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行为金融学的认识范文

对行为金融学的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行为金融学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行为金融学的认识

第1篇:对行为金融学的认识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在对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历史和理论体系介绍的基础上,探讨了深度心理学在行为金融学领域应用的方法,也就是利用深度心理学的方法提高投资者投资能力。 

 

经济学和心理学两个在发展过程中有着割不断关系的学科,在现在越来越表现出了相互融合的趋势。金融学作为经济的皇冠,在这场变革中当然也是产生出了行为金融学这一巨大的成果,集中体现就是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始终坚持自己是心理学家的kahneman。但是在现在的行为金融学中,主要的心理学理论还是认知学派的,而且多是以经济学的方式来利用心理学的理论。本文就是在于探讨用除认知心理学以外的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在改善投资者投资能力可能性,尤其是利用深度心理学的方法。 

一、行为金融学的发展来源 

1776年,斯密《国富论》的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独立,此时经济学被定义为对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科学。到了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代表人物马歇尔那里,他说::“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在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提到的两个基本假设之一的:人们充分利用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做决策,这一假设就足见对人的重视。为以后经济学在在对人的讨论方面奠定了基础,虽然这里的人是完全理性的人。 

1947年herbert simon考虑到人的心理因素在经济行为中的作用,提出“有限理性”理论。“有限理性”是对新古典经济学关于“绝对理性”的否定,经济学对人的认识开始考虑现实的人的实际情况。 

到了20 世纪70 年代, 心理学家kahneman 和tversky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理论, 在“有限理性”假设的基础上, 更进一步提出了既非完全理性, 又不是凡事皆自私的“现实人”假定。他们的《不确定状态下的判断:启发式法则和偏差》和《前景理论:风险状态下的决策分析》两篇文章中侧重于研究人们在风险下进行判断和决策的过程,提出了决策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前景理论”。kahneman也因为在此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了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该理论对行为金融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的提出标志着行为金融学的真正兴起。 

二、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体系 

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 finance)是一门介于心理学和经济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就是以决策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为基础,探讨投资者的真实投资决策过程中的行为规律及心理机制,试图去解释在决策过程中,情绪和认知过程是如何对投资者的具体投资活动产生作用的。行为金融学将金融学、心理学、行为科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融合在一起,来研究投资者实际决策行为对金融市场的运行和金融产品的定价的影响。 

hersh shefrin认为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主题分为三部分:直觉驱动偏差、框架依赖和无效市场。启直觉驱动偏差主要是指投资者在形成认知和做决策时存在着一些经验规则及与此相联系的系统性偏误, 从而导致个人在金融市场上表现出一系列的偏差。框架依赖是指个人因为情景和问题的陈述与表达不同会有不同的选择。无效市场是指在直觉驱动偏差和框架依赖的作用下导致价格偏离基本面价值。 

在这三个主题中,要追究根本无疑前两个是主要讨论的对象,不只是因为无效市场是由他们产生,而且更重要的是前两个方面都是关于人的行为偏差的描述。在此试图用深度心理学的观点来解释这些行为的原因,已达到利用深度心理学的方法来帮助投资者提高投资能力的目的。 

在直觉驱动偏差中,hersh shefrin主要指出了下面的一些影响人正确抉择的经验规则:典型性、过度自信、锚定、模糊性规避。在框架依赖中主要指出了:损失厌恶、协调决策、享乐式编辑、认知与情绪方面、自我控制、后悔、货币幻觉。 

三、深度心理学在行为金融学中的应用方式 

从以上对现在行为金融研究的陈述,发现在行为金融学还是主要在研究一些“金融怪象”,这些现象是用经典的金融理论所解释不了的,而且用的方法基本就是由心理学借鉴过来的实验法,在此基础上利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作基础来帮助解释。也就是说,在现有的行为金融学里还是在用基于统计学的研究来解释人的行为动机。那样对个人投资者来说,他们即便了解了这些现象但对自己的实际帮助在那呢?因为这些现象的根源很深,我们在实际的投资过程中尼要认识自己的这些错误都很难,你说要完全改过那就是更加的难上加难了。所以说需要用另外的眼光,用一种更加长远的方式来认识这些问题,从而寻找方法来逐渐帮助个人投资者来提高其投资能力 

在kahneman的理论体系里,他提出了一种将人的认知过程区分为“直觉”和“推理”,并对二者做出了详细的区分。通过这个行为金融学里重要的理论——前景理论的前提,会发现直觉是很多很多错误的根源。这也就自然的想到了荣格关于人的意识功能的划分:感觉、思维、情感和直觉。在荣格这里,直觉是“直觉这种功能使你看见实际上看不见的东西,这是你自己在事实上做不到的。但直觉能为你做到,你也信任它”;“在你必须处理陌生情况而又无既定的价值标准或现成的观念可遵循的时候,你就会依赖直觉这种功能。”和“但你处于一种直觉的状态,你通常不再注意细节。”,可以看出这和kahneman给直觉的功能是一样的。 

在荣格看来直觉更多的事无意识的表现,它可以无处不在的通过域下过程来影响你。这就是问题的所在那就是要改变直觉,就需要深入我人类的无意识当中来认识它和改变它。也就是说,最深刻的变化应该是从无意识的工作进行起。在这种情况下,荣格学派代表的深度心理学就是要针对人类的无意识来进行工作的。那深度心理学在行为金融学领域,也就是在帮助个人改善投资能力是最彻底和最好的。 

 

参考文献 

[1]【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七版).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第2篇:对行为金融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 价值投资 应用

传统的金融学认为:投资者都是理性的,投资者能够按照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进行正确的投资,从而获得价值的回报。但是随着金融市场一些金融问题频繁出现引起了经济学者和专家的关注和思索,行为金融学因此而诞生。现代行为金融学从价值投资者的心理、性格、情绪等主观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在价值投资的过程中,主观因素对投资决策起着很大的作用。现代行为金融学不仅在学术界引起了学者的重视,而且在实践领域也引起了重视,在价值投资领域投资者们经常应用行为金融学的知识来避免心理偏差和认知错误。

一、行为金融学的内涵

作为行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行为金融学研究的是投资决策过程中人们的认知、感情等心理特征,以及由认知、感情等引起的市场非有效性。行为金融学是建立在行为学、金融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并以此分析投资者的心理对于其投资行为形成的影响。

二、行为金融学的基本观点

人的心理活动包括认知过程和非认知过程。基于心理学原理,行为金融学把价值投资看成是一个心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认知偏差或选择偏好,这些偏差如图1所示。

图1 投资者心理过程及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由上图可以看出,行为金融学在心理学实验的基础上来分析价值投资者的心理动态,并认为价值投资者是非理性人,在投资的过程中受到其情绪、认知偏差的影响,并且其非理将导致市场的非有效。在此基础上行为金融学研究价值投资者的决策行为,并且总结出了基本的观点:

1.投资者不同质

目前,投资者的性质是有所不同的,有的是个人投资者,有的是机构投资者。两者相比较而言,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较为规范,具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可以进行组合投资,分散风险,并实行专业化管理。这导致投资者的偏好与行为方式不同,因而对未来的估计也有所不同。

2.投资者损失厌恶型的

趋利避害这是很多人的动机, 标准金融学认为价值投资者是厌恶风险的,但行为金融学的观点不同,他们认为价值投资者只有在面临收益时是风险厌恶,而当价值投资者面临损失时则为风险寻求。价值投资者而对“趋利”与“避害”的选择在经济活动中是首先考虑的是如何避免损失,其次才是获取收益。

3.市场存在非有效性

市场中资产的价格具体非理性的特征,行为金融学认为定资产的价格的不仅仅是资产的内在价值,还包括价值投资者的心理、情感等非理性的因素,这些因素都在价值投资者决策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4,投资者认知不协调

认知不协调是价值投资者被告知有证据表明其信念或假设是错误时,价值投资者的心理与智力上发生冲突。认知不协调理论认为,价值投资者存在采取行动减轻未被充分理性思索的认知不协调的倾向,价值投资者可以回避新信息或开发出扭曲的论据以保持自己的信念或假设正确。

