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共享的基本概念范文

财务共享的基本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共享的基本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财务共享的基本概念

第1篇:财务共享的基本概念范文

摘要:为适应企业内外部的激烈市场环境,我国企业必须提升自身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管理会计直接为企业管理提供服务,是现代企业管理与会计的有效融合,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的企业在应用管理会计方面已经十分普遍与成熟。本文从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基本内涵与相互之间关系的探讨为出发点,对二者融合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分析,并以全面预算为切入点对二者的融合性运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 :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融合

一、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与关系

1.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

学术界关于财务会计的概念并没有一个具体的规定。但是,不论是国内或者是国外的理论界都认为财务会计是包含提供财务信息的结果、提供财务报告,并与企业的管理密切相关的一系列的活动过程。

“管理会计”这个名字最早是出现在美国著名的会计学家奎因坦斯出版的《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入门》这本著作中的。此后,国内、国际的学者们纷纷站在不同的角度对这一概念进行了研究、界定,综合国内外学者们对管理会计的研究,可以将管理会计简单定义为一种管理活动或者管理过程,它的主要职能是为了进一步改善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价值增值。管理会计的方式是为企业内部人员提供实现经营管理决策所需的各种信息,并通过信息的反馈作用从而实现对企业经营活动过程的全面控制。

2.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关系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都属于会计体系中的基本内容,但是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各具特色,财务会计主要是对外,管理会计主要是对内。但是,不论是管理会计还是财务会计,它们在基本的操作技能、资料的处理、最终的总目标等方面都是一致的。可见,两种会计模式之间并不冲突。管理会计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

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必要性

为了全面推进我国会计水平的整体提升,我国逐渐在全国加强了对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2014 年1月29日,我国财政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将其做为全面推进我国管理会计工作的总纲领。

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管理决策层需要获取更多、更完整的财务信息类型和内容,为其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参考,这就需要财务会计信息和管理会计信息共享。财务会计信息主要反映企业经济活动中可用货币计量的信息,且是已经发生的历史经济活动;缺乏无法用货币计量的信息、面向未来的前瞻性信息等;而管理会计信息则能弥补财务会计信息的不足,使企业管理决策层能对企业经济活动开展全程管理决策。同时,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紧紧围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为管理核心,以提高产品竞争力,进一步挖掘企业内在的经营潜力,改善企业的经营效益。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能将财务资源整合,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因此,加强管理会计在各企业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中小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可行性

在企业经济管理活动中,财务会计比较注重企业实际运行情况的整体记录与总结;而管理会计的主要目标是预测、决策、控制、分析等,他们在管理的过程虽充当不同的角色,但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中小企业财务人员编制有限,一般未单独设置管理会计岗位,这意味着财务人员既要承担财务会计的工作又要承担管理会计的相关工作。财务人员素质及工作能力的不断提高,会计核算制度化及企业信息化系统的提升等,可以使现有财务人员的财务会计工作更高效,管理会计工作更细化,在实际工作中实现有效融合。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多中小企业管理决策层已意识到传统会计管理工作的缺陷,对企业内部会计管理模式提出了新要求,会计管理的职能重心应由传统的注重监督与反映职能转变成以管理与服务职能为主。

四、中小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性运用———以全面预算为切入点

全面预算管理就是充分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各种财务、非财务资源进行科学的、合理的、规范的分配、控制、考核,从而能够实现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组织与协调,完成企业既定经营目标的一种管理活动。预算环节涉及到企业内部对未来的估计,用于与预算指标进行对比的实际数据主要来自财务会计系统,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会计、财务会计活动中的重要融合手段,在二者之间建立了一种关联与联系,在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了企业的组织管理目标。

1.在预算编制中的融合

在我国企业的实践中,最典型的、最常见的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点就是全面预算管理。在全面预算的编制过程中,不论企业站在哪一个角度进行预算的编制,都是通过制定一定的产量、成本、现金收支等预算的过程,而其最终的落脚点是财务预算,即:实现对企业的资产、负债、现金流量的预期上落脚。可见,预算的编制过程中企业对未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总体预测都将体现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这些终点上。

全面预算管理是管理会计的职能范畴,但其实际很大程度上仍是依赖财务会计信息,且受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制约,只有二者相互耦合、相互补充才能实现预算目标。

2.在预算控制环节的融合

要想使企业的全面预算真正发挥管理与控制的功能,不仅要进行科学的、合理的、规范的预算编制,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预算控制体系,在企业内部形成计划———控制———反馈———考核的循环过程。由于企业的全面预算与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激励机制、预算的动因等密切相关,因此决不能在企业内部形成为了预算而预算的局面。企业的预算经过反馈、考核、修正、对照最终形成一种双向反馈的机制。可见,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全面预算中对比、考核的信息搜集系统其实就是对企业会计信息的搜集。

总之,管理会计理论的扩展对企业的实践与发展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新的经济环境的变化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管理会计价值思维、理论体系的更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管理会计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愈加凸显。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将始终贯穿与会计管理的过程中,为企业的管理水平的提升、经济利益的提高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程艳.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J].财会研究,2011(02): 52-54.

[2]李秀柱.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J].华章,2013(18):42.

第2篇:财务共享的基本概念范文

关键词:预算管理;超越预算;绩效改进

中图分类号:F42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4.23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4-51-03

一、超越预算的提出及基本概念

(一)超越预算的提出

1、市场变化莫测,需要更加灵活的管理流程。公司高层管理者的目标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使股东们满意,获得持续的创新能力,以较低的成本运作,促进合乎职业道德的财务报告制度等。然而,预算与这些目标都存在着冲突,势必需要新型的管理模式来进行替代,这种新型的管理模式不仅要能消除冲突,还要能支持这些目标的实现。

超越预算管理模式,是一种合理的替代型的通用管理模式,通过改变设定目标的方式和激励方式,从而避免不充分的公司治理及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它涵盖了相关联的一系列目标和奖励、连续的计划、所需的资源,以及多层次的控制体系。它以摒弃当前的预算编制体系为契机,将绩效评估的责任从企业的核心部门,转移到营运部门中去。在一些已成熟实施超越预算管理的公司,这种责任甚至转移到了管理一线,结果增加了一线职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市场变幻莫测,一线员工无法对市场变化做出及时的反应,企业若想变得更加灵活和具有适应性,就必须将更多的权利和职责移交给更接近顾客的员工,也就是更加灵活的管理流程。

2、超越预算圆桌会议诞生。超越预算圆桌会议(Beyond Budgeting Round Table,简称BBRT)于1998年由英国发起成立,截止到现在,该会议成员已经包括了欧洲及其他国家,美国和澳大利亚。超越预算会议是一个独立的合作研究组织,它通过会议和讨论会,在全球范围内共享其资源,旨在帮助企业如何在日益复杂的环境中持续改进业绩。超越预算圆桌会议提醒人们“预算是历史的遗留物”[1]。超越预算圆桌会议坚持认为,仅仅“改进预算”并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它只是加速了现行的有缺陷的程序的运转,并且使“固定业绩契约”和集权控制永远存在下去。要想解决根本的问题,就必须引进新的预算管理理念。

(二)超越预算的基本概念

超越预算并不是一个严格的概念,很多人将它误以为就是摒弃预算过程,转而寻求其他的方式来替代预算可以起到的控制作用。其实超越预算主要是通过综合运用各种预测、绩效管理方法,以及将预算与绩效评价奖励分开等方法来克服传统预算的种种弊端,将企业打造成一个管理流程更具“适应性”,权力更多下放,对市场变化能做出及时反应,不断进行创新,关注顾客需求,绩效持续改进的组织。企业并不一定要完全抛弃预算,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考虑是摒弃还是保留预算,但是超越预算包含三方面内容:首先,是灵活、动态的财务预测和计划。通过预测来组织未来的短期财务业绩,并设置目标协调资源配置。其次,是以综合指标为基础的业绩管理与评价系统。与传统业绩评价不同的是,综合业绩评价系统要求企业中的部门和个人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组织的特点,明确战略的关键成功因素。最后,是以“相对业绩契约”为基础设计激励机制,主要是运用标杆法对相对业绩进行奖励,而不像在传统预算管理中那样以固定的预算目标为标准,这样可以减少“控制盈利”等行为的出现。超越预算不是放弃预算,而是将预算限定在计划上,业绩衡量则由其他管理工具来完成。

