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村居的诗意范文

村居的诗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村居的诗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村居的诗意范文

1、村居指的是农村的村子和城镇的居民区。

2、原文: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3、译文: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村居的诗意范文

柳暗花明又一村是陆游的诗句。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古诗《游山西村》,作者陆游。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

全诗首写诗人出游到农家,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情事,末写频来夜游。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此诗题材比较普通,但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村居的诗意范文

不是一种程序上的处理,基本含义是不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不的情形有三种,不的法律性质也各有其含义。证据不足的存疑不,属于客观上的不能追究,即由于证据上的原因,无法保证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的准确性而不能追究刑事责任。正是由于客观上的不能追究,因此,作出不决定后,如果发现新的事实和证据,在法定时效内,还可以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第四款规定:“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条件的,可以作出不的决定”。此规定包括两个条件:(1)已经经过了补充侦查。这是对已经经过补充侦查,仍然不决定的时机控制,也是作该决定的程序条件。一般而言,未进一步收集证据就认为不符合条件,为时过早。(2)证据不足不符合条件的。是指证据不足达到比较严重程度,不能证明犯罪嫌疑人的罪行,以致即便提起公诉,法院开庭审理后也可能宣告被告人无罪。两者必须同时具备,人民检察院才可以对此情形下的犯罪嫌疑人作出不决定。

二、对证据标准的认识

证明责任是公安司法机关应当收集证据、提供证据证明案件事实以及部分当事人应当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的诉讼主张的责任。而证明责任的分配原则是:公诉案件的证明责任由公安司法机关承担,而不是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承担。笔者认为,案件承办人在审查时一方面要考虑手中的有罪证据是否充分,另一方面还要考虑这些证据能否在法庭上合理地导致有罪的判决。因为案件承办人基于案件事实和已收集到的证据所形成的确信,只是一种信念上的确认,这种确认是出于感性认识或者是办案经验而形成的,是法律确信而非事实确信。但是,案件承办人在将一起刑事案件送交法庭审判时,起码应该有信心保证诉讼成功,或者说他应该确信法庭会做出有罪判决的可能性要大于做出无罪判决的可能性,否则,他就不应当提起公诉。检察官在决定时之所以要考虑法庭做出有罪判决的可能性,是因为侦查阶段获得的证据能否被法庭审判所采用,案件承办人对证据价值的判断可能还有不被确认。的证据必须经过法庭上的质证、确信,才能由法庭认可,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了“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决定”;第一百六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对第一审案件进行审理后,认为“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照法律规定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标准是“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何谓犯罪事实清楚,是指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是定罪证据质的要求,内容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证据必须依法查证属实,每个证据与犯罪事实之间都存在客观联系;证据充分又是对定案证据量的要求,内容为凡是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事实都有相应证据予以证明,全部定案证据结合起来所形成的证明力能够达到排他性地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行的程度,得到的结论是确定无疑的肯定结论。两者是统一的,是犯罪事实清楚的前提。

司法实践中,由于多种客观原因,有些案件在侦查终结以后,审查或者法庭审理以后,可能达不到以上证明标准,形成疑案。在审查阶段,经两次合法退查以后,案件承办人就应当提出认定证据不足,不符合条件,并提交检察委员会研究决定,依法作出存疑不决定。这就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存疑不。

三、存疑不的适用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不能确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构成犯罪和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属证据不足,不符合条件:

(1)据以定案的证据存在疑问,无法查证属实的;

(2)犯罪构成要件缺乏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的;

(3)据以定案的证据之间的矛盾不能合理排除的;

(4)根据证据提出的结论具有其他可能性的。

一般来说,因为证据不足,不符合条件而决定不之前,应当尽可能退回公安机关建议变更强制措施或者继续进行补充侦查。但是,已经经过人民检察院自行补充侦查,或发案太久,办案期限届满仍然证据不足,也不可能进一步收集到有罪证据的,也可以不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而作出存疑不。

不作为检察机关独有的一项职权,是人民检察院行使公诉权的具体体现,是刑事诉讼活动中的一个独立的诉讼环节,因而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

首先、作出存疑不既不给犯罪嫌疑人定罪,又具有终止诉讼保留诉权的效力,从而有利于审判权的统一行使。

其次、能够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符合诉讼民主原则。就犯罪嫌疑人而言,避免了未经人民法院审判即由行使控诉权的检察官给犯罪嫌疑人定罪的做法,符合刑事诉讼规律,还可以避免将不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羁押、和审判,从而保障了犯罪嫌疑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民利。就被害人而言,不制度赋予了被害人对不决定的申诉权和向法院的直接权,有利于充分保护其合法权益。

