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会计实训结果及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职院校;财经法规;教学设计
1.财经法规课程目标设计
1.1 总体目标
通过财经法规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财经法规的基本理论,熟悉我国会计活动中常见的法律制度,使学生在会计业务活动中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和操作原则;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培养学生的分析运用能力,熟练运用会计职业岗位群所要求的经济法律制度;从容应对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并取得资格;培养学生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素养。
1.2 知识目标
(1)知道会计法律制度相关知识;(2)了解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知识;(3)掌握税收法律制度相关知识;(4)了解财政法律制度相关知识;(5)理解会计职业道德的相关规定。
1.3 能力目标
(1)通过完成会计机构设置、记账、岗位设置、会计工作交接,学生能运用会计法律制度的相关知识,能正确进行会计业务工作。(2)通过完成开立账户,填制票据及背书和付款,正确办理各类支付结算及解决结算中出现的问题,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学习,使学生能正确地进行支付结算,为未来就业打下基础。(3)通过对主要税种、税收法律制度、税收征管的学习,使学生能正确计算应纳税额及办理纳税申报、胜任税务、税务登记的工作。
2.财经法规课程教学单元项目设计
2.1 会计法律制度
(1)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与工作管理体制。能力目标:能进行三种制度和三种管理体制的案例分析;知识目标:掌握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三种会计工作管理体制;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按照效力从高到低将不同类型的会计法建制度结构图;可展示的结果:法律层次机构图;考核内容与方法:通过对我国现有各类法建立法律层次结构图,以结构图以及分类依据正确与否进行打分。
(2)会计核算与监督。能力目标:能分析会计核算的过程及其监督;知识目标:掌握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的相关内容;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通过对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的流程分析判断,确定会计核算过程的正确性;可展示的结果:会计实务案例分析说明;考核内容与方法:小组讨论、教师点评,通过对操作过程和案例分析的正确与否进行打分。
(3)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能力目标:能进行会计岗位设置、交接工作的案例分析;知识目标:掌握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设置原则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分组模拟设置会计机构;可展示的结果:机构模拟设置图。考核内容与方法:小组讨论、教师点评,通过对操作过程和案例分析的正确与否进行打分。
2.2 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1)支付结算与现金管理。能力目标:能熟练进行支付结算;知识目标:掌握支付结算的具体要求;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模拟票支付结算据操作练习;可展示的结果:实训资料;考核内容与方法:通过对现金管理的具体要求进行操作的案例分析的正确与否进行打分。
(2)银行结算帐户。能力目标:会进行银行结算帐户的开立、变更和撤消;知识目标:掌握银行结算帐户的开立、变更和撤消程序;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通过案例分析,制定分组-任务-讨论-总结;可展示的结果:案例分析结论;考核内容与方法:通过对帐户的开立、变更和撤消程序的模拟操作,提出正确建议,判断建议的正确与否进行打分。
(3)票据结算方式。能力目标:能进行票据的办理;知识目标:掌握商业汇票、信用卡、汇兑的办理;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模拟票据办理;可展示的结果:配套习题实训资料;考核内容与方法:通过对商业汇票、信用卡、汇兑的办理,提出正确建议,判断建议的正确与否进行打分。
2.3 税收法律制度
(1)税收常识。能力目标:能进行税收分类、区别税法的构成要素;知识目标:掌握税收的概念、分类、税法的构成要素;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通过案例分析,制定分组-任务-讨论-总结;可展示的结果:配套习题实训资料;通过对案例分析,制定分组-任务-讨论-总结;考核内容与方法: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建议的正确与否打分。
(2)主要税种。能力目标:能正确计算5种主要税种;知识目标:会进行5种主要税种的计算;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利用配套习题分别计算5种税种;可展示的结果:配套习题实训资料;考核内容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互评任务单进行打分。
(3)税收征管。能力目标:会进行税务登记开具发票、纳税申报税担保、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程序;知识目标:掌握税务登记的时限、手续和相关规定了解发票的种类;掌握发票的申领、使用、缴销程序;纳税申报;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利用配套习题;可展示的结果:配套习题实训税务登记表已填制发票复印件及发票登记簿;考核内容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互评任务单进行打分。
2.4 财政法律制度
(1)预算法律制度。能力目标:能正确了解国家预算法律制度;知识目标:掌握预算法律制度的构成预算管理的职权程序;掌握发票的申领、使用、缴销程序;纳税申报;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利用配套习题;可展示的结果:配套习题实训资料;考核内容与方法:利用配套习题,模拟政府采购案例,正确与否进行打分。
(2)政府采购法律制度。能力目标:能正确进行政府采购;知识目标:掌握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构成;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利用配套习题,模拟政府采购案例;可展示的结果:配套习题实训资料。考核内容与方法:利用配套习题,模拟政府采购案例。
(3)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能力目标:会进行财政收入收缴和财政支出支付的操作;知识目标:掌握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财政收入收缴和财政支出支付方式程序;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利用配套习题,模拟政府采购案例;可展示的结果:配套习题实训资料。考核内容与方法:利用配套习题正确与否进行打分。
2.5 会计职业道德
(1)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能力目标:会进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案例分析;知识目标: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八个方面内容;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利用配套习题,模拟案例分析;可展示的结果:配套习题实训资料;考核内容与方法:利用配套习题,模拟案例分析正确与否进行打分。
(2)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能力目标:能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相关案例分析;知识目标: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与修养的内容、建设;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利用配套习题,模拟案例分析;可展示的结果:配套习题实训资料;考核内容与方法:利用配套习题,模拟案例分析正确与否进行打分。
参考文献:
[1]中国会计学会编写组编.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11.