二、超越预算的实施

KPI为我们提供的控制方法,主要是基于与中期目标相对应的绩效监管。在实际情况比预期产生差异的时候,KPI会向高层管理者提出警示,告诉管理者正在发生着什么,以及在短期内会有什么变化。KPI取代了预算的确定目标,起到了控制作用。实际绩效是以KPI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而不是同预算做比较,KPI也会指导人们去判断相对于结果的满意状况。如果界定明确,那么在运行良好时,KPI就会再次确认,只是在需要纠错时才亮起红灯。KPI取代预算,同样也可以起到控制的作用,实际绩效是以KPI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而不是同预算确定的目标相比较,KPI也会指导利益相关者去判断对结果的满意程度。

(一)确定变革的框架及前景轮廓

这是实施超越预算的第一步。这份框架需要做到阐述变革的最初意图是什么,列举出传统预算模式下的缺陷;介绍采用新模式可以获得怎样的收益,并且还要做到表述清楚,消除理解障碍。如果没有在事前确定变革的框架和前景轮廓,运营经理就无法获得来自高层管理者的授权,也无法明确自己的行动方向,整个企业也难以推动起变革的风潮。

(二)重新思考财务的作用

对财务的重视固然十分重要,但要想获得成功,企业需要更多功能的集体参与进来,这个集体中包括人力资源、信息、战略等方面,特别是来自运营部们的支持等。实施传统预算的企业过多的关注财务的作用,不仅要求做出详细的预算还要在时候对结果有全面的分析,财务部门承担了巨大的压力,而其他部门在运营中的作用却被忽视了。要想改革被采纳和实施,与其说它能为企业带来什么好处倒不如说可以带走什么坏处。比如超越预算可以减轻至少是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即使不是最重要的,至少也是吸引人的因素。

(三)改变行为

由于绩效责任的转移,业务单位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在没有详细的预算来确定上下级之间绩效合同的情况下,就给予业务单位更多的自由来实施行动计划,和对变化做出反应。与以往中央集权的预算体制相比,业务单位的行动势必要变得更加有自主性和责任感,只要他们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绩效奖如何被考核和奖励即可。

第3篇:财务共享的基本概念范文

[关键词]管理会计;大数据;作用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2.021

[中图分类号]F234.3;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2-00-02

0 引 言

从大数据的概念兴起开始,各行各业开始采用大数据对行业数据进行分析,当然各行各业都不可缺少的管理会计也必须与大数据进行结合,才能提高效率,更好地为行业和企业服务。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新型的网络社交方式,如微信、微博都纷纷涌现。以云计算和物联网为基础,更多的信息以数据的方式呈现和更新,大数据时代悄然而至。各行各业都对大数据感兴趣,不管是工业还是服务业、农业还是制造业,甚至是科研院校也高度关注。本文先对大数据的基本概念进行分析,通过详尽地分析,得出大数据背景对管理会计的影响、大数据背景下管理会计发挥的巨大作用,并探讨管理会计更好地利用大数据的方式和模式。以通过本文的分析和研究,为管理会计和大数据的结合,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持。

1 大数据概述

有人说,信息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而笔者认为,互联网时代是大数据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的更新速度加快,数据的处理方式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各行业通过对社会不同角色的人每天所产生的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包括位置信息、职业、兴趣信息等,并运用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各种分析结果,通过分析结果来引导不同人进行消费和服务。在某种程度上,大数据在重新组建大部分的行业,不久之后,也许所有的行业都会囊括其中。从另一个层面看,各行各业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运用大数据进技术来挖掘更多的信息和机会,实现资源共享。

2 大数据与管理会计

2.1 大数据与管理会计相结合

作为和数据打交道最频繁的岗位,管理会计是最应该和大数据相结合的。管理会计需要更加重视管理这方面的内容,管理是在搜集和分析数据的基础上,在宏观层面进行分析和决策,制定出更好的财务制度和规范,从而使会计工作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虽然大数据的方法先进且有创新性,但是管理会计在与大数据结合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大数据,而是应该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更好地为财务工作提供分析方法。管理会计不能仅局限于大数据的条条框框,否则会违背大数据的初衷。大数据与管理会计相结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

2.2 大数据背景下的管理会计从业者

一个职业与大数据的结合,必然意味着从业者的改变。管理会计从业者必须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学数据的技能和方法。在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内容重心已经从基本的财务工作转向整个公司的财务管理层面。管理会计与大数据相结合是管理会计的一场革命。大数据要将出纳、记账人员从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单位的财务中心应该为财务从业人T及时开展大数据知识的培训。数据如果没有被收集起来,将会是繁杂无序的,且没有过多的利用价值,对于财务人员来说,大数据只是一种工具,并不能因为工具先进,财务人员的学习就止步不前。对于财务工作来说,更重要的是自身的判断力和专业性的提高。人是大数据与管理会计结合中的关键因素,只有更好地发挥人的作用才能使大数据分析方法更好的发挥作用。

3 管理会计与大数据结合的措施

古人云:“天时,地利,人和。”如果想成功地完成一件事情,这三个因素缺一不可。同理,如果想更好地与大数据相结合,管理会计必须同时具备这三个因素。

3.1 市场经济的发展的需求和政府的助力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迫使企业必须更好地了解自己和竞争者,除此之外,还要充分了解客户,即消费者。因此,各行业必须通过与大数据的结合,通过宏观分析数据的方法,从大方向上对行业的发展状况和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和了解,这样能更好地做出判断与决策。管理会计也是如此,市场经济要求管理会计从业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能正确分析企业所面临的经营情况和市场地位,需要管理会计从业者更好地了解适合大数据的分析方法。

此外,政府需要通过“看得见的手”对市场进行调控,通过颁布相应的规范和制度,增强管理会计与大数据的结合。并通过宣传和开展培训工作,对重点关注行业和岗位进行专项培训。政府需要积极推进“互联网+财务管理”的模式,为企业财务工作助力,制定相应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更多的财务人才和高精尖的大数据人才涌进经济发达的城市,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做贡献。

3.2 管理会计人员要注重与运营研发部门的合作

从企业层面来说,首先要让运营部和事业部引进先进的大数据工具,制订出适合本企业发展的战略和方案,交由研发部将方案落实。方案中一定要有定向的说明和财务工作的结合。在这个过程中,管理会计人员一定要做好接洽工作,积极主动地与运营和研发的专业人员进行商讨和学习,制订出最适合财务部门的发展方案。

3.3 提高从业人员职业素养

首先,管理会计的从业人员必须认同大数据的理念,管理会计从业者必须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学数据的技能和方法。从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到报表数据分析工具的更新和发展,财务人员要与时俱进,了解和掌握不同的知识,这不仅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也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其次,管理会计人员除了要掌握技术性的技能外,还要定期学习会计准则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国家最新的会计政策,掌握最新的理论知识。如果将管理会计工作比作一棵大树,那么树根是会计的理论知识,树干是管理者的管理能力,茂盛的枝叶就代表大数据等先进的工具。只有三者相结合才能长成参天大树。除此之外,高校和企业还可以联合培养懂大数据的管理会计人员,并成立相应的实验室进行专向研究。相信通过不断地努力,我国的大数据技术能够发展的越来越快,越来越好。

主要参考文献

[1]袁智云.大数据时代财务人员何去何从[J].财经界:学术版,2017(1).

[2]吕赛鹃.基于云计算的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研究[J].管理观察,2016(24).

[3]杨丽萍.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的发展困境与出路[J].时代金融,2016(23).

[4]吴玉良.大数据时代公用行业管理会计应用研究[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

[5]潘美玲,王迪.大数据时代会计人员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J].商场现代化,2016(9).

