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金融相关概念范文

农村金融相关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金融相关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金融相关概念

第1篇:农村金融相关概念范文

关键词:农村金融;农村金融发展;交易视角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7)02-0008-06

一、引言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认为“概念在其展开的过程中就表现为理论,对术语的不断加细的定义过程就是概念的展开过程”[1](P57)。Martin Heidegger则指出学科“基本问题”根本就是不可能解决,研究者只是不断地理解这些问题,不断地重新提出这些问题,从而不断深化对整个理论的领悟[2](P3)。黄达在界定“金融”概念时指出:“一门学科,其最高理论成就往往就凝结在对于本学科的核心范畴如何界定、定义之中”[3](P113)。“农村金融”与“农村金融发展”是农村金融学科两个最基本的概念和核心范畴。正确分析和准确定义“农村金融”与“农村金融发展”,不仅是农村金融理论研究首要的基础性工作,而且也是当前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加快农村金融发展必须首先解决的基本问题。

下面,依据“概念是反映客观现实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和“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哲学观点,试图在分析当前农村金融理论和实践中,既有“农村金融”与“农村金融发展”定义的缺陷及其成因与影响的基础上,运用新制度经济学方法,从交易视角重构功能意义的“农村金融”与“农村金融发展”概念内涵,深化对“农村金融”与“农村金融发展”的认识,为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建立概念基础。

二、既有“农村金融”定义的缺陷

准确定义“农村金融”是研究和解决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的首要前提。文献分析发现,虽然农村金融在我国历史悠久,但“‘农村金融’作为一个概念被广泛运用,是以后的事”[4]。长期以来,在“金融,即货币资金的融通”的主流金融观①基础上,“农村金融”的内涵似乎只要给“金融”冠以“农村”就能自然地被定义出来。事实上,我国既有“农村金融”概念就是这样生成的②,即“农村金融就是农村的金融”[4]。这种看似简单明了,实际却是望文生义、同意反复的定义,不仅掩盖了农村金融的自身特性,使之失去了作为独立范畴存在的逻辑基础,而且存在两个明显问题。一是“农村的”指向不明。是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还是存在于农村地理空间的,从属于农村经济主体的,冠以“农”字招牌的,在农村从事业务活动以及其他兼而有之,等等,其内涵含糊不清。二是对“金融”的理解流于形式。不仅忽视了“对金融的定义,传统金融理论和现代金融理论是有区别的”[5],“存在从不同视角对‘金融'所进行的规范性的论证”[3],其表述林林种种,各不相同,“直到今天……尚无普遍被接受的统一的理论界定”[3]的事实。而且沿袭了主流金融观“金融,即货币资金的融通”,只是概括了金融活动的外表,却将其本质隐藏起来的形式化定义,“有‘望文生义’之嫌”[6],没有深刻地认识到:“金融的实质其实并不是资金的借贷”,而是“财产(Property)的借贷或财产的跨时(Intertemporal)交易活动”[7],“‘金融’就是信用转让”[8]的金融本质属性。显然,仅依此形式化的定义,难以把握“农村金融”的内涵,更难以进一步透视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本质和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要义。概念是反映客观现实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农村金融”的本质蕴藏于农村金融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之中,其定义实际上是不同历史背景下的农村金融现实在人们观念上的反映。依据这一认识,联系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实际,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导致上述缺陷的原因在于:1978年开始的中国农村改革,是在没有触动整体经济和金融体制背景下自发进行的,农村改革取得成功后,改革的重心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便在政府主导下转向了城市和工业。虽然伴随经济、金融体制改革,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也从未停止,但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偏好的强烈驱使,农村金融改革始终没有摆脱计划经济时期工业和城市倾斜发展战略下的农村金融外生于农村经济的被动局面,改革的目标只是暂缓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经济矛盾。研究和认识“农村金融”的范式始终没有跳出计划经济和城乡“二元”金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7年第2期2007年第2期(总第146期)熊德平:农村金融与农村金融发展:基于交易视角的概念重构融背景下基于传统货币银行理论形成的以“农业”为对象、以信贷为特征、以人为认定身份、依靠行政手段赋予职能为标准、以地理意义上的农村金融机构为载体的机构范式(Institutional paradigm),从而直接导致了“既有文献,对于农村金融问题的关注,特别是对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问题的分析,大多着眼于农村金融机构视角",认为“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足”[9],农村金融功能的发挥必须在现有机构框架下赋予其功能,进而通过其行为绩效判断其功能实现的效应,即遵循“机构―功能―行为绩效”的分析范式。然而,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和教训以及建国以来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构的不懈努力,并没有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问题,反而导致了金融机构大量退出,这些都表明机构范式的“农村金融”难以成为求解中国农村金融问题的逻辑支点。而且这种分析范式的偏差、似是而非的定义,导致了将农村金融等同于农业金融,农村经济中的其它金融需求被忽视,农村金融理论和政策变成了单一的农业金融理论和政策。导致了将农村金融等同于农村金融机构,农村金融功能和农村金融机构相互混淆,把农村金融发展等同于单纯的农村金融机构增加,“并从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角度试图对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问题进行具体求解”[9]。同时,导致了将农村金融机构的界定等同于农村身份的人为认定,致使那些只有“农村”之名而无“农村”之实、甚至有悖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机构,也被认定为农村金融,致使农村金融政策缺乏有效的实施和传导载体,农村金融功能无法具体落实。此外,还人为地加剧了城乡金融分割的“二元”结构,农村金融职能被人为地限制在只有“农村”身份,而不一定具有相应意愿和能力的金融机构范围内,致使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画地为牢,金融机构间的市场竞争有失公平。结果是农村金融机构和政府之间存在严重的“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农村金融市场出现“逆向选择”,农村金融机构非农化倾向和农村金融资源外流严重,农村金融功能被弱化。可以说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理论和实际工作的一系列问题,都与“农村金融”缺乏科学界定有关。因此,选择恰当的视角和范式,科学界定其内涵十分必要和迫切。

三、交易视角的农村金融内涵

概念作为客观现实在人们观念上的反映,是不同视角下的思维写照。选择交易③视角定义“农村金融”,是基于我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关系现实与经典理论相悖的事实④。在交易视角下,依据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遵循下列逻辑层次定义“农村金融”:(1)农村金融是一种交易,是分工和交换的产物。不同产权主体是其存在的前提,所有权的分散性与生产集中性的矛盾,风险能力和经营能力分布的不对称性,以及资源的所有和所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对称分布是其存在的基础。(2)农村金融交易规模是农村经济活动规模的函数,农村金融交易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而决定金融交易成本的主要因素并不是交易规模,而是交易次数以及交易双方的信息对称性程度。农村经济“规模收益”的存在和产权主体对“规模收益”的追求是农村金融存在和展开的内在动力。(3)在制度约束下,以信息为前提,建立在心理上的信任和安全感基础上的信用交易是农村金融的本质特征。农村金融交易实质上是交易主体通过对交易对象“合理性”的判断,即可能获得的收益与风险损失和交易成本的权衡,进行选择从而实现收益最大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重复交易和反复博弈形成的信誉,对信息披露和心理上的信任与安全感建立具有促进和放大作用,进而可以极大地减少风险损失和节约交易成本,推动农村金融这种信用交易的扩张。而且,交易双方的信息能力、风险能力、谈判能力等资源禀赋状况、最优化目标以及所受约束的有效性和外部不确定因素的冲击,直接决定了农村金融交易的缔约过程和结果,进而决定农村金融发展。(4)全靠信用维系的农村金融交易,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使农村经济货币化金融化信用化,使信用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农村金融成为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5)农村金融交易的表现形式和组织方式只是农村金融的外在特征。农村金融机构是专业化的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其出现和发展是社会分工合乎逻辑的结果,而社会分工的演进又以市场范围的扩展为依据,农村金融机构作为依靠专门化知识、能力和信誉,提供“专家”型的中介服务组织,只有在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随市场扩大达到一定水平时才会变为现实。换句话说,只要真正具备农村金融交易的条件,并且这些条件能确保农村金融交易达到一定的规模,市场自然会诱导出相应的农村金融机构。相反,如果忽视农村金融交易的条件,人为地向农村经济系统强行输入某种新的农村金融机构,不仅不会带来农村金融交易规模的扩大,反而可能使这种农村金融机构陷入运转困境。由此可见,农村金融组织规模是农村经济活动规模的函数,农村金融机构作为农村金融交易的专业化供给主体,其本身数量的多少、规模的大小,现代化程度的高低并不必然与农村金融发展相对应,也就是说,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价值在于其农村金融功能的发挥,而不在于其数量的多少、规模的大小、现代化程度的高低,以及表现形式和组织方式的先进与落后。因此,“农村资金融通”只是农村金融外在形式的概括,而非农村金融本质属性。“农村金融”不论其数量、规模、现代化程度以及表现形式和组织方式如何,其本质都是信用关系制度化的产物,是不同产权主体基于信息、信任、信誉和制度约束基础上的信用交易活动,它通过信用工具将分散资金集中有偿使用,以实现“规模经济”,并通过组织这些活动的制度安排构成经济系统及其运动形式。农村金融系统是由资金的流出和流入方,连接二者的农村金融中介机构和农村金融市场,以及对其进行管理的中央银行和其它农村金融监管机构及其运行制度和机制共同构成的。它可以通过融通资金、传递信息、提供流动性支持等提高农村资源配置效率;还可以通过提供专业化服务和套期保值来有效地分散和降低风险。

可见,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实质是农村金融交易不足的问题[9](P314),更进一步讲,是农村金融交易条件不足的问题。因此,农村金融发展的关键问题不仅“并不在于机构的简单增设,当着眼于交易水平的提高”[9]。因为“机构作为一种特殊的交易主体,其本身数目的多少并不必然与交易的规模相对应”[10],而且针对农村金融交易特点的农村金融交易条件创造,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基于交易视角,农村金融形态的变迁应该“内生”于农村经济发展,只是其功能的实现形式。因此,农村金融的概念内涵在功能意义上表现为:(1)农村金融是具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功能的金融。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的”“金融”,在功能范式的认知框架下,是指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相对应、具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功能的“金融”,而不是被人为认定“农村”身份,或只为农业生产提供信贷服务的农业金融,或仅在农业和农村领域为自身需要而开展业务活动的地理意义上的农村金融机构及其组织体系。只有那些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交易需求,在分工和交换体系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组织体系才属于农村金融的范畴,即农村金融的交易功能决定了农村金融机构和组织体系的形态,而不是相反。农村金融的有效性不在于其机构的多少、规模的大小和现代化程度的高低,而在于其功能的发挥程度。换句话说,“只要能承担相应的金融功能,具体的金融机构形式则是无关紧要的”,“只有通过某种形式提供农村居民所需的金融服务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9]。(2)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与整体金融的交叉系统。农村金融从属于农村经济系统,研究农村经济问题应包括农村金融,研究农村金融问题,要考虑农村经济的影响;同时,农村金融又属于金融范畴,是整体金融系统中的一个单元,研究金融问题不能回避农村金融。同样,研究农村金融问题,不能不考虑整体金融的影响,农村金融系统运动既是金融系统运动的一部分,又是农村经济系统的一部分;既具有金融的一般特征,又具有与农村经济需求相一致的独特形态,是宏观经济环境下农村经济与整体金融双重作用的结果。(3)农村金融是内部功能和结构复杂多样的系统,农村金融的内涵既要从理论层面上根据整体金融状况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来理解,又要从现实层面上根据农村金融的现实状态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来理解。在理论上,农村金融应当包含一系列内涵丰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如储蓄、信贷、结算、保险、投资、理财、信托等,以及与之相对应的金融组织体系,或者说和整体金融应该是保持一致的组织体系。在现实上,农村金融则是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具有自身特点的不断演化的动态结构。

