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思政实践教育范文

思政实践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思政实践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思政实践教育

第1篇:思政实践教育范文

关键词:课程思政;工程伦理;专业知识融合;思政课程体系

一、引言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明确指出:工程类专业课程,要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纲要明确提到工程伦理教育,说明“工程伦理”在整个课程思政体系中具有独特的课程优势,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工程伦理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一种拓展,二者相互贯通,本质上都是思想育人[1—2]。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是工程伦理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实践和发展的关键环节[3]。但是,由于我国工程伦理研究起步较晚、整体发展较慢,不可避免地存在亟待补足的短板[4]。特别是在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做到将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塑造有机地结合起来,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深入研究[5]。此外,要实现课程思政与工程伦理教育的有机统一,还需要结合专业特点,将思政与专业知识结合,与行业特点结合,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理清思政知识与专业知识之间的关系。以材料和化学专业为例,两者均与能源和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安全事故等社会问题直接相关,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工程伦理、工程师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等思政教育元素,探索材料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最佳契合点,将专业知识与“绿色环保、节能降耗、安全意识、可持续发展”等发展理念相结合[6]。然而近年来,化工安全事故、环境污染事件等不断被曝光,深究其根源,均与材料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者的工程伦理意识淡薄、疏于监管等因素相关[7—8]。如何开展材料、化学专业的工程伦理教育,仍然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

二、工程伦理分层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构建

材料专业、化学专业领域的工程伦理教育既有工程伦理中的普适性,又具有专业带来的特殊性。材料是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与先导,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大力培养卓越的材料工程高级工程师,对提升中国制造的能力意义重大,但需要工程伦理意识的精神武装;化学化工行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行业,也是一个各类安全事故频发的行业,环境伦理和安全伦理是该行业涉及的最重要的工程伦理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化学工程领域的伦理教育,以规避可能导致的技术风险和功利化教育问题[9—10]。为此,按照学校和学院的规划,我们从2018年开始,陆续在材料与化工工程专业硕士以及本科生中开展工程伦理教育,通过三年多的实践,结合材料、化学专业特点,逐步形成了特色明显的本—硕贯通的“三层次”工程伦理教育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即基础层次、专业层次、实践层次。其中基础层次聚焦伦理道德理论,帮助学生树立基本的职业道德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意识;专业层次立足材料领域科研前沿,挖掘存在的伦理问题进行探讨分析,找到解决办法;实践层次则选取具有专业特点的各类案例进行剖析,培养学生发现伦理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本科生,开展以基础层次为主的工程伦理教育,把教学的侧重点放在伦理意识和责任感培育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职业价值观,储备基本的工程伦理意识,并结合具体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工程伦理规范知识和工程伦理判断、决策能力。专业硕士重点结合专业和行业特点,开展专业层次和实践层次的工程伦理教育,以伦理问题的辨识能力和面对伦理问题的决策能力培养为主。通过理论性教学、实践性教学,强化学生的工程伦理意识,培养学生工程伦理实践能力(包括伦理判断能力、伦理选择能力、伦理决策能力等),让学生能够在具体的伦理环境、道德困厄中进行评价和思考,在面对道德困境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三、案例教学中思政元素的融入方式与实现途径

案例教学是目前提升工程伦理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为保证工程伦理教育的效果,案例选择需要与专业及行业特点相契合,呈现方式也要经过精心设计。为此,我们在工程伦理实际授课过程中,聚焦材料、化学专业密切相关的能源、环境、实验室安全等领域进行案例选择,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通过巧妙设计,呈现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逐渐形成了“和谐材料·绿色化工”的特色课程思政教育理念。

(一)思政元素(安全与环保意识)与专业知识(材料、化学领域)的融合

当前,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一直是材料、化学领域关注的焦点。为培养学生的环境伦理意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了三个具体案例,分别为“限塑令”“拒绝洋垃圾”和“废旧电池回收”,三个案例聚焦能源与环境领域,从不同的视角阐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其中“限塑令”(包括“禁塑令”的出现)既有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知识的内容,又有塑料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的深刻阐述,让学生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促进他们结合所学知识,广泛开展可降解塑料的创新探索;“拒绝洋垃圾”包含大量的材料、化学相关知识,更是反映出以牺牲环境换来经济利益的同时,对环境造成的伤害已经到了刻不容缓要解决的地步,告诫人们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废旧电池回收”既有电池材料的专业知识,更有废旧电池所带来的严重环境污染问题,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新能源电池的飞速发展,但报废电池的回收体系仍然没有健全,需要材料、化学工程师投入极大的精力,在废旧电池循环利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意识到环境保护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应该时刻关心环保,并通过所学的专业知识,力所能及地去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安全伦理是材料、化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的另一个工程伦理意识。材料和化学两个专业所在的学科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实验室安全事故;材料、化工企业同样面临较大的安全生产压力。因此,结合本专业实验科学的特点,我们通过诸多安全警示案例来提升学生的实验室规范意识,加强危化品的使用管理以及三废规范处理,引导学生从进入实验室开始,就自觉遵守各类安全规章制度,强化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观,有效地防范实验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案例教学的实现途径

为更好地发挥案例教学在工程伦理教育中的作用,我们从教学目标,预习环节和课程呈现方式等三个方面进行精心设计,将与专业相关的环境伦理、安全伦理通过案例引入到课堂内容中,并在授课之前,通过在线问卷调查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工程伦理”的兴趣,在学习任务中增加相关案例资料的文本链接或视频链接;试图在授课过程中润物细无声地实现工程伦理塑造,促进学生思想认识不断深化,通过“案例介绍—分组讨论—逐一陈述—点评总结”四个环节实现。在案例介绍环节,由教师根据案例本身的资料或视频引入需要抛出的问题;在分组讨论和逐一陈述环节,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利于学生理解角色。例如,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利益攸关的企业负责人、工程师、民众、政府管理部门等不同的社会角色,同时角色可以进行轮换,将自己置于不同的利益角度,更好地体会面对工程两难时的心路历程,在价值冲突中进行最为合理的伦理抉择。在点评总结环节,由教师根据每组的实际汇报情况进行点评,并对案例所要求的工程伦理意识进行总结。对于思政元素的融入,可以针对不同的案例,在引入、讨论、陈述和总结等各个环节进行不同教学方式的设计。如有的思政元素适合在案例的介绍环节通过显性方式切入;有的则适合隐藏在讨论环节让学生自主发掘,或在陈述环节由教师适当引导;有的则在总结环节顺藤摸瓜、画龙点睛。对于两难困境的案例,在引入案例后宜采用分组辩论的形式进行展开并加深认知,对于存在多个利益攸关方的案例,在引入案例后宜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强化身份信息,增强代入感。总之,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权重要与思政元素的特点相适应。经过三年多的教学实践,教师团队在案例的选择、引入和讨论等教学环节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家国情怀、社会使命、职业道德、生态环境教育,逐渐形成了“和谐材料·绿色化工”的特色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以及“安全观”教育的专业特色(如图2所示)。

四、课程的评价方式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和翻转课堂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工程伦理意识和责任感、掌握工程伦理的基本规范、提高工程伦理的决策能力。因此,不采用固定的试卷考核方式,重点强化过程评价、提高分组汇报和工程案例分析等环节的比重,主要由过程化考核(30%)、分组汇报(30%)、期末考核(40%)三种方式组成。过程化考核包括平时出勤情况、课堂参与度、网络平台学习情况、问卷调查等,重点激发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分组汇报采用教师确定分组方案、选题范围,制定评分标准,由学生分组确定主题,并搜集相关资料,准备汇报展示方案,汇报时除教师团队打分外,学生之间设置互评作业环节,通过设置统一的评分标准让其相互之间对各自的汇报情况进行评分。期末考核不采用试卷形式,而是由学生根据所学专业方向或兴趣范围,确定主题,提交案例分析报告,以此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综合实践能力。