第4篇:财务共享的基本概念范文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 PPP模式 概念特征 运用

建设保障性住房是缓解和消除我国人与住房之间的暂时性矛盾的关键途径,为了确保保障性住房在建设过程当中的资金运转与整体效益,将保障性住房的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发挥出来,就应当加强对PPP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运用。

一、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资金缺口较大

当前,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基本上都来自于中央政府或是地方政府的供给,但我国的人口众多、地域宽广,保障性住房的需求量非常大,而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可支配财力又十分有限,因此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始终存在着较大的资金缺口。

(二)进程不甚均衡

保障性住房建设不应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但在很多城市的核心区域,政府可以通过拆建结合,土地一二级开发联动获得较好的土地出让收益。相应的,政府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积极性就较高。而在很多急需改善居住条件的非核心厂矿地区,由于土地级差地租效益不明显,甚至难有产出,保障房建设往往较为滞后。因此,经济效益的差异常常影响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整体进程。

(三)规划不尽合理

我国当前的保障性住房大多建设在城郊偏僻的地方,或是城乡结合的地方,设置与规划不尽合理,周边的交通、公共设施、公共服务等都较不完善,医疗、教育以及生活休闲水平落后,这会给居住者的生活带来非常大的不便,极大影响保障房应该发挥的社会效益。

二、PPP模式的基本概念与特征分析

(一)PPP模式的基本概念

PPP模式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缩写简称,它具体所指的是在相关法律法规所允许的范围内,私人机构与政府公共部门在地位完全平等的情况下,自愿达成协议,一同进行公共基础建设。在PPP模式下,私人机构与政府公共部门将分摊利益与风险,且双方的优势与长处都能够得到全面发挥,能够有效提高公共基础建设的质量与效率。

(二)PPP模式的特征

第一,伙伴关系。PPP模式下的政府部门与社会资本签订协议,通过合作形成伙伴关系,并存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企业是以此目标实现自身利益的追求,而政府部门则是以此目标实现公共福利和利益的追求。

第二,以提供准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为目的。即PPP模式下的政府部门与私人机构合作,必须是以提供准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为目的,在合作中政府部门充当提供者的角色,私人机构则主要负责生产,以发挥各自的特长与优势。

第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政府不以分享利润为唯一目的,也不允许企业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形成超额利润(利益的可调节性)。社会资本在PPP模式中可取得相对合理、稳定的投资回报。同时,风险的合理分担是PPP项目成功的关键,应考虑公私双方风险的最优应对、最佳分担,而将整体风险最小化。

第四,合作周期采用全寿命周期管理模式。PPP属长期合作关系,包含了项目从规划、立项、评估、建设、经营、移交等整个周期。合作各方在各个环节进行密切合作,通过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创新提高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效率和水平,通过私人机构提高经济资源特别是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益和综合效率,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1]。

三、PPP模式在保障性住房中的运用

(一)根据项目种类合理选择PPP模式

就保障性住房PPP而言,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之间应根据自身在融资、设计、建设以及运营和维护等四个方面的优势来承担相应的责任和风险,通过不同组合,形成不同的合作模式,例如TOT模式、DBL模式、BOT模式、BTO模式、DBFO模式等,这些模式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可以适用于不同的PPP项目。例如,对于已经建设成功的保障性住房而言,它已经不再需要过高的融资,主要满足其在后期的管理与维护即可,所以选择TOT等模式即可。而如果是对于将要新建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而言,就应当选择DBFO模式、BTO模式、BOT模式或是DBL模式等。

(二)完善PPP模式管理制度

第一,出台具体的管理办法。对PPP范围进行界定,明确政府部门和私人机构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建立PPP项目承包商竞争性程序,明确PPP项目运用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程序设定、参与方权责、风险分配、退出以及纠纷处理机制。

第二,构建PPP运行框架,明确各方主体职责。明确财政部门主要负责PPP项目审核、风险把关,保证在PPP生命周期内政府财力可负担,宏观财政状况可持续。成立PPP中心等单独机构作为政府唯一代表,将保障房投资、建设、管理等职能从政府部门分离出来,克服政府“多部门多头管理”的问题。采取公开、透明的名单化管理,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合作方的资质合格。健全法律、财务、金融等第三方专业咨询市场,借鉴国际标准完善信息披露和审计制度,提高项目透明度为[2]。

第三,引入用户监督机制。在政府PPP监管机构中吸收最终用户(中低收入家庭)代表,将用户使用评价作为PPP项目成效的关键指标;在具体的PPP合作项目公司中成立类似业主委员会的机构行使用户监督权,保障项目的社会效益。

(三)建立健全PPP模式保障机制

为了解决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资金缺口和进程不均衡等问题,可以考虑由政府部门和私人机构共同合作,成立互助保障基金,政府将优质拆迁地块的土地出让收入经规范程序注入基金,专门用于保障PPP模式下的各方利益与安全性,例如在项目出现融资问题的时候,以基金名义提供担保(如基金收益权质押),确保融资的有效性;或是在厂矿地区项目进程陷入困境时,从基金中进行定向补偿,以高收益地块带动低收益区域保障房建设,保证社会公共利益不受影响。同时,为了防止政府部门陷入财政风险,还应当设立一个PPP项目上限,不过考虑到保障性住房的特殊性,所以保障性住房的PPP项目上限应当高于其他项目。

四、结语

保障性住房在缓解和消除我国住房矛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意义,所以我们应当加强对PPP模式的探讨与实践应用,确保建设资金,提高建设质量,将保障性住房的社会效益最大化发挥出来,推动社会健康和谐发展,助力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安居”而“乐业”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中国财政学会公私合作(PPP) 研究专业委员会课题组,贾康,孙洁.运用PPP机制提供保障性住房的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14,13:35-39.

第5篇:财务共享的基本概念范文

关键词:会计假设 局限 未来构想

会计假设(Accounting postules)又称会计假定(Accounting assumptions)是指会计人员对那些未经确切认识或无法正确论证的经济事务和会计现象,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或趋势做出的合乎情理的推断,而且是日,常会计处理的必要前提。会计假设是财务会计与报告的基础,表明财务会计的环境特征。

一、会计假设的历史演变

1922年会计学家佩顿在其《会计理论》一书中提出了会计假设名词,他认为现代会计必须有一些基本的前提和假定来支持会计人员对价值、成本、收益等作出特定结论。他提出了七项会计假设:经营主体、持续经营、资产负债表恒等式、财务状况与资产负债表、成本与账面价值、应计成本与收益、期后影响。虽然会计假设很早已经提出,但是在以后并没有得到普遍适用。1940年在佩顿和利特尔顿合著的《公司会计准则导论》中对以上假设进行了重述,在此书中佩顿和利特尔顿把假设(Postules)改为假定(Assumpfions),认为会计上的基本概念或命题就其自身而言很大程度上就是假定。此书确立了会计假设在财务会计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1953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在第一号公告中提出了会计假设,直到此时,会计假设的研究在美国才获得很大进展,受到了会计理论界和职业界的高度重视。1961年会计研究部(ARD)的主任莫里斯,穆尼茨(Maurice Moonitz)发表了《会计的基本假设》(ARS No.1:The Basic Postulates of Accounting。1961)该研究文集提出了3类14项基本假设,把会计假设分为A类、B类和C类三项。尽管此文献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陷,但仍不失为会计研究的集大成者,它系统详细地分析说明了三组不同的假设,建立起一个会计假设的完整体系,可以这样说ARs NO.1是会计假设研究的顶峰之作。此后,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国际会计教育与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基本会计假设与原则说明书》(AStatement of BasicPostulates andPrinciples)认为会计假设是普遍认可的基本概念,并提出了会计假设的五个基本特征。在以后的二十年里,美国会计文献中对会计假设的研究发展很快,但是由于受实证主义的影响,在概念使用上极为混乱,会计假设的描述方面很不一致。直到现在,国内外学术界对会计假设的认识以及它应包括的内容还有许多歧见。虽然世界各国对会计假设的认识及内容有很大不同,但是大家公认的会计假设的内容包括:会计主体(accounting entity),持续经营(going concern)、货币单位(money unit)和会计期间(accounting period)这四项会计基本假设是与“实体企业”经济环境基本适应的。在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四项会计假设都面临挑战,它们将有新的内涵、新的发展。我国会计学界经过了广泛的讨论在1992年11月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中采用了四项会计假设,即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并以会计前提的名义表达了会计假设的基本内容。这四项会计基本前提是人们在会计实践中长期奉行,无需证明便为人们接受的会计工作前提。现在,随着知识经济在我国的兴起,这四项传统假设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抨击。