四、农村金融发展的制度解释

“农村金融发展”在逻辑上既是“金融发展”在“农村金融”领域的延伸,也是“经济发展”⑤在“农村金融”上的体现。但简单地将“农村金融发展”定义为“农村的金融发展”或“农村金融的发展”无助于深入领会其本质含义。研究发现,和“农村金融”定义一样,我国既有"农村金融发展"也是在Raymond.W.Goldsmith“金融发展”⑥上冠以“农村”的简单定义。无疑,Raymond.W.Goldsmith范式的方法论意义是极为深刻的,这一定义侧重反映的是金融发展的数量方面,是基于传统发展经济学理论对“金融发展”外在表现的反映⑦,没有真正揭示金融发展背后的制度因素,与Von Mises和Hayck“发展就是分工和交换的扩张”以及Douglass.C.North“发展就是制度变迁”的新制度经济学观点并不一致。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还只是“增长”意义上的“农村金融发展”。

把握“农村金融发展”内涵,不仅要借助Raymond.W.Goldsmith范式,把握其“量”的方面,而且“金融发展应力求解说金融机制、金融制度总体如何发生变化,金融结构应包含金融制度、金融交易模式或交易机制”[12]。因此,还必须从交易视角深入到制度层面把握其“质”的方面。这样,可以在定义“农村金融”概念内涵基础上进一步定义,“农村金融发展”是农村金融交易的扩张,农村金融交易扩张不仅表现为交易量和交易活动范围或空间领域的扩大,以及交易手段农村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而且表现为农村金融交易主体对交易的“规模收益”与风险损失权衡后的选择。在农村金融交易通过“规模经济”获得的收益大于交易的风险损失和用于减少不确定性、降低交易风险的交易成本之和,即农村金融交易的规模净收益为正时,农村金融交易就扩张。换句话说,农村金融发展是以规模净收益的存在为前提的,当农村金融交易的规模净收益为零时,农村金融发展停滞。因此,“规模经济”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原动力,风险损失和交易成本是对农村金融发展的根本限制。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规模经济”的收益和降低风险损失与交易成本。

农村金融交易的每一次扩张,都使得交易双方信息的不对称程度、交易的不确定性或风险随之加大,进而使交易的“信任程度”难以得到确认和保证,判断农村金融风险和收益的难度增加,农村金融交易成本增加。为降低交易成本,农村金融交易中的信任关系从交易双方发展到对交易对象农村金融工具的信任,从而推动了农村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而对不断出现的农村金融工具的“合理性”及其风险的判断,需要依靠具有专门化知识和能力的“专家”――农村金融中介机构来提供服务。这样,对农村金融工具的信任转化为对农村金融中介――“专家”的声誉和其专业化知识和能力的信任,农村金融交易中的委托―关系产生。信任程度越高,委托―效率越高,交易成本越低,农村金融的“规模效益”越好,农村金融规模净收益又进一步促进农村金融交易发展和扩张。为了持续维持这种发展和扩张,就必须监督和强化委托―中的信任关系,这种监督无非是“自我监督”、“双向监督”、“第三方监督”。这样,农村金融监管以及相应的规则――农村金融制度以及实施制度的专业化农村金融监管机构便产生了。农村金融便从原始意义上的农村金融活动,发展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农村金融体系――依靠制度增进信任,促进农村金融交易活动不断扩张,追求规模净收益最大化的资金集中、流动、分配和再分配系统。

分析农村金融发展过程可以发现,农村金融发展是由“特殊主义信用”⑧向“普遍主义信用”⑨的发展,实体经济中规模经济的存在和经济主体对规模收益的追求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前提;信息以及建立在信息基础上的信任、由信任产生的信用、持续信用形成的信誉是农村金融发展的根本;减少农村金融交易的不确定性,降低农村金融交易风险和农村金融交易成本的制度,是农村金融发展的保证。农村金融发展归根到底是农村金融制度的完善。

同样,在把握“农村金融发展”制度属性的基础上,还必须结合农村金融的功能、特征和所处的外部环境,从功能范式意义上理解“农村金融发展”。(1)农村金融发展的目标在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金融作为促进资本形成的重要方式,农村金融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农村金融发展就是要通过减少农业生产者的借贷成本,提供足够资金,改善其生产和生活条件;通过为其使用现代化技术提供资金支持,以刺激农业生产的发展;通过为其分散存在于生产和经营等过程中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以增进其农村经济活动的可预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2)农村金融发展必须和农村经济发展保持适应。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金融发展,尤其是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主要面对的是大量的分散小农和农村中、小企业,不仅交易规模小、次数频繁、缺少担保或抵押,难以获得建立信用所必须的信息,而且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等特点,还要求金融服务简便、灵活、及时,加上农村经济尤其是农业投资周期长、收益低、不稳定、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并存、比较利益低下等特征,使农村金融的交易成本、资金使用成本和交易风险高,而收益又比较低。现代化的、有组织的正规商业性金融,不仅不愿意涉足农村金融市场,而且在追求规模经济过程中,形成的一整套有效规避风险的制度和方法,还阻碍甚至禁止农村金融交易。因此,农村金融发展并不表现为金融机构、工具和制度的现代化,而是表现为与农村经济的适应性。(3)农村金融发展必须以政府行为的有效性为前提。农村金融需求往往因正规金融供给短缺和非正规金融成本过高而难以满足,农村金融交易的自我扩张动力不足,农村金融发展的市场机制失灵。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条件下,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金融发展将处于低水平的均衡,进而进入相互抑制的恶性循环。因此,政府必须介入农村金融发展,使之超出“金融交易的扩张”的一般内涵。无疑,政府干预对早期的农村金融发展,尤其是重建并迅速发展农村金融组织十分有效。但金融展开其自身的内在逻辑,以及政府的“有限理性”和“看不见的脚”,必然使政府对金融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出现对金融发展的过度干预,进而越来越阻碍着农村金融发展,使农村金融发展因缺少有效的市场制度而停滞。因此,农村金融发展必须以政府行为的有效性为前提。(4)农村金融发展受到宏观制度环境的影响和冲击。“农村金融发展”尽管有其自身逻辑,但无法超越经济发展战略和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安排。而经济发展战略及其制度安排,取决于经济发展目标、资源禀赋和外部环境。在工业化的初期,工业化所需资金只能来自以农业和农民为主体的农村经济,农村金融发展必须服从工业化战略。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区别,只是手段不同而已,前者是国家对金融实施控制的强制过程,后者是以金融自由化为特征的市场自发过程。从这一意义上讲,工业化过程中农村金融发展外生于农村经济发展。但经济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尤其是农业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依赖,农村金融发展的上述过程并不能持续,农村金融发展必须保证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这样,内生于农村经济的农村金融也必然客观地存在,“二元金融结构”就变得十分自然。内生于工业化战略的农村正规金融发展,因其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不一致,就会不断要求政府压制农村经济内生出来的非正规金融,进而在城乡金融呈现“二元”结构的同时,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也表现出“二元”特征。除此以外,政府对金融发展的审慎态度和外部金融发展后果的影响,也通过政府的金融制度安排影响着农村金融发展。我国建国后的重工业和城市倾斜发展战略,以及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尤其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后,政府在农村金融发展上的现实表现,都是理解“农村金融发展”内涵的最好的例证。

注释:

①王绍仪(2002,P114):“金融就是货币资金的融通,指通过货币流通和信用渠道以融通资金的经济活动”;《辞源》(1915版):“今谓金钱之融通曰金融,旧称银根”;《辞海》(1936版):“monetary circulation谓资金融通之形态也,旧称银根。”《辞海》(1979版):“货币资金的融通,一般指与货币流通与银行信用有关的一切活动”;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1986)也把相当于我国金融的“FINANCE”定义为:“The system that includes the circulation of money,the granting of credit,the making of investments,and the provision of banking facilities”。

②农村金融“就是农村的货币资金融通”(巩泽昌,1984:P4-20;张琳,1984:P1-10);“是一切与农村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有关的各种经济活动”(丁文详等,1988:P47);“是货币、信用、金融与农村经济组成的‘融合体’”(舒子塘,1989:P10);“是农村货币资金运动中的信用关系”(王世英,1992:P1);“是以信用手段筹集、分配和管理农村货币资金的活动”(李树生,1999:P29);“是指农村货币资金的融通”(王绍仪,2002:P115)等等。

③本研究中的“交易”是新制度经济学意义的“交易”,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交互行为,是制度分析的基本单位,本研究中交易可以理解为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主体之间的交互行为。

④根据经典经济学理论,市场需求可以诱导出相应的市场供给。而长期以来中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关系的基本事实,一直是农村金融供给不足,“一直没能由农村经济系统成功地内生出相应的金融服务机构和相关制度安排”,“决策层可以允许个体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发展,而不能容忍个体金融和民营金融的发展”,内生的农村金融不仅一直没有很好成长起来,而且“其发展的不规范与过度失序为其后的严厉管制与取缔提供了口实”(张杰,2003:P311)。

⑤发展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是指伴随着经济、社会结构和政治体制等全方位变革的经济增长,不仅意味着产出的增加,而且意味着随产出增加而出现的产出与收入结构以及政治、文化等制度因素的变化。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以往对经济发展原因的研究都集中在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及专业化与劳动分工等方面,而这些因素与其说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倒不如说是经济增长本身。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是制度的变迁,一种能提供适当的个人刺激的有效产权制度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Douglass C.North,1990)。奥地利学派的Von Mises和Hayck等自由主义者认为经济发展就是分工和交换的扩张,即哈耶克称之为“合作秩序”的市场制度扩展或演进过程。在当代,“经济发展”又赋予了“追求生活质量、可持续性、公平分配和民主参与”的内涵,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文发展”的概念

⑥Raymond.W.Goldsmith(1969)在《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中将金融现象归结为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金融结构。认为金融结构是一国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形式、性质及其相对规模的综合,金融发展就是金融结构的变化,研究金融发展必须研究金融结构,并尽可能从数量关系上描述,而不是满足于对金融与经济关系的描述性说明。

⑦R・I・Mckinnon和Edward.S.Shaw(1973)则将Raymond.W.Goldsmith的“金融发展”称之为“金融增长”。彭兴韵(2003:P181)把金融发展界定为“金融的功能不断得以完善、扩充并进而促进金融效率提高和经济增长的一个动态过程”。

⑧指建立在对特定交易者或交易物人格化信任基础上的信用,由于建立信任的前提信息,一般是通过血缘、亲缘、情缘、地缘、业缘等特定关系获得的,所以,这种信用基础上的农村金融通常只发生在某一特定的狭小范围,可以主要依靠伦理道德等非正式制度来保障。

⑨指独立于交易者或交易物身份特殊关系的,建立在对非特定交易者或交易物信任基础上的信用,由于建立信任的前提信息,一般是在外在力量有效的监督、强制与激励约束下获得的。所以,这种信用通常可以在一个较广泛的范围发生,其范围大小受制于外在力量监督、强制和激励约束的有效性,必须主要依靠法律规章和政策等正式制度来保障。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第1卷.中译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2]骆玉鼎.信用经济中的金融控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3]黄达.金融词义、学科、形势、方法及其他[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4]刘达.略论“农村金融”与“农业金融”[J].农业经济问题,1994,(4).

[5]冉光和.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6]曾康霖.金融经济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7]江春.论金融的实质及制度前提.经济研究[J].1999,(7).

[8]汪丁丁.回顾“金融革命”[J].经济研究,1997,(12).

[9]张杰.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变迁与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0]冯皮克斯J.D.等著.汤世生,许均华,钱绪红等译.发展中经济的农村金融[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0.

[11]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中文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12]铃木淑夫.日本的金融制度(中文版)[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87.

[13]王绍仪.农村财政与金融[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14]巩泽昌.农村财政与金融[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4.

[15]张琳.农村金融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84.

[16]丁文详等.农村金融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8.

[17]舒子塘.农村财政与金融[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89.

[18]王世英.农村金融[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2.

[19]李树生.农村经济发展与金融市场化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

[20]郑风田、姜克芬.农村经济与管理[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8.

