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共享的核心要素范文

财务共享的核心要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共享的核心要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财务共享的核心要素

第1篇:财务共享的核心要素范文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成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吸引优秀人才、激发员工的才智,培育员工的忠诚度,成为组织必须关注的重点。出于提升人力资源的价值的考虑,组织必须实施和加强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同时,组织架构的创新孕育出不少新的组织形式,如企业集团经营中形成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就是组织复杂变革的结果。财务共享中心在实现组织财务人员的集中与管理、集团层面财务制度的标准化和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等方面起积极作用,但同时又给组织的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带来新的挑战。

二、文献回顾

国内外学者对财务共享服务和职业生涯管理分别进行了深入研究。Robert Gunn(1997)最早提出共享服务的概念;Bergeron在分析了大量财务共享服务案例的基础上,提炼出财务共享服务的概念;Moller认为: 共享服务必须有一个独立组织实体即共享服务中心为企业集团内的不只一个业务单位(分公司、子公司或业务部门)提供明确的财务活动支持。在国内,张瑞君等(2010)提出了构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策略,回顾了国内外共享服务理论研究与企业实践,并应用案例研究方法对中兴通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深入剖析,总结归纳出创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方法论及其目的。陈虎等(2008)发表系列文章分别介绍了财务共享的具体内容,揭示财务共享服务项目成功的秘诀、,还分析了财务共享中心绩效管理与评估的视角和特征。庄莹(2011)对我国财务共享服务的发展动力、存在问题及组织结构的优化等问题进行了思考,并尝试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考评体系;林志刚(2010)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中人力资源发展及员工队伍建设进行了探索。在国外,美国学者罗宾斯对职业生涯进行了界定;施恩教授又进一步将职业生涯分为内生涯和外生涯,并提出了“职业锚”理论;约翰·霍兰德提出了职业性向理论,根据大多数人的个性特征,区分为六种职业类型: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经营型和传统型。在国内,对职业生涯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研究领域,涉及较多是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近年来,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开始关注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这个有效工具,研究对象定位于企业及各类职业人群的研究成果也开始出现。周文霞等(2006)以问卷作为测量工具,对多家企业进行调查,研究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与工作卷入关系,研究结果证明了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刘莉莉以知识员工的需求特征为出发点,运用组织支持理论分析了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对知识员工的心理和行为可能产生的影响。费黎艳(2011)分析了财会人员职业生涯现状,指出了财会人员职业生涯管理的目标与管理对象,并研究了规划实现的路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组织架构创新的产物,作为特殊的组织形式,其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有别于其他组织,但这类研究成果目前缺乏,所以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员工及职业生涯管理

(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及其员工 共享服务中心是组织创新的产物,指将组织整个范围内的共同职能集中,统一形成一个标准化业务部门,实现高质量、低成本地向组织的各个业务、职能部门提供专业服务的一种作业管理模式,其核心思想是实现人员、技术等资源的共享。其中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具有代表性,它是将组织范围内涉及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与控制的标准化业务从组织中单列出来,成立财务共享中心,为组织各个业务单位提供服务,它是组织财务部门的组织创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中,充分激发各类技术人才的工作热忱和创造性是关键,员工是财务共享中心的核心要素。和传统财务工作相比,共享中心的员工存在工作强度大,工作机械、单一等特点,容易产生工作倦怠、情绪化等状况,进而出现人员不稳定、高流失,组织绩效下降等后果。为了避免这种消极影响,充分实现共享中心的职能,中心的员工个人发展和组织的战略目标一定要紧密相结合,观念再造、业务再造和人员再造相结合,特别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尤为重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组织特征决定了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复杂性。

(1)财务共享中心业务的单调性与员工专业技能的单一化。共享服务改变传统的组织结构。在共享服务模式下,组织内部一些易于标准化的财务业务得到集中处理、归并,这样能使部分财务人员从会计核算等简单的基础业务中解脱出来,投入到有关经营决策的财务分析管理中,归并后的标准化的财务业务处理就构成传统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主要业务,它为组织提供非常重要、决策基础的会计信息数据,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必须满足可靠性、相关性、清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所以对财务会计工作责任心要求非常高,造成财务共享中心的员工身心长期高度紧张,业务的重复、单一化使得员工知识结构单一,缺陷明显,长期不能有效优化,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同时个人提升、自我价值实现机会也较少。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员工工作性质是由职业生涯基础决定的,具有服从性、有秩序性、有效率性和实际性。

(2)共享中心员工呈现年龄跨度小、人数多、竞争激烈等特征。经济发达国家,财务共享服务工作的人员年龄跨度相对较大。作为组织架构创新的新生事物,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我国孕育、发展的时间较短,所以客观形成一方面共享中心员工主要以30岁左右的年轻人为主,且大多数从事财务的基础工作。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业务一般呈现规模化特点,不可避免对同样岗位在某个时间段集中招聘大量员工。另一方面大多数员工都会有职业发展诉求,这种主观诉求与共享中心在有限的时间区段内职位提升机会有限的客观现实产生冲突,竞争势必激烈,即共享中心员工在现阶段集体出现职业瓶颈。这种职业瓶颈与会计人员结构特征、共享中心的工作特点的内部环境密切相关。

(3)组织双轨制的结构形式造成共享中心员工流动的壁垒。组织为了降低人工成本,通常会采用双轨制的员工管理模式,一般会将财务共享中心的员工作为体制外的员工对待,区别于组织内其他的体制内员工,这种制度设计限制了两类员工在组织内的良性互动,从而带来财务共享中心员工职业上升通道的困难。

(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员工职业生涯管理 主要表现在:

(1)基于职业锚理论的多重职业生涯规划。美国教授施恩的职业锚理论认为,一个人的核心价值观、能力和动机密不可分,个人在进行职业选择时一般会坚持其核心价值观,员工进行职业选择、定位和调整的过程就是在寻找个人的职业锚。职业锚大概有五种类型,即管理能力型、技术能力型、安全型、创作型和自主型。共享中心员工个性化的禀赋、需要及核心价值观,决定了对于即使同样岗位,不同员工的职业自我感也会不同,工作压力及对工作情境的要求也不同。在这种情景下,以组织为中心的单一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会缓解或解决员工的职业瓶颈。如果采用行政级别作为衡量员工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员工薪酬由其管理层级的高低决定,突出管理能力型职业锚类型,而忽视其他类型,那么就会出现“官本位”现象,员工就会趋向管理岗位,只有有限的员工能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大部分共享中心的员工或自感职业成长太慢,或自感自己的另类需求无法满足,这种“玻璃天花板”效应造成员工对组织承诺的降低。所以,财务共享中心应根据职业锚理论,以组织和员工个人协调为中心,提供多种职业发展路径。不仅对某一岗位的职业发展设置多种发展道路,还要对不同职业锚人员设计不同职业发展道路,即多重职业生涯通道,在职业发展阶梯的宽度、速度和长度上尽量多样化。如双阶梯模式下组织为员工提供管理生涯和专业技术生涯两种,组织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开发更多内容的多阶梯模式,对专业技术作更详细的划分,为专业人员提供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2)完成传统共享中心向领先共享服务中心的转变。与传统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相比,领先的共享服务中心更强调拓展共享中心业务类型,把业务分为基本业务和增值业务,基本业务主要包括基本会计账务处理、财务报表编制等,增值业务包括税务管理、信用管理、合同管理和财务信息统计分析等。在提高业务财务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建立战略财务管理体系,挖掘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因为共享服务中心业务的多样化、结构的多层次化能提升员工的综合财务能力,建立和完善共享中心员工科学的财务知识和技能结构,更有利于共享中心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同时,员工的综合财务知识能力的提升反过来也能促进共享中心绩效的提高,产生良性互动效应。四川电信财务共享中心是集团首批财务共享建设试点单位,中心把各种核算岗位业务融合,把日常基本成本核算和营销成本、人工成本、工程资产、收入税金等多种业务贯通,全方位提升中心员工综合能力;在基本核算工作基础上,鼓励员工承担支撑类岗位“助理”角色,学习掌握诸如流程管理、报表管理、资金管理等更加广阔的领域知识,尝试承担项目助理角色,协助其他部门开展重大项目攻关,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3)共享中心应设置一定的基层管理岗位。科学的管理跨度有利于团队的管理,所以财务共享中心应根据组织和中心的需要设置一定数量的层次的基层管理岗位,不仅能为员工创造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丰富员工的专业生涯规划的内容。而且还可以利于组织和中心基于会计财务的业务特性划分财会员工的职业层次,通过这种层次的划分和优化,形成基于业务的发展通道,进行更好的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如四川电信财务共享中心根据员工技能水平、综合素质测,设置初入级、标准级、专家级、资深级等四个岗位技能等级,突出专业化与发展层级的结合。同时建立特别“助理”岗位,面向共享中心核算岗位员工选拔“助理”,“助理”岗位有一半时间仍保持会计核算,另外时间协助所助理的其他岗位人员进行相关支撑业务工作,如流程再造、资金管理等,其业绩考核由其核算工作岗位和所担任助理岗位工作评价两部分构成,试用期二个月,结束后根据其表现决定是否继续担任“助理”岗位。