[2]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编写组编.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12.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手工账务处理;同步;中职;专业业务技能;实训
1会计手工账务处理和电算化账务处理同步实训的必要性
计算机应用已经在各行业普及,要求财会专业学生要与时俱进,在熟悉传统手工账务处理的同时必须掌握会计电算化账务处理方法。要实现上面的要求,就有必要在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教学中,将手工账务处理和电算化账务处理同步进行。
(1)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会计工作也从传统的手工方式步入了电子化、信息化时代。会计电算化的内涵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在会计领域中的应用,是时展的必然结果,是会计发展的方向,是会计工作者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2)对于会计从业者来说,掌握了会计知识,熟通传统手工化账务处理并不等于掌握了电算化账务处理。所以,会计工作人员有必要从两种知识技能的区别和联系等方面去全面掌握。
(3)目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在最后会计综合实训课教学中,较多进行手工化账务处理的教学,不大重视同时进行电算化综合实训,电算化只是作为一门学科另行教学,而没有真正纳入到最后的综合实训课中。因此,就会使学生在对这两种方法产生认知上的偏见,认为只要熟通传统手工化账务处理,学了电算化知识,就能两手都会。或认为,普及电算化了,传统手工化账务处理已无必要。可见,在综合实训教学时没有对手工和电算化同时进行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及掌握和运用这两种知识与技能都有很大的影响,对学生今后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从上述分析看,中职学校财会专业学生在进行会计综合实训教学时,有必要对两种账务处理同样给予足够的重视:①处理的对象是相同的;②处理的内容都主要围绕账、证、表三大内容进行;③处理流程基本类似:建账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所不同的是手工账下会计信息系统主要是记账、算账、报账为主的管理,电算化下会计信息系统由过去单一的管理发展成为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管理。因此,应将两种账务处理实训同步进行,分析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及利弊,让学生了解它们是相通的。在相互结合、相互印证的基础上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得到巩固、升华。
通过实际的对比操作,不仅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两种账务处理的技能,更能让学生体会到传统手工化账务处理并没有过时,它对实现电算化具有指导性的作用。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电算化的强大优势,体会到实现电算化对工作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对会计知识进行探索和创新,做到两手都懂,做好两手准备,为日后从事会计工作奠定基础。
2传统手工账务处理和电算化账务处理同步实训的实施
要实现两种账务处理同步实训综合教学,首先,要做好相关的组织、计划工作,包括实训场所、实训设备、实训教材、实训财务软件、专业指导教师等。实训教材资料最好由教研室根据会计综合实训教程的要求组织确定。其次,做好实训前的动员,让学生了解实训的目的、意义,实训的总体安排、要求、措施,明确责任、任务、进度等情况,使学生感到仿佛处在真正的会计工作岗位上。在具体教学中,要随时注意两种账务处理的相互比较,使学生能清楚地理解掌握两种账务处理的共性和区别,归纳、总结、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
通过同步实训对比,使学生明白会计电算化是传统手工化会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并没有改变传统手工会计核算的原理和基本程序,即会计核算仍然要经历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这一基本过程,其核算结果应是完全一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1)运算方式不同。手工会计以算盘或计算器为运算工具,以笔墨为书写工具,通过纯手工实现会计核算,运算和记录的速度慢、准确率、效率低。会计电算化是以计算机和财务软件为媒介,通过人、机对话实现会计核算,运算和记录的速度、准确度高。
(2)数据处理过程不同。手工会计的技术方法虽然经历了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但其基本方法、原理和操作步骤都没有本质改变。而会计电算化由于采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运算速度快,整个核算(运算)过程形成了一体化,是在传统手工会计基础上实现的一次技术飞跃。
(3)信息存放方式不同。手工会计是将会计信息数据以凭证、账簿、报表等纸质为载体进行书面记录并保存,占用空间大,需要重复抄录,容易出错。在会计电算化中,除原始凭证以纸质文件保存外,其他均是以磁盘、磁带等磁性介质作为存放会计信息数据的载体,占用空间小,查找方便,而且,数据只需录入一次,杜绝了重复抄录产生的错误,提高了工作效率。
(4)信息组织方式不同。手工会计的信息组织方式是应用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和各种账簿,即通过先将原始凭证的数据填入到记账凭证,再将记账凭证的数据逐笔登记到账簿的方式完成。而会计电算化的信息组织方式是利用计算机的内在功能和应用软件,将会计信息序时存放在凭证库中,最终完成信息的组织过程。
(5)数据处理起点不同。手工会计条件下,数据处理的起点是原始凭证;而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是以记账凭证作为会计电算化系统数据的起点。
(6)账务处理核算方式不同。手工会计环境中,账务处理由不同岗位的会计人员按照不同的科目,在凭证、账簿和报表中记录、核算。而会计电算化环境中,账务处理转变为数据处理,将手工处理过程简化为将有关数据从“凭证临时文件”转移到“流水账文件”中存放。
(7)查询方式不同。手工会计的查询方式通过手工完成,查询速度慢,查询结果单一,特别是扩展和延伸的分析查询几乎难以实现。而会计电算化则不同,查询过程简单明了,查询速度快,查询量大,而且可以通过计算机的综合运算查出用户所需的各种指标数据结果。
1.1任务要吸引学生,具有创新性在进行合理的任务划分和岗位分配后,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任务,将教学任务由浅及深,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的主动性,让所有的学生在每次学习中都有所收获,激发起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任务设计过程中要注意知识点的系统性、递进性以及与相关学科的连贯性。布置的任务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巩固已学过的内容,又探索新知识。如:在任务设计中,我们首先对构成产品成本的各个单项要素进行分组练习独立操作,具体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废品损失等,然后再对产品成本的几种主要方法(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进行综合实训。同学们具体在学习和操作过程中通过一个个任务的完成最终实现总体的教学目标,进而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1.2任务要分层次,具有可操作性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和基础的不同,在设计任务的时候要将任务分为不同的层次。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具体任务中展示自己,体验到完成任务后的喜悦和成就感,使他们对自己有信心,从而一步步的提高。如在成本核算的初期阶段所涉及的材料采购、生产要素分配等属于单项任务,各组成员只要按步骤操作均可独立完成,而到后期,产品成本核算的几中主要方法(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的核算属综合性任务,要求各组成员必需协同完成。