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浅谈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企业 人力资源 规划 协调 信息
一、引言
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管理,人力资源规划就是针对企业的员工设计相关的计划,实现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提升,业务技能的有效提升,最终实现提升企业的全面发展。
二、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理念
人力资源规划就是针对企业的员工,设计有针对性的人才招聘计划、培训计划等,根据员工的基本素养,设计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计划。从而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优化工作效率。人力资源规划是一个长期的企业人才成长计划,这一规划工作细致程度充分体现企业重视人才程度,符合企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一份合理、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可以帮助企业提升员工管理的有效性,实现员工对企业向心力的不断增强,员工与企业构建更为和谐的关系。
三、人力资源规划的问题
(一)企业缺少目的明确的规划
在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规划可以有效构建企业员工技能培养的计划,对企业员工的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然而在一些企业中,人力资源规划只是一个纸上谈兵的空话,很多的企业在人力资源规划的过程中,没有注重长期目标和近期规划的有效结合,只设计了长期的规划,但缺少将这一长期规划落实的措施,有一些规划目标相对比较模糊,这样就给最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问题――缺少目标性。
(二)规划缺少与时俱进的优化机制
由于社会在不断进步,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企业管理也需要不断跟进形势,从而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同步发展,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工作也需要不断实现规划上的有效调整,从而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然而现实中有些企业不能有效调整自己的规划,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形势。虽然规划设计之初与时展贴合比较紧密,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很多规划设计的内容已经不符合现实的需要,可能造成规划落实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企业部门之间在规划设置中缺少必要的互动性
由于人力资源规划工作是关系到企业全局发展的重要计划,不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还需要企业各个部门的有效配合。不同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最终实现人力资源规划的顺利落实。然而企业在人力资源规划的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没有调动更多部门参与的积极性,只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一家在进行这一项工作,因此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难度较大。
(四)人力资源规划的专业人才不足
人力资源规划是一个相对专业的工作,需要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员应具有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和水平,可以有效协调人际关系。然而在实际中,可以完成人力资源规划的人才较少,企业难以制定出系统、具有针对性的规划方案,企业所设计出来的人力资源规划一般都是全凭经验设计出来,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难以实现。
四、优化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工作的应对措施
(一)细化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各级目标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规划的目标设计是最为关键的内容,因为不断拓展人力资源规划的目标性,可以实现企业员工的针对性管理,对企业人才引进和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需要进一步细化人力资源规划的各级目标。一方面,需要明确长期和近期规划目标,针对本年度人才招聘计划和长期的企业人才结构优化进行对接,实现每年的人才招聘符合长期的企业人才结构调整目标。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细化各级规划的目标。目标的明确性可以实现最终工作落实的有效性,可以考虑自己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否符合最终的规划目标。
(二)构建企业人才资料系统
运用大数据的概念,提升信息技术对人力资源规划的依托作用。因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需要进一步考虑社会时代变化,需要与时俱进,才能有效提升企业在人力资源规划方面的有效性。依托信息技术的大数据理念,帮助企业构建与时代同步的人力资源规划方式。通过提取互联网上人才市场变动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得出今年人才市场的专业供需变化,从而对本企业的人才招聘规划进行有效指导。因此企业需要依托信息化技术,融入大数据的管理理念,不断建立企业自己的人才资料系统。
(三)优化企业部门之间在规划工作中的互动性
企业不同部门之间需要加强相互沟通,不断提升部门间的协调性。人力资源规划工作不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一家的事情,需要不同部门在人力资源规划中的参与积极性,因为人力资源管理需要进一步突出人才的培养,这一培养计划的落实需要针对不同业务部门人员的工作性质进行设计,针对具体的工作技能需要,只有各个部门自己可以有效掌握,因此在这一人才培养规划中,各个部门需要针对自己部门人员需要提升的技能进行有效梳理,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从而实现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同时,在规划的落实过程中,不同部门参与主动性的提升也是可以加快规划实施的进程。
(四)加强对人力资源规划人员的专业培养
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规划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拓展企业对规划人员的专业技能教育,对员工激励的有效措施、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性等培训,不断强调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性。企业通过不定期给人力资源规划人员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培训讲解,可以有效提升他们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拓展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相关制度、法律的学习,只有了解制度、法律要求,才能实现有效的管理认识,面对制度、法律,人力资源人员都会产生一种敬畏心理,这样可以提升他们的工作责任心和态度。
五、结语
企业的管理重点是员工,突出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可以帮助企业捋顺企业员工之间的关系,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企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人力资源规划的有效性是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有效计划,稳步推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在编制和实施规划的过程中,企业需要细化各级规划目标,构建自己的人才信息资源,提升企业部门之间的协调性,从而实现企业人才管理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为新绎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娄雅婷,彭剑锋,等.集团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探析[A]. 2012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Social Science(ICASS 2012)[C]. 2012(02):189-190.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发展、创新模式
科学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市场竞争越发的激烈,市场竞争归根结底就是对人才的竞争。因此,企业要想在市场发展中占据一定的地位,首要任务就是要做好企业内部人才的管理,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力资源管理逐渐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因素。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激烈的不单单是产品和服务质量,还有技术的竞争,也就是人才的竞争,这就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更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已经着手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实施,逐渐完成由传统、落后的管理模式向新型管理模式的转变,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人的创造价值是无法进行估量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知识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其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也在不断改变,只有不断进行创新完善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企业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管理机构设置不健全。有的企业设置了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在具体实施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没有专业的人来负责,或者是在负责人力资源工作时还要兼顾其他工作,工作人员任务比较重,工作压力大。就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来看,大部分企业还是按照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进行工作,不能形成一个单独的工作体系,工作结构混乱,不能有效发挥其具有的功能。
2.管理体制落后。随着市场竞争力的不断增强,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模式逐渐向多样化发展,企业不断在尝试是否可以通过改变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来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但是,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现状来看,工作机制并没有在根本上进行改善,只是在工作规则、奖惩制度以及员工考勤等浅显的地方做出了变动,基本上还是沿袭了传统的管理模式,不能得到员工的认同,进而不会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另外,因为管理制度的设定不合理,并且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不能得到员工的认同,员工只是强制性地参与,使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发展不能做到同步。