(4)拓展员工在共享中心外部的发展机会。在不影响共享中心业务的前提下,财务共享中心要以人为本,以开阔的胸怀,支持鼓励员工在中心以外的组织内部其他业务职能部门的合理、有序流动。否则,如果靠卡、扣、封等手段限制中心员工的流动,将长期积蓄中心内部的负面情绪,激化冲突,降低组织绩效。另外,要丰富共享心专业以外工作内容,引导员工借助部门和组织提供的大舞台,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中心还要主动的进行挖掘培养,源源不断向公司其他部门推荐优秀人才,建立优秀员工的选拔输出机制,完善职业生涯管理水平。

(5)不断建立与完善共享中心的轮岗制度。为保持员工对于工作的持久热情,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应考虑员工的轮岗周期、轮岗顺序,建立整体队伍的稳定轮岗机制。轮岗制度可以使组织的管理更具弹性,每次的岗位轮换对财务共享中心的员工都是一次新的生动的业务体验。轮岗制度能够持续激活员工的潜能,克服以前在熟悉环境中产生的惰性。财务共享中心的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层级较少,更有利于轮岗制度的实施。

四、结论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于组织绩效提高和组织发展影响重大,需要引起组织、共享中心各级管理人员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组织对此应有基本思路和战略规划,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人员的职业发展通道、人员优胜劣汰机制以及员工转型等事项充分酝酿,周密设计,科学实施。有效沟通、积极培训、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以及领导者的适当承诺是实践所证实的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有效手段。组织及共享中心的领导者要热情与员工坦诚沟通,充分聆听和考虑员工合理的利益诉求,这种有效的沟通能消除员工无边际的揣测和盲目的不信任,从而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一个清晰的未来。有针对性的积极培训能够提升员工的综合财务能力,掌握面对未来挑战的工具,拓展未来的职业之路。

参考文献:

[1]陈虎:《财务共享服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第2篇:财务共享的核心要素范文

关键词 军事后勤保障 新变化 警务保障 学科建设

一、警务保障学科建设概述

警务保障学是为了确保公安机关履行职责,研究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技术、信息、法制、政策等资源的支援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特点的新兴学科。它综合了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等诸多学科知识,培养从事警务保障工作的技术型与管理型兼备的高级专业人才。从知识结构和培养目标看,警务保障学与其他学科在性质、特点、地位、研究内容、手段和实现目标等方面有很大的区别,不能相互替代。警务保障学科体系,当然也不能照搬其他院校的学科体系,而应根据警务保障工作自身特点和需求,吸取相关学科体系的先进做法,建立符合我国警务保障工作实际需要的学科体系,充分体现公安学的学科优势,促进公安教育事业的快速、稳定发展,为培养警务保障实战人才服务。

警务保障学科的培养对象是面向公安机关公安财务管理岗位、公安装备管理岗位、公安基建管理岗位、公安资产管理岗位、公安被装管理岗位和公安后勤管理岗位等实际业务部门,需要熟悉我国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警务保障专业的理论和知识,熟悉财务、会计等专业技能,了解警务保障的理论研究前沿和发展动态。建立警务保障学科是信息化时展的必然需求,是公安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完善公安学科体系的需要。

作为公安管理学学科的一个新设的专业方向,警务保障是适应时展、切合公安事业实际需求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借鉴相关学科的建设经验无疑是一个可行的途径。军事后勤学是一门发展比较成熟的学科,部队与警察队伍存在一些共同性,使其成为本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参考对象。这里以军事后勤的新变化为例,探讨其对警务保障学科建设的启示。

二、军事后勤保障新变化

(一)后勤要素发生重大变化,信息成为后勤保障能力的核心要素

后勤中的信息,是指军队后勤领域内对涉及后勤保障力生成的所有事物的状态、状况、变化等的反映或语言文字的描述。在传统的后勤理论中,信息不是后勤的基础要素,而是被归入后勤的指挥要素之中。后勤的基础要素是构成后勤本身实体的、能被人们感知的物质形态的成分。包括后勤人员、后勤物质、后勤装备、后勤建设和经费五大部分。但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军事后勤领域的广泛运用,使信息在后勤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急剧增强。准确、可靠、实时、充分的信息,既可以显著地使后勤保障效益提高,还可以使后勤物质的储备量降低。发达国家军队在后勤建设中都高度关注信息要素,并认为良好的信息是后勤保障能力的“倍增器”。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军事后勤领域的广泛运用,信息在后勤中的地位和作用正在被重新认识,信息成为后勤保障能力的一个构成要素正变为现实。

(二)后勤体系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供应链成为后勤力量结构的基本形态

军事供应链成为与信息化战争相对应的军事后勤形态,是战争形态演变以及高科技和现代管理方法在军事后勤领域广泛应用的必然结果。军事供应链是指在军事后勤保障过程中,以军队总部级后勤管理与控制中心为核心,由企业供应链和军队后勤系统共同组成的保障网络。它始于军事物资供应商和制造商,在军队后勤总部指挥控制下,经由战略级军事物流基地、战役级军事物流中心、战术级军事物流供用点,直至部队最终用户,形成相互连接的“链”与“网”。在后勤体系结构调整过程中,各国军队都力图运用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建立一个紧密衔接的后勤体系,即军事供应链,把所有后勤工作全部纳入一个可以共享各种信息和组织统一行动的网络。当前,军事供应链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

(1)具有高度整合性,供应链包括了军事后勤保障过程中所涉及军队内外的各种实体,整个供应链使用一个信息网络平台,其核心与关键部分是一个全军一体化的、单一的后勤信息系统。

(2)集后勤管理、后勤指挥、后勤通信、后勤情报、后勤保障等能力于一身。

(3)具有强互连性和相互适应性,其前端处于社会经济系统之中,后端是由军队后勤系统内部的各级职能部门构成的供应网络。

(三)后勤保障方式发生重大变化,配送式保障成为后勤保障追求的最佳方式

配送式后勤保障是一个全新的理念,来源于近年几场局部战争。主动、精确地配送式保障已成为战斗力的重要增长点,并正以强大冲击力撞击着传统的“粗放型”、“概略型”保障模式。配送保障,实质是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保障“管线”中全资产可视性,精确预测保障需求,灵活调遣保障资源,采取多种手段主动地在所需要的时间和地点为作战部队提供所需物资,使保障适时、适地、适量,达到精确高效。其主要特征为:在价值观念上以作战部队为核心,以保证作战部队最大限度地满意为职责,全力以赴在正确的时间向正确的地点提供正确的补给品;以对部队后勤需求的实时掌握为龙头,用对作战部队需求的准确预测代替传统的战前计划或战中申请;在后勤管理上,从管理静态的物资储备转到管理动态的物资流,以有效管理的动态物资流取代固定的库存物资,以物流的速度取代物资数量;在运补方式上,以直达运补代替逐级前送,利用一体化的联运系统实现对作战部队的直达运补。

(四)军民融合的社会化保障愈加深入广泛

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主要是依托社会办后勤,借助社会力量,充分利用市场资源,把应该而且能够由社会办的事情交给社会,把担负非军事职能的保障机构移交给地方,精简、充实担负军事职能的保障机构,从而形成新的后勤保障体系。这样既能充分发挥社会服务保障功能,又可减轻军队自我保障负担,军民两利,优势互补,解决“钱少事多”的矛盾。实行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是加速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是后勤保障方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与国家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是以社会经济高度产业化、社会分工高度专业化、社会协作高度组织化为前提的。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开放的,客观上要求打破人财物资源在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封闭与分割,在较大的时空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部队后勤建设的质量效益。社会化保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生活服务保障社会化、物资保障社会化、医疗保障社会化、运输保障社会化等。

三、军事后勤新变化给警务保障学科建设的启示

(一)在警务保障学科建设过程中,要十分重视信息知识理论、信息技术的教育和训练,培养学员过硬的信息素质

当今时代,信息在后勤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急剧增强,信息成为后勤保障能力的核心要素。准确、可靠、实时、充分的信息,既可以显著地使后勤保障效益提高,还可以使后勤物质的储备量降低。只有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才能准备把握警务保障的特点和趋势,掌握警务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本领。一般而言,信息素质是指在信息化条件下履行岗位职能所必备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的总和。要培养学员强烈的信息需求意识,把增强信息素养作为第一需要,主动求知,终身学习,动态发展,自觉进行信息知识的积累;要具备敏锐的信息洞察力,善于通过多种方法、多种渠道采集和获取信息。要培养学员精通相关的信息专业知识、掌握警务信息化的知识及信息化保障知识。还要培养学员具备较强的信息能力,如获取、处理、传递、转化信息的能力。