三、行为金融学的投资策略

投资者的实际心理和投资者的经济行为是行为金融学非常注重的,通过研究决策者的行为特征,为金融决策提供有价值的指导。

1.价值投资策略

价值投资策略是利用市场投资者的“羊群效应”造成的偏差来进行投资。我国投资市场存在大量的“羊群效应”。例如:我国的股民是以工薪阶层为主,70%左右的股票投资者的收入是源于工资,这类投资者90%以上的人是存在认知偏差的。这些个人投资者需要从专家、机构投资者那里寻求依靠。羊群效应使整个市场的预测出现偏差,使得投资的价值发生偏离,出现投资价值的下挫或者上扬。

2.逆向投资策略

逆向投资策略最重要的是在智慧上的一种独立,如果共识变成羊群心理,逆向投资者就应当逃离这个群体,但不一定是向着相反的方向,而且逆向投资者更乐于去思考一些别人没有思考过的观点。在中国股市中,有着“久涨必跌,久跌必涨”,“利空出尽便是利好”等俗语,这些都可以用行为金融学来解释。逆向投资策略就是买进表现不是很好的股票卖出表现比较好的股票,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投资和盈利。正如2007年底,大多数投资者在股指PE达到70倍的时候看高10000点,理性的投资者在这样的时候应该选择退出。据统计,1928年至2009年间,逆向投资的平均收益为12.90%。

3.动量交易投资策略

动量交易策略(Momentum Strategy) ,即预先对股票收益和交易量设定过滤准则,当股票收益或股票收益和交易量同时满足过滤准则就买入或卖出股票的投资策略。行为金融意义上的动量交易策略的提出,源于对股市中股票价格中期收益延续性的研究。动量交易投资策略是源于对中长期收益延续性的研究。面对股票在一定时期内的连续上扬或下挫,可以采用动量交易策略, 根据研究发现我国股市中价值投资者卖出赢者的概率是其卖出输者概率的2倍,利用这一现象采用动量交易,可以获利益。

四、价值投资者对行为金融学的运用

我国的价值投资行业起步比较晚,国家政策对价值投资的干预比较多,价值投资市场对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导向反映比较多,而对市场自身发展规律反映不是很明显。而我国的金融政策发展不是很完善,导致价值投资者的发展不是很成熟。

1.个人投资者对行为金融学的运用

个人投资者在价值投资过程中的策略趋向于比较保守。这是由于个人投资者的资金实力上、市场分析的能力不是很强,导致个人投资者对市场信息把握没有优势,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是非理性的。没有专门的机构对个人投资者的价值投资进行监督和控制,也没有专门的机构对其投资提供专业的指导,依靠的知识个人的力量,导致个人投资者在价值投资的过程时常会出现盲目的投资决策,个人投资者时常犯下心理偏差与认识错误。因此,个人投资者要做到:

一方面,提高个人投资的金融知识学习水平,加强对金融市场规律的研究,对市场进行科学的分析,增强个人投资者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减少个人投资者价值投资中的非理性因素,提高个人投资者的决策水平。另一方面,在具体的价值投资的行为中,价值投资者需要对自己的心理进行审视与反思,善于对价值投资市场公开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判断,对信息的来源进行严格的核对;虚心接受他人意见,不能盲目地过于自信,对风险增强理性的识别和判断;对于价值投资市场上其他投资者的观点进行理性分析,不仅既要分析合理的成分又要分析不合理的充分,综合判断,严格地梳理各种信息的来源。

2.价值投资机构对行为金融学的运用

价值投资机构与个人投资者不同,90%的投资机构的资金实力比较的雄厚,每个投资机构都有3人以上的投资家和投资顾问,这些价值投资机构的投资专家和投资顾问的金融专业和背景都非常的不错。价值投资机构内部风险防控机制与监督管理机制比较好,可以减少投资经理人的心理偏差,提高投资机构的决策科学性。但是,65%以上的价值投资机构也会受职业经理人投资心理偏差的影响,所以价值投资机构应该加强对职业经理人进行学习和培训,提高职业经理人素养,这是关系到投资机构的利益也关系都委托投资人的利益。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价值投资机构凭借其拥有的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以及资金资源,可以利用个人投资者的心理偏差,对个人投资者的心理进行导向进行盈利。例如: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价值投资机构利用个人投资者的心理偏好进行反向投资,利用其反应过度的心理,形成对于上市公司业绩的高估与低估,这样价值投资机构就就可以从中获得更大的效益。

3.国家价值投资部门对行为金融学的运用

行为金融学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解释目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各项指标,行为金融学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股市的各种现象。这种现象与价值投资者在价格发生逆转之后,面临不确定性的政策性因素,对风险的表现出的恐惧程度递增有一定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价值投资者在群体效应的影响下,对市场会产生过度的反应,对风险也会产生过度的恐惧与谨慎。

国家价值投资部门对行为金融学的运用可以与金融市场的调控手段高度结合起来,在股市偏软的同时,国家价值投资部门考虑价值投资者心理因素偏差的影响,提高价值投资者的信心,价值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国家价值投资部门通过各种渠道对价值投资者进行科学的、合理的引导,提高价值投资投资者的素质,从而促进价值投资市场的成熟。

五、结论

行为金融学不是对传统金融理论的否认,而是对传统金融理论的批判继承,两者研究的对象、目标和希望解决的问题具有一致性,价值投资者在决策与行动过程中,由于投资者受心态模型的影响,出现处置效应、羊群行为等认知偏差和决策偏好,这使得价值投资者在实际的投资管理中易犯各种系统性的错误。

实质上,行为金融学是智力正常、教养良好却一贯地做着错误的事情的投资精英的心理与投资行为及其投资规律的学说。价值投资者将行为金融理论应用于投资管理实践,一方面,价值投资者了解自己的认知偏差,避免做出错误的决策;另一方面,价值投资者可以利用其他价值投资者的认知偏差和判断错误,在大多数投资者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前,投资那些价格有偏差的品种,并在价格定位合理后,实现获利。

参考文献

[1]王磊,钟茗,现代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比较研究[J].海南金融,2008(1).

[2]邹洁,马宁.证券市场行为异象的行为金融学解释[J].经营管理者,2009(2).

[3]赵硕刚.中国证券市场羊群行为实证研究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0).

[4]饶育蕾,盛虎.行为金融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7).

[5]Brigham Ehrharot.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10).

[6]Rock,Kevin.Why new issues are Underpriced[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86(15).

[7]李国平.行为金融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陈收.行为金融理论与实证[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4.

[9]曹凤岐,刘力,姚长辉.证券投资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8).

第3篇:对行为金融学的认识范文

行为金融学是证券投资的重要参考,对投资者进行有效的指导,帮助其作出正确、理性的投资行为,有效避免投资者在投资决策当中的误差,有效降低投资风险。根据我国金融市场环境的实际情况,确保投资者的理性投资行为是十分重要的,这就需要结合行为金融学进行投资分析,解读投资者的心理和行为,进而采取最佳的投资策略,以获得良好的投资收益。

关键词:

行为金融学;证券;投资行为

行为金融学涵盖了经济学以及心理学的多个学科的内容,基于金融投资分析,围绕投资者的心理和行为,了解其对于金融投资的态度和方向,加强其对于证券市场的了解,帮助投资者做出理性的投资判断。在行为金融学的指导下,投资者能够保持理性的投资心理,保证其正确的投资行为,避免金融投资受到干扰,从中获得更多、更好的投资机遇。

一、行为金融学对证券投资的积极影响

行为金融学是证券投资的指导性理论,通过对投资者心理和行为的准确分析,使投资行为更加理性,纠正投资者在投资决策当中的错误。基于行为金融学,让投资者正确对证券市场和金融投资有了更为准确的认知,从心理学的角度对金融投资行为进行分析,了解投资人的投资心理,准确预测证券市场的发展趋势,纠正投资者对证券市场认知上的偏差,正确反映出市场运行的实际情况,进而帮助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作出准确的判断。基于行为金融学,打破传统的投资观念,不再局限于回避风险和理性预期,而是需要对其他影响因素加以考虑,避免由于投资者的主观判断而导致其决策与理性相偏离。在行为金融学的指导下,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更为理性,更具市场竞争力,进而维护证券市场秩序,为证券投资提供良好的环境,创造更多的投资机会。行为金融学有效的结合理论和实践,更加准确、详细的分析和解读证券投资行为,对投资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1]。