二、会计假设的起源及面临的挑战

(一)会计主体(Accountingentity)会计主体又称为经济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主体假设(accounting postulate)认为。企业是一个有别于其所有者和其他企业的会计主体。主体假设规定了会计人员服务的范围,限定了财务报表的对象、事项以及事项属性的数量。会计主体假设的起源大约在15世纪左右,当时业主投资与企业投资开始分离,这种分离,客观上要求会计不仅记录和反映业主财产的变化。还要反映以组织为主体日常收支及经营成果,这就需要确定会计空间范围,会计主体假设由此产生。直到现今,传统的企业会计只核算企业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新的知识经济环境下会计主体假设表现出很多的局限性,主要有以下方面:(1)知识经济下出现了与传统的会计主体不同的新的特殊主体。传统的会计主体包括:合伙独资公司、小型与大型各种经营与组织形式、企业内部的各环节、及不同使用者的经济利益。在知识经济下出现了更为特殊的主体组织形式:一种是网上公司(无实体公司)。是指利用网络卫星等高科技通信和流通技术组成的不受地域时空限制的经营性组织。网上公司可以根据工作任务或市场变化的需要,迅速的进行分合,重组。网络实体的出现对传统的会计实体假设是一个正面的挑战。如何正确、客观反映其资产负债及财务状况,是知识经济下会计假设应设法解决的问题。另一种是临时性项目组织。两个或多个企业因为业务的需要,通过协议成立临时生的组织,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待业务结束后很短的时间内解除这种联盟。(2)合并后的企业,随着跨国公司和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的空间范围无限地延伸和扩大。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是指不同会计主体的会计信息进行调整、归集和合并,体现出一个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主体的财务状况,引起会计主体的极大不确定性,这就使得会计主体的概念变的模糊,使得会计主体界限越来越难以把握。(3)知识经济下出现了更多的信息使用者和更多的用途。传统会计主体假设规定了财务报告的内容和边界,即为谁报告,报告谁的经营财务活动,会计为特定的主体服务。但是知识经济时代下,由于人们对信息需求的增加,使得会计信息的提供不再单纯是基于会计主体的经济利益,而是根据信息使用者的目的。(4)知识经济下企业社会成本、社会绩效考核及人力资源信息。这些信息已不可能停留在传统的会计实体中,需要延伸到企业的外部。在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以企业为主体编制的三大报表基本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但在知识经济下其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原三大报表在提供会计信息时的不完整性、局限性。由于以上三个因素使得会计主体假设面临着空前的挑战,使得会计主体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并使得会计主体的概念模糊,界限越来越难以把握。

(二)持续经营(Going concern)持续经营是指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回大规模削减业务。持续经营假设认为:企业主体在可预见的将来为实现其目标、承担其义务及从事未竟活动持续其经营。该假设假定,在可预见的将来,企业预期不会被清算,同时还将继续存在下去。17世纪以来股份公司的逐步创立导致了持续经营假设的形成。当时英国的海外贸易越来越频繁,连续不断的海外贸易大量需要永久性资本,把企业是为持续经营。起初的公司在每次航行时发行有限期的股票,结束后进行清算。后来公司开始出售为期四年的认股单,并逐步发展为拥有永久性资本的持续经营公司。可以说,股

份公司的出现使持续经营观念具有法律效力。18世纪产业革命的工业生产使这一观念得到发展,到19世纪被制造商们广泛采用后,持续性就以现代的形式出现了,成为构建会计理论的一大假设。这一假设引出了历史成本,一贯性等具体会计核算原则,知识经济时代下持续经营假设的局限性凸显出来,持续经营面临着更多的非持续经营的挑战:(1)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增加挑战持续经营假设。由于技术的更新周期缩短,市场需求的变化显得更为频繁,使得研究与开发适合市场需要的产品本身就蕴含着很大的风险。(2)对持续经营假设最直接的挑战是网上企业的兴起。虚拟企业具有流动性。灵活性的特点。诸企业出于共同的需要。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结盟,一旦合作目的达到,这种联盟便可能宣告结束,虚拟企业便可能消失。虚拟企业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突破了企业联合的地域界限,缩短了会计的时间间隔,使得历史成本计价、费用与收入的按期配比变得不切实际,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这种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增加,凸显了持续经营假设的局限性,因此有必要重新考虑这一假设的合理性。通过以上分析持续经营假设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网上经济使得非持续经营成为经济中的普遍现象,会计信息的失真使得持续经营假设更加受到非议。

(三)会计分期假设(Accounting period)会计分期假设。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会计分期假设是本身是对持续经营假设的一个补充。会计分期假设认为,描述企业财富变化的财务报告应当定期地予以披露。这一假设规定了会计对象的时间界限,将企业连续不断的经营活动分割为若干较短时期,以便于及时提供会计信息,是正确计算收入、费用和损益的前提。会计分期假设是基于持续经营假设产生的。在18世纪时期产业革命要求会计信息应及时上报,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编制报表,年终再编制年终报表。因此,公司的持续经营导致了会计报告的定期性。知识经济时代无论是从投资者对企业信息的及时需求,还是从加强对企业风险监控的角度看,传统的以年、季、月为时间长度划分的会计期间都已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因而知识经济时代下会计分期的局限性更加的突显出来:(1)计算机技术的高度发展及应用,为缩短会计分期在技术上提供了条件。每一时点的报告使会计分期的时间间隔趋向于无穷小,变“历史信息”为“即时信息”,而各时点的报告连在一起,可以连续反映一个企业经营过程的全貌。(2)信息需求的及时性,对会计分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在网络时代,计算机强大的运算能力以及网络迅速的传输功能,克服了会计数据搜集和处理的障碍,以往需要几个月时间才能做出来的报表在瞬间即可形成,而且信息使用者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线查阅财务会计信息,会计分期已失去意义。(3)虚拟公司存续时间的长度冲击着会计分期。虚拟公司因为某种业务或交易而成立,因该种业务或交易完成而终止,其存续时间长度伸缩性很强,交易时间可能会长达数年,也可以只能是很短的时间,在存在时间长短具有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尤其是在存在时间很短的情况下,己不符合传统的会计分期。通过以上分析会计分期假设已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四)货币计量假设(Moneyunit)货币计量假设认为,会计是企业对可按货币计量的经营活动进行计量和传递的过程。这一假设规定了会计的计量手段,指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其成果可以通过货币反映。它暗含了两层意思,即币种的唯一性和币值的不变性。古代会计只反映商品的变动,公元前630年,希腊人发明了铸币,开始采用货币作为通用的计算单位。11实际至14世纪随着西欧经济的发展、商业交易开始按货币单位来记帐,并延续到今天。货币计量以币值稳定或币值变化甚微或假定其变化不重要作为其附加条件(币值不变假设)是货币计量假设自身带有的局限性,随着新经济的到来,其局限性越来越多的表现出来:(1)物价的频繁变动影响会计计量的科学性。由于20世纪初通货膨胀的出现,特别是二战后,持续的通货膨胀遍及全球,动摇了作为历史成本前提的“币值稳定”假设。因为会计报表上以现时价格计景收入,却以历史成本计量费用,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则不能正确地计量收益,由此产生了物价变动会计和现时成本会计。(2)以货币计量不能表现诸如企业员工素质、产品质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等信息,使会计信息局限于货币性和定量性。非财务信息在会计中没有的到应有的反映,导致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降低。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里,知识和企业员工越来越成为公司最重要的资产,因此早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了人力资源会计。(3)货币计量假设附带的币值稳定假设受到冲击。各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变动频繁,加之网上交易可以瞬间完成,加剧了会计主体面临的货币风险,冲击币值不变假设。电子货币的出现加快了国际间资本的流动速度,资本市场交易更活跃,资本决策可以在瞬间完成。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货币计量假设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三、会计假设的未来构想

