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核心素养和学科素养的区别范文

核心素养和学科素养的区别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核心素养和学科素养的区别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核心素养和学科素养的区别

第1篇:核心素养和学科素养的区别范文

学习方法之展望

1.项目学习将成为主流学习策略

项目学习无疑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流学习策略,为防止以往任务驱动、主题活动中的概念混淆和教学混沌现象再次出现,杂志的“蓝调解码”栏目也从教材架构、教学设计、教师专业成长等多角度对项目学习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探究,但这些探究都离不开项目学习本身所具备的特点。

2.微项目教学成为项目学习的中继

项目学习是一种中长期的学习设计,有的需要一个学期、一个学年,甚至更长的学习时间。因此,采取“微项目”设计,可以让一个学期的项目学习在每一课堂上都存在一个中继站式的微项目,有效地解决了项目学习中出现的学习延续性问题。微项目在项目学习链条上处于内容的末端,直接接触通过学习、应用技术来完成项目;在时间上,微项目存在于每一个中间环节,即每一堂课或课外的辅助学习之中。微项目实际上是项目学习的一个大概的层级,并不必界定划分到多么小才算作微项目。

微项目区别于以往的任务驱动式学习、主题活动式学习以及范例教学。所以,在形式上它包括项目引言、项目选题、项目指导、项目交流三部分,在内容上,它不再局限于一种软件、一种技术的学习应用,但微项目的特点是借助软件、技术最有特色、最有价值的部分去解决问题,形成产品,因此在技术上存在一定的不可替代性和相对独立性。

学习内容之展望

编程语言将与VB分手,与Scratch擦肩而过,却与Python牵手。VB作为编程语言,在算法与程序设计中占居了十几年,虽然以其语法简明、结构规则、控件与代码协同性好等优点成为初中、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首选。然而,虽然近几年基于图形化的编程语言Scratch在小学、初中的编程教学和高中的开源设计教学中绽露身姿,逐步占有了大壁江山,但是在代码编程领域,Scratch并非强项,如应用于高中程序设计教学还是差了火候,于是一个开源设计新贵“Python”即将在新一轮课堂中与我们牵手同行。

学习评价之展望

底线要求之下,核心素养进一步核心化,向标志性与可测性平衡发展。

核心素养作为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总目标,已经有不少人在呼吁“落地”了。其实,并不存在落地的问题,因为核心素养中的很多内容本来是我们一直在教育中实施的,只不过是根据新的理论进行了整体的梳理架构。当然,更多的人是在考虑所有学科都去落实核心素养怎么办?国家目前推出了各学段、各学科的核心素养,这从策略上说是一种针对性的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但这样做可能原本的核心素养的体系经过一段时间会有所削弱,也或者说是完全融合在各学科具体的核心素养中。

因此,核心素养,在教育中的地位自然是核心的,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可能会向着进一步核心化的方向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学科核心素养从内容、方式上讲更具有可操作性。例如,计算思维在程序设计中的数学模型、算法、编码实现、程序调试等不用说自然是非常具体的,具体到了教学的实例、学习的任务、项目的成果等,可见性非常强。计算思维在其他领域虽然可见性不高,但是其思想方法会超越原来的任务流程或工作方法,往深度学习发展,对问题解决更倾向于技术原理和策略分析的结合。

第2篇:核心素养和学科素养的区别范文

信息素养,是一种凭空理论,还是一种学科信仰?素养是可以“教”出来的吗?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本期《热点解码》将与您一起讨论信息素养的本质内涵与价值取向,启发您去寻找更多、更开放的思维观点。

自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被纳入中小学的必修课范畴以来,至今已有五年多了。然而,在这段时间里人们一直讨论着这样一句话――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价值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笔者认为,要正确理解这一问题,可以从信息素养的内涵、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及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分析入手。

众所周知,信息素养的概念最早是从图书检索技能演变发展而来的。随着信息技术与社会的发展,这一概念也逐渐演化成信息时代人们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在国内外,关于信息素养的认识虽然是见仁见智,但总体描述却大同小异。教育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研制组的李艺和张义兵二位专家认为,要全面认识信息素养,需对其进行多视角的综合论证:从技术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处理能力上;从心理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该定位在信息问题解决上;从社会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交流上;从文化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文化的多重建构方面。专家们还特别指出,信息技术教育不是上述四个方面的简单叠加,而是从信息处理到信息文化的不断升华。信息素养的科学结构,也不能简单界定为单纯的信息活动的某个方面或某个环节,而是建立在上述四个层面相互融合基础上的健全人格的塑造;其中,信息处理是基础,信息问题解决是关键,信息交流是根本,信息文化是导向,四者相互依存并构成一个统一而丰满的整体。

从发展的角度看,信息技术教育虽然脱胎于计算机教育,但与计算机教育又有着本质的不同。因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普及,以信息技术运用为主的大众信息文化应运而生;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同时,又使信息科学成为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一员。基础教育不仅要关系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而且,还应肩负着传承人类科学文化之重任。显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该看作大众信息文化和信息科学两个不同母体在基础教育的映射。从对世界发达国家和我国港澳地区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及信息技术课程的调研分析来看,我国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形式,在短时期内是不会改变的。

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信息素养表述为:“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与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还沿用了本次课改所倡导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信息素养进一步分解和细划为11条,同时,针对每一条又作了详细的诠释。

第3篇:核心素养和学科素养的区别范文

一、挖掘学科育人的独特价值

学科实践活动课程与实践活动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实践活动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学生参与多种多样的社会活动;学科实践活动则需要在学生参与活动的基础上,从课程特质的角度赋予其新的内涵。不同的学科其核心素养不同,学科特质也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因此,在开展学科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只有准确把握学科特质,才能真正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首位,其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学科实践活动的开展,不能脱离学科的基本特征,即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学科实践活动的开展应建立在“学科育人”的独特价值基础之上。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为关注以学科核心素养更新育人理念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路径。