[21]罗纳德.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中译本)[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22]R.W.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中译本)[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23]约翰.G.格利.爱德华.S.肖.金融理论中货币(中译本)[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24]彭兴韵.金融学原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Rural Finance and Its Development: Definitions Reconstruction

at the Angle of Trade XIONG Deping

第2篇:农村金融相关概念范文

关键词:金融生态 农村金融风险 控制策略

一、农村金融风险的现状分析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和说明

金融生态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各种金融要素之间、金融要素和生存环境之间,通过资金融通、利率、汇率、金融产品等金融工具或金融行为,所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而农村金融生态则是指在我国农村地区所形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金融环境体系。和生物学上,生态系统对各种生物的影响类似,农村金融生态也同样对农村金融风险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鉴于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对于农村金融风险的控制研究离不开对农村金融生态的研究。

在已有的相关文献中,金融风险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而农村金融风险的系统研究却并不多见。综合相关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农村金融风险是指: 由于经济和金融等因素的变动,使农村金融市场发生超出行业预期的波动,进而导致参与农村金融活动的各方主体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二)我国农村金融生态出现的问题与农村金融风险的现状分析

从目前来看,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质量欠佳,笔者认为主要的问题表现在以下两点。第一,城市金融和农村金融发展失衡。我国长期重视城市和工业的发展,而忽视农村和农业的发展,这种发展战略使农村经济发展受到抑制,而农业和农村的自身资金的积累能力又不充足。农村金融发展失衡主要表现在农村金融的需求不足,而相应的市场供给也不充分。第二,农村金融市场化的程度较低。在我国,行政力量干预农村金融的现象比较严重,地方政府往往会对农村地区的金融资源进行争夺。

近年来,农村金融得到了良好的发展,金融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农村金融风险的存在还是客观存在的,农村金融风险会削弱金融机构的支付能力,损害存款人的利益和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目前,农村金融风险主要表现有以下3点。第一,农村金融供求中的风险。农民或者乡镇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旺盛,但由于缺乏资产抵押和信用担保,在缺乏政策支持的情况下,很难在农村金融机构得到融资,而在缺乏法律规范的情况下,多余的民间资金又很难找到适当的投资渠道。此外,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农村金融机构的涉农贷款比重逐渐降低,也存在着一定的合理性:资本总是追逐风险更低、而相对收益率较高的项目。2008年,有贷款需求的农户约有1.2亿户,获得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用贷款的农户数仅占33. 2% 。第二,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较高。2008年,全国四大商业银行的平均不良贷款率为8. 4%,而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却达到13. 4%。据央行统计资料显示,在中国农村金融机构中,处于经营亏损状态的比例达到85%以上。第三,农村金融机构经营风险加大。在流动性方面,农村金融机构存贷款业务发展失调,短期资金紧张,这种情况主要是由近年来活期存款的比重增加导致的。另外,农村金融机构的股本金结构单一,增资扩股难度较大。

二、农村金融风险的产生原因分析

农村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面包括有产业发展、产权模糊、政府政策、法律法规等等。笔者认为农村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为以下5个方面。

(一)第一产业发展的制约

具体表现在农业发展、农村中非农业经营低效率的制约和农村居民生活环境的制约。在农业发展的制约方面,目前我国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远落后于其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而农业是农村金融运行的主要支持产业,农业增长减速势必会对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增长造成消极影响。在非农经营方面, 乡镇企业大多是以个体为主的小型企业,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很弱,这就导致了农村金融机构对乡镇企业的不良贷款率处于较高的水平。在农村居民生活环境的制约方面,单个农户农业经营活动仅能维持生存生活支出,而各种外来风险导致种养经营收入减少,会打破这种均衡,从而增加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

(二)农村金融机构的管理问题

产权模糊,资产负债管理不科学,内控制度执行不严和员工的业务水平不高。在农村金融机构的产权不明晰方面,目前,在农村金融机构中,公有产权仍然占极大的比例,导致其缺乏自主经营权,难以理顺经营管理中的各种关系。一般而言,金融机构的产权越不清晰,就越容易导致公有企业和公有金融机构相互倚重,共同套取国家利益。在资产负债管理不科学方面,农村金融机构的资本金水平偏低,其资产和负债的管理水平和能力普遍较低,这主要是由未建立科学的资本金管理制度,资产和负债业务规模过快膨胀,风险资产的规模变大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不当等原因导致的。在内控制度方面,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着控制力薄弱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岗位责任制没有得到实际贯彻执行,信贷和财务管理宽松等。在员工的业务水平方面,农村金融机构员工存在着风险意识淡薄和专业知识技能欠缺的问题。

(三)政府政策的不利影响

具体表现在税收政策、利率政策、财政政策和行政干预等方面。在税收政策方面,随着近年来金融市场改革的持续进行,国家对农村金融机构的优惠政策进行逐步取消。在利率政策方面,央行自1996年以来,连续多次降低存贷款利率,使其利差缩小,经营出现亏损。财政政策方面,农村金融机构在1994-1998年之间,吸收很多保值储蓄存款,而国家财政不予补贴,在客观上给农村金融机构带来巨大负担。在行政干预方面,地方政府为了加速当地经济建设,往往在缺乏详细论证的情况下,迫使农村金融机构发放贷款,而这种现象往往会增加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比率。

(四)法律法规欠缺,缺乏监管

农村金融市场的秩序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确立和维护,然而,目前,农村金融市场缺乏规范,经营主体—各个农村经营主体的地位和职能等内容,没有明确确定下来,这就给农村金融机构经营太大的弹性,容易受到市场的强烈干扰和行政干预。此外,还有很多相关问题都需要法律法规明确的规定,否定,势必会增加农村金融市场的潜在风险。在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监管方面,相关监管单位,存在着管理内容广泛,管理的层次简单,多头重复监管和监管真空等问题。

第五,缺少风险补偿机制,具体表现在呆帐准备金的计提与核销不足,几乎不存在价格补偿,不存在市场退出和缺乏有效的外部风险补偿机制。在呆帐准备金的计提与核销不足方面,目前金融机构的呆帐准备金远远不能弥补风险损失,导致风险累积。在价格补偿方面,由于多年来我国一直实行较严格的利率管制,农村金融机构几乎不存在什么利率差异。在市场退出方面,正常情况下,当金融机构的资产净值变为零或负数时,应该进入破产程序,但是,目前国内的通行做法是把有问题的金融机构吸收合并到其它较好的金融机构,这就导致了风险的积累。最后,目前国内还缺乏有效的外部风险补偿机制。

三、 农村金融风险的控制策略

控制农村金融风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市场主体的积极参与,通过对相关领域文献的比较研究和上文分析,笔者结合我国的金融生态环境,并且针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3个方面的建议,以供参考。

(一)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

具体包括明晰产权、完善法人治理,处置不良资产,强化内部控制,实施人才策略,提高服务质量、开展金融创新和构建良好公共关系。在明晰产权、完善法人治理方面,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两点着手,即:拓宽资本金筹资渠道和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一步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在处置不良资产方面,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的规模十分庞大,应该采取常规清收、分账经营、核销和内部消化等方面积极处置不良资产。在强化内部控制方面,农村金融机构应该坚持决策系统、执行系统、监督反馈系统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具体措施如下:制定信用评级标准,做好等级评定工作;严格执行审、贷、查分离制度,建立贷款管理的权力约束机制;完善贷款投放的纪律约束机制,并加大稽核力度;健全贷款风险责任机制,落实贷款的担保、抵押;强化财务费用管理,严格财务内部控制规范。在实施人才策略方面,具体措施如下:加强金融机构各级管理层的人才建设;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建立多样化、高透明的激励机制;增强学校培养人才的针对性,大力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在提高服务质量、开展金融创新方面,农村金融机构应该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拓展新的信贷领域,积极拓展农村金融业务,并且开办中间业务,以分散经营风险。在构建良好公共关系方面,农村金融机构应该处理好与地方党政、乡镇企业和农民的关系,为农村金融机构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轻松的环境。

(二)加强法制和信用建设

具体包括4个方面。加快法制建设、加强执法,提高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强化外部监管及行业自律和规范民间金融。在加快法制建设和强化执法方面,一是明确农村金融机构的产权关系,二是依法准入与退出,同时,要加强法律宣传,强化公正执法。在提高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方面,一是政府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信用教育,二是建立相应的信用激励约束机制,以扭转目前农村社会信用环境差、农民守信观念普遍比较淡薄的局势。在强化外部监管及行业自律方面,要正确定位农村金融监管主体的监管职责,抓好风险审慎性监管,充分农村金融自律组织的作用。在规范民间金融方面,应该建立民间金融准入制度,保护正常合法的借贷活动,逐步推进民间金融正式化,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三)提供政策支持和完善风险补偿机制

首先,在政策支持方面,针对大部分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实力弱、抗风险能力差的问题,国家应该给予这类金融机构适当的政策支持,包括:税收、财政和金融等方面。在税收政策方面,由于农村金融机构在支持“三农”方面的特殊贡献和在经营发展上的实际困难,国家应该在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基础上,重新给予农村金融机构在税收方面的优惠。在财政政策方面,政府应该拿出专项资金对艰苦地区的农村金融机构进行适当的财政补偿。在金融政策方面,央行应该放宽对农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的标准,并且允许合格的金融机构实行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包括完善农村金融机构内部风险补偿机制和外部风险补偿机制:完善内部风险补偿机制的重点是提高资本充足率,使其资本充足率要达到8%的标准;完善农村金融机构外部风险补偿机制包括,扩大国家财政补贴范围,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建立信用担保制度和建立公开的存款保险制度等。

参考文献:

[1]田新时.金融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沈冰.我国农村金融的脆弱性及风险防范[J].经济纵横.2006 (10):12-15

[3]湛争勇.我国农村金融体系重构:从金融抑制理论的视角考察[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1): 22-25

[4]徐明亮.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问题研究[J].经济纵横.2007(1): 32-34

第3篇:农村金融相关概念范文

[关键词]非正规金融 农村金融 发展现状 对策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提出应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非正规金融组织顺应农村金融需求,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创新适应农村需求的金融组织形式,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需要。

一、非正规金融的概念

根据亚当斯和费奇特(Adams & Fitchett,1992)的定义,正规金融是指受到中央货币当局或者金融监管当局监管的那部分金融组织或者活动,非正规金融是指处于中央货币当局或者金融监管当局监管之外发生的金融交易、贷款和存款等金融组织或活动。本文中的非正规金融泛指不通过正规金融机构的一切非正规金融形式及活动,包括农户民间借贷和各类非正规金融组织的金融活动。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主要包括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民间金融四类金融组织形态,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以下两种组织形式:一是以合作性金融为基础,以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为重要组成部分构成的正规金融;二是以民间借贷、私人钱庄、民间集资等民间金融为主体构成的非正规金融。

二、非正规金融的发展现状

1. 非正规金融的市场集中率分析

根据笔者对2005―2007年我国农村金融市场集中率()的分析 ,在县域贷款市场中,仅非正规金融机构所提供的贷款就占了40%左右的市场份额;并且,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中非正规金融的市场集中率有逐步提高的倾向,由2005年的38.35%上升至2006年的41.32%、2007年的42.10%。

2. 非正规金融的市场进退壁垒分析

如上所述,非正规金融是内生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各种金融组织形式的总称,其存在、发展与国家宏观金融政策密切相关。下面主要分析非正规金融组织转换组织形式通过正规途径进军农村金融市场,进而获得合法经营地位并接受规范监管的进退壁垒。

(1)进入壁垒分析。进入壁垒(Barriers to entry)是指相对于企图进入的新企业,现有企业所具有的竞争优势,或者说是新企业进入所面临的各种不利因素。农村金融市场准入壁垒是指阻止新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各种因素或障碍,即有利于农村金融市场现有金融机构而不利于潜在金融机构进入的各种因素之和,主要分为经济性壁垒、政策性壁垒,等等。

