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劳动价值论的核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2007年10月份以来,CPI指数疯涨,物价也跟着飞涨。原来二十几块钱的食品油现在涨价到四十多,猪肉价格涨的接近十六块每斤,汽油价格也涨,93号汽油现在上海卖到五块一毛九每公升。物价上涨已经明显影响到了老百姓的生活,笔者一个某一方面工作上的助手前两天给笔者说,以前自己的零用钱,可以维持到发工资,并同时能给儿子买买牛奶喝,现在不行了,同样的钱,维持大约三分之二时间就不行了,牛奶从原来十八块一箱搭两袋到现在二十四五块一箱不搭,也涨了。同样,这种增长的趋势影响到企业经营,特别这种背景下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企业的成本也必将上升。如何维持成本平衡,组织架构扁平化设计不失为一种方案。
这里笔者分享出来,以供研究和参考。
一、 组织架构扁平化设计的基本原则
组织架构扁平化设计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职能分析,功能合并,精简机构,节约开支,高效运行。
第一是职能分析。重点分析某一岗位或职能的组织功能是什么,重要性如何,必要性如何。对决策性和宏观性的职能来说,如能集中,尽量集中,在不影响制约控制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对职能进行详细化分析。
第二是功能合并。功能合并主要是指就工作时间和工作性质来说能够进行合并的工作。比如说有的企业工资由人事部计算,而该公司出纳或其他财务人员平时比较空,可以把计算工作合并到财务,进而缩减人事部门的编制,这实质上是实现了薪资计算功能的合并。
第三是精简机构。职能分析和功能合并后,便可进行组织的精简。精简的基本原则是先新后旧,先短后长。就是说,精简先精简工作时间比较短的员工,先精简一些临时或短期合作的项目及人员。
第四是节约开支。人员精简必然导致成本降低,与此同时也应当在合并的职能里进行监督,以防开支和附加成本上升。
第五是后果,达到高效运行。
二、 组织架构扁平化设计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在组织架构扁平化设计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有:
第一是防止在执行中不从宏观组织的理性出发,以感性为出发点,结果适得其反。
第二是防止不该精简的精简掉了,该精简的反而没有精简。企业别是中国人组成的企业中,人情世故等等往往发挥着非常微妙的作用。
第三是注意精简的方法。一般建议采取讨论,自评,沟通等方法进行。注意方法不要过于激烈。
三、 中小企业扁平化组织架构的参考模式
中小企业组织架构扁平化设计之后,年营业额在五个亿以下的企业,其组织架构可以精简到如下模式:
设立经理一名。经理负责根据公司章程进行全面管理。
设立运营副经理和管理副经理各一名。运营副经理主要分管营销策划,广告,销售,渠道,定价,促销等工作;管理副经理主要负责人事,行政,总务,后勤,车辆,食堂等的综合管理工作。
设立会计一名和出纳一名。其中会计可以兼职,出纳应当专职。
这样,一个精简的组织架构需要三到四人即可运行。选人选对,明确职权范围,进行KPI和KBI考核,运行起来应当不成问题。
精简条件下,经理就相当于现在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名字叫的再大有屁用,只要组织职能精简操作流畅即可,叫主管或经理,没有什么分别和两样。
四、 配套的薪酬体系设计参考
这种情况下,配套的薪酬体系设计应当采取平时加年底的方式。假设某副经理月薪为2500元,那么全年的收入应当是2500*12+2500*(50%-200%)。其中前面的三万是按月支付的,最后的浮动是全年的KPI考核和年底支付。在招聘的时候,核心是月收入,因为年底的部分,保障性和可变数都比较大,并且考核的标准一般都不公布,因此暗像操作的可能性比较大,属于弹性管理的部分,不作为设计薪点的起点和重点。
五、 结束语
要想节约开支,同时不违反新的劳动合同法,调整和设计组织架构是可行的一步路。要走好这步路的关键有两点,一是精简要恰到好处,二是选人要选对。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前,许多中小企业因为方方面面制度的问题使员工缺乏归宿感,新法施行后,选对人是关键。老百姓有句俗话说的好,请神容易送神难。因此,企业在选人方面应当慎重慎重再慎重,千万不可疏忽大意,选用非人;同时,职责要明确,职权多大,责任多大,要明确以岗位说明书的方式搞清楚,关键问题特别是财务权限和决策权限,是非常敏感的,也是非常严肃的。这些问题搞好了,扁平化的组织没有运行不好的道理。
论文摘要:运用的经济学原理,分析了劳动价值论对管理行为科学性的重要作用,进而为科学管理的实现寻找依据。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指商品的价值山抽象劳动创造的科学理论。这一理论论证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价值规律,第一次揭示了被物品外壳掩盖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阐明了价值形式和货币的全部历史发展过程。劳动价值论小仅为剩余价值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而且也是实现科学管理的直接基础。其核心内容,是侧卜究抽象劳动如何形成商品的价值,进而揭示在物的外壳掩盖卜的人与人之间的真实关系。皿然这一理论是马克思在资木主义社会完成的,但其中的内容具有普遍的意义,对人们的一般活动具有普遍的指份作用。因为从这一理论的内容中我们可以悟到:劳动创造价值这个道理是小变的,只是它在小同的社会形态中具有小同的表现方式罢了。其实在人类社会中,人们的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创造价值的劳动相联系。管理活动是人类社会中的一项重要活动,从总体上说,它是整个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这小仅说明了管理活动木身的重要性,而且也说明了管理活动与创造价值的劳动之间的密切联系。我们把创造价值的劳动的外延加以扩展,那么,劳动价值论对科学管理活动具有一定的指份作用。
第一,劳动价值论是管理的主体实行科学管理的基础。管理过程是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主要表现为管理的主体对管理的客体的指挥、调动和支配的过程。其目的就是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去实现既定的管理目标。其实质就是利用较少的投入去获得较大的产出。对管理的客体的科学分类,是在静态的条件卜对管理的客体所做的区分,从而对管理的客体的各个部分或方而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便找到正确的管理方法,顺利地实现对客体的管理。这是实现科学管理的重要条件。管理过程则是在动态的条件卜对各个管理要素的具体运用,主要追求在充分发挥个体作用的基础上实现整体的最佳效果。这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管理一词的主体内容。管理活动也是一种劳动,作为劳动就必须衡量投入与产出。这是管理的主体所应完成的主要仟务,也是科学管理的重要基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而一是具体化为管理的客观规律之中;一是物化为管理的主体的必备素质。在管理科学领域存在着许多客观规律,但小论哪一条客观规律,其最终的目标都是为实现管理效益的最大化服务的,这是一切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客观规律是我们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我们对客体正确认识的结果,其目的是指异管理实践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顺利实现既定的管理目标,获得预期的管理效益。认识实践和管理实践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两者统一于管理目标的最终实现,统一于管理仟务的最终完成。管理的主体素质是决定整体管理活动基木状况的决定因素,是管理这种实践活动的投入能否获得预期效益的关键。因为认识实践和管理实践都需要管理的主体来完成。管理的主体与管理的客体的对立统一是管理实践中的主要矛盾,在这一矛盾中,管理的主体是矛盾的主要方而,居于主异地位,担负着对整个管理过程的指挥、调动、协调等仟务。这些仟务完成得如何,主要取决于管理的主体内在素质。山于管理过程是一个综合过程,所以管理的主体必须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这些综合素质概括起来主要的是一般的基础知识(包括具有关于社会、自然等方而的一般知识水平和在世界观和方法论范畴内的观察、认识、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管理科学领域中的专业知识(其中包括管理学的基木原理和胜仟具体专业岗位的专门知识)。这些综合素质对于管理活动的实际效果具有决定的作用。例如,管理的主体是否具有正确认识管理的主体与管理的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能力,是能否正确处理两者关系的前提,而这一点是管理的主体能否进行科学管理的基础。
第二,劳动价值论是对管理的客体进行科学分类的基础。从哲学角度讲,客体是进入认识和实践活动范围的客观事物,即人们所要认识和改造的对象物。从管理学的角度讲,客体是指进入某一具体管理活动范围,归属于管理主体指挥、调动、支配的对象物。它一般具有归属性、受动性、手段性的特点。就是说,作为管理的客体,它一定是属于某一特定的管理主体的管辖和支配,并以此来实现管理主体所确定的管理目标。应该说,管理活动是从管理客体开始的,要使管理活动得以顺利进行,我们首先要明确管理的客体,对管理的客体给子必要的界定,在这个基础上,管理的主体才能形成相关的管理方式、管理路径、管理目标等其它的管理要素。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管理的客体进行科学分类呢?劳动价值论在这个过程中起不什么作用呢?肯定地说,它是管理的客体进行科学分类的基础。从管理的客体的具体存在形式上来看,我们一般可以把它分为人、则、物。这种分类法木身就是以管理的客体在管理活动中的小同作用为出发点的。说到作用就要涉及到大小、正负,而这其中的内容就是效益或价值。总体上说,皿然人、则、物在管理活动中是小可缺少的,各自的作用也是小尽相同的,但我们对它所作的这些区分,始终是以效益或价值作为标准的。正是山于小同的管理的客体在实现效益或价值的过程中具有小同的作用,所以我们才能对其进行必要的分类,反过来说,这种分类始终是以效益或价值作为最终标准的。
