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生职业规划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 职业生涯规划 实践教育模式
[作者简介]郭海侠(1980- ),女,河南虞城人,成都体育学院体育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四川 成都 61004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四川省教育厅资助项目“体育院系大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2SB019)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2-0087-03
1908年,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弗兰克・帕森斯为了帮助失业人口有效就业,在波士顿市政府附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职业指导机构――波士顿地方就业局,从事职业咨询工作,从此职业指导在全世界范围发展起来。1909年,帕森斯在其所著的《选择一个职业》一书中,明确提出了后来被人们公认为职业选择与职业指导的经典理论之一的“职业―人”匹配理论。1951年罗杰斯的《来访者中心疗法》一书出版,罗杰斯的来访者中心疗法强调了人们普遍具有自我发现的潜能、自我抉择的能力。后来,美国管理学家埃德加・施恩提出职业锚理论,认为职业生涯的辅导应扩展到人一生的发展。时至今日,国外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研究的范围涉及职业选择、职业发展阶段、家庭职业的平衡、职业生涯管理模型、职业能力、职业兴趣、职业人格特征方面,这为我国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与实施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与启示。
虽然近年来我国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日益重视,但由于我国进行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起步较晚,没有系统的理论指导和相关的实践经验借鉴,体育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实施现状并不十分理想。随着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和终生教育理念的广泛认可,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分化程度也将进一步扩大。因此,建立贴近学生实际、密切联系市场需求的系统性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体系,将成为我国各大体育院校的重要职责。
一、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的内容
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可以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增强学生的自我规划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增强其自我规划能力和规划的执行能力。针对学生综合技能的提高,笔者将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的内容分为三大类:一是针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所进行的教育。对于应届大学生而言,专业技能是他们的强项,各大高校也将所有的物力、财力、人力投入到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上,这是一名大学生所应具有的一项重要技能。二是可迁移技能,也叫通用技能,是在日常生活活动中获得和不断得到改善的技能,并能够迁移应用于不同的工作领域中,如组织、管理、调整能力等。可迁移技能是个人最能持续运用和最能依靠的技能。三是自我管理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常被看作个性品质,它涉及个体在不同的环境下如何管理自己,是勇于创新还是循规蹈矩,是认真负责还是敷衍了事,是否对工作有热情,是否自信等。自我管理技能被用来描述或说明人具有的某些特征,它们是成功所需要的品质,是个人最有价值的资产。
二、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体系
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仅靠课堂教学是无法完成的。因此,要加强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教育,关键是要构建一个“阶段化的专业知识技能提升体系;全程渗透化的自我管理技能提升体系;多样化的可迁移技能提升体系”三位一体的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系统(如图所示)。教育的方式与途径要针对体育教育专业不同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实际,设计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标、重点和实践途径,分别指导帮助学生自主进行职业技能训练和成功就业。
三、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全程化的实践模式
根据以上所提出的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的内容和途径,以及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学习任务等的不同,笔者将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适应期。在大学一年级的第一学期,由于学生刚刚入校,对大学生活和所学的体育教育专业只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学生掌握的知识也不甚全面,尤其是对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接触很少。因此,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了解所学专业、掌握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具体任务如下:第一,学生入校开始,学校应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和专业教育,引导学生尽快熟悉和适应大学生活,了解自己所学的体育教育专业,制定明确的职业目标。第二,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启蒙教育,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知识与概念。让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与在大学进行职业规划的必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引导其正确定位自己的人生目标,用目标指引行动。第三,进行初步的职业素质训练。体育教育专业未来的职业方向是体育教师,“三字一话”技能是作为一名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因此,在大一阶段开始,就应重视学生说的能力和写的能力的培养,例如开展钢笔字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基本训练、征文比赛等。此外,由于此阶段学生刚入校,对大学生活和环境只是有了初步的了解,对自我的分析和环境的探索还不够。因此,从学生步入校园的第一天起,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就应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特别是和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相关的一些活动。
2.探索定向期。大学的第二、三学期,学生已经完全适应了大学的生活和学习方式,所学知识日益全面化,对体育教育专业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自我的认知和社会环境的认知水平进一步提高。本阶段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定位自己的职业目标,科学地指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书,训练学生的职业素质。因此,此阶段应采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指导与课外、校外的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一,大学的第二学期开始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行职业测评,指导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能力和职业价值观,引导他们在了解环境和社会探索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制定详细的大学职业生涯规划书,并付诸实施。第二,大学的第三学期开始结合学生的专业方向,进行职业素质训练。在此阶段,应根据第二、三学期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所开设的课程及所学体育项目,依托第二课堂,设计系列课外活动,让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的同时达到培养学生组织竞赛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目的,主要开展多媒体制作与演示比赛、体育游戏组织与设计比赛、教案编写与设计比赛等。第三,进行职业规划能力训练。通过举办职业生涯规划节,举行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训练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并继续鼓励学生参加就业能力宣讲会、校企英才论坛,进一步增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拼搏期。大学的第四学期,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进入专项的定向期,第五、六学期进入专项学习阶段。在此阶段学生对体育教师的就业目标已做好了前期的准备,因此,这一阶段对学生的培养应更深入、更具针对性,培养的重点是学生的职业素质训练,通过职业素质训练增强学生的教学能力、组织竞赛能力、指导训练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为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中小学体育教师打下良好的基础。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在大学的第四学期开设“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课程,结合“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开展大学生就业素质训练。训练内容主要包括队列队形、口令、广播体操等,还要通过啦啦操比赛、教学比赛、实习前培训等形式全面提升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第二,为学生创造社会实践和实习机会,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发现不足,指导学生制订职业竞争力提升计划,不断修正和调整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及各阶段目标,让学生重新构建更加切合社会现实的职业理念及自我认知,不断提高学生的规划能力与执行力。第三,在大学的第六学期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结合“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开展模拟就业市场、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自荐材料制作大赛等活动。
4.冲刺期。该阶段主要针对体育教育专业大四学生。此阶段的任务应初步完成从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增强学生的职业发展意识。第一,这时可指导学生对前三年的准备进行总结,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政策指导、就业信息获取指导、就业心理辅导等,综合各方面的分析,合理客观地对职业做出选择。对即将踏入的职业生活要有一定的心理预期,包括所从事工作涉及的内容,与同事以及上下级关系的处理等,以便迅速成为一个成功的职业者。第二,学生进入大四首先需要进行教育实习,因此可通过为期8周的教学实习将以上三个阶段培养的各项能力运用于实践。第三,对学生面试前的准备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与训练。首先,对学生进行简历制作辅导,使学生明确简历的作用、类型和主要内容,教给学生简历制作的技巧,让毕业生制作出完善出色的个人简历。其次,对学生进行笔试和面试技巧的辅导,尤其是面试的基本内容、面试时的礼仪、面试中可能遇到问题的应对策略,以及如何做好面试后的追踪访问工作等,从而增加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面试成功的机会。同时,此阶段应继续鼓励大四年级学生参加模拟就业市场、自荐材料制作大赛、就业能力宣讲、校企英才论坛等活动,进一步地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第四,学校要经常举办就业双选会,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双向选择的机会。
四、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模式的保障机制
1.健全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组织机构。体育院校应建立由校级专家团队、院系辅导团队和大学生志愿者团队组成的三级职业生涯教育团队,采取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自助辅导平台、团体辅导、个体咨询相结合的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方式。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主要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大学生目标动力构建以及各院系根据学生就业需求,开发、设计的选修课程等;个体咨询主要以研究性为主,辅导教师通过对大学生不同类型典型问题的研究,将解决这些典型问题的方法做成手册供学生参考;而自助辅导平台针对就业准备四大重点、职业或专业信息库、职业测评等内容为大学生提供自助服务。
2.拓展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途径和方法。要想让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很重要。如在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中,系统讲授知识的同时,必须要结合声、光、电等现代化的手段,采取示范展示、小组讨论、实习演练、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式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学校应注重多种教育方式和第二课堂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针对不同年级、不同课程以及专业学习的不同阶段设置不同的教育方式和较具代表性的实践活动,以达到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在人才培养上的紧密结合。
3.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指导队伍专业化建设。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的专业化是当今高等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要高度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的培养,多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提供专业学习与培训的机会。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也应加强自身学习与锻炼,经常学习国内外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指导方面的知识,不断进行自我更新,促使自己更加专业化。
4.增加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经费。学校应承担起为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辅助条件的职责,在经费、场地、必要的硬件设备与软件支持上,提供基本设施保障。否则,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将难以实现,更不会对学校的发展有任何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常海亮,孟琪.新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及对策探究[J].职业时空,2012(1).