(二)在警务保障学科建设过程中,要有整体意识、全局观念,注意对后勤体系结构的研究

军事保障的新变化之一,就是供应链成为后勤力量结构的基本形态。各国军队都在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一个紧密衔接的后勤体系,即军事供应链,使后勤工作全部纳入可共享各种信息和组织统一行动的网络。军事供应链的高度整合性、强互连性和相互适应性,使其能够很好地满足军队的实战需要。在我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参与全球化的深入,各种风险有增多的趋势,跨地区、跨国突发事件也在增加。因此,对于处理这些风险事件的警务人员,其后勤保障也要有全局性及各地区公安机关良好的协调性。这样才能有力保障警务人员在处置事件时的人力、物力、财力。这既是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更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警务保障学科建设应力争走在时代前沿,为增强警务保障能力作出趋势研判。

(三)在警务保障学科建设过程中,要关注保障模式的调研和创新

在军事后勤保障中,配送式保障成为后勤保障追求的最佳方式,成为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增长点。这种方式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保障“管线”中全资产可视性,使保障适时、适地、适量,精确高效。当前,警务保障总体而言还处于一种“粗放型”、“概略型”保障模式。不管是对人,还是对财、物,都存在类似的问题。要实现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精细化的转变,就应该加强对各类警务资产基础信息的搜集、整理、研究。以此为基础,加强对警务保障各种资产的管理,借鉴配送式保障模式的经验,实现对各种警务保障“管线”中资产的可视性,从而实现配送式保障。

(四)在警务保障学科建设过程中,要注重警务保障社会化问题的研究

可以说,警民融合的社会化保障也是未来警务保障发展的趋势之一。依托社会办后勤,借助社会力量,充分利用市场资源,把应该而且能够由社会办的事情交给社会,把担负非警务职能的保障机构移交给地方,精简、充实担负警务职能的保障机构,从而形成新的后勤保障体系。实行警务后勤保障社会化是加速警务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是后勤保障方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这样有利于不断提高警务后勤建设的质量效益。在警务保障社会化的研究中,要注意对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一是生活服务保障社会化。二是物资保障社会化。应该说,除了一些特殊的警备物资,大多数警务物资都可以实现社会化保障。三是医疗保障社会化。当前,警察作为公务员,在医疗方面享受着公费医疗。但公费医疗还存在一些限制,使警察在执行公务中产生救护的救护费得不到及时、充分的保障。因此,适当的参与一些商业保险,可以完善目前的医疗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库桂生,黄成林主编.军事后勤新变革[M].出版社,2004.

[2]杨学强,黄俊等编著.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概论[M].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3]王光,张玲主持.“警务保障学科体系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0.

作者简介:

陈永胜,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管理系讲师,博士。

基金项目:

第3篇:财务共享的核心要素范文

关键词:财务会计;理论;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知识经济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导致我国经济发展的规模和质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财务会计理论也顺应市场需求,在会计细则和理论上发生了变化,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和活力。因此,若要推动现代财务会计理论的顺利发展,就必须全面探究它在现阶段的变化特点,并把握其本质特征,然后依据经济发展需求,全面研究其发展趋势。

1、财务会计理论的主要内容

1.1会计主体

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渐加强,计算机和网络迅速普及,数字信息处理技术也得到进一步提高。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会计理论得以突破国界的限制,进行国际间的联合和分组。这无疑增强了会计主体的可变性,加大了对会计主体的认证难度,使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变得更难界定。

1.2会计基本前提

现代经济下的会计基本前提是指持续经营、货币计量、会计主体、会计分期,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对会计基本前提的各个组成要素都提出了挑战。

1.3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主要包括提供信息的原因、提供信息的对象、以及提供信息的主要内容等方面。在传统的经济模式中,通常将会计信息使用者视为一个整体,为其提供通用的会计报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会计信息提供者和需求者之间可以通过网络及时沟通交流,信息提供者在研究需求者的决策模型后,全面思考其财务需求,进而提供详尽的财务报告,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目标可能会依据不同的决策模型提供专用的财务报告。

1.4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主要是为了根据企业决策和要求,及时提供会计信息。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传递速度已取得飞速发展,这极大地提高了会计操作和调控的时效性。企业信息需求者可以通过相关网站及时了解企业的相关财务信息,因此,在现代经济下,会计分期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

1.5持续经营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可以根据项目特点和内部需求,依靠互联网相互合作共同完成项目,在项目完成之后,合作企业自动解散。在现代经济下,这种临时性的企业联合已经十分普遍,因此,持续经营的模式将逐渐退出会计理念。

1.6会计要素

在传统的会计理论中,会计要素主要包括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与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已经成为新的经济核心,无形资产也发展成为企业生存的基础,知识逐渐成为最重要的会计要素。

1.7货币量

网络的普及推动了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趋势,金融活动的国际界限越来越模糊,在这种形式下,国际贸易急剧发展,市值变动的幅度也逐渐增大,这无疑增加了货币计量的难度。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可能出现一个全球通用的货币计量单位,使国际间的金融贸易更加便捷。

1.8会计权益理论

传统的会计平衡公式主要体现企业财务资本持有者的权益,对于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权益则未能体现,然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信息、知识、创新思维能力无疑成了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企业的财务体系不能只包含非人力资本,还应切实体现人力资本。因此,在现代经济下,必须及时更新会计权益理论。

2、现代会计理论的新变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理论为顺应经济发展需求也产生了新的调整和变化,若要研究现代财务会计理论的发展趋势,就必须在熟悉其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了解上述要素在现代经济下所发生的变化,进而推测和思考其发展趋势,总体而言,当前会计理论主要产生了以下变化:

2.1会计分期概念的变化

会计分期主要是指企业能够及时利用会计信息,并以此为依据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在现代经济下,信息传递速度飞速增长,传递渠道也呈多样化趋势,许多企业的会计信息通过互联网就可以实现共享。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会计分期含义也产生了相应的改变,更加注重时效性和专业性。

2.2持续经营理论的变化

持续经营要求财务会计能够准确把握企业的经营时间。财务会计理论是以企业持续经营为前提的,但随着知识经济的普及,许多企业,尤其是地方性的中小型企业寿命越来越短,这就使得企业的经营时间存在很大的未知性和多变性,持续经营的理念不可避免的要发生改变,较之传统的持续经营理论变得更加复杂灵活。

2.3货币量含义的变化

货币计量以货币价值恒定为基础,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间的贸易交往日益密切,货币价值产生了更大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在这种货币价值起伏变化的背景下,货币量的含义显然也要发生相应改变。传统会计理论中恒定不变的货币计量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要求。因此,货币计量也在朝着灵活多变的方向发展。

3、现代财务会计理论的发展趋势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财务会计理论的各个组成要素都在发生相应改变,原有的概念含义和实行手段都已不能满足现代经济的发展需求,因此,我们应当进一步深入探究会计理论的发展趋势,以掌握其发展方向,促进其持续进步。总体而言,现代财务会计理论主要有以下发展趋势:

第4篇:财务共享的核心要素范文

关键词:网络;石油企业;内部会计;不足;挑战;必要性;构建;控制体系

一、存在于石油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的问题分析

(一)内部控制自身的局限对内部控制建设产生的阻碍作用

第一、个人判断会导致决策中问题的产生,也就是说在企业决策过程中,内部控制机制作用的发挥会受到人为决策过失的影响;

第二、不是重大错误才会使内部控制系统失效,简单的误差或者错误也是内部控制体系失效的重要原因,也就是说对于设计的已经很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失效的发生也是在所难免的;

第三、对于内部控制体系,管理层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也就是说内部控制体系工作的有效性以负责内部控制体系运行工作人员工作的有效性为前提;

第四、一般情况下,控制效果会随着控制环节的增多、控制措施的复杂而越来越好,然而不断增多的控制环节和越来越复杂的控制措施会使控制成本大大提高。

(二)员工缺乏深入的对内部控制知识的理解,不能有效避免建设过程中不必要的损失

在宣传方面,企业已经进行了专业网站的建立并对内部控制相关资料及时上传等等工作,然而,作为一个新兴事物,要求员工在短时间内充分理解内部控制十分艰难。在这种缺乏对内部控制相关知识充分理解的情况下,员工的内控意识提高的效率十分缓慢、效果也不显著,从而使得建设过程中的内部控制体系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必要损失的发生。

(三)缺乏足够的内部控制意识和建设内部控制的关注度,不能有效提高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的效率

从内部控制引入我国企业管理时算来,在石油企业中推行内部控制的时间还十分有限,也就是说对于内部控制的作用和意义,企业员工甚至是企业本身在这方面的认识也不是很充分,从而导致投入在内部控制建设工作中的关注依然有待加强,不仅影响了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完成的及时性、前沿性还影响了内部建设工作完成的质量。

二、网络环境带给石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挑战

(一)网络环境要求企业更新其内部会计控制内容

网络环境要求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要将以网络为基础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合一的会计信息流纳入系统之内,并将之放置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之上,因为,在网络环境下,对于企业而言,信息这种资源举足轻重。

