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程安全形势分析范文

工程安全形势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程安全形势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程安全形势分析

第1篇:工程安全形势分析范文

【关键词】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管理;模式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家,农业的发展决定着国民经济发展的水平,农村问题也一直是国家重视的问题,尤其是近年来,“三农”政策的提出,使得农业、农村、农民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作为国家大力建设的基础设施,不仅可以改善农民生活饮水质量,还可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一项利民便民的政策。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运行模式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只有深刻认识这些问题才能提高建设水平,为农村、农民、农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1. 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对工程管理认识不足

在安全饮水工程中,对工程建设的长效管理认识不足。长效管理即指合理规划工程建设使工程发挥长远的效益,在这一方面,工作人员缺乏正确的意识。没有科学合理的思想认识的指导,工程实施过程将会出现诸多问题,大部分工作人员表面很重视工程建设,实际操作过程中却进程缓慢,即使出现问题也不去思考解决措施。

1.2宣传工作不到位

对安全饮水的宣传力度不够,使得群众基础薄弱,群众参与意识低,对安全饮水认识不足,进而导致支持项目建设的积极性不高。有些地区群众错将安全的饮用水等同于看上去清洁、干净的水,甚至有些地区群众认为自来水不如井水和泉水好喝,导致自来水建设工程无用武之地,自来水供大于求。除此之外,在水价制定过程中,未充分参考群众意见,群众的参与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群众参与意识不高。由于群众对水费制定过程不甚了解,导致水价分歧,既不利于后期项目建设完成后的水费收缴,也未能体现国家政策的民主性与公平性。

1.3管理机构职责不明确

在安全饮水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各地区均设立了以水利部门为主,其他部门包括审计、财政、卫生等部门为辅的管理模式。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这种模式虽然有利于凝聚各方力量,加快工程建设,但也容易出现多部门共同管理的情况。一旦工程出现问题,各部门的交叉职能便会阻碍问题的解决,延缓工程进度。目前,依据国家相关条例,农村安全供水工程的建设管理一律由当地水利部门统一负责,但实际情况却是,由于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规模较小,单位制水成本又普遍较高,当地水利部门无法独立组织高水平的工程建设管理小组,只能退而求其次,委托给企业管理。而规模较大的工程建设由于资金投入较多,牵涉各方面问题较多,往往有特定部门单独管理。由以上分析可知,在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的机构、职责不清晰现象。

1.4运行管理资金短缺

虽然安全饮水工程属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农村人畜安全饮水问题关系重大,但仍然存在资金短缺的现象。众所周知,一项工程不仅在建设之初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以完成工程建设,在建设完成后,仍然需要资金来运转项目。饮水安全工程也不例外,建后的资金投入是保障工程能够合理运行的重要基础。但有大量村级供水工程收入较低,而运行成本较高,导致入不敷出,财政赤字,收支难以平衡,仅仅依靠收取水费远不足以解决工程运行所需费用。

1.5管理制度不健全

经过调查研究发现,不论是在当地政府水利管理部门还是在工程项目的具体建设过程中,都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尤其是在供水工程的管理维护人员的使用方面,问题颇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管理知识和技能不过关,不能较好的完成工程设备的日常管理维护工作,也不能达到安全饮水的要求。特别是在农村的大多数分散供水工程中,管理人员专业素养较低,缺乏系统完善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技巧,即使设备出现运行问题,也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在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方面存在较严重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现象,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亟待加强。

1.6水质安全管理不足

水质安全关系着农村人畜的健康状况,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但不少早期建设项目,由于技术原因,未安装水源净化设备,在对塘水、河水等水源进行简单沉淀、过滤之后便进入居民日常生活,这类水质安全隐患较大。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工程因为资金投入不足、人民生活习惯的约束等,尚未安装消毒净化设备或安装了但使用频率较低。在农村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水质监测工作不到位,在农村分散的供水过程中,实现定时、定点的水源监测相当困难。另外,出现突况时,也不能及时增加监测次数。农村生活环境较为复杂,饮用水来源广,且容易遭受生活垃圾、农田农药、污水排放等的影响,增加了水质监测工作的难度。

2. 安全饮水工程管理模式的建议

2.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各地政府应该把握好国家加大农村基础项目建设的有利契机,利用好国家大力投资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大好时机,发挥各部门优势,调动各方面力量,争取安全饮水项目建设资金。相关部门可以建立政府投资和企业融资合作的模式,多方面筹集建设资金,增加工程建设规模,改善工程建设设备。地方全力支持工程项目建设,以政府投资为引导,吸引社会资金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项目建设,以多种方式筹集资金,保证项目建设和项目运行管理资金的全面到位,合理利用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

2.2 完善饮水工程管理机制

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摸索和总结安全饮水工程的管理模式经验,以提高管理水平。在管理中,要尽量避免出现“重建轻管”情况的出现,确保工程管理归属问题,真正达到项目建设服务群众的目标。在已经建设的饮水工程运行管理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对管理情况分析可知,水利部门统一规划建设管理,做好设备维护检查,提高工程效益,因此,工程建设所有权统一归属水利局,项目管理依靠水管站,完善水源监测设施以及安全保护措施,建立健全各项管理机制,理顺产权归属问题,加强管理人员技术培训,提高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以适应不断发展管理工作需求。

2.3 健全管理组织机构

当地政府可以组织专门的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小组,设立管理项目部门,选配专门人员统一规划、管理安全饮水工作,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管理。同时,在农村分散的供水工程中成立水质管理站,专门负责当地的饮水运行管理,使安全监测落到实处。

2.4落实水价水费收缴工作

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包括水利部门、物价局等部门,对当地水价调查取证,确定合理的水价标准,坚决取缔不合理收费情况,规范水费收缴行为。依据各地实际情况的不同,水费也会相应不同,由此将水价固定在一个合理区间内,有相关部门统一管理,统一收费,统一维护设备运行。实行听证会制度和公示制度,使农民了解水价确定过程,减少农民顾虑。

2.5加大安全饮水宣传力度

要在日常生活中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安全饮水的重要性,使农民牢固树立安全饮水、节约用水的意识,不断提高工程效益,广泛宣传,推动工程管理模式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3. 结语

农村饮水的安全关系到农民生活质量、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断完善这一利民、惠民的政策,不仅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还可以更好的响应国家“三农”建设的要求,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李明晓.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J].节水灌溉,2013,7(24}:45-52.