关键词: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重点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性、技能性。在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尤其是高职学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增大,高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学校、学生越来越关注的热点。从高职学生自身成才方面来说,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自我认知、发掘自我潜能、增强个人实力,还可以增强他们职业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激发他们不断为实现自己的各阶段目标和职业梦想而学习的动力,从而提高他们就业成功的机会。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及重要性
职业生涯规划又称职业生涯设计,是指综合自身条件和现实环境,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制定相应的培训、教育和工作计划,并按照生涯发展的阶段实施具体的行动以达到目标的过程。
在发达国家,青少年很早就接受了职业生涯教育,从学生时代起,他们就开始有目的地规划设计自己的未来生涯。而在我国,职业生涯教育尚属新鲜事物。对高职院校学生来讲,正处于生涯探索和生涯建立期的转换阶段,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他们可以挖掘、培养自我的潜能与创造力,明确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确立学习期间的学习目标,转变就业观念,从而提高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因此,高职生在大学期间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的各种准备显得尤为重要。
(一)有助于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职业生涯规划首要的就是对自我的分析。通过分析,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估计自己的能力、评价自己的智慧、确认自己的性格、判断自己的情绪、找出自己的特点、发现自己的兴趣、明确自己的优势、衡量自己的差距;通过分析,确定符合自己兴趣与特长的生涯路线,正确设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根据自己设计的职业规划,科学合理的安排学习。
(二)有助于学生抓住重点实现职业理想。职业生涯规划要有计划、有目的,不可盲目地“撞大运”,很多时候个人职业生涯受挫就是由于生涯规划没有做好。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最大的好处是有助于学生根据轻重缓急安排日常学习和生活。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切实可行的步骤和措施,不断增强职业竞争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
(三)有助于学生评估目前成绩。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提供了自我评估的重要手段。如果规划是具体的,规划的实施结果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就可以根据规划的进展情况评价目前取得的成绩,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规划。
(四)有利于提升竞争力。职业生涯规划是终身教育的一种形式,它既注重发展学生完善的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又注重把个性发展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利于学生认清形势,准确定位,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有效的行动帮助自己以后选择适合的职业,使事业获得成功。职业活动的竞争非常突出,要想从中脱颖而出并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未雨绸缪,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有了清晰的认识与明确的目标之后再把求职活动付诸实践,这样的效果要好得多,也更经济、更科学。
综上所述,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减轻高职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巨大压力,实现准确定位;有利于减少职业选择的盲目性,为择业提供理性支持,为学生终生职业发展明确方向。
二、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大部分高职学生进入学校以后,对自己将来想干什么、能干什么、怎么干没有很好的规划。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曾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45%的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投资为零。在一次对北京人文经济类重点大学的205位大学生的调查中显示,对自己将来如何进一步晋升、发展没有规划的占62.2%,有规划的占32.8%。另据有关调查表明:我国大学生中仅有12%的人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和能力;18%的人清楚自己职业发展面临的优势和劣势,16%的人清楚知道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职业是什么。目前,高职生自我职业生涯规划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自我认知模糊。首先,不能系统地认知自我。大部分学生对自我认知仅停留在兴趣爱好、性格、特长、优缺点等方面,对于自己的价值观、能力、态度、意志力等方面的心理品质缺乏认知;其次,不能把自己的特长、专业与未来职业很好的联系起来。这也是过于强调兴趣爱好,而忽视专业特长,使得专业与职业脱离。调查中发现,在校生中有48%的学生不了解自己所喜欢职业的从业要求,79%以上的在校生没有经过职业能力测试。
(二)职业目标不明确。大部分高职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并没有很好的考虑专业,根本不知道本专业的职业方向,更谈不上对自己的人生、职业作规划。三年大学生活没有学到什么专业知识,也没有获得专业技能。到了快毕业时还不知道以后该干什么工作,能干什么工作,没有职业目标。还有些同学追求多个目标,同时进行着各种不同的努力,抓不到主次,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很迷茫。
(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缺乏。在校高职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现象比较普遍,根据网易问卷调查“你是否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过规划”,回答“有规划”的只占被调查者的20%。目前,江苏省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开有就业指导课,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网上设计了大学生职业规划系统,可以测评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行为风格、职业价值观、个性特征等。应该说经过这样的学习实践后,高职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应有很好的规划,使自己提前熟悉职场和职业,有针对性地提高职位能力,为将来发展打好基础。但事实上很多学生学的时候信心百倍,作业完成后就把它丢在脑后了,无心去实施自己的职业规划,也就是走过场而已。
三、在校期间职业生涯规划的阶段管理
对于高职学生来讲,要明确大学三年职业生涯规划的阶段管理,并付诸于有效地实施。一般来说,三年的职业生涯规划分以下几个阶段:
(一)大一年级为适应探索阶段:主要是大学生活的适应和学习目标的确定。通过自我评估,了解自己的兴趣、个性心理特征和与之相适应的职业范围,特别是自己未来所想从事的职业或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要清楚自己是谁?自己想要做什么?自己能做什么?加深对本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发展方向的认知,初步确定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拟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同时要加强自我教育的能力,相应的调整自己,适应环境的需要,很好的完成高中到大学生活的过度。除了完成每学期必修课外,还要有目的地选修与就业相关的或其他专业的课程充实自己,争取尽早通过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
(二)大二年级为提高拼搏阶段:主要落实职业生涯规划,以拓展职业素质,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为重心。通过具体的职业心理测试,深化对自我的认识,认真评估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进一步加深对职业的思考。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学习专业知识,参加职业技能证书考试和相关教育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等组织,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并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参加和专业有关的兼职工作和假期社会实践,以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参加就业专题讲座,学习写简历、求职信等求职应聘的方法和技巧,了解搜集求职信息的渠道,加入校友网络,和已经毕业的校友谈话,了解往年的求职情况。
(三)大三年级为总结冲刺阶段:大部分学生的目标应该锁定在工作申请及成功就业上。首先,对大学前两年进行评估总结,检验自己的职业目标是否正确,行动方向是否有偏差,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职业生涯规划;其次,重点开始求职准备,制作简历,参加招聘会和面试,和同学交流求职过程的心得体会,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最后,积极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了解当年的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和用人公司资料信息,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创业大赛等训练,尽可能地在做出比较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去求职。
四、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的途径
有了规划不一定能实现,高职生要通过努力学习储备未来职业发展所需的理论知识,培养适合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技术技能和综合素质,成功的实施与实现自己制定的目标。
(一)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培养职业规划意识
1、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认知自我。参加专场报告会和咨询会,通过“比较法”、“他评法”、“自评法”、“心理测验法”等方法发现真实的自我,进而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并考虑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2、通过主题教育活动确立可行的职业目标。积极参加主题征文、演讲比赛,使自己树立职业理想。通过专题讲座、就业指导课等团体辅导的形式形成强烈的职业意识。在企业家和成功校友的现身说法中激励自己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挖掘自身潜在的内驱力,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充满信心。
(二)在课程学习中形成职业生涯规划方案
1、通过就业指导课程的学习设计一份完整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包括自我评估、外部环境分析、目标确定、实施策略和反馈评估这五个环节。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方案应做到:各项分析要简洁、客观;各项目标要明确、有导向性;各项计划要具体,有可操作性。
2、通过专业课的学习提高职业素质。高职生在专业学习的时候逐步了解本专业的历史、现状、发展前景,以及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
(三)在实践活动中认识职业环境
1、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培养综合能力。高职生在校内应积极参加文艺表演和体育竞技活动,以及板报比赛、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创业大赛等来培养自身的团队、诚信、创新、敬业等职业精神。
