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慧消防建设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组织形式:小组合作模式。学生一般由6—10人组成社会实践活动小组,自己推选组长,聘请有一定专长的成年人(如本校教师、学生家长等)为指导老师。研究过程中,活动小组成员有分有合,互相协作。
具体过程参考如下:
A、编组、选题;
B、聘指导教师;
C制定活动方案;
D小组研究设计具体操作(设计访谈表格、问卷;制定参观、观察、活动计划;准备录音机、录像机等活动工具);
E、实践活动(观察、访谈、问卷、实验)
F、分析活动资料(定量:用统计图表定量分析自己的调查结果;定性:用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等方法分析整理后的资料,找出规律特点。)
G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例附后)
二、指导思想和意义
1、指导思想:将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去关心社会发展,去关注社会问题,去尝试解决自己研究的社会问题,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有益补充,开辟出有自己特色的社会实践的新途径。
2、意义:
1)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
2)参与社会实践,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
3)主动服务社区,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
三、注意事项:
1、在生活中提炼。从社会生活中选定主题,让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社会角色;热爱生活,关注生活问题;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有创意地生活。
2、在兴趣中选择。捕捉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开展研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间相互感染、相互促进,更好地发展兴趣,培养特长,提高综合素质。
3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已经成为最大的资源库,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充分利用网络上的技术和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同时要充分利用图书资源,从图书馆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内容。
4、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手段。从参与研究的对象来看,可以采用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学校合作的方式。从研究采取的手段来看,可以采用活动设计、网络技术、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实验演示、表演交流、测量制作、社会宣传、服务、总结、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
三、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
1、社会参观活动。
2参观、访问、考察(革命遗址、科技馆、英雄模范人物、杰出人物、现代化建设成果、市政工程、著名高校、工厂、高新技术产业运作情况……),例如以当地的居民小区为调查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可以“物业管理”、“商业网点”、“文化娱乐”、“教育设施”、“交通路线”等为研究方向。
2、社会调研活动。(参考主题如下,也可自选主题)
1)关于生活用水状况调查研究
2)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可行性调查
3)市区白色污染调查研究
4)市区交通安全问题研究
5)市民交通意识及对策
6)市区道路状况及改进意见
7)旅游资源状况调查
8)小学生的休闲生活调查研究
9)小学生的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
10)小学生的饮食与营养问题研究
11)小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与研究
12)我市中小学零用钱数量的调查
3、社区服务活动。
社区保洁活动、社区护绿活动、社区综合宣传活动、社区“陋习”纠察活动、社区敬老爱老活动、社区帮困助残活动、社区读书辅导活动、交通服务活动、环保志愿者活动、社区公益劳动。
参与社会实践的班级和个人,必须注意自身形象,认真参加活动,为学校和个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四、社会实践活动具体安排
**年7月4日
下发《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布置暑假社会实践工作。
**年7月5日——7月9日
学生6—10人组成一个社会实践活动小组(每班至少4组),推选出组长自主选题,自己聘请1—2名指导教师(学校教师或家长),初步制定《小组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年7月10日—8月23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年9月5日前各班向行政办提交下列社会实践总结材料:<BR>1、社会实践活动记录表;
2、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每班4份,其中必须有一份关于交通安全的调查);
3、活动照片、录像、录音等资料。
4、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记录
**年9月初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表彰(具体时间待定)
1、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会、板报、专刊、网页等形式,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2、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会。
3、评选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社会实践优秀论文及优秀指导教师。
[关键词]食品安全;HACCP;社会化保障;军队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16(2017)04-186-05
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mrol point,HACCP)质量控制体系对食品安全的保证主要是对食品原料质量和生产、加工、流通过程中的潜在危害因素的分析与判定,找出关键的预防、控制及相关补救措施,将食品安全的危险性降低到最低,从而提高食品的安全性。HACCP是控制食品安全风险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也是贯彻“预防为主”并将食品卫生质量管理贯穿始终的最为经济的管理方法。随着这一技术在集体用餐单位卫生监管中的推广应用,一直倍受关注的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呈现明显减少趋势。本文在全面调研和掌握某部44个院校社会化保障食堂食品安全状况的基础上,坚持从明确社会化保障食堂卫生监督关键控制点、提高食品安全风险指标预测量化水平人手,积极探索HACCP质量控制体系在军队院校社会化保障食堂监管中的基本程序,研究制订符合实际的关键控制点方案,并进行了实际效果的观察验证,以期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某部所属院校社会化食堂44个,这44个食堂是由26个地方餐饮公司承包经营、军队院校军需部门监管的集体食堂。
1.2方法
运用HACCP原理及工作程序,依据国家或军队的相关卫生标准,通过查看资料、现场检查、样品检测、抽查提问等方式,对某部社会化保障食堂卫生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并结合多年饮食场所卫生监督检查工作经验积累,全面分析某部44个院校社会化保障食堂从硬件到软件存在的可能影响食品卫生与安全方面的危害因素及影响程度,找准关键控制点、确定关键控制点的关键限值、建立监控程序与纠偏措施等,制订关键点控制方案,并进行实践验证。
1.3观察指标
影响社会化保障食堂食品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设施设备条件、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卫生素质、原材料质量、餐炊具的清洗消毒等,主要因素可概括为13个方面,即企业资质审核与认证管理、人员健康体检与培训、功能间设置与管理、原料质量、加工流程与工艺、有害生物预防与控制、冷荤与裱花间管理、温度监测控制、工具与容器清洗消毒管理、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食品留验、厨余垃圾处理、餐厅设施与环境保持。
2结果
2.1主要危害分析
某部所属44个院校社会化食堂,主要承担一日三餐的供应,既有主食,也有副食,整个加工包含从原料采购、加工制作到饭菜成品销售服务的全过程,还有餐具消毒、厨余垃圾处理等承上启下的工作,可能存在着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方面的各种潜在危害。
2.1.1会化食堂的食品供应一般程序 社会化保障食堂同其他集体用餐单位的加工供应程序基本相同,包括从米、面、粮、油到鱼、肉、禽、菜等的采购验收,原材料的择、洗、切、配、炒,食品的售卖,餐炊具的清洗消毒,冷库、冷荤间管理,厨余垃圾处理等。
2.1.2影响食品安全的危害因素分析 从44个社会化保障食堂卫生状况的调查分析发现,影响食品安全的危害因素主要有13个方面,列为关键控制点(CCP)的有12个,其检查的项目、主要潜在的危害、预防控制措施、检查判断的依据等,见表1。
2.2关键控制点控制方案制订与验证
2.2.1关键控制点控制方案的制订 根据调查和既往监督的经验来看,影响社会化保障食堂食品安全的危害因素是复杂的,如从便于监控的限值(CL)角度考虑,确定检测的对象、方法和人员,提出纠偏的措施和验证措施,制订下列关键控制点控制方案(HACCP计划表),见表2。
2.2.2实践验证 按照制定的HACCP计划表,先后组织对10个食堂的280名相关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监督人员进行HACCP基本知识及运行方案的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和掌握HACCP控制系统在军队院校社会化保障食堂服务保障中的应用及意义,培训后,严格按照HACCP计划运行,并对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分析,结果显示,从业人员卫生知识考核优良率(≥85分)由65.0%(182/280)提高到87.86%(246/280),原料l生质量抽检合格率由88.70%(102/115)提高到97.5%(117/120),餐具消毒质量合格率由75%(99/132)提高到100%(132/132),食品留样全部做到了品种全、数量足,成效十分明显。
3讨论
HACCP是一个为国际认可的、保证食品免受生物性、化学性及物理性危害的预防体系。它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宇航食品生产企业,已被联合国食品法典委员会采纳并向全球推广。它主要是通过科学和系统的方法,分析和查找食品生产过程的危害,_定具体的预防控制措施和关键控制点,并实施有效的监控,从而确保产品的安全卫生质量。
当前,军队院校食堂社会化保障已成为饮食服务保障的主体,加强其监督管理,规范其服务行为,已成为院校军需和卫生部门共同面临的课题。特别是有些单位,广泛存在为降低成本,减少投入,卫生设施不全,设备陈旧,场所混乱,操作人员不注意卫生等问题,加之卫生监督人力不足,卫生监督的力度和频度严重受限。这种情况下,大力推广HACCP体系,对于改善部队食品卫生安全现状,提高饮食卫生质量意义十分重大。
关键词:智慧消防;视频监控;火灾报警;设备联动
中图分类号:TP39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3-0077-02
Fire Alarm System with Multi-equipment in Intelligent Fire Protection Application
HUAN Zong-sheng
( 1.AnHui fire fighting electronic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2.BengBu Ei Fire Electronics Co. Ltd, Bengbu 233006,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intelligence in application of fire equipment linkage fire alarm system research present situation, then proposes a new fire alarm system implementation scheme, and verified in the actual project, through the linkage device, has a good effect in intelligent fire alarm.