比如,一位教师设计了一节《志愿者精神》的学科实践活动课。教师将此次实践活动分成了两个阶段:前期分组实践(4个实践小组分别走进社区、在学校做志愿者、走进培智学校、走进打工子弟学校)和课堂展示汇报。在学生课堂展示汇报时,我们发现,学生只是把社会实践的内容通过图片或者模拟表演的形式还原了一遍,仅仅停留在“活动”层面,换句话说,学生对“志愿”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感性层面,他们只知道“老师让我们这样做”,而对于“为什么要这样做”仍缺乏理解与认识。在汇报时,有的学生认为,“这是老师布置的任务,必须要完成好”;有的学生认为,“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很可怜,我们要帮助他们”……然而,志愿者精神本身更强调一种无私的奉献,帮助弱势群体首先应该建立在彼此平等的基础上,有了教师对学生这样的引导,才能够真正实现学科实践活动的课程化,凸显学科的特质。

可见,学科实践活动课程除了要延续实践活动的基本特性外,更应该突出学科的特质。实践活动不能替代学科实践活动,学科实践活动需要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展开,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以情感态度价值观引领课程的独特性决定了该学科的实践活动不能失去“本色”。

二、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

核心素养,就一门学科而言,其内涵包括核心知识、核心能力、核心品质等,但并非这些内容的简单相加。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更应该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1. 关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在设计与实施的过程别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养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是学科课程的拓展和补充,同样需要关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比如,一位教师设计了一节《会变的价格》学科实践活动拓展课,引导学生研究相同物品在不同购物场所的价格是否相同,并寻找背后的原因。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主要列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比较:不同大超市之间的食品价格比较;大超市和小超市的食品价格比较;大超市和便利店的食品价格比较;实体书店和网上书店的图书价格比较;不同网上书店之间的图书价格比较。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了以下问题:

(1)通过亲自调查和听取同学的汇报,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2)你会怎样利用价格的差别?

(3)你自己或家人有没有“货比三家”的经验,给大家讲一讲。

(4)小超市、便利店、实体书店的商品价格偏高,为什么还有人去这些地方买东西?

学生通过进行价格调查、比较价格的差别、分析价格差别背后的原因,对价格的变化有了感性认识;教师提出的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关,引发了学生对问题的深度思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考与判断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关注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生活化的课程,学科特性决定了学科实践课程的内容大多源于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品德与社会课程同样需要培养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能力,要想开展好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就离不开对学生社会调查能力的培养。

设计学习单是培养学生社会调查能力的较好途径。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学习单的设计应该满足以下四点要求:一是有明确要求,二是有明确的问题指向,三是能引发学生思考,四是强调实践活动后的反馈与汇报。以下是教师们设计的一些学习单。

【例1】数据收集记录单

数据收集单主要适用于需要记录相关数据的学科实践活动,通过数据的分析、对比,可以观察到事物的异同、变化规律等。比如,表1是教师设计的各大超市饮料价格的比较单,学生很容易通过数据对比发现同一种饮料在生产厂家、规格等相同的情况下,哪家超市的价格更优惠,从而学会在生活中“货比三家”。

【例2】资源(资料)整理导学单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强调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资源(资料)整理导学单可以帮助学生在前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和提炼信息,并在此过程中,提出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比如,参观博物馆是开展学科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途径,博物馆的资源丰富多样,如何有效利用博物馆的资源呢?师生可以利用博物馆资源整理导学单,共同完成资源筛选、探究问题的提出和跟进活动的设计,实现博物馆资源运用的最优化。

【例3】任务展示报告单

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实践活动倡导学生带着任务学习,展示汇报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检验,任务展示报告单可以看作学生实践活动的作业。这类报告单的特点是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κ导活动的内容进行记录,对低年级学生这种方式更为适宜。

【例4】生活观察追踪单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宗旨是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生活观察追踪单主要适用于社会实践类的学科实践活动,它可以帮助学生对社会生活现状形成直观而深刻的认识。比如,公用设施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很多学生并没有留意过,当教师通过生活观察追踪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时,学生就会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损坏原因进行分析,可以让学生看到社会公德缺失的一面,进而警示自己做一个有社会公德的人。

【例5】分享感悟体验单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注重学生的体验,分享感悟体验单可以说是此学科特有的一种学习单。表2的学习单就是通过“Xin语”这样一个分享感悟活动,激发学生探秘苗族文化的积极情感。

上述介绍的学习单各有优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根据需要加以选择和利用。此外,学习单没有固定的形式,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设计出适合学生的其他类型的学习单。

三、关注学科之间的整合

核心素养关注个体成长所必需的素质和核心能力,试图通过各学科之间的协同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具体到课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等,在设计活动时恰到好处地整合各学科的相关资源。表3是一位语文教师设计的学科实践活动学习单。

第4篇:核心素养和学科素养的区别范文

一、核心素养相关概述

1.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

区别于一般素养,核心素养是对学生终身发展中需具备的能力的一种描述,强调学生在做到自主发展、创新实践与合作参与的基础上,兼备家国情怀、社会关爱等情操。若以价值取向为依据,核心素养强调学生在价值观上与国家、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若以指标选取为依据,核心素养既包括学科基础内容、终身发展素养,也能将当前社会发展动态展现出来。将核心素养与学校教育相关联,核心素养对学科课程教学起到一定的指导、引领作用,可使学科育人价值凸显出来,将教学升华到教育层面。 同时,核心素养融入教育领域中,要求以学科作为载体,利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核心素养得到培养。只有保证学科教学之筏发挥其承载作用,才可快速到达核心素养彼岸。另外,核心素养具体落实到教育领域中,要求教师做好教学观念转型工作,确保教学中能够将学科教学转化为学科教育,并认识核心素养的本质,通过相应的教学手段,将核心素养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知识与能力。因此,如何做好核心素养培养工作,对当前教学活动的开展提出较大的挑战。

