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分析实训体会范文

财务分析实训体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分析实训体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财务分析实训体会

第1篇:财务分析实训体会范文

关键词:ERP沙盘;财务管理教学;综合财务分析;应用型人才

财务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因而要加强其实践教学,但学生对企业现实中财务管理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及各岗位的职责不甚明了,其实践动手能力相对较弱,且普遍存在不能将已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情况,尤其是不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传统的财务管理课程实训都是利用计算巩固所学理论,利用案例教学深化理解知识。教学方式的影响和教学条件的限制使财务管理实训很难达到教学目的。而在ERP沙盘环境中,通过直观的企业经营沙盘来模拟企业运行状况,让学生在分析市场、制定战略、组织生产、整体营销和财务结算等一系列活动中体会企业经营运作的全过程,从而深刻理解ERP的管理思想,领略科学的管理规律,提升管理能力。因此,在ERP沙盘环境下进行财务实训,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实训的不足,提高实训效果。

一、ERP沙盘及其实训内涵

ERP全称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是将企业所有资源进行整合的集成管理,简单的说是将企业的三大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全面一体化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

ERP沙盘是模拟6个或6个以上的企业(最多为12个企业)为对抗对象,在设定的企业基础信息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对市场分析投放广告、争得订单、采购原料、建设(更新)生产线、进行生产、形成产品、对外销售、开拓市场、产品研发等一系列的生产经营活动,经过6年的经营,通过对抗企业的最终经营成果,给出一定的评分规则评判胜负的一场对抗赛。在整个6年的经营中会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如营销策略、生产管理、投资理财、财务计算、编制报表等,可见综合的能力对会计专业的同学提出了新的挑战。那么怎样在会计专业进行相应的ERP沙盘的组织设计以最快的提高财务管理的能力呢?

二、ERP沙盘财务管理实训的设计与组织

(一)深入分析增加所有者权益的因素,提高经营水平

经营成果的高低,直接反映到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高,企业的得分就高,就能在竞争中取胜;就能够获得更多的贷款用于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在进行ERP沙盘实训的过程中的第一年和第二年是最容易发生现金流断裂导致无法经营的,缺少现金会在广告投放、投资生产线、购买原材料、进行产品研发等等诸多方面出现问题。可见如何利用相关知识深入分析影响所有者权益的因素,并通过策略提高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是企业生存、发展、获利的基础。

影响所有者权益的因素就是收入和成本,所以开源节流就能做到使所有者权益最大化,为此要开发更多的市场,研发更多的产品,通过寻找差异化的市场,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订单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平衡生产战略与营销战略,为实训做好职能战略准备

1.原材料的购买与生产节奏的配合

COO(生产运营总监)要结合不同生产线的生产节奏精确的计算在每一个季度需要上线生产多少个产品,并一定要结合不同产品的原料配方所需要的提前订购期来下订单,这样才能在生产线需要上线产品时能及时的购买到原材料,使生产能够顺利的进行,不至于由于原材料的短缺而导致停产。如果提前期计算的不准确,原材料没有及时入库从而不能保证生产,这样就会减少产品的生产量使企业不能及时交货,也就不能及时收回货款。这样就产生了恶性的循环。第一是不能交货要按应成交金额的25%到30%罚款,会使现金短缺,导致下一步的生产经营受到影响。第二这种情况极容易造成下一个经营期仍旧不能及时交货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现金流断裂。如果允许紧急采购也会为此多付出现金。所以财务人员要配合COO进行现金流的计算,防止出现因此而退出比赛的情况。

2.市场订单和生产能力的配合

COO同样要准确的计算不同生产线在下一个年度的生产能力,市场营销总监同样要准确的预测下一个年度市场的订单的多少,同时要预测竞争的对手要选择什么的产品、什么市场作为主攻的方向,所以ERP沙盘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分析对手在干什么,自己应该怎么办。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这个问题上也提醒同学们要注意选择差异化的产品和差异化的市场,这样才能集中自己的优势,避开同其他企业的激烈竞争,毕竟市场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大家都集中到一个市场来争夺一种产品,很显然结果只有一个_同时灭亡。CFO在这个配合的过程中同样起到重要的作用,要计算不同失误的情况下企业会多付出多少现金,需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补救,需要安排什么样的贷款和额度,保证企业顺利的经营下去。

3.生产线投产期与产品研发期的配合

不同产品的研发周期是不同的,同样生产线的投产期也是不同的,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当生产线正好投产完工,同时产品也正好开发完成能够投入生产的适时配合,则能够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这就要求我们要正确的确定开始研发产品的时间。如现在第一季度要上马全自动生产线,选择P2产品生产。如果全自动生产线的投产周期是四个季度,P2产品的研发期是6个季度,这样我们就应该在上一年的第3个季度开始先研发P2产品,结果是在生产线完工时P2产品同时研发完成,正好能投入生产。这样的配合就能保证时间不耽误,资金不占用。CFO在这一过程中要进行投入产出的分析,要计算不同产品的盈利能力,要关注不同的产品和市场在不同的时间的收益水平,以期达到最好的效益。

(三)实训的组织

1.实训准备

按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创新思考能力的搭配,兼顾学生自愿的原则将学生按5-8人分成若干个组,在每个组中设立CEO(总裁)、CSO(营销总监)、COO(生产运营总监)、CFO(财务总监)等主要岗位及其助理岗位,让不同岗位的学生各司其职思考企业的战略规划、市场分析、投放广告、与企业生产能力取得匹配的订单、制订生产计划、进行成本控制、保持合理存货、新产品研发、扩充生产设备、资金筹集管理、做好现金预算及核算成本、财务分析等等工作。尤其是通过财务看经营的观念上的准备,使ERP沙盘能够更好的实施对抗。

2.实施对抗

在实施对抗的过程中财务总监要做好与各方面的沟通,正确及时的记录企业的经营过程和结果并能进行相应的财务分析,编制财务预算、决算,并以本企业作为实施项目以任务驱动的形式来引领实践。在实训的过程中要将实际工作中的财务管理岗位的要求、任务落实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在虚拟企业对抗的过程中把财务管理的工作全程模拟,从企业的资金预算、资金筹集,资金使用和投放、资金的收回及分配等配合企业的销过程实现工作任务和教学知识落实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如何将理论应用与实践,提升学生的整体财务管理能力。

3.经营业绩点评

通过财务数据看经营的思想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利用ERP沙盘实战的机会来增强自己的财务管理能力。学生利用一年的经营成果由CEO进行述职,反思在经营管理的环节及与各部门间的沟通上还存在什么问题,尤其要提高组内成员在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上对整体企业经营的影响要认真思考,如: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等,培养学生的全面财务思维和财务管理能力。

三、ERP沙盘中财务管理实训的效用

财务管理沙盘的实训要求财务会计专业的学生要做到熟练的掌握财务核算、财务管理的方法,明确财务活动对企业整体经营的重要意义,学会投资理财并参与到企业的经营决策中来,而不是简单的编制会计报表,必须要进行相应的财务分析,同时构建了财务管理的仿真环境,使学生能够进行探究式的实践不断的增强自己的技能,并且通过三年的在校期间进行两次沙盘的实训,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创新思维及创新式的财务管理方式能给企业带来的经营效益。再者学生能充分体验到市场游戏的魅力,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参考文献:

[1]蒋平,王琴.ERP沙盘模拟对抗实验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江苏商论,2007,(11).

[2]李刚.ERP沙盘模拟与会计实验教学创新[J].江西职工大学学报,2007,(2).

