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技推广方案范文

农技推广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技推广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技推广方案

第1篇:农技推广方案范文

1、农业农村经济基本情况

区地处市城郊,农村辖二乡二镇43个行政村,耕地面积5.7万亩(水田4.5万亩,旱地1.2万亩),农户2.1万户,农业人口7.8万人。2011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4.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934元。

2、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我区农业主导产业分别为水稻、生猪、蔬菜、甘蔗等四大产业。2011年,全区水稻面积7.2万亩,水稻总产3.07万吨,产值7800万元;蔬菜播种面积3.5万亩,产值10500万元;甘蔗种植面积5000亩,产值3000万;生猪出栏12万头,产值16800万元。4大农业主导产业的产值合计为381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85.6%。

3、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情况。

我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工作已于2011年8月正式启动,现各项工作基本完成到位。一是对乡镇农技人员重新进行了核编,确定乡镇农技人员编制数为35人,区农业局实际接收19人。二是建立了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站,实现了“三权归县”、双重管理、综合建站,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站农技人员的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纳入区财政预算,区农业局按人均1万元保障乡镇农技推广综合站工作经费。三是制定了乡镇农技综合服务站岗位职责,建立了区农业局、乡镇政府、服务对象三方考评机制和竞争上岗机制,乡镇农技推广体系运行顺畅,服务高效。

4、我区农业行政管理体制建设情况

区农业局是全区农业行政事业管理单位,局机关设办公室、蔬菜办、行政审批服务股,局下属单位有农技推广中心(设农技站、土肥站、植保站)、畜牧局(设畜牧兽医站、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检疫站)、农经站、生产股、种子站、行政执法大队、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站。做到机构设置合理,管理体制顺畅,工作协调配合,技术服务到位。

二、年度目标

以满足农民的科技需求为出发点,以服务农民的成效为检验标准,通过完善农技推广体制机制、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优化农业区科技示范基地、推广更新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强化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等措施,实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四有五化”,即:有专业队伍、有办公场所、有经费保障、有示范基地,站房建设标准化、内部管理规范化、工作手段现代化、示范推广科学化、服务群众优质化;建立农技推广责任、人员聘用、绩效考评制和知识更新等制度;完善“专家组+试验示范基地+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快捷机制,逐步建立县、乡、村农业科技试验示范推广网络。

围绕主导产业,加强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筛选与推广,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5%以上;加大农业科技示范户的培育力度,提升他们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的能力;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发挥基地的示范带动效应;通过重点培训和师资培训,提升基层农技推广综合站站长暨农技专家的业务水平和田间培训指导能力。通过项目实施,全面提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公共服务能力,为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

三、实施内容

(一)进一步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制机制改革与建设

1、优化乡镇农技推广综合站工作岗位设置和职责

进一步优化乡镇农技推广综合站的岗位设置和完善农技人员职责分工,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尽其所。

根据所在乡镇农技人员人员数量、专业结构暨所辖区域产业大小等实际情况增减设置站长、副站长、农技员(含农技、土肥)、植保员、经作员、农机员、动物防疫检疫员、水产员、农产品质量监督员、农经员、信息员岗位,实行一人多岗、多岗一人,分工合理、责任明确,团结协作、服务高效,充分体现“精简、统一、效能”原则。

2、创新人事制度,实行人员聘用制度

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站工作岗位如出现人员空缺,则按照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原则,通过考试,竞争上岗,选拔农业院校大学毕业生,进入农技推广队伍,推行公益性农技人员资格准入制度。

3、建立村级服务网点,做好公益性农技推广工作

以行政村为单位,每村选聘1—2名村级农技推广协助员(村级防疫员),协助做好辖区内公益性农技推广工作。农技推广协助员劳动报酬,由财政暂按年人均1200元标准列入预算,并要求逐步增加。

4、创新农技推广模式,建立多元推广机制

采取区、乡镇农技人员联动和首席专家负责制,全面推行以农技人员包村联户为主要模式的农技推广制度,明确农技人员的服务区域、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量化工作指标和目标要求,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开展技术服务。区农业局要求在每个乡镇至少设立一个农业技术推广试验示范基地,确定一个主导品种。局每个站室和乡镇综合服务站每年选取1-2项新技术或新品种开展试验示范活动,区、乡每位农技人员每年到村培训指导次数不能少于15次。

协调和支持农业技术培训机构、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等开展农技推广服务。

5、建立工作绩效考评制度和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站负责人竞争上岗制度

依据《区乡镇农技人员考评细则》,对农技人员的农技推广实绩每季度考评一次,年终计算平均考评得分。农技人员的绩效工资、晋职晋级、业务培训等与考核结果挂钩。对全区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站站长、副站长职务,推行竞争机制。根据考评成绩,由区农业局统一调配、任用和撤换,实行能者上、庸者让、不称职者下。

(二)确定主导产业

按照产业规模大小,依次确定水稻、生猪、蔬菜、甘蔗为我区4个主导产业。努力增强主导产业的造血功能,改善其基础设施,提升机械化生产水平,优化品质、增加总量、提高效益。侧重发展主导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延伸产业链,增加主导农产品附加值,提升我区农业经济实力。

(三)筛选、确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通过多年的推广和筛选,确定我区当前4大主导产业的主导品种、主推技术:

(1)水稻主导品种:根据我区2012年现代农业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结果,2013年水稻主导品种早稻为陵两优211、中嘉早17、株两优08、五丰优623、金优418、威优州418、金优458、欣荣优2045、五丰优157、五优21、荣优463等;中(一晚)为Y两优916、Y两优1号、深优5814等;二晚为五丰优308、H优518、天美1号、淦两优602、天优华占、金优H4、天优1251、荣优华占等。

主推技术:“多用一斤种,增收百斤粮”、测土配方(“山”型)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水稻集中育秧抛秧等。

(2)生猪主导品种:长白、大约克、杜洛克及其相互杂交或与地方品种杂交品种。

主推技术:三元(或二元)杂交、人工授精、定期防疫保健等。

(3)蔬菜主导品种:辣椒、番茄、各类叶子菜等。

主推技术:大棚蔬菜生产术、生物防病虫、无公害生产规程等。

(4)甘蔗品种:传绿皮甘蔗

主推技术:地膜种植。

(四)精选技术指导员

根据示范县项目实施需要,我区精选了41名农业技术指导员。这41名农技指导员,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12人,技术员36人。农技指导员全年进村入户时间不少于150天。根据需要选派他们参加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田间培训指导能力。

(五)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

围绕主导产业,面向全区4个乡镇遴选406户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生产技术水平较高、邻里关系融洽的农户作为农业科技示范户,其中水稻生产示范户150户,生猪生产示范户100户,蔬菜生产示范户100户,甘蔗生产示范户56户。

由41名农技指导员对406个科技示范户实行对接帮扶,采取集中培训、分户指导、实地考察、观摩交流等方式,指导农业科技示范户应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科学种养水平。要求科技示范户带头学习使用新技术、辐射带动周边农民、协助技术指导员做好技术推广、技术信息采集和项目评价等工作,着力发挥科技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全县主导产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重点加大新型农民培养力度,创新农民培训方式,推广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模式,通过参与式、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式,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培训效果,增强学员的实践能力和技术传授能力。全年举办3期以上的农民田间学校,培养农村实用人才200名以上。

