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统计总结范文

高中统计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统计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统计总结

第1篇:高中统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基础 必修模块 总结性评价

一、总结性评价的指导思想与目标分析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总结性评价的指导思想是建立符合新课程理念的高中信息技术总结性评价体系,重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注重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创造潜能的发挥。注重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促进评价与教学的有机结合,使评价更好地为教和学服务。

新课程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三大目标,当然也是信息技术课程的三大目标,同时也是信息技术课程评价所应坚持的目标。在这三大目标的评价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评价适宜通过过程性评价来完成,而其他两个目标可以通过总结性评价来完成。为了评价开展的便利性,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思想,针对性地重新解析信息素养,为总结性评价重新设定了三个层面的评价目标,描述如下:

1.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

2.学会操作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的技能

3.具有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逻辑层次上来看,前两条是基础,后一条是充实和升华。这个新的评价目标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是我们在信息技术课程总结性评价活动中应遵循的三个目标,参考这个特定结构设计自己的评价方案。

二、总结性评价应坚持的原则

1.依据课标,兼顾教材

首先,评价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内容来实施,不论哪一个省市、哪一个地区,也不论使用哪一本教材,均要按照《课标》中的课程目标和《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的内容标准进行评价。

其次,课程标准不是教学大纲,应以达成最低要求为标准,总结性评价不是选拔考试,是过关性质的考试,应照顾到大部分同学。也就是说,试题题目不要过深,以大部分同学通过为宜。

第三,虽说评价要以《课标》为依据,但并不是说完全脱离教材,与所学教材一点关系也没有,这样容易造成教师不用教材、学生不看教材的情况发生。考核时还是应该适当兼顾教材内容。譬如在出题时可以考虑一部分试题直接来自于教材,或一部分试题的答案要求来自于教材。例如“请说出从因特网下载资料的三种常用方法,其中至少一种是教材上提到过的”这个试题,就能达到与教材适当兼顾的目的。

2.注重双基,突出运用

双基是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实验过程中,有一个不太好的现象应引起注意,就是有些教师有点走向另一个极端,在课堂上大谈信息论和方法论,不做具体的操作,完全忽视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学习与培养。信息技术课程毕竟是一门技术类课程,不可以脱离技术和技术应用谈理念、谈方法。

当然考试时不应孤立地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测试,不能简单地考一些死记硬背的知识,而应放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背景中去评价,从知识的整体联系上去考核。例如对于“信息的基本特征”这个知识点,传统的考法是采用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让学生选择或填空,这种做法只能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对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这几个特征没有能够考查到,但这恰恰又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例如可以设计这样的一个考题:“信息具有价值性、时效性等特征,请结合生活实际,为每一个特点举一个实例,填入下面表格中”。

突出运用就是加强与平时生活的联系,突出考查学生采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双本体观的理论,大众信息文化取向的目标评价,重在强调对学生感受生活,利用工具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考试题目的设计要注意以下三点:

(1)注重使用与学生生活、学习经验相关的、有意义的问题或评价任务。

(2)从过分注重使用脱离具体实际的抽象任务转变为注重使用情景化的问题。

(3)强调真实情景中的复杂技能。

例:某专家来你校作“人工智能”方面的科技讲座,假如你想尽可能多的留下该专家的有关资料并在校园网上,请设计你的若干种做法,并填写下表:

3.超越工具,尊重个性

我们知道,目前情况下,解决某个实际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选择不同的信息技术工具加以完成。例如:“因为参加省中学生机器人比赛,你现在急需要买一本《中学生机器人制作教程》,请你设计出三种获取该书的途径,并分析、比较这三种方式的优缺点”。本试题为设计题,学生只要回答出三种合适的方法即可,不限定采用何种途径和方法。

在平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同的人就存在着不同的处理方法。譬如在进行文字处理时,有人偏爱WPS,有人偏爱OFFFICE,即使在使用同一软件解决某个问题过程中,不同的人们也有不同的操作方法,有人喜欢用快捷键法、有人喜欢用工具栏法或快捷菜单法。因此我们在设计考题时,要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要尊重个性。

4.笔试为主,形式多样

目前信息技术课程考试通常有三种形式:全部上机、全部笔试、部分上机和部分笔试。这三种形式各有利弊,不能一概而论说哪种形式好、哪种形式不好。要根据评价的目标、评价的规模、学校的条件、学生的情况等几个方面加以综合考虑。

考试题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大类。其中客观题部分主要考查学生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类型通常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客观题部分可以采用填涂答题卡,用读卡机进行批阅;主观题主要考查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有论述题、设计题等。考试可采用闭卷、开卷等形式,开卷形式的考试可以带教材、笔记、参考资料等。

三、总结性评价的设计思路

1.设计双向细目表

按照《课标》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内容标准、总结性评价目标合理划分知识单元、学习结果、分数分布,设计总结性测验双向细目表,如下表所示。

2.试题编制

(1)选择题的编制

选择题通常由一个用于呈现问题情境的题干和若干个提供该问题可能答案的选项组成。选择题可以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

例1:一同学要搜索歌曲“Yesterday Once More”,他访问google搜索引擎,键入关键词(),搜索范围更为有效。(单选)

A.Yesterday Once More B.“Yesterday Once More”

C.Yesterday “Once More” D.“Yesterday”+“Once”+“More”

例2:图像文件的大小由()因素决定。(多选)

A.图像尺寸 B.图像颜色

C.图像分辨率 D.图像模式

(2)填空题

填空题又称短答案题目,要求应答者提供合适的词汇、数字或符号去回答一个问题或完成一个陈述,通常用于测验简单的知识型学习结果。

例3:请列出五种获取明后两天天气信息的5条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判断题

判断题一般用于测量学生识别一个陈述是否正确的能力。它的基本格式是呈现一个描述性句子,要求学生对其正确与否作出判断。

例4:正常情况下,从中国发一个E-mail到美国,大约几秒或几分钟对方就可以收到。()

(4)论述题

论述题是最典型的主观性试题,给学生提供作答的自由度较大,它可以有效地考查考生组织、归纳和综合所学知识的能力。

例5:从古至今,人类经过了多次信息技术的重大发展历程,每一次信息技术的变革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请举例说明信息技术对当今社会产生的影响。

(5)设计题

设计题是信息技术课程用得比较多的一类主观性试题,主要用于考查学生运用所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6:日常生活中的信息管理越来越重要。

①请为自己的个人相册(包括已有的文本相片、数字相片)的电子化管理,规划工作步骤,并尝试用你认为清晰的两种方式将他们表达出来。

②比较这两种表达方式的优缺点。

参考文献:

1.李艺,张义兵.信息技术教育的双本体观分析.教育研究2002.11

2.苗逢春.信息技术教育评价:理念与实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

3.吴惟粤.普通高中新课程评价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第2篇:高中统计总结范文

一、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认识

我把学生学习效果分为“懂——会——真会”三个层次,其中:

“懂”:听得懂,说明智力可以。

“会”:能独立,一次性完成所学内容,并讲给别人。

“真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我们同学经常把“懂”叫做“会”,他们看例题,看后以为会了,他们听老师讲,听后以为会了,他们看错题,甚至看答案抄错题的解答,抄后以为会了,当我们老师把易错题放到一起组成“重组卷”考查时,当我们的测试遇到他们做过的习题时,他们才发现,其实有很多所谓的“会”只是“懂”了而已。他们缺少“懂”了后更重要的东西,第一次感悟——既达到“会”。其实只要达到“会”的层次,就足以让他们考上普通大学,甚至一本大学。

这第二次感悟,达到“真会”,应该叫举一反三的层次,是对习题本质的把握,分析出“出题者的意图”。既出题者要考查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感悟。当然,这必须在第一次感悟的基础之上。

所以我把物理的学法称之为“物穷其理”,“悟”理既要达到“物穷其理”。那么,我们如何达到上述目标呢,下面即使我的做法。

二、“物穷其理”感悟本质

(一)“感悟课”存在的必要性。

高中各学科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一下三个方面。一是知识量大,系统性强。二是综合性强,各学科相互影响。三是能力要求高,大部分要自我培养。每天要上很多课,课上老师安排的讲过的内容看似会了,实际只是“懂”了,离“会”还有一定差距,需要“感悟课”来完成,每天的第一节自习课不是要完成作业,而是要感悟课上所讲,把“懂”变成“会”。具体①可以完成重点整理,形成笔记。养成课后整理笔记的习惯。②例题重做,真正掌握。例题是精华,只听不练达不到掌握知识的目的。③制定计划,严谨高效。没有计划的学习,一定达不到高效,有计划才能使所学内容尽在掌控之中。

(二)解后思考,解后小记,总结深加工。

著名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在“怎样解题表”中将解题过程分为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回顾四个步骤。所谓的“回顾”,一方面是检验自己的解题过程与结果,另一方面是对自己的思路进一步整理、归纳、引伸、发散。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融会贯通,更有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现在不少学生在解题时,常常忽视了“回顾”这一环节,变成“为解题而解题”,结果是辛辛苦苦而收效甚微。为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率先示范,重视“回顾”。学生要在解题过程中具体操作,做法中我觉得解后小记是比较好的,小记中可以在如下几个内容中选择或一个或全部。

①悟因果:解题后,要思考在解题过程中运用了哪些知识点、已知条件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题意或实际生活是否相符等。这样可促使我们进行大胆探索,发现规律,从而激发创造性思维。

②悟规律:解题后,要注意思考所运用的方法,认真总结规律,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有利于强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迁移能力。

③悟多解:解题中坚持采用多种解法,不仅可以锻炼我们思维的发散性,而且可以培养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不断创新的意识。

④悟变通:对于一道题不局限于就题论题,而要进行适当变化引申,在培养思维变通性的同时让我们的思维变得深刻流畅。一题变多题,有利于开阔眼界,拓宽思路,提高应变能力,防止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

⑤悟归类:解题后,回忆与该题同类的习题,进行对比,分析其解法,找到解这一类题的技巧和方法,从而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久而久之便能形成技巧,解题效率自然会大大提高。

⑥悟错误:解题后,要思考题中易混易错的地方,总结教训,提高辩析错误的能力,就能不断丰富、完善自己。

(三)“隐藏写答案”把练习篇成为你自己的“错题集”,高效学习。

①“错题集”的功效。

学习中,大部分学生都会有这样的体会:许多题目讲过了、做过了、考过了,有的还不只考过一遍,最终还是错了,这些错题的背后,往往隐藏了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漏洞。那么如何弥补这些漏洞呢?凡是善于总结失败教训的人往往比别人多一些接近成功的机会,正所谓“失败乃成功之母”。因而整理“错题集”不失为一剂良策。

常做错题,可以更准确地把握知识点及概念点,可以极大地改善粗心的现象,可以迅速地提高学习成绩。

错题本是对自身错误的系统汇总。可能很多同学会说,这些错误就让它放在卷子上不也一样吗?将来看卷子就是了。其实,这是一个关于统计的问题,现实生活中统计的效用是相当重要的。当我们把错误汇总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很容易看出其中的规律性,尤其是当我们对错误进行了总结之后。找到我们错误的规律,容易出错的方面,那么,我们在这方面就需要下点功夫了!

