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从控制学校开始控制世界范文

从控制学校开始控制世界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从控制学校开始控制世界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从控制学校开始控制世界

第1篇:从控制学校开始控制世界范文

关键词:高校 财务困境 非限定性收入 教育发展支出

中图分类号:F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914(2014)10-110-02

我国高校财务困境长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国社科院的《2006年中国经济和社会蓝皮书》显示:2005年我国公办高校向银行贷款大致为1500亿至2000亿元,有的高校贷款已高达10亿至20亿元,高校的债务使银行增加了财务风险,将可能最终成为国有银行新的不良债务。特别是2007年《第一财经日报》一则“吉林大学贷款办校之困――每年需拿1.7亿付利息”的文章将高校财务困境问题推上了风口浪尖,时任吉大党委书记的张文显认为:吉大的财经困难已经成为影响学校稳定和发展的首要因素。我国的“公办普通高校”是典型的非营利性组织,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作为严格实行“量入为出、收支平衡”预算原则的公办高校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众多的贷款?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群体性财务困境?面对未来,如何去防范和避免高校财务困境的再度发生?

一、高校财务困境辨析及界定

在探究一个未知事物之前,首先要明确我们所探究的事物是什么?才能去确定为什么?进而准确把握怎么做?什么是高校财务困境呢?从相关研究文献来看,理论界还没有形成一致的概念,但大多数学者将“净现金流量不能及时补偿到期债务的现象”称为财务困境。然而,上述定义更适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并不适用于高校。首先,高校存在着大量的限定性的资金,例如:科研经费、学生奖贷基金、勤工助学基金、个人住房公积金等,这类资金占高校库存流动资金的比例相当大,特定时点某些高校限定性资金占库存流动资金比重高达90%。指定用途的资金是不能用于补偿到期债务的,也就是说高校即使是存在大量的净现金流量,由于大量的限定性的资金存在是不能用于偿还到期债务的,净现金流量金额的大小对缓解高校财务困境作用不大。其次,《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十四条“设立高等学校,应当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第三十八条“高等学校不得将用于教学和科学研究活动的财产挪作他用。”可见,高校既不能通过创造财富来归还贷款,又不能用教学科研的资金来偿还贷款,我国高校不具备运用筹资杠杆来发展高等教育的前提条件,债务不是高校发展的必备因素,显然“净现金流量不能及时补偿到期债务的现象”不适合用于界定“高校财务困境”。

由于高校缺少“利润”这个重要的会计要素,致使高校在财务管理中缺乏一个统驭性的重要指标,目前“预算控制”在高校财务管理中起着统驭的作用。财政部、教育部2012年联合颁布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第十二条“高等学校预算编制应当遵循 ‘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也规定“高等学校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可见,“收入”与“支出”才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两个重要指标,即“非限定性收入”与“教育发展支出”才是决定高校财务状况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因此,“高校财务困境”应该界定为非限定性收入不能满足教育发展支出的状况。

二、我国公办高校爆发群体性财务困境的原因

根据我国教育部网站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1995年为290万人,2012年为2391万人,18年增长了603%,尤其是1998年至2006年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由341万人猛增到1739万人,8年时间增长了410%。

我国高校由于1999年至2006年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了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华丽转身,在让国人欣喜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国公办高校群体性财务困境。根据我国教育部网站提供的统计数据测算,每增加一名在校大学生要增加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教室宿舍、土地等固定资产投资4.5万元;增加教师0.056人;运转经费0.7万元至1.5万元等,给高校带来了巨大的教育发展支出需求,造成了巨大的财务负担。根据我国教育部网站提供的统计数据,结合高校的具体情况,去除高校贷款资金,测算出我国公办高校资金缺口走势图(图略)。

从我国高校资金缺口走势图,我们可以看出,2005年至2006年是我国高校资金缺口最大的两年,也正是我国公办高校财务困境最严重的两年。我国高校经过1999年至2006年连续八年超常规的扩招,致使“非限定性收入”不能满足“教育发展支出”的矛盾不断累积,从2000年起我国各公办高校为了解决严重的资金缺口,纷纷选择向银行贷款并且大部分是五年以内的短期贷款。这样一方面增加了贷款的利息支出,另一方面由于还贷高峰期的来临,使得原本就捉襟见肘的财务状况雪上加霜。2006年至2007年我国公办高校群体性出现了“非限定性收入”不能满足“教育发展支出”的状况,即爆发了群体性财务困境。

三、我国高校面临的财务现状及未来展望

随着我国高校在校生增长率的逐年下降,由2000年的36.1%下降至2012年的3.6%,我国高校的财务困境得到了很大的缓解,再加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以及各高校的努力,我国高校的财务困境似乎已经渐渐离我们远去。可是,潜在的诱发新一轮高校财务困境的因素正在悄悄向我们走来,我国各高校必须做到未雨绸缪,才能实现高校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全面推行计划生育,1982年定为基本国策,2001年成为了国家的法律,计划生育已经成为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显示:2003至2012年10年间我国的年平均人口增长率为0.54%,显著低于世界213个国家和地区的年平均人口增长率1.46%,也低于美国0.87%、英国0.7%、法国0.61%等发达国家的年平均人口增长率。从在校生人数角度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小学在校学生人数从1998年开始至2012年连续15年呈现负增长,我国初中在校学生人数从2004年开始呈现负增长,我国高中在校学生人数从2008年也开始出现负增长现象,而我国高校在校学生人数从2007年起就结束了两位数的高增长, 2007年至2012年虽然还没有出现负增长,但增长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从高校生源角度来看,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的《2014年高招调查报告》数据显示:由于生源不断缩小,从2012年开始,很多省市出现了招生计划无法完成的现象,河南省2013年就有7.06万个招生计划没有完成,占整个招生计划的11.63%,山东省2013年有6.3万个招生计划没有完成,占整个招生计划的12%,上海市2014年报考人数5.2万人,比起2006年的11.38万人,规模缩减超过一半。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表示:“综合多项统计,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生源危机持续发酵已为高校生存带来严峻挑战。”可见,若我国公办高校不及时改变1999年以来扩张性的财务政策,那么还没有从需求拉动资源不足型财务困境中走出来的各公办高校,很快将进入需求萎缩资源过剩型的财务困境中。

四、我国公办高校避免陷入需求萎缩资源过剩型财务困境的建议

(一)实行紧缩性财务政策

目前我国公办高校财政拨款采用“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模式,并执行“包干使用,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原则,当年综合定额财政拨款=折算在校学生数×生均综合定额拨款标准。可见,我国公办高校财政拨款的多寡严重受制于在校学生人数。我国公办高校学杂费收入的多寡同样直接受制于在校学生人数,即当年学杂费收入=在校学生数×学杂费标准。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02年至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国家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占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总额的47.82%,普通高等学校学杂费收入占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总额的30.52%,上述两项合计占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总额的78.34%。可见,如果我国在校大学生出现象中小学在校生一样逐年递增的负增长,那么必然会导致高校非限定性收入的逐年递减。若各高校还像1999年至2006年的扩张性的大发展,势必重现“非限定性收入”不能满足“教育发展支出”的状况,公办高校再次爆发群体性财务困境。因此,在我国在校大学生即将出现负增长之际,各公办高校必须实行紧缩性财务政策,合理控制高校规模,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压缩师资、设备、校舍的数量。同时,改变前些年单纯依靠规模扩张的发展方式,改为依靠质量效率的发展方式,将有限的教育资金用于教学、科研、制度建设等方面,不断提升高校的竞争软实力。

(二)多渠道筹集资金

从2006年我国公办高校爆发群体性财务困境以来,各级政府为了缓解教育经费的不足,出台了许多政策,例如高校贷款政府贴息、对高校实行保税政策、加大财政拨款力度等。例如:广东省生均综合定额拨款标准由2006年的6300元/标准生增加到2014年的8600元/标准生,这些政策对缓解各公办高校的财务困境起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单纯依靠财政拨款是难以保证高校不陷入财务困境的,几乎没有那个国家的高校办学资金完全是由国家财政包办的。因此,各公办高校在不断拓宽主渠道的同时必须通过多种渠道来筹集办学资金。

1.通过对外提供技术服务增加收入。各高校不仅是文化知识传承的场所,同时也是探究未知世界、现代科技产业化的基地,各高校应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为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等提供各项服务,包括承接科研课题、开办各类培训班、科研成果转让、科技服务等。这样不仅能够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提升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能够提高各高校教学科研能力、增加办学经费。

2.通过联合办学引进资金。联合办学是不同高校、法人或政府部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教学科研技术水平的行为过程,具体可分为校际联合、校企联合、公益组织联合。尤其是校企联合,企业能够发挥自身资金、实践场地等优势,各高校发挥科研、人才培养等优势,双方进行优势互补的合作,高校为企业提供咨询、转让科研成果、员工培训以及输送人才;企业为高校提供学生实训场所、科研及办学经费等。具体包括联合攻关项目、学生宿舍建设、实训基地等。

3.通过资产运营盘活资产。高校的有形资产都是有使用年限的,如果闲置不用到了使用年限也将报废,这对高校来说无疑是一种损失,各高校应该建立资产运营平台,将各自闲置的资产进行等价置换,或是将闲置资产出租。对于价格昂贵教学科研又急需的资产也可以通过闲置资产互换或融资租赁的方式解决。其次,高校每年有三个月左右的假期,也可以采用办短期培训班、出租等方式盘活资产,在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的同时筹集办学资金。

4.通过广泛交流积极宣传争取捐赠收入。从世界范围看,捐赠收入是各国高校办学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朱洁义(2011)的研究,2006年至2007年各国社会捐赠占学校经费的比例:美国(私立)14.4%、美国(公立)4.07%、日本3.00%、英国1.66%、中国0.64%。可见,我国高校社会捐赠水平的提高还大有潜力。我国各高校应通过与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进行广泛交流积极宣传,尤其是要重视校友工作,我们必须通过校友会等渠道,开展各种知校、爱校活动,加深大家对学校的感情,形成强烈的归属感,建立校友跟踪制度,最大限度地吸收校友的捐赠。

