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经济发展意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农村经济;现状;制约因素;建议;宁夏西吉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7-0300-01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西吉县作为宁夏南部山区贫困县,经济基础差,底子薄,发展农村经济工作任务艰巨。近年来,西吉县委、县政府针对该县工作实际,分析当前农村经济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和问题,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使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笔者作为一名农村经济工作者,对西吉县发展现代农业及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就如何做好今后的农村经济工作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建议和意见。
1 西吉县农村经济工作发展现状
西吉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地处六盘山西麓,属黄土高原干旱丘陵区,地势南低北高,海拔1 688~2 633 m,县域总面积3 144 km2。主要地貌类型有葫芦河川道平原区、西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和东北部土石山区3个地貌类型。年平均气温为5.3 ℃,年平均降水量427.9 mm。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自然灾害较为频繁,尤以干旱造成的损失最为严重,水资源和矿产资源较为贫乏。全县辖3个镇16个乡,4个居委会,306个行政村,1 90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1万人,其中回族占52%,农业人口占94%,是全区人口第一大县、少数民族聚居县和国家级重点扶贫开发县。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西吉县各族人民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经济快速发展,事业繁荣进步,民族团结和睦,社会和谐稳定。形成了马铃薯、草畜、劳务、西芹等优势主导产业,农村经济发展迅速。2012年,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 658元,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2 农村经济发展制约因素
宁夏南部的西吉县,地域偏僻,经济基础薄弱,农业生产受地理地质气候的影响十分强烈,农业生产的效率相对较低。广种薄收、靠天吃饭是农民群众长期以来的生产生活模式。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贫困地区的财力、物力投入不断加大,县域经济有了明显的好转,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也有了明显改善,但是农村经济发展还面临一些制约因素。
2.1 传统的思想观念落后
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及农户“重生产、轻销售”的观念和做法制约着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影响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2.2 文化、科技素质低
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较低制约着现代农业科技的应用[1-2]。40岁以上的男女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人数比例高,并且大部分青壮年多以外出务工为主要生活支撑。在广大农村,留在家里的人均为“6789”部队(即儿童、妇女和老弱病残)。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着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2.3 农业生产化程度低
缺乏规模较大的农产品加工销售龙头企业的带动示范作用,农民靠单打独斗,使农业生产和市场联系不密切,农业生产达不到规模,农村经济发展缺乏后劲。
2.4 农业科技水平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生产经营粗放,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装备难以推广,机械化普及推广率不高。过去建设的一些水利设施老化失修,新的设施增加很少,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很少且呈减少趋势,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
2.5 农业生产效益低,农村债务多
尽管近年来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效益有所提高,农民得到了实惠,但与工业、商业、服务业等产业相比,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仍然较低[3]。农村债务现象普遍存在,影响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3 建议
3.1 加大对农村的项目和科技投入
一方面要加大新农村建设的项目和资金投入,向贫困地区倾斜,用于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另一方面,加大对农村的科技投入[4],加大对农业科技队伍及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和管理。
3.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加大水利等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改变农民靠天收成的状况,使农民在有限的土地上挖掘潜力、拓宽增收渠道、提高收益、增加收入。
3.3 大力发展优势农业、特色农业,确保农民增收
改变传统养殖种植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突出一村一品。不断引进新品种,有专业、有规模化生产,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以特色主导产业的壮大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增加农村经济收入。
3.4 大力培育农村实用型人才队伍
培养农村亟需的实用型人才,发展农村经济必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培养一批懂生产、懂市场的社会主义新农民,一方面是“请进来”,根据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要,聘请省、市有关专家到田间地头针对生产实际举办讲座,不断更新农民的知识,避免生产的盲目性;另一方面是“送出去”,利用淡季或农闲时间,组织有专长、文化素质较高的农村实用型人才到农业发达地区进行学习并参加培训,学习外地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不断提高实用型人才的自身素质,培训农业生产亟需的实用人才队伍[5]。
3.5 积极做好村集体债务消化工作
当前村级负债面广、量大,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消化村级债务。
4 参考文献
[1] 于武盛,杨培奇,崔焕颖.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8(5):69-74.
[2] 颜立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加快发展的思路建议[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11):64-65.