第三,劳动价值论是正确制定劳动收入分配制度的基础。劳:办吹入分配制度是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它是调整管理过程中人的基木状况的重要杠杆,对于管理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影响。在管理活动中正确地运用这个杠杆,可以极大地调动劳动者的主观积极性,是正确处理管理的主、客体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保证管理过程中主体客体化的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对于切实保证劳动者的应得收入和基木权利更是具有深层次的意义。正确地使用这个杠杆的基础是劳动价值论。在确定劳动者的收入分配时,首先应对其劳动状况和劳动付出进行科学的研究和确定,这样才能正确地确定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我们把劳动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才能使劳动价值论真正发挥其指异作用。要在实践中正确地运用这一原则,我们必须准确地把握两点一是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量的大小,一是劳动者所从事劳动活动的性质。一般地说,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劳动都能够创造价值。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这种凝结要真正成为价值,还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必须得到社会的认可。也就是说,作为社会中的人,其劳动如果小能得到社会的认可,那么他的劳动也就没有创造价值,从而成为无用的劳动。确定劳动的性质应该把握住两点:一要区分劳动的简单性和复杂性,一要确定该劳动在其所处的整体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简单劳动是指小用经过专门训练、一般劳动者都能胜仟的劳动,这种劳动的价值含量较小。复杂劳动是指必须经过专门训练的人才能胜仟的劳动,这种劳动的价值含量较大,等于多倍的简单劳动。显然,对于从事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劳动者,劳动收入必然存在明显的差别。另一方而,我们还必须确定劳动在其所处的整体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因为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实现母系统的大效益是一切活动的根木目的,一种劳动(或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当然是我们在确定劳动者收入分配时所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一也就是说,该劳动在这个过程中所起作用的重要程度,与该劳动者的劳动收入的多少成正比例关系。缺少这一方而的衡量标准,对于确定劳动者收入的科学性就是小全而的。比如说,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区别比较明显,在实际操作中也容易区分。但在两者内部进行区分时就小是很容易,必须加上上述的条件。当我们对两种简单劳动或两种复杂劳动难以区分时,就应该引入上述条件,即看它们各自在整体系统中所起的作用的大小,这样就为正确区分相近劳动的价值量的大小提供了保证。在实际工作中,劳动的上述差别,都具体表现为工作岗位的差别,那么从这个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小同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小同,小同的劳动者就应该得到小同的劳动收入。这种情况具体表现为工作岗位的小同,小同工作岗位的人员就应该具有小同的报酬,对于高科技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实行高薪制是合理的,符合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木要求,也是具体实践劳动价值理论的一个重要表现。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收入分配论;古典政治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0-02
一、劳动价值论的形成
在各种经济学说中,价值理论都占据着核心地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价值理论也不断变化。
产生于15世纪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时期,适应这一时期商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的重商主义,其基本经济观点是:财富的源泉,除了开采金银矿藏之外,就是对外贸易。财富和一切收入都是从流通领域得来的,商人是最大的财富创造者。
而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则提出了不同的价值理论:亚当斯密首次区分了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斯密的独到之处在于第一次明确引出和区分了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不同的概念。
接下来,斯密分析了“原始未开化状态下”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即一个人是贫是富,取决于其取得物品时所付出的辛苦和麻烦即所花费的劳动,而他分析“有了资本积累和土地私有之后的交换价格决定”情况下的交换价值真实尺度,则认为一个人的贫富程度取决于工资、利润和地租这三种收入。
其后,李嘉图也进一步阐述了劳动价值论。在李嘉图的经济理论中指出:“在社会的早期阶段,这些商品的交换价值,即决定这一商品交换另一商品的尺度,几乎完全取决于各商品上所费的相对劳动量。”他还指出,价值量随着劳动量的增减而增减。
斯密和李嘉图发展了劳动价值论,但是在其经济理论中,始终将劳动价值论看作是“社会的早期阶段”,即“原始未开化状态下”方才成立的理论。而考虑到资本积累和土地私有的情况之后,他们断然否定了劳动价值论的正确性。尽管如此,他们所进行的艰苦的理论工作为马克思提出劳动二重性的学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马克思对这些理论进行吸收、批判,建立了政治经济学体系。
与上述理论相比,马克思的理论明显的突出了劳动的作用,坚定了批判了基于“斯密教条”的三种收入理论。它继承和发展了斯密、李嘉图等人承认人类财富主要来源于劳动的理论,既表明了劳动与物的共性,又表明了劳动与物的区别。
从劳动的角度来看待政治经济学,其最为基本的一个观点就是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不创造价值。所谓的具体劳动,就是指人的劳动有与物相似的一面,所谓的抽象劳动,就是指人的劳动有与物不同的一面,人所独具的,只有人和人才能相比的那一面,它才创造马克思所说的价值。承认人的劳动有与物不同的一面,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一大特点。
二、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
在随市场经济而诞生的经济学里,收入分配理论一直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古典经济学家还曾把它视为经济学的核心部分,如李嘉图就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主题,应该是土地产品在参与生产过程的各阶级间的分配规律。
要想发展收入分配的理论,就得考察各个历史阶段的收入来源的情况。下面将基本按照时间顺序,对这个问题进行考察。
1.重商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
在15~17世纪,西方国家通过向海外扩张,掠夺当地资源进行原始资本积累。很多商人确实是通过贱买贵卖、巧取豪夺取得了大量收入。所以那时的重商主义收入分配理论认为,财富和一切收入都是从流通领域来的,商人是最大的财富创造者,也应该是收入最多的人。
在政策的运用上,重商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并不成功。
以法国为例,在商业的生产力大于农业的重商主义观念影响下,不惜以牺牲农业为代价来支援国内制造业和扩张“对外贸易”,带来了许多不良后果。例如,法国17世纪中叶的著名重商主义者、当时的财政大臣柯尔培尔就颁布粮食限价令,人为地将农产品价格压制在低水平上,并禁止本国原料和谷物输出,其目的就是要用这些办法为从事出口生产的制造业提供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所以,当时法国成千上万的农民得不到应得的收入,死于营养不良的饥饿,农村经济濒于崩溃。17世纪前期法国厉行重商主义和殖民扩张政策所取得的成就,到18世纪上半期已大为损伤,在北美建立的殖民地几乎丧失殆尽,国外市场为英国夺去,对外贸易也随之日益困窘。
2.重农学派的收入分配学说
重农学派兴起于法国,其代表人物是魁奈。收入分配理论基于重农学派的“自然秩序学说”。在重农学派所处的时期,法国保受重商主义政策取向之苦。重农学派据此提出了反对的观点。他们认为,商业虽然可以使一部分人的财富减少,另一部分人的财富增加,但是无法增加财富的总量。他们从财富和物不能分开这一现象,推论出财富和物是一回事,认为财富的生产意味着物质本身的创造和其量的增加。在各经济部门中,只有农业和矿业依靠了土地才能创造物质,才能使物质财富的数量增加,所以,只有农业才是生产收入的,其他工商业只能改变物质的形态,通过这些活动才分到农业创造的收入。据此他们的理论认为从事农业的人,应该得到最多的收入。
3.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
亚当-斯密和李嘉图提出了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虽然亚当-斯密和李嘉图承认劳动者在生产中创造财富的作用,但是在他们的理论里,按照自然规律(他们把市场经济运作看成是自然规律),劳动者也就是工人,只能得到维持最低基本生活费用的工资。这是自然的,是不可改变的,而且也是对生产、经济发展有利的。例如,按照李嘉图的理论,工资、利润和地租都是按照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工资一旦增加,人口就会增加把工资压下来,所以工人只能得到维持最低水平的生存工资;利润一旦增长,资本就会增多把利润压下来,所以利润在长期中有下降的趋势;只有地租增加无法增加土地,所以地租总会增加。为了发展经济,只要想办法通过自由贸易,让国外的粮食进口把国内粮价和地租压下来让利润增加就可以了,工资的低下对经济发展无害而且有利。
4.其他学说的收入分配理论
有一些经济学家,用效用价值论或生产要素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转而专门研究需求问题,将劳动与物等同起来。例如,与李嘉图同时代的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将劳动与资本、自然因素(土地)并列为物,认为它们是生产的三要素,它们所提供的服务是由作为人的企业家来结合的,企业家在利用它们的过程中创造生产物,形成商品的价值即效用。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中间人的企业家获得利润,劳动获得工资,土地获得地租。这些收益都是它们提供的服务的报酬,利息则是使用资本的租金。利润、工资、利息和地租是由供需的比例决定的,例如,资本和土地的数量如果大大多于利用它们所需的劳动者的数量,工资率就会提高。