三、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规范分析是建立人力资源规划的基础
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是以企业发展战略为指南,以全面核查现有人力资源、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为基础,以预测组织对人员的未来供需为切入点,内容包括晋升规划、补充规划、培训开发规划、人员调配规划、工资规划等内容。在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前,要对各项影响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进行分析,以确保制定的规划符合企业实际情况,指导企业生产经营。
1.环境分析。环境分析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分析,外部环境分析主要分析企业所从事的行业的整体行业现状及人员配置等情况,内部环境分析包括分析企业的发展战略、策略目标、各业务现状及发展规划、组织结构与管控模式、影响企业战略实施的关键内部因素等内容。
2.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从人力资源数量及结构分析,可以了解各工种员工是否满足生产经营需要,以确定未来的员工招聘及培养计划;通过员工的素质分析工业,可以了解员工的能力、经验,以确定未的培训计划;员工的流动性分析是企业未来人才储备的参考依据。通过分析,可以找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或确定未来工作的目标,为人力资源总体规划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3.组织结构和职位分析。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对人力资源管理影响重大,其改革的难度也最大。管理层必须要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明确企业人力资源改革的必要性,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才可能按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向改革,人力资源管理的培训、培养、引进计划才能有序进行,人力资源的质量和数量才能有效提升。
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发展策略
1.创新管理理念。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主要就是技术的竞争,而人是技术的承载者。因此,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时必须要确定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2.创新管理体制。企业应该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对企业具备的人才给予充分的尊重,为其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另外,还应制定相关的制度,激励人才的不断前进。对企业原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体制进行不断创新完善,管理体制的制定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更有效地发挥其具有的功能,促进企业不断发展。
3.创新激励机制。企业通过激励机制的制定,可以有效地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使其发挥出最大潜能,为企业发展做出更多贡献。创新激励机制,一方面可以提升员工主人翁意识,使其可以参与企业发展方案的设定,并且要为员工创造舒适满意的工作环境,使员工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状态。另一方面,企业必须保证薪资的公正性、合理性,可以与平时工作绩效、个人综合能力以及发展潜力相结合给予一定的奖励。
五、制定科学合理和适应企业发展战略的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是为实现企业发展战略服务的,人力资源规划制定者在制定规划前要明确企业的发展战略及各阶段的战略目标,了解为实现各项目标而制定的相关措施,围绕这些措施制定详细的人员配置计划、薪资奖罚计划、工作职责规范等细节,确保制定的规划能够满足实现战略目标的需要,同时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价值。
1.调整组织规划和完善制度建设。组织规划是对企业整体框架的设计与规划,主要包括对企业管理模式、组织结构等管理方式进行调整,调整后的组织结构要层次清晰、职责分明,提升人才能力发挥的空间,有利于人才职业规划的纵深发展。制度建设是管理的基础,也是人力资源总规划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
2.定期对人员数量、岗位进行调整规划。人员数量规划是对企业人员总量、人员构成进行优化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定岗定编、人员需求和供给预测等,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通过对人员情况的汇总分析、调查和反馈,并结合企业整体预算情况、发展规划,对部门提交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调整。
3.制定适合的人才招聘和培训计划。人才招聘计划要考虑人才招聘的数量、招聘方式、寻找招聘来源等内容,同时还要考虑如何安排工作岗位以防止核心骨干人才流失。培训是与人才招聘相配套的工作,对新招聘的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岗位职责、工作要领等进行全方面的指导,使新员工能够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工作岗位需求。
总之,随着市场竞争的愈加激烈,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并且要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完善,以此来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高建设,王晶.知识管理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J].理论前沿 2010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管理模式 选择因素 人力资源系统
一、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概述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即指一个组织经过长期的实践而形成了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目标、方法等要素的综合概括,通过这个综合概括可以建立出的一种人们认同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综合反映了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是基于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综合。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组织文化和环境,其具有普遍实践性和科学理论性。
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现状及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没有完善的考核体系
很多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体系。平时对于企业员工的考核评估主要是看该员工是否完成了企业制定的目标任务,以及完成任务的工作量进行。这样的考核标准只督促员工完成了工作任务,没有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大多数企业的激励来自主管及领导的印象评价以及企业的晋升和加薪。这种激励机制下的企业势必会出现钱花了,却没得到预期的回报。
(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缺乏整体思想
当下时代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竞争所争夺的主要是人才。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在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竞争。对于企业而言,人力资源是企业的主要资源,人力资源管理理应在整体思想下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管理。但是,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没有得到相应重视,所以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上缺乏整体思想。很多企业没有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对于人力资源缺乏专业管理。
(三)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缺乏长远的规划
当前,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上,如何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如何规划科学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很多企业在年初进行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时候,只注重经济等的发展战略制定,而忽视了与发展战略相匹配的人力资源规划。在企业的发展问题上,不能正确认识到人力资源对于企业战略发展的重要性。没有看到陈旧的人力资源结构对企业战略发展的阻碍作用。缺乏正确的人力资源规划,无法在新的发展时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选择因素
根据相关管理学理论可以知道,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并不存在一个完美适用的管理模式。一个企业的管理必须适合周围的环境,在一个企业里,没有最好的管理方式。同样,一种好的管理方式并不适合所有的管理事项。理论上,与企业实际环境相符的管理方式就是最好的。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选择上,必须对与管理相关的因素做简要分析。
(一)战略
战略是企业发展的方向和目的,以及为了目的而做的行动方案。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必须坚持战略为导向,确保人力资源管理规划与组织经营的需求,与组织内水平职能需求和与外部环境变化趋势相匹配。如果人力资源与这些战略要素不相匹配,就会造成企业发展受到阻碍。因此,根据以上研究可以看出,企业的战略会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选择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正确的规划才能确保战略能够正确制定和实施。
(二)文化
文化并非是企业的正式制度,但是,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简单而言,东方文化背景下的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上强调道德与以人为本。而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企业则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上注重规则和法律。
(三)规模
不同的企业规模对人力资源管理有影响。通常,规模较小的企业,在职员工较少,企业机构并非特别复杂。企业相关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模式尚未发展起来。随着企业的发展,规模开始壮大,企业在职员工数量增加。完善的管理制度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制定显得迫在眉睫。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只有当企业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制定。从经济效益方面看来,企业规模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起着的重要影响作用。
(四)人才市场
