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商业银行 影响研究
为考察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本文进行了专题调查,结合政策实施前后各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定价策略、存款竞争情况、存贷利差和经营利润的变化情况,实际论证了此次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政策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稳定发展、同业竞争等方面的影响。
一、商业银行存款定价能力亟待提升
2012年6月8日,存款利率上浮政策出台后,各金融机构陆续研究制定了各自的存款定价策略,目前各机构定价策略基本稳定。从第二次调息后的情况看,银行业存款定价大概可分为三类。5家大型银行和邮储银行1年以下(含1年)定期存款利率不同程度上浮,3个月、6个月和1年期利率分别为基准利率的1.096倍、1.089倍和1.083倍。活期和1年期以上定期均为基准利率;除渤海银行外,其余股份制商业银行将活期和1年以下(含1年)定期利率上调至基准利率的1.1倍,均高于5家大型银行,1年以上定期为基准利率;山西省6家城市商业银行和山西省农村信用社各期限档次存款利率均一浮到顶,全部执行了基准利率的1.1倍;政策性银行中,国家开发银行7月份开始向大型银行看齐,农业发展银行全部执行了基准利率。可以看出,同类金融机构存款定价策略基本一致,仅考虑了存款期限和同业水平,定价方式过于简单,说明商业银行尚缺乏更为成熟的存款利率定价方法,未能充分考虑自身的资产负债管理、客户贡献度、存款金额、产品类别等因素进行综合定价,有盲从现象,不利于对整体资产负债的管理和风险把控。
二、要防范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过度竞争或恶意竞争
2012年9月,山西省金融机构统计报表显示,利率较高的中小金融机构存款增速快于大型商业银行和多数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本外币存款余额较上月分别增加74.58亿元和91.06亿元,环比增速分别为6.02%和2.57%,均快于平均增速(0.55%),增速较5月份提高了2.9和0.78个百分点;国家开发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本外币存款环比增速分别为0.55%和-10.34%,较5月份下降了22.28和13.28个百分点;六家大型商业银行中,除交通银行因设立新分支机构存款增加较快外,存款增速均低于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股份制商业银行中,除华夏银行和浦发银行外,其余各行存款增速均较5月份有所回落。存款利率上浮政策之所以有明显影响,是因为各商业银行存款产品同质化严重,金融服务水平差别也不大,客户对存款利率较为敏感。部分银行定价机制僵化也导致一定程度的客户流失,据工商银行反映,由于缺少定价权限,致使该行阳泉分行和临汾分行对公存款流失数亿元。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金融机构存贷款定价自不断增强,在同业间缺乏协调的情况下,完全竞争的定价可能会使银行业出现不计成本的恶性竞争现象,从而导致银行业利差急剧收窄,严重时甚至可引发局部或全局性金融危机。
三、商业银行存贷利差缩小,利润空间压缩
2012年6月8日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后,金融机构出现了存贷利差缩小、利润空间压缩的情况。由于各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普遍上浮,部分中小金融机构上浮到基准利率的1.1倍,使得实际存款利率不降反升。在贷款利率下调和贷款利率下浮空间扩大的政策背景下,贷款利率上调的阻力很大,存贷利差收窄。中国人民银行的《存贷款利率监测月报》显示,2012年9月,全国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7.48%,比5月份下降了0.8个百分点,根据银行业存款利率定价策略,2012年7月6日利率调整后,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25%~3.3%,则存贷利差为4.18%~4.23%,较5月份利差缩小了55~60个基点。分机构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社一年期存贷利差分别缩小了65、51、48和30个基点。由于银行业利润的主要来源是利息净收入,收入占比高达66.2%,存贷利差普遍收窄将使银行业利润空间降低。以山西省为例,2012年9月全省1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当月利润较5月份出现下滑的有8家,占比42%,包括1家政策性银行、3家国有控股商业银行、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邮储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此次存款利率上浮政策对商业银行更多的是信号作用,循序渐进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的适应性,避免大的震动,也促使商业银行完善产品定价,增强资产负债和利率风险管理能力。
四、倒逼银行业加快金融创新和业务转型
长期的利率管制下,银行业能够获得稳定的利差和利润来源。在高利差保护下,银行可以轻易获得巨额利息收入,因此相对于其他业务,商业银行更热衷于发展存贷款业务,中间业务发展缓慢,金融创新动力不足。这一点从银行对利息收入的依赖程度就可以看出,2012年二季度商业银行合计实现净利息收入6250亿元,而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1631亿元,净利息收入与非利息收入的比例接近4∶1,我国银行营业收入中70%-80%来自利息收入,而从国际上看,银行的利息收入一般只占全部收入的50%,非利息收入占另外50%。在息差收窄的大趋势下,一些银行将面对的不仅仅是竞争危机而是生存危机,这将有助于推动商业银行加快金融创新和业务转型,迫使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强自主定价能力,尽快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并逐步转变原来主要依靠做大存贷款规模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加大金融创新,提升金融服务。这无疑将成为我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尝试和切入点。
参考文献
[1]曹远征,廖淑萍.提速利率市场化改革[J].财经,2011(27).
[2]连平.协同推进利率市场化[J].中国金融,2012(15).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最后一跳”面临四大任务
从制度安排看,现在除了人民币存款受上限管制以外,其他各类利率基本是完全市场化的。但从实际操作看,我国经济结构中非市场化成分较多,银行业呈垄断竞争状态,存贷款利率缺乏主动灵活的调节机制,货币市场利率与存贷款利率不能够有效传导实现联动,利率传导主体对利率变动的反应不灵敏。总体来看,我国利率市场化现状与完全实现利率市场化的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实现人民币存款利率完全放开并非未来改革的唯一任务。除此之外,还有四大任务有待完成。具体有:市场化利率与管制利率顺利“并轨”和各金融子市场利率平稳“对接”、提高金融机构风险定价能力、构建完善的基准利率体系以及健全利率调控机制。
1.实现市场化利率与管制利率平稳“并轨”
人民币存贷款利率由于被管制而压低,甚至出现长时间的“负利率”。同时,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已实现利率市场化,市场化定价的银行理财产品等存款替代性金融产品及影子银行等市场化融资渠道发展壮大。由此形成管制“低利率”与市场化“高利率”的利率“双轨制”。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多在5%左右,信托融资与民间借贷的融资成本超过10%,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浮1.1倍后为3.3%,今年6月份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91%。总体来看,被管制的存款利率及放开管制前的贷款利率比市场化的影子银行利率低50%以上。
在我国价格市场化改革中,1988年的“价格闯关”在短期内强行实现计划价格与市场价格并轨,结果导致经济失控,通胀飙升。双轨制利率的并轨显然不能通过短期“闯关”来实现,需要在保证社会资金成本总体平稳的前提下,通过较长时间的渐进式“增量改革”来逐步实现。具体而言:通过引入不受利率管制的创新金融产品对现有的存款和贷款形成替代和挤压,逐步由增量影响到基数,逐步实现从市场利率和管制利率的“双轨”向市场利率单轨的平稳过渡。
2.提高金融机构风险定价能力
对照利率市场化的要求和国际银行定价实践,目前商业银行的定价能力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差距:一是贷款定价能力较弱。大中型商业银行长期习惯于贷大贷长,贷款利率变化主要受货币政策调整影响,对风险进行定价的能力较弱。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及村镇银行等小型银行风险定价技术落后,管理手段简单,贷款定价执行标准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二是存款定价能力尚不能适应利率市场化的要求。商业银行的普通存款利率定价刚刚起步,精细化、科学化程度较低。作为已经利率市场化十多年的产品,协议存款利率定价也主要是参照5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加点方式确定。三是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机制建设存在缺陷。主要有:利率定价流程管理较弱,定价授权疏于细化,各银行尚未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管理人员的定价、议价能力实行差别授权;未建立各项业务的定价联动机制,传统产品和创新产品之间、资产负债产品之间的联动性较弱;利率定价仍较粗糙,定价协调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不完善,定价调整前瞻性和灵活性不足。
3.构建完善的基准利率体系
市场基准利率体系既为银行提供定价基准,引导建立银行内部定价和资金转移体系,也为中央银行提供利率间接调控的操作目标和监测指标。因此,市场基准利率的成熟是利率市场化改革完成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为代表的短期基准利率和以国债收益率曲线为代表的中长期基准利率体系。但Shibor目前主要集中在1年以内,缺乏中长期品种,运行中还存在3个月以上报价质量不高的问题,市场接受和认可程度也仍需培育和提高。国债产品中1年期以内的国债较少使国债收益率曲线期限的完整性受到影响。
4.加强利率调控机制建设
利率全面市场化的可行性主要是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在间接调控下有效传导的可行性,而后者的关键问题是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能否与央行间接调控方式相协调的问题。在利率“双轨”制下,目前人民银行实行二元化的利率调控模式,利率调控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是中央银行利率调控框架尚未完全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政策目标利率选择等一系列重要制度安排仍需进行长时间的探索。二是利率传导机制不畅通。公开市场操作、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对于金融市场利率具有较强的引导作用,但金融市场利率对存贷款利率的引导作用有限,两者“双轨”运行、相对分离。三是利率政策的制定考虑更多的是如何通过利率改变存款人、企业和银行的收入分配格局,调整不够灵活,决策过程长、程序复杂,造成居民储蓄、消费、投资对利率调整的敏感度低。