Key words: intelligent fire protection; video monitoring; fire alarm; equipment linkage
1 背景
随着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智慧消防”作为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1-2]。“智慧消防”着力于构建智能化的消防系统,从而提高整个城市消防安全的监管水平,和灾情发生后的急速救援效率,因此,如何更好的运用“智慧消防”高效地预防和处理消防灾情,是值得不断探索与研究的问题。
目前的消防监控系统基本上都是各单位独立选购安装、独立工作,很容易导致火灾信息漏报、迟报甚至大量误报,报警O备出现故障没有及时恢复开通,对设备的故障更是无法判断、预测,因此,打造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已成为行业发展趋势。目前消防行业监控普遍采用传统的传感器类,如感烟、感温等探测器主要从烟雾、光谱、温度等特性进行火灾信息的检测,但是传统单一设备监测火灾信息误报率普遍较高,因此,多设备联动火灾报警系统的研究应运而生,它综合了新型图像型火灾探测系统与传统的感温、感光、感烟等探测器,使得火灾报警更加精确化、智能化,是“智慧消防”中灾情预警的大趋势。当前,很多消防监控系统的多设备联动,主要是通过“多个”设备同时报警,达到联动的目的[3-4],这里的“多个”主要偏重于同一类型的多个设备,缺乏分析过程,往往还需要人员参与,智能化不够,这种情况虽然能达到火灾报警目的,但是还是无法避免误报率高的弊端。本文,提出一种应用于“智慧消防”中的多设备联动报警系统,通过传统传感器报警联动现场网络摄像头,现场工业控制计算机智能分析网络摄像头采集的现场视频,应用视频图像烟火检测算法[5-6] 分析视频火灾情况,并将分析结果传输到客户端,同时在客户端标出灾情发生的区域位置,这样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根据探测器报警和联动的现场视频画面分析结果,快速做出决策,提高调度人员处理火灾事故的能力和速度,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火灾损失。
2 联动系统总体方案
2.1 联动系统工作原理
实现智慧消防应用中多设备联动火灾报警,即当发生火灾时候,传统传感器联动摄像头,通过视频分析和传统报警联合判断,系统自动决策判断是否发生火警,从而作出进一步的动作。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图1 所示。
图1 多设备联动中火灾报警监控系统联动结构图
首先,在Web端根据“联动配置要求”将现场火警传感器和某一个或者多个摄像头关联起来,达到联动要求。
其次,当现场发生火灾时,传统传感器检测到火警报警,将报警信息传送到火灾报警控制器,报警控制器将火警信息发送到“接警平台服务器”,“接警平台服务器”将报警信息发送到联动报警服务器端, 这时候联动报警端启动关联摄像头,进行现场视频监控,同时工控机应用视频火焰检测算法[5] [6]对该段视频监控进行分析处理,自动判断视频中是否存在火焰信息。
最后,如果视频监控分析得出,视频中不存在火警信息,则整个系统不进行上报;如果分析得出视频中存在火警信息,将视频结果返回到联动报警端,同时在视频窗口中将火警区域标识出来,并上报上一级进一步处理。
2.2 联动系统工作流程
联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具体如下图2所示。
在多设备联动火灾报警系统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实时采集各现场探测器的数据,并判断是否需要上报,如满足报警条件,则进行上报,联动视频摄像头进行联合判断以供上级进一步决策,如上报报警中心、客户端弹出视频窗口、短信推送报警信息到负责人手机,系统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
2.2.1 报警信息采集模块
主要是火灾报警控制器,采集前端现场探测器报警信息,然后上传到上一级联动报警服务器。
2.2.2 联动报警服务器
联动报警服务器主要负责报警产生后,根据报警信息,确定相关联的摄像头,启动摄像头采集现场视频,并通知工业控制计算机对现场视频进行分析处理。
2.2.3 报警模块
报警模块,在联动报警服掌鹘拥交鹪直警控制器报警,并且工业控制计算机也报警了,才进行报警提示。
2.3 联动系统应用
本文选择在实际工程中进行验证,选择某大型连锁商超市金海店进行测试所设备联动火灾报警系统。首先在基本联动配置表中,将某位置探测器与某IP和端口摄像头对应关联起来,如下图3所示。
图3中,基本联动配置表中,首先选择一处位置(XXX超市金海店,111号机,1回路,53地址),将其与摄像头(IP:172.41.200.11,端口:8000,通道:16)进行关联,完成基础联动配置。在探测器报警后,联动服务器联动关联的摄像头进行分析处理,处理结果如下图4所示。
图4 视频联动弹出
图4中,在联动视频被启动后,工业控制计算机开始工作,分析结果得出发生火灾,在Web客户端弹出视频窗口,并在窗口中标出火灾发生区域,达到非常直观的作用,消防监管人员可以第一时间看到火灾现场,快速做出决策,提高调度人员处理火灾事故的能力和速度,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火灾损失。
3 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智慧消防应用中多设备联动火灾报警系统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一种新的应用于智慧消防中的多设备联动火灾报警系统实施方案,经过在某大型连锁商超市金海店实际工程中验证,取得较好联动报警效果,而且能够快速做出决策,因此多设备联动火灾报警在智慧消防应用中具有广阔应用空间。
参考文献:
[1] 李晓明. 火灾预警和消防安全监管“智慧”模式探讨[J]. 管理科学, 2014(18): 35-36.
[2] Jin-ok Hwang, Sang-Gi Lee.Study on the 3GPP International Standard for M2M Communication Networks[J]. The Journal of Korean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 2015, 40(6): 1040-1047.
[3] 张振球. 智慧消防技术的社会消防管理应用[J]. 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 2014(3): 4-7.
[4] 陈创波. 视频监控与消防的联动方法研究[J]. 信息通信, 2015, 9(153): 155-156.