五、总结与展望

第2篇:思政实践教育范文

关键词: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探索;实践

1 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我国高校教育的重点,不仅仅是大学本科的公共必修课,在考取研究生等高等学历的时候,思政教育一直伴随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习者的思想和行为。思政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教学地位,帮助学生们掌握自身发展方向,在外界的诱惑以及冲击面前,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并不断加强学生们的自我思想维护意识,从而将更多的外来思潮经过甄别判断后进行吸取。传统的思政教育以案例教育的方式进行,通过教科书讲解实际案例,帮助学生们健康成长与发展。然而,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思政教育也重新进入了一个阶段,并逐步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形成。因此,本文将重点分析网络时代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践和探索。

2 网络时代带来的思潮影响

互联网是网络时代形成的基本标志,信息时代就是大量的信息不断充斥在互联网上。网络用户可以通过浏览的方式获取信息,信息的传播者也同样通过网络的方式将信息到网络上。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扩大化,网络平台已经成为了大多数人们的基本生活组成部分,从而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

大学生是网络的主要受众群体,他们喜欢使用网络进行信息的获取,也能够通过网络的途径实现一定的目的。在读取信息的同时,自身的思想和价值观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因此,网络时代的思潮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大学生的思想影响。其主要的渠道就是对政治以及思想新闻的一种浏览与理解。

现如今,政治、文化以及军事等信息都会通过网络的形式进行传播,从而让广大网友了解到。政治和文化以及时事等方面的信息,最容易触动大学生们。相对之下,大学生是一个非常敏感的群体。他们对于当前的时事最为关注,反应也最为强烈。一旦发生的事情与他们的生活发生关系,大学生们就会在思想上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困惑和疑问。当这些困惑和疑问无法得到解答的时候,就会造成一定的思想影响,从而影响大学生们的价值观。

因此,对于网络时代,思潮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对于大学生而言,是一种思想上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

3 思政教育的教育理念

思政教育一直以来是高校的重点教育学科,一直开设思政教育主要的目的在于把握学生的思想发展。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只能够丰富一个人的知识,而道德素质、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的形成都是需要思政教育给予帮助的。传统的思政教育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是一个人的价值观的抽象体现,表现在对待外界的一种态度。而政治,是一种制度下的体制要求。作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大学生,首先要理解我国的政治体制;其次就是要对自身的思想有着一种系统的发展方向规划。在遇到思潮和外界的影响的时候,能够通过最正确和稳定的方式去接受和判断,从而正确与积极应对外来影响。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传统的思政教育理念已经慢慢脱离了时展的步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政教育的实际意义。与时俱进的理念,在思政教育方面也应该得到应用,从而最大限度的形成一种完善的教育体系,帮助大学生能够更加完善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把握自己的人生,正确面对外来的事物与思潮。

4 依托网络时代的思政教育探索与实践分析

网络时代的思想浪潮非常丰富,在不断接受新鲜的事物以及思想的时候,难免会给大学生造成思想和价值观上的影响。网络时代也是信息时代的一大标志,网络时代,互联网成为了大学生们获取外界资源和信息的主要途径。互联网上的新闻信息以及负面言论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们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造成部分大学生对外界形成一种自然的抵触情绪后者是畏惧心理,极为不利于未来大学生的就业和职场工作。因此,在面临这样一个巨大的网络思潮,高校的思政教育应该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切入,及时了解网络的最新思想动态,从而帮助大学生们及时找到观点和答案,避免因为个人困惑而造成的不利影响。

4.1 基于网络时代的思政教育理论基础

传统的思政教育由于思想相对单一和闭塞,没有过多的时事进行对比分析。教科书的案例相对陈旧乏味,缺乏时代认同感。例如,80年代的案例依然在21世纪进行举例教学,这样对于当代的大学生而言,时代感太强,造成很严重的厌学现象。网络时代的到来,让大学生们有了更广阔的获取信息的途径,形成了较为系统和广泛的信息获取平台。那么,大学生们经常浏览互联网信息,接触到很多社会现象,这些社会现象更值得去关注,也是最贴近大学生未来生活的。因此,大学生们对于网络环境下的新鲜事物特别敏感,也非常希望能够在课堂上得到解答。因此,对于思政教育而言,网络时代的到来,是一种改变教学形式,扩大知识范围的一种机会。基于网络大事的思政教育理论基础的建立,能够帮助思政教育更加贴近大学生的生活,从而能够帮助他们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或者是存在困惑的问题上,在第一时间得到解答。

对于思政教师而言,在教学课堂上应该能够提前准备一些时事的内容,帮助学生们在遇到时事困惑时,能够将书本的知识点通过时事政治进行解答。这样不仅能够扩充思政教育的范围和实效性,更能够改变以往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因此,把握网络时代的特点,从而建立思政教育的基础是非常必要的。

4.2 结合网络思潮给予大学生正确思政教育实践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非常清晰了解到,网络时代带给了思政教育一次非常好的改革机会。基于网络时代的思政教育的探索,应该主要从以下两个方向着手:

第一,通过互动的方式,给予学生们提问的权利和机会;让学生们把最近的见闻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并通过时事来进行知识点的相关阐述,从而加强教学课堂的互动性和效率。

第二,教师通过对近期的时事进行总结,然后以案例的方式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这样不仅能够满足学生们对新鲜事物的求知欲,更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思政教育的实践意义,从而提高了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总之,对于思政教育而言,依托网络时代的思潮是非常必要的。网络时代的信息非常庞大,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扩充了思政教育的素材,并在很大程度上贴近了学生们的生活,让案例不再感觉遥远和具有时代感。

5 结语

网络时代的兴起,逐步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思政教育的理论基础,是要通过时事和政治体制教育,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并能够拥有健康的思想。基于网络时代的思政教育,更具有时代气息,能够通过贴近学生们身边的实例进行讲解知识点,保证思政教育的时代性和实效性,让教学课堂更加有意义。提高思政教育的互动性,是目前基于网络时代的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帮助学生们更好的学习时事观点,了解价值观的真正意义,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意义。

参考文献:

第3篇:思政实践教育范文

关键词:亚运(亚残运)会;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志愿者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7-010-03

2011年1月23日,由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合主办的2010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评选结果在北京揭晓,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大学生志愿者群体获得2010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集体奖。这不仅是对广州亚运(亚残运)会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工作的高度赞誉,也是对亚运(亚残运)会期间,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平台开展和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充分肯定。

一、在亚运(亚残运)会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工作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广州亚运(亚残运)会共招募志愿者约59万名,其中绝大多数是来自广州地区的高校大学生。他们分布在53个竞赛场馆、11个非竞赛场馆、18个独立训练场馆,20个专项工作团队,在各大赛场、服务站点、交通路口、交通站场、公园景区以及12个区(市)的街道、社区,提供礼宾接待、语言翻译、安全保卫、医疗卫生、运行支持、交通指引、文明倡导、治安巡查、帮残助困、社区服务等志愿服务。他们用青春和热情,以“国际化、有特色、高水平、全方位”为志愿服务目标,唱响了“一起来、更精彩”的志愿者口号,为成功举办广州亚运(亚残运)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这个盛大体育赛会庞大繁杂的运作系统中,大学生志愿者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和作用不可或缺。

亚运(亚残运)会的大学生志愿者由于是成批成建制地由广州地区各高校选拔和派出的,而且相对集中于大学城各高校亚运场馆和服务区域,因此为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可行性。大学生志愿者的管理、教育和服务,完全可依托其所在的高校以及各高校派出的作为场馆各部门、各服务队管理人员的干部、教师和辅导员,针对志愿者的不同类型和不同工作岗位进行通用知识培训、专项业务培训、场馆知识培训、岗位技能培训,进行奉献、责任的志愿精神,坚韧、进取的体育精神,包容、友爱的国际主义精神的教育,重新整合志愿者的多样价值观和价值取向,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志愿者坚定信心、克服困难,自觉把奉献的热情和精神转化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转化为高水准、专业化的服务;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志愿者把“我奉献,我快乐”的志愿服务理念与“理解、友谊、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相结合,始终用饱满的热情、灿烂的微笑、认真的态度服务亚运(亚残运)会;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志愿者齐心协力,朝着打造“激情盛会、和谐亚洲”,实现“两个亚运,同样精彩”的目标迈进,从而保证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能够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并使之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二、深化四项教育,增强亚运(亚残运)会大学生志愿服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一)爱国主义教育