为更好地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布置任务的时候最好能分为基础任务和提高任务两类,大部分学生可以完成基础任务,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做好提高任务,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开拓创新的能力。1.3任务要上下衔接,前后一致,具有完整性成本会计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核算量大,涉及面广。因此,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要注意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的任务和知识形成一个系统。同时要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让它们之间形成子任务和母任务的关系,子任务服务于母任务,这样才能保证很好的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如在直接人工要素分配环节,不但要将财务会计中有关职工薪酬的构成、职工薪酬的计算在布置任务前进行回顾复习,还要介绍工资费用的具体分配方法以及相关的账务处理和账簿登记,使同学们通过本次任务的操作对整个工资的核算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减少“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茫然。
2任务具体实施
根据任务设计合理组织课堂,是完成任务的关键。实施课堂教学,分五个步骤:2.1任务的提出教师设计的工作任务应具体明确、切实可行,具有实践性。千万不能泛泛而谈、含糊不清,应把每项任务落到具体的点上,让学生在接到任务后能清楚的找到可操作点。有的老师在设计任务时,认为就是本课的教学目标。其实不然,任务应有它的可行性,操作性,且有大有小,有的任务可能只有一步,而有的任务可能要结合前面已经完成的任务并为下一项任务做铺垫,所以应避免流于形式,走传统教学的老路。2.2教师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对同样的教学任务遇到不同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请同学们实地操作前应进行重点、难点分析,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指引完成任务的途径。由于教师在任务设计中已经考虑过学生可能遇到的难点,所以上课操作前应针对重点、难点进行必要的分析,提供“暗箱”式的思路,给予适当的引导。因为学生在没有课前准备的情况下遇到任务往往有一个时间差,对任务的理解也有一个过程,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使学生完成任务而少走弯路,就需要进行必要的引导。但应以“暗箱”式给出,尽可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创造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教学模式。2.3学研结合教师应为学生提供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必要而充分的条件,引导学生学、练、研相结合。根据工作任务的不同,为每小组配备必需的实训设备和实训资料,实训设备包括手工会计模拟实训室和计算机会计模拟实训室两种。2.3.1手工会计模拟实训室(1)办公桌椅会计模拟实训室内办公桌椅要求按组摆放,其布局与实际企业会计部门基本相似。(2)多媒体教学设备主要包括指导教师用计算机和投影仪。(3)印章按企业实际配备,每小组一套。(4)会计办公用品按企业实际配备,每小组一套。有条件的可以每组配备计算机一台,便于教师个别指导。2.3.2计算机会计模拟实训室计算机会计模拟实训室每小组需按人数配备计算机并且组成局域网络,安装财务软件。2.3.3实训资料包括案例、凭证、账表以及各种模拟票券等资料。
3检验与评价
无论是单项任务还是综合任务,在最终完成后都要进行小组自评、各组互评与教师总评。将每一次的评价结果以百分制的形式进行量化,也可采用过程考核(占40%)与结果考核(占60%)的方法,将各组量化后的分值做为期末考评的依据。4.1过程考核采用绩效考核方法对每个学生分学习情境按绩效指标进行评分。每人一套绩效考核表,首先组内成员对每个人进行评分,计算出每人的平均分,作为小组考核成绩,然后再由教师按绩效指标进行评分,作为教师对学生的考核依据。绩效考核表如表1。4.2结果考核(1)会计档案实训结束后要求每个小组提交全部实训资料,包括会计凭证、账簿和分析报告等。评分标准为: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占5%;经济业务处理、记账凭证填制和审核占10%;账簿登记、报表编制占10%;会计档案整理装订占5%。(2)小组汇报(占20%)小组汇报实际上是各个实训小组对本小组实训情况及成果进行总结、汇报和展示。小组汇报的内容主要包括:实训过程、工作任务、工作计划、工作过程、工作步骤、工作成果、收获与经验教训等。(3)实训报告(占10%)实训报告包括实训任务描述、主要任务、业务流程、岗位职责、实训记录、个人总结等。实训结束后每名学生必须及时提交。
4扩展和细化
【关键词】会计专业 综合模拟实训 评价体系
一、加强模拟实习教学 强化技能训练
模拟实习课是基本上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形式来开展的,教师是起指导、示范作用,学生的主动参与是课堂成败的关键,因此教师更要重视实习课堂教学的组织,使教学活动能按计划实施。
在模拟实习中,首先进行就是专项训练:专项训练分为分岗实习和轮岗实习。分岗实习是将实习内容按岗位分:出纳岗位、材料会计岗位、职工薪酬岗位、收入利润会计岗位等工作岗位。教师针对各种岗位类型的实习资料,提出具体岗位的实习要求和实习目标,明确通过该项训练学生要掌握什么技能,采用什么办法,要解决什么问题,使学生对实习的内容和要求心中有数。然后按岗位分小组进行实习,这里关键是一定要做好分组工作,分组的原则是按成绩优劣搭配5-6人一组,可以让学生先自由组合,再做适当调整,一定要选好班级中知识技能强、协调能力好、主动积极的学生担任小组长,明确他们的指责,协助进行分岗实习:实习中各小组成员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实习内容,遇到问题时可以互相讨论,共同解决难题,教师要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解决操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实习结束后各岗位要进行小组总结,要求小组长向教师和全班同学进行总结汇报,谈谈小组在完成该岗位工作时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以便交流和学习。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做好检查监督工作和小组工作汇报的情况的记录。实践证明,这种分岗完成工作任务的实训方式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协作的能力。
分岗实习后进行轮岗实习。各小组按设置好的各个岗位进行轮换,轮岗实了包括会计的岗位轮流核算训练,还包括纳税申报训练和银行结算业务的训练。轮岗实习仍然采用分小组的方式进行实习。每5-6人为一组,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每小组内的成员按照岗位的分工,分岗位进行操作实习后再轮换。比如:银行结算业务训练中,可以把小组成员轮流分为收款方、收款方开户银行、付款方、付款方开户银行和被背书人来操作。各小组成员通过轮换的方式,能够让每个学生学会各环节正确操作方法。更容易掌握各环节操作技巧与流程。这样学生逐项训练,逐项操作,培养了学生熟练的实务操作技能。轮岗实习的配合性能够让小组成员充分进行沟通与合作,能够极大地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轮岗结束后,学生对各岗位工作的要求和完成有了较深的认识。对岗位实习的心得体会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学生就可进入综合模拟实训。
二、组织综合模拟实训,提升就业能力
综合模拟实训是将相互关联的各专项训练融和在一起。是整个中职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前的实际演练,综合实训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独立处理全盘账务的综合能力。为了提高实训效果,加强实训课的仿真性,专业组的老师利用本地企业丰富的资源优势,在课余时间(主要是寒暑假)到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实践,收集到大量的本地中小企业的各种类型的经济业务。结合综合模拟教材,自编适合学校实际情况及切合学生实际的实训教材。并将企业日常管理发生的大量的真实信息带入实习课,丰富完善实训教学内容,真正做到理论和实际有机结合。在这阶段的教学中更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学生始终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则处于辅助地位,要注意发挥优秀学生的激励作用,尽量缩短学生间差距,对不同能力的学生给予不同目的的培养。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学习、讨论、交流和创新实践的机会,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欲望,在实习过程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讨论和交流中,培养学生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提高实训效果,弥补顶岗实习不足的一个很有效的手段。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的技能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同时也大大的提高了教师学术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三、强化评价体系,发挥激励作用