企业获取人才的主要途径是人才市场。中小企业获取和留住人才的难度就在于人才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根据相关经济理论可以知道,中小企业只有在人才市场供过于求的时候才容易获取高质量的优秀人才。在容易获取人才的情况下,企业不需要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投入过多开支就可以留下人才。但是,人才市场供不应求的时候,企业就难以获得高质量的人才,为此,就必须扩大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上投入较多的开支才能留住人才。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扩大开支对内有利于提高员工忠诚度,对外有利于减少对人才市场的需求。可以看出,人才市场的供需关系会影响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不同的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选择时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和企业性质来决定采用哪种管理模式。只有根据企业的性质以及企业的发展情况来合理选择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才能推动企业更好地发展。同时要注意的是,在选择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确定人力资源规划,只有综合考虑才能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郑志锋.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探析[J].现代商业,2011(24).
[2]李睛.浅谈新经济时期的人力资源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08(17).
[3]朱振玲.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模式构建[J].现代商业,2010(12).
在如今越来越复杂的新经济环境下,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以人为本”的思想也被广泛的应用到企业的经营理念当中。提高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但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和创新,人才竞争才是企业最根本的竞争力。因此,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整体实力和完善人力资源的管理体系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现代企业只有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只有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作用才能更好的迎接挑战,提高企业的整体实力。
关键词:企业管理;人力资源;重要性
1.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人力资源管理(简称HR)是指企业依据企业发展战略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从而达到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一种管理行为。人力资源的主要工作是为企业招聘人才,对员工进行考核,采取员工激励制度,最重要的是能够为企业留住人才,采取一切措施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最大限度发挥员工的智慧与才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从而为企业带来最大的利益。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和管理措施的制定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通常来说,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包括员工的招聘,技能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奖惩制度,员工健康与安全管理等活动。
2.企业管理中人力资管理的重要性
2.1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劳动力是企业生产力的主要构成要素,人力资源管理可以确保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并不是简单的管人,不是对员工加以严格的管制,而是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人看做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企业拥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劳动力是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而企业系统内部结构的合理优化依靠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筛选和分配功能。人力、物力和力是企业现有的资源,企业只有合理分配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合理配置资源才能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最大的作用,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2.2最大限度发掘员工的价值
人类是有生命、有思想、有感情的生物,企业在用人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员工的个人价值,不能一味地索取而不给予合理的报酬,这里所说的报酬不仅仅是金钱更是对员工的尊重。所以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必须尽一切努力为企业员工提供一个合适理想的工作场所,使员工能够安于工作、乐于工作和忠于工作,发挥员工的智慧与才能。除此之外,企业还要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积极投身到企业的建设当中。企业人力资源的作用就是合理分配工作岗位和现有资源,处理好物质奖励、精神嘉奖和思想教育工作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员工工作的热情和效率,最大限度的发掘企业员工各方面的利用价值。企业应充分尊重员工,为员工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鼓励创新,将企业的奖励制度落实到实处,这样才能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2.3有利于减少劳动损耗,提高经济效益
企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可以大大减少企业成本,减少劳动损耗,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人力资源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决定因素,同时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竞争力能否得到有效提高取决于人力资源成本的变动,所以说企业的发展取决于人力资源的管理。简单来说,企业减少劳动损耗的过程就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过程,而减少劳动损耗的方法就是合理配置资源。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就是要在合适的工作岗位上分配适合的人员,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个人才智,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帮助企业利用最小的劳动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4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而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构成要素是人力资源管理,所以说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可以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一个企业的发展需要一支实力强大的团队,需要一批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的优秀人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人类是先进科学技术的主导者,如果企业缺少优秀的管理人员和认真工作员工,那么所有的技术和设备都只是摆设,一切的目标都只能是空想。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是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的前提,由此可见,企业应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做好人员招聘与录用工作,加强员工技能培训,建立健全员工激励机制,在实践中不断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落实到工作当中,促进企业现代化制度的建立。
3.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体制不断发展与完善的环境下,企业的首要任务是健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人才的培养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这就要求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要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建立健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企业的战略目标,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自身竞争力,只有将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战略有效地结合才能够促进企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艳杰.浅谈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性[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2)
[2] 范丽娟.基于企业战略管理层面的人力资源规划初探[J].人才资源开发,2016(16)
关键词:人力资源;招聘管理;案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5月22日
一、新立公司招聘管理存在的问题
新立公司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地处城乡接合处。人力资源管理处于初级管理阶段,存在明显的招聘问题。
(一)招聘理念不成熟
1、对招聘工作不重视。由于企业运营的现金流有限,企业的自身素质水平不高,公司主管不关心招聘工作,招聘活动主要由人力资源部和相关部门的人员组织进行。由于招聘的人员的自身素质水平问题,对自己的工作不认真负责,使招聘趋于形式化。
2、未树立“双向选择”的招聘理念。招聘既要在应聘人员中挑选出适合招聘岗位的人员,来满足企业发展中的要求。也要为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搭建平台。这样才能让应聘人员满意,愿意选择本公司。在本企业中,企业并没有意识到员工适合企业和企业满足员工两者的关系。
3、未树立招聘营销理念。应聘者同时是企业的潜在客户,在招聘过程中招聘人员没有注重企业形象和文化的宣传,也没有进行换位思考,没有关注应聘者在应聘过程中心理情感上的需求。
(二)招聘工作准备不足
1、缺乏工作分析。工作分析对工作岗位的性质、职责权限、岗位关系、任务、工作环境、劳动条件和员工承担本岗位应该具备的条件进行系统的研究,是确定招聘人员能力的重要根据。新立公司对岗位没有进行过工作分析,只是通过网络查找与本岗位相似的工作要求或招聘人员自行设计出工作条件要求。大多数是没有量化的工作要求,并且不完全符合招聘岗位。在招聘过程中对应聘人员要求苛刻、僵化按所设定的招聘条件来进行挑选,这样很难找到符合条件的工作人员。
2、缺乏人力资源规划。在企业的生产发展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并没有对企业的人才及人才需求进行有效的规划。企业进行招聘主要根据是否有岗位空缺。这种临时紧急的招聘,很可能使企业出现人岗不配。缺乏基础和长远的人力资源规划,导致企业出现模糊的人才需求,就容易出现企业不知道在未来发展中需要引进哪些人才,降低了公司的竞争力和发展力。