第4篇:村居的诗意范文

【关键词】《乡村骑士》;艺术特色

一、关于《乡村骑士》

歌剧《乡村骑士》是是马斯卡尼的成名之作。该剧内容非常简单,描绘的是19世纪后期意大利的一个退役回乡的青年图里杜与同村姑娘桑图扎相好,但当他与参军前的情人洛拉见面后,旧情复发,在偷偷幽会时被桑图扎发现。痛苦的桑图扎将此事告诉了图里杜的母亲,以及洛拉的丈夫马车夫阿尔费奥。阿尔费奥由此与图里杜结仇,两人为此决斗,最后在恐怖的气氛中,图里杜被刺身亡,全剧在悲剧中结束。

《乡村骑士》中所有的音乐都采用了意大利风格的优美旋律,音乐描写极其粗犷,而且歌词与音乐也结合得十分协调,使之与剧情相适应。歌剧音乐虽简短,但却生动地刻划了剧中每个人的性格和形象,深刻地揭示了复杂而丰富的思想感情及内心世界。

二、剧中悲剧性因素的发展过程

这部歌剧的歌剧情节、人物性格、戏剧冲突等是在层层推进中揭示出来的。桑图扎与图杜里的关系是悲剧的主线,也是歌剧表现的重心,他们的冲突深刻而激烈,这是爱情悲剧发展的动力,而图杜里对爱情的不忠是使悲剧逐步深化的主要原因。

下面我们来看看爱情的悲剧是怎么样发展的:

(一)从前奏曲、间奏曲中看悲剧性的发展

1.前奏曲

前奏曲里包括着故事情节中三个重要的曲调。一是桑图扎在绝望中唱的一段;二是桑图扎和图里杜所唱的二重唱;三是一个西西里风味的咏叹调,由图里杜在幕后唱出。通过前奏曲,可以看出中剧中人物的心理变化,是逐渐展开的,从桑图扎的失望到绝望,直到最后图里杜对洛拉唱出的爱情小夜曲,其悲剧性的因素在慢慢地形成,以至对最后的矛盾的激化,所产生悲剧性结尾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2.间奏曲

那首著名的间奏曲,出现在第八场中,用了48小节重温着剧情发展的过去,也预示着迫在眉睫的悲剧发展的未来。桑图扎把图杜里和洛拉相爱的事告诉了阿尔非奥,他发誓要报仇。两人下场后,舞台上空无一人。这天正是复活节,舞台后面的教室里正在做弥撒。这时乐队奏出了间奏曲,填补了舞台上的空白。间奏曲的引子有小提琴轻轻的奏出旋律,和教堂里的管风琴声结合在一起,表现了村民们虔诚的宗教感情。

(二)从咏叹调和重唱艺术看悲剧性的发展

1.桑图扎的咏叹调

《你知道吗?好妈妈》是全剧最动人的一段咏叹调,在这段唱里,桑图扎向图杜里的母亲倾诉了她被背叛的历史。它的旋律如泣如诉,同时乐队的伴奏与演唱相得益彰,交相呼应,很好的烘托了人物此时此刻爱与恨,失望与柔情的痛苦矛盾心情。 2.图杜里的咏叹调

《妈妈,这酒太浓了》是图里杜去决斗前向母亲告别的一段咏叹调。这是一段很富激情的唱段,它将悲怆、疚愧和决绝的感情融于一体。它既有强烈的戏剧性、又有奔放细腻的抒情性,让人有荡气回肠的感觉。

3.桑图扎与图杜里的二重唱

“重唱一般是在主要人物的情感交融或是纠葛的时刻运用,使几个角色内心世界得到展示,不仅是塑造人物性格和营造情感的有力手段,还使得歌剧音乐具有交响化的意义,深化了内容的表现。”同时也能更好地集中观众的审美注意。在剧中当图里杜要随洛拉走进教堂时,桑图扎痛苦地乞求他留下,图杜里却狠心地将她推倒。绝望而伤心的桑图扎发誓要惩罚要报仇。在这样的情景冲突中,他们俩人唱出了这段全剧中最富戏剧性的二重唱:《不,图里杜,留在这里》这段二重唱交织着人物的委屈、哀求、决绝和嫉恨,是全剧中情感表达最为丰富的一段二重唱。由此双方矛盾的激化达到了最高点,后来悲剧的产生已经不可避免。