广州亚运(亚残运)会的举办为爱国主义教育注入了鲜活的时代内涵。广州亚运(亚残运)会是亚洲人民的体育盛会,它承载着亚洲人民的期望和中国人民的光荣与梦想,它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上海世博会之后中国综合实力的又一次全方位展示,是广州进一步打造国际化都市和走向世界的良好契机。两个亚运会的举办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复兴进程,广大学子莫不欢呼雀跃,爱国热情高涨,纷纷报名要求参加亚运会、亚残运会的志愿者服务工作。为此,要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注重国情和形势教育,增强民族使命感;注重国家安全教育,增强民族责任感。

(二)团队精神教育

良好的团队精神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目标。办好两个亚运会,志愿服务工作至关重要。但是怎样才能将数量如此庞大的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好协调好,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执行力和创造力呢?答案在于团队精神。加强大学生志愿者的团队精神教育,注重对大学生志愿者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培养他们要有理解他人、包容不同文化和习俗的胸怀,要有办好两个亚运的大局观念,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做到同心同德、团结协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消除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避免各自为政、单兵作战甚至是冷眼旁观幸灾乐祸、相互拆台的消极现象。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志愿者团队成员的所有资源和才智,最大限度地发挥团队成员的潜力,产生整体大于各部分的协同效应,成为凝聚团队推动团队发展的精神力量。

(三)爱校荣校教育

大学生志愿者来自各所高校,他们在广州亚运(亚残运)会的表现,不仅代表了国家的形象、广州的形象,也代表了培养他们的高校的形象,检验了所在高校人才培养的成效,决定了所在高校在社会中的印象和地位。以亚运会、亚残运会为契机,通过爱校荣校教育,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志愿者爱校情怀和荣校热情,树立“校荣我荣、校衰我耻”的思想观念,强化集体荣誉感、认同感、归属感及与学校同舟共济的主人翁意识,引导大学生志愿者们将以校为荣、为校争光的热情转化为为亚运会、亚残运会服务,为祖国争光的实际行动。

(四)开放的国际意识教育

广州亚运会是亚运史上规模最大、参赛人员最多的一次盛会,志愿者服务的对象,很多是来自亚洲各国的有着不同文化习俗的群体或个体。由于文化背景、思维方式、政治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往往导致跨文化交流及志愿服务的困难,如果处理得不好,甚至还会产生国与国之间政治层面的问题。进行开放的国际意识教育,应侧重于亚洲各国文化的介绍、交际能力和外事礼仪的培训,培养大学生志愿者的亚洲情怀和世界眼光,能够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各国文化的精华,取长补短,更新服务观念,能够掌握跨文化交流的技巧及应对敏感政治问题的原则与方法,帮助大学生志愿者妥善处理好跨文化交际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矛盾。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尊重大学生志愿者价值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实践主体的能动作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志愿者活动具有实践育人的功能,可以推动人才的开发和培养。通过志愿者活动,可以使大学生了解国情、社情,经受锻炼,丰富阅历,开阔眼界,锤炼和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促进主流价值观的形成。而在实践育人的过程中,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

理念。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做好亚运(亚残运)会大学生志愿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要把大学生志愿者作为实践主体,充分调动他们做好两个亚运志愿服务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而且要把大学生志愿者作为价值主体,关注其价值追求和实际利益,满足他们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发展需要,并引导其与国家、社会的需要相统一,把国家的需要转化为每个个体的自觉行动。

(一)关注和了解大学生志愿者的需要

关于人的需要的研究,赫茨伯格曾提出过双因素理论,即把人的需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指人们都具有避免不满意不愉快的需要,这是低层次的需要;一类是指人们具有自我实现、自我发展和社会贡献的需要,这是高层次的需要。解决和满足这两类需要必须采取相应的不同的激励因素。那么,大学生志愿者有哪些需要呢?教育者要从他们的动机去了解和分析。张俐俐、张茹曾对广州亚运会志愿者服务动机进行过调查和研究,她们得出结论:成就动机、自我提升、自我奉献都是构成高校体育赛事志愿者动机的最主要因素,而获得成就、自我提升、自我奉献都属于主动参与动机。亚运会志愿服务管理者应注重对志愿者主动参与动机的培养,并努力满足至少不能伤害这种主动参与动机。把握了大学生志愿者的主要需要,教育者们就可以从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的改善,人际关系的协调和生活上的关心,满足大学生志愿者们所希望获得的成就感、荣誉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创造条件等方面着手,在解决大学生志愿者实际需要的同时解决好思想问题。

(二)尊重大学生志愿者的主体价值地位,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亚运(亚残运)会的志愿者服务中,大学生志愿者表现出了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和服从指挥、服从大局,能吃苦、不怕累,乐意奉献的精神,但是他们也具有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如民主意识、平等意识、自主自强意识、价值意识非常强烈,如果管理者和教育者不能认识到大学生志愿者作为实践的主体和主体价值的地位,不能平等地对待学生,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组织安排工作时没有充分考虑大学生志愿者的感受和难处,态度简单粗暴、以势压人或采取过去我说你听单向式的灌输方式,必然会适得其反,导致大学生志愿者可能因为觉得不被尊重、感情受到伤害而采取不合作、在网上散布负面消息,甚至串联罢工的消极行为,这些都会给亚运(亚残运)会的举办,给中国和广州的形象带来极其恶劣的国际影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肯定学生的主体意识,做到把尊重个人与服务集体、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坚持原则性与尊重人、理解人结合起来,把统一要求和因人施教结合起来,把灌输正确的思想意识和自我教育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要尊重和保护个人的自主性与独立性,配岗时要充分考虑志愿者的专业、专长、兴趣爱好和本人意愿,让他做他愿意做、擅长做的事,对于综合素质高能力强的志愿者可以委于重任,让其具体负责某一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或参与团队的管理,让志愿者们在志愿服务和团队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应强调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平等对话,畅通沟通渠道,如设置意见箱、意见卡、热线电话或指定各业务口服务队专人负责收集意见,对志愿者所提的意见及时回复限时办理,意见被采纳的给予奖励,从而满足大学生志愿者自我尊重的需求,提高他们志愿服务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激励主体和客观相互作用的方式,它的核心是激发主体的内在需求。大学生志愿者的激励机制应该以诱发大学生遵循服务社会、关心他人、和谐共生的价值道德为目标。方式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种,从大学生志愿者的需要来说,更多地侧重于后者。事实上,在亚运(亚残运)会的志愿者服务中,大学生志愿者以能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能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充分体验工作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为乐,可以实现自身价值的需求是其参与志愿活动的原动力。对志愿者实施有效的激励是对这种追求自我价值行为的认可和赞许,能够更好地激发志愿者的这种原动力,使志愿者能够更积极地行动起来。为此,亚运(亚残运)会的组织管理者专门进行了激励机制的设计。通过制作志愿者笑脸墙,颁发志愿者服务荣誉徽章,评选每日微笑之星、优秀党员示范岗,表彰亚运会、亚残运会先进工作者等荣誉式的激励方式,以及运用学校新闻网、校报和工作简报等媒体充分报道大学生志愿者中的先进典型,形成示范效应,带动和引导其他志愿者们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地做好服务工作,满足大学生志愿者的被社会认同的内在需求。

(四)凸显人文关怀,注重情感教育

虽然志愿服务是一种不计报酬和回报的奉献活动,具有无偿性、利他性的特点,但并不说明志愿者们没有需求,不需要关心。特别是当他们在志愿服务工作中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时,人文关怀显得尤为重要。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的是靠感情激励人,组织管理者和教育者真诚的关心、爱护、帮助,是大学生志愿者持续保持志愿服务热情的关键所在。人文关怀可具体体现为:集中为过生日的志愿者庆祝生日;在天气气温骤降时,学校领导亲至各场馆、服务点慰问大学生志愿者,送上御寒衣物;看到供应商供应的饭菜难吃,管理方贴心地给就餐的志愿者提供辣椒酱作为作料;建立志愿者之家,供志愿者休息、交流、娱乐;成立心灵驿站或心理健康咨询工作室,舒缓和解决志愿者的焦虑、紧张的心理问题;设立新生活驿站,为志愿者提供后勤保障;调整学生宿舍熄灯和热水供应时间,为晚归的志愿者提供方便等。这些都是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事虽不大,却将关爱渗透到了志愿者服务工作的方方面面,让志愿者倍感温暖,感动不已,增强了他们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在这种良好的感情基础上,志愿者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就会少一些埋怨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理智,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2010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候选人: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大学生志愿者[EB/OL],中国教育新闻网,http://WWW.省略,2010-12-13.