1、围绕教学目标来评价:评价过程要依教学目标的要求来进行,除了要评价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还要评价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操作规范要求和掌握专业能力的情况,应对学生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基本技能的运用程度、学生的职业规范、职业态度、学习能力、道德素养等方面做出评价。
2、注重实习过程的行为评价:评价过程不但要对实习结果进行观察,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在实习过程中结合各个实习阶段进行评价,防止学生用实习结果替代实习过程的做法,所以教师在在评价时不能只评价结果,更要着重评价全过程,不只是评出分数,更应指出问题所在,给出具体的建议和方法。
3、评价形式应多元化:过程评价应针对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内容来进行,可以采用个人自评价、学生互评、教师总评的方法。个人自评的作用主要是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学生反思,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互评有利于学生分享学习成果,从不同角度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学习。教师的总评非常重要,教师在评价时要注意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缩短学生间差距,同时指出实训过程中的问题所在,给出具体的改进方法及修改建议。让实训效果得到进一步的完善。评价结果的方式可以采用弟等式,也可采用分数制,必要时采用教师评语来进行。评价方式应尽量多元化,改变教师单一评价学生的模式。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财会实践教学是以学生的实践能力训练为主线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逐步靠近培养目标的实践体系。 作为一名职校教师,为培养出适合时展需要的与企业实际要求一致的技能型应用人才,今后还要从方方面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勤于思考,不断总结经验。进行更有效的实践教学,使实训教学的效果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黄华.对实践教学过程评价的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0.
【关键词】会计实训;关系;存在问题;实现途径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各行业的普及,会计也从传统的手工记账时展到如今的会计电算化。但不论如何发展,会计这个专业所强调的实践操作技能是始终如一的,最终目标以服务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是不变的。如何使高职院校走出来的学生集知识型、应用型、技能型为一体,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满足用人单位对岗位专业的要求,成为高职会计教育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研究的重点。
一、手工实训和电算化实训的关系
(1)手工实训是电算化实训的基础。手工实训的目的: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会计基本原理,熟练掌握企业会计核算及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熟悉账务处理流程,提高编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的操作技能,从而锻炼学生手工会计实际动手能力。手工实训的最大优势在于使学生明确了会计线索的来龙去脉,也为下一步进行电算化实训奠定了基础。通过实训让学生知道传统的手工账务处理并没有过时,反而对实现电算化起着指导性的作用。(2)电算化实训实现了手工实训的升级创新。电算化模拟实训的目的:通过实现计算机与经济活动相结合,以特定的财务软件为依托,使学生掌握会计信息的输入、处理、输出过程,完成记账、算账、报账工作,为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电算化实训的强大优势在于提高了数据处理的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把财务人员从高强度的计算工作量中解脱出来,真正投入更多的时间去发挥会计的分析、评价、预测、决策职能。与手工实训相比,让学生体会到实现会计电算化对工作的重要性及必然性。
二、手工实训和电算化实训分开进行存在的问题
(1)实训教材单一,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单位综合业务的发展。教材是学生进行模拟实验的依据,它的质量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实训效果的好坏。目前大多数实训教材的特点是:经济业务内容简单,体现在业务量的数目上,还有内容的结构难易(如:还是以老一套的采购、销售、利润核算为主,较少涉及股权投资、债务重组、差错更正、或有事项等业务)、行业范围局限(如:大多以工业企业为设计对象,缺失商品流通企业、建筑业、房地产业等)、设计的交易或事项前提都是合规、合理、理想化的,不需学生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就可完成。实训目的旨在如何正确核算,忽略了财务管理、税收、金融等相关课程知识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与分析评价。(2)教学方式单一,过分强调会计的核算职能。手工模拟实训一般是每名学生根据实训资料完成相当于企业一个月的业务量,一个人充当财务人员的各种角色,既是会计又是出纳,既是记账凭证的制单又是复核等等,给学生感觉混乱,同时也分不清不同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职能作用。电算化实训也没能克服上述缺陷,同样是由每名学生完成建账记账凭证账簿登记财务报表的账务处理流程,所不同的是由计算机代替进行了。通过实训学生除了熟悉凭证的编制、账簿的登记、报表的形成外,关于财务是如何运作的,如何服务于企业的经济管理依然没有一个体系化的思路认识。(3)指导教师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水平受局限。实训指导教师在会计实践教学环节中居于重要地位,是影响实践教学的重要因素,其业务水平和实际经验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实践教学的理解和掌握,而许多学校的会计教师都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拿到的证书挺多,但自身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对具体的业务环境未亲身经历,在实训过程中只能靠自己的理论知识和能力想象,纸上谈兵。教师在理论授课时,过多的向应试教育看齐,很少顾及经济业务的理论联系实践及具体运用,片面追求证书,导致学生到用人单位后业务操作水平跟不上的现象。(4)分开进行实训的认知偏见。有些学生在完成了手工实训的账务处理流程后,认为对电算化知识稍做了解,就能直接上岗,实现会计电算化管理。也有一些学生认为,在电算化环境下,只要会处理经济业务,编制记账凭证,其他的都是由计算机代替人来完成的,没有必要学习账簿的登记、结账、对账、财产清查、报表的逻辑计算等。
三、实现手工和电算化综合实训的途径
1.加强综合实训教材的建设。作为综合实训的教材,该教材应该具有以下特点:设计行业的广泛性,在编写过程中不应该紧盯着工业企业,核算对象涵盖面应该更广,比如时下商业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房地产业、建筑业等等;业务范围宽泛,作为一套综合实训的教材,业务量不仅仅局限在老一套的常规业务上,而应该集企业财务的经济管理、决策判断、分析评价为一体的系统全面化教材;校企联合,教材用到的业务最好是从企业中拿到的最为原始的第一手资料,这样的资料更具有代表性,更贴近实际;适当加入需要学生发挥监督职能才能完成的业务,提高学生的审核观察力。
