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会计公司实践报告范文

会计公司实践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会计公司实践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会计公司实践报告

第1篇:会计公司实践报告范文

关键词:HSE 经济效益 国际化承包商

上世纪90年代,国际石油市场风起云涌。跨国石油巨头掀起新一轮油气资源争夺,在全球抢滩占位。中国经济的强劲发展,使曾经豪迈告别“洋油”时代的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攀升。“走出去”,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成为历史必然。本文作者从一名中资石油公司的基层安全管理人员的角度,建议性阐述,在这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加快HSE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公司和企业高效快捷地实现HSE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有形化。

一、 目前中资石油公司在海外市场的HSE信息管理的现状

中资石油公司不论以何种形式在国际市场上开展油气合作,如作为某地区某区块的作业者(称为甲方),或者成功竞标进入某地区油田为作业者提供技术服务(称为乙方),都需要在所在国或地区注册分公司,成立相关项目部来管理诸多业务,有些时候因人员紧张,存在一岗多职多能的现象,即使配备了专职的HSE业务人员,也要面临国内和国外两种不同的管理文化。若某公司海外项目部的客户也是中国公司,相对西方客户而言,工作可能相对统一,在事件汇报以及HSE数据上报方面,少了很多语言,思路等的文化差异;而当客户是西方公司或组织时,既要完成符合西方公司思维的一系列管理程序的建立与更新,HSE数据统计分析,HSE事件调查分析等工作,又要按时完成来自中国总部的要求与任务安排,对于人员相对较少,工作量相对较大的海外项目来说,“两层皮”的压力着实不小。

以HSE日报,周报,月报,事件报告,人员培训台账,安全设施台账等基础数据的收集,上报,更新等工作,占据了HSE从业人员不少的工作时间,而HSE工作核心是风险管理,需要这些从业人员抓住HSE管理体系在各层面的具体落实,走出办公室,多动,多看,多发现,多纠正,依据PDCA戴明环来查找不足并将结果报告管理者,这些基础工作需要大量的时间,而将基层或中层HSE从业人员的大部分宝贵时间都放在维护基础数据上,势必造成工作重点的偏移,同时各种不同格式,不同类型的报表,从总部到基层之间层层传达,再逐级上报,同岗位人员之间交接班,如果某个环节出现纰漏,还要再沟通提示,一来一往,带来的资源和时间的消耗,也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而目前大多采用的表格表单分散的模式,也不利于对整个公司HSE数据资源的高效管理和分享。以HSE事件资源为例,各海外项目按期上报WORD格式的事件报告和分析,总部职能部门在收集汇总后,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分类整理,而HSE月报等周期性汇报类的表格更是这样,需通过工作人员大量的汇集才得到结果。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我们完全可以使用具有信息处理功能的软件系统来完成这些枯燥繁重的工作。信息化时代,就该使用信息化处理的工具来完成这些工作。

二、 建立HSE信息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计算机科学里最底层的0和1组成的代码经过不同的计算机语言的逻辑编排,最后通过不同的软件在上层的表现,方便了我们的工作,丰富了多彩的生活,而人们通常所做的,更多的是用键盘鼠标给一台微机系统下指令,也就是输入字母或数字组成的命令,然后经过封装性处理后,在屏幕或其他输出终端得到想要的结果。在HSE管理里,也遵循同样的道理。如果没有真实有效的基础数据作为输入,支撑着一个管理体系的运行,管理者想在每个岁末年终得到年初想要的安全管理的结果,未必年年都撞大运。即使在零投入,零输入的情况下还能一帆风顺,也未必年年花开似今年,因为世间万物都要符合客观规律的。

通过一套功能全面的HSE信息管理系统,处理大量的基础数据,能有效的降低HSE从业人员在处理数据方面的时间,节省出来的时间,可以更好地用在实地监督,纠正这些基础环节上。

很多时候,我们的中资石油公司在进行国际市场开展公司推介时,一些客户往往要求我们提供公司在HSE工作方面的亮点或特色,如业绩数据,所获成绩,累计安全天数,安全行车里程等等,这些细节的数据很多时候,专业市场人员并不能实时得到,客观上影响了市场工作。通过建立功能全面的HSE信息管理系统,我们可随时掌握这些关键细节信息,能够更好地展示一个公司在HSE管理上的综合形象,无论是在招投标或者客户推介环节中,我们打开系统,随时可调取想要的信息,如公司的会议纪要,上级的文件指示,事件分享以及各类程序制度,都可在系统的相应功能性模块里体现,实现由零散到集中,无形到有形的本质提升,真正地体现一个公司或企业在信息化时代的高效管理。

同时,建立全面的HSE信息管理系统,便于总部及各分公司的各级管理者及时全面地掌握当前HSE工作的趋势,通过一系列分析功能模块,查找出工作中某些环节的不足,如STOP卡分析等。当然,只有基础数据真实有效,得出的结果才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情况。

三、 建立HSE信息管理系统的构想

信息管理系统,指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数据处理系统。由输入、输出、处理三部分组成(见图),或者说由硬件(包括中央处理机、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实用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应用程序和数据库所组成。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是目前较为普遍的方式,进行信息采集、存储、检索、加工、变换、传输,系统根据输入内容和数据库内容决定输出内容,或根据输入内容修改数据库内容。系统必须能识别输入信息。

系统内可设给各分公司一定的权限,如将所辖业务内的数据进行收集,录入系统,由系统的各功能模块实现分类,计算,检索等功能,总部职能部门或决策者可轻松进行信息获取,最终达到高效有序地管理。

第2篇:会计公司实践报告范文

「摘要会计职能和会计信息的膨胀,使会计不堪重负,会计系统相对市场毫无效率可言。会计应适当回归,提供原始信息和核心的会计程序,而将剩余的功能交由更有效率的市场,如会计服务、按需财务报告和可扩展的报告语言去执行。会计回归与会计外部化将使会计与技术、及环境的依赖减弱。各国会计间的差异缩小,更利于会计国际化。会计国际化是必然趋势,将呈现小范围统一和大范围大同小异的格局。

「关键词会计膨胀会计回归会计外部化会计国际化

盖地教授(2001)的比较表明,我国企业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已实现了大同小异,可见我国会计的改革与打上了国际会计准则的深刻烙印。近年会计制度大变革,面对何去何从,有过会计的中国特色(国家化)与会计国际化的讨论;如今,我国正式加入WTO,关于会计协调与国际化的话题再次升温。尽管视角千差万别,仍就会计差异的客观存在及协调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会计国际化是一种必然趋势形成共识。既然从成因及进展等各个方面都认定会计必然国际化,那么探索如何实现会计国际化也就顺理成章了。本文将会计回归与会计外部化视为实现会计国际化的一种有效途径,认为会计在数百年的发展中承担了过多的责任,特别是在信息使用者需求的牵引下日趋膨胀已不堪重负,应返朴归真回复会计的原始职能,并将强加于会计的诸多角色外部化,由专门的会计服务公司或通过会计按需财务报告模式(MC)(肖泽忠,2000)或使用可扩展的企业报告语言(XBR)(冯淑萍,2001)去实现。这样会计就可绕开技术、经济与政治后果及其它环境,在会计信息加工最初的某个合理阶段实现国际化。

一、会计回归

会计的国际化必须超越四座大山:技术、产生的经济后果、带来的政治影响及文化、等会计环境。可以说,会计本身的技术性越强,实现会计国际化的难度越大,为此须降低会计的复杂程度;会计信息产生的资源配置、资源分配后果和政治效用越大,世界范围内各国各企业各团体间的博弈就越难趋于均衡;会计与会计环境互动关系越密切,会计标准的大一统就越难形成。笔者认为:会计信息的层次越低,上述四个要素对会计国际化的阻力就越少,因此应尽量促成会计的回归。

1.从会计的发展历程看会计功能的膨胀:会计究竟是什么?

从会计雏形原始社会未期的结绳记事到公元11世纪至15世纪以盛唐时期的“公司会计司”、南宋的“审计院”以及“四柱结算法”为标志的中式会计,是古代会计的象征,此时会计告诉人们:收入多少、用了多少、还剩多少。公元13世纪至19世纪,意大利复式簿记历时700年左右的演进,促使了古代会计向近代会计的转变,并最终在20世纪初期完成(郭道扬,2001),复式簿记“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规则,使近代会计在反映经济活动的同时又能发挥监督的功能。20世纪40年代至今,人们步入了市场经济与知识信息经济,会计随之向会计过渡,期间会计除基本的反映与监督功能外,日益成为经济管理与运行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上面虽只是对会计发展历程的简述,但足以说明会计功能的膨胀过程。

会计功能的膨胀还可从我国会计研究侧面窥见一斑。过去20年间的会计理论研究集中在四个方面(王光远、吴联生,2001):①会计是什么,会计学是什么等基本(24%);②经济效益会计(60%);③物价变动会计(1%);④股票市场会计(15%)。关于会计是什么,会计界有会计信息系统论、会计管理活动论、会计控制论、会计管理工具论等观点。关于会计能干什么,会计界也有一职能乃至六职能之争,除最基本的反映职能外,还包括核算、监督、控制、参与预测、决策等职能。这些年来,会计界对会计基本论问题的讨论虽然越来越少,却从未达成共识。而且不可否认会计相关人员具有扩大会计功能的潜在动机,会计中心论或大会计的论调正是这一动机的极端表现。如此之趋势使我们不禁担忧:会计究竟是什么?会计能承受起重担吗?