【关键词】 视频流媒体转发技术 智慧城市体系 消防远程监控 应用分析
引言
城市发展朝着智慧或智能型的方向转变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是借助网络、传感或遥感技术等品信息处理技术构建智慧城市成为其中必备的技术支持和基础。在智慧城市体系构建当中,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等,对城市居民以及城市本身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其中以网络信息科技为支撑产生的作用及效果则会更加明显[1]。而具体如何将网络信息科技应用到智慧城市的构建当中,以下则具体分析视频流媒体转发技术在其中消防远程监控中的应用[2]。
一、视频流媒体转发技术
流媒体技术是一种应用于流媒体的综合技术,其中涉及到多媒体采集、编码、传输、解码和存储等方面。实际上,流媒体在播放之前并不是对所有内容进行下载,而是只对部门内容进行缓存,在整个数据传送的过程中,用户能够在计算机上利用播放器或其他硬件软件实现对多媒体文件的播放,这种方式能够节省下非常多的用户下载等待时间和存储空间,与此同时后台服务器实际上仍然还在进行多媒体文件的下载。
二、智慧城市体系及架构
在当前时代及社会发展形势下,智慧城市是与网络充分融合的,例如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电信网、物联网等相互结合,并且其最终形成的模式是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的新模式[3]。在智慧城市体系之下,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更加便利和高效,城市的运行、发展更加趋于智慧化。针对“智慧城市”,IBM《智慧的城市在中国》就提出“它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4]。
总而言之,智慧城市体系的构建对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居民的生活、生产有着积极的作用,该理念下的城市发展未来也必将成为城市经济、国家经济,甚至世界经济发展的关键。
三、视频流媒体转发技术在智慧城市体系中的应用分析
由于智慧城市体系构建当中,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是与网络信息科技相互结合,因此针对视频流媒体转发技术在其中的应用,以下则具体以其在智慧城市体系当中的消防远程监控系统中的应用,予以具体的分析和探讨。
3.1 智慧城市体系中的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及其现状分析
3.1.1 智慧城市体系中的消防远程监控系统
城市视频监控可以涉及各个领域和行业,比如工地监控、餐饮监控、道路监控、旅游景点监控、企业生产监控、城市治安监控等[5]。针对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是利用现代通讯网络的优势,将每一个建筑物内独立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网,同时综合地理信息系统、数字视频监控等信息技术,从而在监控中心内对所有的联网建筑物的火灾报警情况进行监测。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网络传输的宽带和传输质量影响关系到整个系统的可靠性,但是因各个建筑物内多用户访问数字视频图像给网络宽带带来较大问题,影响到城市消防远程监控效率。
3.1.2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现状分析
在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中,当一个用户访问系统中的一路视频图像,就会占用一定的网络宽带。实际上,整个系统可能会出现多个用户去访问相同路数的视频图像或多个单位同时去访问各自的视频图像,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用户的涌入就很容易出现视频图像不流畅、图像卡死的问题出现[6]。导致这种问题出现的原因在于城市消防远程监控中心申请的网络管带不够,因此出现网络阻塞。因网络阻塞问题的出现就需要运营商申请增加网络宽带,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真正意义在于传输火灾报警信息,其中查看视频图像只是辅助作用,传输火灾报警信息才是关键。因此本文研究将视频流媒体转发技术与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结合。
3.2 视频流媒体转发技术在智慧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视频流媒体转发技术通常而言是以ezCSS流媒体转发服务器软件为基础的,该软件主要是针对各种公共网络环境下的视频传输开发的网络视频管理软件,其在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当中得以应用,不仅能够解决访问视频网络宽带问题,还能够解决广域网和局域网的网络互访功能[7]。就视频流媒体转发技术在智慧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中的应用,以下主要结合实例予以深入分析。
实例:ikan视频监控平台由杭州协凯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可以对接视频监控主流厂商的软件平台,将不同视频监控平台上的资源汇集、接口整合,再为第三方应用提供业务系统集成接口,基于HLS(Http Live Streaming)的流媒体传输协议开发,以视频图像应用为手段实现视频转发的功能,让视频监控的本地化走向互联网,内部管理走向社会大众。ikan视频监控平台架构见图1。
ikan视频监控平台具有五大优势:
优势一:突破专网的限制,提供互联网的服务
对接建设在专网的视频监控平台,为互联网提供视频监控资源调用的入口,同时在专网与互联网之间建起安全堡垒,降低发生在视频监控平台的网络安全风险。
优势二:支持对接主流厂商的视频监控平台,整合对外接口,且兼容性高
提供与大量监控平台对接的能力,实现对接主流厂商不同版本的视频监控平台,将不同视频监控平台的接口整合成统一的对外接口。
优势三:汇聚视频资源,专业处理流媒w,降低应用平台对接复杂度
经过ikan视频监控平台的流媒体转发,将视频资源整合,互联网应用对接本平台就可以调用在不同监控平台上的视频资源,实现一对一的简单开发,降低一对多开发的复杂度,提高开发的效率。
优势四:覆盖多平台、免播放插件、高效的视频输出
实现在不同类型的系统平台(Mac、windows、IOS、Android)和业务平台(APP、网页、微信公众号)的免OCX控件实时预览,3-5秒钟内快速播放,自适应网络状况,确保视频播放的流畅度,有效解决操作视频监控平台碰到的常见问题。
优势五:平台可用性高,扩展性强
提供标准统一的API接口,可以根据接口文档进行二次开发,将视频功能模块嵌入到各种各样的互联网应用;也可以根据客户视频相关的需求进行定制开发,满足在各行各业的使用。以浙江台州移动阳光厨房的ikan视频转发技术为例进行分析,目前台州市共建成“阳光厨房”1513家,其中大型、特大型餐馆、养老机构435家,学校食堂349家,单位食堂58家,中小餐饮单位671家。利用ikan视频转发技术建立起来的移动阳光厨房,在单位的各单位的洗碗洗菜间、烹调间、冷菜间、二次更衣室等关键点位安装了监控摄像头,采用这种开放式的监管方式不仅让餐饮经营单位实现了良好的营销宣传,同时对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卫生安全也有积极意义。目前,台州的1513家“阳光厨房”已接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智慧监管系统,共有840家已接入台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平台。其中厨房监控系统与餐饮监管部门实现联通,相关工作人员可以直接利用健康系统远程进行监督操控,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可以进行现场取 证。通过研究发现ikan视频转发技术能够实现多用户对视频图像的远程访问功能,最终减少运营商在网络宽带方面的投入。综上关于视频流媒体技术在智慧城市体系中的应用实例分析,城市运行在技术的支持下,展现出更加智慧的一面。当然,视频流媒体转发技术在智慧城市体系中的应用,具体还涉及到到其他方面例如其在医疗卫生当中的应用、在交通发展当中的应用等,并且视频流媒体转发技术在其中的应用也体现出了极好的功效,在此就不详细阐述。总之,该视频流媒体转发技术在城市智慧化的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视频流媒体转发技术的优势十分突出,尤其是对智慧城市体系的构建起着先进性的作用。关于视频流媒体转发技术在智慧城市体系中的应用,本文主要就其在智慧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中的应用给予具体的分析和阐述。视频流媒体转发技术在ezCSS流媒体转发服务器的基础上,则充分体现出了消防工作的迅速性、快捷性和协调性,尤其是在消防监控中的图像处理上凸显其巨大的优势。当然,以上仅仅探讨了视频流媒体技术在城市消防方面的应用,其在城市其他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医疗卫生、交通监控等方面的应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总之,视频流媒体转发技术在智慧城市体系的构建当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 考 文 献
[1]赵勇,刘娟,李健. 智慧城市体系框架浅析[J]. 电信网技术,2013,04:1-6.
