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道德品质概念范文

道德品质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道德品质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道德品质概念

第1篇:道德品质概念范文

【关键词】儿童 道德品质 教育 引导

一、影响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主观因素,即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对其道德品质发展的影响。

1.智力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小学生道德认识的水平。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道德意识的发展同智力活动的水平有密切关系。他认为儿童和青少年的道德意识经历了“他律”到“自律”的发展道路。他认为,小学生的道德判断属于他律的道德判断,具有前运算的性质,它意味着责任和价值取决于法律或命令的本身,与其跟同伴或成人的关系无关。

2.意志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小学生道德意志发展的状况。众所周知,仅有道德认识不一定能产生道德行为。比如明知不守纪律不对,但却不能控制自己;明知遇到坏人要同他斗争,但却因为胆怯而逃跑等。可见,意志的发展是道德意志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客观因素,即家庭、学校、社会对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直接影响。

1.家庭对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影响。家庭是小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几乎天天都离不开。父母是小学生经济生活的供给者,学习、思想、生活的监护者,几乎天天都要接触,天长日久,耳濡目染,言传身教所造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和兄弟姐妹,是小学生接触最多,最容易产生影响的家庭成员。因此,父母、兄弟姐妹道德品质的好坏,对小学生有直接的影响。

2.学校和班集体对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影响。有关研究表明:集体主义定向对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有良好影响。它使学生较容易掌握道德行为准则,使学生较易成为社会活动的积极分子,并较好地做到言行一致。具有集体主义动机的学生自我调节道德行为的过程也较快,较有成效。

3.社会环境对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影响。社会环境远比家庭和学校环境复杂,在小学生道德品质形成中起作用的因素也就更多。一般认为,对小学生影响最大的是他们的社会交往关系。学生渴望广交朋友,朋友的选择则是十分重要的。和幼儿相比,小学生逐渐摆脱了对成人的依附关系,并从成人的权威影响下独立出来。他们有了苦恼,首先向同龄朋友诉说,有了欢乐也首先和同龄朋友共享,有什么知心话也是先向同龄朋友倾吐。

二、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培养的教育与引导

(一)发展智力,提高对道德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理解水平。

1.重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施教。对于接受主体来说,不同年龄、不同认知水平、不同个性心理和情感体验以及所处的不同环境,都可以影响其受教过程。

2.引导小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调节。小学生对自身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不断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调节,是其对一切道德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理解的保证。

3.创设各种道德情境让学生去判断,去体验,去付诸实行。为了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理解力,必须为他们创设各种道德情境,让他们去判断,去体验,去付诸实行。在学校生活中,这种机会是很多的。

(二)丰富情感,促成良好的道德情感的发展。

人的情感总是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的,消极情感多了就容易引发不良的道德情感,积极情感多了则会引发良好的道德情感,这类事实在生活中屡见不鲜。为此,我们应该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满足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要求,并为他们创造健康的生活气氛,尽量激发他们积极的情感反应,以促成良好的道德情感。

(三)增强意志力,提高道德意志水平。

一般的意志力是形成道德意志力的基础,也可以说,道德意志是意志力在道德行为中的表现。一般的意志力不能自然地转化为道德意志力,它必须通过道德行为的锻炼。生活中需要道德意志努力,以促成良好的道德行为的事情随时都可能发生,要引导小学生有意识地在这类情境中锻炼自己。

(四)发挥学校教育功能,促进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1.在良好的校风、班风中重陶。如学校、班级均有明确的目标,健康的集体舆论,制定好共同遵守的校规、班规,形成团结友爱、互助合作、好学的富有朝气的坚强集体,那么就易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第2篇:道德品质概念范文

关键词:交往;对学生;道德品质;发展影响

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具有必需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竞争程度的加剧,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出来。学生道德品质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传统的灌输观念和模式往往把学生道德品质教育过程仅看作是对学生施加外部道德影响的过程,而所施加的道德影响又主要是既定的道德规范,强调的是学生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而不是让学生在交往中通过对自我和他人的认识、理解,认同或生成共有共享的规范、原则和意义情境,去管理自我和他人及其交往关系。

一、道德品质与交往的理论与分析

(一)交往与道德品质发展的理论依据

认为,人的道德品质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产物。人们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中,在一定社会的人与人的实际关系中,先产生对于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道德规则(包括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关系等)的感知、理解和接受,这种感知、理解和接受即道德认识。以这种认识为先导,对于外界给予的某些道德影响采取接受或者排斥的态度,并根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进行道德修养,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人的道德观念。

教育心理学指出:道德品质是指个人按社会规定的道德准则行动所表现出来的稳定性和倾向。道德品质又叫品德,它的形成和发展与道德一样,都受着社会规律的制约。学生的品德主要表现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公共财物、勤奋学习、遵守纪律、助人为乐、文明礼貌、勇敢顽强等。

社会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性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面对面的交流,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从而达到情感的交流,结成各种群体,使之得到发展。因此,人的社会化是以人际交往为前提的,尤其在这个人与人之间的“亲自”交往的机会中,无疑,人际交往对于提高人们的社会化程度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没有人的交往就没有人的社会化,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利于人的社会化。现实以人际交往往往在经常互动或关系密切的熟人圈子中进行。而在现实交往中在其所属社会圈子的范围内,受到等级层次和社会界限的制约。