2.信息在量和质上的膨胀: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奴隶

近年来,以顾客为中心的顾客需求思想在管理的各个领域得到了普遍的贯彻,会计与审计也不例外。作为会计的顾客,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无疑产生了对会计的需求并推动了会计与实践的进步,如果说过去的会计是被动地追逐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现在的会计对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把握越来越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这是会计走向成熟的表现,但笔者以为会计界把握使用者信息需求的心态唯恐过之或不及。“不及”,即会计期望差距,是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的预期高于会计本身所能达到的水平引起的差异,它由四部分组成(胡春之,1998):①使用者的不合理期望,受自身技术和的制约会计不可能提供的服务;②使用者的合理期望,由于技术上的缺陷会计可以但未能提供的服务;③实际业绩缺乏,由于执行不力造成的会计设计意图的偏离;④感觉但实际不存在的业绩缺乏,使用者对会计的不正确认知所引起的差异。不及实际上是一种正常状态,正是它促使会计不断向信息使用者的预期靠拢,成为会计的内在动力,只不过要把握“不及”的度。“过之”,则指会计在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同时提供了大量无效的服务,这绝非耸人听闻,会计界在饱尝信息披露不足的指责后开始有了对信息披露过量的担忧。

21世纪人类步入信息,信息在多种传播媒介的推动下呈“爆炸”趋势,会计信息也不例外,集中体现在信息数量和信息质量两个方面。信息数量的膨胀表现为:以成本为主的历史信息向以公允价值为主的未来信息的转变;表内信息扩张及向表外的延伸,据安永国际会计公司前主席葛罗夫斯的一项调查,美国公司的年度财务报表信息量自1972年平均每年以3.1%的速度增长,而同期附注增长达7.5%(张美红,1998),如今很多公司财务报告表外信息远远超过了表内信息含量;非财务信息的扩充;分部报告、中期报告等的提供等。信息质量的膨胀表现为:对会计信息质量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以前,人们唯一的要求就是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1966年美国会计学会的(AAA)的《基本会计理论说明书》和1989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的《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确定了会计信息质量特性,尽管出发点不同但基本一致,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等,此时为了保证信息的有用性甚至可以牺牲信息的可靠度;而美国的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前主席Leritt在《高质量会计准则的重要性》的演讲中进一步提升了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增加了“透明度”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实则更加复杂的特性。

以上论述了会计职能及会计信息的膨胀过程,这种膨胀既有会计发展过程中的合理膨胀,也有会计界基于行业利益的一种自我拔高。前者是会计生存发展之根本,后者将使会计步入困境。

1.会计信息数量和质量越高越好吗?信息成本

会计信息数量和质量的高低应以信息使用者需求来判断,过低将导致会计行业的衰落乃至消亡,过高将使不堪重负陷入尴尬。上文已指出了会计信息数量和质量呈膨胀的趋势,其直接的是增大了信息成本,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因提供过量信息负担大量的无效成本,会计信息使用者过滤鉴别信息的使用成本也将增大。对于信息使用者来说,满足他们需求的信息存在于信息过量的会计报告中,而过量的信息会对他们产生影响,干扰甚至误导他们的决策,更甚之他们根本无法利用。会计信息数量和质量上的膨胀,不符合会计信息的成本效益和有效披露原则,于会计信息供求双方都不利,因此应适当减低会计信息。

2.会计的职能越多越好吗?会计责任

长期以来会计学者一直无意识地对自己从事的事业拔苗助长,仿佛会计的作用越多,会计地位就越高。回答这个并不难,笔者认为,可以从会计的孪生兄弟审计责任的演变中找到答案。20世纪60年代,良好的经济形势促使注册会计师行业迅猛发展,同时由于审计失误导致针对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公司的诉讼爆炸,引起了性的强烈不满。经过反思,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了著名的科恩报告,划时代地将对公众期望的满足变为行业最高行动纲领,从此审计负担起了满足公众期望并维护公众利益的重任。但社会公众并不因此减少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指责,判例进一步将注册会计师的赔偿范围扩大到客户和狭义的已知受益人之外,社会日益赞同受害方向有能力赔偿的一方提出诉讼而不问错在何方,即“深钱袋”责任。社会公众的判断依据是:既然你这样宣称自己,无论你实际有无能力都应承担后果;既然你收入高,就要成为赔偿对象。尽管不合常理,在美国确有其事。

与审计略有不同,但面对责任都是一样的。会计是内部的服务部门,没有机会直接与公众亲密接触,也不象注册会计师行业对外有统一的形象,但并不能成为会计偏安于一隅的借口。现在我们宣扬了会计的崇高地位及光辉形象,有一天信息使用者因使用你的信息遭受损失而要求赔偿,就象使用企业的产品受害而要求赔偿一样,会计又将如何面对。敢于承担满足包括社会公众在内的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是会计作为一项职业应具备的基本道德观念,推卸责任意味着会计存在基础的丧失。会计回归并非推卸责任,而是避免承担自己力不能及的责任及因此而引起的灾难性的后果。当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举步维艰正是此理。已有学者认为会计操作不当是造成东南亚危机的根本原因,从而使会计成了金融危机的替罪羊。表明,保持承诺与实际行动的一致,是人类诚信之根本,也是会计持久之根本。笔者认为,当前阶段会计的承诺明显高于其实际能力,应适当界定会计职能,以避免因未守承诺受到惩罚,并最终酿成行业危机。

3.会计的范围越大越好吗?交易费用

企业经营倾向于扩张直到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成本等于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完成同一笔交易的成本或在另一个企业中组织同样交易的成本为止(科斯1994)。说明当企业更有效率时交易将内部化,而当市场更有效率时交易将外部化,这实际上界定了企业的形成和规模。企业范围的扩张,既有诸如协同效应、规模经济等优势也有缺乏灵活性等缺陷,两者的均衡界定了企业的范围。推及会计,笔者认为会计覆盖的范围并非越大越好。会计在技术上努力满足信息使用者需求的过程中花费的加工成本日趋增大,因信息复杂程序和技术性的增强信息使用者使用会计信息的成本也呈上涨趋势,直至会计信息收益不能弥补会计信息成本的程度,此时会计系统不经济,应转向会计外部寻求解决。

二、会计外部化

会计职能的扩张及会计信息数量和质量的膨胀,使会计这个庞大的信息系统相对于市场不经济,因此应合理界定会计职能和会计信息的质与量即会计回归;而将那些人为拨高的职能以及会计回归后旁落的功能交由市场操办,此为会计外部化。重新回归后会计无论是技术性还是经济后果及对环境的依赖大大降低,更利于会计统一,而那些与上述因素密切相连的会计部分通过外部化予以回避。会计系统从输入最原始的信息到输出成品信息,会计表层信息越少而内涵信息越丰富,会计信息的技术性与繁杂性越高,会计信息的使用成本和加工成本越高,会计信息的差异性也越大,会计对环境的依赖性也越深。笔者认为,无论各国如何千差万别,同一经济业务所传递的原始信息是相同的,在随后的加工传输过程才产生差异,并且这一过程越深入会计信息的差异也就越明显。因而想当然的认为,存在这样一个合理的临界点,临界点以内的信息更有效益,而且信息的差异性低,利于会计的国际化。

会计回归导致会计功能的收缩,被精减的功能将以会计外部化的形式在会计以外实现。会计外部化套用内部控制外部化和交易外部化概念,追求更高的经济效果是它们共同的特点。上外部化既包括参与者的外部化,也包括程序与方法的外部化,而会计外部化取后者之意。笔者认为,会计外部化可采用以下三种形式:

1.会计服务模式

现今,会计公司提供的会计服务囊括了会计的方方面面。据联合国“主要产品分类”第862项的分类,会计服务包括(刘明辉,2000):会计与审计服务,包括财务报告审计服务、会计帐目审阅服务、财务报表的编制及其他会计服务;簿记服务。既能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与处理服务,也能为会计信息供给者提供信息的加工服务。会计信息供求两方以较小的会计公司的劳务成本为代价,换取信息成本的更大幅度降低,因而更有效率。

另外,公司的会计人员更集中,对会计的监控机制更完善,比更有能力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准确个性化的会计服务。而且会计服务的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使会计信息成为各符其实的商品,可以杜绝会计信息使用者不计代价地漫天要价随意膨胀自己的预期,而当会计信息是公共产品时,信息使用者可以“搭便车”的方式无代价的获取。

近年伴随会计市场的开放,会计服务国际化日趋明朗。世界五大会计公司总收入以年均两位数的比例增长其中绝大部分来自海外。与五大会计公司相比,我国会计公司的规模与经验差距甚大,仍需在《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框架下的两份文件《会计服务相互承认协定或安排指南》和《关于会计服务业国内规章方面的守则》的指导下,公平地参加国际会计服务的竞争,这必将促成会计服务的国际化,会计服务国际化既是实现会计外部化的一种手段,也是促使会计国际化的一个方面。

2.大规模按需生产(Mass Customisation,MC)模式

大规模按需生产模式(MC)与通用报告模式(general purpose reporting,GPR)相对应。GPR是一种大批量生产模式(Mass production,MP)既大量生产某标准产品,大部分会计信息就以这种方式提供。使用者、学者和监管者均对GPR的有用性提出了质疑(肖泽忠,2000):使用者发现财务信息更像为遵循标准和法规而编制的报告而不是用来交流信息的工具;学术界认为GPR存在不可忽视的漏洞,如不反映货币时间价值和公司的表现,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个性需求;监督者也担心GPR不能适应环境的快速变化。MC模式可大规模地按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组织生产,可使公司运用技术和管理实现信息多样化以满足信息使用者个性的需求。MC系统应具备以下要素(肖泽忠,2000):①数据库:用以保存会计原始信息,包括财务与非财务信息,以便使用者按需索取生成不同的数据。数据库有选择地让信息使用者介入,以保证企业对数据库的控制;②模块化的会计程序及报告生成器:企业可按不同的需求,设计不同的会计处理程序并有偿地提供给信息使用者,信息使用者在购得程序软件后只需与企业的数据库相连,就可进行信息的加工与处理。③交互式、按需报告:这是MC的信息交流方式,与GPR相比,利于会计信息供求方面的快速沟通及双向交流,可随时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会计信息。维护、会计程序与报告生成器软件的设计与维护。

在MC模式中,回归后的会计专司两项职责:会计原始信息数据库的其它的工作,都交由信息使用者自己处理。这与合约式集团公司相类似,集团公司专司产品开发与集团运作的协调,而将采购、生产、销售等职能以合约的方式包给相关营运商,会计回归与会计外部化正是从中受到启发。

3.可扩展的企业报告语言(XBRL)模式

二十世纪下半叶的信息技术革命不仅对财务会计核算的和要求产生,同时也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输入、加工、处理、传递与使用,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会计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传递与共享成为可能。美国在这方面就做了有意义的尝试,开发出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型财务报告——可扩展的企业报告语言。按XBRL的最初设想,会计信息使用者不仅可从互联网上获取原始信息按需加工及处理信息,还可将差异性的报告信息转变为统一标准的信息或者转变成自己想要的另一种信息(冯淑萍,2001)。

综上,三种模式都共一些特点:①回归的会计只负责会计原始信息的收集和核心会计软件的开发与维护;②旁落的会计职能交由企业外部单位;③会计信息使用者按需“量体裁衣”地加工与处理信息。④需要信息技术的强力支持,互联网和现代传媒技术使会计外部化成为可能;⑤会计信息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及会计信息的有偿使用。

三、关于会计国际化的思索

刘峰教授在《会计准则》一书中将会计的国际化归纳为:尽量减少差异、寻求一致;全球会计的统一化。笔者认为,由于会计涉及技术、经济、等因素,且与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根本不可能实现会计的大一统,会计国际化应取第一层意思。而会计回归削弱了各种因素的影响,易于在国际的范围寻求大同小异。对于会计国际化,笔者有些不成熟的想法:

1.国际化是必然趋势但并非迫在眉睫

一般认为,资本市场和的一体化及跨国公司的是会计国际化的成因(曲晓辉,2001)。也就是说是上市公司特别是跨国上市公司产生了对国际化会计的需求,目的是减少会计差异引起的交流障碍及资本市场的运行成本的增加。笔者的是,上市公司占所有经营组织的多大比例?又能覆盖国家及全球经济的多大比例?据不完全统计,在资本市场最发达的美国上市公司数量上只占10%而对经济的贡献约为80%左右,更不用说资本市场不够发达发展家了。会计的国际化意味着广大的非跨国上市公司将承受不必要的改革成本,就算上市公司需跨国筹资,也并非只有一种选择,还有如借壳上市、并购当地上市公司并通过其筹资等。

2.会计国际化呈现小范围一统而大范围大同小异的格局

会计国际化作为一种趋势将是相当漫长的过程,会计可能率先在小范围统一但全球范围仍将大同小异。大家习惯用WTO和欧盟将在2005年前统一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编制报表(冯淑萍,2001)作为会计国际化趋势的一个例证,殊不知欧盟过去几十年的艰辛努力。欧盟会计的统一源自经济的统一,包括货币的统一、的一致甚至统一国防等,欧盟今天呈现的小范围一统的局面来自欧盟战略意图的一步步实施。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欧盟具备经济、、文化的相似性,如同属大陆法系和语言文化、经济发展基本同步等。将中国、新加坡等华语国家的会计统一比将中国与日本的会计统一要容易,因为他们有相同的文化底蕴;同样将中国与印度的会计统一比将中国与美国的会计统一更容易,因为他们的经济基本位处同一层次。因此,可以在同质的范围统一会计标准,而会计的全球统一只能是一种目标。当然,当经济、政治、文化的差异彻底消亡时,会计范围的统一也将成为现实。

第3篇:会计公司实践报告范文

【关键词】 内部控制; 风险管理; COSO报告; 风险智能管理框架

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经常面临影响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即风险),针对各种风险,需要实施内部控制,以确保企业目标的实现。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管理术语,是促进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和经营计划,使之良好运行的必要因素。经过不断发展,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变化,两者整合及智能化管理的趋势日益明显。

一、内部控制的产生与发展

内部控制源于早期的内部牵制,内部牵制是以提供有效的组织和经营,并防止错误和其他非法业务的发生,以不相容职务分离和账目核对为基础的制度设计,包括实物牵制、机械牵制、体制牵制、簿记牵制等。内部牵制的机理基于两个设想:一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无意识地犯同样错误的机会是很小的;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有意识地合伙舞弊的可能性大大低于单独一个人或部门舞弊的可能性。内部牵制是内部控制的萌芽阶段。

194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审计程序委员会首次提出了内部控制制度,认为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所制定的旨在保护资产安全、保证会计信息可靠、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推动管理部门所制定的各项政策得以贯彻执行的组织计划和相互配套的各种方法及措施。后来,该程序委员会又将内部控制划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类。会计控制由所有与保护资产安全、保证会计信息可靠性有关的组织计划、方法和程序构成,包括授权与批准制度;记账、编制财务报表、保管财物等职务的分离;财产的实物控制;内部审计等。管理控制由所有为提高经营效率、保证管理部门所制定的各项政策得到贯彻执行等有关的组织计划、方法和程序构成。管理控制的方法和程序通常只与财务记录发生间接关系,如统计分析、经营报告、雇员培训和质量控制等。独立审计师应主要检查会计控制。管理控制通常只对财务记录产生间接的影响,因此,审计人员可不对其作评价。

1988年,AICPA了《第55号审计准则公告:财务报表审计中对内部控制结构的考虑》,以“内部控制结构”取代了原有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是指为合理保证企业特定目标的实现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控制环境是指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和程序效率发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如管理者的思想和经营作风、企业组织结构、董事会及其所属委员会(特别是审计委员会)发挥的职能等。会计系统规定各项交易及事项的分析、归类、记录和编报的方法等。控制程序是管理当局所制定的用以保证达到一定目标的措施和方法,如授权审批、不相容职务分离、内部稽核等。

二、从内部控制结构到内部控制框架

1992年之前,人们对内部控制存在着多种解释。从审计视角看,内部控制是保证财务报告可靠性的手段和方法;从管理者视角看,内部控制是保证企业效率效果目标实现的管理控制;从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角度看,内部控制是为解决人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问题而建立的一套监督和制衡制度,即公司治理(张先治等,2011)。为整合多种内部控制概念和解释,1992年,美国“反虚假报告委员会”专门成立了COSO委员会。经过研究,COSO委员会了专题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将内部控制定义为:由企业董事会、经理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现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整体框架认为内部控制是由目标层面、要素层面和结构层面构成的三维度整体框架。目标层面包括财务报告目标、经营目标及合规性目标三个方面;要素层面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要素;结构层面包括各业务单位和业务活动。如图1所示。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相比以前的发展而言,有以下进步:

1.强调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是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实施控制活动的过程,是一个多维度的整体框架,而不仅是文件化的流程和制度。

2.内部控制的主体是全体员工,而不仅仅是经理层的控制,更不等于会计控制,上至董事会、经理层,下至普通员工,各部门、各岗位都是风险控制的主体。董事会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性负责。

3.内部控制的目标不仅仅是预防差错和舞弊,也不仅仅是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还包括经营目标及合规性目标,预防差错和发现舞弊包含于这三个目标之内。

4.内部控制只能提供一种合理保证,员工串通、管理层凌驾、职业判断、成本效益等可能使控制活动失效。

5.控制活动的对象是风险,而不是普通员工,员工是实施控制活动的主体。

COSO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获得了广泛认可,美国公共监督委员会(Public Oversight Board,POB)不仅特地为这个报告发表了推荐公告,还建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SEC)要求上市公司在公司年报中进行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并把该框架设定为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标准。SEC没有采纳将该框架作为内部控制强制性标准的建议,主要原因如下:一是COSO委员会主要由财务、会计、审计领域的人员组成,代表性不够,在平衡各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关系上缺少权威性;二是该框架明显偏向会计、审计视角,内部控制目标过分强调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管理层和其他利益相关方不太愿意接受这一点;三是该框架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缺少清晰的判断标准。

三、从内部控制框架到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2004年9月,COSO委员会根据SOX法案要求,修订了原报告内容,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EnterpriseRisk Management:Integrated Framework,

ERM)。ERM认为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的影响,包括内部控制及其在战略管理和整个公司活动中的应用,旨在为实现经营的效率和效果、公司报告的可靠性及法规的遵循提供合理保证。如图2所示,风险是对实现目标可能产生影响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可能形成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的差异。内部控制是对影响企业目标的众多不确定因素进行辨别和评估,实施相应的控制活动,以管理和控制这些风险,从而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ERM涵盖了先前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认为内部控制是实现风险管理的手段,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两者应融为一体,整合为一个完整框架。

如图3所示,ERM具备完整的三维度结构,目标层面包括战略目标、经营目标、合规性目标和报告目标;要素层面包括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八要素;结构层面包括企业整体、业务活动、分支机构和子公司四个方面。

ERM在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基础上增加了战略目标和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应对三个要素,从而形成一个三维度的整合框架。在目标层面,ERM认为风险管理的最高目标是帮助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另外,在报告目标方面,ERM也拓展了范围,由财务报告目标扩大到促进公司整个报告可靠性的提高;在要素层面,ERM突出了风险评估和应对的重要性,从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四个方面完善了风险管理流程,并定义了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两个概念;在结构层面,ERM认为风险管理活动贯穿于企业上下和业务始终,上至公司战略和经营计划,下至业务单元和职务岗位,是一种全面风险管理,涉及企业整体、业务单元、附属企业和子公司四个层面,需要依靠企业管理系统整体推进。

四、从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到风险智能管理框架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复杂化使得企业风险层出不穷,风险管理变得日益复杂,单靠人工管理风险已变得力不从心。在COSO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基础上,德勤国际会计公司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提出风险智能管理框架的新思维。在风险智能管理框架下,人们对风险及风险管理的认识相比传统的理念发生了很多变化,如图4所示。传统的风险管理认为风险是需要控制的不利因素,风险管理是一项狭窄的独立管理职能,主要集中在低层次的业务层面和职务岗位方面,以财务控制为主,重点是防范差错和舞弊,注重风险管理流程和制度,由专职的内部职能部门去完成。而风险智能管理则将风险管理与企业目标及价值创造联系起来,认为风险管理是一项全面系统的企业管理职能,是由特定要素构成的完整框架。风险智能管理不仅有科学的管理流程、实用的管理技术、先进的风险衡量工具,还特别注重人力资源、企业文化、正直诚信、核心价值观等软环境的建设和培育。风险智能管理不仅能降低企业目标实现的不确定性,而且能够为企业减少损失,增加价值创造。如图5所示,风险智能管理框架的实施有三个层次九项核心原则。

(一)风险治理

1.董事会对风险治理负责,设计、实施并维护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2.公司上下对于风险管理有统一的认识,包括价值维护和价值创造。

3.公司清晰地定义了有关风险管理的重要角色、职责和授权。

4.公司上下应用统一的风险管理框架,该框架符合适当的标准。

5.监督是确保风险管理机制有效运行的关键。公司治理层对风险管理进行适当的监督,高层基调至关重要。

(二)风险架构及监督

1.管理层负责风险架构的设计和实施,风险架构涉及人员、流程和技术三个方面,统一的风险框架应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和业务单元。

2.内部审计部、合规部等职能部门应对公司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进行监督和报告。

(三)风险归属

1.风险包括治理风险、战略风险、经营风险、合规性风险和财务报告风险。各部门不仅对自身的业绩负责,同时对风险框架内自身应负担的风险负责。董事会对战略风险和重大风险负责;经理层对日常经营风险负责;普通员工对岗位操作风险负责。

2.风险管理流程包括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设计和执行控制活动、监督并确保控制活动有效等。职能部门,例如财务部、审计部、合规部等应对业务部门的风险管理提供相应支持。

风险智能管理框架还强调企业在发展战略和资源配置层面的风险考量,并关注风险管控的持续改进。发展战略是指企业在战略管理中应嵌入风险因素,包括战略规划风险和战略实施风险,特别是要关注重大风险的控制。企业关键决策应进行风险评估,企业要善于从风险管控中寻求发展机会和价值创造空间。董事、监事和高管人员应强调风险管控的重要性,并与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等相互配合,使企业上下形成统一的思想认识。企业应将风险管控策略全面融入企业目标、战略规划和经营计划,并配置相应的资源。资源配置是指企业应定期或不定期评估风险,根据评估结果合理配置风险管控资源,包括资金、人力、技术、外包等,对于重大风险应配置充足的管控资源。持续改进是指企业应不断地采取措施以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有效性,其过程包括协调(确保公司内部使用共同的风险管控语言)、同步化(在整个组织内部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及合理化(消除无效或重复性的作业)等。