此外,央行还需要建立一套引导、影响利率总水平和利率结构的货币政策操作体系,以便在利率完全市场化的环境下,通过货币政策操作来传达央行的意图、通过利率总水平的变化来影响总需求、通过利率结构(包括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来引导社会资金的结构。
二、利率市场化改革“最后一跳”的推进思路
未来利率市场化改革要根据基础条件的成熟度、改革风险的预判以及外部环境带来的时间窗口,来综合判断进一步推进的时机。但任何改革的推进都不可能完全具备相关条件,为等待基础条件成熟而对改革不断拖延只会使改革带来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并累积,损失和浪费改革的机会。为此,需要坚定目标、合理安排改革路线、找准时机、创造条件、积极稳妥地有序向前推进。
1.审慎推进人民币存款利率市场化,用5年时间实现完全放开
存款利率市场化由于其牵涉面广,敏感性强,需采取审慎的态度。根据国际经验,存款利率放开需要宏观环境、市场主体、市场规则、市场基准、市场监管等的前提条件。如果前提条件尚不具备就开始大踏步推进改革,可能会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较大的冲击。因此,存款利率市场化需采取逐步推进的方式,充分考虑基础条件的成熟度与改革风险,用5年的时间渐次放开存款利率上浮区间,直至实现完全的市场化。具体可通过扩大存款利率上浮动区间及简化利率档次的“存量改革”和促进银行理财等存款替代性金融产品发展等“增量改革”相结合的方式来推进。
(1)“先长期后短期,先大额后小额”分阶段推进。存款利率的放开宜继续按照“先长期、后短期,先大额、后小额”的思路推进。可考虑分四步走:第一步,先对大额定期存款逐步放宽上浮区间;第二步,逐步下调大额定期存款起存标准,逐渐扩大由商业银行自主定价的定期存款的比重;第三步,适时取消所有定期存款利率管制,完全实现定期存款利率的市场化;第四步,取消活期存款利率管制,实现存款利率完全市场化。在各阶段推进时,需要留有足够的培育期与观察期,下一步的推进要在上一步改革持续了一定时期的成功实际运行后再进行。
(2)“先试点,再推进”。试点推进是我国改革的一贯方式。在试点选择上有选择试点银行和选择试点区域两种思路。目前来看,选择区域试点推进可能是优先选择。8月份,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并于9月底挂牌成立。由于多项金融改革政策将在自贸区内先行先试,存款利率市场化可能率先在上海自贸区内进行试点。
(3)引入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作为突破口。根据美国、日本等国的经验,存款利率市场化的突破口是引入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s)。我国自上世纪80、90年代即引入了CDs,但1997年因各种原因被叫停。可选择适时重启CDs,其步骤是选定一定资质的银行,在规定的最小额度、期限、利率浮动范围等基础上进行试点,并逐步放开试点范围和浮动空间,最终实现在科学界定面额和期限上,取消利率管制,实现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利率完全市场化。另一种可能方式是发行比CDs更低一些标准额度的基于Shibor的可转让大额存单,通过高信用等级机构的持续滚动发行。据媒体报道,目前五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已经将发行大额可转让同业定期存单(NCDs)的方案上报到央行,首批最早有望在9月面世。
2.构建完善的基准利率体系
基准利率体系建设承担了多项职能,既为银行提供定价基准,引导建立银行内部定价和资金转移体系,也为中央银行提供利率间接调控的操作目标和监测指标。我国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的构建需要:一是规范和完善Shibor形成机制,成熟和巩固其基准利率地位。二是完善国债收益率曲线,构建完整的无风险基准利率。财政部在发行国债时,应充分考虑金融市场发展的需要,保证关键期限国债的全覆盖和足量、均衡、滚动发行。金融市场主管部门需完善市场运行规则,明确规定哪些期限为收益率曲线的关键期限、关键期限收益率的指导性算法、标准化做市商的关键期限报价合约等,引导政策金融债、地方债和企业债券的利率定价与国债收益率挂钩,提高国债收益率在长期资金市场的影响力。三是构建各类型收益率曲线,丰富基准利率体系。鉴于我国银行间市场发行量、托管量和交易量均占有绝大比重的现实,应着力在银行间市场构建涵盖无风险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一般金融债以及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长、中、短各个期限品种基准利率的各类型收益率曲线。四是可考虑引入最优惠利率(Prim Rate)报价机制,形成市场化的贷款定价利率基准。最优惠利率报价机制以美国最具代表性。美联储要求各主要商业银行(资产规模排名前25名)定期报送其给予最高信用等级客户短期贷款的最优惠利率,并将这些数据汇总,最后将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利率值作为最优惠利率及时向外界公布。
3.确立中央银行政策目标利率,构建利率调控的基本框架
(1)以Shibor作为利率调控的政策目标利率。各国央行选取的政策目标利率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的再融资(包括再贷款、再贴现、再回购)利率,如欧洲中央银行的再贷款利率、英国中央银行再回购利率。这一类基准利率由中央银行直接确定。另一类为同业拆借利率,如美国的联邦基金利率、日本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加拿大隔夜拆借利率、澳大利亚隔夜现金目标利率、韩国中央银行隔夜目标利率。这一类利率是由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政策工具进行调控来达到目标水平。
国际上采用同业拆借利率作为政策目标利率的中央银行较多。同业拆借利率具有市场化程度高,对货币资金供求状况的反应敏感的特点,有利于货币市场的众多参与者能够迅速接受到市场信息并作出及时反应,进而影响债券市场利率和存贷款市场利率。因此,人民银行一直致力培育的Shibor可以选作未来利率调控的政策目标利率。
(2)建立政策目标利率向市场利率的传导机制。具体可分三步走:第一步,推动市场化金融产品定价与Shibor挂钩,Shibor先与短期市场产品定价挂钩,再与中长期市场产品定价挂钩。第二步,在Shibor逐步完善的基础上,将人民币存贷款利率与Shibor挂钩。该阶段的顺利推进需要一些前提条件,包括比较发达的金融市场、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的市场主体、健全的法律制度和市场监管制度等。可先简化人民币存款利率期限档次,对管制利率实现由长期到短期的逐步放松,再将Shibor与放开的存款利率挂钩。第三步,以Shibor为政策目标利率,将其作为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的信号源和参照系,实现货币政策由数量调控转向价格调控。
(3)逐步完善中央银行利率调控的基本框架。实现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由数量型调控向价格型调控的转变,需要建立和完善能够根据货币政策调控要求及市场利率变化情况进行动态调整的中央银行利率调控框架。中央银行利率调控的基本框架包括政策目标利率和运用公开市场操作等货币政策工具调控政策目标利率两部分。该利率调控框架可以分三步实现:一是宽区间调控,即通过采取公布较宽的政策目标利率波动区间的方式进行利率调控;二是窄区间调控,即通过逐步收窄政策目标利率的波动区间来进行利率调控;三是最终形成(类似于美联储)单一目标利率值调控,即由中央银行定期公布操作目标利率的加减点(或升降)幅度,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货币政策工具调控来实现操作目标利率加减点(或升降)目标值。
4.同步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为有效降低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本与风险,未来应进一步夯实各种体制基础和市场基础,完善与改革相关的配套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存款利率市场化对金融运行造成的冲击。具体有:
(1)改变政府对银行业的隐性担保,建立银行存款保险制度。我国长期实行政府隐性全额存款保险模式。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推进的要求下,这一模式显得越来越不合时宜:无成本的国家信用担保使银行业运行低效,不利于在银行业引入公平竞争机制和市场退出机制,也给政府带来巨大的隐性债务负担。为此,需要取消政府的隐性担保,同时建立具有显性担保作用的存款保险制度,以为银行业构建安全的防火墙,保证金融体系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稳定。
(2)改革银行业市场准入,建立银行市场退出机制。为创造一个公平、有效的市场竞争环境,除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民营银行外,还要建立完善的退出机制,建立金融机构破产清算制度,以尽量减少个别金融机构破产对金融市场的冲击。
(3)推动商业银行加快战略转型和业务转型,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高风险定价和风险管理能力。引导商业银行建立健全利率定价机制以及与之相关的绩效考评制度,推进商业银行风险量化系统、成本分摊系统和利率定价模型建设、全面提升利率定价能力和利率风险管理水平。
(4)发展金融市场,创新金融产品。未来应继续扩大市场化定价的直接融资比重,加快发展债券市场,扩大间接融资中市场化定价的比重(票据贴现、理财等影子银行业务),拓宽市场化融资渠道。同时,要创新金融产品,增加可交易的金融工具,使社会金融资产多样化,借以同银行存贷款形成竞争。
尴尬的处境
2009年5月,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将2年期至5年期的人民币存款利率下调至1%-1.2%,低于1年期的2.25%。与此同时,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的2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被调低至1.00%,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目前为1.10%。
此举打破了传统,标志着在中国的银行首次将零售客户存款利率定在低于央行基准利率的水平。当时,中国央行的2年期存款利率基准为2.79%,3年期为3.33%,5年期为3.60%。此前,还没有银行将存款利率定在低于央行基准的水平。
两大全球性银行巨头汇丰控股和花旗集团在中国下调中期人民币存款利率,这一前所未有的削减成本措施反映了外资银行在中国艰难的运营环境――中国政府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中资银行的贷款大量增长,而对外资银行的贷款需求正在减少。
尽管中国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已经创造了庞大的基础设施项目融资需求,并导致2009年前4个月国内银行信贷出现令人瞠目结舌的增长。但外资银行与这一轮信贷繁荣无缘。最新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在华银行总计发放人民币4.6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几乎达到人民币5万亿元的2009年全年政府贷款最低目标。而这一数据掩盖了外资银行同期在华贷款下滑至人民币264亿元的情况。而且,外资银行并未从中国的外资企业获得丝毫的安慰,全球经济危机已经导致它们对贷款兴趣锐减。