第2篇:财务分析实训体会范文

[关键词] 会计技能大赛; 教材建设;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20- 0093- 03

2012年教育部首次将“高职会计技能大赛”列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比赛项目,技能竞赛就像一个“指挥棒”,指引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通过技能竞赛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发展”的目的”。会计技能大赛分为“会计业务手工处理环节”和“会计业务信息化处理环节”,赛题均以原始凭证形式呈现业务内容。会计技能大赛的形式和内容的要求完全与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财政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编)中会计专业的教学标准相契合,特别是充分体现了会计综合实训课程的内容和要求。具体为,在会计专业中需分别设置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择课程。其中专业核心课程中的最后一门课程是“会计综合实训”。“会计综合实训课程主要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相关经济业务进行实际操作训练,讲授财务报告编制等内容。通过本课程中的手工操作与财务软件操作训练,学生能够掌握会计业务流程全过程的知识与技能”。为了达到会计专业教学标准并且在会计技能大赛中取得好的成绩,全面推动财经职业教育稳步健康发展,则应在会计专业的教学中完善会计综合实训课程建设。

会计综合实训课程的建设包括确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应用、教材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等等。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教学方法的应用已经趋于成熟,课程中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趋动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采用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方式,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展开教学。而在我国的教学中,上课往往都是依据教材的内容开展,没有一本得心应手的教材,则会给课程的实施带来诸多的不便,甚至无法实现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思想。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及教材编写的实践,特别是在完成了“会计综合实训”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视频精品课程及资源库的建设之后,认为会计综合实训课程应分别满足会计技能大赛中的会计手工和信息化处理的能力要求,并且全部的业务内容应以原始凭证的形式呈现。因此,在会计技能大赛的引领下,会计综合实训课程的建设必须在完善教材建设的基础上完善教学改革。

1 教材建设

会计综合实训教材应为主教材加教学课件的立体化结构。主教材的内容包括介绍企业的基本情况、企业内部的财务会计管理规定、企业的财务业务的初始数据及日常业务;教学课件部分既包括教师用课件又包括学生用课件,既包括实训指导又包括教师用教学文件,还包括教学用不同阶段的案例数据及操作视频等。实现主辅教材相辅相成的立体化架构,分别满足手工方式和信息化方式进行会计综合实训的需要。

1.1 先手工方式再信息化方式综合实训

按照会计专业的课程标准和全国会计技能大赛的要求,在会计专业的综合实训课程教学中,则应分别满足手工综合实训和电算化综合实训的需要。使学生一方面充分感受从手工到电算化过度的强化训练,另一方面充分感受手工和电算化的异同,为参加会计技能大赛和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笔者认为应最好在一个学期中先进行手工实训再进行电算化实训。在一本教材中,可以以一个模型企业的案例资料先进行手工方式再进行信息化方式实训。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手工方式的实训,学生完成从建账、到日常业务中对原始单据的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到记账再到年末业务的处理,直到编制会计报表并进行财务分析的全过程,把前面所学习的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等内容在这个综合实训课程中连接起来,对会计课程进行一次全面的复习。在这种情况下再进行电算化方式的实训,无疑会使学生对企业所发生的各种业务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加之处理手段的改变,势必使我们的学生大大提高会计业务处理的综合实力。

1.2 业务出自企业两个月的典型经济业务

如果分别要进行手工和电算化的综合实训,那么案例中的业务内容和时间是需要特别地考虑的问题。一种方式是设计一套案例,分别进行手工和电算化方式操作。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手工和电算化的处理,分别体会同一业务采用不同的处理手段的不同点,并且在完成业务处理后对两种不同方式的处理结果进行核对。而其缺点在于,一本教材中一个案例只有一套原始凭证,当手工处理时需要把凭证附在记账凭证之后并进行最后的装订等,而当用电算化方式进行业务处理时,案例很难有完整的内容。另外,如果用一套案例,学生所能处理的业务就会较少,也不能体会企业持续经营的特性,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再有,会计手工方式业务处理和电算化方式业务处理的流程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利于学生对不同处理方式的把握。笔者认为,可以分别设置两个月的案例内容,其中第一个月的业务采用手工方式进行处理,而第二个月的业务采用电算化方式进行处理,并且为了让学生对前面所学习的各专业知识进行全面的复习,可以把手工实训的业务时间设置为年末,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复习和巩固手工业务中从建账到日常业务处理再到期末业务处理,还能够全面地进行年末业务的处理,对企业的全部会计业务有一个总体的综合的处理能力;电算化实训的业务时间设置为第二年的年初,以一个企业的典型业务为主线,前后连贯呼应,脉络清晰,如此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贴近企业的实际。因为,在企业中通常把财务管理软件的使用时间安排在年初,这样就可以方便地在系统中处理全年的经济业务,一方面对财务管理软件的应用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从年末的手工业务转向电算化处理的方法也会尽在掌握之中。

1.3 以原始凭证形式呈现业务内容

目前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对原始凭证的认知都是薄弱环节,看似已经开设了基础会计实务、财务会计实务等课程,可是一遇到需要通过原始凭证进行业务处理时,都会觉得没有把握。而在企业中所有的日常业务都是以原始凭证形式出现的,企业的财务及业务人员都会根据原始凭证来判断业务的来龙去脉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在目前所能看到的会计综合实训课程中,基本上都是以原始凭证形式呈现业务的内容的,而在每笔业务发生时,是只列示原始凭证,还是在除了列示原始凭证之外还有一个文字的说明,每本教材的做法是有所不同的。在会计技能大赛赛题中,目前还是会对每笔业务进行一个简单的说明,目地是让学生能够很容易地弄清该笔业务的来龙去脉,很容易地对业务进行正确的判断。笔者认为,如果一笔业务是当下发生的,则不用做太多的说明,而该业务与前面的业务有联系,特别是与以前月份的业务有联系,只单从原始凭证中又看不出来,则应该做简要的说明。比如,在案例中分别列示了一份采购合同(合同中列明,合同在签订之日生效,三日内发货并开具发票,购买方收到货物后次日付款),一张采购专用发票,一张转账支票的票根。对于这笔业务,文字的说明就是“采购材料”。而如果在案例中只列示了一张采购专用发票,一张转账支票的票根,没有合同或采购订单。对于这笔业务,如果不是本月份的连续业务,而文字的说明若只是采购材料,学生就无法判断这笔业务有无全部验收入库,是采购的哪笔业务的发票等,这种情况下,题目上就要有收到的是哪笔业务的发票的说明了。

1.4 理实一体任务趋动

教材中从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到企业的日常业务全部均以任务的形式列示。学生可以在任务的完成中一边做,一边学习知识要点,知晓应该注意的问题,一边进行业务处理,不知不觉中学习手工和电算化的会计业务处理的解决方案。会计综合实训课程应强化会计基础能力、核心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会计业务分别在手方式和电算化方式下处理的基本技能,同时还学到会计工作岗位之间的业务衔接关系和内部控制要求,以及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等内容,从而完成从理论转向实践、从单项技能向综合技能的过渡。教材中可以以一个小型制造企业两个会计期间的正常生产经营发生的业务为实验资料,以理实一体任务趋动方式,真正地培养手工和计算机结合的复合型的会计人才。全书可以设置两个项目和两个附录,每个项目各包括三个任务。具体是“项目一 会计业务手工实训”中的“任务1 了解企业基本情况” 、“任务2 处理经济业务”及“任务3 编制财务报表并进行财务分析”;“项目二 会计业务电算化实训”中的“任务1 系统初始化”、“任务2 处理经济业务”及“任务3 编制财务报表” 另外的两个附录分别是“附录1:全国会计技能大赛(高职)会计业务信息化处理模拟试题、附录2:全国会计技能大赛(中职)会计电算化理模拟试题。

1.5 适用的教学课件

教材毕竟不是一门课程,教学课件不会像课程资源库那样,手段先进,面面俱到,但是,教材是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服务的,那么教材中的课件就应该想教师和学生之所想急教师和学生之所急。教师为了讲授这门课程,除了具有相应的知识储备之外,还应在课前备课,课中上课,课后辅导;为了保证学生能学习好这门课程,就要满足学生在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的需要。为了满足教师备课的需要,教材中要提供完整的教学文件。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电子教案;为了满足教师上课的需要要提供电子课件(教学用PPT),特别是分阶段上课用的账套(数据)备份,可以随时调用、查看等;为了满足教师不断学习和解决疑难问题的需要,教材中还应提供来自于企业实践的教师用书,从中查看综合实训课的准备和建议、手工和电算化方式操作的要点和答案等,查找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和软件应用的技巧等;为了随时和教师们进行交流,并分享教学经验等,还应建立QQ群及答疑邮箱等,实现无障碍互联。为了满足学生课前预习的需要,教材中可以针对案例内容设置相应的知识链接,使学生在上课前能够对将要处理的业务有一个事先的认识并进行有效的复习和预习,对上课用案例中较复杂的内容设计相应的指导,让学生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进行查看,对课后的复习部分,可以设计综合实验,让学生不仅有一套案例的处理能力,还可以做到举一反三。

2 教学设计

根据会计综合实训的教学标准和会国会计技能大赛的竞赛规程内容要求,会计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设计包括明确教学目标和要达到此目标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以及要完成这些教学任务采用的具体方法手段,最后对该课程进行考核与评价。

2.1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综合运用会计理论知识和专项技能,按照实际会计岗位分工,对企业完整复杂的经济业务,进行全面、系统地会计处理、会计核算、财务分析等。主要培养学生:在企业复杂的经济活动中的职业判断能力;在会计内控制度要求下的业务协同处理能力;在企业信息系统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处理能力;以及在真实企业环境下的应变能力。