2.选择实用的软件。一是财务软件的通用性较强,既能满足工业企业的核算也能满足其他行业核算的需要。二是能够处理企业各方面的业务,不仅仅是总账模板的核算。三是软件的容错能力要强,有的软件在同时开启一百多台电脑时经常会出现问题,这就使综合实训的效果大打折扣,同时也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四是最好能够兼有对综合实训的评测功能,这更有利于课程的开设。
3.综合模拟实训的有序展开。第一步是手工模拟实训。要求学生根据给定一整套业务资料,利用手工处理的方法,完成从审核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的编制,日记账、明细账、总账的登记,经过对账、结账,最后编制会计报表。第二步是实现手工实训和电算化实训相配合、相结合。要求学生3~4人为一组,先练账模块下操作技能,也是最基本的电算化操作。即建立账套、操作员权限分配(每人担当不同的身份)、数据初始化、账户的科目编码、记账凭证的编制、账簿的自动登记、会计报表的形成一整套电算化操作。在具体的操作时,可以结合自己已完成的手工账务处理资料,如:已经编制好的记账凭证,进行快速的输入;各账户发生额及余额的核对等等。第三步,实训结果的对比总结。找出相同点,如:核算的对象是相同的,处理的经济业务内容也是一样的,账务处理流程都是围绕证账表进行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服务于企业的经济管理及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找出不同点,如:运算所采用的介质不同,手工账务处理下是以人为主体的计算器协助计算方式,而电算化环境真正发挥了计算机的强大运算、准确率高的优势;处理会计信息的起点不同,手工账务处理下是以原始凭证为起点,而电算化条件下是以记账凭证为数据处理的起点;账务处理核算过程不同,手工账务处理下是由不同岗位的财务人员共同完成的,电算化环境下可以不用由专人进行总账、明细账的登记,对账、结账工作由计算机结合财务软件自动完成;会计信息的保存方式不同等等。通过两种实训结果的对比,让学生知道它们是相通的,在相互结合、相互验证的基础上使所学的知识技能得到巩固提高。做到手工和电算化两种技能都懂都会,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4.提高实训教师的队伍建设。会计实训教学强调实践操作技能目标,教师仅有深厚的理论知识水平是不够的,必须不断强化其理论联系实际的密切程度、处理复杂经济业务的实践能力。第一,鼓励教师争当“双师”型的人才,即同时具有会计师和讲师资格。第二,组织教师定期参加专业培训学习。第三,组织教师定期到公司企业一线的财务岗位挂职或培训,总结第一手的实践经验,以更好的应用于实训教学。
总之,构建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的“手工和电算化综合实训”的教学模式已成为会计电算化专业研究改革的方向。实现手工和电算化下的综合实训操作,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操作技能,为用人单位培养能快速适应岗位要求的应用型、实践型、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ERP沙盘模拟实训;会计实践教学;教学模式改革
当前,社会经济环境日新月异的变化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多数单位为了保证人力资源成本最低,希望所聘会计人员是不需要经过岗前培训就能上岗轮岗,这就需要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要有一定实践经验的积累。为此,高校将会计学专业的教学模式重构的重心放在实践环节上,进行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整体上来看,各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涵盖的内容基本相同,主要包括手工实验、电子实验与企业实习。就实施效果而言,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锻炼,但始终还存在一些“盲区”。
实际工作中,学生接触的业务并非组织好语言的练习题,而学校里的手工实验缺少一个真实的经济环境,与实际工作存在一定的脱节。学生因为不理解实际工作过程而觉得会计处理太繁琐、太麻烦,甚至思想中认为“坐支”更简便,这是非常容易出现的误区之一。
给学生提供仿真的企业环境,是会计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必要条件。现有的几种实践教学方式受客观条件等因素所限,存在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而ERP沙盘模拟实训的出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填补其他实训教学手段的空白。
二、引入ERP沙盘模拟实训的效果分析
ERP沙盘模拟实训是一门理论与实践集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ERP沙盘模拟实验课已针对2008、2009届会计学专业学生开展,共760人。开课时间是大学第四学期,周课时8节。选择这个时间可以使学生对企业经营过程有整体的感知,避免条块分割。第四学期已经学习过初级会计学、中级会计学、成本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对于企业资金运动过程和基本会计知识都有了掌握,可以为学习沙盘实验奠定基础。ERP沙盘实验的开展在学生中广受好评,为检验沙盘模拟实训的教学效果,针对3个年级的500人发放了调查问卷,收回478份,回收率95.6%,回收问卷全部有效。调查结果见下表。
(上接第18页)
通过调查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结论:本校开展的ERP沙盘模拟实训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沙盘模拟实训有助于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延伸,是有必要开设的实训课程,对于综合能力的锻炼、其他课程的学习理解及今后就业等方面均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三、将ERP沙盘模拟实训应用于会计实践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1.重视ERP沙盘实训的教材建设
现有的ERP沙盘模拟实训教材数量较少,以实训指导书为主。内容重点在于说明实训的规则和操作方法,但整体策略的选择和实施较为缺乏。各学校基本上仅仅停留在工具使用阶段,并未进行进一步的教材建设。在实训过程中最好能使用各学校教师自己编写的教材,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总结经典案例,有侧重地进行实训引导。
2.优化ERP沙盘实训的教学资源
通过组织沙盘模拟大赛等方式,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拓展教学平台。团队人员配备上实行开放式,不局限于同一班级或同一专业,可以由各专业学生“强强联合”组成最优团队。鼓励并为学生创造条件以参加省级甚至国际级ERP沙盘模拟比赛,在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的同时,也为今后的就业、创业提供帮助。
3.注重ERP沙盘实训过程规范化
对于会计专业学生而言,财务总监无疑是最能发挥本专业长项的,但并不仅限于此。除了记录之外,应对供应、生产和销售过程有足够的认识和规划。实训时,按规定的要求填写各项报表及运行记录是必不可少的,这是被很多学生忽略的,他们认为只要权益值升高就是胜利,其实不然。只有每个部门的工作都能做到严密有序,才能说实训过程是成功的,否则只能是一知半解。
4.客观看待ERP沙盘模拟实训的局限性
ERP沙盘模拟演练对经济类专业的学生比较适用,然而对会计专业而言,则可以作为实践组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却不能取代其他职业技能的实践环节。ERP沙盘也是仅仅是根据市场的部分数据进行模拟演练,这就使ERP沙盘实训存在许多局限性,如果学生演练的环境与市场环境背离太远,则锻炼的效果会大打折扣,也就丧失了设置该项实践环节的意义。
高校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需要丰富有效的形式和手段来不断完善。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ERP沙盘实训确实作用重大,但却不能取代其他的实践环节和方式。在实际教学中,将其他会计实践教学手段与ERP沙盘实训课程结合起来,互补长短、相辅相成才是最好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王颖,朱嫒玲,乔梅.ERP沙盘模拟实训教学效果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08,(03):88-90.