(三)加强预算控制减少资金浪费

预算控制在高校财务管理中起着统驭的作用,高校预算控制的本质是对教育事业支出的控制,即“有预算的支出可执行,没有预算的支出不可执行”,也就是对“量入为出、收支平衡”预算原则的贯彻执行。可见,高校预算控制的严格执行是避免高校爆发财务困境的有效措施。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预算执行缺乏约束力,部分高校在使用预算经费时还存在随意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的情况,造成偏离原定的事业发展方向,加重了高校的财务负担;再加上预算绩效缺乏完善的考核、监督、评价体系,节约没有奖励,浪费没有惩罚,造成各系处争夺资金,加剧了财务困境的程度。各高校必须以预算控制为“缰绳”,在科学编制预算的基础上严格执行预算,完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制定合理的奖惩措施,充分调动高校各系处在预算控制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高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缓解财务困境、保障各项事业的正常运行。

(四)价值体宏观总量控制

价值体是现实的不可替代的人类需求。运用价值体理论,建立我国的国民经济价值体分类体系,从而可以获得我国的教育价值总量,进而获得高等教育价值总量,以此可以获得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规模的数据。以此数据为指导可以有效地制约高校的盲目扩张,实现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既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又能避免高校非限定性收入不能满足教育发展支出状况的发生,进而避免高校爆发群体性财务困境。

参考文献:

[1] 陈志坚.高校融资渠道多元化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5)

[2] 褚珊,厉洪.浅析高校预算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会计之友,2010(10)

[3] 朱洁义.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结构现状与高校社会捐赠.教育学术月刊,2011(1)

[4] 张文昶.以价值体理论为视角透视欧债危机.惠州学院学报,2012(2)

第2篇:从控制学校开始控制世界范文

关键词:会阴侧切率;PDCA循环法;产科质量

80年代开始,会阴侧切术逐渐在我国盛行,会阴侧切术可缩短第二产程,避免会阴严重裂伤,减少助产士的工作量,在产房中应用较普遍,有文献报道会阴侧切率高达90%[1]。会阴侧切术俨然成为自然分娩的一种常规操作。但是会阴侧切相对于会阴自然裂伤而言,有疼痛剧烈,愈合慢,出血多,易感染、不利于盆底肌康复等缺点,给产妇的身体和心理均带来影响[2]。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分娩母爱行动"计划,建议会阴侧切率应在20%左右,最好能达到5%[3]。我院自2012年下半年开始应用PDCA循环法降价会阴侧切率,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PDCA循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Edwards Deming)于上个世纪50年代提出,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它分为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行动(Act)四个环节,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它适用于质量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4]。下文将就PDCA循环法在降低会阴侧切率中的实践应用进行深入阐述和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在运用PDCA循环法降低会阴侧切率之前,每名初产妇,无论胎儿大小,孕妇会阴条件如何、是否有高危因素,几乎均行会阴侧切术,初产妇会阴侧切率100%。由于居高不下的会阴侧切率也间接的影响着剖宫产率,疤痕子宫人数日趋增多,产科质量逐年下降。

1.2 PDCA循环法

1.2.1 Plan 阶段 首先我们分析会阴侧切率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助产士没有正确掌握会阴侧切的适应症,理论与实践操作不相符。 初产妇第二产程在2h之内都属于正常范围,但一些助产士在产房宫口开全后,就急于将胎头娩出,所以实施会阴侧切。 医院未开设孕妇学校和助产士门诊,孕妇在孕期未合理控制体重,导致巨大儿增多以及未重视孕期阴道炎导致分娩时阴道易破裂出血。④产时人性化服务不到位,分娩期间,产程过快、产妇过度紧张都有可能导致会阴撕裂。⑤在待产过程中,医务人员过多的干预,手转胎头,频繁的阴道检查扩张宫口,使产妇分娩之前会阴水肿甚至破裂出血,最后不得不会阴侧切防止过度裂伤。⑥对开展自然分娩不侧切者无奖励机制,不能有效激发积极性。针对这些原因我们开始制定计划: 有效的传达国际产科服务模式的学习,改变全科人员的传统助产理念。 加强培训,提高助产士的业务技术能力。 开设孕妇学校,助产士门诊,为孕妇提供孕期营养等指导。④建立产程规范化管理。⑤开展优质护理,提高人性化服务。⑥实行奖例机制。

1.2.2 Do阶段 将国际产科服务新模式的培训内容总结归纳,制作成PPT---将自然分娩进行到底,在全科组织业务学习,改变全科医务人员的传统助产理念,变常规为选择,遵循自然规律,避免过度干预。 认真学习会阴侧切的指征、滥用会阴侧切的危害、降低侧切率的相关因素以及预防会阴裂伤的措施,提高医务人员助产技术。 参加培训的业务骨干在科主任的大力支持下,带头积极开展自然分娩不侧切,并在产妇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将接生过程拍摄成视频,与大家共同分享自然分娩不侧切,逐渐接受和尝试着去实践。④开设孕妇学校和助产士门诊。孕妇从怀孕建卡开始,就通过医院孕妇学校、助产士门诊等渠道,获得孕期关于营养、运动及锻炼会肌肉的指导,尽力做到营养均衡,适当锻炼,控制自己和胎儿的体重,积极治疗阴道炎等,为顺利分娩做准备。⑤主任及护士长定期查看分娩登记本上自然分娩者是否侧切并在早会上反复强调严格掌握侧切指征,控制侧切率。⑥对积极开展助产新技术的医生及助产士给予口头表扬,对一直不接受的人员,单独讨论了解原因,并分析鼓励。⑦增加助产士人员,开展全程陪伴分娩及产房优质护理,在待产过程中进行宣教和指导,缓解紧张情绪,提高自然分娩率,体现了以人为本,优质高效,以产妇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

1.2.3 Check 阶段 从2012年6月开始,一直严密监测会阴侧切率的控制情况,产后出血率及剖宫产率等产科质量指标。会阴侧切率从2012年1~5月份的67.63%下降至2012年6~12月份的22.67%,2013年下降到了20.07%,但2014年会阴侧切率又有所上升,为23.3%,分析原因主要是年轻助产士对助产新技术的要点没有切实掌握,遇到个别没有侧切的产妇会阴Ⅱ度及以上裂伤后就对自己接生实施不侧切缺乏信心,经过加强培训和规范操作后,熟练掌握操作要点,2015年上半年,会阴侧切率为19.95%。由于会阴不侧切后,对会阴组织的损伤减小,会阴伤口出血减少,并且孕妇通过孕妇学校及助产士门诊的听课也了解到现在新的助产方法,减少了对自然分娩的恐惧和顾虑,还注意了孕期体重的控制,减少巨大儿的发生,所以与之相关联的产科质量指标---产后出血率、剖宫产率也有所下降,住院患者的满意度也随之增加。

1.2.4 Action阶段 护士长每月及每季度定期进行会阴侧切率统计,科主任利用早会或业务学习时间定期进行全科讨论分析,对侧切率高的进行原因查找,并提出改进措施。通过近3年对会阴侧切率的严格控制,我们医院的会阴侧切率已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分娩母爱行动"计划所建议的会阴侧切率控制在20%左右,但离5%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并且通过督查分析还发现一些新的问题: 助产士在夜班的侧切率比白班高,分析主要原因是夜班比较疲劳,缺乏耐心,希望尽快结束第二产程。 个别一味追求控制侧切率,没有按照会阴侧切的指征,有的新生儿体重达4000克以上未侧切,导致会阴裂伤较严重。

3结论

综上,通过运用PDCA循环法降低会阴侧切率,经过科室所有医务人员近3年以来的通力协作,会阴侧切率明显的降低,产科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因此,在未来一个较长的周期内我们还将针对以上的问题,继续进行PDCA循环改进。争取更好更科学的控制会阴侧切率,提高我们的产科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实践表明,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于产科降低会阴侧切率取得了显著成效。因此,PDCA循环法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可在其他医疗管理领域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若雅,汪莎,曾玉珊,等.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临床探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4):487-489.

[2]刘凤娥,陈殿红.初产妇分娩期预测会阴体长度及弹性度的临床效果[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8):1039-1041.

第3篇:从控制学校开始控制世界范文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战略规划;战略管理;战略控制

Abstract:Whetherstrategiccontrolisfitisthekeytostrategysuccessfulimplementation.UniversityofWisconsin-Madisonhasmadethreestrategicplanssolvetheproblems,suchasthelackofschoolfunds,thelowermanagementefficiency,theweakcompetitiveabilityandsoonsincetheendof1980s.TheMadison

Universityhaseffectivelyrealizeditsstrategictargetsandadvancedintothe

frontrowofAmericanresearchuniversitiesforitsbrightgoalsystem,meticulousorganizationsystem,multi-dimensionalappraisalsystem,consummationplansystemandfineinformationsystem.TheexperienceonstrategiccontrolinUniversityofWisconsin-Madisonisworthstudyinganddrawingforourcollegesanduniversities,especiallyforresearchuniversities.

Keywords:researchuniversity;strategicplan;strategicmanagement;strategiccontrol

一、麦大战略实施与控制的背景分析

20世纪80~90年代,美国在全球竞争中所处的优势地位面临严峻挑战。1992年,美国贸易赤字从1982年的364亿美元上升到600亿美元;同期美国出口产品中高科技产品的比重仅增加4%,而进口产品中高科技产品的比重却跃升了20%[1]。1994年卡内基基金会对美国125所研究型大学的调查显示,美国本科教育与西欧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甚至不如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作为知识创新源头的研究型大学受到社会广泛质疑,公众认为,美国大学的国际竞争力正在下降。

麦迪逊威斯康星大学(以下简称“麦大”)是威斯康星大学系统的第一所分校,是一所有着近160年历史(该校建于1848年,次年2月开始招生)的综合性研究型公立大学。20世纪80年代末,麦迪逊威斯康星大学面临着一些更为具体也更为棘手的问题与挑战。从1988年开始,州经费在麦大所获全部资源中所占份额逐步缩减,20世纪90年代末,麦大成为“十强”(theBigTen)大学联盟中获得州拨款最少的大学[2]。麦大与当时大多数研究型大学一样,也存在着系科分割严重、师资队伍涣散、学校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1993年开始担任该校校长,时任教务长、副校长的戴维•沃德(DavidWard)后来回忆道:“在我们的大学里,院系主任就像是封建诸侯,没有统一的目标来约束他们无休无止的要求。”[3]面对高校数量迅速增长和生源数量趋于稳定的矛盾,麦大努力寻求应对竞争、提高组织效能的新路径。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麦大仿效60年代以来大企业在管理中采用的成本核算、建模预测等战略管理方法,立足全局、着眼长远,陆续出台了三部战略规划,即《未来方向:21世纪的大学》(1989),《未来目标:麦迪逊威斯康星大学未来十年的工作重点》(1995),《麦迪逊威斯康星大学战略规划》(2001),在实施中加强战略控制,在控制中强力推进战略实施,有效实现了既定目标,使麦大脱颖而出,成为美国研究型大学中的佼佼者。