[2]王学俭.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84.

[3]张俐俐,张茹.广州亚运会志愿者服务动机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1):29-35.

第4篇:思政实践教育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的概念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逐渐形成、发展并在社会各个领域渗透。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对“互联网+”进行了权威的解释,即“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这里所说的“经济社会各领域”自然包括教育教学领域。在高职教育教学培养中,思想政治课程是提升学生政治素养,优化学生价值观的主要途径。目前在互联网环境下,学生的思想意识层面面临着诸多新问题,因此,推动“互联网+思政”模式的构建,成为了高职院校应对思想政治教育新环境,实现人才全面发展的重要思路。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首先,“互联网+”推动了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创新。在传统教育教学理念中,高职思想政治课程强调的是课程自身的建设,而不是学生个体的发展。但是在互联网环境中各种文化、思想、价值观念交织错综,为学生追求个性发展提供了思想依据,因此,课程构建与学生需求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高职院校要想适应当前的教育发展要求,必须要调整思想理念,将学生作为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手段,从而利用创新理念潜移默化地实现思想政治课程的渗透。其次,“互联网+”拓宽了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获取范围。互联网是一个近乎无限的资源库,在高职思政教育中,教师对于课程内容的设计不再局限于教材以及自身的主观经验,而是利用信息技术将课堂与网络虚拟空间建立联系,并从中获取各种类型的课程资源,如文字资料、教学图片、微课慕课等,教师依托丰富多元的课程资源,拓宽了教学思路,实现了对学生的个性化引导。最后,“互联网+”创新了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引入是互联网在教育领域应用最直观的体现,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一改传统以讲解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图片、视频,利用微课、慕课引导在线学习,利用微博、微信开展互动交流等,让教学方法更加契合当代学生需求,进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二)挑战首先,开放的互联网环境带来了多种价值观念,这对我国主流价值观的建设必然会造成巨大的冲击。思想政治课程是渗透主流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但是互联网是一个开放平台,各种价值理念都有其存在的空间,而这自然也为西方价值观念的进入,以及一些不良价值理念的存在创造了条件,使学生陷入信仰缺失、道德意识淡薄、功利主义的困境,影响了主流价值体系的构建。其次,当前网络环境管理存在诸多漏洞,“互联网+思政”教学模式的构建面临着严重的信息安全。互联网并不是法外之地,其运行与发展需要严格、完善的管理体系。但是目前我国的互联网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还有待完善,部分网民的网络行为较为低端,恶化了网络生态。对于高职“互联网+思政”教学模式的构建而言,教育资源建设在某一个角度来说仍然存在一定的安全漏洞,信息共享缺乏明确边界,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降低了专业人员的参与动力,影响了课程建设质量。最后,当代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存在“互联网崇拜”倾向,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存在认识误区。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人生活的一部分,对于高职生而言,其对于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热情,而在似乎无所不知的互联网面前逐渐产生崇拜情节,例如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找剖析理论的相关资料,收集社会热点问题的各方点评,获取国际形势的发展动向等,这些内容相较于枯燥的课堂讲解生动且全面,在对比中,学生自然会倾向于通过互联网完成自主学习,忽视课堂教育价值,从而弱化了思想政治课程的地位。

二、“互联网+”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策略

(一)转变教育理念,推动“互联网+思政”教育模式构建高职院校在推动“互联网+思政”教育模式构建的过程中,需要从教育理念上做出调整与转变:第一,渗透信息化教育理念,将信息数据作为思想政治课程建设的主要依托,利用数据分析平台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分析,进而依托数据模型做出科学的教育发展决策。第二,渗透个性化教育理念,根据互联网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发展需要选择教育培养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展示、发展个性,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思想政治课程教育价值。第三,渗透多元化教育理念,拓宽教育培养思路,打破教材理论的局限,从多角度获取课程资源,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以构建开放、自主的思政教育环境。

(二)打造数据库,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共享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成为未来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高职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应立足教育共享理念,积极打造优质课程,并依托“互联网+思政”平台,推动教育沟通与合作。高职应根据思想政治课程教育要求,对教材内容加以整合,并结合时事政治制作精品课程,以供学生在线学习以及校际之间的课程交流;依托互联网平台建立思想政治课程数据库,拓宽课程获取数据范围,做好整合、归纳与分类,满足相关人员的查找与使用;搭建数据分析平台,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分析思想政治课程需求结构,并不断优化课程内容,丰富数据库资源,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推荐,以提高“互联网+思政”教育模式的服务水平。

(三)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教育逐渐从封闭走向开放,但随之而来的各种安全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警惕。高职院校在建立“互联网+思政”教育模式的过程中,应从监督管理层面不断优化互联网环境,不仅为学生在线学习提供优质课程,还应塑造学生的网络行为规范,提升其网络道德水平。思想政治课程开展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抵制不良信息对学生的侵蚀与伤害,因此,高职院校在设计“互联网+思政”教育模式的过程中,应利用技术手段对不良信息进行筛选、剔除,以净化在线思政课程教育环境;在课程中明确网络行为规范,并结合相关案例分析网络道德存在的价值,网络行为的边界等,强化学生的自我规范;配合国家相关部门,做好网络监督,及时发现学生网络活动中的问题,并做出相应处理,利用外部压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四)推动在线学习,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前面在阐述“互联网+”发展机遇的过程中,对教育手段的创新做出了说明。基于此,高职在建设“互联网+思政”教育模式的过程中,应积极引入多元化的教育手段,引导学生开展在线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慕课、微课,推动传统课堂的翻转,结合课程内容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并要求学生课下自主学习,进而在课堂上进行探究、讨论,完成课程要求。教师还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社交软件,为学生推送时政分析的相关文章,利用学生习惯的信息浏览方式开展在线教学;研发思政课程教育APP,为学生提供在线自主学习导航,充分利用其碎片化时间完成课程学习与交流,从而延伸课堂教学领域,提升思想政治信息化教学效果。

(五)加强教师培养,融入“互联网+思政”教育平台在“互联网+”背景下,部分以理论教育为主要知识构成的思想政治教师已经难以适应信息化、个性化、多元化的教育发展需要,因此,高职院校根据“互联网+思政”教育模式要求,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打造专业教师团队也显得更加迫切。高职院校应制定科学、系统的教师培训机制,结合“互联网+思政”教育模式的运行与使用,根据学生个性化发展特征,以及新时期思政理论创新等实现对教师的教育培养,优化教师的理论结构,提升教师的实践技能。此外,教师自身也应加强职业规划,深入分析“互联网+”对教师职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并广泛涉猎相关知识,探索思想政治课程实践新途径,从而更好地参与到“互联网+”教育环境中来。