第一,经济性壁垒。经济性壁垒是指由于诸多经济因素导致潜在竞争者不能自由进入特定市场或有关产业的经济,即产业内现有企业阻止新企业从潜在性进入变成明显性进入的经济因素。结合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实际,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规模经济壁垒主要表现在新农村金融机构进入方面,有以下两种形式:首先,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由于规模经济优势的存在,使得建立新型金融机构的筹资渠道困难;其次,新型金融机构在客户偏好上处于劣势,短期内无法取得规模经济,成本必然高于市场上现有的金融机构。

第二,政策性壁垒。政策性壁垒是指政府在经济管理过程中,为了保证资源有效配置,利用法律法规等政策手段调整企业关系,因此给企业进入设置的障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进入壁垒主要为国家法规及审批管制所构成的政策性壁垒,从而限制了农村金融机构多元化并直接导致农村金融体系竞争力不足。

(2)退出壁垒分析。退出壁垒(Barriers to exit)是指现有企业在产业前景不好、企业业绩不佳时准备推出该产业,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阻碍,资源难以转移出去,这些阻碍现有企业退出产业的因素,就构成退出壁垒。

第一,沉没成本壁垒。资产往往具有专用性,用以生产特定的产品,当企业退出时就会产生沉没成本。在产业组织理论中,企业经营失败后,其资产转卖不出去或只能收回少部分投资时,企业就要承担较大的固定成本损失,这部分损失或无法收回的成本叫沉没成本。金融企业沉没成本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成本、无形资产、金融资产出售后的沉没成本等。由于一般金融企业的金融资产具有同业通用性,固定资产相对工业企业规模较小,因此金融企业资产较易转让,沉没成本壁垒相对较低。

第二,政策性壁垒。首先,当前农村金融市场上企业结构单一、机构数目较少,任何一家金融企业甚至其分支机构的退出,都会对农村经济产生较大影响 。其次,农村金融市场以信用为基础,金融机构要是因破产、倒闭而退出市场,会给整个农村金融市场带来不稳定情绪,破坏金融安全,易发生挤兑现象。因此,基于发展农村经济和保证金融安全方面的考虑,政府对于农村金融采取保护措施,不会令其轻易退出市场。

三、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方向

非正规金融进军农村金融市场由以下几种组织形式可供选择:(1)村镇银行;(2)贷款公司;(3)农村资金互助社。

2006年12月,为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银监会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引导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这就为非正规金融组织进军农村金融市场提供了政策保障,由非正规金融组织控股、筹资组建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发展。非正规金融组织通过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有利于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面低、有效金融产品与服务供给不足、金融市场竞争不充分等问题,通过引导民间借贷、促进民间资本向正规金融市场投放,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贷款难、融资难,支持农民(户)创业增收,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性格局的形成,对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靖: 引导非正规金融健康发展的最佳途径[N].上海证券报,2009-03-06

[2]郭沛: 农村非正规金融:内涵、利率、效率与规模[OL].中国研究服务中心网,2006-02-09

[3]张瑞 陈卓: 农村金融市场结构测度与优化途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9.11(31)

第4篇:农村金融相关概念范文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区域差异; 泰尔指数; 新疆

[中图分类号]F832.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国家一系列促进新疆大发展政策的密集出台,新疆农村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据统计,至2012年末,新疆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500元,比2009年增长了1.69倍。新疆农村金融也进入了一个跨越式发展阶段,截至2012年11月,新疆基本实现了空白乡镇100%农村金融服务覆盖。但由于受新疆地区资源分布、经济发展程度、技术水平等因素影响,农村金融发展区域差异显著,不利于新疆跨越式发展规划目标的实现。因此,本文试图从实证角度分析新疆农村金融区域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为自治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对降低农村金融风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对金融与经济关系研究已比较成熟,但有关农村金融差异的研究并不多见,基于新疆的研究更是较少。从研究内容方面可分为农村经济金融相关性、区域金融差异和区域金融发展收敛性三类:

(一)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关系研究

King和Levine(1993)利用77个国家数据研究显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稳定的、强正向关系;Luigi Guiso等(2002) 通过设计新金融发展指数,得出多数金融发达地区人均GDP增长速度比不发达地区快1%;Genevieve Boyreau-Debray(2003)运用GMM面板模型研究得出:银行扩张信贷抑制经济增长,但银行分支机构越多经济增长越快;赵洪丹(2011)基于1978-2009年样本数据研究得出:农村金融规模对农村经济发展有负效应,农村金融效率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正效应有滞后性。

(二)区域金融差异研究

钱水土等(2011)利用中国23个省1988-2008年面板数据,引入地区和时间两个虚拟变量:发现中国农村金融的收入效应具有地区和时间差异;吕勇斌等(2012)通过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强烈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依赖性,且空间依赖性逐年增强。

(三)金融发展收敛研究

张胜林等(2002)研究发现:农村民间借贷与金融服务优劣有显著关系,在服务“三农”机构缺失、信贷服务不到位的区域,民间借贷机率较高。李敬(2004)研究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表明,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长期动态路径可能呈现草帽型特征;黄文等(2011)采用2006-2009年1875个县(市)数据,得出我国农村地区金融发展不存在收敛性,但呈β绝对收敛的特征,即农村金融发展落后地区潜在发展速度更快。

二、新疆农村金融发展区域差异分析

(一)指标的选择与处理

本文参照已往研究,同时考虑数据可得性、科学性和全面性等原则,最终选取的经济金融指标如下:选取人均一产GDP体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为剔除地区人口差异对农村金融的影响,选取人均农业贷款余额(即农业贷款余额/农业人口总数)反映金融发展数量效应;农村金融发展效率指标,农村贷比率为农村贷款与农村存款的比率;金融相关度=农村金融资产总量/农村增加值,其中农村金融资产总量主要由农村存款和农村贷款构成。大多文献采用人均农业增加值代表农村经济发展情况,由于新疆未统计农业GDP数据,一产GDP中包括农业GDP,且两者相关性较强。农业贷款包括农业贷款与农信社集体农业贷款、农户贷款、个体经济户贷款之和;农村(业)存款为国家银行除去信用社转存款后农村存款与农信社乡镇企事业存款、承包及个体户存款、其他存款之和。实际上农村金融资产包括农村存款、农村贷款、证券和保险等,考虑到证券和保险占比较小,且缺乏相关数据支持,因此用农村存贷款之和代表农村金融资产总量。

本文借鉴司正家(2004)将新疆15个地州市划分为五个经济区域:1.天山北坡包括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石河子、昌吉;2.北疆西北部区主要包括伊犁、塔城、阿勒泰、博州四个地州;3.南疆东北部区包括巴州、阿克苏两地州;4.东疆部区,包括哈密和吐鲁番地区;5.南疆西南部区,包括克州、喀什、和田三地州。

(二)差异衡量工具介绍——泰尔指数

泰尔指数,由泰尔(Theil,1967)利用熵概念计算收入不平等而得名,由于泰尔指数将差异分解为区域间和区域内差异,并测算各种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度,深入分析引起差异的原因。因此通常被用来对多组样本差距分解,当区域分成k组时,泰尔指数T(0)可分解为:

(4)中, 表示区域内差距, 代表区域间差距,所以 代表区域内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率, 指区域间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率;泰尔指数是取值在0-1范围的正向指标,指数值越大则农村金融区域差异越大,反之亦然。

(三) 新疆农村金融发展区域差异比较分析

1.新疆农村区域经济差异情况

运用泰尔指数测算新疆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总差异、区域间和区域内差异贡献率,详见图1。

新疆农村区域经济差距呈波动式扩大。以泰尔指数衡量的新疆农村经济差距波动呈两个阶段:2004-2006年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迅速扩大,是新疆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初显成效阶段,支持政策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2007-2010年,随着市场机制不断完善,经济推动由政府拉动转向投资拉动和消费拉动,新疆各区域农村经济差异逐步回升,但增速明显削弱。

区域间差异是农村经济差异的主要来源。区域间差异贡献率较大,新疆经济区域内差距较小(泰尔指数在3%以内),且泰尔系数频繁波动,呈现波动上涨趋势。

2.农村金融区域差异情况

(1)农村金融发展差异分析

①2006-2009年新疆人均贷款总差距呈倒V形。从图2看出,人均农村贷款总差距先扩大后缩小,区域间差距和总差距波动趋势基本相似,区域内差距的变化是V型的趋势,贷款总差异有明显缓和。近年来,随着新疆农村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机构功能不完备、扶持政策不到位的短板问题正逐步解决,推动主体由政府向农信社和农户过渡,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始崭露头角,新疆农村金融地域性差距缩小。

②新疆农村金融区域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金融差异。区域间差异对总差异贡献率明显超过区域内差异贡献度,但新疆各区域农村金融差异仍逐年缩小,但因为北疆各地州间的贷款差异扩大,出现了“马太效应”。

(2)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分析

①新疆农村金融发展效率趋于平稳。从银行盈利的角度来看,农村贷存比越高越好;但从风险角度分析,贷存比过高则资金的流动性风险越大。图3显示,五个区域中1992年南疆东北部农村贷存比达到最大值12.31, 1995-2009年新疆农村贷存比基本平稳,贷存比保持在2左右。

②新疆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呈草帽型。1978-2009年新疆各经济区农村贷存比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贷存比不断上升,以天山北坡区域为代表的农村贷存比率先达到最高点,南疆东北的农村金融效率最低;第二阶段农村贷存比迅速下降,贷存比从最高点迅速降至平衡水平;第三阶段是农村贷存比基本平稳(1994-2009年),五个经济区域的农村贷存比差距不大,波动明显减弱。这与李敬(2004)研究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长期动态路径可能呈“草帽型”特征基本相符。

③北疆西北及东疆区域农村金融贷存比率高于其他区域,但差距不断削弱。从图3可以看出,尤其是新疆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以来,天山北坡继续保持农村金融良好发展势头,东疆把握政策先机,放大政策效应、顺势直追,贷存比不断优化。

(3)农村金融相关度分析

①新疆农村金融相关度增强。1995年新疆天山北坡、北疆西北、南疆东北、东疆和南疆西南农村相关度分别为59.85%、14.37%、21.24%、35.24%和11%,至2009年各区域农村金融相关度达到118.08%、36.7%、77.08%、57.72%和47.79%,增长速度最快的是南疆西南地区,为11.06%。

②天山北坡区域经济发展与金融相关度明显较强。1995-2009年,天山北坡农村金融资产与一产GDP之比持续保持新疆五个区域前茅,农村金融相关度明显强于其他四个区域,但金融相关度差异逐年缩小。

③北疆西北和南疆西南区域农村金融相关度偏低。样本期间,新疆北疆西北和南疆西南区域农村金融相关度明显低于其他区域,在2002年差距最大;北疆西北和南疆西南农村金融相关度最大,分别为36.7%和47.8%。

三、新疆农村金融区域差异原因分析

1.区域经济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不仅导致农村人均收入的差距,而且在金融业发展、社会基础设施、科技与管理人才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相比而言,经济发达地区具有农村金融发展的有利条件。杨国中等(2004)研究发现资金流向是从农村到城市,从落后地区到发达地区,信贷资金的非均衡流动将导致资金的低效配置。近几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成立,如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大多集中在北疆和东疆地区,南疆的弱势经济难以获得金融资源青睐,金融机构比较匮乏。

2.资源和地域优势差异

天山北坡区域煤、石油及天然气储量丰富,新疆政治经济中心(乌鲁木齐)对农村金融发展起到了辐射作用;东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是新疆连接内地的交通要道,也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依托交通枢纽的优势及矿产开发,东疆的经济基础不断得到巩固,农村经济也受益于本地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天山北坡和东疆地区交通便利、经济基础好,两区域的农村金融得到优先发展,而南疆农村市场化程度低。