(六)充分发挥科技示范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

根据我区养殖产业特色,建立1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切实做到技术骨干沉入示范基地,良种良法引入示范基地,农机农艺融入示范基地。

生猪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地点在丽阳乡丰田村,有良种公猪40头,良种母猪1000头,人工授精设施设备齐全。示范带动50个养猪大户实行生猪人工授精,年供精5000头(次),全区生猪良种覆盖率达90%,年降低养公猪饲料成本15万元。

做到切实巩固提高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成效,进一步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示范带动效应。

四、进度安排

2012年示范县项目实施时间为2012年9月—2013年9月。其中:

2012年9月制定项目实施方案

2012年10月—2013年3月,开展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科技示范户培训指导、科技试验示范技术推广、主导品种与主推技术推介等工作;

2013年4--9月,对项目实施情况开展自评,对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做好迎接检查验收等工作。

五、主要参与单位、人员情况与任务分工

1、主要参与单位

区政府、区农业局、区财政局及区农业局下属单位(含区农技推广中心、乡镇农技推广综合站等)。

2、人员情况

参与项目实施的有49人。其中区级领导4人,部门领导4,区农业局内农技人员18人,乡镇农技推广综合站农技人员23人。

3、任务分工

(1)领导小组任务分工

区长负责项目实施的全面工作。

区委分管领导负责召集领导小组成员会议,讨论确定改革方向、基层农技推广体制机制建设内容、财政保障及区农业、财政、乡镇的协调工作。

常务副区长负责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人员编制核定和财政保障工作。

分管副区长负责督促落实项目实施步骤、进度和具体完成时间。

区农业局局长具体负责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岗位设置和“三权归县”的工作衔接,主导产业、示范基地、专家组成员构成、农技人员的确定、科技示范户的筛选。

区财政局局长、分管副局长具体负责项目实施方案的审定,项目资金的管理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财政保障工作。

区农业局分管副局长负责召集专家组成员会议,讨论制定各项先进实用农业技术推广实施方案,携同农技推广专家组成员创新农技推广机制,筛选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同时具体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包括起草实施方案和各项工作方案,组织农技人员培训,项目实施进度的网上填报,项目实施工作的宣传报道,项目资料的整理归档。

区农技推广中心主任负责有关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抓好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

区财政局农财股股长具体做好项目资金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确保项目资金专户储存,专款专用。

区农业局财务人员具体做好基层农技人员绩效工资发放和工作经费拨付。

(2)科技示范基地的承担单位与指导专家分工

区畜牧局负责生猪人工授精技术示范基地和无公害生猪养殖示范基地。责任人:程仁虎。

各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站负责各乡镇科技示范户日常管理。责任人:欧阳小琴、徐前兵、马清良、徐承鑫。

(3)农技人员培训与科技示范户培育分工

局科教股负责41名农技员集中轮训和406户科技示范户培训的教学管理及协调工作。责任人:汪国梁。

六、经费使用安排

中央40.62万元用于:

(一)农技人员下乡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费用8万元。主要用于乡镇、区域和区级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

指导所发生的交通等费用补助以及完成全区农技推广重大任务的绩效奖励等。

(二)农业科技示范户的物化技术补助10.15万元。主要用于农业科技示范户采用新品种、新技术的种子、肥料、农药等物化技术补助。全区科技示范户406户,每户平均补助250元。

(三)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补助15万元。主要用于试验示范基地采用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过程中的设施设备建设补助以及购买种子、肥料、农药等补助。

(四)聘请专家费用2万元。主要用于聘请技术指导专家的差旅费、交通费、专家劳务费等。

(五)农技人员和新型农民培训费用3万元。主要用于农技人员和新型农民参加集中培训所需的教材费、场地费、差旅费、食宿费、交通费、讲课费等。其中,2万元用于农技人员培训,1万元用于新型农民培训。

(六)技术资料印刷和制度建设、工作考评等费用2.47万元。主要用于农技推广资料印刷以及建立竞争上岗、责任推广、绩效考评、知识更新等相关管理制度和开展工作考评过程中的资料印刷费等。

七、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与工作协调。

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项目的实施和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制定并报批项目实施方案,负责做好项目实施工作和项目资金使用的日常管理及项目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

2、充分发挥农技推广专家组人员的指导作用。

区农技推广专家组,负责制定和完善各项农技推广技术实施方案,筛选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开展试验示范和技术指导服务。专家组成员共13人,他们经验丰富、技术精湛、服务热情、责任心强,涵盖种养各个方面。

3、加大资金投入和监管力度。

将全区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履行职责所需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大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资金投入。做到统一部署,统筹项目资源和技术力量,实现部门、人才、项目、资金的优势集成,形成工作合力。切实加强全区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提升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区财政局安排专人监督管理项目资金,并设立项目资金专帐。切实做到专款专用。

4、建立档案制度,加强农技人员绩效考评。

建立基层农技人员和科技示范户档案和农技人员绩效考评制度,保证项目实施工作的有序开展。

第2篇:农技推广方案范文

一、集成技术

1.种子处理

通过晒种、选种、浸种消毒、催芽等步骤后,进行播种。播种要根据当年气温和品种熟期确定适宜的播种期。水稻发芽最低温度为10―12℃,因此当气温稳定超过5―6℃即可播种。不要播种过早,防止播后不能下地而芽干或烂芽。

2.苗床

(1)配制营养床土:选没打过除草剂的旱田土加入10%腐熟好的猪粪或马粪,或加入5%腐熟好的鸡粪,然后过5目筛将杂草、碎石、土块等去掉,再与床土调理剂(如麦立真、沃必达等)混拌均匀装盘待播,要注意使用含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调理剂时不能超量,防止秧苗控制不长;兑原土要适量,多了后期脱肥,少了易烧根、烧芽。

(2)制作置床:置床制做要精细、平整、防止出现秧盘架空现象,造成缺水僵苗。

(3)秧田管理:

秧苗管理要求精心细致,一般分四个阶段进行。

播种――出苗

这段时间主要是密封保温,保证出苗所需的水份和温度。棚内温度控制在30℃左右,超过35℃时要通风降温。缺水时要及时补水,一般底水未浇透,或置床渗水,出苗前经常出现芽干现象,因此这个时期水份是重点,但也不能水份过大,防止低温烂芽。覆膜的出苗后立即撤去地膜,以免烧苗。

出苗――1叶1心期

这个时期对低温的抵抗能力强,注意床土不能过湿,否则影响根系生长,尽量少浇水,温度控制在20―25℃,高温晴天要通风降温,防止烧苗。要注意在背风面通风,防止摔苗和大风掀棚。

当秧苗长到1叶1心时,最好能浇一次灭枯灵等药剂防治立枯病。

如果播种后未进行药剂封闭除草或除草效果不好的苗床,1叶1心期是使用敌稗的最佳时期,用20%敌稗乳油兑水40倍于晴天无露水时喷雾,用药量每667平方米1千克,施药后棚内温度控制在25℃左右,半天内不要浇水,以提高药效。

1叶1心――3叶期:

1叶1心――2叶1心(离乳期前后)是立枯病和青枯病的易发时期,也是培育壮秧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对水份最不敏感,对低温抗性强。床土水分应控制在一般旱田状态,保持床面干燥只有床土干裂时才能浇水,以此促进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棚内温度控制在20―25℃,高温晴天及时通风炼苗,防止秧苗徒长。

有盐碱的地区此时期应浇酸化水1―2次降低床土PH值,方法是每50千克水中加入50毫升硫酸(大约1000倍),浇后不用洗苗。

在3叶左右要追一次离乳肥,每平方米追施硫酸铵30克,施后用清水冲洗一次,以免烧苗。

3叶――插秧:

此期不仅秧苗需大量水分,而且随着气温的升高,蒸发量也大,床土容易干燥,因此浇水要及时,充分,否则秧苗会干枯。这时外部气温已经很高,棚内温度应控制在25℃以内,要大通风,棚裙白天可以掀起来,晚上外部在10℃以上时可以不盖棚裙。插秧前要掀棚炼苗3―5天,这样插秧后基本不缓苗,返青快,成活率高。

在插秧前3―4天追施一次“送嫁肥”,每平方米苗床施硫铵50―60克,施肥后用清水洗苗防止烧苗。

为了预防潜叶蝇在插秧前用40%氧化乐果乳油兑水800倍,在无露水时,避开中午进行喷雾。插前人工拔一遍大草及恶苗病株。

3.本田

(1)整地泡田:

原则:要求土地平整、耙碎耙细,每个格田内高低差不过寸。秋翻比春翻好,因为秋翻冬冻春化,冻融作用使土块细碎,杂草种子、病菌和害虫被翻到土表而被冻死,减少危害。翻地深度要求15―18厘米,冷浆地深些,沙土地可浅一些,要求扣垡严,不漏耕,实行早耙水找平。结合翻地深施底肥,插秧前3-5天灌水泡田、耙地。

(2)肥水管理:

在施用有机肥基础上测土配方施用化肥,缺啥补啥,做到合理平衡施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施肥要做到底肥深施,口肥浅施,追肥分期施,留三分之一钾肥做穗肥追施,还要注意施用有机粪肥的地块根据施用粪肥的种类及数量酌情减少化肥的施用量,防止贪青晚熟和倒伏。

灌水采取浅―晒―深―湿的间歇灌溉方法,以提高地温、促进早生快发、控制无效分蘖。尽量做到单池排灌,不要串池排灌,以确保除草剂和化肥均匀,确保地温稳定。

(3)移栽:

采用机械插秧技术,确保均匀,确保密度。

一般情况下水稻根生长最低温度为14℃,泥温13.7℃,叶片生长温度是13℃。因此要根据温度来确定移栽期,一般我市5月15日左右开始移栽。一般密度为每公顷20万穴左右,根据品种特性和土质情况上下调整。

(4)化学除草:

A、慎重选择除草剂品种。根据田间杂草群落情况,保水能力、秧苗素质、以及气象条件,正确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三证”齐全的名牌产品。

B、正确使用除草剂。把握好用药时期,药剂用量要精确,施用要均匀,施用方法要正确,施药后要注意保持水层,不要串池排灌。

C、根据田间杂草群落选择适宜的除草剂。稻稗多的地块建议施用苯噻酰草胺和苄嘧磺隆;三棱草、水葱等莎草科杂草多的地块,建议两次施用苄嘧磺隆,间隔15天左右,或者先期正常用药,中期施用米全除草剂;眼子菜多的地块建议施用西草净,于眼子菜由红转绿时施用效果最好;水绵多的地块建议施用百螺敌,施用百螺敌比施用硫酸铜效果好,可以当年一次根除水绵,而且还可以兼防福寿螺。

D、漏水田除草剂的选用。漏水田尽可能不使用芽前除草剂,建议用稻田旺、农力等除草剂于杂草3叶期前喷雾处理,一天后灌水还有封闭作用。

E、盐碱地和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块建议加大用药量。

F、施药时期如遇阶段性低温,建议在气温回升后选用适宜的除草剂。

G、如发生药害应及时排灌洗田,同时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缓解药害。

(5)病虫害防治:

水稻常发生的病虫害有恶苗病、立枯病、青枯病、赤枯病、纹枯病、稻瘟病、细菌性褐斑病、潜叶蝇、负泥虫、二化螟等,但对产量影响最大的二化螟和稻瘟病,应重点防治。

A水稻二化螟的防治:

防治二化螟首先应要选种秆细而坚硬的抗虫品种,药剂防治最好采用喷雾法,用杀虫单、杀虫双等喷雾,能够保住水的地块可以使用杀虫双撒滴剂或杀虫双颗粒剂。

B稻瘟病的防治:

稻瘟病的防治应着重选用抗病品种和加强以肥水管理为主的丰产防病栽培措施,尽可能减少初侵染源,并在发病期间及时辅以药剂防治。

C赤枯病的防治:

一般在6月份高瘟情况下发生,主要原因是高温使稻株对锌、钾、锰等元素吸收发生障碍造成僵苗、红叶、干尖、烂根、甚至死亡,也有阶段低温障碍、肥粪烧根、土壤中重金属及有害分子的毒害、除草剂的药害、土壤粘重通透性差、盐碱重等原因引发水稻赤枯病。

防治主要是增施有机肥或生物菌剂改善土壤理化性状,除草剂不要施用过量、过早,发病后及时喷施含锌、钾、锰等元素的叶面肥进行防治。

第3篇:农技推广方案范文

为深入落实科技兴农战略,切实提高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质量,合理配置人才资源,构建适应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用人制度和运行机制,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根据上级精神,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

1、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

2、坚持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

3、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

4、坚持能上能下、岗变薪变的原则。

二、竞争职位

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员15名,其中站长3名。

三、竞岗范围和条件。

1、竞岗范围。乡镇全额财政开支、学农专业的人员。

2、基本条件。(1)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农村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遵纪守法、爱岗敬业。(2)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身体健康,作风正派。

3、岗位条件。(1)站长:具有中专以上学历,中级以上技术职称,连续三年年度考核称职。(2)专业技术人员具有初级以上技术职称。

四、竞聘方法

(一)专业技术人员竞聘方法

采取个人申报、资历评价、考试、民主评议的方式,择优聘任。总分为100分,其中资历评价30分,考试60分,乡镇测评10分。

1、资历评价。(1)职称。副高以上职称10分,中级以上职称5分,初级职称3分。(2)学历。全日制本科学历10分,成人本科及全日制大专学历5分,成人专科、全日制中专学历3分,成人中专1分。(3)行政奖励。市级以上行政奖励5分,县级行政奖励3分,系统行政奖励1分。行政奖励不重复计算分值,只计算最高级的行政奖励。(4)科研成果(论文、论著)。省级科研成果,国家级论文、论著5分;市级科研成果,省级论文、论著3分;县级科研成果,市级论文、论著1分。科研成果(论文)分值不重复计算,只计算最高级别的科研成果(论文)分值。

2、考试。成立命题组进行封闭命题,考试的重点为农业技术基础知识。

3、乡镇考核。所在乡镇乡村干部进行民主测评。分为优秀(10分)、称职(7分)、基本称职(5分)三个档次。参加测评的人数不能低于所在乡镇乡村干部的三分之二。

按照综合成绩由高到低录取15名人员,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录用人员签订聘用合同,聘用期为三年,第一年为试用期,聘用期间聘用人员出现重大问题可随时解聘。各乡镇原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人员落聘后,由乡镇政府负责重新安排工作,取消相应的技术岗位待遇。