2、通过毕业实习体验职业生涯。高职生经过两年半的在校系统学习与训练后,三年级下半学期就要去企业实习了,有的在上半学期就会提前上岗。在实习过程中,学生能切实感受到企业文化、工作环境;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该行业的发展前景等。企业实习为高职生提高能力、弥补不足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作者单位: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乔德宝.大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指导[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2]陶青松,邵伟.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与实践[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关键词:河北省;高校体育毕业生;就业;社会需求;现状;措施
如今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社会各行业的发展变化,各高校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出现矛盾,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难以满足社会产业的发展需求,毕业生缺乏正确的择业观,就业竞争力不足,体育毕业生就业渠道狭窄。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也促使人们逐渐关注健身领域,体育产业也随之发展,高校体育专业也遇到机遇与挑战。体育院校与体育专业充分考虑社会市场经济对体育毕业生的需求,要熟知相关就业政策并制定具体措施,保证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提高其就业水平。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对河北省六所高校中的体育专业本科毕业生进行研究,这六所高校为衡水学院、燕山大学、唐山师范学院、河北体育学院、邢台学院及河北师范大学。本文对这些高校中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具体研究。
1.2研究方法
本文以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实地考察法等进行研究,下面对五种方法进行具体介绍。问卷调查法是指以问卷方式对河北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在校就读学生、学校就业管理人员、用人企业等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为体育专业本科生的就业观念、择业能力、就业质量等问题。在调查活动准备阶段,调查人员要对问卷实施效度、信度检验。调查人员共发放调查问卷四百多份,收回的有效问卷也与发放数量相差不大,有效概率达到百分之九十。文献资料法是指对2007年至2017年与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有关的国内外各种文献资料进行查阅,包括期刊、硕士、博士论文、政策等。使用文献资料法可以为此次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访谈法是指通过访谈的形式对信息进行搜集,访谈内容为体育专业毕业生社会需求状况,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及其职业发展状况等。调查人员也通过电话、走访等方法对河北省体育高校就业管理人员进行访问,调查管理人员对毕业生就业相关问题的理解。数理统计法是指相关人员运用现代科学软件如EXCEL软件对调查问卷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结果进行研究,提出有效建议。实地考察法是指考察人员在高校体育专业人才招聘会、供需见面会及交流会等场所对体育专业毕业生的求职情况和用人企业的招聘情况进行考察,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关研究。
2.河北省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2.1体育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调查人员从统计部门处得知近几年河北省体育专业毕业生人数在五千左右,平均就业率达到百分之八十,毕业生去企业单位、体育产业企业如健身培训机构、学校包括小学和初高中的人数较多,占到百分之二十左右,参与国家特岗计划的占到百分之九左右,升学人数如考研有百分之七左右,报考事业单位的接近百分之五,进行自主创业的占到百分之三左右,参加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参军的人数接近百分之五,进入政府机关及公安系统的占到百分之二左右,另出国人员则占到百分之一。调查结果显示出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区域在城市的人数接近百分之五十,在县乡一级的人数接近百分之四十,选择读研的人数占有比例没有超过百分之十,大部分选择读研的毕业生主要目的是缓解就业压力。在参军入伍与特岗计划关系方面体育专业毕业生更多愿意选择参与特岗计划,也有近百分之四十的毕业生认为高校应在教学方面做出努力,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2在校学生对就业预期情况
通过调查可以得知,体育专业学生最希望就业的单位为政府机关、学校、公安系统,而在实际情况中,体育专业毕业生多数进入体育产业机构、企业、学校等单位,就业现实情况与预期情况出现较大差距。通过对体育专业在校学生的就业观念进行调查得出,一部分学生的就业观念会受到家庭的影响,一些学生则期望进入大城市工作,还有些学生倾向于选择较稳定的工作如教师、公务员等,有些学生难以对社会需求和发展状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对相关岗位缺乏正确的了解,对自己的认识也缺乏客观性。
2.3用人企业调查情况
从对用人企业的调查结果得知,百分之四十左右的企业希望体育专业应届毕业生应拥有几种基本能力,即了解吸收新知识的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倾听能力、理解他人能力等【1】,但在实际就业情况中,多数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并不能满足社会要求,存在如应届毕业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不足、专业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方法不科学等问题。近百分之五十的企业觉得体育专业毕业生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竞争意识。用人企业建议相关高校对体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充分考虑社会要求,不断完善体育专业在校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就业指导工作。
3.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素
3.1社会环境
如今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处在转型时期,社会产业结构面临着整合局面,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可提供的就业机会较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多数非体育专业的学生也参与体育相关部门的招聘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竞争力。学校招收体育专业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体育专业毕业生若想进入高校需具备研究生以上学历,城市中的中小学可以提供的岗位较少【2】,县乡级可提供较多岗位机会,但县乡级缺少事业编制名额,工作条件较艰难,待遇条件不高,职业发展空间不大,这些都成为毕业生不选择县乡级学校岗位的原因。近年来人们对健康方面逐渐进行重视,体育健身行业在不断发展,多数毕业生选择去体育健身行业就业。
3.2经济条件
体育毕业生就业也受到经济条件的影响,目前国家城乡经济发展差别较大,毕业生多愿意进入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对经济条件差的地区考虑较少,造成因经济发展不平衡原因导致的区域结构性问题。国家应对经济条件差的地区进行重视,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吸引体育专业毕业生进行就业。
3.3学校因素
学校也是影响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之一,主要因为体育高校教学难以满足社会会的发展要求【3】,学校的职业指导也没有建立规范的体系。在体育院校教学方面,体育院校教学管理不完善,体育专业设置繁杂,较少考虑社会需求,体育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科学性不足。在职业指导方面,学校没有对就业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意识到职业指导对毕业生的作用,职业指导系统也就缺乏完善性,管理人员在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时多存在急功近利现象,仅向学生传授相应求职技巧,难以将职业指导工作做到全面化。职业指导人员也存在专业性不足问题,师资结构不合理,难以达到职业指导工作的标准要求。
4.体育毕业生就业问题解决措施
4.1国家做好毕业生就业支持工作
国家要不断完善就业优惠政策,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帮助,要督促相关人员执行相关政策,避免出现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如档案保管免费政策未落实。国家要不断完善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机制,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保障毕业生的权益,投资体育专业建设项目,全面建立体育基础设施,调节用人企业和毕业生之间的关系,对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宏观调控。
4.2体育院校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高校要对社会经济发展状况【4】、社会产业结构、市场需求等进行全面了解,根据相关信息,对学校本身的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树立促进就业的教学目标。学校要致力于培养复型人才。在招收学生时,可坚持宽进严出原则。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社会实习机会,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学生能够根据社会需求进行职业选择。
4.3树立科学就业观念并做好职业规划
体育专业毕业生要对社会发展状况、体育专业以及自身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不断完善自己的职业规划,培养自己的思维模式,强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能力,以便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体育专业毕业生在制定职业规划时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特点【5】,了解自己的长处,明确自己的需求,对所要从事的行业要进行全面了解,确定职业发展方向及空间,还要对自己的预期收益进行考虑,选择做优化的职业发展道路。体育专业学生还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学好专业课,强化自己的专业能力,还应扩大知识面,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修养,探索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并要做好反思总结工作,培养自己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全面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5.结语
体育专业毕业生面临的就业难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以及社会产业结构的变革会有所改善。体育专业有着独特的特征和发展规律,体育除了是教育方式外,还是一种健康有效的生活方法,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体育精神的独特优点即勇敢追求、努力进取、不轻易认输等已经深入影响到体育专业毕业生的生活中,影响着毕业生的意识和行动,毕业生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能力,能够有效应对激烈的竞争环境,这些都是体育毕业生就业的优势。体育院校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体育产业的发展,都会为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提供助力,体育专业毕业生会在相关行业获得有效发展,找到属于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
作者:徐宏兴 王一博 杨寿强 单位:1.河北工业大学体育部 2.天津外国语大学 3.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体育教学部
参考文献:
[1]梁勇,哈增红,马浩等.河北省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2,(8):104-107.
[2]刘亚娟.关于拓宽河北省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问题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3(3):109-110.
[3]张晖.对河北省高校体育院系毕业生就业现状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35):182-183.