(一)会计主体假设的构想 以“经济利益相关的联合体”代替“会计主体”。“经济利益联合体”是为了共同的经济利益而由不同企业相互协作联合体,作为一个会计主体进行会计核算。在现代经济环境下关联经济不断发展,企业与其他的经济利益相关的方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根据现代契约理论的观点,可以将其定义为“经济利益相关联合体”。将经济利益的高度统一性作为衡量和判断会计主体的标准,对虚拟的空间主体和网络公司或实体的企业或企业间的兼并,破产及母子集团均可以加以界定。

(二)持续经营假设的未来构想 项目经营假设即为“经济利益相关的联合体从开始组建到实现其经营目标为止的存续期”的假设。这利于对一些业务如收益、费用等的处理,同时也避免跨期摊配等调整事项。将企业的经营活动的暂时性看成是绝对的,而企业的持续经营看成是相对的,是在相对的时间内的持续而不是传统持续经营假设规定的在可预见的将来持续经营。

(三)会计分期假设的未来构想 以会计分期为主并且以实时财务报告和短期项目以交易期作为会计报告有益的补充。实时财务报告及短期项目是以以交易期作为以会计期做报告的补充。实时财务报告者是实时按需求获取信息的非等距交易期间假设,即企业各业务部门以及外部信息使用者可以实时获得最新的信息,不必等到会计期结束;短期项目是对于一些完成交易后即行解散的I临时性组织即实施短期项目合作的网络企业可以不对其进行分期,而直接把交易期作为报表报告期。

(四)货币计量假设的未来构想 以货币计量为核心的多元计量体系代替货币计量。多元计量体系即除了货币计量体系外,还运用非货币性指标和定性而非定量指标来予以反映,如有关人力资源价值,知识资本,企业经营理念的社会认可程度等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可在现行财务报表之外增加表格系统地予以反映,以提高财务报告的有用性。同时在汇率、利率波动比较大的期间,不应该继续坚持币值稳定的推论,而应同时采用名义货币和不变货币两种计量属性对信息进行多元化披露,以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另外,笔者认为根据我国学者对会计假设的多年的探讨和研究,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可以考虑在

原来四大假设的基础上增加另外四项假设:暂时性假设、交易价格假设、宏观调控假设和权责发生制假设。

(五)暂时性假设

暂时性假设可作为会计分期假设的附带假设,以有助于说明财务会计信息本身固有的局限性,避免信息使用者对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效果存有过高期望值,增进其对财务报告的理解程度,以有助于更为合理有效的利用会计信息。在商品经济社会中,企业所从事的各种经济活动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市场的瞬息万变导致了对任何经济成果的估计都是相对的、都具有暂时性。这使得财务报表所反映的财务状况、财务状况的变动和经营业绩的信息,都是暂时的,只有到企业最终清算才是真实的。最终结果的产生只有等到企业经营活动结束。“因此,暂时性假设可以提醒信息使用者在作出决策时,要考虑到信息的不确定性,他并不带企业的最后结果,而只能是暂时的结果(葛家澍等,1999)。

(六)交易价格假设(或市场价格) 该假设认为会计数据是建立在过去、现在或未来交易价格的基础上,而非建基于人门所主观认为的内在价值基础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交易价格是初始记录的最佳基础。交易价格系指在一项交易中所获得的补偿或付出的牺牲,是初始记录的最佳基础。该假设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有足够活跃的市场来保证形成价格的代表性;介入交易的主体有理;交易是介于两个或多个独立主体之间的正常交易,或者有类似的证据表明符合正常交易的标准。这一假设的提出,更能适应当前的会计环境,与当前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的发展趋势相吻合,能更好地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第6篇:财务共享的基本概念范文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核算特征1.会计信息资源共享化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能够实现会计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这对于提升会计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意义重大。传统的会计信息资源要实现共享,需要经历长时间的等待、查找、联络等过程,而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信息资源依托互联网强大的信息传输和共享功能,能够有效的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大提升会计资源使用效率。2.实现实时跟踪管理,降低处理成本当前会计信息系统中包含的会计报告实时系统能够有效的实现会计处理流程和操作的实时跟踪,保证了财务工作的透明度,提升了会计处理效率。会计报告实时系统可以实现录入数据的即时报表生成,并跟踪处理信息,让企业决策者及时掌握会计信息,为企业发展制定科学的决策。此外,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工作能够极大的节省人力物资财力的消耗,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三、电商环境下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1.电商环境下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企业内部管理滞后,创新会计理论缺乏前提条件目前,我国各类中小型企业快速增加,中小型企业自身的发展规模有限、资金不足,在基础设施和人员配备上也相对滞后,因此,很多中小型企业忽视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在企业的内部控制部门设置、人员调配等方面相对短缺,一些企业为了节省内部管理资金,甚至没有设置企业内部控制部门,一些部门的员工需同时承担几项工作,部门间权责部分,导致公司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十分低下。企业本身的内部管理是实行会计电算化和有效使用会计信息系统的前提和保障,但是,一些企业片面的将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系统看成是实现企业整体管理目标的一种新型技术管理手段,过分相信和依赖现代信息技术管理系统,认为只要引进和使用这一系统,就能够有效实现企业管理,殊不知企业缺乏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利用现代会计信息系统和计算机进行财务管理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自身的内部管理制度,为财务管理的现代化目标实现提供前提条件。

(2)忽视实际应用能力,盲目引进会计信息系统目前,企业对于电商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应用正在不断深入发展,实践证明,依托电子科技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能够发挥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的高效目标。一些地区企业的成功实践让越来越多企业看到了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工作的新途径,纷纷开始效仿。但是,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试用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企业自身的承受能力影响的。盲目的引进这一电子信息技术系统而忽视自身的实践应用能力,后果就是企业无法有效利用系统进行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反而造成一定的资源闲置和浪费。(3)信息系统分散严重,难以实现整合规划电商环境下,运用现代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必须要遵循系统的层次性原则,能否实现会计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关键在于各分部门之间能否实现有效对接,形成集约化管理。现阶段,很多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的使用一般只在个别部门实现,各部门之间对于该系统的使用相对分散,信息难以实现共享。

2.电商环境下创新会计理论的有效途径(1)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打好会计信息系统应用基础现阶段,电子商务技术不断发展,企业要实现自身的会计管理高效目标,首先应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为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有效应用奠定基础。只有做好企业内部人员和机构设置的有效管理工作,才能保证会计工作中的数据收集、资料管理、核算等顺利进行。通过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使得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化、系统化,这样现代会计信息系统在应用时更加得心应手。(2)培养专业操作管理人员,奠定应用基础顺应高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传播,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势在必行。为此,企业购置会计电算化配套设备,后期对各预算单位财务人员进行会计电算化实务培训很有必要。当前众多中小型企业对于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能力不高,企业要引进信息系统,首先应该培养一批专业的信息系统管理和操作人员,为会计电算化和现代会计信息系统提供动力和支持,提升系统应用效率,发挥信息系统最大的管理效用,让信息系统成为企业经营和决策的重要依据。为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进一步规范会计核算,不断提高会计工作水平,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会计工作效率,还需要不断完善新型会计基础设施建设,可通过在县财政局内部设立机房,搭建会计电算化平台,为各地财政预算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和信息系统有效应用积极创造条件,提供保障。