萨伊主要从维护和扩大企业家利益的角度分析经济问题,表明了财富的生产既需要人的劳动也需要有物质生产要素的事实,但没有表明在财富的生产中劳动者是主动的因素,物是被动的因素、人有权参加收入分配,物本身不参加收入分配的事实。在企业家与工人的关系中,萨伊片面强调了企业家的作用和利益,事实上将工人等同于物,将工资等同于物质生产成本,将人之间的分配关系说成了物之间的分配关系,或人与物之间的分配关系。他的这种片面性至今仍保留在西方主流收入分配理论之中。
以上这些收入分配理论,均体现了这些收入分配理论所属学说的核心观点。在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指导之下,马克思提出了收入分配理论,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指出资本家完全占有了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收入分配理论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透过物的关系,揭示了人和人的关系,它认为劳动者具有物所不具备的适应人类需求改造自然的能力。除了偶然的巧合,物不会自动按照人的愿望为人类提供财富。从这个意义上讲,财富是劳动者创造的,不劳动者对财富的创造没有贡献。现在有些学者一谈劳动价值论,只敢讲价值,不敢讲财富,似乎劳动价值论只能解释一个虚无缥缈的价值,不能解释财富的来源。其实,不论马克思还是古典经济学家,提出劳动价值论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说明财富的来源。
当然,马克思确实批过拉萨尔说劳动是财富的唯一源泉的观点,而且他引用过配第的话: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但是,他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说明财富的生产离不开物,而不是要和有些经济学家一样,认为在生产过程中人的作用和物的作用是一样的。他提出劳动价值论要说明的问题是,虽然人和物在生产过程中都是必不可少的,但他们的作用是不同的。物不论多么重要,它在生产过程中是一个被动的因素,人们不能指望总是靠巧合从它那里得到新财富。人是一个主动的因素,他可以适应人类的需要去改造自然,使物具有对于人来说的新价值,这才是人类财富增多的主要来源。
我们看到,从原始社会到现在,自然环境也没有什么变化,而且还有些恶化,人类文明却有了巨大的进步、财富有了巨大的增加。这说明人类文明的进步、财富的增加都不是主要靠自然的恩赐,而是靠人们去做事情,积累知识改造自然才得到的。这个事实是很多经济学家都承认的,马克思建立在劳动价值论上的收入分配理论,可以解释和说明这些其他理论没有说明的事实。能够解释和说明实事的理论,就是具有科学性的理论。正是利用这种理论,马克思才突出了劳动和劳动者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的单一市场交换机制导致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对生产力发展不利的方面,有局限性的方面。
按照这种理论,在只存在市场交换一种协调机制的情况下,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进行,创造财富的劳动者得不到他的劳动成果,总是处在一种被压迫、被剥削、被奴役的地位,社会不会是一片和谐和均衡,只能是两极分化,财富越来越集中于少数食利者之手,最终是要崩溃的。它表明,发展生产力就要实现人的解放,实现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共享,不能总让一部分人压迫另一部分人,一部分人剥削另一部分人。为促进生产力的更快发展,纯市场机制导致的按生产要素分配,需要有不同利益集团的平等协商和政府干预等其他机制做补充。发展生产力,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断解放劳动、保护劳动和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四、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收入分配理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深化劳动价值论活劳动价值
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它是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的基础,也是政治经济学的基础。马克思有关于政治经济学的所有理论都是构建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的。对于劳动价值论,在新时期有必要对其进行更深入的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由来与演进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基础是由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所奠定的。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演进
(一)英国学者威廉·配第最先提出劳动价值论
配第在价值理论方面的成绩主要表现为在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上第一个考察了商品价值问题,第一次有意识地把商品价值的源泉归因为劳动,从而确立了劳动价值理论;揭示了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商品价值量与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认识到劳动分工会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仅认识到商品价值量取决于劳动,也意识到货币的价值量也是由劳动决定的。
配第在价值理论方面的缺陷主要表现为混同了价值和交换价值这两个不同的范畴;其价值和价格概念也含混不清;没有把创造价值的抽象劳动和创造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区分开来;把使用价值及价值混为一谈。
(二)亚当·斯密对劳动价值理论有所发展
斯密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者。斯密明确提出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他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价值,而且还对价值规律及其作用做了一定的分析。但是斯密的劳动价值论也有不彻底性,他认为:1.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决定的。2.商品的价值是由交换时所购买到的物品中所包含的劳动量决定的。3.商品的价值是由“多种收入”,即工资、利润和地租决定的。斯密的第三种价值决定论被后人称为“斯密教条”。
(三)大卫·李嘉图提出了在资产阶级限度内最彻底的劳动价值论
英国古典经济学完成者大卫·李嘉图对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有了更正确的认识,实际上他是把使用价值看做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着,并且他始终坚持商品价值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观点,对斯密劳动价值论中的错误观点进行了批判。他同意斯密的商品价值分解为“三种收入”,但不同意“三种收入”决定价值。但李嘉图无法从价值规律的范畴内说明价值规律同利润规律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无法解决价值规律同平均利润之间的矛盾。所以说,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不能完整的解释价值规律。
(四)马克思的科学劳动价值论的创立过程
马克思在巴黎期间的笔记中否定了李嘉图的“劳动创造价值”理论,同时在方法论上反对李嘉图在价值理论中所用的抽象方法。在《哲学的贫困》和《雇佣劳动与资本》这两个著作又开始承认李嘉图的价值理论学说。随后在《1857-185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最终形成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并最终在资本论中完成了科学劳动价值理论体系建设工作。马克思创建的科学劳动价值理论的内容包括:商品二因素理论,劳动二重性理论,价值量决定理论,价值形成理论,商品拜物教理论,价值转型理论,国际价值理论,生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理论等。其中的核心内容概括起来就是:人的活劳动是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其他劳动与生产要素都不创造价值,不能成为价值的源泉。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在相同的时间里,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是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倍增,等等。
二、当今现时代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再认识
(一)劳动价值论适用于工业经济时代,也适用于知识经济时代
生产精神产品的科教文卫劳动,以及第三产业中的服务性劳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在当今这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商品生产大大超过以往任何时期的时代,马克思的科学劳动价值理论仍然能够对现有的经济现象进行科学的解释。而且尽管处于信息时代,但必须承认在商品生产和交换中耗费的活劳动,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才是创造新价值的唯一源泉。北京大学胡代光教授就对否定马克思的劳动创造价值的“生产要素创造价值论”进行了批驳。他这样说道:“有人提出了所有生产要素共同创造价值论认为进入新世纪和新技术发达时代,从劳动价值论角度来分析,生产要素在现今,不但包括资金、厂房、机器、知识产权、信息、管理等要素,这些新要素都具有资本化特点,都不具有创造价值,只有和具体的生产性劳动相结合,才能够创造出来新的价值。而生产性劳动则是既包括体力劳动,也包括脑力劳动;既包括生产物质资料,又包括生产精神产品的科教文卫劳动,以及第三产业中的服务性劳动。所以,劳动者整体既包括工人,又包括科技人员、管理人员,乃被雇佣的指挥劳动或监督劳动的人员他们都以各种不同方式参与商品价值的创造。”作为劳动的分工体系来说,知识生产、智力创造也越来越独立于生产环节之外,脑力劳动作为一种复杂劳动就越来越成为价值的主体。但是劳动价值论不仅适用于工业经济时代,而且同样适用于知识经济时代。
(二)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