对此,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2008年外资银行在中国银行业资产中占比与2007年相比有所下降,今年这一比重将会有更明显的下降。他表示,外资银行在中国内地所服务的客户群体主要是跨国公司、外商投资企业,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化,这些企业目前的经营比较困难,外资银行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都受到一定影响,存在一定风险。
虽然,外资银行并不像其中资同行那样依赖利息收入,但利息收入仍是其相当大比例的收入来源。根据中国银监会的数据,去年利息收入占外资银行在华收入的半数以上。由于遗留下来的运营成本较高,在华外资银行别无选择,只能在贷款回报萎缩的情况下削减存款利息支出。
总部位于伦敦的汇丰在中国比大多数外资金融公司更为根深蒂固,它是第一批在中国组建分公司的外资银行。汇丰去年在中国的税前总利润为16.05亿美元,不过其中80%来自持股中国金融机构的分红收入。好在中国大陆是汇丰控股旗下代企业大客户从事本地货币、债券和衍生品交易的业务第四赚钱之地,这些业务2008年在华创造了3.53亿美元税前利润,增幅为137%,足以抵消消费银行业务的亏损。但其它在华外资银行可就没有那么幸运。
危机中的生机
由于中国政府去年11月推出了经济刺激计划,本地银行已经掌握了诸如利润丰厚的大型国有企业等大部分优质客户。外资银行只能选择那些规模较小,而且通常风险较大的交易,其中包括那些很难获得本地银行贷款的中国私营企业。
但是,中国经济发展潜力很大,不仅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也为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邮储银行、外资银行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的银行市场远远没有饱和。
值得注意的是,与过去人们印象中外资银行客户主要集中于跨国公司不同的是,其客户基础已经大大拓宽。根据花旗中国的2008年报,企业银行及商业银行客户已经成为其2008年取得亮丽业绩的重要驱动元素,包括服务中小企业、中型企业、本地大型机构和跨国公司在华分支在内的业务部门均大力拓宽客户基础。花旗中国这几年非常重视包括国营企业、大型民营企业以及中小企业在内的国内企业客户,2004年成立了专门负责中小企业业务的商业银行部。作为对政府呼吁扶持中小企业的回应,花旗中国继续为中小企业提供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融资产品以满足其营运资金需求,缓解传统上需使用固定资产作抵押的负担。
在零售业务方面,外资银行的拓展步伐已明显加快。据悉,从花旗2007年成功转制为本地法人银行开始,零售业务已成为一条重要的业务线。2008年花旗中国在北京、上海、大连共开设了6个新的零售银行网点,进一步拓展了在已开展业务的国内城市的业务版图。截至2008年底,花旗中国在内地共有26个零售银行网点。
2009年花旗中国将继续拓展零售网点,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并加强内部培训,以便更好地为零售客户服务。
外资银行“下乡”
从外资银行2008年业绩报告中还可以发现了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即“下乡”蔚然成风:汇丰、渣打已经设立了多家村镇银行,花旗在湖北公安县和赤壁县的两家贷款公司也先后开业。
今年八月份花旗又在大连瓦房店开了第三家贷款公司。自首家贷款公司开业以来,几乎每天都有金额不等的抵押和无抵押贷款发放出去。长远来说,除了有助于满足发展中地区对信贷服务的强烈需求、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外,设立贷款公司的主要目标是找到适应当地需求的、可持续的运营模式。
业内专家指出,外资银行“下乡”是2008年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显著特征。2007年12月,国内首家外资村镇银行――曾都汇丰村镇银行在湖北随州挂牌开业,正式拉开外资银行进军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大幕。
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主席郑海泉说:“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尚未完全开发的中国农村市场,将为汇丰银行的业务发展带来新机遇。”预计今后会有更多外资银行参与到开发中国农村市场的行列中来,拓展进度会明显加快。
“中国农村薄弱的金融市场服务,为外资银行适时进入农村抢占先机提供了机遇。”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杜晓山说。统计显示,2006年底全国各乡镇银行业网点平均不到3个,其中超过3300个乡镇连一个营业网点也没有。即使到了2007年底,获得贷款农户为7742万,占比也不到有合理需求并符合贷款条件农户数的60%。此外,有约一半的乡镇企业无法如愿获得贷款。
针对今后国内银行业开放,负责外资银行监管的中国银监会银行监管三部副主任漆艰明说:“银监会将继续鼓励和引导外资银行向银行业金融服务空白地区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漆艰明表示,中国正在实施振兴东北、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欢迎更多外资银行到东北和中西部地区发展,这些地区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深耕中小企业市场
国内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在已进入国内开疆拓土的外资银行眼中其实是一座“金矿”。一方面,国内中小企业数量庞大,发展潜力更是不可限量,对金融服务
的需求存在着巨大缺口;另一方面,外资行想在国内加快发展,必须依靠庞大的中小企业客户来破解网点与资源优势欠缺的劣势。
于是,在进入国内之初都是以高端个人客户为主打的外资银行,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也开始转变策略,将进攻重点瞄准了中小企业客户。
据统计,在2008年底全国99%以上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对GDP的贡献也超过了60%,更吸纳了70%以上的新增就业人口,所以说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但在国内不少金融机构眼中,全国企业总数99.8%的中小企业是一支庞大的队伍,却并非一个庞大的市场――按照世界银行的调查,中国中小企业只有12%的资金来自贷款,甚至低于马来西亚的21%和印度尼西亚的24%。
因此,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背后,是一个巨大的服务缺口,而这一点正是外资银行所看重的。因为外资银行在客户资源和网点规模都处于劣势,再加上存款和贷款额度上的政策性限制,中小企业客户无疑是他们发展的一块大蛋糕。
东亚、渣打、汇丰银行的中国业务负责人都认为,金融危机对于外资行来说并不是一个危机,反而带来了更多机遇。因为外资银行拥有强大的全球网络、国际清算系统,除了提供丰富的资产管理解决方案之外,更能帮助中小企业尤其是外向型的中小企业拓展业务,规避风险。
目前,包括渣打、花旗、汇丰在内的外资银行一致将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作为开辟中小企业业务的首选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那里的外向型中小企业较为集中。据汇丰2008年1月的调查,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年销售额在2亿元人民币以下的中小企业有约96.2万家。其中,以出口主导的外向型中小型企业占两成以上。外资银行在全球网络上的优势,令他们在开发这些地区的中小企业业务中更具有优势。
以汇丰银行为例,该行在86个国家和地区设有约8500个分支机构。这些在全球范围内庞大的分支网点,能够帮助内地企业评估其海外买家的信用记录。并且,汇丰在全球范围有约300万个工商客户,如果内地出口企业所对应的海外买家正好也是汇丰的客户,那么,收款的风险就可以大大降低了。
而对于在新兴市场占有绝对优势的渣打银行来说,金融危机令欧美市场萎缩,中国企业对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的贸易量增加,渣打的金融服务平台优势得到凸显。渣打银行在广东市场,不仅致力于为这些中小企业提供各种金融产品,也在利用自身的国际化网络,为它们搭建一个贸易平台。2007年,渣打银行就邀请了自己集团在马来西亚的客户来到中国,与内地的企业进行贸易对接。2008年底,渣打银行又做了一次中非国际贸易通道活动,把他们在非洲的客户带到中国与企业直接建立联系。
早在2003年,渣打银行就开始在中国深耕中小企业市场,重点推广“小企业综合理财业务”计划。2006年5月,渣打从海外引入无抵押小额贷款,在上海、北京、深圳三个城市试点,成为首家在内地实施完全凭企业法人信用担保即可放款的外资银行。2004年,花旗银行也发起了中小企业方案,筹建商业银行部,是外资银行在中国较早针对中小企业设立的专门服务部门。2008年,汇丰全面启动了中小企业业务。这一年,先行者渣打也将其特色产品无抵押小额贷款推广到全国。贷款额度从初期的最高50万元提高到100万元,期限从最长2年提高到3年。
审计机构审计结论与金融机构业务操作结果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保基金存款计息执行文件依据不同。现行优惠利率政策的有关规定主要在以下几份文件中。一是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对养老保险基金活期存款实行优惠利率的通知》(银发[1997]567号),其中规定:养老保险基金存入各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从1998年1月1日起,按三个月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计息。二是《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其中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银行计息办法为:当年筹集的部分,按活期存款利率计息;上年结转的基金本息,按3个月期整存整取银行存款利率计息;存入社会保障财政专户的沉淀资金,比照3年期零存整取储蓄存款利率计息,并不低于该档次利率水平。三是财政部、劳动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财社字[1998]6号)第12条规定:存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收入户、支出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优惠利率计息。社会保险基金财政专户资金,按照同期居民银行存款利率计息。四是《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关于加强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社[2003]47号),其第7条规定:存入收入户、支出户和财政专户中的社会保险基金,要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优惠利率计息。各项社会保险基金要分别计息,分别核算。
这些文件中的规定不一致,造成优惠利率不统一,基层金融机构执行面对难题。对银发[1997]567号文件可理解为: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实行优惠利率,而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不执行优惠利率;但对其收入户、支出户、财政专户都应实行优惠利率。而在财社字[1998]6号文件中,财政专户却又排除在外,不享受优惠利率。这两个文件都是1998年1月份印发的,而后来的财社[2003]47号文件中明确了要对财政专户执行优惠利率,文件和文件之间相互抵触。