2.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

结合初中学生发展特征与思想品德学科知识,现行教育工作中学生需具备的素养集中表现为:第一,社会责任。指学生在对个人与自然、社会、集体、他人关系处理中,所表现出的情感特征,如合作担当、生态意识、法治信仰、诚信友善等。第二,国家认同。该素养强调学生能够理解、认同与遵从民族文化传统、核心价值理念以及国家政治制度等,包括文化自信、政治认同以及国家意识等。第三,国际理解。主要指学生能够认知多元文化、国际动态等,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内容中,包含较多相关的国际动态内容,学生可在学习中理解、尊重差异。第四,人文底蕴。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应在人文领域方面的技能与知识上不断强化,树立一定的人文情怀。第五,实践创新。现代教育活动中,除对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提出相应的要求外,更需在实践操作能力方面不断强化,能够做到批判质疑、用于解决问题等。除此之外,核心素养内容中,也集中表现在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习能力以及身心健康方面,应成为学生接受教育中需掌握的能力素养。

二、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的问题表现

1.知识讲授内容比重过大。

核心素养的培养关键在于有相应的知识内容作为载体,并保证在知识讲授中能够将思想品德教育的特征表现出来。然而当前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学重点仍集中在知识点掌握、考试分数等层面,整个教学活动完全采取记忆与训练方式,学生品德认知难以形成。甚至部分教师在教育观念中,将作业多、押题准作为荣耀,极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更无从谈及提升思想教育质量。教师这种为教学而教学的意识,完全背离核心素养培养中的将教学转化到教育层面的要求。

2.品德教育深度缺失。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包含较多的能够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的内容,教师仅需在教学过程中做好引导,便可使学生各方面素养得到培养。然而部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更倾向于照本宣科,注重知识理论的讲解,忽视与学生成长实际、社会实际相结合,这种理论层面的道德规范很难内化为学生自身的品质。同时,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师讲解知识时多表现在“讲大道理”层面,即使穿插较多社会小常识,也多是文不对题,很难保证学生在思想品德上进一步升华。从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看,他们正处于生理、心理不断成熟的阶段,此时学生若表现出个人情绪无法宣泄,将难以从学习、生活中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很容易对学生终身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现行思想品德教育深度缺失问题,成为制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性因素。

3.思想品德教育实践内容缺失。

核心素养培养中,实践创新能力为主要内容,所以,教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要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思想品德教育转化为学生具体的道德行为。然而当前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为节约课堂教学时间,很少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认为实践活动的开展并不能满足学生“考高分”的要求。以实践创新素养中强调的热爱劳动、问题解决等为例,一般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内容都能够“长篇大论”。但这些道德规范尽管被学生深刻记忆,但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遵守这些规范的学生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在于思想品德教育中忽视实践教学内容。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实践内容的缺失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带来极多不利影响。综合来看,无论品德教育深度问题,还是实践内容缺失问题,其原因都在于现行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学理念过于陈旧且教学方法不合理,阻碍学生核心素养的进一步提高。

三、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具体路径

1.树立核心素养培养的正确理念。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应树立核心素养培养的正确理念,这是解决以往教学中弊病的关键。教师需认识到,思想品德教学的本质并非以应付考试为主,而是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强化学生核心素养,将教学目标界定在“教育”层面,而非为教学而教学。同时,在核心素养培养观念方面,教师应时刻注意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并非单纯局限在知识学习、课堂表现等方面,应着眼于学生终身教育,真正做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样才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不断从教学内容中挖掘有利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知识内容。

2.注重知识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的结合。

思想品德教育、知识教育二者有效结合,是解决当前思想品德教学中知识讲授比重过大问题的关键。首先,需从教学内容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因素的挖掘。以“法律保护公民隐私”的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在讲解相关法律知识、公民隐私权等内容的同时,可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做到尊重隐私、尊重法律,并努力将知识转化为自觉维权行为,这样学生在社会责任素养方面将会得到培养。其次,应注意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完成品德教育,如教学“认识自我”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人的生命的独特性”“生命为什么需要相互关爱”等知识时,可直接渗透具体的生活实例,这样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3.思想品德教学方法的改善。

思想品德教学中,可应用的教学方法很多,若教师能够有效运用这些方法,可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改善教学效果起到突出的作用。例如,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可考虑采取案例教学方式,直接将生动的案例带入课堂活动中,如关于当前国际社会相关时事热点,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可使学生对我国民族文化传统、国家政治制度给予更多的认同,“国家认同”素养得以形成。同时,在分析国际动态与多元文化中,做到尊重不同民族差异,“国际理解”素养可在该过程中形成。另外,在教学活动中,也可考虑引入社会调查、参观考察以及参加公益活动等方式。事实上,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活动的开展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局限在课堂知识讲授层面,可考虑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引入实践活动,确保学生在实践创新素养上得到培养。以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内容为例,便可采取公益活动形式,由教师带领学生参加社区劳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树立人文关怀理念,“人文底蕴”素养的培养由此得以实现。需注意的是,由于思想品德教学学时有限,教学中过多引入实践活动很可能导致难以完成教学计划,此时便可考虑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形式将相应的案例展示出来,也可使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

4.思想品德评价体系的构建。

第5篇:核心素养和学科素养的区别范文

关键字:数字媒体技术;实践教学;创新实践;核心素养

引言

在新时代背景下,作为核心素养载体的学科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教育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核心素养的培养切实离不开作为指导性纲要的人才培养方案,因此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研究和改革也将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而对于应用型本科专业而言,是以应用技术类型为办学定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以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应用型数字媒体技术(简称数媒)专业,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中的重中之重,贯穿于整体教学体系中,是对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升华,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1]。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和创新性实践教学模式的拓展对学生的自主和创新培养尤为重要[2]。以此为出发点,本文剖析了传统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湖南女子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实际情况,对实践课程体系与模式进行了研究。

1传统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传统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二级学科,同时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艺术专业的相结合的跨学科专业。一部分课程是沿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或艺术专业的与数字媒体相关性较大的课程,一部分是与传媒类相关性较大的课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艺术素养要求的提高,数字媒体技术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革新,特别是平面设计技术、动画技术、影视后期制作技术等相关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人才培养定位方面也应朝着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难以适应数字媒体技术日益发展的趋势,也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的多元化的需求。经调查研究发现传统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在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以下现实问题。在培养模式上,传统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更注重理论课程教学,对数字媒体在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学习要求相对较高,专业教学多以理论知识为主,大多课程内容依靠课堂授课的方式完成。在交叉学科的融合方面,传统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对计算机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不够深入,各学科相关的内容还处于各自独立的状态,导致学生在专业课程知识的掌握方面没有明确的主线,即专业培养的目标不明确。在实践教学方面,传统数字媒体主要以课内实践与集中实践为主,对于自主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不利于创新素养的提高,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对数字媒体技术人才的需求,从而出现了校园与社会脱节的现象。