[2]唐云凯. 基于物联网技术构建智慧城市体系研究[A]. 旭日华夏(北京)国际科学技术研究院.首届国际信息化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C].旭日华夏(北京)国际科学技术研究院:,2016:2.
[3]商燕,张升. 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智慧城市体系建设[J]. 通讯世界,2016,01:6-7.
[4]王文超,邱桂苹,穆森,赵倩. 基于视频监控的流媒体分发方法的研究[J]. 信息通信,2012,31(05):32-33.
[5]刘英,王涛,甘朝辉,洪波,岳云鹤. 多级视频监控流媒体服务系统设计方案[J]. 无线电工程,2011,11(12):1-4.
[6]王,郑三立,王文彬,纪勇. 流媒体技术在变电站遥视系统中的研究与实现[J]. 中国电力,2010,42(07):77-80.
孙杰贤
随着我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的快速增长,所带来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趋突出,加之当前持续低迷的经济形式,使得我国各行各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摆脱增长乏力的局面,实现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已成为摆在政府及企业面前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
作为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产业骨干企业,“巨大中华”、“TD”等仿佛已成为大唐电信的显著标签。而随着国家“两化融合”战略的深入推进,大唐电信在传统电信行业市场优势的基础上,正在实现从技术、设备提供商到服务、方案提供商,从提供单一产品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战略转型,“智慧城市”、“行业信息化”等也已成为其新的代名词。
感知市场战略转型
作为带动工业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信息化无疑在当前的产业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早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便提出了“两化融合”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稳增长、调结构”的战略支点。对于国家而言,两化融合有利于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在当前“十二五”期间,行业信息化也已进入一个黄金时期。如果说过去的10年属于个人通信,那么未来10年将属于行业信息化。无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等电信运营商,还是传统的通信设备厂商,都在悄然地发生改变,将行业信息化作为主要战略市场之一,大唐电信也是如此。
其实,在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领域,大唐电信已经耕耘多年。2011年,适应新的形势,大唐电信进行了战略转型和运营管理架构优化调整,成立行业应用事业部,将公司下属传统设备企业,与软件服务及系统集成企业合并,包括大唐软件、西安大唐、成都信息、天津技术等下属单位。事业部面向行业、运营商、政府和企业客户,提供软硬件集成的整体解决方案,负责相关技术和产品的研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和系统集成,同时担任公司内部通信系列产品的工程服务。
大唐电信副总裁、行业应用事业部总经理王宏岩在接受《中国信息化》采访时表示,整体解决方案转型是近几年来大唐电信进行产业调整的核心工作目标。经过近年来的努力,大唐电信已经在传统电信市场优势的基础上,实现了从技术、设备提供商向服务、方案提供商转型,5从单一产品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转型。
依托产业链齐全的优势,通过产业聚焦和产业协同,大唐电信建立了面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的业务体系,以及面向市场以客户为核心的运营模式。针对政府、行业、企业及个人领域,大唐电信在公共服务智能信息化、行业信息化、个人移动生活等方面能够为客户提供稳定、安全、高效的整体解决方案。整体解决方案能力,是以事业部核心产品为依托,能为客户解决信息化问题的整体能力。核心技术、核心产品、系统设计能力、客户服务能力等均是整体解决方案能力的关键要素。而未来的行业事业部将紧密围绕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面向个人客户、行业客户、政企客户延伸与拓展应用和服务,全面提升在物联网、行业应用等细分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行业应用事业部自主研发的产品已经覆盖程控交换、接入、移动、终端和监控等领域,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已广泛服务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电信公网,以及石油、电力、煤炭、水利、核电、政府与公共行业等专网。此外,事业部在全国30多个省、市设立有服务支撑网络平台和呼叫中心,可以面向客户提供涉及整个网络生命周期的技术服务。
资源整合异军突起
作为老牌的通信设备厂商,大唐电信进军行业信息化无疑将面临着重重困难。相比传统的运营商市场,行业信息化市场的产业链更长,政策主导性强,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趋势明显,因而也更为复杂。而且,不同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每个行业的需求及面临的问题也有明显差异。
因此,担心大唐电信的“水土不服”不无道理。作为领军人的王宏岩则显得信心满怀,他说:“我们不打无把握之仗,而且每个特定行业都有着自己的发展阶段、发展要求和发展的重点关注方向,因此也给我们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和众多的市场机会。”
近年来,大唐电信在水利、煤炭、核电等行业领域精耕细作,以十余年大型行业应用软件及解决方案的研发、工程实施经验的积累,为行业用户提供了大量满足客户需求的整体解决方案、行业应用产品与IT服务。大唐电信扎实的技术底蕴和研发实力可以保证高效、快速地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技术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快速地部署所需要系统,带动其面向行业客户营销能力的提升。同时,大唐电信具有非常有经验的系统规划及管理团队,他们所具有的多年的企业信息化经验及大型IT项目规划、实施、维护的丰富经验,以及在长期工作中形成的快速学习、勇闯难关的能力,保证项目团队在与行业客户的交流过程中,快速学习并掌握行业发展趋势及信息化需求,并快速落实在整体解决方案中,为客户提供最适合的、能够切实解决客户实际困难和问题的方案与产品。
王宏岩说:“经过将近两年的调整,行业应用事业部在整体解决方案转型工作方面已经做出了许多积极的探索,也取得了不少成果。面对越来越复杂的业务需求,不但不同行业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案,同一行业的不同客户也会有很多个性化的需求,这一点也正是我们的市场开拓所面对的、也是不可回避的。在充分了解和分析了新兴产业市场的上述特点之后,我们开始致力于提升快速灵活的解决方案推出能力,以及基于开放架构的产品灵活构建能力,快速满足客户需求,快速响应市场的多变及个性化要求。”
公司积极整合内外部资源,在行业应用方面深耕细作、横向拓展,另一方面在政府示范工程方面取得了许多突破。今年以来,大唐电信在行业信息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亚洲最大煤矿神东集团大柳塔煤矿TD—SCDMA试验局已顺利开通,为TD—SCDMA系统在煤炭领域的推广打下良好基础;“亲情通”解决方案在多个区域市场成功移植;在中广核仪控领域,参与实物保护系统、KNS系统、应急指挥系统等多个系统的建设,为后续核电行业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获取某大型光伏电站的设备供货资格;在水利行业,宁夏、吉林、内蒙等传统市场得到巩固,山洪预警、水资源系统等新产品相继推出并获得商用。这些项目实践促进了公司行业信息化领域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提升,也为公司后续做实、做大物联网及行业应用产业提供了基础。