很多学习比较浮躁的同学满足于知道自己这道题错了,但是,认识往往不是很深。有时,即使让他马上重新做一遍原来的题目,可能还是拿不到满分,其关键是步骤和过程。这时,建立“错题集”,并重新完成就显得很有检验效果了,而且很有巩固作用。

②“隐藏写答案”使练习篇成为“错题集”。

“错题本”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办法,是减轻学习负担的作业。但是高中阶段学生的科目多、题量大,从而错题也多,没办法象初中小学那样通过抄形成“错题本”,我的方法是“隐藏写答案,标记错题号,二次重做题,反馈感悟深”。既把练习篇成为“错题集”。隐藏不是目的,二次做错题且看不见答案才是目的。具体做法上可以把答案隐藏在当页的上面,边上。也可以拿个本子做题,标记清晰题目的位置、出处,本子就像考试中的答题卡。同时在练习篇上标记模糊习题和错题的符号,这样,练习篇就成为了你自己的“错题集”。这是高效整理错题的方法,可能开始有些不习惯,当你在单元考试,模拟考试前二次、三次甚至多次做题时你会体会出这种做法的效果。

第3篇:高中统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学目标目标设计

数学教学要想取得预期效果,最终都得回归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本身又涵盖了很多内容。笔者认为:在教学所有环节中,课堂目标设计应该是最重要的一环;课堂目标设计合理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的教学效果。笔者在此也谈谈课堂目标的设计。

一.数学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理论思考

(一).课堂教学目标应该从整体与个体来分。

整体是指整个高中阶段或是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应该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而个体可具体到每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二者不可单独隔离开来设计。整体应该按照国家要求的大的方向来制定,对于每节课的课堂目标,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主动的方式去完成。

(二).对所任教的学生作全面的分析,并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定位。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学应以学生的为主体地位,对学生的分析是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前提。所以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来确定每堂课的具体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学生作全面分析。对学生的分析,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基本情况分析:主要是了解学生学习的学习情况,能力之间的差异,性别之间的差异、年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身体状况,家庭状况等;学生的认知结构分析:主要是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的准备情况。例如教师在给统计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就必须对学生对于初中统计相关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有充分了解,否则,当你讲了半天,讲得口沫横飞时,学生突然插一句‘什么是众数,什么是中位数’时,就千万别怪罪你的学生啦;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及学习习惯。之所以将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单独列出来,是笔者觉得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在很大程度上这个最终的学习效果。

(三).在对学生作了充分的分析及定位之后,确定每堂课的目标。

在这方面,笔者觉得应该参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进行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这三个维度具体内容是:

1、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指的是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简单来说就是完成‘是什么’、‘做什么’及‘如何做’。知识与技能按层次又可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综合运用。了解、理解、掌握、综合运用都是针对某一具体数学知识而言的。综合运用则强调综合各种知识来解决问题,而这里的所说的“问题”则包括纯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以及介于这两者之的应用题(部分是理想化了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指的是通过数学学习过程,把握数学思想方法、形成数学能力,发展数学思维和数学意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描述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常见术语有:经历……过程、培养……能力、领悟……思想方法、发展……意识、学习……的问题解决方法;观察、参与、尝试;探索、研究、发现;合作、交流、反思。在写过程与方法目标时,可以根据其内容和上术术语来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是指在数学活动过程中的比较稳定的情绪体验;数学态度是指对数学活动、数学对象的心理倾向或立场。数学态度可以演变为数学信念――对数学持有的较为稳定的总体看法观念。刻画情感态度目标的术语有:感受……、体会……、领悟……、形成……观点、养成……习惯、欣赏……之美。

在上述三大点中,笔者认为,对学生的分析,是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当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没有好的对学生的分析,也就不会有好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

二.数学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实践探索

(一).学生方面的分析:

1、结合我校的教学实践分析,以高二下学期的文科普通班的学生为例,班上男女比例大概是四比六。学习方面:学生的总体成绩偏弱,而且有部分同学偏科严重,男生惧怕英语,女生惧怕数学。男生稍快,但较懒;女生勤快,但不爱思考。家庭环境大都比较一般,多数为独生子女,依赖性较强。2、学生动手能力、理解能力及总结能力较弱,但本节课前已复习相关知识点并通过练习得以加强。3、学生的观察及自我总结时,用时要多点,并多加鼓励,才敢于回答教师的问题。

(二).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会根据观测数据的特点来选择回归模型。2、使学生通过探究体会到有些非线性模型通过变换可以转化为线性回归模型。3、初步体会不同模型拟合数据的效果。

(三).过程与方法:

在必修三的统计一章中学习了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凶括画散点图、求回归直线方程、利用回归直线方程进行预报等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案例介绍回归模型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使学生体会数学模型的拟合方法及不同模型的拟合效果及发展学生的自我主体学习意识。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以科学的态度评价两个变量的相关性,理解处理问题的方法,形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中适当地利用学生合作与交流,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体会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李玉琪:《中学数学教学与实践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第4篇:高中统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改创新;实践与反思

随着科技迅猛发展,信息的收集、处理和能力已成为现代人的必备知识和基本能力。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营造良好信息环境和打造终身学习的阵地平台,要让学生充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然而,计算机进入高中课堂10多年来,由于教学没有既定方法,也没有相对固定的模式,导致了实际教学情况千差万别。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初步懂得学以致用并自觉做到学用结合,我们坚信,一定会迎来科技信息发展更加繁荣的明天。

一、联系生活实际,开展学用教学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明确要求,信息技术教学要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和目的,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用所获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学校和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和实际需要,来选取教材和指定教学内容。当学生发觉所学既有趣又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时候,当学生发觉所学知识与技能在学习生活中“有用武之地”的时候,当学生发觉“因为有它,更加精彩”的时候,也就会感到欲罢不能了。如学生可以用“画笔”来设计贺卡,送给他人;可以用“Word文字处理”来写作文、写日记、写通知、编制课程表和写信;可以用“PowerPoint”来制作通讯录;可以用“媒体播放器”播放美妙动听的乐曲,等等。

还有,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要充分注意到实用性,让学生能够在应用中加强练习,巩固知识与技能。如笔者在教学“电子邮件”内容后,把自己的E-mail地址告诉学生,让他们可以用发电子邮件的方式与老师联系交流。随后的一个星期之内,我竟然收到12位学生22人次的电子邮件,有美丽可爱的图画,有精彩纷呈的贺卡,还有“实话实说” ……后来再经过调查,发觉同学之间从此也展开了这样的“科技交流”。学生学会了简单实用的信息技术,不仅拉近了师生、同学之间的心理距离,而且对他们的学习也大有帮助。

二、新建教学模式,推动推动版主学习

学生是学习上的主体,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人,教师应当自觉利用学科优势,以启发代替灌输,以辅导代替管制,努力构建与时俱进的新型教学模式。譬如课堂上教师讲的过多,教学效果就会因为学生的听觉疲劳而适得其反。那么,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注意精讲多练,并努力做到全方位的互动,就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人机互动。课堂内,学生遇到问题可以与老师或者与同学交流,还可以展开同学之间的合作探究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由课件制作教师选择或编制课堂教学软件,把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用合适的多媒体信息表现出来,如图形、图像和动画视频等,变抽象内容为直观形象生动,促进学生对事物进行全面而又准确的认识.同时要求微机老师在制作课件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把声、色形等各种信息直接作用于学生感官,创设温馨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组织各类比赛,开展以赛促学活动,也是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和创优争先的有效途径。如“中文输入比赛”、“指法输入比赛”、“绘图比赛”、“网页制作比赛”、“优秀电子报刊展示”等。可以把学生作品放在校园网上展示,然后组织评比、总结和反馈。学生在紧张而又兴奋地参赛全程中,不知不觉地提高电脑操作水平,增进了自主学习和竞争意识。

三、优化教学方法,促进乐学好思

(1)设置悬念法。如果在课堂上,教师先提出一些与教学有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用目标和任务激发课堂学习的主动性。比如教学在Excel中统计和排序有关内容时,可首先提出这样的问题:假如本次期中考试的成绩放在电脑里处理,将备科成绩汇总并且要排名次,应该怎么办?然后再自然引出Excel的统计、排序方法,通过Excel这种应用软件来完成这样的工作任务,实在是既轻松又准确。再比如,在讲解Word操作技巧的内容时,可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利用Word来设计图文并茂的板报呢?先让学生带着疑问和好奇来听讲,再让学生用计算机去解决,他们能够准确地感受到学习计算机的确管用,能够帮助解决实际中的许多问题,从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2)演示实践法.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应用演示法,让学生能够很方便快捷地看到屏幕上的各种信息,很清楚地看到教师具体的操作过程。还有,尽可能地让学生上机进行实践操作,只有自己动手演示,才能更多的发现问题,更准确地理解和灵活应用计算机。如在电教室学习“微机组装”时,教师当场给学生演示之后,采用课件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分批练习演示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老师要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发现并梳理普遍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以便于精讲释疑和合理布置学习任务,特别是对于一些动手能力差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鼓励,充分发挥“亲师信道”效应。

(3)求解多样化。在信息技术学科,要让学生树立“一题多解、求解多样”观点,诚如数学学科里的解题方式和多个结果一样。比如说,可以用Backspace键删除一个字符,也可以用Delete键删除;使用路径时可用绝对路径,也可用相对路径。一题多解,旨在增强学生灵活性思维,提高他们灵活分析问题的能力。

另外,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秉持激励性原则,对课堂所学、学生所做的一切进行及时评价,让学生从失败中乐于接受教训,从成功中能够体验喜悦.这样,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学生都能从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都能从中感受到老师的关爱,让他们在快乐和关爱中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