第2篇:工程安全形势分析范文

钱七虎院士在中国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管理进展、挑战及对策中指出隧道工程建设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方向,包括开展基于大数据技术的TBM/盾构施工的分析与控制研究,以及数字隧道向智慧隧道的发展,提出智慧隧道“智”体现四个方面:透彻感知、全面互联、深度整合、智能服务。    

岩土工程施工工序复杂、工种繁多,施工事故不仅与设计、操控有关,还与地层、地下水、环境等因素相联系,造成很多事故机理难以完全摸清,且在风险评估过程中,由于人类本身经验的相对缺乏、风险评估的时间不充裕,或者风险管理实施者主观的不确定性等原因,可能造成风险因素识别不全面、风险评估可参考性不强、风险对策不合理等后果,从而使得风险管理达不到其原定的目标,甚至失效。为了充分、有效地利用人类以前的风险评估经验,吸取以往的事故教训,神经网络、(BR( (ase-Based  Reasoning,案例推理)、RBR( Rule-Based Reasoning,规则推理)等智能化分析工具应用于岩土工程施工安全评估能够很好地解决风险评估过程中时间、经验不足的问题。    

华中科技大学的刘博基于案例(((BR)和基于规则((RBR)混合模式设计地铁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库的结构化模型,其搜集了国内外(国内为主)71个地铁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典型案例的表示形式、内容特征及统计规律,并通过对特征的相似性、案例库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分析,论证历史案例重用的可行性。叶婷婷等将案例推理的原则应用到构建集成情境的地铁施工安全动态辨识知识库中,运用案例推理和专家识别的方法构建知识库的主要运转方式,分别运用案例推理、专家识别实现知识库自动识别器、人机识别器的运转,并通过双方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实现知识库运转。李兴高针对泥饼等盾构掘进中典型事故,基于典型事故掘进参数数据,利用BP神经网络实现故障识别和分析,对于泥饼故障,文献选用了扭矩、推力、推进速度、闸门压力、出土温度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指标,以事故发生与否作为输出指标。    

林鹏研发了一种在混凝土坝区为工人提供安全保护和各种服务的实时隧道定位系统,基于该系统,实现在线、实时跟踪、智能识别功能,还具有工人紧急呼叫、跟踪历史和位置查询等功能,现场应用表明,该算法可靠、准确(3-5米精度),可提供实时定位服务。

第3篇:工程安全形势分析范文

关键词:成都中小微企业 人工神经网络 预测

1、人工神经网络

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应用类似于大脑神经突触联接的结构进行信息处理的数学模型。在工程与学术界也常直接简称为神经网络或类神经网络。神经网络是一种运算模型,由大量的节点(或称神经元)和之间相互联接构成。每个节点代表一种特定的输出函数,称为激励函数(activation function)。每两个节点间的连接都代表一个对于通过该连接信号的加权值,称之为权重,这相当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记忆。网络的输出则依网络的连接方式,权重值和激励函数的不同而不同。而网络自身通常都是对自然界某种算法或者函数的逼近,也可能是对一种逻辑策略的表达。

2、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的构建

在运用ANN预测模型预测这两个指标时,我们采取下面的预测步骤:

(1)首先将1-6月份的数据标准化,及转化为0-1之间的标准化数据;

(2)我们将输入设为1月份、2月份、3月份、4月份的数据,输出设为5月份的数据;

(3)在matlab中调用newff函数,建立一个5个输入节点、10个隐含层节点、一个输出节点的BP神经网络,隐含层和输出层转移函数分别采用tansig(tansig(n) = 2/(1+exp(-2*n))-1)和purelin(y=x),训练函数选择贝叶斯正则化算法trainbr,得到网络仿真数据;

(4)通过得到的网络仿真数据与实际的数据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该预测模型的精度很高。从而我们可以利用该预测模型预测未来月份的数据,作为决策者进行决策的依据。

3、分圈层企业运行态势预测模型

3.1一圈层企业运行态势预测模型

一圈层主要包括成华区、高新区、金牛区、锦江区、青羊区和武侯区。

我们按照上述步骤,得到最终的预测值,如表1所示,可见,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相差并不大,误差为0.099933%。

表1运行监测指标按圈层(一圈层)ANN预测模型实际值与预测值对比表

3.2二圈层企业运行态势预警模型

二圈层主要包括龙泉、郫县、青白江、双流、温江和新都。

我们按照上述步骤,得到最终的预测值,如表2所示,可见,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相差并不大,误差为0.09995%。

表2运行监测指标按圈层(二圈层)ANN预测模型实际值与预测值对比表

3.3三圈层企业运行态势预警模型

三圈层包括崇州、大邑、都江堰、金堂、蒲江、邛崃和新津。

我们按照上述步骤,得到最终的预测值,如表3所示,可见,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相差并不大,误差为0.1%。

表3 运行监测指标按圈层(三圈层)ANN预测模型实际值与预测值对比表

4、结束语

运行监测指数和信心指数能很好的反映成都市中小企业的发展运营情况,本报告运用人工神经网络这种高精度的预测方法,对这两种指数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精确,经济意义显著。能很好预测未来月份的中小企业的指标值,从而为决策者的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依据。

参考文献:

[1]张乃尧,阎平凡.神经网络与模糊控制[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第4篇:工程安全形势分析范文

关键词:冬季安全生产安全形势 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前言:作为燃气企业,适至年尾岁首、任务多、工作重,寒冬腊月操作施工困难,也是各类安全事故事件多发的高风险期,燃气企业如何预控各类事故事件的发生,确保冬季安全供气、安全运行显得尤为重要,在此就燃气行业如何做好冬季安全生产保障谈谈个人看法,下面以某燃气企业为例:

2、内外部安全形势分析

2.1、该燃气企业冬季最近历史事故:

从上述统计数据分析在进入年末岁首的5个月内管网事故占事故总量的60%,户内事故占30%,两项事故占事故的90%。从事故的时间分布来看管网事故没有明显好转,户内事故从11年以来事故明显下降。

2.2、生产运营存在的问题:

2.2.1、客户方面

a、用户安全意识淡薄,存在私接私改现象,针对燃气公司提出的隐患拒绝整改,致使隐患长期存在,户内隐患的存在会出现泄漏爆燃。

b、冬季户内封闭较严、通风不畅易出现爆燃事故。

c、存在私接取暖易出现泄漏爆燃事故。

d、胶管变硬易脱落易出现泄漏爆燃事故。

2.2.2、管网及运营方面

a、管网长度较长,政府在市政施工方面监管不力,施工前不召开协调会导至管网监控困难,施工单位法律意识淡薄,对管线保护不力,时有野蛮施工现象,易造成管网被挖破事故。

b、管网占压还存在,易处出现地面沉降至管道泄漏,冬季封闭严更易出事故。

c、铸铁管、管网老化易发生断裂、锈透、松动漏气。

2.2.3、工程施工方面

a承包商较多人员复杂,人员操作能力及素质不一。

b施工任务多,区域广,年末赶工程急于放假过年易出现误操作,在工程管理上增加了难度。

c竣工资料和图纸不规范,对后期管网运营带来隐患。

2.2.4场站运营方面

a、巡查作弊不按时或不到现场异常情况不能及时发现。

b、操作失误出现人身伤害。

c、检查防范不到位易出现异常情况不能及时发现。

d、赶任务违章操作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发生。

2.2.5应急管理方面

企业应急设备、应急物资配备不足,抢险车辆不能有效使用,抢险人员实际应急能力不足。

3、冬季外界客观环境影响分析:

3.1、进入冬季天寒地冬野外环境恶劣野外工作操作不便易出现误操作,雨雪天气交通运输存在较大的意外风险;

3.2、进入冬季临近春节各施工单位为保障在春节前完成都要赶进度,施工任务重。易发生违规操作、不按程序执行减少工作环节的情况,对管网保护、施工安全、施工质量有风险。

3.3、进入冬季临近春节施工人员急于回家工作易分散精力,本来冬季操作不便因此存在误操作造成事故的风险。

3.4、冬季雨雪天气多,路面容易结冰,特别是山区路段更是车辆事故高发区,由于天气气温下降,造成主车与挂车连接气管僵化变脆,容易折断失去制动力、轮胎变硬,刹车距离加长存在发生意外事故的风险。

3.5、冬季户内封闭较严、通风不畅,因采暖的需要存在私接取暖,胶管变硬易脱落这些情况易出现泄漏爆燃事故。

3.6、冬季历年都是供气的高峰,在此季节所有设备、设施都存在满负荷运转,容易造成设备事故。

4、如何做好冬季安全生产保障安全措施:

4.1户安全管理:

用户安全管理应围绕安全宣传、入户(工商户)安检、隐患管理、应急处理做好工作,创新形式,力求实效。对长期无人户、地下或半封闭空间用户、已发现隐患的用户进行重点检查整改。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对用户进行“分级管理”,强化宣传、安检、治理、应急四联动保障户内燃气安全。对企业无能力整改的隐患以报告的形式上报政府相关部门。

4.2管网设施:

燃气管网设施安全保护应围绕巡线及监护、标牌标识完善、大型机械源头管理、技术防范措施。与水、电、暖、通讯等有关单位协作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做好应急装备的维护保养、完善应急物资和材料;加强与政府部门沟通联系争取政府的支持,做好媒体宣传工作。

4.3场站管理:

门站储备站要严格执行进出站管理规定,对进站人员做好记录。按要求定期巡查、维护设备并认真填写记录,发现异常情况要认真分析及时上报。

CNG加气站、LNG加注站要严格落实安全操作规程,认真做好充装、卸车检查,槽车落实放车档、三角木、警示牌、收钥匙等安全措施。

4.4施工安全管理:

严格执行工程施工、竣工验收、置换通气制度流程,严禁违规试压、验收、置换通气,把好施工安全管理“六个关键管控点”:1.合同与资质:合同需明确相关方安全职责;施工方、监理方及人员具有相关资质证书或资格认证,从源头把好第一关。2.设计与变更:严格设计流程、变更手续,杜绝个别领导、项目经理、现场管理等人员擅自更改、临时变更等现象,把好图纸设计、变更关。3.工程托管:工程因客观原因不能继续进行时,在施工队离开现场前,企业工程管理部门应制定临时委托管理办法,防止埋下安全隐患,把好托管交接、管理关。4.验收置换通气:严格常规工程竣工验收、置换通气、带气作业流程,确认管网设施资料的完整性,确认管道吹扫、强度、气密性试验的准确性,把好资料交接和置换方案审批关。5.带气、动火作业:严格中低压管网改造、用户维修等带气、动火作业审批手续,把好带气、动火作业审批关。6.场站施工与验收:严格非常规项目的工程建设,发挥第三方监理作用。

4.5车辆安全管理

坚决杜绝无证驾驶、超速行驶、疲劳驾驶、带病行车等现象,保证行车安全;非工作急需尽量不安排长途行驶和夜间12点至凌晨5点期间行驶。

节假日期间更应严格车辆的安全管理,执行派车审批制度,加强驾驶员的安全意识教育,杜绝违章、违纪驾驶。

第5篇:工程安全形势分析范文

一、基本情况

二、履职情况

2、切实做好春运安全管理和冬季应急保障工作。2011年的春运工作时间早、客流量大,按照“安全、有序、畅通、文明”的目标,我局立足于准备工作抓“早”,节日安全工作抓“细”,维稳安保工作抓“实”。

一是抓“早”。我局在1月10日就召开了系统春运工作动员会,并成立了以我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对春运各项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动员,明确了局属各单位的职责和任务,提出了“以人为本,确保安全”的总体要求。各单位开展了气象预测和客流预测,组织了道路、水路安全隐患的排查,完善了应急预案,储备了应急物资,组建了应急抢修队伍,根据春运工作实际,合理调整优化线路,为旅客出行提供保障。

二是抓“细”。领导小组分八个安全检查组,由局领导带队,对局属各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地毯式的检查。

三是抓“实”。春节期间,我带领公管处、运管处领导到车站检查和指导工作。另外,针对春运期间发生的行车安全事故,及时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召开了行车安全形势分析会,对事故原因进行剖析,并将事故在系统内进行通报。为应对冬季雨雪冰冻恶劣天气,提高应急保障能力,确保春运工作和节日期间安全平稳,我们及时调整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合理配备应急保障队伍,充分准备各种应急保障设备、物质。