关键词:在役运动员;人力资源管理;职业指导
1运动员人力资源管理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一直保持着高速的经济增长形势,城镇化程度渐进提高,整个技术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我国体育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社会对体育事业的认可度逐渐提高,运动员的个人学历层次也有所提升,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的印发,极大地推动了体育产业经济转型升级,促进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全面发展,这给体育事业带来了大好形势,运动员再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机遇的背后也存在挑战,运动员作为竞技体育的主体,个人文化素质低和社会技能缺乏,经济体制转型和政府安置职能的减弱,整体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尤其是在役阶段缺乏专业化和系统化的职业指导,这些挑战直接造成了运动员的再就业难、就业渠道不畅的现实,给运动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压力,给整个体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不少消极的影响。
2切入职业指导工作的必要性
2.1政策的要求
国家基于运动员保障和职业辅导工作出台了多部政策文件,其中《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积极为运动员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服务”,“各类体育职业教育机构要积极为运动员提供就业指导和职业培训服务”。《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职业辅导工作的意见》中都也要求面向全体运动员在运动生涯全过程开展职业辅导工作,督促各部门在运动员职业辅导工作上的形成合力,不断探索和创新。针对在役运动员开展职业指导是国家政策文件的行政性要求。
2.2运动员职业转型的需求
运动员具有专门体育技能,是独特的稀缺性人才资源,是体育系统和社会的宝贵财富,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我国省队级别以上的运动员在20000人左右,约15%的年更新率,每年退役3000人左右,运动员退役后决最关心就是职业转换问题,退役后就业难这个“出口”问题不通,“入口”必然不畅,“入口”以后也必然不顺,影响体育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关系到竞技体育的长远建设,关系到整个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多数省市体育局已经认识到加强运动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重要性,开始为进入职业转换过渡期的或是退役运动员提供职业指导服务。但是在役运动员的职业指导工作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几乎是空白状态,还缺少一套较为成熟的模式,急需不断摸索实践,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
2.3职业指导长期性特点的需要
运动员就业难的“出口”问题仅仅在“出口”时解决是来不及的,职业指导是包括职业理念、价值观、职业陶冶、职业准备、职业规划、职业定位、职业发展等一个系统性工作,具有长期性的特点,仅仅在运动员退役后的职业转换过渡期(一般不超过1年)内开展,难以在短期内起到显著效果。要想根本上解决运动员就业难题,迫切需要在运动员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切入职业指导服务,将职业指导前移到运动员在役阶段。坚持“关心运动员职业生涯,为运动员一辈子负责”的人本理念,做好在役运动员人力资源管理,从运动员一入队就切入职业指导服务,端正运动员的职业观念,帮助运动员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和技能,将职业转换问题消除在萌芽中。
3切入职业指导工作的具体过程
在役运动员人力资源管理面对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役运动员和退役运动员不一样,退役运动员接受职业指导是顺理成章的。而在役运动员本人和运动队领导更关心的还是专业训练和比赛成绩,对于职业指导工作认识不足,难以入他们的“法眼”,常会表现出抗拒。面向在役运动员的职业指导服务,关键在于能与日常训练相结合,要本着“职业指导促进、保障专业训练”、“帮忙不添乱”原则,结合运动队实际逐渐切入职业指导工作。针对在役运动员的职业指导工作,可以从制定计划方案、具体组织实施、调查与改进等三个步骤尝试切入。
3.1制定计划方案
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分析运动队实际需求和运动员职业认识现状,总结出影响运动员退役后再就业的主要因素,找出提供职业指导服务的突破口,制定出相对科学、完善的“在役运动员职业指导计划方案”,计划方案中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做好深入运动队前期宣讲计划。要想切入职业指导工作,开展前需要获得运动员本人,尤其是运动队领导的认可和支持。因此,必须做好深入运动队宣讲计划,准备包括运动员保障、职业指导政策和职业指导功能意义等方面的宣讲内容。第二,设置好职业指导课程。运动员个人文化素质低和社会技能缺乏,他们对个人能力、人格、职业兴趣了解很少,对社会经济现状和就业市场招聘信息认识掌握不足,职业生涯规划基本知识和技能更是近乎空白。这样在经济体制转型、政府安置职能的减弱以及整体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出现就业问题是难免的,这就要求必须反复研究讨论,做好在役运动员职业指导服务内容的计划,以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认识职业、学会职业生涯规划基本知识和技能(三个“认识”,一个“学会”)为主线,重点设置好职业指导课程。第三,设置好职业指导预计目标。结合指导对象的实际情况,详细设置好包括自我认识、职业和社会认识、综合素质、日常训练等方面可量化的职业指导目标。
3.2具体组织实施
结合各运动项目特点和运动员的实际需求,深入运动队组织实施职业指导工作,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前期切入。深入各运动队实地考察访问,召集运动队领导、教练、领队和运动员代表,举办不同形式的座谈会,重点说明职业指导在端正运动员训练态度,明确其训练目标和意义,激发其训练动力,稳定运动队军心,保障运动队的可持续发展和运动员服务大局等方面的功能意义,让运动队管理层充分认识到职业指导服务对在役运动员日常训练的重要作用,以取得主管领导、教练、领队及在役运动员的支持,并当场交换意见、达成共识。第二,确定职业指导对象和时间。在前期切入的基础上,结合运动队的年度工作安排和主管领导(包括运动队中心主任、教练员、领队)意见,避开比赛高峰时段,在不影响日常训练和比赛的前提下,确定具体职业指导对象和具体时间。同时,并做好实时调整的准备。第三,联系场地,准备职业指导仪器设备。遵循就近便利的原则,首选运动队自有教室,运动队没有合适教室的,就近联系职业指导场地,准备好电脑、投影仪、话筒、黑板(或白板)和笔、职业测评软件账号密码以及其它职业测评工具。第四,选聘师资。聘请经验丰富、理论功底强、实战性强,且经国家体育总局和人社部培训认定的职业指导师授课。此外还面向全国范围搜寻、筛选师资,经过资格审查、背景调查、试讲、评估,建立师资库、择优聘任、动态调整,师资库要包括社会就业服务机构专业指导师、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主管、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专家学者,保证职业指导师队伍的多元化构成。第五,培训管理。在役运动员职业指导期间应以相关训练单位教练、领队为主做好队员的日常管理工作。组织方安排熟知运动员特点和职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全程跟踪,收集掌握参训队员、教练、领队方面的意见,动态改进职业指导方式方法,力争提高职业指导质量和效果。
3.3调查与改进
1.数据调查。职业指导结束后,通过发放调查表和组织座谈会的形式,采用三方评估、综合评分的方法检查职业指导效果:一是职业指导对象评估;二是外聘专家(第三方)评估;三是运动队领导评估。收集的三方调查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检查职业指导计划方案是否有效、预计目标是否完成。全面回顾、检查、研究,总结经验教训,分析问题和不足,不断改进方式方法、完善培训模式,做好在役运动员的职业指导工作。2.研究改进。在数据调查的基础上,将总结出的问题及时的处理和改进,在下期切入职业指导工作之前再次修订计划方案,进一步改进组织实施过程,不断总结,不断研究,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直到形成一个专业化、标准化的在役运动员职业指导模式,不断改进运动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从而更好地帮助在役运动员提高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充分发挥好自身特长,挖掘出更多的发展潜力,转变观念,调整心态,增强信心,自觉地提高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让每一位系统地接受过职业指导的运动员,退役后都能够顺利实现从“体育人”到“社会人”的职业转型过渡,以保证运动员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更加顺畅,保证体育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作者:郝永泽 单位:河北省体育人才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董国永.促进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论新时期我国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问题[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9,(4):88-92.