第5篇:高中统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高中数学 教学实施 应用分析

一、丰富多样的展示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数学这样一门思维性与抽象性较强的学科,良好的学习兴趣才能产生学习的动力。此外,高中阶段的数学涉及内容繁多,学生在学习掌握起来难度较大。这就要求在开展数学教学时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引导与培养。多媒体技术采用多样的表现形式,综合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表现形式,能在短时间内调动起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高中阶段的三角函数、立体几何是数学教学中最为抽象的部分,传统的板书教学方式只是单纯地阐述数学定理,停留在数学知识的浅层表达,对于学生抽象想象力要求较高,此时采用多媒体教学,在展现形式上更加新颖生动,更加客观真实。将问题的阐述深入到数学知识的本质及其潜在特征,增强学生对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力。我们以三角图形的变化为例,传统的数学教学由教师在黑板上进行变化讲解,在黑板演示时很容易出现图形绘制不规范,操作不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把握。此外,传统的板书演示始终是静态展现的过程,事物变化的过程学生很难借助想象来完成后期认知。多媒体教学中的画板功能可以实现振幅的变化与周期的更替,实现相位的变化展现,将数学知识中的动态变化过程演示得十分到位。

采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展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学会观察的同时增强动手能力,知识掌握十分到位。再如,在圆锥曲线的教学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借助一根线与两个图钉来展示椭圆的定义,其本身增加了数学知识点的模糊性,学生在掌握起来也存在一定的限制。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在教学软件的辅助下自己动手操作绘制椭圆图形,在亲自参与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在下一步的深入学习中效果更理想。

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开展组织数学学习,但是鉴于可用资源的不足,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往往受到诸多限制。而信息时代下多媒体教学软件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结合,为教师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参考资料,教师拥有了更为强大的教学资源库。

例如,在开展平面向量基本概念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借助优秀的教学课件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辅助数学课堂教学的开展。利用制作精良的PPT动态课件,让学生理解平面向量的重要特征,从而深化对平面向量的定义理解。在学习空间点、线、面等三者的位置关系时,教师可以借助动态的数学模型,让学生在充分观摩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在黑板上绘制空间四边形的平面图,借助多媒体教学软件中的几何画板功能导入产生立体的空间四边形,利用图形旋转运动的动画让学生深入感悟立体图形的形象,更准确地记忆“空间四边形两条对角线不相交”这一数学定理,并推导异面直线的概念,为后期的数学教学奠定基础。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真正达到数学教学的目的。

三、丰富课堂内容,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传统的课堂教学采用的是板书书写与教师的传道授业,课堂教学相对有限,形式也比较单调,课堂延伸度与弹性比较小。而多媒体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结合丰富了课堂形式,增强了教学灵活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借助事例、录音、录像机、数据等一系列材料实现数学知识点的浓缩处理,形成完整精致的教学课件,这些数学教学课件往往是对知识点的深度总结与概括,在展现形式上也更加多样,色彩更加丰富,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身心发展水平。图文并茂,言简意赅,大大拓展了高中数学教学的容量,增强了数学课堂的延展性与灵活性。教师节省大量的备课时间与课堂演示准备,可以针对数学知识进行更加深入地阐释,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我们以正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讲解为例,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根据单元圆中的正弦线在黑板上进行正弦函数图像的绘制,因为正弦函数本身的绘制难度,加上黑板作图的不利,十分浪费教学时间,而且学生根本无法参与到绘制中来,数学课堂也无法正常开展下去。学生在等待的过程中也因为无所事事而丧失对新的数学知识点的兴趣,课堂整体效率低下,实际教学效果不理想。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往往利用课间时间在黑板上提前完成正弦图像的绘制,但是在实际展示的过程中学生很难有效把握其动态产生的过程,在掌握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利用多媒体教学中的几何画板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正弦图像等复杂数学图像、图形的绘制,而且在绘制的过程中呈现出明显清晰的成图过程,学生在掌握起来相对容易,在利用几何画板进行图像及图形绘制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参与进来,利用几何画板动手操作,其比起手工绘制难度降低,学生在掌握起来也比较到位。在学生参与绘制的过程中,一方面,自身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被有效调动起来;另一方面,其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开发与锻炼。课堂效率得到显著提高,科技让教学更简单。

四、结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技术更加成熟,在教学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在新时期素质教学中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多媒体技术作为新型的教学辅助手段,其教学效果是明显而且理想的。一方面,简化了教学手段,方便了课堂教学,将教师从数学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思索数学教学的创新。另一方面,多媒体教学技术多样的教学形式,鲜明的教学演示,增强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数学教学更加生动、简单。多媒体教学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将是新时期教学的必然性趋势。

参考文献:

[1]李莉.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2]邢弘引.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网友世界,2014,(04):103.

[3]孙丹.浅谈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时代,2013,(18):216.

第6篇:高中统计总结范文

一、义务教育工作基本情况

莘县现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处,在校生人,其中小学处,在校生人;初级中学处,在校生人。此外,有普通高中处,在校生人;职业中专1处,在校生人。

(一)改善办学条件,夯实均衡发展的基础

1、大力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坚持政府为主,不断增加教育投入,积极争取上级扶助奖励资金,大力开展校舍改造建设,逐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按照市县中小学长远规划布局,实施了撤点并校和危房改造工程。2007、2008两年,我县新建农村中小学项目楼29幢,建筑面积40861平方米,投资5000万元。2009年以来,校舍改造力度加大,当年新建农村中小学教学楼21幢,建筑面积31106平方米,投资4000万元。2010年首批新建农村中小学教学楼19幢,其中农村中学餐厅5幢,教学楼14幢,建筑面积27213平方米,投资3800万元。全县长期保留的117处农村小学将在2012年全部改建完毕。目前,全县共有省市县级规范化学校119处,到2012年全县长期保留的学校均能达到县级以上规范化学校级别。

2、不断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为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惠民政策,县教育局成立结算中心,实行校财局管,坚持并完善教育经费拨付、学校经费支出审计监督制度,经费使用做到了科学、安全、高效。同时,不断改进义务教育经费管理制度,义保经费重点用于学校正常运转、教育教学和改善教师办公条件。设立了学生资助中心,对家庭困难的中小学生进行资助。2007年以来,发放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费258.75万元。

3、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学仪器更新工程。2007年以来,为中小学配备安装教学仪器价值1297.94万元,其中中学装备试验室投入795.08万元,小学408.49万元,中小学仪器药品使用存放设备94.35万元。今年计划装备中小学音体美器材价值403.70万元,其中小学103.7万元,中学300万元。

4、大力推进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实施农村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校校通”工程,加快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逐步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目前,我县已经建立了54个中小学计算机网络教室、54个多媒体教室,53处学校网络实现了光纤连接,112处农村完全小学实现宽带(ADSL)连接。在农村中小学建立了23个卫星教学收视点和236个教学光盘播放点。其中,配备DVD293台,彩电239台,微机980台,服务器54台,项目总投入417.8万元。2010年投入254.8万元配备计算机922台,投入23万余元征订电教软件,满足了全县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需要。

(二)狠抓队伍建设,打造均衡发展的人力资源

1、加强教育干部队伍建设。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领导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坚持把提高教育干部素质作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按照选贤任能、教育领导干部由教育内部产生的原则,2009年,给县直5个学校提拔了16位科级干部,极大的激发了学校教师的工作热情,使中层干部认识到,实干就有前途、干好就能重用。乡镇联校、初中校长公开选拔,经过个人报名、组织考察、登台演讲等程序,让能力强、水平高、素质好的人走向领导岗位,实现了校长队伍的年轻化、专业化,得到了社会公认。全面实行教育干部竞聘上岗制度,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使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教师走上了学校领导岗位。突出办学以教师为本,实行全员聘任、因岗设职、定员定岗,做到了在编在岗、人人有岗。

2、完善新教师招考聘任机制。从2003年开始,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依据自然减员与新增教师1:1.2的比例,每年从应往届大学毕业生中招考中小学教师,截至目前共招聘教师1484名,有效补充了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极大优化了教师的知识和年龄结构。2008年,县教育局与聊城大学联合开展大学生顶岗支教双提高工程,先后有571名大学生到我县乡镇中小学进行顶岗实习支教。几年来,有87名三支一扶大学生在我县支教,为我县教师队伍增添了生机与活力,也给大学生提供了很好的锻炼机会。

3、不断提高教育队伍的整体素质。一是教育干部实行述职承诺制。每年年初,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校长和县教育局机关中层干部公开述职,总结工作,分析问题,落实措施,接受监督。二是抓好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2007--2009年,全县教师参加校级培训110000余人次,参加县级集中培训6000余人次,参加省市级培训5000余人次;组织名师送课下乡活动5次,有8个学科的5000余名中小学教师观摩了名师的课堂教学。今年上半年,先后组织1166名教师参加了北师大班主任高研班、华师大名师高级研修班和省市小学心理健康、农村中小学校长素质提高、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今年暑期还将举办1800多名教师参加的义务教育阶段班主任培训和“知行中国”远程培训,多层次多学科的培训提升了广大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三是强化师德教育。积极开展师德师风集中教育整顿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活动,激发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四是注重培养名师名校长。在第一届聊城水城名师名校长评选中,我县有4名教师和3名校长当选;在第二届水城名师名校长评选中,我县有6名教师、3名校长当选,其中1名入选“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在莘县首届名师名校长评选中,共评选出11名莘县名师、5名莘县名校长,名师名校长队伍逐步壮大。

(三)深化教学改革,推动均衡发展的规范提高

按照“小学抓规范创特色,初中抓教改打基础,高中抓巩固促提高”的办学思路,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

在小学阶段,立足抓规范创特色,突出加强“书香校园”建设管理和“家常课”管理,遵循发展规律,注意学生的习惯养成。2009年6月,全市小学教育工作现场会在莘县实验小学召开。去年秋季开始,县教育局开展“区域性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教师集体备课,教师之间互相借鉴、互相学习,促进个体发展,提升教学水平,逐步实现城乡教学“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目标,今年4月在樱桃园镇召开了全县小学集体备课研讨现场会。

在初中阶段,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创建高效课堂为工作重点,以蹲点包校、跟进指导、培养典型、创办特色为工作策略,全面提高学校办学层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一是以“课改”为杠杆,推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均衡。2008年3月,组织全县初中校长分四批去黛溪中学进行为期一周的轮训,以学习推广黛溪中学“激情”课堂教学模式为突破口,确定了莘亭初中等四处学校为试点,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实验。二是以教研点为单位,分区域开展教研活动。教研员走进课堂,每学期听课150节

以上,和一线教师探索规律、寻求对策,有针对性的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总结并推广教师们的先进经验,共同提高教学水平。三是对口帮扶,促进学校均衡发展。选择六所优质学校对口帮扶三所基础相对薄弱的学校,围绕学校管理、高效课堂创建、学生良好习惯养成、学校队伍建设、学校文化建设五个方面,帮扶指导3个月,期间举办各种讲座10余次,提高了乡镇薄弱学校的整体水平。四是成立名师团,送教下乡。今年起,从城区学校抽调了12名市级教学能手组建名师团,分组到乡镇学校巡回授课,开展送教下乡活动8次,搭建城乡学校联系的桥梁,拉近了城乡教师之间的距离,发挥了名师的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了全县城乡初中教学水平均衡提高。