五、德勤国际会计公司的风险智能成熟度模型

德勤国际会计公司按照风险智能管理框架的三个层次九项原则,依据企业风险管理水平的不同设计了风险智能成熟度模型,用于评估客户的风险管理水平。如图6所示,该模型将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由低到高分为五个级别,即无意识型、松散型、自上而下型、系统型及风险智能型。

1.无意识型。该类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最低,风险管理具有偶然性和无序性;主要依靠个人的风险意识、能力和知识进行。

2.松散型。这类企业没有意识到各项风险的内在联系;风险管理很少和公司战略相联系;缺少监督体系;对不利事件缺少系统的应对方案或仅由专家就事论事地作出反应;仅对少数风险建立相互独立的机制。

3.自上而下型。这类企业确立了风险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授权体系,并在内部进行有效的传达;能够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关键风险与董事会沟通;风险分析基本是定性的,风险衡量技术落后;成立专门的职能部门管理风险;风险管理多是被动进行的。

4.系统型。这类企业内部有协调一致的风险管理活动;明确了风险容忍度;能够站在企业整体层面进行风险监督、评价和报告;注重内部岗位培训和风险培训;对于不利事件有系统的反应机制;相关信息能够快速进行内部沟通;能够有意识地主动管理风险。

5.风险智能型。风险智能管理的企业能够将风险纳入决策流程;建立了科学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风险管理与部门及岗位的绩效考评和激励机制相联系;设置风险模型,经常进行情景分析;建立了与行业最佳实践对比的动态指标体系;基于战略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全方位进行风险管理;大量依靠信息技术实施风险管理;董事会和管理层对整个风险管理流程有全面了解。

2012年3月,由德勤国际会计公司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共同举办的“风险智能榜2011年度中国优秀企业”评选活动揭晓,中石油、中海油、中国铝业、中国移动、大唐国际、上海汽车等25家公司榜上有名。评选由专家评审委员会按风险智能成熟度模型对参选企业进行统计评分,该项活动已举办两届,这是第二届。对照入选企业的评选条件,笔者经过梳理总结了入选企业的风险管理具有一些共同特征,如表1所示。

【主要参考文献】

[1] 陈毓圭.对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由来及其发展的认识[J].会计研究,2004(2).

[2] 董月超.从COSO框架报告看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异同[J].审计研究,2009(4).

[3] 韩洪灵,郭燕敏,陈汉文.内部控制监督要素之应用性发展――基于风险导向的理论模型及其借鉴[J].会计研究,2009(8).

[4] 刘玉廷,朱海林,王宏.中国内部控制改革与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5] 谢志华.内部控制:本质与结构[J].会计研究,2009(12).

[6] 张先治,戴文涛.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研究[J].审计研究,2011(1).

[7] 钟玮,唐海秀.内部控制系统要素功能耦合与动态演进[J].审计研究,2010(4).

[8]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9] Bedard,Jean C.;Graham,Lynford.Detection and Severity Classifications of Sarbanes-Oxley Section 404 Internal Control Deficiencies. Accounting Review, Apr2011, Vol. 86 (3).

[10] COSO.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Integrated Frame-work.AICPA Publisher,2004.

[11] COSO.Effective Enterprise Risk Oversight:The Role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http://documentsCOSO BoardsER M4pager-FINALRELEASEVERSION82409_001.pdf,2012-10-08.

第4篇:会计公司实践报告范文

随着我国经济活动的日益深化,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大型企业迅速崛起,呈现出服务需求多样化的发展趋势,需要有一批大而强的事务所为之提供相应的、多元化的专业服务;同时,随着我国会计市场的对外开放,国际会计公司“走进来”抢占国内市场,国内所“走出去”进军国际市场,会计市场的国际化竞争已日趋激烈。面对企业发展规模化、市场需求多元化、会计服务国际化的现实,做大做强已成为会计师事务所适应市场需求和应对市场竞争的迫切需要。

一、在做强的基础上做大是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的现实选择

对于什么是大,什么是强,目前业界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和具体的标准。笔者个人认为,会计师事务所的“大”即“规模大”,具体体现为四个方面:一是辐射的地域广,市场占有率高;二是不同类型的大客户多;三是业务收入高;四是注册会计师人数多,下属分支机构多。会计师事务所的“强”即“水平高”,具体也应体现为四个方面:一是注册会计师素质高,其中包括管理能力强、开拓市场能力强、创新力强、专业胜任能力强;二是内部治理机制完善,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科学的内部管理;三是会计师事务所核心竞争力强;四是事务所有良好的品牌形象。会计师事务所只有先做强,才有大的基础,才可能做大,做大是做强的目的。

二、强强联合和完善内部治理是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的有效途径

(一)强强联合有利于迅速扩大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

会计师事务所要做大做强,实行强强联合的合并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国际“四大”会计公司能够发展到今天的规模,系经过无数次的合并。事务所之间实行强强联合的合并有利于会计师迅速做大做强。会计师事务所可以通过不断吸收合并、新设合并、成为国际会计公司成员所、联系所以及在国外设立代表处等形式不断扩大规模。通过合并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吸收更多人才、增加分支机构数量,取得更多业务资格、扩大业务范围,提高业务收入规模,提升市场占有力,增强抗风险的能力。最近一个时期,不少事务所正在探索做大做强的道路,积极寻求联合、合并,这一新的动向充分表明行业做大做强的内在愿望,四川省注册会计师协会审时度势,积极支持各地和事务所在做大做强中的有益实践。目前,四川已有君和公诚信的成功联合,也有几家已成为北京等综合性大所的分支机构,运转情况都还不错。四川省注协将进一步加紧工作,广泛征求和听取意见,集思广益,积极推动做大做强的实施工作,推动和引导事务所做大做强工作向更加良性、理智和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完善内部治理有利于会计师事务所提升核心竞争能力

完善事务所内部治理主要就是要建立一整套风险管理严格、质量控制有效、公开透明和相互制衡的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以提高事务所的风险管理和质量控制能力。它是事务所健康运转和稳步发展的基础,有利于提升会计师事务所的核心竞争能力。可以说,内部治理是否完善对事务所是否能做大做强起着决定性作用。

三、注册会计师协会在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方面,注册会计师协会大有可为。

(一)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支持事务所强强合并

注册会计师协会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服务、协调功能和桥梁纽带作用,虽然不搞“拉郎配”,但可以为会计师事务所提供信息、牵线搭桥,通过召开座谈会、现场会、沟通会等形式,积极促成事务所之间的合并,为事务所合并提供便利。

(二)建立行业权威数据库,宣传大所强所形象

注册会计师协会可以对事务所的业务收入、执业注册会计师人数、领军人才人数、审计业绩、荣誉、注册会计师文化程度、年龄等全方位信息建立一个权威的数据库,做到数据绝对权威,按照权威数据库的数据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排位,对大所强所形象进行公开展示,从而引导会计师事务所积极做大做强。

(三)全面实施行业人才战略,培养高级专业人才

全面实施行业人才战略,加强继续贯彻落实行业人才培养“三十条”,健全继续教育制度与机制,大力培养行业后备队伍,为事务所做大做强培养和积累人才资源。其中主要是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培养具有很强的英语能力、能承担大型国际业务的“国际型”高级专业人才。

(四)指导事务所完善内部治理

1.规范事务所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

按照中注协颁布的会计师事务所章程协议范本对事务所的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运行,主任会计师的权责,股东的权利与义务、加入与退出以及出资与股权转让等进行规范,建立风险管理严格、质量控制有效、公开透明、相互制衡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形成以章程(合伙协议)为核心的完善的内部决策和管理制度体系以及尊重制度、执行制度的管理氛围。通过制定事务所内部治理规范体系,事务所以“人合、知合”为特征的内部管理机构、决策程序与机制、业务标准与规程、风险控制责任、执业网络行政管理与控制规程、财务制度、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员工培训政策、合伙人(股东)薪酬政策、客户管理政策和收费政策等提供全面指导。

2.指导事务所规范内部管理

规范事务所内部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等一整套内部管理制度,其中要重点规范事务所与员工的关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注册会计师的智力劳动和专业价值,充分发挥专业和知识在事务所内部决策和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合理规范和有效协调事务所股东(合伙人)之间、股东(合伙人)与注册会计师之间以及其他各相关方面的关系,充分发挥事务所各层次治理机构的职能作用,保障事务所及各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同时,要规范事务所质量控制的要求和事务所对分支机构的管理与控制。

3.引导事务所加强合伙文化建设

支持和引导事务所加强合伙文化建设,倡导和树立合作精神、全局视野、责任意识、包容胸怀和平等心态,积极树立“人合、事合、心合、志合”的事务所治理理念,推动形成诚信、合作、平等、协商的事务所合伙文化,进一步塑造、提升事务所品牌形象。

(五)充分发挥协调与行业自律作用,改善行业执业环境

1.协调资格林立状况,促进会员通畅执业

资格林立,门坎太多,不利于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为此,作为行业协会,可以协调有关部门,尽量减少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二道门坎,尽力扩大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范围。在法律法规许可的情况下,尽量为会员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开展业务做好协调工作。

2.协调境外组织机构,为国内事务所拓展国际市场创造条件

(1)深化执业准则国际趋同的成果,实现执业准则国际趋同的等效认同。加快与包括欧盟、美国以及我国香港在内的会计职业组织及标准制定组织的沟通和谈判,为中国注册会计师走向国际市场创造技术条件。(2)加强与境外证券监管机构的合作,在中国企业境外上市以及在境外开拓市场方面实现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资质的认同。(3)支持国内会计师事务所通过建立境外代表处,发展国际成员所、联系所以及加入国际网络等方式,积极探索国际化发展道路,开辟和拓展国际市场。

3.有效打击假冒行为

要求每一个会计师事务所均必须按照公安部门的要求刻制上网章,对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所有业务报告,除加盖上网章外,还均需粘贴由注册会计师协会印制并上网可供社会公众查询的防伪标识,有效打击假冒事务所出具报告的行为。四川省注册会计师协会于2007年1月1日起正式对全省事务所验资报告实行防伪标识管理。凡在四川省从事验资业务的事务所及分所对外出具的验资报告,都必须在报告正页右上角显著位置粘贴由四川省注协统一印制的防伪标识。

4.强力遏制降价竞争

降价竞争是注册会计师行业普遍存在的一大顽疾,必须下大力气强力制止。对严重降价竞争的行为,注册会计师协会应进行准确界定,并制定一个刚性、科学、切实可行的办法,对降价竞争行为予以强力制止,对相关注册会计师进行严厉处罚。四川省注册会计师协会要求全省所有事务所收费均须严格按照四川省物价局规定的标准征收,低于收费标准80%的,属低于成本价的恶性竞争,四川省注协将对其进行行业惩戒。

