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残疾预防日范文

残疾预防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残疾预防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残疾预防日

第1篇:残疾预防日范文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题的决定》精神,根据__市关于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要求,近日,__市残联组织开展了以“加快建立我市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体制及运行机制”为课题的调研活动。比较全面地摸清了市区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加快建立有利于加强我市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体制及运行机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一、市区农村残疾人基本情况

市区11个乡(镇)中、农村残疾人17387,占市区残疾人总数的52.64%,其中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1200名。大部分残疾因车锅造成在农村尤为突出。鉴于此, 如何开展农村残疾人预访和康复工作最大限度地恢复其功能水平, 提高其自理能力和参与社会, 适应社会的能力, 是我市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中残联“十五” 和“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为了尽早实现这一目标,近年来, 我市把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形成了政府主导、残联协调、部门配合, 社会参与的新格局。

二、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现状

(一)村级卫生室是开展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的最佳载体和有效途径。根据调查显示,我市农村残疾人大部分因家庭经济困难,信息闭塞,出行不便利,加之,自身行动受限制,使得他们到城市乃至到乡(镇)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的难度很大。如果充分利用村级卫生所,组织开展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训练,就会得到康复的效果。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我市村级卫生所大都建在本村的中心,服务范围涉及到每个自然村,大大方便了残疾人。加之,卫生所的村医(防疫保健员)对本村残疾人的情况比较熟悉,便于开展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服务。在调查中我们看到,高闸镇在离乡村卫生所不远处建立了残疾人康复指导站由自治区残联配发的一套康复训练器材,有残疾人和老年人在接受训练。居住在附近的残疾人和老年人每天坚持在这里进行康复训练,功能恢复效果比较明显。

(二)开展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根据走访调查,市区各乡镇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卫生厅等部门<关于加强村卫生室建设的意见>的通知》(宁政办发[20__]180号)精神,加快村级卫生所建设步伐,基本形成了有场地、有人员的村级卫生服务体系。目前,全市各行政村均已建起了村级卫生所,面积在40-60平方米,并且配齐了村医(防疫保健员),配备了简单的医疗卫生器械。在调研中,我们看到大部分村卫生室职责已经上墙,但是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仍处于空白。

(三)开展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的体制机制有了雏形。根据调查显示,我市当地村卫生所的管理工作尚不完善,乡镇每年按照一定的指标要求,对村医(防疫保健员)进行考核。在此基础上,按照所在行政村总人数每人每年2元卫生服务费的标准发给村医,所需资金大部分列入财政预算,个别从本村全体村民公积金中提取。村级卫生室所售药品均由市级卫生部门统一配送,零利率销售给病人,村医出诊时可收取一定的出诊费用。如果就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对村级卫生所实行专项考核,并配备必要的设备,落实激励政策,那么村级卫生所所承担的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就会开展起来。

三、制约我市农村开展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缺乏必要的康复训练器材。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市区现有的农村卫生所,除个别由自治区残联配备了残疾人康复训练器材外,其它均未配备。

二是村医(防疫保健员)专业康复知识缺乏。残疾人康复指导与服务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要求参与康复指导和服务人员必须掌握康复训练与服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残疾的识别,残疾人康复需求的确定,康复服务的内容、如何提供服务、记录和评估的方法,简单实用训练技能,家庭康复护理等知识。在实地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绝大部分村医(防疫保健员)对康复知识了解得不多,工作开展难度较大。

三是缺乏对村医(防疫保健员)开展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有效监管和激励机制。由于村级卫生所村医(防疫保健员)报酬主要靠政府医疗性补贴和自己创收,收入相对偏低,而开展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因此,难以调动其积极性。

四是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宣传不到位。由于宣传工作跟不上,我区农村大部分残疾人由于缺乏康复知识,对康复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残疾人自我康复保护意识淡薄,自愿康复、配合康复的主动性不强。根据调查显示,农村有相当一部分残疾人因不清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需要接受康复训练,以致错失了最佳时机,落下终身残疾。

四、关于建立我市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体制及运行机制的建议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从根本上抓起,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建立加强我市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的长效运行机制,确保2015年“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实现,我以为以下措施以借鉴和采用;

(一)进一步强化以政府为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运行机制。

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十一五”残疾人康复计划,把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年度责任目标考核,纳入当地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加大投入,发挥主导作用。

卫生部门要加强医院康复科(室)的建设,特别要发挥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网的作用,增加康复内容,拓展服务项目,提高康复质量,确保农村残疾人普遍得到康复服务。

民政部门要在推进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时将残疾人康复纳入其中,给予扶持,帮助贫困残疾人解决康复困难。

财政部门要将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提供经费保障。

教育部门要将残疾人康复专业纳入自治区教育发展计划,培养一批各类康复专业人才,并做好学龄前残疾儿童的康复教育。

计生部门要抓好生殖健康工程,研究和解决好新形势下的婚前检查工作,下大力气做好优生优育及生殖健康知识普及和计生药物宣传教育工作。

交通部门要加强交通法规的宣传,最大限度地减少交通事故造成新的残疾。

公安部门要积极参与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做好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管控工作。

各级妇联要认真贯彻落实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切实做好残疾妇女、儿童的康复工作。

各级共青团组织要将残疾人康复纳入“红领巾助残”、“青年志愿者行动”等社会救助活动中,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残疾人康复宣传工作。

各级残联负责康复工作的组织管理、规划制定、经费筹措以及协调实施。要深入调查研究,掌握农村残疾人康复需求,协助政府制定和实施农村残疾人康复工作规划和对贫困残疾人康复治疗和医疗救助的相关政策,指导和协调残疾人康复机构开展业务,宣传普及康复和残疾预防知识,协调解决残疾人康复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做好检查督促工作。

(二)加强村级卫生室阵地建设,建立科学可行的监管机制,确保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落到实处。

村级卫生所无论是从其地理条件,还是人员配置上,都具备了为农村残疾人提供最方便、最直接、最快捷的残疾预防宣传和康复服务的条件,是开展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的最佳载体和有效途径。

一要加大康复器具投入力度。康复器具是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全市除个别乡镇由自治区残联配备了康复训练器具外,其他均尚空缺。为此,建议政府为每个乡村级卫生所配备1.5万元的残疾人康复训练器具。

二要有计划地组织对乡村医(防疫保健员)分期分批进行残疾预防和康复训练与服务专业知识的培训。要结合市区实际,借鉴外省(区)经验,组织对现有的乡村级卫生所村医(防疫保健员),进行中短期专业康复资格培训,经考试合格的,发给证书,实行持证上岗。

三要建立乡镇医(防疫保健员)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专项补贴。由于残疾人工作的特殊性,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大部分是属于无偿的。为充分调动乡村医的积极性,建议实行浮动津贴制度并将其列入__市财政预算,由市残联在参与卫生部门年度考核验收后,根据考核验收情况兑现发放。