3、缺乏招聘成本预算。在进行招聘工作之前,公司没有对活动进行合理的预算。主管人员没有专业的管理知识对招聘工作认识不全面,忽视了招聘工作中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时间、信息和招聘过程中的机会成本。
(三)招聘过程不合理
1、对简历没有进行初步筛选。公司招聘没有对应聘者简历进行筛选,没有对应聘者的信息进行大概的了解,更没有对应聘者的简历信息进行辨别,筛选出进入初试的被面试者,从而影响了招聘工作的效度和信度。
2、对落选人员没有答复。在对招聘结果进行通知的阶段,公司只对通过面试的成功者进行了通知,没有对落选人员进行通知,也没有对落选人员表示感谢来参加应聘工作,这是对应聘者的不尊重。公司应该认识到参加面试的人员会了解企业的情况,将来可能成为企业的消费者。
3、无招聘评估阶段。评估阶段是招聘流程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招聘成本的收效率评估是鉴定招聘效率的重要指标。新立公司在招聘录用完成后没有进一步考察录用人员的能力,也没有对招聘活动的成本效益进行核算。
4、对简历信息没有储存。新立公司在完成招聘录用工作后,将活动中收集的简历随意处置,没有进行整理归档并保存。在录用阶段完成后,企业应该安排人员对收集的简历中的信息进行整理并记录有用的信息,对一些条件不错未来可能需要,但是目前由于企业的原因现在无法录用的人员,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有空缺的合适的岗位可以对他们优先考虑。
(四)招聘受人情关系的影响
1、没有遵守公平公正的原则。招聘人员原则性差,不遵守规则,在招聘过程中应聘者与招聘者拉关系走后门进入企业。招聘人员也为了尽快完成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在招聘过程中得到好处,违背了公平公正的原则。同时,由于招聘人员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水平低,对应聘者的评价也不能客观全面。新立公司招聘人员也缺乏公平公正的意识,在工作中更容易出现不公平的现象。
2、领导使企业接受特定应聘者。由于新立公司是中小型民营企业,领导就是任何事情的决定者,下级必须听从上级的命令。这就会出现领导运用权力强制使企业接受特定应聘者。
二、新立公司招聘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一)招聘理念不成熟
1、领导对招聘不重视。领导一般不参加招聘工作,有时对招聘工作的进展也不了解,对招聘工作不重视。这样会传递给员工招聘不重要的理念。导致招聘人员在招聘过程中,只要应聘人员工作能力不是太差就录用,使招聘工作大打折扣。
2、对招聘工作认识不全面。招聘过程是双向选择的过程。应聘者对招聘信息的阅读、公司官方网站的浏览以及在招聘过程中对面试官的观察,可以对企业有个大概了解。新立公司在招聘过程中不注重招聘广告的设计,招聘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他们代表的是公司,传递的是公司精神,对招聘工作认识不全面。
(二)招聘准备工作不足
1、人才需求预测缺乏准确性。新立公司长远目标不明确,有的时候人员缺少只是暂时的,并不需要进行招聘工作,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目前,众多企业人才需求预测常用的方法有专家评判技术、回归分析、计算机仿真模拟等等。对于新立公司来说,这些方法需要专业人士和高学历人才使用,而聘请专家和高学历人才会大大增加管理成本。现在的人才需求预测只是领导和管理层根据他们的管理经验进行人才需求预测,缺乏科学依据,从而影响预测的准确性。
2、忽视招聘成本。现在日益竞争的自由市场中,社会中的劳动力流动与以往相比加大很多,企业为获得稳定的人力资源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招聘成本有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内部成本在企业进行招聘成本核算过程中是最容易忽略的一部分,然而在实际的成本中它所占比重相当大。
(三)招聘过程不合理
1、缺乏科学招聘规划。新立公司进行招聘没有科学的招聘规划为依据,更没有考虑企业未来的发展需要。企业大多数时候是缺人就进行招聘。没有详细的招聘计划和预测,更没有对人才进行储备留用和制定发展计划的意识。在招聘工作结束后,没有人员对录用者的上岗表现进行跟踪,对招聘工作没有总结。公司更注重的是招聘的速度和数量。
2、缺乏科学规范的招聘实施过程。新立企业的招聘人员,不具备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知识,只凭借工作经验走到了管理岗位。这些招聘者认为招聘就是面试,能招到工作人员就可以。对招聘的主要流程只有个模糊的认识,对招聘工作流程没有具体的认识。在招聘的实施阶段,更没有科学有效的实施过程,同时也没有招聘工作的前期准备流程。
3、对招聘人员培训不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从事招聘的人员不专业,对招聘渠道、方式、准备工作、总结工作没有深刻认识。对于其他选拔方法,心理测试、情景模拟测试需要专业人员来进行,公司现有的人员不具备专业知识。企业对招聘人员培训工作不足使招聘人员得不到专业培训,这样使他们将工作开展好是有一定难度的。
(四)受人情关系影响
1、员工和应聘者多为周边村庄人员。公司地处乡村工业区,周边村庄密集,员工和应聘者多为周边村庄人员。这些使公司更容易出现拉关系套近乎、走后门现象,使招聘缺乏公平公正的原则。同时,在公司已经工作的员工得知企业的招聘信息,也会向招聘人员推荐相关人员。公司员工基本都在一个关系圈里,由于各种关系的叠加,出现各种不公平现象。
2、权力滥用。由于新立公司是中小型民营企业,领导就是企业的老板,老板说什么员工就做什么。招聘人员一切听领导的,即使是企业不缺少员工,企业也接受这类走后门的员工。这就容易出现领导运用权力强制性的使企业接受特定人员,出现权力滥用现象。
三、新立公司招聘管理改进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招聘理念
1、注重企业形象的建立。招聘过程是企业的招聘人员与来参加面试的人员面对面接触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招聘人员的工作态度、能力、面试人员的形象与素质、面试的地点与环境,都代表着企业的形象。新立公司招聘人员在招聘过程中,应着装统一,言谈举止符合职场要求。应该在招聘过程中增加介绍企业的环节,包括公司成立的时间、公司主要业务和公司组织架构等等。
2、加强对招聘工作的认识。招聘人员应认识到招聘是对已经离职人员的补充,是因为企业规模扩大而需要补充人员,还应认识到招聘也是一种人才储蓄,是企业为了长期发展而需要注入新鲜血液。招聘者应该认识到招聘并不是以招聘到多少人为评估标准,而是要求所招的人员与岗位的匹配度较高。招聘过程中企业人员应该如实介绍企业的情况,应聘者入职后发现与面试中描述的情况相差甚远,可能会提出离职申请。
3、树立“双向选择”的招聘理念。新立公司按成立时间、发展速度、工作设备、工作环境、工资福利等,在当地来说算是相对较好的。企业招聘人员应该把心态放正,不要认为人才都要争着进入公司。人才也是要看企业的岗位、企业文化、企业的发展前景能否满足自我需要,并不是他们非进入本公司不可。应聘人员寻找能为自己提供良好的平台、满足自我要求、实现自我价值的企业。企业招聘人员应该认识到双方都在选择。
(二)做好招聘前的准备工作
1、做好工作分析。企业进行工作分析所编制的工作分析说明书,为企业招聘人员,进行人才需求预测提供了依据。同时为企业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了重要条件。对职位的工作进行分析能确定本岗位需要的员工的能力,确定所要招聘的员工的资格条件,为招聘合适员工提供了依据。做好工作分析,也为企业的培训工作提供方向。
2、做好人力资源规划。企业应该根据市场和对手,来确定发展的目标,预测在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人才,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在企业中,各个岗位的重要性是不同的,这就需要根据工作分析,来确定岗位的重要性。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推动作用的关键岗位应该受到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视。同时,企业应该根据市场中人才供给来确定岗位需求量和储备量。专业技能人员市场中供给数量不是很充足,这就更要求企业做好人力资源规划。把供求数量较多、要求不高的普通员工放在第二位来考虑。把公司目前急需的员工放在首位来考虑,把公司有储备人员的岗位放在其后考虑。把企业的短期需求计划与长期需求计划相结合,做好人力资源规划。
3、做好招聘成本预算。在招聘活动中,有很多隐形的招聘使用费,工作人员应该详细的计算并制定预算。招聘成本应小于成本所产生的效用。使招聘成本预算更接近实际的成本。招聘工作的顺利进行,也为企业节约了资金。
(三)完善企业招聘流程
1、做好简历筛选工作。招聘的简历筛选工作是招聘工作的重要部分,它需要招聘人员辨析信息的真实性,对应聘者进行初步了解,筛选出参加面试的人员。筛选工作要确保高素质人才不被错失,确保应聘者是企业需要的人才,能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企业基本都实现电脑办公,对网上简历的筛选可以设置筛选选项直接过滤掉不符合的应聘者。对纸质的简历只能进行人工筛选。良好的筛选工作可以提高招聘的效率,减少招聘人员的工作量,也降低了活动的成本。
2、对落选人员进行答复。应聘者在市场竞争中是企业的潜在消费者,同是在应聘过程中对企业文化、形象进行了解并进行宣传。公司应当尊重并感谢应聘人员,对落选人员的答复应该委婉含蓄。对落选人员应尽快并礼貌地通知结果并表示感谢。这样更能体现一个公司的文化水平和人文关怀。这样会给他人留下深刻的美好印象,也为企业树立良好形象。
3、对招聘结果评估。招聘结果评估是招聘的重要环节,这是对招聘工作有效性和对录用人员的工作能力进行的科学有效的评估。通过对已经入职员工的工作能力相关素质的进一步考察,能反映招聘工作的有效性。同时招聘的评估并不仅是对以上方面的评估,还有对招聘成本和收益的核算。在此阶段可以对试用期员工评估结果不合格的人员不予录用。
4、做好人才信息储备工作。公司一般都是在岗位缺少员工时进行临时招聘,招聘准备工作比较仓促,及时招聘到合适的人才不容易,从而影响岗位工作正常开展。因此,企业要建立人才信息储备资料库,从长远战略发展的角度收集人才信息,对一些招聘中条件优秀适合本公司的应聘者,但因为企业目前的发展阶段没有合适的岗位的应该将其信息整理归档,关注和保持联系。在未来企业发展中,如果需要这些优秀人才时,可以查阅档案信息,直接联系合适的人员,这样既提高了效率,也降低了招聘的成本。
(四)招聘要客观公正
1、严格遵守公平公正的原则。招聘应该公平公正,对所有应聘者应该平等对待,不应给予个别应聘者特殊照顾,招聘是选择合适的优秀人才,是公司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应给应聘人员有平等的竞争机会,从中选取合适的人才。在企业中加强招聘人员对招聘原则的认识,提醒广大员工都要进行公平公正的竞争。
2、建立监督管理部门。新立公司进行招聘过程中,建立监督管理部门,对公司的招聘工作进行全面的监督调查,对拉关系、走后门的应聘者不应该录取。鼓励并且奖赏企业成员对招聘工作的监督,举报不规范的招聘行为。高层领导者直接领导监督管理部门,使企业领导重视招聘的公平性,更让员工认识到必须进行公平竞争,坚决杜绝一切不公平选拔现象。
主要参考文献:
[1]周旭,李美珍.中国中小型企业招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31.
[2]曹飞颖.浅析企业人员招聘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11.10.
[3]杨爱芳.我国中小企业人才招聘问题探析[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9.
【关键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要点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发展对于国有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而言具有重大冲击。国有企业担负着我国国计民生重要物资的生产和供应,他的整体运行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国有企业管理与其他类型企业管理具有一定的差异,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发展中的重点内容,也会存在一定的区别。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重在建立长期规划,实现阶梯式发展,形成有利于国有企业发展的竞争机制。因此,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细致研究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需要。
二、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研究