(二)正常交往是促进良好道德品质发展的需要

马克思曾经指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人的发展。交往是人际间借助于言语和非言语的媒介而实现的相互沟通、相互认知与相互作用。学生人际交往包括两大领域,一是与成人的交往,包括与父母的交往和与父母以外其他成人的交往;二是与同伴的交往。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学生在学校进行的人际交往对其个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学校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是一个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天地。学生在学校进行的人际交往包括学生与教师的交往、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学生与教师的交往可以分正式交往和非正式交往。正式交往通常是由教师的社会角色决定的,不仅受到组织上的严格限制,而且还受到角色任务的严格规定,使学生接受社会规范。非正式交往不受时间、地点和人数的限制,这种交往由于是在需要、情感、兴趣、爱好等方面较为接近或一致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常常能够起到正式交往所不能起到的作用。鼓励学生进行必要的人际交往,树立交往意识,自觉把自己融入新的班集体之中。在新的环境中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促进学生自身的成长和进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问题的提出

中国犯罪学研究会会长康树华曾就大学生犯罪做了一顶调查,其结果令人担忧:20世纪60年代,学生犯罪约占青少年犯罪的1%;20世纪70年代,学生犯罪占到了青少年犯罪的2.5%;而近几年,这个比例上升到了17%。

频频出现的学生犯罪,这个现象折射出什么呢?学生本来是天之骄子,道德高尚,为何会屡屡出现触犯刑律的现象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学生法制意识淡薄、学生本身的素质问题、心理问题等。但是最根本的不在于此,而在于教育培养学生的学校。学校被称作是象牙塔,应该是教书育人最好的地方,应该从德智体各方面去培养学生、教育学生,还应该多多关心学生的生活、心理等方面的问题,鼓励、引导学生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而我们学校更多的是紧紧盯住学生的学习成绩,道德的培养仅靠书本的学习。要知道,一个道德败坏的高智商学生犯罪远比普通犯罪危害性大得多!而要加强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仅仅依靠书本上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正确引导学生的人际交往是学校刻不容缓的重要内容。

对于“马加爵事件”,大家都已经非常了解。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交往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马加爵出身贫寒,这个众所周知。由于家庭贫寒,他便招来了许多异样眼光。正所谓“恶语伤人六月寒”,他的自卑之心因此产生了。进而抑郁过多,害怕与人交往,害怕自尊心受到伤害,导致心胸狭窄,最后连一点“开玩笑”都不能容忍。家庭贫寒,我认为决不是他犯罪的动因,真正导致他举起屠刀的原因应该是交往与沟通的严重缺乏,学生与学生的交往缺乏、老师与学生的交往缺乏。由于出身贫寒,他产生自卑心理,导致性格内向,与老师同学之间缺乏沟通。我们都知道,当我们心里有郁闷时,总想找个知己来倾诉,只要说出一点点便会觉得心情舒畅。而马加爵却将所有的话都埋藏在心里,不与任何人交往、交流。那种闷在心里的滋味,大家可想而知。因为自卑,他封闭了自我,拒绝与他人的交往,而学校与家庭也忽视了他的这一现状,没有积极主动地引导他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倘若同学们昔日不对他冷嘲热讽,用一种正常平等的心态与他交往,他也许是一个心胸开阔、爽朗的人,也许不会落到今天这种地步;倘若他的父母亲常与他沟通,发觉他的心里问题,及时帮他改正、解决,也许他不会落到今天这种地步;倘若学校对学生的心理、人际关系有足够的重视与引导,鼓励学生进行必要的人际交往,也许他也不会落到今天这种地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院校中不同程度存在着重专业、轻素质,重教育、轻德育的现象,过分重视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从而忽视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长期以来,一些高职院校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单一的“专业加基础”的办学格局,大部分高职院校人文课程时数一般不过总课时10%,组织开展社团活

动、主题班会活动、各类集体活动少,提供给学生之间和面向社会的交流活动不多。导致一部分高职大学生走出校门后独立生活能力差,适应社会能力低,处理人际关系能力不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以及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和应变能力等等。目前,道德教育过程对道德教育对象考虑不足、主体性发挥不充分的现状。既不合乎现代教育所具备的民主精神,更不符合道德教育自身的规律,不会产生真正的道德教育功效,有时甚至是非道德教育或反道德教育的。以交往对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影响为核心的交往德育过程观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提出的。

三、应对策略

(一)重视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交往环境。

养成遵守道德规范的意识、良好的道德行为,自觉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是社会对公民的基本要求,学生应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班级管理,在参加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内外实践活动中,使学生的交往能力在交往的实践中得到提高。班级是由学生个体组成的特殊社会群体,个体与群体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良好的班级风气对学生个体的行为具有约束和调节作用。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重视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交往环境,营造一种团结友爱的优良班级人际氛围,增强学生之间的平等交往,约束不良交往行为,以形成优良的班级人际关系,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开展责任教育,增强责任感。培养关心自己,对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能够尽职尽责的人。重视交往已成为当代教育发展的一种世界性趋势。更新道德教育理念,吸收外国道德教育经验,完善道德教育理论是道德教育获得发展的历史契机。学生道德品质发展困境研究和理念创新无疑是深化道德教育研究及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将有利于我们建立师生、生生之间平等、合作、民主的关系,丰富道德教育理论。深化道德教育实践。交往道德教育理念致力于改变人们把道德教育过程看作是一种道德规范灌输过程的观点,它把道德教育过程看作是一个交往过程,一个师生个性、主体性的发展过程,重新认识师生关系,建构起学生道德品质发展通向社会生活的桥梁,从而具有生活与实践意义,这也就从根本上克服了灌输道德教育所造成的道德观念和规范与师生之间的疏离。总之,交往道德教育是摆脱学生道德品质发展困境、进行有效变革的关键,也是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有效性的根本途径。