四要加强对乡镇一级卫生所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指导。充分发挥市、区乡镇三级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的作用,把指导乡镇级卫生室开展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列为主要工作内容,并把聋儿语训、智残、脑瘫儿童训练、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康复训练指导等项目纳入其中,推动乡村级卫生所康复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康复工作的整体水平。

(三)加大贫困救助力度,确保农村贫困残疾人得到康复服务。各级政府要把农村残疾人康复与扶贫结合起来,逐年拿出部分扶贫资金用于农村贫困残疾人康复补助;同时制定并完善贫困残疾人康复治疗和医疗救助政策,采取分级负担、减免费用等措施,解决贫困残疾人康复治疗问题。各级残联要利用好政府扶贫资金、社会捐助款、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建立各类贫困残疾人专项救助基金,逐年对特殊困难残疾人实行有计划救助。

(四)大力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宣传,积极做好残疾预防。

要通过发放宣传读本、宣传画、宣传光盘和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传媒,开展与残疾人康复工作有关的公益宣传,普及康复知识,提高残疾预防意识。充分利用“全国助残日”、“爱耳日”、“爱眼日”、“国际残疾人日”等活动,向社会广泛宣传康复工作的重要意义,唤起全社会对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的积极参与和支持。要建立健全免费婚前检查等出生缺陷干预工作机制,对先天残疾人实现强制免费婚检,避免常见、重大出生缺陷和先天残疾的发生;预防缺碘、氟中毒等环境因素致残;降低药物致残发生率;减少疾病致残;加强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和交通安全工作,减少事故致残的发生。倡导早期干预和早期康复训练,控制残疾程度的加重。

第2篇:残疾预防日范文

1 对象

1.1残疾者残疾者是指心理、生理、个体结构上以及某种组织不同程度的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的人。包括肢体、脏器等损害所引起的各类残疾者,有肢体残疾、视力残疾、听力残疾、智力疾残、精神残疾、脏器残疾等。全世界约有残疾者5亿多。

1.2急性伤病后及手术后的患者急性伤病后及手术后的患者,无论是处在早期还是恢复期或后遗症期,只要存在功能障碍,就是康复护理的对象。早期康复主要在医院住院期间进行,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康复则主要是出院以后在康复中心或以社区康复方式进行。

1.3慢性病患者很多慢性病患者病程缓慢进展或反复发作,致使相应的脏器与器官出现功能障碍,而功能障碍又加重了原发病的病情,形成恶性循环对社区慢性病患者的康复护理可帮助其进行功能恢复,同时也有助于防止原发病的进一步发展。

1.4年老体弱者老年人其肌体的脏器和器官出现功能逐渐衰退,其中年老体弱者的功能障碍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需要康复护理的帮助,康复护理的措施有利于延缓衰老的过程,提高年老体弱者的生活质量。

2 内容

2.1社区残疾预防依靠社区力量,落实有关残疾预防措施,进行残疾预防工作,如给儿童服用糖丸、开展预防接种、环境卫生、保健咨询、营养卫生、安全防范措施及健康教育等Ⅲ。

2.2社区普查残疾依靠社区的力量,在社区内挨家挨户调查,普查本社区残疾发生情况及残疾人数、分布、残疾种类、致残原因和残疾严重程度等。客观准确地评估,及时记录报告,为制定预防和社区康复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2.3开展康复培训在家庭或社区康复中心,对需要进行功能训练的残疾人,开展必要的、可行的康复功能训练,培训家属掌握与日常生活活动密切相关的康复训练方法,如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步行训练、儿童游戏活动训练、简单的语言沟通训练等。

2.4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方面,主要是指导训练残疾者进行床上活动、就餐、穿衣、沐浴、排便、使用家庭用具、移动等。

第3篇:残疾预防日范文

一、组织实施政府贫困残疾人康复工程

向6990名贫困精神残疾人提供基本药物费用补助;为665名贫困残疾儿童提供抢救性康复救助,为143名18岁以下肢体矫治人员提供术后康复训练;实施1530例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手术,支持庐江县、巢湖市开展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市)创建。

按照中残联《残联系统康复机构建设规范》,加强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业务建设;依据省残联《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定点机构建设标准》,本着“逐步规范、分批达标”的原则,鼓励、支持各类公办、民办的医疗和康复机构开展机构残疾人康复服务;培育一批残疾人康复服务骨干机构,承担政府民生工程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落实《残疾人事业专项彩票公益金康复项目省实施方案》,为593名贫困残疾人配发辅助器具。

二、创新对重性精神病人社会服务管理方式

深入推进对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社会服务管理。扩大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医疗救助渠道,在基层建立规范运行的重性精神病人日间照料管控组织。协助公安、卫生等部门开展重症精神病人排查和动态管控;结合彩票公益金项目,继续向贫困易肇事肇祸精神残疾人提供住院补贴救助,通过提供送医治疗救助资金方式,消除精神病人“关锁”现象。在街道、乡镇、社区探索建立医护人员按医嘱送药上门服务制度和重症精神残疾人状况动态报告制度,维护患者尊严和社会稳定。

三、加快各级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建设

加快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新区购(建)步伐;在庐江县建立6所乡镇卫生院残疾人康复站,支持该县“全省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创建活动稳步开展。推进“以城乡社区为依托,以满足残疾人基本康复需求为前提,以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为保障,以实用康复训练技术为手段,以实现残疾人全面康复为目标,残疾人及其家属积极参与”的残疾人社区康复模式,促进社区康复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发展,进一步发挥社区、乡镇残疾人康复机构作用。总结推广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市、区)培育活动经验,推动社区残疾人康复示范站培育工作。组建市残疾人辅具适配中心,开展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工作,努力满足残疾人对各类辅助器具的需求。

四、启动残疾预防城市试点工作

会同卫生、民政、人口计生等部门制定残疾儿童预防工作方案,建立残疾儿童随报登记制度。加大对0-6岁残疾儿童康复的扶持和救助力度。探索建立早预防、早筛查、早转介、早治疗、早康复的工作机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出生缺陷及残疾预防,探索建立出生缺陷及残疾预防工作机制。加大残疾人康复事业和康复项目宣传力度,普及推广康复知识,组织开展“预防残疾、共享和谐”残疾预防系列宣传活动,通过康复知识讲座、竞赛等形式,增强社会公众参与残疾预防的主动意识。

五、推进残疾人康复人才队伍建设

密切与市医学会物理康复学会等机构的联系,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专业机构在残疾人康复领域的人才资源优势、技术资源优势;继续举办残疾人康复员、康复协调员业务培训。定期安排人员深入基层残疾人康复站(室)和残疾人家庭开展社区和家庭康复服务与指导,引导社会各界关注、支持残疾人康复工作。