(二)站长竞聘方法

录用的15名人员符合站长竞岗条件的,采取个人申报、面试竞岗的方式产生,总分100分。拟竞聘人员竞聘专业人员时的综合成绩占60%,面试成绩占40%。

(三)专业技术人员分配方法

本着就近就便、高分优先择岗、组织调剂的原则进行分配。不服从分配的退回原乡镇,空缺岗位按照综合成绩递补。

五、时间步骤

竞聘上岗工作从2005年11月7日开始至2005年11月30日结束。

1、11月7日至11月8日,召开××县农技推广区域中心站竞聘上岗动员大会,公布竞聘岗位。

2、11月9日至11月11日,组织报名。报名由个人自愿填写报名申请表,每人限报一个岗位,并需出具相关资历证书。

3、11月12日至11月14日,竞聘上岗领导小组按照条件和要求,对申请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并进行公示。

4、11月15日,邀请有关人员组成命题小组封闭命题。

5、11月16日,集中进行考试。

6、11月17日至20日,到所在乡镇进行考核。

7、11月21日,张榜公布综合成绩。

8、11月22日,领导小组审定聘用名单,并将聘用名单向社会公示3天。

9、11月25日,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拟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并发聘书。

10、11月26日,竞聘站长

第4篇:农技推广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我镇农业发展的实际和农民对科技的需求,围绕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增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的实际问题,推进农技人员职能转变,改进作风,着力提高科技推广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更好地为农业、农村、农民提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

二、工作内容

根据打造服务型政府、培养技能型干部要求,以责任制为核心,着重加强我镇农技推广的组织体系、服务体系、责任体系、考核体系、培训体系和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农技人员素质。

三、工作目标

按照“组织体系完善,职责任务明确,运作方式高效,绩效评价科学,奖惩手段有力,保障措施到位”的要求,在我镇建立起以责任农技员为基础,社会化农技推广人员为补充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

四、方法步骤

(一)动员准备阶段(月日—月日)

1、镇政府成立加快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安排部署、制订工作计划。

2、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本镇实际,制定《镇加快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

3、起草《关于镇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4、召开全体农技人员会议,传达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并进行动员,明确意义、做法及要求。

5、组织有关人员考察学习。

(二)组织实施阶段(月日—月日)

1、落实镇农技工作站办公场地,有关制度上墙。

2、购置必要的办公设施及用品。

3、制订镇政府对责任农技员的考核办法。

4、制订服务对象对责任农技员的考核办法。

5、镇政府下文公布各村农科主任名单。

6、起草责任农技员岗位职责。

7、起草镇农技工作站办公制度。

8、印发农技人员服务“三农”便民联系卡。

(三)总结提高阶段(月日—月日)、

对我镇全面落实农技人员的责任,加快构建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对不满意的地方,继续提高整改,并尽早确定专人写出有质量的工作总结。

五、工作要求

全面落实农技人员责任,加快构建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践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举措,也是作风建设年和发展环境提升年取得成果的一种形式体现。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明确分工,按时保质完成好各项工作,务必取得成效。

六、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镇政府建立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第5篇:农技推广方案范文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30号)和《**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工作方案》(冀政〔**〕110号)精神,确保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的顺利进行,现就我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改革的总体要求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为农民提供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农业机械、水利等科研和实用技术服务的组织。根据《国发〔**〕30号》和《冀政〔**〕110号》文件要求,这次改革要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的要求,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合理布局国家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有效发挥其主导和带动作用,切实解决新形势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体制不明、机制不活、队伍不稳、保障不足等问题。

根据《**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要县、乡统筹考虑,科学设置机构,理顺管理体制。我市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设置县、乡两级。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要整合分散设置在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水利、农业机械各行业内的专业站,能够综合设置的要综合设置,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突出的可设置专业站。县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与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综合设置,挂县畜牧站牌子。乡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要按照“县办县管”的要求,17个县(市)全部推行跨乡镇设置区域站模式,桥东、桥西区、大曹庄管理区和开发区原则上由区级农技推广机构直接服务乡镇或向乡镇派出人员。乡级动物防疫站承担畜牧技术推广职能,挂乡级畜牧兽医牌子。水利、林业可按照实际需要设置区域站。

二、科学核定基层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人员编制

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人员编制,要根据职能和任务,整合原有县、乡编制资源,合理确定,保证公益性职能的履行。编制标准按**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省农业厅、水利厅、林业局《关于基层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市、县(市、区)种子管理和技术支持机构设置人员编制标准的指导意见》(冀机编办〔**〕92号)进行测算,按程序审批,所核定人员编制一律在本县(市、区)已现有编制总量内调剂解决。应确保在一线工作的农业技术人员不低于全县农业技术人员总编制的2/3,专业农业技术人员占总编制的比例不低于80%,并注意保持各种专业人员之间的合理比例。公益性专业技术推广机构人员编制不得与经营人员混岗混编。

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拟定的编制数额,由县(市、区)机构编制部门会同农业、水利、林业、畜牧、农机等行政主管部门研究提出意见,经市审核报省审批后实施。

三、关于人员配备问题

按照《**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工作方案》要求,这次改革要落实聘用制度,对进入基层公益性推广机构的人员实行聘用制度,实现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机构人员编制经批准后,要尽快配备人员,要将县、乡农技人员统筹考虑。对于空编人员,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公开招聘,竞聘上岗,考试考核,岗前公示等程序,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进入推广队伍。

四、加大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支持力度

各县(市、区)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证对基层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财政投入。县级财政对公益性推广机构履行职能所需经费要给予保证,对新建的区域站要核拨必需的开办经费和工作经费,并纳入财政预算。各县(市)在进行机构建设的同时,要通过整合现有资产设施,为新建的区域站解决办公场所,并逐步增加投入,支持区域站进行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办公条件。

五、加强领导,确保按时完成改革任务

第6篇:农技推广方案范文

随着农业技术发展速度的增快,农民在科技运用方面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当下,应该对农业技术推广进行有效改革和创新,积极探究推广农机技术中存在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使农业技术推广更加科学、合理。

1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1.1农业技术推广的方式较单一

农业技术推广较为严重的现象是推广方式比较单一,一般通过传单、广播、电视或报纸等形式进行宣传,对于农户而言,他们没有亲眼看到农业技术的应用效果,所以不会冒然接受新农技的应用[1],呈观望状态。此时,宣传相关工作也无法顺利展开。虽然目前有些地方较为重视农业技术宣传工作,可是却没有将相关工作有效落实,使农户对农业技术产生抵触心理,严重阻碍了农业技术推广。

1.2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较少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具有较强的综合性,需要推广人员具备较高专业知识技能,积极、热情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部分乡镇的推广部门缺少推广人员的支持,伴随农业技术推广方式不够先进,农业机械设备也非常落后。推广人员数量有限,且现有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较差,与国家相关标准比较存在很大差距,使农业技术推广力度薄弱,农技推广的体系略显陈旧。此外,农技推广部门较难聘请到高技术人员为之服务,现有农业技术人员不能保证定期参加技术培训,无法掌握新技术。