养老保险基金的优惠利率政策只有一个档次,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则分三个档次,且含义不明确。在实务中,收入户余额在月末要转入财政专户,支出户又是由财政专户转入,因此在计算利息时,经办机构及银行都难以分清有多少是当年筹集的,有多少是上年结转的基金本息,还有多少是沉淀资金,从而导致适用利率难定,利息计算不准。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理财业务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2-99 -02
一、背景介绍
(一)当前利率市场化进程
自1996年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为起点,历经近二十年来渐进式的改革,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的市场条件已成熟。目前,金融机构的资产方已完全实现市场化定价,负债方的市场化定价程度也已达到90%以上。人民银行仅对活期存款和一年以内(含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保留基准利率1.5倍的上限管理,距离放开利率管制只有一步之遥。2015年10月24日,央行再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存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另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此次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标志着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了非常关键的一步。
随着利率市场化,银行业将告别高利润、高增长、高息差的“三高”时代,净息差缩窄导致利润增速下滑,必将对传统银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改变。2014年全年银行存款增速迅速下降,同年9月之后银行存款基本停增,居民储蓄的意愿降低,各种互联网金融产品层出不穷,存款业务空间不断缩减。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转而通过同业存款等方式,以更市场化的利率吸收扩充资金。
(二)理财产品发展与现状
理财产品,即由商业银行和正规金融机构自行设计并发行,将募集到的资金根据产品合同约定投入相关金融市场及购买相关金融产品,获取投资收益后,根据合同约定分配给投资人的一类金融产品。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经过了十余年的高速发展,银行之间竞争升级,创新产品层出不穷,广大居民也从中获取了可观的投资收益。2014年全年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募集资金92.53万亿元,余额也已达近16万亿元,规模再创新高。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二季度,我国237家商业银行今年共发行理财产品2.27万款,募集资金规模约12.18万亿元人民币,产品数量环比增长14%,但资金量规模环比负增长3%,相比2014年同期,发行数量和资金规模分别增长20%和11%,环比和同比增速均持续放缓,这也是受到今年股市大幅震荡与央行一年内多次降息的影响。
二、利率市场化对理财产品的影响
(一)同业竞争压力倍增
国内的商业银行理财市场一直存在“价格战”“跑马圈地”等问题,普遍存在产品同质化的非良性竞争。如果银行理财业务不往差异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各家银行提供的理财产品将会重现传统银行金融产品的同质竞争,结果只能在竞争的两败俱伤。特别是利率市场化之后,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银行的信誉、核心竞争力、存贷款利率报价、理财产品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将成为竞争的关键因素。如果理财产品收益报价比同业高,在获得客户的同时也面临着理财资金池投资收益的减少;而反之如果理财产品收益报价比同业低,则可能失去一批优质客户。尤其当商业银行在季末、年末为了达到监管指标,刻意以较高的成本发行理财产品来吸引社会资金,就会容易出现恶意竞争的风险。
(二)面临巨大的利率风险
利率市场化实行以后,利率风险将会成为银行“资金池”模式理财产品面对的最主要风险。虽然银监会的《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13]8号)文件精神要求每个理财产品与所投资资产(标的)对应,单独管理、建账和核算。但是“资金池”理财的规模仍不容忽视,采用“资金池”模式,优势在于通过滚动发行短期理财产品对接长期资产,可以实现期限错配,得以提升产品收益率从而增强竞争力。但利率市场化的实施,会缩小存贷款利差,而且我国储蓄利率敏感性远大于负债,以至期限错配风险加大;同时今年国家的几次降息,会导致短期利率高于长期利率,自然也加大了理财产品的收益风险。
(三)理财产品未做到风险隔离
尽管大部分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由资产管理部门或理财部门专营,但产品运作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风险隔离。在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利率波动风险时,理财业务与银行存贷款业务之间未能有效建立“防火墙”机制。主要表现在:商业银行理财部门仍属于银行业务部门的一个分支部门,理财业务现有的发展策略、业务规划首先要求考虑到商业银行的整体经营效益;在实际操作中,理财产品的设计、发售、运作、到期都要考虑到与银行自身的资金安排相协调。并且与资本市场上的股票、债券相比,银行未实现理财产品投资运作的完全市场化,无论理财投向的资产收益水平有何波动,预期收益率基本都能实现,使得客户在心理上将“预期收益率”视作“可实现收益率”,在这一过程中,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与其实际投资收益之间的利差,均由发行银行承担,因此相关利率风险本质上均通过银行内部消化,上文提到利率市场化会加重这一风险。
三、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建议
在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的情况下,资金的市场定价机制将逐步走向成熟,商业银行吸收储蓄的难度将日益增加,理财业务不宜再通过表外信贷规模扩张的方式发展,而应采取市场化的投资运作理念,真正回归资产管理。而理财业务可以较好地占据市场份额,商业银行应进一步满足社会群众多元化的投资需求,提升客户体验,服务于实体经济;同时应提升员工综合素质,拓宽银行中间业务理财渠道,提升中间业务收入,研发新型互联网直销型理财产品。具体建议如下:
(一)拓宽代销产品种类,合理配置资金
利率市场化之后,银行的理财产品的资金投向中,部分非标准资产的收益率逐步下降,并且在理财产品投资标的中占重要部分的国债、央债、企业债等固定收益产品,收益率也呈现下降趋势,与此同时客户心理上的投资回报预期短期内未发生明显变化。因此,进一步拓宽投资范围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可重点推公募基金、信托产品、人寿保险及利率、汇率衍生品等投资品种,在常规理财利率下降的情况下提升资产配置品种,来提高组合收益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这些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不仅风险小,而且受到利率的波动的影响微弱,是银行理财产品有效应对利率波动风险的必要措施;其次,进一步以现有理财资金池支持资产证券化、债券发行和重点项目融资,盘活存量资金提高预期收益,最终为适应利率市场化、业务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商业银行在未来应逐渐将投资范围扩展至全球资产配置领域。
(二)培养高素质金融人才,研发创新型理财产品
今年以来,利率市场化、汇率国际化对于商业银行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因此要想进一步打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开发创新理财产品的人才是亟需解决的。国外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程度高,有很多现成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参考,商业银行一方面应该组织相应人员到外资银行学习先进经验,另一方面应该注重对开发型人才定期的开放式培训。银行理财业务是一项高端复杂的金融市场业务,横跨多市场、多行业、多机构,人才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业务水平发展,只有拓展眼界、拓宽思路、结合专业知识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当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研发中,结构性理财产品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主要的发展方向。银行推广结构性产品,可将客户资金在商品、权益及固定收益类资产间动态调整,并有针对性地运用金融市场工具提供结构性融资安排,整合不同市场优势,使投资人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现收益最大化。结构性产品不同于商业银行常规的“资金池”理财产品,它以市场、金融工具、客户研究为基础,受利率市场化影响不大,主要是运用量化对冲、杠杆分层等金融技术,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满足投资者的多样化需求,增强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
(三)积极探索互联网金融推广与销售平台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想要在市场上获得先机,需要持续提高客户对理财产品的认知度,而利率市场化前提下理财产品收益率有下行趋势,风险有所上升,必定会流失一批现存客户。但现有商业银行通过网点厅堂推广理财产品力度有限,缺乏有效渠道。同时随着互联网普及并且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接触媒介,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契机。互联网金融是在现代成熟网络技术基础上产生的新型金融模式,能够降低融资双方的交易成本,提高融资效率,并减轻利率市场化对产品收益情况的冲击,互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影响将会日益深远。而且依托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银行理财产品可以通过网络直接面向客户,一是可以通过互联网的主要商业银行的门户网站进行理财产品推广,二是银行自身设计出界面友好的手机银行及网上银行客户端,让客户在手机上就可以直接完成理财产品的了解与认购流程,不需要再前往银行网点柜台办理。以上都是利用互联网推广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有效途径,只有不断拓宽销售渠道才能更好地占有理财产品市场更多的份额,这也应该是各家银行共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魏婧.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4.
[2]李雨睿.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2,(17).
[3]梁涛.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趋同:羊群效应抑或是监管诱导[J].经济与管理,2014,(01).
[4]刘洋.银行理财产品对存款利率市场化推动作用的探讨――基于天津市理财产品市场的实证分析[J].华北金融,2014,(11).