(四)建立长效机制,提升均衡发展的管理水平

1、大力开展体制、机制和措施创新。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敢于推陈出新,将好政策用足、用好、用到位。改革干部管理体制,不断完善校长聘任制、任期目标责任制和教师岗位责任制。各学校不断修订完善管理制度,研究理顺运行机制,深化民主管理程序,学校内部管理初步实现了用机制管理人,用制度约束人,用同一标准衡量人的格局。

2、规范中小学招生行为,促进中小学均衡发展。多年来,始终坚持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在户籍所在地就读的原则,规范招生,规范办学,规范教育教学秩序。小学招生确保适龄儿童全部入学。各招生学校提前摸清服务区内所有应当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底数,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招生划片录取控制规模。各初中必须招收辖区小学毕业生,不许跨辖区招生,特别是城区初中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和班额。

在此基础上,高中招生分配指标平分生源。对初中学校进行综合评估,将重点高中学校招生计划的70%定向分配到各初中,在生源上侧重支持薄弱学校。特别是从今年起,在莘县一中和实验高中统一招生的基础上,莘县二中和莘州中学也实行了统一招生,即两处高中统一分数线、统一录取、平分生源,从而形成了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两个层面相对均衡的发展格局,在一定程度上为初中学校的均衡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义务教育阶段的均衡发展,为高中和职业教育打下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莘县高中学校坚持“优化艺体,突破文理,重点突破文科”的教学方针和“应届往届并重”的教学策略;坚持素质教育方向,广泛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大力搞好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扎实开展“创建高效课堂”活动,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以高考为标志的高中教育质量连年攀升,自2000年起,莘县高考已经实现了全市“十连冠”,今年高考参考学生发挥正常,据不完全统计实现十一连冠没有问题。特别是文科一二本上线人数连续十四年全市第一。截止2009年,已为北大、清华输送学生31人。

2007年,县委、县政府将职业中专、劳动技校、农机学校、体校、卫校进行合并,组建了莘县职业教育集团。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2009年职业教育集团南扩100亩土地,投资3000万元建设教学综合楼、宿舍楼和学生餐厅,固定资产接近1亿元,在校生达到1万多人,办学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办学效益进一步提高。可以说在聊城莘县职教集团是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中职学校。学校学生一次就业率100%,很多学生进入上海大众、天津一汽、三星重工等国内知名大企业工作,工资最高的年薪10万元。在2009年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职教集团做了典型发言。目前,县政府确定依托职教集团规划建设莘县职教科技园区,积极争取国家、省级实训基地的建设项目和国家级示范校项目,寻找合作高校筹建职业技术学院。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莘县是教育大县,财政弱县。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让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越来越迫切,但是由于莘县财政状况相对较差,在城乡中小学均衡发展上,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涉及到各个领域和不同的层面,全社会支持教育、尊师重教的力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二是经费投入不足。近年来各级都加大了教育经费的投入,义务教育经费虽然能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转,但和上级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例如按2008年国家的标准,初中生均占有校舍面积(不含学生宿舍)基本指标6.66平方米,小学生均占有校舍面积(不含学生宿舍)基本指标6.35平方米,我们就是要达到学校建设的最低标准,不含教辅用房、宿舍、餐厅,初步测算就需投入5亿元。三是办学条件不适应现在教育现状。城区学校生均校园面积普遍不达标,农村中小学教学设备简陋陈旧,危房还一定数量的存在,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宿条件有待改善。四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城区学校班额超标,优质学校更是“生满为患”,农村小学生源减少;城区学校教师超编,农村中小学教师缺编特别是结构性缺编,英语和艺术学科教师缺乏,尤其是农村小学,有相当数量民办教师转正的老教师,年龄偏大,接受能力差,不能适应新课改要求,教育质量很难提高。

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措施及建议

一是继续加大义务教育阶段的投入。按照学校规划调整布局,坚持积极争取上级校舍改造资金和加大自身投入两手抓,加强校舍改造力度,近期内消灭学校危房,为师生提供安全舒适的教育教学环境。当前,我县2010年19处项目学校即将开工,同时正在对全县中小学校舍进行全面普查,凡鉴定为D级危房的,一律立即拆除新建,校舍墙体结构良好具有维修价值的,进行高标准维修,确保校舍安全。二是完善教师补充机制。及时从大学毕业生中招聘教师,在新招聘教师分配上向偏远乡镇学校倾斜。推进师资交流,开展“城乡结对帮扶”和“送教下乡”活动,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培训机会,培养更多的名师和学科带头人,努力达到每个学校都有名师和学科带头人。三是狠抓学校内部管理,实行星级学校评选,普遍提高办学水平。全面落实《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价指导意见》,推进教育评价制度改革,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以2010年“全市标准化学校和规范化学校建设年”为契机,开展“星级学校”评选活动,推出一批在全市领先的示范校,建立强弱学校帮扶制度,整体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均衡发展。

第7篇:高中统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 上海;高职院校;自主招生;三校生;技能考试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28-0029-07

依据国家有关法规以及《教育部关于做好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11]2号)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13年上海市部分普通高等学校专科层次实行依法自主招生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沪教委学[2013]3号)等文件精神,2013年上海市在部分高校专科层次继续实行依法自主招生改革试点。试点院校依法自主进行入学考试、自主确定入学标准、自主实施招生录取,针对应届三校生、历届三校生、历届高中生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不全的应届高中生,采用联合命题、统一入学测试与高校测试相结合的办法实施录取。艺术类专业招生专业测试由招生高校自主决定测试内容,自主考试。各校依法自主招生章程须经教委核准后备案。

为进一步推进普通高校分类招生考试改革工作,引领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根据上海市教委要求,对实行自主招生改革试点高职院校的三校生技能考试情况进行调查,总结高职招生考试实践中的有效经验、存在问题,进一步规范、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招生中技能考试制度。受市教委学生处委托,由上海市教科院职成教研究所实施调查工作,课题组组织有关高职高专招生、考试方面的专家,设计了调查问卷,对实行自主招生改革试点的33所高职院校进行调查,按要求反馈的学校31所,回收率为94%。

一、上海高职自主招生改革概况

(一)自主招生改革试点

为适应高等教育招生改革发展的形势,积极探索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录取的新办法,实行多元化综合评价试点,使一部分有特长、对专业有强烈兴趣的学生能够进入高等学校学习,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2005年上海率先在全国实行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改革试点。经上海市教委批准,上海杉达学院、上海建桥学院、上海新侨职业技术学院等3所民办院校进行专科层次依法自主招生改革试点,首批计划招生855人。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招生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上海加快了高职院校依法自主招生改革步伐,试点学校逐年增加,2007年试点学校增加至11所,计划招生数5660人;2010年试点学校进一步上升至24所,计划招生数10800人;2013年试点学校达33所,计划招生数10357人。

目前全市实行专科层次依法自主招生改革试点的33所高等院校中,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27所,占总数的82%;本科院校(二级学院)6所,占总数的18%;公办学校19所,占总数的58%;民办学校14所,占总数的42%。

(二)自主招生规模

据调查,2013年31所自主招生学校实际招生10396人,超过计划招生数,平均每所学校招生规模为335人。但各校招生规模差异较大,招生人数最高的达676人,而招生人数最低的仅69人。招生数在400人以上(含400人)的学校10所,合计招生数为5519人,占招生总数的52%;招生数在200~399人的学校14所,合计招生数为3981人,占招生总数的38%;招生数少于200人的学校7所,合计招生数905人,占招生总数的9%。

(三)三校生招生情况

据调查统计,2013年31所学校自主招生中实际招收三校生7097人,占自主招生总数的68%,平均每所学校招收三校生230人,各校之间招生规模存在显著差异,招生人数最高的达528人,而招生人数最低的仅17人。招生数高于300人的学校有9所,合计招生3657人,占招生总数的52%;招生数为200~299人的学校16所,合计招生3124人,约占招生总数的44%;招生数低于100人的学校6所,合计招生1677人,仅占招生总数的4%。

二、自主招收三校生技能考试情况

多年来,上海一些高职院校积极探索自主招生改革,提出了基于职业素养、强化实践技能的人才评价方式,推出了专科层次依法自主招生改革试点方案,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改革创新职业教育人才选拔、培养的理念和方式。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13年上海市部分普通高校专科层次实行依法自主招生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沪教委学[2013]3号),对于不使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三校生考试录取办法,一般专业的录取总分由统一入学测试成绩和素质技能测试成绩或校考成绩组成,试点院校以录取总分结合学校的校测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统一入学测试成绩满分150分,素质技能测试成绩和校考成绩满分均为100分,但统一入学测试成绩占比不得低于录取总分的50%。艺术类专业考试录取办法与一般专业相同,录取时统一入学测试成绩及素质技能测试成绩或校考成绩比例由试点院校自主确定。

据调查统计,31所院校中艺术类专业招生的学校17所,非艺术类专业招生的学校29所,有2所学校只招艺术类专业学生。参加自主招生的三校生技能考试学生共计12655人,按市教委有关规定,自主招生的三校生技能考试分为统一入学测试、素质技能测试和校考技能测试。其中校考技能测试是学校根据各专业要求自行组织的考试,形式包括笔试、操作考试和面试。

(一)统一入学测试

统一入学测试由33所试点改革院校联合统一组织,是必考项目。考试的主要内容包括艺术人文、数学基础、生活英语、科学常识等,试题满分值为150分,适用于所有专业。参加自主招生技能考试的三校生,必须参加统一入学测试。按市教委的有关规定,一般专业的统一入学测试成绩占录取总分的比例不得低于50%,艺术类专业的统一入学测试成绩比例由试点院校自主确定。

据调查统计,31所学校的所有专业招生全部按要求采用了统一入学测试,满分为150分,见表2。

(二)素质技能测试

素质技能测试的主要内容包括法律道德、时事政治、心智礼仪、生涯规划、团队管理、信息科技等,满分为100分,适用所有专业。素质技能测试属于选考项目,试点院校必需在素质技能测试、校考技能测试两者中至少选一。

据调查,31所学校中有20所学校采用素质技能测试,约占总数的65%。其中,招生非艺术类专业的学校29所,采用素质技能测试的学校20所,约占69%;艺术类专业招生的学校17所,采用素质技能测试的学校4所,约占24%。大部分学校的素质技能测试满分设定为100分,有2所学校的素质技能测试满分分别设定为60分和70分。