1.3推广农业技术的体系不够灵活

在实际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行政手段能够使推广工作变得更加规范,可是在实际推广中还会出现众多问题,例如,奖罚制度不合理,使推广人员失去工作积极性,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2创新农业技术推广的方法

2.1创新理念

农业发展加快脚步向规模化、市场化和自动化发展。所以,在农业技术推广的同时,必须重视推广理念的创新,了解农技发展的实际需求,制定明确的推广方案。根据各地区的实际需求和农业推广形式,制定科学的推广方案,实现综合推广,构建专业的推广队伍,高效整合农技资源,给予工作人员高待遇,吸引更多技术人员投身农业推广岗位。要给予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资金支持,大力构建有关设施。

2.2创新方式

第一,进行科技研发,做好基础知识的普及工作,构成多元化、现代化的推广体系。还应重视技术设施的建设,关注农业信息评估,实现农业发展信息共享。第二,合理运用网络,对农民进行网络学习农技应用。此外,各地应建立实训基地,组织农户参观农技应用,使农户能够感同身受到农技的优势,并运用农技进行农业生产。第三,详细了解当地的具体情况,做好创新工作。每个地区都有属于自身的发展需求,必须制定与其相符合的推广计划,同时,还要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技术推广。第四,重视推广新技术工作,组织安排形式多样的农业科技活动,关注技术培训工作,倡导有关技术工作者参加。推广人员熟练掌握新技术的同时,推广能力也会得到提升,在推广过程中可以更好地为农户讲解,让农户真正理解并学习农技应用。

2.3建立人才队伍

农业技术推广的人才是否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及专业技术水平,关系到农业技术推广的效果。所以,建立成熟的农技推广队伍非常重要,掌握相关岗位需求及推广规定,给予推广人员丰厚的待遇,吸引更多专业技术较硬和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为推广工作服务;根据当地农业技术推广的规定与需求,定期到高校招聘人才,增加新鲜血液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服务[2]。

2.4完善构建农技推广

第一,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的区域站。有些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组织仅根据行政区划分乡设站,导致技术力量及推广效果大大降低。因此,通过构建完善的农技推广体系,将划分形式有效地进行改进,对农业结构进行更好地调整。分析乡镇在农业方面的实际需求,重新对农业技术推广的区域站进行设立,并扩大推广规模,转变乡镇身份,构建优秀的农业推广队伍。第二,对农技推广服务体系进行完善,开启科研、推广及应用一系列服务,根据区域实际情况,构建多元化的推广服务体系,让农民清晰了解并接受应用农业技术。第三,对农技推广流程进行优化,根据具体的操作要求,有条不紊的完成农技推广工作。第四,对农技推广的过程进行监管,将责任落实到部门或个人。

3创新农业技术推广的发展趋势

第一,加大投入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广大农民群众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农技推广工作,农业各类企业也应给予大力支持[2],构建经营服务及无偿服务,还可以参与经营国家农技推广工作。因为农技推广服务包含诸多,构建种类不相同的推广服务机构,能够更好地进行农业服务。第二,提升农业组织待遇,使深入农村工作人才有经济保障,通过人员的引进,使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变壮大,国家强调的稳步、有序和依法促进农业稳定发展的目标即将实现。第三,农业发展需求需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迈进,目前国家农业发展速度逐渐加快,需要大量人才支持,国家逐渐重视激励专业人才在农村的大施所能,并将此项工作归为农业建设的内容。

第7篇:农技推广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以增强粮食安全为出发点,以推广先进技术为手段,加快粮食优势区域生产基地建设,实行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开发,不断提高水稻产量与品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二、实施规模

全县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57万亩左右,其中优质良种覆盖面积达55万亩以上,占水稻面积的95%以上,全县水稻平均单产增幅达2%左右,总产达30万吨以上。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在县、镇、村全面开展水稻“万、千、百”核心示范片竞赛活动,全县共建核心示范片面积10万亩。其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姥桥、沈巷镇各建一个万亩核心示范片,白桥、功桥、历阳、乌江、香泉、石杨、善厚、西埠八个镇各建一个千亩核心示范片。为此,县、镇两级农技人员要以示范片为平台,各建2个百亩高产攻关田,辐射带动全县20万亩,水稻单产增幅在5%以上。同时,示范片中的示范户将作为农技干部的帮扶重点。

三、示范内容

在“万、千、百”核心示范片上,要求各建立五种示范田,作为考评考核主要内容,即高产攻关田100亩,机械插秧示范田或轻型化示范田100亩,病虫统防统治示范田1000亩,主推品种展示田不少于20亩,水稻化肥“3414”试验田1项。

在建设好示范片的基础上,要加强苗情监测工作。县农技推广中心在沈巷、姥桥各建一个苗情监测点,有条件的镇也要开展苗情监测,采取定地点、定时间、定人员的办法,对水稻生长发育动态、技术应用状况、灾害发生情况生产成本、效益进行监测,为科学指导水稻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四、产量目标

万亩核心示范片平均单产达550公斤,千亩核心示范片平均单产达600公斤,百亩高产攻关田平均单产达700公斤以上。通过核心技术推广辐射,带动全县水稻单产在2007-2009三年平均产量的基础上提高2%。

五、推广核心技术

重点解决好基本苗不足、水育秧比重大、粗放田管重虫轻病等突出问题,以良种推广“一增四推”关键技术为重点,在技术推广质量上下功夫,进一步扩大技术覆盖面。一是要加快优质高产品种推广,切实解决品种多乱杂问题,提高良种覆盖率。二是要切实解决好水稻亩基本苗不足问题,增加栽插密度,提高栽插质量。积极推广旱育秧、抛秧、免耕栽培等轻简实用技术。三是科学防控病虫害。重点做好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条纹叶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等病虫害的防控。四是加强肥水运筹管理。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大力推广氮肥后移增施穗粒肥技术,改变长期灌深水栽插秧苗的习惯,做到科学湿润灌溉,防止倒伏。五是推进水稻机械化作业。

六、推进“订单”收购

全县22个水稻良种补贴与良种挂钩品种,有14个品种被企业承诺确定为订单品种。全县“订单”收购面积50万亩,其中“订单”加价收购面积约35万亩。通过企业“订单”加价收购促进全县粮食稳定发展,提高种粮价格效益,不断提高农民收入。

七、落实惠农政策

我县今年是全省水稻良种补贴与良种挂钩试点县的第三年。要按省农委的有关文件精神,严格执行《县2009年水稻良种补贴与良种挂钩试点方案办法》,认真把好挂钩品种筛选关、补贴政策宣传关、良种面积统计关补贴资金到户关。县农委财政部门已认真制定方案,贯彻落实。

八、保障措施

1、切实加强领导。实施水稻产业提升行动项目,是确保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要切实加强领导。县政府已成立行政领导组,加强对水稻产业提升行动的决策与指导。各镇政府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抓好落实工作,县农业主管部门成立了技术指导组,认真抓好技术指导培训工作。

2、发挥科技作用。各农技推广单位在进一步开展好农业科技减灾进村服务促春耕活动的同时,利用送科技下乡、技术培训、印发技术材料、田间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把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宣传到农户,指导到田头。县、镇两级农技人员要分工包片、明确职责、责任到人、一包到底。