[3] 张秀生,陈先勇,王军民.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建设新型农村,推进我市生态农业建设,促进全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经市委、市政府研究,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推进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意义
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推进生态农业建设,有利于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和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巩固生态环境建设成果,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改变农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有利于农业面源污染的综合防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我市生态市建设步伐。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对于坚持以人为本,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科学统筹、循环发展、再生利用的原则,以加快全市生态农业建设为目标,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畜禽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推动全市农村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二)总任务目标
2006-20*年,发展绿色食品马铃薯基地50万亩,有机食品玉米基地40万亩,有机食品大豆基地3万亩,花生基地*万亩,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4万亩,创建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品牌认证30个,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产值占全市农业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0%以上。全市新建循环经济示范户*000户(户用沼气池),循环经济示范村50个,循环经济示范小区50个,循环经济示范养殖场50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厌氧发酵(沼气)处理率达到60%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75%以上。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村居民居住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三)具体任务目标
从2006年开始,我市每年计划新建循环经济示范户2000户;循环经济示范村*个;循环经济示范小区*个;循环经济示范养殖场*个。
三、建设标准和建设模式
(一)建设标准
1、循环经济示范户。庭院布局合理、干净整洁,农具摆放整齐有序,无废弃物和污水,大力发展庭院经济作物,搞好庭院绿化、美化。家禽家畜实行圈养,有一定规模。积极开展太阳能、沼气、秸秆综合利用,庭院内部能够按“生态家园”或“一池三改”模式标准进行建设,沼气池容积一般不低于*立方米,秸秆无乱扔乱堆现象。化肥、农药利用合理,不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2、循环经济示范村。村集体经济实力强,村容村貌整洁,村内主要街道两旁要植树、种花、种草,搞好绿化。家禽家畜实行圈养,养殖户占总农户的40%以上,建池率达到70%以上,能够按“猪—沼—果”、“生态家园”、“四位一体”、“一池三改”等模式标准建设,沼气池容积一般不低于*立方米。废弃塑料薄膜回收利用率达到90%以上,不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化肥利用率达到60%以上。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村内外无乱堆乱放、露天焚烧秸秆现象。
3、循环经济示范小区。养殖小区布局科学,规划整齐,干净整洁,基础设施较好,养殖规模在5-*户或占地*亩以上。能够按“生态家园”或“一池三改”模式标准建设,沼气池容积一般不低于20立方米,建池率达到90%以上,小区畜禽粪便处理利用率达到*0%。
4、循环经济示范养殖场。畜禽养殖场布局科学,规划整齐,干净整洁,基础设施好,养殖规模较大,牛存栏量达200头以上,猪存栏量300头以上,羊200只以上,兔500只以上,鸡(鸭、鹅)1万只以上,建设使用小型沼气工程1处,容积一般不低于60立方米(30立方米×2),养殖场经济实力强,科技含量高,带动农户作用强,能够利用沼气工程进行无害化粪污处理,经济、生态效益显著。
(二)建设模式
1、“畜禽—沼—粮、果、菜”技术模式。主要适用于具有一定种、养规模的农户。利用农户现有庭院,在种植葡萄、石榴等庭院经济作物的基础上,按照“空中花果、陆地畜禽、地下沼气”的立体模式,鼓励发展养殖业,同时配套建设沼气池、蓄水池、改造厕所等,形成畜禽粪便进沼气池,沼气用于照明、做饭,沼液用于喂猪、养鱼,沼渣用于粮、果、菜施肥,形成种养业协调发展的良性生态循环。
2、“生态家园”技术模式。主要适用于庭院和养殖规模较大的农户。庭院分为生活区和养殖区,在生活区把太阳能暖房和太阳能淋浴进行配套;在养殖区把沼气池与厕所、畜舍配套建设,庭院内部种、养结合,良性循环。达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和农业生产无害化。
3、“四位一体”技术模式。主要适用于庭院内能建大棚的农户。即以太阳能为动力,把种养业与沼气建设有机结合,形成日光温室(大棚)、畜舍、种植和沼气池于一体的良性循环生产模式。
4、“一池三改”技术模式。适用于一般农户。即农户在庭院内建造一个沼气池,把猪圈改造成太阳能暖圈,厕所改造成水冲式厕所,厨房墙面、灶台等易脏的地方镶嵌瓷砖等。
各镇街要坚持走试点引路、典型带动的发展模式,在农村循环经济示范户、循环经济示范村、循环经济示范小区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积极推进循环经济示范镇街建设,加快我市生态市建设步伐。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促进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推进生态农业建设,量大面广,任务艰巨。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推进生态农业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来抓,精心组织,密切配合,强化措施,层层落实任务目标,切实抓出成效。为加强对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工作的领导,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农业、财政、建设、科技、水务、林业、果树、畜牧、经管、农联社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滕州市农村循环经济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负责组织协调和日常工作。各镇街都要建立健全领导机构,配备专人,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二)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要加大投入力度,市财政在安排使用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综合开发资金时,进一步增加对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投入;鼓励社会投入和群众投入,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投入机制。从2006年起,连续5年,市财政每年拿出1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中的沼气工程建设,即主要用于新建户用沼气和中小型沼气工程的奖励补助。奖励补助标准是:每年新建循环经济示范户2000户,每户补助600元;新建循环经济示范村*个,每村奖励*000元;新建循环经济示范小区*个,每个小区奖励*000元;新建循环经济示范养殖场*个,每个养殖场奖励*000元。具体实施方案由市农业局、市财政局制定,并组织实施。