(三)校考技能测试

校考技能测试,由各学校根据不同专业要求、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自行组织命题。具体考试方式有笔试、操作和面试等。

1.校考笔试

校考笔试由招生学校自行组织命题,考试以书面形式完成。考试内容与专业密切相关,主要是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美术类专业的笔试主要考素描、色彩等,外语类专业的笔试考听力、阅读等。

据调查,采用笔试的学校23所,占总数的74%。其中,艺术类专业招生的学校17所,采用笔试的16所,约占94%;招生非艺术类专业的学校29所,采用笔试的13所,约占45%。大部分学校笔试的满分为100~200分,平均值为124分。艺术类素描、色彩考试的满分值最高为200分,外语专业听力考试的满分最低为30分。

2.校考操作

校考操作由学校自行组织命题,主要通过操作设备或应用肢体动作技能完成考试,如烹饪专业考烹饪操作,数控技术专业考数控机床操作等,考试内容主要是专业技能,一般专业操作考试的满分值不超过100分。

据调查,采用校考操作考试的学校有2所,其中烹饪专业以烹饪操作为主,分自选项目和规定项目两种,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为100分;竞技体育专业主要考专项体育,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为100分。

3.校考面试

校考面试由学校自行组织命题,采用当面考查测试形式。考试的主要内容包括声、台、形、表等,主要适用于对外貌、身材、语言、举止行为要求较高的专业,如影视表演、空乘、护理、外语类专业。

据调查,采用面试的学校12所,占总数的39%;其中,招生艺术类的专业5所,招生非艺术类专业的7所。各专业的面试满分值存在很大差别,其中艺术类影视表演的面试分值最高,为200分,外语专业口试的分值最低,为20分,平均分值为76分。

三、考试成绩计算方法

根据市教委关于不使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三校生考试录取办法,一般专业的录取总分由统一入学测试成绩和素质技能测试成绩或校考成绩组成。艺术类专业,考试录取办法与一般专业相同,录取时统一入学测试成绩及素质技能测试成绩或校考成绩比例由试点院校自主确定。

据调查,31所自主招生试点学校涉及专业多达几十个,包括艺术类的美术、艺术设计、影视表演、舞蹈、动漫设计等专业,非艺术类的外语、加工制造、建筑、信息通信、旅游、空乘、生物技术、医护、商贸、物流管理等各类专业。由于各学校对各专业的具体要求不同,考试类型、分值、权重不同,成绩计算方法也各不相同。大部分学校成绩计算方法有2~3种,分艺术类专业、一般专业,还有其他如外语、护理、空乘等专业。有的学校招收多个艺术类专业,考试类型不同、成绩计算方法也不同。现将各学校进行分专业录取的几十种成绩计算方法,归纳为以下几类:

(一)统一入学测试+素质技能测试+加分

此计算公式,无校考技能考试,计算简单。据统计,采用这一公式计算的学校14所,全部用于非艺术类专业招生,见表3。其中统一入学测试成绩为150分,素质技能测试成绩为100分,加分为0~30分,有2个学校无各类加分,因此总分最高为250~280分,非艺术类专业的统一入学测试成绩占总分的比例超过50%。

(二)统一入学测试+校考技能考试

此计算公式,无素质技能测试、校考操作、无加分,计算最简单。据统计,采用此计算方法的学校3所,用于外语、空乘等非艺术类专业招生。其中统一入学测试成绩为150分,校考笔试成绩为100分,校考面试成绩为0~100分,因此总分最高为250~295分,其中非艺术类专业的统一入学测试成绩占总分的比例超过50%。

(三)统一入学测试+校考笔试+加分

此计算公式,无素质技能测试、校考操作、面试,计算较简单。据统计,采用此计算的学校10所,其中招生艺术类专业学校7所,招生非艺术类专业学校3所。其中,统一入学测试成绩为150分;校考笔试成绩,非艺术类专业为100分,艺术类专业100~200分,考素描、色彩的成绩合计为200分,除1所学校无加分外,其余加分为20~30分,因此录取总分最高为280~350分,其中非艺术类专业的统一入学测试成绩占总分的比例超过50%。

(四)统一入学测试+校考面试+加分

此计算公式,无素质技能测试、校考笔试、校考面试。据统计,采用此计算的学校3所,其中招生艺术类专业学校1所,招生非艺术类专业学校2所。其中,统一入学测试成绩为150分;校考面试成绩,非艺术类专业为100分,艺术类专业200分;加分为0~30分,因此录取总分最高为250~380分,非艺术类专业的统一入学测试成绩占总分的比例超过50%。

(五)统一入学测试+校考笔试+校考面试+加分

此计算公式,无素质技能测试、校考操作。据统计,采用此计算的学校2所,用于医护类专业招生。其中,统一入学测试成绩为150分,校考笔试成绩为60~100分,校考面试成绩为40~50分,加分为30分,因此总分最高为260~300分,非艺术类专业的统一入学测试成绩占总分的比例超过50%。

(六)统一入学测试+素质技能测试+校考笔试+加分

此计算公式,无校考操作、面试。据统计,采用此计算的学校5所,其中,招生艺术类专业2所、非艺术专业3所。统一入学测试成绩为150分,素质技能测试成绩为100分,校考笔试成绩为30~200分,加分为20~30分,因此总分最高为300~470分。有1个招生非艺术类专业学校,统一入学测试成绩占总分的比例低于50%。

还有些学校的成绩计算较复杂,有的总分计算公式中各项成绩的权重不同,需乘以不同的系数。有的学校在统一入学测试、素质技能测试后计算总分,确定一般专业的录取资格分数线,然后按一般专业录取资格分数的70%作为艺术类专业的考试资格线,再通过校考笔试或面试,按高分到低分录取。

四、各类加分情况

依据教育部、上海市教委有关规定和加分政策,高职自主招生改革试点院校,实行多元化综合评价试点,采用职业资格证书加分、职业技能大赛加分、优秀学生加分、教委政策加分、艺术体育类加分等,使一部分有特长、对专业有强烈兴趣爱好的学生能进入高等学校学习。

(一)职业资格证书加分

据调查,31所高职院校中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加分的学校共计23所,占总数的74%;无职业资格证书加分的学校有8所,占总数的26%,其中有4所学校无任何加分。有12所学校实行证书免试,其中8所学校对全部招生专业均实行证书免试。

实行加分的学校中,不分专业加分的学校17所,加分值为5~30分,不同学校的加分值不同,见表4。按专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加分的学校有6所,可分为语言、计算机、旅游、医药、会计、加工制造、餐饮和商务管理类大类,加分值分布为5~30分,其中计算机类加分值最高为30分,其他5类专业加分值较低。

(二)职业技能大赛加分

对参加职业技能大赛获奖的学生实行加分的有25所院校,占总数的81%。其中,有9所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者加分,包括金牌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加10~30分;有25所院校为上海市“星光计划”技能大赛获奖者加分,包括个人、团体、单项或全能,加分值为5~30分。

(三)优秀学生、团员加分

对市级、区县级和校级优秀学生、团员加分,适用于全部专业。实行加分的学校有24所,占学校总数的77%。其中,16所学校对市级优秀学生、团员加分,大部分学校加20分;18所学校对区县级优秀学生、团员加分;7所学校对校级优秀学生和团员加分,大部分学校加5~10分。

(四)教委政策加分

教委政策加分,包括少数民族、烈士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青年,实行加分的学校有6所,占学校总数的19%。其中,烈士子女加分的学校有14所,加分为5~20分;少数民族、归侨子女、台湾青年加分的学校分别有16所、11所和7所,加分为5~10分。

(五)艺术、体育类加分

实行艺术类加分的学校仅1所,加分项目为电子琴和二胡类,加分值为15分。有6所学校实行体育加分,其中有5所学校要求至少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才可加分,有1所学校只要达到国家三级运动员即可加分,加分值为15~30分。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31所学校的调查发现,目前自主招生中各学校的情况差异较大。一些学校经过几年的实践,已比较规范和具体;而有些学校由于起步晚,在规范性方面则相对差一些。同时,也存在一些比较普遍和突出的问题。

(一)招生考试中重理论、轻技能的现象比较严重,突出表现在技能考试成绩占总分的比重偏低

根据市教委有关规定,一般专业,“统一入学测试”成绩占录取总分的比例不得低于50%;而对于是否组织校考技能考试、以及校考技能考试成绩占总分的比例未作出具体规定。另外,虽然“素质技能考试”也是一种有益的实践探索,但其内容毕竟还只局限于一些与基本素质和基础技能有关的通用性知识。调查表明,对“校考技能考试”并未予以真正重视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尤其是需要动手操作或面试的专业。根据对31所学校的统计,只有12所学校的部分专业对“校考面试”有明确的分值要求,“校考操作”只有涉及艺术类和竞技体育类专业的三所学校有明确的分值,大部分学校的校考仍是停留在笔试上。

(二)技能考试的职业特色性、针对性和实践性不强,缺少行业专家参与技能考试的命题

要体现不同专业的技能要求,只有通过分专业进行的校考技能考试,特别是操作性技能考试才能反映出来。但在目前的高职自主招生中,有14个招生非艺术类专业的院校无校考技能考试;有些学校虽有校考但也未能体现专业技能的要求,比如数控技术、汽车维修、机电一体化等操作技能要求高的专业都不考操作,不能反映职业教育专业技能要求的特色。另外,目前高职自主招生中的技能考试是以高职院校自行命题为主,而参与命题的主要是学校专职的专业理论课教师,缺乏来自行业企业的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的参与,导致试题的客观性和实践性不够强。有的学校招生规模较小,有的专业招收三校生不足10人,也难以按专业要求组织高质量的考试。

(三)各校自主招生考试的项目和要求存在明显差别,成绩计算方法差异较大

调查发现,主要有以下一些情况:不分专业仅以考生的职业资格证书来替代技能考试,无论是招什么专业也无论证书是否相关;各校加分办法不一致,有的学校无任何加分,有的学校加分项目较多、分值太高;不同学校、不同专业考试的成绩计算方法各不相同,尤其是技能考试成绩存在很大差别,有的学校技能考试分值100分,有的超过200分,有的学校成绩计算较复杂,总分计算公式中各项成绩的权重不同,需乘以不同的系数,有的学校在统一入学测试、素质技能测试后计算总分,确定一般专业的录取资格分数线,然后按一般专业录取资格分数的70%作为艺术类专业的考试资格线,再通过校考笔试或面试,从高分到低分录取。