三、歌剧结构中的戏剧性矛盾与冲突

整部歌剧在剧情结构的发展安排上也颇为巧妙,其结构看似散乱,实则有序,有机结合了结构的“散体形态”和“聚合力”。马斯卡尼在创作过程中尽量让各个段落在情绪、气氛等方面协调一致,形成统一的“感触”。并在其中采用主线与副线两条情节进展线的手法,其情节发展的主线为“怀念旧恋──嫉妒悔恨──决斗身亡”的人物戏剧性冲突的展开。而副线为时间、地点的不同而逐渐展开,两条线既有对比又有融合,始终在一个大的框架贯穿。其中有四个场景包含强烈的对比和冲突:场景一:在幕启时,桑图扎的惊恐、失望与图杜里对洛拉的赞美形成剧烈的冲突。而与之对比的是,复活节的清晨,晴朗的天气和春天的景色使人们心情舒畅,男女农夫们唱着歌颂美好生活的歌曲走进教堂,一派恬淡平和的田园风光。场景二:随后,桑图扎向卢契亚述说图杜里的背叛,内心的伤心与痛苦。而与之对比的是罗拉的丈夫阿尔费奥,他摇着鞭子兴高采烈地唱起了《马车夫之歌》。这时场景又转换到了安静的广场上,教堂里传出了赞美歌声,大家跪在地上,附和着教堂合唱队的声音,赞美着耶稣的复活。场景三:桑图扎与图杜里的二重唱之后,双方的矛盾因为风流的洛拉的出现而升级,洛拉唱了一首轻挑、悠闲的《洛拉之歌》。与此时桑图扎的心理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场景四:图杜里沉浸在对洛拉的爱情喜悦中而喝酒作乐,唱起了欢快的《饮酒歌》。当偷情的事情被阿尔费奥知道后,又唱出的《妈妈,这酒太浓了》,形成了情绪上的对比。通过这最后的两首咏叹调,把图杜里人物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直到最后图杜里被杀,这出爱情的悲剧才落下帷幕。

马斯卡尼的创作特点,强调旋律的叙事性以求更贴近生活,矛盾冲突巧妙地与音乐的展开配合得天衣无缝,同时擅长戏剧性的效果,使故事情节在幽静与躁动、炽烈与抒情的强烈对比中逐渐达到。

结语

《乡村骑士》之所以成为世界歌剧名作,决不是因为它描写了一幕爱情的悲剧,也决不仅仅是因为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各种戏剧性冲突的手法,而在于它深刻地挖掘了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以及对世界观、爱情观的态度。这就是《乡村骑士》所蕴含的深刻社会内容,留给人们以思索。

参考文献

第5篇:村居的诗意范文

摘要:随着统筹城乡发展口号的贯彻落实,我国很多地区的农村开展了“迁村并居”建设。但在实地调查中笔者却发现,虽然新型社区环境和设施均优于原有的自然村,然而迁村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却较设想状况差,这一建设目前面临阻滞。本研究将通过对迁村后农民社区适应状况的研究,了解迁村并居的具体效果,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推进“迁村并居”工作在W 市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 :迁村并居;村民;社区适应

一、基本概念

“迁村并居”指的是随着城镇化过程中村庄人口的减少,促使农村居民由原有的零散的自然村向选定的新建的中心行政村集中的过程。它是我国一些地区,在加快城镇化进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为了改革落后农村结构和管理体制,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更好的集约土地发展经济,而进行的综合改革和探索。

帕森斯曾指出,适应指社会系统和它们的环境打交道,可以被区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系统必须对于环境所强加的现实要求有一种顺应”;二是有“积极的情境改造过程”。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认为,“社会里每一种有机体总是在适应它的生存环境,适应是一个不断被打破又不断趋于完整的过程,适应性总是大致且总处在不断进行的状态中。”

本文中把适应界定为一个继续社会化的过程。在“迁村并居”中,村民脱离了原来熟悉的村庄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以后,生产、生活环境都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所谓适应状况是指行动者通过继续社会化调整其行为模式和心理状态,使之适合于新环境的过程。这种适应既包括现实的客观状况也包括村民主体的主观感受。

二、调研的基本状况

本次调研共走访了W市的四个社区,分别是八台镇八台村丰台社区,尹集镇张庄村张庄中心社区,枣林镇枣林村枣园社区以及尚店镇姚营村瑞祥社区。

调研内容包括:①基本信息,包括迁村并居村民的性别,年龄,户口类型,婚姻状况和在新村的居住年限等。②经济适应状况,包括村民从事的职业,年收入,对家庭收入的满意度,生活成本变化情况等。③生活适应情况,包括先住房面积,社区搬迁前后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基础设施建设,对新社区环境、治安的满意度等。④人际适应,包括邻里间的互动,社区活动的举办参与情况,搬迁前后人际交往的对比等。⑤心理适应,包括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度,住在新社区的心情,了解社区信息的渠道等。

研究方法为调查研究中的结构访问法为,设计调查问卷,并由调查员对调查对象进行访问,当面作答,及时回收,采取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5份,回收率92.5%。

抽样方案为,以W市四个社区的全部迁村居民为调查对象,从居委会要到这些居民的花名册,以家庭为单位对其进行编号,从全部家庭中,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50个家庭,然后由这50个家庭的全部成员构成本次调查的样本。

三、迁村并居后新社区的基本状况

1.居民基本信息

本次抽样调查,男性占56%,女性占44%,四个新社区中,居民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其中初中及以下学历者占总人口的71%,大专及以上学历者仅占10.1%。户口类型多为农村户口,占68%,在新社区的居住时间不长,其中居住年限在五年及以下者占96%。