(六)注重协同合作,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在“互联网+”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单纯依靠学校来完成,家庭、社会在学生的成长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在“互联网+思政”教育模式构建中,应将家庭、社会等因素纳入到教育平台中来,例如增进与家长的互动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行为表现,充实学生行为分析资料,完善个性化教育培养方案;利用社会资源,增加互联网硬件设备的投入,优化在线课程服务平台,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在各方的协同合作中形成教育合力。

第5篇:思政实践教育范文

(一)加强实践教学对思政教学的重要作用

思政课教学要通过实践来实现。因为,思政课教学不仅是依赖于课堂向学生们传授知识,而且更重要的在于思政课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道德的人才。特别是处在这个社会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学生们获取信息更多的来自社会。在当前的形势下,如果思政课教学还用传统的观念,只注重课堂教学而忽视了课外实践教学,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会脱离社会,对于未来感觉非常茫然,从而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毫无优势。

(二)思政课实践教学对高职学生的重要性

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是高职学生减小与社会差距的较好途径。因为,与本科生相比,部分高职学生可能由于缺乏学习自主性等原因,对于学习缺乏兴趣,突出表现在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不强。所以,必须要采用新的模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参与到教学中来。由于高职的教育模式决定了学生有较强的职业意识,突出表现在动手意识和实践能力上,因此,加强实践教学,一方面,符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另一方面,通过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提高了高职学生的专业能力。思政课教育目的就是思想道德和情感,这个过程是离不开实践这个大平台。所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非常适合高职学生。

二、如何更好地在工学结合视角下落实思政课的实践教学

(一)两种实践探索模式

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有它自己的特殊性,所以不同的实践形式最终的结果也不一样。一般主要包括;校内和校外等模式。

校内实践,主要分为虚拟实践和校园实践以及课堂内的专业实践。它具有以下特点:形式丰富多彩、主题活动多,学生广泛参与以及能够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或者课堂模拟讲课活动等。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我们不得不反思以前传统的教育模式,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下,必须要改变教学模式,延伸思政课的教育空间,运用社会实践,把高职学生从象牙塔中拉回到现实社会中,让他们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指导自己的人生,从而体现思政课教育的实效性。通过实践,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同时,也可以从实践中获得丰富的社会素材和一些热点话题,从而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和对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

校外实践,主要是以周末或者是学生寒暑假的时间,通过委托一些就业协会,做一些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等相关社会实践活动,并采用团队协作的形式,加强知识引导,更加好的落实实践。可以组织学生去实地考察,让学生把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思政课校外实践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培养组织协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社会交际能力,并且可以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实践教学的创新

创新的实践教学方法是决定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创新的教学方法能够改变学生单调的学习方式。和其他的专业一样,思政课的实践也是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因为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付诸于实践,但是实践也须要创新,古老的社会实践已经无法适应当今时代的需求。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才能适应眼下快节奏的生活。在思政实践过程中,老师要结合未来工作岗位的需要以及对于学生社会协调能力的需求,提供切合实际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以学生为主体,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突出每个人的能力,将知识转换为素质,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1、 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除了要注重培养专业技术更要注重学生素质、道德以及法制的培养。只有拥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社会观、人生观,才能更好的为国家培养有用的人才。工学结合在不但思政教育中提供丰富的内容,而且还能推动思政课的改革与创新。工学结合下的思政教育,真正将思想素质作为专业技术培训的根本,技术知识作为高职生的发展方向。这样一来,工学结合就更好的体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同时也更好的契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理念。

2、 采用多元的教育方法

多元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方法是工学结合视角下教学创新的保障。随着社会的不段发展,新时代下的教育方法也层出不穷。本文对最为普遍的教学思路进行了总结,共如下五条:

(1)以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3)以实践学习为主的教学方法;(4)以活动赏析为主的教学方法;(5)以探究学习为主的教学方法。

在以往的教学中,采用第一种教学思路的最为普遍。这种以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式,通常以教师为教学主体,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所带来的教学效果最为低下。在工学结合后,学生能够在实训单位的具体岗位中,通过感知、实践、赏析以及探究的方式更加生动的学习和领悟专业技能知识的同时学习到更多关于人际关系、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要求。

3、 设计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内容

在工学结合的视角下,科学的设计好理论与实践想结合的思政教学内容,是思政教学创新的关键。在高职的发展道路上,理论与实践的教学主角之争一直没有断过。如何才能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是高职教育工作者长期探寻的。而思政教学,向来是理论为主,比较枯燥,学生较为排斥。新的视角能够更好的发现具体的环境和真正的素材信息,并加以应用到思政教学中去。工学结合,可以借助产品生产工艺的工作流程进行合理穿插思政教学内容。如岗位意识培训、社会道德讲解以及职业道德的内涵等等。这样的学习扩大了以往单纯的学校小天地式的学习,丰富了高职生的学习内涵。

(三)建立健全完整的思政实践的考核体系

完整的实践考核体系要求我们进一步完善思政实践考核目标体系,把课堂教学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相结合,加大对学生平时行为的考核力度,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等方面的考察,例如: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责任意识,团队合作意识等方面的考察,有意识的把企业对人才的职业道德的考核外化为学生日常的行为规范。另外,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每个实践项目完成的情况进行考核,激励并鼓励高职学生重视过程,从而让实践结果达到最优。综上所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的模式,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以便更好地将高职学生培养成以就业为向导的实用型人才,为高职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第6篇:思政实践教育范文

实践教学对提升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层次性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提高思考分析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

根据“2010方案”,开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引导研究生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并能够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对实践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研究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在学习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共同理想的认知与认同。

该课程在内容结构上采用教学大纲和“分专题”的框架模式,主要是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来展开,这对于培养研究生实践研究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重视课堂理论知识传授的本科思政课教学相比,无论在教学目标还是教学方法上都有了很大区别,重心由主要学习理论知识向注重研究社会实际问题转移。因此,加强实践教学,既是为了适应研究生思政课课程教学目标的需要,也是为了适应研究生培养和能力发展的特点,以发挥研究生能够深入分析研究问题的优势,引导研究生在实践学习中激发思维活力和创新精神,促进知识增长和能力发展的双重目标的实现,帮助研究生在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新成果的同时,能够正确地分析思考和探索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实践问题。

2.有助于深化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关系

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密不可分,理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正确地分析和解决社会实践的问题,而理论学习的合理性与否也需要在社会实践问题的处理和解决中得到检验。实践教学模式深化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一方面,理论学习水平的提升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思政课实践教学通过提炼课程教学内容、突出研究重点,引导研究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的重点问题做深度的认知和掌握,从理论学习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到社会实践中去寻求解决方式和途径。因此,在实践学习中,每一次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理论学习的水平。另一方面,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进一步深化理论学习和升华思想认识的过程,因为对社会实践问题的总结必定会上升到理论的层面去深化认识。实践教学在引导学生解决社会实践问题、总结实践经验的过程中,促使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问题,甚至创新探索新的一般性规律和理论,形成新的知识财富来充实理论库。实践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升理论知识的学习,深化了两者之间关系,最终实现了研究生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共同发展。

3.有助于推动知识型学习向研究型学习的转变

实践教学为研究生思政课由知识型学习向研究型学习的转变提供了方法和途径。思政课教学的一般特点是侧重理论性和思想指导,显示出转化为实用技能的功能较弱。实践教学为思政课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供了途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成为研究学习的主体,实现了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转变,激发了求知欲和进取精神。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转变角色,“退居二线”引导学生开展研究学习,通过对实践教学内容的顶层设计,以问题导向引导研究生深入研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以方法导向引导研究生运用立场、观点和方法对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培养研究生的学习、研究和创新能力,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实践教学通过引导研究生对实践问题的探索,真正实现从“学习”到“研究”的转变,实现了研究生知识层次和综合水平的提高。