3.政策与信贷机制差异

汪兴隆(2000)认为资金区域配置失衡是导致区域金融差异的重要原因。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条件严格,资本金要求高,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在金融机构设立成本上处于劣势;另外,商业银行设立分支机构的标准是盈利能力,农村地区资源贫竭,新设机构实现盈利周期长,鉴于此,商业银行新增机构会向发达地区倾斜,造成机构资源配置区域失衡;中央银行实施无差异的货币政策,不能根据区域金融与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调控,再加上货币政策传递效应在经济落后地区不通畅,进一步加剧了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性。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一)结论

1.区域间差距是农村区域金融总差异的主要来源。根据本文区域划分,区域内各地区经济基本相似,区域间经济差异明显,因此,区域间农村金融发展差异较大。

2.新疆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呈草帽型。1995年以来,新疆农村金融贷存比基本保持在2左右;新疆农村金融区域间差异逐年缩小,区域内差异不断扩大。

3.新疆北疆西北和东疆区域的农村金融效率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北疆西北和东疆地区依托地理优势、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发展成熟的特色农牧业,促进了农业贷款总额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新疆并未采取倾斜性金融政策,农村地区拥有相应的投资项目,因而农业存款的规模相对减少。

4.天山北坡区域经济金融相关度明显较强。位于天山北坡区域的昌吉、石河子、克拉玛依,依托乌鲁木齐金融资源的辐射,并且由于乌昌一体化的逐步展开、石河子兵团政策支持以及克拉玛依石油资源优势等原因,能够在政策层面上获得更多的金融资源。

(二)对策建议

1.促进经济发展区域平衡。经济发展差距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金融发展差异,新疆各地州应加强区域间资金、人才和技术的互补与合作,努力实现新疆农村金融平衡发展。

2.实行差别化的金融政策,培育多元化农村金融服务市场。统一的货币政策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的实施效果不同,亟需多层次、梯度化的农村金融制度和差异化的授信审批政策,培育多元化农村金融服务市场,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农村的能力和效率。

3.加快发展农村保险与证券业。目前,新疆农村金融主要以银行信贷为主,保险业与证券业发展相对滞后,但发展前景较好,因此,新疆应以发展农业保险业和农村证券业为突破,提升农村金融发展质量。

4.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有效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监管部门要积极引导民间资本的流向,增加农村金融服务供给,满足多层次的农村融资需求,缓解银行信贷不足的矛盾。

[参考文献]

[1]King, Robert G. and Levine, Ross.Finance and Growth: Schumpeter Might Be Right[J]. Qua- rterly Journal ofEconomics ,1993:17-38.

[2]赵洪丹.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J].经济学家,2011(11):58-63.

[3]吕勇斌.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性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2(19):111-116.

[4]张胜林.交易成本与自发激励:对传统农业区民间借贷的调查[J].金融研究,2002(2):125-134.

[5]谢琼.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了吗? [J].经济评论,2009(3):61-68.

[6]赵伟,马瑞永.中国区域金融增长的差异―基于泰尔指数的测度[J].经济地理,2006(1).

[7]汪兴隆.货币资金区域配置失衡的考察及其调整一金融支持西部大开发的思考[J].财经研究,2000(6):60-64.

[8]温涛.中国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J].经济研究,2005(9):30-43.

第5篇:农村金融相关概念范文

关键词:金融倾斜 直接金融 间接金融 金融二元性

相关概念的界定

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的界定国内外观点不一。格利与肖(1994)在《金融理论中的货币》提出初级证券(即直接金融)是包括非金融性支出单位的所有负债和被他人持有的股票。初级证券与间接证券相对,后者专指金融机构发行的证券。货币系统的中介作用使消费者储蓄流向企业投资的间接融资得以实现。直接融资把初级证券导入消费资产篮子,而间接融资则用货币代替这些资产篮子中的初级证券。国内大部分学者并不采取这种划分,如鄢兆熊(1993)认为:直接金融是指一定资金不足单位通过直接与资金短缺部门协议,或在资金市场上购买资金不足单位所发行的有价证券,将货币资金供给资金不足单位使用,而不经过银行中介的一种融资方式。关于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的界定,前者以有无间接证券为衡量标准;后者以是否通过金融中介为判断依据,基于我国金融市场的具体状况和数据可获得性,本文采取后者的划分标准。

农村直接金融指在农村金融市场中,不经过农村正规金融机构,资金短缺者直接与资金盈余者获取资金的融资方式,包括自由借贷、民间集资、银背、私人钱庄、合会典当等民间金融融资形式。农村间接金融是指资金短缺者通过农村正规金融(如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互助合作社等)获得资金的融资方式。

金融倾斜是基于融资结构变迁的视角,金融倾斜特指间接融资与直接金融的不平行和不平衡发展,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之比界定金融倾斜度(白钦先等,2010)。农村金融倾斜即为在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中,间接融资与直接金融的不平行和不平衡发展。

本文将白钦先的金融倾斜理论应用于农村金融体系中,把农村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放入一个框架中,提出一个金融倾斜的全新视角。

东北农村民间金融规模的测度

国内学者通常采取样本抽查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以点带面,对民间金融进行测度。民间金融与农村民间金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具体分析学者关于规模的测度方法可以归纳为“供给法”和“需求法”。供给法认为民间金融活动的规模取决于民间资本,而民间资本的多少取决于民营经济拥有多少货币形式的流动资产、实物形式的流动资产和实物形式的固定资产。需求法认为民间金融规模取决于企业和家庭已经发生的从民间借入的资金量。选好样本,通过问卷调查,求得若干指标后进行估算某地区的金融规模,根据地区的代表性,按照权重比例估算整个经济体民间金融的规模(曾康霖,2008)。供给法虽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但不具有操作性,相比之下,需求法更具有实践操作的现实性,因此国内学者通常采取需求法进行测度。

李建军(2005)在一项关于民间借贷的专题调查中,对东、中和西部的15个省份进行调查,得出农户民间金融融资规模占比东部为56.45%,中部为55.47,西部为62.43,全国平均为56.78。中国人民银行课题组(2005)通过对土饶地区的10个县、100家农村企业进行样本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同年中有63%发生民间融资行为,其中亲友间无息借贷占比28%,有息民间借贷占比例45%。诸多国内学者的样本调查研究均反映农村民间金融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中占绝对优势,成为我国农村融资体系中主要融资渠道,为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借鉴支大林(2010)关于东北农村民间金融规模的测度。东北农村地下金融课题组组织了一次大型调研活动,对东北农村地下金融的存在与规模、东北农村地下金融的组织形式与运作方式、东北农村地下金融的现实影响和未来发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实地调查,获取了东北农村地下金融活动的重要原始数据。

(一)东北农村民间金融规模指数的测算

调查报告中的问题一(见表1)表明33.6%认为银行、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为主要借款来源,而66.4%农村居民认为除正规金融机构的民间金融为融资主要来源。对问题二(见表2)中按照一定权重测算出民间金融的融资指数为59.4,取二者平均位数,则东北农村民间金融的规模指数为62.9。

(二)东北农村民间金融规模测算

本文选取农业短期贷款上浮一定比例作为测算农村民间金融规模的基础数据,这个比例暂定为20%,即农村居民从正规金融实际融资总额为农业短期贷款的1.2倍(关于20%的选择主要考虑的因素是短期贷款中各项贷款之间的一般比例关系和各项贷款一般情况下的资金流向)(支大林,2010)。本文结合调查测算的民间金融规模指数62.9和统计年鉴数据,测算出2005-2010年东北民间金融的融资额,经调查农村居民民间金融中短期融资比例为74.2%,除以这个比例后得到东北农村民间更为准确的规模数据额(见表3)。但2011年统计年鉴的数据中只有短期贷款总额,缺乏短期农业贷款数据,因此采取农业贷款在总贷款数额的比例略微上浮后乘以短期贷款总额的方法估算出2010年农业贷款余额,基本符合实际情况。

东北农村金融倾斜的评判

金融倾斜可以用金融倾斜程度来衡量,即间接金融/直接金融。根据表3中的数据显示,东北农村金融的金融倾斜程度为0.37左右。学者公认的融资结构可以分为市场主导型和银行主导型,市场主导型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依靠资本市场运作为核心进行调节国民经济发展,直接金融(股票、债券、金融衍生品等)居于统计地位,其金融倾斜程度一般低于1,在鼎盛的繁荣时期2005年已降至0.16;相比市场主导型,银行主导型是以正规金融机构的间接金融为核心,代表性国家有英国、日本,其金融倾斜程度大于1,日本基本处于1.2-1.4窄幅波动。由此可以看出,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国家或地区,金融倾斜程度越低。

我国社会融资的金融倾斜度除个别年份均大于2,城乡金融倾斜差距较大。虽然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涉农贷款明显增加,但农村的需求缺口仍然很大。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书指出,截至2010年末,涉农贷款余额达11.77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3.1%,比2007年末增长92.4%。其中农村贷款余额98 017.4亿元,占金融机构全部涉农贷款余额的83.3%;农村贷款中农户贷款余额为26 043.3亿元,比2007年末增加12 644.8亿元,占全部涉农贷款余额的22.13%。同时涉农的金融主体不断增加,2009年末,全国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网点为12.7万个,占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总数的65.7%,其中,主要农村金融机构网点数为75 935个。我国多层次、多样化、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远未形成;农村地区政策性金融供给不足;部分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离农脱农”的倾向。

麦金农―肖(1973)的金融抑制很好的解释了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金融二元性的现象,即有组织的、官方的或现代的金融机构与无组织的、非官方的或传统的民间金融机构并存。东北农村金融倾斜程度显著低于1,这正是由于制度诱致型的融资结构和金融抑制政策导致的。

关于解决东北农村金融倾斜问题的政策建议

(一)正视农村民间金融的合法地位

近日,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遵守相关法律前提下,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间有自由借贷的权利。只要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民间借贷关系都受法律保护。增加农村民间金融操作合规性和信息透明性,合理利用资源,调节资金的优化配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向良性发展。没有合法地位的保护,资金供给者易形成短期行为,暗箱操作,其金融行为不会受到良好管制。

(二)政府与民间金融建立“委托―”机制

民间金融对其“客户群”具有得天独厚的信息优势,降低交易成本、监督费用、风险控制成本和担保信用风险。这正是正规金融的薄弱环节,大型商业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边际报酬最大化的内生动力,单位贷款的成本与贷款的规模直接正相关,对于农户、乡镇企业等小规模贷款相悖;小额贷款公司、农村合作银行、乡镇银行等,工作人员分散且流动性大,对信息的掌握缺乏。

(三)放宽民间资本的准入门槛

自从四大国有银行改组成为大型商业银行之后,利润最大化的内在机理驱动,“嫌贫爱富”的特征凸显,逐渐撤出县级以下机构,也是导致农村金融抑制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再加上准入门槛较高,小额借贷款比例过高,小资金交易成本高等,放宽民间资本的准入门槛,使正规金融机构与民间金融达到很好的互补作用。

(四)完善农村金融的征信体系

在充分发挥民间金融的信息征集方面的比较优势,完善正规的征信体系,应考虑将广泛存在的民间金融正式纳入监管框架和监测范围,通过审慎监管,减少在相对宽松的政策导向下可能滋生的各种机会主义行为,真正做到积极推动和稳健发展相结合。

(五)明确产权制度

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政策色彩,建国初期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金融市场笼罩在“外生性”的阴影下,民间金融中的个人财产或是集体组织财产都没有明确的产权制度确立其合法的法律地位,导致产权风险贴水至民间利率水平中,增加借贷方的风险成本和交易成本。

参考文献:

1.约翰・格林,爱德华・肖.金融理论中的货币[M].上海三联书店,1994

2.鄢兆熊.浅论我国的直接金融[J].金融科学,1993(3)

3.白钦先,田树喜.中国金融倾斜的实证分析[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

4.曾康霖.二元金融与区域金融[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5.支大林.东北农村地下金融现状调查和发展对策[J].经济学动态,2010(5)

6.王相敏,张慧一.民间金融、非民间金融、地下金融:概念比较与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第6篇:农村金融相关概念范文