2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创新实践的内涵与必要性

改革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结构,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最终具有能够适应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既是专业发展的需要,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2.1实践课程体系

数字媒体技术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层次化的实践课程体系是新媒体应用发展下的数字媒体专业建设的核心之一。一个完备的实践课程体系,不仅要兼顾基础性知识的培养,还要兼顾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学生专项技能的提升,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综合实践能力。单一的课程模型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需要。如果学生仅仅以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仅以完成课程实践为目标,一方面不能好地融合各学科知识,另一方面不利于提高专业的专项技能、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将难以满足现在社会对数字媒体岗位的基本要求。因此,建立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以适应岗位职业的要求。

2.2专业培养方向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学科交叉性,使得国内外不同学校的专业培养方向有所区别,对应开设的课程也不尽相同。如美国哈佛大学数字媒体方向的硕士学位,主要开设计算机技术方向的视觉信息学、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技术类课程[3]。美国南加州大学的数字媒体相关的电脑动画系,以动画技术为主要方向,重点培养动画制作和数字艺术方面的人才[3]。国内的浙江大学的数字媒体方向专业主要培养动画和游戏等方面的人才。如福建师范大学的数媒专业不仅培养游戏设计和动画创作等方面的人才,还在影视后期制作方向有所发展[4]。不同的专业培养方向,培养的学生所具备的知识技能各不相同。此外,不同学校师资情况、学生的性别结构、学生的生源情况也所区别。基于此,制定适合学校以及学生的专业培养方向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是优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

2.3专业实践技能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对于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的专业来说,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操作能力是基本目标。专业实践技能是本专业相关岗位的考核内容,与就业情况息息相关。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专业技能”与“专业实践技能”混为一谈,没有突出和强调培养过程中的专业实践操作,无法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同时,单一的专业实践技能培养模式不利于学生实践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

2.4自主创新实践

在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结合一定的创新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相应地能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创新能力是基础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的拓展和延伸。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核心素养,以形成适应当代终身发展的关键品质。因此,创新培养活动的开展是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需要。

3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创新实践体系的重构与人才培养

3.1层次化的实践课程体系重构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岗位的需求。层次化的实践课体系,可以逐步、进阶式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重构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由课内实践、专业方向集中实训、创新实践和综合实践四大部分构成。课内实践是对理论课程的辅助,能从实践的角度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专业方向集中实训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专项技能,是对专业方向技能的强化。创新实践是对专业教学实践的补充和延伸,能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综合实践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现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

3.2多元的专业培养方向

本院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主要培养应用型的复合型人才,学生均为女生,因此,制定合理的专业培养方向是实践教学的关键。经过反复研究论证,本院制定了适合女性发展的数字动画技术与影视后期制作两个专业发展方向,并为两个方向分别设置了课程群。如数字动画技术方向包括二维动画技术、三维动画技术等课程,影视后期制作方向包括音视频处理、影视后期特效制作等课程。大一、大二以基础素质培养培养为主,包括全校性通识课、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必修课。从大三开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专业方向。多元的专业培养方向,一方面顺应了女生的特色发展,同时也满足了个性化的发展需求,让学生在特定的方向上更专业。

3.3多模式的专业实践技能培养

多种模式结合的专业实践技能培养,是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培养环节,主要包括校内教学模式和校企合作模式。学校通过与校外同行业企业保持长期合作,可以通过引入企业的资深技术人员进校讲学,或者在综合实践教学中引入企业的实际项目,使学生能直接与岗位工作无缝对接。此外,学生也可以进入企业实习,通过实习熟悉工作环境,锻炼实践能力,毕业后可以选择留在实习单位工作,实现就业的无缝连接。多模式的培养结构,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和提升专业知识,有助于专业实践技能贴近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也有利于学生更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

3.4多样化的创新活动

在重构的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中包含了促进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创新实践学分,通过完成创新实践学分,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创新实践活动应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的兴趣和特长参与到不同的实践活动中去。实践创新活动可包括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科竞赛、专业资格等级考试、或作品、科学研究、发明创造、学术交流、社会实践等类型的活动。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可通过校级或省级实训平台进行申报,通过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申报,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以适应创新性国家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学科竞赛以专业学科竞赛为主,其他类型竞赛为辅,可分为校级、省级、国家级等级别。科学竞赛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专业资格等级考试可以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专业水平。其他的活动如社会实践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自身的素养,加深对社会和工作岗位的认知,从而引导今后的职业规划。

第6篇:核心素养和学科素养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社会发展 核心素养 科技发展 社会经济发展 文化变迁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34-02

近年来,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建构成为推动世界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建立学生核心素养模型就是要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教育问题。在我国,由于没有学生核心素养模型,因此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养包含在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中,没有统一明晰的阐述,同时被学科化,难以体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这一要求。因此,建构我国的核心素养模型显得尤为重要。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是建构核心素养模型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试从科学技术、社会经济、文化变迁三个角度阐释未来社会对人核心素养的诉求。

一、科技发展的基本诉求

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科学发展引发人类生活观念、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科技革命甚至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变更速度加快、学科融合、全球化的特点,科技发展对人提出了新的要求。

1.学会学习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人类近30年来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占有史以来积累的科学知识总量的90%,而在此之前的几千年中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只占10%。知识总量在以爆炸式的速度急剧增长,旧知识很快过时,知识就像产品一样频繁更新换代。与此同时,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加强。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清晰地展示了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趋势:1901-1940年,单一学科的获奖成果所占比重超过50%;1941-2008年,交叉学科的获奖比重超过50%;1901-2008年,交叉学科成果占总获奖成果的比重约为52%。

伴随着知识的爆炸式增长以及学科交叉融合的加强,人们只有学会学习,保持终身学习,才能够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学会学习,读写算和信息技术的使用是基础,同时个体要了解自己所偏好的学习策略及其优缺点和程度,知道如何获得教育及培训机会和帮助。学会学习,不仅仅指外在的学习,同时还包含了内心的学习――“终身学习的动机和信心,问题解决的积极态度,运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在各种情境中探求新知的好奇心和愿望”。