2.新社区中村民的经济条件普遍偏低

在搬入新社区前,村民全部拥有土地,94.5%的村民主要靠种地为生,年家庭收入在三万元及以下的占62%;搬进新社区后,21%的村民由于年老,无技术,身体差等原因,在失地后没有找到新的工作,赋闲在家,有37%的村民年收入相较于社区搬迁前减少,80%的村民对在新社区的经济条件不满意,且该村恩格尔系数普遍较高,食品支出占总支出超过一半的家庭占总家庭的60%,不少家庭还在为吃饭发愁。

3.迁村后的邻里互动少,社区认同度不高

本次调查的4个社区中,三个为整村搬迁,一个为个别搬迁,整村搬迁的村民也是随机分配居住位置,并不与原村的老邻居一同居住。在整村搬迁中,村民普遍反映,由于新社区住房面积比原来小,且各自家中整洁干净,所以邻里间不经常串门,互动交往频率比原来要少。在问及是否愿意主动向外人介绍本社区时,31%%的人表示无所谓,没什么好介绍的,27%的人则表示不太愿意,觉得新社区并没有老村舒服,生活压力大,住着不太习惯。

四、村民在社区适应中存在的问题

1.经济成本方面

经济成本增加,在撤并前,全部农民有耕地,粮食蔬菜可以自给自足,撤并后,土地被征用,买粮买菜都要花钱。政府表示在对农民耕地的补贴方面,补贴值往往是高于农民原耕地亩产值的,农民不用种地,便可拿到比原来多的收益,进城务工,但是农民表示虽然钱增多,但是现在物价上涨过快,经济负担变大。另外,虽然政府对新社区住房有补贴和优惠,新房以成本价出售给农民,但对农民来说仍然开销过大负担不起,且新房装修仍要一笔费用,大多村民买房装修不仅花光了积蓄,还需向亲戚借钱。

2.日常生活方面

总体来说,新社区的卫生环境优于旧村庄。但是新社区绿化往往不如老村,每到夏天由于没有大树遮蔽,房子往往暴晒在烈日下,房顶又薄,住在顶层的居民反映房屋不适宜居住。房屋之间距离太近,一家有事经常会影响到邻居。且居民对防盗措施很不满意,在新社区没有安全感。

3.社会关系方面

邻里关系网络遭遇破坏。邻里,在社会学中被称做基本群体,是指经常面对面的直接交往所形成的具有紧密的人际关系的社会群体。邻里是联结社区居民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的重要纽带,特别是在传统的农村社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所调研的迁村分为“整村搬迁”和“个别搬迁”,对于前者,因为仍与原来的邻居住在一起,大家相处已久,所以在搬迁后仍然能维持良好的交往关系;但是对于后者,单独来到社区或只有少数同村人来到社区,原先建立起来的社会网络关系便遭到了破坏,与周围邻居不熟,难以建立新的联系,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着不适应。

4.心理的适应方面

从社会网络理论的角度来看,搬迁对家庭社会支持网络的破坏、对个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搬迁后社区归属感的丧失,使得居民产生心理上的落差和压力,原来建立在情感和信任基础上的支柱受到了很大动摇。在谈到社区归属感问题时,大多数被访者有明显的怀旧情绪。在新社区来自经济,就业,养老方面的压力,使居民易产生焦虑紧张和压抑的心理,对未来的生活也是忧心忡忡。年轻人大多忙于工作和学习还好,可是老年人相对比较空闲,在新小区晚年生活单调,易产生孤独等消极情绪。

五、迁村群体的社区适应与融入途径

1.加强社区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增强居民社区归宿感

社区教育具有整合社会资源、引导价值观念、传承文化成果、规范行为方式、教育娱乐群众、满足居民多方面需要等功能和作用。一是加强道德教育,为社区居民的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人格构建乃至世界观、人生观等方面提供导向,帮助他们选择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塑造高尚的人格,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二是加强法律规范、制度教育,培养居民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意识。三是加强社区职业技能培训,不断地提高居民的就业技能,促进居民就业和创业。

2.重构居民社会关系网络

村民原来的社会联系由于搬迁或生活环境的变化在不同程度上遭到了破坏,为了生存与发展,他们必须重新去适应新环境,重构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融入新社区。构建融洽和睦的邻里关系,是建设和谐社区的一个重要元素,人际关系搞好了,既能增进邻里之间的凝聚力和亲和性,还能满足人们娱乐、休闲的需求,为人际交往提供机会。构建融洽的邻里关系需要街道、社居委等自治团体的共同努力,如举办丰富多彩的邻里交往活动,吸引邻里街坊的共同参与,引导居民走出小家融入“大家”,有效促进邻里之间的相知相识,形成富有文化整合氛围的现代化邻里环境。