第4篇:残疾预防日范文

全国爱眼日

同志们,朋友们:

第十次“全国助残日”活动刚过不久,今天,是庆祝第十届“全国爱眼日”暨残疾人白内障复明基地授牌仪式活动。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多年来扶残助残献爱心的各部门各单位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今年“全国爱眼日”活动主题是:“预防近视、珍爱光明”,为开展好这次活动,市残联和市卫生部门联手开展了为贫困白内障患者赠送救助卡盲人回报社会义诊、咨询服务活动。这既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关爱,体现了社会扶残献爱心的良好风尚,同时也表达了我们预防残疾,防盲治盲,共同构建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望。

为了做好我市的防盲治盲工作,自“八五”计划以来,市政府就将白内障复明工作纳入了政府议事日程,相继制定了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全市共设立了5个白内障复明手术定点医院。3个低视力康复点,先派有一定技术基础的医院和护士参加省主办的“白内障”手术培训班学习,为基层培养了一大批眼科医务人员,还组派医疗队到大冶、阳新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手术,很大程度上拯救一批盲人,使他们重见了光明。

残疾人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关心和支持,残疾人的康复尤其需要相关部门和机构的支持和鼎立相助。因此,我希望:

首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继续重视这项抢救性工程,预防残疾,减少残疾,从源头上减少和减轻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这些不和谐因素。残疾人的康复工作是残疾人实现就业,参与社会的前提和基础,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社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因此,这项工作做好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其次,要切实采取各项扶持措施,确保贫困患者实施手术。今天基地授牌,一方面表明我市的残疾人白内障复明手术有了基地、有了技术保障,另一方面,我们发放了部分救助卡,对贫困患者实行扶助,非常有必要。市卫生局和市残联还应继续探讨可行的扶助措施,确保适宜的贫困患者都能得到手术治疗。

最后,希望基地发挥其应有的辐射功能和良好的社会功能,为广大患者解除疾患。也同时希望康复后的残疾人能迅速返回劳动生产单位,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黄石的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5篇:残疾预防日范文

义诊保健到社区

10月15日,为庆祝“国际盲人节”,青岛开发区盲人协会在区残联的支持下,组织了16名盲人专业按摩师,来到青岛开发区薛家岛医院,为住院的病友和社区居民进行义诊和保健按摩服务,充分展示了开发区盲人热爱生活、参与社会和奉献社会的精神面貌。开发区残联领导也参加了义诊活动,残联领导代表残联及残疾人工作者向全区盲人致以节日的问候,对盲人按摩师这种回报社会、奉献社会的爱心行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赞扬,并鼓励他们充分发挥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挑战自我、顽强拼搏,向全社会展示残疾人的精神面貌,树立残疾人的良好形象。(管明玉)

辽宁本溪

举办聋人书画交流会

日前,本溪市平山区聋人协会举办聋人书画交流会。来自全区30多名聋人书画爱好者和应邀前来的本溪市一些知名的书画家、摄影家一同参加了交流会。

聋人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由于语言交流的障碍,很多聋人无法走出固有的生活圈子。正因为如此,平山区聋人协会抓住为聋人开设绘画培训班这一契机,帮助他们融入到社会,树立生活的信心。在老师耐心指导和点拨下,学员们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创作出很多情系本溪、贴近生活,既有地方特色,又有时代气息的好作品。

会后,平山区残联还为10名听障人士发放了助听器。(赵曲泓)

宁夏银川

扶贫救助进家门

日前,宁夏银川市残联、市财政、兴庆区政府共同在兴庆区月牙湖乡隆重举行“携手残疾人 同步奔小康”扶贫羊发放现场会。“携手残疾人 同步奔小康”扶贫项目是继永宁县“百户千羊扶贫滚动工程”的成功经验后在月牙湖乡实施的又一项富民工程。本次活动,共为7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发放羊350只。

为了让农村贫困残疾人从根本上摆脱贫困,银川市残联从2007年开始,结合乡镇、村的民族特点、地域特点、农业结构等因素综合分析提出了实施“百户千羊滚动扶贫工程”,整乡整村推进。该工程投资少,见效快,特别适合农村残疾人家庭。经认真研究筛选,今年选择了兴庆区月牙湖乡进行重点扶持。该项目的实施必将产生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使更多残疾人家庭脱贫致富。(徐彩霞)

北京海淀

共同促进精神健康

10月10日, 由北京市海淀区残联举办的“承担共同责任,促进精神健康”为主题的精神残疾人运动会在四季青镇双新爱心苑文化广场举行。海淀区公共委、卫生局、民政局、财政局和区残联、精防院的领导,以及29个街、乡(镇)精神残疾人代表、残疾人工作者共计300多人参加了当天的活动。

活动现场,250多名精神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共同参加了趣味保龄球、双手拍篮球、定点套环、托球跑、羽毛球掷准、踢毽子等8个项目的比赛。为进一步鼓励精神残疾人的康复成果,激励精神残疾人参与社会活动,营造有利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提高残疾人精神健康水平创造了条件,活动现场,与会领导分别为获奖运动员颁发了奖品。 (朱东琼)

台湾

慈善高尔夫球赛捐助听损儿童

台湾投资管理公司英仕曼10月22日举办“投资慈善高尔夫球日”活动,进行公益筹款,活动筹得美金一万元,捐予雅文儿童听语文教基金会作为听语早期疗育经费,帮助弱势听损儿学习“听”与“说”,希望为台湾听损儿童的未来发展尽一份心。

15年来一直陪伴台湾听损儿童成长的雅文基金会,则期望通过企业的抛砖引玉,号召各界善心人士加入弱势听损早疗的支持行列,将大众的爱心化作听损儿童“有声”的希望,帮助更多的听损儿走出无声的世界。(文文)

河南焦作

爱心奉献 感恩服务

近日,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肢残协会“爱心・感恩”服务队走上街头向群众奉献爱心。爱心感恩服务队由家电维修、机械维修、文艺宣传、书法绘画、卫生宣传、棋艺比赛6组45人组成,活动当天共修三轮车3辆、电视机64台、电风扇25台,发放宣传材料2500份。(杨廷中 贾小双)

安徽滁州

普及预防知识 宣传惠残政策

10月17日,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举行残疾预防及惠残民生工程知识竞赛,来自全县15个乡镇和工业园区的16支队伍,代表全县4.3万名各类残疾人同场竞技,普及残疾预防知识,宣传惠残民生好政策。