2.2 教学任务

2.2.1 认知企业与会计工作

按照教材内容了解企业概况,包括企业基本情况,企业组织结构。岗位设置及人员分工,产品及生产基本流程,市场与客户;熟悉会计岗位与工作流程:包括岗位设置依据,会计主管、出纳、会计及业务人员的岗位,会计基本工作流程;了解内部会计制度 包括会计工作组织。货币资金核算制度,采购与付款核算制度,销售与收款核算制度,职工薪酬核算制度,固定资产核算制度,存货核算核算制度,无形资产核算制度,成本与费用核算制度,税金及附加核算制度等。

2.2.2 建账

根据教材中的企业内部会计业务管理规定进行手工建账和计算机建账,手工建账包括建立总分类账、建立日记账、建立明细账、建立备查簿。计算机建账包括建立会计账套、财务分工、设置系统业务参数、建立基本档案信息、设置会计科目、设置辅助账、设置凭证类型、设置结算方式、输入期初余额等。

2.2.3 日常业务处理

日常费用核算、缴纳税款核算、销售与收款核算(一般销售、预收货款销售、现金折扣核算、销售退回、核算坏账核算)、采购与付款(一般采购、预付货款采购、采购退回)、收发存货、固定资产采购、无形资产购进核算、融资核算、对外捐款核算等。

2.2.4 成本核算

水电费、修理费、计提折旧核算、职工薪酬核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和制造费用核算,计算与结转完工产品成本和已销售产品成本核算。

2.2.5 期末会计事项处理

费用与坏账准备计提。税费计算与账务处理,利润计算,利润分配、期末对账,期末结账,会计档案管理(装订凭证、账簿、报表、文件归档)。

2.2.6 会计报表编制与财务分析

用于手工方法、Excel表和财务管理软件中的报表模板三种方法,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进行财务指标计算、图表分析、编制财务分析报告。

2.3 主要教学方法

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分组和角色扮演,按照实际会计工作要求,开展项目实施。

2.3.1 组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

在上课时首先进行分组。建议每4-6人一组,组成一个模拟公司的财务部和业务部,假定一个模拟公司的财务部设置会计主管、出纳、会计、采购员、销售员和库存管理员。这4-6个人分别承担相应会计岗位和业务岗位的工作任务,小组共同完成公司的一套综合性会计业务处理,可以进行各岗位的轮换,以便学会每个会计岗位的技能。

2.3.2 每一次课的学习过程

(1) 课程导入:回顾上次课实训的内容并导出本次课的实训内容。

(2) 工作准备(业务分析):做好工作准备,分析经济业务概要。

(3) 任务部署:为学生下发任务单并强调任务要求(在教材的课件中列示任务单)。

(4) 编制计划:根据业务描述和任务要求,编制小组详细工作计划(在教材的课件中列示工作计划表)。

(5) 任务实施与过程控制:首先教师讲解完成工作任务的基本流程(在教材的中列示典型业务处理流程图),强调需要注意的问题,然后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6) 提交成果与学生评价:学生提交完成的工作成果进行展示,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相互评价,教师进行点评(在教材的课件中列示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及教师评价表)。

(7) 课堂小结:教师和学生共同对本次课进行总结。

(8) 布置课后任务:一方面对本次实训课内容进行复习,另一方面为下一次实训课进行预习。

2.4 教学资源

2.4.1 实训设施

(1) 办公工位与岗位工牌,每小组按工位放置岗位工牌。

(2) 计算机及财务软件。每个小组配备计算机、打印机,并组成局域网络,安装财务管理软件。

(3) 会计办公用品。每个实训小组一套,主要包括印台一盒、黑色记账专用笔、红色记账专用笔、文件夹、资料夹等。

(4) 印章。每小组一套。包括企业的公章、财务专用章、会计的人名章等。

(5) 会计档案保管柜。

2.4.2 学习资料

(1) 教材。

(2) 空白证账表。银行支票、税务发票、记账凭证、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各种明细账、总分类账、会计报表和各种纳税申报表等。

(3)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4) 会计准则及会计准则指南。

2.5 考评方法

本课程采用“综合评价法”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该方法采用百分制,包括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两部分,其中过程考核占60%、结果考核占40%.

2.5.1 过程考核

按学习单元或学习任务进行评价,并填写成绩表。构成成绩的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工作质量、考勤情况、沟通协作情况、态度及效率等。

2.5.2 结果考核

第3篇:财务分析实训体会范文

一、《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

《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应该围绕着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从事筹资、投资、资金营运、收益分配、财务预算与控制和财务分析等工作,具有合格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专业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的会计专门人才。

二、《财务管理》课程的定位

高职《财务管理》课程的育人思路就是以就业为导向,课程及教学内容体系以应用为特征,在教学中不再强调知识和理论的系统性及完整性,而应以学生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强调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也就是说就业导向特色鲜明,强调的是职业定位与能力培养。财务管理活动是指根据资金运动的规律,对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从资金的筹集开始、对资金的使用和分配进行管理和分析,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一项管理活动。财务管理的实质是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财务活动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并正确地处理财务活动中的各种财务关系,从而实现企业管理目标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三、目前《财务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现有教学模式偏离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我们的《财务管理》教学仍是传统的偏重理论教学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对理论知识和计算公式的掌握,而对于理论知识和计算公式如何运用到实际中则很少涉及。学生只会运用计算公式计算相应的指标,却不知道如何运用已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企业经营中的实际问题,即缺乏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很多学生学完《财务管理》,只是死记了一堆公式,财务管理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实用性,学生根本体会不到。我国高职高专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的专门人才,所谓的“应用型人才”简单理解就是能够学以致用,强调的是学生的实践操作性,这就要求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显然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这一目标的要求。

2、现有教学手段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针对会计电算化专业的理论教学课时与实训教学课时比约为1:1,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实训教学课时则严重不足。由于《财务管理》课程是一门集多种学科为一体的课程,涉及的理论比较多,公式比较多,比较抽象,老师的教学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多数老师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还是采用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手段。老师辛辛苦苦在讲台上讲着,学生们却似懂非懂,只能勤奋地记笔记,以期背下来应付考试。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让本就学习基础较薄弱的高职学生难以产生学习兴趣,教师做了无用功。当然也有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也引入了实训教学法,但却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一方面高职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不习惯自己主动思考问题,于是常常是老师布置的案例,最后老师拿出解决的办法,即自问自答。另一方面是由于实训课的内容选取不当,《财务管理》课程的案例资料大多来源于教科书上,主要针对于上市公司及国有大型企业,少有针对于中小企业的案例,让学生觉得财务管理工作似乎很“高大上”,只有上市公司及国有大型企业才需要财务管理,其实大多数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水平还是较低,更需要适合于中小企业的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一方面是社会对能熟练运用财务管理知识的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需求,一方面是学生对《财务管理》课程的冷漠应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难免落空。

四、《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1、改进教学模式,围绕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进行教学设计

(1)利用情境教学法。教师在《财务管理》课堂上,可以通过设计仿真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在企业工作一样,让他们实现角色的转换,从原先的被动接受知识者的角色转换为主动参与者的角色,通过工作实践掌握理论知识。例如,在理解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和进行计算时 ,可以将身边人贷款买房,贷款上学的事情作为教学案例。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创设一个小企业,例如学校周边的一个打印室。把这个打印室从开业初期的筹资活动,经营期间的投资活动,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营运活动,资金分配活动都设计进我们的教学内容,使《财务管理》课程中的抽象理论,与学生熟悉的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事联系起来,使学生学到的东西有用和能用。把这些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经济活动,设计成一个个教学情境,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传统的课堂讲授法,学生按照教师的思维将理论知识死记硬背下来只为应付考试,毫无学习的兴趣和乐趣。如果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像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师生互动法等都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法是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方法中最为有效的方法,能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中实实在在的例子。在案例教学中,应以专门针对解决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而设置的案例为主,因此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尽量实地调查企业的财务信息,以保证教学案例的可操作性。在应用这些案例时,应鼓励学生多动脑,勤思考,提出多种解决方案。

针对学生熟悉的身边的经济现象设计教学内容,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既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还可以收集一些经济学家的讲课视频,来了解国内外最新的财务管理理论,让这些著名的专家学者都走进课堂,走近学生。

随着经济环境越来越复杂,新的财务管理问题越来越多,教师应经常更新教学资料,教学课件。

2、完善校内实训教学

高职院校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岗位适应能力强,角色转换快。加强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就是完善校内实训教学。对于学生在财务管理岗位上的职业能力方面的实训,就是模拟企业的工作环境,模拟企业的财务管理岗位和工作流程。对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涉及的筹资、投资、资金营运、收益分配、财务预算与控制、财务分析等环节进行操作,以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模拟实训把学生从孤立的,枯燥的理论中解脱出来,带给他们耳目一新的感觉。通过模拟实训,既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又提高了学生学习《财务管理》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校内实训中,我们最常见的是ERP沙盘模拟实训。高职院校应加大对校内实践教学环节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