3.建立健全保障和支持网络

第6篇:村居的诗意范文

关键词:实体;经济;现状;不足之处

实体经济是指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一、实体经济市场的现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实体经济在经济市场中占据的地位也愈加重要,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着企业组织形式以及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与创新,经济市场在其全球发展中发挥着不可阻挡的作用,同时,该实体经济在我国乃至全球金融市场中仍不够完善,首先是缺乏完整的经济管理体系,经济管理过于分散,导致经济管理人员执行困难,不能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其次是经济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体制,在某些政府以及企业中不少经济管理人员利用公务为自己谋私利,有章不循,有法不依,盲目的挥霍企业成本,造成经济管理秩序混乱不清;再次是政府以及企业经济责权不明,经济管理人员思想觉悟差,现代企业大都拥有自己的规章制度,而在这些规章制度后却缺少相应的责权制度,责权制度能有效的限制财务管理人员的惰性思想以及财务人员只行使权力,不承担责任的不良现象。

二、实体经济市场所出现的不足之处

不良资产清理工作错综复杂,易引发经济市场的危机。近年来,我国经济市场中的次贷及其衍生品已在金融机构中广泛的持有结构性资产,二者已形成为盘根错节的债权债务关系,其中还存在着许多无形的不良资产,在进行清理以及核算时将会比以往那种单向的清理债务债权关系更加的复杂,同时,由于全球金融机构中的次贷以及衍生品分布呈现隐蔽性,严重了造成了经济市场中流动性短缺问题将存在着续发性,从而,易给金融市场带经济危机。

缺乏完整的全球经济管理体系构架,使其管理目标不明确。目前,全球各政府以及企业正处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力之中,面对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力,全球各企业以及政府虽不断的完善经济管理体系,但其经济管理体系仍无法满足当代经济市场的需求,并且在其体系中没有建立明确的发展目标,使其出现发展盲目,无所适从等严重的问题,同时,缺乏严格的经济市场监管制度,目前的全球金融监管无法适应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高杠杆率、高关联度、高度信息不对称等特性。故而,全球的经济管理体系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在货币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提高自身超额备付金率的行为加剧了货币供给不足,使货币供给量大大低于同期经济对货币的需求量,从而导致了通货紧缩。而我国商业银行超额备付金率过高的原因却与此大相径庭。从存款方面来看,是居民储蓄存款持续高速增长,这与储户挤提的货币供求背景正好相反,反映了我国当前居民的货币需求已经得到了满足。从贷款方面来看,则是大多数企业不愿意向银行申请贷款,而银行也不愿意过多的发放贷款,即“惜贷”。这一现象是我国经济生活中前所未有的,它的出现是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和当前市场需求严重不足有关。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企业和银行的市场性和效益约束也不断增强,其经营目标日益集中到经济利益最大化上,并从这一目标出发,根据市场形势,决定自己的经营策略。在目前市场需求严重不足的经济形势下,企业不愿贷款及银行惜贷,就是他们根据自身利益作出的选择:企业不愿贷款,是因为需求疲软,难以保证投资项目的预期收益,盲目申请贷款可能导致损失;银行惜贷的原因也是如此,银行同样考虑到企业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很难保证贷款项目的预期收益,从而影响到贷款的还本付息,盲目发放贷款也会导致损失。这样就导致了商业银行超额备付金率过高的情况,它反映了企业部门的货币需求相对于商业银行的货币供给能力已经大大下降,商业银行为适应这种情况也有意识的控制了贷款规模。因此,企业的货币需求也是得到了满足的。

三、基于实体经济应对举措

1 积极推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如果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撑,金融资产投资和交易的回报就没有坚实的基础,而目前国有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着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等不合理、资本严重固化、缺乏流动性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对行业布局、地区结构以及国家所有制进行调整,努力推进现代企业制度,要使国有资本活起来,在流动中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其对实体经济的贡献。应通过政策性扶持、鼓励民间风险投资等多种方式,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以技术商品化为特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促进实体经济的稳步发展,为虚拟经济的发展提供充分的保证。

2 企业应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首先企业应中总结以往的经验以及教训,大胆创新,制作出一套适合本公司发展的治理结构。同时,由于公司的职业经理要价太高,在公司的控制中股权太大,甚至于占据绝对的决策权,这样,如果一人出现决策失误,将会严重的酝酿成企业危机,甚至是危及到企业的存亡,不利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解决内部人口控制问题放在公司改革措施的首位。