(三)搞好技能培训,为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技术保障。要加强对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建设知识的普及,通过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积极推广循环经济、沼气池建设和管理、沼气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生态农业等知识技术,同时组织有关人员到外地学习先进经验。要进一步加强农村能源技术推广队伍建设,保障经费来源,完善科技服务体系。要继续开展好农村能源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大型沼气池施工建设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实行持证上岗,确保建池安全和建池质量。要切实强化对农民群众的科技培训,搞好各个环节的技术指导,加快技术推广步伐,提高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科学生产和管理水平。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发展现代农业
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现代农业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基础。当前,农村经济的最大的弱点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农业走向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首先应发展优势特色农业。要更新观念,跳出传统农业发展局限,打破以往农业“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格局,遵循经济规律,发挥比较优势和特色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农业。要在形成优势农业集群,建设优势特色农业上做文章。其次要培植龙头企业。要围绕工业抓农业,通过建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生产产销对路的农产品,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围绕市场发展现代农业。三是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尽快建立起一套既符合各地情况,又能与国家和国际接轨的标准化生产体系并推广实施。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现代农业说到底就是科技农业,农业科技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决定性因素。当前,发展现代农业最为重要的是要解决科技成果应用少,科技转化率低,农民科技素质差等问题,使农业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首先,要注重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在种植业上要重点推广高效新品种,优质、高产、无公害栽培,病虫综合防治,抗旱增产等技术。在养殖业上要重点推广快速高效饲养,水产优质高效养殖和规模化养殖等综合养殖技术。在加工服务业要重点推广农副产品加工,果品、蔬菜采摘后处理及气调保鲜和水产品速冻保鲜等技术。其次,要重视农业科技示范点的建设与引导作用。作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农民的素质决定着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科技素质大都比较低,文化底子薄,信心不足。要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做给农民看,引着农民干,由点到面进行推广。要结合当地实际创建示范点和示范园区,引导农民进行效益对比分析,使农民学到实用技术并改变传统种养模式。三是要加强农产品质量跟踪管理。不论是传统农产品生产,还是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都存在着市场营销的问题。要按照标准化生产的要求,落实农产品准入市场制度,强化农产品质量的跟踪,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检查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盘活土地资源 有效对接市场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载体。发展农村经济首先须盘活土地资源。要在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的前提下,实现土地资源,尤其是后备资源的有序流转,最大限度地实现开发效益。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这为我们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搞活农村经济指明了方向。农村经济必须在的体制下,突破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难的矛盾,才能彻底扭转农民增收缓慢的局面。要盘活土地资源,就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通过严格执行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不变的政策,来调动农民开发土地的积极性,消除短期行为和掠夺性经营现象。同时要建立起合理的流转机制。通过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鼓励农民将耕地、山场的经营权通过转包、拍卖、入股等形式,向大户、能人集中,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
摘 要:如何加快农村的经济建设,大力推进农村产业化进程,一直是困扰贵州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通过对贵州农村经济现状分析,从人口、农业经营模式、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为当前贵州农村经济发展决策提供几点思考。
关键词:农村经济现状;多种经营;区域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1-0089-01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辖区土地面积17.61万平方公里,喀斯特地貌土地面积就占92.5%。在3942万总人口中,农村人口为3323万,占全省总人口的84.2,属于典型的山区农业省份。由于贵州山多地少、交通不畅;长期以来,以传统农业为主要支柱的农业生产发展极为缓慢;农村人多地少,土地作物单一,交通、教育、医疗及思想观念仍较为滞后,仅农村的贫困人群就高达300万,占全国总贫困人口的10%。因此,如何改进农业生产方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是摆在各级政府和部门面前的沉重课题。本文通过对贵州农村现状的分析阐述,在人口、农业经营模式及区域经济发展等问题上提出粗浅看法。
1 贵州农村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贵州省为西南地区交通要道,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有着相对优越的区域发展优势。但自改革开放以来,贵州一直是全国的贫困省。2008年贵州农民人均收入仅2796.93元,大大低于4761元的全国平均水平,名列全国各省第30位,仅高于甘肃。总体来说,制约贵州农村经济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区域内人口增长过速,素质偏低;农业经济基础脆弱;农业发展资金严重不足导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与全面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等等。