3、完善校外实习教学

积极进行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任课教师可以带学生到企业实地实习、通过看、听、问、想、辩进行认知实训。邀请企业财务负责人或财务总监对学生进行专业培训。在培训中企业财务负责人或财务总监、会计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与学生互相交流,就企业的实际问题进行专业的解答。同时,应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尤其是寒暑假时间,参加有关企业财务管理的社会实践,并能完成相关的社会实践报告。总之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第4篇:财务分析实训体会范文

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构建了由六个模块构成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1.专业入口教育模块。本模块是实践教学体系的起点,更是有效组织实施实践教学的基础。入口教育模块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第一学期完成,可以安排30个学时。项目1主要向学生介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对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职业技能要求、三年学习进程等方面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增强专业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项目2主要向学生介绍企业类型、治理结构、组织结构等内容以及企业系统中的信息流、控制流、人员流、资金流和物质流等流动规程,使学生了解企业的性质和类型、各类企业的组织机构和内部管理层级、生产经营过程、财务部门和人员的作用,使学生了解将来面临的生存环境,了解企业作为经济体是自己将来工作的依靠。项目3向学生介绍会计职业准入的基本条件、会计岗位设置、会计职称职务系列等级、会计职业能力要求等内容,使学生了解会计职业环境,充分认识当前专业学习与将来进入这一职业的相关性,为将来就业未雨绸缪。

2“.一体化”课程学习模块。“一体化”课程学习模块是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形成的关键。“一体化”课程是指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有专业理论知识的讲授,同时还有实践技能训练的安排,使专业知识及时应用于技能训练,通过技能训练巩固和深化专业知识,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进行、有效协同。为此,需将原来独立开设的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围绕专业核心能力进行有机整合。“一体化”课程体系包括:会计基础(含原基础会计和基础会计实训)、初级会计实务(含原初级会计实务和会计分岗位实训)、成本核算与分析(含原成本会计和成本会计实训)、税务核算与申报(含原税法、税务会计和纳税申报实训)、会计电算化(含原会计电算化和财务软件应用)等。以初级会计实务“一体化”课程为例,在讲完“存货”项目后,随即安排“存货岗位”的实训教学,实现“学中有做、做中有学、学做一体”,解决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脱节带来的弊端。

3.手工会计综合训练模块。“一体化”课程体系模块的完成,为本模块的综合训练奠定了基础。本模块培养学生的资料检索阅读能力、会计分析能力和会计判断能力,是对企业会计岗位各项业务技能的一种全面训练。本模块主要训练内容包括设账建账、原始单据经济业务分析、凭证填制、记账、对账、结账、报表编制以及财务分析等。手工会计综合训练需要4个教学周,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在第四学期完成。

4.电算化上机训练模块。除了培养学生手工会计综合处理能力,还应当培养学生熟悉电算化操作流程与基本方法,熟练掌握企业常用财务软件的使用。本模块主要根据手工会计综合训练的资料,训练学生利用财务软件完成电算化账务处理,以电算化处理结果验证手工会计实训结果,实现手工账务处理与电算化账务处理有效结合。本模块需要1个教学周,可安排在第四学期。

5.顶岗实习模块。前面模块的训练采用的是虚拟公司的虚拟业务数据,如何获得企业真实业务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会计工作的真实性是本实践阶段的关键。因此,顶岗实习可考虑通过“校中厂”和紧密合作型实训基地来实现。“校中厂”的建立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是校企双方深度合作,共同出资,以企方代表为法定代表人,利用校内场所建立会计师事务所、会计记账公司等社会中介机构;二是引进社会中介机构在校内落脚办公。紧密合作型实训基地是校企双方具有实质性合作内容和项目的校外基地。“校中厂”和紧密合作型实训基地免费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机会。该模块可安排在第五或第六学期,绝大部分学生在此期间可以轮流、分批次接触到真实会计工作环境和真实环境下的真实会计业务。

6.毕业论文模块。该模块不再要求论文拘泥于一种形式,拘泥于字数和格式的要求。毕业论文可以考虑采用社会调查报告、企业财务问题解决方案等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实践环节主要考核和观察论文是否体现了一定的专业相关性,是否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该模块安排在第六学期完成。

二、“任务驱动”模式嵌入

在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的基础上,将各模块内容进行细化,分解出若干个项目和任务,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嵌入到每一个模块中,通过实施和评价每项任务的完成情况来实现实践教学目标。

1.专业入口教育模块的任务嵌入。如图1所示,该模块内容分解为3个项目。项目1由专业教研室主任组织实施,依据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每个教学班安排6学时。本项目下安排1项学习任务,即要求学生写出专业认知体会。项目2由专任教师具体实施,组织形式是讲解企业有关知识,观看知名企业宣传片,观看典型生产营运流程视频,介绍企业成长发展史,进行企业经营ERP沙盘演练,探讨财务问题对企业生存发展的影响等。每个教学班安排18学时,本项目下安排1项任务,要求学生写出企业认知体会。项目3由兼职教师或兼职教授具体实施,每个教学班安排6学时。本项目组织形式是介绍企业会计机构设置及其人员配备、会计人员职称职务系列及晋升要求,讲解会计职业准入要求、会计人员专业能力、职业资格证书种类及其报考条件,分析我国会计职业环境以及会计工作对企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本项目安排2项学习任务,任务1要求学生写出职业认知体会,任务2要求学生写出三年学习打算和未来工作规划。

2“.一体化”课程模块的任务嵌入。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将每门“一体化”课程内容整合、序化为若干个学习项目,在每个项目中嵌入不同的学习性任务与实训性任务,两类任务在项目学习过程中穿行,通过任务的驱动来开展课程内容的教学。以“一体化”课程“初级会计实务”为例,说明任务驱动的嵌入(如下表),先按照岗位和工作要求将该课程内容整合为12个学习项目,然后依据学生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应达到的工作能力,将每个学习项目分解为若干项任务。

3.手工会计综合训练模块的任务嵌入。本模块以一个虚拟企业为会计主体,以包含各种业务类型和经济内容的虚拟会计单据为资料,以手工处理方式完成一个会计期间的全部账务处理流程,训练学生个体运用“一体化”课程所学知识对各项经济业务的综合处理能力。本模块嵌入9项任务,包括设账建账;原始单据填制、审核与分析;分析经济业务内容,完成相关计算,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等。

4.电算化上机训练模块的任务嵌入。本模块根据第3模块的综合性资料和结果,利用企业常用财务软件,完成从账套建立到报表生成的电算化全过程账务处理,实现手工账与电算账处理结果的相互验证和处理手段的有机结合。本模块嵌入6项任务,包括账套初始化,使用供应链、总账等子系统等。

5.顶岗实习模块的任务嵌入。顶岗实习是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的必经途径。无论在“校中厂”顶岗实习,还是在校外紧密合作型实训基地实习,学生均需完成两项任务,任务1是根据真实工作环境下的真实业务,完成真实性的会计作品,任务2是撰写顶岗实习心得体会或实习报告。

6.毕业论文模块的任务嵌入。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是对其专业知识综合应用水平和能力的一种检验,也是对其会计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进行综合训练的一种有效途径。毕业论文模块强调论文的实质效果,而不必注重其形式。本模块可提供如下几项任务供学生选择,但不局限于这几种任务形式:任务1是撰写财务报表分析报告,可以是综合性分析报告,也可以是某一方面的分析报告;任务2是撰写社会调查报告,即调查了解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或现象,结合专业知识进行分析;任务3是撰写企业运营问题诊断报告,即以实习企业运营为研究对象,针对某一方面运营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或办法;任务4是撰写企业财务问题解决方案,即以实习企业财务工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某一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进行分析,提供几种解决方案,并从中择优。学生只要完成其中一项任务即可。

三、实践教学评价

第5篇:财务分析实训体会范文

【关键词】信息培训;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

随着会计职业环境的变化,职业岗位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会计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与技能,还必须具备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运用的技能。目前中职学校会计相关专业均开设有会计电算化课程。但在专业教学中仍面临许多问题,比如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实用型人才,是我们迫切要解决问题。现就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供探讨:

1 建立从业资格证要求指导下的教学内容遴选、整合机制

教学本着“够用、必需”的原则。根据电算会计工作中的实际需要,以初级从业资格证要求为指导每年调整教学计划、并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并辅以校本教材,重点突出账务处理、编制财务报表、工资、固定资产、财务分析等典型会计业务,力求实现教学内容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为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进行案例教学,精心设计软件各模块分项训练和综合实训,并讲解相应的训练步骤和训练指导,以多媒体教学方式教给学生最快捷、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完成相关任务。学生在课程内容学习方面,还可借助校园网和课程网络课件(课件内容包括教学大纲、电子教材、电子教案、教学视频、实验指导、实验习题、练习题库、疑难解答、自测等模块),做到随时随地安排,掌握学习主动权。