[2]魏新,刘苑辉,黄爱华.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3]鄢龙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
一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秉承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育人理念,在坚持全面发展的同时兼顾个性发展,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掌握物联网应用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校企合作实践项目训练,具备一定的物联网综合应用能力,能在物联网技术应用的相关行业和领域中从事物联网应用技术建设、管理、维护及方案设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特别是针对物流企业,培养物联网技术与物流企业进行产业对接时,所急需的掌握智能物流等相关专业知识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二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素质和能力要求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毕业生可在各行业、企业从事物联网系统开发、系统集成、测试、销售及物联网产品技术支持等工作。
1.素质要求
第一,思想政治素质。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具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法律意识。
第二,文化技术素质。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一定的知识储备;具有不断更新知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具有持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人文和艺术修养;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第三,专业素质。了解物流企业基本的运营知识,掌握从事物联网产品集成、物联网平台运营、物联网技术支持、物联网产品营销与策划等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工程意识和效益意识;具有一定的市场营销能力。
第四,职业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具备较强的组织观念和团队意识。
第五,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身体素质;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
2.能力要求
第一,职业基础能力。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无线网络基础知识应用和常见故障的处理能力;单片机基本知识的理解能力;数据库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基本的程序设计能力;基本的市场营销和策划能力;常用办公软件、工具软件的使用能力,利用Office进行项目开发文档的整理(Word)、报告的演示(PPT)、表格的绘制与数据的处理(Excel)的能力,利用Visio绘制流程图的能力;阅读并正确理解需求分析报告和项目建设方案的能力;阅读本专业相关英语技术文献、资料的能力;熟练查阅各种资料,并加以整理、分析与处理,进行文档管理的能力;通过系统帮助、网络搜索、专业书籍等途径获取本专业帮助的能力。
第二,专业核心能力。传感器、RFID、二维码等感知设备的识别和集成能力;ZigBee、WiFi、蓝牙等无线网络的配置与维护能力;物联网应用层开发、物联网平台的运营能力;智能物流平台设计与维护能力;智能设备平台的认知与维护能力;物联网-ERP集成技术应用能力。
第三,其他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知识能力;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人员管理、时间管理、技术管理、流程管理等能力;组织管理能力。
三 物联网课程体系构建
为了强化物联网基础教育,突出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应用技术型专业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调整,将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实践教学课等4个阶段,如下图所示。通过改革和优化培养方案,强化物联网理论教学、网络物联网工程实验教学以及特色网络课教学,建立了适应物联网时代技术发展的整套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以能力为本位,依据课程间的关联循序渐进地培养职业能力。
1.主要课程设置
第一,公共基础课程。公共基础类课程是高等学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课程体系将公共基础课程划分为三类,其中通识教育类课程包括体育、英语、思想政治概论、大学生素养等课程;公共基础类课程包括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信息技术基础等课程;职业教育类课程包括入学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等。
第二,专业基础课程。本阶段主课程有C语言程序设计、电子技术基础、通讯基础、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基础等课程。
第三,专业核心课程。根据物联网的三个层次(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本阶段主要课程有传感器设计基础、RFID技术及应用、嵌入式系统开发、物联网组网技术、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智能家居应用技术、制造业ERP技术应用、物联网系统集成等课程。
第四,实践教学课程。主要实践教学和主要专业实验为:行业认知实践、职业规划实践、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条码应用实践、数据库设计实验、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实验、RFID系统设计实验、嵌入式系统开发实验、C# Windows编程实验、单片机与传感器结点实验、物流与ERP实验、物联网综合应用设计与实现、毕业实践和毕业设计等。
2.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第一,行业认知实践。第1学期安排一周时间开展行业认知实践。学生通过听取物联网技术发展报告,了解行业背景和发展状况;通过走访考察物联网企业,了解岗位职业需求以及岗位技能与素质要求;通过专业教师对本专业课程体系的介绍,明确学习目标及就业取向,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和使命感。学生参加行业认知实践必须做好相应的记录,写出相应的实践报告,报告应包括行业认知、自我评估和职业定位等。
第三,职业规划实践 。第3学期安排一周时间开展职业规划实践。人才测评专家将学生的职业发展预测、学生的社会活动、学生自我评价、教师对学生评价、职业素质综合评分、专业课成绩、基础课成绩等原始数据与胜任特征模型的动机、特质、自我认识、社会角色、技能、知识等层次进行匹配,给出职业素质评分报告和职业生涯规划建议,学生根据评分报告和建议完成职业规划报告。
四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设计
1.专项实践设计
第一,程序设计实践。在第1学期的教学周内,单独利用一周时间开设程序设计实践。本设计实践是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设计实践,学生能更进一步理解C语言程序设计方法,在编程实现时要保持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对程序设计风格在软件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有进一步的认识。根据程序设计实践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结合设计报告对学生进行等级评定。
第二,数据结构实践。在第2学期的教学周内,单独利用一周时间开设数据结构实践。要求学生利用掌握的数据结构知识,对各种典型的算法问题进行编程、调试,并分析其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理解设计选型对软件性能的重要性,撰写设计报告。
第三,电子技术设计实践。在第3学期的教学周内,单独利用一周时间开设电子技术设计实践。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电子技术知识,针对具体的实际问题或任务,全面地分析和设计出解决该问题的实施方案,最后完成电路的制作和测试。根据学生提交的设计报告和图纸进行考核。
第四,设计实践。基于Web的数据库设计实践,在第4学期的教学周内,单独利用一周时间开设基于Web的数据库设计实践。要求学生能够利用服务器端和客户端脚本进行网络数据库编程,掌握利用.Net平台进行网络数据库系统的设计能力。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和设计报告进行考核。
第五,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实践。利用一周时间开设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实践。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C51RF-WSN平台,选择合适的器件与模块来设计常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解决方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和设计报告进行考核。
2.综合系统设计实践
第一,RFID系统设计实践。在第5学期的教学周内,单独利用一周时间开设RFID系统设计实践。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RFID技术实现短距离通信,设计具有写卡与读卡功能的单片机、无源应答器和阅读器,完成设计报告。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和设计报告进行考核。
第二,小型物联网综合设计与实现。在第6学期的教学周内,单独利用一周时间开设小型物联网综合设计实践。要求学生利用IEEE802.15.4标准和ZigBee协议,将无线传感器网络和RFID技术结合起来组建简单的物联网并实现相关应用,完成设计报告。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和设计报告进行考核。
3.毕业实践与毕业设计
第一,毕业实践。第5~6学期安排18周的毕业实践。实践的形式包括企业考察与调研、参与短期项目开发、到企业进行顶岗锻炼等。学生实践结束后,写出实践报告或总结,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习情况对实践进行评定。