5.拒绝入库,规范招标

协会应号召全体事务所反对任何形式的“入库”行为,而只由协会建立权威数据库,协会的权威数据中应对所有的事务所进行分类,不同类型的事务所承担不同规模的业务,各单位在招标时,可直接在协会权威数据库的相应类型中选取,择优聘请。

6.完善执业责任保险制度

进一步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参加执业责任保险,为事务所办理执业责任保险提供便利和必要的帮助,降低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执业风险责任。

第5篇:会计公司实践报告范文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注册会计师成为经济生活中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因此研究净化我国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对策。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对策

一、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概述

注册会计师行业起源于16世纪的意大利合伙企业制度,形成于19世纪英国股份制企业制度,发展和完善于20世纪美国发达的资本市场,而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的建立则相对较晚。所谓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是指影响注册会计师执业行为的各种情况和条件的总和。本文所关注的注册会计师执业范围以审计业务(财务报表审计、审阅等)为主,基本不涉及管理咨询、会计服务等相关服务业务,即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也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环境。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应分为两大层次:内部环境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有宏观环境、监管环境、委托人环境和被审计单位环境,而内部环境因素主要是注册会计师行业内部环境。

二、我国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的现状

我国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不容乐观。目前,从整体执业环境上看,我国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的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五大方面。

(一)我国市场经济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首先,我国市场经济不完善、市场要素不平衡。现代企业制度尚未真正建立,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强势地位依然保持。另外,我国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三者的市场化程度差异极大。在商品市场,商品价格市场化程度较高,但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其市场化程度在中国至今发育缓慢和功能残缺不全。其次,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且执行力度不够。而明显过低的处罚力度,起不到有效的威慑作用,导致有的注册会计师在利益面前丧失原则。

(二)企业会计信息普遍失真

从我国企业的整体上看,目前被审计单位环境普遍较差,尤其是会计信息质量的整体状况令人担忧。近年来,财政部对国有企业的年度财务报告进行了若干次质量抽查,结果显示,会计信息失真已发展成为我国企业的一个普遍现象。另外,从趋势上看,虽发现的被审计单位资产和利润失真有所下降,但会计粉饰手段隐蔽、更恶劣。

(三)审计市场缺乏真实需求

我国注册会计师服务缺乏真正的有效需求者,难以形成有序竞争的审计市场。例如我国的证券审计市场存在着上市公司对高质量审计的规避倾向;原中天勤的客户的流向表现出两个特征:(1)选择本地事务所。(2)与长期合作的签字注册会计师共进退, 这些现象与高质量审计市场特征不相吻合。作为需求方的客户公司并不需要高质量的审计服务。同时,据相关调查发现,我国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对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重大虚假信息予以揭示的期望比美国低多了。

(四)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效率较低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以政府监管为主导,以行业自律为从属的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模式,以《注册会计师法》为主的行业监管法律规范体系。但是,在监管过程中,各监管部门之间缺乏完善的协调机制,效率较低。具体表现在:我国对注册会计师行业承担监管职责的政府部门有财政、审计、证券监管以及税务、工商等,而政府各监管部门内的监管职责也不明确、不到位,部门间权利又相互交叉重叠,监管及处罚不力,造成近年来大量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及注册会计师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状况一直得不到根本改善。另外,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自律组织还没有完全形成并且不够权威,行业监管力量也不足。

(五)国内会计师事务所整体竞争力较弱

具体表现为两方面:其一是国内所与国际所水平悬殊。虽然我国积极发挥注册会计师在引导投资、信息鉴证等方面的作用,但国内会计师事务所规模普遍偏小、业务结构单一且审计收费普遍较低,导致难以满足国内大型、特大型企业的审计服务需求,更难以应对国际化的竞争,显然其与国际会计公司差距极大。同时,我国高素质注册会计师也在不断流失。其二是国内所执业质量得不到保障。国内所的质量控制做得不到位,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起到质量把关和防范风险的作用。在我国激烈的审计市场竞争中,市场的开拓在大多会计师事务所的眼里远比专业水平的提升更有实际价值。合伙人的主要精力用于拉客户、搞好方方面面的关系上,真正具有管理事务所能力和素质的合伙人还是很少。

三、净化我国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的对策

从注册会计师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变革可以看出,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对其执业活动的影响是客观存在且不能被忽视的。因此,改善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对行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进而提出净化我国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的对策:

(一)完善我国社会诚信体系

社会诚信问题在我国越来越被重视,我国的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也刚刚开始,而立法又是诚信体系建设中真正的关键。为了改善我国企业诚信状况,目前亟需建立和完善会计诚信法律机制,在《会计法》和《注册会计师法》的基础上明确政府管理部门、会计师事务所、企业、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从业人员的具体法律责任和行政职责。建立和完善会计诚信的舆论监督机制,通过各种舆论媒体,打击会计失信行为。

(二)完善审计委员会,创新审计委托模式

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充分发挥外部审计的作用,我国企业需要创新现有的审计委员会。鉴于现行的监事会制度所存在的重大缺陷和实践中的无效,应取消现行的监事会制度,并且有必要引入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制度, 由审计委员会行使委托和批准解聘审计机构、审查审计工作的职权。并建议另设立平行和独立于董事会的审计委员会。

(三)改善宏观政府与公众期望环境

一方面应减少政府对企业的不当行政干预, 应隔断或淡化政府与当地企业的经济关系。注册会计师协会也应充分发挥协调功能,对于事务所反映的政府干预审计执业行为的情况,要及时向有关政府部门反映,并协调解决。另一方面,政府也应合理引导公众期望, 正确宣传注册会计师行业。在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宣传时, 要侧重于对行业特点的宣传, 特别是要让社会各界了解审计的固有局限,以免造成过大的社会期望差距。

(四)改善行业监管机制、设立自律惩戒委员会

要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行业执业秩序的监管,就要从外部划清政府行政管理权与协会自律权之间的界限,建立科学的权力分配与制衡机制。首先,恰当地配置政府行政主管部门与注册会计师协会之间的事务管理权。其次,应建立政府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机制。另外,应赋予行业协会的自律惩戒权。协会应成立惩戒委员会,采取惩戒措施是管理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手段,受惩戒的对象包括个人会员和会计师事务所。

(五)增强我国注册会计师竞争力,提高审计风险意识

要提高我国注册会计师的竞争力,就应看到国内所与国际“四大”存在着市场优劣差距、国际化人才缺乏差距、薪资高低差距等重大差距。应充分利用国际知名会计公司的技术资源和培训机制,加速我国注册会计师达到国际水平的步伐。学习和借鉴国际知名会计公司的管理经验,探索和逐步形成中国事务所的同时,创中国自己的“品牌”事务所。

提高事务所的风险意识,首先,应提高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转变审计人员的思想观念。强化风险意识,要求审计人员必须转变思想观念,要充分认识到审计风险,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其次,严格贯彻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审计工作重心前移,加强计划审计工作;坚持应有的职业怀疑态度,新准则和指南要求实施的审计程序必须到位。

总之,要构建良好的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不仅仅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 也需要行业协会和注册会计师的共同努力, 更离不开社会公众的呼吁和大力支持。这一综合净化环境的过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李淑梅、徐洪波.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治理研究综述[J].管理观察,2008(06)

[2]《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问题研究》课题组.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与审计质量问题研究_供给与需求的视角[J].会计研究,2006(10)

[3]王军.王军副部长在第三届注册会计师论坛上的致词[J].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6(10)

第6篇:会计公司实践报告范文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非审计服务;协调策略

非审计服务是相对于审计服务而言的,是会计师事务所向客户提供并收取一定费用的除审计服务以外的多种服务的总称。它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而且其内容会随着注册会计师服务市场的不断开拓而逐渐丰富。因此,对于非审计服务的范围究竟包括哪些具体内容,我们也没有明确的答案。财务报表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曾经一直是注册会计师提供的主要服务,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和审计市场的发展,注册会计师所提供的服务品种已经不仅仅限于财务报表审计了。同时审计市场竞争的加剧,导致会计师事物所纷纷采取低价竞争策略,使得传统的审计服务进入微利时代,于是会计事物所采取新的策略,发展非审计业务,为客户创造价值。非审计服务收入的增加,加深了注册会计师对审计客户的财务依存度。至此,同时提供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是否有影响尚无定论,这个问题也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争论的焦点,本文就此再作小议。

一、非审计服务与审计服务的相互促进

现代非审计服务的产生是审计服务的一个自然衍生和拓展。非审计服务的出现满足了客户的需求,主要表现在

(一)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作用,企业的经营规模越来越大、各种新管理方法、管理工具的应用,以及社会分工的高度专业化,使很多企业面临生产经营过程的日益复杂;所以实施有效审计程序和出具审计报告有赖于多方专家的合理分工和集体合作。非审计服务的开展,有利于会计师事务所吸引并留住各类专家,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审计服务和非审计服务时可以充分利用本会计师事务所专家的工作,有利于降低对外部专家工作的倚赖性,同时能丰富会计师事务所专家的知识和技能,也有利于会计师事务所合理制定和运用质量控制的政策和程序。因此,由专业人士提供专业化的咨询意见和建议,受到广大的企业经营者们的欢迎。

(二)随着信息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各种信息以几何级数的速度膨胀和传播。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快速地获取信息或将信息向外成为企业经营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由专业的人员对某些信息进行验证并提供合理的保证,对于信息的方和收集方来说,都是一件好事。一方面,它可以增加信息的可靠性,提高信息的质量;另一方面,它减少了信息搜寻者的信息成本。鉴证正是为了满足这类需求而出现的。

另外,从注册会计师所处的环境来看,提供非审计服务又是一件必然的事情:首先,审计市场竞争的激烈导致对审计服务的监管也趋于严厉,造成了审计服务利润率的下降,同时使审计风险上升,这促使注册会计师不断寻求扩展执业的领域,而非审计服务的利润高,风险较小,大力发展非审计服务成为很多会计公司的发展策略;其次,长期从事审计使得注册会计师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和相关的法规较为熟悉,并且由于接触了大量的客户,可以从不同企业的实践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可以向企业提供专业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这也是注册会计师提供非审计服务的一个优势。

而向客户提供非审计服务,同时也使注册会计师更加深入地了解客户的经营情况、商业计划和管理运作,这实质上会加强审计的有效性,对注册会计师在提供审计服务时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也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二、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2002年安然事件、世通(WorldCom)事件以及随后安达信的倒闭,再以后,普华永道、德勤会计师务所也相继被曝光舞弊,审计从业人员的独立性问题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在安然事件中负责安然公司审计工作的原“五大”之一——安达信,就是兼供审计和咨询服务,咨询服务的收入甚至高于审计收入,并且安然公司的许多高层管理人员,如首席财务官等都曾经是安达信的前雇员。社会公众普遍认为,这些因素导致安达信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受到了损害。