2 加强EXCEL在会计电算化中的应用

EXCEL是由美国MICROSOFT公司开发的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电子表格软件,具有强大的数据计算、绘制图表、财务分析功能。将EXCEL电子表格软件应用于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及财务分析,一方面可以减轻会计核算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可以降低财务成本,特别适合小企业不必购置大型财务软件就可实现会计电算化的需要。例如财务会计报表上的各项信息,尽可以通过公式定义的方式对其取数来源详加规定。继而运行报表生成模块。瞬间编制出所需的报表。另外在讲授财务分析系统时,还可以利用Excel进行投资组合决策分析、预测企业资金需要量和企业负债结构模型的分析等。目前。部分企事业基层单位就是直接利用EXCEL记帐和进行财务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且学生对此软件的学习接受很快,应用能力也较好。新型ERP教学环境提高技能的可操作性 ,在有限的学校学习时间里,如何提高学生会计电算化操作技能是一个关键问题。首先是汉字输入技术,其次是电会软件应用技术,说明实验动手能力是该课程的主要特点。理论教学中要弱化教师课堂讲授的份量,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学生的上机实践。所以构建功能完善、技术先进的会计电算化ERP实践教学资源环境是保证电会教学效率的重中之重。会计专业全部的多媒体教室、专用的电会ERP模拟实验室、丰富的案例资源库、记账公司真实的职场演练是我校近年来电会专业建设取得的一大成果。第一年主要强化汉字录入和会计基础知识的学习,第二年加强电会软件的应用及日常维护,并进行初级会计电算资格证的考试及毕业前的模拟实习。在这所有的教学中,理论和实践课时比例为1:2,而且每科周课时都在6节以上。有了上述前提的保证,学生的动手能力比以往大大加强,毕业的学生操作上手很快,吸引了很多慕名而来的学生来我校学习。

3 教学中重视手工会计模拟实验与会计电算化实训相结合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由于同学们在学习会计电算化之前已具备一定的会计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操作常识,因此,可将讲授重点放在分析电算化与手工业务处理方法的不同以及利用会计软件进行业务处理的操作过程上。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会计软件的实际应用能力,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在教学活动中还可以引入一些模拟会计业务让学生进行实践训练,促进学生对手工会计处理流程和计算机会计处理流程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全面掌握;使学生对所学会计理论知识系统化、整体化,为今后就业奠定基础。例如:模拟某一企业会计数据,先利用手T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业务操作;然后再将手工会计模拟实验数据改编为会计电算化实验数据,运用会计软件进行相关业务处理。通过两种业务处理方法的操作比较,增强学生对两种处理流程的感性认识。另外,在教学形式上也可以灵活多样,比如:同一会计模拟实验既可以设计为一名学生同时担任不同操作员。完成一套帐的全部工作,让学生全面掌握会计流程的所有工作,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可设计为学生分组完成,各自分工、协作进行,最后合作完成,以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把手工会计实务中所用到的会计案例,再现于电算化实训之中,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会计实行电算化的必要性以及电算化给会计领域带来的变革,对会计电算化的作用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同时又使理论与实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各门课程的内容相互渗透、综合运用。

4 教师要努力探索职业技能训练的新模式

4.1 准备充分,培训到位。教师要顺利完成从“制定活动计划——准备活动物料——开展活动——总结活动成效”等一系列系统的培训工作。年级提前安排各学科小组落实开展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等,培训教师精心准备培训所用各种材料、讲解规范和要求的课件、评定成绩方式,以便技能训练活动得以有计划、合理、系统地展开。

4.2 内容完整,条理清晰,结合理论,确保训练质量。首先,从培训的形式上,由教师进行授课和现场手把手进行指导;然后通过教师教学演示、视频操作演示、学生规范展演等方式,要求学生模拟训练一家企业的会计日常账务处理及出纳基本功底,充分将理论用于实际训练,提高学生会计技能操作能力;最后进行成果评价,提出存在问题,进一步实行改进,拟将在科组活动总结表演中,发挥学生最优水准。

5 新型教学内容保证技能的实用性

第6篇:财务分析实训体会范文

一、财务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与实际需求相脱钩表现在学生培养目标的定位尚不明晰。虽然大部分本科院校在确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时,都能结合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职位的实际需要,但高校的学生培养目标大多定位在从事机关、企事业单位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在设置课程体系过程中,很多高校更加注重的是学校本身的专业特长和教学实力,而没有真正地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的角度去考虑,扎实有效地培养出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虽然高校在实践教学环节,开设了认识实习、课程训练、专业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但缺乏顶层设计的实践教学计划,尚未构成一个前后贯穿关联、条理次序分明、全体环节均服务于培养人才目标的有机体。所以从深层次上讲,虽然高校均以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为培养目标,但实际上并未能充分围绕实际需求建立课程体系,已建立的课程体系不能有效与企事业所需岗位相衔接,这尤其表现在实践教学环节之中。(二)师资团队人员结构单一一般来说实践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不仅要熟练的掌握丰富的财务管理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更要具备实践经验的丰厚功底。然而多数高校教师却是走出校门进校门,下了课桌上讲桌,书本理论功底尚可,实践技能匮乏短缺,组织教学只能按照教材书本墨守成规,实践环节无法深入。其次,高校中专职实验教师数量短缺,也是无法满足学生实践实习环节需求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财经类专业院校虽然在学生课程体系设置、人才培育形式等诸多方面开展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很多教学团队在高校中不断涌现,然而团队内的成员多由高校内部相同专业的教师组成,并未形成多专业、跨领域的复合团队,并且团队之间的合作交流也是尚显欠缺。有的团队虽然在名单上列出了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专家,但实质上校外人员都是很少或是基本没有参与学校的教学和实践活动。(三)实践环节薄弱流于形式实践活动是实践教学的实质环节。目前高等院校开设的实践教学活动一般分为校内、校外两个层面。校内实践教学主要是在已建立的会计实验室中,将财务管理工作的程序方法进行模拟仿真,让学生对将来的财务管理工作境况有一个身临其境的体会,并在实际动手操作中领会所学的理论知识,把握基本技能。据不完全统计,高校中开设会计专业的院系绝大多数都具有相应的会计实验室,并将会计实验课列入了正常的教学计划。但是建立专供财务管理专业使用的财务管理实验室和相关实验课的高校却很少。说明大多数高校对财务管理实践教学还是不够重视、投入不足。另外,由于近年来高校持续扩招,使得原有的实验室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所以个别高校动员学生个人走向社会寻找自己的实习单位自行实习,而取消了学校内部的实验室实习环节,从而使有些学生的实践实习流于形式。在高校中,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一般都安排了校外生产实习计划,这也是学校教学计划的一部分,目的是让他们将课堂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之中,从而提升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然而这种校外生产实习成效并不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很多单位的财务管理和单位的会计机构是合二为一的,并不是独立的,所以学生想找到对口专业的实习单位并不容易。另外有些单位也是担心泄漏商业秘密,不愿接收外来实习的学生。这些实际情况,是我们短时间解决不了的问题,所以高校的实践环节不能过于依赖校外实习,而应更多地采用模拟实践的方法。因此,在校内建立模拟财务管理实验室是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