第二,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工程项目和教学紧密结合的实践环节。学生毕业设计题目可以源于教师科研项目、物联网公司、电信运营商的工程项目以及其他来源。学生必须通过论文选题、资料收集、开题答辩、系统设计、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环节。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是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而设置的新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学生是物联网产业人才的重要来源,核心能力对他们整个职业生涯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物联网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必须以多渠道、多角度渗透式进入所有课程,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最终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物联网课程从根本上强化了网络教学的先进性和实践性,为培养具有网络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计算机特色人才提供了条件。
参考文献
[1]马忠梅、孙娟、李奇.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实践探讨[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1(10)
[2]孙兴华、梁俊花.基于Android的物联网课程体系探索[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3]李佳、胡汉辉、李健.高职物联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初探[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
高职教育主要目的是培育专业技能型人才,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根据美国休斯敦大学提出的CBE(CompetencyBasedEducation)教学模式,即“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体系”的阐述,这里的能力不仅仅是操作能力、动手能力,而是一种综合职业能力,包括知识(与本职相关的知识领域)、态度(动机、动力情感领域)、经验(活动的领域)、反馈(评估、评价领域),它强调的是职业或岗位所需能力的确定、学习、掌握和运用。实践证明,显性课程的教学往往立足于学生专项能力的训练,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和全面发展。因此从大课程观出发,深入分析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知识建构和能力训练的规律,研究隐性课程开发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养成的层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隐性课程的内涵
1968年杰克逊(P.W.Jackson)在《课堂生活(LifeinClassroom)》一书中正式提出了“隐性课程”的概念,即一种不以固定文本为载体、未经事先策划与安排、采取相对隐蔽的方式所进行的旨在培养学生信念、思维、习惯及人际关系的课程。自此,课程便有了“显性”与“隐性”之分。显性课程中知识、技能的获得一般来源于教师的传授,与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有关,教师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及评价标准,通过一定的方法及外显的方式将教学内容教授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明确目的并有意识的学习教学内容,从而达到预期效果。隐性课程具有普遍性、隐蔽性、暗示性、非计划性、无意识性、不确定性等特点,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一般是以非直接的方式呈现出来,是学生在没有明确目的的情况下习得的教育经验,从学校的各项组织和制度的特征中学得了价值观、规范行为和人生态度,也就是杜威所谓的“间接学习”或者克伯屈所说的“伴随学习”。隐性知识需要学生自身的体验、领会等,它存在于显性课程的各个环节中,需要通过复杂的心理活动习得。
二、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嵌入隐性课程动因
1.基于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下的隐性课程开发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法”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延伸至高职教育中,其教育目标主要是认知领域,如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创新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反思能力等;情感领域,如学生的兴趣爱好、职业规划、职业精神等;动作技能领域即实践技能领域,如操作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等。从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及学生学习的特点来看,高职的教育目标主要集中在动作技能领域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及部分认知领域学生对于专业基础知识的认识理解方面,这些领域的实现大多集中在显性课程教学过程中,而对于情感领域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职业规划的指导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涉及较少,不利于学生学习力及知识的全面发展。而对于这些情感、认知领域的能力培养则需要隐性课程的开发予以实现。2.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现状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作为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形势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开发等内容的探讨层出不穷。近几年,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取得了一定进步,教学改革也在稳步进行,实践教学环节有所增加。但是,从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中专业的课程体系去看,其培养过程面临以下问题:现有课程过于陈旧,过于重视专业知识技能等显性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欠缺;教师采用传统方式授课,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明显;所学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脱节等。而企业用人方面除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要求外,更看重学生的人际关系的处理,信念的养成及创新能力等方面。这方面的能力的培养仅仅依靠显性课程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隐性课程的嵌入。
三、高职物流管理专业隐性课程开发路径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隐性课程开发需结合社会需求、行业环境展开,以期通过学生对显性课程知识技能的学习,隐性课程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达到较高的职业匹配度。开发的基本路径为以下几个方面:对物流行业岗位情感、认知领域的能力进行分析;分析现有课程体系,开发隐性课程;隐性课程实现途径;评估。
(一)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岗位能力分析
针对物流管理岗位群开展调研,对不同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总结不同岗位所需能力(关键能力及技能标准),借鉴CBE教学模式职业分析的方法,将职业工作划分成若干个任务,从而确定对应于各职责的综合能力和对应于各项任务的专项能力,进而加以分析。如下图所示:
(二)分析现有课程体系,开发隐性课程
根据调研中得到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能力,利用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对教学目标进行分类,匹配现有课程体系,找出现有课程体系中实现的情感及认知领域的目标以及未体现的能力目标,制定隐性课程的教学目标,根据目标结合显性课程进行教学设计与开发。
(三)隐性课程实现途径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隐性课程实现途径主要分为课内活动跟课外活动两方面:1.课内活动教学的过程主要在课堂上实现,因此隐性课程的开发首先要从现有的课堂或者教材中去挖掘,可以通过设立课程助理或者教师的言行实现。(1)设立主干课程助理或实训管理员岗位主干课程设立助理或者实训课程中设立实训管理员的岗位,帮助教师准备课程授课(实训)的内容,组织班级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等,这样的形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锻炼了学生协调、组织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这也符合目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2)教师自身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而言是很重要的隐性教育资源,因此在隐性课程的开发中教师要积极发挥这种教育优势,不断提高自己身的修养及专业学术水平,从言行上起到表率作用,尊重学生的思想,用自身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认可,让学生以其为榜样,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2.课外活动除了课内活动隐性课程的开发,课外活动、校园环境等的影响也是学生获取隐性知识的主要途径,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1)构建“物流人”微信平台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电子商务带来了现代物流业的迅速发展,作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了解新的物流资讯、物流技术、行业动态等是专业人才培养、知识构建、就业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仅仅依靠教材、课堂授课远远不够。随着智能化移动设备大面积的普及,移动网络不断的升级,新媒体发展迅速。微信的诞生更是手机通讯软件的新革命,近年来微信已超越微博、QQ、人人网、短信等,成为使用最广泛的移动通讯工具。因此,搭建“物流人”微信平台可以作为隐性课程开发的一部分。由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牵头,定期行业资讯、行业前沿,组织相关物流活动或者竞赛,物流专家、物流企业高管的发言,邀请从事物流工作的人员、往届学长等将自己岗位体验、感受分享在平台上等。通过微信平台的互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流行业,更重要的是获得职业的归属感。(见图3)(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被大多数西方国家视作大学人文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高职教育不仅是学生培养自身的专业技能的阶段,更重要的也是学生心智日趋成熟的过程,这一阶段所形成的价值取向与行为习惯对日后的职业生涯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应结合物流行业特点、物流行业用人的需求开设对应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此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可以以多种形式出现,传统的课堂讲座、面对面交流、小组讨论、企业专家授课等形式均可作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隐性课程开发的实现途径。(3)组织模拟招聘活动聘请企业人资或者业务部门的专家在校园内开展模拟招聘活动,让学生提前接触企业工作岗位要求,找出差距,在大学期间做好规划,制定好目标,以达到较高的高职阶段学习与就业匹配度。此外,还可以通过组织社团活动、举办学术讲座、组织“物流节”活动或者竞赛等形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在图书馆设置物流史、“双十一”物流等专题,张贴物流行业专家、企业高管的海报,在大学的校园里营造一种“物流”的氛围,提高学生的职业归属感及专业认同感。