1.更新观念,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作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使国有企业更多的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对人才的重视程度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发展时期。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需要进行的首要任务就是国有企业高层要充分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我国已经脱离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时期,在新时期,企业的运行发展处于相对自由的状态,而人是构成企业发展的重要元素,企业员工拥有什么样的工作姿态,存在什么样的能力,是企业保持正常运转的关键。从观念上改变对人才的认知,是新时期新发展的明显标志,也是国有企业正确认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
2.丰富内容,创建多层次人才结构规划。国有企业发展进步需要经历长期的现实考验,而人才结构是能否经得住考验的核心元素。创建人才结构的阶梯式递进是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模式。人才结构的梯次进步,不仅是年龄上的递减,也是专业水平的递增。梯次发展规划能够实现人才结构的全面更新。在不同的岗位以老带新,以新促进,形成人才发展的全面性。同时,在人才结构规划上,要符合国有企业的长期与短期发展目标,人才规划实现分类、分阶段调整,建立企业发展建设的中坚力量。
3.贴合实际,建立符合企业文化的人才评价体系。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企业文化包含企业发展的历史与未来。强调企业文化就是要明确人才发展的精神支柱。国有企业发展正处于深化改革期间,企业不仅面临经营上的竞争,更面临着管理上的竞争。人才评价体系就是为了能够全面的实施人才管理与考核。以企业文化为背景的考核,需要做到人才专业化管理,人才动态监测,人才前景规划,人力资源管理效力的全面发挥。国有企业不同于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在股权结构和运行机制上,更需要建立和完善企业的精神依托。人才评价体系与企业文化的结合,就是使人才更具建设发展的家国情怀,形成具有主人意识的人才发展理念。
4.创新发展,培养知识与能力多重进步的复合型人才。人才的创新发展也是一项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的推动力。人力资源管理中,人才培训是一项重要内容。国有企业在新时期的发展建设中,需要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因此,人才的创新发展是企业快速发展的动力。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培训上,一定要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训机制。复合型人才在培养方式和培养过程上都要进行细致的分析。复合型人才在专业化程度的提升上,一定要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方向,在德育教育上,实施先进文化的熏陶,在专业化培训上,建立培训考核机制,在科研项目上,鼓励新发明新创造,建立国有企业大批量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式,形成企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
5.调节薪资,促进人才录用机制的现代化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中薪资的调整对于人才规划具有重要意义。薪资与工作实绩相符合,才能够体现劳动报酬的意义。人力资源管理中,对薪资的调整可以根据企业发展状态进行奖励性规划。例如企业效益好,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对工作突出者进行奖励。在人才录用方面,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要明确薪资标准,运用动态观察法进行考察。在现代化企业建设中,运用好薪资调整手段,是企业保持活力的重要手段。例如对于高科技应用频繁的岗位, 脑力劳动为主的岗位,发放特殊津贴;或者对于有科技创新发明的员工,实施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奖励。
三、结语
人是一切活动的根本,人的能力是可以深入开发创造的物质。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运用良好的管理方式,促进人才成长进步的过程。国有企业的发展进步依托政策的倾斜,更依靠内部管理的科学化、合理化,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在国有企业发展中,无论是高层领导还是基层管理者,都要正确认识到人力管理的重要性,对人力资源的各个方面进行细致研究,积极推进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改革,逐步形成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培养的成熟模式,实现国有企业在新时期更加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候喜梅.浅析如何做好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J].河北企业,2013年第12期
[2]和凌育.如何做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规划[J].中国科技纵横,2011年第17期
[3]沈莹.如何做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18期
关键词: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1
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主要是指根据组织以及个人的综合发展需求,对组织内部的“人力”进行开发、科学利用以及管理的各种机制、流程以及手段的总和。随着企业现代化管理模式的深入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并发挥出了重要作用。本文就中小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参考性建议。
一、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缺乏先进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世界知名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大量的流入到我国,对我国的企业管理水平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受到传统的管理模式影响,很难在短时间内彻底改变,全国范围内的多数中小型企业一般都是经营者和投资者为一个人,企业的众多权利几乎都集中在其身上,并且,缺乏对下级管理层的应有信任,很多事情都要亲力亲为,尤其是在人员的招聘与薪酬等方面。这样,很容易致使企业管理工作处于混乱之中,人才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利用,其创造性也得不到发挥。
将员工看成是特殊的“生产资料”。企业主认为,只要给予员工相应的报酬,其就应该积极工作,为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而对员工的生存需求之外的东西漠不关心。
目前,我国很多中小型企业并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所属的人力资源部门建立的各种规章制度都会受到企业主的主观影响,基本上是从企业的利益方面考虑,对员工的实际需求几乎处于漠视状态。并且,在与员工进行交流的时候,多是以生硬的态度进行各项工作流程,致使员工与企业的“心”离得越来越远。这既不利于员工综合能力的提升,更不利于企业的未来发展。
(二)人力资源投资力度不够
人力资源的投资主要是体现在企业员工的培训工作上,相对于中国来讲,国外很多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工作都是非常重视的,并对其相应的投资费用高达企业总利润的8%,而国内的企业仅为1%,尤其是在一些中小型企业当中,企业主认为在员工培训方面的投资不值当,不仅占有了员工的工作时间,还对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不大。并且,很多中小企业的员工流动性大,企业的凝聚力不强,企业主担心员工“翅膀硬了就飞啦”。因此,也不舍得在这方面加大投资力度。
另外,中小企业的员工培训方式不够科学。一般来讲,企业的员工培训安排随机性很大,没有形成系统性与完整性。培训课程也是企业主为了促进自身利益的实现,临时“搜罗”的一些现成的培训课程,而不注重其是否能够促进员工综合能力的提升。员工在培训的过程中,对培训课程并不感兴趣,而且,自身也认为起不到什么作用,所以很难认真学习,实现良好的培训效果。同时,在培训课程结束之后,员工就“该干么干嘛”,企业的人资部门对培训的效果并没有及时的跟踪和反馈,从而适当调整培训体系。这样有头无尾的员工培训工作,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然而,很多企业领导者还乐此不疲。
(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完善
很多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缺乏规划性,尤其是在招聘工作上面,人资并没有制定一些的招聘计划,而是,缺人就招聘,找不到就空着,人员不合适有没有合适的就凑合着用,根本就是毫无章法。
管理者在员工的任用方面,也是主观印象占第一位,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致使企业组织结构缺乏科学性,员工很难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对企业的未来发展也是相当不利。
绩效考核制度的制定上面,很多企业的考评主体过于单一,并且,评价的依据不足。有些领导对于与自己关系不和的下属,故意给其穿“小鞋”,导致考评的“公平”失真。员工对企业的不满情绪日益明显。从而导致企业的员工流动性增加。另外,很多员工的考核标准缺乏灵活性,无论什么时候,总是按照一个标准执行。缺乏人性化方面的考虑,员工对此怨声载道,对公司的未来发展也会持漠不关心的态度。
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问题对策
(一)做好人力资源规划
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中小企业必须建立由领导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各个部门经理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分工负责开展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并不断地进行沟通和调整。领导层负责制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规划,把握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方向,并授权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部门经理进行细致的工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则在领导层的主导下设计公司的岗位体系、薪资制度等,并协助部门经理做好绩效考核。人员激励等具体工作;部门经理负责向部门员工传达企业人力资源制度,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加强员工的培训和开发
对员工进行培训和开发,提高员工的知识技能和工作能力,可以使员工增加对企业的感情,从而更努力的工作,承担更大的挑战。同时,企业应该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以加强对员工的吸引力。对于新入职人员适合采用在企业内学,比如使用师徒制,由老员工带新员工,这样可以使他们更快的了解企业和自己的职责;对于技术人员,可以请技师来到企业进行现场指导;对于管理人员最好送出去进行专业培训,这样可以摆脱企业原有模式的束缚,吸取先进的管理经验。
(三)绩效考核
企业的绩效考核管理工作并不是人力资源部门单方面的事情,这样不仅会增加人力资源的工作负担,而且,还很难对考核工作进行全面的把握,尤其是一些小企业,人力资源的员工数量很多都只有一个。这样以来,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制定的考核制度很难令所有员工信服。所以,绩效考核应该由企业内部的各个相关部门在人力资源的组织下,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来的考核指标。并将考核规定与职工说明,征求大家的意见。从而建立起科学、合理且系统的企业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被员工真心的接受,才能有助于企业和员工经济利益的双赢。
三、结束语
总之,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改变以往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认识,真正的对其重视起来,促使企业更加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天君.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1(12).