加强实践教学提升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层次性的基本途径

1.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实践

许多人在实践教学的理解上存在误区,以教学场所的不同区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认为在课堂教学以外开展的教学活动才是实践教学。实际上,实践教学应是“课堂理论教学以外的,借助其他教学手段和方法或由学生自主参与的一切教学形式。”[1]其中既包括课外教学实践,也包括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生思政课由于受到经费、场地等条件的限制,以及科研时间紧、集中性弱等特点,大规模组织课外社会实践的可操作性不强。因此,要充分利用好课堂资源,通过案例教学、经典阅读、专题研讨等多种方式开展课堂教学实践,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重大问题为导向,引导研究生开放性思考和自主交流,并通过学生讲课、辩论赛、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多样模式展现,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讨论交流,从不同视角、不同方面深化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理性思考分析问题的逻辑思维和能力。

2.广泛开展社会考察实践

广泛开展社会考察实践可以作为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重点和亮点。相对本科生而言,研究生与社会的接触和联系更为密切,许多研究生还有实习和工作的经验,社会阅历丰富。因此,研究生社会考察实践要遵循“宁缺毋滥”的原则,提高实践学习的质量和层次:要将强化社会考察实践与思政课课堂专题式教学和问题导向式教学相结合,指导研究生精选专题,全面掌握专题内的相关知识,并结合兴趣和专长提炼出专题内热切关注且有研究价值的问题,由不同专业学生搭配组成调研小组,针对问题制定调研方案,深入企业、农村、社区开展参观走访、社会调研、科技讲座、志愿服务等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结束后,要将调研成果纳入课程学习考评体系中,量化实践学习的效果,综合考评学生的学习效果,推动思政课考评由侧重理论知识学习向侧重综合能力提高转变。[2]通过社会考察实践,引导研究生走出校园,体验国情民情,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发展的成就与艰辛,培养社会责任感,自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结合所学专业研究实践

当前高校中存在的研究生对思政课课程重视程度不高、学习积极性较低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思政课教育缺少与专业课教育的结合和互动。就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体制而言,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科研能力的提高还是研究生的“主业”,思政课由于理论性、抽象性强而被许多研究生误认为脱离实际、与自己的科研、就业以及未来的发展没有关系。实际上,理论作为一种科学的指导思想,为具体学科建设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也为培育研究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牢基础。因此,研究生思政课要充分利用实践教学的平台,将专业学习实践融入思政课的教学实践中。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授课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专业分布和科研方向的基础上,对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作适当的调整,通过教学案例、开放式问题、学生专题讲课等方式,鼓励不同学科专业和研究方向的学生从不同研究角度展开研究和探讨,提高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也丰富了思政课教学内涵,注入了创新知识和理念。在课外实践中,可以鼓励各学科专业的研究生将思政课的社会调研与自己实习工作的经历相结合。不同学科专业的研究生在社会实习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和专业领域投身到企业、工厂、卖场、社区、法律事务所等社会各个基层单位中,得到良好的实践学习的机会。研究生在实习考察学习中,通过对社会的某一领域的特殊问题展开研究,借助自己专业知识和实习平台,运用思政课学习的基础知识和方法进行分析考察,深化对自己专业领域和社会问题的认识。

参考文件:

[1]刘玉新.浅谈实践教学的目的与方法[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

第7篇:思政实践教育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品德教育;实训模式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从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入手,开展环境适应、专业意识教育、职业意识教育、专业技能提升、人际关系协调、思想品德实践等各项实训教育。试图组织一个教育教学研究团队,构建提高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育实训模式,并逐步形成了十项比较系统的实训项目。

十项实训项目针对高职大学生三年学习生涯不同阶段提出。大一第一学期,学生入学后要树立一个好的开端,为以后的成长奠定基础。在思想教育实训模式的构建过程中,我们通过调查分析,不断完善实训项目,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融入集体实训项目,即团体心理训练

在新生入学伊始要迅速展开融入集体实训。刚进校的大学生好奇心强,对学校、教师和周围的环境充满兴趣,可塑性较强,较容易聚拢精神。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积极进行团队训练。消除学生的孤独感和陌生感,使其心情愉悦,能够为建设良好的班风打下稳固的基础。

二、组织纪律实训项目,即军训

开学不久,要针对学生公民意识不强、缺乏吃苦锻炼的特征,组织学生参加军训,使学生认识国防教育的意义、了解知识、明确目的、接受培训、承担责任,培养严密的组织纪律意识及锻炼吃苦耐劳精神。在军训期间,辅导员、德育导师要积极观察学生的思想、身体状况,并做详细的记录,关注有问题的学生。

三、专业意识实训项目,即毕业面试模拟

大一第一学期刚开学,要有计划地进行毕业面试实训。针对新生对于专业的“半认识”状态,帮助新生尽快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了解自己的现实水平与未来用人单位用人标准和需求的差距,明确努力学习的必要性、方向性和计划性。组织专业教师、辅导员、德育教师在新生中进行“用人单位模拟招聘”实训,要求新生按用人单位招聘的程序、面试要求登台应聘,台上展示、台下观摩、共同点评,通过实训增强专业意识。

四、愉悦心态实训项目,即气质测试、分析与实训

大一第一学期初期,针对学生在宿舍里容易产生矛盾的普遍现象,帮助新生营造和谐氛围,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性,组织学生做气质测试、分析并做气质提升实训。增强学生之间的了解和理解,并且针对各人的气质特点差异,采取恰当的交往方式,避免由于各类气质、言谈举止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所带来的误会和矛盾。

五、职业发展实训项目,即个人职业匹配测试与分析

大一第一学期中期,针对很多学生是在家长、教师的建议下填写志愿的“半选择”普遍现象,组织心理辅导教师、思政理论课教师、辅导员为学生做职业倾向测试、气质与职业匹配分析。指导学生做专业分析、自我条件分析、职业方向分析、未来职业条件分析、目前差距分析、如何达到职业条件分析等实训,可帮助学生利用学校资源,不断丰富、完善自己。

六、学业发展实训项目,即学业发展规划

大一第一学期后期,针对学生由于学习目标不明确而出现的懒散、不满、怨恨等消极情绪而虚度时光的普遍问题,辅导员、德育教师在人职测试和分析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做学业发展实训。第一学期末开始制定三年在校期间的学业规划;第三学期做一次学业规划“回头看”和修订;第五学期实习返校后,再做一次“反思”和修订,反复地“惦记”自己的学业发展,不断地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动力。

七、职业道德实训项目,即参加各种演出活动

职业道德实训从第一学期贯穿到第六学期。针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他人利益发展冲突的实践中,往往个人利益占上风的现实,专业教师、辅导员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校内、校外各种演出、比赛,进行诚实守信、体现公平竞赛、正确对待合作与竞争以及敢于拼搏的职业精神实训,组织纪律、团队协作、吃苦耐劳、统一行动等意识的实训。

八、行业意识实训项目,即岗位实习实训

从大一第一学期直至毕业,针对学生接触真实岗位少的问题,给学生创造校外真实岗位实训条件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不但获得真实工作体验,而且增强遵守行业、职业道德和行业法规的意识和自觉性。

九、就业意识实训项目,即就业技能实训

第五学期至第六学期,针对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到哪山唱哪山歌”的习惯,增强学生的就业意识。除入学初组织学生进行“就业招聘模拟”活动外,还要提前指导学生撰写应聘材料,模拟面试现场,反复演练和实训,有准备地应对真正的人才招聘;组织各种小型招聘会,增加学生的求职经验,增添就业信心和就业机会。

第8篇:思政实践教育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职业导向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738(2011)05-0097-04

高职院校与普通院校的教育方向同中有异。在差异方面,前者具有突出的职业导向性,而后者并不明显。面向高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除了应具备明确的政治导向性,还应该充分体现基本的职业导向性。特别是实践教学,应自觉适应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以职业导向为基点,精心设计与学生专业特点相适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方法,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为落脚点。但就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而言,依然存在较多难以解决的突出问题,故本文将概括总结近些年来在该领域出现的较为典型的若干教学模式,探讨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专业教学的深度融合,构建一种更具综合性、普适性和多元性的实践教学模式,从而进一步提高高职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推动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朝着实证研究及可操作性研究的方向发展。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典型模式概览