(四)高职物流管理专业隐性课程评价
一般显性课程可以通过各种考核形式加以评价,但是隐性课程的隐蔽性、非计划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决定了其评价的难度,结合隐性课程的特点,在评价过程中要考虑多方面因素,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要综合考虑学生、其他主体的评价,借鉴“360度”考评机制实施;也可以借鉴项目导向式考评模式,设定特定项目,以汇报或者表述的形式展现成果。
四、结束语
(一)美国运动员自小学到大学的文化知识学习及发展规划
在美国一个运动成绩优秀的运动员在日常训练的过程中并不会压缩文化课学习的时间,从小学开始,家长鼓励孩子多多参与体育运动,参与的方式为家长出资参与课余时间的各种运动俱乐部,并且参与的初衷是希望孩子能从体育锻炼中得到体质和自信的提升,并不急功近利地追求运动成绩。到了中学阶段,学校就有了各项体育运动的校队,在这些校队中学生可以得到科学系统的训练,在这个阶段就有了具有管理权力的监督机构,例如美国高中协会联盟,该机构负责落实相关法规,以保证中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的同时也跟上文化课的学习,平衡运动与学习的关系。中学竞技体育是美国整体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业进步,追求健康人生的有效手段,约50%中学生从事体育运动,他们从事运动的动机是获得快乐、健康和大学奖学金。由此可以看出,此阶段仍未出现因追求运动成绩而忽视文化课学习的现象,并且在中学阶段不设全国锦标赛,这一点对于平衡运动员追求运动成绩心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到了大学阶段才出现运动员因训练及比赛而频繁缺课的现象,但是这一现象并没有被默许,美国全国大学体育协会通过严格的管理及科学的训练手段,使得大学生运动员可以得到足够的学习时间,并能够凭借自身的知识水平满足大学的毕业要求,成为与一般大学生相当,甚至更加优秀的人才,而这一部分的体育人才正是奥运会的后备军。
(二)国内运动员培养模式
国内的运动人才培养更加注重运动成绩,包括运动员及运动员家长在内,多数人一旦选择投身体育事业就自然而然的放弃了文化知识的学习,与美国的教育模式不同,国内自小学开始学校就组建校田径运动队,并且设立各式各样的全国锦标赛事,运动员身份的自我认知来得非常早,再加上很多家长因相信“学训冲突”而放弃孩子学习文化知识,使得很多孩子从小学开始就将文化知识的学习视为无关紧要的事情。到了中学阶段,“学训冲突”的矛盾就更加得到凸显,高中在录取新生的时候专门为体育表现优异的学生开放绿色通道,这使得原本就将文化知识学习放在第二位的体育特长生更加缺少了学习的动力,也就是从这开始,运动员的就业之路越走越窄。并且有些学生在中学毕业之后选择的不是进入高中学习,而是进入体校继续进行运动训练。我国的体校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不聘请文化课教师,而是将本校的学生委培到周边的重点高中进行文化知识培养,但实际上高中对这些体校学生的教育普遍流于形式,结果就导致高中阶段的体育特长生忽视了宝贵的文化知识学习机会,直接导致后来进入大学的适应不良。到了大学阶段,学校依旧延续了过去初高中阶段的重运动成绩轻文化教育的模式,对于高校运动队学训矛盾的原因有另一种不同理解的观点是由代永胜、陈鹏、陈亮三人在《湖北省高水平运动队教学与训练现状及对策》一文中提出。他们认为,学训矛盾的造成的原因在于高校对于在校运动员的定位上,高校大多特招运动员的原因是为了让运动员代表学生去参加大型的体育赛事,并为学校获得荣誉,展示学校的精神风貌。这些教练员和教育工作者将学生定位为“运动员学生”,而非“学生运动员”。
这种做法无疑是十分功利的,为了达到学校的目的不惜牺牲这些运动员在作为学生时正常接收学校文化课教育的机会,鼓励学生逃课进行体育训练和比赛,加上学生运动员这个群体本身文化课缺失并且缺乏兴趣,教练员和这些教育工作者对高校运动进行错误的引导,是致使高校高水平“学训矛盾”更加突出的一个重要原因。针对体育特长生的这种培养方式,给其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现实难题:运动生涯结束后走向社会明显缺乏就业竞争力。运动员进入高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大学文凭,那么到了毕业的时候,择业范围自然比一般大学生窄的多。然而在此之外还有一批完全不进行文化知识学习的专业运动队的队员,在这部分队员当中涌现出很多高水平运动员甚至是奥运冠军,但是大部分运动员退役之后仍然得自行解决就业问题,这部分退役运动员较之体校的学生文化知识更加匮乏,除了少数被保送进入大学深造的顶尖运动员,大多数无法凭借自身的实力考入大学。纵观我国运动员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经历,运动员从初中甚至小学开始就在文化知识的学习上被与一般学生区隔开来,这就注定了在将来退役之后文化知识水平成了求职的最大阻碍。
二、运动员继续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高校教育资源不足
尽管国家体委颁发了《关于国家体育总局直属体育院校免试招收退役优秀运动员学习有关问题的通知》,但是退役之后能够进入高校继续深造的运动员仍然只是少数,只有运动水平高、在大型赛事上表现出色的顶尖运动员能够获得免试的机会,大部分运动员无法通过考试进入大学,因此只好转向类似函授、自考一类的学习途经,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二)继续教育方向的选择比较迷茫
由于文化知识基础薄弱,退役运动员在进行继续教育的选择时常常不知道该投入到哪一领域进行学习,尤其是在学习与体育运动无关的学科知识的时候,不知道哪一科最适合自己。
(三)针对运动员的继续教育尚没有成熟的体系
现有的继续教育主要是对脱离正规教育,已经参加工作的人进行的,是在原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追求更高层次,这就与运动员本身的实际情况产生了落差,既不能从头开始学也很难跟上现在的进度,学起来事倍功半。相较于国外的运动员的继续教育,国内缺少了专业的对运动员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而这恰恰是运动员继续教育中的核心部分。
三、建议
(一)退役之前未雨绸缪,多充实文化知识
运动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最主要动因就是,转业之后所需要具备的文化知识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并未学习过,因此很多运动员在选择继续教的时候不知道该学习哪一门学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运动员应当在退役之前就开始职业生涯规划,并且由于我国运动员培养模式的现实,很多运动员其实在很小的时候就确定了今后十几年的运动员身份,所以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更早进行,思考自己希望自退役之后从事何种行业的工作,这样就能有目标地选择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不因为在中高考是存在绿色通道而放松警惕,时刻牢记自己的目标,而不是为了文凭去读大学。
(二)效仿先进国家的管理经验,提高对运动员文化知识水平的要求,改变社会大众对于运动员的刻板印象
国内运动员在初高中就与一般学生在文化知识的学习上产生脱节,然而却鲜少有运动员意识到这样的知识脱节会成为将来就业最大的阻碍,要改善这一问题就要从改变运动员以及运动员家长,甚至是社会大众长久以来对于体育人的刻板印象开始。通过比较国内外运动员培养模式可以发现,在一些国外先进的培养模式中始终贯彻严格要求运动员的文化素养,尽管也存在“学训冲突”的矛盾,但可以通过科学优化训练方案来增加文化课的学习时间,“学训冲突”这样的刻板印象也需要改变,学习与训练不应当是二选一,而是相辅相成,形成良性循环,让运动员在初高中毕业时可以达到一般学生的水平。
(三)政府应当吸收国外先进培养经验,推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相关政策
很多国家在运动员的职业生涯规划这一部分是由政府出面给予政策及资金帮助,不论是推出帮助计划还是与职业规划公司合作,政府都起到了关键的引导作用。但政策帮助的核心理念不是政策安置,而是让运动员在退役之后有足够的竞争力,例如总结运动员退役之后的普遍走向,提前为运动员安排相关专业的课程,或是开办退役运动员论坛相互交流经验。
(四)继续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经常参与
继续教育的目的原本就是为了更好地工作,丰富和完善自身的职业技能而进行的,运动员也一样,不断寻找自身的短板,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这样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维持竞争力。
参考文献
[摘要]就业类社团在高职院校起步不久,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主要目标。它作为就业能力培养的新渠道,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丰富社团种类,推动就业工作的开展。当前社团发展存在对重要性认识不足、定位模糊、指导力量薄弱、梯队建设困难等问题,必须加强指导和扶持,规范管理,完善架构,内外兼修,建设成熟的就业类社团,充分发挥社团的价值。
[
关键词 ]就业类社团 高职院校 发展模式
[作者简介]叶晓丹(1979-),女,江苏常州人,建东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研室,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江苏 常州 21302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基于就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类社团发展模式实证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014SJD536)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1-0041-03
一、就业类社团及就业能力的相关概念
就业类社团可定义为学生自愿成立的,以服务学生和服务自己为宗旨,围绕就业这一中心,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提高职业素养的各类学生组织。广义的就业类社团,一般被称为就业创业类社团,包括以培养就业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就业类社团、以培养创业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创业类社团、以提供就业服务为主要目标的就业服务类社团等。狭义的就业类社团,仅指以培养就业能力为主要目标的社团,但不排除部分参与创业能力培养和提供就业服务的社团。本文所论述的就业类社团,指狭义的就业类社团。
国内外关于就业能力有多种定义,一般认为就业能力是学生通过丰富自身知识、挖掘和开发潜能而获得的,能实现就业目标、满足社会需求并在职业中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职业核心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及职业道德和法律水平等。本文论述的就业类社团培养的就业能力,主要指提升除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的那部分就业能力,因为专业技能属于专业课程和专业类社团的培养范畴。