二、麦大战略控制的过程与特点分析

1.鲜明的目标系统

麦大始终将战略目标定位于巩固自身在美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的领先地位上。三部战略规划实施与控制中都突出了研究、教学质量和“威斯康星理念”的重要地位,后两部还将国际化列为战略重点,既体现出战略的递进性和创新性,又保持了目标的具体性和操作性。

(1)以研究领先。卓越的研究工作是一流研究型大学的立身之本。1995年和2001年的战略规划在1989年“继续进行研究领域的超越”目标的基础上,相继提出了新目标:一是增加研究资源,促进研究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提供研究经历;三是使研究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福利服务。

(2)以质量取胜。卡内基基金会在1997年《重塑本科教育》报告中呼吁美国大学重视本科教育工作,提高教育质量。麦大1995年的规划指出,优质的教学涉及整个学习环境的全面革新问题,“学习环境不仅是传统的教室,还包含学生之间进行相互学习的宿舍和其它场所,现代技术是将课堂内外这些学习环境联结起来的手段”,并提出了三项目标:改善学习环境,使其向课堂之外延伸;提高对大学生学业支持的服务水平;改革教学设计和实践。2001年的战略规划提出了强化研究生和专业教育质量的四项目标:确保研究生掌握适应挑战和早期职业生涯所需的技能;拓展跨学科研究和教育项目;使研究生和专业学生生源更具多样性,更为优秀;促进对研究生和专业学生的学业支持和学生事务方面的帮助[4](P14)。

(3)放大学校理念。“威斯康星理念”是麦大对世界高等教育作出的重要贡献之一。在1989年麦大战略“强化公共服务的责任”目标基础上,1995年的战略提出四项目标:与全球共享知识;巩固与合作伙伴的联系,形成新的合作伙伴关系;运用技术扩大为公众服务的途径;强化“威斯康星理念”的基础,将大学的信息、学习和服务拓展至全州乃至全球。2001年麦大战略进一步提出了四项“放大‘威斯康星理念’”的具体目标:促进威斯康星和全球经济发展;运用跨学科方法探索社会问题;促进远距离学习;扩大终身教育机会[4](P30-32)。

(4)加速国际化进程。“国际化”是大学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必然选择。1995年麦大战略提出“加入全球社区”的五项目标:发展有关世界的新的知识形式;建立与国内外大学的良好关系;加强与本科生有关的国际研究的教学内容;与全球社区分享知识;运用技术手段扩大影响空间。2001年的麦大国际化战略目标更为明确和具体:保持学校在区域和国际研究中的领先地位;使各院系居于本专业领域国际领导地位;与国内外各种机构合作;促进教师参与跨学科的国际问题研究[4](P33-35)。

2.缜密的组织系统

麦大在战略管理中形成了由威斯康星大学系统董事会、大学学术规划委员会、各种专门委员会或任务小组以及质量促进办公室构成的战略实施与控制系统。

(1)大学系统董事会(BoardofRegents)。依照威斯康星州的规定以及麦大的传统,大学系统董事会拥有学校重大事务的决策权。在战略管理中,董事会明确大学系统的宗旨,明确所属不同类别学校的核心宗旨,认可所属各大学富有自身特点的宗旨。

(2)大学学术规划委员会(UniversityAcademicPlanningCouncil)。它是麦大负责学科规划工作的常设机构,受教务长直接领导,隶属教务长办公室,学术规划与分析办公室(OfficeofAcademicPlanningandAnalysis)为其提供行政支持。其主要职能是:在主要学科设置、长期学术规划、学校发展和预算政策等方面,为校长和教务长提供咨询。具体包括:审议新设专业、学位、院系及学院的申请,提出建立或停办院系的建议,对学科专业进行评估等,并对学校设施和校园规划机构所作的与学术工作有关的学校实体发展规划提出咨询意见。

(3)各种专门委员会和任务小组。人文学科、生物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力资源与多样化、学生事务等六个专门领域委员会提出的本领域发展意见,是战略目标和具体措施确定的依据。为保证目标落实,围绕各战略重点,麦大还成立了由学校主管行政领导牵头的任务小组,进一步研讨具体战略的实施措施,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

(4)质量促进办公室(OfficeofQualityImprovement,简称OQI)。它是目前麦大进行战略管理的核心运作机构,直接受教务长领导。OQI成立于1990年,是时任教务长戴维•沃德极力主张将在全校推进“质量促进”过程作为学校战略管理根本导向的结果。OQI不但通过组织协调,汇总来自学校各方面的意见,最终形成战略规划,而且协同多个任务小组,具体实施规划。它形成了一套战略规划模型,供校内各单位采用(图1)[4](P53-70);还设置了一个长期的信息互动平台,以便于全校师生员工与校长沟通意见。

另外,麦大的校长、教务长,校长办公室、教务长办公室,隶属行政副校长的规划与建设办公室,以及各个院系的院(系)务委员会等机构,都在战略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与高等教育认证的促进作用

美国高等教育认证体系(SystemofAccreditationinHigherEducation)是一种民间性质的、以自我评价和同行评价为基础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有六个区域性认证机构,麦大认证工作由中北部院校协会(NorthCentralAssociation,简称NCA)负责。NCA对学校的发展方向、资源状况、实施绩效、可持续发展能力、内外部关系状况等进行认证。麦大每年向NCA提供一份年度报告,每五年提供一份详细评估报告,每十年接受一次综合情况审查,另外还要不定期地接受NCA来校视察。麦大战略正是在此过程中形成、实施并接受内外评价与监控的。正如美国学者安•多德(Ann•H.Dodd)指出的那样:“认证是对战略管理的潜在投入;大学的自我评估往往被当作战略管理的催化剂。”[5]

4.营造氛围,引导、激励子系统实施规划

学校战略规划确定以后,麦大通过各种会议、学校网页、印制单行本等形式进行宣传,使全校师生知晓战略目标和内容,形成关注未来、关注发展的舆论氛围,为各个单位及其成员实施战略提供环境条件。学校还通过经费分配机制,鼓励子系统依据战略重点确定自身努力目标;通过专门机构如学校质量促进办公室等,指导和帮助子系统有效实施战略规划。

5.反馈信息,监控实施

为反映战略落实情况,麦大每年向全校师生和校外相关人士提供战略最新进展的报告,并通过网络、宣传册广而告之。质量促进办公室负责人每年要向教务长汇报各种举措的实施情况和效果。学校每两周举行一次院系负责人联席会议,交流经验,评价效果,为进一步实施学校战略重点校正方向。

战略控制措施有效保障了战略目标的实现。2002~2003财政年度麦大研究经费总额高居全美大学第三位,2004年获得的联邦研究经费超过52亿美元;近几年的年度本科生问卷调查显示,90%以上的本科生对在麦大所受的教育“相当满意”或“比较满意”;麦大通过开办“十万个为什么”(TheWhyFiles)网站,成为全州科普教育的中心;麦大研究园吸引了诸多高技术公司的加盟,研究优势迅速转化为产品优势,推动了本州的经济发展;通过设立跨学科教师岗位促进了交叉学科的发展,提升了其在生命科学方面的全球领先地位;国际化方面,麦大不仅有联邦政府资助最多的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被美国教育联合会(American

CouncilonEducation)树为国际问题研究的模范之一,而且麦大商学院是受联邦政府资助、为美国企业进军海外市场提供帮助的30个咨询机构之一[6]。

三、借鉴与启示

1.建设与战略管理相适应的理念系统

战略管理是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应对内外环境变化树立的新思想、采取的新方略,是一种与计划经济时代“操作管理”截然不同的管理方式。研究型大学要建设具有全局意识、国际意识、经营意识、卓越意识等的新理念系统,以正确的思想保障战略沿着一致的方向健康快速进展。

2.设立具体的战略控制目标指标系统

麦大在战略实施中将宏观战略方向分解成诸多具体目标,使战略控制有的放矢。围绕战略目标,研究型大学需要设立可操作化的指标系统,以使战略控制具体可行。

3.健全战略控制组织系统

系列机构的设置是战略实施与控制的组织保障。麦大董事会、学术规划委员会、各种专门委员会、质量促进办公室等组成的组织系统,在战略目标实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型大学要结合国情、校情和属地情况建立健全组织系统,保证战略控制有效开展。

4.完善战略控制文本系统

文本是战略实施和控制的依据。研究型大学要围绕战略规划制订保证战略目标特别是战略重点实现的规章制度,约束和激励所属部门、单位及教职员工的行为;做好战略实施的文本记录和阶段小结,及时汇总分析,校正战略方向。

5.建立多维的战略评价系统

对战略规划、实施和控制情况进行的评价是确立战略控制措施、方法和手段选择的凭借。研究型大学要结合教育主管部门对大学开展的评价情况,建立多维的评价系统,与战略管理中的评价系统相互促进,保证战略有序稳步推进。

6.设置战略监控的信息反馈系统

信息时代的战略管理要突出信息的地位,发挥信息的作用。麦大战略管理中信息反馈回路的设置,增加了透明度,增强了互动性,为战略控制与调整提供了丰富可靠的一手材料。研究型大学要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整合力量,建设高效的战略监控信息反馈系统,为战略控制快捷有效开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研究型大学是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研究创新的重要基地,有着与企业不同的组织特点和文化特色。研究型大学战略控制要强化宣传和沟通,充分发挥文化机制的作用,运用多种激励手段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外在控制为内在控制,形成富有特色的控制体系,使发展战略如同一块磁石,将人们引向理想的未来,确保战略目标如期实现,让战略管理真正成为研究型大学提升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参考文献]

[1]PuttingTechnologytoWorkforAmerica''''sFuture[EB/OL]..

[2]UniversityofWisconsin-Madison.NewDirections:TheReaccreditationProject,ASelfstudy[EB/OL]..

[4]Michael•J.Doris,John•M.Kelley,James•F.Trainer.Strategicplanning

inhighereducation[J].NewDirectionsforHigherEducation,2002,(11).