4、扎实做好基础性工作,广泛开展监督检查、隐患排查与整治工作。为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和《省安全生产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完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加大安全投入,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强化现场安全管理,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和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运管处积极加强行业管理,及时将相关文件精神传达到辖区各企业,并提出具体要去,组织开展客运和危化品企业从业人员教育培训;系统两家客运企业和出租车企业,充分运用各种有效形式,大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长运公司向参与春运的驾驶员致公开信。完善DIMS超速考核标准和流程,强化DIMS三级监控工作,对超速车辆实施告诫、整改、帮教、考核四到位。同时根据天气变化,每天用短信及时提醒驾驶员注意行车安全,利用“企信通”平台向驾驶员发送通知,及时启动《安全行车管理预警制》,做好安全行车的预警、告示和提醒,最大限度地确保车辆运行。公管处和系统各工程指挥部按照部署要求,认真抓好工作落实。公管处注重加强路政管理和养护人员的教育,加大巡查力度,认真排查治理各种隐患,确保辖区管理平安畅通;系统各工程指挥部积极推进平安综治双月宣传活动进工地,在系统各在建工程项目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确保施工安全,并按照上级部署要求不,开展交通在建工程项目安全生产大检查。系统各单位充分利用《消防安全百日攻坚大行动》契机,大力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检查,邀请消防“六进”中心教官,进行消防讲座,组织开展消防演练和全面消防安全检查,配备更换完善各种消防基础设施。港航处注重加强水运企业的行业管理,将相关要求传达到辖区各水运企业,要求企业落实到每个从业人员,并积极组织开展对企业、港口码头、船闸、湘湖景区以及船户的检查,加大巡查力度。

三、存在问题

1、事故次数多,死亡人数多,安全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

第6篇:工程安全形势分析范文

一、住建领域安全生产总体态势

住建领域涉及两大重点行业的安全生产,即建筑行业、市政行业。1-12月,两大行业实现了零责任事故、零死亡,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二、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组织机构的制度建设:成立以我为组长、局党组成员为副组长、各股室及二级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体系:即安全生产形势分析制度、安全生产联络员制度、安全生产预警提示制度、重大危险源公示和跟踪整改制度、事故约谈制度、安全生产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层级管理制度。

(二)市、镇分工协作机制:建立乡镇属地管理、市住建局督察巡察的分工协作工作机制。

(三)形成责任体系:住建局与系统各二级单位签订安全责任状12份、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状32份、监理单位安全生产责任状6份、市政行业安全生产责任状6份。

三、加大安全生产投入

(一)经费投入:本年度建筑安全监督管理当年预算专项经费130万元;执法装备等硬件投入资金83万元。

(二)人员投入: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核定人员编制6人,市政执法监督核定人员编制2人;

(三)安全生产能力建设:联合荆门市开展安全监督管理业务技能培训2次,全年累计培训学员480人次;为加强易地扶贫搬迁房屋建设质量安全,举办农村工匠培训班3期,共230人次。

四、安全生产大督查落实情况

(一)经常化的开展安全生产检查督查:2019年全市范围内共纳入监管范围在建项目88个,总建筑面积116.88万平方米,总造价43.28亿元。以开展日常安全巡查为主线,以季度安全大排查、大检查、大执法行动为补充,以开展二次特种设备、以及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重点是高支模、深基坑、特种设备)专项检查为重点,共发出隐患整改通知10份,停工整改19份,监督记录235份,实施行政处罚1次,罚款2万元。约谈建筑施工企业4家,监理单位1家,特种设备租赁企业1家。对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开展了专项检查验收2次,共检查验收安置点78个、安置对象 760 户;

(二)2019年3、6月,二次组织召开了全市建筑工程暨市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大会,全面分析了全市建筑安全生产形势,对加强全市建筑工程、市政安全生产管理、消防安全、扬尘管控等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

(三)开展重点督查确保安全形势稳定。根据省、市建设主管部门2019年专项整治工作的总体目标、专项整治的重点和专项整治的内容,我局认真开展了扬尘噪音治理、预防坍塌、高处坠落、模板垮塌、脚手架等方面的专项整治。从3月份开始,我们实行南、北、中分片责任到人的监管方式,确保每个点、每个项目都有人实施监督,不留死角。

(四)深入开展 “安全生产月”的宣传教育活动。紧紧围绕“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主题,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的活动。我们下发了《关于开展2019年全县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开展多方面的宣传教育,通过召开企业专题会议、悬挂安全生产标语、短信平台等宣传各类安全知识。6月15日,我局组织各施工、监理企业管理人员在文峰公园进行现场咨询,制作宣传展板4个、制作横幅30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5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160人次。

(五)强举措,实重典,扬尘污染得到有效控制。2019年,为有效控制我市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提升大气质量,改善人居环境,我们不断强化措施,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六个百分之百”要求,建筑施工扬尘防治工作成绩显著。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制度。我们成立了建筑施工扬尘管控工作领导小组,由市住建局党委书记、局长杨传超同志任组长,刘良学同志任副组长,相关股室、建管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建管处,全面负责治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建筑施工扬尘治理的检查指导等日常监督工作。二是强化监督检查,落实防治资金。我们加大了对建筑工地扬尘管控措施的监督检查力度,凡是未设置现场围挡、主干道堆料场未硬化、洗车槽和车辆冲洗设备未安装、裸土和物料未覆盖、喷淋降尘设施未安装的项目,不予办理施工许可,不允许开工建设。一年来,我市建筑工地投入扬尘治理专项资金约1200万元。三是严格执法检查,确保治理实效。今年以来,我们对市区38个项目进行了全覆盖的检查,对经检查不符合建筑施工扬尘防治标准或措施落实不到位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下达限期整改4份、停工整改9份、实施行政处罚一次,开出我市扬尘污染首张罚单,罚款二万元。四是实施扬尘管控公示。所有建筑工地必须设置扬尘管控公示牌,明确责任内容和责任人。