(四)中职和高职的专业设置差异较大,对口情况不明确

根据2004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建议方案)》和2010年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高职与中职的专业分类、专业设置存在较大差异,致使有的高职专业无对口中职专业,而有的中职专业无对应的高职专业。由于目前尚无高职针对三校生招生的专业指导性目录,不少高职院校对招生专业所对口的中职专业及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不清楚,对于中职毕业生报考对口高职专业也无相应的鼓励政策,许多中职生对报考的高职专业不熟悉,导致中职生报考对口高职专业的比例较低。

六、改进措施与建议

(一)增加技能考试成绩占录取总分的权重

从种类上分,目前高职自主招生主要由“统一入学测试”、“素质技能测试”、“校考技能测试”和“加分”四部分组成。其中“统一入学测试”主要由教委统一组织,“素质技能测试”由33所高职院校(联盟)负责开展实施,“校考技能测试”由各院校自行组织开展,“加分”政策以教委为主制定、各学校结合实际实施。

从标准上看,市统考试卷要尽量体现“三校生”入学后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可以根据“三校生”考试大纲,分别对《语文》《数学》《外语》命题,各学校根据专业特点任选二门作为测试试卷,这样便于“三校生”复习。

从方法上讲,目前在学校招生上文化考试已经做到统一试卷,而技能考试应给予各类高职院校更多自,不搞统一模式,以充分体现自主招生的特点,特别在自主招生的高中生中,应该加大院校技能考试的比例,真正体现学院的自。

从权重上分配,高职招生的技能考试要反映职业教育的特点,调整总分中各项成绩的权重,学校技能考试成绩所占比重提高为40%~50%,统一入学测试成绩占总分的30%~50%,素质技能测试成绩占总分的比例不超过20%。

(二)加强行业企业人员参与技能考试命题工作,逐步强化技能考试的“含金量”

可从部分合作的实习、实训企业中抽调相关人员,采取学校和企业共同合作的方式进行考试题目的甄选。同时对不同人员要分类别进行技能考试,对于没有与报考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者,必须参加高职技能考试,技能考试项目要体现专业技能的要求。有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或行业组织专家实施技能考试。学校具有相应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站的可由学校按规定要求实施技能考试,无对应职业资格考试的则由学校按照规定要求组织技能考试,多校招生同一专业的宜采用联考。

(三)进一步规范证书制度,统一高职自主招生录取加分标准

报考高职对口专业并具有相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或行业职业资格证书的考生,建议可免其技能考试。其技能考试成绩计算的具体方法为:获五级职业资格证书的按技能考试满分的80%计算,获四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按满分的90%计算,上海市“星光计划”职业技能大赛获奖的考生按满分计算;上海市“星光计划”职业技能大赛获全能一等奖、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获奖的考生可免试入学。作为普通高校的招生录取工作,应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依据上海市教委《2012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办法》,建议规范高职院校招生录取加分,各项的加分实施统一标准。同时就加分问题专题开会讨论,在加分把握和掌控问题上保持相对一致,防止各高校为抢生源而自降门槛,造成恶性循环。

(四)制订上海市高职招收三校生对口专业指导性目录

为促进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引导和鼓励中职毕业生报考相应的高职专业继续深造,建议由市教委组织制订《上海市高职招收中职毕业生对口专业指导性目录》,包括高职招生专业、对口中职专业、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等,面向社会公开。凡中职毕业生报考对口的高职专业、专业大类者,可分别给予加20分、10分。

第8篇:高中统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师范生免费教育

地方师范院校政策制度

[中图分类号]G65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2-0087-03

2007年起,国家在教育部6所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经过四年不懈努力和探索,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显著成效。实践证明,国家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在国家这一示范性举措推动下,近年来全国有新疆、、上海、云南、江苏、河北、湖南、湖北等16个省(区、市)也开展了师范生免费教育。但总体而言,各地推进师范生免费教育的进度还不快、力度还不够,一些地方还在等待和观望。因此,根据《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积极推进师范生免费教育”的要求,认真总结地方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成功经验,对不断完善政策制度、形成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有效机制十分有益。

一、南通市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实践探索与基本经验

在教育部6所直属师范大学试行免费师范生教育的同一年,江苏省南通市率先在地方师范院校中启动了师范生免费教育、定向培养的试点工作。自此之后一改前几年师范生源入学成绩步步下滑的颓势,产生了积极的实施效果和良好的社会效应。

1 领导重视、统筹协调是地方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的重要保证

南通素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是我国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全国第一所中等师范学校就诞生在南通。南通市委、市政府对师范生免费教育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印发了《关于开展五年制师范生定向培养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以“择优录取,协议定向;免收学费,跟踪培养;考核合格,落实就业”为原则,每年由各县(市、区)政府根据本地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需求,报送定向培养计划,从应届初中毕业生中择优选录后,与各县(市、区)签订定向培养协议,学校单独编班、委托培养至毕业,经考核合格后,由相关县(市、区)负责安排。定向安排的重点为农村学校,教育服务年限不少于5年。定向培养师范生的学费,在市财政教育费附加中统筹解决。

2 完善制度、措施到位是地方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根本诉求

南通市在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中,制订了《五年制师范生定向培养招生方案》,明确规定,定向招生工作由各县(市、区)根据本地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逐年确定定向培养计划,与全市五年制师范统招计划同步下达,并公布定向生招生简章。为确保“择优录取”要求,定向招生采取提前单独填报志愿、提前录取批次、设置1:1.2投档比例和参照四星级高中录取分数线统一划定最低录取控制线的做法,同时增加了面试和健康复检环节。为确保“协议定向”,各县(市、区)政府与市教育局签订合作培养协议基础上,各县(市、区)教育局、培养学校与考生三方再签订培养协议,履行三方权利与义务。有了这种政策扶持,免费定向师范生录取均分比同期统招生录取均分高出近百分。

3 积极探索、精心培养是地方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关键所在

南通市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南通高等师范学校、如皋高等师范学校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师范学校,承担师范生定向培养工作又为这两所学校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两所高师全力以赴,集中优势教育资源,科学规划培养过程,不断创新教育特色,精心研制定向培养方案,重点组织教学团队,保证免费师范生能获得学校里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他们积极构建全程跟踪机制,十分重视过程的积累和个体成长的记录,为每个定向生建立了成长档案,记录培养过程,书写发展轨迹,为将来建立完善的跟踪培养机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 汇报展示、研讨交流是地方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有效平台

随着定向培养工作的推进,南通市构建了三个可资依托的工作平台:一是定向培养招生工作平台。每年定期召开“南通市师范教育工作会议”,由市教育局、市招办、各县(市、区)教育局分管领导、人事科长和培养学校校长参加,通报交流定向培养工作情况,统一部署定向培养招生工作。二是培养工作汇报展示平台。从2008年起,南通市教育局每年组织一次定向培养师范生素质发展公开汇报活动。在向社会公开汇报活动中,定向师范生全方位展示了在文化素养、道德情操、职业技能、特长发展等方面的成长历程和阶段成果,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三是培养工作交流研讨平台。为集思广益、反思总结,与培养工作相关的各级部门和两所高师,一起组织了多种形式的专题研究活动,有招生研究会议、方案研讨会议等。此外,两所学校之间为定向培养事业经常交流切磋,在合作中增添实力和友谊。因此,定期汇报、研讨交流是地方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有效平台。

二、地方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的重要意义

1 地方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是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是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薄弱环节,地方师范院校在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方面有其比较优势。重点师范大学招收的学生成绩大多居于当地高校的中上甚至上游,这些学生的就业期望往往偏高,很少有从事基层中小学教育的兴趣。如北京师范大学,每年有1/3的学生出国,1/3的学生考研,其余1/3的学生还不一定当老师。另据统计,重点师范院校学生从事中小学教育的比例达不到30%。。在教育部6所直属师范大学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中,下基层就业的意愿并不强烈,到农村学校任教的比例非常低,仅占16个省区首批免费师范生受调查总数的4.1%。有的免费师范生明确表示,“在县城任教已经是我的底线”。有调查显示,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队伍除了民转公教师外,其主体来源于中等师范学校、地市级高等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的师范专业。就师范教育来说,地方院校在招生规模、专业设置、就业服务等方面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人才培养目标与生源情况比较吻合,学生定位更准确,就业期望会更接近于农村基础教育,应将实施免费师范生教育、充实农村学校师资的任务主要交由地方师范院校来完成。

2 地方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

教育公平的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而缩小教育的校际差距、区域差距,根本上是缩小教师差距。地方高校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为农村培养大批高素质师资,对于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地方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是改变农村教师队伍现状的需要

目前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成为制约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和教育水平提高的瓶颈。主要表现在:一是学科结构不合理,主要学科教师数量超编,而音、体、美、实验教学、信息技术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短缺。二是

年龄和学历结构不合理,老龄化和低学历现象比较严重,越是经济贫困、地处偏远、规模偏小的农村学校,教师老龄化问题越为严重。很多教师由于受教育程度的限制以及极少参加系统的教育培训,教育理念、知识结构以及教育技术手段相对落后。农村大部分教师的第一学历偏低,以中等学历者居多。虽然,近年来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进修学习,使不少教师取得了专科或本科学历,但其实际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并没有同步提高。此外,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队伍不稳定,优秀教师流失严重。尤其是优秀教师、名师和中青年教师流失现象更为突出,造成教学质量下滑。低质量的师资已经成为农村儿童失学、转学的重要原因。因此,地方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是改变农村教师队伍现状的迫切需要。

三、不断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政策制度

1 建立协调保障机制

师范生免费教育工作涉及政府及人事、财政、教育、编办等相关部门,特别是当地政府给免费师范毕业生正常就业、保编、保岗是这一政策的关键。因此,要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由省与市人民政府、市与县人民政府分别签订责任书,实行责任捆绑与责任分摊,避免职责不清与推诿扯皮,确保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要进一步增强地方政府(尤其是县级人民政府)对师范生免费教育工作战略意义的认识,采取公开招聘、双向选择、政府调配等有效措施,全面落实免费师范毕业生的编制和岗位。

2 建立质量考评机制

建立免费师范生培养质量考核评估机制,不仅要把优秀的学生吸引进来,更要把优秀学生培养好。要全面了解教师教育机构设置、教师培养现状,建立相关评估考核标准和质量监控机制,开展资质认证,整合资源、调整布局,让专心教师教育的师范院校从事师范生免费教育。要深化教师教育改革,为免费师范生提供优质教育,安排名师给免费师范生上课,提供更多观摩名师讲课的实习机会,提高免费师范生培养质量。

3 建立激励淘汰机制

师范生免费教育不仅要吸引优秀学生读师范,还要让免费师范生有志于教育事业。因此,要建立免费师范生激励、淘汰机制。开展生源状况调研,严把入口关,对学习战绩或表现不好的学生进行适度淘汰,并注重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培养,促使其树立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志向。