3 创新推进经济市场管理体制,加强经济市场监督。近年来,我国在财政管理方面,推行了很多优秀的政策法规,大力的扶持经济市场的变革,在其良好的外部条件之下,我国给企业应加强自身的经济管理体制,不断的完善经济管理体制,提高财务管理预算透明度,实现财务管理的法制化以及规范化。应加强经济市场管理的监督体制,采取有效的措施,坚决抵制经济市场不良行为的出现,为其企业良好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4 加强对经济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其思想觉悟。政府以及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经济管理人员,优秀的经济管理人员害死政府以及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指明灯,因此,因大力加强对经济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定期的为其灌输先进的经济管理理念,使其能够及时、准确的掌握到先进的经济管理信息,同时培养其自主创新能力,采取相应的奖罚措施来增强经济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以及遏制某些经济管理人员的惰性思想,为创新出优秀的政府以及企业经济管理制度提供雄厚的人才资源。

5 利用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近年来,在全国期货市场发展的大背景下,我省期货工作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目前,共有4家期货公司、16家期货营业部,在数量上排在全国中等水平。在期货中介机构发展的同时,很多生产型企业也在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锁定企业成本,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应该从转变观念提高对期货市场的认识、平稳有序的推进期货知识和市场信息的宣传、建立健全风险防范体系、完善工作机制整体推进期货市场发展等四个方面得到逐步改善。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借鉴国内发展较快地区的经验,扩大期货市场规模,促进农业经济等实体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第一是改革发行体制。第二,完善并购机制。第三,丰富交易品种,我们在金融产品的创新方面还要继续往前走,不能说搞了很多失败的产品,我们就放弃开发和推广新产品,这些产品必须要了解,当然我们发展这些产品有两个基本原则。第一,要符合中国的需求,第二要循序渐进。

第7篇:村居的诗意范文

关键词:村镇宜居性评价模型 德尔菲法 模糊数学十分制计分法 五级标度法 相关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5-148-02

一、引言

村镇宜居性建设是村镇建设以人为本的体现,是村镇建设体系改造、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近年来,我国村镇建设针对宜居性提出要求,住房城乡建设部开展了2015年美丽宜居小镇、美丽宜居村庄的评选工作,旨在鼓励村镇提高宜居性建设水平。适时、恰当地对村镇宜居性建设体系进行调整,能确保村镇宜居性建设标准体系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实证分析,对村镇宜居性评价模型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有利于验证模型的合理性,有利于模型的完善、改进。

二、文献及研究现状综述

鉴于评价模型的重要作用,国内外学者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城市宜居性评价体系研究方面,胡伏湘、胡希军通过对宜居城市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城市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设计了覆盖面更全、操作性更强的城市宜居性评价指标模型;Asami提出了安全性、便利性、健康性、可持续性、舒适性五大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评价体系;张文忠等从安全、健康、生活方便、出行便利和居住舒适性等五个方面,构建了宜居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于城市宜居性建设的实施标准以及村镇宜居性建设的定性评价上,对村镇宜居性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尚处于空白阶段。因此,本文针对村镇宜居性建设的表达方式,合理地对村镇宜居性建设水平进行评价,并对其宜居性建设作出指导。

三、构建村镇宜居性建设评价模型

(一)构建原则

本着结合国情和村镇居民的心理需要的原则,在评价模型的构建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所选取的指标能从实际出发,客观、科学地反映上集镇优劣的状况。

2.可行性原则。指标选取要做到简单明了,尽可能选取可以量化、可信、能全面反映宜居状况的综合指标。

3.层次性原则。村镇的宜居性是一个由众多相互联系的指标所构成的复合系统,有层次性的指标体系能使复杂问题条理、简单化。

4.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村镇居民为核心,围绕与居住和生活相关的因素,反映村镇居民对村镇的主客观需求及感受。

(二)构建方法

村镇宜居性建设指标先由研究小组进行初选,参考住房城乡建设部提出的衡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居住指标体系,借鉴宜居性研究已有的评价指标。结合北方村镇的特点,设计出北方地区村镇宜居性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居住条件、服务设施、人文环境和生态安全四个方面,进行数量、质量的客观评价,建立了一套北方地区村镇宜居性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在经过专家的调研后,得到了相对完整、科学的村镇宜居性建设水平指标评价体系。

1.北方地区村镇宜居性建设水平评价。采用模糊数学十分制计分法,确定评价指标的得分,进行等级划分和横向比较。将建设水平评价的每个指标分成若干等级,分别从1-10赋值,10分为满分;然后,通过向党支部书记了解,确定该村每一个单项指标的等级范围,选取五个典型村镇并给出其建设水平单项指标的具体得分。

采用德尔菲法(Delphi法)确定权重。向各个村镇的150位村民发放调查问卷,问卷中要求村镇居民评价各指标的重要程度,采用分制降序方式的方式进行计算,即5为最重要,4次之,1为最不重要,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Wj是第j个单项指标的权重,Xj是第j个单项指标,Yji是第i个样本对第j个指标的打分,最后加和可以得到I、II、III、IV的权重分别为27.01%、30.55%、22.2%、20.24%。

将每一社区各个单项指标得分加权求和,即为该社区的宜居性建设水平得分,其公式为:

式中,Q为评价综合得分,Nj为第j指标的指标值,Wj为第j指标的权重(0≤Wj≤1且∑Wj=1),m为指标评价的个数。得到结果见下表2:

2.北方地区村镇宜居性满意度评价。为得到村镇居民对村镇的满意度,针对居住条件、服务设施、生态安全、人文环境四大类,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利用五级标度法,将评语划分成五个等级,即,很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很满意。最后为量化满意度评价,制定可以计算的定量标准。

满意度按计算式:

式中:Q为村民满意度,Xij为各个指标持不同满意程度人占总人数的比例,Zi代表得分。得到结果见表4:

四、模型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上集镇宜居性建设水平和满意度的综合分析将典型村镇的宜居性建设评价和满意度进行对比,能更清晰地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可以通过分析数据,看出满意度的得分和建设水平的得分大体相吻合。为客观分析建设水平与满意度之间统计关系的强弱程度,运用SPSS.19软件对二者进行相关分析。运用Pearson可得二者得分的简单相关系数为0.99,显著水平a为0.01是可以拒绝相关系数检验的零假设,认为两者呈线性相关关系,即建设水平与满意度有明显的正相关。可以得出宜居性评价模型构建有效的结论。

五、小结

本文从建设水平和村民满意度两个角度出发,通过相关性分析证实了宜居评价模型构建的合理性。

通过调查数据可以看到,服务设施的建造对村镇宜居性有重大的影响,村镇居民对生态安全有较重的担忧;在具体的调研过程中,还发现以下问题:上集镇村镇居民对住房质量及舒适度比较满意,而针对生活垃圾处理、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认为不能达到宜居性标准,希望有关部门能致力于上述问题。

规划的滞后、配套政策的不协调及落实手段的不到位已经造成了我国北方地区村镇建设中的杂乱无序、低品位和巨大浪费,严重影响了村镇宜居性建设的健康持久发展。

针对调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完善机构,保障经费;加强村镇建设规划设计管理,提高村镇规划设计水平;配套政策,协调管理;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加大各部门扶持力度;以点带面,分阶段分步骤提高村民居住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1] 胡伏湘,胡希军.城市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生态经济,2014(8)

[2] 张文忠.宜居城市的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07(3)

[3] 李娜.兰州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及预警研究[D].兰州大学,2006

[4] 李伯华,曾菊新,胡娟.乡村宜居性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5)

[5] 刘学,张敏.乡村宜居性与满意度评价―以镇江典型村镇为例[J].河南科学,2008(3)

[6] 戴鹏.石首市合烷乡宜居性优化中的主观评价方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7] 张磊.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纵横,2009(7)

[8] 陆翠岩.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构建社会评价指标体系[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9)

[9] 朱孔来,姜明.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关理论及测度指标体系的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07(6)

[10] 赵之枫.乡村宜居性建设的构想[J].生态经济,2001(5)

第8篇:村居的诗意范文

在xx村村民委会换届选举结束仪式上的简短讲话

首先,我代表乡党委、乡政府向xx村选举委员会及工作人员近段时间以来的辛勤工作表示十分的感谢!对新选举产生的xx村村民委员会主任xx同志、新选举的xx村村民委员会委员xxx、xxx、xxx同志表示热烈地祝贺!

再者,我向新选举产生的村领导班子提两点希望:

一是新选举产生村领导班子,是经过xx村全体选民按照法律程序选举上来的,是全体村民对你们的信任。希望你们不要辜负全体村民寄予的厚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多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带领全体村民走上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第9篇:村居的诗意范文

如何做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居,是老龄社会需要面对的三大挑战。其中的居住问题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生存福利状况。在我国,家庭养老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农村养老的主要形式。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子女迁徙流动性的增加,农村老年人的居住意愿也发生了变化,如独立居住或者与配偶单独居住的农村老年人越来越多,这对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提出了挑战。在此背景下,研究老年人的居住意愿具有重要的意义。

老年人的居住意愿与他们的经济状况、身体健康状况以及心理、情感等方面密切相关,老年人的居住意愿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尽管现有的关于老年人居住意愿的研究很多,但是专门针对农村老年人居住意愿的研究却很少,而且以前对于老年人居住意愿现状和变化方面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他们所使用的大多是2006年以前的数据或者是区域性的数据,代表性不强。其次,以前的研究大多从老年人的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和婚姻状况去研究这些因素在影响老年人与子女同住意愿上的相关程度和显著程度,而极少涉及到农村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意愿。本文运用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分别在2000年、2006年和2010年组织实施的“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数据,通过考察农村老年人居住意愿的最新特点及其变化趋势,为未来农村家庭养老、社会养老等方面的研究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和实证支持。

二、我国农村老年人居住意愿的特点与变化(2000―2010年)