据了解,参赛各队队员均为残疾人工作助理员和残疾人代表。经过预赛、决赛的激烈角逐,共有府城、板桥、西泉三镇代表队获得了前三名。本次竞赛内容以残疾预防、康复知识和惠残民生工程为主,旨在通过以赛促学的方式,普及残疾预防知识和宣传惠残民生工程相关政策,提高公众预防残疾的意识和惠残民生工程政策的知晓率。

(郭如亮 王娟 卢松)

黑龙江哈尔滨

盲人节里共联欢

10月15日是第28届国际盲人节,为庆祝盲人节,哈尔滨市南岗区残联于10月14日,在南岗区残疾人活动中心举办庆祝第28届国际盲人节联欢会,南岗区各街道办事处的50多名盲人朋友参加了本次活动。联欢会上,南岗区残联领导向广大盲人朋友致以节日祝贺。区残联盲人“爱之光”乐队和盲人文艺爱好者表演了歌曲联唱、乐器演奏和智力游戏等节目,为来参加演出的盲人朋友发放了盲杖、盲人报时表共计73件奖品,以资鼓励。整个联欢会充满了和谐、欢快、热烈的气氛。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自强不息,以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生活,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美好的明天。 (南联)

内蒙古通辽

举办首届盲文大赛

10月15日,是第28届“国际盲人节”,为了丰富和活跃盲人的生活,体现国家和社会对盲人的关怀,内蒙古通辽市残联举办了通辽市第一届盲文大赛,经过旗县市区残联的推荐和选拔,来自各旗县市区、通辽爱心按摩学校、通辽特教学校的30余名盲人参加了此次比赛。比赛内容分为盲文摸读和盲文书写,经过激烈角逐,共有12名选手胜出。盲文不仅是盲人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了解信息、感知社会的重要方式,举办此次比赛旨在提高盲人学习盲文的热情,减少交流障碍,提高盲人自身素质。广大盲人朋友也表示希望多举办这样的活动。

(通联)

江苏宿迁

心系群众 深入基层

从9月19日开始至9月30日,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残联机关12名工作人员利用两周时间,走进乡镇,走进残疾人家庭,密切联系基层、联系残疾人,深入开展走基层活动。

在走基层活动中,该县残联全体工作人员带着对残疾人的关爱,深入全县16个乡镇培植的24个残疾人“六个一”工程现场,了解残疾人领办的农业合作社、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的创建及残疾人受益情况;深入残疾人生活,走访了30户残疾人家庭,了解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需求,并为残疾人解难题、办实事12件,达到了拉近与残疾人的距离、提升服务残疾人的热情、促进残疾人工作的目的。(顾强中)

河北衡水

康复救助残疾人

日前,“集善工程――救治偏瘫、脑瘫残疾人项目溶栓胶囊免费发放仪式”在河北省衡水市中医院举行。该项目是由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推出的帮扶偏瘫、脑瘫残疾人康复的项目。经衡水市残联积极争取,河北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将首批资助的10500盒、价值90余万元药品发放到衡水市,资助患者300人。为做好药品发放工作,衡水市残联制订了详细的项目实施方案,市中医院也有计划、有步骤、安全有序的完成项目各项内容,从而确保了资助的救治质量。(李阳)

浙江台州

走进福利企业 关爱残疾职工

第6篇:残疾预防日范文

一、充分认识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示范市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创建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示范市,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切实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帮助残疾人康复或功能补偿、提高生存质量、增强社会参与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全市有2.6万残疾人,其中有康复潜能与需求的约1.8万人。近年来,我市实施了一系列残疾人重点康复工程,残疾人康复事业取得较快发展,约0.8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或功能补偿。但也要看到,我市残疾人康复需求与康复服务能力不足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还存在着康复机构少、康复人才缺乏、工作基础薄弱、政策措施不完善、社区康复起步晚等问题,全市还有1万多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得不到有效康复服务,距离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残疾人康复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示范市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将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好、实施好,确保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都能得到康复治疗和服务。

二、目标任务

年达到市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示范市验收标准,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具体任务是按照《市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示范县(市区)评审标准》,建立残疾人机构康复、社区康复、家庭康复指导、支持和服务体系;建立市、镇、村(社区)残疾人预防、发现、上报、登记、康复、救助随报工作长效机制和长效资金保障机制;建立完善市、镇、村(社区)三级残疾人康复需求动态管理电子数据库和规范、实用、有效的康复档案。

三、组织领导

市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市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示范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创建工作的组织协调、宏观指导和督导检查,及时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各镇(街)也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有关部门职责如下:

残联:制定相关配套政策、计划、措施,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各项康复服务工作;组织开展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和评估;指导、协调残疾人康复机构开展业务;组织实施康复管理人员业务培训;负责对创建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和组织评审工作;负责康复专项经费的申请、管理、使用与核拨。

卫生部门:做好残疾人康复医院的资质审批和管理服务工作;把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城乡基层卫生服务考核内容,把村(社区)康复站建设列入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达标验收标准,配备专(兼)职康复技术人员;组织开展康复技术人员专业培训;做好残疾人康复需求评估,建立康复服务档案;制定农村贫困残疾人加入新农合扶持政策,保证所有农村残疾人参加新农合;将残疾人基本康复训练项目纳入新农合单一病种报销范围,逐步增加报销项目,提高报销补偿比例;抓好残疾儿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康复,预防残疾发生;开展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普及工作。

民政部门:将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社区建设规划,利用社区服务中心、阳光之家等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和活动场所;利用社会福利院、敬老院,为孤残儿童和老年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为低保和处于低保边缘的贫困残疾人提供生活和医疗救助;利用慈善定向基金、福彩公益金支持残疾人康复工作;组织慈善义工开展残疾人康复助残活动。

财政部门:将康复工作经费列入市、镇(街)财政预算;加大重点康复项目和康复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保证配套资金及时拨付到位。

劳动保障部门:将城镇残疾人基本康复训练项目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单一病种报销范围,逐步增加报销项目,提高报销补偿比例;加强职工职业康复和工伤康复。

教育部门:在相关职业技术学校、卫生专业学校开设康复治疗专业,培养康复专业技术人员;把安全知识教育和残疾预防、康复知识纳入中小学劳动技能课程内容,普及康复基础知识。

人口计生部门:鼓励婚前医学检查,提高婚检率,降低出生缺陷率;宣传普及优生优育知识,预防先天残疾;发挥基层计生工作网络作用,积极开展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做好残疾儿童监测、登记和报告工作。

公安部门:把精神病患者的管理工作纳入日常治安管理,配合村(社区)康复站做好精神病患者的登记管理工作,将有肇事肇祸史和可能肇事肇祸的精神病人及时列为重点监控对象,落实监护责任制,降低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率,逐步建立精神病患者监控长效工作机制。