4 建立转入退出机制

由于初、高中毕业生大多为未成年人,他们对自己的将来还没有深刻的认识和规划,报志愿时易受家长和老师的影响。免费师范生入学后如无从教意愿或经考察不适合从教的少数学生,可自动退出、调整到非师范专业学习;对有志从事幼儿园、中小学教育的非免费师范(含非师范)专业学生,在入学两年内,经本人申请,相关部门综合考核,各方面表现优异,可在核定的计划内转入免费师范专业学习,享受免费师范生待遇,让真正乐教适教的优秀学生读师范。从维护公平公正、保证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出发,科学设置退出机制。免费师范毕业生在退出教师队伍时应拿出一定的赔偿,国家对赔偿额度应有科学合理的规定,以保证教师人才培养、流动机制的良性运转,这也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而对于那些不认真从事教育事业者,则要建立清退机制,并依据不同的服务年限和绩效考评偿还被免除的费用。

5 以培养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师资为主

地方师范院校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在培养层次上,应当以培养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师资为主体,以解决农村教育师资为重点。这是因为:(1)农村教育需要的主要是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师资,而高中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县城。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高中以上学校教师,而乡镇绝大部分学校是初中、小学和幼儿园,需要大批初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这种现状与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培养目标还有一些距离。(2)不同层次的学校对教师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小学教师专业化与中学教师专业化是有区别的。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技能、专业情意要求更高。中学教师的来源可以多元化,但小学、幼儿园教师应当由专门的教师教育机构来培养。

第9篇:高中统计总结范文

公路交通行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运输量是表征公路交通运输生产成果最主要的量化指标,也是交通运输服务水平的集中体现。为适应交通运输市场特点,解决交通统计中存在的总量数据失真、统计口径不全、结构性和区域性运输量数据缺失等问题,广东省交通厅按照交通部统一要求,组织开展广东省公路水路运输量专项调查(以下简称为:专项调查),以摸清全社会公路水路运输量基数、准确掌握结构性和区域性运输量数据和规范统计范围口径,为研究建立新型交通运输量统计调查工作模式和调查方法,健全统计数据的质量保障和结果评估体系,形成公路水路运输量统计的长效运行机制打好基础。

2调查范围及对象

2.1调查范围

公路旅客运输量调查的范围原则上为所有在公路上产生运输量的民用载客汽车。

公路货物运输量调查的范围原则上为所有从事货物运输的民用载货汽车、农用运输车及运输拖拉机。

公路与城市道路划分的标准为:市区或县城区城市规划控制范围内为城市道路,城市规划控制范围外为公路。

2.2调查对象

2.2.1公路旅客运输量调查对象

公路旅客运输量调查对象分为以下两类:

(1)营业性载客汽车: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颁发道路运输证,从事营业性运输的客运车辆。在经营范围上包括班线客车、旅游客车、包车客车、租赁客车、出租客车和公交汽车等。

(2)非营业性载客汽车:全国民用载客汽车中除上述营业性客车外,在公路上产生旅客运输量的其它车辆。在使用性质上包括出租客车、公交汽车、单位公车和私人客车等。

调查对象不包括以下车辆:

(1)不产生公路运输量的车辆,包括仅在城市内道路上进行旅客运输的公共汽(电)车和市内出租客车,以及用于公路养护、卫生救护、公安消防等工作的专用车辆;

(2)在机场、港口作业区、车站为内部换乘而进行旅客运输的各种运输车辆。

根据载客汽车的经营范围或使用性质,在本次专项调查中又将调查对象细分为跨省班线客车、省内班线客车、其它营业性客车、出租客车、公交汽车和其它非营业性客车。

2.2.2公路货物运输量调查对象

公路货物运输量调查对象分为以下两类:

(1)营业性货运车辆: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颁发道路运输证、从事营业性货物运输的车辆。根据车辆类型包括普通货车(危险品运输车除外,下同)、专用货车(危险品运输车除外,下同)、危险品运输车、农用运输车、拖拉机以及其它营业性货运车辆。

(2)非营业性货运车辆:未办理道路运输证从事货物运输的车辆,包括载货汽车、农用运输车及运输拖拉机。

调查对象不包括以下车辆:

(1)公路养护、车辆修理、城市环卫、公安消防、地质勘探、输配电线路建设和维护等专用车辆。

(2)在机场、港口作业区、车站内部为装卸而进行搬运的各种运输车辆。

(3)在驾校、试验场内供教学或实验使用的各种车辆。

3调查方法

本次专项调查采用抽样调查与全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如下:

公路旅客运输:从事跨省班线运输的营业性载客汽车采用对客运站的全面调查;其它载客汽车采用分层抽样调查。

公路货物运输:载货汽车、营业性运输拖拉机和其它机动车采用分层抽样调查;非营业农用运输车和运输拖拉机采用分层二阶抽样调查,其中第一阶抽样单元为建制村。

4调查时间

公路运输量专项调查时间为2008年11月1日至30日;将其分为四个规定调查期,即11月2日~8日、11月9日~15日、11月16日~22日、11月23日~29日。

5调查内容

本次专项调查的主要指标为公路客(货)运量、旅客(货物)周转量、燃油消耗和运输结构。运输结构指标主要包括分营业性质运输量、分车辆类型运输量、分区域运输量及分货类运输量。

本方案所确定的样本量是为了满足推算全国、省级主要指标以及各地市级客(货)运量、旅客(货物)周转量、燃油消耗的需要。

6组织方式

6.1组织机构的设置

6.1.1市级、县级组织机构

根据我市实际情况,我市组织机构的建立模式为:分级成立组织机构

市交通局和市统计局联合成立“*市公路水路运输量专项调查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公路运输的副局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小组下设专项调查办公室,成员由市交通局规划基建科、公路运输管理科、港口水运管理科和市运管处及市统计局工交科等相关科室人员组成。(详见附件)

市专项调查办公室分设公路运输量专项调查组和水路运输量专项调查组,分别由公路运管部门人员和港航部门人员组成并负责。由于公路运输量调查任务重、流动性大,因此各县区要成立公路公路运输量专项调查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县局主管运输的副局长担任组长,成员由运管股、交管站和县统计局等相关股室人员组成。县办公室分别成立公路客车运输量调查队和公路货物运输量调查队,成员由所有基层调查员组成。各县区必须明确组织机构、专项调查办公室工作联系人和各队负责人,名单报市专项调查办公室。

6.2组织机构的任务和职责

6.2.2市级、县级组织机构

6.2.2.1市级机构职责

市专项调查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协调解决本地市内专项调查工作所需的机构、人员和经费等重大问题,并督促检查本地市专项调查工作的实施。

市专项调查办公室在本地市专项调查领导小组的领导及省专项调查办公室的指导下进行工作,具体任务和职责是:

(1)根据全国及省级公路水路运输量专项调查领导小组和专项调查办公室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结合本地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市公路运输量专项调查工作实施细则,组织实施本地市内公路运输量专项调查工作,建立本地市内专项调查办公室联系制度,定期编写《公路运输量专项调查工作动态》,并上报省级专项调查办公室。

(2)负责组织基层调查员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支持工作。

(3)负责组织实施本地市内的数据调查工作,包括按样本量需求抽取样本,编制样本车辆名录并下发各县,组织开展样本调查。

(4)负责实施跨省班线客车的调查,委派调查员联系客运站、客运企业。

(5)负责组织治超检测站进行验证数据的采集、审核和处理工作。

(6)负责收集、审核、录入本地市内的专项调查数据,进行数据质量检验,按规定的内容、时间、方式上报并保管专项调查资料。

(7)负责编写本地市公路运输量专项调查工作总结报告,协助完成省内公路运输量专项调查总结评比工作。

6.2.2.2县级机构职责

(1)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县区公路运输量专项调查工作实施细则,组织实施本区域公路运输量专项调查工作,建立本县区专项调查办公室联系制度,定期编写《公路运输量专项调查工作动态》,并上报市专项调查办公室。

(2)负责落实基层调查员,组织并管理公路运输客运调查队和公路运输货运调查队。

(3)负责协助组织基层调查员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支持工作。

(4)负责开展抽样调查中的样本联系、记录表发放、样本访问、记录表回收、调查表填写以及调查表的收集、整理、审核、录入和按规定的内容、时间、方式上报并保管专项调查资料等具体工作。

(5)负责编写本区县公路运输量专项调查工作总结报告。

7组织实施

7.1组织实施有关要求

(1)本次专项调查按行政区划范围组织实施,省分配我市营业性客车样本车辆为190台,货车250台,按省抽取样本车辆车藉所在地登记为各县调查对象,源城区负责市区和源城区范围内的车辆调查。非营业性样本车辆为60台,由市调查办公室负责组织调查员采取访问的形式进行调查。选择非营业性车辆要选在公路上行驶的具有代表性的车辆,如:公务用车、企业用车、私家车、个体老板用车等。

(2)由于本次专项调查涉及公路运输业户及车辆拥有者的运输信息和经营信息,各专项调查办公室、调查队和所有调查员必须做好资料保密工作,按有关档案管理规定保存所有调查表及相关资料,防止发生泄密事件。

(3)各级专项调查组织机构要充分重视宣传工作,根据全国专项调查办公室的统一要求和相关标准采用网络、电视、报纸、标牌等手段,在县区区交通局和各县区客货运车站挂横幅标语,在收费站、车站、公安交警年检中心等张贴海报和“致社会各界的一封信”,发放被调查车辆的“致被调查对象的一封信”。

(4)各级专项调查组织机构要设置专用电话,接受公众的咨询与监督。

7.2调查员选拔、培训和考核

7.2.1调查员的选拔

市或县级专项调查办公室负责本地区专项调查员的选拔工作。基层调查员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具备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能够快速掌握调查指标的涵义、调查表格的填写以及调查方法的操作。

(2)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能够较好地与被调查者进行沟通,向其解释本次调查的目的、内容、要求,指导被调查者填报调查内容。

(3)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较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坚持工作,按时按要求完成调查任务。

专项调查员的选拔应优先考虑有公路水路运输管理经验的人员、有统计工作经验的人员,还可以借助政府、企事业单位力量。

7.2.1调查员的培训和考核

本次专项调查时间要求严格、工作量大、内容复杂,调查员的能力水平直接关系到调查工作的质量,所以对调查员的培训至关重要。

市级专项调查办公室按照《广东省公路水路运输量专项调查组织方案》、《广东省公路水路运输量专项调查技术方案》的要求,计划于10月上旬负责对县级调查办公室成员及基层调查员的培训工作。

7.3宣传工作组织实施

根据全国专项调查办公室统一制定的宣传策划方案,我市将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公路水路运输量专项调查的宣传工作。