货币资金控制、事物资产控制、对外投资控制、工程项目控制、采购与付款、筹资控制、销售与收款控制、成本费用控制、担保业务控制等是企业传统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内容(《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第三章规定),这一内容主要针对的是具有不同职位的独立子系统。然而,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会计信息系统所占据的位置和起到的作用是独一无二、无与伦比的,这主要是因为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重要的信息集成系统所决定的,企业内部控制结构的直接输入变量是由它提供的,从微观来看,会计信息系统的每个环节都是一个会计控制的过程。所以,在网络环境下,内部会计控制应该打破各职能组织的界限,在进行整合模式的设计时其核心要放在会计信息上,将各职能子系统融合起来,从而创建一个与网络环境相使用的特有的管路组织模式,形成一个以会计信息控制为核心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系统。

(二)网络环境要求企业会计控制适时转变为内部财务控制

企业传统的内部会计控制主要是会计核算监督控制,而在网络环境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应当关注的是观念的变革与创新,即要把对企业的财务监控作为切人点,建立和完善企业的效益监控体系,以企业最终经营成果作为内部控制的依据。传统经济条件下的会计核算指标多为实物资源指标,而对技术资源、人力资源、经营管理资源等无形资产的反映很不充分,但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主导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力量己经不主要取决于有形资源,而更取决于企业能否拥有和控制无形资源,因此新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观念要规避传统经济下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的缺陷,真正建立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在新经济条件下经营全过程的会计核算制度,而该制度建立的核心在于设计一套科学的会计核算指标。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由会计核算监督控制转变为内部财务控制,是对企业传统的内部控制会计模式的一个重大改变,我国企业必须加强学习和借鉴。

(三)网络环境要求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转化为全面、整体控制

企业传统内部会计控制本质上是一种分要素控制,比如AICPA在1988年5月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中,指出内部控制结构由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组成,又比如1992年COSO委员会在题为《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报告中提出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由五个相互联系的要素构成,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五要素。尽管“三要素”观与“五要素”观在形式上不尽相同,但本质上是一样的,即都是从各要素出发对企业实施内部会计控制。但会计作为一种价值管理,决定了内部会计控制是各项经营要素、管理要素的集合,根据系统论的观点,网络环境下内部会计控制应该更重视控制链中各个环节要素的协同,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从整体把握内部控制的内涵,而不是简单地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分解为几大要素。

三、加强网络环境下石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必要性

(一)会计控制环境发生变化

在网络环境下,石油企业内部管理结构扁平化使得内部会计控制的组织结构发生改变,这要求内部控制的方式与管理随之改变。网络经济引导企业组织从机械式向有机式并最终向虚拟组织发展演变,要求企业的领导阶层在流动和动态的环境中发现内聚力和构造组织,既要有创新和发展,又能在不断磨合中加强内部控制和向心力。

(二)风险评估难度加大

在网络环境下,经济、产业及管理的外部环境与内部因素都发生了变化,系统的开发性、 信息的分散性、数据的共享性,使系统从以往封闭集中状态走向开发。授权方式的改变,潜伏着巨大的控制风险。内部会计控制的计算机程序化的风险,有可能使同一种差错反复发生;原始凭证数字化,使得会计信息易于被篡改或伪造;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加剧了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这些风险构成了内部会计控制的新内容,扩大了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范围。

(三)监控范围逐渐扩大

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由于其在系统和开放性、处理的分散性、数据的共享性等方面大大超过了以往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模式,扩展了系统运行范围,从而改变了传统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内容和方法。因此,我们需要根据网络系统的特点及其风险来源,依据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理论,明确内部控制的目标,加强网络环境下各要素控制。重新确立系统内部关键控制点,健全石油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保障石油企业的稳步发展。

四、网络环境下石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一)重构石油企业会计组织结构

石油企业要适应网络环境的变化,就要实施扁平化管理,形成最短的指挥链,最有效的信息传递系统,发挥最佳的组织结构和体制效率,以实现中国石油的战略目标。这样,石油企业集团公司和各子公司通过网络和ERP系统联为一体。各子公司在本地将财务与业务数据输入后直接通过网络传递到集团总部,集团总部按不同的岗位职责分别设专人进行审核并记账处理。业务正常进行均以年初预算为依据,非常规性成本或费用支出均要申诉理由,报集团批准后执行。这样,集团总部完全掌握和控制各地公司的业务与财务信息,比较分析各种成本与收益,并随时生成合并报表,掌握整个集团的财务状况。

(二)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体系

风险防范是石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内容。完整高效的内部会计控制风险防范体系应由三个部分组成:风险防范组织体系(组织有效性);风险防范对象类型(输出信号);风险防范实施过程(接收信号、评估风险、处理风险)。具体如图1所示。

图1:石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风险防范体系

(三)建立财务业务一体化流程

IT就像是催化剂,设计网络环境下的会计流程,才能有效的支持会计控制。因此,借助业务流程重组的经营哲理、网络数据库技术以及计算机中的面向对象技术,对现有的会计业务在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并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动态会计平台,支持流程优化,将传统流程转换为财务业务一体化流程。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

图2:财务业务一体化流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 [S].2001年.

[2]孙伟东.财务内控审计的重点及对策 [J]中国石油企业,2007,(9):84.

[3]张俊峰.探析石油企业财务管理 [J].商场现代化,2008,(25):352.

第5篇:财务共享的核心要素范文

关键词:高校学科群;形成路径;要素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2-0076-02

近年来,学科建设成为高校的研究热点,一些学者与管理人员已开始在学科群体层面上认识和探索学科建设。本文针对国内高校学科群形成的路径、特点及核心要素进行研究分析,以期对学科群的建设和发展有所帮助。

一、高校学科集群化的动因

从学科到学科群的演变是高校学科组织发展的必然结果。物理学家普朗克指出,科学是内在的统一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分不是由于事物的本质而是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所致。因此,把各个学科相互联系起来,在本来看似相互区别和平行重迭的各种知识领域之间建立纽带,即现代科学的一体化趋势是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使 然[1]。随着人类对自然界及自身社会现象认识的不断深入,单一学科知识体系难以揭示错综复杂的物质运动的内在联系以及解决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复杂问题,而需要运用多学科知识才能认识其规律,解决其问题。

现代科学研究逐渐由“小科学”向“大科学”发展,即从分散的个体和小规模的集体为组织形式的单一学科研究,向以一定规模的集体为主要组织形式的多学科综合研究方向发展。高校在重大科学问题研究或高科技集成产品开发过程中,都需要以多学科的人力、物力和信息来联合攻关。高校由于具有多学科的汇聚优势,高水平的学科基地,专业的人才队伍,先进的实验条件,必然成为学科群的发源地和发展的沃土。

此外,高校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过程中,其培养目标与方式也要随着人才需求变化而作相应的调整,需要由以前的单一学科对人才的培养扩展为学科群对人才的培养,以给学生更广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技能,这是因为学科群能为人才培养提供多学科的知识、方法、技能与思维。创造交叉学科的新问题、新课题与新环境,能够解决高校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的专业口径过窄、适应能力不强和创新能力不足等现实问题。

因此,学科的集群化,一方面体现了学科综合发展的内在需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高校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现实诉求。

二、高校学科群的形成路径

目前,国内高校学科群的形成主要有以下路径:

1.院系学科自然演变形成

大多高校现行的院系建制是在一级学科下或几个二级学科中设立学院或系,随着学科的发展壮大,一些形成了特色和优势的学科,由于其学科基础较好,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吸引了较多的学科围绕在其周围。在共同开展学术活动中,越来越觉得集群建设有利于解决其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这些发自同一母体的学科,就容易形成由一级学科发展起来的二级、三级甚至四级学科组成的学科群。

由一个院系内的学科演变形成的学科群,其优势是在学科发展过程中容易从群体中找出大家认同的带头学科和组织者,而且在同一院系内,学术人员之间相互熟悉,有合作的经历,便于协同攻关。其缺点是学科覆盖范围比较单一,学科群容易与外界隔离,不利于开展学术交流,阻碍了科研人员间跨学院跨学科的互相启迪。

2.行政干涉组建形成

一些高校为了促进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或为了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以行政方式将某些学科和有专业关联的院系进行拆分和重组,将部分学科从原来的院系建制中脱离出来,重新汇集一批新学科,组建新的学院或研究所。这些新组建的实体,按照“带头学科—支撑学科—相关学科”的框架进行组织建设,具备学科群的基本特征。这样形成的学科群有利于新兴学科群或交叉学科群的进一步发展,也便于新兴交叉学科群的组织与管理,但它有时要增加院系建制数量,扩大行政管理队伍,增大办学成本,而且新汇聚的学科之间需要较长的“磨合期”来相互适应,学科群与所在的新院系也需要较长时间重新理顺一些人事和财务的关系。