如前所述,凝结在物质资料中的活劳动与不凝结在物质资料中的生产性劳动是有区别的。正是由于这两种生产性劳动是不同的,在经济运行中就该认清这种生产性劳动的具体特性。如果不能弄清这两种生产性劳动之间的不同特性,在经济建设中极易造成经济发展的失衡。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中已经根据性质将生产物质资料的部门分为生产生产资料的第一产业和生产生活资料的第二产业,而且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扩大再生产要按照比例协调发展。我们如果将不凝结在物质资料中的生产性劳动所属的生产部门称之为第三产业,那么第三产业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这三个产业也要协调发展。假设在三大产业不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所生产的所有产品和劳动都进行交换和消费,这就应该是这样的情况:第一产业能够为第二产业提供全部固定资本投资和向第三产业提供部分固定资本投资,而且第二产业能够为所有产业提供物质生活资料和向第三产业提供部分固定资本投资;同时第二产业应该能为另外两个产业及自身所必需的不凝结在物质资料中的生产性劳动。而这种情况在现实生产中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在现实生产中存在的是扩大再生产。只有扩大再生产才能够提供人们的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和新增加人口的消费需要。那么在扩大再生产中就应该也是第一、第二、第三类协调性的出现增长,不能出现不协调而使经济出现不健康的增长进而引发经济危机。这样产生的不健康增长应该有如下几种:
第一,当第一产业所占有的资源过多时,有可能会由于没有相应的消费品与劳务(此处指没有凝结在物质资料中的生产劳动)与其交换,从而导致消费资料和劳务的缺乏,大量的生产资料生产部门因为找不到买主而破产,进而可能引发经济危机。
第二,当第二产业生产消费品过多,而第一产业没有相应的物质补偿,第三产业没有相应的劳务提供,根据价值规律,生产资料和劳务就会价格急剧上涨。这样就能会维持一段时间的经济虚假增长,但最终经济会因发展过于不平衡而陷入经济危机。
第三,当第三产业占用资源过多,相对于可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来讲,那么就出现劳动力的大量过剩,同时由于第一、第二产业资源量占有不足,所以就出现物质资料的相对不足。
第四,现在由于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很多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都使资源从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而由于大部分国家实行的都是市场经济,并且由于市场配置经济的自发性与滞后性,使得在经济发展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出现了不协调和市场配置失灵。同时由于投资人的不理性,更加剧了资源配置的不平衡、不协调。大部分西方国家主要出现的就是第三产业资源占用过多,产生资源配置不均衡,这也是西方发达国家产生大量失业人口的原因之一。而我国正处于大力发展经济的时期,第一、第二产业投入了大量的资源,而第三产业则资源配置不足,所以在有些地方就出现了第三产业等服务业就业不足,服务业发展不健全等情况。总之,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关于政治经济学方面的经典理论,现实情况下仍然也验证了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值得我们去细细研究。
参考文献:
[1]胡代光.注意当前对劳动价值论的几种“理论深化”.高校理论战线,2002(2)
[2]胡代光.如何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与现实,2001(2)
一、计量一般概念
“计量就是根据特定规则把数额分配给事物或事项”。计量是主体认识客体的过程,要完成这一过程,必须明确以下三个问题:
1.计量的对象(客体)。
2.计量的属性。世上的事项与事物是复杂的,一个事物也会呈现不同的属性,如物体的质量、体积、运动的速度等。计量的属性需要计量的尺度与规则。
3.计量的尺度与规则。对不同的属性要用不同的尺度与规则,如质量可以用天平来计量,相应的尺度(国际标准单位)千克。
计量水映了生产力水平,决定了人类对客体的需要程度,如人类对核能的需要不可能在核物理取得突破之前被满足。当然,人类对某一客体某一属性的强烈需要,对计量水平又有巨大影响。
二、会计计量的特点
作为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的财务会计,“会计计量是会计系统的核心职能”。会计计量的特点:
(一)会计计量的对象
“会计对象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每一个会计主体范围内,财务会计能够反映和控制的经济事物与经济行为,通常被称为价值运动或价值增值运动。”会计不是一种定性的手段,会计主要用于定量,仅仅指出会计对象,不便于量化。为了计量的方便,再将会计对象按照不同性质的基本构成加以分解,一般分为六类要素:资产、负债、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要素是价值运动或价值增值运动的载体或表现,实际上,一个主体单位时间(如一年)的价值增值可以表征其经济效益。什么是价值?目前,比较流行的观点有两种:
l.劳动价值论。由亚当斯密等古典经济学家创立,马克思推向科学与完善的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思想是:(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2)商品价值以交换价值为表现形式,在商品社会,即货币价值形式;(3)商品按照价值施行等价交换,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劳动价值论有以下特点:(1)价值是面向过去和现在的(劳动创造价值,没有劳动当然没有价值),价值量建立在客观交易的基础上,比较可靠;(2)无法解释价值之谜;(3)无法解释当今众多的创新金融工具的价值。
2.边际效用价值论。由新古典经济学派代表萨缪尔森(Samulson,B.A)继承和发展的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核心思想是:(1)效用(类似马克思的“使用价值”)是物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能力,效用和稀缺性构成价值的充分条件;(2)价值是人们对物品效用的主观心理评价,效用决定物品的价值;(3)边际效用(一定量某种物品中最后一单位物品所提供的效用)是衡量价值量的尺度;(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边际效用均等定律。边际效用价值论有以下特点:(1)价值不仅面向过去和现在,还面向未来。价值量建立在对效用的主观评价的基础上,可靠性差;(2)解释了价值之谜;(3)解释了创新金融工具的价值问题。
两论的共同问题在于:无法给出价值的具体量化模式,一般借用价格来表现价值。在非垄断条件下,交换价值近似地代表了双方对价值的共同认识,是主观心理评价的现实表现。
人们对计量对象尚未达成共识,这是会计计量的第一个显著的特点。
(二)会计计量的单位
会计计量单位主要是货币单位,货币本质上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其本身的价值也在不断变动。因此,货币单位至少存在两种形式:一是名义货币,即各国流通货币的法定单位;二是不变价值货币单位(一般购买力单位),是以一定时日的货币的价值为基础,将其他时日的名义货币单位调,整(用物价指数来测算)到该基础上,从而使不同时期的货币保持在不变价值的基础上。
作为计量单位的一个首要条件是“刚性”,如米、克等单位有严格的生成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讲,一般购买力单位是相对合适的,但这只在持续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才被采用。会计计量通常使用的是名义货币,并且假定其价值不变。通过跨国股权投资形成的国际企业集团中,不同国度的企业一般采用东道国的名义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同样假定名义货币币值不变。
会计计量单位的这种“柔性”,或者说这种假定的“刚性”,是会计计量的第二个显著的特点。
(三)会计计量的属性
1.会计计量属性。既然会计计量的对象是价值运动,而价值运动又是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那么是要计量会计要素的历史价值还是现在价值?由于价值往往是由交换价格代替,那么是要计量要素的现实交易价格还是潜在的交易价格?对会计计量属性一般从时间(过去、现在、未来)、流向(流入、流出、预计,两个方面考虑,合理的计量属性如下表所示。
过去现在未来
流入价格历史成本重置成本
流出价格现行市价
预计价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2.会计计量属性的分析
(1)价值理念、金融创新与会计计量属性。劳动价值论和边际效用价值论均末给出价值的具体计量模式,对用什么代替价值存在分歧。
劳动价值论强调交换(过去的)价值可以代替价值,所以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是恰当的,因为,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最客观。同时,劳动价值论又认为价值是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同时代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又不相同。所以,同一资产在不同时期的价值是不一样的。对已使用的资产其目前价值的计量,现行市价和重置成本计量属性是恰当的(往往要求有市场对应的参照物),这两种计量属性兼有客观的和主观的成份。至于是否有必要对资产重估则受制于许多因素,如成本效益原则、重要性原则等。从计量属性的时间角度,劳动价值论对应的计量属性是立足“过去、现在”的,不能突破到“未来”。
边际效用价值论强调效用(使用价值)代表价值,效用是主观评价,从计量的时间角度,它可以突破到“未来”,因而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计量属性对创新金融工具是可行的。对已使用的资产其目前的价值的计量,即使没有现实市场作参照也可以“主观评价”。但是,这些计量属性的客观性较差,不保证客观性,所追求的相关性会成为“空中楼阁”。
实际上,在“过去”的问题上,两论的观点基本相同,特别是不存在绝对垄断的竞争市场上,价格代表了交易双方对使用价值的共同认可,即交换价值就是使用价值(效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最大的特点是客观和“有据可查”,并且历史信息是预测未来信息的重要因素这一特点使这一计量属性很难退出历史舞台。在“现在”的问题上,劳动价值论仍然要求有相应的参照物,使价值重估“有据可查”,边际效用价值论则忽视这一点,强调“主观评价”,劳动价值论末涉及“未来”的价值计量。
(2)资本保持观念与会计计量属性。“财务资本保持观念(financialcapitalmaintenanceconcept)认为:资本是业主投入企业的货币或购买力,是企业净资产的代名词。因此,企业所要保持的资本,就应当是企业原有的净资产。