3、建立登记备案制度。要按照布局合理、规模推进、产业开发滚动发展的原则,以行政村为单位,将核心示范区建设任务分解到镇村,落实到农户田块。每个示范村民小组确定1名科技示范户,着力加大扶持培育力度,努力形成以户带村、以村促片、层层推进的示范格局。核心示范区实施方案、建设地点规模、科技示范户姓名联系方式等资料要实行登记备案制度,由各镇农技站汇总于6月20日前统一由网上报送县农技推广中心,作为今年工作督查考核验收备查的依据。

第8篇:农技推广方案范文

(一)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切实贯彻川委办〔2011〕29号、举委办发〔2012〕18号文件精神,我县将出台关于进一步健全乡镇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的实施意见和加强乡镇公益性农技推广队伍建设的通知,抓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1、理顺管理体制:推行“服务在乡、管理在县、双重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县农业局主要负责业务工作指导,统一管理人员,其人员调配、考评和晋升应充分听取乡镇政府的意见,乡镇人民政府主要负责综合协调、监督等行政管理和政治、思想教育,提供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并配合农业局做好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管理。建立县乡统筹协调机制,会商解决县乡农技推广业务工作安排、日常运行管理、经费保障等方面的问题。

2、强化公益性职能:强化公益性职能定位。公益性职能是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农业局细化成工作职责,实到机构和农技人员,实行定岗、定员、定责。

3、完善机构设置:将乡镇农技、农机推广机构整合按我县行政区划设立乡镇农技站32个,并加挂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站牌子。

4、科学核定编制:全县核定农技推广人员编制157人,县87人,乡(镇)70人。现有在职人员157人,农技人员到位,涉农专业技术人员占总编制的90%。

5、全面落实人员岗位:按照农业专业技术岗位占岗位总量的比例不低于80%的总体要求,农业局、人事劳动局和编办在核定的岗位总量内全面落实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农业有害生物防控、农机管理与技术推广等岗位设置。农技人员到位。

6、经费保障:县农业服务中心为独立法人事业单位,县、乡农技推广人员属全额拨款事业人员,其工资、保险、福利及工作经费等纳入财政统一预算支付。

7、推行竞聘上岗:实行农技推广岗位准入制度,具有农业专业技术条件和农技推广岗位证书的工作人员,才能竞聘农业公共服务职责岗位。在职不在岗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归队从事农技推广本职工作。全面推行聘用人员实名制管理,从源头上杜绝违规进人、冒名顶替、超岗聘用、吃空饷等现象发生。

(二)完善农技推广工作机制:农业局印发了县农业局《关于印发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有关制度的通知》。一是建立健全农技推广目标管理制度。将农技推广职能细化为工作任务和要求,分解到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和人员,与农业局签订目标责任书;二是建立农技推广工作责任制度。建立农技推广首席专家制度,实行专家技术负责制。建立农技推广人员责任制度,农技人员包村联户,联系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核心示范户等,开展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和农产品质量监管等;三是建立健全农技人员培训制度。制订培训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依托高中等农业院校、市(州)农广校、农业科研院所、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产业技术体系建立农技人员培训基地,确保基层农技人员培训落到实处。四是建立健全绩效考评制度,农业局制定了绩效考评办法,按县农业局、服务对象和乡镇政府50%、30%、20%的权重,以县农业局为主实行绩效考评,主要考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效果,将考核结果作为农技推广人员评先评优、绩效工资发放、岗位等级晋升、续聘、解聘的主要依据;五是建立健全多元推广制度。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机耕、机播、机收、机防、机修、农资配送等农业专业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良种统供、病虫统防、生产资料统一配送、耕种收机械统一作业等服务。构建“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长效机制。逐步建立村级农业技术服务点。

(三)加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

贯彻《省农业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加强乡镇或区域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强化队伍。抓好基层农技人员培训。根据省农业厅下达的培训计划100人,我县主动与培训基地衔接,按要求选送基层骨干农技人员参加知识更新培训,解决相关具体问题,实行统一往返和县、乡有关人员带班制,确保培训参学率、合格率100%,努力提高基层农技人员农业科学知识水平;农业局集中培训农技人员178人,结合农时和项目工作不失时机的抓好农技干部培训92人。抓好基层农技人员补缺,按照农业专业技术岗位招聘条件要求,按规定实行公开招聘。

(四)全面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

筛选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根据我县农业产业发展规模,确定玉米、水稻、小麦和油菜产业为项目主导产业。通过县级专家组遴选,四大主导产业确定了如下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玉米:主导品种是长玉13、川单418、青贮1号、荣玉188、达玉5号、蜀龙3号、高玉79等7个综合性状好、增产潜力大的品种;主推技术是选用良种,合理布局;适期育播,躲避伏旱;地膜栽培,抗旱增产;规范播栽,合理密植;施足肥水,主攻大穗;综防病虫、降低损失;辅助授粉,减少秃尖。

水稻:主导品种是丰大优2590、川香317、宜香优7808、冈优198、ⅱ优498、t优6135等6个产量高、抗病性强的优质品种:主推技术是选用良种,防病优质;适时早播,培育壮苗(湿润秧田撒播覆膜育秧技术和旱育秧技术);规格作厢,节水栽培;重底早追,主攻壮苗;杂糯间栽,增收防病;防病治虫,适时收获。

小麦:主导品种是宜选择抗条锈病、白粉病、生育期适中、品质优良的丰产品种。如绵麦367、川麦58、内麦11号、内麦836、川麦42等品种。主推技术是选用良种、适时早播;科学整地、规格播种;配方施肥、加强田管。

油菜:主导品种是宜选用双低(低芥酸、低硫葡糖甙)优质、丰产性好,适应性强的“油研1707”、“广源58”、“宜油16”、“高地油668”、“锦油2号”等中迟熟品种。主推技术是选用优质高产良种;适期育播,培育壮苗;宽行壮株,免耕早栽;早促早管,主攻壮苗。

制定全县农技推广计划、推荐了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印发了土推品种和主推技术明白纸等5000份,形成技术操作规范,将推广任务明确到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农技人员,在关键季节、关键环节和农民有需求时,及时迅速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

2、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在全县357个行政村遴选培育示范户1785户,其中玉米产业650户、水稻产业600户、小麦产业265户、油莱产业270户,每个示范户带动周边10个农户,全县共带动17850农户,示范户的选择按程序进行,并进行公示,每个示范户填写省上统一印制的《科技示范户手册》,共1785本。制做了示范户标牌1785个,兑现了示范户推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物化补助。按照10:1的比例并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选聘技术指导员178人联系科技示范户,技术指导员填写省上统一印制的《技术指导员手册》,共168本。制做了技术指导员胸牌178个。农业局与178名技术指导员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技术指导员与1785户示范户签订了技术服务协议。指导农业科技示范户应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其学习接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根据绩效考评结果兑现技术指导员入户指导交通费补助及完成重大农技推广任务绩效奖。