二、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行为

(一)“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是证券投资当中比较常见的现象,投资者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加上市场信息不足,盲目追求投资回报,很容易导致其非理性投资。在“羊群效应的”影响下,投资者缺乏主观性意见,盲目跟从他人,得不到准确的市场信息,导致传递链链接过程中出现错误,形成投资风险。由于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往往存在不稳定性,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做出改变,市场价格会出现不稳定的变化。“羊群效应”给证券投资行为带来了盲目的导向,使投资者失去的自己的投资观点和方向,这种非理性投资行为很容易导致投资失误而发生亏损。因此,在证券投资当中,投资者要以清醒的头脑来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不盲目跟风,以行为金融学为参考,保证理性投资[2]。

(二)过度自信。

证券投资的过度自信主要体现在投资者过高估计其判断和决策,从而产生非理性的投资行为。投资者对于证券投资的过度自信,过于信任市场信息,对于其中的虚假和错误信息未能有效的予以辨别,很容易导致投资选择和决策的失误。投资者过度自信的投资心理,往往会导致其盲目的投资行为。在进行信息的收集和过滤过程中,会出于主观意识,往往会选择符合其投资心理的有利信息,而忽视不利于投资决策的信息,不承认自身判断与决策的失误,极大的增加了投资风险。

(三)套利行为。

由于证券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交易者的行为。而投资者在信息获取方面投入越高,对于信息所带来回报的要求也就越高,信息聚集正溢出效应就由此而产生。该效应会影响投资者信息数据分析,往往会做出错误的引导,投资者所关注的信息偏离了理性的方向,导致投资者的信任套利行为,这是证券市场当中普遍存在的非理性投资行为之一,给市场资产价格带来不正常的波动[3]。

三、行为金融学指导下的证券投资

(一)回避损失。

行为金融学指导下的证券投资,通过对投资者投资心理和行为的分析解读,帮助其做出正确的投资判断和决策,有效的降低投资风险,回避损失。证券投资的核心目标在于获取更高的投资收益,回避损失就变得十分重要,这就需要投资人的投资行为更加理性。证券投资要“趋利避害”,要将回避风险放在首位,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的追求利益,这是理性投资的重要体现。在行为金融学的指导下,投资者能够权衡投资的利弊,“弊”的权重要高于“利”。投资者在进行证券投资判断时,首先要将不利于投资的因素加以考虑,有效的识别风险,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有效降低投资风险,以达到回避损失的目的,才能获得良好的投资收益。回避损失是行为金融学指导下的理性投资行为,为证券投资做出正确的导向[4]。

(二)反向投资。

反向投资是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证券投资的有效策略,能够有效纠正证券市场的过度反应。在预期的范围内进行市场价格反转,进行套利投资。反向投资能够有效应对证券市场的变化,及时的洞察并采取应变手段,能够有效避免“羊群效应”对自身的影响,深入到证券市场当中,了解和掌握市场信息,以作为投资决策的参考。对投资行为存在的偏差予以分析,进而对市场形势进行预测和判断。投资者在投资过程能够对自身有着理性的认识,对证券市场有着正确的认知,有效的把握市场信息。以理性心理引导理,抓住良好的投资机遇,进而创造良好的投资收益。

(三)利用行为偏差。

受到主观意识和外界因素的干扰,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会存在一定的偏差,证券的市场价格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而很多这样的行为偏差是难以避免的,为了有效降低投资风险和回避损失,以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在行为金融学的指导下,充分利用行为偏差,作为证券投资的重要参考。受到投资行为偏差的影响,在证券市场当中,存在着被低估或高估的股票,在合适的时机进行买入和卖出,即买入低估股票,卖出高估股票,进而创造良好的经济收益。与此同时,准确判断证券价格的上升或下跌的走向,采取惯易策略,充分利用证券市场反应的延迟性,有效把握投资者的投资心理,利用行为偏差,指导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四)捕捉并集中投资。

在证券投资当中,投资者参考行为金融学理论,超前获取市场信息,掌握最新的证券市场资讯,以在证券市场经济活动中占据优势。高效处理信息,综合分析其他投资者的投资心理好投资行为,掌握其认知和投资行为偏差,进行成本集中投资,能够游戏有效的降低风险,进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收益。在行为金融学的指导下,利用捕捉并集中投资策略,理性进行投资,更好的在证券市场中赢得竞争优势,进而维护证券市场秩序,为证券投资提供良好的环境。及时捕捉错误的股票定价,进而采取集中投资策略,以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5]。

结论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证券投资,通过对投资者心理准确、详细的分析和解读对证券投资予以有效的指导。针对“羊群效应”、过度自信以及套利行为所引起的非理性投资,采取最佳的投资策略予以避免。在行为金融学的指导下,通过回避损失、反向投资,利用行为偏差,采取捕捉并集中投资策略,有效降低投资风险,确保投资者的理性投资行为,进而获得良好的投资收益。

作者:王颖 单位:国信证券江苏分公司

参考文献:

[1]金飞.从行为金融学角度来探析证券投资[J].现代商业,2013(07):36-37.

[2]付一为.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证券投资行为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3(12):6.

[3]马广平.行为金融学理论角度下的证券投资策略研究[J].商业经济,2010(24):91-93.

第4篇:对行为金融学的认识范文

    关 键 词:金融;学科建设;优势特色;交叉培植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2)03-0069-03

    一、 各高校的金融学科建设要契合自己的办学目标定位

    现代金融的发展迫切要求金融学科的动态发展, 金融学科的定位必须适应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要求。金融学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学科,其内涵和外延随着金融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20世纪初,金融学主要包括货币、信用和银行三个方面;后来凯恩斯主义的兴起又加入了货币政策、金融宏观调控;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发展,国际货币体系的调整、重组,资本市场理论获得发展;当今,金融创新和表外业务增长,金融风险规避与监管理论兴起,金融学的内涵与外延在不断丰富和拓展。同时,金融一体化、金融自由化、金融市场化与金融电子化已成为金融实践未来发展的总体趋势。金融实践发展推进金融理论研究领域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开放性、创新性与学科综合化,研究视角微观化,研究方法和手段数理化、模型化。金融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给金融学科建设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金融学科的建设必须与时俱进,用立意高远的战略眼光, 动态地把握金融学科体系的真实内涵,拓展与更新金融学科领域的内容,对金融学科建设进行准确定位。

    金融学科建设的定位应与办学目标的定位相一致。高校的办学目标定位有多层涵义:一是办学层次的定位。 如高校把自身定位为全国乃至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大学或定位为富有地区、 具有行业特色的学校,其学科建设的定位必然不一样。二是学科性质的定位。很明显,将院校办成诸如财经类、师范类、农林类、综合类或其他性质的院校,与之相适应的学科建设在性质定位上是不同的, 在确定的学科性质范围内的学科建设目标、 方向、 重点无疑不同。三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由于经济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是多元化、 综合化的, 人才培养目标模式也是多层次、多类别的。如金融本科、硕士、博士层次,或如学术型、 管理型、 技术操作型等金融分类人才培养等。分层次培养不同类型的金融人才, 学科建设的布局重点、 分类人才培养科学衔接和比例构成是不同的。学科建设是学校的根本性建设,其准确定位无疑应契合办学目标。