实体资本保持观念(physicalcapitalmaintenanceconcept)认为:资本是企业的实物生产能力或经营能力或取得这种能力所需的资源或资金,因此是企业生产能力或经营能力的代名词。所以,企业要保持的资本,也就是企业原有的生产能力或经营能力。“(曲晓辉,1991)。根据财务资本保持观念,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现行成本是可选择的计量属性,无论是以名义货币还是不变币值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将物价变动影响的一部分或全部处理为利得或损失的做法,所保持的资本还是业主原来投人的货币额,最多是其所形成的购买力。根据实体资本保持观念,重置成本、现行成本是可选择的计量属性。收益只能是当期实体资本的增量。对于物价变动的影响,只能处理为企业实物生产能力或经营能力或取得这些能力所需的资源或资金在计量上的变动,因而不能计入收益表,只能作为单独项目列示于资产负债表中的股东权益部分。
(3)信息技术与会计计量属性。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统计与预测技术的进步为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创造了条件。但这种预测从技术上讲,只能说明“是X的概率为Y”这样的问题,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从预测的主体讲,信息提供者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由于败德行为(MoralHazard)和逆向选择(AdverseSelection)的存在,数据预测的客观性难以确保。信息使用者期望有关未来的信息,并不意味期望着以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非定量化信息将更受关注。为此,使用者一般倾向于提供有关前瞻性的信息,由他们自己来作财务预测。Jenkins的报告验证了这一结果:“使用者并不主张以公允价值模式代替历史成本模式,其理由主要是出于保证财务信息的一贯性、可靠性和成本效益原则。不过,他们主张多种计量属性混合模型(Mixed—attributeModel)。
3.会计计量属性的共存。历史地看,一种经济(会计)理论有历史的局限性,新事物出现之后,无法解释而存在不足,如劳动价值论无法解释创新金融工具的价值。而新产生的理论(如边际效用价值论)尚不成熟,也无法解释所有的问题,并不能完全取代原有理论。于是,一种自然的选择就是:取长补短地兼容并处。至于如何选择计量属性则要视具体主体、具体要素项目具体分析之后才能确定,如对创新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应当是现值计量属性,所以多种计量属性共存是一种趋势,这是会计计量的第三个特点。
综上所述,现在学术界对会计计量的对象尚未达成共识;会计计量单位具有高度的“柔性”;会计计量属性具有多种共存的趋势。这三方面决定了会计计量是非常复杂的,对许多计量问题的处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注释:
①保尔·拉法格,1891,马集译,1973:《忆马克思》,辑于《回忆马克思恩格斯》,人民出版社,第7页。
②刘峰,1996:“财务会计的确认”“财务会计的计量”,辑于葛家谢主笔,1996:《市场经济下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第99一170页。
③YujiIjiri,1975:“TheoryofAccountingmeasurement”,asStudiesinAccountingResearchNo.10.P29,AAA
④葛家澍,1996:“会计的对象与要素”,辑于葛家澍主笔,1996:《市场经济下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第20一61页。
⑤价值之谜是指这样一种现象:使用价值很大的物品(如水)往往具有极小的交换价值;交换价值很大的物品(如钻石)往往具有极小的使用价值(胡寄窗,1989:《西方经济学史》立信会计出版社,第78、188页)。
⑥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某种物品的边际效用随被享用的该物品数量的不断增加而递减;边际效用均等定律是指,在物品供给有限和人的欲望无限的情况下,应尽可能使各种欲望被满足的程度相等,从而使各类被享用的物品的边际效用均等。此时,人能获得一定量收入下的最大总和的享乐。
一、关于商品价值的创造问题
该问题是近几年学术界研究、争论的热点。有的坚决维护只有活劳动才创造价值的传统观点,认为任何对此观点的怀疑和否定,都会直接导致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从而必不可免地导致对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的否定。有的则提出了不同于传统观点的新观点,这类新观点主要有:
(1)钱伯海、温志宏等人认为不只活劳动创造价值,物化劳动也创造价值,商品价值由活劳动与物化劳动共同创造,否定了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科技是生产力就不能成立,相对剩余价值包括超额剩余价值就无从得来,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就不存在,从而就等于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2)许成安等人认为非劳动的生产要素与劳动共同创造价值。不过,创造价值的到底有什么因素,彼此又各存己见。有的说是劳动、资本、土地三种生产要素,有的说是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四种生产要素,有的说不只这些生产要素,尚有科学、技术及知识,还有的说,不仅是各种生产要素,而且还有非生产要素、非经济因素。
(3)沈建新认为,只有创造性劳动才能创造价值,重复性劳动不创造价值,而只能转移价值。[1]
(4)笔者杨英法认为,劳动、资本、土地、管理及科学、技术、信息等都是劳动者用来创造价值的凭借,离开了劳动者,任何因素都不能独立创造价值,活劳动也不例外,故能够独立创造价值的只能是劳动者,劳动者是运用生产工具、科学、技术、信息等在特定土地上通过劳动来创造价值的。上述诸因素都不能独立创造价值。如若可在非独立、作为凭借的意义上被看作创造价值的因素,那就看其能否增加或改善商品的效用而使商品的交换力在弥补自身成本的基础上又有新的提高。由此观之,因劳动及生产工具、科学、技术、信息皆可增加或改善商品的效用,使商品的交换力在弥补自身成本的基础上又有新的提高,故它们都创造价值,而加工材料是商品价值增加的载体、对象,只能弥补自身的成本,故其不能创造价值,而只能转移价值。如服装厂职工制衣,严格来说,是服装厂职工创造了价值,宽而言之,我们也可以说服装职工的劳动创造了价值,还可以说服装厂职工所使用的工具、所掌握的科学技术及获得的相关信息创造了价值,但决不能说布、线、颜料这些加工材料创造了价值。以此衡量,则物化劳动与活劳动共同创造价值论、诸生产要素共同创造价值论,虽都有道理,但因把加工材料也当成刨造价值的因素,故也有不妥之处。
二、关于商品的价值及价格的决定问题
这是劳动价值论争论的核心问题,发表的相关文章极多。首先在商品的价值、价格的关系问题上存在争论。大多数学者都坚持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为价值的表现,围绕价值波动的传统观点,但晏智杰、王则柯等学者却认为没有必要运用价值这一概念,直接谈价格即可。
在商品的价值及价格的决定上,新的观点主要有三大类:
1、供求决定论。晏智杰、王则柯等人认为“价格机制的劳动决定论庞大复杂仍漏洞百出,供求决定论则简单扼要却普适有力”,[2]主张用供求决定论代替劳动决定论。
2、劳动价值论与供求价格论结合论。蔡继明、袁庆明、白连志、高翔、丁聪等持此类观点,认为劳动价值论与供求价格论各有长短,主张吸收二者之长而实现二者的融合。(1)蔡继明、白丽健建立了必要劳动i和必要劳动ⅱ共同决定价值论,认为商品价值不由必要劳动i和ⅱ任何一方单独决定,而由二者共同决定。[3] (2)袁庆明建立了价值供求价格论,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马歇尔的供求价格论都有科学价值,但都有理论上的不足或缺陷,应取二者之长来实现二者的融合,并提出了融合的图象描述方法,其要义是:价值 (或生产价格)始终是价格波动的基础和中心,但供求关系的作用也不可低估,是引起价格波动的重要原因。[4]
3、成本供求论。笔者杨英法认为,劳动价值一元论确有缺陷,但供求价格论虽对同类商品在不同供求关系中的价格变动颇具解释力,却对同样的供求状态下,如供求平衡状态下,不同商品之间的价格差异缺乏解释。此差异是因不同商品之间的社会生产成本 (注意:不是个别生产成本)的不同造成的,故商品价值由社会生产成本与供求关系共同决定,价格又因交易者交易能力、交易策略的不同而围绕价值波动。成本无需必有,矿山、荒地、自然生长的树木等非劳动产品的商品便无成本,但因人对其有需求,故也有价值。此时,商品的,价值、价格会因需求量的日益增长而随年月不断增加,永无止境,其高低与成本的关系已不太密切,而主要取决于人们的需求、购买力。
三、关于价值规律的内容和基本要求问题
传统政治经济学价值规律的内容和基本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按其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所谓等价交换就是指商品社会必要劳动耗费相等。只有当交换价值与社会必要劳动耗费相等时,才是等价交换。故工农业产品之间,贫国与富国之间往往存在不等价交换。近年来,对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商品交换的基本要求等问题,都提出了新的观点。问题的争论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商品交换是不是进行等价交换?二是怎样才算等价交换?绝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商品交换是进行等价交涣,但董明堂却认为等价交换只是偶然的奇遇,多数情况是需求收入价值大于供给成本,即使出现收入价值小于成本的情况,交换也是有利的,这可避免更多的亏损,换回的收入可转化成新的投资、生产经营成本。用成本交换的收入大于成本,交相利或交相益,是市场经济制度公平、高效率的奥妙之所在。[5]同样认为商品交换是进行等价交换,但蔡继明的等价交换涵义却与传统观点大不相同。蔡继明认为是由比较劳动耗费(通过公平交换被社会承认的单位产品的劳动耗费)所决定的比较价值(蔡又称广义价值)相等。比较价值相等时,“价值”(实为社会必要劳动耗费)在多数情况下并不相等。广义价值量与比较生产力成正比,而非传统观点所认为的价值量与生产力成反比。按照广义价值论,凡是根据比较成本或由平均比较利率决定的交换价值进行的交换都是等价交换,故工农业产品之间、贫国与富国之间的交换,尽管其社会必要劳动耗费不等,但只要不存在超经济的强制,也是等价交换。[6]
[参考文献]
[1]沈建新.知识价值论[m].学术月刊,1999,(2).
[2]王则柯 .价格机制:劳动价值一元论的困境[m].学术研究,1997,(8).
[3]蔡继明,白丽健.必要劳动ⅰ和必要劳动ⅱ共同决定的价值[m].学术月刊,1995,(9).
[4]袁庆明 .价值供求价格论——对劳动价值论与供求价格论的融合[m].社会科学辑刊,1997,(2).
