的环境会计项目都是按照日常会计实务来进行核算的。例如当企业发生环境相关环境费用时破坏环境支付罚款或者支付给相关部门的排污费时,企业的会计处理是计入“管理费用”,然后在其明细账下增设了“排污费”,“绿化费”等等。一般企业是把这些费用作为当期损益处理,只有在金额较大的时候才以资本化的形式处理。这样的方法虽操作简单,但是同管理费用一起核算不能反映出企业与环境的业务往来,这样的会计实务影响了企业环境披露的信息。不能取信于公众。
2.环境信息披露不足
王琳、肖旭[9]指出:由于我国环境会计研究的起步较晚,目前还没有强制性的准则规范,导致大多数企业决绝向社会公众披露相关的环境信息,使得政府和社会公众部门无法了解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破环、污染、治理环境的相关信息。
3.会计人员的环境会计人员知识不够
为了对环境会计进行准确的核算,需要环境技术人员和财务会计人员共同完成。由于我国目前的会计人员主要来自于财务、审计人员。他们对环境、可持续发展这方面的知识比较缺乏。另外,我国的企业也缺乏相应的环境会计人才,这都给我国企业全面实施环境会计带来了很大的困难[8]
4.环境要素确认和计价可操作性差
我国学者对环境会计要素计价和确认方面提出了很多的方法,但是对企业来说,可操作性很难。例如,杨文杰[10]提出用影子价格法对环境要素进行确认。影子价格实际上是资源投入的潜在边际效益,反映了产品的供求状况和资源的稀缺程度,资源越丰富,其影子价格越低,反之亦然,即资源的数量和产品的价格影响着影子价格的大小。企业在实施过程中,很难确认资源的边际效益,更无法量化资源的稀缺程度。因此,在对环境要素计价中将很难准确估计其价格。
因此,本文将在对以前年度国内外环境会计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在环境会计要素的计量和核算,以及我国如何有效实施环境会计提出相关的建议。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二部分是环境会计的基本概念,包括国内外学者对环境会计的定义,国外对环境会计研究的状况。第三部分是我国环境会计要素和核算的具体内容,最后一部分为对我国实施环境会计的建议。
二、国外环境会计的发展状况
环境会计的研究高速发展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长篇报告,在该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该报告使各国更深刻地了解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密切关系,即是经济社会的发展绝对不能以牺牲环境为前提。在“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下,环境会计研究在各国开始了迅速的发展。1995年,国际上第一部关于环境会计和报告指南:《环境会计和财务报告的立场公告》由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ASR)颁布。后来,IASR又接连颁布了《环境成本与负债的会计与财务报告》、《企业环境业绩与财务业绩指标的结合》等一系列的指南。这些指南为各国从事环境会计的理论和实务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本文将介绍美国、日本的研究情况。
1.美国环境会计的发展状况
美国的环境会计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重点是研究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在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中,美国政府机构和其他专业团体,如美国环保署、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证监会、注册会计师协会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美国环保署与1992年专门编写了组织编写了《环境会计导论:作为一种企业管理工具》一书。在该书中对环境会计进行了明确的定义,也对企业计算和分配环境成本、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提供了有用的指导。1995年,美国环保总署又了《鼓励自我监督:发现、披露、改正和防止违法》的政策,这个政策的目的在于企业能够自觉地发现和改正其对环境破坏的行为,而且该政策还对自愿披露、改正污染环境行为的企业给予一定的例如减免部分法律责任的奖励。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则在1989年研究对环境会计的处理问题。最初的研究重点是环境负债和环境支出两大部分。FASB发表了《EiTF89-3石棉清除成本会计处理》、《EITF90-8环境污染费用的资本化》、《EITF93-5环境负债会计》3个有关企业环境成本处理的公告;前两个准则说明了处理环境费用的方法,即是应该对环境费用采用费用化的方法,只有三个条件出现的时候才能资本化:一是延长了资产使用寿命,增大了资产的生产能力,或改进其生产效率;二是可以减少或防止以后的环境污染;三是资产将被出售。最后一个准则要求企业将环境负债项目与其他或有负债项目分开核算。美国证监会(SEC)也在1993年6月了92号公告,该公告明确规定上市企业必须披露潜在的环境负债,否则将会被处以50万美元以上的罚款,并通过相关媒体公布。另外环保署还及时向证监会提供存在潜在环境负债的企业名单,使证监会关注企业的环保责任和环保风险[10]。由此可见,美国各个政府部门和社会专业团体对环境会计在美国的研究和发展起了相当关键的作用。
美国的会计学者认为,企业排放的废弃物必然会导致环境资源遭到破环,治理环境污染必然会导致人力,财力、和物力的耗费,因此跟环境的先关损耗、费用都纳入了环境会计的核算范围,因此在美国的环境会计实务将环境资产、环境成本和环境收益作为独立环境会计要素纳入其核算体系[10]。
在美国在现行的会计科目中设置了有关环境相关的科目,资产类会计科目、负债类会计科目、成本费用类会计科目、损益类会计科目、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7]。
2.日本环境会计的发展状况
日本环境会计的发展在亚洲最具有代表性[11]。相比欧美发达国家,日本的环境会计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非常迅速。1999年被日本会计界成为环境会计元年[11]。1999年日本环境省了《关于环保成本公示指南》,将环境会计核算问题提到政府法规层次[12],许多企业也按照指南的要求披露了环境会计的信息。随后,环境省以及相关部门陆续发表了一系列的准则,如2000年的《关于环境会计体系的建立(2000年报告)》确定了如何确定环境收益的确认,2001年,日本工人会计师协会了《环境会计指南(2000)》,2002年,环境省发表的《环境会计指南(2002)》。种种迹象表明,日本的环境会计正在向着制度化、健康化的方向发展。日本环境会计的发展为亚洲各国实施环境会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11]。
三、我国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
本部分将重点讨论我国在实施环境会计实务中应该包括的要素,以及如何对其确认、计量和核算。
本文通过对国外发达国家环境会计的研究,作者认为我国的环境要素应当包括排放的废弃物而污染的生态资源、还有就是为保护环境而耗用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费用。环境会计的科目设置应该包括以下几大要素: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成本、环境收入和环境利润。下面本文将会从这三个方面介绍如何对环境会计的六大要素如何确认和计量。
(一)环境资产
1.环境资产的确认
徐鸿和朱小平[13]认为“环境资产是指特定个体从已经发生的事项取得或加以控制,能以货币计量,可能带来未来效用的环境资源”。徐鸿和朱小平[7]只有满足以下几点才能确认为环境资产:1)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的效益;如果一项环境资产不能为企业带来任何未来的收益,则不能通过环境会计核算;2)企业必须对该环境资产有实际的控制权,控制权是指企业对该资产有使用权,但是没有所有权;3)环境资产必须能够可靠的计量;当环境资源是企业通过购买的形式获得的,其价值可以按所支付的金额进行核算;当环境资源是凭借某种权利取得,或是大自然赐予时,只有在可以合理进行计量时,才能按照环境资产入账,在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中,有大部分的资源是企业难以对其进行直接计量,因此对环境资产的计价,企业需要采用对其进行合理估计,因此对环境资源合理估价的方法必须具备合理性;4)环境资产必须具有稀缺性,有些环境资产为不可更新资源,一旦被耗用便不可再生或者需要很长的时间再生,其储存量也会随着企业的开发活动逐渐减少。
目前的研究现状,以及环境会计理论实物研究的进展情况,本文将引用徐鸿和朱小平[13]将环境资产定义为:企业通过过去的交易事项取得,能以货币计量的、能为企业带来潜在的收益的自然资源,如土地、森林、草原、水域、矿藏等[13]。
2.环境资产的计价
根据以前部分的讨论,我们将环境资产分为有市场价格的自然资源和无市场价格的自然资源,当企业取得有市场价格,如通过购买的方式取得水域、森林、矿藏等自然自然资源的时,企业应该以实际的支付金额作为环境资产的入账价值。
如果企业取得的环境资产没有市场价值时,不同的国家采用的会计实务有所不同。在美国采用机会成本法和影子价格法计价。影子价格法是指影子价格实际上是最优化的线性拉格朗日函数的拉氏乘子,即目标函数发生的增值[10]。由于企业在实际操作当中的复杂性,本文建议企业采用机会成本法。
机会成本法的指导思想是由于资源有限,在使用资源时选择了一种机会就必然放弃另外一种使用机会[10]。例如面对一片森林资源,政府部门通常面临两种选择,一是把使用权交给一个企业作为生产经营活动,二是将森林砍伐然后出售。无论政府部门采取哪一种方案,剩下的那个方案便是机会成本,该成本的计价就是舍弃某一种方案而带来的收益。该种环境资产的计价具有模糊性的特点。
3.环境资产的会计处理
为核算环境资产,企业可以设置“环境资产”、“环境资产损耗”和“环境资产净值”等科目。具体做法如下:
(1)环境资产
该科目主要用于反应环境资产的增减变化。当企业取得和经营相关的有关可计量自然资源时,如土地、森林、草原、水域、矿藏等,应按照实际取得的价格或者机会成本借记“环境资产”,贷记“银行存款”等相关科目。该科目的余额在借方,表明可供使用的环境资产。
(2)环境资产损耗