工会:积极组织开展为残疾职工提供无障碍建设、康复训练、转介咨询等服务,维护工伤职工接受康复训练的权利,开展贫困残疾职工康复救助活动。

妇联:做好残疾妇女、残疾儿童的维权和康复工作,开展贫困残疾妇女和贫困家庭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活动。

团委:组织广大团员、青年志愿者积极开展“志愿者结对康复服务,青春奉献和谐社区”等助残活动;招募青年志愿者担任村(社区)康复协调员;积极引导大、中院校学生把向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作为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

红十字会:做好城镇、农村残疾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的扶持救助工作;组织红十字志愿者开展残疾人康复助残活动。

老龄办:组织开展针对老年残疾人的康复知识普及和康复救助活动。

新闻单位:对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示范市创建工作进行全方位报道,普及康复知识,提高康复意识,呼吁全社会关注、支持残疾人康复事业,对残疾人康复事业尤其是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及相关政策、救助工程、重点工作、重要活动进行经常性宣传。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康复服务网络。

健全三级康复服务平台。通过合作、联办、转型、新建等形式,充分利用现有医疗卫生资源,建立一所残疾人康复医院,成立残疾人用品用具服务站,在市第一人民医院成立市视力、听力、言语和智力残疾人康复技术指导中心,在市中医院(第二人民医院)成立市肢体残疾人康复技术指导中心,在市荣复军人医院成立市精神残疾人康复技术指导中心,在市铁路医院成立市残疾儿童康复技术指导中心,重点培养一批全科医生和相关专业的护士担任专职康复医师、康复指导员,配齐康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开展技术指导、残疾筛查、康复诊断训练和转介服务。各镇(街)依托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建立残疾人康复指导站,开设康复门诊。在原有康复站基础上,依托村(社区)卫生室新建150处残疾人康复站,建立省级康复示范站1处,市级康复示范站35处,聘请、招聘、招募专(兼)职康复员,开展残疾人康复训练、指导、知识普及、转介服务、档案记录和管理工作。

加强康复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加强在职医护人员现代康复医学教育和康复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壮大康复技术骨干专业人才队伍。开展康复技术人员、康复协调员和康复员的康复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实行资格认证、持证上岗制度,形成稳定的康复工作人员队伍。制定康复人员培训计划,组织对镇(街)、村(社区)康复医生、康复指导员和康复员及残疾人亲友、青年志愿者、红十字志愿者和慈善义工进行培训,提升基层康复服务水平。成立市残疾人康复协会,组织开展康复学术开发、研究和技术交流活动,提高康复医学理论水平和康复服务能力。

(二)做好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普及工作。

通过电台、电视台、报纸、学校和残联网站等采用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开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示范市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相关政策措施;普及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提高公众康复和残疾预防意识,残疾人及其亲友残疾预防、康复知识普及率达到95%以上;将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列入卫生系统“全民保健计划”、“常见病防治知识”等系列宣传活动中;对创建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示范市实施情况、残疾人康复效果、社会影响进行跟踪采访,对重点康复工程进行集中宣传报道,为残疾人康复事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三)健全保障措施,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多渠道筹措残疾人康复工作经费机制,除各级财政部门根据当地年度残疾人康复工作任务安排残疾人康复专项经费预算以外,市残联征收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慈善机构和红十字会募集的无指定用途的善款等,都要拿出一定比例用于残疾人康复工作,各项资金要统筹安排,合理使用。设立残疾人康复工作社会捐助专款账户,通过开展专项捐助、一对一救助、爱心赞助、实物捐赠等多种形式筹集康复资金和物资。

政策保障机制。将残疾人基本康复项目(包括:白内障复明手术、肢体康复训练、精神病患者住院、服药治疗、儿童脑瘫、智障、孤独症、听力语言、视力康复训练等)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单一病种报销范围;对参加医疗保险、符合条件的需要医疗救助的贫困残疾人全部进行救助。

制度保障机制。一是建立残疾人康复需求随报制度,镇(街)、村(社区)医生、康复员、残疾人专职干事、康复协调员对辖区内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要做好日常登记、康复治疗、训练、转介等服务,并随时掌握辖区内残疾人的数量、类别和康复状态等情况;二是各级各类残疾人康复机构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残疾人康复服务档案,规范康复治疗训练与服务工作标准和流程,做好康复评估记录,为各类残疾人提供优质便捷的康复服务;三是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康复服务机构,支持企业或个人投资开展残疾人康复服务,在康复医疗机构资质审批、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

(四)实施重点康复工程,普及实用康复服务项目。

1、进一步完善白内障无障碍长效工作机制,发现一例,免费手术一例;2、继续实施贫困家庭0-6岁残疾儿童免费抢救性康复训练工程,实现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全覆盖;3、继续实施贫困精神病患者康复救助工程,年为230名贫困精神残疾人进行康复救助;4、实施贫困肢体残疾人康复训练救助工程,为310名贫困肢体残疾人进行康复救助;5、实施残疾人基本辅助器具进家庭工程(残疾人基本辅助器具包括:视力残疾人使用的助视器、盲杖以及盲板、盲笔、盲表、报时器等生活学习辅助器具;听力语言残疾人使用的助听设备以及语言训练和会话的辅助器具;智力残疾人使用的认知图片、玩具等训练和开发智力的辅助器具;肢体残疾人使用的进食、穿脱衣物、洗漱、入厕等生活自助器具,腋杖、肘杖、手杖等助行器具,轮椅、手摇三轮车等代步器具,以及辅助坐、卧、翻身和站立等器具)。这几项重点工程分别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使重点康复工程成为经常化、制度化的康复服务项目。普遍开展社区康复与家庭康复,推广实用、易行的康复方法,普及康复服务。形成“以重点工程带动康复普及,康复普及促进重点工程推进”的良性循环,实现各类残疾人康复服务全覆盖。

(五)做好督导检查工作。

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创建工作的顺利完成,年底迎接市的检查验收。

第7篇:残疾预防日范文

全国爱耳日活动方案一 为大力宣传儿童听力健康和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力宣传听障儿童全面康复理念,促进融合教育,推动我市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xx市第17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关注儿童听力健康”。

二、市级活动内容

(一)听力健康进农村活动。3月1日上午,xx市残联联合卫生计生部门组成“听力健康服务小组”,赴奉化市裘村镇会同当地残联和卫生医疗机构开展“关注儿童听力健康”主题宣教活动。在乡镇中心街区设置耳科义诊、听力检测、耳防宣传、听力康复、政策咨询及便民服务台,悬挂宣传横幅,分发《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宣传手册等。

主办单位:xx市残疾人联合会xx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承办单位:奉化市残疾人联合会 奉化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二)听障医教融合分享活动。2月28日上午,xx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在多功能厅举办主题宣传活动。康复中心在训的120余名听障儿童和家长及部分普通小学学生参加主题活动。活动中听障儿童康复明星和家长将介绍听障康复经验和融合教育成果,听障儿童与健康儿童进行才艺表演。