(六)大力开展建设领域扫黑除恶工作。今年以来,全国掀起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3月,住建厅印发的《湖北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三年行动方案》和市住建局印发的《京山市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三年行动方案》坚持大事大抓,迅速落实部署,成立了住建领域扫黑除恶专班,建立联络员体系,实行线索台账“一案一档”和销号管理。对市区所有在建项目进行扫黑除恶宣传和张贴扫黑除恶公告、对市区建设方和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强化线索摸排,切实压实责任,扎实有效推进建设系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七)大胆改革,提质服务,全面优化营商环境。近年来,我们围绕市委作出的打造“五个环境”的庄严承诺,着力解决工程建设领域营商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围绕打造“便利高效的发展环境”,精心组织,精准发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优化项目审批,提升服务效率。我们紧紧围绕行政审批“事项最少、流程最短、效率最高”的工作目标,将我市工程建设施工许可审批时间压缩至90个工作日。采取精简审批环节、合并审批事项、调整审批时序的方法,取消了施工、监理合同备案等审批事项,将办理施工许可应提供的资料从14项减到8项,将质量安全监督手续与施工许可证合并办理,实行“一网通办”,审批时限由法定的15个工作日缩短为2个工作日,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二是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水平。按照我市“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总体工作部署,我们以工业项目施工许可为重点,推行“标准地+先建后验”审批改革,实行了“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同时,我们在全省住建系统创新实施只要项目达到“四到位一承诺”条件,便可申请提前开工建设,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提高服务效率。三是强化事项改革,创新服务举措。根据省政府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相关要求,我们着力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多图联审”,将消防、人防设计审核和技术审查并入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制定了多图联审的规范和流程,实现了“多图联审、结果互认”;我们还制定了联合验收工作措施和流程,并率先在荆门市工业项目建设中实施了“先建后验”,变“先批后验”为 “先建后验”或“边建边验”。

五、执法情况

对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建筑企业停工整改8家,约谈企业2家,立案查处1起,行政罚款2万元。

第7篇:工程安全形势分析范文

(一)抓质量建设。充分发挥质量兴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能作用,广泛开展“质量兴镇(街道)”、“品牌兴镇(街道)”、“品牌兴业”活动,推动各镇(街道)切实加强辖区内质量工作。按有准入标准、有管理机构、有产业提升政策、有保护机制的要求,开展区域名牌培育,全面实施《*市“十一五”品牌培育发展规划》。引导帮助企业建立健全标准化、计量检测、质量保证“三大体系”,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开展质量赶超、实质性采标为内容的块状产业质量提升试点工作,开展名牌产品培育调研,开辟技术咨询、资料整理、申报推荐等品牌争创“绿色通道”。完善市名优产品展示厅功能,扩大我市优质产品的美誉度和公信度。

(二)抓安全监察。要牢牢抓住食品、特种设备、健康安全类产品的安全不放松,真正把这“三个安全”由“民心工程”变成“放心工程”,推进“平安*”建设。一是确保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坚持巩固长效,继续发挥好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作用,按照“两个链条、一个体系、一个网络”的要求,努力建立健全覆盖生产源头到最终消费全过程,包括质量投诉、质量监管、追溯、召回和责任追究在内,多部门联合,全社会参与的产品质量监管新机制,特别是要通过完善索证索票、进货登记、巡查记录、检验记录、产品流向记录等制度,建立较为全面的原辅材料和产品销售溯源体系;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设,提高应对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食品放心镇(街道)”创建活动,提高各镇(街道)政府食品安全整治的积极性和针对性。坚持科学监管,对获证的企业,加强证后监管,努力提高获证企业的自检能力;对列入小作坊监管的生产单位,严格控制其产品的流通范围,并引导其走挂靠、兼并、联合取证之路;对“三无”食品生产加工点,采用打扶结合、堵疏结合的策略,开展全面整治。坚持突出重点,针对水产品,在巩固和深化水产品整治的基础上,积极推广石塘经验,鼓励生产加工单位按照五种模式进行整合提升,并及时总结成效,确保全省水产品专项整治现场会如期在我市召开;针对农村小作坊、小餐饮、小食杂店、小建材店、小农资店、小旅店、小美容美发店、小书店、小菜场、小修理店的产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十小”质量安全整治行动;针对“两豆”产品,加大整治力度,力争在城区范围内实现“放心豆腐”、“放心豆芽”市场全覆盖;针对桶装饮用水、茶叶、米面制品等食品,强化整治措施,务求整治实效。二是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进一步完善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第一责任的责任体系,建立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加快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标准化、信息化和精细化步伐。以“隐患排查年”活动为载体,突出冷冻制冰行业、起重机械两项整治活动,确保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形势分析制度和预警制度,重新调整确认特种设备重点监管单位,实行分级管理,完善事故应急救援机制,提高应对各类突发事故的处置能力。加大安全监察执法力度,按照逢节必查的原则,加强对涉及公共安全的各类游乐设施、电梯、压力管道、客运索道等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工作。实施“万人安全培训计划”,加强各类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考核,提高人员持证上岗率。三是狠抓健康安全类产品安全。按照上级局的部署,统筹安排好玩具、服装、汽车配件、絮用纤维制品、家具、五金饰品、涂料、油漆、装饰材料、洗涤用品等10类产品的集中整治。深入开展电动工具专项整治。加大对强制性认证产品的证后监管力度,确保认证的有效性和一致性。推进“金质工程建设”,重点抓好企业的电子监管网入网、企业质量信用电子档案建设等工作。确保全市主导产业、重点企业全部建立质量档案,涉及的9大类69种产品100%入网。实施企业质量信用评价,将质量失信企业列入黑名单,及时向社会曝光,提高质量失信成本。建立完善监督抽检体系,提高抽检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加大区域性质量问题倾向的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监督抽查力度,重点安排与人民安全健康密切相关的电器、建材、农资、电机、节能、环保、能源、原材料和自主知识产权等产品的监督抽查。加强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按照“四不放过”原则,督促不合格企业切实把整改工作落实到位。

(三)抓打假查处。针对辖区内制假售假违法活动的特点,坚持重点突破与全面铺开相结合,分工负责与联合行动相结合,始终保持对制假售假违法行为的高压打击态势。做到维护安全抓执法,重点加大对食品、特种设备和健康安全类产品安全“三个安全”的执法力度;促进调整抓执法,重点加大对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产品的查处力度;守望民生抓执法,重点加大对农资、建材、3C认证产品、许可证产品、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物、民生计量领域重点监管等产品的打假力度;消费维权抓执法,重点加大对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重点行业、重点产品和热销产品的检查力度。要加大大要案查处力度,对构成犯罪的要坚决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完善举报奖励、大要案溯源追及、举报投诉电话值班制度,加强县际打假协作网、名优企业打假协作网、媒体打假协作网的建设,发动全社会力量,提高打假治劣震慑力。