(一)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重要地位
民营企业通常是指按“四自原则”,即:自筹资金、自由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性质创办的企业。中小民营企业有力推动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据全国工商联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99%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其中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我国GDP的55.6%,工业新增产值的74.7%,社会销售总额的58.9%,税收的46.2%和出口总额的62.3%都是中小企业创造的。提供的就业岗位已超过75%以上,专利约65%是中小企业发明的,75%以上的技术创新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80%以上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开发的。今后新经济增长点还将是中小民营企业。因此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二)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源对生产力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起着保证作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把企业所需人力资源吸引到企业中来,将他们保留在企业之内,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并开发他们的潜能,来为企业服务。当代企业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人是知识、信息、技术等资源的载体,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力资源的竞争,戴尔.卡耐基就曾说“假如我的企业被烧掉了,但把人留住,我20年后还是钢铁大王”。企业强调以“人”为本,而中小民营企业在与其他企业人才竞争中并不占优势,相反还存在一定的劣势。由于民营企业低水平的管理模式和落后的管理意识,以及制度上的缺陷,使得人力资源管理成为难以逾越的屏障,也成为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从而导致由盛到衰。中国民营企业目前的平均寿命仅有2.9年,从诞生、发展、兴盛到衰败生命周期极短。因此民营企业要获取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必须顺应新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利用自身的优势,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只有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民营企业才能提高其效益,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处于不败之地。
二、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大多是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制度缝隙中发展起来的。受当时创业的环境和制度因素的影响,企业成功与企业主锐利目光、个人魅力、创业精神和特殊禀赋有关。但制度转轨过程中市场给予的巨大机会,掩盖了中小型民营企业在管理上的缺陷。这时期多数中小型民营企业采取以个人为中心、以亲情为主导的管理模式,创业者的个人魅力和感召力成为企业凝聚力主要来源,这对保证决策高效率和企业初期凝聚力起决定作用。因此,初始阶段中小型民营企业管理活动中的决策非程序化、管理非制度化、执行非理性化和随机性构成了初创期中小企业管理的基点,而转轨期的众多商机支撑企业迅速成长,其自身内部管理的不足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在宏观经济环境和微观经济主体的内在条件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中小型民营企业面临的竞争对手日益强大和多样化,竞争变得更为激烈,仅仅依*机制灵活而获取大量市场机会的时代不复存在。相反,中小企业原有的管理痼疾日益暴露并成为制约其成长的桎梏。面临的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企业规模扩大与管理能力不足的矛盾;产权不明导致“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一股独大导致发展风险增大,员工凝聚力下降;决策随意性与企业追求长远利益最大化需要理性决策的矛盾;亲情纽带与科学化制度化规范管理的矛盾。这些矛盾突出集中体现在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上。
(一)缺乏科学的人力资源战略
人力资源战略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是组织的重要战略资源,它在相当程度上直接决定着组织战略的成败。人力资源战略对组织具有持久的、长期的影响。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中小型民营企业主、企业管理层素质的不断提高,他们对企业人力资源也有了较全面的理解。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并着手制定本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为解决“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付式管理,不少中小型民营企业管理者都请专业的咨询机构进行诊断并制定相应的企业战略规划以及人力资源规划。从这点来看,中小型民营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的认同感正逐渐从意识上转到实际中去。
但由于意识与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差异,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与人力资源投资理念也往往不一致,导致企业战略规划与人力资源战略并不协调。科学制定与企业相适应的人力资源战略成为当前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大难题。而由于在初创和成长初期,有限的资源更多的是向生产和销售倾斜,而在市场竞争环境发生变化和企业步入稳定成长期后,人的因素的作用日益重要。中小型民营企业原有管理模式如制度照抄照搬不适应企业实际情况,管理较随意化、缺乏科学性等弊端正成为制约企业成长的瓶颈。虽然以人为中心理念已被大数企业所有者和管理层所接受,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却更多的是将“人情”与“人性”混淆。据对广东省中小企业调查,被问到制约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时,63%企业主认为是融资,47%回答是产品销售,38%认为是市场开拓,只有33%的企业主将人才和提高内部人力资源放在迫切需要解决议程上。同时,由于人才流动性大,中小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投资比较慎重,再加之企业发展较快,人才需求量也较大时间急,所以人才更多地是从人才市场招聘,不能真正将人力资源投资作为企业基础性投资看待。相应的,这些企业在制定市场战略、产品战略、投资战略时,也未能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战略以支持。
(二)家族式管理,导致人才尤其是高端经营人才难求
现代企业管理必须有科学、规范的用人机制。中小型民营企业在管理方面突出的问题便是家族式管理。据中国社会科学院1999年的抽样调查,浙江省私营企业的私人股份所占比例在90%以上,其中量大的股东所占比例高达66%以上,处于绝对控股地位;还有其他同姓兄弟也占相当比例,大约为14%。另一项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与全国工商联研究室共同组织的、对21个省市自治区的250个市县区的1947家私营企业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也显示:中国私营企业目前普遍采用家族拥有的形式;企业的所有权与管理权紧密结合,决策权和管理权高度集中在企业主手中;家庭成员在企业中居要位。许多企业主认为,企业要稳定发展就必须“由我本人或我的家人来经营管理”。2002年完成的《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指出,资本、风险、决策管理权三个“高度集中”是今天私营企业的普遍特征。
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使用的这种家族式管理模式,在一定阶段和范围内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诸如内在的凝聚力和团结、能提供可充分利用的信用资源、避免人的“通往风险”和“逆向选择”、减少成本等。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弊端就很明显地暴露出来,企业发展的历史习惯使得他们在用人方面常表现为对外人不放心、任人惟亲、过分集权、论资排辈等。对企业的局限性可表述为:①企业并没有足够信得过的亲人可用,如果*熟人介绍来扩大网络,使得关系趋于复杂,信用度偏低。②人才的压力不断增大。现代企业受技术专业化和管理专业化挑战,民营企业仅仅依*原来的家庭成员已难保证企业的持续成长。③近亲繁殖获取信息量小,思路狭窄。④由于家族成员在企业里掌控较多的资源,在企业里无意间容易形成排挤外来人才的行为,特别是一些引进的管理“空降兵”在企业的存活率往往较低,外来人员对企业缺乏认同感,很难真正溶入团队。
据福州大学工商管理系主任朱祖平教授研究认为,就福建省的情况来看,企业最需要的是懂经营、会管理的高端人才,即不仅要有深厚的工商管理理论功底,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人才,如工商管理硕士。而导致这种职业经理人难以融入民营企业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民营企业在管理上带有很深的家族式管理的烙印,所有权和支配权不分。民营企业主的心态调整不到位及定位不准确,没有站在所有者的角度去定位。作为企业所有者来说,他的兴趣应该在于拥有企业。但很多民营企业主不但要拥有企业,而且还要配置企业,或者说支配企业,希望自己去行使经营权。这实际上把职业经理人的“领地”给占领了。因为对于职业经理人来说,他的目标不在于拥有,而在于支配,资产是谁的他无所谓,他们更兴趣去支配资产,资产增值了,他们就有成就感。在民营企业主把所有权和支配权都“占领”了的情况下,即便聘到合适的职业经理人,民营企业主也不愿放弃经营权,造成职业经理人在企业中发挥不了作用,那么对于高端人才或者经营长期实践又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人来说,他们就会觉得在这样的企业里发展空间太小,宁愿选择他业。在所有权和支配权短期内难以调和的情况下,即使高端经营人才勉强进入民营企业,也会引发一系列矛盾,如职业道德出现“败德”现象,即企业在可能降低待遇,将就用人;职业经理人不很好地履行职责,或在履行职责过程考虑少付出,或是从其他地方弥补利益,以实现心理平衡。于是因为职业经理人职业道德不完善,企业主不愿放弃经营权,必然设置一些约束,反过来又让职业经理人没有被信任感,感觉在企业中发挥不了作用。这种恶性循环造成职业经理人市场的一种顽疾。
(三)管理机构设置不科学,人员素质不高
要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战略、完善的激励和薪酬机制,必须依*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和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来实施。中小民营企业虽然意识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但由于管理基础薄弱,人力资源部门功能定位不清,导致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先天不足。虽然中小企业不能像大型企业一样有一整套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但其职能却是类似的,必须有贯穿企业管理全过程的人力资源规划、招聘、测评、培训、激励、考核、薪酬、社会保障与劳资关系等一系列职能。目前不少中小企业人事管理的职能正步原国有企业中人事工作仅承担行政人事事物和劳资福利的后尘。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界定不清,尤其是对核心员工激励不到位,将会影响士气进而影响企业绩效,这在高科技民营企业更是如此。其直接后果是人力资源管理机构设置不科学和人员配备不合理,仍由人事行政部门承担或直接由行政后勤部人员兼任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就人员配备而言,不仅专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配备很少,分工也不明确,即使有也大多未受过专业训练,大多停留在员工的档案管理、工资和劳保福利等日常事务性管理中,是典型的以“事”为中心的“静态”人事管理。
(四)人力资本的投入严重不足