该科目如同“累计折旧”科目,是环境资产的备抵科目。但环境资源不作为资产,故不能通过折旧来补偿环境会计把环境资源作为资产,通过折耗来补偿其耗减。本文认为,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将消耗环境资产,环境资产也随着企业的经营年限逐步减少,直至消耗殆尽。因此,当企业消耗环境资产时,可借记“环境资产损耗”,贷记“环境资产科目”该科目期末余额将转入“环境利润”的借方余额。
(3)环境资产净值
环境资产净值等于=环境资产原值-环境资产损耗。该科目用于反应企业所拥有,还未被耗用的环境资产,余额在借方,应反在相应环境会计报表当中。
(二)环境成本
1.环境的成本的确认
关于环境成本的定义,不同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在我国常见的定义包括达到政府制定的环境保护要求而发生的费用,如达到国家污染物排放的标准所发生的投入等,和企业向国家相关部门支付的排污费等。为了方便企业计量环境成本,本文将借鉴环境成本分为以下几类:
(1)环境预防成本。指企业为了预防污染环境或环境破坏所发生的相关支出,例如企业购买或者建造的环境设备,也包括企业在环境监测时发生的费用。
(2)环境污染治理的成本。指企业已经对发生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发生的各项治理费用。包括企业在治理环境当中耗费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等。
(3)环境补偿成本。指企业为补偿因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而向政府部门、其他企业或个人支付的赔偿或者是罚款。
2.环境成本的计价
宋胜菊[14]结出了四种对环境成本的计价方法:机会成本法,重置成本法,预防支出法,人力资本法。但是这些成本的计价方法,让企业在实际操作中非常困难。因此本文建议在现阶段我过企业应该采用实际成本计价。即按照实际发生的环境预防成本、污染治理成本、和补偿成本。
3.环境成本的会计处理
(1)资本化处理
企业为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而构建或者购买的使用期在一年以上的设备或者厂房。当企业自行构建该固定资产的时候,应该借记“环境预防成本”、明细账为具体的基建项目,贷记“银行存款”,“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等。当完工时候,借记“固定资产”,贷记“环境预防成本”。如果企业是购入的设备,按照发生的相关费用借记“固定资产-环境预防成本”,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原材料”等科目。
当企业用于环保的设备发生折旧时,应当借记“环境预防费用”,贷记“累计折旧”。
(2)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当企业因环境污染支付各种罚款和赔偿的时候,应该借记“营业外支出——环境补偿
费用”,贷记:“银行存款”“其他应付款”等科目。如金额巨大,受益期在一年以上,企业可以采用待摊的方式进行核算。在支付时,借计“长期待摊费用—环境补偿费用”,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当每期摊销时,借记“营业外支出--环境补偿费用”,贷记“长期待摊费用”。
当企业治理已经被污染的环境而发生的各种费用时候,应该借记“管理费用——环境治理费用”,贷记:“银行存款”“其他应付款”等科目。如金额巨大,受益期在一年以上,企业可以采用待摊的方式进行核算。在支付时,借计“长期待摊费用—环境治理费用”,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当每期摊销时,借记“管理费用--环境治理费用”,贷记“长期待摊费用—环境治理费用”。
(三)环境负债
如果企业对未来的应支付且还未支付环境费用可以准确的计量时,可以通过“环境负债”的科目进行核算。例如,企业计算应向政府部门支付的各种关于破环环境的罚款时候,企业可借记“环境污染破坏费用”,贷记“应付环境费用”。
(四)环境收入
1.环境收入的确认
环境收入一般包括:1)废弃物处理的收入;2)利用废品生产免税产品而减免的税款;3)购置环保设备或者研发环保技术而获得政府部门的无偿的补助和补贴;4)由于环境保护,企业收到的各种奖励;5)排污权交易收入;6)由于环保,企业获得社会公众形象的改善和市场份额的提高;7)由于环境改善,企业的产品销量增加,费用节省,股价攀升等等。以上的各种环境收入可以由货币计量,如废弃物的处理收入,生产免税产品而减免的税款等。也有非货币计量的收入,如企业获得社会公众形象的改善和市场份额的提高。
2.环境收入的计量
企业的货币环境收入部分可以计入传统的财务会计系统。然而,非货币环境收入则是虚拟的收入,不能计入企业的传统会计系统。徐鸿和朱小平指出企业的环境收入应该可以用货币计量,再有企业对非货币环境收入非常难以计量,因此,本文将重点讨论货币计量的环境收入。
3.环境收入的会计处理
企业取得处理废弃物的收入时候,可以根据实际应该收到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或者“其他应收款”,贷记“环境收入”。
企业利用废品生产免税产品而减免的税款,企业应该根据实际应该减免的税款冲减相应的税金。企业可以借记“应交税金——XX”,贷记“环境收入”。
企业由于环境改善而获得政府部门的奖励,或者由于购买环保设备,研发环保技术而收到政府部门的补贴,企业可以根据实际应该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贷记“环境收入”。
对于排污权交易而获得的收入,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收入借记“银行存款”,贷记“环境收入—排污权交易收入”。
(五)环境利润
企业也可以在会计核算中增设“环境利润”账户。该账户用于专门核算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与环境发生的一切有关的经济业务。在企业汇总各种环境收入时,可以借记“环境收入”,贷记“环境利润”。当企业汇总各种环境成本时,借记“环境利润”,贷记“环境成本”等科目。如果“环境利润”出现借方余额时,说明企业出现了环境净收益,反之,则是环境净损失。
四、本文的局限
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本文讨论的环境会计要素和计价主要是货币计量,环境要素当中还有一些非货币计量的环境要素。尤其是环境资产核算中,资源和资产有时候难以区分。资源中如大气、河流非常难以计价。再有就是环境也难以定价,比如城市环境污染,水资源污染、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非常难以货币计量。因此,本文建议以后的研究可以提出更好的办法区分资源和环境,计量非货币计量的环境资产。
对于环境资产的计价,本文为了企业的可操作性仅仅提到了机会成本法,并没有提及影子价格法,因此,本文建议今后的研究能对影子价格法在企业的实施提供具体的指导。
在对“环境资产损耗”科目的讨论中,本文指出环境资产损耗不同于固定资产折旧,不能用直线法折旧、加速折旧法等。对于环境资产这项特殊的资产究竟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准确计算其耗费本文并没有详细的讨论,因此建议今后的研究可以对环境资产损耗的计量做出详细的研究。
另外在环境成本中计量的讨论中,以前年度的文献总结了四种方法:机会成本法、重置成本法、预防支出法和人力资本法。也因为企业在实际当中难以操作,本文也只讨论了能以货币计量的环境成本。今后的研究可以从上述空白切入,推荐出能够准确计量出以上四种成本的方法。
最后,我国的环境会计研究和实务还不完善,研究的方法中实证方法还较少,因此本文建议今后的研究多采用实证的方法深入企业进行研究。通过实证企业可以了解企业在环境会计实务和披露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为政府部门制定、完善环境会计法律法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五、结论
为了环境会计要在我国顺利的实施,本文作者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加强环境会计法律法规建设
到目前我国还没有关于环境会计的具体法律法规。为保证环境会计在我国顺利、健康的实施,政府部门应当将环境会计的相关要素的计量、确认和会计处理制度化,并写入企业会计准则等。政府部门也可以立法让企业必须提交环境会计报告等。确保企业在面临环境问题时,有制度、法律法规可依。
(二)培养环境会计的专门人才
我国目前非常缺乏环境会计方面的专才。环境会计要求财务人员掌握由环境学、会计学、生物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如果没有这些知识,将会对环境会计实务的顺利实施造成极大的困难。由于我国目前的财务人员还是来自于财务、会计等背景,因此这些人员在生物学、环境学方面的知识非常匮乏[9]。对此,本文建议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培训环境会计人才的力度,比如对会计专业学生在大学阶段增加环境会计课程,对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考试或者会计职称考试的科目中增加环境会计的内容等等。其目的是让会计专业人员提供关于系统的环境会计知识,培养环境意识,为环境会计在我国的实施提供人才储备。
(三)加强对企业环境会计的审计
日本环境会计实施成功的基本经验是:由专门的环境审计机构对企业环境会计报告作出审计并出具专门环境审计报告,这是实施环境会计的重要保证[12]。这一举措的实施,确保了社会公众准确的确认环境信息的合法性、公允性[12]。
本文建议这一任务应该由会计师事务所来完成,政府或者是其他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对注册会计是环境会计知识的培训,比如在后续教育培训中增加环境会计的课程,或者是在注册会计师考试中增加环境会计的内容。提高了现有注册会计师环境会计知识,是对企业环境会计报告审计质量的重要保证。
(四)加强各方面的合作
为了进一步推动环境会计的研究与应用,研究人员、有关政府部门和企业应加强合作,共同努力。研究人员应更多涉猎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学、环境科学、环境法学等相关领域开展跨学科研究[9]。国家可以鼓励高校和其他研究部分加大对环境会计研究的投入、并定期召开环境会计学术研讨会。这些措施都可以确保国家相关部门和企业随时掌握环境会计领域的新成果,为国家制定和完善环境会计法律法规,企业改善环境会计披露和计量提供新的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于玉林.现代会计百科辞典[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
[2]王绍梅.环境会计在我国的建立及应用[J]财务与会计导刊,2003(06).