从理论上进行分析,非审计服务的提供对审计独立性及审计质量的影响,一直有着截然相反的两种看法。部分学者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 的看法是:如果注册会计师在向同一个审计客户提供非审计服务,会提高注册会计师对该审计客户的经济依赖性,注册会计师会回避发表对自己不利的审计意见(但是非审计服务也可能造成客户对注册会计师的依赖,从而减少了其对审计独立性的不利影响);另一部分学者及业内人士则认为,在现有的法律环境下,由于合伙制的事物所组织形式和沉重的民事责任条款等,使得注册会计师承担着相当严格的法律责任,非审计服务的提供不但不会影响审计独立性,反而由于在非审计服务提供过程中得以深入了解审计客户的实际经营方式和业务流程,由此带来的“知识溢出”效应将进一步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Antle等,1997;Pitt和 Birenbaum,1997)。也有学者认为,非审计服务的提供将有利于增加注册会计师的声誉资本投资,进而提升审计质量。

以上考虑的是实质上的独立,莫茨和夏拉夫在其著名的《审计理论结构》一书中,曾经论及管理咨询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当注册会计师参与了管理咨询,有关的委托人就会对他们的独立性抱有重大的怀疑。”也就是说非审计服务对形式上的审计独立性产生不利的影响。

总而言之,审计独立性归根到底是一种精神状态,外界难以评价,因此同时提供两种类型的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不容忽视。在解决独立性问题时,也不可能完全不考虑非审计服务给注册会计师行业带来的利益。因此完全禁止注册会计师从事非审计服务,并不是最理想的措施。制定有效的独立性监管措施,应当是对这一领域进行规范和引导的一个可取的作法。

三、现时代非审计服务走向

在经历21世纪初期的会计舞弊案件频繁后,监管机构认为有必要对会计公司(事务所)同时向客户提供审计和非审计服务作出一定的限制。比利时、法国、意大利等禁止注册会计师向上市公司客户同时提供非审计服务和审计服务,在安然事件后美国国会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 of 2002),禁止注册会计师向审计客户提供大部分类型的非审计服务。在我国,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漏规范问答第6号——支付会计师事务所报酬及其披漏》中则是要求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按照财务审计费用和财务审计以外的其他费用进行披露。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为了应对监管机构对同时审计和非审计服务这一做法的监管,近年来很多会计公司纷纷将非审计业务拆分,安永于2000年5月以124亿美元的价格将管理咨询业务卖给了法国的凯捷集团,组建了IT咨询公司捷安永;毕马威也于2000年成立了独立的管理咨询公司,并于20001年上市;普华永道也将管理咨询业务卖给了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经过了IBM公司的经营,目前该公司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咨询公司!

四、我国非审计服务市场的发展

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具有百余年的民间审计历史相比,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其服务品种单一,审计服务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少量的非审计服务中大部分也都是传统的服务,比如验资、资产评估等。鉴于这种原因,我国并没有明确出台准则禁止注册会计师从事非审计服务。我国审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学历结构层次低,审计业务具有明显的淡旺季现象,资源浪费,这些现状直接导致了我国审计市场风险较高、竞争激烈、人才短缺,非审计服务在这时正是展露光芒、发挥积极作用的时候,开展非审计服务能够开拓市场、增加收入、缓和竞争、规避风险、吸引人才,使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真正驶入良性的发展轨道。相反,如果我们采取限制或者禁止的策略,其结果将会使我国的审计市场的竞争将会愈加激烈,执业风险也会随之加大,而事务所自身参与竞争的能力则会受到消弱,人才也将会大量流失。因此,限制或者禁止的策略对于本就弱小的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无异于“雪上加霜”,限制或者禁止非审计服务与其说是要提高审计独立性,倒不如说是要限制或者禁止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是要扼杀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本就脆弱的生命。所以与全球“禁非”热潮相比,我们是“逆流而上”的策略,是要鼓励和引导会计师事务所积极发展非审计服务的策略。但这里需要强调得是,鼓励与引导并不是意味着任其自然发展。任其发展,中国的“安然”迟早会出现,中国的股市崩溃甚至经济崩溃也并非危言耸听之辞。

在鼓励和引导会计师事务所发展非审计服务的同时,适当的规范与监管是非常必要的。在提供非审计服务必须确保审计独立性,对于提供管理咨询服务的审计客户,审计和咨询应由不同的部门和人员进行;鉴于目前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的收入来源主要以审计业务为主,管理咨询还属于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因此事务所在发展管理咨询业务时要量力而行,切不可冒进,以防资源分配失衡,既没有发展好管理咨询业务,又失去了审计业务方面的竞争力;会计师事务所还应妥善处理好从事审计与从事管理咨询的员工及合伙人的利益分配问题,以免产生内部矛盾;另外应加强质量控制和风险控制。由于注册会计师向审计客户提供咨询服务可能会增大审计风险,甚至导致审计失败,因此事务所应进行适当的风险评估,选派可以胜任两项服务的审计师,且执行严格的三级复核的质量控制制度,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重大的审计失误。事务所亦可采用适当的风险控制,如在风险导向型审计中加大对业务风险估计,或是相应地提取更多的风险基金或投保责任险。

参考文献

[1] 张为国、邱呈芳. 《后安然时代》.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2] 王光远、黄京菁.《审计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

第7篇:会计公司实践报告范文

一、上市银行会计标准基本情况和历史回顾

根据中国证监会2000年的《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7号—商业银行年度报告内容与格式特别规定》,上市商业银行年度报告须按国际准则编制补充财务报告,并请国际会计公司审计,应该说,这一规定是非常超前的。按照欧盟执行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践,欧盟要求上市公司于2005年起全面执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但并没有废止欧盟各国的会计制度,只是要求上市公司在执行本国会计制度的同时,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补充财务报表对外披露,和证监会的规定如出一辙。而从2005年开始在香港资本市场上市的交行、建行、中行、工行等大型商业银行,则从一开始就必须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编制并披露财务报告。因此,无论是境内还是境外上市的银行,即使没有新会计准则的出台,也都必须执行国际会计准则。

但境内外审计对浦发、深发展和民生三家上市银行2000年度的审计结果差异巨大,着实令商业银行和监管部门吃惊。造成境内外审计差异巨大的主要原因是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标准不一,境内审计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标准明显偏低,不能弥补贷款的潜在损失。有关部门随即对此作出反应:中国证监会要求境内外审计时对同一会计估计事项的判断应保持一致;财政部迅速修订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商业银行足额提取贷款损失准备;人民银行在2002年出台了国内银行监管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明确了贷款损失准备按照贷款五级分类计提相应比例(正常1%,关注2%,次级25%,可疑50%,损失100%,其中次级和可疑类可上下浮动20%)。此后的双重审计中,境内外审计均参照这一标准计提准备,境内外审计结果基本趋于一致。

境内外审计结果的巨大差异无疑推动了我国上市银行会计监管标准的健全和完善,但境内外结果趋于一致同样也引发了会计学者的质疑。他们认为,上市银行执行的新《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国际会计准则相比,在金融资产分类、公允价值运用、贷款利息收入核算、贷款减值准备计提方法、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核算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而多家上市银行在会计标准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下境内外审计结果却基本一致,不能不让人对会计标准的执行情况产生怀疑。那么,究竟是巧合,还是国际会计准则迁就了国内会计标准,抑或是国内会计标准迁就了国际会计准则?仔细分析,在贷款损失准备方面,是国内的会计标准向国际会计标准看齐,但在其他方面,则是国际会计准则迁就了国内会计标准。由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较大的职业判断空间,执行国际会计准则所需要的外部环境因素在中国尚不完全具备,国内会计标准则有明确的规则,所以国际准则比较容易迁就国内标准。作为补充审计操作者的国际会计公司,近些年来在中国上市公司的审计中也屡屡陷入假账风波,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种猜测。

正因为如此,尽管国际会计准则对上市银行来说并不陌生,但当新会计准则真正开始执行之际,上市银行和监管部门还是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二、新会计准则对银行监管带来的挑战

(一)公允价值的使用是新会计准则对银行监管的最大挑战

关于新会计准则对银行监管挑战的争论,主要集中在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广泛使用能否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支持新会计准则的人认为,公允价值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使会计信息更有价值;反对者则认为,公允价值的使用将使利润操纵更为容易,公允价值的使用非但不能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反而会降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这个问题本质上是关于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会计标准孰优孰劣的问题,中外会计学者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一般认为,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能为公司的管理人员提供足够的职业判断空间以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但自我实施能力较弱,需要良好的司法环境和较高的司法效率来支持。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则正好相反,由于规则比较明确,管理人员的职业判断空间较小,但在缺乏司法效率的环境中,自我实施能力较强,有助于保护外部投资者免受公司内部人的机会主义行为的利益侵占。

回顾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国际会计准则之所以引入公允价值,就是为了防止历史成本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以增加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实行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也是为了防止规则导向的会计规则被企业钻了空子。安然事件后,美国对规则为导向的会计标准给予否定,逐渐转向原则为导向的国际会计准则,要求上市公司要实质上承担起会计信息责任。但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原则导向的会计标准在给予企业更大的会计责任的同时,也给予企业更大的职业判断的权力。相比之下,公司在规则中寻找漏洞,远不如在原则中自由判断更容易进行利润操纵。在规则导向的会计标准体系中,监管的难点是如何制定完善的会计规则,监管规则的执行相对容易;而在原则导向的会计标准体系中,虽然制定会计原则要比制定具体规则容易,但在公司执行原则导向的会计标准的监管却非常困难,需要对每一家公司进行深入分析和细化监管,包括对公允价值使用的主观判断的再评价等等。原则导向的会计标准实际上是将会计监管责任从会计标准制定者和监管者共同承担转向了主要由会计信息的监管者来承担,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大大加强了。和国际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司法环境和效率显然比较落后,如何在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中加强银行监管,确实是监管部门面临的一大难题。在这个难题中,最复杂的问题就是公允价值的应用。

(二)欧盟银行监管部门应对国际会计准则的经验及启示

为了避免公允价值的使用将金融工具未实现的收益确认为利润导致监管资本的增加,欧盟银行监管委员会制定了监管资本“过滤器”,宣布将部分未实现收益从银行监管资本中剔除。

欧盟“过滤器”做法虽然不无道理,也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但引发了一个新的问题:由于我国银行监管部门同时将资本充足率和利润作为风险评价的核心内容,监管部门既然不允许未实现收益计入资本,那么是否还承认包含未实现收益的会计利润呢?如果承认未实现收益作为会计利润并纳入风险评级体系,是否与不允许未实现收益计入资本的做法产生矛盾?如果不承认未实现收益计入会计利润,那监管部门如何评价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呢?是放弃这一指标,还是像监管部门当年放弃资产负债率这一会计偿债指标而制定资本充足率作为监管偿债能力指标那样另行制定监管利润指标呢?