关键词:凭证式国债储蓄国债制度设计
一、凭证式国债的历史沿革与发展
我国自1981年恢复国债发行以来,面向个人发行的国债一直只有无记名国库券一种,到1994年我国面向个人发行的债种才从单一型(无记名国库券)逐步转向多样型(凭证式国债、记账式国债和凭证式国债〈电子记账〉)。随着2000年国家发行的最后一期实物券1997年三年期债券的全面到期,无记名国债已经宣告退出国债发行市场的舞台。因此目前面向储蓄存款市场发行的国债品种主要是凭证式国债和凭证式国债(电子记账)。
回顾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历程,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的现象。
在这种特殊背景下,为扩大内需,我国政府连续七年实施了逆风向而动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大量的财政支出必然造成较大数额的财政赤字,而弥补赤字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增发国债。凭证式国债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步发展和壮大起来,并占据了1/3的国债市场份额,在财政筹资过程中承担着主渠道的作用。2004年为完善凭证式国债,研究推广新型储蓄类国债,财政部首次发行了凭证式国债(电子记账)品种。凭证式国债(电子记账)与以往凭证式国债的不同点在于:在记账方式上,它以电子记账方式记录债权;在托管模式上采取二级托管制,由各承办银行总行和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分级托管、各负其责;在销售方式上采取代销方式,发行期结束后,未售完部分划回财政部;在兑付资金清算方式上实行财政部与商业银行每月清算兑付本息款项,防止商业银行大量垫付资金。2004年两期凭证式国债(电子记账)的成功推出,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的,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二、当前凭证式国债在发行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投资者兑付未到期凭证式国债,迫使商业银行大量垫付资金。投资者因存贷款利率上调或紧急性货币需求必然提前兑付已购入的未到期凭证式国债,由于目前凭证式国债发行方式采取承购包销制,商业银行只有等到凭证式国债到期后,才能取得财政部划拨的国债兑付本息款项,在此之前如遇提前兑付,必须自己垫付资金。大量的资金占压减少了商业银行可用资金,严重地影响了商业银行的效益性原则。
2.凭证式国债及凭证式国债(电子记账)利率制订不合理。凭证式国债和凭证式国债(电子记账)的发行利率是由财政部行政制订的。由于财政部在利率制订上缺乏专业性,以行政方式制订利率无法使国债利率真实体现国债市场的资金供求关系。如果利率设计偏低,则极易造成发行失败,如果利率偏高必然加大筹资成本。
3.凭证式国债(电子记账)发行手续费制订偏高。凭证式国债(电子记账)采取代销方式,银行不承担包销风险,承销国债(电子记账)的风险应当与商业银行柜台交易的记账式国债相当。然而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凭证式国债(电子记账)和记账式国债的发行手续费率相差悬殊。凭证式国债(电子记账)发行手续费率为6.2‰,而记账式国债仅为1‰。
虽然目前凭证式国债(电子记账)较以往凭证式国债在制度设计上有了很大改进,但是由于凭证式国债与生俱来的缺陷难以在短期内得以改变,其诸多问题难以靠自身制度的完善得以彻底解决。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债产品发展经验来看,储蓄国债以科学合理的设计和成熟的运作方式,必将逐步替代现有的凭证式国债品种。
三、未来储蓄国债产品的制度设计与构想
1.利率设计。未来储蓄国债在利率种类上应该借鉴英美等发达国家浮动利率型储蓄国债的做法,在发行固定利率债券的同时,设计、发行一部分浮动利率债券。设计和推广浮动利率债券的有益之处在于:(1)由于浮动利率债券是长期利率债券,它可以弥补目前我国凭证式国债期限全部以中期为主的问题;(2)可以充分保护个人投资者利益,确保在市场利率发行变化的情况下使其获得既得利益;(3)有效解决商业银行垫付提前兑付款项而形成的成本、收益倒挂问题;(4)可以降低财政部的资金筹措成本。浮动利率储蓄国债在设计上可以考虑盯住一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上下浮动一定的利差,这个利差可以是通货膨胀指数也可以是一年期银行储蓄存款利率的调整幅度。
2.期限设计。目前我国的凭证式国债发行期全部为二年、三年和五年,与资本市场的记账式国债相比,期限结构单一。未来的储蓄国债在期限结构上要考虑以中长期债券为主,辅以发行短期国债。如美国储蓄国债最短的为2年,最长的为30年,持有17年将翻番达到或超过面值。在长期储蓄国债期限设计中可以考虑设置可转换条款,当投资人持有一定期限后,可以选择继续持有或者兑付,继续持有将享受高利率。有提前兑付长期储蓄国债的制度设计上应该允许持有者提前兑付资金,半年内提前兑付的利率可以考虑采取按照银行活期存款利率计付,但不免征所得税的方式,保证国债资金的稳定性。对持有期在一年以上的国债应该规定分档次利率,保护个人投资者利益,维护国债信誉。
3.发行方式设计。尽快促使国债发行由规模管理向余额管理转变,并争取滚动发行。储蓄国债的发行方式应该采取招投标制度,彻底改变过去人为制订国债利率的现象,促进国债利率市场化。
4.债券托管模式设计。储蓄国债的债券托管模式可以借鉴凭证式国债(电子记账)的二级托管模式。一级托管指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为承办银行开立的总账户,总量记载投资人在承办银行托管的国债债权;二级托管是商业银行为个人投资者开立的国债托管账户,明细记载投资人通过该承办银行购买的国债。托管模式设计的重点是要尽快研制、开发国家储蓄国债簿记管理系统。财政部应尽快协同人民银行研制、开发全国联网的国家储蓄国债簿记管理系统。承办银行作为销售终端,通过ISDN与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的国家储蓄国债簿记管理系统的服务器联网运行,以实现储蓄类国债债权的集中统一管理;投资者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购买和兑付国债,并随时查询账户余额及增减变动情况;财政部可以实时动态监控国债发行和兑付情况,实现国债发行款和兑付资金的及时汇划和结算;发售部门可以根据本机构各网点国债需求,灵活安排发售额度,减少盲目承销被动持有风险;监管部门也能够采取必要措施,对整个国债发行、兑付、债权记录以及资金清算过程进行动态监控,提高国债监管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5.结算与清算方式设计。商业银行使用储蓄国债簿记管理系统为投资者开立国债托管账户(账户逻辑上开立在商业银行柜台网点,物理摆放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和资金账户,为客户办理储蓄国债认购手续。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负责确认商业银行报送的电子数据,更新电话语音查复查询系统投资人余额数据,生成过户指令,记录债权,汇总全国储蓄国债发售情况。在清算方式上可以考虑借鉴凭证式国债(电子记账)定期清算模式,采取由承办银行暂时垫付当月兑付资金,财政部于次月向承办银行划拨兑付本息款项。
6.促销手段设计。(1)拓展储蓄国债购买通道。一方面要继续发展普通投资者较为习惯的银行柜台购买渠道,实现银行同城同行的联网发行,投资者可以在承销机构的任何一个销售柜台提出购买申请,只要同城还有发行额度,就可以方便购买;另一方面积极开辟网络购买、电话订单、薪金自动投资等非柜台购买渠道,方便各类投资者购买国债。针对农村人口购买国债难的问题,可以采取由农村信用社商业银行发行国债的方式,让储蓄国债走近拥有八亿农民的农村储蓄存款市场。(2)物资奖励商业银行柜员销售储蓄国债。据调查,目前相当一部分商业银行为促销其的保险、基金等个人投资金融产品,大多采取了手续费收入不列入本行大账,或者部分列入大账的办法,将剩余的手续费收入直接奖励给柜台工作人员,以鼓励其促销的金融产品。因此笔者认为,可以考虑将国债发行、兑付的手续费足额或者部分鼓励给柜台工作人员,促动其宣传和销售储蓄国债,从而达到既降低发行人筹资成本又促进国债销售的目的。
综上所述,国债产品设计合理与否既关系到国家建设这个“大家”,又关系到个人投资者自身利益这个“小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兼顾效益性、安全性的新型储蓄国债必将广泛占有市场,满足群众,服务大众。
关键词:储蓄国债;利率市场化;国际经验
文章编号:1003-4625(2014)04-0108-06 中图分类号: F830.9 文献标志码:A
自1996年以来,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正式起步并逐步进行了推进,目前货币市场与债券市场利率已基本实现了市场化,存贷款市场也形成了“存款利率控制上限,贷款利率无限制”的基本格局。与此同时,我国储蓄国债的发行与管理也逐步完善并日臻成熟,发行品种逐步增加,发行方式不断优化,受到广大投资者的追捧。本文着眼于利率市场化影响下存款市场的重要变革,对我国储蓄国债管理面临的新挑战进行浅析,并结合国际先进经验提出相关建议。
一、我国储蓄国债的现状
自1994年首次发行凭证式国债以来,我国储蓄国债市场历经近20年发展,逐步形成了凭证式国债与电子式储蓄国债并存的局面。二者在发行管理模式和利率机制设定等方面相辅相成,并且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促使储蓄国债市场呈现以下特点:
(一)2000年以来储蓄国债发行总量波动较大,电子式储蓄国债逐渐成为储蓄国债市场的新生主导力量
在2000―2012年中,凭证式国债发行规模呈整体下降趋势,并从2009年开始降幅增大。而电子式储蓄国债自2006年首次发行后发行规模迅速上升(2007年受财政部发行的特别国债影响发行量较少),在储蓄国债市场中的占比也逐年升高(如图1、图2)。
(二)我国储蓄国债采用“盯住”存款基准利率的固定利率制度,而电子式储蓄国债在利率机制设定上具有“比较优势”
为确保对个人投资者具有一定吸引力,储蓄国债的发行利率通常在同期人民币储蓄存款利率基础上增加一定百分点所得。自2000年以来,我国人民币定期存款利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因此储蓄国债(主要指凭证式国债,储蓄国债电子式于2006年首次发行)发行利率也随之一路攀升(如图3、图4所示)。
通常情况下,同一发行期内相同期限的储蓄国债发行利率相同,但电子式储蓄国债的计息方式更为灵活。凭证式国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不计复利;而电子式储蓄国债是按年支付利息,投资者可以将每年产生的利息做定存处理,从而增加其利息收益。同时,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深入,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固定利率制度带来的“市场脱节”和利息损失。
(三)储蓄国债期限结构较为单一,且发行缺乏连续性
目前,我国储蓄国债(包括凭证式与电子式)的期限结构全部集中于短期,包括1年期、2年期、3年期和5年期,其中以3年期和5年期为主。同时,发行量相对较多的3年期和5年期国债,在2000―2012年间平均每年仅发行3到5期(凭证式),而2006年首发的电子式储蓄国债更是缺乏连续性。
(四)储蓄国债对提前兑付设分档利率,但其利率档次设定存在缺陷,提前兑付风险管理较为薄弱
按储蓄国债发行文件的规定,对于提前兑付,电子式国债按持有期限分档扣除一定天数的利息,而凭证式国债按分档利率和实际持有天数计算利息收益,除此之外,二者都需向银行支付1‰的手续费。基于此,提前兑付获得的利息收入均明显小于到期兑付的利息(见表1),这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提前兑付风险。但是,提前兑付利率档次设计存在缺陷,统计数据缺失,风险管理机制尚不健全,这将在利率市场化推进的过程中埋下较大风险隐患。
以2012年凭证式二期国债(2012.8.10起发行)和2012年第九期电子式储蓄国债(2012.7.20起发行)为例(其中3年期票面利率均为4.76%,5年期为5.32%):
二、利率市场化影响下储蓄国债面临的挑战