2.肩负社会责任感

科学技术提高了社会效能、劳动生产率和生活质量,但同时也使得技术解决的办法和技术造成的问题两者间距离加大。科学技术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负面效应及伦理挑战日益显现。培养社会责任感,从人类长远发展的角度处理人与自然、人与技术发展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以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和机器人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的运用,引发了伦理挑战。美国总统生命伦理委员会(PCB)发表了《超越治疗:生物技术与对幸福的追求――总统生命伦理委员会的一份报告》,对生命医学领域的新技术提出了质疑与批判,太阳微系统的首席科学家比尔・乔伊发表了《为什么未来不需要我们》的文章,表达了对新技术可能引发人类灭绝的忧思。技术的发展使很多人受益,也带来伤害,需要未来公民能够肩负社会责任感,以整个社会的发展为重,将新技术带来的伤害降到最低。

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诉求

1.具备信息素养

自20世纪中叶以来,新技术革命导致了整个社会从传统的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在这一社会变革中起决定作用的主要不是资本,而是知识和信息,知识、信息成为生产力的主要要素和国家核心能力所在。

1970年,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预言未来是信息世界,并且预言“未来世界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掌握信息的,一种是不掌握信息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区别是知识和信息量的区别。”后工业社会以信息为资源,信息加工是资源的主要处理模式,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生存的基本素养,它要求个体批判地将资讯社会技术应用于工作、休闲和沟通等方面,以信息和通信技术方面的基本能力为基础,接收、评估、存储、生成、呈现和交换信息,应用互联网进行沟通和协作。

2.人际交往能力

经济全球化打破了地域界限的束缚,增强了不同群体间的相互依赖和交往的深度和广度。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人们即时地进行着政治、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全方位交往,“人也就从地域性的存在走向了全球性的存在”。经济全球化下的社会分工不仅表现为国内分工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表现为国际分工的发展,流动人口不断增多。这种全球性的人员流动,使人际间的交往,特别是异质群体间的交往与合作变得更加频繁。

人际交往能力是人们对于社会交往内涵、实质、地位、作用等方面认识和实践程度的决定因素,交往品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们的交往思维和交往实践水平的高低。因此,在新的经济发展趋势下,未来社会公民需要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开展积极的自觉的交往活动,并具有倾听他人观点、从他人角度思考问题、有效控制情绪等人际交往品质。

三、文化变迁的基本诉求

1.拥有文化理解力

伴随着信息革命的不断深入,崭新的文化形式正在形成: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已经打破地域、国别和等级的界限,通过网络倾吐思想、交流感情。

信息文化是产生和发展在信息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和支柱、能同时表达语音、文字、图像的全球性文化。与以往任何形态的文化相比,信息文化超越了地域环境的障碍,实现了文化的全球化。迈克・费瑟斯通认为,全球化进程呈现出一个强劲趋势,即全球差异阶段的出现,它不仅开启了“文化的世界橱窗”,让相距遥远的异域文化直接比肩而存,而且提供了一个场所,让文化的碰撞发出更嘈杂的音调。全球化进程不是在制造文化的单一性,相反,它使我们明了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全球化要求人们以尊重和开放的心态,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和语言,具有文化理解力。

2.认同民族文化

全球化在帮助人们打开“文化的世界橱窗”时,也给地方文化、民族文化的发展带来影响和冲击。在融入多元文化的潮流中,如果没有民族文化的认同追求,就有可能消退自己,甚至丧失自己,这就是为什么“民族主义和民族认同话语在这个愈益全球化的世界上看来仍然会保持其重要性”。认同民族文化,首先是母语的认同,一个民族往往把自己全部的精神生活痕迹都珍藏在语言中,一个民族的语言总是体现着这个民族的精神;其次是对自己文化的深刻理解,热爱民族文化,理解民族文化的价值,保护、开发、使用文化资源。

面向未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是核心素养模型建构的导向。科学技术发展的加速以及科技副作用的日益凸显,使得学会学习、肩负社会责任感变得至关重要;信息素养和人际交往能力是信息时代生存的基本素养;伴随着信息文化的出现以及文化全球化,拥有文化理解力、认同民族文化成为未来社会对公民素养的基本诉求。

参考文献:

[1]刘同昌.网络学习崛起、挑战与应对[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6

[2]何传奇.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裴新宁、刘新阳.为21世纪重建教育――欧盟“核心素养”框架的确立[J].全球展望,2013(12):89-102

[4]马东明、郑勤华、陈丽.国际“终身学习素养”研究综述[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2⑴:3-11

[5]杨鲜兰.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人的发展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

[6]柴庆云等著.信息文化:人类文明的新形态[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3

第7篇:核心素养和学科素养的区别范文

一、夯实基础,创新方式

初中生年龄尚幼,没有太多生活方面的体验,且数学知识不够系统化,学科素养和抽象思维能力都缺少进一步的训练,因此,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对最基础知识的学习,例如,最易懂的概念、公式和法则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进一步完善大脑中的知识体系,有助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除了对教学内容的重视,也要进行教学方式的改进,不再是以往的“满堂灌”式的教学,应当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手段,尽可能对学生进行启发式、引导式的教学,使学生自己主动地进行探究学习,有利于学生素养的提高。

以“二元一次方程组”为例进行分析,首先,应该明确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之后,再利用数学文化和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来对“二元一次方程组”进行学习。在这里,利用“鸡兔同笼”这一问题,引起学生解决该问题的兴趣,让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解答,学生发现遇到了一定的困难,趁机引入“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知识点,并进行教学,这样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果。

二、体会文化,满足期望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应当重视学生的期望和需求,只有明确学生的期望,并将其融入教学设计中去,才能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际的教学生活中,最开始要做的就是了解学情,明确学生现在最想学的东西,对此采取一定的行动,应用于实际的教学中。与此同时,在培养数学核心素养时一定要渗透相关的文化,在对教学进行设计的过程中,积极地挖掘相关文化中可以应用到教学中的内容,如,数学的公式美、图形美等。