现代道德教育过程应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的主体交往过程。道德教育的目的应包括培养学生的交往品质,道德教育过程是一个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往过程,教育往是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一种手段,也是一种精神氛围。交往道德教育的真正含义在于体现着道德教育系统诸要素间辩证统一的完整联系,其实现有赖于师生、生生“主体间性”的对立统一的实现,而这又是建立在意义关系情境营构的基础之上的。交往道德教育即是意义关系情境化的“主体间性”道德教育,它是诉诸师生、生生主体间意义关系的互主体生活体验和自主的、民主的、创造性的主动参与规范原则共生、共享,并促进师生的不断自我觉解和境界提升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

(二)把交往作为学生道德品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来抓。

在学生道德品质发展中完整引入“交往”这一重要概念,把交往作为一种理念运用于道德教育中,以此来观照道德教育、认识道德教育、重建道德教育和实施道德教育;针对学生道德品质发展面临的困境,重新审视师生关系,进一步加深对教育主体性问题的研究。重构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理念,把学生道德品质发展从灌输的理念和模式中解放出来,走向与交往的互动、主体与主体的互动、意义与意义的互动,以及知道与体道的互动。

有效的道德教育是通过人与人的交往、人格精神的相遇、意义关系的建立来实现的。道德教育主体间的交往是意义的交流;意义是相对性和多元性的统一,是物质和精神发生关系的产物。意义关系的情境作为一种典型情境,是一种适于师生交互主体性发展的自主性道德教育环境。

学生道德品质发展过程是一种价值环境或影响,是道德教育对象自身在道德等方面不断觉解和生成的过程。学校(或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正确交往,学生的交往是否正确,往往通过其交往目的、交往对象、交往方式和交往方法表现出来。学生怎样选择交往对象,反映了学生的交往态度,与不同的对象进行交往,将对学生的个性产生不同的影响。教师应教育学生在选择交往对象时,树立明确的是非观念,要坚持正确的交往原则。

道德教育及学生道德品质发展应该是环境与道德生长的统一,价值激励、个体觉解和价值生成的统一。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是人本身。”“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道德教育的研究,必然要归结到未来的人的问题,即如何通过有效的道德教育,造就千千万万具有新的生命价值和交往品质及能力、能够解决社会问题的人。落实到高等学校,就是如何促进大学生的精神交往,使之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自主的新人。

四、结语

交往道德教育过程观认为,有效的道德教育不可能仅通过灌输去完成,唯一有效的途径只能是交往中师生的道德觉解与生成。“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们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个人同他自己的关系的根本转变是今后几十年内科学与技术革命所面临的一个最困难的问题”。道德教育是一种必须注重发挥师生主体性的教育形态,否则,即使有效,也是表面的、外在的,而非深层的、内在的。在灌输道德教育中,教师是权威,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是指导者、控制者,是主体;学生是被动的承接、承受者,是客体。而交往道德教育过程则充分注重实现道德教育主体――学生的道德觉解与另一主体――教师之价值激励的统一。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性不是指哪一方的,而是双方的“双主体性”与“交互主体性”,其关系是主体性意义关系。

道德教育,首先通过人与人的交往、人格精神的相遇、意义关系的建立来实现;其次,它还要在其中经由学生的自我觉解才得以内化,凝聚成个体的德性,并外化为个体的德行;最后,走向与交往的互动、主体与主体的互动、意义与意义的互动、“知道”与“体道”的互动。以此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薛居鸣.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J].教育理论探讨,2007,(8).

[2]李太平.学生人际交往与个性发展[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1999,(4).

[3]辛肠编著.中国班主任学[M],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

第3篇:道德品质概念范文

【关键词】聋童;道德品质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68-01

长期以来,我国聋校和普通学校一样,执行的是一套应试教育,以智育为唯一标准来评价学生的优劣。这是一种脱离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的教育;是重智育轻德育;是不尊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而是把其作为被动的教育对象,当作知识的容器的一种教育。因此,聋校必须深化素质教育,摒弃现行的陈旧观念和落后模式。由于聋童的生理特点,他们对抽象的概念知之甚少,在理解上也非常肤浅。他们的是非辨别能力差,道德判断水平低,然而他们模仿性强,易于接受表面行为。鉴于聋童的这些特点,培养聋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是聋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

道德认识的形成是由道德知识的掌握,道德信念的形成和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构成的,它是形成良好思想品质的基础。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主要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在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当我们看到聋童有一些不良的道德行为时,首先应该从他们生活的环境中寻找原因,而不是先归罪于他们本人。下面,我想就学校教育方面,从作为教育的主导者——老师的角度就如何提高听力障碍儿童的道德认识水平,谈谈个人在工作中的观点和做法。

1教师对每个聋童的情况要进行周密的调查、了解和研究

不仅要了解聋童的听力丧失时间、丧失程度、语言状况,更重要的要了解聋童的家庭状况,社会环境,父母教育方式,亲属对聋童的态度和影响等,要把父母职业、性格、品质等作为重点调查内容,还应该了解聋童在家的表现、兴趣、爱好及初步的道德表现,详细地记录下来,为对聋童的教育打下基础,找到依据。