二、以实践为导向的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设计及构想

我们选取“EXCEL在财务管理应用”课程为例阐述如何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对课程从理念、内容、形式和方法几方面进行规划设计。(一)教学课程设计与构想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充分体现课程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以财务管理岗位工作过程为主线设计教学内容;创设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按职业能力成长规律,设计渐进式教学模式。见图1。该课程应紧紧围绕完成财务管理典型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教学内容,设计学习情境。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课堂与实训场所一体化,从而为高技能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创造条件。图1教学课程设计与构想(二)课程内容选取1.课程内容选取依据(1)确定岗位核心职业能力。分析助理会计师、会计师、理财规划师和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资格标准,结合财务管理岗位需求,分析确定的财务管理岗位核心职业能力有:筹资管理能力、项目投资管理能力、证券投资管理能力、营运资金管理能力、利润分配管理能力、财务预算管理能力、财务控制能力和财务分析能力。(2)确定课程培养目标。包括: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能够进行筹资、投资、营运资金管理和利润分配管理决策;能够运用财务预算和财务控制方法,进行财务规划与控制;能够正确进行财务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沟通协作能力、信息技术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3)根据岗位需求和课程培养目标,选取教学内容。根据岗位需求和课程培养目标,将筹资管理、流动资产管理、证券投资管理、项目投资管理、利润分配管理、财务预测管理、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等内容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提高学生职业适应性,而且为学生考取助理会计师、会计师、理财规划师、注册会计师等职业资格打下了基础。2.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课程共54学时,分为基础篇(8学时)、应用篇(46学时)与总复习(2学时)三个部分。应用篇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见表1。(三)课程教学形式1.基础实践该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计算机认识熟悉财务管理软件的各类功能和基本操作,可以分项安排多个不同的实验项目。比如,财务管理工作表和工作簿的创建、常规EXCEL函数在财务管理当中的应用、绘制基本的财务管理分析图表等等。从而培养学生提高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操作能力。2.案例分析采用案例的方法传授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财务管理实际案例的剖析,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EXCEL为工具解决具体案例提出的问题,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财务问题的能力。3.模拟实训自主构建Excel模板进行财务决策。将在理论课中学过的各种数学模型利用Excel所提供的各种工具转换成计算机模型,并自动进行财务决策。这种方式既大大提高了教学的信息化程度,也提高了学生利用Excel自主建模的能力,为学生就业后从事财务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工具,课程组自行开发基于Excel的财务管理系统,引入财务计算器作为计算工具,实现财务管理决策的自动化和无纸化。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工作任务的不同,采用手工计算、创设Excel模板计算和利用财务计算器计算三种计算方式,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信息化水平。(四)课程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教学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创设虚拟理财情境,按照“提出任务—分析任务—自主协作完成任务—交流评价”的过程进行教学,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就是教学过程,实现“教、学、做”的统一。2.案例教学法通过与企业共同开发或借鉴经典财务管理案例,每项工作任务都以典型案例引出,经过一个“引出案例—明确任务—分析案例—解决问题—拓展任务”的整个程序,使学生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得以提升。3.情境式教学法依据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描述情境,安排制作出紧扣主题、鲜明生动的带有文字旁白的图片影像,并借助音乐的感染力,再现教学内容的情境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师生在此情境下进行一种情境交融的教学活动。本课程创设高度仿真的10个学习情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4.角色扮演教学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学习情境中扮演筹资、项目投资、证券投资、利润分配、财务预算与控制、财务分析等不同工作岗位的职业角色,以提高学生社会能力和分工协作能力。

作者:范火盈 单位:大连财经学院

第7篇:财务分析实训体会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 会计学 实践 教学模式

立学院是为适应民众对高层次、高质量人才需求而创办的,其“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定位,更决定了实践教学在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特殊地位。目前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专业在校生人数约1 500人,是北海学院在校生最多的专业。在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是实现“零距离上岗”、“毕业即可就业”的手段。从目前用人单位的反馈情况来看,我校会计专业本科毕业生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欠缺,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本文以北航北海学院财务管理和会计学专业的学生为整体抽样,设置问卷,分析会计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期进一步提高校内实训教学水平。

一、问卷调查设计

(一)问卷调查对象。为了更全面地了解会计专业校内实践环境存在的问题,我们拟定了会计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能力调查问卷、会计专业人员职业能力和技能调查表(企业卷),在我校会计学专业中,抽取了275名学生进行调查,并同时对部分用人单位进行了调查。其中,向学生发放问卷275份,有效收回267份。向用人单位发放问卷50份,有效收回50份。

(二)调研方法和目的。本次调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调查形式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使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更加符合企业需求,提升会计专业校内实践课程教学效果。

二、问卷调查结果

第一,我们对于学生的自我职业能力评价设计了十个问题,其中,“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在专业知识学习中名列前茅”,40.79%的学生自我感觉满意,39.47%的学生不确定;而对于“在工作中,我能很好的把专业知识和工作实践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43.42%的学生自我感觉满意,40.79%的学生不确定; 76.31%的学生有过实习或兼职经历,有超过40%的学生对自我的职业能力比较有信心。

第二,对于大学生职业能力最欠缺的是什么,选择专业技能的学生占35.5%,除此之外,还需要其他的能力,比如自我发展能力、群体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

第三,对于将来从事专业工作,最为欠缺的专业技能,三个年级的学生更多的选择了税务核算能力、税务筹划能力、财务分析能力,而这些也正是目前校内实践环节比较欠缺的。

第四,在问卷中还设计了两个主观题,一是专业课的学习亟待改进的方面,学生希望多开展动手能力的课程,教师在课程中严格要求,增加案例分析;二是现有实训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学生认为,实训课时较短、缺乏企业的具体会计流程、学校会计实训课缺乏设备等。

三、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综合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北海学院会计专业校内实训课程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校内实践教学设计重理论涵盖、轻实战。会计校内实践教学沿袭理论教学思路,涵盖工商企业经济活动流程,缺乏重点环节的细化设计。对企业设立、运营、投资、筹资等财务活动的关键点缺乏考虑。基本采用让学生在模拟实训室完成作业,教师适时指导的方式,过于单调的教学方式遏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长期以往,学生对实训课的学习会感到枯燥无味。另外对于企业会计岗位的设立、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现金管理、存货盘点等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难点,缺乏统筹安排。

(二)校内实践教学内容和实训过程不完善。一是实训教学中不能充分体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会计实训教学很少有角色分工,整个业务自填制原始凭证至编制报表通常由一个学生完成,没有相互之间的审核和牵制。二是不能体现单据的传递流程,所有的出入库单、发票等原始凭证都由学生自己填制,单据在各环节中的传递关系根本不存在。三是会计职业判断力体现不够,在模拟实训中提供的具体的会计环节下,采用何种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式都是给定的,没有给学生锻炼职业判断的能力的机会。

(三)校内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实践经验少,来源单一。学院师资数量相对紧张,学校也没有把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纳入教学管理计划或形成制度,在时间上、组织上、经费上都没有相应的安排和保证,不可避免的出现教师脱离实践的现象。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依靠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进行指导,实训成为纸上谈兵。

(四)校内实践教学考核方式过于简单,难以控制。学院教师在实践教学考核方式上,一般在兼顾平时成绩的基础上,通过审查评阅学生的最终成果,即要求学生完成“账、证、表”即可。而平时成绩的考核也只是看考勤,这样就导致很多学生认为只要不缺勤,最终能交出“账、证、表”就可以拿到及格分,实训效果很差。

四、思考及建议

(一)构建会计学专业校内实践“双模拟三阶段”教学模式。“双模拟”指的是手工记账模拟和会计电算化模拟。“三阶段”包括:第一个实训阶段是指与理论教学同步的分散式手工记账模拟实训阶段,学生学习完会计学原理后,针对教学中的某些重点难点单独进行的模块实践。第二个实训阶段是指独立进行的集中式手工记账模拟实践;利用真实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对一定时期的经济业务(来源于企业)进行会计核算,通过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计算成本、利润和编制会计报表,熟悉会计循环过程和掌握会计核算基本技能。第三个实训阶段是指集中进行的会计电算化式的模拟实践,从初始化、凭证填制、审核、登账、记账等基本技能的训练与操作,到熟练运用金蝶财务软件进行会计业务的全过程处理。

(二)建立应用型会计学专业校内实践教学体系。制定出企业标准与教育标准相融合的实训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强化《管理会计》、《财务分析》、《税法与税务会计》等课程,增加实训课程,如认识实习(认识企业生产工艺流程与组织构造、会计业务处理程序等)、多行业会计校内模拟实训、暑期社会实践等,增加管理型会计课程中实验与案例教学的比重,主动贴近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专业教师与企业联合建设与开发课程。专业教师与企业共同进行手工实训模拟课程与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课程的建设与开发(包括课程教学大纲的确定、课程评价标准的制定、教材的编写等);具体实训过程可采用角色体验法、案例分析法、课内课外互融法等新型教学方法。

(四)建立完整实验考核平台。强调考核内容的层次性和考核方式的多样性,为学生搭建一个考核内容层次化、考核方式多样化、注重过程考核的实验教学考核平台。具体考评体系为: 基本实验理论知识,进行检验性测试;基本技能,进行验证性实验;设计能力,进行设计性实验,提出方案设计报告;综合实验;创新思维,进行探索性实验,撰写研究论文、专题报告。

参考文献:

第8篇:财务分析实训体会范文

【关键词】ERP沙盘,会计实训

会计学是一门技术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目前许多院校为顺应毕业生当前就业形势的发展,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大力加强会计实训教育,并着重加强了对会计实验室的建设。但是,在会计实验教学中强调专业技能的培训,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欠缺,不能满足信息化时代对会计人才能力的更高要求。