[2]李勇.ERP沙盘模拟对抗课程在财务与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商界,2010,(05):30-31.
1.1知识点相对独立
成本会计课程的各个章节之间可以自成体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把它们看作独立的章节,例如:材料费用的分配、工资的分配、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固定资产折旧的分配、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核算、辅助生产费用归集和分配、制造费用归集和分配、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等内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需要掌握各章节之间的关联关系,仅通过分别领会掌握各知识要点和难点就可以应付基本的考试。
1.2计算方法多样
成本会计的第二大特点在于:相对于其他会计专业课程其计算量大、计算方法多样化,计算公式多。针对材料费用的分配就有产量比例法、定额消耗量比例法、定额成本法、实际重量法等,针对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有直接分配法、顺序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针对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有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按年初固定数计算在产品成本发、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计价法、约当产量比例法、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定额比例法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基本上集中于单个公式的死记硬背、计算方法的机械运用,成本会计学成为了数学计算,学生对于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不加思考,忽视计算过程和结果的具体账务处理结果之间的因果关联。
1.3帐证表关系复杂
成本会计的另一大特点在于大量图表的运用。产品成本构成由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等多个成本项目构成,需要运用不同的归集分配方法和结转程序,因此需要借助各种费用计算表对诸多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但在学生的学习结果来看,由于教材的印刷需要,其表述的图表比较抽象,与实务中具体的帐表相去甚远,学生难以将各个图、表之间的关联关系相互对应,不能很好的将单个分配表计算结果与记账凭证对应,不理解产品成本计算与账簿结转关系。尤其在理解辅助生产费用的交互分配法时,学生大多能够掌握具体运用算式求解,但针对辅助生产车间单设制造费用明细账的企业就制造费用转进转出的情形往往不知甚解。
1.4成本分析倚重案例
成本会计学中,成本分析、成本控制和成本计划是成本会计的基本职能,需要学生根据具体案例在企业具体生产经营活动中,运用一定的方法,利用成本计划、成本核算等资料,对产品成本的构成因素进行量化分析,揭示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查明成本升降的原因,寻求如何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方法,达到控制企业实际成本支出的目的,用最少的消耗取得最大效益。且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往往是一个事项具有多种分析方法的情形,学生们在掌握中出现的问题不仅在于案例难以吃透,且在分析过程中也仅仅关注方法的计算,对于各个指标背后的涵义不甚了解,对整个企业背景的成本分析流于表面。
2成本会计教学考核现状
目前,各高校成本会计课程的期末考核绝大多数采用闭卷笔答的传统模式,考核内容主要是对书本基本知识点的直接考察,平时成绩的评分是以课本知识的温习和少量案例分析为基础,以低分值的形式体现在综合考评中,缺乏对学生分析能力、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的考核。
2.1成本会计考核方式过于单一
传统考核方式基本上采用期末闭卷笔答形式,考核方式单一。试卷基本构成拘泥于书本,试题排布基本分为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名词解释、计算题综合题等固定模式,考核目标仅就课本内容涉及成本会计基本概念的熟练记忆、基础知识点理解、以及一些简单的运算,如废品损失的归集与分配、制造费用分配计算、约当产量的计算、平行结转分步法的核算等。由于传统闭卷考试只是学生检验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记忆多,计算多,在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方面相对程度低下。有的学生思维僵化,擅长死记硬背,机械套用解题公式解析题目;有的学生平时隋学,思考不积极,仅在考试前突击复习,做几个典型习题,应付考试了事。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而真正勤学好问、思维活跃、注重实际应用的学生可能会因为僵化的考试模式发挥失常没有考出真正水平。传统的闭卷考试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和可突击性,起不到应有的以考助学的作用。不能真正考查出学生的真正素质水平,甚至会养成学生平时不主动学习,临考前突击复习的恶习,忽略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
2.2现有成绩考核比重不合理
现有成本会计考核成绩基本分为期末闭卷笔答和课堂平时成绩两大模块,期末成绩以笔答的卷面分数体现,平时成绩以平时课堂的随机提问、课堂案例分析和课后作业等模块组成。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的比重基本在6:4或者7:3之间分配。通过询证学生,学生们普遍反映平时成绩的构成缺乏科学性,课堂随机提问和课后作业依旧拘泥于书本知识点的温故复习,和期末闭卷考试方式无实际区别,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考核重叠;而由于课时关系,课堂案例分析也只是单个知识点的小型案例,难以描绘成本会计帐证关系、证表关系、帐表关系,学生在实务中遇到具体问题仍旧难以应对。
2.3成本会计实践性考核内容不完善