3.科研任务凝聚形成

为了承担重大科研课题及联合解决重大难题,高校往往会以某一学科为核心学科,联合其他相关学科参与,整合多种科研力量协同攻关。以重大科研项目的形式,将相关学科的力量(人员、平台、资源等)汇聚在一起,促成了学科群的形成。这种学科群不像单独建制的管理机构,它有明确的建设目标与任务,学术队伍精干,平台基地齐备,研发经费充足。但是,这种方式形成的学科群,也可能缺乏长远规划和长效建设机制,建设时间直接受科研任务的影响,而且学科群内也难以像院系一样,通过凝炼学科方向和人才引进培育来关照不同学科的发展。

4.学术团队自发形成

一些发展较稳定的学术团体或学术组织,将合作传统较长、关系密切的学科组织起来形成学科群。它是学者和专家之间根据学术交流与研究的需要,由学者和专家自发组建的学术性组织,而非行政性机构。这种方式形成的学科群,有利于学者间的交流,可促进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萌芽,而且没有增加院系建制数量,没有增加额外的行政成本。但由于它是学术性团体或组织,没有行政上的统一领导与组织,学科群建设往往缺乏稳定的目标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如果没有固定的经费作支撑,其建设也将缺乏财力上的保障。学科群的组织是出于学者自发的学术责任,群内学科关系也是松散的,难以保证稳定发展。

三、高校学科群的核心要素

笔者认为,在学科群全部构成元素中,以下是核心要素:

1.有序的学科间关系

学科群采用何种组织形式来建设,这直接由学科群内学科之间的关系所决定。学科群是若干相互联系的学科的集合体,学科是学科群的要素。学科群的大小不仅与同级次的学科数量相关,还与所含学科的类目级次相关,学科的级次越高,学科的口径越大,学科群中学科的容量就越大[2]。 一般来讲,学科群的框架是由“带头学科—支撑学科—相关学科”递进构成的。带头学科是学科群建设的龙头,一般为国家、省部级重点学科或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它体现了学科群的总体发展方向,并具有影响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支撑学科一般是重点和交叉学科,它是骨干力量,具有支撑、辐射、纽带、创新、优化与拓展的作用;相关学科如一些基础性学科,它起到铺垫、升华与巩固等作用。

组建学科群时要理顺学科之间的关系,充分考虑学科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学科的发展趋势,明确带头学科的主导地位,有效地整合相关骨干学科,形成紧密学科层和学科层。在加大核心学科建设的同时,也要注意扶持弱势学科,以集成互补、辐射带动的方式来促进学科间的并行发展和强弱平衡。

2.明确的学科群目标

任何一所高校由于受办学资源的制约都不可能同时让所有学科领域齐头并进地发展,只能有所侧重,让一部分学科或领域优先发展。学科群的建设也是如此,不能全面出击,面面俱到,要有明确的优先发展目标与任务。高校要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来确定学科群的主攻方向,要针对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或社会问题来锁定学科群的科学研究或人才培养任务,在实践中促进学科群的发展。

在凝聚形成学科群目标时,群内学科应积极参与,经过充分论证,达成广泛共识。在涉及多学科跨界问题时,要梳理出学科群的主线,明确中心任务,找准突破口。当然,核心学科、紧密学科和学科的目标与学科群总目标的远近关系是不一样的,群内一些学科,特别是学科,允许其有自己的发展目标,但是,它们不能与学科群总体目标相冲突,特别是在涉及资源和人员调配时,要以主目标为主,群内某一学科的目标不能代替学科群的总目标。

3.活跃的学术团队

要组建一个学科群,就要培养和造就一支由不同学科人员构成的跨学科团队,主要是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

构建学科群的学术团队要鼓励学术人员相互间通过知识交流、理论借鉴、方法转换等方式来进行学术探讨,教学相长,联合申报课题,协同科研攻关,共享创新成果。一方面,群内可以经常开展跨学科的研讨活动,承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通过引进来或走出去的形式加强海内外的交流访问;另一方面,要通过完善学科群的内部制度与机制及加强沟通交流和人性化关怀等手段,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精神,形成宽容、开放、和谐的学术氛围。

4.跨学科的研究平台

学科群建设必须有相应的平台基地作支撑。高校在进行科研平台建设时,要以学科群的发展为导向,建立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机构或基地,保证各种学术活动的正常开展。研究平台包括基地建设所需的科研场地、仪器设备、图书资料、人才、信息、制度和环境等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

在学科群内应建立多学科创新研究平台,支持新兴和交叉学科发展公共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要打破原先资源从属于某一学科内而难以共享的弊端,优化整合学术资源,提高系统集成创新能力。

5.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

由于学科群内学科众多,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要比单一学科复杂得多,因此,群内包括学科方向凝炼、学术资源调配、学术队伍组织、岗位激励、成果共享等问题都要有一个科学有效的制度与机制去协调和管理。在学科群外,与其他重点学科、平台中心发展的关系,也需要协调和理顺。

在高校内学科群的建设应实行校、群二级管理体系,学校协调学科群的宏观发展,学科群负责日常工作。在校级层面上,学校要健全包括行政管理、科研教学管理和资源利益分配等各项规章制度,用规章制度来理顺各种关系;要厘清核心学科与一般学科的关系、传统特色学科与新兴交叉学科的关系、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关系、特别是学科群建设与学校整体规划和学科布局的关系;要克服现有院系管理的弊端,清除各种不必要的行政壁垒,让学科群有一定的人事权和资源调配权。学校要成立统一的学科群管理委员会,负责学科群的组织设立、监督管理与建设考核,并要创新学科的论证、评估与激励等机制,合理调配学科群建设的人、财、物资源。在群内层面上,学科群要建立以学科群带头人为核心的分工合作运行机制,培育良好的群体文化氛围,以此来强化团队精神,强化群体意识,增强凝聚力。

参考文献:

第6篇:财务共享的核心要素范文

关键词:大数据;模式创新;商业智能;企业管理模式

大数据时代考验着企业对数据的利用能力,对于非互联网属性的广大传统企业而言,要构建大数据管理思想还存在许多限制,包括市场供给关系的重构、各环节资源分配不均衡、产业链不成熟等。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传统企业管理模式下无法对数据进行有效的采集、挖掘和分析,这导致了产品市场适应性差和服务滞后的现象,所以,大数据时代的来临需要企业扭转传统的管理思想。从企业个体角度分析,大数据利用的基本思想是“精简”而并非“海量”,精简掉对自身业务影响不大或无关的数据,筛选出高性能数据,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等无形资产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一、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在“大数据”概念下的缺陷

如今, 数据成为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影响变量——企业只有掌握更多市场、客户、竞争对手的信息才能维护自身利益,随着数据量的增加,数据处理和分析的难度也在提升;所以,衡量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标准不再局限于资源、资金、资产等要素,“大数据利用能力”逐渐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下存在的大数据适应缺陷主要有三个方面。1.企业管理中对大数据发展趋势缺乏清晰的判断企业信息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管理模式,但它并不意味着大数据,投入大量成本布局信息化战略是对大数据的一种曲解,也是未能对大数据发展趋势做出清晰判断的表现。首先,大数据的核心是数据管理,即以数据化标准来指导生产、营销、财务等企业管理各方面的内容,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数据管理的基础,但不是核心要素,通过数据管理实现“数据资源化”才是最终目的。其次,大数据的关键是数据质量。大数据一旦实现“资源化”,就意味着它演化为社会关注、企业竞争和政府管理的重要资源,数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大数据管理的质量,进而影响企业的商业智能水平。“商业智能”就是指企业能够快速分析数据的方法、技术、工具,而目前“商业智能”的理论在我国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中并没有普及。再次,大数据的终极目标是数据生态系统建设。如果我们将技术发展、信息安全、理论完善等要素考虑在内,它的实现不可能依赖某一企业或机构实现,更不能简单地视为一个“网络”;一方面,大数据的产生空间、对象不断膨胀,传感设备、智能移动终端、网络供应商、数据服务商等,任何一个介入互联网的端点都可以产生数据。另一方面,企业对大数据内容有着不同诉求,需要进一步加强数据细分和关联体系构建,这需要设置更多的数据主导角色。2.企业管理者对大数据的商业价值重视力度不足很多企业管理者认为只要做好充足的信息化准备,就可以应对信息爆炸带来的“数据冲击”,这种基于对抗思想产生的管理模式,不仅忽视了数据挖掘和利用的商业价值,也暴露了对企业传统管理模式的不理性坚守。可以通过供应链竞争模式来理解大数据的商业价值。一方面,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是必然的,但主导要素已经不是资源、渠道、财富,而是人才、创新和技术。另一方面,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又是相对的,“竞争武器”不再是单纯的产品,而是与产品相关的一切商业关系,包括企业上下游的全部供应和分销要素,尤其是互联网经济环境下企业与消费者的隔阂消失,社会公众才是企业管理者的决策主体,从他们身上获取数据更有价值。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财务数据能够反映的只是阶段性、局限性的状况,并不能对企业管理发挥长效作用,也无法提供更具有针对性、价值性的决策依据。3.企业管理层对大数据人才的重要性缺乏有效认识中国经济发展过程的本质就是信息从“不对称”向“对称”发展的过程。大数据时代,信息的高效率流转和共享打破了市场闭塞,“信息对称”也未必能为企业带来收益。同时,企业如果忽视了数据的收集,就会失去市场动态和趋势,导致企业经营发展陷入困境。企业要完成海量的数据分析和处理,依赖传统管理模式是不可能的,它需要整合更多的专业人才来完成数据的分解与重构,才能把控传播渠道和掌握传播规律,进而做出科学的预测;本质上说,对人才的要求已经超出了财务、营销、信息化等综合能力范畴,而我国绝大多数企业都缺乏此类人才——既没有引进和培养的意识,也没有相应的岗位设立和晋升空间。因此,也可以认为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对大数据人才发展产生了阻碍性作用。