[3]孟凡利.环境会计研究[M].大连:东北财大出版社,1999.
[4]唐洋,陈东升.我国环境会计研究现状与展望[J].财务与会计导刊(理论版),2009(04):48-51.
[5]吴冬霞.关于企业环境会计要素确认的理论探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42-43.
[6]许家林,王昌锐.论环境会计核算中的环境资产确认问题[J].会计研究,2006(1):25-29.
[7]李姝.浅谈我国环境会计的计量与报告[J].财务与会计导刊,2004(04).
[8]李小菊,张晓鸣.开展环境的障碍和构想[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1.
[9]王琳,肖旭.我国环境会计研究:现实困惑与前景展望[J].财会月刊.
[10]杨文杰.美国环境会计的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商业会计,2009(24):51-52.
[11]刘明辉,樊子君:日本环境会计研究[J].会计研究,2002(3).
[12]杨靖,杨书臣.日本环境会计的新进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财务与会计导刊,2005(09).
[13]徐弘,朱小平.环境会计要素确认[J].财务与会计,1999(06):25-28.
[14]宋胜菊.我国环境会计若干问题探讨[J].财务与会计,2000(02).
本文为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成都节能减排与低碳城市建设的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项目编号:ZST13-3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张翼飞(1978-),男,四川成都人,成都学院讲师。
刘金彬(1970-),男,四川资阳人,成都学院副教授。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要素体系;转变路径;漳州
《漳州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加快推进“海西建设、漳州先行”的实施方案》中,明确将漳州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自然与文化旅游目的地。漳州2011年全市旅游工作会议上也强调“十二五”期间,全市要按照“建设国际知名的生态与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总体定位,构建有漳州特色的旅游目的地体系,促进全市旅游发展新跨越,打造旅游目的地成为漳州旅游的关键词。
一、概念界定
旅游空间由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联系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旅游通道构成。旅游客源地是指产生游客的地区或游客居住地区。旅游客源地大多是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和地区。旅游目的地是在地理框架内与旅游客源地相对应的概念。所谓旅游目的地,是吸引旅游者在此作短暂停留、参观游览的地方。旅游目的地是“一定地理空间上的旅游资源同旅游专用设施、旅游基础设施以及相关的其他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旅游者停留和活动的目的地,即旅游地。旅游地在不同情况下,有时又被称为旅游目的地,或旅游胜地。”旅游目的地要素至少包括三个层次,首先是吸引要素,即各类旅游吸引物,都可以构成旅游要素。这些吸引物除了有形的吸引物外,也包括无形的吸引物;除了物质性的因素之外,也包括非物质性的因素。其次是服务要素,既各类旅游服务的综合,服务要素本身也是一类吸引要素。第三是环境要素。环境要素本身既构成了吸引要素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服务要素的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一个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条件[1]。
旅游目的地的建设与发展更主要的是从供给者出发,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进入。世界各国、各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三条基本目的:努力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努力使人停留更长的时间,努力使停留者形成更多的花费。
二、漳州旅游目的地建设现状分析
(一)旅游景区开发建设
漳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也是重点的侨乡和台胞祖居地,辖8县1市2区,陆地面积1.26万平方公里,人口498万。1300多年的文化积淀、依山傍海的地理位置、四季如春的气候条件赋予了漳州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主要以海滨风光、花果园林、文化古迹、绿色生态、宗教朝圣等为特色。全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地1处5个点、联合国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1处、国家5A级景区1个、4A级旅游区7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3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个、国家森林公园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级地质公园1个,中国旅游景观村落6个,优秀旅游县(市)2个。
(二)旅游人次、收入情况
“十一五”期间,漳州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251.0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29.78亿元,比2005年增长153.2%,翻了一番多,接待境内外旅游者增长58.9%。2010年全市主要旅游指标实现了双突破,即旅游总收入突破100亿元、旅游接待总人数突破1000万人次,全市共接待旅游者1026.49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9.8%,全市旅游总收入104.59亿元,增长17%,全市旅游经济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但与海西其他城市横向相比,漳州旅游业发展仍受瓶颈限制,旅游经济发展速度不高。全省九个设区市中,漳州旅游人次、旅游收入没占到全省的平均比重,其增长速度也不到全省平均水平。
通过与全省平均发展水平相比,漳州在旅游接待人次、增长速度等很多指标上都没有达到省平均水平。究其原因,漳州市旅游经济发展的困惑在于,漳州目前还是以客源输出地为主,旅行社地接量比重低一直是漳州旅游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三)目的地体系建设与管理