现有成本会计考核方式缺乏事件性考核的内容,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校内实验实训室建设不完备。第一,缺乏系统的、高质量的会计实训软件,没有完整的会计模拟数据系统。部分会计实训教材,内容也跟不上相应的法律法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变化;第二,成本会计实践性模拟案例在选择上要么过于简单要么过于复杂,选择的业务类型较为单一,不能真实反映企业具体成本会计核算中遇到的复杂繁琐的经济问题,且在案例考核过程中,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实践性考核时,经常帮助学生分析解题思路,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三,成本会计手工实验与电算化实验处于分割状态,实验室建设基本停留在手工程序上,数据资源不能共享,手工实验的结果既不能为计算机实验起到铺垫作用,也不能通过计算机得到验证,不能体现手工账务和计算机账务的联系。因此,学生们在实践性环节的考核结果远远没有达到仿真的要求。
3多元化考核方式开发内容
根据当前多数高校关于在成本会计考核的考核方式,建议保留传统闭卷笔答的方式,考试核心为成本会计基本理论、重点内容、难点解析、具体方法的运用等。在此基础之上,探讨开展多元化的考核方式,通过案例考核法、项目小组讨论考核法、实务模拟考核法、成本会计实训平台等,引导、调动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研导能力,掌握企业的生产流程和管理要求、从设置账户到账户结转、计算公式的归纳总结、各个具体方法的比较与灵活应用,让学生们达到活学活用、事半功倍的效果。
3.1建立案例考核题库
在典型教学案例确定的基础上,尽可能争取到相应类型的企业作为实习基地。在进入基地前,先将认知实习与专业学习的关联进行细化。就成本会计课程而言,可以将诸如企业有哪些生产部门?产品要经过哪些工序加工?动力等费用是怎样由外部进入并且被内部消耗的等具体问题作为认知提示罗列在实习指导手册中,使学生明白该听、该看、该问什么。校方还可争取征得实习基地的协助,就生产工艺、生产组织等拍摄影像、制作平面沙盘图片作为素材在以后的成本会计课堂教学中使用,真正对以后的成本核算学习形成有利支撑。同时,要注意对案例库的及时更新,进一步加强案例考核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3.2模拟实训环节
成本会计实训内容的设计十分关键。比较理想的实训内容是能涵盖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建账,材料、工资、动力、折旧等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完工产品成本计算、产成品成本报表生成的成本会计循环。通过引入成本会计教学软件,运用超链接、图示、自定义动画、FLASHMX动态效果等,使理论知识解释更形象、数据来源去向更明朗、计算流程总结更清晰、账务处理更直观。成本会计实训环节分为基础技能训练、专业技能提高、综合技能训练三大模块。分别按照学生具体掌握情况选用不同模块。实训软件系统按照成本会计核算的操作流程:即成本要素的归集、成本要素的分配、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让学生在企业背景下进行成本业务处理:设置成本账簿、分车间核算(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企业整体成本核算。学生可以在电脑上运用软件填写记账凭证、登记成本账簿、编制汇总表等。实训软件的各个子系统之间功能划分清晰,是一个由浅入深,针对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教学考核的体系。教师根据教学时间长短、学生掌握的程度和考核需要进行灵活掌握,有目的地打开或关闭部分学习内容及在线帮助,提高实训的灵活性与适应性;老师还可以运用自动判卷的在线考试系统,达到实训考核、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实训软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模拟企业真实区域环境下的的成本会计实训环境,让其在模拟企业环境的背景下进行成本会计账务实操,有助于以后能够更快融入工作环境。
3.3实施项目小组讨论
一、成本会计实训模型教学法的优势
成本会计知识点多、计算多、表格多、章节前后连贯性强、课程较抽象。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过于理论、缺少实践,学生很难掌握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在成本会计实训教学中引入模型教学法,可解决这些矛盾。成本会计模型教学法的本质是通过在课堂讲授中引入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模型,来增强学生对于学习成本会计的感性认知。成本会计实训可选的模型很多,本文选定粥店企业为实训对象,因为粥店跟实际生活联系很紧密,易于接受。
二、成本会计实训模型教学法的应用
(一)粥店成本会计模型的教学要求
本文的粥店只生产皮蛋瘦肉粥。作为成本会计教学,模型教学法着重展示原材料名称、制作间名称,学生在模型前如同置身于粥店。采用粥店模型教学法有以下几个要求:一是每个小组独立开展实训,小组成员按要求完成自己的任务,先完成的成员可以帮助未完成的同学整理资料,未完成的同学应按要求完成自己的任务。二是小组模拟实训完成后,将实训成果交由教师初审,教师给出修改意见,并交小组讨论修改,定稿后再上交。以小组为单位将其学习过程和计算结果进行公开展示。三是成本会计实训结束后,要求每位学生根据小组综合实训结果,自己整理一份实训结果报告交给指导老师,以此消除岗位差异。成本会计实训以小组为单位,全班大约分为5小组,每小组9-10名成员,每小组的会计岗位及任务为:材料会计1人对应材料汇总分配表,往来会计1人对应应收应付账款登记,工资会计1人对应工资核算,出纳1人对应现金银行日记账,会计1人对应明细账、总账、报表。成本会计4-5人分别对应固定资产及折旧核算、半成品核算、基本生产成本核算。财务经理1人负责原材料、工资、明细账、总账、报表等审核。本模型利用逐步结转法的综合结转法来计算皮蛋瘦肉粥的成本。
(二)粥店成本会计实训模型教学法的应用
1.半成品材料成本的结转以皮蛋瘦肉粥制作间成本分配为例。首先,教师指导学生了解皮蛋瘦肉粥制作的工艺流程。皮蛋瘦肉粥的熬制需要的主要原材料有香米、糯米、咸瘦肉、鸡油、皮蛋、水。制作1份皮蛋瘦肉粥需要经过以下流程:(1)咸瘦肉的腌制:将鲜猪瘦肉、盐、姜葱拌匀腌制12小时以上(冷藏)。(2)将皮蛋和腌制好的咸瘦肉分别切成丝待用。(3)将香米、糯米洗净与水一起放入水中用中电饭煲煲。(4)将切好的皮蛋、咸瘦肉、盐、姜丝等辅料一起放入熬好的粥中烧开。2.水电费分配本模型中的粥店不设辅助制作间,所以不需考虑辅助生产成本。粥店所用的电、水都是外购的,制作1份咸瘦肉需要冷藏12小时,冰箱运行24小时需耗用1度电,则运行12小时需消耗半度电,电费的市场价为0.6元/度。外购水电费具体使用情况如表2所示:由皮蛋瘦肉粥的制作流程得知:皮蛋瘦肉粥用电饭煲50分钟,电饭煲的额定功率是1200W,则1份皮蛋瘦肉粥的熬制需要1度电。制作皮蛋瘦肉粥需要用水清洗三次,再加入7.5千克的水熬粥,所以共需50千克的水,工商业用水市场均价为4元/立方米,则皮蛋瘦肉粥共耗水0.2元。3.应付职工薪酬的分配皮蛋瘦肉粥的制作需要经过清洗、刀切、投入配方、熬制、传菜等人工过程。由于本模型只考虑制作1份皮蛋瘦肉粥,所以需要量化这些人工。假设服务员的工资福利是10元/小时,大厨的工资福利是25元/小时,则1份皮蛋瘦肉粥的洗、切、传等过程需要5分钟,成本为0.8元;咸瘦肉的洗切等约为2分钟,成本为0.32元;配方成本为1元。4.累计折旧及其他费用分配粥店的固定资产较多比如电饭煲、锅、刀、砧板、冰箱等。冰箱可按使用时间进行折旧,电饭煲、锅、刀、砧板等可按使用次数或时间进行累计折旧。由于1份皮蛋瘦肉粥使用这些厨具的损耗较少,这里可忽略不计。但教师可指导学生(折旧会计)填制记账凭证:借:制造费用(或基本生产成本)贷:累计折旧除了以上4种常见的费用以外,粥店也会涉及到财务费用、应收账款、营业税、所得税等其他费用,本文将不考虑这些费用。根据上述原材料可熬制5000克的皮蛋瘦肉粥,该粥店销售1000克皮蛋瘦肉12元,5000克总共销售收入60元。该皮蛋瘦肉粥的净利润=60-27.103=32.897元。