[关键词] 使用价值 价值规律 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一个企业自身所具有的能够持续的比其他企业更有效的向消费者提供所需要的产品或服务,并且获得盈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能力。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的基础。劳动价值论中的商品二因素理论、劳动二重性的理论、价值规律、竞争理论等理论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结合劳动价值论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价值发现,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
一、价值发现
从马克思商品的二因素原理中得知,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且使用价值是社会使用价值,必须满足消费者的选择偏好,这样才可能顺利实现交换。价值发现即是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把握市场的需求,通过对消费者需求的调查,发现市场需要的产品,从而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获得利润最大化。价值发现可以从细分市场开始,发现市场中潜在需求或未被充分满足的需求,慎重选择自己的目标市场,发挥自己在资源、 区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生产在市场竞争中保持持续优势的产品,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价值创造
价值创造过程即价值生产过程。根据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企业在价值生产过程中降低商品的价值量,要以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个别劳动时间进行生产,以提高劳动生产力。在当代商品经济的市场环境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劳动生产力,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良好的企业治理结构。良好的企业治理结构是保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坚实后盾。良好的企业治理结构要求股东人,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等共同经营,权责利清晰,具有良好的监督、激励机制和决策机制等。
2.加强企业管理。加强企业管理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和完善企业文化;建立和完善企业文化,可以提高员工素质。企业的员工素质,是决定一个企业兴衰的重要因素。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使员工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从而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可以提高的业务素质,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节约生产时间,提高劳动生产力;可以有利于发挥全体员工的综合聪明才智及创造力,不仅加强了企业的凝聚力还从中得到很多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方法。二是加强资金运作管理。完善企业运作管理,对于完善企业责权利相一致的责任制度,减少资金的占用和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降低生产过程的成本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了生产过程的效率,以较少的成本取得较大的产出,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三是技术管理。在生产企业中,每一环节都离不开技术管理。例如材料质量管理,工序质量控制管理等。材料质量管理要求加强采购过程的管理;工序质量控制,要求在生产过程中,要定时、定量的按要求进行生产;通过企业的技术管理,使企业的业务流程可以像“接力赛”似的顺利完成,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3.加快科技创新。我国加入WTO后,为企业的科技创新带来了挑战和机遇。一方面面对全世界的企业竞争,我国企业不得不加快科学技术的创新;另一方面经济的全球化为企业提供了学习国外先进科技的机会。企业可以采取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的产学研结合,与其他大公司合作的方式来进行新科技的研究和创造;可以建立新型的跨国公司,通过与国外企业的协作,共享科研成果等方式来实现企业的科技创新。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使企业的个别劳动生产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生产时间,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4.重视人力资本的培育。人力资本分为一般人力资本和高级人力资本。在企业中,要着重培养高级人力资本,他们的劳动具有复杂劳动的特点,包含了知识、经验和创新内容,培育企业的高级人力资本对提高企业劳动生产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价值实现
根据劳动价值论中的竞争理论,这里的价值的实现过程主要是指商品形态变化中的“卖”。顺利实现“商品惊险的跳跃”,企业就可以迅速地回收资金,进入商品形态变化中的第二形态的变化――“买”,缩短资金周转时间,提高企业竞争力。
1.开拓国际市场。经济全球化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新的契机。使产品走出国门,对于宣传和推销本企业的产品有很好的作用。我国已经有一批开拓国际市场能力较强的企业,例如海尔、长虹、娃哈哈等。
2.利用先进的营销技术,建立企业营销网络。在网络经济条件下,积极发展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网络营销技术可以加快产品销售速度和资金回笼,拓宽本公司的营销网络。营销网络的建立可以提高产品在市场的占有率;提高产品在各区域市场的形象和知名度;同时可以收集各地区消费者的信息,为价值发现过程服务。营销网络一旦形成,就提高了该行业的进入壁垒,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获得高额利润。
综上所述,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提高企业劳动生产力以及顺利实现产品的交换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长期、不断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增强和保持竞争优势,保持长期价值最大化,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张维达:政治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姜国祥:核心竞争力[M].中国商业出版社,2004
[4]杨华辉:浅析企业核心竞争力[J].甘肃农业,2006.6
【关键词】劳动价值理论 创新 企业竞争力
一、劳动价值论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指导作用
(一)商品的使用价值理论与企业竞争力
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可知,商品生产者的竞争优势寓于商品的二因素及其矛盾运动之中。马克思指出,要生产商品,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为别人生产使用价值,即生产社会的使用价值。否则,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是没用的,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可见,生产商品的劳动要形成价值,带来经济效果和经济效益,企业就必须要生产出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企业的主要社会功能是生产商品出售给消费者。因此,企业必须设计出满足消费者所需的使用价值的产品。企业可以通过产品的低成本、低价格,也可以通过产品的差异性占有市场,获得超额利润,这两个方面构成了企业竞争力的两种基本形式,即低成本优势和差异性优势。
然而,低成本优势和差异性优势之间往往是存有矛盾的。企业为了创造具有差异性的商品,往往会增加成本,比如优质原材料成本、技术开发成本、高素质人力成本等。一般说来,只有当企业因增加产品的差异性,提高产品价格而获得的额外收益超过其相应增加的成本而有一定量的剩余时,或者增加的成本被产生的规模效应带来的额外收益冲减时,差异性才可能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质量是商品使用价值的基础,质量差异是商品最重要的差异。在不同市场经济环境下,针对不同收入、不同偏好的消费人群,企业应该采取不同的手段提高竞争力。
(二)劳动二重性理论与企业竞争力
从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可得知,人力资本也是企业竞争优势之一。人力资本体现在劳动者身上,通过资本的投资转化,表现为劳动者的素质、技术知识和工作能力。马克思指出,“劳动产品生下来的东西只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即不管以哪种形式进行的人类劳动力耗费的单纯凝结。这些物现在只是表示,在它们的生产上耗费了人类劳动力,积累了人类劳动。这些物,作为它们共有的这个社会实体的结晶,就是价值。” 显然,人力资本作为一种资本形式同其他资本一样构成了企业的资本。马克思还指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企业要获得超额利润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自己的劳动时间,使之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者作为人力资本的载体,他的目的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意识使人力资本在其从事的经济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人力资本是企业竞争力来源的最能动和基础因素,它对企业竞争力有着全面渗透和决定作用。
(三)竞争理论与企业竞争力
根据马克思的竞争理论,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竞争是一个创新与模仿的动态过程。创新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其主要表现为技术创新。在直接生产过程中,企业能够通过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生产时间并使之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或者生产具有差异性的产品,从而获得超额利润。