2在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形成和发展语言过程中,向聋童传授道德知识

思想品德课是传授道德知识,形成道德认识的主要课程。语文课是向聋童进行思想教育的很好教材,在讲解语言文字,传授语文知识同时向学生进行明辨是非、善恶的教育。对于聋童道德品质地形成,不能急于求成,而是日积月累,在活动中不失时机向聋童传授道德知识。道德知识的讲授要与道德行为密切结合,要以现实生活中聋童亲眼看到的事例进行教育。道德知识传授要与语言发展密切结合起来。学习了“爱祖国”,就应该告诉聋童从爱护公共财物,爱护班级,爱护学校环境做起。学习了“爱人民”,让他们首先从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做起,道理要浅显易懂,要结合语言的学习和生活的实际。

3教师要尊重聋童,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在学习生活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来培养聋童的道德品质

原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也说过:“我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尊重学生,必须真正把学生当作“人”来看待,尊重学生的人格,用爱去呵护学生的心灵,坚决杜绝把学生当作任人摆布的“物”现象,教师必须真诚地对待学生,尊重、关心、爱护、牵挂每一位学生,绝不能歧视所谓“差生和后进生”,牵挂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正如罗素所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学生的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教育工作者应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全社会都关心,爱护孩子的良好氛围,让孩子们从压抑、重负、苦闷中解脱出来,像小草一样在温和的春风中快乐成长。教师的情感对于聋童道德情感的形成有着重大影响。作为教师不仅要爱聪明、漂亮、干净的聋童,也应该爱那些出身贫困、头脑较笨的聋生。还要尊重所有的聋童,做每个聋童的知心朋友。对聋童在学习、生活、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教师要给予公正、恰当的评价。教师在培养聋童道德情感时,要一视同仁,不能因人而异,经常坚持下去,聋童就会产生正确的道德情感,以约束、调整自己的行为。

4教师要以身作则,为聋童做出榜样,来训练聋童的道德行为

“身教胜过言教”,这句话对聋童教育来说是最重要的。聋童主要是靠视觉来认识外界事物,他们对人也是极善于观察,对于第一次见面的人就能抓住这个人的主要特征,取个恰当的代号。聋童最初的道德品质就是靠模仿学来的。到了学校以后,教师就成了聋童模仿的主要对象,对教师的衣着、打扮、举止、行为都会成为聋童学习的榜样,教师训练聋童的道德行为,要从自己做起,要求聋童做的,教师必须要做到。教师的行为是聋童的教科书,是聋童学习模仿的榜样,训练聋童道德行为首先训练自己的道德行为,这样会比单纯地传授知识要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聋校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永远做聋童的楷模。

5教师帮助聋童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道德行为是人们遵守道德规范所表现出来的言论、举止和行为,聋童由于生理上的缺陷,其认识能力较低,思维也不够敏捷,基本不具备规范的道德行为习惯。因此,我在日常的德育工作中,多注意到养成聋童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我的具体做法是:对某些不良的道德行为习惯要先做细致的分析,帮助聋童认识不良的行为;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教育举措,并且把自己希望的好的行为习惯演示给聋童看,对他们进行行为习惯的训练;最后,对于聋童行为训练的结果,还要及时给与鼓励和赞扬,从而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以进一步激发他们练习的兴趣,最终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另外,还要强调一点:对于聋童表现的某些不良行为,不必刻意地多加指责或批评,可以暂时不理会那些不良的行为,而应该运用矫正学中的正强化原理多去注意、强调聋童表现出来的正确行为。这样做,可以让那些表现不好的聋童去注意加强自己的良好行为,逐渐控制、淡化、抑制不良的行为,直至消失。

道德行为训练要从行为方式训练做起,要从训练聋童一日常规、小学生守则做起,要符合聋童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要努力使一些道德行为成为一种习惯,要从简单常规训练做起,逐渐提出更高要求,要使师生共同来遵守道德准则。这样随着年龄增长,知识水平提高,语言的发展,聋童会和正常孩子一样,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张茂聪.《怎样教育帮助听力残疾孩子》.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

第4篇:道德品质概念范文

究竟如何看待养成教育?我们认为,养成教育主要是指儿童道德品质的养成。因为目前养成教育的提出是与德育工作密切相关的,更确切地说是与德育的有效性问题密切联系的因此,加强道德教育是目前我国教育中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养成教育是在此背景下,针对我国儿童青少年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是与德育密切联系的。幼儿期作为儿童社会化的初级阶段,在儿童道德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幼儿期是培养道德品质、形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基础阶段,是道德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

(一)幼儿期是儿童是非观念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

儿童道德的发展以是非观念的形成为基础,是非观念的形成是儿童道德观念发展的前提。然而,人们往往认为孩子小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因而忽视儿童是非观念的培养。实际上,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学前阶段的儿童是非观念开始萌芽,儿童在与外界特别是父母等成人的交往过程中,逐步了解行为的限度,掌握行为的界限,形成最初的是非观念。新生儿通过哭的方式与外界交往,他们的哭最初是由于生理的原因,如饥饿、身体不舒服等,孩子哭了以后成人的第一反应是对新生儿的照料。逐渐地,孩子会产生对成人的依恋,表现为身边没人时也会哭,于是成人马上过来陪伴。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们逐渐认识到哭是一种手段,当他们有什么需要时就会用哭来达到目的。而如果成人无原则地满足,孩子就会将哭作为要挟成人的最锐利的武器。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没有是非观念,判断对与不对的标准完全出于个人的需求。一旦家长不能时时事事都依从孩子时,孩子就会表现得非常任性,让家长无计可施。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往往会采取打骂的方式以暂时阻止孩子的不当行为。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他们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任性”或“不懂事”。在他们的观念中往往是自己想要的就是对的,并且判断标准模糊,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把会不会挨打作为能否做某事的标准。有些孩子则形成了较为稳定、正确的是非观念,他们知道哪些事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是不可以做的。经父母劝说后,他们马上会放弃不合理要求,从内心接受规则。这些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懂事的”孩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表明:在整个学前期,儿童逐渐了解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通过与他人交往,儿童逐渐积累经验,形成是非观念,从而调节自己的行为。