第4篇:从控制学校开始控制世界范文

儿童作为人类主体中最具可塑性、创造性、教化性的新生力量,他们的成长、发展情况关系着社会整体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取向将会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因此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是关系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至关重要的标志。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儿童在多元社会结构下的弱势特征愈加明显,在缺少人文关怀和社会保护的机制下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生也越来越突出。

一、儿童心理问题的日常表现

1.过度焦虑

社会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儿童在日益紧张的环境中学习、生活,经常表现为焦虑和紧迫感。一种是情境性焦虑,面对考试、比赛等竞争性的活动,他们会担心考不好怎么办、拿不到第一怎么办等,整日忧心忡忡,无法安心学习。另外一种是机制性焦虑,即身体和心理机能面对紧张事务的时候会自发地感到害怕、紧张等,这种焦虑是可以通过外界环境的安抚以及肯定给予孩子更多自信,再者通过多次锻炼与适应,是可以避免的。[1]

2.自我封闭

由于我国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社会思潮多元化、社会现象复杂化、社会关系网络化,这些变化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带给儿童一定的不利影响。他们无法辨别一些现象的本质,出于自我保护的心理表现出冷漠、孤僻、逃避,喜欢独处,与外界缺乏交流与沟通,从而产生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3.自私行为

现在的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他们是“小皇帝”“小公主”,爸爸妈妈把他们视为掌上明珠,很多孩子习惯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环境。在学校他们依旧摆出一副唯我独尊的样子,不愿服从老师管理,不愿帮助其他同学,没有集体归属和集体荣誉的意识,我行我素,自私自利。

4.攻击行为

现在很多对儿童开放的影视节目都带有打斗的场面,对儿童心理的发育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加之儿童的模仿能力促使他们把这些拳打脚踢的所谓功夫搬到现实生活中。有些儿童乐于搞恶作剧或者动手欺负其他同学,被其他同学奉为老大,自我感觉良好,这种不良行为不加制止,将会增加其暴力倾向,在其以后成长发展的道路上埋下一颗炸弹,随时可能危害到他人和自己。

二、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儿童这一群体由于年龄尚小,明辨是非的能力还很缺乏,对周围事物和关系的梳理以及把握程度不够,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的调节以及控制能力差,很多儿童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得到矫正和治疗,将会对其后期性格和能力的培养产生很大弊端。

1.遗传因素

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就人类而言,遗传是指遗传物质从上代传递给下代。脱氧核糖核酸(DNA)是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因素在个体身上体现为遗传素质,主要包括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的神经系统的特征等。[2] 儿童的智能和性格通过遗传也是可以继承和发展的,父母的遗传基因不同,导致孩子的智商、情绪、性格产生差异,这是大家一致认可的。一些精神病的遗传更加直观有效地说明了遗传对儿童心理的影响,因此在儿童心理研究中对遗传因素的考虑是不可或缺的。

2.社会环境

人从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起,就与这个世界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儿童经过了婴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心智逐渐开始对自我意识进行感知,也就对自己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开始一定程度的自我理解和把握,但还不能够足以掌控自我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而儿童身处其中的大环境就弥补了儿童自身心智不成熟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儿童心理状态的发展进程。家庭、学校、同伴关系、大众传媒与社会文化等共同构建的社会环境为儿童心理认知和对自我行为的掌控力的增强提供了广阔而坚实的外在空间。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在儿童开始认识和了解世界的关键时期,父母的教育程度、个性特点、教育方式等形成的家庭环境是儿童心理成熟的加速器。与家庭相比,学校乃是儿童成长的第二个家,儿童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除了身体的健康成长,就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校作为一个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教书育人的机构,不仅教授儿童各项社会必需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还把特定的社会文化和价值观传递给儿童,为其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儿童来说,有太多的未知事物和领域等待他们去发掘,给他们带来很大的新鲜感和好奇感,同时也带来一定程度的惶恐和畏惧,出于自我保护和自我占有,他们不愿意接触社会其他事物和群体,因此同伴关系的好坏对他们的交往能力和开放性格的培养至关重要。儿时的同伴和友谊是他们童年时期最宝贵的经验,将对以后的性格和心理产生很大影响。随着信息时代的加速到来,儿童接触社会的方式和手段丰富多样,网络成为当今社会联系与沟通的重要工具,同时他们所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对儿童的成长发育是不利的,如何利用大众传媒的及时有效性,避免一些低俗文化在心智尚未成熟的儿童之间传播成为当今社会问题的重心。儿童心理的良好健康成长和培养需要文明有序的社会环境,需要主流的意识形态的监控和指导,需要家庭、学校、传媒等社会角色的相互协调,共同努力。在儿童心理出现问题时,应依靠多方力量、多种方法对其进行纠正,这就涉及儿童问题心理及行为的矫正学。

三、对儿童问题心理及行为矫正

一个人的意识决定其行为方式,因此如果儿童心理出现了问题会直接影响其行为特点和行为方式,对儿童心理的塑造和培养离不开家庭、学校、同伴关系、社会文化等多方外在因素,那么儿童心理问题的出现同样是这几方面的因素没有协调到位所造成的结果。儿童的不良行为是其心理动态的直接体现,对儿童心理和行为的治疗和矫正同样要从家庭、学校、同伴关系、社会文化出发,以儿童为中心,运用科学而温和的方法和措施,对诸如自闭行为、攻击、过度依赖行为、逃避困难行为、精神分裂行为、多动行为等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从而找出对付这些心理障碍和不良行为的对策。

1.家长注重教育方法,身教与言教并重,培养儿童健康向上的心态

家长的言谈举止以及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取向,并且这种影响通常会伴随其一生,一旦错的教育方式对儿童心智成长造成不良结果,这种结果也往往是无法修复的。因此家长应该身教结合言教,给孩子树立正确的行为方向和榜样,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运用正强化和负强化手段塑造孩子健康的心理模式和行为动机,消除儿童不良心理和行为产生的家庭土壤。正强化就是当孩子出现目标行为之后,设置某个刺激,从而鼓励这种行为再次发生,反之,通过消除孩子不喜欢的待遇达到提高该行为目标发生的概率就是负强化。爸爸妈妈作为教育者,这两种方法是最常用的,对孩子的正确行为给予鼓励和赞扬,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大有帮助,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为得到荣誉而不懈努力、增强其面对困难和挑战的信心和决心,鼓励孩子持之以恒地坚持好的行为习惯。负强化有时会和惩罚相互混淆,其实很简单,负强化是用于增加目标概率的发生,而惩罚则是用于减少目标行为的发生概率。负强化同样是塑造良好行为,而惩罚则是为了消除不良行为。[3]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除了运用上述方法,还要注意言而有信、制定家庭行为规则等,避免溺爱、家庭暴力、专制强压等剥夺儿童的正当权益、滋生儿童不良心里的行为。

2.学校因材施教,摆脱儿童的消极控制,提高教育的理智性

学校是对儿童进行规范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水平、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都直接影响儿童的心理成长。学校不仅要教给孩子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的人文素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4]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智成熟及接受能力,摒弃对孩子的控制和灌输手段,积极主动地调整、改变与学生的互动。同时怀着深厚的情感与真诚的态度,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儿童的性格特点,同时热情而又严肃地提出对他们的希望,使孩子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教师的谆谆教导。教师是学校中与儿童关系最为密切的群体,亦师亦友是帮助儿童打退消极心理、纠正其不良行为习惯的最佳模式,真正走入孩子内心,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3.运用心理疏导,提高儿童明辨是非和融入社会关系的能力

社会是儿童成长与发展的大舞台,为个人能力的提高和强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很多能力的形成单靠家庭和社会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在与他人的交往和沟通中,才能培养服从、分享、竞争、协作等意识,胜任多种社会角色的演绎。社会相关组织和部门应广泛建立儿童交流的平台,完善儿童公共场所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少年宫、游乐园等,多组织一些技能大赛和集体活动,为儿童智能和心理机能的增强提供更多机会。在这些活动中,儿童与外界的交流增多,对世界的感知和熟悉程度增加,对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更加明确,对自身更加严格要求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4.运用政策和法律,对社会媒体和信息传播予以规整,同时提高儿童对外界不良诱惑的抵抗力

大众传播媒介信息来源广泛,因此良莠不齐,使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差,沉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而与现实世界脱节。国家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加大对大众传媒的规范与整顿力度,加强对网络市场的监管与控制,防止未成年儿童进入公共网络场所。应该充分发挥传播媒介的宣传作用,对儿童、家长和教师进行儿童心理知识普及教育,针对儿童心理发展特征,通过生动的图片、电影等形式开展儿童心理知识讲座。[5] 组织儿童看一些青少年犯罪的纪实片,提高儿童对社会诱惑和危害的警惕,增加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

儿童拥有健康的心理和行为方式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方面,这一特殊群体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保护,对心理问题突出的儿童应该综合这三方面的因素找出其心理问题的根源与相应的解决对策,严重的儿童应该在心理医生的专业心理辅导与治疗下,配合家庭、学校、社会的集体努力,为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社会保障,为儿童充分融入社会道德与理性的轨道铺好道路。

(作者单位:红河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云南 蒙自,661100)

参考文献:

[1]董珍玉.让每一个少年儿童拥有健康的心理[J].科学时代,2011(1).