第7篇:财务共享的基本概念范文

【关键词】 智能电网 CIM EAM PSR 资源规划

引言

电网EAM系统的建设,离不开对信息资源的科学规划和信息建模工作;而资产信息建模属于领域建模范畴,直接影响领域内资产管理系统数据库和应用程序的开发。在通信信息平台环节,国家电网公司将延伸“十一五”中“SG186”信息化工程取得的成果,在“十二五”开展国家电网资源计划系统的建设,打造以资产为核心的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而全面企业资源规划(ERP)的建设,对于资产管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企业信息系统的建模方法,需要首先对信息资源进行规划,对领域数据进行建模,捕捉领域中的对象类及其属性,分析其关联关系,为资产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提供概念模型和逻辑视图,可直接指导底层物理数据模型的设计和开发。

目前针对企业设备资产的信息建模工作较少,大都局限于从功能位置角度构建设备台账和编码,而企业资产管理需要根据设备自身分类特性组织设备,这就对设备资产信息模型提出了较高要求。IEC 61968的公共信息模型(CIM)中提出了资产的概念,给出了比较成熟的资产模型。该模型完全可以作为资产管理系统建模的参照和依据。

本文以CIM 资产模型为基准,结合设备对象的实际数据项进行资产信息建模,分别建立了典型输变电设备的资产基础模型和工作模型。依据CIM 中资产类相应扩展资产分类属性、本体属性、模型参数、电气属性等,探讨了资产模型的相关应用。

1. 资产总论

1.1资产基本概念

资产这一概念最早源于财务领域,是企业中占有一定价值的物品,电力设备则是电网企业最重要的固定资产。在EAM 中,设备台账数据是基础,运行维护管理是核心,以工单的提交、审批和执行为主线,按照缺陷处理、计划检修、预防性检修、状态检修等几种可能模式,以提高维修效率、降低总体维护成本为目标,将库存采购和人员财务等模块集成在一个数据充分共享的信息系统中。

1.2 CIM 中的资产模型

资产是被某机构所拥有的物理实体,它要经过购买、安装、维护、维修、折旧和报废等生命过程,并产生一系列重要的历史资料记录。在CIM 中,资产模型可分为基础模型和工作类型,基础模型包含资产的基本属性,如Asset类描述资产本体属性、Specification类描述产品说明书(包括安装和维修作业指导书)、Type Asset类描述通用分类信息、Asset Model类描述产品型号、Electrical Properties类描述电气属性、Financial Properties类描述财务属性、Location和Zone类描述资产地理位置信息。而工作模型包含资产业务活动记录,如Work和work Task类说明资产工作任务,Procedure和Procedure Value类记录每步工作步骤和产生量测值,这些记录通过数据集(Data Set)的方式分类保存,共分巡视、诊断、试验、维修4类数据集,分别对应资产运行维护管理中的各项工作任务。

资产(Asset)与电力系统资源(PSR)相互关联,但二者描述设备的角度不同,前者注重设备的物理特征,而后者注重在电网中的功能位置,即设备的逻辑特征,由前者来实现。资产与组织(0rganization)

相关联,也可与多个组织机构有关,如检修、运行部门等。资产与量测(Measurement)关联,产生量测值(Measurement Value),并关联端子(Termina1)。

1.3资产与资源辨析

在CIM 模型中,IEC 61970—301定义了PSR,并通过定义设备容器来建立电网设备层级树形结构,据此定义生产管理中设备功能位置,进而规范设备调度命名。IEC 61968一l1资产包中明确定义了资产概念,并充分发挥文档在资产管理中的作用。

电网功能位置上的资源,需要资产来具体实现,它们之间存在着多对多的关联关系,即同一资产可先后服役于不同功能位置,而同一功能位置也可先后由不同资产来服役。

2. 资产信息建模方法

2.1企业信息建模

企业信息建模是对企业信息流进行规范化处理,对企业全域资源的抽象和整合,是按标准、规范有序组织的结果,主要关注信息系统中韵信息及其流向,旨在进行信息整合、规范数据模型、减少数据冗余,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和信息化水平。面向对象的建模方法是对结构化建模思路的改进,针对信息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通过多层次抽象,从对象到类;构造类库,采用灵活的框架或架构,能够满足当前复杂的软件开发要求。统一建模语言(UML)是一种面向对象的可视化建模语言,本文资产信息建模就是采用Rational Rose作为统一建模工具,基于现有CIM 资产模型的成熟体系,对输变电主要一次设备进行信息建模。

2.2 资产信息建模需求

CIM 资产模型可大致分为基础模型和工作模型,基础模型中从5个侧面描述资产属性,分别以Asset,Type Asset,Asset Model为根类,针对电气设备派生出Electrical Asset,Electrical Type Asset,

Electrical Asset Model子类,三者均聚合电气属性类Electrical Properties,形成电气资产模型框架。例如:对于某电网设备XX资产信息建模,首先要扩展类继承上述4个父类,对无法继承者再根据自身属性扩展新类。具体如下:设备本体特征通过继承扩展子类XX Asset, 设备分类信息扩展XX Type Asset,某型号设备公共属性扩展XX Asset Model, 设备的电气参数扩展XX Properties,这4个子类之间相互关联,且电气属性类与其他3个子类之间是聚合关系。此外,在建模中发现电气设备本身带有机械参数,具有共性需要扩展,故在电气属性之外,扩展根类机械属性Mechanical Properties并与其他根类关联,而这五大根类就形成了资产的基础模型框架,如前例针对XX设备,则扩展类XX Mechanical继承根类,表述其自身机械属。

巡检业务均以工单为依据,对应CIM 中类Work和Work Task,工单包含工作内容,由作业指导书(Specification)规范,包含诸多工作步骤(Procedure),并可能产生一些量测值,且取值范围(Limit)遵循额定值(Rating)定义。

缺陷信息是电力设备运行维护管理中的重要信息,在日常巡视中及时发现设备的缺陷情况,维修消除后,记录缺陷信息,备案形成缺陷库以完善资产档案。针对缺陷信息,继承了已有业务活动类Activity Record、扩展子类Defect Event(缺陷事件),以及已有子类Failure Event(故障事件),缺陷事件类中包含设备类别、缺陷内容、部位、程度、等级、分类、消缺情况和结论等属性,部分属性取值采用枚举形式。

3. 资产模型应用实例

3.1资产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对于大量的设备量测数据,需要借助元数据(Metadata)来实现有效管理。元数据简言之就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如数据库表中的字段。而CIM定义了电力企业中主要对象类及其属性和关系,它采用面向对象的描述方式构造了电力行业的元数据,与生产数据库的设计密切相

(下转第326页)

(上接第322页)

关。文中所构建的资产基础模型,可直接指导EAM 中的设备台账管理模块的数据设计,而运行和维护管理模块的设计还要考虑工作流,但其底层数据设计也可参照上文资产工作模型。

具体来说,从面向对象的静态类图转化为实体关系数据库表,有着较成熟的设计方案,如对象类的建表、继承和关联关系的映射、主键外键的处理;而依照CIM 建设的数据库表包含了CIM 语义信息,再通过组装基表,建立边界视图和封装边界类,能有效改进资产数据平台程序的性能,针对不同的用户提供多样化的资产数据服务。

设备台账是EAM 的数据基础,它以电力设备为主线进行组织,从设备技术信息、地理位置、分类信息、功能等方面出发,将设备与备品配件从不同角度组成关联的“设备树”,并与设备图片、手册、铭牌参数、工作指导书、财务等信息相关联,记录设备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运行、故障、维修、移动的详细情况,以及每个阶段中设备的价值。因此,它与传统管理信息系统(MIS)的设备台账管理区别很大,包含的信息种类更多,设计上也更为复杂。CIM 资产模型以面向对象的方式对资产信息进行规范化的描述,且覆盖了EAM 设备台账的基本信息,完全可以作为其底层数据设计的依据。

PSMS中输变电设备主数据以SAP为源头录入维护,并导人生产管理模块中;而SAP中设备基础数据视图的组织及各类数据表格和字段的设计,均参照上述基于CIM 的设备台账模型。