经济学家在分析近几十年来各国经济增长因素时发现,越来越多的经济增长不能利用劳动力的追加和物力资本的追加来解释。越来越多的人承认,这只能归功于教育的提高和人的能力的充分开发和利用。一个工人技能的提高如用一部机器或一件工具一样,可以节约劳动力。虽然提高工人的技能要投入相当的费用,但它能生产更多的利润,足以补偿费用的支出。由于知识技术的爆炸性增长与迅速更新,职业半衰期越来越短,企业要谋得在竞争中创新发展,就必须对职工进行终身教育和培养,以保证企业发展所需人才技能的更新。然而,大多数民营企业在人才培养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短期行为,没有形成与企业发展战略略相匹配的系统性、持续性的培训机制,只使用不培养已成为普遍的现象。由于企业规模不大,固定的培训经费不足,培训场所和培训时间亦难保证,培训方式也多限于师徒之间的传帮带,培训内容以企业的应急需求为主,仅有的培训也成为一种短期行为。对广东省614家中小型民营企业问卷调查显示,采用上岗前进行相关技能培训的有324家,占52.7%;采用边干边学方式培训的有271家,占44.13%;仅有14家企业回答将员工送学校培训,仅占被调查企业的2.28%。在问及员工培训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时,在583份有效问卷中,回答缺乏师资的147家,占25.21%;缺乏经费投入的171家,占29.3%;回答生产任务无法安排培训的114家,占19.6%;因员工流动性大而不作培训安排的最多,达到237家,占40.1%;竟然还有82家企业对员工培训未作任何安排,占14.06%。许多民营企业盲目追求短期效益的迅速增长,认为人才培养的成本高于直接招聘的成本;认为人才培养的技术越高,人才流失的越快。所以他们不重视也不愿意进行人才培养,造成了人力资源的贬值。另外,有些企业虽然较重视人才培养,但只重视对新人的培养,而忽视了对旧人的培养。中小型民营企业即没有像摩托罗拉那样的财力用于培训,也没有完善的薪酬设计与良好的劳工关系作依托,因而为了规避因培训后员工流失而造成的培训投资风险,多数中小型民营企业宁肯从市场上现招相关专业人才也不愿花钱自行培养。殊不知,外招与内部培训之间,除了有培训成本之外,还存在人员任用风险问题。
(五)缺乏长期有效的薪酬与激励机制
激励就是通过满足员工的需要而使其努力工作,从而实施企业目标的过程,也就是说,激励员工动机就是要设法使他们看到自己的需要与企业目标之间的联系,使他们处于一种驱动状态,他们在这种状态的驱策下所付出的努力不仅满足其个人需要,同时也通过达成一定的工作业绩而实现企业目标。激励对于调动人们潜在的积极性,出色地完成工作目标以及不断提高工作绩效都具有十分重要作用。激励并不是无条件地简单满足员工的任何需要,而是要以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绩效提高的方式来满足员工需要,企业要对员工需要满足的方式和程度予以控制。为了能够吸引激励和保留有能力的员工,公平的薪酬机制是必不可少的。在中小型民营企业,员工的报酬一般采用基薪加奖金或基薪加提成的办法,且带有一定的灵活性。这对于一般员工效果可能比较好,或者在企业发展初期没有太多不足。随着企业的发展和人才结构的复杂化,对核心员工来说,报酬不仅是一种谋生手段,或是获得物质及休闲需要的手段,更是一种人们的自我满足和自尊的需要。单一的薪酬体系已不能满足核心员工的多样化需求,原有的薪酬体系必须做出调整。如考虑合理地设计核心员工持股、公开同样岗位的市场工资水平、增加外出培训机会、增加额外的保险与福利,或者改善工作环境,提供良好的休假以及员工娱乐等。
此外,中小型民营企业对员工的绩效评估主要是基于企业既定的目标、任务下所完成的工作量来衡量,其方式多为员工对上司命令的执行和服从,其标志主要是即时的工作效率。由于缺乏较为完备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和操作规程,难以依据科学的考核结果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的激励,企业多以晋升、加薪和奖金作为激励手段,对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及潜能不利,也不利于员工积极参与管理。
企业采用物质激励时,如没有科学的考核评估机制,在分配时更多是凭主管的个人判断,会导致分配不合理,缺乏依据,往往是企业花了钱却收到激励的预期效果;许诺不兑现,有些企业对职工进行物质激励承诺,甚至签订了目标责任制的奖励合同,但是最终部分甚至完全不兑现,结果不但挫伤了职工继续工作的积极性,并且破坏了职工对企业的感情和对领导的信任;采用非规范化的“救火”性激励政策。有些企业某一个部门出了问题,为了激励该部门的职工,就发放特殊的奖金。这种政策,非但不能真正起到积极作用,实际上是奖罚不明,还会引起企业内部的混乱。
在缺乏良好的绩效评估与激励机制的情况之下,员工缺乏积极性,甚至缺乏归属感,往往不会专心工作,更不会对企业“一心一意,白头到老”了。这些问题,在目前的大多数中小型民营企业中都存在,并且也逐渐认识到了,也在积极引进一些科学的考核机制或考核软件,并大胆尝试一些新的考评方法,如360度考评、目标考评(MBO)以及关键指标考评(KPI)等等。
(六)人力资源管理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信息化程度低
我国企业在管理人力资源的过程中,受体制的局限,很难将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转化为适合中国企业特点的可操作的制度、措施的技术手段。调查显示,58.7%的企业有简单的人力资源信息库,只有7.8%建立了智能化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说明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正处于起步和初级阶段。有不少企业人力资源信息管理仅仅是将原先文字形式的一些人事管理活动用电脑来处理而已,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关键活动如培训和员工发展、绩效考评等采用信息化的程度还较低。由于没有十分成熟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和工作流程的实践,难以提炼固化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化程度低,工作效率不高也就在所难免。
中小型民营企业具有相当的人力资源管理优势,如组织层次少、对市场反应灵敏;机制灵活,有利于吸引优秀人才等,如能合理解决上述问题,将会极大地改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成为企业赢取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三、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对中小型民营企业而言,要在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上,树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从资源的角度重新审视员工价值,运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实现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
(一)制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并规范管理模式
要实现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经营发展指标并使企业得以迅速发展,需要多少人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是自己培养还是通过外部引进等办法来解决,这都需要经过缜密的调查和思考,制定完整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当今时代,企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人力资源的转移也随之加速,因此企业不但要制定短期(5年以内)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更要制定中长期(5-10年)的发展规划,实现短期规划和中长期规划的有机结合。
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没有战略就没有发展。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企业发展提供的战略性支持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规划方面。人力资源规划现在已经成为企业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人力资源支持的企业战略往往以失败而告终。
人力资源规划它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的内容:企业未来劳动力需求预测,内部劳动力供给预测和外部劳动力供给预测。在人力资源规划中要注意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发展是互相依托、互相促的关系。如果只考虑了企业的发展需要,而忽视了员工的发展,则会有损企业发展目标的达成。优秀的人力资源规划,一定是能够使企业和员工得到长期利益的计划,一定是能够使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的计划。通过人力资源规划将企业目标和策略转化为对人力的需求,有效达成质和量、长期和短期的人力供求平衡,包括企业宏观、微观、长期、短期的人力资源招聘、使用、培训、晋升、调迁等计划,实现人力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
在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的同时,还应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建立各项规章制度,通过规范用工制度、在企业内部构建良好的人力资源配置系统等,进一步规范管理模式。
(二)做好工作分析与职位设计,建立以绩效为中心的管理体系工作分析是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平台。我国现有的中小型民营企业人浮于事现象还很严重,突出表现为人和事的不匹配,这不但降低了管理效率,而且增加了人力成本。现代企业组织必须随着其内部条件或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进行必要的调整,应结合实际和生产经营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产品(或服务)增值无实质作用的环节和过程,在建立起科学的组织机构和业务流程的基础上,根据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进行科学的工作分析与职位设计,
合理设置岗位并进行规范的分析描述,确定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
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绩效管理体系,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劳动合同管理、岗位变动、职务晋升、薪酬分配、教育培训、职业发展、荣誉奖励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当然,绩效考核是由人来进行观察和评估的活动,它无法排除主观随意性,不可避免地受到个人心理、好恶的影响,因此绩效考核应坚持公正化、制度化和及时反馈原则,用公开、公正的科学方法对员工进行评估,切实提高管理效率,提升管理水平。
(三)加大人员的技能开发和能力培养
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是最有效益的投入,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凡是注重人力资源开发的国家,其经济增长速度都比只依赖于自然资源开发的国家高。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宗旨是人的能力,尤其是潜能尽可能发挥,把人作为可开发的资源,通过培训等形式提高企业人员素质。
员工培训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一个主要内容,对全体员工知识与技能的更新和提高、创造力与创新精神的发掘和培养、行为准则与责任意识的规范和强化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培训,一方面可以改变员工的工作态度,增长知识,提高技能,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潜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员工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因此中小民营企业应建立起规范的培训开发体系,根据员工的特长和企业的需要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不断更新员工的知识,提高员工的能力。同时还应积极推行通才计划,通过培训等方式让技术工人一专多能、专业人员知识复合和技能化,挖掘每个人的潜力来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
(四)实施有效的激励措施,留住核心员工
造成人才尤其是核心员工外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报酬、工作条件、工作环境等属于保健因素,不具有激励作用,而工作成就感、社会认可、发展前途等因素才是真正的激励因素。因此企业一方面要通过分配制度的改革,承认人力资本产权,特别要注重以核心员工收入分配为突破口,将核心员工的人力资本价值参与分配促进人才价格机制形成,另一方面须认真研究企业员工尤其是核心员工的不同需求,通过事业发展、增进感情、优化环境等手段,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尤其是创造无限的事业发展空间来稳定和吸纳人才,应当成为企业留住人才的基本策略。企业留住人才有以下几种方法,如职业发展留人,企业发展留人,公平竞争机制留人,高薪留人,“超弹性工作时间”留人,“黄金降落伞”制度留人,沉淀福利制度留人等。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
(五)塑造企业文化,凝聚团队力量
在吸引优秀人才时,高工资等物质报酬固然行之有效,但建立一支长期稳定的有战斗力和凝聚力的团队,必须依*组织文化战略来支撑。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思想和行为的总和,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经营思想、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一种综合体。它产生于企业自身,得到全体管理者和员工的认同与维护,并随着企业的发展而日益强化,最终成为企业进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够成为优秀的企业,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成功地创造了一种能够使全体员工衷心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念和使命感,作为企业核心价值观念的企业文化一旦被全体员工衷心认同或共有,它就会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在优秀的企业文化下,员工才能树立积极的工作价值观,才能真正感受到成功的乐趣,才能体会出人格的被尊重,也才能表现出敬业尽职的精神,公司才真正被员工所热爱。当前企业文化发展的新趋势主要有:注意学习氛围的培养,学习型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将进一步受到关注,将更注重于树立良好企业形象,更注重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企业文化将从商业氛围升华出来,更重视人。