一是不断完善旅游规划。启动了《漳州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龙文区、平和县、南靖县等县区都完成了重点景区的旅游规划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全市旅游规划体系。二是实施项目带动战略。2009年,漳州市共向上争取国家、省财政各种旅游补助经费2160万元。云霄金汤湾项目、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二期工程、南靖土楼旅游服务项目等7个旅游项目列入全省重点旅游项目。三是参加旅游推介活动。举办“欢乐海西·畅游漳州”旅游年主题活动,旅游节庆活动精彩纷呈,漳州旅游节、海峡两岸(福建·东山)关帝文化旅游节、福建土楼(南靖)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活动,此外,各县(市、区)也纷纷举办形式多样的旅游节庆推介活动。组团参加旅交会、旅博会及海峡旅游博览会等促销展览会议,市场营销有新举措。四是不断强化安全管理。市旅游局与全市11个县(市、区)旅游局法人代表签订了《旅游安全责任状》,明确了安全生产目标和责任,向市直有关旅游企业下达了《旅行社安全工作责任状》和《星级饭店安全工作责任状》,做到责任到人,层层抓落实。五是规范旅游市场。健全星级饭店退出机制,对不符合星级标准的酒店等取消星级称号。协同工商、公安、交通、质监等部门,开展治理旅行社超范围经营、虚假旅游广告、削价无序竞争、“黑车”、“黑导”的联合执法行动,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六是深化漳台旅游合作。发挥祖地文化效应,深化合作领域,制定、兑现对台旅游的奖励机制和措施。漳州市旅游协会与澎湖县两岸交流协会,就漳州滨海火山地质公园与澎湖列岛地质公园签署对接交流合作协议,共同打造“滨海旅游”品牌[2]。
三、漳州实现客源输出地向旅游目的地转变的条件分析
关键词:城市规划;环境管理;发展规划;原则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1 城市规划设计目标与层次
1.1 规划设计目标
从环境管理学出发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通过建立区域与城市的生态系统观念,对景观资源、环境要素和生态过程进行分析,通过跨学科多专业的研究,谋求城市地区人工与自然景观的良好融合,环境要素的合理循环、流动,资源的最优利用,建立自然环境生态化规划体系,从而达到以下目标:
(1)探讨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环境适宜途径,从而使环境管理、景观塑造与城市建设等方面能在一个协调机制中进行,做到环境、社会、经济的效益统一,创造可持续的人类环境。(2)重构生态链结,优化景观格局,使人居环境建设及社会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格局、过程相一致,塑造良好城市景观和环境质量,满足生活生产等各种要求。
1.2 规划设计层次
(1)宏观层次:宏观层次主要是对区域尺度整体景观的研究,包括城市景观、城郊景观、管理景观及周围区域的天然景观等,为下一层面的不同类型的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基础。宏观层次研究较多以市域或县域行政区划或城市的经济辐射范围为范围,区域层面的景观规划遵循生态内在机制,以环境格局与过程的完整连续为原则,一般根据当地生态环境系统功能与格局所要求的空间范围而建立。(2)中观层次:中观层次研究范围包括城市建成区及周边郊区的总体景观,以城市规划区为范围,包括城市景观、城郊景观、农田、水系及山脉等。以市域景观环境格局为基础,保持市域自然环境格局在城市地区的连续性,并在城市内部进行景观环境综合建设。(3)微观层次:城市建成区是以人工设施环境为主的景观镶嵌体。这一层次以宏观与中观的环境格层为基础,通过对建成区景观的空间要素、结构、功能等进行分析,与旧城改造、新区开发相结合,增加自然要素,改善人工环境生态质量。内容包括街道、广场、绿地及公园等地段的景观设计。
2 城市规划设计的环境管理途径
2.1 建立人居环境的生态平衡机制
自古以来,人居环境建设对周围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有很大的影响,是人类对自然环境不断占领与改造的一个过程。而区域也对城市的生态安全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针对区域的自然环境条件,要了解其演化过程,尊重自然格局,保护对维持环境安全至关重要的因素与部分,进而认识生态环境平衡的内在机制,使城市建设地区纳入这一环境体系。一方面,人居环境的生存依赖于区域自然环境系统提供物质与能量。另一方面,健全的生态环境系统是人居环境景观的重要构成要素,环境倒退形成的荒山秃岭、水土流失、局部气候恶化都对人居环境的建设与生存构成不利的影响,形成了人居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也形成了低劣的环境景观。因此,环境安全不仅是自然生态系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人居环境建设的必要条件,城市规划与建设应力图维持规划区域及城市的环境安全机制。
2.2 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环境管理途径
针对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环境管理适宜途径在于尽量增加城市中的自然组分,增强城市景观异质性,以平衡城市环境收支,提高环境质量,消除过多人工硬质环境的不利影响,形成景观环境综合建设模式。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生态适宜途径主要包括:
(1)进行土地环境管理规划,保护城市环境敏感区与环境战略点:确定城市建设的适宜用地与适宜利用方式,建立环境管理区,如饮用水源地、野生动物栖息地等。(2)以“开敞优先”原则进行生态绿地与开敞空间系统规划:使城市内部绿地与外界林地系统保持连续,保持大环境的生态格局在城市地区的连续与完整,同时增加城市环境的自然组分和异质性斑块。(3)建设城市生态廊道系统:包括以河流为主的蓝道和以绿化为主的绿道,保持城市内部的各种自然与人工生态流的连续。
2.3 地段景观规划设计环境管理途径
针对具体的城市地段,在景观规划设计中也应尽量提高“自然”组分在城市用地构成中的比重,进行生态适宜技术层面考虑:
(1)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地段的自然环境特点预测规划对周围的影响,制定对策。(2)进行城市绿地、公园及滨水区具体环境景观设计:结合区域与城市生态绿地系统与廊道系统,提高各种绿地的生态功能,用廊道相互连通,构成绿地网络。
3 城市规划设计环境管理依据的原则及主要内容
3.1 城市规划设计环境管理依据的原则。城市规划设计环境管理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学理论、系统学理论等为指导,既要维护好人类生存环境,又要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根据城市规划设计环境管理的内涵及目标,要作好城市园林生态规划设计,应当遵循如下原则:(1)整体优化原则;(2)协调共生原则;(3)环境敏感区保护优先原则;(4)景观地域性与文化性原则;(5)生态平衡原则;(6)生物多样性保护原则;(7)生态美学原则;(8)最适功能原则;(9)可持续发展原则。
3.2 城市规划设计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城市规划设计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应结合我国城市规划中环境管理的实际情况,环境管理规划的主要方法包括城市环境的视觉景观形象设计、体现地域文化与特征、城市景观的环境生态效应的体现(包括保护生物多样性、建立多样性生境、合理利用边缘效应、创造适宜大小的面积、保持种群一定的数量、城市自然景观的保护与重建、结合地域自然条件等)、达到城市环境的适宜性(安全性、可达性、舒适性)。
结语
从城市发展规划的历史上可以看出,用以指导城市发展的规划体系是一个不断补充新元素、不断调整的发展过程,多目标的规划体系已经从“社会——经济”重心转移到了“社会一环境”重心上来。如果说城市规划侧重研究人类聚居的物质形态和社会经济作用,那么城市环境管理规划则是更广泛地探讨两者之间及其自身的互动作用关系,从中探寻一种客观上的动态平衡。它的相关规划理论与城市规划都是可持续规划体系的一部分内容,城市环境管理规划理论研究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是可持续规划的多目的之一,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有益补充。
参考文献
[1]吕留根,孙克春.《建筑环境学》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J].中国建设教育,2010.
[2]相欣奕,张美华,李元庆,等.东南亚人居环境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高等建筑教育,2013.