[2]何先友.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第5篇:从控制学校开始控制世界范文

不仅仅减量

部分教师把减负仅仅理解为控制学生在校时间、作业数量、考试次数。理论上,这样做确实有益于孩子们的身心减负,但是,减负的最终目的是增效。少留作业、少考试,为减负而减负,实际上不能最终达到为孩子们减负的目的。

量少了,如何增质呢?这才是我们研究减负的核心内容。对于学习负担的问题,我们并不是一味地只能做“减法”,同时也要做“加法”。减,主要指减少量意义上的“无用功”学习负担,例如一些重复性、机械性的作业;加,主要指增加质意义上的“有成效”学习负担,如适合学生个性的弹性作业,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提升综合能力的作业,这些都要求我们在给学生减负的同时,在教学上投入更多思考与创新。学校在备课、上课、辅导和测试等环节做细做实,并在作业内容、形式和设计上下足工夫,根据不同学生水平、接受能力和兴趣爱好,严格筛出“必选作业”,设计和布置“选做作业”,给对某一学科有深入研究兴趣的学生提供空间。

从优质课堂开始

学生负担,通常指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为了减轻这些负担,一般采取控制学习时间、限制课外作业量、开展心理咨询等方法。然而百般努力后,学生们的负担还是很重。问题出在哪里?不适当的课堂教学方法是产生重负的根本原因。这是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局长蒋莉通过深入调研后得出的结论,她将此称为“第三种负担”,认为“减负必须从源头抓起,把减负落实到学生接触新知的第一时间中”。

仔细想来,减负的确千头万绪,但终归有一个原点,这个原点无疑是所有负担的支点,这个支点就是课堂教学。抓住了课堂教学,就牵住了减负的“牛鼻子”。在相应的问卷调查中,问及“你最喜欢的课堂教学方式是什么”,90%以上的学生都选择了动手操作和讨论交流。问及“你的任课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留给你们自主学习、探讨的机会”时,50%的学生选择了“经常会有”,47.8%的学生选择了“偶尔有”。问及“你认为你的任课老师在教学中有‘减轻课业负担’的理念吗”,23.9%的学生选择了“全部有”,21.7%的学生选择了“大部分有”,43.5%的学生认为“偶尔有”。从此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心目中的理想课堂与现实还是有距离的。

课堂是主阵地,教师是减负增效的主力。创设高效优质的课堂是增效减负的关键。怎样的课堂才是优质高效的呢?教育文学家傅东缨认为:教学就是教师、学生、教材三者的良性互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问题的牵动下,学生的思维唤醒、思路联通、智慧喷涌、语言表达充分激活的过程;教学的本真是认识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理想的课堂必须是磁力、张力和活力的和谐统一;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旅途,是学生思维强化、智慧迅速成长的平台;学习是学生在教师引领下,与周围世界、自然世界、网络世界、内心世界等多种世界的对话;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这要求教师在课前要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做到与学生和睦相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关心爱护学生,给学生安全感,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趋势和规律等等,这些都将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要能控制好一节课的节奏,踩准学生的学习兴奋点,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搬运工,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储存器。课堂气氛和环境变得快乐和自由。选择最适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式,让他们学得更快、更好、更轻松,正所谓“减字当头,立在其中”,两者相辅相成,让学生的求知之旅充满快乐,以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更加关注情绪体验

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既是一个数量概念,更是一种学习的情感体验。有关调查显示,34.8%的学生认为学校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现在的学习情绪很愉快,39.1%的学生认为学习比较有趣,现在的学习情绪较愉快,21.7%的学生认为学习兴趣一般。问及“你认为学习压力大的原因是什么”时,22.7%的学生选择了公布成绩,43.2%的学生选择了老师和家长的期望值过高,18.2%的学生选择了学习没信心,15.9%的学生选择了作业多。由此看出,学生的压力与负担不仅仅在于作业数量的多少,班级舆论环境、老师家长的心理暗示都较大程度影响着孩子。

等量的负担,由于质的不同,学生的心理感受也是大不一样的。做自己乐意做的事情,即便累一些,也不会觉得负担过重,甚至乐此不疲;做自己不乐意做的事情,即便不累,也会觉得负担过重,甚至度日如年。因此要真正减负,就应让学生对文化科学知识有如饥似渴的兴趣,对真理和实践有百折不挠的热情。

学生在课堂上的精神状态或者说是情绪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维程度和学习效果,教师更应多多关注学生的情绪体验。当学生的精神愉悦了,学习的兴趣被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被不断推向,此时的学习就会是一种享受,此时的课堂俨然是一种生命的磁场。身在其中的每一个人都会被感染、被感动、被感化、被激活、被激励、被激荡,还有谁会认为是一种负担呢?

我们要让课堂变成阳光灿烂、灵性生长的舞台,让学校成为学生幸福成长的乐园。只有这样,即便学生学习的总负荷没有减少,学生在心理感受上也要轻松一些,这种轻松来自精神上的愉快和对成功的体验,也能起到减负的作用。

呼唤多元评价

评价标准是学校办学的指挥棒,是教师教学的航标灯,是学生学习的风向标。有什么样的评价标准,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教育结果。长期以来,以书面考试为主的评价方式和以分数为主的评价标准,是导致学校、教师随意加重学生负担的直接原因,成为“减负”的瓶颈。

虽然教学评价从高考开始是一个社会的系统工程,但作为学校和教育者层面,从这一减负瓶颈开始,作一些力所能及的改革和探索,也能推进学校减负增效工作的提升。

第6篇:从控制学校开始控制世界范文

关键词:英语口语 中职学生 真实语言环境 输出假设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b)-0200-01

21世纪全球融合的脚步越来越快,全球性的语言――英语的使用范围更广了。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交往的不断增加,学习英语的浪潮席卷这片土地。英语学科也成为学校的必开学科,在这种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也顺势而为开设了英语课,只是培养目标有别于普通高中。

众所周知,第二语言的习得是培养学生能有效的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其中口语即具有很鲜明的语言行为的功能。著名语言学家哈奇指出:凡使用口语的人都得有面对面的对象……然而现实境况是“哑巴英语”已成为英语学习的瓶颈,在中等职业学校更是如此。一段时间以来,教学界一直都在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技能。在我们国家学生缺少真实的语言环境来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的学生用了几年的时间学习英语语法,做了几年的语法题,可是遇到老外时几句简单的问候都不敢大胆的说,语言就这样被学死了。这是英语教学中无法躲避的事实。

中等职业的学生不同于普通高中生,他们所学的技能的应用性是他们学习的动力。Nunan曾提出“学习的目的不是单纯掌握前人创造的知识……学习的目的是发展能力和态度”。我们国家在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职业高中的英语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交际的能力。交际离不开口语,提么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已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输入假设理论主张以一种方式习得语言,即通过接受可理解性输入,以i+1的模式促进他接受输入的语言,从而提高其语言技能。但此观点引起了争议,首先,学习者能认识到自己欠缺的语法知识;其次,输出能帮助学习者检验其交际的成功与否;最后学习者可以谈谈自己的输出确定问题及解决的办法。两种理论互相贯通补充,但笔者更倾向于后者,有了理论基础,就要想出行之有效地途径以帮助职业高中学生把课堂上吸收的英语知识能够时时实地的说出来。

通过对两种语言习得理论的理解以及口语教学发展历程的研究,对这一课题进行实证性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本人从2008年开始这一课题的资料准备和搜集工作。学生要在自然交际情景中养成运用语言的能力,通过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来完成任务而获得交际经验。同时Swain也指出学习者需要一些机会在语言中制造一些可理解性信息。在这些理论指导下,本人以丹东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1级餐饮服务专业的两个班级作为被试开始对其进行了实证性的跟踪调查,以了解真实语言环境对其口语影响的程度。前期的准备工作中,首先对本校120名旅游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你喜欢英语课吗?你认为英语口语对你将来的工作有用吗?如果你将来的工作取决于你英语口语的好坏是否从现在开始能促进你学习英语?阻碍你大胆说英语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等等。对所获得的资料研究分析以后,作者得出一个结论:该专业的学生并不抵触英语,但是对他们最大困扰是:自己的口语无论怎样学都没有太大的起色,总是张不开嘴,面对外教胆怯害羞。

找到问题症结所在后,提出了本课题的假设――真实语境对口语水平的提高是否有一定影响。接着对两个实习班进行了口语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他们的口语表达水平在日常对话中无太大差异水平相当,这位试验提供了可信度。2009年秋季学期开学后,被试的两个班走上了实习岗位,开始了为期半年的实习期。其中1班(控制班)被分到丹东本地的三星级酒店实习,2班(实验班)被分到北京的四星和五星级酒店实习。通过对比就会发现,前者的环境相对封闭,接触外国人的机会少之又少,英语基本上是派不上用场了,而后者却与之相反,由于北京的开放现代化的环境,又是世界闻名的政治文化中心,英语的使用率之高是可想而知的。实习之初,作者跟随实验班进驻到一家北京五星级饭店,经过短期培训后学生被分到了各自的岗位,不可避免的要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打交道,刚开始,学生很紧张,口语的使用不是很流畅,好在客人比较随和并不耽误沟通。

过了一段时间以后,逐步的会发现学生身上悄然发生的变化。那就是原来不敢张口现在敢说了,原先学的死板的口语现在“活了”,自信出现在他们的脸上,“原来张口说英语并不那么难啊,只要让彼此能听懂能沟通”,真实语言环境让学生口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点和我们到国外留学的经历有点相似,几个月的时间可以日常会话,道理是一样的。

在半年实习期间,该文作者跟踪记录了实验班的每位学生的点点滴滴的变化,可以说第一时间掌握了第一手的详实资料,为本次试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习期结束后,两个实习班回到了学校,为了验证不同语言环境对口语水平的提高究竟有没有影响,作者又对他们进行了一次测验,结果发现控制班的学生的口语水平无明显变化,而实验班的学生口语之流畅远远高于控制。

即使有些问题也不裹足不前,让人耳目一新,刮目相看。在这个不争的事实面前本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真实的语言环境对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第7篇:从控制学校开始控制世界范文

【关键词】大学教育 交往行为理论 控制 哈贝马斯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6-0018-02

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任务在于建立平等、互助、良性运行的和谐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延伸到大学教育中,就是通过语言、符号、文字等人类交往工具,提高教育领域中多极主体间真实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水平,将多极主体组织起来,形成一股合力,调整各种矛盾、冲突与对立,并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构建和谐、规范、发展的大学教育,培养身心健康的当代大学生。

一 大学教育功能解析

教育是人生最重要的经历,它会改变一个人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现代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传授知识与技术、传递文化价值观念、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增强社会凝聚力、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等显。

大学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大学教育的功能到底是什么?19世纪的牛津学者纽曼在其名著《大学的理念》中认为大学的功能在于提供“博雅教育”,目的在于“性格之塑造”,即如何使大学生做一个有理想、有价值的人。从大学的历史来看,它总是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因此教育首先必须是对经济和政治有用,高等教育首先应该服务于社会。于是,后来大学的功能又被完善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个方面的内容。

当今,很多大学的规模在迅速发展,但大学生的素质却在急速下降,甚至连所谓顶尖的“研究型”大学也是一样。大学的发展几乎就是社会和市场某种职位需要的转义。过于实用化和功利化,最终往往导致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既没有人格素养也没有专业技能,上不着天,下不挨地,悬在半空,正面功能有所减弱。

大学的发展不仅需要注重规模、结构、效益的发展,而且更应该注重质量的发展和提升,质量的提升包括学校特色专业的设置、教师素质的培养、校园文化环境的改善,同时更应该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质量和思想健康质量的发展。大学教育事业是育人的事业,不仅让大学生掌握专业技能,而且要使之学会做人,要有健康的思想和健康的心理。

苏珊·桑塔格在《疾病的隐喻》中写道:“患病是人生的夜晚。每个人生下来就具有双重公民身份,一个属于健康王国,一个属于疾病王国。虽然我们希望拥有健康王国的居住权,但或早或晚我们都要被迫,至少有一段时间到疾病王国去报到。”①