“当然,好的方案和产品,最终还是需要通过市场和销售团队销售给客户,使公司和客户通过良好的合作获得双赢。我们拥有一支战斗力十足的市场营销团队,这是提升整体解决方案交付能力的关键环节,也是行业应用事业部在组织架构调整后着重在进行的重要任务。同时,我们将积极发展同行业客户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客户更紧密结合在一起,第一时间了解客户需求,同客户一起面对企业ICT的挑战。”王宏岩表示。不过他也强调,不同的行业因其业务特点而有不同需求,如煤炭、石油、核电等能源行业注重安全生产相关的信息化建设,政府行业对城市公共服务关注程度高。同时,在技术发展、两化融合过程中,行业客户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优化也会带来大量的、时效性高的新业务、新流程需求,用户需要整体的解决方案支持其业务和管理的持续改进。因此,“面对越来越复杂的业务需求,不但不同行业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案,同一行业的不同客户也会有很多个性化的需求,我们必须打造快速灵活的解决方案推出能力,以便快速响应市场的要求。”
智慧融合远景布局
在深入推进两化融合的今天,“智慧城市”已成为当前信息化领域关注的焦点。有媒体曾这样写到“两化融合将点亮智慧城市”,这非常形象地解读了两者的关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大唐电信认为,一个智慧的城市,应该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知、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依托适当的信息化应用,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城市管理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智慧城市的核心能力,包括城市相关信息的全面感知以及对所获取信息的有机整合,同时依托整合信息实现城市相关管理能力的有效协同,并能够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随时根据城市管理和服务需求灵活调整。
基于这样的理解,大唐电信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从“统一开放的平台架构”搭建以及“丰富的智能化应用”搭建两个层面着手,通过平台能力和上层应用的有机结合,在帮助城市完成适合当前需要的智慧城市建设的同时,也帮助城市建立了能够面向未来平滑演进的弹性智能化应用环境,实现智慧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大唐电信推出的城市运营管理中心的解决方案,其核心目标是将一个城市中原有和新建的各类业务系统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对接,从而实现城市运营管理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与共享,业务应用的智能协同,并依托于城市信息资源数据库,为城市管理者提供智能决策支持。同时我们关注了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业务领域,包括面向城市运营管理的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安监、智慧环保、应急指挥,以及面向社会公众服务的智慧园区、智慧社区、智慧旅游、智慧医疗等应用领域。
近年,大唐电信在“智慧城市”市场领域,巩固和开拓了陕西、山东、湖北、等公安消防市场,成功实施了北京东花市数字城管项目,圆满完成了成都公交客流统计测试验证,并顺利签订了西安泾渭新区数字化园区等项目。
“‘融合、开放、赋能’是未来信息化平台的主要能力特征。在新的信息化环境下,价值链主导者需要为价值链的所有参与者提供开放的应用创新和信息化能力消费平台,吸引各类优质资源加入到价值链中,以打造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价值链。”对于未来信息化产业的发展趋势,王宏岩如是说。
这其中,“融合”指的是能够屏蔽网络制式、数据来源、业务特点、终端类型等差异,实现泛在支撑;“开放”指的是能够为合作伙伴/TSV提供应用开发和接入的环境,为合作伙伴或个人参与者提供内容和信息的环境,让每个行业领域的专家、从业者直接参与到价值链中,从而促进信息化能力的创新不断发展;“赋能”指的是能够为合作伙伴/终端用户提供平台自有和第三方开放应用、内容和信息的消费环境,提供个性化的信息化能力消费体验和安全保障。
2013年初,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了首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而国家开发银行相关负责人对此则表示,在“十二五”规划后三年,与住建部合作投资智慧城市的资金规模达800亿元。显然,国内智慧城市的建设已经开始进入实际落地的阶段。可以想见,随着这90个试点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启动,一轮新的智慧城市热潮将会席卷而来。
不过,对于每个城市而言,智慧城市建设究竟该如何启动,仍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很多智慧城市服务商、城市管理者都在思考,如何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智慧城市建设切入点?
打破条块分割成为难题
目前,对于这一问题,大多数人的观点是:建设统一的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是切入智慧城市建设的必由之路。但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很多城市建设者发现,打造一个统一的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并非易事。其中,城市各部门之间的条块分割,所造成的信息共享障碍,是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过程中所要面对的首要难题。
事实上,一些城市在进行智慧城市建设时,有意地避开了这一难题,选择从某个行业应用入手,比如智慧交通、智慧旅游等。但在北京数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数字政通)方案集成部经理吴江寿看来。这种做法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可能应用系统很漂亮,但由于缺乏信息共享,系统的价值会大打折扣,很难用活。”吴江寿举例说,很多所谓的智慧城市应用,在建设初期,搞得很热闹,但使用过一段时间后,就没有人愿意使用了。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缺乏共享信息,所以系统也就没有了生命力。吴江寿认为,“如果不能把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打通共享,那么智慧城市只能是空中楼阁。”
从数字城管到社会管理
怎样才能化解这一难题呢?
“由数字城管系统建设入手,来进行城市基础信息的整合,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吴江寿说。数字政通从2004年开始为城市进行数字城管系统的建设,至今已经有9年时间。如今,他们的数字城管系统已经成为很多城市建设智慧城市的基础。“通过数字城管系统的建设,不仅可以对城市的基础地理信息进行整合,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系统的建设,打破了城市各部门条块分割的现状,建立统一的城市数字化管理指挥中心。”
事实上,数字城管系统的建设,会涉及到公安、消防、房地产管理、电力、通信等多个部门之间信息的共享,而这些信息大多是静态的数据,对于各个部门而言,敏感性并不是很强,因此在进行这些信息的整合共享时,遇到的阻力往往也会比较小。
这样,通过数字城管系统的建设和推进,可以先完成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整合,让城市各个部门适应这种建设方式,逐步建立一种习惯。
当然,数字城管系统的建设只是一个开始。在完成数字城管系统建设后,城市还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建设:社会管理系统的实施。
与数字城管系统不同的是,社会管理系统更多的是对城市动态信息的整合,其中主要包括6个方面:地、物、情、事、组、人。
其中,地指的是对重要地点的监控、管理等;物指的是对重点设施的管理,如消防设施等;情指的是对舆情、民情的监督和管理;事指的是对具体事件的管理;组指的是对基层各个组织机构的管理;人指的是对所有人员的监控和管理。“社会管理系统主要是围绕这六大要素进行管理,其中最核心的是人。和数字城管系统不同的是,城管系统是自上而下的信息整合,而社会管理系统则是自下而上的信息整合。”吴江寿介绍说,社会管理系统的原则是问题尽量在基层化解和解决,因此它更加注重的是城市基础化信息的整合。比如,以人口信息为例,城市的各个部门都掌握和人口相关的一些信息,如公安、社保、民政等。一个居民在不同部门的信息也有很大的差别,但通常情况下,这些部门并不愿意将信息共享出来。但如果不能实现各部门之间人口信息的共享,在社会管理时就有可能出现问题,比如一个人死亡后,公安部门知道了这一信息,但民政部门可能还不知道,因此还给这个人继续发放社保金,这样就会给政府增加办公成本。
而通过社会管理系统的应用,会促进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因为这种共享会给每个部门都带来工作效率或业务价值上的提升。“通过应用来带动信息交换,所遇到的阻力和障碍会小的多。而且,一旦信息共享的效果体现出来后,其他的部门就会主动找上门来,进行信息的共享和交换。”吴江寿介绍道。