3、建设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按照一业为主、多种示范的原则,我县建设2个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分别竖立了醒目的试验示范基地标牌。县万亩柑桔产业园区,地点瞿河乡,面积1000亩产业甜橙,主推技术起垄稀植、绿色防控、综合利用、容器育苗等,实施了太阳能杀虫灯绿色防控技术,基地实体负责人张清菊,技术指导单位农业局经作站,技术负责人罗莉。建立了基地档案,相关考察参观250人次。县金鹤乡超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地点金鹤乡,面积100亩,产业玉米、蔬菜和水稻,主推技术选用良种,轻简栽培、绿色防控、配方施肥,对基地试验示范条件进行了田间工程完善,基地实体负责人韩开超,技术指导单位农业局农技站和蔬菜办,技术负责人陈明祥和蒲启建。建立了基地档案,相关考察参观210人次。

4、抓好整合提高推广水平。以粮油高产高效创建、农民培训阳光工程、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等重大项目为依托,同时我县建立了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形成了推广工作合力,全面推进农业科技服务进村入户到田,让农民真正受益。

5、对乡镇农技推广条件建设好的进行以奖代补。

二、项目效益

(一)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进一步稳定和加强,建立了新型的农技推广体系

通过项目实施,进一步提高和统一了各级对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认识,增强了各级对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建立了职能明确、机构完善、队伍精干、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和一主多元的农技推广网络;建立了竞争上岗制度、农技推广责任制度、绩效考评制度、知识更新制度等基层农技人员管理机制;完善了“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快速通道;建立了县、乡、村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网络。新型的农技推广体系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为农业技术创新和农业技术推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二)实现了主推品种和主推集成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通过项目的实施,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示范户达到100%,辐射户达95%以上。非项目乡镇达80%以上。农业增产增收显著。

(三)培育科技示范户成为农技推广的排头兵和领路人

为了加快科技示范户的培育,使他们成为农技推广的排头兵和领路人,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道坎”的问题,我们遴选示范户注重科技意识强、有一定文化程度、而且乐于助人的农户作为示范户。示范户做到“八有”即有示范户标牌、有技术指导员名片、有量身制做的致富规划、有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明白纸、有示范户手册、有科技书屋、有高产示范样板田。为此,极大提高了他们学习接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使科技示范户成为农技推广体系的重要成员,成为农情调查员、技术推广员、政策宣传员,成为农民看得见、问得着、留得住的“乡土专家”。

(四)建设试验示范基地成为农业技术创新的孵化器

2个试验示范基地制做了醒目的“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试验示范基地”标牌,并明示试验示范内容、行政和技术责任人。引进的三大产业新品种有6个在全县推广达100万亩以上,农民增收5500余万元,种植技术研究创新2项在全县推广面积达80万亩以上,农民增收3000余万元,新机具引进有3个在全县推广面积达12万亩,农民增收节本500余万元。

(五)强化基层农技人员培训,提高基层农技人员水平

通过对基层农技人员重点推广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农技推广理论与方法、农业公共信息服务和管理统计技能;农业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等的培训,更新了基层农技人员的知识。激发了他们爱农、为农和献身农业的热情,看到了作为农技干部的希望和价值。他们把培训学到新技术广泛运用于农业生产,不分上下班、节假日,冒寒冬,顶酷暑,奔波于农户田间地块,与农民交朋友,同吃、同住、同劳动,被农民誉为“财神”。

三、工作措施和经验

(一)加强组织领导

按照“资金到县、任务到县、责任到县、考核到县”的原则,实行县长负责制。我县成立了以县长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和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农业、财政、人事劳动、发改和监察等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决策制定、政策协调、审核实施方案,调度实施情况和汇总上报相关数据、开展督导检查与绩效评价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农业局,负责日常工作。农业局成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及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局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成立专家组,由农业推广员、市级首席专家陈明祥任项目技术首席专家,农技、植保、土肥、经作、科教等5名相关专业高级农艺师为专家组成员,专家组负责制定全县技术指导工作方案,筛选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参与督促、检查与绩效考评,指导培训技术指导员。

(二)抓好绩效考核

按照《省2012年度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政策落实延伸绩效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川农业函〔2012〕374号)要求,实施延伸绩效管理。对用于农业技术人员的绩效奖励资金,由县农业局将农业技术人员的工作量和进村入户推广技术的实绩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将农民群众对农业技术人员的评价作为重要考核内容。为此,建立岗位责任制,按照实施方案,层层、逐个落实岗位责任,明确每个农业技术员的工作内容、服务对象,量化工作指标和任务要求。实行工作任务公开制,全面推行工作手册公示和考勤制度,把每个农业技术员的下乡记录和技术服务情况张贴公示,强化群众监督。强化三方考评制,实行县级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和农民群众三方考评制度,对农业技术员的工作完成情况、满意度和技术水平等进行综合全面评价,将考核结果直接与绩效奖励挂钩,奖励先进,督促末位,杜绝补助资金平均发放、违规补助,充分调动农业技术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抓好资金监管

农业和财政部门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切实加强项目资金管理,130万项目资金严格按照部和省项目资金用途使用资金,补助资金严禁用于发工资,确保专款专用。

(四)抓好实施管理

按要求做好竖立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标牌、配备技术指导员胸牌、悬挂科技示范户门牌,做到《技术指导员手册》和《科技示范户手册》人手一册。编印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明白纸,制定完善农技推广制度,悬挂上墙。确定向敏同志为信息管理员,建立农技人员培训、示范基地、技术指导员和科技示范户档案,按时在网上填报专家组、示范基地、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基本情况等相关信息,加强信息沟通,促进经验交流。

(五)抓好总结宣传

要将工作实施中的典型模式和成功经验上载中国农业推广网、利用报刊、电视台、电台等媒体,大力宣传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成果,大力宣传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先进事迹。

四、问题与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年龄偏大,编制较少。

2、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条件较差,推广设施设备缺乏。

3、农村劳动力年龄偏大,农民对种植业结构调整认识不足,农业生产成本逐年增高,农业种植效益低下,农民种田积极性不高。

(二)建议

1、补充基层农技推广力量,保持基层农技推广活力。

第9篇:农技推广方案范文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20*)30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85号)及《*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州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文政发〔20*〕77号)以及今年7月7日全州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推进我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工作,县人民政府决定今天召开全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工作动员会。刚才,县编办、农业局、林业局、水务局的领导分别就开展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工作作了很好的发言,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开展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工作的重要意义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设立在县乡两级为农民提供种植业、渔业、林业、农业机械、水利等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服务的组织,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长期以来,我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在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防治动植物病虫害、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农业市场化、标准化、科技化、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在新形势下,现有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已不能完全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当前,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无论是从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特点看,还是从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任务看,农技推广体系工作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为此,开展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工作已势在必行,各乡(镇)、各部门一定要严格按照省、州的安排部署,着眼于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大局,科学谋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工作,不断巩固和强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更好地为“三农”发展服务。

二、总结经验,前一阶段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按照国务院、省州有关文件精神和全州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工作会议要求,在前一阶段的工作中,我县首先成立了由我任组长,县政府办、农业、林业、水务、人事、财政、发改、社保、编办等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单位的“*县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于县农业局。通过组织县农业局、林业局、水务局对全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开展广泛的调研,摸清基层情况,我县研究提出了《*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实施方案》,经过征求各有关部门的意见和领导小组会议讨论审定后上报*州人民政府。20*年7月30日,州人民政府以《*州人民政府关于对全州八县人民政府上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实施方案的批复》(文政复〔20*〕97号)文件原则同意我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实施方案。同时要求要进一步完善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实施,确保今年11月底前完成主体改革,12月底完成全部改革任务。