在教授“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时,首先要明白学生已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知识点,通过该知识点逐步引入本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点。例如,先引入我们日常婚庆的“?帧弊旨糁剑?之后再给出“双鱼”剪纸,都是由两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图形组成的,对学生进行提问:这两个图形有什么样的关系?怎样才能使两者重合?然后学生会回答是轴对称图形,从而引入本课的学习内容,使学生对新知识拥有了更深的兴趣,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的图形美,同时让学生感受了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益于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趣味教学,思维培养

数学的学习具有抽象性和枯燥性,是影响学生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教学设计中应当考虑的问题之一是抽象性的知识点应当通过有趣的方式展示出来,同时在保持趣味教学的基础上,也要善于利用情景化的教学方式。具体的方法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性的教学工具辅助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抑或是利用创新性的教学方式,例如做游戏,协助教学。另外,给学生讲一些具有规律性的知识点,并将学习方法一并传授给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以“抛物线的图象和性质”为例,结合生活实际中的喷泉的形状进行讲解,利用PPT对这一路线进行动态演示,清晰地向学生展示出抛物线函数的特征,使学生记忆深刻,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学习。

四、借助多媒体,实现数字化

第8篇:核心素养和学科素养的区别范文

(江苏科技大学,江苏 镇江 212003)

【摘要】本文阐述高校学科与专业、专业与社会职业之间的关系,分析高校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联系与区别,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各个环节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思想。

关键词 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校的研究生教育一般可分为在职教育和全日制教育两种,其中全日制教育又分学术型硕士学位(Academic Master’s Degree,简称AMD)研究生教育和专业硕士学位(Professional Master’s Degree,简称PMD)研究生教育。2009年3月,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简称《若干意见》),全面阐述了开展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并对创新PMD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质量保障和具体实施提出了指导性意见[1]。本文从高校学科与专业建设的角度,探讨高校各类研究生培养存在的差异,重点阐述全日制PMD研究生培养的基本策略。

1 高校的学科、专业与社会职业

1.1 对高校学科理解和认识

高校的学科是在对标准学科进行选择和重组的基础上形成的,通常包含学科、专业、课程三个层面。高校的学科分类和专业设置除了为国家有关主管部门进行学位授权审核与学科管理提供基本依据外,主要针对高校专业人才的分类培养。学科目录分为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专业类”)和二级学科(“专业”)3级[2]。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学科门类为13个,一级学科增至110个 [3]。在最新的学科与专业目录调整中,除保留的原有二级学科外,允许人才培养单位对二级学科、甚至一级学科进行自主设置与调整,并提出了实施细则。另外,还明确给出了专业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的39个专业目录。

学科与专业并存是高校的一种特有现象,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发展[4]。高校的专业学科除了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相对独立”的成份外,更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它是一项由高校各个相关部门相互协同、共同实施的计划和任务。因此,高校专业学科更多地体现在“建设”层面,“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所表达的正是高校重视学科建设与发展的一种办学理念。

1.2 高校的专业与社会职业

高校的专业设置首先是面向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人才需求以及高校自身特色密切相关。通常可理解为:“高等学校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社会职业分工的需要,依据学科的发展和分类状况而对相关知识体系与技能技术进行重组和划分的产物。专业的任务是专业人才培养,其表现形式是专业知识(课程)体系,组织形式是实施专业教与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其次,高校的专业设置与专业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高校的专业一定是多学科支撑下的专业,特别是本科专业,所涉及的学科往往是多方面的。同时,高校的专业又是以专业学科为基础的,专业学科建设为专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并为专业提供各方面的支持,特别对跨学科专业,这样的支持显得尤为突出。

再次,高校专业与社会职业分工直接关联。无论是“谋生手段”,还是“劳动岗位”,社会职业都是由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来承担的。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专业知识与技能,而高等教育无疑是最主要的渠道之一。

2 全日制PMD人才培养的基本策略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大有普及趋势,研究生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面向学科的所谓科研“精英”人才培养只能是少数,而面向社会相关职业的应用技术型高层次人才培养势必成为研究生教育的主流,全日制PMD研究生教育正是顺应这一潮流的具体体现。

2.1 对全日制PMD人才培养定位的理解

《若干意见》给出了全日制PMD研究生教育的科学定位,即“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该定位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1)培养面向问题。明确指出了全日制PMD研究生培养是以专业为基础面向社会“职业”的,并非面向某个学科方向。

(2)专业知识要求。全日制PMD研究生的知识结构由两个方面构成,即“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

(3)综合能力要求。“综合能力”是“良好的职业素养”的基础。全日制PMD研究生的能力要求具有综合性的特征,这是“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必须的。全日制PMD研究生应当是将来企业建设与发展的骨干力量。

2.2 全日制PMD与AMD的区别

全日制PMD可视为是介于EMD和AMD之间的一种研究生培养类别。与EMD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全日制PMD研究生教育在高校完成,因而在培养过程各个环节的管理与运行机制上都存在差异。与AMD相比,全日制PMD是相对于AMD研究生培养类型的扩展,两者并存于高校研究生培养行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

(1)培养类型上的区别。全日制PMD侧重实践与应用,虽然它比本科生教育高一个层次,但与本科教育一样都应属“应用型”人才培养范畴,而AMD则偏重于理论与研究,无疑应属于“学术型”人才培养范畴。

(2)培养内容上的区别。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培养内容的具体体现。对全日制PMD而言,课程设置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对AMD而言,课程设置则当注重相关学科的知识体系,并在相关学科某一方向上有一定的深入,着重于学科素养和科学思维方面,以理解、分析、实验、推理能力的培养为主要方面。两者都有实践的内容要求,全日制PMD的实践内容除了一些与专业学科相关的基础实验外,更多的是针对职业工作需要加以设置,通常与工程项目设计与研发、新产品开发、新型生产工具的运用、技术创新、行业服务管理等有关;而AMD的实践与学科方向的发展需要有关。

(3)培养模式上的区别。全日制PMD研究生培养通常采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有效地形成校企互动、联合培养专业人才的良好环境。这种校企合作过程中所涉及的与企业相关的各个方面及其相互间关系的总和称为联合开展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企业概念”[5]。