由于社会管理系统更多的聚焦于基础信息的整合,因此在信息整合之后,所发挥的作用也更贴近于普通居民的生活。以智慧社区服务为例,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便民服务,是社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各个部门的信息共享,系统可以基于整合的信息进行分析,从而为社区内的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更为周到、贴心的服务。比如,系统通过公安部门共享的信息,得知某位老人今天满60岁,系统就会主动给该老人所在的网格的管理员发送信息,通知管理员,在他所负责的区域内,哪位老人刚刚年满60岁。接到这一信息后,网格管理员则可以主动上门,到老人家里为其办理老年卡,让这位老人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社区所提供的便民服务。显然,信息的共享,以及社会管理系统的应用,让社区的服务方式发生了转变:从以往的被动变为现在的主动式上门服务。
以十三五规划落实为指引,全面部署落实全省信息化工作
召开一次全省信息化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回顾五年多来《浙江省信息化促进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统筹研究全省信息化发展工作;
做好国家信息化顶层――《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和《“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在浙江省的宣贯工作;
做好《浙江省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数字浙江2.0”发展规划)》和《浙江省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建设“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的实施工作,指导督促各地、各部门落实规划目标任务相关工作,推进全省信息化领域中重大工程、重大平台和重大项目的实施;
开展信息化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和全省区域两化整合发展水平评估工作,继续做好对全省各市、县(市、区)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工作。进一步完善指标体系,优化工作流程,更加科学高效地开展区域两化融合水平评估工作,以评估为抓手,形成地区间比学赶超发展氛围。在此基础上,年度信息化发展和全省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
以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为主线,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建设
深化“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试点区域建设。抓好26个“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6个试点区、160家两化融合综合示范试点企业建设,进一步按照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的内容加紧实施机联网、数字工厂、绿色制造等项目。加强对首批18个振兴实体经济(传统产业改造)财政专项激励的工业大县两化融合推进工作的指导,确定两化融合的相关考核内容,推动示范区开展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的相关示范试点工程。制定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验收管理办法,并对首批8个两化融合国家综合示范区和4个专项示范区开展检查验收工作。组织开展示范试点典型案例总结宣传推广。
积极推动制造业互联网“双创”平台建设。引导大型制造企业、互联网企业、电信运营商开放技术、人才、渠道等资源,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双创”新生态,支持内外部创业创新。在全省创建20个制造业互联网“双创”示范平台,其中振兴实体经济(传统产业改造)财政专项激励的工业大县至少创建1个“双创”示范平台。引导龙头企业结合特色小镇、高新园区、开发区,建设“双创”空间,力争创建1个国家级制造业互联网“双创”示范平台。组织举办中国产业互联网“双创”大赛。
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新模式。引导制造业企业建立网络化制造资源协同平台,开展协同制造;推动传统生产模式向大规模个性定制转变,发展C2M个性化定制和柔性生产模式;推进企业运用互联网开展在线增值服务,鼓励企业发展面向智能产品和装备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服务。重点在服装、家电、家具等消费品行业和汽车、机床、叉车、船舶、电梯等装备制造行业培育100个个性化定制和一批协同制造、服务型制造等示范试点企业。鼓励企业申报国家有关基于互联网的制造新模式示范试点项目。
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工业云和工业大数据应用。推进全省2000家重点工业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工业云和工业大数据应用,发展智能制造。建成10个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区,培育100家数字工厂(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利用工业互联网、工业云、RFID(射频识别)与图像识别等智能识别技术,实现工厂内人与机器、机器与物料、机器与机器之间的互联和数据实时采集,运用大数据技术构建数据链,促进基于数据的生产、物流、仓储等环节高效协同,提升柔性化生产能力、精细化管控能力和智能化决策能力。
实施中小企业上云计划。聚焦中小企业云应用,依托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建设一批专业或行业性云平台,培育10万家上云企业。鼓励中小企业在研发、生产、管理、销售、服务等环节使用云技术,开展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服务型制造和网上销售等活动,实现客户、供应商资源共享和产业链协同。发展工业电子商务,推进中小制造企业与电商企业、物流企业和金融企业的合作,基于电商云平台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打造制造、营销、物流和金融服务等高效协同的一体化新生态。组织召开云计算应用和产业推进大会,办好云栖大会,开展企业上云专项培训。
深入推进“机器换人”和智能装备发展。坚持“分类指导、典型示范、资金扶持、机制保障”的原则,大力推进机器换人、机器联网,推进30家机器换人行业试点,举办百场现场交流会,新增培育省级工程服务公司20家以上。落实“机器人+”行动计划,编制重点行业机器人应用指导意见,完成新增工业机器人1万台目标任务。推进感知互联的智能新产品新装备的研发,大力发展智能传感器、网络终端、工业机器人、数控装备、智能成套装等高端装备产业。
继续实施企业信息化“登高”计划。推动企业信息化从单向应用向综合集成、协同创新阶段登高,从内部纵向集成向企业之间横向集成和产业价值链端到端集成延伸,提升全产业链的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全省2000家重点工业企业资源计划普及率达到85%,制造执行系统普及率达到50%,机器联网率达到35%,供应链管理普及率达到70%,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普及率达到60%,装备数控化率达到50%,企业电子商务采购额和销售额占总采购额和总销售额的比例分别达到40%和55%以上,进入两化融合集成创新阶段的企业达到35%以上。
扎实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重点抓好工信部批复的118家企业管理体系贯标试点,积极争取新增30家企业列入今年的工信部贯标试点。在振兴实体经济(传统产业改造)财政专项激励的工业大县、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分别确定10家和5家贯标试点企业。贯标通过评定的企业数力争突破60家。加快培育互联网环境下的企业创新能力,依托两化融合咨服务平台,开展企业两化融合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力争在工信部的两化融合发展地图上有新突破。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为指导,推动企业业务流程再造和组织方式变革,提升企业管理能力。