(四)抓监督检查。认真制订并执行各级定期监督检查计划,对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和国计民生、消费者反映强烈、用于我市大型工程的产品,实施重点监督抽查。巩固水泵区域性质量整治成果,严防回潮。对鞋类、空压机、刀量具、轴承、电机、发电机、弧焊变压器、机械配件等列入长效监管的行业,建立重点监管机制,实施质量预警,通过跟踪检查、分析评估、风险预测等形式,及时发现区域性产品质量苗头,实现早发现、早整治、早控制,防止发生新的区域性质量问题,杜绝出现列入省级预警事件。继续推进以质量指数为核心的区域产品质量分析评价机制,及时向市政府通报质量形势。加强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督促不合格企业切实把整改工作落实到位。抓好名牌和免检产品的监管,并通过质量跟踪、质量评价等方式有效防范优势企业产品质量下滑。

二、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国务院、国家质检总局关于从源头抓质量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市委关于建设“平安*”的部署,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标本兼治,整体推进,进一步明确从源头抓质量的工作任务,提高工作的有效性;进一步明确从基层抓落实的工作责任,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不断开创质监工作新局面,为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出新贡献。

三、工作措施

(一)深入镇(街道)走访调研。结合年度质量工作目标责任制落实情况督查,由局领导带队,走访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就各镇(街道)辖区内企业在产品质量、食品质量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

(二)召开重点监管行业座谈会。主要是食品、水泵、刀量具、空压机、电动工具、特种设备等涉及质量安全问题的重点行业生产企业,分析当前质量安全形势,征求加强监管与服务的意见与建议。

(三)加强镇(街道)质监工作队伍建设。举办联络员业务培训会,就质量管理、标准化管理、计量管理、质量监督、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质量信息宣传等业务进行强化培训,提高质监员的业务能力。同时抓好质监员的年度考核,切实调动质监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建立质量安全分片监管责任制度。在建立本局行政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按照专职监管与全员共管、稽查大队牵头与各科室分片式定责相结合的原则,划分5个监管责任小组。同时,结合*产业分布及发生在生产、加工、藏匿等领域制售假冒伪劣活动的特点,划定5个分片监管责任区,各责任区的打假责任分别由上述5个监管责任小组具体负责。

(五)制订落实应急预案和综合整治措施。根据全市质量安全状况,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坚持监督与服务、治劣与扶优相结合的方针,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重点镇(街道)或行业有针对性地实施分类指导与监管。按照《*市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突发质量安全事件应急反应预案》,对出现预警即时实施整治行动,并对现场应急处理、应急求援、应急装备、立案、结案等均作具体规定。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统一步调。全体干部职工要从忠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群众利益的高度,进一步增强政治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认清当前各类涉及人身健康和生产财产安全质量问题严峻的形势,切实提高对强化责任狠抓生产源头质量监管重要意义的认识,切实把工作重心转到从源头抓质量、提高工作有效性上来,切实把工作着力点放到从基层抓落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上来,做到全局上下“一盘棋”,口径一致,步调一致,行动一致。

(二)立足自身,查找问题。要按照立党为公,执法为民的要求,突出强调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以为人民掌好权、把好关、执好法来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查找自身思想行为上存在的问题;按照从严治政、依法行政的要求,突出强调有权必有责、执法受监督、侵权受赔偿、违规要追究,认真检查纠正工作中可能存在的不作为和乱作为问题。通过查找问题,认清自身差距与不足,并加强自律意识,抓紧落实整改措施,切实加以改正和提高。

第8篇:工程安全形势分析范文

毕洪瑕

荣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四川自贡荣县 643100

摘要:当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加快了发展步伐,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和规模进一步增加,结合当前实行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展开详

细的分析。同时就工程质量监督模式改进进行研究,促进工程质量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新时代;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

这些年来,国家建设体制得到了进一步的改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

式也已经初步形成。同时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成效显著,但是随着历史、市

场经济体制的影响,工程质量监管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相应的监管模式尚

且存在一定的不足,对此对新时代下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进行进一步的

改进和创新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现有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下安全形势分析

2015 年,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442 起、死亡554 人,

比去年同期事故起数减少80 起、死亡人数减少94 人(见图1、图2)。同

年,全国有32 个地区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其中有10 个地区

的死亡人数同比上升。由此可见现有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下安全形势依

然不容乐观,需引起各地高度重视。

图1 2015 年事故起数情况

图2 2015 年事故死亡人数情况

二、现有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

当前人们对工程质量、工程建设规模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

的监督模式已经无法很好的满足工程质量监督工作需求。该管理模式主要

具有下面几点问题:

(一)缺乏较强的行政质量监督

比如,某市一项监督项目,当前年均所监督的在建项目超过300 个,

监督建筑总面积超过1000 万m2,但是该市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在编的

工作人员不足40 人,而一线的质量监督人员不足在编人员的一半,由此可

知,相关执法人员的工作量庞大,这种情况下会导致工程质量监督力度严

重不足。由此,该市工程质量监管部门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如何对自身监督

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使得自身监督力量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二)行政质量监督缺乏较强的有效性

因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主要方式是定点检查,工程巡查发挥辅助作用,

在进行定点检查的过程中,检查的时间和内容已经被确定,由此极易出现

受检单位提早应付检查的情况,最终导致检查工作成了“走过场”的形式,

监督检查工作自身的有效性大大削弱。

(三)没有明确的工程质量责任主体

在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在组织监督管理活动时,给予了工程实体质量以

及工程责任主体行为给予了同样的重视,分别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

同时对于工程实体质量采取全面监督的方式进行检查,这种情况下既不能

对监督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造成实体质量监督工作占用过多监督资源的

局面,同时保姆式的监督模式极易使得群众以及五方责任主体对于责任主

体质量认识进一步弱化,甚至会出现监督部门协助责任主体应付工程质量

控制的误会。

(四)工程竣工验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指

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需要在工程竣工验收日起5 日以内,向相关单

位上交工程质量监管报告。工程竣工验收为工程项目投入使用之前的最后

一次活动,在工程实体质量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在提交整改要求之后,

一般来说5 日难以完成,这会对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对于报告中相关问题验

收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新时代下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的改进措施