(一)储蓄国债发行“量”的确定面临挑战
由于我国储蓄国债主要面向个人储户,旨在吸收社会闲散资金,理论上来说储蓄国债的发行最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居民储蓄存款的影响。然而,纵观我国储蓄国债发行量在居民储蓄存款中的占比,其整体趋势在2000―2012年间显著下降(如图5,从2000年的3.01%下降至2012年的0.58%),并且同期内储蓄国债发行量占国债发行总量的比例也大幅下降(如图6,其中2007年发行15502.28亿元特别国债,对当年比例有较大影响)。尽管受国债余额管理所限,相对于目前居民储蓄存款的规模,储蓄国债的发行量是否偏低值得作进一步探究。
对比中美储蓄国债在居民储蓄存款中的占比情况(如图5)发现,2007年之前这一比例美国均高于中国,而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的储蓄国债占比迅速下降,并在随后的几年中均低于中国同期水平。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我们可以得到一个较为“粗略”的结论以供参考:如果排除掉金融危机爆发后的“特殊时期”(美国采取的量化宽松政策对储蓄国债发行有一定影响),在利率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条件下,储蓄国债发行量在居民储蓄存款中的占比相对较高。基于此,在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化将给储蓄国债发行带来新的挑战。基于曹晶、支俊立(2013)的结论,一旦存贷款市场利率管制完全放开,得以“释放”的实际利率将推动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进一步增长。届时,依旧维持在较低水平的储蓄国债发行量能否有效发挥“吸收社会闲散资金”这一作用,将是国债发行者不得不重新思考的一个问题;而如何根据居民储蓄存款水平确定一个较为合理的储蓄国债发行量,也同样值得探究。
(二)储蓄国债“盯住”存款基准利率的固定利率制度面临挑战
在凭证式国债诞生以来的18年中,央行对于存款利率上限的管制使得储蓄国债多数情况下都能以微弱优势“跑赢”各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成为吸引个人储蓄资金的主要投资渠道。但是,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加快和存贷款市场的进一步放开,市场利率走势将更加难以预测,从而给储蓄国债现行的固定利率制度带来不小的挑战。如果市场利率下降,那么财政资金将被“锁定”在发行时的固定利率,背负高额的借债成本;而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可能会出现集中的提前兑付,造成财政资金紧张。除此之外,以名义存款利率作为“盯住”的基线是否合理,以及储蓄国债传统的“跑赢存款利率”这一优势是否可持续,更值得深思。
(1)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或将进一步推高名义存款利率,而“盯住”名义存款利率的储蓄国债也将被迫提高利息成本。
针对美、日等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的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后,实际存款利率将从被低估转变为逐步趋近经济的实际增速(如图7、图8所示)。纵观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自1999年10月进行存款利率改革的初步尝试以来,实际存款利率一直明显低于GDP增速(如图9),存在被低估的可能。尽管我国目前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的转型期,并受全球性经济危机影响,GDP增速有所放缓,但在可预见的未来,为避免中国经济“硬着陆”,GDP增速仍将保持在相对高的水平上,而利率市场化的加速将迫使实际存款利率向其靠拢,从而进一步推高名义利率。因此,“盯住”名义存款利率的储蓄国债也将被迫上调发行利率,其利息成本将大大提高。
(2)存款利率上限的放松使各金融机构争夺储户的竞争加剧,储蓄国债试图通过“盯住”名义存款利率的方式来“跑赢”存款利率,或将缺乏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对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利率上限的管制将不断放松。2012年6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随后,各大金融机构纷纷尝试上调活期存款及1年、2年定期存款利率,而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已经将各期存款利率都上调至基准利率1.1倍这一上限。
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加剧r各金融机构对储蓄存款客户的争夺战,而传统的“盯住”存款利率这一定价模式无疑将储蓄国债卷入了这场“价格战”。为保持对个人储户的利率优势,储蓄国债不得不将利率一再上调至高于存款利率上限的范畴,而这将在存款利率上限完全放开后难以操作。同时,在众多金融机构的相互博弈中,利率变动幅度的增大和调整频率的灵活将使储蓄国债陷入两难的处境:紧跟存贷款利率频繁的调整步伐将大大增加储蓄国债的发行成本,而若不积极应对利率波动,储蓄国债将会面临提前兑付和滞销的风险。
(3)“盯住”名义存款利率的传统方式使储蓄国债只重“名义”,而忽略“实际”。
在“盯住”名义利率的固定利率制度下,即使储蓄国债名义利率能够“跑赢”同期人民币定存利率,却未必能“跑赢”通胀率。经CPI调整后,储蓄国债的实际利率在各年份波动较大,并且在某些年份为负值(如图10所示)。一味地“盯住”名义存款利率使储蓄国债在通胀较低的年份承担了虚高的实际利息支出(如2009年),而在通胀较高的年份难以满足目标群体的投资需求(如2004年)。
(三)储蓄国债单一集中的期限结构面临挑战
基于对近年来各期存款利率走势和储蓄结构的分析得出,利率市场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储蓄结构的调整,从而对储蓄国债现有的期限结构提出了新挑战。
自2007年以来央行频繁调整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经CPI调整后各期限存款实际利率波动较大,而活期存款实际利率显著低于同期定期存款实际利率,且在绝大多数月份均为负值(如图11)。但是,自2000年以来,我国居民活期存款量在储蓄存款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却不断上升(如图12),从2000年的28.28%上升至2010年的41.18%。这一看似矛盾的结果或可归结为以下原因:定期存款利率频繁调整带来的利息损失,对利率调整预期的增强以及金融创新背景下理财产品的不断丰富,使部分定存储户开始转向短期存款和更为灵活的活期存款,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储蓄存款结构的重新调整。
面对存贷款市场逐渐显现的新格局,储蓄国债单一的种类和期限结构已经难以满足其目标群体的各种需求。目前,我国储蓄国债(包括凭证式与电子式)的期限结构全部集中于短期,包括1年期、2年期、3年期和5年期,其中以3年期和5年期为主,而在超短期和中长期储蓄国债方面一片空白。同时,发行量相对较多的3年期和5年期国债,在2000―2012年间平均每年仅发行3到5期(凭证式),而2006年首发的电子式储蓄国债更是缺乏连续性。这种期限结构的断层和储蓄国债本身的不可流通性,可能使对利率调整较为敏感的个人投资者频繁的进行提前兑付,造成国债持有人的利息损失和国债余额管理的难度加大;而倾向于长期投资的国债持有人则不得不在国债到期后频繁的重新购买。
(四)储蓄国债提前兑付管理机制面临挑战
储蓄国债提前兑付设定分档利率旨在降低提前兑付风险,但其利率设定上的缺陷恰恰成为投资者提前兑付的诱因。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5年期储蓄国债持有满3年后,提前兑付的利息收入仍高于3年期国债的到期利息收入(见表1、表2)。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5年期国债对3年期国债的“挤出”,从而在发售时造成3年期国债的滞销,因为投资者可以选择购买5年期储蓄国债,在持有满3年(电子式)或满4年(凭证式)后提前兑付,仍获得比直接持有3年期国债更高的利息收入。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和存贷款市场的完全放开,当利率市场频繁波动、存款利率有明显攀升预期时,储蓄国债的提前兑付几乎是必然结果,使尚未成熟的储蓄国债管理体系雪上加霜。
三、结合国际先进经验,对我国储蓄国债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储蓄国债发行“量”的确定需要更加完善的模型支持和理论研究
目前,国内外在国债规模方面的学术成果大多集中于对国债整体的研究。相对而言,学术界针对储蓄国债发行规模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这一方面是由于储蓄国债发展历史较短、统计数据缺失导致样本不足,实证研究难度较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国储蓄国债规模在国债总规模中占比较小,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潜在增长,以及储蓄国债管理体系的不断发展,储蓄国债发行量的确定需要更为严谨的理论支持和模型预测,而逐步完善国债余额管理制度将起到重要作用。
(二)储蓄国债的利率机制需要完善
首先,基于我国利率市场化可能带来的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的进一步攀升,以及通胀率较为频繁的波动,推出与通胀指数挂钩的储蓄国债近年来呼声较高。而英、美等发达国家在指数化储蓄国债方面的先进经验值得借鉴(如表3)。
我国在尝试推出通胀指数储蓄国债时,应当立足于现有储蓄国债期限结构,充分研究不同期限国债面临的通胀风险和收益波动,结合个人投资者的不同风险偏好比例,制定出符合当前利率市场化阶段特征的储蓄国债新品种。同时,应当加大宣传,增强普通储户对指数化储蓄国债的认可度,确保相应的市场需求。另外,通胀指数储蓄国债的可变利率结构或可应用于我国现有的储蓄国债,即在原有的固定利率基础上增加一定浮动,同时采取更为灵活多样的计息方式(如每月付息,到期还本等),以应对现阶段存贷款利率频繁调整所带来的储户利息损失及目标群体的流失。
(三)我国储蓄国债期限结构需要完善
首先,为满足个人投资者的不同风险偏好,储蓄国债需增加更为多样的持有期限。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在可预见的未来,储蓄存款利率可能会经历更为频繁的调整,有必要尝试推出储蓄国债的活期品种,以便能够更为广泛地吸收社会储蓄资金,同时令部分投资者在获取高于同期活期存款利率的同时,兼顾更为灵活的资金运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利率调整带来的利息损失。
其次,对于我国现有的短期储蓄国债(1―5年期),应增加各年期国债发行的连续性,实现短期储蓄国债滚动发行,并适当增加储蓄国债的展期选择。考虑到我国目前所处的利率市场化阶段,存款利率在今后一段时间可能出现的频繁波动决定了储蓄国债期限仍将以短期为主,推出中长期储蓄国债应循序渐进。
(四)储蓄国债提前兑付管理机制需不断完善
储蓄国债在提前兑付利率的分档设计上应更加合理,尤其是5年期国债持有满3年提前兑付的利率设定需更具“惩罚性”,提前兑付的利息收入不应超过在此持有期内到期国债的利息收入。同时,应不断完善提前兑付数据库管理,进行实时、详尽、准确的数据统计,更有效地防范提前兑付风险,同时为储蓄国债发行规模的制定提供依据。
(五)储蓄国债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实现投资群体、发行渠道等的多样化
4月份,银行信贷增速明显下降,进入5月,前半个月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净投放几乎为零,部分银行为负,5月12日,央行两年内第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一系列的操作,仿佛表明,信贷增速下降是因为银行缺钱。真是这样吗?