    二、走出“社会需求”的认识误区,找准金融学科建设的落脚点

    金融学科建设以“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为其基本的原则。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往往陷入“社会需求”的认识误区:将“社会需求”简单等同于“市场需求”,导致学科建设上追求短期效益和短期目标;将学科发展的社会需求混同于就业“热点”,将优势学科与优势专业混同于“热门”专业,脱离自身实际,热衷于热门专业,盲目跟风、趋同,导致人才培养低水平重复和单一化,造成的人才市场供求结构的失衡与扭曲现象,最终使其原有的某种优势特色的学科或专业严重滑坡甚至消失。因此,我们应该走出误区,真正找到金融学科建设的落脚点。

    一是学科建设必须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但绝不意味着学科建设一味追求短期效益或短期目标。恰恰相反,确立学科建设的目标必须放弃对短期效益的追求,应树立高层次、高水平、综合性的目标价值取向。就金融学科而言,应注意紧跟金融学内涵上深化和外延上扩展的动态,以学科的综合、交叉为指导思想,根据学科的内在联系构建金融学科体系,做到金融基础学科宽厚、主干与重点学科突出、优势特色和新兴交叉学科发展迅速。

    二是遵循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原则,要求金融学科建设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持续性。既要满足、服从于社会现实需求,又要超越其现实需求。这不仅因为“社会需求”比“市场需求”要宽泛得多,而且因为社会需求始终处于一个动态变化之中,它不仅仅显现为现实的社会需求,还隐藏着潜在的社会需求。还因为金融基础学科在短期内难以体现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从带动金融经济发展的长久利益和金融学科的根本建设来看又是不可或缺的。如果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或停留在就业“热门”专业这些外在化的现实需求上,就很难应对科学技术发展、金融经济周期变化等对金融人才多元化的、动态的需求,无异于无为地受市场牵引、被动地适应社会需求,忽视了对社会需求尤其是潜在的、具有拓展趋势需求的挖掘、引领和创造,难以抓住社会需求链条,无从发挥学科建设适应社会需求的整体效应。

    三、认识现代金融学科的“学科群”特征,着力打造金融重点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

    金融学科本身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它是由一个“学科群”组成的。现代金融学科的“学科群”特征,要求金融学科建设上有重点、有层次的推进,以最终体现金融学科发展的全面完整和真实有效性, 而首当其冲地是打造重点学科尤其是优势特色学科。

    (一)合理学科布局

    明确区分金融重点学科与一般分支学科, 着力进行三级重点学科(院级、省级、国家级重点学科)的递进建设, 使金融重点学科的布局形成金字塔式结构,形成相互配合和支撑的态势,并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带动其他分支学科建设。

    (二)以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为龙头

    金融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因其具有示范作用和广泛的凝聚力,可以带动其他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成为金融学科建设的生命线。建设金融优势特色学科,要注意遵循金融教育教学规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择优、强优为根本,以突出特色为核心,充分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色; 要根据金融经济发展需要,增强其学科建设的前瞻性、开放性、独创性、适应性。

    (三)以金融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为依托,打造金融重点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  学科是“源”,专业是“流”。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专业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地。金融重点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的培育, 离不开金融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的建设。金融重点、特色专业建设体现在专业下优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上。 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包括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践教学环节等基本内容。

    1. 要形成优化、 创新、 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结构, 把握好课程所研究的主要对象和揭示的中心任务。一是必须强化专业主干课程,突出一门高质量的统帅课程, 以主要体现重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如金融本科层次的主干课程可以包括金融学、 金融市场学、金融中介学、中央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学、保险学、国际金融学、公司财务、金融工程、投资学等10门,其统帅课程就是金融学。二是在主干课程基础上,各高校依据自身优势特色、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设置富有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 如传统财经类院校可以突出其专业性、应用性强的优势,综合类院校则更多体现经济学与管理学相结合的特色, 理工类院校可特别强化在数理金融和方法论方面的发展等。就各高校而言,以自身的资源优势重点打造好优势特色学科;就全国而言,以有利于形成一个“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学科群体,推动国内金融学科建设整体发展。

    2. 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上, 要深入研究社会对金融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以及金融业、金融学科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发反映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的新课程。要将金融业发展形成的新知识、新成果、新技术引入教学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的知识再生能力;积极探索以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采用探究式与研究性、 反思性、 合作性教学等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各种形式的质疑、交流、对话与合作。

    3. 应特别注重加强金融实践教学,建立开放的金融实践教学体系。注意探索以课题研究带动教学的模式,将研究成果和研究思维注入实践教学,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注意产、学、研结合,吸收学生参与学科前沿研究或参与企业等实体单位的研发项目;举办金融情景教学、金融学沙龙和信用学会、保险学会、理财学会等学术性社团,活化学生的理论知识;积极开展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活动,拓宽实践教学渠道。

    四、加强科学研究和学科队伍建设,攻占学术高地,培育学科的优势与特色

    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内在规定,尤为优势特色学科的重要衡量标志。金融学科建设应坚持金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全面发展,“学”与“术”不可偏废;依据学校自身的资源禀赋和竞争条件,以学科方向结构调整为切入点,扬长避短并形成自己的学科特点;培养教师从事科学研究所必需的知识储备、学术品格、思维方式及方法论修养;形成一种能够促进学术自由发展和教学相长的学术传统与学术氛围;建立科研激励机制,鼓励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师攻占学术制高点;加强对金融基础理论和热点问题的研究,创立标志性的科研成果等。

    学科是否有优势、有特色,前提是学术水平。加强学科学术队伍建设是搞好学科建设的关键。要依据金融学科建设需要,建立一支以学术带头人为骨干,教学和科研综合水平高、结构合理的学科学术梯队。在梯队培养模式上可借鉴国外有关经验,如产学一体化模式、产学同组化模式、委托模式和市场化模式。要制定培养、扶持和吸纳学科优秀人才的政策和管理制度,如学科带头人“科研休假制度”,招揽人才的“筑巢引凤工程”,鼓励在职攻读博士学位,选派人员出国进修或参加国际会议交流等。

第5篇:对行为金融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融合;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8-0116-02

1 研究的意义

管理学作为工业革命的产物,在知识经济时代获得了与时俱进的长足发展,工业革命催生了经济学和管理学。在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今天,信息革命则促进了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现代化,并使金融学从经济学中独立出来,使之与经济学、管理学相并列,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研究三者之间的融合,对于探索我国管理学专业的培养模式有重要意义。

2 经济学、金融学与管理学的交叉和融合

2.1 经济学、管理学和金融学融合的脉络

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思想源远流长,经济、管理思想最早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剩余产品后,如何分配剩余产品以及如何对氏族部落控制,这涉及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思想,金融学思想最早产生于金属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来交换商品,取代了以前的物物交换后,对货币的本质认识、职能作用以及货币价值的认识都体现了金融学理论的最初思想,以下是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思想理论融合的主要脉络:

第一阶段称为孕育阶段,时间是原始社会末期至18世纪工业革命。经济学方面,即政治经济学形成阶段,政治经济学诞生之前主要是跟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相结合,亚里士多德的《政治论》和《伦理学》多次提到高利贷和货币的问题,并对货币流通,价值形式和信用的基本理论进行深入的分析,这涉及原始的金融学理论。管理学理论进入早期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阶段,人类为了谋求生存和发展自觉地进行着管理活动和管理实践,其范围是极其广泛的,但是人们仅凭经验去管理,尚未对经验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没有形成科学的管理理论。

第二阶段称为形成和发展阶段,时间是18世纪工业革命至二战。经济学方面,重商主义和古典经济学的兴起,后来出现边际三杰和马歇尔的微观经济学统一。此时,管理学思想理论进入萌芽阶段和形成阶段,管理理论方面已经进入古典管理理论阶段,侧重于管理职能、组织方式等方面企业效率问题的研究,对人的心理因素考虑很少或根本不去考虑,代表人物是科学管理之父泰罗、管理理论之父法约尔以及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同时,亚当•斯密《国富论》中的劳动分工论,融合了经济学和管理学思想。金融学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是货币和资本市场,研究的方法是均衡分析法,代表理论是甘末尔的交易方程式、费雪交易方程式和马歇尔的现金余额方程式等。