(二)幼儿期是儿童基本道德行为习惯初步形成的时期

行为的稳定性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初步形成的特征之一,即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表现出的行为的一致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儿童在3岁左右就已经表现出个人行为的独特性,如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的任在3岁儿童身上就已经表现得很明显,有的孩子想要什么东西时,会采用哭闹甚至踢打成人的方式。而到了幼儿末期,作为个人特征之一的自我控制已经达到了非常稳定的程度。我们采用实验室情境性观察的方式对3-5岁幼儿的自我控制进行了研究,研究采用二因素重复测量实验设计,这二因素分别是不同难度的任务(包括难任务和容易任务)和不同对象在场(女大学生在场和母亲在场),然后将两个因素匹配,形成4种情境。研究结果发现,大约一半的3岁儿童在情境中的行为表现出明显的一致性,说明3岁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已经得到一定的发展;而5岁儿童在各种情境中的行为都表现出了非常强的一致性,不管是什么样的任务,也不管是谁在场儿童都表现出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这个研究结果证实了学前儿童的自我控制已经达到非常稳定的水平,已经形成比较稳定的行为习惯这一观点。相对的稳定性是指到了幼儿末期已经出现较为明显的个别差异,即我们所说的个性特征,同时,儿童此时形成的个性还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存在变化的可能性。如果没有特殊的环境、事件或特殊的教育矫正,儿童的个性会在此基础上顺其自然地发展,因此我们说,幼儿期儿童个性(包括道德)的发展是其日后发展的重要基础。

(三)幼儿期道德品质的初步形成对儿童曰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第5篇:道德品质概念范文

在学校教育环节中,教师是非常关键的教育元素,其能所体现出的教育作用不单单是在学科教学中,更体现在德育教育中。从班主任角度出发,其可以通过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来进行德育教育,从任课教师角度出发,起可以通过学科教学来实现德育渗透。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做好系列教育,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全面的道德品质。系列性德育教育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劳动观念教育等等,这一系列的教育不仅是德育教育的基础,更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前提。在德育教育的具体形式上,教师可以借助“党的生日”、“建军节”、“国庆节”等特殊纪念日来组织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活动,例如演讲、红歌演唱、知识竞赛等等。因为初中教育阶段,学生对于教师具有非常高的依赖性,因此在德育教育方面,除了基础德育教育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发挥自己的道德品质模范作用,来感染和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品质。

二、发挥课堂作用,实现德育渗透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基地,任课教师在进行学科教学时,可以通过德育内容与学科内容之间的联系来发挥出课堂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实现德育渗透。例如在初中语文课文中《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以及《孟子》两章都是非常好的德育渗透内容,其对于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道德品质教育都具有重要意义。再比如初中历史学科内容当中的《中华民族的》、《民族团结与统一》等内容也都是非常好的德育渗透教育内容,其对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意义。除此之外,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也都具有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实践探真知的思想意识,这些也是德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三、构建良好环境,营造德育氛围

德育作为品德教育的一种方式,其在基于品德这一抽象概念的基础上并不具有具象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德育教育的复杂性的无形性,也正因如此其没有办法形成一个系统性教育学科。针对德育教育的无形性特点,学校教育环境这一无形性客观条件会对德育教育提供一定的帮助。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校可以通过构建良好的德育环境来完成德育教育,实现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例如可以定期在校宣传栏上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爱国主义板报评比,或者在植树节组织学生进行植树,在学雷锋纪念日组织学生做好人好事,并建立志愿者协会长期性的去到敬老院当中做志愿者,为爷爷奶奶们服务等等。这些事情看上去虽小,但想要真正的做下去并非易事,学校开展上述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还可以培养他们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的优良品质,为学生良好个人品质的建立打好基础。

四、实现德育创新,开展网络教育

在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现代教育已经离不开网络。对于德育教育来说,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需要教师予以正确的把握和控制,来发挥出网络在德育教育中的优势,为学生的德育教育提供支持。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学校可以通过建立校园网站,开设德育教育专栏的方式,通过制作一些思想性好、趣味性高、适应性广的多媒体德育软件来有效增强德育教育对学生的吸引与感染。例如“爱国主义电影板块”就是非常好的一种方式,学生可以通过登录校园网,随时随地查看《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鸡毛信》等爱国主义教育电影,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德育教育工作,实现德育教育目标。

五、注重心理教育,实现德育目标

对于正值青春期的初中生而言,注重心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德育教育内容。针对初中生的这一特点,学校可以在学校中开展心理咨询室,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测试等方式,来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实现德育教育目标。从初中教育发展来看,开展心理咨询室是德育教育的一项新举措,但其对于学生的心理发展影响至关重要,对于一个优秀的学生来说,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与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些恰恰都是德育教育当中的基本内容,因此学校十分有必要开展‘心理咨询室’这一德育教育模式,帮助学生在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同时,实现德育教育目标。

第6篇:道德品质概念范文

关键词:现代企业 职业道德 构建 困境

一、关于职业道德的含义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劳动的人们,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以其内心信念和特殊社会手段来维系的,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心理意识、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1]职业道德的最根本的就在于“特定”二字,就如同恩格斯在《路德维西・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所阐述的“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