以应用需求为引向,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提升两化融合的服务支撑能力。以提升行业系统解决方案设计、集成和应用能力为重点,支持重点行业工业互联网、信息物理系统(CPS)开发和应用试点。培育一批行业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加快优秀解决方案的推广普及;培育一批服务于重点行业智能工厂建设的工业信息工程公司,新创建10家云工程云服务和工业信息工程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加强两化融合产业链企业的合作,构建服务于两化融合的产业生态。发展集聚工业信息工程公司的产业互联网小镇。配合工信部召开全国两化融合系统解决方案现场会。
加快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创新发展。抓好《浙江省“十三五”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出台支持软件业发展的政策意见,落实好软件企业和软件产品税收优惠政策,完善产业统计制度。加快推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9个示范基地、10个特色基地和15个创业基地建设,提升杭州中国软件名城建设水平。加强工业软件支撑能力建设,开展工业技术软件化行动,重点发展以自动控制与感知技术、核心工业软硬件、工业互联网、工业云和智能服务平台“新四基”为核心的技术体系,推进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新兴产业的培育,全面提升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的有效供给能力。
培育大数据产业。贯彻落实《浙江省促进大数据发展实施计划》,扶持并培育一批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应用服务的龙头企业、一批创新型大数据应用类中小企业,加快形成协调发展的大数据产业体系。组织开展第二批大数据产业应用示范企业培育试点工作,建立一批大数据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推动创建一批大数据应用示范工程,拓展大数据应用领域。培育数据资源交易市场试点。
加强工业控制信息安全保障。按照《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指南》,指导企业做好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明确工业企业主体责任,提高安全防护意识,细化信息安全防护措施。加快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研究建立面向工业领域的信息安全技术支撑、检查评估综合保障体系,开发并鼓励企业使用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工业控制系统。开展工业领域重点行业工业控制系统及相关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
深化智慧城市建设与农业信息化发展
组织开展对20个省级智慧城市示范试点项目的检查验收及绩效评价工作。重点加快智慧政务、智慧高速、智慧交通、智慧车联网、智慧安防、智慧安监、智慧环保、智慧能源、智慧旅游、智慧健康服务、智慧物流、智慧消防等示范试点项目在全省推广与覆盖。
加快9个省级农业信息化示范试点建设,并筹备建O一批示范试点区。重点围绕农业产业集聚区与现代特色农业强镇建设,在温室大棚、畜禽养殖、大田生产、生态环境监控等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引导互联网企业建立一批农业销售服务平台,加强产销衔接。
强化城镇光网覆盖,城市全面具备100M以上接入能力。4G网络实现城乡全覆盖,争取5G试验网建设。实施农村海岛“扫盲除点”工程,基本具备50M以上接入能力。推进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浙江分中心建设。细化落实省政府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铁塔的战略合作协议,推进新技术产业应用示范项目,推进杭州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设。全面推进全省三网融合。推进数据中心集约化绿色化,推广公众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推进中小企业信息网络提速降费。
以营造发展氛围为目标,积极组织各类活动
牵头做好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信息化工作部工作,组织筹备好大会期间的新技术新产品、浙江分论坛和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双创热土项目对接活动等重大活动;
筹办好中国产业互联网大会,充分发挥制造业和互联网双重基础优势,力争把大会打造为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产业互联网新平台。
筹办好中国工业大数据(萧山)峰会等,通过活动平台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的前沿技术,推出一批典型企业和创新项目,宣传一批行业解决方案和商业新模式。
关键词:新时期;消防装备;建设
消防救援队伍改革转隶后,贯彻授旗训词精神,看齐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主力军、国家队”定位,树立“全灾种、大应急”理念,在面对紧紧围绕灭火救援这个中心任务的过程中,消防装备建设应该坚持实战实效导向,在队伍战斗力提升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围绕“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链条职能任务大幅拓展装备建设发展,是未来消防装备建设发展的总体方向。
一、目前消防装备建设现状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社会经济与百姓生活水平得到了长足发展,但由此产生的消防安全隐患也大量增多,城市高层建筑、人员密集场所、大型生产企业等一批易发生大面积、立体型、人员群死群伤等特大灾害事故也急剧增加,消防队承担的任务日趋复杂,全国消防救援队伍全年出动总数高位运行,应急出动任务繁重。且随着消防队伍的改制转隶,新组建的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履行的职责使命更加光荣,承担的灭火救援和抢险救灾任务更加艰巨。全新应急救援理念的提出对于灭火救援的时效性、覆盖面、综合性的要求提高,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发挥更大程度地依赖于消防装备,传统的装备器材已难以胜任国家队、主力军的要求。消防装备的集成化、信息化、模块化成为发展的必然方向。
二、消防装备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消防装备缺乏统一性和通用性。由于历史原因,当前我国消防装备的生产和配备厂家多、品牌杂、型号不统一,且没有形成一个统一标准,这导致了消防设备的通用性降低,成为影响作战效能发挥、制约战斗力提升的“瓶颈”。基层采购消防装备时未形成统一规划,通常购自不同厂家、不同标准,导致使用、训练、维护无法相互更换,售后维护保养出现断档情况。此外,横揽全国,已配置的消防装备标准呈现小地域性,装备配置的不统一不通用就难以形成高效的跨区域大空间联合作战,这与国家队、主力军的总体要求相悖。(二)消防装备缺乏综合性和智能性。根据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2020年消防救援工作要点》的任务要求,需要消防队伍提升综合应急救援能力,这包括对整个消防队伍的人员、车辆、物资、装备、社会联动等各个方面的综合,而目前队伍内部各部门各自为战,各练一摊情况较为突出,部门之间没有形成有效联动,这不仅是作战部门与保障部门之间,保障部门之间有时也是泾渭分明,在智慧城市这一大的科技理念的主导下,智慧消防作为其中一个模块,也成为未来消防救援队伍作战的智囊和决策辅助,而目前我们的队伍在如何运用好人工智能这一块尚属空白,需要加快步伐予以填补,这样才能与当前应急救援任务相匹配,与现代化、综合性的战斗力管控衔接。(三)消防装备缺乏集成化和模块化。根据消防救援队伍救援灾害类型的不断拓宽,救援装备专业性不断深入,装备配备的种类日益繁多,为达到能够处理大规模、跨地域、长时间、高强度、多领域的应急救援任务,模块化和集成化的科学装备配备成为完成任务的有效保障,在此次疫情处置上,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快速建立,包括各类方舱医院的搭建都得益于模块化的设计和储备的方式,这样的模式同样适用消防领域,目前模块化装备以模块消防车为承载,按照不同专业队器材需求,配备了地震、水域等装备器材模块,对于科学的配备还需要进一步科学研判。(四)消防装备缺乏专业化和精细化。消防救援队伍主力军与国家队角色的转变,对于消防救援队伍灭火救援能力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救援专业化要求也随之提高。根据灭火救援实战的情况,要求我们成立了高层建筑灭火救援队、地下建筑灭火救援专业队、大空间(大跨度)灭火救援专业队、化工火灾事故灭火救援专业队、交通、水域、地震灾害救援专业队等专业队伍,但是目前除了水域和地震救援专业救援队部局明确了人员和装备器材的配备标准外,其他专业救援队的装备配备没有具体要求,各总队只能按照实际情况配备,若出现跨省、地区增援的情况,必定会出现装备器材无法通用的尴尬情况。另外,按照现有标准水域救援队专业器材配备为8类74种,地震救援队标专业器材配备为8类77种,但只是种类确定,具体参数没有要求,很有可能导致出现品牌型号不一而不通用的情况。