二、基于大数据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思路

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要调动与企业相关的一切要素,从创新思路上分析,主要包括大数据管理思维、大数据管理组织和大数据管理人才。1.大数据管理思维的形成关键是提高企业商业智能企业想要实现大数据下的管理模式创新,就需要奠定良好的互联网信息处理基础,培养企业人员的数据意识,尤其是管理层人员,要使其充分认识到数据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实现数据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可靠性——由此也就引出了管理人员大数据挖掘、分析和利用的能力要求。原因在于,商业智能的形成依赖企业业务数据的有效支撑,大数据的海量特征还伴随着数据发生的迅速性,对于企业管理人员来说,缺乏数据意识,就如同没有拧紧水龙头,数据资源会大量的流失,提高企业商业智能则可以有效地规避这一问题,实现全方位的搜集、分析和整理,帮助企业在决策方面得到更多的知识。2.大数据管理组织的构建是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有效范式近年来,随着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的不断丰富,对我国企业组织结构产生了一定影响,总体上呈现出“纵向结构”向“扁平结构”发展的态势,但这种组织机构依然以发挥企业内部管理效应为目的,包括绩效、激励、权责等方面。培养企业员工大数据理念是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必要举措,在不打破现实企业组织结构的前提下,大数据管理组织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它也提供了多种参照范式。我们可以根据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切入点,充分发挥社交网络的优势,形成企业管理“圈际化”效应。企业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很少关注员工的社交生活,这本质上是一种资源浪费。当前,微博、微信等移动社交平台的普及有助于构建一个以企业为核心的外部社交群,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节点关联、信息中转,可以实现人力资源招聘、新产品动态了解、员工情绪意见等更有效的信息收集,从而帮助管理者做出有效的决策。3.大数据管理人才是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可持续力量现阶段,在企业中全面开展大数据人才布局战略的条件还不成熟,可以通过“试点”方式进行验证和推广,寻求更符合中国企业的大数据管理人才路径。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要素,也是满足创新的重要人力资本,更是大数据时代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持续推动力。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增加大数据管理人才在企业管理层中的比例,实现循序渐进的管理模式创新,这是现阶段我国企业的可行之路。

主要参考文献

[1]姜美娜.基于大数据的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模式构建[J].商业经济研究,2016(22).

[2]何军.大数据对企业管理决策影响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04).

第7篇:财务共享的核心要素范文

一、知识经济的要素与特点

知识经济作为人类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出现的第三种经济形态,它具有如下基本要素。

(一)知识。这是知识经济的本质要素。所谓知识是以一定形式表达人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使人们对重复信息之间联系的信息。知识可分为四大类:

(1)知道是什么的知识,即事实知识(Know-what);

(2)知道为什么的知织,即原理知识(Know-why);

(3)知道怎样做的知识,即技能知识(Know-how);

(4)知道是谁的知识,即人力知识(Know-who)。

(二)信息。这是知识经济的动力要素。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可以说,缺乏信息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就会成为知识经济的“文盲”。

(三)人才和。这是知识经济的核心要素,知识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教育水准和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在于人才已成为社会所有方面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因素。从决策思想的理性化到生产要素的知识化,其前提是科学知识的首要地位和以人才智力资源为本的理念在全社会的真正确立。

(四)管理和系统。这是知识经济的结构要素。能够对市场的变化做出快速的反应,为客户生产和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已成为现代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这就要求企业在组织结构、行为方式等方面适应这种变化,建立全新的管理系统。

由于,我们可以发现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知识、信息、经济和产业的一体化,社会价值取向由劳力、资源、资本转移到知识和智力上。具体地说:

(1)智力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原动力,科学技术无可争议地成为第一生产力;

(2)资产的组成以知识和智力所发明创造的无形资产(专利权、专有技术、商誉等)为主体,无形资产的投入对经济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

(3)人员的组织以高智力的员工为主体,管理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生产要素;

(4)投资取向以智力投资为主体,在人才培养、科学、技术开发和新产品研制方面加大投入,确保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

(5)信息产业成为经济的主流,机、软件和几乎将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都连接起来,知识几乎是在没有任何时空阻隔的情况下在全球迅速传播;

(6)全球经济一体化,知识经济的要素投入具有共享性,从而使得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充分利用人类共有的智力资源,真正实现世界经济的一体化;

(7)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知识经济通过高技术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同时开发尚未利用的自然资源取代已近耗竭的自然资源,使知识密集型产业逐步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主要形式,实现低耗高效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知识经济对的影响

综观会计的发展,可以看出,会计的发展主要是反应性,即会计主要是应一定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的,并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知识经济的出现,必然对现有的会计产生全面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可以从会计和会计实务两个方面进行。

(一)知识经济对会计理论的影响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思想与作为现有会计理论基础的经济思想的不同,客观上要求会计理论发生革命性的创新。这种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对基本会计概念和范畴的影响第一,对资本制度的影响。

现有的会计理论是以实体资本(包括货币资本和实物资本)为基础的,不确认智力资本。这一资本制度的基本特点是:

(1)实体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和主要动力;

(2)实体资本是社会经济权力的中心,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是资本雇佣劳动制,企业的治理结构是以实体资本为中心的结构,即实体资本出资者承担经营风险,并享有剩余(利润)的控制权和索取权。因此,现有的会计信息主要是为实体资本出资者和债权人服务的,其基本任务是站在实体资本出资者和债权人的立场,记录企业发生的经济事项,反映企业实体资本的运动状态,帮助他们进行风险决策和业务监控,从而保证其收益的最大化和风险的最小化。

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是经济增长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也就是说,知识是生产的核心要素;人是知识的载体,知识的拥有者应享有企业权益的分配权。因此,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对智力资本地位的确认。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再被简单地认为是由实体资本所有者的投资形成的生产和财务单位,而被认为是智力资本与非智力资本(实体资本)订立的特别市场契约,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智力资本所有者共担企业风险、共享企业权益,而且智力资本能比非智力资本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要求会计建立能反映智力资本的中心地位、体现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智力资本所有者共担企业风险、共享企业权益的新的会计体系。

第二、对利润含义的影响与上面的观点相联系,现有的会计理论认为利润是实体资本创造的,因而属于实体资出资者,员工,无论是高智力的员工还是普通的体力劳动者都被看作是被雇佣者,其回报仅仅体现为工资费用,利润表只站在实体资本所有者立场反映其投资回报。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利润是智力资本和非智力资本共同投入所产生的回报,而且主要是由智力资本创造的,在智力产品的价值组成中,物化劳动者转移价值所占比重很小,高智力的员工可以用他们的发明创造转换为对企业的投资,这些员工和他们的智力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可以创造出大量的利润。这就要求会计必须适应这一变化,重新明确利润的含义,划分员工劳动报酬和智力资本回报的界限,明确确认和计量智力资本带来的利润。

第三,对资产概念的在现有的中,资产作为一种资源,主要是指有形资产,虽然也不排除无形资产,但由于各种原因,无形资产在资产中始终只占次要的地位。例如,我国规定,以产权、非专利技术出资不得超过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即使是高企业,也不得超过百分之三十五。对人才智力资源,无法在理论上其作为资产的地位。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和智力被认为是生产的重要要素,它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也大大超过了有形资产,所创造的价值也大大超过有形资产,因此,无形资产,特别是人才智力资源是企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资产形式,而对微软、英特尔这样的公司,其价值几乎全部体现为它的人才智力资源,房屋、设备等有形资产显得毫不重要。不正视这一事实,而仍将人才智力资源排除在企业的资产形态之外,不加以反映和核算,显然是与客观经济环境相背离的。

2、对会计确认和计量理论的影响传统会计理论,将货币计量作为一项基本假设,以是否可计量作为能否纳入会计信息系统的一项基本标准,在计量属性的选择标准上,首先考虑的是其可靠性,即这种计量必须是建立在已经发生、客观存在、可以验证和检查的基础之上。在这一基本观点下,包括人才智力资源在内的许多经济现象都无法在会计上得到反映。尽管近年来,随着的进步及高新技术的不断和并转化为生产力,人才智力资源作为生产要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与此相关的会计学的一个新兴的学科分支——人力资源会计学日益受到重视和,初步形成了包括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两大基本的人力资源会计模式。但是,受基本的会计确认和计量理论的局限和影响,现有的人力资源会计模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按实际成本核算,未能反映出人的智慧与创新能力和产出价值的计价等问题。人力资源价值会计虽然试图计量人力资源的价值,避免人们低估企业价值,但由于不是以实际成本为基础,存在计量的可靠性问题,因而无法与传统的财务会计溶为一体,始终游离于财务会计体系之外,因而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力智力资源的计量问题。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和智力的重要作用要求我们加强对智力资本和人才智力资源确认和计量的研究,这势必对现有的会计确认和计量理论产生重大影响。