首先,贵州省作为一个农业贫困省,农村人口与全国比较,存在人口数量多、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大、人口年龄结构轻、人口素质偏低和人员流动性大等严重问题。在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全国城镇化水平为36.2%,贵州为14.5%,即贵州农村人口比重为85.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1.7个百分点,说明贵州农村人口比重高数量多。从人群受教育情况看,“五普”时贵州文盲率为13.89%,比全国文盲率6.72%高出7.17个百分点,而贵州与全国比较,农村人口受教育比城镇人口受教育情况差距更大。
其次,贵州耕地面积约5724万亩,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1.6%,其中一等耕地仅占耕地面积22%,可见耕地面积小、品质低为地区耕地一大特点。另外特殊的高原气候导致热量不足,农作物复种指数低,早、涝、雹灾频繁等原因,都使得农作物产量一直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
再次,农村财政补贴匮乏致使技术无法提高,农用设备及各种物资的短缺,也是农业生产一直在低谷徘徊的重要原因,这也造成需要资金和技术投入的乡镇企业迟迟发展不起来,从而阻碍农村城镇化发展。同时,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也为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形成阻碍。由此可见,振兴农村经济是谋求贵州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2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农村人口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制约贵州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也是贵州实现经济社会历史性跨越的关键问题。贵州农村人口一直存在基数大、比重大、结构轻、素质低和流动性大的特点。要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继续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数量,避免在大基数上形成梯状递增。在人口素质问题上,应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特别是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农村农业技术人才。贵州地处偏远山区,严酷的自然环境要求开发者必须有强烈的进取精神,有能够超越传统小农经济局限性的眼光和经营魄力。但是现实状况却是现在的农村发展力量薄弱,缺乏大批有足够上进创新的能人。2002年底统计数字表明,贵州农村人口文盲、半文盲数占15岁以上人口比例为18.7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7.11个百分点,在各省区中居第五位。因此,要改变劳动力需求和供应素质上的矛盾现状,必须把教育放在首位。
其次,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富余劳动力,改变以粮为纲的种植思维,将重心逐步转移到畜牧业和农村副业上;同时发展地区工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机会,鼓励和引导剩余劳动力向周边省区转移,有组织、有计划地向外输出剩余劳动力。
3 稳定粮食生产,发展多种经营
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山地多,可耕田土少,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制约。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贵州农业不能依赖于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应着眼于在稳定现有粮食产量的同时,大力发展多种农村经营模式。
首先,可以通过:(1)兴修水利,改造中低产田;(2)推广农业技术,培养农科人才;(3)选育良种,增强粮食抗病抗灾能力;(4)重点建设省内三大(黔北、黔中、黔东)粮食基地等步骤逐步稳定粮食生产。
其次,大力推广畜牧业产业发展。自1980年贵州省引进新西兰先进牧草配制技术以来,贵州省已建立人工草场300多万亩。已初步形成了以省为主体的草地畜牧业的科研基地、牧草种植生产基地、人才培训基地和技术辐射基地。丰沃的草场环境,强大的技术后备支持,都为贵州发展畜牧业提供了强大动力。畜牧业作为天时、地利、人和的贵州地区型产业,必将成为贵州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此外,还应大力发展立体农业,投入重点转向经济作物的种植。黔东地区主要开发油菜、花生等经济作物;黔南地区以烤烟、畜牧业为主;黔西地区配合六盘水煤矿基地开发,着力于生漆、桐油、水果等经济作物;黔北地区以油菜、烤烟种植为主,向外开拓茶叶、桐油和五倍子市场,利用交通便利的地区优势与周边省市发展商贸往来。
4 稳固区域经济发展,优化经济环境
1986年中国大西南五省区七方经济协调会成立,意在联合起来共谋振兴、发展区域经济合作。经济协会每年举行一次会议,至今已举行了25次。近年来会议的重心都突显出贵州作为经济交通枢纽,对西南地区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地位。同时也表明,贵州经济发展在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也呈增长趋势。因此,贵州农业经济的开发与联合既要侧重于西南地区,又要加强与周边省市的经济往来,尤其是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的联系更为迫切。
从地势分布上看,黔东地区是贵州与中部、东部地区联系的交通要道,可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发展旅游业,改变云贵信息闭塞落后的面貌;黔南地区与广西接壤,便于开展与沿海地区经济开发合作。在开发茶叶、烤烟、油菜等经济作物贸易的同时,应注意吸引沿海先进加工技术,为精加工打下基础;黔西地区的六盘水煤矿是我国重点煤炭基地,多年来一直为两广地区提供资源供应。介于资源优势,应以六盘水市开发为中心,以煤炭供应带动对外贸易的发展;黔北地区临近四川,可利用长江水系,一方面促进与四川的贸易和合作;一方面引进中、东部技术和产品生产向国内市场进军。
当然,任何事物存在发展与其所处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因而不能孤立地看到农村经济问题。我们在合理利用区域优势的同时,也要积极开发区域环境。贵州地处高原地形复杂,交通条件落后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改善交通条件是优化区域经济环境的重要内容。针对当前贵州农村交通存在的困难,我们一方面要大力改善现有的交通路线质量,加速技术改造,提高运营能力。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改善运输装备,逐步更换一些落后破旧的运输工具。
贵州的农村经济发展,任重而道远。如何摆脱贫困的帽子,使贵州农村经济健康良性发展,是一个综合的、长期的课题。在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中,我们必须秉持以综合运动的观点来看待这个问题,事随时移,时移。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的今天,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主要通过广泛发展的横向经济联系和商品流通来实现。贵州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必将依赖于内部稳定的经济环境和外部区域经济的合作,才能走上农业兴邦的通途。
参考文献
[1]段进朋,高维岳.中国农村经济组织形式创新的必要性[J].长安大学学报.