创新是使企业实现低成本优势和差异性优势或其结合优势的关键。创新不仅有利于企业降低商品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力,而且有利于企业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满足消费者差异化的需求。一方面,企业可以利用技术创新,升级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开发高效节约型的原材料,精简生产流程,完善物流系统等方式缩减生产成本,实现产品的低成本优势。另一方面,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概念创新,开发具有差异性优势的产品或服务,往往这种差异性优势将对产品定价具有控制力。
二、对如何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一)大力发展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是企业成长最有力、最主要的驱动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就我国企业的现状而言,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企业生存、发展和提高其综合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企业应该从组织结构、财务政策与监督、财务信息披露等方面完善经营管理,为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奠定基础,将创新元素注入到企业文化中。同时,建立和完善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标准,通过创新能力等级的测评,企业能够清楚地了解创新与管理水平的状况及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而为企业增强创新能力,不断改善管理水平及流程体系提供依据。
企业可以通过集中资源提高核心业务的创新竞争力。企业可以通过与外部其他企业签订合约,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专业化生产的厂商,以便在核心业务上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去研发和创新,使资源得到最大化的有效利用。另外,企业可以通过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联合共建实验室、共性技术研发和工程化平台等,拓宽企业技术创新的渠道,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效率。
(二)加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
人力资本是企业竞争力来源的最能动和基础因素,它对企业竞争力有着全面渗透和决定作用。企业竞争力的实质就是人力资源的竞争能力。因此,加强和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提升人力资源竞争力,是有效的持续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首先,企业应该加强人力资源的战略地位,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作用。完善公司组织架构,设置专职的人力资源部分。其次,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系统,增加人力资源管理的技术武器和分析工具,从而增强选人、用人、育人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加强培训与开发工作,增强人力资源的发展后劲。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关键词:劳动价值 制度价值 本质 辩证关系
中图分类号:F01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0-026-03
科技发展史清晰地展现了经济社会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是导致生产关系变革的主要原因。从制度经济学视角看,经济社会的生产关系属于制度因素,时间序列的社会制度因素(或者叫制度因素的发展程度)是导致经济社会生产实践活动变革的内生变量。社会经济制度的存续性(或称生命力)与社会全体居民推选出的制度管理与监督执行机构的执行者(政府公务员)执政水平紧密关联。这是关于国家职能的真正要义所在。因此,劳动价值与制度价值之间存在必然的关联性,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把握经济社会运行规律并解决市场失灵问题,至关重要。
一、劳动价值论的本质
深入研究中西方经济思想史可以发现,劳动价值论本质是关于经济社会财富总量增加,商品生产、流通、交换及其分配的社会经济历史理论。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了劳动的内涵与外延在不断地丰富与拓展,因此,单纯地把劳动这一概念置于历史范畴,把价值这一概念置于商品经济的范畴去解析,都不能客观全面地诠释劳动价值。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一切商品交易活动都是以国家垄断发行的法定货币为媒介与结算工具,这其实是一种市场经济活动的制度规则。为什么要制定这种制度规则?原因就在于劳动价值与制度价值二者之间存在必然的逻辑关联性。
1.重商主义与重农主义时期的价值论。人类认知能力的局限性导致了重商主义与重农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局限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重商主义把贵金属视为社会财富的唯一财富形式,把贵金属货币积累等同于财富增加,把贸易顺差与金银等贵金属的流入作为政府政策目标的唯一价值取向。早期重农主义者在自然秩序的基础上,推理出特定历史阶段人类社会经济规律同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进而推理出了“人身自由和私有财产”是自然秩序所规定的人类的基本权利。于是后期重农主义学派在边沁的“利己主义”哲学价值观的基础上,通过论证遵循人类社会经济规律的理性经济人的经济行为,能够实现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统一,最终引伸出“经济自由主义”。但是,它却忽视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不一致时政府制度协调的作用――制度价值。
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时期的劳动价值论。在西方经济思想史中,一个被现代主流经济学理论与实践届普遍接受的观点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论由威廉・配第创立,到亚当・斯密集大成,最终又由大卫・李嘉图解体。原因在于所有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者,在研究讨论“劳动价值论”时,都没有严格遵循劳动价值论是关于经济社会财富总量增加,商品生产、流通、交换及分配的社会经济历史理论逻辑路径。因此,都不能严格遵循一般逻辑构图“劳动价值价格”:旨在确立生成规定上的对象运动的连续性假说。
虽然马克思以他创立的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石,系统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及其市场经济活动,并且明确指出了劳动是一个历史范畴,价值是一个商品经济范畴;但是,马克思在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在矛盾后,与大卫・李嘉图在发现“两个不对等”矛盾后一样,都没有继续朝着制度经济学的逻辑路径去架构理论体系,没有把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国家职能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抽象、概括、上升为“制度价值”这一制度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因此,从现代主流经济学理论视角看,重商主义与重农主义、英国前马克思古典经济学等理论因其所处历史时代的认知能力和阶级立场的局限性,都存在理论上的短视。
二、制度价值概论
1.制度价值内涵。制度价值论(institution theory of value)的本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法国重农学派的自然秩序观。由于经济社会与农业生产的自然界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一样,它同样存在着人为秩序:这种人为秩序表现为经济社会的各种政治、经济制度和法律法规。在任何经济社会,经济主体的生产实践活动都必须遵循人为秩序与自然秩序的辩证统一关系,即经济规律;否则,就会违背经济规律,并遭受经济规律的惩罚。国家的政府职能管理部门有必要据此制定、颁布一套科学的经济制度,一切经济活动主体都必须遵守这一经济制度。这样经济社会整体就能免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最终实现社会整体经济价值的最大化。
国内学者徐晋(2014)首次明确界定了制度价值论内涵。他指出制度是价值的源泉,劳动是价值的手段。制度价值论是劳动价值论的逻辑前提,制度价值决定劳动价值。制度的重要功能之一,是社会价值空间的构建。制度确定商品交易规则,赋予商品交换机制,创造稀缺序列和稀缺范式。因此,制度价值论是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本源与核心内容。
2.货币发行权垄断与制度价值衍生。随着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兴起,科学技术的扩散效应使得全球经济社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由此导致了商品交易种类、数量剧增;显然,贵金属(黄金与白银)货币的供应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商品交易数量的要求。于是,以贵金属货币作为交易工具的交易规则就必须改写。随着人类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最终找到了其替代品:纸币。只要在国家法制前提下制定一套严密的制度规则,由社会全体成员认可的、经济社会最权威的国家货币管理机构――中央银行来管理印制发行纸币,就可以真正解决以往经济生活中的两大难题“等量资本不能获得等量利润、等量劳动不能获得等量价值”。但是,货币发行权由国家垄断后,在如何有效监督的问题上却出现了另一难题:国家在营运部分公共资本(包括国有资本与集体资本)时,如何保证其管理执行者不徇私利?因为纸币发行与银行信贷资本扩张过程中都会产生铸币税与类铸币税的问题,这实际上就会涉及到货币价值尺度的恒定问题,于是最初的经济社会的制度价值由此而生。如果说贵金属货币年代,一国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的职能只是体现在监督贵金属铸造时的纯度与重量上,制度价值还不那么明显。那么纸币产生后,在信用经济条件下的市场经济社会中,制度价值就十分凸显,并由此进入人类经济生活的视野中,它与市场经济活动如影随形。