主办单位:xx市残疾人联合会

承办单位:xx市残疾人康复中心

(三)听力免费检查周活动。“爱耳日”期间,xx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将开展为期一周的免费听力检查和助听器知识咨询义诊活动。组织有关听力学专家为有听力康复需求的市民进行免费听力测听、助听器调试和耳科保健指导服务。

主办单位:xx市残疾人联合会

承办单位:xx市残疾人康复中心

三、各地活动要求

(一)坚持以人为本。要立足实际,围绕活动主题,协调卫计、教育、环保、民政等部门,组织相关机构专业人员,着力面向农村、山区、海岛等重点区域,着力面向儿童及儿童家长、年轻夫妇等重点人群,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及听力康复家长培训,提供耳科保健咨询,开展听力健康宣传及听力筛查服务等形式普及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知识;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广泛动员爱心企业、公益组织及个人参与贫困听障儿童的康复救助,营造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环境。宣传教育活动力求与便民惠民服务相结合,整合推动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工作。

(二)创新宣传形式。要积极协调各类媒体开展宣传报道工作。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短信平台等大众媒体和新媒体作用,多渠道“爱耳日”活动信息,宣传普及安全用耳知识,教育推动全社会关注儿童听力健康,保障听障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共同建设听障儿童全面康复环境。

(三)做好需求调查。要以“爱耳日”活动为契机,认真开展2016年度“七彩梦行动计划”人工耳蜗康复救助及阳光品质康复工程助听器验配、人工耳蜗处理器升级、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等项目的需求调查摸底工作,为残疾人阳光品质康复工程“助听”项目的实施摸清底数,打好基础;扎实做好2015年度新发听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落实和政策保障工作,建立疑似听力残疾儿童康复跟踪长效机制,加强康复政策宣传力度,强化听力障碍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理念,力争使有康复适应指征的听力障碍者尤其是0-6周岁听力残疾儿童的康复需求得到满足,为“十三五”残疾人康复工作起好步、开好局。

各县(市)区残联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积极协调残康办成员单位,围绕第17次“爱耳日”活动主题,以全面实现“人人享有健康听力”为目标,制订活动计划,采取有效措施,推进“爱耳日”活动广泛、深入、扎实开展。要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创新活动形式,采用多种方式增强“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确保活动取得成效。

四、宣传口号

——关注儿童听力健康

——切实保障听障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

——积极落实“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听力语言康复三原则

——关注听障儿童全面康复

——提高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意识,确保儿童听力健康

全国爱耳日活动方案二 2016年3月3日是第17次全国“爱耳日”。根据省残工委下发《关于转发中国残联等部门〈关于开展第17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的通知》(黔残工委办〔2016〕1号)精神,望各区(县、自治县)残联高度重视,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对开展第17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安排如下:

一、 活动主题

关注儿童听力健康。

二、 时间安排

2016年3月3日,可延长一至两天。

三、宣传重点

大力宣传儿童听力健康和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力宣传儿童听力障碍预防、发现及治疗科学知识;大力宣传听障儿童全面康复理念,推进融合教育相关工作;全面营造关爱、帮助听力障碍儿童康复的社会氛围。

四、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要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本通知要求。各区(县、自治县)残联会同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及时制定本地宣传教育活动方案并认真做好组织落实,确保此项活动广泛、深入、扎实开展。

(二)积极创新宣传形式。

各地要坚持以人为本,结合本地实际,创新宣传形式。要积极采用多种方式增强“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短信、微信等传播渠道的作用,广泛“爱耳日”活动消息及爱耳护耳知识;要广泛组织发动专业机构、学术团体,面向重点人群,通过举办专题培训、讲座等形式向听障儿童家长、年轻父母普及听力残疾预防及康复知识;要深入学校、社区,组织好中、小学生及学龄前儿童的听力健康宣传工作。

(三)整合推进实际工作。

各地要以“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为契机,努力将宣传教育活动与儿童听力健康咨询、听力检测等便民服务有效结合,动员和组织各方面力量,深入基层为广大群众和听障人群提供康复服务;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广泛动员爱心企业、公益组织及个人参与贫困听障儿童的康复救助;加大儿童听力保健工作力度,做好新生儿听力筛查、听障儿童接受普幼(小)教育、儿童环境噪声治理等相关工作,为儿童听力健康和康复训练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及时做好活动总结。

各区(县、自治县)残联要认真做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的总结。负责及时收集整理本地宣传教育活动情况,请务必于2016年3月6日前将活动总结及相关图片、视频、简报等资料书面上报市残联。

全国爱耳日活动方案三 201x年3月3日是第17个全国“爱耳日”, 耳朵是人的重要感觉器官之一,鸟语花香,山呼海啸,都必须经过耳朵才能感受到,没有听力,语言交流就无从谈起。儿童正处于语言的形成期,因此,保护听力更显得尤为重要。

活动宣传口号:

珍爱听力,快乐成长!

活动总目标:

1、知道耳朵的作用和保护耳朵的方法,会用耳朵辨别不同的声音。

2、懂得耳朵对人的重要性,养成保护耳朵的良好习惯。

3、热爱自己的耳朵,培养助残爱心。

高幼组:

活动一:我的耳朵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耳朵的作用和主要构成部分的名称。

2、重点认识鼓膜,知道如何保护它。

3、懂得保护耳朵的重要性,培养幼儿正确、文明的听、说习惯。

活动准备:

耳朵模型一组(外耳廓、外耳道、鼓膜、半规管),气球,白色透明塑料瓶和各色彩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放录音听优美的音乐和幼儿吵闹时的录音:“感觉怎么样?是谁把这种感觉告诉你的?”→引出耳朵。

2、“耳朵是干什么用的呢?”(听声音的)出示耳朵的外轮廓。

二、基本部分

1、“小朋友好,我就是耳朵,严格的说应该是耳朵的外轮廓,是耳朵中唯一露在外面的东西。现在请小朋友用手捏一捏自己的耳朵,感觉它是什么样的?请告诉我。”

2、帮助幼儿认识外耳廓是由软骨支撑着的,不软也不硬。

3、实验游戏:帮助幼儿体验外轮廓聚拢着声音的作用。请幼儿分别用手挡在耳朵的前后,感觉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挡在前面的听不清,挡在后面的听得清)。

4、“声音是怎样传到里面去的呢?”出示外耳道与耳郭对接,“声音就是从这里传进去的,它向一条直直的道路,叫外耳道。”(耳道里有细微的茸毛,阻挡灰尘侵入,形成耳屎)