(三)以公允价值使用为标志的会计原则中性化与监管审慎原则产生了本质上的矛盾和冲突

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侧重反映企业过去的经营活动结果,在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未来会计信息,兼顾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另外,早期企业的所有者相对稳定,主要资金来源是借款,为加强对借款人权益的保护,促进所有者的稳健经营,历史成本会计坚持了谨慎性原则,对市价低于成本的资产计提准备。近些年来,由于市场波动的加剧,历史成本会计不能及时反映市场价格变动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降低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决策有效性,甚至可能产生误导作用。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于是将目光转向能够反映现在和未来会计信息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会计应运而生,并较好地解决了历史成本会计相关性低的缺陷。在资产价格不断上涨的现实环境中,公允价值会计相对于历史成本会计,计算出的经营成果包括了企业资产未实现的收益,尽管按照公允价值计算的会计信息更相关,但也有人提出公允价值会计将未实现的收益纳入经营成果,显然不够审慎。

众所周知,银行监管主要是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存款人作为银行的债权人,自然倾向于用审慎原则看待银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充分估计银行的风险水平:在历史成本会计时期,由于监管和会计都坚持审慎原则,两者在一定程度上互相依靠,监管将会计作为监管的基础,会计信息同时也是监管信息。但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的投资者不再稳定,投资者的流动迅速加快,谨慎的会计标准低估了企业的经营成果,导致股价的低估,对准备出售股份的投资者不利,也不利于市场对企业的价值评估。会计逐渐走向中性原则,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需要,但作为监管者,坚持审慎原则以最有效地保护存款人的利益,也是职责所需。这样以来,会计和监管就产生了原则性分歧。

从国际上会计和监管的发展历史看,会计和监管的分歧也是显而易见的。国际会计准则在制定高质量的会计标准时,放弃了会计的谨慎原则,更加注重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会计标准从原来的谨慎原则逐渐走向了中性原则。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则一直坚持审慎的监管原则,以充分保护存款人利益和金融稳定。这一分歧,在贷款减值准备的计提方面尤为典型。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对银行资产风险计算问题上就始终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巴塞尔委员会坚持以银行过去贷款损失的经验值为基础、对贷款预期损失计提减值准备,国际会计准则则要求银行以客观证据为基础、通过对未来贷款现金流量贴现计算贷款减值准备。两种方法虽然都强调银行要充足计提贷款减值准备,但对减值的判断和计算有明显的不同,会计标准倾向于通过对未来现金流的折现测算准备,监管标准则倾向于以过去的经验数据来推测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两种方法截然不同,究竟哪一种方法更合理?一时难以得出结论。按理说,监管部门的计算方法应比会计标准计算方法更为审慎,但据欧盟商业银行的实践情况看,商业银行按照监管标准计算的准备,有时候大于会计标准计算的准备,有时候又小于会计标准计算的准备。

会计由于走向中性原则而与监管的审慎原则产生分歧,但实际上还原了会计反映经济信息的本质,也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公平原则。监管部门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在新会计准则下保持和加强银行监管的有效性。

三、监管部门如何应对新会计准则的挑战

(一)构建有效的监管法律体系和监管执行机制。监管部门必须能保证商业银行在执行新会计准则中恰当运用职业判断,防止商业银行运用新会计准则进行利润操纵和掩盖风险

前已述及,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需要有良好的司法环境做保障。在我国整体司法效率较低的现实环境中,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会遇到很多困难,银行监管部门对会计准则实施的有效监管确非易事。监管部门必须正视并认真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困难:

一是监管部门本身的治理机制是否完善和有效。政府部门的有效治理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难题,其难度远远高于企业公司治理机制的建设。而会计中介机构虽然能发挥一定程度上的监管作用,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发挥的作用还很有限。因此,如何有效激励和约束监管人员恪尽职守,使其有效监管商业银行在会计准则使用中恰当地应用职业判断,将是会计准则实施效果的决定性因素。

二是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是否能适应新会计准则的需要。新会计准则由于其极强的专业性和高度的复杂性,即使是会计专业人员理解和执行起来也十分困难。对银行监管人员来说,理解和监管的难度更大。如何能保证监管人员在监管过程中恰当地理解和运用新会计准则,本身就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

三是不健全的外部司法环境对监管工作造成的障碍。银行监管需要外部司法环境的配合,如果外部司法环境不佳,商业银行和企业蓄意串通弄虚作假,将对银行监管工作造成很大障碍。但外部环境并非一朝一夕能改善,在这种情况下,监管部门如何提高监管有效性,也将是极具挑战性的工程。

第8篇:会计公司实践报告范文

【关键词】 会计教育 国际标准 我国高等会计教育 国际指南

《职业会计师资格要求国际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旨在为各国制定职业会计师资格要求和教学大纲提供了一套国际标准。在我国业已“入世”,会计市场进一步国际化的新环境下,借鉴会计教育的国际标准,对深化我国高等会计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会计教育的国际标准

《指南》包括“对各国职业会计师资格认定制度的建议”和“职业会计师教育的国际教学大纲”两个部分。其中教学大纲范本是由联合国贸发会议联合阿拉伯注册会计师协会、英国特许注册会计师协会、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欧洲委员会、法语国家会计师联合会、苏格兰注册会计师协会、波兰会计准则委员会、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的专家和来自学术界、国际会计公司的代表在各自能力范围内共同制定的。目的是向国际社会指明职业会计师所必须掌握的知识。

1.总体要求。《指南》建议,职业会计师应首先在合格的高等教育机构完成相关课程的学习,各国应将职业会计师的教育设计在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之中。在获得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全面知识后,经过适当时间的实践,并成功地通过资格考试,才能具备职业胜任能力。

2.基础教育的标准。《指南》认为,职业会计师基础教育的目标是要使学员具备以下能力:(1)对思想和事件的发展历史、世界不同文化的理解。(2)人类行为的基本知识。(3)对经济、政治、社会差别的感知。(4)取得和评价数据资料的经验和能力。(5)调查、抽象思维和批判思维的能力。(6)对文学、艺术和科学的欣赏能力。(7)判断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观念、经验和程序。(8)书面和口头交流的能力,以及正式或非正式地表达意见的技巧。

3.职业教育的标准。《指南》将职业会计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分为以下3类:

第一类:组织和管理企业的知识。其核心内容包括:(1)经济学。要求理解宏观及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了解本国及其他各国经济是如何运行的;认识本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相互联系,以及汇率变动、外汇平衡等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如企业经营政策、市场结构、国家经济问题和运行指标、货币银行与利率、消费决策、全球环境问题等。(2)针对企业的数量方法和统计。基本要求是:能运用数量分析方法表达、解决问题,并对结果进行说明;掌握适合特定企业环境的数据列报方法。(3)经营政策和组织行为。对主要类型企业的性质及目的进行描述;对企业采用的策略、价值取向和政策的性质与目的进行解释;解释社会文化和政治环境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解释技术开发对企业的影响;认识企业面临的挑战,如不同组织类型的结构、职能与目标;公司治理结构;组织和技术的变化对经济效率、经济增长、生产方法、产品类型和组织结构的影响等。(4)经营管理和战略。如战略管理和计划;对业务和服务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环境管理等。(5)市场营销。(6)国际商务。

第二类:信息技术知识。主要包括:(1)商务系统中信息技术的概念。(2)建立在计算机基础上的内部控制。(3)企业系统的原理和实务。(4)信息技术的采用、实施和使用。(5)评价建立在计算机基础上商务系统。(6)信息安全的原则和实施信息安全技术的方法。

第三类:会计及相关的知识。其核心内容包括:(1)财务会计与报告。(2)管理会计。(3)税务。(4)企业法和商法。(5)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6)金融和财务管理。(7)职业道德。(8)环境会计与报告。

4.实践经验和继续教育的标准。《指南》建议,对职业会计师相关经验的要求,应作为资格认证过程的必要组成部分。实践时间的长度可以随会计师提供服务的环境不同而变化,一般应不短于3年。《指南》同时对会计继续教育提出了具体的标准,主要有:(1)掌握并提高会计师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术。(2)帮助职业团体成员运用职业技术,了解经济发展,评价对客户、员工及自己的影响。(3)就其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向社会提供合理保证。《指南》同时要求,职业会计师一年至少接受30小时的职业继续教育,或者每3年至少接受30小时的职业继续教育。

5.职业道德教育的标准。《指南》指出,会计师职业道德教育要满足良好的声誉、职业精神、服务质量和保守秘密四项基本要求。为了达到这些要求,职业会计师有必要遵守一系列基本原则,包括:公正、客观、职业胜任能力、应有的谨慎、保守秘密、行为职业化、其他执行职业服务的相关准则等。

二、会计教育的国际标准对我国高等会计教育的启示

从总体上说,《指南》及其教学大纲范本是为国际社会制定的,以便促进各国会计教育的相互协调,降低相互承认的成本,扩大会计服务的跨国交流。虽然《指南》不是强制性的规定,但加入“世贸”后,国外会计服务公司已越来越多地进入我国会计市场,我国的会计咨询服务公司也必将逐渐走向世界。《指南》及其教学大纲范本的颁发,无疑对我国高等会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1.应当按照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总体目标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做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打好专业基础,加强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的培养,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实现由“知识型”向“知识、能力、素质型”的转变。应借鉴《指南》及其教学大纲范本中基础教育的标准,加大对非职业知识的教育,特别是信息技术知识和有关企业的知识,处理好专业教学与素质培养的关系,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要求。

第9篇:会计公司实践报告范文

1.审计委员会制度的起源

1938年的美国迈克森。罗宾逊药材公司倒闭案震惊了审计界,它充分暴露了审计师的审计质量,也说明了当时审计程序方面的缺陷。为保证审计师的质量,加强独立审计师的独立性,1940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建议由独立的外部董事,例如审计委员会,任命审计师和协商有关审计事宜。1967年,美国注册师协会(AICPA)建议所有的股份公司必须设立由非执行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1972年,SEC重申了它的建议,认为一个有效的审计委员会可以有效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尽管SEC、主要的证券交易所、AICPA都发表声明或报告强烈支持建立审计委员会,一些会计公司、IIA、一些律师事务所和其他组织还了关于审计委员会职责的指南,但这些职责均缺乏明确和可操作性的说明,审计委员会制度一直处于探索阶段,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1987年,美国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Treadway Commission)就审计委员会问题发表了一份公开报告,提出了更为具体的指南:(1)所有股份有限公司必须具备书面的关于审计委员会职责的规定,董事会应予批准,定期复核,并在必要时进行修改。(2)审计委员会应熟悉、关注并有效地监督公司的财务报告过程和内部控制活动。(3)审计委员会应每年检查管理部门建立的用于监控行为准则遵循情况的规划。(4)管理当局和审计委员会应保证内部审计师适当地参加整个财务报告过程的审计,并与独立公共会计师进行协调。(5)审计委员会应具有足够的财力和权力来履行职责,包括进行调查和聘用外部专家的权利。(6)审计委员会应就管理当局对与公共会计师独立性相关的因素的评价进行检查。审计委员会和管理当局均应帮助公共会计师保持独立性。(7)在每一年度开始前,审计委员会应审核管理当局拟聘请公共会计师进行管理咨询的计划,包括管理咨询的类型和费用。(8)管理部门在重大会计问题的处理上应听取审计委员会的意见。(9)审计委员会应监督季度报告的过程。至此,审计委员会制度首先在美国建立起来了。