(1)在我市“交通公众网”开辟“运输量调查”栏目(*),通过网络向社会进行“开展专项调查的重要性及意义”的宣传;利用网站及时让各专项调查办公室了解专调工作的进展,并下载相关资料。

(2)在各运管所(站)、客货场站、收费站、治超点等主要调查点和一些公共场所张贴或派放省专项调查办公室统一印制宣传海报和手册,向运输企业、司机、个体运输经营者和其他社会公众宣传专项调查。

(3)利用宣传媒体平台(报纸、电台或电视)进行宣传。

(4)定期“广东省公路水路运输量专项调查简报”,及时让交通部及交通厅领导、全国专项调查办公室、交通系统内各部门、统计等其他相关部门了解专项调查的工作进度。

(5)在调查过程中向被调查者赠送专项调查的小礼品(如印制了专项调查标志的全省公路简图等),除了答谢被调查者对专项调查的支持外,还可以通过被调查者向其他人宣传专项调查工作。

8数据采集及处理

8.1工作分工

根据《关于开展全国公路水路运输量专项调查的通知》要求,我市基础信息采集工作采取分工合作、集中审核上报的方式进行。

公路运输量调查的方案制定、前期准确、协调指导、上报等工作由市局规划基建科负责。公路运输量调查的组织实施由市局运管科和市运管处负责,公路客车运输量调查由各县公路客车运输量调查队具体负责,公路货车运输量调查由各县公路货车运输量调查队具体负责。

所有基础信息需按全国专项调查办公室的要求整理为电子数据格式,集中由市专项调查办公室汇总、审核、上报。

8.2外业数据采集

8.2.1工作原则

本次专项调查的外业数据采集工作按照“统一时间安排、统一操作流程、统一填表规范”的原则进行。各级专项调查办公室必须严格按全国专项调查办公室统一规定的时间安排各项外业数据采集工作,严格按统一的操作流程实施各项调查,严格按统一的填表规范填写各调查表。

8.2.2工作内容

采用全面调查的外业数据采集主要是按照填表规范认真准确地填报调查表。采用抽样调查的外业数据采集工作分为预备调查和正式调查两个步骤,既严格遵循抽样调查基本原则,又尽可能增强调查的可操作性。具体步骤分别为:

(1)预备调查:预备调查主要是联系被调查对象,向其宣传专项调查工作,详细讲解调查内容和要求,并询问预备调查信息。对不同的被调查对象,预备调查将分别采用电话联系或走访的方式开展。

(2)正式调查:正式调查主要包括收集被调查对象的运输情况,并由调查员负责填写正式调查表。对被调查对象运输情况的调查优先选择自行记录方式,对于具备自行记录能力的被调查对象,要求被调查对象使用自行记录表对调查期内的运输情况进行实录。对于不具备自行记录能力的被调查对象,也可以采用电话跟踪的调查方式,要求调查员每天对其进行电话跟踪和询问。

8.3内业数据处理

8.3.1工作原则

本次专项调查的数据处理工作按照“统一数据处理标准、统一制发数据采集软件、统一传递上报调查数据”的原则,集中统一汇总、分级审核、逐级上报的工作方式进行。各级专项调查办公室必须严格执行全国专项调查办公室统一规定的数据处理标准,严格按操作规范使用数据处理软件,严格按规定的时间和要求上报专项调查资料。

8.3.2工作内容

本次专项调查数据处理工作主要是对已经调查到的数据进行录入、审核和推算。各级专项调查办公室数据处理工作的具体内容为:

(1)县专项调查办公室负责组织专项调查队开展调查工作,收集、审核调查员填报的调查资料,并按要求上报市专项调查办公室;有条件的县级专项调查办公室可按地市级专项调查办公室的要求进行数据录入工作。

(2)市专项调查办公室负责组织县级专项调查机构和调查员的调查工作,收集、审核和录入上报的调查资料,并按要求上报省级专项调查办公室;负责采集、审核、录入企业和治超检测站的调查数据。

8.4数据质量控制体系

8.4.1质量控制原则

(1)由于本次专项调查涉及面广、调查对象复杂、调查方法多样,数据质量控制任务艰巨。因此,各级专项调查机构及工作人员,要按照有关要求,分级负责,层层把关,确保调查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

(2)为加强数据质量控制,确保数据质量,本次专项调查实行数据质量全过程质量控制,要求各级调查数据严格按照统一技术规定进行采集及处理,杜绝技术性差错,保证工作标准的一致性。任何地区和单位不得擅自改变全国和省级专项调查办公室的统一规定,但可以根据本地区和单位的具体情况进一步细化有关规定。

(3)各级专项调查办公室要建立质量审核评估体系,按照规定的数据质量抽查办法和验收标准严格、认真地进行数据质量抽查验收。数据质量抽查不符合标准的,要责成有关人员对数据进行全面复核,并依照标准进行第二次抽查,直至达到规定的标准为止,以确保调查数据真实可信。

8.4.2数据质量验收标准

专项调查数据质量验收合格的标准为:

=各级专项调查办公室调查的样本量要满足技术方案中的最低样本量要求;

=技术方案中所确定的数据指标项除有特殊要求的之外,均按要求进行调查和填报,不得遗漏;

=各级专项调查办公室抽查的调查表填报的差错率要低于2%;

=各级专项调查办公室抽查的调查数据录入的差错率要低于1%。

8.4.3数据质量控制流程

8.4.3.1组织方式

(1)各级专项调查办公室要下设数据审核评估小组,具体负责对本级调查数据的审核评估工作。专项调查办公室主任兼任组长并对本级数据质量负责,成员应包括本办公室工作人员、熟悉本地区运输情况的管理人员和相关专家。

(2)数据的审核评估是一项贯穿调查全过程的工作,各级专项调查机构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采用切实有效的方法,严格做到本级发现的数据问题由本级负责就地解决。

(3)各级专项调查数据审核评估小组须坚持“独立评估、逐级负责”的基本原则,采用实地调研、典型调查和专家咨询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工作。上一级专项调查机构的工作人员可以专家身份参与下一级调查数据的审核评估,但不能以上级单位的名义主导审核评估工作。

(4)数据审核评估工作的核心是检验调查数据是否真实地反映了本地实际运输情况,特别是采用抽样调查的部分,样本调查数据的代表性是审核评估的重点。各级专项调查办公室要逐日记录审核工作情况,并负责编写数据审核评估报告,作为正式调查资料的一部分上报,报告编写要求按全国专项调查办公室的统一规定。

8.4.3.2复核验证

(1)调查回访

为了加强对调查表填报质量的监督控制,基层调查队(组)必须从已完成的调查表中抽取1%的样本进行复核,联系被调查人进行电话或上门回访,了解调查实施过程、检查数据填写的真实性。

(2)人工复核

各级专项调查机构须组织有经验的人员对已完成的调查表和记录表进行人工复核,检验和评估数据合理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辅助检验

充分利用调查数据采集软件的自动检验功能对调查数据进行辅助检验;安装GPS设备的样本车辆,应利用采集的运输路径、运输里程等信息,对调查表中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审核。

8.4.3.3抽查验证

(1)县级专项调查办公室要按最低样本量的3%抽取已经过人工审核的调查表进行回访及数据验证,检查调查数据的真实性。抽样范围应涵盖辖区内调查填报的所有调查表。

(2)市级专项调查办公室要按最低样本量的2%抽取已经过人工审核但未被县级专项调查办公室抽查的调查表进行回访及数据验证,检查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并随机选取5%的调查表进行计算机复录审核。抽样范围应涵盖辖区内调查填报的所有调查表。

9资料管理

9.1资料的清点和核查

本次专项调查过程中,各级专项调查机构的调查员、数据录入员均应爱护和妥善保管调查表、记录表。在填写、录入、修改和报送过程中,要严格防止调查表的散失、破损、污损和折皱。

各级专项调查机构有关人员在调查表、记录表装订前,必须进行认真清点检查,如遇有漏报或遗失的调查表、记录表须采取措施及时补充。若有破损、折皱而难以使用的调查表、记录表,应及时更换,重新填报。在确认所有表格齐备、填报清楚无误后,方可装订。

9.2资料的装订

专项调查资料的装订要求遵循如下原则:

(1)专项调查资料一律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装订。封皮采用耐磨软包装牛皮纸等材料,以确保专项调查资料在交接、使用和保管过程中不破损。

(2)为方便管理和查阅,被调查人自行填写的记录表与调查员填写的调查表要分别装订,装订过程中按照公路客货分开装订的原则,在封面注明所装订的类别(公路客运、公路货运)、审核人签名、计算机录入和审核人签名并加盖基层专项调查组织机构公章。每一册又根据调查对象、调查方法的不同划分为若干分册(比如公路客运可分为跨省班线分册、班线客车分册、其它营业性客车分册、公交汽车分册、出租客车分册、营业性载客汽车经营情况分册、其它非营业性客车分册;公路货运可分为营业性货运车辆分册、营业性货运车辆经营情况分册、非营业性货运车辆分册、治超检测站分册;各分册须有标志明显的内封面页。为便于计算机录入,各分册在装订过程中均按有关编号(如样本编码、客运站编码、治超检测站编码等)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排列,调查表的相关附表(如跨省班线客车能耗调查表、班线客车跟车记录表、公交客车跟车记录表)直接附在对应调查表之后。

(3)若调查表或记录表数量较多,可以装订成多册,并在封面注明,且注意将相关连续的调查表(如属于同一辆车的跟车调查表等)装订在同一册。

(4)每一册调查表在人工审核无误后,要由审核人员在封面上注明审核完成时间和签名,并加盖本级专项调查办公室的公章。

(5)在计算机录入完成并经审核无误后,要由录入人员和录入审核人员在封面上签名。

9.3资料的交接

各级专项调查机构在专项调查资料装订后均要进行登记,交接过程中均要办理资料交接手续,由交接双方负责人和经手人分别签字,并登记日期,以明确责任。

资料接收人如发现专项调查资料有遗失、污(破)损、装订不合格等问题,有权责成移交人进行认真的审查和返工,待问题解决后方可办理交接手续。

9.4资料的存档管理

专项调查资料的存档管理要求遵循如下三条规定:

(1)县级专项调查办公室应保存全部调查表资料、记录表资料,并复印一份上报市专项调查办公室。

(2)市专项调查办公室完成数据录入、审核工作后,须保存调查表资料、记录表资料复印件,并将本市专项调查数据资料输出打印装订后,留存一份,上报省级专项调查办公室一份。

(3)专项调查工作结束后,各级专项调查办公室要将所存资料按正规档案交接手续,交由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