第三阶段称为交叉融合阶段,时间是二战后至今。经济学方面主要是宏观经济学,代表人物是凯恩斯,提出“有效需求”的概念,强调国家干预经济。金融学方面,由于出现滞涨,货币主义兴起,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假说,以及金融全球化、国际游资和资本市场稳定性分析、金融风险理论和金融安全的分析等。管理学方面,现代管理理论阶段主要指行为科学学派及管理理论丛林阶段,行为科学学派主要研究个体行为、团体行为与组织行为,重视研究人的心理、行为等对组织目标的影响作用,行为科学的主要成果有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等。当代管理理论主要以战略管理为主,在动荡和急剧变化环境下研究企业组织效率与环境关系,重点研究企业如何适应充满危机和动荡不断变化的环境,代表理论是迈克尔波特的产业集群竞争理论、拉普哈拉得的核心竞争力理论和钱皮的流程再造理论等。更加突出的特色是三者的融合特别紧密,比如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方法应用到货币金融、多因素引入分析丰富货币需求理论和货币供给理论、储蓄和投资理论走向成熟、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理论成为最主要的研究内容。

2.2 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思想融合的路径选择模式

2.3 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理论思想融合的特征

(1)在研究对象方面相融合的特征。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源配置效率的问题,而管理学则研究人的工作和组织运作的效率问题,金融学研究的是资金的运作效率和效益最大化问题,所以,从这个方面,经济学研究的范围包括了管理学和金融学,是从经济学分离出来的,管理学和金融学是经济学的两个子集,而且从时间上经济学理论体系也更早出现。

(2)从融合的模式来看,经济学和金融学至始至终都是相互融合的,但其融合的路径不同,金融学是在经济学的胚胎中孕育产生的,也就是经济学中一个领域的分离,经济学在工业革命的实践中,形成了微观经济学,侧重对商品、价格等生产要素的分析,而金融学侧重对货币需求和供应等要素的分析,形成宏观金融学的理论,但是二战后,经济学侧重市场运行的效率和公平方面的分析,形成宏观经济学理论,而金融学侧重企业内部的资金融通、金融市场等研究,形成微观金融学理论,也正是经济学和金融学融合的路径不同,更加丰富了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及研究的范围;管理学理论的形成比较独立,直到19世纪初期开始,与经济学、金融学的融合更加密切,经历了古典管理理论至现代管理理论的转变,在研究的领域中,侧重外部市场的变化和反应,侧重效率分析,也与宏观经济学、微观金融学研究的目的是相同的,也为其相互融合提供了基础,特别是在信息工具应用广泛的情况下,经济学、金融学和管理学融合更加紧密。

(3)从融合的内容来看,融合的领域交叉性强,研究的范围从企业单位到整个国家以及国际领域,同时研究的方法也不同,经济学和金融学侧重均衡分析,而管理学侧重实验分析。经济学、金融学和管理学融合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经济学、金融学和管理学各学科理论融合紧密,形成了理论体系;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融合了其他社会科学的理论知识和分析工具,特别是数量分析和统计分析等数学理论的引入,使其更加科学化。

3 中国高等教育商学院管理专业改革的方案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剧增和综合素质的降低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造成这局面归根结底还是高校的培养模式问题。笔者根据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工作情况的反馈,结合现代企业对经理人的要求,指出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体系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培养模式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忽视市场发展和需要,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等。笔者根据国家学科分类将企业管理学科群现有分支学科以及待建分支学科相对地划分为六组:企业管理学的基础学科,企业形态管理学科、企业基类管理学科、企业运行环节管理学科、企业细部管理学科、边缘分支学科。

以上管理学专业课程的分类,有利于理顺管理学课程体系的整个脉络,更好地进行科学的课程设置和安排,同时结合以下四种本科教育改革模式:第一种模式是两段式模式:“基础教育+专业教育”的两段式模式,一、二年级属基础课程学习阶段,学习本科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三、四年级属专业训练阶段,接受较明确的专业训练。第二种模式是三段式模式:“普通教育+专业教育+临床教育”的教育模式,该模式在传统的单一专业教育之上叠加普通教育,最后再适当加强临床实践方面的教育。第三种模式是主辅修模式:学生以一个专业作为主修专业,以另一个专业为辅修专业,毕业时取得主修专业的学士学位和辅修专业的结业证书或第二学士学位。第四种模式是本硕连读模式:选拔学业优秀的学生直接攻读硕士学位,采用6-7年学制,使专业教育的重心上移,学生毕业时可获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

4 商学院管理学专业培养模式的建议

基于管理学专业课程的分类和本科教育改革的模式,笔者提出几点管理类人才培养的建议:

第一点是关于课程改革的建议。在管理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应力求让学生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提高管理的各项能力素质,本文从经济学和金融学的视角研究管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问题,所以在设置课程时增加经济学和金融学课程体系的学习,特别是宏观微观经济学,信息经济学,以及和经济学、金融学交叉的学科,比如管理经济学、公司金融学、管理金融学等学科的学习。同时,还要加强高等数学、运筹学等学科的学习,特别是突变理论、耗散结构理论等理论的出现,为现代管理实践中的难题提供了科学依据。除此之外,还要加强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的学习,比如管理伦理学、管理心理学等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习,这有利于提高管理者的实践能力。同时,结合市场需求来进行课程设置和改革。

第二点是关于教育模式的建议。本科生的培养模式可以结合上述几种模式的综合选择,特别强调的是本科的第一、第二学年要完成管理学的基础学科和公共学科的学习,也可以加强跨学科的选课,文科和理科选课的综合,有利于扩充学科的视野和知识体系,第三学年加强专业课的学习和交叉的边缘学科的学习,同时要加强现代管理理论思想的学习,第四学年主要是管理学理论的实践阶段和管理学理论知识体系的架构阶段,形成自己独特的管理学知识结构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宝荣.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法改革的实践与反思[J].改革与战略,2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13745-92)[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3:58-60.

[3]王续琨.交叉学科结构论[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社,2003:209-210.

[4]陈清泰.加强企业管理研究与学科建设[J].经济与管理究,2002,(2):5-7.

[5]郭志文,熊会兵.基于职业生涯导向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总结报告[R],2004.

[6]顾宝炎,彭志刚.管理学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初探[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8,(2).

[7]王广谦.20世纪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研究:进展和述评[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4).

第6篇:对行为金融学的认识范文

一、行为金融学的内涵概述

行为金融学是金融学、心理学、行为学、人类学相结合的综合学科O有巨大的生命力。行为金融理论对于原有理性框架中的现代金融理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从人的角度来解释市场行为,充分考虑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因素的作用,为人们理解金融市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行为金融理论是第一个能够有效地解释市场异常行为的理论。行为金融理论以心理学对人类的研究成果为依据,以人们的实际决策心理为出发点讨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它注重投资者决策心理的多样性,突破了现代金融理论只注重最优决策模型,简单地认为理性投资决策模型就是决定市场价格变化的实际投资决策模型的假设,使人们对金融市场投资者行为的研究由 “应该怎么做决策”转变到“实际是怎样做决策”,研究更接近实际。因而,尽管现代金融理论依然是对市场价格的最好描述,但行为金融的研究无疑也是很有实际意义的。

行为金融学是在质疑经典金融理论关于投资者理性预期、风险回避、效用最大化的前提预设基础上产生的。之所以称后者为“经典”是因为这一理论是在理性人假设和有效市场假说的严格限定下, 运用数理逻辑与技术, 演绎出一套投资者总是寻求 " 理性的线性、无偏和最优解 " 的相当完美的, 被经济学家奉若神明的金融市场运行机理和金融资产的定价模型, 成为现代金融学的理论基础。Arrow- Debreu 的一般经济均衡理论, Markowitz 的投资组合理论, Sharpe- Lintner- Mossin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Fama 的有效市场理论, Ross 的套利定价理论, Black- Scholes- Merton 的期权定价理论和 Modigliani- Miller 的金融资产结构定理构成这一理论的核心内容。经典金融理论认为: 投资者理性无偏、期望同质、风险厌恶、偏好稳定、追求效用最大化。并且市场信息充分反映资产价格, 投资者无限套利, 均值回归, 市场有效, 收益均衡。然而, 大量的实证研究和观察结果表明金融市场存在价格偏离与收益异常现象, 这些现象无法用理性人假说和现有的定价模型来解释,被称为金融市场 “异象”( anomalies) 。如 “股利之谜”,“股价溢价之谜”,“处置效应”等。大量“异象”无法解释的困窘, 表明了经典金融理论的局限性。在对学科进行审视和反思的过程中,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 “行为金融学”( Behavioral Finance)成为了学术界的关注点, 并开始动摇了经典金融理论的权威地位。