[2]张继焦.价值链管理[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
助推农村产业大发展
“以前,我们吃的是和七和八(包谷、红苕、洋芋等杂粮),穿的是疤上重疤(补了一层又一层),住的是天穿地漏,行的是满身泥巴。而今啊,是吃比营养,穿比高档,住比宽敞,行比车辆了!”在湄潭县湄江镇核桃坝村,四品君茶业公司董事长、原任村支书何殿伦兴奋地告诉记者,通村油路修好后,核桃坝村人均茶叶收入3700元。
湄江镇核桃坝村是茶叶专业村。三年前,人均拥有茶园1.3亩,茶叶人均年收入不到2000元。新建、改造3条总长39公里的通村油路后,核桃坝村与邻近4个村连接起来,新增茶园5000亩,新增产值1200万元,核桃坝村人均拥有茶园上升为1.7亩,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4600元。
随着农村公路建设的快速推进,湄潭县的茶业、畜牧业等产业迅速兴起,规模迅速扩大,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广大农民群众称农村公路为产业路、致富路、民心路、德政路。全县茶叶种植面积由2003年前的4万亩增加到2007年的16.5万亩,产值由4000万元增至2.29亿元,产业综合收入3.9亿元,茶叶基地建设呈现强劲势头;生猪出栏由27万头增至43.6万头,产值由2.2亿元增至3.66亿元;以茅贡米为主要基地的优质稻田由3万亩增加到15万亩。
为了革命老区的发展,交通部决定从2004年起,用三年时间投入4亿元专项资金补助遵义市农村公路建设。遵义市在实施过程中,始终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政治任务来抓。通过3年的努力,遵义市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喜人成果:截至2007年6月,全市共完成农村公路建设项目753个9310公里,完成投资21.6亿元,沟通乡镇136个(县际公路沟通乡镇25个),沟通行政村709个。在这3年的时间里,余庆县实现了“乡乡通油路”和90%的行政村通公路的目标。
与2003年相比,2007年遵义市茶叶由原来的18万亩增加到42万亩,竹林由原来的85万亩猛增到252.5万亩;蔬菜由原来的126万亩增加到237万亩;药材由原来的46万亩增加到84万亩;辣椒由原来的60万亩增加到105万亩;优质烟叶由原来的65万亩增加到85万亩。到2007年底,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819元,比上年增长16.5%。
“水、电、路不通,农业产业化就是一句空话。湄江镇核桃坝村茶叶产业只是遵义市农村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湄潭县委书记田刚如是说。
农村公路建设
助推乡村旅游勃兴
“我们的通村公路没有回头路,旅游最忌讳回头路。”在遵义市农村采访,记者发现,乡村旅游成了农村的又一新兴产业。
9月24日,记者来到距离绥阳县城3公里的洋川镇雅泉村,道路平坦、四通八达的水泥硬化公路上车水马龙。谈起乡村旅游,洋川镇党委书记龙斌如数家珍,“别墅是雅泉农庄档次的象征,投资200多万元。”“2007年,雅泉村的乡村旅游接待游客2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00万元。”龙斌告诉记者,2003年以来,该镇农业旅游累计接待游客100多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00多万元,带动了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小青瓦、坡屋顶、转廓楼、穿斗枋、雕花窗、红柱子、白粉墙、三合院”为风格的“黔北民居”在余庆、湄潭、绥阳、凤冈等地随处可见,阁楼式、别墅式、庭院式各有特色,在公路两旁疏落有致,建筑布局、室内陈设都极讲究。近年来,在遵义市各地农村公路沿线,具有一定规模的集镇村庄686个,新建“黔北民居”77000余幢,使50余万农民走出深山。
在余庆县龙家镇黄金榜村,一幢幢红白相间二层楼的别墅式民居随处可见。据说像这样的别墅式民居黄金榜村有46家。与记者同行的龙家镇光明村支书、全国劳模刘鑫说,是便利的农村交通给他们带来了财富,带来了稳定,带来了和谐。
农村公路建设推动了旅游产业步伐的不断加快,使遵义市旅游业、服务业迅速推进,旅游人气指数大幅上升。2007年共接待游客77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1亿元。
遵义市农村公路建设助推并引领着乡村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引擎”作用。
交通投资用到“刀刃”上
“梯子岩通车了!”2008年6月28日,凤冈县土溪镇沸腾了。这天,世世代代被“天梯”困扰在青连山的村民们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奔走相告。
“梯子岩、岩通天,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青连山地势险要,崖高壁陡,从谷底到山顶,只有两条窄窄的羊肠小道可行,站在谷底仰望,小径直逼云天。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梯子岩成了一个封闭的“世外桃源”,闭塞的交通,严重地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据59岁的村民卢文扬介绍,过去当地是没有生猪卖出去的,要卖猪,只有宰后再抬到土溪镇街上去卖,来回有50公里。“现在我们高兴得很哟,拉肥料,售烤烟,卖生猪方便得很呢!”74岁的村民卢天孝老人自豪地说。凤冈县委书记王贵也深有感触:“交通改变了人的精神面貌,农民的自信心增强了,并且对党心怀感恩!”
在农村公路建设上,遵义市立足于“交通引领经济发展”思路,注重抓公路建设的规划和质量,使公路建设能实实在在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坚持把交通投资用在“刀刃”上。遵义市交通局局长胡学华认为:“遵义交通投资坚决实行专款专用,严禁任何单位和部门截留、挤占、挪用和超范围使用建设专项资金,收到了良好效果。”
公路建设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这在遵义市已成共识。在加强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遵义市对各县公路建设进行了统一规划,努力使农村公路建设为农村政治、经济服务。并采取多种措施,确保有限的资金投入,取得最大的公路建设成果。凤冈县永安镇田坝村有茶叶1.8万亩,通村油路根据茶叶发展规划而建,从县城就可直达茶园地头。在湄潭县复兴镇,通村公路四村八达,茶海深处,绿韵飞扬。
在乡村公路建设上,遵义市坚持秉承“交通引领经济”的理念,注重“七抓”,即抓认识、抓领导、抓机制、抓资金、抓质量、抓廉政、抓管养。遵义市委、市政府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市“三化一强”战略的基础工程,纳入每年承诺的“十件实事”工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把交通建设列入调研主要内容,抓问题的解决、矛盾的协调处理。并逐级签订责任书,建立责任制,把建设监管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单位和个人头上,形成了从立项、招标、施工、监管到验收的一整套建设管理机制,确保了农村公路项目建设的规范运作。几年来,市、县、乡村和群众共同筹集配套资金83940万元,较好地解决了配套资金的到位问题。针对技术管理力量不足问题,遵义市县乡各级从相关部门抽出500多人进行短期培训,提高相关人员业务能力。在管养上,坚持“建设是发展,管养也是发展”,明确将农村公路养路费列入市县财政预算,建立了养护机制。