关键词: 农村金融;金融地理学;金融发展水平;省际差异

中图分类号:f833/8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217(2013)05-0015-05

一、引言与文献回顾

“十”报告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发展农村经济的关键是提高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缩小农村金融发展差距,而探究农村金融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乃是基本前提。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差异研究一般包含在区域金融差异研究之中。宋宏谋等以农村信用社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1979~2000年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问题[1];伍艳等发现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供给的区域布局不均衡[2];黎翠梅分析我国在农村金融相关率方面区域差异明显,且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影响也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3];高新才等认为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市场化进程的区域差异以及政府行为的区域差异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4]。

瑞托斯·劳拉詹南(2001)提出了金融地理学这一新兴学科概念[5]。随着金融地理学的发展,越来越多学者尝试将这一理论运用于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研究中,如田霖(2005)将各种金融地理因素一起纳入实证分析,认为经济、科技、文化、开放、基础设施、劳动力等金融地理因素对区域金融综合竞争力有显著影响[6];卢佳、金雪军(2007)实证表明:地理位置等新经济地理因素对区域金融发展均有显著影响[7]。但目前国内从金融地理学角度研究农村金融的文献并不多见。

本文试图将金融地理学理论创新性地运用于我国农村金融区域发展差异研究之中。假定各金融地理因素均对农村金融产生影响,且影响程度不同,并运用模糊曲线法考察各金融地理因素对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的贡献程度,以期拓宽金融地理学在农村金融发展方面的应用领域,为国家实施惠农政策、缩小农村金融发展差异提供理论指导。

二、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考察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差异影响因素的前提是衡量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国内关于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不多,本文借鉴区域金融研究中指标构建思路[6-8],进行一定调整和整合,从金融总量、金融结构、金融效率、金融环境四个方面来构建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见表1),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出量化的各省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二)数据来源及处理

各指标数据均来源于2006~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农业统计年鉴、中国财政年鉴、银监会网站农村金融服务图集。我国农村金融协调发展是合作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等相互依存,面向“三农”的协同过程[9]。下面选取五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农村地区金融数据。为了使数据平稳可靠,取2006~2010年的平均值作为基础数据。

(三)研究方法

1.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法是考察多个变量间相关性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利用因子得分可以对样本进行分类和综合评价①。

2.模糊曲线法。

金融地理贡献因子和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的关系是复杂的非线性形式,模糊曲线法不需要建立数学模型就能识别最有效的输入变量,比较适合解决金融地理因子的贡献程度问题②。

本文综合考虑特征根值大于1、累积贡献率大于85%两个标准来提取因子,由表2可以看出,前五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且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5%,即前五个因子可以解释原始变量90%左右的方差,已经包含了14个统计指标绝大部分的信息。

由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可知,公因子

f1在网点分布密度、金融从业、人均存款、人均贷款的载荷值较大,可代表农村金融资源覆盖水平;公因子f2在金融相关率、金融市场化率载荷值较大,代表农村金融结构;公因子f3在储蓄投资转化率、农村gdp、农村财政支出载荷值较大,代表农村金融环境;公因子f4在贷款增长率、存款增长率载荷值较大,代表金融增长潜力;公因子f5在存贷比、贷款产出率和储蓄动员率有较大载荷值,代表农村金融效率。综合得分f=(43.351f1+15.954f2+14.059f3+10.197f4+7.144f5)/90.706。由此,可以计算出各省的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得分排名(见表3)。(二)因子分析结果

从表3可以看到,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得分排名前10名的除了内蒙古和四川以外都是东部沿海的省份,内蒙古由于在金融资源覆盖水平和金融增长潜力方面表现突出,使得它的综合得分较高,排名第三位。四川省在农村金融环境和金融增长潜力排名较好,综合水平超出西部其他省份,排在第十位;河北、福建、海南的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平均水平,其中海南省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现象尤为突出,排在第30位;中部地区的江西、山西农村金融综合水平较低,均排在后10名;西部地区的陕西农村金融综合水平较好,排在18位。可见我国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在各省之间存在差异,且和东中西部行政区域划分不尽相同。  四、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差异的金融地理因素分析

(一)金融地理因子的选取与计算

为了更好地解释各省(区/市)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差异的因素,依据金融地理学理论,引入经济、环境、设施、劳动、文化、科技、开放、聚集金融地理学因子作为解释性指标(见表4)。环境因子包括了自然条件、地理区位和经济区位。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原料和能量的来源,农业生产尤其依赖阳光、温度、降水等自然条件,故以基础能源资源储量、受灾面积代表自然条件。从地理区位上看,距东部海岸远近是影响东部和中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区位因素,与我国降水量分布规律大致相同,故以年均降水量代表各省农村的地理区位。而所在省份gdp占全国gdp比重能一定程度上说明农村所在地区经济实力,能代表经济区位。

农村基础设施是指为农村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及农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各种设施的总和,它能直接间接作用于农村经济,用发电装机容量、人均拥有机械动力、公路里程数来衡量农村设施因子。劳动力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和素质高低也是农村经济发展重要影响因素,用农村就业率、农村金融从业比重、劳动力文化水平来衡量。

文化观念是包括风俗、习惯、禁忌、价值观念等在内的社会意识。和谐丰富的文化生活有助于增进农村居民间的信任关系和社会资本的积累,有利于农村互助金融的发展。选取农村文化站数量和农村文教娱乐支出比重来衡量文化因子。

科技进步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选取农村固定投资投入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科学研究数量以及各省技术成交量来衡量科技因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策略使得对外开放水平对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影响较大,国内很多学者均从实证角度证明了开放对我国地区的经济增长差异有显著影响,选取农村进出口额和农村外商投资总额来衡量开放因子。

另外,借鉴田霖(2005)博士论文中聚集力指标,将人口密度和产业密度作为聚集因子来考察人口聚集程度和产业结构对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的贡献程度。

(二)各因子的贡献程度

根据模糊曲线原理以及运用matlab编程计算③,输入各个省份的样本数据,就可以得出每个因子对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的贡献程度(见表6)。表中显示:各因子对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均产生正向贡献,依其重要程度依次为科技因子、经济因子、文化因子、设施因子、开放因子、环境因子、劳动因子、聚集因子。

科技因子对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的贡献程度为0.3863,在所有因子中贡献程度最大,说明农村科技水平成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经济因子作为农村金融发展的基础因素,其贡献程度为0.2115,排名第二位。文化因子贡献程度达到0.178,排名第三位,说明农村文化建设对农村金融发展有着重要促进作用。设施因子、开放因子和环境因子的贡献程度比较相近,均在0.16左右,说明这三个因素对农村金融综合发展重要程度相近。聚集因子的贡

程度只有0.08,对农村金融综合发展作用较小,人口密度和产业集中度对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影响不大。

五、相关政策建议

缩小农村金融区域发展差异,实现农村金融协调发展才能充分发挥金融资源扶贫功能,帮助缩小城乡经济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根据金融地理因素分析结果来看,农村金融发展依靠的是各种社会经济文化的协同作用,我们不能忽视各地农村中除经济以外的科技、文化、设施、地理环境、劳动力等影响因素,要依据客观规律和各地自身情况,抓住关键金融发展因子。

1.继续贯彻“科技兴农”方针,深化农村科技体制改革。增加对农村信息、计算机和科研的资金投入,促进金融资本与科技创新的结合,提高农村金融有机构成,从而发挥科技与农村经济、金融的良性互动作用,提高农村金融的发展实力。

2.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培育良好信用环境。增设农村文化站点,丰富农民精神生活,增强农民间情感交流和沟通,增进社会信任,提高守法意识、信用意识,为农村金融发展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3.顺应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夯实农村经济基础。政府应抓好农村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交通运输条件,构建和完善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制度框架,夯实农村经济基础。

4.适当鼓励农民工返乡就业,拓宽农民创业融资渠道。政府应积极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创业培训、融资指导服务;农村金融机构应加大对农户和农村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充分发挥农村金融的杠杠效应。

注释:

①本文建立的农村金融综合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指标数量较多,且指标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使用因子分析法比较合适。

参考文献:

[1]宋宏谋,陈鸿泉,刘勇.中国农村金融区域发展程度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2,(8):111-119.

[2]伍艳,余兼胜.中国农村金融的区域差异性研究[j].农村经济,2009,(1):63-66.

[3]黎翠梅,伍蔷薇.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比较分析[j].财经论丛,2010,(11):42-49.

[4]高才新,李阳.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与政策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8,(3):45-48.

[5]劳拉詹南.金融地理学金融家的视角[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6]田霖.区域金融综合竞争力差异比较与模糊曲线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5,(6):8-15.

[7]卢佳,金雪军.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地理环境与经济政策基于金融地理学视角的实证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4):7-9.

[8]史跃峰,葛红玲,彭博.中国区域金融和谐指标构建及和谐程度评价[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1):13-17.

第7篇:农村金融相关概念范文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相关比率;区域政策;农地金融制度

中图分类号:F830.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8)01-0051-04

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是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同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也凸显出来,形成了东部、中部、西部等经济带,其金融发展水平也存在很大差距,不利于宏观经济和区域金融的协调发展。因此,对中国金融发展地区差异的研究,近年来得到一些学者的关注,也产生了很多学术成果。但是,这些研究主要停留在宏观层面,对金融发展与部门或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作为农业大国,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我国各地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金融的发展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别。研究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对于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选择农村信用社的相关数据,描述和分析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问题,按照国家“十一五”规划关于东部10省市、东北3省、中部6省、西部12省区市的划分,进行相关的实证分析。

一、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区域差距

金融发展主要是指金融的功能不断得到完善、扩充并进而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的一个动态过程。Ⅲ衡量金融发展,不仅需要从金融总量上看,还应考虑金融结构和金融运行效率,总量差异、结构差异和效率差异,共同构成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区域差距的主要要素。

(一)总量差异

戈德史密斯在《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中,提出了金融相关比率的概念,即全部金融资产价值与全部实物资产价值之比,作为衡量金融发展总量规模的最广义指标。对广大农村地区而言,我们采用农村金融机构的存贷款余额之和与农业总产值的比率,计算金融相关比率,作为在宏观上衡量金融发展总量水平的基本指标。

从对我国四大区域农村金融相关比率的比较(表1)可以看出,我国农村金融资源在区域之间存在较大差别,呈现非均衡状态。从数字统计来看,东部地区农村信用社存贷款总额远远高于其它地区,农村金融相关比率也高于其它三大区域。以2004年为例,东部地区农村金融相关比率高达3.95,比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分别高出2.44、2.0014和2.2,说明在农村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储蓄与投资分离程度比较高,金融活动和运行的规模较大,在农村金融资源的争夺中取得了优势地位。而东北三省作为农业大省,农村金融发展在总量上看落后于其他地区,缺乏资金来源和信贷支持,很多项目难以实施,限制了其农业经济本身的发展。各区域农村金融上的差距,限制了欠发达地区消费和投资的增长,影响了区域之间农村金融的协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二)结构差异

金融结构一般是指一国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形式、性质及其相对规模。用农村金融相关比率的差异来衡量整个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是不全面的,它并没有反映出金融体系内部的结构变化,因此,我们必须考虑农村地区金融结构方面的变化和差异。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在这里采用农村信用社在各个区域的机构数量、从业人员数量及其分布密度和相关比例,来衡量农村金融发展在四大经济带之间的结构差异。

通过对2005年末农村信用社的地区分布情况(表2)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各区域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分布差异。从数字统计来看,农村信用社的机构网点,东部地区最多,达到35%,其次是西部和中部地区,东北地区最低,只有7%;但是从分布密度即每一万乡村人口拥有的机构数量来看,东北地区最多,可以达到1.16家,而中部地区最少,仅有0.83家。而从业人员的比例,东部地区最高,占到38.5%,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最小的是东北地区,仅占9.78%;而从从业人员分布密度来看,东北地区最高,一万乡村人口,可以有13.12人为其进行金融相关服务,而对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来说,只有6.3人,差别较大。对四大地带金融结构的对比表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在金融结构方面存在一定的失衡,金融市场发育相对滞后,加大了统一货币政策在各地传导的难度,使同样的货币政策在不同区域难以达到一致的效果。