[3]张明义.浅析武当建筑风水的伦理观[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术设计的实践主体进行系统的论述。
一、景观学引导下的艺术设计
景观艺术设计依托景观生态学,通过对自然的尊重、表达、展现生态环境的和谐与优美,依托景观建筑学创建城乡宜人的环境空间,依托景观人文学,表达人类行为心理的精神寄托及愿望,景观艺术设计成为景观形象高品质化生成的驱动力。
就景观学而言,景观艺术设计是景观学体系中的一个分支,是一个狭义的景观定义,是微观层次意义上的景观设计,在体现景观形象的创作上常常成为景观形象品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景观艺术设计也涉及到景观学内容本身,但它更多的是遵循景观学的引导,关注景观形象要素对各景观环境系统空间进行艺术化处理,其核心任务是协调人与环境空间视觉形象的关系。景观艺术设计在景观学的引导下,构成了一个交叉融合的设计系统,它是运用艺术融于景观科学的手段来协调景观形象在环境空间的发展关系问题,并使之达到最佳状态。它融合了园林学、生态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心理学、艺术学等学科的成熟经验,以其艺术的视野,从系统、和谐、优美的角度,解决城乡发展过程中的景观形象的创新问题。
景观艺术设计在景观学的引导下,依据艺术和谐原则干预协调各景观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在人与环境之间建立均衡关系时,更强调景观生成时对人精神上、视觉上、生理健康上的基本需求,通过景观环境空间艺术的创作,用以提升、陶冶公众的视觉审美经验,可以说景观艺术设计也是一种改善人们使用与体验户外空间的艺术创造活动。
二、多元系统设计含义的艺术设计
景观艺术设计与传统意义上的环境艺术设计是从不同角度研究人类聚居环境空间艺术的二个方面。环境艺术设计从改善建筑室内环境质量的室内设计起步,以室内室外环境一体化设计为核心,注重环境空间的自身形态,以及环境艺术的具体样式。而景观艺术设计更强调环境空间的综合形态、环境艺术的复合样式、环境表述的多层空间,具体表现在多元系统设计下的互融与综合。
(一)综合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是将城市、广场、街道、园林、建筑、壁画、广告、公共设施等环境空间看成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有机综合体,虽然它们有时是以几组形式出现,有时是以相对单一的个体出现,然而解决上述问题却要求兼顾到整体的环境,是在一个被“创造”出来的人造环境空间基础上实现的二次创造,景观艺术设计涉及到园林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造型设计、平面设计以及生态学、材料学、心理学、民俗学等学科,并将这些知识纳入到景观艺术生成的总体设计系统之中。
(二)复合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是在景观学的引导下所构成的复合设计系统,由于景观艺术设计的综合性特点,因此常常表现出设计内容界定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其中包括基于景观空间形态的视觉系统设计,融于区域景观精神的形象系统设计,反映区域文化特征的风格样式系统设计,以及关注人的行为、心理的人文关怀系统设计等等。各系统之间相互融合与交叉,共同构建起景观艺术设计的复合设计系统。
(三)多层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的设计空间呈现为多层性的表述特点,表现在从微观意义层面上的景观设计为主体到中观意义上的景观规划、宏观意义上的景观策划的多层与协调。
(四)广泛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的设计观念呈现出广泛性,《亚太景观》一书在导言中谈到现代景观设计带来的变化:“首先是观念上的,宏观的观念、生态的观念、构成的观念、文脉的观念、民众参与的观念等等。其次是创作方法上……所有这些凝结成现代的、后现代的、结构的、解构的、极简的、高技的……为景观设计师提供了广泛的创造可能性”.广泛的设计观念构成了景观艺术设计多元系统设计的哲学基础。
三、微观景观为实践主体的艺术设计
正如前文所述,景观艺术设计学科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其实践范围广泛,内容综合而庞杂,既涉及到景观空间的各个层面又融合了环境要素的全部内容。但是如果只是从广义的概念出发而缺乏具体目标的限定,景观艺术设计学科建构将会一直处在模糊不清的状态。这也是目前很多高校增设景观艺术设计专 业方向后所共同面对的问题,即在庞大的景观学科中,景观艺术设计的实践范围或者说它的实践主体是什么的问题。 (一)宏观层面--景观策划。 宏观层面上的景观实践是建立在经济、旅游、生态等专业的基础上,包括进行大规模的景观生态保护、治理改造、景观资源开发、旅游策划规划等。这类景观实践主要侧重于景观前期的
策划。核心是协调土地的利用与管理。是在大规模、大尺度上进行景观体系的把握,具体项目有区域控制性规划、城市规划和环境规划等。策划是这一层面的实践主体。
(二)中观层面--景观规划。
中观层面上的景观实践是指有一定的规模,涉及到某一地域历史、文化、生态及地方特色整体风貌内容的较大型景观规划,包括与人类社会、文化相关内容,以及生态、历史等多学科的应用。规划是这一层面的实践主体。
(三)微观层面--景观设计。
[关键词] 领导绩效;领导行为;公共部门;组织绩效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6-0863(2013)02-007-04
随着领导力研究的深化,国内外学者对领导力问题的分析已经从最初的只关注领导者个体逐渐过渡到了关注整个领导系统。从发展趋势上也呈现出了对系统、综合分析领导活动及其效果的诉求。特别是对于公共部门而言,顺应这种趋势,从多维、多元的角度进一步深入理解公共部门的领导力问题,从单纯的研究如何追求公共部门领导者的高绩效向研究追求公共部门领导系统的高绩效转变已成为具有极强现实意义的课题。然而,如何实现个体分析与系统分析相衔接,直观呈现个体及其所在系统的领导效果仍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对此,相关分析框架的建立与解构也就变得尤为重要。通过对领导力研究趋势与诉求的梳理,我们提出了“绩效领导”[1]分析框架,以此勾勒领导者绩效、领导过程绩效以及领导系统绩效的递进式分析路径。
一、领导力研究的发展趋势与内在诉求
要提出一个从领导者到领导系统运行效果切实有效的综合分析框架,首先需要对领导力研究的基本趋势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通过文献梳理,我们归纳出两方面的核心趋势及诉求:
1.从关注单一领导要素到对整个领导系统的关注
早期的领导理论研究往往只关注与领导者个人相关的问题,如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伟人论以及90年代上半期的特质论。这类理论的主要问题在于以领导活动中的一个要素(领导者)机械的替代了整个领导活动,对领导活动中的其他要素关注不够,使得领导力的开发过多地受到个人禀赋的制约。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的权变论(以Fiedler和House为代表)[2]是对这一缺陷的有益改善,该理论将上下级关系、任务结构、职位权力等情境因素引入了研究范畴,为更为全面的研究领导活动提供了相对广阔的视角,各要素间的关系问题开始进入学者们的视野。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新型的领导理论开始孕育,具有代表性的学派有变革论(以Burns和Bass为代表)[3][4]、魅力论(以Bennis和Conger为代表)[5]、仆从论(以Covey和Rost为代表)[6]及多元论(以Yukl和Hunt为代表)[7]等。这些理论无一例外的都开始尝试从整体上研究和分析领导活动,将上级(领导者)、下级(追随者)、上下级间的互动关系(领导-成员交换)、互动场景及过程、外部环境等要素综合考虑,对领导问题进行系统考量,归纳不同情境下,如何实现有效领导进而创建高绩效组织。这类新型领导理论直到现在仍然焕发着勃勃生机,随着学者们研究的深入不断指导着实践活动。
我们在后文中所提出的“绩效领导”分析框架正顺应了这一研究趋势,全面关注领导活动的各个要素,并且强调对现有的领导理论进行整合,发挥各学派的长处和优势,最终实现领导者、领导过程以及领导系统的全面高绩效,从而造就真正意义上的高绩效组织。
2.从单维度、单层次的分析到多维度、多层次的研究
早期的伟人论和特质论仅从个体特征角度对领导活动进行分析。这种单维度、单层次的分析方式极大地限制了研究者对领导活动的认识。随着研究者对领导系统各要素、结构、作用机制认识的日益深入,领导学研究领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研究视角或者说研究维度和层次也开始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例如早期研究中关于“人”要素的研究往往只涉及或集中关注上级(领导者),而现今的不少研究则将下级(追随者)提到了与上级(领导者)同样重要的高度,试图从下属的特质及行为角度入手分析领导系统的运行及其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8][9][10]此外,对于同一要素的理解和分析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例如,同是研究领导行为,行为理论学派主要从行为表现的外在形式和内在生成动机为视角展开研究,而信息处理理论学派则以信息处理程序对行为的形成及其有效性发挥的影响为视角进行分析。