(六)提高民营企业家的素质,吸引高端经营人才
一方面,应将决策层“送出去”参加有关现代企业管理方面的培训。在中小型民营企业中,老板的思想不改变,其他人改变是没用的。可以为外出培训的领导创造充分的鼓动气氛,并且选择正规的培训机构、有影响的培训师和实用的培训课程,要让领导感觉这培训参加得“值”。
同时,民营企业主也应走出一个思想的误区,即所有权与经营权不能分离。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特别是大多数的民营企业主并未接受过专门的企业管理的训练,他们实践感受比较丰富,而理论水平却比较缺乏。当企业逐步发展壮大时,会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此时,民营企业主便应适时地退居二线。通过聘请职业经理人等等方式,让那些拥有较多管理水平、技术的人,由他们来负责企业的决策、管理,勾画下一幅蓝图。要想吸引和留住职业经理人,最重要的是解决企业所有权和支配权之间的冲突。这就是让经理人拥有所有权,即在企业治理结构上,把一部分股权让给职业经理人,以作为激励。同时要加强对企业主和职业经理人的职业道德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于个人的成功乃至一个团队的成功都具有很大意义。
(七)完善机构设置,配足配强人力资源管理者
在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新时代,缺乏真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是难以想象的。我国大多数中小型民营企业必须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设置,调整组织结构。要设立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行使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责,使人力资源管理决策化、科学化、规范化。同时要加快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培养,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小型民营企业可以从外部吸引部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士加盟,要在企业经营者中普及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知识,培养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使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走上正规化、专业化的道路。
(八)坚持管理创新,不断适应竞争需要
一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往往和企业的经营战略、组织结构、文化价值等紧密联系的,具有独特的个性,而且卓越的人力资源管理往往是其他企业难以模仿和复制的。我国人力资源素质状况也决定了我国企业无法直接套用西方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因此,创新是根本,我们一方面要吸收发达国家上百年所形成的思想、观念、制度和方法,学习西方文化及科学理性管理的精髓。另一方面,也要注重东方文化,创建适合中国民营企业特点的“本土化”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通过提升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定位,提高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的素质,同时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提升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层次。
中国已成为WTO的正式成员,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面对激烈的竞争必须树立有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配备有现代素质的人事工作人员,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高效率和最优化,促进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以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人力资源管理——获取竞争优势的工具》作者:美国•劳伦斯•S•克雷曼
《福建省民企缘何难求高端管理人才——福州大学朱祖平教授访谈录》海峡经济导报
《企业留人七招》作者:佚名,中国企业战略传播网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务实》中国人事出版社
《人力资源管理授课提纲》福州大学朱祖平教授
《非公有制经济的若干问题》作者:厉以宁福建省政协《学习资料》2001年第五期
《论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作者:佚名,珠穆朗玛管理网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研究》作者:逯明明,中国人力资源网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中国人力资源网
《论现代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消研人力资源调研网
《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作者:刘江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作者:胡在铭、刘志刚河南社科院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方法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1
一、前言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是为了实现企业战略目标,通过一整套科学有效的方法,对企业全体人员进行的管理。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而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根本。使企业的每一个成员都各得其所,各尽其才,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才能,并使每个人的才能全部地朝着有利于达到企业目标的方向发展。企业人力资源是一个企业最宝贵的财富,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是人才方面的竞争。
二、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也将越来越高。一个企业是否健康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了员工素质的高低,取决于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受重视程度。
1.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管理人员的要求
人力资源管理将人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和管理,重点是开发人的潜能、激发人的活力,使员工能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于企业管理人员来说,要求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充分发挥承上启下、上通下达的纽带作用,帮助企业处理和协调各种关系。
2.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
根据企业目标和员工个人状况,企业运用人力资源管理创造理想的组织气氛,为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设计,通过不断培训,进行横向纵向岗位或职位调整,量才使用,人尽其才,发挥个人特长,体现个人价值,促使员工将企业的成功当成自己的义务,鼓励其创造性,营造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围,培养员工积极向上的作风,转变员工的思想,改进员工队伍的素质,使员工变被动为主动,自觉维护并完善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提高员工个人和企业整体的业绩。在具体运作中实行员工岗位轮换制,通过轮换发现员工最适应的工作种类,确保企业组织结构和工作分工的合理性及灵活性,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全面提高企业工作效率。
3.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管理
人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最根本要素。这是因为企业管理目标是由企业管理者制定、实施和控制的,但在工作过程中,管理者是通过员工努力来实现工作目标的,这就要求员工要具备良好的能力素质,掌握市场运作规律,圆满贯彻管理者意图。只有恰当地选用员工,才能圆满地实现企业预定的目标。
三、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人的全面发展。本人认为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员工素质,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一种精神动力和文化资源,是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是一种新的现代企业管理科学理论和管理方式。一个企业有什么样的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就决定这个企业有什么样的组织结构、经营方式、管理制度、员工队伍和服务质量。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以人性化管理为基础,以实现企业价值观为目的,规范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不断地纠正企业员工的不良习惯。它所蕴含的深层内容既体现了企业的发展思路和目标,也对全体员工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企业员工迫切需要职业质量和生活质量进一步结合,他们不仅需要工作上的经济利益,同时也有心理上的各种需要。
2.通过培训提高管理者的素质,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管理者的素质直接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成败。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任务是每个企业管理者必须履行的职责,企业管理者应该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具有创新意识,善于学习,具有敬业精神,具有调动员工积极性的能力。对这些知识的了解,更加明确了企业管理者通过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素质,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中有助于管理者落实责任,确保企业各种政策、制度、组织绩效间的密切联系,维护企业人事政策和制度的连贯性,促进企业更快地成长和壮大。
3.获得企业所需的能力水平
根据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规划,通过职位分析或者建立胜任特征模型等方法来确定企业究竟需要多少员工,需要员工具备哪些能力。并且,应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来对员工或者候选人进行评价。然后,采用合适的方式来获取企业所需要的员工或能力水平。一般来说,企业可以通过招聘、培训和培养、外借、解聘和保留等方式达到目的。如果员工的能力水平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招聘。通过招聘,可以使企业很快地获得所需要的员工。但是采用这种策略的前提条件之一是,一定要在招聘之前采用科学的方法来确定对候选人的评价指标。然后,采用科学的方法,包括自传资料、心理测验、面试和情景模拟等,来对候选人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培训和培养也是公司获取所需能力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有些企业每年都在员工的培训和培养上投入巨资,以帮助员工学习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为了提高培训的效果,一般在进行培训之前应该进行培训需求分析,以确定应该对那些员工进行培训,进行什么内容的培训,然后根据培训需求分析的结果确定合适的培训方式,并一定要对培训的效果进行最后评估,要创造条件以保证员工能把所学的内容用到自己的工作上去。
四、结束语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调动和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一代高技术水平、高管理水平管理,善于经营、精通业务和管理人才,构建和谐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为企业迎接未来的挑战做好准备,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