内容摘要: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和手段。本文在阐述县域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的基础上,以河北省昌黎县为例,分析了其经济发展现状,并探讨了县域经济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县域经济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县域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县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90%,人口约占70%,家庭户数约占全国2/3,GDP约占全国的55%。在国民经济中,县域占据了近6成的经济总量、1/3的市场和1/8的财政收入。因此,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最有潜力的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以城市、集镇的发展为龙头,城镇化始终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变的方向。只有农村的城镇化,才能为农产品提供交易信息、市场、工具和设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获得比较优势和规模效益。
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新农村建设对资金的旺盛需求和县财政收入资金紧张之间的矛盾,只能靠发展县域经济来解决。县域经济繁荣了,财政收入增长了,县财政支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就会增强。
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全方位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进而推动新农村建设。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和农村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前的岗前培训,是培养新型农民的一个必要途径。改善农村的交通、水、电、厕等居住条件,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的投资力度,实现村容整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建设,营造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风尚,都离不开县域经济发展带来的财政支持。
本文以河北省昌黎县为例,探讨了县域经济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作用。
昌黎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十六大以来,河北省昌黎县通过实施“五带兴昌、八业立县”(五带:沿海经济带、中部沙带、沿滦河经济带、北部山区经济带;八业:干红酿造业、海上养殖业、旅游业、高效种植业、畜禽养殖业、粮油食品加工业、市场商贸业、冶金建材业)总体战略,依托“一区六园”(昌黎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包括黄金海岸生态工业园、东部工业园、中部工业园、西部工业园、南部工业园和后双坨工业园),形成了立县产业为支柱的经济建设格局。
(一)现代农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农业产业化提升了传统农业的质量和效益。昌黎县充分利用农产品加工初具规模的优势,已初步形成了干红酿造业、食品加工业、海上养殖业、畜禽养殖加工业等具有较高专业化程度和较强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400余家,建成省级龙头企业6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39家,全县各类农产品企业销售收入达70多亿元,产业化经营率达65%,进入产业化经营链条的农户达13万户,占农户总数的90%。
强化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县12.8万亩果树已全部通过省无公害果品基地认证。在葡萄酒生产行业,已有华夏、茅台、朗格斯等10家企业的20个品种取得“采用国际及国外先进标准验收”资格。
农业科技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附加值。通过实施优种工程、沃土工程,贯彻落实科教兴农发展战略,树立农业精准化理念,不断开展新技术、新品种、新材料的试验、普及和推广。全县以多茬立体种植和保护地栽培为主要标志的“两高一优”农田面积达到60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63.8%,保护地栽培面积达到44.3万亩,农作物复种指数达到146%,设施栽培面积达到16.3万亩。高效种植业已经跳出以蔬菜、果品为主的二元模式结构,开始向特色蔬菜、专用粮油、时鲜果品、观赏花卉和食用菌等多元结构发展,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
推进农民组织化,形成规模效益。发展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在生产和销售领域形成以产权为纽带,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有助于解决农民“小生产、大市场”的矛盾,有助于形成农业的现代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如今,昌黎县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已发展到80家,会员6800余人,辐射带动6万农户。另外,推进农业国际化,积极开拓国外市场。
(二)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了城镇化进程
1.产业集群初具规模。首先,依托立县产业的经济格局,不断壮大昌黎县龙头企业。到2007年,昌黎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4.5亿元,上缴税金3.1亿元。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发展到80家,涌现出7家年产值超亿元的民营工业企业。其次,搭建项目建设的平台和载体。紧紧围绕“突出特色办园区,办好园区促集群”的思路,进一步完善“一区六园”发展模式和园区运行管理体制,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园区载体功能。