三、消防装备建设发展方向
(一)加快消防装备统型节奏步伐。一是开展现有装备摸排建档。对各支队现有装备厂家、型号、外观、技术参数等方面摸底清查,汇总建档;同时,组织消防专家并结合各支队实际情况广泛开展针对性调研,认真听取基层一线官兵的意见,如哪些需要统型、哪些亟需统型、统型内容是什么、技术要求有哪些、如何开展统型等,提出支队装备统型规划,按程序、有步骤地稳步推进统型工作,并将调研结果及时反馈上报给上级主管部门,提出实践建议。二是加快总队采购集中化进程。笔者所在总队目前对各支队采购的装备参数进行集中论证,这已经是迈出消防装备统型的重要一步,但是根据部局《关于加强消防部队灭火救援装备统型工作的通知》要求,省级总队应该对于装备进行集中采购,配发支队,由于各支队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良莠不齐,资金争取情况不同,各类灾害事故集中点位不同,应该建议个人防护类装备由总队级单位进行统一采购,灭火救援类装备可由总队审核论证后各支队自行采购。三是建议加快修订统型标准。目前我国消防装备只有灭火防护服和抢险救援服部局已下发统型标准,还有14种装备器材下发了统型征求意见稿,尚无正式文件下发,建议部局应该按个人防护装备——灭火装备——抢险救援装备的顺序逐步建立和修订统型标准,在标准修订过程中充分考虑外形尺寸、接口形制、通用配件等装备统型问题,引导装备生产企业在产品的设计、制造阶段就开展统型工作,从供给侧着手解决装备统型问题。(二)开展消防装备物联网络搭建。面对当下严峻的救援任务,时限精细化、迅捷化、智能化联动战力效能是消防救援发展的大方向,装备物联网这一概念的引入,可以很好地的依托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最新的技术手段,将“智慧”与“消防”深度融合,实现战斗力感知,多维度研判,多元素联动、多层面管理。物联网技术与消防装备管理的深入结合,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使相关设备的管理与使用效率更高,实现智能化管理与调度,避免人工管理出现的失误。以一个装备物联网平台为依托,通过对支队所有在用和库存的装备器材和车辆进行镭射标签捆绑,将其信息录入系统,即可对车辆装备进行基础信息掌握,动态追踪,数量统计等多方面功能,实现日常装备物资的全生命周期可视化、智能化,提升管理效率,对于灭火救援现场物资调拨摒弃传统的数量统计和人脑记忆,而是通过大数据平台,综合火灾种类,交通状况、车装位置,物资状态等交叉因素综合分析,自动生成联动保障方案;同时能够汇总及融入社会化联动保障单位信息,充分发挥整体联勤保障优势,从而提升作战效率。当然智能物联也同样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管理与培训,促使其快速掌握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提升管理系统的运行效率。还需要与供应商建立良性的售后服务关联,对于软件定期升级,指导相关人员做好装备物联网的优化升级工作。作为未来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有长远的发展前景,建议部局能否将其运作模式与原理与现有部局研发装备管理系统深入融合,真正使软件服务于工作,更加的智能化和具有可操作性。(三)深入消防装备模块体系建设。消防装备模块化的建设,与重大自然灾害、社会安全事故等应急救援实战密切相关,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人民群众在灾害中的损失。在模块类型设计上,我们可以设置建筑火灾装备模块、石化火灾装备模块、地质灾害救援装备模块、山岳救援装备模块、水域救援装备模块、现场指挥部装备保障物资模块、生活保障模块等。在模块器材选配上,应该遵循实战需要的原则:作为火灾扑救现场装备的补充,重点考虑“常用的、消耗大的、特殊的、随车器材未配备的”装备;地质灾害、山岳和水域救援模块定位为主战装备,随作战人员第一时间出动,第一时间展开,装备配备应满足一支专业队完成基本救援任务所需的装备配备。以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为支撑,分层级、分类别对消防员防护装备、灭火救援器材、消防车辆等进行统型,努力减少不必要的装备型号规格,不断提升标准化、系列化、通用配备和管理水平,为灭火和应急救援提供有力装备保障。在模块运输中,应采取自装卸式集装箱、小型标准化模块运输箱、标准化航空运输箱、无伞空投储液罐、救援背架、便携式推车、多用途电动搬运推车、电动液压叉车和无人机等多种装卸方式和运输手段,实现航空、铁路、公路等多样化装备模块化运输,形成配备、储备、运输和投送“全链条”保障模式,打通救援现场保障的“最后一公里”。(四)加快专业救援器材标准出台。按照目前实际情况,应该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完善已经有种类标准的水域、地震救援队器材的具体参数。建议部局应该统一标准参数,现在中国国家地震救援队、蓝天救援队、专业的国际救援组织等救援经验丰富,好使好用的器材可以借鉴,建议部局能够配备全国救援队一部分示范性器材,各省可参照部局配发的示范性装备器材采购,自上而下的开展器材统型;第二步对尚未有装备器材标准的专业救援队研究所需装备器材种类,逐步研究参数配置,用专业的器材武装专业的队伍,提升专业救援队的作战效能。同时应该适时组织作战训练的研讨会、比武竞赛等活动,通过实际切磋与探讨,对于效能较高的装备器材交流和汇总,让装备真正的最大限度的保障和服务于实战。
参考文献:
[1]潘德禄.关于加强消防部队灭火救援装备统型的几点思考[J].应用科技,2017,(9):288.
[2]黄磊.简述消防装备模块化体系建设——以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为例[J].今日消防,2020,(4):27-31.
[3]费波.消防装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学家,2016,(4):49-50
[4]谭智.消防装备管理存在问题及优化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6).
【关键词】顶板;双向;单向;大板
大型地下车库顶板结构设计方案无统一技术措施,往往随人而定。然而从笔者十多年实际工程实践中,发现车库顶板结构设计方案的选取对建造大型车库资金投入影响很大,除去施工组织设计、消耗施工费用外,更对大型车库设计的工程资源消耗关系很大,直接影响建筑成本和环保要求,笔者现以咸阳新煜置业有限公司中华世纪城北区3#车库为例,按不同结构方案进行设计计算比较。整理成文,发表于贵刊,供同行们斧正、交流。
1. 不考虑消防车荷载
1.1 工程概况:纯地下车库面积630平方米,X向长32.4米,跨度8.1米;Y向长19.4米。跨度6.1、7.2、6.1米。顶板覆土厚1.5米,顶板活荷载按10KN/m2,抗震等级三级。
(1)顶板次梁按双向布置,主梁X向400X800,Y向400X800,次梁300X700,最大配筋率控制在2.2左右。板厚180mm。见图1。
(2)顶板次梁按单向布置,主梁X向400X800,Y向400X1100,次梁400X800,最大配筋率控制在2.1左右。板厚180mm。见图2。
(3)大板模型,即顶板不布置次梁,主梁X向400X800,Y向400X750,,最大配筋率控制在2.1左右。板厚280mm、270mm。见图3。
1.2 在不考虑消防车荷载时,以上三种方案钢筋及混凝土用量对比如表1。
2. 考虑消防车荷载
2.1 工程概况同上,顶板考虑消防车荷载,因消防车荷载取值与板跨度有关,顶板次梁按双向布置时消防车荷载取30KN/m2;顶板次梁按单项布置时消防车荷载取35KN/m2;顶板不布置次梁时消防车荷载取20KN/m2,将上诉三种方案,进行计算调整,结果如下:
(1)消防车荷载取30KN/m2,顶板次梁按双向布置,主梁X向500X1000,Y向500X1000,次梁500X800、300X700,最大配筋率控制在2.3左右。板厚180mm。见图4。
(2)消防车荷载取35KN/m2,顶板次梁按单向布置,主梁X向400X800,Y向500X1150,次梁500X800,最大配筋率控制在2.4左右。板厚180mm。见图5。
(3)消防车荷载取20KN/m2,大板模型,即顶板不布置次梁,主梁X向450X900,Y向400X750,最大配筋率控制在2.4左右。板厚280、270mm。见图6。
2.2 在考虑消防车荷载时,以上三种方案钢筋及混凝土用量对比如表2。. 结论
从上面二类六方案验算结果可以看出,在不考虑其它因素影响,当无消防车荷载时,单向加梁模型最经济,当有消防车荷载时,双向加梁模型最经济,因此,我们建议:
(1)当消防车荷载范围相对整个地下车库比例较小时,亦可考虑单向加梁模型。高低比钢材:47590Kg-37089 Kg=10501 Kg,相差约10吨钢材,单位面积节省钢材约17Kg。砼;220-198=12( t),单位面积节省砼约19Kg。
(2)当地下车库面积较小,此时大面积均有30 KN/m2消防车荷载,可考虑双向加梁模型。高低比钢材;68196Kg-55691 Kg=12505 Kg,相差约12吨钢材,单位面积节省钢材约20Kg。砼;221-242=-21(t),单位面积负值约35Kg。
(3)大板模型可降低地下层高,当地下水位较浅、基坑开挖较深,降水及护坡造价相对很高时,采用大板模型。进行投资比较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