(二)知识经济对会计实务的影响知识经济对会计实务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会计工作重点的转移传统的会计工作主要是会计人员运用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手段,对经济数据进行收集、加工、存储和检索,最后输出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经济决策和控制经济活动需要的经济信息。在传统的会计工作中,由于受操作手段和工具的限制,经济业务数据的日常处理占用了会计人员绝大部分的工作时间和精力,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随着以机为主的信息产业的普及和成熟,会计人员大量的日常工作,如填制亡帐凭证、登记总帐和明细帐、编制和报送会计报表以及在必要时查询凭证数据等工作都可以由计算机完成,这在客观上使广大会计人员从繁杂的、重复的日常会计事务中解脱出来,将其工作重点转移到参与预测、决策和经营等方面,更多地参与企业单位的经营管理,使会计工作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在经济管理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确立会议工作在经济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会计工作重心的转移,对广大会计人员的素质、知识结构和工作能力也提出新的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应具备相关的信息处理知识、管理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增强参与经营、参与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2、会计电算化从低级向高级稳步发展展望未来,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认为会计电算化将会继续向下列方向发展:

(1)由单项处理向较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发展在我国,的电算化会计核算系统多数是一些单项的数据处理系统,如帐务处理系统、工资核算系统、材料物资核算系统等。但是,随着电算化应用的成熟和总体水平的提高,原有的单项或独立的多项电算化应用已不能满足企业单位管理的需要,而要求把单项处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既能独立进行数据处理,又能实现信息传递和共享,从而形成一个较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

(2)由单机应用向计算机应用方向发展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单位的会计电算化是采用单机处理,随着较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独立的单机应用不能满足信息处理和使用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采用计算机网络。Internet更是加快了计算机网络化的进程。

(3)由单纯的会计核算向管理会计应用方向发展一个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包括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部分。目前我国的电算化会计系统主要应用于财务会计核算。管理会计所采用的数据体系与财务会计基本相同,但由于其目的更侧重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因此其处理与财务会计有所不同。与财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使用了更多的数学模型和方法。显然,计算机不仅仅能完整财务会计的各项核算工作,而且也能更快、更好、更高效益地完成预测、分析和辅助决策等各项管理会计的工作。因此,事实上,随着会计工作重心的转移,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已不能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会计信息系统应同时具备分析、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责任评价等功能,即朝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方向发展。此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还将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专家系统在预测、分析、决策工作中的应用是今后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方向这一。各种类型的专家系统可望为会计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诸如会计工作法规咨询、成本分析与控制、产品结构、市场分析与营销策略等多方面的帮助。

3、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更加强调性和合理性由于手段和工具的局限,传统会议在确定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标准时,在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之间更多的注重可操作性。如债券摊销方法,虽然实际利率法比直线法更科学,便后者更为简便,因而实务中一般选择直线法。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会计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计算的繁简程度已不再成为评价一个会计方法是否应该采用的标准,科学性和合理性成为选择会计核算方法时唯一需要考虑的因素。

4、会计信息时效性和多样性的增强及时、准确、完整地提供会计信息,以便作出相应的经营决策和制定控制,提高经济效益,是会计的经营决策和制定控制,提高经济效益,是现代会计的职责之所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很多在手工条件下很难或者无法及时提供甚至无法提供的信息,都可以及时提供。比如,只要增加特定的程序,企业可以同时编制出以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会计报表;对于目前比较复杂的物价变动条件下的会计信息,提供起来也将极为方便。

第8篇:财务共享的核心要素范文

跨国供应链以满足全球消费者的需求为目标,组织货物跨国流动,即具有跨区域跨国界特性的供应链。该供应链全球化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今世界供应链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有其社会经济背景。1、国际经济一体化。随着信息技术和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全球经济已经具有互相依赖互相发展的特征。全球产业转移速度加快,市场资源在全球配置的趋势明显,而WTO规则更是加速了这一进程。《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服务部门清单列表中,与跨国供应链相关的有交通运输服务、销售服务、金融与保险服务等部门,这些部门根据WTO原则,都应该处在不断开放中。其中包括海运、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等主体交通运输服务,以及报关报检、仓储、港口等附属交通运输服务,也在不断地放松管制。各个国家经济的开放与交流,为供应链行业的跨国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2、全球信息技术革命。跨国供应链系统需要各国政府、国际组织以及众多企业的广泛合作才能建立,这种合作建立在信息的顺利沟通与传递。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球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为跨国供应链的建立提供了技术基础。移动通讯、条形码技术、EDI、电子扫描与传输、传真,以及越来越热门的移动互联网等信息工具的广泛使用,提高了信息的可获得性和便捷性。特别是卫星通迅的实时跟踪技术的应用,对跨国供应链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使跨国供应链真正实现了无国界无地域限制,为跨国供应链战略的选择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总之,信息技术革命加快了货物的传输速度、生产速度和清关速度等,降低了货物跨国流动的时间和成本,推动跨国经济和供应链的深入发展。3、供应链一体化。传统制造业生产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各国对消费品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现代制造业向模块化、敏捷化、虚拟化等先进制造模式转化;同时,为应对市场竞争环境的快速变化,出现了以动态联盟和竞合为特征的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改变了原有的企业组织和资源配置方式。企业的生存不能完全封闭在自我的小圈子里,而必须更多地利用和联合外部资源。供应链一体化的出现,就是打破传统企业经营模式和组织形式,形成从企业内部向前延伸到供应商、向后延伸到顾客的供应链组织。与顾客及供应商的合作,有效地实现了供应链的整合,通过自愿互利的制度安排,获得市场竞争力。

二、我国跨国供应链企业做大做强的应对策略

供应链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剂和推动力。在跨国供应链发展迅猛的当下,我国跨国供应链企业要做大做强和快速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拓展供应链业务网络。跨国供应链网络可以沿着我国制造业供应链网络进行,为我国制造业的全球化服务。一是规划网络建设。对未来的结点布置要有科学的预测和统筹指导,对已经建成的网点则要优化,对重复和无网络效应的供应链结点应该重新评估和进行调整,做到网络之间的连接性有效且坚固。二是在网络扩张中既要铺开物理网络,也要重视无形网络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无形网络比物理网络要有价值得多,例如,营销网络和信息网络在供应链业务中的重要性无以替代,只有在供应链网络基础上将营销和信息等无形网络整合进去,这个网络的价值才会真正体现。因此,网络拓展中要做到有形和无形网络建设并举,二者不可偏废。

2、应用新的信息技术。跨国供应链企业是在新技术革命背景下出现的,是在现代移动通讯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广泛应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今层出不穷的新技术不断推动着各行各业进行创新,供应链企业也要融入到这个技术创新的潮流中。例如,各种信息系统及软件的应用可以使供应链企业的服务效益不断提高。一方面,在技术开发上应根据客户需求,与客户共同合作,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开发创新,以避免盲目性与不必要的投资。另一方面,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要充分利用先进的交通技术和管理技术,利用多式联运的货运组织形式,满足跨国性的运输服务。“6R”标准———即将顾客所需的正确产品(RightProduct)能够在正确的时间(Righttime)、按照正确的数量(RightQuantity)、正确的质量(RightQuality)和正确的状态(RightStatus)送到正确的地点(RightPlace),是现代供应链服务的基本要求。为了达到这些要求,就要利用先进的管理和技术手段,特别是需要通过信息技术对供应链企业进行业务流程再造,不断满足新的市场需求。

3、提高增值服务能力。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入发展,能够进行多元化的传统制造业企业难以保持和发展了,开始纷纷走专业化道路。企业内供应链也不再附属于企业,而开始独立出来,向上下游延伸,发展为与制造业对等的一个新的行业。在这种独立运动中,供应链行业攫取的收益,除了本身因降低整个社会物流成本而获得的必要回报外,还包括在增值服务方面如分拆、包装、提供个性化服务等环节得到的超常利润。实际上,一个真正优秀的供应链企业,提供供应链的增值服务变成其主要业务和利润来源了。

4、构建核心竞争力。构建核心竞争力是我国跨国供应链企业必须要进行的一个基本战略。所谓核心竞争力,可以概括为一个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动态能力。核心竞争能力的获得有以下几个步骤。一是企业上下必须要有核心竞争力战略眼光和意识,而且,要把这种意识要贯穿在企业经营的所有活动中。二是要把握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供应链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由经营财务能力、管理与服务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供应链设施能力和学习能力等组成。这些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渗透在供应链活动的各个功能环节中。当然,这些要素及在具体企业运作中的特点和作用是不同,因而,企业核心要素对其核心竞争力的贡献也不同。但只要一旦形成了核心竞争力,则以核心要素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就难以被其他企业模仿和取代。因此,核心竞争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企业各个要素长时间磨合的结果。三是要维护和创新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一旦建立,并不是长期稳定不变的,竞争环境在不断变化,核心竞争力也将发生改变,这就需要维护和加强,并在变化的环境中保持自己的创新和发展,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日久弥新。