2.加强项目引进和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设施保证。昌黎县大力引进和实施符合产业发展规划要求、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产品链条长、拉动作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2005年,昌黎县共实施1000万元以上项目32个。2006年,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68109万元,比2005年增长105.4%;第二产业完成投资68109万元,比2005年增长39.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0075万元,比2005年增长49%。
3.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2008年上半年,昌黎县民营经济完成现价总产值56.8亿元,同比增长11.1%;实现销售收入58.8亿元,同比增长11%;完成外贸出口额1710万美元,同比增长87.1%。民营经济成为昌黎县域经济发展的强有力支撑。除此之外,昌黎县外资企业仍继续保持良好发展的态势。
4.加大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力度。通过对农民免费培训、定向输出、进行城市化建设等方式,使大批具有专业技能和市场经营能力的农民离土进城,人多劣势变为强县富民的资源强势。近年来,昌黎县劳务输出人数一直稳步保持在1万人左右,农业机械化率达到87%以上。同时,本地经济的迅速发展使5万多名剩余劳动力“离土不离乡”成为既做农活又当工人的双重农民,80%以上的农户进入产业化经营链条。
(三)现代服务业发展增强经济活力
1.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昌黎县已经被省政府确定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试点县,目前已建成了两家龙头配送企业,形成了由两个大型综合连锁配送中心,12个乡级农家店,71个村级店组成的自上而下的农村消费品流通网络体系。以国家级秦皇岛昌黎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龙头,各类专业市场为主体,集贸市场为补充,中介组织为纽带的门类齐全、特色突出的城乡市场体系已初步形成。
2.突出发展现代旅游业。昌黎县以“把自然优势变成经济优势”的理念,不断壮大旅游业,使之成为昌黎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07年,旅游业实现门票收入1396万元,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实现总收入2.8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8.5%和17%。
转贴于
3.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业。立足民航机场建设和沿海高速路开通后的新交通优势及区位优势,加大专业市场建设力度,合理布局专业市场。重点加强现有皮毛交易市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小商品批发市场、金海岸市场的改造,并加快大型专业市场建设,推进总投资6.2亿元的鹏成家具城项目、总投资9800万元的唐山冀东机电汽车物流中心项目等的建设,打造特色物流园区,带动相关加工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发展增长极。
(四)对外经济交流取得新进展
2007年,昌黎县23家投产的外商投资企业的资产总额达117878.4万元,同比增长8.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4913.3万元,与2006年同期基本持平;工业增加值26404.8万元,同比下降16.4%;工业产销率为102.2%,利润总额13209.3万元,同比增长269%。同时通过积极利用国际资源,引进国外先进管理技术,增强企业竞争力,全县出现了一批设备先进、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行业,如葡萄酒酿造业等,并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企业。
县域经济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作用
新型农业的发展和农业劳动力的“非农化”,是农民增收的两大主要渠道。“十五”期间,昌黎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农民人均纯收入两项指标分别以每年9%和4.3%的幅度递增。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12元,同比增长5.4%,人均消费性支出3020元。2007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354元,比2006年增长15.2%。
(一)改善农民居住环境且保证村容整洁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人饮安全问题,是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问题,也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问题。2008年昌黎县计划投资416万元,建设2座水厂,项目实施后可解决11个村10394名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
农用生产桥改扩建工程。昌黎县计划投资166万元,对10座农村小型危桥进行维修加固,工程完工后可改善危桥周边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解决农民“过河难”问题。
村村通油路和客车工程。昌黎县投资6299.3万元,完成了139个村463.1公里的公路建设任务,全县村村通油路总数达到412个,新增农村客运车辆97辆,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客车,彻底解决农民的行路难问题。
(二)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且提高其整体素质
“十五”以来,昌黎县教科文卫等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科技工作的全面开展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3%;教育卫生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素质及健康水平。此外,昌黎县还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城镇低保等社会保障体系,为群众的生活提供可靠支持。
结论