3.完全的私人资本所有权制度与制度价值理论缺失。要解决社会经济运行中的“等量资本不能获得等量利润、等量劳动不能获得等量价值”这两大矛盾,并且架构的经济理论能够指导社会生产实践,就必须合理扬弃古典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论,采用一套全新的逻辑分析方法,重构经济理论体系。仔细分析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假设前提与逻辑路径,可以发现,他深刻意识到了大卫・李嘉图指出的的两大矛盾。他发现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所有权制度――资本主义社会中机械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形式的矛盾,以及由此导致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行中其他种种矛盾的表现形式。因此,马克思力图创立了一种全新的经济理论,用它解决大卫・李嘉图提出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行中“等量资本不能获得等量利润和等量劳动不能获得等量价值”(学界称其为“两个不对等”)的两大矛盾。在对“两个不对等”的矛盾分析中,他指出,虽然社会的绝大多数劳动者――无产阶级有表象上的人身自由,但是资本主义社会中机械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形式即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生产资料私有制,以及最终金融寡头的出现,形成了实质意义上完全的私人资本所有权制度。由此导致资本主义国家的真正职能与执政党最初的良好治国理政纲领不可能实施,并且开始异化:上层建筑被少数资本所有权利益集团控制,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政府不能公平、公正地履行其法律职责与义务――公平、合理地分配全社会专业化分工体系下的劳动成果。据此,马克思指出,只有改变资本主义完全的私人资本所有权制度,才能实现“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等量劳动获得等量价值”。
4.制度价值理论萌芽与资本主义社会上层建筑变革。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路径上看,古典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论,因“两个不对等”矛盾在大卫・李嘉图那里解体;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未来资本主义经济社会能否顺利发展进行论证时,指出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在于其基本经济制度:完全的私人资本所有权制度。如果要解决李嘉图指出的“两个不对等”矛盾和马克思指出的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基本矛盾,就必须对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产权制度体系进行彻底的变革或革命。从国外早期关于制度价值论的文献看,大卫・李嘉图与马克思两人的上述观点,实质上表明了制度价值论在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解体之时就已经开始萌芽。
新古典经济学对以劳动与资本这两类主要生产要素架构的古典经济学理论不能从动态的制度价值理论结构上进行创新。因此,在早期新古典经济学经典教科书――马歇尔(1890)的《经济学原理》中,制度价值只是零散地见于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等文献中,并且没有体现制度价值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架构中的应有地位。在1936年凯恩斯《通论》问世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因为制度价值的重要性未被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各类经济主体充分认知并达成共识,于是经济社会的制度价值对各类经济主体的行为约束不力;所以,市场经济运行中才会出现市场失灵的不良现象。
诚然,从本质上看,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税收、财政预算支出、适量公有资本(包括国家所有与集体所有)、公私混合资本营运就是对完全的私人资本所有权演化出的收益权、处置权(包括分配权)的调适。只要法制健全、监督到位,市场经济社会就可以较好地解决公平、合理分配全社会专业化分工体系下的劳动成果这一关乎民生、民权、民主的首要问题。从这一逻辑轨迹推断:大卫・李嘉图与马克思二者是一致的,都主张对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中完全的私人资本产权制度进行革命,只是马克思比大卫・李嘉图更加旗帜鲜明,更加立场坚定。
三、劳动价值与制度价值的辩证关系
1.制度确定商品交易规则,赋予商品交换机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完全的私人资本所有权制度及其资本收益权、资本处置权(分配权),在政府金融财税、收入分配制度价值监管无效时,特别是企业工资协商制度(法律制度)监管无效时,科技进步导致的社会分工体系下,劳动者共同劳动所形成的劳动产品在市场成功交换后,以货币计量值表示的企业产品的销售收入,在扣除生产成本与政府税收后的净利润(严格意义上的剩余价值)在雇主与雇员(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分配自然就不可能实现公平。这时等量劳动就当然不可能获得等量价值(劳动报酬即工资)。这具体表现在同一工人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中不同行业的不同企业工作时(社会分工),获得的工资不同,同一企业不同工作岗位(企业内分工)不同工人的工资不同。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货币超量发行、信贷资本无限扩张、股票市场大股东高价套现的金融制度会使经济过于“繁荣”。如果政府宏观财政金融制度监管无效,就必定会导致经济社会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导致货币贬值,货币贬值会导致经济社会的货币价值尺度发生改变,这实质上在无形中改变着市场经济活动的制度规则。从数理上可以严格证明:货币贬值,价值尺度发生改变时,对于不同的经济主体,其经济效应不同,从而等量资本就自然不可能获得等量利润。
同时,由古典的货币数量论公式k×y=v×p×m可以推知,它最终必定会改变劳动产品的名义市场价值量。在这种“内生的货币机制”中,政府凭借其货币发行垄断权、商业银行凭借其货币特许经营权、政府专营的国有资本企业凭借其与商业银行之间凸显的利益相关者优势可以悄然获得“铸币税财政收入与亚铸币税信贷资本利息收入”。这些制度价值实际上已经在全面、深入地影响着经济社会以货币计量的劳动价值与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劳动价值论不能解决的“两个不对等”矛盾,在制度价值论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2.制度价值决定劳动价值。从国家的起源与职能看,代表经济社会全体居民利益的政府只有通过税收、财政预算支出、适量公有资本(全社会居民共同或公共所有资本)的运营来不断调节全社会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努力实现公平、合理地分配全社会专业化分工体系下的劳动成果,国家的职能才能真正得以实现。据此,可以认为制度价值最终主要体现在市场经济社会的金融财税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对GDP与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影响上。
再仔细考量凯恩斯(1936)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的政府必须对市场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的政策主张:非挤出效应的扩张性财政与货币政策可以增加就业,进而增加国民收入与增加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最终必然增加经济社会的有效需求,这就可以使经济社会走出萧条,迈向复苏;反之,就可以抑制经济过热。这正是制度价值之所在!可以说,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界,凯恩斯是自大卫・李嘉图、马克思之后,从宏观视角论述经济社会的制度价值的第一人,正是由于凯恩斯主义和后凯恩斯主义在理论与实践界对制度价值的不断强化,才使得人类可以自如地应对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
综上所述,劳动价值与制度价值之间存在内在的逻辑关联性,二者密不可分。
(基金项目:课题立项编号:YKJ-2014-3-10,广东省教育厅重点项目;GDJY-2014-D-a001,广东教育科学研究院重点项目。)
参考文献:
[1] 马良.斯密、李嘉图与马克思关于劳动价值论观点的比较[J]经济研究导刊,2008(1)
[2] 薛立国.关于劳动价值论的比较――基于斯密、李嘉图、马克思劳动价值论[J].商业经济,2015
[3] 汤在新.价值论的革命变革――从斯密、李嘉图到马克思[J].经济评论,2005
[4] 陈振羽.如何理解马克思对斯密价值论的评述[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
[5] 徐德云.关于劳动价值论的几点认识[J].财贸研究.2002
[6] 王强.劳动价值论论战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2009
[7] 汪思远.《资本论》与社会主义经济专题研究――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及其现实意义[J].经营管理者,2009
[8] 邓承月.亚当・斯密与大卫・李嘉图价值学说之比较[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95
[9] 阮仁慧.重农学派在农业为基础思想方面给我们的启示――学习马克思对重农学派的评价,经济研究,1980
[10] 汪斌,董S.从古典到新兴古典经济学的专业化分工理论与当代产业集群演进[J]学术月刊,2005(2)29-36
(作者单位:广东科技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