一、会计实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目前会计实训教学主要是围绕会计核算类课程进行的。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开设的,以锻炼学生记账、算账、报账的能力为主;而财务管理、财务分析、审计等课程的实训内容几乎没有涉及,对于学生利用会计信息对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等方面能力的培养还远远不够。第二,会计实训的形式单调。传统的会计实训的教学组织形式基本是采用“作业式”模式,即由学生对教师给出的业务题进行账务处理,从编写会计凭证到会计报表的完成都是单一地完成书面作业,而极少采用实际工作中按会计岗位分工、按会计流程进行单据传递等的实验形式,学生难以透彻理解会计工作中各环节之间的联系,更无法体会实际工作中的内部控制制度。同时,会计模拟实验没有从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体角度进行设计,这样会使学生认为,会计仅仅是记账和算账,与企业管理关系不大。第三,现行的会计实训一般是要求学生针对某个企业即某个特定会计主体下的经济业务数据进行账务处理,学生面对的是大量的历史数据,而不是“真刀实枪”的实际操作,练得再好也只是像盲人摸象,不识其实貌,尤其是对于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处理意外情况能力的培养明显不足,而这几个方面恰恰是用人单位所亟需的。第四,会计是一门对职业判断能力要求很高的学科,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对不确定事项有判断和会计估计能力,在会计实验中,会计政策与方法是既定的,即方法是唯一的、答案是确定的,最终要求所有学生得到一致的报表数据,不注重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传统的会计模拟实训教学已经不符合管理信息化的要求,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会计实训教学可以从ERP系统这个更高的平台、更全局的视角培养学生的会计实战能力。

二、ERP沙盘模拟及其在会计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ERP沙盘模拟是以企业经营活动为主线,将企业的物流、生产、财务、运营、营销规划的结构及流程全部展示在沙盘上,将复杂、抽象的财经、商贸及管理理论知识以最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利用这个直观的沙盘来仿真企业环境,让学生扮演企业管理者的角色并在动态的竞争中运作企业,实现企业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协调。具体操作是:参加训练的学生要分成若干个团队,代表同一行业存在竞争关系的不同企业,每个团队(企业)连续从事若干个会计年度的经营活动,在虚拟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运筹帷幄、决战商场。在沙盘模拟对抗过程中,学生将遇到企业经营中常出现的各种典型问题,他们必须一同寻找市场机会,分析问题,制定策略,保证企业流畅运转,取得商业上的成功及不断成长。ERP沙盘模拟涉及企业整体战略、产品研发、生产管理、市场与销售、财务分析、团队沟通与建设等多个方面。

ERP沙盘模拟在课程上将背景设定为多家已经经营若干年的生产型公司,将学生分组,每组代表彼此互相竞争的虚拟公司,每个小组的成员分别担任CEO、财务总监、营销总监、生产总监、采购总监等公司中的重要角色。在仿真实验中,每个团队经营着一家具有相同经营基础的企业,连续从事几个会计年度的经营活动,在经营中必须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同业竞争的压力决定公司的产品、销售、贷款、融资、投资等方面的中长期策略,年终通过会计报表结算经营结果,进一步发现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制定改进方案,继续下一年的经营。

应用ERP沙盘模拟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实战中熟悉竞争环境下企业的整体运作过程,从整个企业资源配置的角度理解会计及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学生一般分两个阶段参加实训,每个阶段有不同的目标。第一阶段:在进入中职院校学习的第一年第一学期参加本课程。对于刚入学的职业学校的学生,通过企业认知实训第一阶段的训练,可以了解企业经营环境,明晰企业组织结构,认识业务流程,明确岗位职责,学会按指导操作和经营业务。此外,通过协同训练,可以加强沟通,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第二阶段:ERP沙盘模拟在中高级会计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学生一般在第二年第二学期参加本课程。与基础会计相比,中高级会计课程的知识复杂性和专题性特征逐渐增强,由此产生了与应用于企业运作全过程的ERP沙盘模拟相区别的专题性ERP沙盘模拟实验。

三、会计实验教学中引入ERP沙盘模拟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在实验室建设方面,ERP沙盘模拟课程教学除了沙盘教具外,对硬件环境要求比较高,如专用教学实验室、沙盘专用桌、计算机和网络设备、投影仪、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实验室初期建设需要大笔的资金投入,资金的保障离不开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第二,在师资方面,在ERP沙盘模拟课程中,教师的作用十分独特,他不再单单是讲解者,而在不同阶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调动者、观察家、引导者、分析评论员、业务顾问等。同时,课程具有综合性强及跨学科、跨专业性,对教师的知识面要求高的特点,如果只单纯掌握本专业知识显然是无法胜任的,这对任课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更重要的是,任课教师要树立就业导向观,强化柔性教育理念,必须认识到,只有在宽松、和谐、相互尊重的气氛中,学生才可能有独立意识,并敢于大胆提出想法、表达思想,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第三,在教学方面:首先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专业基础实验课,为了取得最佳的ERP沙盘模拟实践效果,在沙盘模拟之前,要按照基础会计实验大纲的教学要求,使学生对一个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若干项经济业务进行处理,在识别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到登记账簿、编制报表这一过程中熟悉整个企业的会计账务处理程序。然后再进入ERP沙盘模拟实战阶段。其次沙盘的游戏规则必须在课上重点讲解和确定,并让学生熟悉规则。让学生在清晰透明的规则下操作,以避免由此带来的教学混乱和达不到预先的良好的教学效果。最后针对ERP沙盘模拟这种独特的课程模式,需要建立多层次的考核方式。学生成绩的评定不仅看最后的实验结果,还要强调过程控制,不能成王败寇,而让教师、学生个人、学习团队、教学管理人员都参与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通过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各种决策制定过程的考核来全面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不仅是一种创新,也是对学生进行阶段性、全方位、立体式考核创新了一条有效的途径。第四,在应用和发展方面,为了完善和提升ERP沙盘模拟教学水平,进一步推广ERP沙盘模拟在会计教学的应用,学校应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校级、省级甚至国家级的“企业经营”技能竞赛。通过技能比赛,启发学生的创造力,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找出与优胜者的差距,不断提升实操能力和创新。在学生的兴趣培养上,学校应该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和空间供学生探讨和学习。许多学生在课堂操作和学习中显示出对沙盘演练的浓厚兴趣,但受课堂的时间等因素的制约,创造力受到了影响,一个模块教学周期完成,学生常常有意犹未尽的感慨,为此,学校可以在校内成立“企业经营沙盘模拟”社团组织,由学生自行组织课外训练和经营模拟活动,这样,学生在充足的时间内和无老师在场的自由的环境中,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思维方式对企业经营进行决策,不断发现问题,提出新方案和新思维。

参考文献:

[1]王新玲,杨宝刚 ERP沙盘模拟高级指导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第9篇:财务分析实训体会范文

本文通过对会计专业毕业设计所发挥的作用介绍,指出了会计专业毕业设计自身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会计专业毕业设计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会计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措施,并对会计专业毕业模拟实习实践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会计专业;毕业设计;改革

毕业设计对于高校的教育来说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毕业设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或者实践活动而形成的综合技能。所以,我国教育部门以及高校均非常的重视毕业设计环节,而对于高校的会计专业来说,其更为关注对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因此,毕业设计也变得更加的重要。针对高校会计专业毕业设计,应当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方面的特点,同时在毕业设计理念、内容及形式等方面不断的革新与创新,让毕业设计可以真正的起到提升学生职业技能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毕业设计的功能。我国教育部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学校的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要不断地强化学生自身的实践技能、创新技能、就业能力以及创业能力,努力培育具有综合全面发展的新型复合型人才。在上述所提到的培养学生多种技能中,是要求学生以特定的职位的技能为基础,并没有强调对于学术的研究。而我国教育部门所颁布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中提出,高职院校进行毕业设计环节,应当和本校的专业特色和市场需求高度融合,提倡以岗前实习、综合实践等不同对形式来完成毕业设计环节,要勇于创新毕业设计的方式。

一、会计专业毕业设计自身存在的问题

1、毕业设计选题较为狭窄。在会计专业毕业设计选题时,大多数是由指导教师提供一定的题目,而学生进行选择。虽然教师会提供较多的题目,不过会有不少的学生选择相同或者十分相近的题目。按照我校会计专业最近三年中的毕业设计选题来看,学生很多选择和“会计操守”、“会计信息失真”、“应收款监管”等相联系的题目内容,所写作的论文也较为相似。因此,大多数学生在毕业设计选题过程中,主要以题目所涉及的难易程度来作为选择标准,大多数学生会选择比较容易完成或者有相对多的参考资料与文献的题目,却没有按照学生自身所学的知识以及自我发展规划来进行题目的选择。