不少国内外的学者研究发现,老年人越来越不愿意与子女共同生活,独立居住和与配偶居住的比例越来越高。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老年人担心继续与子女同住会给子女增加负担,并且分开居住有利于避免两代人因生活方式差异而产生矛盾。在生活能够自理的时候,老年人以家庭养老为主,希望独立居住或者与配偶同住的比例较高;在生活不能自理的时候,老人希望与子女同住或者到机构养老的比例提高。

1、农村老年人与子女同住的意愿在逐步下降

十年来,农村老年人愿意与子女一起居住的比例从2000年的59.2%下降到2010年的53.6%,下降了6.6个百分点。不愿意与子女一起居住的比例从2000年的15.4%上升到2010年的24.9%,上升了9.5个百分点,而无所谓的比例则在缓慢下降(见图1)。这一方面反映出农村老年人的独立性在逐步增强,越来越多的农村老年人愿意跟子女分开居住,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另一方面可以看到从2000年到2010年,农村老年人不愿意与子女同住上升的比例要超过同时段愿意与子女同住下降的比例,这说明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老年人养老观念的转变,农村老年人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速度也越来越快。同时实际居住方式为三代同住和与子女两代同住的农村老年人愿意与子女居住的比例较高,超过75.0%。而独居或者只与配偶同住的农村老年人愿意与子女一起生活的比例较低,均没有超过40.0%(见表1)。纵向分析可知,从2000年到2010年,三代同住和与子女两代同住的农村老年人愿意与子女同住的比例都略有上升,2010年都超过了65.0%。反观独居或者只与配偶同住的农村老年人愿意与子女同住的比例都略有下降,2010年都低于35.0%。由此可见,农村老年人的居住意愿很大程度上还是对目前居住安排形式的延续,目前与两代或者子女住在一起的农村老人,他们大多仍然愿意与子女同住;而现在只与配偶同住或独居的农村老人,仍不愿意与子女同住,这些老人往往经济上比较独立,身体状况良好,因而选择与子女分开生活。

2、农村老年人愿意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也有所下降

十年来,农村老年人愿意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从2000年的14.4%下降到2010年的12.5%,下降了1.9个百分点,说明农村老年人入住机构的意愿呈小幅下降的趋势。城市老年人愿意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则从2000年的18.6%下降到2010年的11.3%,下降的幅度较大,达7.3个百分点(见图2)。因为城乡大部分老年人都拥有自己的住房,他们普遍愿意居住在家庭环境中,居家养老的意愿始终占据主流。对老年人来说,和子女同住能很好地发挥家庭在养老方面的作用,子女可以为老人提供物质资源上的支持,以及为那些健康状况较差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方面的帮助等。与子女同住更重要的是能够获得精神慰藉,子女和其他家属能够给予老年人在养老机构中享受不到的亲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老年人养老观念的变化,农村老年人独自居住的行为和意愿将日益普遍,居家养老的意愿会越来越强烈。随着年轻一代的迁移流动增加,房屋小型化等因素的影响,今后农村家庭的父母进入老年期后,很难与为数不多的子女共同居住,这样就会对居家养老服务产生更多需求。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首先,十年来农村老年人与子女同住的意愿呈现小幅下降趋势,独立居住的意识在增强。实际居住方式为三代同住和与子女两代同住的农村老年人愿意与子女居住的比例较高,由此可见,农村老年人的居住意愿很大程度上还是对目前居住安排形式的延续。其次,十年来农村和城市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意愿都呈下降的趋势,居家养老的意愿始终占据主流。最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老年人养老观念的变化,农村老年人居家养老的意愿会越来越强烈。今后农村家庭的父母进入老年期后,很难与为数不多的子女共同居住,这样就会对居家养老服务产生更多需求。

2、建议

有学者指出,尽管老年夫妇同住有利于老两口相互扶助和支持,有利于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自由、更幸福。但同时这种居住安排将会加速传统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进而对我国的老年社会服务尤其是生活照料和精神慰籍服务体系提出严峻的挑战。为此,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促进居家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把社区服务引入家庭,并尽快建立起长期照料体系,以此作为家庭养老的补充。

首先,加大对农村老龄服务的资金支持力度。比如对社区养老院或者农村专业养老机构的开办予以税收减免及政策优惠;在运行中进行直接资金补贴,使其降低收费标准,以保证困难老人能负担起相关费用。同时,还可以对照料老人的子女给予直接的津贴奖励或者带薪休假等,来解决家庭成员在照料老年人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现实困难,从而保障家庭照料的可持续性。

其次,从制度层面加快农村养老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扶持力度。一是要在法制上提高家庭养老功能的地位,使居家养老的作用得以重视。二是采取多方面政策手段,积极鼓励家庭成员就近居住。可借鉴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住房优惠政策,鼓励子女等家庭成员与老年人就近居住从而方便照料,提倡“一碗汤的距离”、“分而不离”的代际居住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