而行为金融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学派, 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其代表人物主要是芝加哥大学的塞勒( Thaler) 和耶鲁大学的希勒( Shiler) 。Thaler主要研究了股票回报率的时间序列、投资者的心理账户等问题。Shiler 主要研究了股票价格的异常波动、股市中的“羊群效应”、投机价格与流行心态的关系。由于他们的研究成果能够解释金融市场异常现象, 符合现实, 逐步被学术界认同而成为一个新兴学派。

二、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

行为金融学的三大理论基础――― 期望理论、行为组合理论和行为资产定价模型很好的解释了原有理论基础―――有效市场理论所面临的质疑,在金融理论发展中迈出了重大一步。

(一)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是行为金融理论的重要基础。kahneman和 Tversky通过实验对比发现,大多数投资者并非是标准金融投资者而是行为投资者,他们的行为不总是理性的,也并不总是风险规避的。期望理论认为投资者对收益的效用函数是凹函数,而对损失的效用函数是凸函数,表现为投资者在投资账面值损失时更加厌恶风险,而在投资账面值盈利时,随着收益的增加,其满足程度速度减缓。期望理论成为行为金融研究中的代表学说,利用期望理论解释了不少金融市场中的异常现象:如阿莱悖论、股价溢价之谜以及期权微笑等。

(二)行为组合理论(Behavioral Portfolio Theory,BPT)

BPT是由She-frin和Statman在借鉴现资组合理论(Modern Portfolio Theory,MPT)有益的部分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MPT中认为投资者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整个组合中,最优的组合配置处于均方差有效边界上。但是BPT则认为,现实并非如此,投资者实际构建的资产组合是基于对不同资产风险程度的认识,和投资目的所形成的一种金字塔式的行为资产组合,位于金字塔各层的资产都与特定的目和风险态度相联系,投资者通过综合考虑期望财富、投资安全性、达到期望值的概率等几个因素来选择符合自己愿望的最优资产组合。在BPT中使用了心理账户的概念,分别在两种状态下考察了BPT模型:单一账户行为组合理论(BPT-SA)和多重账户行为组合理论(BPT-MA)。其不同是在前者中投资者同均值方差投资者一样,通过考虑协方差将所有证券组合放在一个心理账户中,而在后者中则将证券组合放入不同的心理账户,并忽视各账户之间的相关性。通过研究发现,BPT的有效边界和MPT的均方差有效边界是不同的,相应地BPT中的最优组合也不同于MPT中的最优组合。应用该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一些异常现象,如本土偏好、红利之谜等。BPT在传统金融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了行为因素,并将二者结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其结果表明在考虑行为后的金融理论更加能说明现实中的一些现象。

(三)行为资产定价模型(Behavioral Asset Pricing Model,BAPM)

该模型是由Shefrin和Statman构筑的用于修正CAPM的假设,使其更加接近现实。BAPM将投资者分为信息交易者和噪声交易者两种类型,并认为他们在市场上相互作用共同决定资产价格。信息交易者即是CAPM下的理性投资者,他们从不犯认知偏差,只是关心资产组合的期望和方差;噪声交易者则不是按照CAPM行事,他们时常犯认知偏差,并非严格按照均方差偏好选择资产组合。当前者在市场上起主导作用时,市场表现为有效率的;当后者在市场中成为代表易者时,市场是无效的。该模型还对噪声交易者存在的条件下,市场组合的分布、风险溢价、期限结构、期权定价等问题作了全面研究。在BAPM中由于同时考虑了价值表现特征和效用主义特征,因而它既从无法战胜市场的意义上接受了市场的有效性,又从理性的角度出发拒绝市场的有效性,这对未来金融研究有着深刻的启发意义。

三、行为金融学理论的发展前景

第7篇:对行为金融学的认识范文

[摘要]:本文说明了国内高校金融学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在介绍和分析国外高校金融学教育特点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国内高校金融学教育理念,学科建设,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思考和建议。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因此金融学是一门具有特殊地位的学科,具有极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随着我国加入WTO后金融业全面开放,中国金融业不但面临着外资金融企业在国内的强大竞争压力,还必须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显然,当前形势下国家必须加大培养适应未来需要的金融人才的力度。未来的金融业从业人员不仅要懂现代金融实务,熟悉国际金融市场惯例,而且要懂得金融投资管理和金融企业管理,能够进行金融创新产品设计,通晓英语、计算机、法律、电子商务等相关知识。金融网络化与工程化的发展,给新世纪的人才培养带来了挑战。我国的金融教育是一种建立在传统金融产业,特别是传统银行业基础上的金融教育,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将原目录中的“货币银行学”专业和“国际金融”专业合并为“金融学(含:保险学)”专业,既反映了这样的认识,也是当前国内金融学教育改革的最大障碍。而现代金融学教育的开展还面临着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师资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高校培养的大多数金融人才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和国际竞争的需要,最终必将影响我国金融业的业务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因此,我们的高校迫切需要学习国外先进的金融学教育模式,在和国际接轨的同时改革金融学教学方法,根据自身情况探索和创造出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学教育体系。

一、国外金融学教育的特点

尽管西方各国不同高校的金融学本科教程在培养目标上各有侧重,但它们之间亦有共同点,例如都十分强调培养学生宽广而扎实的理论基础(既包括通识教育的知识,也包括专业理论基础),同时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特别是面向实际工作的能力,强调本人学识和能力的增加与对经济和社会做贡献两者的结合。西方高校的金融学教育特别强调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的需要相结合,不少西方国家的高校就直接以“所培养的学生满足社会上各种组织不同层次的需要”或“能够在争取良好的职位时有足够的竞争力”作为培养的目标提出来,这其实真正体现了高等本科教育的实质目的。而反观我国高校的金融学教育,正是由于这个目标不够明确,才会过多的给学生灌输一些与社会的实际需要相脱节的无用的知识,而学生走上社会工作岗位以后也不能很好发挥作用,实现自我价值。

多数西方国家的大学都认同本科阶段的教学应该是一种专业基础教育,因此,它们的教学计划都十分注重通识教育,即培养学生广泛的文化意识,这当然也会反映在金融学这样与社会经济密切相关的学科中。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会要求金融系学生在头连年里学够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类的基础课程,甚至还需要学习文学、写作、数学、生物和物理。然后才是是公共核心课程部分和金融学专业课程的学习,主要由经济学类、金融类、会计类、管理类及市场营销类等课程组成,其金融学专业课程包括金融会计、公司金融、投资学、衍生证券和金融中介机构等。这样的教育模式强调基础和能力的培养,辅以良好的教学,就能把学生培养成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与国内金融学教育的一个很大不同在于,国外大学的金融学专业都是以微观金融,即金融市场、投资和公司财务为主,而不是以宏观金融,即货币银行和国际金融为主的。