从不同维度入手,我们可以更真切地感受到领导系统的层次性,并借由这种多维、多层的特性发掘新的研究领域。比如,已经有学者开始关注不同社会层级或社群组织中不同层次的领导特性问题。与此同时,随着领导伦理问题研究的日益升温,学者们也不再满足于探讨一般意义上的领导伦理问题,而是逐渐将目光投向了各个细分层次的领导伦理研究,例如领导者道德问题、领导者行为伦理问题、领导者-追随者关系伦理问题和领导过程伦理问题等等。[11]此外,在情境约束条件显得愈加重要的今天,情境这一领导系统要素也呈现出多样性与多层次性。情境(权变)理论概括出了工作群体内部的情境因素,如上下级关系、任务结构和领导者职位权力等,而新型领导理论(变革论、多元论等)则将组织文化和组织外部环境要求作为情境因素引入领导问题来进行探讨。
我们的“绩效领导”分析框架对这种多维诉求也给予了相当的重视,从领导者个体、领导过程、领导系统三个层次对领导效果展开分析,并且充分考虑情境因素的影响,力求相对客观的呈现领导活动的复杂性。
二、“绩效领导”分析框架的基本思路
所谓“绩效领导”,是指一种将领导活动的各类要素,包括人、事、物、环境等进行统筹分析,追求领导活动实现最终高绩效产出的综合性、整合型领导绩效分析模型,能够实现从个体到组织、从过程到结果的全域性的领导绩效分析。从微观到宏观,我们将它划分为三个层次,即高绩效的领导者、高绩效的领导过程以及高绩效的领导系统(如图1)。
图1 “绩效领导”模型构成的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从“点”到“线”再到“立体”的构成了领导活动的全部。其中,“高绩效领导者”层次主要关注领导者行为以及领导者胜任力等与领导者个人素质及能力有关的内容。这些内容与传统领导力研究的关注点相呼应,从微观要素入手审视领导活动。该层次的主要特征是分析领导者个人是如何通过对高绩效的追求来实现组织绩效目标的。这一层次是“绩效领导”模型中最本源的内容,是整个模型存在的基础,也是“绩效领导”的起点,是“绩效领导”模型的微观层次,可以抽象为“点线立体”关系中的“点”。
而“高绩效领导过程”层次则主要关注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充分考虑人际互动理论在现代社会的影响力。该层次的主要特征是分析领导者与下属(追随者)之间互动关系现状,以及这种互动关系对组织的绩效目标的影响,从而提出优化方案,间接的提升组织绩效。它打破了传统领导学研究中对下属作用及其与上级领导者之间影响关系的忽视,为更加完整的审视和理解领导过程提供了有益视角。而领导过程一般都会经历一定的时间跨度,因此该层次与“高绩效领导者”层次的时点性相比,更具持续性和延展性,它在整个“绩效领导”模型中处于中观层次,具有“线”的特征。
三个层次中层次最高的“高绩效领导系统”层次主要关注各类领导要素(包括领导者、下属、上下级之间的互动关系、任务结构、领导团队结构等)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度与匹配度。该层次的特征是通过对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条件的分析,勾勒出当前的领导方式和团队结构,并根据分析结果适时调整,使各类领导要素与内外部环境之间达到一种动态匹配的状态,从而实现组织的高绩效目标。由于该层次把由“点”到“线”的领导者向领导过程的过渡中加入了动态变化的环境因素,使得对领导活动的认识和理解进入到了一种更为宽广的立体。[12][13]多类领导者、多个领导过程与情境因素在这一层次的碰撞与协调整合使得该层次成为了一个内容丰富的“立体”状态,较为全面的体现了领导活动的复杂本质。
图2 “绩效领导”模型的具体内容 因此,“绩效领导”模型的本质就是一种用权变领导的思想(即根据组织内外部环境、职位权力、上下级关系、任务结构的不同来搭配不同的领导者、选择不同的领导方式)整合现有的领导理论,使它们在各自的层次上最大限度的发挥积极作用,并最终实现高绩效目标的综合性领导活动分析框架(如图2)。运用该模型对领导活动进行由点及面再到立体的逐层递进式分析也就形成了“绩效领导”分析框架的一般路径。
三、以公共部门数据为基础的实证检验
1.研究设计
为了验证“绩效领导”这一依据理论分析得出的框架模型能否在实际的领导绩效分析研究中发挥作用,我们以公共部门为情景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的基本思路是以“绩效领导”模型分析框架的一般路径为逻辑主线,对领导活动进行逐层分解和递进分析。
为了便于检验数据的收集,在分析框架的每一个层次,我们只选取了一个变量进行观察,它们是:领导行为、组织绩效、互信关系、工作关系等。具体而言,就是首先从“点”(领导者)入手,分析领导者是否实现了高绩效,主要以“领导行为”是否属于积极行为为依据;随后,我们将分析递进至“线”(领导过程)的层面,了解领导者是否实现了领导过程的高绩效,主要以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的“互信关系”是否对组织绩效产生了积极影响为依据;最后,我们进入到“立体”(领导系统)分析层面,探寻与前两个层面相关联的领导系统的这一局部是否实现了高绩效,即探究领导者与下属在组织中所隶属的工作关系这一组织环境要素出现后,领导行为、互信关系、工作关系、组织绩效等要素间的立体化联系状态。
我们使用修正后的李克特五级量表对相关变量进行测量。其中,“领导行为”部分以Bass的全距领导模型配套量表进行测量[14],共有题项36个;“组织绩效”部分以Quinn基于竞争价值的组织绩效量表进行测量[15],共有题项16个;“互信关系”部分以Nyhan的组织内部信任量表进行测量[16],共有题项8个。
2.实证检验过程及结果
依托上述研究思路,我们围绕“县长领导绩效”这一相对宽泛的问题,以西部G省的16个县为样本进行了数据采集,共获得有效问卷216份。我们首先从“点”开始,分析了县长这一领导群体的行为构成特点如何,不同行为对组织绩效所产生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即分析与“高绩效领导者”有关的问题。随后在“线”的层面,我们将县长与下属之间的互信关系引入分析范畴,观察其互动过程及影响,即探讨“高绩效领导过程”的相关问题。最后,在“立体”层面,我们以上下级工作关系为组织内部环境因素的代表,观察加入环境因素后组织绩效的变化情况,了解“高绩效领导系统”的运行状态。
(1) “高绩效领导者”层面
以领导行为研究的文献分析为理论基础,通过对216份有效问卷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样本所在地区的县长从领导行为构成上呈现出变革型、交易型和自由放任型领导行为并存的格局,行为选择的综合性很强。依照哪类领导行为比重高,就将县长归为哪类领导者的标准对统计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归类(表1),我们得出了虽然变革型县长在该地区占多数,但自由放任型县长也占具一定比例的结论。这对于后续有针对性的研究县长领导效果提升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即如何规避自由放任行为,激发变革型领导行为。
(2)“高绩效领导过程”层面
结合互动关系理论的相关文献梳理结果,我们主要关注了县长及其下属之间的互信这一动态变化的长期性影响关系对绩效水平高低的作用。通过结构方程模型(SEM)的测算(表2、3),我们得到了下属信任在县长领导行为与政府绩效之间存在明显的中介作用[17],下属信任对效应强度的强化作用显著的结论。由此我们也进一步得出,良好的领导效果与高质量的下属信任的正向推动作用密不可分。这为如何提升领导过程绩效无疑是很好的启示,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从单一关注领导者到同时关注领导过程的过渡与转变。
(3)“高绩效领导系统”层面
基于领导-成员交换(LMX)理论,我们选取县长与下属之间的工作关系这一内部环境要素进行分析,了解“直接上级”和“一般上级”这两类工作关系的差异化影响。经过归属划分,有46.8 %的被访下属认为县长是自己的“直接上级”,另53.2%的被访下属将县长判定为自己的“一般上级”。通过T检验我们发现,当县长与下属之间的工作关系不同时,下属对县长的变革型领导行为强度的感知会出现差异(t=2.317,p
此外,性别、年龄、工龄等个体特征差异的T检验或ANOVA分析结果则显示,上述三个层面的各类作用关系并没有受到个体特征差异的影响。
通过逐层递进式的分析,我们对最初略显宏观的县长领导绩效问题有了相对微观细致的认识,得到的初步结论为进一步探讨不同层面的领导绩效提升对策提供了思考方向和入手点,也为单个层面其他问题的分析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四、结论
领导绩效作为一个综合体,既包含领导者的个体绩效也包含领导系统运转的绩效。一个合理有效的分析框架对于直观呈现和分析这种从个体到系统的综合绩效十分关键。“绩效领导”分析框架实现了从单一个体分析到系统分析领导绩效的渐进过渡,为领导绩效问题的深入探讨提供了路径启示。尽管在实证分析部分我们对相关要素的选取并不全面,但是遵循“绩效领导”分析框架的思路和路径,我们对县长领导绩效这一原本较为空洞的问题有了多层次、多维度的具象化认识,这对于后续更有针对性地运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无疑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随着对各层面要素选取的进一步扩充,以该框架为基础的分析也将越发全面与深入,我们对相关领导绩效问题的认识也必将更为清晰和客观。
[参考文献]
[1]包国宪,[美]罗纳德·塔门,[日]小林麻理.从绩效管理到绩效领导的公共部门创新理论与实践[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Bao Guoxian, Ronald L.Tammen, Mari Yanagi Kobayashi. The Theories and Practices of Public Sector Innovation:From Performance Management to Performance Leadership. Beijing: Science Press,2011.