2.3 全日制PMD人才培养的基本问题与解决思路

(1)培养观念问题。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在我国虽然已有几十年的经历,但全日制PMD研究生教育对高校来说却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全日制PMD人才培养定位提出的基本思想,要想真正达到培养目的所规定的各项要求,就必须在培养机制、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实质性改革,而并非是在原有研究生教育基础上的“改良”。

(2)课程设置问题。对全日制PMD研究生培养而言,一些专业课程的设置需要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企业对人才专业技能方面的要求。可采用引入“企业课程”机制。企业课程是框架型课程,是校企合作“企业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企业或培训机构可提供不同的课程内容,可以在学校、企业或相关的培训机构完成。企业课程的设置是动态的,具有“可变性”特征,而高校在专业培养方案执行和课程计划的实施过程中,为维护其“权威性”和“有效性”,有许多严格的规定,“不变性”成份居多。目前,在教学管理与教学评价方面,尚无针对企业课程的完整与有效机制。

(3)企业实践问题。企业实践是实现全日制PMD研究生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有效实施这一环节的关键是学校与企业之间在互惠互利基础上的长效合作机制。这样的合作不是基于某几项校企合作的研究项目,也不是基于学校与企业之间某些个人之间的情感,而是应当建立在学校与企业相互利益的基础上,通过“官方”正式协议而形成的。协议中应对诸如实践内容与日程安排、指导教师配备、实践活动管理、实践活动评价、学生日常生活与安全问题等等,予以明确的规定。

(4)考核评价问题。《若干意见》对全日制PMD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多样性作了明确规定,可以是“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形式”。为解决学位论文的多样性对评价带来的问题,基本策略是“分类评价”,而“分类评价”的关键是“分类”的鉴定与“分类标准”的制定。

(5)教学实施问题。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对“企业课程”的教学实施问题,包括培养方案中企业课程的设置、企业课程的教学与考核、企业课程教学文档管理等。为将高校在培养方案制定与教学实施过程中不变因素同企业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可变因素有机地结合,可采用“形式化”的方法维护课程设置的不变性;用“解释”的办法实现企业课程面向市场的可变性。即在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对企业课程的“共性”进行描述,包括课程的性质、基本方向、课时数、教学基本环节、考核办法、教学文档规范等;而在企业课程实施前,明确课程名称、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计划等,并制定具体的考核办法。“解释”可在课程实施的前一个学期完成。企业课程教学实施过程可由企业教师担当主讲,校方教师担当辅导并负责教学文档的整理与归档。

(6)组织管理问题。校企双方应当在协议的基础上组成联合专业指导委员会,并在协议框架下对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专业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实施、企业实践工作开展、专业学位论文撰写等方面提出指导性意见,对相关环节具体内容的变更,如课程设置、企业课程内容等,提出明确的意见和建议。联合专业指导委员会同时还应担当起校企之间相互沟通与交流的桥梁作用。

3 结束语

全日制PMD研究生培养所涉及的不仅仅是一种培养方案的制定问题,更有思想观念、培养环境的营造以及政策方面的支持问题。希望有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投入其中,也希望高校主管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在给出指导性意见的同时,在人才培养环境营造、相关政策制定、财力和物力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Z].2009,3.

[2]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Z].2012,10.

[3]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Z].2011,3.

[4]洪世梅,方星.关于学科专业建设中几个相关概念的理论澄清[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2):55-57.

第9篇:核心素养和学科素养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思维可视化;心智双螺旋;心智模式;数学知识结构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1-0007-03

【作者简介】刘濯源,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上海,200062)特聘研究员,思维可视化教学实验中心主任,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思维可视化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课题组副组长。

一、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

当下,我们的教育正在发生着系统的、深刻的变革,这一变革主要体现在四个层面:信息传递方式的变革(互联网突破信息传递的时空壁垒)、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多元参与、多向互动、多态并存)、学习方法和策略的变革(思维可视化及游戏化教学等)、教育目标的变革(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四个层面的变革相互交织、相互促进,但最根本的变革还是教育目标的变革,因为其他层面的变革都是为更深层次的教育目标的变革服务的。

教育目标为何需要变革?因为这是适应时展的必然。什么时代?以互联网为主要信息载体及传播渠道的信息智能文明时代。它与此前的机器工业文明时代有两大不同:一是海量知识浮在“云端”,使知识的获取变得非常便捷;二是知识与技术以加速度态势持续更新。在这样的时代,依赖固化板结的知识和技能根本无法跟上社会快速发展的脚步,按传统教育理念培养出来的所谓人才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快速转型升级的要求。因此,必须将教育的着力点从知识与技能层面推进到核心素养层面。核心素养是一个人的根基,只有发展出高品质的核心素养才能在未来应对各种难以预知的挑战,基础教育必须担负起这样的使命。

那么,到底什么是核心素养呢?自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印发后,教育界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对核心素养进行了诠释和解析,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至今未达成共识。下面,笔者从脑科学、认知科学和思维科学的视角,借助思维可视化手段来阐释一下这个概念。

如图1所示,“核心素养”这个概念包含两个要素――“核心”与“素养”。“核心”是指什么?笔者认为它具有两个基本特性:一是普遍基础性,它的存在与参与是广泛的;二是持续影响性,它的影响力是稳定的、长久的。何为“素养”呢?笔者认为它具有三个特性:一是后天发展性,它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通过后天学习活动发展出来的;二是内隐内化性,它不是外显的、具体的知识、技能或态度,而是被学习者内化的情感、经验、意识、观念、思想、能力等;三是整体综合性,它的构成要素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交织共生的,各要素相互作用、共同参与问题的解决。因此,核心素养必须同时具备以上五种特性,缺一不可。很多学者把核心素养直接定义为“知识、技能与态度的综合体”,这一说法符合后天发展性和整体综合性,却未必符合内隐内化性和普遍基础性,因此,这样的阐述是不严谨、不到位的。