3.2 资产分类与编码

资产分类是资产管理的关键,电力企业中设备资产众多、型号复杂,必须采用行之有效的分类法,建立合理的设备分类编码规则,形成资产管理体系。在CIM 资产模型中,Type Asset类资产从功用角度进行设备分类,给出了相当于PSR功能角色的设备分类信息,具体而言是将电力设备资产分为电气资产、容器资产、支持资产3类,电气资产再下分变压器、开关断路器、补偿器、线路等。Asset Model类进一步描述具体某类资产的不同型号设备。这2个类组成的资产分类比较完整,以此为依据,参考国内外各种资产编码,就可以形成电网企业自身对于设备管理的资产分类编码。

3.3资产管理和系统集成

资产管理是生产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不同于调度管理,在专业视角、关注层面、管理方法上差异很大。例如:对于开关设备这一对象,相对于调度管理从功能角度对逻辑设备的管理方法,资产管理更关注具体某种型号的开关,它服役后的运行状态、检修历史、缺陷信息等,不管它是在哪个功能位置服役或是处于仓库返修或退役报废处置阶段,都要追踪它的全生命周期记录,这就是从实体角度管理物理设备的方法。

资产这一概念源自财务领域,资产管理中检修活动也涉及大量财务信息;而设备资产被企业购人后入库也涉及物资管理,当某种型号的设备告缺时需要提交采购计划。正因如此,电网EAM 与财务管理、物资管理有着紧密的联系;从资产全生命周期的视角来分析,设备从购入服役到退役处置终生如此。因此,资产管理需要集成财务管理和物资管理模块,而资产编码需要分别与财务码和物资码之间建立映射关系,以利于系统互联和资产信息共享,实现设备资产“账卡物”信息一体化。

结语

第8篇:财务共享的基本概念范文

[关健词]企业 战略理论 多种范式

上个世纪90年代后,由于科技的迅猛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化步伐的加快,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及产品设计周期和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客观要求企业通过提高自身的能力,全面考虑企业内部要素和企业外部环境要素,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在这种背景下,基于企业内部分析和企业内外部综合分析的战略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包括资源论、钻石模型、平衡计分卡、竟合论、超强竞争论等战略理论,可以说是多种范式并存。

一、资源论

1984年沃纳菲尔特的“企业的资源基础论”的发表意味着资源论的诞生。资源论的假设是:企业具有不同的有形和无形的资源,这些资源可转变成独特的能力;资源在企业间是不可流动的且难以复制;这些独特的资源与能力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资源论的基本思想是把企业看成是资源的集合体2将目标集中在资源的特性和战略要素市场上,并以此来解释企业的可持续的优势和相互间的差异。尽管资源论不断发展并在90年代盛极一时,但资源论的缺陷是致命的,且不说它没有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外部关系,将复杂的企业内部结构仅以资源、能力或核心能力来解释,或者说以资源涵盖整个企业,难免以偏概全。

二、钻石模型

1990年,波特提出钻石模型,可以说是关于企业战略理论的综合分析。波特认为生产要素,需求条件,支持产业与相关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态这四大要素创造出国家环境,企业在其中诞生并学习如何竞争。波特还分析了政府,社会,每个国家的社会政治的历史背景、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国家文化)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并进一步指出在国家经济中,钻石体系会形成产业集群,其内部的产业之间形成互助关系。在历史分析中,波特认为,从国际竞争观点看,每个国家可以根据他们的产业表现,分成几个不同的竞争优势阶段,这些阶段就是该国经济发展的详细过程。每个阶段所强调的产业、产业环节和企业战略都不同,就连政府的产业政策也因不同阶段而有所不同。一般说来,国家经济发展经历四个阶段,即生产要素导向阶段、投资导向阶段、创新导向阶段和富裕导向阶段。在历史分析中,波特认为,从国际竞争观点看,每个国家可以根据他们的产业表现,分成几个不同的竞争优势阶段,每个阶段所强调的产业、产业环节、企业战略和政府的产业政策都不同。波特对每个阶段中各个要素的不同表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可以看出波特的钻石理论是对早期企业内外部分析战略理论的完善,使这种理论不仅提供了分析的基本框架,而且有了丰富的理论内容。

三、平衡计分卡

在此阶段,基于企业内部制度分析战略管理理论也开始出现,表现为平衡计分卡理论。平衡计分卡是基于企业绩效评价的战略理论,因而可以将这个理论看作是基于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战略理论。由于传统单纯的财务指标评价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绩效状况,该理论提出用顾客满意度、内部程序(流程)及组织的学习和能力提高三套绩效测评指标来补充财务测评指标。

四、关于企业社会关系的理论

企业社会关系是与企业社会资本概念相联系的一个概念。尽管企业社会关系更多的源于企业外部环境,但它确实不同于一般企业环境分析。二者的差别在于,企业可以或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协调整合甚至管理控制其社会关系;但对于环境来说,企业则无法或难以进行协调整合,更谈不上管理了。从企业社会关系方面看,一个企业既要处理好企业内部组织与组织、人与人、组织与人之间的关系,又要处理好与竞争对手、供应商、客户互补生产商、潜在生产商、政府、企业协会、大学、研究所、社区及其它组织间的关系,从而使企业社会资本最大化。

五、博弈论

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的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的,也就是说,当一个主体,如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选择受到其他人、其他企业的影响,而且反过来影响到其他人、其他企业的选择时的决策问题和均衡问题。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包括:参与人、行动、信息、战略、结果、均衡等。博弈论与战略决策问题有着直接的联系。以博弈论为基础来研究战略问题,特别强调对竞争对手的行动的研究,强调企业的战略制定要考虑对手的可能反映,要根据对手的反映或可能的反映来不断调整自己的战略和行动,以达到击败对手或至少领先于对手的目标。在传统经济学所谓的寡头垄断产业中,博弈论的思想在战略制定中的运用已很广泛。

六、组织理论中的新制度主义的观点

第9篇:财务共享的基本概念范文

关键词:ERP 云计算 供应链管理 业务流程再造

ERP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一)ERP的基本概念

ERP即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以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罗延举等,2004)。ERP通过对企业资源进行有效计划和控制,达到优化企业资源,对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实现网络集成化管理的目的。

ERP由美国的加特纳公司在1990年提出,认为ERP是“打破企业的四壁,把信息集成的范围扩大到企业的上下游,管理整个供需链,实现供需链制造”。目前ERP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主要涵盖ERP管理思想、ERP软件、ERP管理系统三个层面。

(二)ERP的主要内容

企业组织的管理活动主要集中在生产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管理和风险管理六部分,ERP将其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全面一体化的系统信息管理,主要集成生产控制管理模块(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车间控制、制造标准)、财务管理模块(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和物流管理(分销管理、库存管理、采购管理)模块(周三多等,2010)。

ERP 扩展了MRPⅡ的应用范围,综合应用了客户机/服务器体系、关系数据库结构、图形用户界面、第四代语言(4GL)、网络通信等技术,发展成为面向供应链的集成体(见图1)(王东迪,2002)。

成熟度模型下ERP在供应链管理(SCM)中的应用

(一)供应链管理(SCM)发展现状概述

供应链一词最早来源于彼得·德鲁克提出的“经济链”,后经迈克尔·波特发展为“价值链”,最后演变为“供应链”(郭立宏,2006)。供应链是指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消费者的过程和活动的上游及下游企业组织所构成的网络(马丁·克里斯多夫,2009)(见图2)。马丁·克里斯多夫主张“市场上只有供应链而没有企业”,“21世纪的竞争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何明珂(2004)认为“尽管供应商关系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企业对供应管理的投入在不断加大,但是总体上说,中国目前的企业供应管理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二)ERP在供应链管理(SCM)中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1.ERP在供应链管理(SCM)中的应用现状。ERP的核心思想即是供应链管理。目前国际著名的ERP软件商有Oracle(甲骨文)公司、用友公司、德国SAP公司、香港金蝶公司等。ERP软件商针对中国企业的特点开发了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很多企业诸如海尔、苏宁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节约成本、提高决策水平及协作能力方面效果斐然。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制造资源计划MRPⅡ至今,ERP的推广和应用并不乐观,《计算机世界》提到MRP、ERP从诞生到现在已经20多年,实施成功率极低,美国大概40%,中国大概10%。现在还有很多企业不敢采用ERP供应链管理系统,而在实施ERP的企业中也是较多地采用财务管理模块。