二、高职院校就业类社团发展的价值分析
鉴于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特点和培养中的实际情况,就业类社团对高职院校具有独特的价值。
1.契合高职的培养目标,拓宽就业能力培养的渠道。南于高职生的入学分数低于本科生,毕业后多在基层岗位工作,因此,他们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在实践中,高职毕业生常出现职业道德水平低下、违反工作纪律、人际沟通差等专业技能以外的问题,这些都是缺乏就业能力的表现。高职院校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里的高素质指的就是较高的就业能力。
高职院校的学制仅为三年。在三年的课程中,专业类课程占绝大多数,就业类课程课时普遍不足,学生通过有限的课程来提升就业能力是不现实的。建设就业类社团,有利于拓宽就业能力培养的渠道,弥补课程培养的不足,与专业课、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核心能力、思政理论课等课程相辅相成,将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
2.增强就业能力培养的自主性和自觉性,提高实效性。高职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低于本科生,学习的主动性不足,因此,要发动他们参加社团,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不足,提升自我认知。社团是学生自愿组成的自组织,开展的活动更具自觉性和针对性,能帮助学生自觉、自主地锻炼就业能力,实现从被动到主动、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学生在自我学习中可以找准定位、发现不足,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能力锻炼。
3.丰富高校社团种类,提升学生活动质量,推动就业工作的开展。高校社团一般分为兴趣爱好类、文娱体育类、理论学习类等,而就业类社团锻炼的是综合就业能力。从社团目标和社团活动来看,就业类社团是既涵盖各类社团又具有自身特色的一种综合类专门性社团,它丰富了高校社团的种类。此类社团既开展与就业密切相关的活动,如职业规划讲座、简历制作比赛、校园招聘会、就业信息、企业调研等,也开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活动,如演讲与口才培训、身体素质和形体训练、人际交往能力培训、法律知识学习、英语口语练习等。就业类社团既可以搞社团就业特色活动,也可以与其他社团联合活动。另外,协助学校就业部门开展工作,也是就业类社团的职责之一。就业类社团在做好沟通大学生与就业部门之间的桥梁、为就业工作提供信息支持、通过各种活动推动就业工作开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三、高职院校就业类社团发展的局限性分析
就业类社团虽然在本科院校有所发展,但很少成为品牌社团,而高职院校的就业类社团出现得更晚、数量更少,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在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
1.对重要性认识不足,限制了潜力发挥。很多高职院校对就业类社团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就业类社团建设不够规范,没有明确的社团章程、日常管理制度、考核评价制度、干部竞争和选拔机制等,组织架构不健全。由于学校的重视和扶持力度不够,就业类社团的各种资源紧缺,缺乏足够的经费、活动场地及适合的指导教师等。学生对就业类社团的认识也不足,或不认真参加社团活动,或把社团当作找兼职的跳板等。这些问题严重限制了社团的发展,不利于社团潜力的发挥和社团目标的实现。
2.对社团定位模糊,偏离发展方向。就业类社团应以培养就业能力为主要目标,如果定位不准确,在实际运行中将向以下三个方向偏离,影响社团建设的真正目标。一是向“创业俱乐部”偏离。把创业能力培养作为社团的主要目标,以训练创业能力和开展创业实践为主要活动内容,导致成员的就业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锻炼。二是向“兼职介绍所”偏离。以介绍兼职和实习岗位为主要活动,导致成员入社的目的不纯粹,影响社团形象。三是向“就业部门打杂者”偏离。为学校就业部门办理琐事和行政性事务,容易变成就业部门的下属部门而失去自主性和独立性,导致社团无法开展正常活动。
3.指导力量薄弱,影响社团效果。首先,社团指导教师的责任心或能力不足。由于学校对指导教师的工作要求不明确,考核机制不完善,教师工作任务重,造成指导教师的责任心不强、指导工作力度不够。就业类社团对指导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指导能力的要求较高,如果指导教师的能力不足,将限制社团的发展。其次,缺乏完备的顾问团队。就业类社团仅靠指导教师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完备的顾问团队。例如,有职业规划师、心理咨询师、法律顾问等专业人员提供专业辅导和咨询,有行业人员提供实际工作方面的帮助。
4.成员稳定性差,建设团队困难。就业类社团不同于一般的文体、兴趣类社团,就业能力的培养具有综合性、连续性和长期性特征,成员参加和退出社团的随意性过强,参加社团活动的随意性过强,这些都加大了社团干部的工作难度和社团组织的建设难度,不利于社团目标的实现。
在社团的团队建设中,主要存在两类困难:一是社团干部受大环境的影响,易出现行政化、官僚化、功利化倾向,导致社团的发展方向出现偏差;二是很多高职学生在大三就进入实习阶段,导致社团成员的更替速度比本科院校快,社团梯队建设困难,社团活动难以在两年时间内全面展开,影响社团发展的后劲。
四、高职院校就业类社团的发展模式研究
1.完善扶持体系,加强指导力度。首先,在思想认识上要充分重视就业类社团建设,帮助就业类社团发挥自我教育功能,发挥能力培养新渠道的作用。其次,完善扶持体系,院团委、就业部门、学工处以及各院系应密切配合,为社团提供政策、场地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方便社团开展活动,提高活动质量。最后,学校要加强指导力度,为社团配备综合素质高、责任心强的指导教师,帮助聘请优质的社团顾问。要制定合理的激励制度,对指导教师和顾问进行科学管理与考核,把工作水平与薪酬、职务晋升等挂钩,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2.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社团管理。高职院校的就业类社团属于新兴社团,处于社团初创期,在管理方面并无成熟的经验,因此,应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和就业类社团的定位,借鉴其他社团和本科院校就业类社团的管理经验,创新管理机制。
3.完善组织架构,形成合理梯队。根据社团规模和本校实际情况,合理设置部门,特别要注意梯队建设。由于高职学生在校时间短,二年级学生是干部队伍的主力,因此,要及时做好一年级后备干部的培养工作。社团中应尽量保留部分三年级学生,便于向一、二年级学生传授经验和指导。由于高职生在校时间短,为了让社团成员锻炼自己的组织领导能力,干部可以比其他社团轮换更快,甚至每学期更换一次。这需要指导教师在干部轮换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和轮换后的衔接工作,并对新任领导班子进行指导。
4.创新社团机制,内外兼修发展。社团发展实行“内外兼修”机制,把“内修素质”与“外塑品质”相结合、“内行性活动”与“外行性活动”相结合。首先,开展以内部训练和自我提升为主的内行性活动。如组织内部培训,包括职业能力情境训练、形体礼仪训练、职场心理辅导、劳动法学习会等,提高社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及职业竞争力;定期撰写自我分析报告,在不断反思中体会自身的进步并发现不足,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定期干部轮换竞选,提高竞争合作意识;每次组织外行性活动都执行“计划一总结一反思一提高”流程,且每个环节均为全员参加,提高活动参与度,并通过活动提高团队的合作创新意识、组织沟通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假期社会实践结束后,组织召开心得交流会,锻炼社员的表达、交流能力;定期开展全社英语学习和体能训练,提高社员的外语能力和身体素质;对就业问题开展调研总结,提高社员的信息处理能力,将调研结果作为就业部门工作的依据。
摘 要 互联网教育学习便捷性,针对性与内容的前沿性愈加被年轻一代大众认可,社会也越来越意识到互联网教育工具所带来的社会价值。发达的互联网教育资源可以为退役运动员职业转型提供有效的帮助,在文中主要就基于退役运动员职业转型的互联挖教育进行分析,以期可以更好的促进退役运动员进行转型。
关键词 退役运动员 互联网教育 职业转型
退役运动员与同年龄段的人相比,缺乏的是正规的文化教育或是专门的职业技术培训中获得的能力,换言之,他们没有完整的就业能力。个体工作角色或者改变原来工作角色导向的过程,这被称为职业转型,专业运动员面临退役,他们也即将进行职业转型,基于退役运动员职业转型人群的个人心智特点,切入交互的探究,了解职业转型群体的目标与期望,剖析符合用户行为特点的交互模式。
一、退役运动员职业转型分析
退役运动员曾经当赛场上风光比赛,退役时需要重新回归社会,也许这里没有鲜花和掌声,他们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运动员退役后身份转变为社会自然人的身份,这不光需要具有完成观念转变以及处理社会关系的能力,还急切需要社会立足职业能力。
退役转型运动员欠缺点总结:
人际关系层面:为人处世的能力相对欠缺,朋友圈狭窄。生活层面:长期在运动队,自我保护意识弱,法律意识相对匮乏。心理层面:存在心理问题,心智不够成熟,自我认知能力差,强迫,消极,悲观。职业层面:缺乏职业规划与行业分类认识,自我定位偏颇。认知能力:文化素质水平相对较低。
二、关于退役运动员职业教育平台交互分析
(一)教学交互方法层面
在教学交互策略方面Paul J.Giguere等人关于网络职业培训策略中提到五c交流互动提升教学意义,这五点分别是多小组交互策略,公开讨论策略,观察小组策略,大组交互策略,后续交互策略。这五点策略的提出对后续数字化网络课堂交互策研究、课堂的授课节奏,知识的接收与反馈方法提供了重要借鉴。学者陈丽在Laurillard提出的会话模型中进行了补充和发展,将学习者与媒体的关系并入其中,见图1。在模型中的教学交互总结为三个层面:学生与媒体界面的操作交互,学生与教学要素的信息交互,学生的概念与新概念的交互。在线学习的三个层面的相互衔接配套协作,学生与界面交互操作触发了信息的产生,信息交互的方式与操作的交互行为依托界面特性来决定。以学生为教学核心,横向直接接触操作信息、教育资源、知识传递等,纵向则与新旧概念形成交替,直接作用于教师学生学习资源的理念与教育走向,也反作用于学生对于接受教育本身的态度与知识领悟能力。在此基础上,陈丽又进而提出了“教学交互层次塔”解释关于交互的抽象层次关系,见图2,在教学交互模型中学生知识与概念的新旧变化互动在金字塔抽象的最顶端,信息的交互构建了主体内容与架构形式,操作交互作为最坚实最基础的条件。模型中对于操作交互至概念交互,评价维度由低级到高级有待商榷。
图1 远程学习中的教学交互模型 图2 教学交互模型
在与线教育平台的互动学习中,教育平台交互所涵括的不仅是界面语言、操作交互方式也包含教学方法的交互方式,适合用户认识的信息架构层级与用户的行为。
(一)实际交互设计方法层面
互联网职业转型教育平台作为细分教育市场的教育定位,其垂直化分类的是人群,也是这类人群的特质与需求。交互设计改变了以往工业设计、平面设计或者空间设计中以物为对象的传统,直接把人类的行为作为设计对象。辛向阳教授提出如果把“合理组织行为作为决策依据”称之为“行为逻辑”,那么“强调物的自身属性合理配置的决策依据”则可称之为“物理逻辑”。所以用交互设计方法切入教育平台,也是直接把退役运动员接受职业转型教育的行为作为重要设计解析对象。交互设计所辐射关注的范围由传统“教育平台”――物,延伸到关注设计分析“人”的具体需求与行为模式。基于退役运动员职业转型教育作为细分教育市场的教育定位,迎合运动员的特质与需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