三、成本会计实训模型教学法的效果
关键词:中职会计教学; 实践教学; 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1-121-001
会计技能训练教学是强化实践环节的一种基本形式,是对接会计就业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会计教学改革的关键内容之一。由于会计学科的应用性特点,要求会计教学不仅要向学生全面系统地传授基本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而且要特别注意培养他们应用会计理论和方法、解决会计实践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会计实践教学呢?笔者认为:
一、完备的实训教学体系与设施是开展立体实训的基础
财会专业是理论性、实践性、技能性很强的专业,针对本专业与现时经济发展紧密性性强、难度大、操作性强的特点,学校应制定专业主干课程的单项实训课,校内综合模拟实训和校外实习等一整套实训教学制度。实训教学有完善的教学计划、实训大纲和实训指导书,在本校形成本专业的特色。在教学过程中:以完善教学大纲为切入点,明确本课程的性质、目的、要求以及重点、难点问题,以科学、严密的教学大纲统驭教学内容。根据会计从业资格、初级会计实务的理论和我国现有会计制度的基础工作规范,结合现有的教学资源,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确定并丰富教学内容,以理论适度、够用为原则,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更新、调整等,使之整体更加优化;利用手工会计模拟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实施仿真性的实训教学。通过与金碟软件和用友软件公司建立相关的培训、考核、实训,引进“ERP沙盘模拟演练”实训基地,构筑学生就业实训的平台。
二、夯实会计基础技能训练,融理论为实际操作
会计基础技能训练即会计单项实训是针对技能课程设置的专项训练,其目的是熟悉内容、流程,掌握会计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包括:
1.点钞与传票
学生掌握点钞的指法和基本技能,熟练运用单纸、单张、多纸、多张的点法;会用点钞仪器辨别人民币的真伪;掌握键盘录入的指法。
2.会计基础实训
规范书写数字,熟悉各种凭证的基本要素、填制、装订及账簿报表的使用。掌握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账簿的启用、账簿的设置和登记各类明细账、总账,对账、结账等,熟悉企业会计核算的业务流程。
3.初级会计实务实训
注重对学生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训练学生对会计核算方法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会计操作技能,使学生学会:货币资金结算、应收款项、存货、固定资产等的日常核算;各种方式对外投资、借款与债券的取得、计息、偿还等业务的核算;所有者权益取得、各种结算方式下收入的确认及收入实现的账务处理;利润总额和利润分配的核算;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能胜任中小企业出纳、会计工作岗位。
4.成本会计实训
了解工业企业的生产特点、掌握直接材料费用、工资费用、其他费用归集与分配程序及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熟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的具体计算程序,具备成本会计的能力。
5.财务管理实训
以案例贯穿整个环节,掌握资金筹措方式、投资的预测与决策、财务预算的各种方法,具备财务管理工作能力。
三、强化会计综合技能训练,融训练为项目实战
会计综合技能训练是在会计基础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将会计岗位群所有技能的集中训练,是多学科的综合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1.分岗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
会计分岗位实训是一个学习型小组,培养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其仿佛真正置身于真实的企业中。实训步骤为(以制造业为例):熟悉制造业生产的特点及财务规章制度;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建账;经济业务核算;编制报表;写出实训报告。在此期间,要同时注意会计的审核和监督。
会计分岗实训训练后,虚拟小型组织财务部门的会计设岗模式,若干会计岗位集中于一人的业务的实训。每位学生独立完成一套实训资料。综合模拟实验的实习资料必须选择有代表性企业的资料,并且进行设计加工。会计综合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综合处理日常会计业务的能力,要求学生独立利用已知资料编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使学生继续熟练会计人员的基本技能,提高其独立处理日常业务的能力。
2.手工账实训与电算化实训相结合
会计手工模拟实践是基础,它可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和理解会计活动的全过程及其规律,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践是对手工模拟实验的升华。根据社会的需求,把从设计账套、设计科目和账簿、填制凭证、登记账簿至编制报表的一整套流程,用手工做完后,在电脑上再进行一次实训,实验内容、步骤、结果均是相同的。通过手工模拟和电算化对比训练,领略到二者的异同与优劣,使学生扎实地掌握会计的操作技能。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会使用现代设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建立校内记账公司,校内模拟实训与真账实践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