国外高等学校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大体上都有以下几个特点:(1)在进入专业课学习之前,一般均有十分严密的前导课程安排,以保证学生在修学高级课程之前已经掌握充分的理论基础和前导知识。比如,在学习金融经济学课程前,一般都要求学生修完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学习公司理财课程之前,学生一般都要将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等课程修学完毕;学习金融工程之前,必须学完投资学等,这既能保证每门课的授课质量和教学要求的严格贯彻,又能指导学生在种类繁多的课程中进行选择。(2)专业课程设置十分丰富多采。国外高校在金融学课程的设置上一般分为两个层次:专业必修课一般只有3到4门。尽管课程的命名有所差异,但基本上都是集中在货币经济学,金融市场,公司金融,投资学和期货期权这几个方面。而专业选修课可以根据客观实际的需要和本校在金融学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特长设置。这些课程有的紧密联系实际,有的紧紧扣住金融学前沿理论的进展,有的课程国际化色彩浓厚,都可以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为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及专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非常有益。(3)国外高校金融学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的内容,一般都会涉及该课程应该涵盖的金融学理论和知识点,这一点对于保证金融学本科生完整的知识结构至关重要。但是与每一门专业课程所具备的广度相比,其所涉及的有关理论的深度则是参差不齐的,有的课程紧紧围绕现代金融学前沿理论,例如资产定价理论。而一般的课程,由于其出发点主要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因此这些课程往往重介绍轻分析、重实践少理论,例如固定收益证券,房地产金融等。(4)在国外高校所有的金融学专业课程中,都十分强调实践环节。最为简单的就是强调通过课程作业,包括作文、小课题、案例分析等,强化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还会安排金融和统计软件的学习和练习,案例研究,学生讲述,乃至社会调查等。比之课堂讲授,这些方式的优点都是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培养能力。与国外高校相比,我国高校的差距是明显的,课程体系不合理,教材陈旧,教学手段僵化,都是急需改进的地方,而其中的关键,就是对金融学这个学科的内容和办学目标的认识问题。

二、国内金融学教育改革的思考

我国加入WTO意味着我国的各类金融机构将在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下,直接与国外金融机构进行市场化、国际化的竞争,同时,我国的宏观金融监管也必须走向国际化,融入国际金融协调、监管过程中。这就需要高等教育部门顺应时代的呼唤,培养出既熟悉本国金融运行的特点和规律,又通晓国际金融规则和惯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国际竞争、国际合作需要的金融人才。高校金融教育的改革可以说势在必行,根据以上分析,这里提出以下几点改进建议:

首先,金融学高等教育的改革必须在对照国外教学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培养目标上实现突破,才能保证金融学教学改革的成功。具体而言,就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实现以传授知识为主到以能力培养为主的转变,在培养目标上要实现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标到以培养综合素质以及能够适应社会各种需要的金融学通才为目标的转变。

其次,全面与国际接轨,以现代金融学为核心规划金融学教育体系。彻底转变我国金融学科以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为主的教学思路,突出微观金融学为主的办学方向,强化微观金融类课程建设。根据金融学与社会实践密切结合的特点,在注重金融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使学生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建立起全面的金融知识结构体系的同时,建立起通识教育的培养模式,让学生不仅仅是学到多方面的知识,而且能培养出优秀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未来个人发展和工作打下厚实的基础。

第三,注重金融学课程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面对金融全球化、网络化、技术化的趋势,金融学本科教学必须做到与法学、数学、外语、计算机等多门学科的交叉融合。这既是金融学科发展所需,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知识再生能力。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调节市场运行和交易行为的最重要的制度基础就是法律。因此,在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背景下,学法、懂法、用法、守法,对培养金融人才尤为重要。金融活动通常以数理模型为基础,缺乏较高深的数理知识,不仅很难登其堂奥,更不用说去设计和开发新型金融工具。金融的高科技化又使得传统方式进行的融资和支付业务,为电子化、信息化、系统化、工程化的现代金融所取代,使金融学科成为了融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为一体的新型边缘科学。外语和计算机更是跟随金融学科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工具性技能。知识再生能力指的是一种学习能力。我们不可能在本科教育阶段解决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全部知识和技能,重要的是在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注重金融学课程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使学生文理交叉,理工结合,知识结构合理化,有利于提高他们走向社会后的再学习能力,增强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第四,革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考虑到金融学科更具有实证和实用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满足于一般的理论解释,而应更注重对现实问题的认识和判断。对于像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保险学等宏观类课程,可在着重讲授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的基础上,通过组织课题讨论、撰写小论文和学术报告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对于像公司融资、金融机构经营与管理、投资理论等微观类课程,应突出其应用性、操作性和前沿性等特点,可通过案例教学、聘请业务人员授课、模拟实验等手段,增强学生对业务知识的感性认识、理解应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最后,高质量的金融学教育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作为保证。由于现代金融学的引进是很晚的事情,国内高校金融专业的师资队伍不是很完整,水平更有待提高。从事金融学教学的教师,需要对各种金融经济理论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同时对社会对各类金融人才的需求状况也有着深刻的理解。正是通过教师与社会及学生之间的直接交流,各种符合实际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才能得以酝酿并付诸实施。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需要从海外引进人才,更应该立足于师资的培训,以及通过加大高水平的研究的支持力度促进师资队伍的整体进步。

参考文献

[1]张亦春蒋峰,中外金融学高等教育的比较及启示,高等教育研究,2000/5,pp69-73.

[2]王聪,提高金融学科教学水平的思考,暨南学报,2001年6月,pp91-95.

第8篇:对行为金融学的认识范文

如前所述,过度功利性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是有害而无益的,尤其是对于金融专业来讲,由于金融学实践性强,而且随着金融自由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普通人接触金融业的门槛越来越低,越来越容易。因此,功利性动机对金融学专业学生的危害非常明显,主要表现在:(1)过强的功利性学习动机导致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在金融学教育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对金融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要求,不仅要掌握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也必须掌握通识性的基础知识。这主要是建立在本科教育是该专业的基础教育这一认识上的。因此,按照现代教育理论,很难在短短四年的本科教育中就培养一个金融领域的专家。所以西方一流大学的金融学专业学生必须在前两年学习诸如微积分、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科学核心课程以及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类课程。在后两年学生才进入专业学习。目前我们的学生在面临基础课程的学习时,往往表现出了急躁的心理,认为这些课程和金融学没有关系,表现出了较强的消极情绪。(2)过强的功利性学习动机导致轻率的参与金融市场。实事求是地讲,参与金融市场也是学习的一种途径,但是有些学生参与金融市场的目的性很强,就是试图获利。这对学生的学业成长是非常有害的。因为从本质上讲现在的金融投资活动是一种专业技术活动,需要严密的组织和专业化的团队合作,靠个人和运气是很难获得长期、稳定收益的。过早的参与金融市场只会培养市场投机者,无法造就高素质的专业金融人才。(3)过强的功利性学习动机导致心理障碍。正是由于在功利性学习动机的驱使下,部分学生过早的参与到了金融市场中,而专业知识又不够,导致投资失败,这时学生往往会产生极端思想,一方面,认为金融学知识没有用,导致消极行为;另一方面,有些学生心理压力的承受能力较弱,导致心理疾病,这在实践教学中已有个别案例。

2金融学专业功利性学习动机的成因分析

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生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有关,因此,金融学专业学生功利性学习动机的成因可以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外部因素包括:社会的功利化风气;对金融专业功利化的宣传、学生家长的态度等;内部因素包括: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学生的性格等。首先,本文对外部因素做具体分析:(1)社会功利性风气的影响。社会风气是指整体或局部社会在一个阶段内所呈现的习尚、风貌。为一定社会中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行为模式、道德观念以及时尚等要素的总和。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精神文明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导致社会上拜金主义、浮躁情绪比较严重。研究表明社会风气和大学生的学风之间存在较强的联系,因此,功利化的社会风气,必然会对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不良影响。(2)对金融专业功利化的宣传。总体上来讲,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的功利性目的还是比较明显的,在进行招生宣传时,往往重视该专业未来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从事该行业所能提供的社会地位,以及未来能够提供的经济利益的回报。这些功利化的宣传和社会风气相互加强,导致金融学专业学生就学的功利性动机更加突出。(3)学生家长的态度不端正。目前,学生家长的受教育水平和价值观也参差不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很多金融学专业学生的家长,本身对金融学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有的家长简单的认为金融学专业主要教授赚钱的技巧,而有的家长让孩子学习金融学的目的是以后去银行工作等等。这些错误的态度和观念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学习的功利性目的。其次,本文对内部因素做具体分析:(1)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影响。青年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还不成熟,尤其是高中时期的课程安排以高考为唯一目的,人文素质教育缺乏,导致在进入大学后,学生的学习、交友等一切行为都以实用主义为目的。这种实用主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直接导致了功利主义的学习动机。(2)学生性格的影响。还有一些学生,本身性格比较外向,喜欢冒险,因此,在刚进入大学学习的时候,就急于参与金融市场。往往会主次不分,把过多的精力放到了金融市场上,导致学习障碍和学习成绩的下滑。