2.ERP在供应链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首先,供应链管理信息化配套设施落后。在推广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利用计算机、互联网、信息技术等手段完成物流全过程的协调、控制和管理,是离不开相关基础配套设施的。硬件诸如电脑、网络,软件诸如EOS(电子自动订货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诸如BAR CODE(条形码)、EDI(电子数据交换)在中国很多地区并不完善、普及,制约了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进程。其次,企业对信息化管理经费投入不足。截至2013年3月底,中国实有企业数量1374.88万户,中小企业占到了企业总数的99%,普遍存在信息管理水平低、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等问题。在ERP的实施过程中,前期因为ERP软硬件收费不菲,中期需要软件维护、咨询服务,后期软件进行系统升级,都需要花费高昂的费用。企业外部面临竞争压力,内部进行生产运营,资金短缺,即使实施ERP,效果也大打折扣。再次,从业人员信息管理观念淡薄。企业从业人员对ERP应用认识并不全面。误区一混淆了“ERP软件”和“ERP系统”,误认为只要购买计算机和安装软件就万事大吉;误区二将ERP看作信息化建设,实施ERP是IT部门的事,缺少管理人员的参与;误区三认为ERP是灵丹妙药,可以解决企业的所有管理问题,未明确ERP首先是管理思想,而后才是计算机应用;误区四不重视基础数据的采集、录入、分析和利用,部分人员被动参与甚至IT抵制,对ERP实施需要“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熟视无睹。最后,ERP在供应链管理的适用性有待提高。现阶段的ERP还不能很好地集成、优化企业的各种资源,全面实现与电子数据交换、客户关系管理、供应关系管理。软件开发商方面,存在ERP厂商把国外软件和中国产品简单嫁接,仅将软件的界面和报表汉化,敷衍了事;实施企业方面,一部分企业没有结合自身情况进行需求分析、正确规划建设、业务流程重组及实施效果评价;另一部分企业在进行服务商和产品选择时,盲目追求“大而全”,只买贵的,不买对的。

3.ERP成熟度模型简介。ERP成熟度阶段划分:根据项目生命周期和COBIT标准,模型分为规划、实施、交付、运行、更新准备五个阶段。本文主要研究规划阶段和实施阶段。ERP成熟度各阶段级别确定:汪小梅、袁薇(2007)结合SW-CMM和技术-信息卓越度模型,提出了“企业信息化成熟度模型(EIMM)”,将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成熟度分为初始级、基本级、集成级、战略级、优化级五个等级。关键状态指标:即要达到某个成熟度等级需要满足的条件。ERP供应链实施主要涉及四类关键因素:一是人的因素,包括顶层管理者的支持、项目经理的能力、中层部门经理的支持、项目组的工作能力、员工的素质、员工对信息化(ERP)的认识。二是内部管理与环境的因素,包括基础数据的完整性、业务流程的规范性、人员与资产的流动性、管理模式、项目资金支持、企业文化、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三是外部环境因素,包括大客户或竞争者的影响、国家政策的影响。四是技术支持因素,包括软件供应商的支持、第三方咨询机构的支持(董得敏,2010)。规划阶段和实施阶段各等级对应的关键状态如图3所示。

基于云计算构建ERP在供应链管理中应用的集成体系

ERP作为供应链管理的有效手段,其建设的出发点是利用信息化手段,为企业组织的生产运营提供优质的数字化资源和服务(周蕊等,2013)。故此,进行业务流程再造、采用云计算技术、实施绩效评价体系是ERP在供应链管理应用中的三项重点任务。通过业务流程再造,将BPR与ERP完美结合;通过云计算,对企业内外部资源进行有效协调和整合;通过绩效评价,最大地满足市场需求。

(一)基于业务流程再造,实施ERP供应链协同管理应用系统

“业务流程再造(BPR)”是迈克尔·哈默与詹姆斯·钱皮首次提出的,是指针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基本问题进行反思,并对它进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便在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当前衡量企业业绩的这些重要的尺度上取得显著的进展。

梅绍祖指出BRP和ERP几乎是对方取得成功的互为成功的条件。一方面,ERP的先进系统要发挥作用,产生效益,企业必须进行BPR;另一方面,若企业组织从观念重建、流程重建、组织重建三个层次成功实施BPR,则有效地保证ERP应用成功并达到预期效果。故此,BRP是ERP实施的前提条件,ERP是BPR的保障(李映辉,2006)。面向ERP供应链的企业业务流程再造(BPR)实施步骤为:第一,识别现有业务流程;第二,进行企业流程分析;第三,结合ERP的实施设计新的业务流程;第四,制定文化变革计划;第五,流程再造实施及改进阶段。通过ERP+BPR的有机结合,能够实现系统运行集成化、业务流程合理化、绩效监控动态化和管理改善持续化。

(二)应用云计算技术,实现数据有效存储、共享和使用

云计算(云服务)的核心思想是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向用户提供按需服务。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云”。美国的咨询公司加特纳估计,2013年全球的云服务的消费水平将达到1500亿美元。

云处理是ERP的技术基础与延伸,应用在ERP供应链管理的数据存储管理工作中,具体体现在:第一,“云”中的资源在使用者看来是无限扩展的,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按实际付费,即使一家中小企业也能接受云的价格。第二,“云处理”技术可以减少噪音,在供应链内简化、加快数据交换,企业能从云服务中寻求最大利益。例如云服务商能提供80%全球供应商的数据库,企业能在更佳的时间,以更便宜的成本和更好的质量进入市场。第三,在“云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中,云服务提供了有效、灵活管理供应商的能力,组织优化供应链更加容易。第四,云基础的供应链服务还可以增加组织边界的能见度。能见度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验证供应商订单进度报告的真实性;二是获得第三层供应链的能见度。云服务提供商可以收集有关运输、库存、质量保证等点对点的信息,并将之形成数据分析报告(姚晨辉,2011)。

(三)加强ERP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建设,有效满足顾客需求

建立供应链绩效评价系统的目的在于评价供应链的运行效果、评价各成员的贡献以及激励员工。验证供应链是否有效的依据在于最终客户的满意水平。Christine Harland(1995)提出:不同节点的企业对用户的需求以及各自的工作业绩的评价是不同的,下游企业更加注重顾客导向,顾客对交货期最为关心,逆供应链而上,顾客不满增加。“你评价什么,就会得到什么”,建立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郭立宏,2006):突出重点,对关键绩效指标进行重点分析;采用能反映整个供应链业务流程的绩效指标体系;评价指标能反映整个供应链的运营情况,而不仅仅反映单个节点企业的运营情况;尽可能采用实时分析和评价方法,要把绩效量度的范围扩大到能反映供应链实时运营的信息上去;战略层面上使用关键绩效指标,战术及操作层面使用具体绩效指标为宜。

参考文献

1.罗延举,黎明等.ERP管理思想及我国ERP应用现状[A].第六届中国青年运筹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秦皇岛,2004

2.周三多,陈传明.管理学(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王东迪.ERP原理应用与实践—East light ERP(第一版)[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4.郭立宏.中国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对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06

5.马丁·克里斯多夫.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第二版)[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6.何明珂.中国制造业供应链管理调查报告[R].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物联参阅,2004

7.种卿.工商总局:全国私营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近80%[EB/OL] .中国新闻网,2013-4-19

8.汪小梅,袁薇.企业信息化成熟度模型研究[J].情报杂志,2007(10)

9.董得敏.中小制造企业ERP应用成熟度模型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10(6)

10.周蕊,戚桂杰.数字民俗博物馆的建设与推广[J].民俗研究,2013(4)

11.李映辉.面向ERP实施的企业业务流程再造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