(三)效率差异

区域金融之间的效率差异,主要是指金融运作能力的大小。我们采用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率作为衡量一个地区金融发展效率的指标,体现出金融机构将存款转化为贷款的能力,在宏观层次比较农村金融推动经济增长的效率。同时,进行金融机构贷款发放与收回情况的对比,衡量其业务能力和效率,在微观层次比较金融机构本身和金融市场的效率。

通过对农村信用社存贷款余额及存贷款比率的比对(表3),可以看出,各区域农村金融贷款一存款比率都处于下降的趋势,地区之间差异不大,并呈现逐渐缩小的态势。而且从2003年到2005年,西部地区的贷款一存款比率最高,而东部最低,从根本上看,东部有些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较快,资金来源多元化,东南沿海有些地区有外汇流入,外汇占款较多;而中西部地区广大农村依然处于资金高度缺乏的状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经济增长率与贷存比率之间并不存在正相关性。

而对农村信用社各地区贷款发放和回收情况的比较(表4),说明四大经济带之间农村金融的效率差异还是存在的。以2005年为例,东部地区贷款发放金额最多,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最少;而贷款回收率东部最高,达到92.3%,最低的西部地区只有81.4%。其中,农业贷款回收率最高的东部地区达91.4%。而西部地区仅为49%。东西部之间差别较大,西部地区金融机构运行效率低下,严重影响到资金的使用和循环利用。

二、存在区域差距的原因分析

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我国经济发展从整体上看处于长期非均衡状态,而广大农村地区千差万别,区位因素、经济基础、制度安排、历史社会人文环境的差异都会造成不同区域农村金融发展存在路径上的差异。

(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距

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从根本上看,是由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造成的。根据内生成长金融理论的观点,不同的经济状态给金融成长提供的成长条件和区间是截然不同的。区域经济的发展决定了区域金融的规模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区域金融结构,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农村居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较大,在很大程度上将会刺激金融的发展与进步,作为对农户需求的回应,除了提供更多的资金,相关金融机构的数量、金融资产规模都会随之扩张和发展。除正规金融外,在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以自由借贷、钱背和私人钱庄、合会等为主的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迅速,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有利于提高资金利用率,活跃农村金融市场。而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本身发展滞后,很难靠经济需求拉动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的存在成为必然。另外,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金融机构的进入和金融市场的扩张必然需要相应的成本费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均收入水平较低,作为经济主体的集体经济和农户个人很难支付相应的金融机构进入的固定费用,使得农村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发展缓慢,金融市场相对滞后。而东部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较快,能够支付固定交易成本的经济主体越来越多,金融中介机构利用率越来越高,农村金融市场不断发展。

(二)市场化进程的区域差异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国民经济在整体上的运行机制、资源配置方式、经济发展战略都发生了重大转变,农村经济也不利外。但是市场化进程具有不同步性,在区域之间表现为由沿海向内陆地区逐渐推进的过程,赋予不同区域不同的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东部发达地区因为具备优先的改革权利,表现出更强的市场活力,获得了强劲的改革动力,与西部欠发达地区相比,其货币化程度更高,市场机制更加完善,经济和金融发展之间是处于良性的同步快速发展阶段。东部农村地区也因此具备了经济与金融自我发展和成长能力,能够保持农村金融和经济的稳步增长;而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市场经济改革滞后,不仅缺乏经济发展的活力,而且在区域间生产要素流动和贸易分工中一直处于劣势,与东部发达农村地区相比,在区域经济与金融自我发展能力上存在很大差异。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到主导作用,金融资源实现以市场机制为导向在地区之间配置,鉴于东部地区市场化程度较高,其金融资源流动速率提高,数量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村金融区域之间的差异。

(三)区域之间政府行为的差异

各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政府行为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政府的金融政策在区域之间存在差异,不同的制度安排导致金融发展呈现非均衡的状态。从中央政府来看,每个时期有不同的战略发展侧重,以实现中央政府的经济发展目标,与之相对应的是有差别的金融政策,过于扶持或放手不管,这对农村金融发展的作用显然是不同的。如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为了促进东部地区经济特区的建设,中国人民银行向特区提供低息贷款,还赋予东部地区较大的利率浮动权及金融工具创新权,这次政策对于当时东部地区筹集资金、扩大投资规模起到重要作用,为东部地区经济的崛起奠定了基础,广大的农村地区也因此受惠颇多。中央政府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导致了区域金融从行政性平衡向政府主导型非均衡逐渐过渡。从地方政府来看,为了本地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必然会展开对资金的争夺,一般表现在对投资机会的争夺上。而投资之间的竞争主要是金融资源的争夺,尤其对广大农村地区,资金格外短缺,政府之间对金融机构及相关资源的竞争对农村金融整体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而地方政府之间具有不同的政治影响力和经济发展及控制力,在争夺金融资源的博弈过程中,东部发达地区肯定有优势,这种行为差异,使得中西部落后地区金融环境相对恶劣,农村金融的区域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行为对金融机构的外在作用。

三、运用合理的区域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运用合理的区域金融政策,体现对不同区域的差别对待,对于缩小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促进农村金融的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的全面进步,以及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是必要的。

(一)在总体制度安排上体现区域差异

在我国正规农村金融制度中,长期以来形成的三种制度安排分别是政策性的农业发展银行,商业性的农业银行和合作性的农村信用社。近年来,一系列强制性制度变迁导致我国农村金融存在严重的制度供求矛盾。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农村地区,对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等都有不同的偏好,区域间农村制度需求存在巨大差异。因此,要改变我国农村金融存在区域差异的局面,必须首先在总体制度安排上体现差异化。

对于金融发展较为充分的东部地区而言,因为资本已经形成规模,生产能力比中西部、东北地区大,已经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应主要依靠合作金融和商业金融的力量,以巩固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成果,保持其货币化、市场化程度,稳定农村金融发展秩序。在这一过程中,加强农村信用社改革,首先必须界定清楚几十年制度变迁积累下的产权问题,实现股权结构多样化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在东部发达地区可适当引入民间资本或外资,建立产权明晰、有完整的激励机制、内部控制机制健全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依靠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双重力量,剥离因政策变动频繁造成的不良资产和不良贷款。

而对于欠发达地区,利用正规的商业性金融成本较高,风险较大,加上农业银行逐步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必须充分利用政策性金融的优势,强调国家对落后地区的扶持和帮助,同时,借助合作金融对农村内部资金的管理利用,真正满足落后地区农村的资金需求。对农业发展银行而言,应该进行功能的重新定位,完全区别于商业银行,真正实现其政策性银行的地位和作用,尤其对落后地区的开发和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可以填补商业银行空白,拓展政策性金融对农村发展的支持。而在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应有别于东部发达地区,坚持合作金融的理念,增强其为三农服务的金融功能,发挥特有的制度优势,满足农村弱势群体的融资需要。

(二)在具体政策工具上体现区域差异

除了整体制度安排,区域金融目标的实现还需要借助一定的策略手段,也就是区域金融政策工具。在我国,一般的金融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运用有差别的政策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缩小金融发展差异,实现农村区域金融的协调发展。

通过区域差异存款准备金政策,来调节区域内的货币信贷活动和货币量。例如,降低中西部落后地区农村金融机构的法定准备金率,把这部分超额准备金贷出,可以扩大该地区的信贷总量,进而调节货币

量,解决落后地区农村发展需要的资金问题。中央银行还可以通过调整再贴现率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再贴现政策,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以及货币的供给和需求,从而实现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如果西部地区再贴现率低于市场利率,其农村金融机构就会通过贴现获得贷款,从而扩大信贷活动,并使可利用的资金增加。因此,再贴现、再贷款政策向欠发达地区倾斜,有助于扩大金融发展规模,缩小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中央银行在区域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从事公开市场业务,也可以达到调节区域信贷活动和区域货币量的目的。但是在我国,尤其是农村地区,金融市场不发达,地方政府不准发行公债,所以公开市场业务对区域金融调节能力较弱,很难应用到缩小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上。除三大法宝外,央行还可以直接运用行政命令或其它方式,对不同区域农村金融机构的活动进行直接控制,如直接进行利率限制、流动性比率干预等。

需要注意的是,利用有差别的政策工具可以缩小农村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但是在操作过程中,简单地运用单一工具未必可以达到区域金融发展的政策目标,应根据不同区域农村的特点,采取能够发挥各个区域比较优势、有利于农村资金配置的政策工具组合。

(三)实施有差别的农地金融制度

所谓农地金融制度,是指以农村土地为抵押品获得资金融通的活动,是土地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农地金融制度,可以解决长期困扰我国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不足问题,从而推动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开放性农业的纵深发展,对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我国东西部地区农村金融目前发展的区域差异来说,农地金融制度在实施中必须体现区域化和因地制宜。对于金融市场发展相对完善的东部沿海地区,可以将农村土地抵押市场让位于私人资本和其它社会资本,国家制定详细的调控政策,具体运作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另外,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或发行农村土地债券,为发展非农产业提供更多的资金。而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农地抵押业务中风险相对小、盈利大的市场业务是市场主流,应该由国家资本出面进行运作,以保证农户获得基本的农业生产所需资金;而那些风险较大的市场业务,可以适度让私人资本或其他社会资本介入,保证多元化资金来源。

第8篇:农村金融相关概念范文

手机银行,指安装在手机移动客户端的智能型银行系统,人们可以通过智能手机上的手机银行系统完成以往只能在银行店内才能完成的各种金融业务,包括余额查询、转账还款、小额贷换、基金理财以及手机支付等多种业务。另外,手机银行还可以通过与移动通讯网络的绑定稳定运行。手机银行产生以来,因其极大的便利性与便携性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喜爱,被评为继电话银行、网上银行之后的我国金融业的内又一重大创新发明。

手机银行业务现今在国内外都十分发达,但实际在我国起步较晚。国内的手机银行客户端最早只能追溯到2000年,从国有的商业银行中开始普及发展。处于开端时期的手机银行客户端最初主要针对存款较多的城市高端型客户进行推广,提供服务的银行也只有工商银行与中国银行两家。彼时,由于国内资金支持不足及技术落后的制约,我国手机银行业务发展十分滞后与缓慢。直到2005年出现了互联网3G技术之后,手机银行才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并实现了阶段性的功能创新。之后,手机银行业务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截至2015年,用户规模已经达到6亿多人,交易成交额已经逼近200亿大关。

二、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概况

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和现实来说,手机银行业务开展的主要地域还是集中于城市,且主导力量是各商业银行。城市中,手机银行的主要服务对象也集中于在各大银行拥有账户的城镇户口居民,目标是通过新渠道解决银行的排队难排队慢问题,从而最终提高银行金融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效率。相对于城市,我国农村地区中手机银行的发展时间更晚,在2008年才开始推出相关业务。因此总体来说,农村中手机银行金融业务的使用率与成交额较城市低得多。并且不少手机银行中的业务类型多为实际营业网点中服务内容的简单复制,不能满足农村居民的多样化与独特性金融交易需求。

三、手机银行对农村金融的积极影响

手机银行作为金融行业的创新成果之一,与传统金融手段存在着明显不同,具体有以下两个方面,手机银行从以下两个方面的特征出发,积极影响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

(1)覆盖范围广。手机银行覆盖范围广的特点更多地体现在农村人民对手机银行的使用程度上。首先,传统的金融体系并不完善和健全,在我国许多农村,有些银行没有网点,有网点的也大多存在组织机构涣散、服务能力弱、影响范围小等弊端。这些问题都导致我国的大部分农民无法直接享受到金融服务,接触到金融信息。2013年某权威机构的数据调查曾经显示,我国农村相较于城市来说,拥有活期储蓄账户的家庭仅有40%左右,与城市金融能力差别巨大。然而截至2012年底,我国农村的网民却已经组成了1.5亿以上的强大集体,手机上网的比例比城镇高出将近3.5个百分点且处于持续高速增长的状态。手机银行与通讯网络结合,基于智能手机服务的基本特点能够使金融服务打破地域限制与时间限制,将金融信息与金融服务延伸到农村的每一处住户家庭中。