笔者带领的“思维可视化”研究团队经过广泛的资料研究,以及对中小学一线教学实践的长期观察和深入反思,发现同时符合这五个基本特性的素养只有人的情感模式(感性经验系统)和思维模式(理性思考系统),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在其著作《思考,快与慢》一书中将其分别称为“系统1”和“系统2”。这是人脑两种最基本的运作机制,这两种运作机制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几乎支配着人的所有行为和决策。为了方便陈述,我们把人的情感模式简称为“心”,把人的思维模式简称为“智”,两者合起来可简称为人的“心智模式”。除了先天的生理机制及原始本能反应以外,“心智模式”几乎主导着人的一切。如果说DNA决定了人的生物态性,心智模式则决定着人的精神态性,只不过前者是先天遗传的,后者是后天发展出来的。虽然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它们的结构非常相似:都含有两种性质相对的要素,且以协同互补的关系构成一个美妙的双螺旋结构。模拟DNA的双螺旋结构构图,我们构建了“核心素养心智双螺旋模型”(如图2)。

如图2所示,人脑的两种基本运作系统包括感性经验系统和理性思考系统,高品质的感性经验系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专念(持续专注的意识和能力)、悦纳(乐观与接纳的情感及态度)、自省(自我觉察与自我反思)。高品质的理性思考系统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思考意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思考策略(逻辑思考、发散思考、逆向思考等)、思考结果的表达(运用文字、符号、图示、肢体语言等进行有效表达的意识和能力)。

那么,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具体是指什么呢?与普遍基础意义上的核心素养是一回事吗?当然不是,因为它们不是同一个层次的概念。其实,人的素养体系是分层的(如图3):居于内核的“核心素养”具有普遍基础性,是所有素养的根基;第二层的“专业素养”是一个人的核心素养在专业领域(或专门学科)的演变及具体化表现;外层的“专项素养”则指在具体学科或专业领域中更加具体化、技能化的部分素养。因此,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应该是指在其头脑中已经数学化了的心智模式及已经被内化的数学知识结构。具体地讲,它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数学化的情感模式。

数学化的情感模式包括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的专念程度、悦纳程度及其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自省意识。其中,对数学的专念程度是指对学习数学的持续专注意识和能力;悦纳程度是指对数学学习的良性情感体验和正向价值认同度――认为学习数学是有趣的、重要的、有意义的,甚至能发现数学之美(严谨的科学美、绝妙的逻辑美、简洁的形式美、辩证的哲理美等);自省意识则是指对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模式的自我觉察及自我反思,是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的元认知。

2.数学化的思维模式。

数学化的思维模式包括数学化思考意识、数学化思考策略以及对数学思考过程和结果的有效表达。这里的数学化思考意识是指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数学化思考策略则包括有效学习数学的策略以及运用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对数学思考过程和结果的表达包括对数学知识结构和数学问题解决过程的有效表达,表达形式主要有文字表达(如数学情境描述)、图示表达(思维图示或数学图形)、式子表达(公式、算式、方程式、函数式等)。

3.内化的数学知识结构。

内化的数学知识结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线性知识结构(阶梯式结构);一种是网状知识结构(中心式结构)。数学知识的阶梯式结构是指数学知识的纵向发展脉络,如从算术发展到代数,进而发展到方程、函数等。数学知识的中心式结构是指数学知识的横向拓展――从一个中心概念拓展成一个知识模块,如从“函数”这个概念拓展出函数的要素、类型、性质等。在数学知识结构中,基础性、关键性的知识就是核心知识,它们往往是纵向发展脉络中的基点或节点,以及网状知识结构中的中心点。

综上所述,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主要是发展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模式(感性经验系统)、优质的数学思维品质(理性思考系统)以及相应阶段清晰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

二、如何实现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实现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需要完成两个方面的转型升级:一是课程的转型升级;二是教学评价的转型升级。课程的转型升级主要包括课程目标的转型升级以及教法与学法的转型升级。所谓课程目标的转型升级,是指课程目标要从传统的“双基”或新课改后的“三维目标”转型升级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使教学的着力点由表层深入到内核,从“树梢”转向“树根”。所谓教法与学法的转型升级,是指发展核心素养的教与学必须关注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因为人的核心素养是在有效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中,教师传授知识多是“强塞硬灌”,学生学习知识多是“生吞硬咽”,这严重违背大脑的运作机制及认知规律,不但效能低下,还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如何改进呢?运用“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来实现教法与学法的升级,是一种已经被验证并且越来越被广泛接受的新途径。所谓思维可视化,就是运用一系列图示技术把本来不可见的思维(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径)呈现出来,使其清晰可见。运用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可使教法与学法在三个方面实现升级:一是在知识建构方面,它可以将零散的知识点串成逻辑清晰、层级分明的知识网络(如图4),从而使知识更容易被理解和内化,在这个建构过程中,还会使学生的提炼、概括和分析能力得到发展;二是在解题分析方面,运用思维图示(如学科鱼骨图)可以将解题步骤背后的思考过程清晰地呈现出来,使学生更加清晰地掌握有效的思考策略;三是在学习体验方面,运用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可以变知识灌输为自主探究,变死记硬背为可视化及结构化思考,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教与学的效能,还能使学习体验由枯燥乏味变得兴趣盎然。小学生的思维正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对图示语言更加敏感,因此,思维可视化教学策略的运用符合他们的认知特点。

要使课程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而设,还必须对传统的教学评价进行转型升级,因为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指挥棒”,有什么样的评价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关注学科考试成绩等一系列外在的教学指标,缺乏对“课程能否促进学生心智的成长”的关注。这样的教学评价,大多时候是在给教师和学生贴标签,而不是在为他们提供一个发展性的反馈。因此,我们的课程评价必须要转型升级为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发展,也就是必须要评价我们的课程是否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否使学生获得了良好的学习体验,是否由学生自己构建了清晰的知识结构并实现了内化。

【参考文献】

[1]冯忠良,冯姬.教学新论――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心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M].胡晓姣,李爱民,何梦莹,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3]约翰・哈蒂.可见的学习:最大程度地促进学习[M].金莺莲,洪超,裴新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4]刘濯源.赢在学习力[M].沈阳:万卷出版社,2008.

[5]张庆林,邱江.思维心理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