第9篇:财务共享的核心要素范文

关键词: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内部控制

一、 我国建筑企业集团财务内部控制现状

内部财务控制是建筑企业集团管理过程的核心部分,因其生产周期比较长、涉及面比较广的特点,其作用和影响更为突出。同时,在资金筹措、工程价款结算方式、成本核算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也存在诸多不同之处。因此,建筑企业集团财务的内部控制管理也更为困难。

(一)建筑企业集团尚未形成一套完整财务内部控制体系。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对建筑企业集团财务内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集团原先的内控制度难以覆盖所有风险点,迫切需要新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同时,企业难以在短期内形成完善的新型内部控制制度,只能在原有制度基础上进行修补改进,这给企业发展埋下风险隐患。此外,在实际工作当中,企业制定的财务内控制度缺乏科学性,相关控制程序不规范,内控人员职责划分模糊不清,内控制度显得流于形式。

(二)财务预算管理缺乏科学性。全面有效的预算管理对于建筑行业非常重要。但目前,很多企业尚未建立起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有的企业虽有预算制度,但预算没有成为企业组织生产经营的法定依据,随意更改,形同虚设;还有一部分企业预算缺乏严谨的计量标准和考核依据;有的企业年末账面利润表面显示很高,但应收账款却居高不下,不良资产持续有增无减,致使资金运作非常困难。

(三)建筑企业集团内控信息传递滞后。随着建筑企业集团规模的不断扩大,管理层次不断增加,不同管理部门之间信息交流收集变得日益困难。同时伴随而来的是传递成本不断提高,这严重制约企业的生存发展。由于信息传递手段相对滞后,内部控制的信息交流缺乏有效渠道,难以实现全面、准确、快速传递信息的目标,内控信息难以实现共享,内控效果也大打折扣。

二、建筑企业集团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建筑企业集团是伴随着建筑企业规模的扩大、竞争的加剧、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和股份公司制的发展,由若干建筑企业或者相关企业通过资本的结合而形成的新型建筑企业集合体。”从财务角度来看,其最本质的特征在于组成集团单个建筑企业或相关企业之间的联结纽带是资本。也因此,只有具备这样的特征的集团企业,才有可能真正意义上成为具有统一战略规划和力争实现集团企业目标的组织体。

内部财务控制是一项确保建筑企业集团财务制度得到落实的保障性制度,其作用在于使建筑项目财务以及其他工作人员认真落实相关项目财务管理的各项制度,免受主客观因素的不良影响,杜绝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内部控制实施的目的是以规范的行为操守一丝不苟地落实财务管理的各项制度,并科学引导项目管理工作的进展。为了确保这些财务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要求财务管理人员从方方面面都必须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因此,制定适合建筑企业集团项目管理需要的内控制度势在必行,它是一种追寻将成熟的财务管理程序进行落实的管理过程。

三、建筑企业集团建立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模式的系统化设计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集合性,企业集团财务内控模式是由诸多方面的单元要素组合而成,在进行内部控制时,要将之分解为若干构成部分进行考察分析。二是关联性。集团财务控制的各个单元要素都是集团财务控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设计制度的时候不应孤立地进行,须注意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三是整体性。作为总系统的构成要素,子系统必须遵循总系统的整体性要求进行设计。[3]为此,建筑企业集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需要在全局规划、整体优化的思想指导下,对企业集团财务内部控制的各部分进行全面思考和统筹安排。

(二)有控制分权原则

企业集团财务内部控制必须寻求集权与分权的平衡点。一方面要以提高整个集团的市场竞争力为根本目标,重视对于企业集团财务内部控制的内在凝聚力。另一方面企业集团财务内部控制的集分权程度要与集团内的文化力量、持股关系以及外部经营环境相适应。此外,还需要考虑集团发展的成熟程度和集团产业领域的关联度。

(三)适应性原则

财务环境对建筑企业集团财务内部控制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随着企业集团规模不断扩大、组织结构的不断调整,财务管理体制也需要相应的调整,如果财务管理体制过于僵化,原有的结构将难以适应新的管理需要,这必然会制约企业集团的发展。

四、建立和完善建筑业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几个要点

对于绝大多数建筑企业集团来说,并非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得越健全越好,因为非常健全的控制制度同时需要投入相当的成本。所以,建筑企业集团在设计和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时应该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围绕建筑企业集团的核心要素组织、资金和信息这三个方面来进行。

(一) 组织维度的控制

建筑企业集团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其组织形式。因而,对其财务内部控制的设计也需要首先从组织这一维度开始。企业集团的财务内控人员必须充分考虑集团的财务控制目标和内部控制环境,采取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组织控制方法,比如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组织与财务委派组织等。

1、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

内部审计部门是为了适应集团财务内部控制的需要而设置的衍生组织机构。它的具体职能在于对集团内部的各项经营活动进行独立的考察和评价,为集团管理层与董事会提供更为科学和客观的财务信息,为公司决策提供客观有效的依据。

2、派驻监事会制度――对财务经理委派制的一种突破

“财务经理委派制又称会计委派制,是政府部门和产权管理部门以所有者身份委派会计人员代表政府和产权管理部门监督企业资产经营和财务会计状况的一种制度。”[4]它是加强集团财务控制和监督的一种有效手段,能够较好地对所属子公司和分公司的会计管理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同时也能够解决好集权管理与分权管理的弊端。财务经理在集团公司的授权限度内可以代为履行对公司重大财务事项的审批权,及时向集团公司反馈会计信息,以利于集团公司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以及财务会计政策在子公司的执行。但在同时,财务经理同时作为行使会计监控权的母公司代表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参与者的双重身份常常难以处理和协调运作。此外财务作为经营者之一的财务经理部分剩余索取权也使其面临会计人员的道德风险,更与监督经营者的职责相互矛盾。实行派驻监事会制度后,集团所属全资公司的监事会主席、专职监事由集团委任,集团控股及实际控制的企业监事会主席、专职监事由集团依法定程序推荐委任,制度上保障其独立监督的地位。监事会不参与、不干预企业经营决策以及经营管理活动,其工作主要以财务监督为核心,同时监督触角遍及企业的决策程序、企业改制、建筑投资、生产经营等方方面面,实现监督的综合性与全面性。

(二)资金维度的控制

对资金维度的控制主要包括授权批准控制、资金集中控制和资金预算控制三个方面,它是建筑企业集团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

1、授权批准控制。资金货币自身具有收支的功能,这就要求集团在具体资金使用过程中,必须建立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避免资金被随意使用。集团公司各层次的管理人员及员工必须经过公司管理人员的授权批准,才可以对相关的经济业务、资金使用进行处理。

2、资金集中控制。对于建筑企业集团而言,资金控制既涉及到公司集权与分权的管理体制,同时也涉及到集团内部各子公司参与资金使用的决策权。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在于避免公司财务支付危机的爆发,同时保持公司现金流动的均衡。这在一定程度上又有助于公司运用资金流动加强对各部门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控制。[5]总体来说,建筑企业集团资金控制的模式有:设立结算中心方式、统收统支方式以及拨付备用金方式等。

3、资金预算控制。当前大多数集团公司通用的财务内控方法之一就是资金预算控制。而从建筑企业集团公司治理来说,可行的措施就是在董事会下设预算管理委员会,专门负责公司预算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工作。

(三)信息维度的控制

建筑企业集团公司实施信息维度控制的重要措施便是建立并完善集团公司财务内部报告制度,通过在公司各部门建立财务报告制度并得到有效执行后,可以及时掌握瞬息万变的具体建筑业务活动中的重要信息,有利于公司做出更好的决策,这同时也是一种增强集团财务内部控制和管理时效性的有效方法。与此同时,集团公司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发展状况,对具体的财务内部报告进行设置为资金财务分析报告、成本费用分析报告、建筑资产分析报告等等,格式也可设置为周报、月报、季报和年报等,以加强集团财务内部控制过程中的信息沟通渠道和传递的时效性、准确性。

五、结语

在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时代,建筑企业集团规模不断扩大,其集团组织架构也日益复杂,这就对集团财务控制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建筑企业集团需要结合自身管理实践和行业特色,在组织结构、资金管理以及信息平台等方面进行多维且有效的控制,这对于保证建筑企业集团的长远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浙江华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东阳;322100)

参考文献

[1] 周爱莲.建筑企业集团财务内部控制理论体系评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11

[2] 李薇.关于建筑企业集团加强内部财务控制的探讨[J].中国总会计师.2010.7

[3] 赵发明.探讨建筑业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模式设计的原则和结构选择[J].中国商界.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