二、现代企业员工职业道德体系的构建

(一)职业道德体系的主要内容

1.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从根本上来说不是伦理学的概念和范畴。而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概念。它主要是指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的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这个计划包括一个人的学习与成长目标,及对一项职业和组织的生产性贡献和成就期望。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你打算选择什么样的行业,什么样的组织,想达到什么样的成就,想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如何通过你的学习与工作达到你的目标?虽然,职业生涯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概念,但是我们从中可以分析出,其实职业生涯规划是对自己的定位,对自己所要达到目标的预想和期望,最终要达到自我的实现,也包括理想人格的实现。如果是正确的合乎社会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会对人的一生的职员道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持久的。

2.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

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主要是让员工明白,在职业道德中有些什么样的要求和规范,同时,在具体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中有些什么样具体的道德要求。怎么做才是合乎职业道德要求的。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情况,决定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职业道德的根本原则就是为人民服务。同时,在为人民服务这样的大原则下,提出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主要规范。这些原则和规范都是所有的行业和职业都应该遵守的,

是具体的行业与职业由于它们的特点有所不同,所以在具体的道德要求上必然也不一样。那么,就可以根据具体行业和职业的特点提出适合自身行业的道德要求。比如,医生就要尽可能的给病人减少病痛;商人就要更多的强调诚实守信;服务人员就要更多的服务周到等等。

3.职业义利观的教育

义利问题是中国传统伦理中各家各派都争论不休的问题。比如儒家就提出重义轻利,要重视国家、民族的大义而放弃个人的小利。又如,墨家所提出的“贵义”,把义作为达到“利天下”、“利人”的手段。职业义利观主要是指在职业生活中处理各种利益的态度和观点。概括起来主要就是要处理好“大”利益和“小”利益的关系。所谓的“大”利益和“小”利益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而是相对的概念。比如个人利益相对于企业的利益来说就是“小”利益。而集体利益在整个国家利益中又属于“小”利益而不是“大”利益。那么,在处理“大”利益和“小”利益的关系的上,就要把握这样一条原则:始终以“大”利益为重,也就是把整体性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4.职业善恶评价标准的教育

职业善恶评价标准就是指在职业活动领域,对于每一样职业活动给予善恶的评价,让从业人员知道自己的或者他人在职业上的作为什么是善,什么是恶,都能够比较清晰的进行评价。一般意义上的善就是符合社会历史进步的阶级、集团和个人的道德行为、道德品质。而恶主要是指违背、阻碍社会历史进步的阶级、集团和个人的道德行为、道德品质。在职业生涯中的善与恶有更具体的含义,所谓的善就是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有利于改革,有利于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恶则反之。在整个职业生活中要时时刻刻把这种善、恶的标准用于评价职业活动中的每一项活动。

(二) 加强员工职业道德的措施

1.加强职业道德的培训

现代的企业中,一般来说都有专门的培训机构对员工进行专业的培训。从培训的内容上来看涉及专业技术、管理制度、企业文化、企业简介等等。但是,有些企业在培训内容上基本不涉及到职业道德的问题,或许也有涉及,都不会太多。事实表明,员工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的培训是应该的也是很有必要的。至少要通过培训是企业的员工明白,在职业生活中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能够清晰的认识到职业道德的要求和规范,特别是对于自己所从事的行业的道德要求和规范。

2.强化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化”

道德规范与其他规范和制度的不同就在于是自律而不是他律。而这种道德的自律要实现,最关键的是要让道德主体从内心承认和认同这些道德原则和道德要求,也就是对这些道德原则和道德要求的“内化”。只有“内化”了才能实现道德上的自律。而在具体的企业中,就要让员工把职业道德上的要求和规范内化于心,从内心,从根本上承认和认同这些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并用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3.推崇“慎独”的道德修养

“慎独”出于《礼记・事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说得简单点就是一个人,没有其他人监督的情况下,也不做坏事。“慎独”的修养方法,在职业领域,就是要提高员工遵守职业道德的自觉性。一个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人,不仅在同事、在领导面前会按照职业道德的要求行事,而且即使是一个人独处,没有其他人在的时候,也不会违反职业道德的要求。真正表现出一种自觉性。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指导中心.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职业道德[M].北京:蓝天出版社,2001.21

第7篇:道德品质概念范文

关键词: 人 价值

一、 什么是人的价值

人的本质问题和人的价值问题紧密相联,只有正确理解人的本质,才能正确理解人的价值。

什么是人的本质?历代思想家都冥思苦想过这个问题,但都没有找到科学的答案。科学的揭示人的本质是由马克思完成的。马克思在分析人类社会时,首先从劳动入手,指出劳动是人生存发展及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和源泉。马克思抓住劳动这一客观的历史事实,指出劳动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并由此出发,揭示了人与人在生产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即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什么是人的价值?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概念,是从人们对待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由此分析,价值是表示对人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来说必需的、有益的东西的概念,反映的是人的需要同满足需要的对象之间的关系的范畴。可见,人是价值关系的主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对象―社会是价值关系的客体,人的价值只有在主体和客体、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中才能显示出来。作为价值关系主体的人,是社会的人,他的本质是社会的,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人的价值所表现的主体同客体的关系归结为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在主体同客体、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中,只能是客体第一,主体第二。个人服从社会,而不是相反。所以在社会主义社会,在个人和社会关系上,人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即: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尽管人类所经历的不同社会形态在这两方面的表现形式有所差异,但个人和社会的这种价值关系的基本内容是一致的。人的价值的这两方面,只有在社会主义才是对立统一的。每个人都既在推动社会发展中起积极作用,又能通过社会对其贡献的确认而使每个人的价值得以实现。那种离开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离开人在社会中的地位,离开人同社会的关系,抽象、对立的谈论“人的价值就在于人自身”的观点,只会助长个人主义的发展。