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界定为:“一种完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伤残。”② 可见,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理解是多层面的。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重任,他们即将走上社会的舞台,指引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这时,作为科学思想传播主阵地的高校,应该把大学生的“健康”教育作为发展的重心。大学生健康质量提升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终极理想,是规模发展的目的指向,没有了心理和思想的高质量,再大的规模和速度也都失去了意义。学校的规模大、效益高并不代表大学教育的良性平衡发展,大学发展要从学生出发,从学生归属的需要、健康的需要、受尊重的需要、自主自尊的需要出发,构建能够满足多重需要的现代大学。

因此,大学教育在培养出一批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同时,更应该是人格和素质教育的基地。

二 大学教育的有效控制

大学教育精神既然是以学生为本,大学教育就应关注大学生的角色扮演是否自由、扮演过程是否顺利。学生角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有些人认为独立性和成就是其主要特征。还有一些人认为,做一名好学生的关键就是简单地“满足学校和老师的要求”。还有一些人指出,学生角色中最突出的特征是耐心。

无论我们怎样描述学生这个角色,按照学校的观点,学生能适应这个科层体制才是最重要的。这就意味着学生必须学会并遵守这些规范,如按部就班的守时上课、尊敬师长、学习上诚实、不挑剔苛责、不打架斗殴扰乱学校秩序等。

另外,传统的大学教育依赖权力和灌输,重视学校与教师权威,重视现成结论的记忆,而忽视学习过程和学生的主动参与,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差异性,忽略了在价值观念形成过程中个体的认知、判断、情感、理解和选择的重要作用,导致了大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开始弱化,使其在多元的价值观念面前变得无所适从、左右摇摆,长期下来,就会致使大学生的心理认知出现异常,进而出现不符合社会规范、不符合校园规范的行为。外加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结构耦合度不高,脆性较大,高校教育发展定位处于不断转换的过程中,控制手段有所淡化,使高校教育阵地出现了发展失衡现象。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遵从学校的各项规范,为了预防大学生各种错误行为的发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教育必须发挥控制的作用。社会学家将控制论引入社会学领域,分析社会运行。任何社会都要用社会控制体系来维系现存的社会秩序,使其达到预期的目标。

高校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发挥其教育功能的同时同样需要适当的控制手段,维系教育发展的平衡。正如美国早期社会学家白克马所说的:“社会秩序,决不能偶然产生。既经产生,如无外力控制,亦不能维持;因个人常各寻自己私利,而茫然于社会利益。”③ 因此,控制是维系秩序必不可少的手段。

适度的控制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维系,有利于一个组织或团体的规范。但是,过度控制即使有可能带来社会稳定的局面,但也只是一种“万马齐喑究可哀”的局面,稳定局面只能是表面的、暂时的,稳定的背后必然蕴藏着深刻的隐患与危机。若学校过度控制就会致使大学生越轨现象更为凸显。

大学教育中控制的运用,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给予一定的自由度。从人类社会诞生的时候起,人类就从未放弃过对自由的追求,大学生作为一个最活跃的年轻群体,更需要自由地接受教育,自由地发展创造,学校的过度控制恰恰会限制大学生的活动空间,这是不科学的。

社会学家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大学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对有效控制的发挥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 引入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意义

1.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简述

哈贝马斯曾把人的行为分为“工具行为”和“交往行为”两大类,“工具行为”是围绕技术规则进行的,它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始终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纳入了社会过程的物质交换关系,是具有社会性的物质交换关系。“交往行为”则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言语能力与思维能力的主体之间的互动,其目的是通过对话形式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一致”。在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中,特别强调语言的意义,它是一个主体与其他主体相互作用时通过语言进行的思想交往。当今社会,“生活世界”的存在方式在某种意义上逐渐被“非生活世界”法则打破,科学有效的语言对话方式也出现了断裂与扭曲,生活世界与交往行为间的中介语言被功利化与现实化所侵蚀,因此要建立有效交往,必须重拾有效的对话机制。凡是有“交往行为”的地方,就有言语行为的存在,凡是言语行为受阻或被扭曲的地方,交往便会不合理。在交往范围扩大化、交往手段多样化、交往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互动过程的多极主体采用什么样的对话语言方式,直接关涉到交流与沟通的效果,为了使对话沟通有序进行,我们必须遵循科学、有效、务实真诚的原则。

2.交往行为理论对大学教育意义的引介

第一,交往对话的动态性。人是社会的产物,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当然,人也有自然属性,人首先是一个自然存在物,但更是一个社会存在物。人只有在社会联系中才能存在和生存,因为人只有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形成现实的改造自然的活动。社会属性的保持离不开交往和沟通,交往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交往存在于人的一切社会活动中。叶澜指出:“如果从形态的角度看,我们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④ 大学教育就是不同的主体在共同的价值观和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良往互动,多极主体以真诚善良的语言符号为手段达到他们之间的相互认同、相互融合。在这场交往互动过程中,学校与老师不是权威主体,学生不是被动接受对象,应倾向于建立一种平等的交往对话关系,他们都是交往的主体,他们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学校与教师的语言霸权地位被消解,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确立,通过沟通来达到相互尊重、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使学校控制与师生身心发展健康和谐。

第二,交往对话的双向性。哈贝马斯认为,交往行动的核心就是建立“主体间性”,交往是主体间的相互关系而非单向关系。大学教育要实现多个主体“共生共荣”,而非一家独大的局面。传统教育模式更强调权威和体制,忽视了学生的价值意义和健康质量,即哈贝马斯所说的“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忽视了对受教育主体完满生活的建构思考,忽视了受教育者心灵的成长,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与学生的交往对话,是一种不平等的单向交往过程。大学教育功能的发挥是一个多向动态运动,只有多极主体间进行平等的交往与对话,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完美大学教育。

第三,交往对话的融入性。交往主体的行为不是纯粹的个体行为,各主体必须走进交往系统,融入到大学文化氛围中,感受各自的心理和情感,融入到对方的生活世界。师生要进行真诚真实的直接交往对话。大学教育的目的不是仅仅限于让受教育者清晰一些基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和生活常识,而是教给大学生做人的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在直接对话模式中,通过真实的参与,真切的感受,明晰各自的角色定位,了解大学发展与学生健康的真正意义,这些更需要我们通过直接交往完成,而不是借助生硬的现代教学设备载体。

大学控制手段如果是基于平等、友善、真诚、正义这些基础上的沟通对话,这将是成功的内化过程。

当然,对控制效果如何,决策是否正确,控制过程中产生了哪些问题等等,这些都需要通过及时反馈才能获得有关信息,检验社会控制的力度、刚度和控制网络的致密度三个标准是否符合,以便对教育控制环节作出适当的调整。我们要从学生的心理和认同态度出发进行控制信息沟通,而非学校或老师一味按照既定的控制决策实施控制,那样,高校教育系统就可能偏离了预定的轨道,后果将很严重。

注 释

①威廉·科克汉姆.医学社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60~161

②沃林斯基.健康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149

③孙本文.社会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512

④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参考文献

第8篇:从控制学校开始控制世界范文

日本死亡率和发病率的变化模型

期望寿命是一个衡量各年龄组死亡率水平的综合性指标。1921一1925年,日本男性期望寿命为42.1岁,女性为43.2岁,1935一1936年,男性增加到46.9岁,女性增加到49.6岁。到了1980年,平均期望寿命男性已经达到74.2岁,女性几乎达到80岁,比大多数欧洲国家和其它发达国家的期望寿命都高。预计到2000年,日本的平均期望寿命男性将达到77.5年,女性将达到82.9岁。日本的年龄调整死亡率从1947年的15.1汤下降到了1981年的3.4汤,下降幅度非常之大。在主要死因中,曾经多年作为日本主要卫生问题的结核病的死亡率已经从1935年的190.5八o万下降到了1980年的3.0八。万,大约下降了98肠。在这期间,其它疾病的死亡率也显著下降,如肺炎和支气管炎从161.9700下降到了1.7筋,肾炎和肾病变从80.9汤下降到了4.8汤,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从16.3筋下降到了2.5汤。脑血管病在1951年至1977年是主要死因。1950年至1965年脑血管病的死亡率保持稳定,但在最近15年也显著下降了。恶性肿瘤和心脏病(主要是缺血性心脏病)的死亡率在过去30年实际上没有什么变化,意外事故死亡率从1970年的38.8八0万下降到了1950年的20.5八。万。1950年,日本的前三位死因是恶性肿瘤(年龄调整死亡率为52.7/10万)、脑血管病(69.7/10万)、和心脏病(54.6/10万)。由此可见,总死亡率的下降在1950年至1965年主要是由于结核病和其它感染性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和腹泻等死亡率下降所引起的,其次是脑血管病的逐渐下降以及近年来意外事故死亡的减少。1935年至198。年各年龄组的死亡率都下降了,但不同年龄组下降的幅度有很大差异,特别是在50岁以下和50岁以上的年龄组之间,后者要比前者的下降速度缓慢得多。有趣的是,50岁以下的各年龄组的死亡率下降速度是大致相同的,50岁以上的各年龄组也是如此。1950年以前,20一24岁年龄组的死亡率较30一34岁年龄组高,这主要是结核病的死亡率在年青人群中较高的缘故。毫无疑问,婴儿死亡率的下降幅度最大。1920年至1943年婴儿死亡率约下降了50肠。1947年,婴儿死亡率约为75汤,而到1950年下降到了7.5汤,在全世界是最低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婴儿的主要死因发生了很大变化。1950年,婴儿死亡约一半是由于感染性疾病如肝炎、支气管炎和其它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如百日咳、麻疹等)引起的,而到1980年,婴儿死亡的70肠与生产过程,如产伤、窒息、缺氧和其它呼吸道疾病以及先天性缺陷有关。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日本的发病率也下降很快。]975年,传染性疾病如麻风病、破伤风、脊髓灰质炎和日本脑炎的发病率不到o一/10万。1950年,白喉的发病率为0.1/10万,伤寒的发病率为0.2/10万,痢疾的发病率为0.8/10万,猩红热的发病率为2.4/l0万。1980年麻疹和百日咳的发病率估计分别为6.1/10万和2.1八。万。麻疹发病率的下降具有周期性,而百日咳的发病率近儿年呈不规则变化。由于发生了2例因接种百日咳疫苗而死亡的意外事故,1975年停止了接种百日咳疫苗,因此发病率出现了回升。后来恢复了预防接种计划,发病率又降下来了。这个特殊变化说明百日咳杆菌在日本仍然存在,疫苗接种是一个有效的预防措施。

日本死亡率下降的决定因素

死亡率的变化总的来说与社会文化、经济和生物医学的发展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要说明各种因素所起作用的大小是很困难的。日本总死亡率的迅速大幅度下降,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无疑是扩大全国的医疗服务、新药的引进、新医疗技术的发展、抗菌素的应用以及疫苗的改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将集中讨论四个因素的作用(1)计划接种和新药;(2)环境卫生;(3)教育和营养;(4)医疗服务设施及有关的因素.