近些年来我国高校对思政课实践教学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对实践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创新研究也日益深入,对具体的实践教学模式也不断地做出归纳和总结,呈现出多种模式,其中由课堂实践、校园实践和社会实践构成的“三位一体”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受到普遍认同,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尽管如此,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如何才能更好地与大学生的职业导向紧密结合,则一直是我国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薄弱环节。近年来有关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主要有如下几种典型模式:

行动导向模式,即为培养具有职业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而创立的职教模式。它主张知识不是通过教师授予,而是学习者在特定情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与合作,利用必要的课程材料,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得的。该模式强调以具体问题为中心,将教材内容整合成若干专题,设计讲座内容,并且在每一个讲座中采用专题研讨、案例分析、演讲辩论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在参与过程中将知识内化。该模式突出了行动的引导作用,适合“轻理论、重实践”,动手能力较强的高职生(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志愿服务为主的多元化模式,即以志愿服务为主,包括三大板块和六种形式。三大板块指认识性实践、调查性实践和服务性实践。六种形式包括项目、服务、兴趣小组活动、讲座、参观和调查。让学生通过听、查、看、做形成感性认识,然后运用知识指导自己的行为,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为理性认识(山东旅游职业学院)。

任务教学驱动模式,即“四要六能”模式。教师将每个教学主题内容对应四个学习任务,即四要――要会制作课件、要会设计调查问卷和活动方案、要会撰写调研报告、要会演示成果。“四要”任务又对应培养学生的六种能力――计算机操作技能、社会调研能力、社交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此模式以任务为导向重在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职业潜能及集体协作意识(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双基地模式,即学校在企业建立的实习实训基地具备双重功能,既是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又是思政教育基地。此模式以双基地为依托,以校企合作为主要方式培养具备较强专业素质及思想政治素养的高职人才(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电影课教学模式,即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运用电影作为教学的载体,在教学活动中把教学的主体与教学的客体有机结合起来的教学形式。具体有五个操作步骤,课前阅读课本――课中观片――课堂研讨――课后撰写观后报告――成果展示(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以上几种较为典型的实践教学模式虽然各具特色,但在实际操作中缺乏系统性、全员参与性及普适性,教学设计与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职业规划联系不够紧密,运行和保障机制不够健全等诸多不足。因此正确认识及重新建构与职业导向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二、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与职业导向相结合的必要性

高校思政课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是教师“一言堂”,犹如滔滔江水、孤芳自赏,而学生则是默默倾听、心不在焉甚至呼呼大睡,在这种传统教学方法下,教学实效性和针对性根本无从谈起。因此,高职院校要顺利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其思政课程首先就要有效开展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从实践教学方面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把握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实践性的重要特点,以培养学生技能性、实用性和应用型等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设置中有必要紧紧地围绕着其职业导向性来展开,探索适合高职特点的实践教学模式。故构建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的。然而,近年来虽有不少的研究成果和一些较典型的观点,但大多与高职院校专业性的实践教学相脱离,无法真正体现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实价值。

(一)构建基于职业导向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面对当前信息时代的多元环境,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也应当与时俱进,体现多样性。当前众多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跳不出课堂实践、校园实践、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模式,尽管有的学校也想在实践基地、实践内容及实施途径等方面有所突破,但从总体上看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缺乏职业导向性的弊端十分明显。有的学校忽视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偏重专业课实践教学;有的学校“重技能、轻理论”,甚至认为思政课实践教学可有可无;只有少部分学校积极尝试将思政课与专业课的实践教学相结合,但效果不尽人意。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多数学校领导、主管部门及思政课教师对实践教学、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科学内涵及重要现实价值认识不足,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目标应该与思想政治导向、职业导向相结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而淡化、弱化了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为大学生全面发展所应承担的服务功能。正如对高职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思政课教师在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就不能一概而论,必须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与之专业相适应的教学设计,即采取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因为不同的职业岗位对职业道德要求都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因此,高职院校思政课就非常有必要建立起与职业导向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二)提升高职思政课师资团队职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必要性

实践是高职教育的生命线,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思政课实践教学要求教师应具备较强的实践教学指导能力。目前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不够突出的直接诱因就是缺乏“又红又专”的师资团队。思政课教育工作者多数是中青年教师,由于自身阅历不深、实践经验不多,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实践。大多数教师由于受师资不足、教学任务重、科研要求高等因素影响,将主要精力花在理论创作及课堂理论教学研究上,片面追求理论教学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忽略了学生参与的主体性,忽视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的教学要求,从而很难有效地指导不同专业学生的实践活动。作为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师,必须牢牢树立“理论够用、实践为重”的教育理念,必须主动契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在增强自身思想政治业务素质的同时更要注重提升自己的第二专业素养。思政课教师必须熟悉本校乃至高职相关专业设置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深入了解国内外职业发展态势及用人单位对相关专业岗位的设置和职业能力要求,必须积极参与相关专业的内涵建设和学生专业实习实训活动,从中了解行业发展态势及社会相关岗位职业素养的要求,并将这些信息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设计方案当中。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适合学生专业特点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计划及具体方案,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三)合理分工多方协作形成德育合力机制的必要性

目前,高职院校仍然普遍存在将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等同于与所有“课堂教学”相对应的“社会实践教学”。这种混淆概念的模糊理解,很容易使思政课的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因此就普遍出现了高职院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是由思政部教师承担,而课外的社会实践教学主要是由学校的学生处、团委会、教务处等部门分工协作完成的,至于其他的专业实践教学则是由各院系的班主任、辅导员及专业教师承担等情况。这几类教学分别属于教学管理系列和行政管理系列,在开展理论或实践教学过程中各部门很难及时有效沟通,这就导致几股力量分兵作战、各行其是,使实践教学效果表面化,使高职大学生“知行”教育人为脱节。因此,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要真正发挥其实践育人的实效性,真正体现为高职生就业服务的现实功能,就必须成立由学校领导、思政部、学生处、团委会、教务处甚至辅导员联合组成的领导行动小组,以思政课教师为主体,在明确课程实践的职业导向性的基础上,对实践教学进行合理规划,明确分工与多方协作,真正发挥合力机制,使思政课的政治导向与职业导向紧密结合,确实有效地借助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提升高职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及综合素养。

三、基于职业导向构建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多元模式的具体途径

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多元的系统。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皆选择由课堂实践、校园实践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对于此类模式的普遍认可,为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此类模式明显存在与大学生的职业导向及其所学的专业内容相脱节的缺陷,不利于高职大学生全面发展及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对此,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考虑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专业教育教学的紧密结合,探寻基于职业导向构建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多元模式的具体途径,力求对实践教学模式进行理论高度的提升,以期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沦模式及实践方案。

(一)加强内涵建设,构建多层次教学平台

近些年来,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诸多成效,但仍然存在形式主义、随意性强、针对性不强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多数参与者对思政课实践教学内涵的认知存在偏差所致。如将实践教学等同于社会实践教学,等同于社会实践教学活动,甚至等同于第二课堂活动。这种认知局限极大地制约着思政课实践育人的功效。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涵进行再思考。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教学方式之一,它与理论教学一样,也应该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及人才培养方案,有明确规定的学时、学分保证,有规范的教学大纲、具体的教学内容、明确的教学目标及完整的评价体系等。从根本上讲实践教学是一种课程意义上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仅包括校外社会实践教学,还包括具备“实践本质”的各种类型的实践教学,如课堂实践、网络实践和校内实践教学等。与此相对应,我们应积极构建多层次的教学平台,其中包括课堂、校园、社区、企业、基地、网络等领域,主动占领大学生思想高地,尽可能拓宽大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渠道,将高职生的成才及就业教育、职业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二)立足“三位一体”,摸索多渠道教学途径