3金融学专业改善学生学习动机的对策

根据前文对金融学专业功利性学习动机成因的分析,针对功利性学习动机造成的危害,本文分别从“堵”和“疏”两个方面对改善金融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出对策和建议。首先,“堵”的方面主要采取加强学习风气建设和加强金融学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两个方面:(1)加强学习风气建设。鉴于目前社会风气对学生学风的不良影响,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学风的教育,改变学生片面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得学生应该明白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仅仅掌握一门技术和生存技巧,要通过全面的知识基础来发展自我和陶冶情操,进而为成为一个高素质金融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2)加强金融学专业学科知识的教育。目前,金融学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综合学科,就其本科教育来说,其课程可以分为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以及工具类课程,这些课程又可以分为投资方向、银行方向和保险方向。如此复杂的课程体系,使得学生不容易理解,有的学生认为金融仅仅是投资获利,导致自满情绪和急躁情绪,认为学校设置的课程对其以后没有帮助,从而出现急功近利的行为,因此,学校必须将金融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以及培养方案的课程设计明确的告诉学生,从而避免学生出现急躁情绪。其次,“疏”的方面主要通过课程体系建设和加强实践环节来实现。(1)在课程体系建设中适当将专业课提前。目前,我国大多数专业的课程设计,本着宽口径、厚基础的做法,在大一和大二主要进行基础课和公共课程的教学活动。虽然这样有利于培养基础扎实的专业技术人才,但是具体到金融学专业,则没有考虑到金融学专业实践性强、参与门槛低的特点,不利于缓解由于功利性学习动机而导致的急躁心理。因此,可以适当将部分专业课程以先导课或介绍性课程的方式提前到大一或大二,这样可以对金融学专业学生功利性学习动机起到疏导的效果。(2)通过加强实践环节来疏导功利性学习动机。目前,我国大多数专业的实习环节往往到大三和大四才开始,这对于那些实习门槛高,技术性要求强的专业是合适的。相对来讲,如果金融学专业从三、四年级才开始实习环节,就有点晚了。另外,近些年金融实验室的建设,也给实践教学环节增加了新的教学内容。金融实验室具有高度真实性的特点,因为其所使用的数据和所有规则都和真实的金融市场是完全一致的。所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可以缓解金融专业学生功利性学习动机的负面影响。

4结论

第9篇:对行为金融学的认识范文

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价值认识

祝敏毅、白钦先著,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鲁迅在《过客》里描写的过客总是在走向未知,他问老翁,“你可知道前面是怎么一个所在么?”老翁说,“前面是坟”。“可是走完了坟地之后呢?”老翁道,“那我可不知道。我没有走过”。但小女孩说,“不,不,不是的。那里有许多许多野百合,野蔷薇,我常常去玩,去看他们的”。在现实的社会与经济活动中,人们常常说各种事物之间的认识方式是相互渗透的、相互结合的,是互为条件的、辩证统一的,这些说法的正确性完全可以使人无可置辩。但正因为无可置辩,也就没有了什么实质性的内容,于是这些辩证的术语就常常成了人们逃避矛盾的遁词,而在这些遁词下面所掩盖的可能正是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悖论。

由白钦先和祝敏毅撰写的《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价值认识》试图将金融学中金融衍生产品风险在金融市场中的主客体关系纳入哲学价值认识的层面来讨论,在金融学与哲学的交叉和边缘地带,搭起上下沟通的桥梁。把价值和价值认识理论纳入实践的范畴,赋予金融衍生产品的价值研究以一定的内涵,彰显哲学的价值理论研究的真正价值意义。这不仅对经济学、金融学,而且对哲学发展来说,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而以往的哲学,一般认识论、科学方法论以及专门科学方法论和具体科学方法论是在不同层次上分别地(在一定程度上是各自孤立地)加以研究的。这样,一方面,哲学的认识论就显得耸入云端,不着实地;另一方面分门别类的具体科学研究(如经济学与哲学)又缺乏相互联系和统一概括。显然,作者针对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价值认识研究,是为哲学认识论通向金融及金融工程学领域这门具体科学架设了一座桥梁,集哲学与金融经济学思维于一体,为金融理论书籍闯出了新路子。

本书从一个新的角度,对如何进行金融创新及如何应用金融创新提出了大胆独到的见解,为人类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提出了警告。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在美国由“次级贷款”而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得整个世界都为之困扰,而由于美国次级按揭贷款危机引发的诸多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及雷曼清盘等一连串事件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让整个世界无论是金融强国还是金融产品匮乏的发展中国家都见识了虚拟经济的力量。虽然对这场危机原因的研究已经大体告一段落,但是,围绕这场实际灾难的反思才刚刚开始。金融衍生产品作为一种金融创新,作为一种新的技术产品,它的出现、使用及其发展对于解放人们的思想和理念,可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如果在思维与认识上把科学理想化、绝对化,把金融衍生产品视为金融市场上一种绝对的真理,那么将会不可避免地再次导致世界金融危机的悲剧。而需要我们警示的是,这种偏激的价值认识已经成为经济学、金融学和金融市场的主流意识,具体表现在:第一,金融创新的工具理性导致了人性的扭曲、人格的畸变及整个社会的病态发展。第二,金融衍生产品已经成为经济学、金融学和国际金融市场中一个绝对的现代信仰,是对科学的亵渎。第三,金融衍生产品所内含的科学价值理性,在经济学、金融学和国际金融市场中并未得到任何的体现。第四,专业研究领域的细分使科学的求真价值本质弱化。第五,科学理性已经被追求功利意向的技术行为所遮蔽。第六,世界工业化和全球金融化的趋势,使科学的趋利倾向日益显现。诚然,金融衍生产品是人们为实现趋利性目的而设计的程序,但无论是工具理性还是价值理性,归根结底都是围绕人来展开的,人是金融市场的主体,是金融市场系统运行的核心。如果过于单纯地强调金融衍生产品的工具理性,而忽视其价值理性,那么,金融行为学最终也会把自己逼到尴尬境地招致扼杀的同时,毁灭世界经济。在1000万户美国人尽情地享受着“人人有房住”的美梦时,他们也得饱尝由于次贷危机带来的恶果;当一些经典经济学家沉浸在由于不断创新产生了日益众多的金融衍生产品,从而推动了美国金融市场繁荣的喜悦时,他们也得接受人们对其所导致的金融崩溃与灾难这个后果的无情指责和鞭挞。

《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价值认识》依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以金融衍生产品在金融市场的创新实践,以美国次贷危机作为市场活动分析的主线,通过对金融衍生产品在市场活动中的五种风险形态,以技术工具的多面性、多视野、多角度特征的负作用和负效应作为切入点,对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不确定性进行了分析。对在金融市场中,金融衍生产品其本身的科学求真价值理性的终极价值理念已被功利化的工具价值所遮蔽、僭越而日趋弱化现象进行了揭示。从本体论的角度分析了人与世界的关系,通过考察人与世界这两大物质系统之间的关系,比较详尽地分析了人应该如何认识由人创造的技术工具――金融衍生产品的同时也创造了负作用和负效应,金融衍生产品在化解转移风险的同时也积聚提升了风险,在推动金融市场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生成金融危机,给人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灾难性后果。从认识论的角度探讨了对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价值认识,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是我们认识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价值理性的两个本质属性。从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寻求科学与技术、经济与金融、社会与人类相互协调发展的规律,追求技术工具――金融衍生产品正负价值之间的统一,追求其工具价值和价值理性在实践中相互引导、相互促进和彼此趋近于对方的特征,以及建立公正、合理、规范的金融市场新秩序,是作者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