新时代下,不管是《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

要求,还是住房建设部门所采取的专项质量行动,均对工程质量监督部门

当前的监管模式提出新要求,要求其模式必须同行政执法相关要求相符合,

需要利用以抽样检查为主的监督方法;同时对监管职责以及企业相应的主

体责任区进行明确的规定,必须反映五方责任主体根据自身职责践行相关

工程质量责任,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切实负责监督行为。所以,监督管理模

式存在一定的弊端,需要积极深入的思考监督工作,经济的探索新的监督

模式。

(一)新的工程质量监督模式

工程监督管理部门需要积极探索全新的工程质量监督模式,以“差别

化”以及“分类管理”原则为指导,通过抽查与抽测的方式,在综合和专

项检查的辅助下,监督的侧重点为工程质量行为监督,逐步形成勘察、设

计、建设、施工、监理等为责任主体,工程质量监督部门为监管主体的高

效监管体系【1】。

(二)明确质量监督工作内容。

按照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有关要求,对相关的监督工作内容进行明确,

加强对监督中的抽查与抽测活动,对违法行为依法采取相应的行政处罚,

保障工程实体安全以及主要功能区的质量,确保质量责任主体切实落实质

量责任【2】。因为对质量监督工作进行明确的规定,监督执法人员可以根据

相关内容组织自身的监督管理工作,规避了工作的盲目性,确保执法人员

的监督工作重点更加突出,不至于会使执法人员自身的检查工作过于随意。

(三)明确质量监督检查频次

工程质量监督由过去的定点监督逐步转变为随机巡查,由此需要确定

一个合适的质量监督检查频次,一方面需要注意关键节点对应的质量的监

督,另一方面需要切实防止质量责任主体应对检测的情况再次发生。关于

执法检查频次,需要按照监督部门资源、项目特点及其具体情况、质量责

任主体资质等方面,结合工程的分项、分户验收和竣工预验收以及竣工验

收等,对其进行合理的确定,通常来说,一项工程的检查频次为5 次 ~

10 次【3】。确定合理的质量监督检查频次,可以促进监督工作的有效性的显

著提升,不仅可以保障检查活动可以涵盖工程建造全程,也可以充分体现

检查活动的随机性,同时还对监督部门自身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

(四)对工程竣工预验收和验收进行合理的分工

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需要切实将工程竣工预验收和验收分工工作做

到位。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及时的提交质量监督报告具有难度,通常是因为

工程竣工验收过程中工程质量依然不过关导致的。对此,工程质量监督管

理部门需要对工程竣工预验收以及验收进行合理的分工,也就是将工程竣

工预验收活动作为质量监督部门开展质量检查的一项内容,这项工作内容

主要含有详细核查建筑项目实体质量、工程质量材料以及设计、合同规定

项目完成情况,进而判定该工程是否可以进行竣工验收;工程竣工验收监

督活动主要是对工程竣工验收的验收流程、实施验收标准、组织形式等内

第9篇:工程安全形势分析范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小康、和谐”的总体要求,把保证药品安全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提高药品标准,严格准入条件,强化市场监管,落实安全责任,进一步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促进全市医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确保公众用药安全。

二、整治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两年左右的深入整治,使“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得到进一步落实;全市医药产业结构得以优化调整;企业安全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和守法经营意识明显增强;药品质量安全控制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群众的药品消费信心明显增强。

(二)药品整治目标

1、生产环节:药品生产企业和医院制剂室管理进一步规范;高风险产品和特殊药品监管明显加强;对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及时分析、及时预警、快速应对。

2、流通环节:药品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违法药品广告等虚假宣传、非法收购药品和非药品冒充药品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辖区内杜绝无证经营药品行为,无制售假药的窝点,无非法药品集贸市场。

3、使用环节:医疗机构药房管理得以规范,医务人员用药合理。

(三)医疗器械整治目标

医疗器械经营行为得以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使用医疗器械进一步规范,严格一次性无菌器械的购进、储存和使用质量管理,杜绝使用无注册证、应淘汰以及不合格的医疗器械。

三、整治重点

(一)打击生产销售假劣药品

1、按照国务院批准建立的打击生产销售假药部际协调联席会议部署,公安、药监等相关部门共同召开专项工作会议,加强组织协调,统筹安排打击制售假药工作。

2、卫生、公安、药监等相关部门共同开展通过互联网、邮寄方式制售假劣药品的专项整治行动,对邮政信箱、物流公司等假药流通赖以存在的渠道以及互联网等销售假药的媒介进行综合治理。严格落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假药、劣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做好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的衔接工作。公安部门积极配合开展市场检查,依法打击涉嫌犯罪行为。

3、卫生、公安、药监等部门共同开展“诊所”、“药店”和医疗机构周边地区非法收售药品等违法违规行为整治工作。

(二)整治违法药品广告

1、工商部门要加大违法广告查处力度,严厉打击药品广告活动中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违法行为,重点打击利用聚众讲座、非法出版物、小区内分发非法小报、免费体验等虚假药品广告和虚假宣传。工商部门与药品监督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通报相关查处情况。药监部门要加强日常监测,发现违法广告及时移送工商部门,对药监部门移送的违法药品广告案件,工商部门要及时查处并反馈结果。积极开展药品广告企业信用信息的采集和记录,建立企业不良信息档案。

2、工商、药监等相关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深入到媒体等单位开展检查,对违法违规广告的行为进行督察;实施“反广告”策略,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在舆论上形成对违法广告的强大压力,严格落实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广告经营者和媒体的责任。

3、药监部门要结合企业认证、换发许可证和日常监督检查等工作,将涉及违法宣传、违规信息的药品经营企业和药品列入监管重点。对应采取暂停销售的药品要坚决停售。

(三)整治非药品冒充药品

1、药品监管部门与卫生等部门配合,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大力整治以食品、消毒产品、保健食品、保健用品、化妆品等冒充药品的行为。