计划接种和新药

二次世界大哉以后,传染性疾病仍然是日本的主要死因,其中以结核病为主。控制结核病曾被作为首要任务,采用了各种措施,如结核菌素试验,在学校、工厂、居民区进行群体普查以发现病例、结核病疗养院的治疗和护理、接种卡介苗等。这些措施曾被保健中心和其它组织严格实行了多年,并且得到1919年颁布的结核病预防法的支持。1936年在全国开展了预防结核病的运动,从1942年起对所有小学生接种卡介苗,从1947年起对结核病人进行登记,从1948年起对所有30岁以下的居民进行卡介苗接种,1952年以后,抗结核药(如链霉素)得到广泛应用,从1951年起对结核病人实行免费治疗和护理,1955年进行了全国结核病普查,从1957年起对结核病检查实行免费。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其它传染性疾病在日本也十分严重,如痢疾、伤寒、胃肠炎、肺炎和支气管炎,儿童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猩红热和脊髓灰质炎。大部分传染病的危害在实施疫苗、环境卫生和新药治疗的联合计划后都迅速下降。日本1946年开始生产青霉素,1950年初开始广泛使用。抗菌素的产量在1960年至1980年间儿乎增加了50倍,其它药物的产量也逐年迅速增加,其中包括治疗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以及抗肿瘤药。

环境卫生

良好的卫生环境是减少传染病(包括消化道疾病如痢疾、伤寒和其它腹泻性疾病)的先决条件。1887年,横滨市修建了日本最早的管道供水系统。1890年颁布了管道供水系统法则,1900年实行了污水处理法。但是,管道供水系统当时还仅仅限制在东京、大板、神户、长崎、涵馆和广岛这样的大城市.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人们认识到了环境卫生的重要性,中小城市及乡镇也修建了管道供水系统。1955年,管道供水系统的人口复盖率为32.艺肠,195。年增力11到91.5%,在4个主要城市为96.9肠,在乡村为87.2肠。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污水处理系统也逐渐普及。1963年开始的第一个5年全国安装计划加速了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第五个5年计划正在取得进展。但是,日本现在的污水处理系统人口复盖率仅为30肠,仍然比其它发达国家低得多。处理废物和排除垃圾的服务设施也逐渐开始完善起来。环境卫生的逐渐改善是降低胃肠道传染性疾病死亡率和患病率的重要因素。

教育和营养

1872年,日本教育部的组建促进了日本学校教育的兴起。880年实行了四年义务制教育,1908年扩大为六年义务制教育,1947年又改为九年,其中包括对13一15岁儿童实行的三年中学义务教育。1927年就已经有99.5肠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现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为”.9肠,而且接受高中教育的JL童比例从1950年的42.5肠上升到1980年的94.2肠。中学生升大学的比例也迅速上升,男生2954年为15.3肠,1953年日本新雇的职员中只有6肠仅仅完成义务教育,55%的人有高中文凭,39肠的人受过大学教育。义务制教育的极度普及和文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可能是日本居民死亡率下降的间接原因。因为卫生教育是正规课程的一部分,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如此。学校教育使学生懂得了改善环境和营养的重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预防接种以及搞好个人卫生。与学校教育有关的另一重要方面是学校午餐制的实行。1954年颁布了学校午餐法。午餐法规定免费提供每个小学生一份完整的午餐,包括牛奶、面包和其它食品。中学生中有一半人享受完整的午餐,其它人只有牛奶。由于牛奶计划的实施,学生午餐在1963年得到了很大改善和推广,特别是在中学生中。全国中小学午餐制的实行,特别是从1963年起午餐质量得到改善以后,对提高儿童身体素质起到了极其重耍的作用。日本人的传统食物中含有很高的碳水化合物,含脂肪和动物蛋白很少。但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社会经济和工业的迅速发展,食品逐渐西方化。碳水化合物每日人平摄入量从]950年的418克下降到了1980年的313克,同时,脂肪的摄入量从18克增加到了52克,总蛋白质从68克增加到了78克,动物蛋白从17克增加到39克。在这期间,植物蛋白从51克减少到了39克。从1950年到1980年日本人总热能摄入量几乎没有发生变化,1950年每日人平总热能摄入量为2,098千卡,1960年为2,096千卡,1970年上升为2,210千卡,1980年又下降到2,054千卡。同时,脂肪在总热能摄入量中所占的比例从1950年的7.7%增加到1950年的22.60肠,碳水化合物从79.3肠下降到62.4肠。多年来,日本人的食物中缺乏脂肪和动物蛋白。脂肪和动物蛋白的锤渐增加对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降低死亡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的研究证明,过量的食盐摄入与高血压和胃癌的发生有关,日本人均日食盐摄入量从1972年的14.5克稳步下降到1982年的12.3克。人均日食盐摄入量的减少降低了高血压的发病率,从而也降低了脑血管意外的死亡率。

医疗服务设施及其有关因素

1950年,日本共有5,119个医院,51,349个诊所和24,773个牙科诊所。1980年有医院9,055个,诊所77,611个以及牙科诊所38,834个。1950年平均每10万人有医院5.7个,诊所57.5个和牙科诊所27.7个,到1980年这些数字预计分别增加到了7.7、66.4和33.2。平均每10万人的医院床位数和诊所床位数也从一950年的574.3和127.6提高到1950年的1128.5和246.2。除助产士外,所有其它卫生专业人员的数目都增加了。其中,营养师从1950年的每10万人2一个增加到1950年的每10万人290个,医生从1950年的95,000名增加到1950年的一56,000名,在这期间牙科医生从3r,000名增加到54,000名,药剂师从52,00。名增加到116,000名,公共卫生护士从12,000名增加到一s,000名,护士从130,000名增加到457,000名,营养师从一s,000名增加到335,000名,助产士从55,000名下降到26,000名。卫生服务设施和卫生专业人员的增加逐渐改善了卫生服务质量,提高了健康水平。这是死亡率下降的先决条件。国家卫生政策,如1961年开始的国家健康保险制度的实行,1973年对老年人,结核病人及精神病人实行的免费医疗等,也有利于卫生服务质量的提高。二次世界大哉以后,日本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国民收入的稳步提高促进了卫生服务质量的改善。

死亡率的变化引起的社会医学问题

近几年来,总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出生率的大幅度下降已经引起了一系列社会人口的重大变化。预计2000年,日本的期望寿命男性将达到77.5岁,女性将达到83岁。这必然造成老年人口的增加和疾病结构的变化。因此,日本的卫生政策也不得不做相应的改变。下面将对由于健康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结构的变化所引起的重要社会医学问题进行讨论。1920年,日本的老年化指数为1准.4肠,1950年稍有下降(为13.9肠)。然而到197。年,老年化指数迅速上升到29.4肠,1980年进一步上升到38.7肠。到2000年和2020年,预计老年化指数将分别达到88.6肠和130.5肠.换句话说,1950年,老年人口仅为儿童人口的14肠,1980年约为40肠,到本世纪末,劳动人口将要负担几乎两倍的老人和儿童。衡量老化的一个更常用的指标是65岁及以上的人数占总人口数的比重,即老年人口比例。这个指标1920年为5.3肠,1950年为4.9肠,1960年为5.7肠,1970年为7.1肠,到1980年已经上升到9.1肠。预计2000年将达到15.6肠,2020年将达到21.8%。这个指标从8肠上升到14肠在日本要花25年时间(1975一2000年),而英格兰需要46年,瑞典需要80年,法国需要125年。虽然老年人口增加在发达国家是一个普遍现象,但老年人口比例的超速上升在日本表现得特别突出。由于老年夫妻或单身老人数量的增加,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显然带来了许多严重的社会医学问题,如住房困难、工作机会减少,养老金和医疗费用的增加等。

老年人口的增加

总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出生率的下降已经造成了老年人口的大量增加。日本的老年人口指数1920年为9.0肠,1965年略有升高,为9.2肠,然而到1980年,猛增到了13.5%,预计2000年和202。年将分别达到23.3肠和35.5肠。老年人口数与儿童人数之比为老年化指数,是一个衡量老化的指标。

卫生和社会服务费用

日本卫生福利部的费用占总预算的比例1960年为10.5%,1980年上升到了19.1肠.卫生福利部的经‘济预算,1960年40肠用于社会保险,27肠用于救济穷人,16肠用于公共卫生活动。费用的分配情况近几十年来发生了很大变化,用于老年人福利事业的费用大约增加了10倍。近年来,政府用于社会保险、养老金和国家健康保险的经费约占卫生福利部总预算的60%。这些变化与老年人口的增加是相联系的。当然,比老年人口问题出现更早的疾病谱的变化也导致了对不同问题的讨论,如成年人疾病和精神紊乱等.近三十年来,日本县一级的公共卫生活动(除传染病的预防外)的经费增加了。地方政府用于公共卫生事业的开支一半以上用来建立公共卫生设施,如管道供水系统和污水排泄系统以及废物处理设施等。1955年与198。年相比,日本每户的月消费从26,786日元增加到了252,263日元(1950年约为1950年的10.5倍)。同时,每户的医疗费也从506日元增加到5,771日元(1980年约为195。年的11.4倍)。但医疗费用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几乎没有变化,1955年为1.9肠,1965年为2.2帕,1975年为2.1呱,1980的为2.0%。医疗费用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的稳定,说明个人从社会和健康保险计划中得到的津贴增加了。因为在这期间,国家、地区和地方政府用于医疗卫生的费用大量增加了。