[2][5][6][7] Northouse, P. G. Leade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3r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2004.
[3] Burns, J. M. Leadership. New York: Harper & Row,1978.
[4] Bass, B. M. Leadership and Performance beyond Expectations. New York: Free Press,1985.
[8] Dirks, K. T., Ferrin, D. L. Trust in Leadership: Meta-analytic Findings and Implication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2,87(4): 611-628.
[9] Kim, S. Individual-level Factors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in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2005,15(2): 245-261.
[10] Trottier, T., Van Wart, M., Wang, X. Reinforcing the Need for More Sophistication in Leadership Studies in the Government Sector.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08,68(6): 1172 – 1174.
[11]Cary L. C,Edwin A. L.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Link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2000.
[12]包国宪,文宏,王学军. 基于公共价值的政府绩效管理学科体系构建[J].中国行政管理,2012(5).
Bao Guoxian,Wen Hong,Wang Xuejun. The Construction of Governmen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Public Values. Chinese Public Administration,2012(5).
[13]卓越,孟蕾,林敏娟.构建整体性绩效管理框架:西方政府绩效管理的新视点[J].中国行政管理,2011(4).
Zhuo Yue,Meng Lei,Lin Minjuan. To Build the Holistic Performance Management Framework: the View of Western Countries Practices. Chinese Public Administration,2011(4).
[14][15] Muterera, J.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dership Theory Behaviors, Follower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in United States County Government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We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2008.
关键词:货币计量 环境问题 环境要素
一、环境问题下传统会计的困境
所谓传统会计,是指以历史成本作为资产计价依据的会计实务。货币作为计量尺度并假定币值不变和以取得资产的历史成本作为计价标准是传统会计核算存在的两大基础。其中任何一种资产的取得和负债的承诺都是以交易时的计价为准的。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我们不得不承认,它对传统会计的冲击也是不容小觑的,主要体现在:
传统会计以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环境问题动摇了其赖以生存的理论基础。降低了稳健性和可比性原则,货币计量这个传统会计的假定产生连锁式的反应,从而使得会计资料的各项比较失去其本身的意义。 货币能够综合的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及经营成果,如果环境问题动摇了货币的地位,也就不能以货币表示会计反映的内容。其实在环境问题下,货币计量本身就存在缺陷,而货币计量有又是传统会计的核心,所以环境问题下传统会计是需要改进创新的。在环境问题下,货币计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直处于变化之中,这就导致一直赖以生存的企业数据发生变化,使经济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环境问题下,传统会计容易使企业成本计算陷入困境,可能导致某些企业高估或者低估其收益,从而造成影响和损失。传统利润的计算方法是各个企业都应用过的:利润等于所售资产按现行市价计算的销售收入减去其所耗资源的历史成本。在这个公式中,是利用了现在的成本减去过去的支出所计算的利润,也没有将环境资源列入其范畴,也就是说,并不用考虑所耗环境资源的历史成本。如果将这个公式应用到现在的环境问题情况之中,会计核算很有可能会陷入虚盈实亏的现象,不论是微观角度还是宏观角度,这种现象都对企业造成不小的伤害,都会引起经济的动荡,甚至危害国家利益。
环境问题对会计报表的作用产生影响。按历史成本原则编制的会计报表在环境问题的影响下,可能会出现歪曲事实的现象,导致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工作的信息错误造成决策者失误,引起重大损失。会计报表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对企业的收益亏损提供良好的参照,能够准确反映企业的状况,对会计报表的编制是任何一个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会计核算的作用也是如此为了向信息利用者提供切实有效的信息,保证企业内部正常运行,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保证企业运营顺畅。但是在环境问题影响下,如果还是按照以前的方式对会计报表进行编制,不仅达不到以前的效果,还有可能产生副作用,对企业带来恶劣影响,由此可见,环境问题对会计报表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
环境问题可能使会计目标难以实现。企业中,利用会计的最终目标就是提高企业的效益,可是在环境问题影响下,容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产生负面影响。传统会计中认为,只有存在财产权的财务才具有价格,而且具有财产权就可以肆意毁坏财物,于是公共资源,例如水、空气,还有不能用货币反映的其它事物就不存在价值,不属于财务,这显然是不正确的。这种情况导致了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虚夸,没有如实反映其情况,还鼓励了那些牺牲环境获取利益的短期恶劣行为。这种现象与当今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可资源可再生利用都是相违背的,我们应该坚决抵制。
二、面对传统会计困境提出的对策
环境问题对传统会计发起的攻击愈演愈烈,值得我们深思熟虑的找出解决对策,这就要求我们适时的对传统会计进行一些改革,灵活的运用现代的政策和方法,采纳发达国家对传统会计改革问题中的闪光点,同时走自己的路,创造属于我们的对策。为此,我们需要全心全意的投入,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对某些会计要素的定义进行改革,例如上文中提到的财产。环境资产伴随着环境问题而出现,我们不能忽视对自然资源等财产的保护,也要将其至于财产的范围之类,水、空气、矿产资源和野生动物都需要我们保护,都要列入财产的范围。对会计的革新,需要我们联系环境问题,对环境的开发与保护履行应承担的义务,并对环境加以保护,而且要考虑资金的消耗,要充分计算环境和社会使用费用的成本,把环境问题和会计问题考虑到一起,让企业在增加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增加环境利益。
改变会计确认标准和会计计量原则。传统会计确认标准的依据是通过过去或者现有事项交易的发生决定的,而这种标准与环境问题是不相适应的,因为环境问题中有许多环境资源并不是在交易中产生的,这就需要我们对此情况重新进行研究,并结合现有的环境问题,重新制定会计确认标准。那么,会计确认的标准从会计理论的角度看,应与企业的风险和报酬存在紧密联系。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时代,用传统会计历史成本计量方法对环境资源进行测量,已表现出明显的不足。我们不能一直依据现代财务的核算方法向企业提供经营决策信息,必须寻找历史成本以外的计量方法,环境要素总是与我们的经济利益密切相关的,要随着市场行情的变化而变化,进而反映环境事项,这才是较为合适的方式方法。
三、结束语
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我们需要建立新的环境会计体系,在环境问题下不断接受挑战,迎接挑战,加强对会计理论的重视。传统会计面临着些许弊端,在环境问题的影响下日益暴露,我们要对传统会计进改革,提出解决方案,提出可行的对策。相信通过有识之士的正确对策,我们会很快解决环境问题下传统会计出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会计文化环境是多种会计文化要素共同作用形成的。会计文化环境会对文化要素的形成、转变产生较大的影响。由于会计环境因素、会计实践主体素质不同,形成的会计文化也不相同。而企业的会计文化环境,以影响内部实践主体素质和思想意识,来改变他们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从而形成各自的会计文化。本文就此对会计文化环境和其影响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
会计文化环境;影响要素;会计文化