三、明确思路,认真按照省州有关要求开展好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工作

根据上级的安排和部署,这次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合理布局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有效发挥主导和带动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活动,为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提供有效服务和技术支撑。工作目标是:着眼于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明确职能、理顺体制、优化布局、充实一线、创新机制等一系列改革,逐步构建起以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运转协调、服务到位、充满活力、农民信任的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此,围绕上述工作思路和目标,全县在下步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工作中,要认真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注重推动体制改革,合理设置机构人员

各乡(镇)、各部门要根据《*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州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文政发〔20*〕77号)要求,按照科学合理、精干高效、方便服务的原则,科学设置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不断优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队伍。

1.农业系统机构设置:县级设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经济作物站、种子管理站、植保植检站(加挂“农药监督管理站”牌子)、渔业工作站(加挂“渔政监督管理站”牌子)、土壤肥料工作站(加挂“土壤肥料测试中心”牌子)、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加挂“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牌子)、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将农机校并入统一管理,加挂“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站”牌子)、农机安全监督管理站、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新组建农业执法大队。乡(镇)级设农业技术推广站。

2.林业系统机构设置:县级设林政稽查大队、林业技术推广站、林木种苗站、农村能源站、森林调查规划设计队。乡(镇)级设林业技术推广站。

3.水务系统机构设置:县级设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队、水政监察大队、水土保持站、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站。乡(镇)级设水务站。

按照(文政复〔20*〕97号)文件规定:在这次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中,参公事业单位和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暂不列入此次改革,其职能、编制等不作调整。而其它未列入改革的事业单位也不纳入此次改革,其管理、编制等维持现状不变。

(二)要注重理顺管理体制,合理核定编制人员

结合我县乡(镇)机构改革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有利时机,为便于县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整合县乡技术力量,加大对优势特色产业的培植,确保重大农业、林业、水利工程项目的实施,根据有关文件要求,我县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实行以县级行政主管部门主管、乡(镇)政府协助管理的双重领导管理体制,其人员和业务经费由县级业务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但在人员的考核、调配、晋升等方面,要书面征求所在乡(镇)党委、政府的意见。县级业务主管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乡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管理、指导,提供服务和支持。乡(镇)人民政府要负责综合协调和监督,并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配合县级业务主管部门共同管理好乡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在这次改革中,州政府核定我县农林水系统人员编制总额是410名,其中:农业系统编制229名(县级1*名、乡级121名),林业系统117名(县级30名、乡级87名),水务系统64名(县级24名、乡级40名)。涉及改革的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能和任务,合理确定基层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人员编制,保证公益性职能的履行。同时,乡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人员编制不再调整。若要对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人员编制重新进行核定的,要在不突破总编制的前提下进行统一平衡后上报人事(编办)部门审批。

四、精心组织,认真开展好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下步各项工作

由于此次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时间紧、任务重,工作较为复杂,各乡(镇)、各部门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切实有效的措施,扎实开展好全县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下步工作。一是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要抽调精干工作人员,认真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同时,对改革中涉及的机构、编制、职能设置、管理模式、富余人员分流安置、财政经费保障、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职能的界定等重大问题,要严格把握政策规定,在通过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落实好各项工作方案,扎实稳妥地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工作。二是要落实责任,明确任务分工。要在县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调,密切合作,确保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农业部门作为牵头部门,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合理设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布局,科学设置职能,优化专业技术人员配备结构。人事(编办)部门要科学构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的机构设置,将县、乡作为有机整体统盘考虑。财政部门要对改革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做好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经费保障和农技人员工资、补贴待遇的落实等工作。其他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全力做好相关工作。三是要精心部署,细化工作措施。要认真按照国务院及省州有关文件要求,“公平、公正、公开”地开展好各阶段的各项工作。特别是在竞争上岗这个关键环节上,一定要做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坚决杜绝暗箱操作。工作中要做到重心下移,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对改革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要认真分析,提前排查,制定预案,争取主动,及时妥善地给予解决。四是妥善安置,做好人员分流及安置工作。要站在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积极稳妥地做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中富余人员的分流和安置工作。对原签订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人员的聘用合同和劳动合同关系,要进行认真清理,依法办理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等手续。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中的临时人员,要耐心细致地做好清退工作。对于超编单位,原为国家正式职工并且由财政供养的人员,要把住人员只减不增的底线,严格进人控制,逐步消化超编人员。对距离国家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符合云南省有关事业单位未聘人员提前退休规定的技术人员,经本人书面申请,单位及主管部门同意并报人事部门批准,可以提前退休,并纳入退休人员管理。对超编单位的技术人员申请到农村自主创业或从事科技服务人员,按照《*州人民政府印发〈关于鼓励农业技术人员到农村自主创业或从事科技服务的规定(试行)〉的通知》要求执行。五是要加强监督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要切实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资产监督和管理,县财政局、审计局等部门要加强对各乡(镇)的业务指导和工作监督,对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资产要依法进行清查,登记产权权属,核清资产,摸清家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六是要加快工作进度,确保按时完成改革工作。根据州政府的要求,各县要于今年10月底前全面组织完成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11月份进行检查总结,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这次会后,各乡(镇)、各部门必须尽快组织,根据州人民政府批复的《实施方案》批复意见的要求,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确保按时完成任务。同时,在加快工作进度的同时,还要密切关注改革动态,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和进度,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保证改革过程中人心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间断,确保改革任务的顺利完成。最后,我再强调一下工作时间安排:20*年10月6日至15日,要全面完成清产核资工作;20*年10月16日至30日,要全面完成竞争上岗工作;20*年11月1日至15日,对前一阶段的工作要认真进行总结,到时领导小组将组织有关部门对各乡(镇)、各部门改革工作进行一次全面评审,以确保按州人民政府要求按时完成改革任务。七是要严明纪律,维护社会稳定。要从维护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严格执行各项政策规定。严肃政治纪律、组织人事纪律、财经纪律和纪律,坚决杜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暗箱操作、、违法乱纪等行为。要密切注意各种思想动态,大力开展正面、积极的宣传教育工作,确保改革期间人员思想不散、工作秩序不乱,确保社会稳定。八是要沟通协调,抓好农村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由于在这次改革过程中,国务院、省、州人民政府规定: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不再列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范围,但仍然要履行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等职能,其隶属关系不变,资产、人员、编制等维持现状,不作调整。按照《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云南省乡镇统计体制改革工作的通知》(云政发〔20*〕92号)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统计调查工作的意见》(云政发〔20*〕123号)文件要求,在乡镇统计体制改革过程中,可将乡镇统计站与乡镇农经站合署设置,进一步整合乡镇统计站和农经站统计资源,在原有乡镇农经站的基础上,加挂统计站牌子。这对于促进整合统计资源,加强农业和农村统计工作,避免数出多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请农业部门主动会商统计和人事(编办)部门提出意见后尽快上报县人民政府,待州人民政府的意见出台后,全面完成农村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