2、学生不具备教强的论文写作基本功。在对以往的毕业设计(论文)调查可以看出,很多学生所设计的毕业论文存在较多的抄袭现象,不少人会从网上摘抄一部分内容,也有一些人从杂志、报刊等上面摘抄部分内容。很多学生在摘抄的过程中不加思索,整段的进行摘抄,这样就会使得学生所写的论文显得非常生硬,之间存在较少的联系,没有层次感。学生并不是立即就可以拥有写作论文的能力的,需要经过教师的悉心指导,同时也要经过自身长时间的练习。日常情况下学生几乎没有写作论文的主动性,所以导致毕业设计(论文)很难取得非常好的质量。

3、学生就业压力过大,使得毕业设计无法专心完成。现阶段,高职学校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逐渐的增加,尤其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处于本科和中职学生的夹击之中,受到双方的就业压力影响,导致自身的就业压力持续的增加,这导致了很多高职学生毕业实践时无法专心的完成。然而学生开始进行毕业设计时,也正是学生在企业实习最为重要的时期,很多的实习单位会让学生在企业完成相应的毕业设计,而正是由于这种情况的出现,导致很多的指导老师对学生无法进行现场的论文写作指导,只有经过远程的方式来进行零星的论文指导,这种指导效果是非常有限的。等到学生毕业时,其所进行的毕业设计往往草草了事。所以,对于会计专业来说毕业毕业设计采用论文或者心得体会这种形式的方法有待进一步的改进。

二、会计专业毕业设计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

1、毕业设计未能完全的体现出实践性。不少的高校会计专业依旧执行毕业设计(论文)的方法来完成毕业环节,将毕业设计中的论文看成是学生取得毕业证书以及学校教学效果的重要参考。所采用的方法和高职学校办学的目标有较大的出入,无法达到真正培养人才的目的。采用学术型毕业论文的形式,不能真正的展示出高职学生所掌握的真实技能,更不能体现出学生所拥有的实践能力,达不到学生对于自身综合素养全面展示的作用与效果。

2、毕业设计不具备较强的针对性。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时,会受到较多的因素影响,使得毕业设计无法和学生综合素养相匹配,所进行的毕业设计也都和实践相分离。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管理存在不足,很多的高职学生忽视毕业设计环节,大多数人仅仅应付了事,没有参与感与主动性,导致学生在真正的进入岗位之前的最终实践环节根本达不到其所具有的真实作用,也不能让学生将所掌握的知识很好地应用在实践中,而这种与实际岗位相脱离的毕业设计模式是不具备太多功效的。

3、毕业设计师资力量欠缺。在进行毕业设计时,教师对于学生的论文写作没有严密的管控,而且很多教师不具备教强的实践能力,这就导致教师的指导存在不清晰、不明确的问题。部分教师所设定的毕业设计题目相对落后,无法反映最新的行业动态及新理论的应用。有些教师为了论文的审核方便,将同一题目对多届学生使用,这样就严重地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及综合素养的发展与提升。

三、会计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措施

1、创新理念,积极开展毕业设计的模式革新。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尤为关键,其培养学生实践岗位的胜任力作为基础,将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作为目标。所以,高职院校在进行毕业设计环节中,对于学生的定位应当和自身的培养特色相一致,要满足会计专业的自身要求。第一,以学生的角度来说,高职院校所具有的特征没有较多地体现在严密的学习理论及学术研究方面,所以切不可按照本科所采用的毕业设计模式,一味的跟随本科院校的脚步。第二,按照教学观点来看,高职进行毕业设计需基于工作过程来完成,这样才能达到学习和岗位的融合。需要结合企业的工作实际,设定特定的案例,让学生通过毕业设计解决实际问题。

2、革新毕业设计内容,充分展示职业特点。优良的毕业设计模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意识。通过毕业设计来增强学生对于岗位职能、工作技能的了解。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应当逐步地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对自身所学知识及相关技能的运用,在实践中锻炼自主、独立完成工作的技能,并进一步的强化、深化自身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所进行的毕业设计内容应当紧跟时代,反映行业最新动态。

3、整合多种教学资源,革新毕业设计内容。对于高职会计专业毕业设计革新工作来说,其和课程的改革有着较大的区别。仅仅依靠学校内部及课堂是无法实现的,也无法完全的依靠教师自身的研究。首先,通过学校和企业的联合培养机制,充分的挖掘行业优势。在进行会计专业毕业设计时,应当以本行业作为依托,同时具备一定的职业背景,这样才可以达到最适宜的设计内容。其次,应当强化会计专业的实训强度,使学生的实训真正的达到和现实相结合,让实训更加全面、整体的体现出学生今后职业的特点与环境,让会计专业毕业设计拥有坚实的基础保障。最后,要对选题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处理。在进行毕业设计选题时,应当结合会计专业实际,选择具有实践性的题目,切不可一味的选择学术型的论文题目。再按照会计专业特点,结合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进行选题。

四、会计专业毕业模拟实习实践探索

以往会计专业毕业设计多是通过论文形式来完成。首先,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完成具有较强学术研究型论文非常困难,学生缺乏一定的理论知识。其次,毕业设计采用论文形式所涉及的范围相对要窄,往往需围绕特定的论题进行写作,无法和现实紧密地结合,达不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作用。所以,我们应当对会计专业毕业设计标准进行改革,通过设计会计模拟实习环节来取代毕业设计环节。其中会计模拟实习内容包括企业会计账表的设置、会计政策与估计方法、企业财务分析指标的设置、以及重大财务事项的处理方案等。这样就可以全面地考察学生综合素养以及处理问题的技能,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就业,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

1、企业账表的设置。学生毕业模拟实习的首要内容就是企业帐表设置,其中包含了会计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主要体现在考察对于企业账号设置、企业帐薄设置以及会计报表的设置等内容。在完成企业帐表设置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全面的了解并掌握企业的真实情况,了解企业自身的生产与运营需求,把企业运营过程中的特性按照企业会计制度来完成相应的、切合实际的帐表设置。其所设置的账表应当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能够和企业的运行特征相符合,同时也要求学生对所进行的帐表设置具备一定的理论依据。所以,在进行帐表的设置过程中,可以考查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也可以考查学生对企业账表设置的技能水平。

2、企业会计政策、估计方法的确定。通过上述的环节开展,给进一步的完成核算工作提供了基础保障。不过,如果更为精准的体现出企业自身的资产情况及权益、运营状态、经济效益等,仍应当按照企业自身的状况,来采取一定的会计政策,以科学地估计一些具备不确定性的交易及财务事件。在进行会计政策及估计方法的制定时,不仅需和企业的准则保持一致,也要和企业的会计制度相符合,同时又要紧密的结合实际,使整个过程可以精准地体现出企业的资产权益、效益等状况。设置上述的过程,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可以站在更高的视角下理解并运用财务会计知识,提升学生对于财务会计理论的应用能力。

3、财务分析指标的设置。形成相应的财务分析指标制度,是毕业模拟实习的关键组成部分。其须按照企业自身的真实运营状况、企业财务管控的真实需求制定切合企业实际的、可以整体评估企业运营效果的、能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现状的系统。我国所公布的企业绩效评价共涉及32个方面的内容,而学生在进行财务分析指标的构建时,也应当从上述的32个方面里挑选适宜的、能最真实模拟企业状况的每个评价指标。同时,也应当对所选用的指标加以说明与解释。通过这一过程,能够全面地考察学生对于财务会计管理理论了解与掌握情况,并且能够让学生将企业真实的财务管理活动的融入到毕业设计环节中来。

4、企业重大财务事项的处理方案设置。所谓的重大财务事项指的是会严重影响到企业运营的投资、扩股和诉讼等相关的事件。而对于上述事件的处理,通常会制定不同的方案,然后进行对比而选择相对合理优化的方案执行。所以,对于重大财务事项的处理,相对来说非常的繁杂。其中包含了对相应资料的采集、对市场环境的调研、对资料的梳理与汇总、寻求可以处理问题的多个方案、按照各个方案分别的论证、对不同方案进行对比优化选择、方案的执行。在进行重大财务事项的处理方案制定时,学生应当具有相对完善的财务理论知识及相对强的财务分析技能,同时也要求较为细致的了解企业自身的运营情况及市场环境。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考察学生对会计分析和财务管理的运用能力,提升学生处理财务事项的实践能力。综上所述,会计专业毕业设计由论文形式改革为毕业模拟实习形式,是创造性的革新,也是会计专业自身发展的要求。通过这一改革可以有效的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融合,并能够体现出会计专业的特征,同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及操作性,拥有相对高的应用价值,并且能够有效地强化毕业生就业能力,这和高职院校所培养人才的目标相一致。

参考文献:

[1]吴节.高职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提升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07)

[2]管晨智.毕业设计在教学中的职能与作用———以财务会计类专业为例[J].职业时空,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