二、 如何评价人的价值

评价人的价值,不是以金钱、地位、年龄、性别、资历、学历为标准,而是以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为主要尺度,这是由人的社会本质所决定的。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每个人一来到世间,就处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个人需要的满足和产生,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并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实现。个人的需要和利益,只有融合在社会的集体的需要和利益之中,才能得到满足。我们评价人的价值,应以他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社会利益和社会需要为标准。以对社会的贡献为尺度,就可以排除在价值评价中的主观随意性。什么是贡献?所谓贡献,就是要符合人民利益,对社会进步起推动作用。人对社会的贡献分为对创造物质财富的贡献、对创造精神财富的贡献、对推动社会道德进步和社会变革的贡献四个方面。评价人的价值时,要从这四个方面综合评价,不能强调某个方面忽略其它方面。例如:一个人对社会物质文明贡献大,作为企业领导,他所领导的企业,每年上缴国家很多利润。但他对社会精神文明的贡献是负值,他吃喝赌,收受贿赂,,败坏了社会风气,带坏了周围的人,那他作为人的价值就要大打折扣。相反,如果一个人能力有限,在创造物质财富方面贡献不突出,,但却尽自己努力做了常人不易做到之事,为人们树立了做人的榜样,为社会的精神文明和道德的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那他作为人的价值就应该是很大的。在一般情况下,只要你在自己具体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平均工作量以上的业绩,就可以说你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只要你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就会得到社会的尊重,贡献大,国家器重,人们尊敬,价值就高。反之,一个人碌碌无为,没有做出相应的贡献,就会受到社会的轻慢和舆论的谴责。

评价一个人的价值,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考察贡献时,不能把贡献绝对化,还应参考以下方面:

个人道德品质。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显露出来。一个人道德品质的优劣,对社会和社会关系有重大影响,历来为各个社会所重视。道德品质好的人,受到社会舆论的重视和赞扬,因为他为社会的精神文明做出了贡献,为促进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正常人际关系的形成发挥了作用,因而被认为是有价值的人。如果一个人在某一方面对社会有贡献,但道德品质很差,在精神文明方面起的作用很坏,那他的价值就不能算是充实、完满的。承认道德品质对社会进步的影响,是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

工作态度。我们重视工作态度,是因为它是人们为社会做贡献的前提之一,在衡量人的价值时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人有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但他不想做,这就是工作态度问题。只有态度端正,能力才能化为贡献。一个人对社会贡献大,应该受到尊重;如果贡献小,但态度端正,尽了所能,也应受到重视。曾经说过,一个人不论能力大小,只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一个有价值的的人。

在人的价值评价上,作为个人应有自知之明,应正确评价自己。如果发现自己从社会得到的多于对社会的贡献,就应该努力工作,回报社会;如果自己对社会的贡献多于索取,则应正确对待,再接再厉。作为社会,对人的评价应尽可能公正,要实事求是。如果社会对人评价不公,就会助长投机取巧、弄虚作假、阿谀奉承、尔虞我诈等不良的社会风气,就会泯灭一个人的事业心,挫伤一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如果整个社会都因此而缺乏上进心,那么这个社会就会衰败。相反,社会如果对人评价公正,则会扶正压邪,树立奋发向上的的良好的社会风气。对人评价公正与否,,各级领导干部在其中起着很大的作用。现实中有一部分素质很低的领导,从个人利益出发,任人唯亲,不以实际工作表现、贡献、道德品质用人、评价人,而是以建立在收受贿赂、溜须拍马基础上的个人关系,个人感情为评价人的价值的标准,挫伤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淡化了人们对社会的热情,在实际工作中起了很坏的作用。我们要求社会对人评价公正,实际做到并非易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客观存在,但社会评价有主观性,涉及人的觉悟、干部素质等多方面因素。主观评价应符合客观实际,但实际生活中存在着不一致的因素,偌想二者一致,需要过程和时间。个人应正确对待社会的评价,要经得起委屈和埋没的考验,用行动证明自己的品质和贡献。

参考文献:

第8篇:道德品质概念范文

面对现代幼儿德育的缺失,我们可以从传承了2000多年的中国主流传统思想――儒家德育思想中去汲取经验与养分。孔子,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被敬称为万世师表。他的教学理念中,伦理道德教育是先于文教,被放在首要位置的。在儒家德育思想中,“学者为己”“知行合一”“孝悌之道”等观念值得现代幼儿德育借鉴和学习。

一、学者为己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句话的大意是,古代的人“学”的目的是为了自我的完善,成就一个道德高尚的自我;而当今的人“学”是为了迎合他人,获取称赞。这句话代表了孔子“己”为先的教育理念。孔子编撰的《礼记・大学》中也明确地提出了要先“修身、齐家”,而后才能“治国、平天下”。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教育观主张学“为己”,体现了儒家教育观对主体的重视以及在其道德教育方面关注个体道德建立的价值取向。

因此,教师与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树立“学者为己”的思想,让孩子形成明确的主体意识,并且对自身有道德方面的要求与考量。这样,既有助于孩子自尊与健全个性的形成,在人际交往中知道如何恰当地与人相处、共情,又可以帮助孩子形成自我约束与自我反省的机制。