2.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审计委员会制度在美、英和加拿大等国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许多机构和组织开始关注审计委员会问题,他们的许多报告或建议都对审计委员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1993年3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及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实务公共监督委员会也发表了一份报告:《公共的利益——摆在会计职业界面前的问题》。这份报告包括了一些关于自律及对其他问题的建议,其中关于审计委员会的职责部分十分详细。1994年,公共监督委员会咨询小组的报告中指出,公司管理的趋势应是董事会对股东更负责任,管理部门对董事会更负责任。为加强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和独立审计师之间的关系,该小组呼吁独立审计师应将董事会当作他们的委托人,而不是公司管理部门。

近年来,随着公司中贪污舞弊(包括机犯罪)、经营道德沦丧和经营失败等问题的大量涌现,立法部门也不得不密切关注公司的治理问题,同时引起的公众对财务报告的缺乏信任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美国审计委员会的发展。立法人士及其他有关方面,例如股票交易所和股东,均对此做出积极反映,主动呼吁加强立法和提高标准。

审计委员会本身的职责也在不断扩大,除了确定财务报告“公允而有意义”外,还关注公司的合规性及和道德问题,即努力使公司的活动遵循各种和条例,检查公司在环境、人口变动、城市和贫困阶层问题以及道德问题方面的政策和活动等。审计委员会越来越显示出其在减少公司可能的法律责任方面所独有的谨慎。随着公司治理问题的日益突出,审计委员会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1965年,加拿大皇家委员会关于大西洋承兑公司(AACL)倒闭事件的报告使加拿大政府第一次了解了审计委员会。该报告评价了当时的公司治理和财务工作状况,建议财务报表在提交董事会审批前由审计委员会进行复核。三十多年来,审计委员会制度在加拿大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象美国一样,加拿大的审计委员会可能会扩展其职能,一些法律为审计委员会规定了详细的职责:(1)在年度财务报告提交董事会审查之前进行检查;(2)监督负责人的收入;(3)保证内部控制的适当性;(4)检查能够给单位和审计师带来不利的投资或业务;(5)与外部审计师讨论由审计师提交审计委员会注意的影响单位效益的年度报表或其他事项;(6)与内部审计主任、管理当局一道讨论内部控制程序的有效性。

英国在70年代以前实行的主要是监事会制度,审计委员会并不多见。直到1977年,公司法才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必须设立由非执行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就审计和控制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此后,有许多组织和机构呼吁建立审计委员会,并为之建立应该遵循的实务准则。

1992年,英国公司治理财务方面委员会(CFACG)提出著名的Cadbury报告,认为审计委员会在保证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上市公司应建立审计委员会。伦敦证券交易所采纳了这一报告,要求英国的上市公司在其年度财务报告中说明遵循最佳实务准则的程度。Cadbury报告中关于审计委员会的主要建议包括:(1)审计委员会应设在董事会下,而且必须有书面的章程或专门的条款对审计委员会的成员、职责权限等做出规定,审计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2次会议。(2)审计委员会至少由3人组成,其成员应由非执行董事担任,其成员的绝大多数应独立于公司。(3)独立会计师、内部审计主任、首席财务执行官应经常参加审计委员会的会议,其他董事会的成员也应有权利参加会议。(4)审计委员会与审计师每年至少应单独召开1次没有执行董事(管理部门)参加的会议,以确保不出现未决事项。(5)审计委员会应有权利和条件调查其职责范围内的事项并充分地获取信息。审计委员会应能够在必要时听取来自外部的专业化建议和邀请有经验的外部人士参加会议。(6)审计委员会的职责根据公司的需要确定,但一般情况下,应包括以下:A、就独立会计师的聘任、审计费和解聘等有关问题向董事会提出建议;B、在期中和年度财务报表提交董事会之前,进行复核;C、就审计的性质、范围及其他审计问题与审计师进行讨论;D、复核独立会计师的管理意见书;E、检查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F复核各种专业调查报告。(7)审计委员会应确保内部审计部门有充分的资金和人力,同时能够直接向公司高层管理部门报告。审计委员会应复核内部审计计划。(8)年度报告中应列出审计委员会的成员名单。审计委员会主席要在年度大会上回答有关他们工作的质询。

二、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实质及其借鉴意义

1、审计委员会是在职业组织、立法机构和自身的需要共同推动下发展起来的

从世界各国的审计委员会发展历程来看,职业自律组织对于企业规范经营、防止舞弊的要求在审计委员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仅就美国审计委员会的发展过程而言,最初提出设立审计委员会建议的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此后,它还多次发表建议或公告主张设立审计委员会。还有一些其他组织例如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国家证券商协会、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Treadway Commission)、美国法律协会(ALI)等也呼吁建立审计委员会,美国主要的证券交易所、会计公司、一些律师事务所还纷纷制定关于审计委员会职责的指南。职业组织的这些建议和指南为推动立法机构对审计委员会制度进行强制要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他们提的也仅仅是建议,真正起到强制作用的是立法机构的各种法案,美国1991年的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改善法(FDICIA)和新联邦判决指南(New Federal Sentencing Guidelines)对审计委员会的设立起到了重要作用。企业自身的需要也十分关键,如果企业自身没有认识到审计委员会或者建立这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即使各职业组织呼吁和论证,审计委员会制度也不会真正在企业中建立起来,或者虽依照法律的要求建立了审计委员会,其发挥作用的情况也不会令人满意。因此,可以说,审计委员会是在职业组织、立法机构和企业自身的需要共同推动下发展起来的。

2、从审计委员会的过程来看,其职责在不断扩大

审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归纳起来包括领导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与外部审计师进行协商、检查财务报告三个方面。审计委员会从产生至今,其职责在不断扩大。审计委员会建立的初衷是为了保证独立师和内部审计师的审计质量,主要是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审计委员会的职责从仅仅关注财务报告的公允性,扩展到关注诸如公司经营活动的合规性和道德等众多方面。随着全球一体化,公司的自我约束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审计委员会的职责还会进一步扩大。

3、审计委员会制度实质上是内部审计,是一种内部控制,是管理的一部分,因此与我国的监事会制度在本质上有很大不同

从审计委员会的发展及其职责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审计委员会设在董事会下,向董事会负责并报告工作,代表董事会监督财务报告过程和内部控制,以保证财务报告的可信性和公司各项活动的合规性。审计委员会本质上是为实现董事会目标而对公司的财务报告和经营活动进行的独立性评价。不论审计委员会的职责如何变化,都没有脱离它为实现董事会经营目标服务的宗旨,都没有改变它独立的评价活动的实质,其职责的演变过程与内部审计的职责演变是完全相同的,也与内部控制的发展是同步的。因此从审计委员会职责的演变过程来看,审计委员会实质上就是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种手段,是管理的一部分。

如果将审计委员会与监事会作一比较,审计委员会的本质会更加明了。

据考证,监事会制度起源于1602年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其大股东受股东大会之委托担任董事及监察人。后来各国为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在中借鉴近代三权分立思想的精髓与架构,塑造出股东大会、董事会与监事会的三权分立。在一个公司中,股东大会是由全体股东组成的决定公司一切重大事项的最高权力机构,处于立法地位;董事会经股东大会选举产生,是公司的管理执行机构,处于行政地位,董事会聘任总经理主持生产经营管理;监事会受股东大会的委托,代表股东对董事会、董事和总经理进行监督,向股东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处于司法地位。公司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三个机构的相互配合和牵制,达到健全发展的目的。由此可见,监事会与董事会都接受股东大会的委托开展工作,监事会与董事会之间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监事会属于公司治理的范畴。

审计委员会与监事会在公司中分别属于公司管理和治理领域。管理与治理有关联之处,也有很大区别。管理主要是由经理人员去行使职责,管理的职能是:计划、组织、激励、控制和协调。公司治理在于公司管理的外部。公司治理结构原是用语,后来经济学家在讨论企业的起源及企业与市场的关系时借用了这一术语,借指公司权力机关的设置、运行及权力机关之间的法权关系。管理涉及公司的经理及各部门,治理涉及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审计委员会与监事会在公司中所处地位的不同,决定了二者权责方面的不同。

4、审计委员会在各国的实践告诉我们,在我国实行审计委员会制度十分必要

我国《公司法》规定必须设立监事会,此外,国务院还颁布了暂行条例规范国有重点机构和国有企业的监事会。我国对审计委员会制度尚没有法律方面的要求。

上述世界各国审计委员会的实践和我国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现状告诉我们,在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是十分必要的。我国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基本沿用了原国营企业的行政模式,内审部与财务部平级,或者内审置于财务部内,受分管财务的副总经理或总会计师在业务上、行政上的领导,内审严重缺乏独立性,限制了其控制和评价作用的发挥。我国的注册会计师执业现状令人忧虑,为招揽客户,谋取利益,许多事务所在竞相压价的同时,还在审计过程中轻信管理人员,降低了服务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一方面领导内部审计开展工作可以提高内部审计的组织地位,进而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工作效果;另一方面,负责与外部审计师进行协调,选择注册会计师并决定其收费,可以避免“独立审计不独立”的现象,还可大大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质量。另外,审计委员会的建立可以加强董事会对经营管理人员的监督。从这三个方面来说,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是必要的。

5、审计委员会只有具备足够的权威性、客观性、胜任能力,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审计委员会的宗旨是为董事会实现经营目标服务的,审计委员会只有具备足够的权威性、客观性、胜任能力,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从而实现其宗旨。这也是我国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时应注意的。

首先,权威性,主要是指审计委员会在机构设置中的层次。高层次性和权威性是审计委员会有效地进行监督的保证。审计委员会必须设在董事会下,独立于经理层。当然,赋予审计委员会足够的权威性并不是要改变它的本质。那些认为审计委员会应设在监事会下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审计委员会是服务于董事会的,而监事会的职责是监督董事会的。我们不能盲目追求审计委员会设置地位的权威性,而全然不顾事物的本质和。

其次,客观性,是指审计委员会在履行职责时保持公正的立场。只有客观地进行评价,审计委员会的工作报告或结论才能令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