答案是否定的。根据央行报告显示:3月末,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为2.2%。其中,农村信用社为3.6%。即便全部按2.2%计算,全国银行至少有1.91万亿元存入收益最低的央行。加上本轮降低存款准备金率4200亿元,粗粗一算,有超过2.33万亿资金“闲置”在央行。
不缺钱而贷不出去钱,在给实体经济蒙上了一层不祥阴影的同时,也让多位经济学家得出结论:中国经济正步入“流动性陷阱”。不过,也有人不认同此说。5月17日,著名经济学家谢国忠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完全不认同“流动性陷阱”说法,“这是金融和资产泡沫挤破后的正常反应,如果中国不改革,会步日本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后尘染上"日本病",中国经济的出路在改革,政府放权。”
2.33万亿资金“闲置”
陷阱到底有多远
所谓的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
持“陷阱论”的专家的主要依据是,中国经济持续下滑,一是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十分明显。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10年第四季度以来中国按季度比较的GDP同比增长率分别为:9.8%、9.7%、9.5%、9.1%、8.9%和8.1%,连续递减趋势十分明显。二是实际利率水平接近于零。目前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5%,而4月份中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同比涨幅却高达3.4%,实际利率仅为0.1%。在今年2月之前,实际负利率存在了20个月,在极低的利率水平下,投资者对经济前景预期不佳,消费者对未来持悲观态度,这使得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的杠杆作用失效。
这个观点在企业界部分得到了证实。位于桐乡的浙江红太阳毛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少位,5月17日接受了《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杨少位向本报记者介绍了浙江部分地区新增贷款减少的主要原因,首先,由于部分企业主“跑路”现象时有发生,银行对民营企业贷款进一步审慎;其次,信誉和资质良好的企业又有很多银行上门送贷,他介绍说,很多银行找过他们,尽管3到7月是他们用款的旺季,但是,已经不缺钱了;第三,部分企业不堪税费压力,以及人力成本上升,纷纷出走,“我们桐乡就有很多服装厂把企业搬到孟加拉国,那里的普通工人的人力成本是月薪40美元,相当于这里的十分之一。劳动密集型企业纷纷出走使得今年的"用人荒"没有往年那么严重。”第四,由于浙江很多民营企业多是外向型企业,受美国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和日本经济持续低迷影响,加之上述人力成本共同影响,很多中小企业歇业或干脆关门大吉。“加上其他原因,银行贷款减少很正常。”杨少位说。
另一方面,据杨少位介绍,由于担心企业贷款还不上,银行会分批收回企业贷款;“浙江的民间借贷活跃,也使得银行贷款减少,因为民间借贷简便,快捷,银行抵押登记很多企业又无抵押品。”
尽管杨少位介绍的情况属实,但中信银行(601998,股吧)总行国际金融市场专家则不认为中国已经陷入流动性陷阱。首先,他认为尽管实际利率为负或很低,但是,至少还有两个百分点的下调空间;存款准备金下调后依然高达20%,还有很多下调空间;第三,居民对债券和股票的热情不减,存款增幅也在下降。另外,即便按最低的预测中国的经济增幅也不会低于7%,也是很高的。而5月17日,交通银行相关负责人也向《华夏时报》否认了相关其五月前期新增贷款为负的传闻,但证实增幅较小。
或推不对称降息
进一步考验放贷效率
在看来,央行首先会继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其次,会加强窗口指导和公开市场操作;他认为,不对称降息贷款利率降幅高于存款利率,是可能的,目前来看,甚至会单独下调贷款利率。不过,他强调,通胀压力还存在。
央行对商业银行支付的存款准备金利率为1.62%, 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的利率也达不到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3.5%,银行存放央行的各类准备金是亏损的。
2011年3月末,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农村信用社一直高于此比例按此计算)为1.5%;金融机构超额存放央行超额存款准备金超过1152亿元。
2011年6 月末,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为0.8%;金融机构超额存放央行超额存款准备金超过6424亿元;2011年9月末,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为1.4%,金融机构超额存放央行超额存款准备金超过11340亿元;2011年底,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为2.3%,金融机构超额存放央行超额存款准备金超过19021亿元。
而到今年3月末,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为2.2%,金融机构超额存放央行超额存款准备金超过1.91万亿元,加之刚下调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释放超过4200亿元,超过了2.33万亿元。
既然存在央行亏损,为什么各家银行还要把银行存放央行而不拿去放款呢?
解释说,主要是宏观调控的结果,目前,对贷款调控最严厉的是房地产相关贷款、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以及各项基础设施,前几年,这些在银行新增贷款中占比非常高。
“传统意义上,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是投资、外贸和内需。投资被抑制住了;外需不旺;内需是个长期过程,不是说这个季度启动内需,下个季度就见效的。最终还是得靠投资,不过,的确需要调结构,向符合产业政策的行业投放。”表示。
在看来,货币政策需要积极的财政政策配合,要拉动内需就需要减税,特别是要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为企业输血,降低个人所得税刺激消费、拉动内需。
不改革比“陷阱”更危险
“日本病”并不遥远
谢国忠对本报记者说,中国经济的上述现象并不是什么流动性陷阱问题,他打比方说,是金融和资产泡沫破灭后的现象,如同吸毒的人突然停止吸毒,就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不要相信凯恩斯主义,那是忽悠人的,全世界很多政府相信凯恩斯主义,迷信政府刺激,实际上,没有一个国家按照凯恩斯主义能搞成功的,一个都没有!美国、欧洲很多国家政府迷信凯恩斯不都出现金融和债务危机了吗?德国经济为何那么好?德国有几个人信凯恩斯?政府刺激经济是要发债借钱的,还不上哪能不出事?”一向温和的谢国忠突然情绪很激动地说。
谢国忠分析新增贷款减少的原因主要是,企业盈利能力不好,也有宏观调控的必然结果,现在金融和资产泡沫已经破灭,房地产泡沫、PE泡沫、股市等资产和金融泡沫都破灭了,以前依靠银行贷款到处投资,一旦泡沫破灭,自然会出现贷款减少,出现企业老板跑路等现象。
谢国忠对中国经济前景感到忧虑,他说,中国经济发展中最大的问题是各级政府权力过大,用其权力拿钱,然后,不讲科学地胡乱花钱,并存在腐败现象。这点改了,中国经济就会健康发展。“中国人民那么勤劳,中国经济发展有着良好的根基,如果政府少拿钱,少花钱,什么问题就解决了。如果不改革,中国就会出现日本"失去的十年"甚至患上"日本病",改革的核心就是减少政府的权力,把上述问题解决掉。”
外汇占款减弱流动性释放
2003年之前我国的基础货币主要由央行主动吐出;2003年之后,基础货币不再由中央银行主动吐出而改由通过外汇占款来提供。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当中央银行买进外汇时,就要放出等值的基础货币,则货币供应量相应增加;当中央银行出售外汇时,则基础货币减少,货币供应量相应减少。央行副行长易纲曾经表示,2011年之前,由双顺差累计的外汇占款占投放的基础货币量远大于100%。
近年来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从2011年四季度以来,随着新增外汇占款的急剧下降,被动投放的基础货币规模增速总体下滑,外汇占款作为流动性释放主要渠道的作用有所减弱,央行的外汇资产余额增速也逐步趋缓。首先,贸易顺差主要由国外经济的复苏状况决定。随着欧美经济的复苏,将对我国2014年的出口起到促进作用,进而将逐步增加贸易顺差。其次,外商直接投资(英文简称FDI)近年来较为稳定,每月增量基本在80亿~100亿美元左右浮动,预计2014年将继续保持稳定。最后,热钱的流入与否,短期主要与人民币的升值幅度以及利差密切相关,中长期与我国资产价格的升值幅度密切相关。
从国外来看,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将可能导致短期资本持续流出。随着美国经济数据反弹,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节奏可能加快,这将导致短期资本持续流出;而随着美国加息预期的升温,中美利差将有所缩小,热钱将进一步流出。从国内来看,首先,随着人民币汇率升值速度趋缓,升值的预期也将减弱,从而导致热钱流入减缓;其次,从货币政策来看,如果货币政策持续偏紧,资金价格进一步上行,那么热钱短期的套利空间仍然存在,这将刺激热钱流入;但是从中长期来看,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将会出现下行风险,热钱中期将持续流出。最后,从监管层面来看,外管局《关于完善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加强了对虚假贸易融资行为的监管,防范异常外汇资金的流入。
综合来看,我们初步判断2014年新增外汇占款将较2013年有所减弱,预计将在1.5万亿~2万亿人民币左右;在这种背景下,基础货币的被动投放将明显减少,货币供应量的增速也将有所降低。我们预计2014上半年由于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以及监管趋严的影响,预计新增外汇占款较弱;下半年随着贸易顺差的扩大预计新增外汇占款将有所提升。
公开市场操作保持流动性
货币政策目标决定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和流动性投放的力度。我们认为现阶段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有两个。首先,经济增长目标已然降低,不会为了短期提升经济增速而大幅放松货币;高层认为,其实是可以让经济增长得更快,但是把增长目标调低,实质是希望通过压低增长率来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这表明如果2008年以来在扩张性货币政策下形成的膨胀的产能和扭曲的结构得不到真正的压缩和矫正,接下来的信贷放松就会迅速再利用起它们,虽然经济增速短期内会加快,但肯定并不利于中长期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其次,维护通胀水平和房价稳定,由于通胀和房价上涨压力较大,货币政策放松或将触发通胀和房价稳定;目前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3%,为了避免实际利率为负,预计2014年CPI将在3%左右。因此,我们预计为了实现2014年货币政策目标,2014年M2增速大概率仍将设定在13%左右。
从货币政策操作来看,2013年以来央行重启正回购、重启3个月央票以及3年期央票;二季度,央行对于到期票据采取正回购进行对冲;下半年对于到期央票央行采取到期续做,锁长放短,包括继续进行国库现金定存操作;近期由于农历新年对流动性的巨大需求,商业银行资金面持续紧张,央行通过逆回购向市场投入了大量的流动性,但均在2月份到期,显示央行对当前整体流动性状况并不是十分担忧。
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目的是平滑银行间市场资金量的时间分布,避免货币市场利率的大起大落。除公开市场外,央行和财政部联合进行的中央国库现金定期存款招投标也可以扮演一定的流动性供给角色,具体可以通过增加招投标的数量和频率来满足市场流动性的需求,即财政通过变换自身的存款,将国库存款通过拍卖的方式变成商业银行一般存款,以通过增加基础货币,直接增加银行的存款来源,这是财政政策配合货币政策的结果。因此,如果再算上国库现金定存的到期量,全年公开市场净投放量仅为140亿元。