二、知行合一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也是儒家思想的传承者王阳明曾提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即是认知与行动的统一,认知与行动在学习的过程中是缺一不可的。要实现“知行合一”就需要对孩子从听见、看到、做过三个层次进行引导。首先,教师可以进行诵读教学、讲授教学等,这样,从“听”的角度完成了德育思想的灌输。其次,要让幼儿看到,即“榜样”教学。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或者是用影像、图片等资料进行辅助教学,让孩子们将听到的内容转化为更加直观的印象,这样就加深了孩子们对于德育观念的理解。最后,要注重孩子实践体验的深刻性,倡导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化,让孩子亲身地实践,或者模拟场景进行角色扮演,就能获得真切感知。孩子做过尝试,就能融入其中,就能够有深切的体会。由于幼儿自身的特殊性,幼儿德育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校内,家长的教育对幼儿也有重要的影响。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应该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将德育融入生活。这样,校内校外结合,理论与实际结合,潜移默化地润物细无声,为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较高的道德执行力,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打下基础。

三、孝悌之道

“礼”在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以礼见仁,通过礼可见出人的性情与道德。孔子特别看重“孝悌”为主要内容的伦理道德教育。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孝”指的是孝敬父母,“悌”指的是兄弟之间友爱和睦相处。在孔子看来,“孝悌”是最基础也应该是最重要的道德教育内容,只有建立了孝悌的观念,才能够学习到其他的道德观念。根据“知行合一”与“校内校外结合”的原则,在校内,教师应该给幼儿灌输“尊老爱幼”的观念。在课堂中设置特殊的情境,如让孩子在公车上扮演给行动不便的老人让座的角色,跟孩子们一起表演《孔融让梨》的故事等,这种情境教学直观、简单,使得“孝悌”这样抽象的概念转变成实际的行动,存在于孩子的生活中。在家中,家长也应该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如在餐桌上礼让老人,在家发起为长辈洗脚的活动,言传身教,营造一个和谐、和睦的家庭氛围。这样,“孝悌”观念就能够深深地扎根于孩子的心中。

第9篇:道德品质概念范文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大学思想政治理论

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由教师做主导讲授道德知识,其知识、理论、概念的晦涩难懂,不仅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而其部分理论知识与实际的脱离,也让学生难以理解与记忆,这种情况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目前,有很多的学生对思想政治出现了厌烦的心态,影响了思想政治对大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教学成果。而体验式教学的运用,以亲身体验的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互动教学过程中,对道德知识进行深刻的感悟与理解。这种教学方式不仅陶冶学生的个人情操,也激发了学生对思想政治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高尚道德品质的发展。

一、体验式教学的具体概述

体验式教学是在学生认知的规律及特征的基础上,创设一种现实中实际存在的情境及机会,或是创设已经经历过的事件及情境,将教学内容再次呈现或还原,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对教学知识、发展、能力、情感、意义的理解与建设的一种教学观,也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其核心价值主要是以人的生命发展为宗旨,以尊重生命、提升生命、拓展生命、关怀生命作为最高标准准则,不仅注重对人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对人生命意义的彰显与促进。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体验式教学实践能够表现出四个突出特征,分别是实践性、开放性、生活性、发展性。

二、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

体验式教学实践的重要性由于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比较枯燥乏味,教师做主导讲授的教学内容也极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判断及记忆,而体验式教学的运用,改变了这一现状,对学生个人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实践的重要性具体表现如下:

1.符合时展的需求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时代化的脚步也在加快前进,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判断信息、总结信息、创新信息等能力在信息时代化的发展进程中也越来越重要,由于社会之间的竞争局势比较激烈,对于人才的需求也越加的强烈,不仅注重人才的学识方面,也更加注重人才的能力方面,而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对体验式教学实践进行有效的运用,在亲身体验的氛围里,能够充分的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分析、处理、判断等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人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体验式教学的运用,能够满足时展的需求。

2.符合素质教育的需求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素质教育已经取代应试教育的地位,在教育领域里占据主导地位,其主要内容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培养学生的个人综合能力,使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综合型素质人才,而体验式教学的运用,符合素质教育的需求,能够在特设情境体验中改变教师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个人的综合能力与道德品质得到培养与发展,并向成才的目标去迈进。

3.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体验式教学是在创设的特定情境中,教师与学生的开放性课堂互动,不仅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也能够使教师在互动中更加了解自己的学生,而学生也能更加信任与依赖教师,做到互相促进与共同发展,从而建立起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充分发挥体验式教学作用的具体措施

1.创设教学情境,融入教学氛围

体验式教学主要是学生通过某种物质与内心情感、思想进行联系与沟通而引发的感悟与理解的教学。教师在进行体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创设出符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利用文字、图片、音像、视频等教材资源,渲染教学情境氛围,从而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此外,还可以与学生做游戏,进行角色互换,引发学生的感悟,促使心灵的洗涤。

2.以学生实际情况为依据,科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教师对学生提交教学的安排,一定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科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不能盲目、毫无章法的安排体验课程,否则将适得其反,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

四、结束语

体验式教学是目前大学思想政治理论中最具有实践意义的教学模式,它的运用,有助于大学生高尚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培养与发展,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使大学生成为一个具有高尚道德素质、综合能力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孙其昂,张玉倩.思想政治理论课回顾与前瞻——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10周年访谈[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6

[2]郑艳,丁莹莹.体验式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的融合——以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美在我心中”英文展示活动为例[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

[3]马吉宏.体验式教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运用——以艺术类高职为例[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6

[4]郭远红,郭远梅.体验式教学在培训与开发课程中的应用探析[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