2、检查过程中,如发现产品标签、说明书中宣称具有功能主治、适应症或者明示预防疾病、治疗功能或药用疗效等行为以及产品名称与药品名称相同或类似的,一律予以暂停销售,并按照相关职责的归属进行处理。对标示为食品冒充药品的,由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处理;对标示为消毒产品冒充药品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处理;对标示为保健食品、化妆品冒充药品的,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相关违法信息进行统计汇总;对标示为保健用品冒充药品的,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统一汇总并移送该产品审批部门处理;对未标示文号的产品冒充药品的,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按照假药依法查处。

(四)规范临床用药行为

1、卫生部门要加大对医疗机构,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用药的管理力度,加强合理用药宣传教育,规范医疗行为,防止不合理用药造成的伤害。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说明书使用药品,防止超适应症、超剂量用药。

2、药监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医疗机构药品、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办法,加强对医疗机构采购、储存环节的监管,规范医疗机构药品、医疗器械质量管理。

四、整治措施

(一)完善医药产业政策,强化对国家基本药物的监管

1、经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医药产业发展政策,引导、规范创制新药,发展现代医药物流建设,鼓励同行业兼并重组,鼓励农村药品供应网建设,规范医药园区建设,推进医药产业结构调整。

2、药监部门要按照合理布局、严格准入的原则从严审批零售药店,鼓励连锁化经营。逐步建立药品购进品种、药品储存温湿度在线监管系统,加强药品经营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提高监管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3、对我市生产、流通和使用的国家基本药物品种实施全覆盖抽验,确保基本药物的质量安全。

(二)加强药品生产环节和特殊药品监管

1、药监部门要逐步建立药品生产企业电子监管系统,重点对原辅料购进、检验、成品销售等关键环节进行监测。加强对高风险产品生产的监管,要结合全省换证工作,对全市药品生产企业开展一次100%覆盖的跟踪检查,对企业的生产条件进行再确认,重新核准企业的生产经营范围,重点加强对三精药业双黄连注射剂原料药提取各环节的跟踪检查,进一步加强对原料、辅料、化学中间体、中药饮片的管理。实施生产企业质量授权人相关制度,强化企业第一责任人的意识。

2、加强特殊药品监管。依照《品、管理条例》、《反兴奋剂条例》,积极与有关部门配合,加强特殊药品生产、流通的日常监管,规范生产流通行为,消除不安全隐患,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经营行为。

(三)加强药品流通环节的监督

1、药监部门要落实我市抽验工作计划,充分发挥药品快检车初筛作用。加大对降糖降压、补肾强壮、风湿咳嗽、皮肤病、镇定安神等易被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的中成药品监管力度。逐步实施药品电子监管,完善药品追溯系统。

2、药监部门要对企业购销渠道、购销凭证、仓储条件等加强检查,重点查处超方式、超范围、挂靠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结合《药品经营许可证》、《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的换发工作,严格准入标准,对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坚决不予换发证照;对新开办的药品零售企业,严格按照《药品管理法》的相关规定,严格准入关口,从严审批;认真开展好认证后的监督检查和跟踪检查工作,防止管理质量下滑。

3、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卫生部门、药监部门要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健全工作体系和应急处置工作程序,明确工作流程,完善信息上报制度,加强信息沟通与资源共享。积极配合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建设省、市、县级监测网络,连通基层单位、医疗机构开展甲型H1N1流感疫苗及季节性流感疫苗的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加强基本药物目录品种的不良反应监测力度,提高不良反应报告质量。

(四)加强医疗器械监管

1、加强对医疗器械市场检查力度,全面清理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资格,重点打击各种形式的无证、挂靠经营,检查是否存在超范围经营、擅自降低经营条件、未经许可擅自变更许可事项等违法经营行为,强化日常监管。

2、加强医疗机构使用医疗器械的监管,重点查验医疗机构使用产品的合法性、真实性,进货渠道是否合法、产品是否注册、质量是否合格,杜绝医疗机构购进和使用无证的医疗器械。

(五)加强对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执法监督

认真执行《省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条例》,对重点野生药材资源实施动态监测和濒危预警,通过开展联合执法和巡回执法,加大对非法收购、运输野生药材的处罚力度。对因管理不严,执法不力,造成辖区内非法收购、运输野生药材猖獗,野生药材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的,要依法对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追究责任。

(六)提高药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建立和完善重大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机制,制订完善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开展药品安全应急处置业务培训和应急预案演练,使相关人员熟练掌握药品安全突发事件的级别分类、工作职责、预警和报告,以及应急预案的启动和处置方法。做好应急物资的准备工作,强化应急值守,严格报告制度,确保一旦发生药品突发事件或举报制售假劣药品情况紧急案件,能够有效组织、快速反应、高效运转、妥善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大药品安全事故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五、时间安排

(一)安排部署阶段。制定并下发《市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启动全市整治工作。

(二)企业(单位)自查阶段。要求辖区内涉药企业(单位)自行查找存在的问题,并认真整改。

(三)集中整治阶段。全面开展药品安全整治工作,加强药品生产、流通和使用各环节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的违法行为,整治违法药品广告,规范药品生产经营市场秩序。督促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全面落实药品安全管理制度,提升药品安全水平。

(四)总结阶段。各地及市直各有关单位按照要求将专项整治工作总结上报市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办公室。

六、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局、公安局、经委、科信局、工商局、邮政局(以下简称“七部门”)组成市药品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领导小组适时组织开展药品安全形势分析,组织制定并实施药品安全工作年度计划。七部门按照本工作方案确定责任分工,加强组织协调,共同构建药品安全整治工作机制并严格贯彻落实。领导小组将适时组织开展评议考核,进一步确保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无障碍开展,工作目标全方位落实。

各地要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构建本辖区的药品安全整治工作机构,建立联合执法的工作机制,定期组织开展辖区内药品安全形势的分析和研究,制定相应监管措施和工作方案,将“辖区责任”落到实处。各地药监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对辖区内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环节开展检查工作,确保辖区内无制售假药的窝点,无非法药品集贸市场。

(二)明确监管责任。各地要强化对本地药品安全工作负总责的责任意识,严格落实药品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将药品安全工作纳入政府责任目标考核体系。在认真分析本地药品安全形势的基础上,细化整治目标和整治措施,将辖区内重点地区、重点单位、重点环节、重点产品的监管责任落到实处。加大行政问责和行政监察力度,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履行职责,严肃查处失职、渎职行为。七部门要围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重点,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进行联合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