会计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上的会计文化是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和会计文化相关的精神、物质财富。主要有会计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三种。狭义上的会计文化是通过实践形成的和会计相关的措施、制度和意识形态。会计文化等同于一个系统,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发展的空间。会计文化要素有会计行为表现、会计价值观、会计形象体现等。职业道德、职业信念、发展目标是会计精神信念中的内容,会计目的、本质、作用,是会计价值观中的内容。会计实践活动产生了会计文化,会计实践的环境便是会计文化环境。会计文化环境以影响会计的方式来影响会计文化的变迁。
1 会计文化环境及其影响要素
20世纪80年代初,会计发展和文化的关系才被人们所研究。会计文化被称为现代会计管理范畴内的软约束,倾向于精神层面。会计文化用行为选择和价值判断的形式影响会计主体,属于非正式、不成文、无形的行为准则,能够弥补法制监管的不足。会计文化的形成,会受到会计制度、精神、物质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建设会计文化不能仅仅对会计人员的执业情况和道德水平开展教育,还要系统全面的构建新的会计职业环境。这样才能确保会计文化的质量,发挥出社会服务的基本功能。
会计文化环境根据环境空间和要素的不同,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种。社会经济活动孕育了会计文化。宏观角度上观察,会计文化受到地区文化、科技水平、法律环境的影响。微观角度上观察,影响要素多是企业组织文化和行业性质。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外部因素都会影响到实践主体的意识和思想,并逐步影响实践主体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从而表现出独特的会计文化。会计文化的外部环境若良好,其孕育出的会计文化必然也会优秀、先进。
2 会计文化环境中各要素影响会计文化的程度分析
会计文化环境中的各种要素都会对会计文化有所影响,只是其影响程度各不相同。除此之外,环境要素的不同特征和状况也会形成不一样的会计文化。
2.1 政治法律环境
国家的政体、国体、经济政策,都会对会计文化有所影响。货币、财政、汇率、税收等经济法规,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会计文化,把会计文化限制在一个范围内。在政治法律环境中,会计为谁服务是主要的问题。世界各国政体、国体不同,其会计服务立法的倾斜重点也不同。利益取向大致有5种类型,即国家计划利益、债权人利益、企业利益、投资者利益、税收利益。根据利益取向程度,会计立法也由此变成了5种。
侧重于国家计划利益,会计立法的内容趋向于维护国家经济利益。调整会计关系会先参照国家的计划经济体制,并应国家需要制定会计报表。前苏联曾实施过该会计立法。此立法倾向能够在会计制度上体现出来,并引导会计人员形成计划价值观念和实践行为。此会计文化具有极强的倾向性和鲜明性;侧重于债权人利益,会计立法更多的内容是保护债权人,债券持有者决定会计关系的调整,制定会计报表遵循“真实公正”的原则。具有代表性的是英国文化;侧重于企业利益,会计立法保护企业的利益,企业决定会计关系的调整。制定会计报表遵循“充分稳健”的原则。德国文化便是如此;侧重投资者利益,会计立法保护出资者利益,出资者和股东决定会计关系的调整,制定会计报表讲究“公认”原则;侧重于税收利益,会计立法保护政府税收,政府根据税收情况调整会计关系,制定会计报表讲究“纳税需要”。法国文化具有代表性。
2.2 经济环境
每一个经济时期,都会孕育不同的会计文化,各具特点。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经济活动深度、范围不断扩大。会计领域也有了较大程度的扩展。会计文化、精神信念、价值理念不断演化,会计工作人员有了更严格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表现出开放、自信、进取的精神形象。一个时代下,因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每一个地区表现出不一样的经济活跃程度。会计文化也因此各不相同。经济发达地区,经济交易方式和业务多种多样,经济组织形式也有很多,会计服务有着较大的需求量。会计工作决定着经济发展的稳定,有着很高的社会责任。因此,会计人员有着很强的责任感和自豪感。由此可形成正面、积极的会计文化。
2.3 社会文化环境
会计文化隶属于社会文化中的亚文化,深受社会文化影响。通过对现有的会计关系和社会文化分析,会计惯例、实务、制度都和社会文化存在联系。我国社会文化环境有五大特点,即集体主义、规避风险、权距较大、阳刚性强、长期导向。其中,我国社会文化的核心便是集体主体。人们不能很好的规避风险,多呈现消极态度。而因为我国法制基础低,政府过多的干预,人们不愿意参与社会活动。社会振奋文化氛围高,奋斗报效情绪高涨。许多的社会文化都是传统美德。正是由于独特的社会文化环境,从而形成了特色的会计文化。
会计人员遵循政府制定的会计准则,在具体、细致的业务规定中,会计人员很少采取会计的职业判断和灵活性。在会计准则中,许多项目需进行认真的确认,有着较高的稳健性。披露会计信息时,多数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产生的风险感到不安,心理上较为抵触,没有较高的信息透明度。在目前的企业中,会计人员更愿意服从,服从单位领导和政府制定的准则。企业负责人领导着会计人员,属于从属性的关系。企业负责人拥有绝对的管理权和领导权。由于这种从属关系的干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深受影响,不知不觉的带上了从属性的影子。企业负责人给会计人员的压力,会使得会计人员做假账。
同时,社会大环境中有着各类的不良文化。例如利己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会计人员立场不坚定,容易受到这些不良文化的影响。若会计文化受到影响,会计人员触犯法律的行为也会出现。良好社会风气也会对会计文化造成影响。以政府制度、国民教育散发良好文化,会计人员会因此形成正面的会计精神和价值理念。会计人员文化道德程度高,也会营造出积极的会计文化。
2.4 法治监督环境
法治监督环境会影响到会计诚信文化。会计工作的根本就是诚信。但由于社会多种因素的影响,会计信息失真情况严重。会计造假对社会经济有所影响,阻碍了资源优化和资本市场发展。主要是因为违法成本低,法制环境不够。执法不严,淡薄了社会法制,诚信文化不能够取得发展。倘若违法成本高,独立、诚信的会计文化就会在严格法治监督的环境中显露出来。美国实施的萨班斯法案,便是对不良的会计文化实行很高处罚,以此期望企业构建有效良好的内控制度。完善监督和企业内控,是实现会计诚信的重要举动。
2.5 企业文化环境
企业会计文化环境会受到地区、国家的会计文化影响。若从微观角度看,企业会计环境还会受到企业文化和企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影响。企业高层人士若能理解好财务的地位,重视财务工作,那么便可以很好的发挥财务功能,提高财务的地位。财务人员会由此得到激励,工作能力也会有所增强。与之相反,财务职能就会被抑制,严重打压了会计文化。
2.6 科技水平环境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发生了较大的转变。由此,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状况。社会经济活动离不开会计工作。会计工作中使用的科技工具,会对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心理状况产生影响。过去,会计工作用的是算盘,会计人员只在账房中走动。现如今,会计工具已经变成了ERP信息系统,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不断增加,工作内容也更为繁重。不断拓展的工作范围,提升了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也充实了其精神风貌和职业理想。
所有的会计文化环境中,影响程度最大的自然是社会文化。法治监督环境影响的程度稍次,而经济环境和政治法律环境的影响比较缓慢、稳定。会计内部因素也会影响到会计文化。其中,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受教育程度都会对会计文化有所影响。偏向于会计人员方面,最主要的还是他的职业道德。会计人员需恪守职业道德。只有先开始培养价值观和人生观,才能逐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
3 会计文化反作用于会计文化环境
在某个国家、地区、组织中形成的会计文化,也会对其会计文化环境产生影响。良好诚信氛围中的会计文化,可以获得高品质和高水平的会计信息。社会诚信体系内,会计诚信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是经济活动的核心部分。诚信性质的会计文化,有着榜样性的作用,保证诚信文化不断的形成,积极促进和推动经济活动。如果会计文化中没有诚信因素,便很难构建其诚信文化体系,会严重损害诚信体系。社会也会由此会形成不良风气。会计信息没有真实性、可靠性,不但会丧失其本来价值,还会对社会经济秩序造成扰乱。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受到限制,社会经济也不能更好的发展。
4 结束语
随着会计事业的发展,会计文化环境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社会文化环境包括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法治监督环境、科技水平环境,企业文化环境。会计文化是需要引导和塑造的。优秀的会计文化环境,会营造积极、正面的会计文化。会计文化环境不良,就会阻碍社会和谐和组织发展。需就此改进会计的外部环境,优化其内部环境,培育出优秀、特色的文化。
【参考文献】
[1]王宏宇,梁玉.文化环境对会计模式的影响之探讨[J].煤炭技术,2001,(12).
[2]裴剑平,曹芳.会计文化环境及其影响浅析[J].商业会计,2013,(8).
[3]刘冬荣,陈晟.会计文化环境对会计模式的影响[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4]林如.论会计环境的差异及其对会计制度的影响:中德比较[J].亚太经济,2006,(5).
[5]刘凤.关于会计文化环境对会计的影响[J].思想战线,2011,(S2).
[6]孙旭.内部环境对会计文化的影响[J].知识经济,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