(2)高效率,低成本,高回收。另外,相较于传统的金融服务而言,手机银行更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回收率高即收益高的特点。手机银行实现了在线交易与线上智能服务,不仅免去了许多金融交易中繁琐的中间过程,更节省了时间与人力,极大地降低了交易双方与银行人力的投入与成本。其次,对于农村或偏远地区来说,不少银行开设营业网点的决定往往带来成本高却收益低下的特点,手机银行也能良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缓解银行服务于农村时的压力。世界银行扶贫协商小组曾经的调查显示,在农村运用手机银行相较于开设营业网点来说,运营成本能够降低一半以上。最后,就农民自身而言,智能手机方便其操作与携带,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随地利用手机银行办理各种业务,节省了其往返于银行和在银行等候的时间,不仅能够提高其办理业务的速度,还能够促进其享受更加质高价优的金融服务。

四、手机银行对农村金融问题解决的意义探讨

目前,我国的“三农”问题仍旧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问题,而“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离不开对农村金融的大力扶植与发展。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中也长期存在金融服务机构服务网点少、金融服务投入成本过大、金融竞争市场平淡等问题。究其原因,目前大部分的正规金融机构在决定是否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时,往往更多地看重贷款者或交易者的抵押物品与信用状况,这些正是我国农村金融所缺乏的部分。由此可知,我国农村金融问题的最大问题是信息问题,信息问题导致了上述的其他问题。因此,只有合理解决农村金融的信息问题,才能真正解决农村金融问题。手机银行对于农村金融问题解决的意义也正在于其对农村金融信息的重要作用中体现。

(1)信息搜集。银行卡在农村推广之前,农村中有交易相关的工资发放及地产收入等众多金融活动都是通过现金发放上缴及存折的利用来实现,资金控制能力弱。到今天,许多农户才逐渐适应用银行卡收款或还款,银行卡的推广改变了农户的消费与金融交易习惯。手机银行的推广与银行卡的推广问题十分相似,因此在不久的未来,大部分农民必将习惯于用手机银行来收款、还款,使手机银行从我国东部地区的农民逐步普及到全国各地的农村、农民中。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众多信息往往是通过智能手机在社交网络中或网页网站中披露的,在人们利用手机社交的过程中,信息完成了生成与搜集的整个过程。对于手机银行来说,其本身就是一种智能手机应用,并且能够植入到社交网络中,能够主动获取用户的相关信息。因此,手机银行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自身注册功能等多个方面收集用户信息,为农村金融问题的解决提供可参考的用户资料。

(2)信息共享。手机银行能够智能还原真实的社会关系,并据此形成智能化的数据。将这些数据到网络上拓展完善与宣传之后,农户能够依托其平台进行信息的、传递与共享,在手机银行中实现自身金融信息的持续而完整的共享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手机银行能够得到用户在共享中分享的真实金融或经济信息,减轻农村金融服务或解决金融问题中的阻力。

第9篇:农村金融相关概念范文

【关键词】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发展

一直以来相比城镇经济,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而且存在盈利空间小等问题。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村经济市场的金融机构数量和规模普遍较小、农村经济边缘化等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对农村金融改革推行力度的加大,进一步提高了对农村金融的资金供给,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但是从整体水平上看,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资金规模上看都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金融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市场自由化的趋势也愈加明显,很多金融机构都将发展方向转向了尚未完全开发的农村金融市场,这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来说是一重大机遇,但是农村金融市场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金融机构的发展无论是外部还是内部都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因此研究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如何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保证农村金融市龅某ぴ犊焖俚姆⒄咕哂兄匾意义。本文的写作思路是:首先通过回顾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描述其发展规模及特点;进而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发展的建议。

一、金融市场概念界定

(一)金融市场相关理论

金融市场的理论发展可以追溯到肖和麦金农学者提出的关于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论,学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创新,极大地丰富了金融市场的理论基础,为市场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结合肖和麦金农对于生产力发展的理论分析可以得出我国在社会市场经济发展体制中还存在着一系列待完善问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因此,我国政府可以结合农村市场自身的发展特点制定和不断调整金融发展制度,进一步提高市场调控水平,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金融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与金融风险类似,农村金融风险指由于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不确定的因素从而可能会对农村金融资产造成损失的潜在可能性。通过分析并且制定一系列措施规避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较高水平,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农民们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农村金融机构对于解决农村居民的金融需求具有重大意义,农村金融机构可以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在农村的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市场地位。针对这一点,我国政府可以针对农村金融市场特点对金融产品进行针对性改革,进一步扩大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覆盖范围。同时对于在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农村资金供给和金融产品的研发等,政府要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

(一)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产生背景及发展历程

1.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产生背景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农村居民的收入有限以及对金融机构了解的匮乏等一系列因素共同导致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复杂背景。这些因素很大程度上翻盖了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除此之外,目前我国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格局还不能够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不能很好地满足农村居民的资金需求,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应当得到政府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从而使得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能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

2.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特点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特点首先表现在金融机构数量规模不断扩大。自从2006年我国银监会出台了关于放松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政策以来,社会各部门都大力倡导遵循低门槛、严监管的原则,鼓励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以及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近年来,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数量规模不断扩大。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村镇银行的网点数量截至2014年末已经超过3000个,并且保持相对较快的发展速度。相比村镇银行的发展速度,贷款公司以及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速度相对来说较为缓慢,两者数量合计为63个。但是总体来说,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还是保持着相对较快的发展速度。

其次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产品的结构呈多元化发展趋势。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居民们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提升。像银行理财、支付等服务都是重要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主体。为了适应整体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了满足金融机构本身的需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针对农民的真正需求推出相应服务。就拿村镇银行来说,产品的多元化及差异化是其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相比市场上大型的商业银行机构,村镇银行有着规模小而灵活,能够更好地了解当地市场以及当地的人脉资源、公关渠道等大型商业银行所不具备的特点。因此,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充分利用了自身的优势,不断推动产品结构的差异化及多元化,促进金融机构自身长远的发展。

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现状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机制的差异导致了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规避以及内部管理机制的不同。下面就农村资金互助社、贷款公司以及村镇银行来分别分析其面临的风险管理现状。

(一)农村资金互助社的风险管理现状

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运作形式可以描述为以下流程:首先由加入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社员以存款的形式将资金缴纳给互助社,然后互助社将这些资金以贷款的方式发放给社员,并且要求接受贷款的社员在一定期限内归还贷款,最后互助社将资金的盈利通过分红的形式再返还给社员。农村资金合作社的参与主体有社员、互助社以及制定相应法律规范的政府,相应地,风险也可以分为三大类。

1.互助社社员的还贷风险

互助社社员的还贷风险包括社员的信用风险、社员的市场波动风险以及突发事件的风险三小类风险。首先信用风险是任何金融机构都会面临的一种风险。市场波动风险的产生主要是因为社员的贷款普遍用于农业的生产过程,社员贷款同质性强,申请及归还贷款的时间较为集中。相应地,资金链断裂的可能性比较大。突发事件则是指由不可预测的事件的发生造成了还款人不能按时归还贷款的一种情形。

2.资金互助社的运作管理风险

主要包括互助社管理者的道德风险和管理风险。道德风险主要体现在互助社管理者违反信贷的规章制度造成的资金损失;管理风险则指互助社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从而导致的管理素质的缺失。

3.政府操作管理的风险

政府操作管理的风险由道德风险和监管风险组成。政府主要是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进而间接影响资金互助社的资金运作过程。目前,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还不完善,在很多面临管理风险的情形下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援助。道德风险具体表现为政府在互助社需要政府资金注入的时候没能及时地给予资金支持从而导致互助社资金断裂的情形。监管风险则是指由于政府监管的缺失造成了互助社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二)村镇银行的风险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状况随着地区的不同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同时在村镇银行的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包括政策风险、流动性风险、定位风险以及操作风险等。

1.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主要是指我国宏观政策制定的波动导致的政策风险,主要表现在经济和产业政策引发的风险、民营银行准入门槛的降低给村镇银行发展带来的不确定风险等。

2.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主要是村镇银行的社会认知度较低、成立时间不长等原因造成的。因为村镇银行普遍具有经营规模小、注册资本低等特点,一旦村镇银行的资产出现问题很有可能会导致流动性风险。

3.定位风险

定位风险主要表现在村镇银行的设立宗旨是服务于三农,但是村镇银行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逐利的特点,发展方向逐渐偏离农村业务,转向城镇业务,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服务于三农的宗旨。

4.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则因为很多村镇银行都普遍存在着制度不完善、员工专业素质低培训不足等问题。再加上一些村镇银行管理人员的“兼职化”的倾向容易造成管理和监管的不到位。经营过程中面临的操作风险不能够及时地被发现和处理。

(三)贷款公司面临的风险管理现状

与资金互助社和村镇银行一样,贷款公司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风险。首先是风险防控能力较差,一些服务农村地区的贷款公司存在着内部治理结构不健全的问题。在发放贷款前,缺乏对借款人的资质、款项用途以及贷中和贷后的追踪管理不完善,很大程度上加大了经营风险。

四、对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建议

一直以来相比城镇经济,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而且存在盈利空间小等问题。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村经济市场的金融机构数量和规模普遍较小、农村经济边缘化等问题。农村金融市场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金融机构的发展无论是外部还是内部都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因此研究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如何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保证农村金融市场的长远快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综合以上分析,本文认为,对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建议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加强农村金融市场信用体系建设;②完善市场监督管理C制;③加快金融产品服务的创新;④加强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指导。下面针对各点具体分析。

(一)加强农村金融市场信用体系建设

农村金融机构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风险就是信用风险,而造成信用风险的原因就是农村居民的信用体系还不健全。因此,推动农村金融市场信用体系的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首先,权威的信用评级机构是必不可少的,机构通过对农村居民以及农村中的中小型企业进行信用级别判定,其贷款限额将会受到信用级别的影响。其次是在全国农村地区范围内加快建设统一的信用机制。除此之外,严格的贷款管理制度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可以要求借款人在借款的同时需要有可靠的担保人进行担保。

(二)完善市场监督管理机制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较多的风险,完善市场监督管理机制有着重要意义。我国金融监管机构有国家级、省级以及市级之分,但是我国新型农村金融监管机构不同于城市金融监管,在监管上应当差别对待。首先,三级监管之间的差异应当尽可能被缩减,从而能够有效减少各级监管之间的反应时间。此外,由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复杂性,监管部门的权力应当得到合理的划分,比如,可以适当加大省、市一级的农村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权力,从而使各级管理部门的权利得到适当地划分。

(三)加快金融产品服务的创新

创新金融产品服务作为能够有效分散金融经营风险的重要途径应当得到充分重视。总体来说,目前我国新型金融机构所推出的金融产品相对较为单一,不能够很好地满足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比如,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以创新性地推出与农户以及农村地区中小型企业的金融需求所匹配的金融产品及服务,充分满足农村地区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及服务需求。

(四)加强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指导

目前虽然一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已经由试点逐步进入到蓬勃发展期,但是在风险管理方面仍需要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指导,从而为塑造一个更为公平有利的农村金融市场环境。比如,国家可以针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融资信息不通畅、成本较高等问题,针对性地完善对“三农”的补贴政策,并且可以辅以适当地税收减免政策,进而能够充分调动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积极性。其次,国家对于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应当进行妥善的处理措施,如重组或者其他等方式,进一步增强发放贷款的安全性,进而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信用风险。

参考文献:

[1]张曼.我国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基于农户声誉机制的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09(6):12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