5、“声音走进去后会碰到谁呢?”出示鼓膜放入耳道,帮助幼儿认识鼓膜。

6、实验游戏:利用气球,让幼儿用嘴巴凑近气球说话,感知气球的震动(说话时气流通过空气的传播撞在气球上,产生了气球的震动)。鼓膜是耳朵里一块像气球皮一样有弹性的膜,当声音传到鼓膜上的时候,就会带动鼓膜的震动(就像小朋友对着气球说话时气球会震动一样),在大脑的帮助下就听到传来的声音了。声音小,鼓膜的震动就大小,反之就大。

7、“鼓膜是像气球皮一样的东西,如果我们用尖尖的东西刺它会怎么样?”实验:刺破气球。教育幼儿要爱护鼓膜,不要随便用东西掏耳朵眼儿,不能把小东西塞进耳朵里。

8、“如果我们突然用很大的声音把耳道塞的满满的又会怎么样?”实验:气球吹得太满会爆炸。“那么,我 们应该怎样保护鼓膜呢?”教育幼儿平时不要大喊大叫,不要对着别人的耳朵大声说话,遇到猛烈的声音时要捂住耳朵,张开嘴巴,减少鼓膜的压力。

9、“现在小朋友知道了耳朵是怎样听声音的,但是你们知道耳朵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吧? (平衡的作用)”尝试半规管(三根弯曲的小管) 与模型相接。“它是怎样帮助我们保 持平衡的呢?”

实验:通过透明瓶子里水的流动帮助幼儿理解。“三根小管里装着水一样的液体,当我们的身置发生改变时,这些小管里的液体就会流动,我们的大脑根据这些液体的流动来判断我们位置的改变并保持平衡的。”

10、实验游戏:幼儿原地旋转3―5圈停下。“为什么我们已经停下了还会有晕的感觉?”

11、实验游戏:指导幼儿往瓶子中放入各色纸片,然后旋转瓶子,看里面的纸片会怎样?停下后,纸片还会怎样? (瓶子停下后,纸片还在旋转。)每个人的平衡能力都不一样,但平衡能力是可以通过锻炼来提高的,例如:飞行员、舞蹈演员等。小朋友平常玩儿的走独木桥、过小河的游戏就是在锻炼和提高我们的平衡能力。

三、结束部分

1、教师进行总结:

(1)耳朵的作用。

(2)爱护耳朵,保护鼓膜。平时不大喊大叫,耳朵喜欢听轻声美妙的声音。

(3)多参加户外运动,在体育活动中提高平衡的能力。

 

全国爱耳日活动方案相关文章:

1.全国爱耳日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2.2016年学校爱耳日宣传活动方案

3.幼儿园全国爱耳日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4.2016年全国爱耳日活动方案

5.社区爱耳日活动方案范文 3篇

第8篇:残疾预防日范文

为进一步提高街道残疾人事业发展水平,促进和谐、幸福蠡园建设,现就做好2011年街道残疾人工作制订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省、市、区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创建全国首批“阳光家园”示范区为抓手,以建立和完善残疾人“两个体系”保障机制为重点,突出残联组织规范化建设,推进精细化管理,拓展公共服务功能,努力提升残疾人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促进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工作目标

1、健全残疾人公共服务网络,完善与我街道经济社会相适应的“普惠加特惠”的残疾人服务保障机制,规范机构管理并提供有效服务。

2、完善覆盖城乡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保障救助机制,确保符合条件的残疾人100%享受无业重残生活救助、康复救助、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学生救助以及其它各类困难救助。

3、深化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开展康复训练指导、辅具适配、无障碍设施改造、康复知识“四进家庭”服务,各社区全面推进社区托养(日间照料)服务点建设,实施对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的托养服务。

4、精心组织好街道残联换届选举工作,推进残疾人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

5、认真组织开展第21次“全国助残日”和“残疾人文化周”等活动,并做好组织宣传工作。

三、工作重点

1、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加大残疾人社区康复投入,形成完备的以社区康复中心为平台,街道康复室为依托,社区康复站为支撑,残疾人家庭为基础的“三级四层”残疾人服务网络,实现康复服务全覆盖。努力为残疾人办好实事,为辖区内所有持证残疾人提供免费体检服务,为17户家庭做好辅具适配进家庭等工作。

2、健全残疾人康复服务机制。巩固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创建成果,按照“布网络、抓延伸、建阵地、进社区、入家庭”的工作模式,努力实现就近、就便、持续、低成本的康复服务。广泛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残疾预防工作,建立残疾预防报告制度,有效构建残疾预防体系。

3、加强残疾人服务载体管理。按照“苏馨家园计划”的建设和服务标准,规范街道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管理,进一步细化服务内容,制订服务标准,规范服务程序,完善服务功能,建立考评机制,确保街道综合服务中心运行水平提升。

4、提升残疾人托养服务水平。推进残疾人公共服务设施向社区延伸,全面启动“阳光家园计划”,为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提供托养(日间照料)服务。积极推行残疾人服务补贴制度,认真落实好残疾人居家服务、机构托养、生活护理等补贴政策。

5、落实残疾人救助保障政策。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做好残疾人保障和救助一系列文件精神,做好无固定收入重残人员、无业重度残疾人以及一户多残、依老养残家庭中残疾人生活救助金的发放工作,确保符合政策的人员按时足额领取。社区工作人员要与持证残疾人中的低保户、低保边缘户、无固定收入重残、一户多残、依老养残家庭结对帮扶。及时了解并解决他们在生活、受教育、就业等方面的困难,认真执行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补贴制度和医疗救助政策,探索将符合政策的残疾人康复医疗项目纳入医疗报销范围。

6、落实残疾人教育就业政策。一是落实残疾人教育援助政策。认真落实残疾儿童享受义务教育各项政策,着力解决残疾儿童和残疾人家庭子女就学困难问题。二是创新扶贫济困模式。采取输血与造血结合,扶贫与推进自主创业结合的方法,积极创新扶贫途径。对在残疾人托养机构接受托养并处于就业年龄段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残人进行生活技能和职业技能训练。三是强化残疾人就业服务。依法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使残疾人按比例就业逐步走上健康稳定轨道。推荐残疾人参加各类就业招聘会,多渠道、多层次促进残疾人就业。高度关注并帮助解决企业转型、并轨、破产过程中残疾职工的再就业问题。

7、加强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做好街道残联的换届选举工作,建强社会转型期能够履行好“代表、服务、管理”职能的工作机构。深化市“残疾人工作五星级社区”创建活动。努力巩固创建成果,提升服务水平。