因此,为了实现2014年M2增速13%的目标,央行存在两种选择,要么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增加基础货币投放量,要么提高货币乘数。总的来说,在间接融资体制下,银行的资产结构决定了货币乘数,进而决定了货币创造和存款派生的能力;事实上,也正是由于2013年以来银行同业资产和非标债权的货币创造能力与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产生了冲突,使得央行为了维护货币政策目标,降低系统性风险,相较短期利率,更注重信贷扩张和货币供应,更注重维持资金面的紧平衡,逐步实现银行和实体经济的去杠杆过程。按照2013年9月末2.1%的超储率水平估算,流动性总量应处在“比较充足”的水平。
资金价格将逐步上行
事实上,在流动性总量比较充足的背景下,央行对于短期利率的飙升采取了相对漠视的态度,认为流动性紧张是由前期杠杆率较高的金融机构引起的局部性的、结构性的风险,随着这些金融机构去杠杆化的过程逐渐实现,资金面依靠市场的力量也会摆脱这种过度紧张的局面。从银行业层面来理解,货币市场利率的大幅飙升反映出过度扩张的银行业资产规模和不断膨胀的表外理财产品所带来的流动性管理问题。
从表内同业业务来看,同业业务模式使得本来用来管理银行流动性的同业资产异化为主要依赖期限错配来逐利的非标业务,流动性风险剧增。由于存款在一级市场上流向不均衡,商业银行需要在资金市场上调剂头寸,因此同业业务产生;但目前同业业务已异化成解决理财资金投向、放大资产负债规模和满足某些监管指标的重要手段,同时同业业务已开始主要依赖期限错配来逐利,使得本应用来管理银行流动性的同业资产,在信贷额度受限的情形下,成为银行隐匿信贷的工具,大量投资非标资产。
从表外理财业务来看,近一半投向货币存款和同业存款,这些业务基本能做到资产和负债的久期相匹配。另一半投向债券和非标业务,这部分资产负债期限错配,也是支撑理财业务高收益的重要原因。因此这部分理财产品的短期负债与长期资产的错配,在禁止银行理财可以由自营资金接盘后,商业银行要么使用表内备付金对接到期理财产品,要么需要不时在货币市场进行同业拆借或者回购筹措资金来偿还投资者。
因此货币市场利率飙升,其实反映的是银行同业业务、理财业务快速增长导致银行流动性缺口放大这一态势;一些银行(尤其是中型股份制银行)严重依赖在银行间市场借入短期资金,缺乏长期稳定的负债来源,如果这种短负债、长资产的过度运用,一旦某个环节因期限错配问题出现资金链的断裂,市场就会出现流动性风险甚至危机。
鉴于流动性紧张就是由一些杠杆率较高的金融机构所引起的,因此央行漠视短期货币市场利率飙升,其意图的实质就是警告和打压部分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偏好,促使其以更加谨慎的方式管理资产负债表,特别是节制流动性错配,节制因杠杆扩大而导致的期限错配风险。事实上,至今的信贷扩张大多隐藏在表外,而且通常会覆盖好几层交易,流动性分配不均匀,货币市场拆借利率的骤然上涨能够促使部分商业银行以更加谨慎的方式来管理资产负债表,可以打击银行用于增加杠杆隐藏贷款等监管套利活动,减少部分机构因杠杆扩大而导致期限错配的局面,进而缓释金融风险。
我们预计2014货币市场资金价格上行仍具有内在的结构性冲动。在流动性总量供给处于比较充分的背景下,从需求方面来看,在影子银行等监管套利的创新驱动下,资金仍将源源不断地流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企业等,这些利率不敏感主体对资金需求的欲望仍然强大。首先,尽管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2014年治理的重点,但是这只能规范地方政府开拓融资渠道,而不会减弱地方政府对融资的需求;其次,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升温,使得房地产开发和房贷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如果这两个主体融资需求仍然强烈,那么2014年资金成本将继续上升。反过来说,货币市场利率中枢下移的前提条件就是有效约束地方政府、房地产行业等这些利率不敏感主体的融资冲动。
进一步,信贷市场的资金价格也已经开始逐步上行。首先,银行的融资成本被不断上升的货币市场利率所波及,且已经传导到贷款的定价水平;其次,随着金融改革和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原来的金融抑制有所消除,必然使得存款利率水平上行;最后,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幅减少,以发达国家经验来看,储蓄率的拐点大约在刘易斯拐点之后5年左右出现,我国的刘易斯拐点在2004~2007年间已经出现(对应的是农民工短缺以及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因此现在我国储蓄率的拐点可能已经出现,而这意味着银行体系大量低成本的资金来源将逐渐变得紧缺。
但是利率上行的负面效应也是显而易见的。随着不断上升的货币市场利率,银行的融资成本必然上行,且已经传导到贷款的定价水平,这是货币市场资金成本向信贷市场传导的必然结果。随着利率上升,一方面压缩中小企业和民营资本的融资需求,使得我国实体经济创造有效投资机会的能力出现下滑,也使得实体经济挤出无效产能的能力出现下滑;另一方面高利率将加剧借款人的债务负担,使现有债务的质量恶化,产生更多不良贷款,而这可能会加速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去杠杆,进一步如果利率上升过高,可能会刺破泡沫,产生信用危机。
因此事实上,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已经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利率市场化以及资金成本高企迫使企业去杠杆,进而经济增长承压;另一方面,如果央行放水推动银行间利率水平下行,这又将使得企业加杠杆,此前去杠杆的效果将大打折扣。因此2014年货币信贷工作会议和央行《2013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将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稳中求进。货币信贷工作的“稳”主要体现为“总量稳定”,重点是要为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创造一个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通过加强和改善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保持适度流动性,发挥好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调节作用,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同时引导商业银行加强流动性和资产负债管理,做好各时点的流动性安排,合理安排资产负债总量和期限结构,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
因此,我们认为2014货币市场资金面将维持“紧平衡”,一方面,央行2014年还会继续保持2013年对基础货币和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投放的中性趋紧,央行“放短锁长”将维持,防止货币信贷规模过快增长,配合经济增速放缓,逐步实现去杠杆,但可能造成的短期资金面波动将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供给来平抑,不能根据短期银行间资金价格的波动和央行的频繁灵活操作来看待短中期货币政策的变化;另一方面,从监管政策来看,2014年可能将出台监管具体措施来限制非标业务的过度扩张。总的来说,2014年央行将通过“货币政策中性趋紧”以及“非标业务规范监管”来实现货币信贷平稳增长。在流动性总量比较充足的背景下,央行将继续保持对短期利率飙升的相对漠视,这是由杠杆率较高的金融机构引起的局部性的、结构性的风险,这是经济去杠杆缓释期限错配风险的阵痛,这是以时间换空间来解决结构性顽疾的必然选择,因此在现有的银行考核体系下,2014年季末或者年末的货币市场资金价格将不时飙升,流动性风险甚至危机将继续重演,不排除将继续出现因流动性错配而产生信用违约的个案。
银行流动性偏好加速资产负债表结构调整
上文的分析显示,2014年货币政策维持中性稳健,货币市场资金面将继续维持紧平衡,银行间市场利率将不时飙升,因此,对于银行这种重要的金融媒介来说,将面临流动性冲击;短期来看,尤其是那些严重依赖理财产品和银行间市场作为资金来源、而其贷款主要投向房地产开发商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银行,将存在更为严重的流动性错配问题,这将促使商业银行流动性偏好提升,倒逼商业银行调整和修复过度膨胀且健康度不高的资产负债表。
资产端:生息资产扩张减速
生息资产规模扩张减速,预计未来生息资产规模增速的中枢将在10%左右。2013年以来,在货币政策维持中性背景下央行管理和维持银行体系流动性的稳定和适度,引导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平稳增长;另一方面,关于“用好增量、盘活存量”的金融调控,实质是减少货币信用创造,推进金融脱媒化进程。在这一过程中,商业银行面对流动性约束,自觉加强流动性管理,提升流动性偏好,修复过度膨胀的资产负债表。具体来看,银行业的生息资产规模增速继续收缩,从2010年的18%降至2013年三季度的10.5%左右,鉴于商业银行流动性偏好抬升,因此我们预计未来生息资产规模增速的中枢将在10%左右。在生息资产规模减速的同时,银行存量资产的结构变换也愈加凸显。
信贷资产配置。信贷资产配置总量上受制于央行规模管控和银监会监管指标,结构上继续向高收益率的个人消费性贷款和小微贷款倾斜,期限上倾向于短期贷款。我们判断2014年银行信贷投放将继续受制于央行的信贷规模管控,以及银监会的存贷比、资本充足率等监管指标;信贷结构上,由于负债成本的提升,必然要求商业银行提升信用风险偏好,向高收益率的个人消费性贷款以及小微企业贷款倾斜;贷款期限结构上,将以提高资产周转率进而提升净资产收益率(英文简称ROE)为目标,信贷期限趋于短期化。
同业资产。同业资产继续降杠杆,一般同业类资产的期限将降低,收益率较低、受到严格监管的同业非标业务将继续压缩,同时根据监管松紧程度保留部分高收益的同业非标业务,并且预计商业银行将继续加强“类贷款业务”的创新。从同业业务来看,使得本来用来管理银行流动性的同业资产,在信贷额度受限的情形下,成为银行隐匿信贷的工具,大量投资非标资产,加大了期限错配和流动性风险。基于对同业业务监管措施出台的预期及其影响的不确定性,银行同业资产从2013年二季度以来延续收缩的态势,目前上市银行同业资产的规模大约为9.91万亿元。同业资产与同业负债的比例从2013年一季度末的97.3%降至三季度末的84.8%左右,同业杠杆降幅明显。我们判断2014年在流动性冲击下,银行将降低一般同业类资产的期限,同时继续收缩部分同业非标资产。但是,在同业负债成本提升的情形下,一方面商业银行将继续保留部分高收益的同业非标业务,这将视监管松紧程度而定,另一方面预计商业银行将继续加强“类贷款业务”的创新。
债券类资产配置。债券类资产的配置将有限提升,高收益率信用债的配置将继续增加。在流动性冲击下,银行基于盈利要求,在同业业务规模收缩的同时,债券资产配置提升,其中应收款项类投资继续大幅攀升,这体现在应对同业业务的非标治理过程中,商业银行在会计科目处理上将信托受益权从同业资产科目转移到债券投资类资产进行规避。因此,从监管角度来看,随着同业去杠杆的加剧以及对于同业非标资产投资的限制,我们判断银行债券类资产的配置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但是考虑到流动性总量的趋紧以及资金成本的抬升,我们预计2014年银行债券资产的配置占比提升较为有限,但将增加高收益率信用债的配置。
负债端:存款增长中枢下移
历史数据显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的增速与M2增速基本保持一致。我国过去一直以来依靠货币信贷拉动投资,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持续;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性明显上升,相应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将使得信贷需求持续降低,这将导致M2增速趋势性降低,从而存款的增速也将降低。我们预计2014年存款余额的增速将在13%左右,与M2增速一致。考虑GDP增速、CPI以及3%~4%的差值,中期M2和存款余额的增长中枢将在10%~11%左右。
存款虽然一直以来是银行付息负债的主要部分(占比80%以上),但是近年来随着同业负债的扩张,银行业负债增速明显高于存款余额的增速;随着2013年银监会“8号文”要求商业银行2013年底之前将表外非标余额降至理财产品的35%及总资产规模的4%,银行业同业业务经历了明显的去杠杆过程。从2013年二季度以来,同业负债扩张趋缓,银行业负债回归一般性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