国家卫生政策和疾病控制计划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日本卫生计划和政策的方向已经从传染病转化到慢性病,从对单个疾病的控制转化到对多个疾病的控制,从治疗转化到预防,近几年甚至从预防疾病进一步转化到增进健康.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疾病控制的目标主要是传染病。通过普查发现病例,对病人进行治疗和护理以及预防接种是控制结核病的三大法宝。有效的疫苗和预防接种措施用来对付儿童传染病。改善环境卫生对降低发病率和减少消化道传染病的死亡也是非常有效的。一些严重传染病,如霍乱、鼠疫、牛痘、斑疹伤寒和狂犬病在日本已经被彻底消灭.其它传染病,如副伤寒、痢疾、日本脑炎、脊髓灰质炎、疟疾、破伤风、炭疽、白喉、流行性腹泻和蛔虫、烧虫、钩虫或绦虫、丝虫等寄生虫病的发病率现在都在0.1/10万以下。控制传染病的计划曾经用来指导在某一时期内消灭某种传染病。慢性病和退化性疾病,如中风、高血压、心脏病和癌症的出现不仅迫切需要治疗和护理计划,而且也需要采取研究和预防行动。为了了解问题的严重程度,日本在2955年、1960年、1963年和1979年对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进行了调查,在1961一1962年和197一1972年,以及1950年对循环系统的发病率进行了调查。1965年,日本制定了癌症控制计划,并且实施了五项措施:(l)加强教育和情报交流;(2)群体普查;(3)建立肿瘤中心;(4)培训肿瘤专家;(5)加强对肿瘤的研究。1969年,日本开始实施中风预防计划,包括通过群体普查发现高血压病人,对病人的治疗和护理以及卫生宣教等措施。随着这些计划在全国范围内的实行,卫生福利部从196三年起将一部分预算专门用于癌症的控制,从1973年起对预防中风也拨了专款。卫生福利部为癌症控制计划1965年拨款13亿3千万日元,1970年33亿6千7百万日元,1975年l百亿零4千万日元,1950年147亿8千8百万日元,1982年182亿2千7百万日元。1965年91肠的费用用于建立医疗机构,但1980年用于建立医疗机构的费用只占77肠,而在这期间用于癌症研究的费用则从9.0肠增加到了10.6肠,用于预防性群体普查的费用则从O肠增加到7.2%。卫生福利部也为中风预防计划拨了专款,1973为]7亿9千8百万日元,1975年为29亿4千6百万日元,1950年为126亿4千7百万日元,2982年为一30亿l千8百万日元。1952年,中风预防计划的费用83肠用于建立医疗机构,15%用于预防性的群体普查,2肠用于研究。这些计划的成功可以通过复盖人群的迅速增加和死亡率的相应下降得到证明。965年,对567,000人进行了胃癌普查,1970年普查2,165,000人,1950年普查3,830,000人。1965年对95,000人进行了官颈癌普查,1970年普查了748,000人,1950年普查了2,444,000人。胃癌的调整死亡率1965年与]980年相比,男性从46.3/10万下降到31.4/10万,女性从25.5八。万下降到x9.2/10万,子宫癌的年龄调整死亡率1965年与1980年相比,从11.0八0万下降到了5.5/10万。同样,通过测量血压筛选高血压病人的人群复盖面积也逐渐增加,1965年为1,488,000人,1970年为2,57一,000人,1950年为7,160,000人。心电图检查的人数也迅速增加,1965年仅为255,000人,1970年为e23,000人,一950年为1,6es,000人。同时,中风的年龄调整死亡率1973年与1980年相比,男性从111.2/10万下降到72.9/20万,女性从95.4/10万下降到67.2/10万。除胃癌和宫颈癌外,癌症控制计划还包括其它部位的癌症。在中风预防计划中,不仅包括中风,而且也包括高血压、心脏病、肝病和糖尿病。因此,这些控制计划是多向性的,并且主要集中在二级预防。1982年,中风和癌症控制计划在新的法规下互相结合起来了。这些法则制定了6个主要活动:(l)健康记录簿(”healthnoteb0Ok,’)的分类;(2)卫生宣教;(3)健康咨询;(4)医学检查;(5)康复;(6)对卧床病人的家访。对所有40岁及以上的人提供这些服务(宫颈癌普查的对象为30岁以上的妇女)。这些服务现在已经在日本全国推广。根据1983年的全国健康调查,全国随机抽取了16,000个家庭。年龄在20岁以上的53,000个调查对象中68.2%的人在1982年进行过一次或多次医学检查,进行过检查的人中54肠的人有血压记录,46,3%的人有尿化验记录,23.0肠的人进行过胃的X线检查,49.6肠的人进行过胸部X线检查,13.8肠的妇女进行过宫颈癌检查。从这些医学检查的数据可以看出,日本人具有高度的卫生知识,在对成年人疾病预防和增进健康中,他们能很好地与医学工作者合作。

第9篇:从控制学校开始控制世界范文

关键词:思想品德 课堂导入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恰当的导入是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课堂上精心设计的开场白,会像磁石般吸引学生,有利于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让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意境。

初中思想品德课导入课堂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是只有恰当的导入才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为课堂教学的成功埋下伏笔,从而达到“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的功效。笔者结合多年来对课堂教学的探索,谈一谈自己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设计课堂导入的几点做法。

一、情境切入,激发兴趣

情境切入,即教师从学校、班级或学生的某种具体情境入手,如校园文化、学校刚开展的某项活动、老师自己或学生的言谈举止、教师有意识地对某种情境稍作加工处理,随机应变,灵活自然地加以简要的概括、总结和点拨,然后迅速地切入该节课的教学主题。

我曾经在潍坊八中上过一节公开课《与诚信结伴同行》。当我走进八中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对面墙上的四个大字“诚信恒远”,我了解了八中的老师,“诚信恒远”是这个学校的校训。于是,课堂伊始我就将这面墙的照片展示给了学生们,然后引导学生从校训谈起,谈学校里的、班级里的、同学之间的诚信故事,然后导入新课。最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利用好熟悉的校园或者班级文化,既是德育回归生活的写照,也是导入新课的好方法。

在学习鲁教版七年级上册《做人要自尊》一课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个情景:提前理发,换下休闲服,着正装,穿高跟鞋,精神抖擞走上了讲台。学生们睁大眼睛看着我,我微微一笑:“同学们,老师今天来上课,特意理发换装,你们在生活中有哪些场合,需要像老师一样注意维护自己的形象呢?”学生们打开了话匣子。情景设置要自然,要符合真实的生活,就如这节课我有意识地从自己的着装开始,引导学生们开始了对自尊的感悟和探究。

二、时政导入,引起思考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应体现时代性,要紧紧把握时代脉搏,抓住社会发展的热点,关注时代的焦点问题,坚持与时俱进。在教学中通过播报一些恰当的新闻事件,将时政引进新课,是一种值得尝试的导入方法。

在学习鲁教版九年级第十一课《走向世界的中国》之“在旋转的世界舞台上”一课时,因为时间是在一年的岁尾,我首先出示了一张大大的世界地图,然后让同学们列举一年来发生在世界舞台上的大事。学生们列举了2012伦敦奥运会中国荣登奖牌榜第二、十召开、美国总统大选、神九飞天、蛟龙入海等大事。我顺势导入“在旋转的世界舞台上,还有那些故事在发生?中国在这个舞台上发挥着什么作用?占据着什么地位???”由此自然而然地导入了新课。

三、设疑导入,创设悬念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新课开始前,如果教师巧妙地设置一二个悬念,提出疑问,激发和诱导学生的学习欲望,启迪他们积极思考,导入新课,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我在外校上鲁教版八年级上册《我们都是龙的传人》公开课时,我问学生:“大家认识我吗?”学生们说:“不认识。”我趁势而入:“我认识大家。”学生们好奇地睁大了眼睛,你看我,我看你,摇头。是啊,这个从没见过的老师怎么认识我们呢?这个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急于知道原因。我笑了:“我不仅今天认识你,将来,无论你走到哪里,我都能一眼认出你,因为你和老师一样,都是??”学生们恍然大悟。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我们要善于设疑导思,激发学生求知欲,让学生满怀热情地投入学习。

四、歌曲导入,引起共鸣

音乐的语言是美妙的,它特有的旋律、节奏能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将歌曲带进课堂,等于将欢乐融入学习。因此,利用歌曲导入新课就比老师的直接叙述来得更感人,更吸引学生。在学习鲁教版七年级上册《我爱我师》一课时,首先播放了林妙可的《老师》,林妙可如天籁般的童音:

你给我一句话 就打开我一扇窗

你给我一个微笑 我就浑身是力量

你给我一个眼神 我就找到了方向

你放开双手 让我遨游知识的海洋

老师呀老师 你像我兄长

老师呀老师 像老朋友一样??聆听着美妙的的音乐,学生进入了情境,他们记忆的大门被打开。“同学们,请用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件事,说说老师是怎样帮助我们成长的。”

选择合适的歌曲,恰到好处地导入新课,是思想品德课教师比较理想的选择。

五、游戏导入,主动参与

轻松愉快的游戏导入,符合初中年龄段学生好动的心理特征。教师设计巧妙的游戏,对初中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它能很好地引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采用游戏导入的奥秘,还在于它有“寓教于乐”的功能,让学生通过“动一动、玩一玩”的快乐体验,自己领悟出游戏蕴含的道理。

在学习鲁教版八年级上册《竞争不忘合作》一课时,我们组织了两人三足跑的小游戏。距离从讲桌到后黑板,南行、北行与中间行之间,正好有两段宽宽的距离,我提前让班长、体育委员和科代表组织了报名,准备了秒表等工具,一上课就开始比赛,两人一组,两组同时进行。短短的距离,短短的时间,先不说胜负,能顺利走到终点的同学就少之又少。一共进行了10组,5轮比赛,我让获胜者谈感想和获胜理由,孩子们亲身体验到了竞争与合作的统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体验胜过说教。当然,教师在运用游戏时要合理地控制时间,不能完全用学生的游戏活动来替代授课。

课堂导入方法多种多样,但无定法,应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因时而异。不论采取何种方式导入新课,我们必须注意一些问题。一是导入的时间性。导入所用时间不宜太长,应控制在3至5分钟内,要切中要点,教师语言简洁明快。二是导入的题材必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课堂导入首先不能与教学内容脱节,还要与教学对象的实际相符合。不能为了“导入”而“导入”。争取让学生对要学习的新内容产生认识上的需要,否则不管导入多么别致、精彩,都不可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 三是导入要具有启发性。导入的启发性是指导入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他们更好地理解新教材。

总之,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课堂导入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是教师的学识、智慧、口才等综合能力的体现。我们要把握好“引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的宗旨,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和具体的教学内容,探索课堂导入的有效技法,力争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的说明 陆士祯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