8、加强残疾人工作者队伍自身建设。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确保网上信息平台准确率,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把“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职业道德融入到每位残疾人工作者心中,落实在具体行动中,为残疾人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四、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要把残疾人工作作为和谐、幸福蠡园建设的重要抓手,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扎实开展相关工作。各社区主要领导要时时关心、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倾注精力、真抓实干,切实抓好各项残疾人工作,使广大居民群众、特别是特定群体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服务,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2、统筹规划,分类推进。各社区要根据本单位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对照街道下达的残疾人工作年度目标任务,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细化举措,切实抓好分类推进,确保残联重点工作有突破、亮点工作有特色、相关工作有成效。

第9篇:残疾预防日范文

1.问题的提出

在中国生命科学学会第二届全国生命科学研讨会(1997年8月北京)上,我们听到两组数字:一组是医源性感染者,全国平均约为就医者的10%左右,一组是药源性疾患,包括就医者和自购药品者,全国平均为40%?60%我们曾与五官科医生座谈,他们发现儿童少年的药源性耳聋几乎常年均可遇到,成年人药源性共济失调也时有发生。这些严重反应多为不可逆的,但又不是预防医学工作的对象。

康复医学的对象是原发性残疾患者及继发性残疾患者。由于残疾流行病学、遗传流行病学在预防医学学科中有了较大发展,某些易致残疾病菌苗、疫苗的预防接种,对孕妇的科学监测的推行,妇幼保健工作的进展,这些在康复医学的总论中己开始有所论述。所以,原发性残疾可望见到下降趋势。但继发性残疾,特别是由于种种原因,医源性疾患(指医源性感染及药源性疾患),或多或少地成为继发性疾患,这个严峻的形势,使得康复医学并行地介入临床医学的紧迫性更加突出了。使得康复医学工作者有“康复医疗与临床医疗应同时进行,只是在不同临床阶段中两者有侧重点不同而己。一般而言,康复介入愈早,效果愈好,愈省精力、时间和经费”的论述,成为富有管理智慧的箴言,同时,也能抓住防止残损发展为残疾,防止残疾发展为残障,防止原发性障碍发展为继发性障碍的最早时机和最好时机。

但这几个最早时机和最好时机,由谁来抓?过去的临床医学,只对病,不对人,没有抓的管理要求;预防医学,从概念定义看,就没有到临床医学中寻找这种动机的主动;保健医学不顾及此更属自然;康复医学,也只是在总论中提及,远没有分病种、分阶段的详实论述,尽管好好地总结,己有教训足可有相当论述,但由于康限,不管是“作为功能医学的康复医学”还是“作为障碍医学的康复医学”,主要就是通过“训练再训练”使己经伤残障碍(残损、残疾、残障)的功能,尽可能地恢复到最好的程度。“预防性康复医学”,己经是开拓性提法了,卓大宏先生主编的《中国康复医学》中有一节专述。

2.历史的局限

为了更好地再开拓,我们必须对康复医学学科发展的历史性局限有更为清楚的回顾。

单说康复医学的产生,是与战争联在一起的,1917年,在纽约成立了“国际残疾人中心”,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派生物。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所以目的就是受伤军人尽快康复,重上战场。这个历史背景,长期以来,局限了人们的认识,直到1969年,WHO康复专家委员会还是从功能障碍的恢复这一特定立场来定义康复二字的。它说:康复是指综合协调地应用医学、社会、教育、职业的以至其他措施,对残疾者进行训练和再训练,减轻残疾因素造成的后果,以尽量提高其活动功能,改善生活自理能力,重新参加社会生活。1981年修改为“采取一切措施,减轻残疾和因残疾带来的后果,提高其才智和功能,以使他们重新回到社会中去'在这两个定义中,根本没有预防残疾的要求和动机,所以才有“康复医学并不担负医学中的全部对象,而只是以上述运动障碍及其相关障碍为主要康复对象’的说法。

美国国立康复医学研究中心(NCMRR)成立于1993年。他把系统论引进了康复进程把W,HO的障碍三个层级:残损(形态,功能缺损)、残疾(能力低下)、残障(社会性不利)拓展为五个层级:病理生理、功能残损、功能受限、能力障碍、社会限制?但令人感兴趣的是他们认为这个障碍结构,不一定是个固定顺序的单向的线性模型,而是一个可以出现可逆的非线性的整观特点,这就为康复医学留出了众多的完善自己的空间,为康复医生在实践中把握可逆、转机的最好时机指出了可能性,为他们创造学术成就提供客观机会;为康复理论工作者利用非线性非平衡理论的自组织理论的“新四论”(突变论、超循环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及非线性动力学的“新三学”(混沌学、分形几何学、孤波学)研究障碍发生(物理性因素之外)、发展及康复(生理性可逆、可塑)的机制提供了全新的空间。知不足方知求前进,历史的局限恰恰为我们提供了前进的机会。所以,尽管NCMRR仍然认为障碍学是康复医学的灵魂即基本内涵,但它把康复医学的外延大大拓展了,特别是把康复医学学科的理论建设移到一块最新的学术基石上,这对康复医学学科建设大有好处,极利于突破历史对它无形的因袭局限,使康复医学的理论研究更富个性。

3.如何丰富预防性康复医学的内涵

现在有较多的人认为,现代医学的完整体系,应由保健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康复医学四个方面构成。人类要健康的生活,需要有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三个完好状态来保障,这三个完好状况是不得病或少得病的前提。良好的生活习惯,科学的合理膳食,乐观向上的心境,适宜的体育锻炼,都是重要的保健医学的措施,持之以恒,也是大卫生观的预防医学措施,有些还可成为康复医学的措施。但临床医学,某些病或病人到了医院诊病或住院治疗之后,有些病仍然会伴生残损、残疾、残障,这几乎与战争伴生障碍一样不可抗拒。但是,康复医学中预防意识的加强,不仅是全面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结果,也是医疗实践中一些事实的推动,特别是一些继发性残损、残疾、残障的发生,患者、患家与医生、医院的矛盾纠纷扩大,促进了医学学术向更精细的方面发展,预防继发性障碍必然会逐渐逼出一些说法,从总论泛泛地笼统论述,转向各论性质的病病论述,层层论述。在诊断阶段,正确诊断就会争取时间,这肯定有潜在康复价值;处方,这对减少药源性疾患肯定会有因果作用;手术方案的制定,术式的选择,手法的处理,都会对预后产生直接影响;在住院期间,对病人各种反应的正确判断和措施采取,都会对将来生活质量留下好的或坏的印记,所以在临床医学与康复医学必然重叠的这一段,一个医生不具备预防性康复医学的观点和措施的采取,就不是一位完全的合格的临床医生。在康复医学受到正确对待以后,康复床位将比临床床位多出几倍,抢救生命阶段或急性病程一经结束,患者进入康复阶段,转入康复病床非药物治疗措施为主时,才是康复医生单独工作之时。但这时,继发性障碍的预防仍必须摆在日程之上。

4.另一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