以课堂实践、校园实践与社会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立体化的实践教学平台为基本依托,积极开展课堂实践教学活动,如组织学生开展专题研讨、讨论辩论、情景模拟、主题演讲、时事评论等多种实践方式,以学生社团活动为平台,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校园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及参加各种社团组织,从中锻炼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潜能;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社区、企事业基地等社会资源为思想政治教育所用,注意挖掘、整合并合理利用这些社会资源服务于学生的专业学习。以上所述实践活动均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实践方式,如采取集中实践与分散实践相结合,假期实践与课堂实践相结合,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实体实践与虚拟实践相结合等多种形式,这样更能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对实践教学方式选择的自由度。如课内实践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专业特点,自主报名组成兴趣小组,可以有多媒体制作小组、访谈小组、辩论赛小组、时事点评小组、摄影小组、汇报编撰小组等等,然后根据教师提供的选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实践任务,提交实践心得或调查报告。

(三)以职业导向为基点,设计多维度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十分丰富,授课所涉及的专业领域较为广泛。高职教育的特点是直接面向职业岗位,培养技能性应用型人才,与普通高校相比,最本质的差别就在于其职业性很强。职业教育的任务是使受教育者最直接、最快捷地获得综合职业能力,尽可能使受教育者毕业即就业。因此,思政课实践教学不但应该围绕思政课理论教学开展,还应该围绕学生专业学习开展,让学生根据课程相关理论和自身专业特点来选择实践内容,这样更有利于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育人功能,也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及就业竞争能力。教学内容设计上应针对学生专业实际及现实需求,具体专业设计具体方案。如针对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及社区管理等专业的学生采用志愿服务实践模式,针对影视制作、医学及信息策划传播专业采用电影课教学模式或任务驱动模式。针对不同专业开展不同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针对不同阶段的大学生设计不同的实践教学方案,将思政课和专业课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多层次和多领域的结合。如对大一新生着重引导其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明确职业方向及就业目标,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处理好人文学科与专业课学习的关系;对即将毕业的高职生应重视就业形势及岗位要求的分析,重视实习前的职业道德教育及法制安全教育,开设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知识讲座。这种结合不但可以发挥思政课的理论导向作用,还能更好地发挥其对专业课的具体指导作用,这将直接有效地推动高职生自由全面地发展。

总而言之,近些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高职教育工作者努力引导大学生通过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掌握一定政治理论常识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核心能力及综合素质。这种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无疑是有赖于实践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本文所探讨的基于职业导向构建的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多元模式,不仅延续了“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作为多元模式的基本点,还结合了高职教育所应具备的职业导向性及专业设置的多样性,成为此复合型模式的创新点。很显然,这是一种崭新的具有普适性的复合型的多元实践教学模式,有利于推动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新发展,从而为培养高职大学生优秀人才做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霞.借鉴行动导向法,走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困境[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56-59.

[2] 杨秀冬.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探析[J].职业技术,2010(1):27-29.

[3] 黄小露.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探讨[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52-54.

第9篇:思政实践教育范文

关键词:高职;政治教学;思考;实践

近几年来教育的不断改革,导致许多学科在教学模式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在许多高职院校,院校的管理者在教学上更注重专业课的实践课程的教学,而对于一些理论课的教学并没有引起足够高的重视。因此,政治更是作为一门很随便的学科进行教学,从而降低了高职政治的课堂教学。由此,本文就关于高职政治教学的思考与实践展开讨论,希望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将实践运用到政治教学中的好处

首先,政治课需要用实践教学模式开发学生的大脑,激发学生的灵感;其次,“实践是检验整理的唯一”,在实践中学生可以对难以理解的政治理论知识具体化;最后,实践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在教师轻松的教学、学生娱乐的氛围下学习。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实践性教学模式较强。但出乎预料的是,在政治教学上却存在很多的问题。政治不仅仅是一门只学理论的学科,还是一门以实践教学为辅的学科。下面将对政治课在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教学内容枯燥乏味

众所周知,政治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学科,而政治教师一般都属于有一定资质并且年龄较其他教师而言稍微大一些,其在思想上受到七八十年代时代思想的影响,进而导致上课模式也比较古板。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到基本原理概论再到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都是长篇大论的理论知识,并且书本上的每一页写的都是满满的字。基本原理概论中的哲学部分更是让人模棱两可。所以,不能改变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就只能选取其中较为经典的精讲,其余的就略讲一番。

(二)教学模式不灵活

在高职院校中,政治课都是一两百各人坐在一个很大的教室上课就像是在听报告一样进行教学。而授课教师只有一个,学生人数太多根本顾及不过来,如果坐在教室里的同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认真听课教师就已经十分心满意足。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政治教师只能按照课本上的知识按部就班,学生自然而然就没有兴趣学习。因此,高职院校管理者应该对此问题引起高度重视。将政治课作为一门基础课教学,教师每次只对一两个班授课且人数要控制在80人左右。在课堂教学模式上,也不能按照书本上的知识按部就班,要适当增加一些贴近现实生活的时代问题。开展和政治相关的教学活动,采用辩论式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师自身影响力不大

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对政治课的重视度不大,致使对学生也没有很大的影响力。一个学校学生的行为规范、所学知识的深浅程度都和教师的教学以及学校管理者有关。如果教师对学生没有多大的影响力,那么要想学生学好就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高职院校中教学上教师也要以身作则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影响力,在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的同时也要提高学生对政治教学的重视度。

二、新课程改革下的高职政治教学模式

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国家及政府也都十分注重教育的发展。因此,近些年来教育部实行了一系列的新课改计划。许多院校都在对学生的教学模式不断进行更改,从原来的传统式教学模式到后来的灵活式教学模式再到现在的创新式教学模式。而在高职院校中,教师除了对学生的专业课教学模式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之外,其他的学科都没多大的变化。政治课依旧是老师一节课从开始讲到结束,学生也依旧洋洋洒洒、毫不重视。然而,其他的本科院校已经进行了不断的改革,以学生为主题的教学课堂模式在各院校中广泛使用。新课程的改革是对所有课程的改革;是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是为了弥补现存教学模式的不足而进行的改革;也是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实施的改革。说到底,改革还是以学生和老师为主,政治课堂也应该如此。教师一节课设定一个话题或者设制一个活动,然后把课堂交给学生由学生自主发言。学生以个人或者小组的模式对某个话题进行探讨,各小组成员之间以长补短、查漏补缺,在教的协作下最后完成教师所分配的任务。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自身也比较轻松,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而学到的知识也不容易忘记。

三、高职学生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行为规范

政治学科主要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政治这一学科的记忆量大、理解抽象。一方面,由于记忆量很大学生在学习时就要采用不同于理科一样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由于理解抽象学生在理解时就要用自己觉得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潜移默化的理解。在高职政治课教学中,学生是相对于教师而言更重要的教学主体。首先,在课堂学习中,课堂笔记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上课记笔记有两个作用:一是加深对本课堂所学内容的印象,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二是对书本知识的总结和补充,以便课后复习使用。其次,上课认真、态度端正、思维活跃,教师上课时思路要紧跟着教师走。再者,要学会思考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引下发散自己的思维。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然后再梳理思路,最后得出问题的答案。最后,课下老师布置的任务要积极完成,自己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对学过的知识要温习巩固即温故而知新。学生对自身的学习行为不断规范,教师在不断提高自我修养的同时也监督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效率将会得到显著提高。

结束语:

教育在不断的改革,而人的思想也在不断进步。旧思想不能解决当代生活中所出现的问题,旧的教学模式也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下学生的学习目的。因此,政治教学在高职院校中的教学模式也需要学术界相关研究人员的不断研究创新,寻找一种适合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教学模式。政治教学对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有极大的感染力,高职院校中政治课教学上所存在的一切问题都值得每一个人的思考和研究。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年轻人都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政府及其相关院校应有义务把每一代年轻人培养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有道德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曹国标.高职政治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职业,2009,(20):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