综上所述,县域经济作为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以城镇化为支撑、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各方互动的区域经济,其实力与活力直接影响着城镇和农村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已经被实践证明,可以有力地促进新农村建设。另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当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推进,会拉动工业品需求,促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新农村建设的过程,同时也是农村城镇化的过程。只有抓住建设新农村的契机,走“优农业、强工业、兴三产”的协调发展道路,才能实现县域经济的新飞跃。
参考文献
1.陈希玉.县域经济理论与实践[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社会主义新农村,制度安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用仅占世界9.1%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 20.8%的人口,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我国农业发展基本沿用粗放经营的增长方式。农业的发展伴随着资源的高消耗、污染物的高排放、物质和能量的低利用,最终导致农业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放在重要的地位,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意义
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我国人多地少、资源相对不足的基本国情;是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对于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扩大就业、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农民收入,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能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求摒弃粗放式经营,根据 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这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要求和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实行集约化经营,进行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开发,采用高新技术和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等,都会增加和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带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这既可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创业门路和就业机会,又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从而为农民增收,走向富裕开辟出新的途径。
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解决农业污染、保护农村环境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们的农业生产存在着明显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只有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才能有效地解决传统农业生产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一方面,农业循环经济提倡清洁生产,要求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有效地减少了农业生产废弃物的排放,减少了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农业循环经济要求农业生产遵守生态规律,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提高产品质量,杜绝了农产品污染问题。
3.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观光农业,带动相应的加工业、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永续利用,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提升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市场和本国利益,频频设置绿色壁垒,对农产品和加工食品的要求尤为苛刻,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境要求,而且规定从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到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利用等各个环节都要符合环保要求。对此,我们通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不断提高我国农产品和加工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能,逐步使其符合资源环境方面的国际标准,从而突破绿色壁垒,增强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三种发展模式
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农业循环经济主要形成了以下三种类型的发展模式:一是以多产业复合的大农业发展模式;二是以生态农业的提升和整合为基础的生态保护型发展模式;三是以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多级循环利用为目标的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型发展模式。
1.大农业复合型发展模式
大农业复合型发展模式,就是在同一土地管理单元上立体种植,横向延伸,建设农林牧副渔一体化。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具体模式:农林型模式;农渔农畜型模式;农林牧副渔各业兼而有之的综合型模式。
农林型模式是把多年生木本植物与栽培作物或动物,在空间上进行合理组合的土地利用和技术系统的综合(如农林间作、林药间作等),逐步形成规模较大的区域性气候、地形、土壤、水体、生物资源的综合开发,实现多级生产、稳定高效的复合循环生态体系。农渔农畜型模式,是将人工养殖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群匹配组合,形成一个良性的减耗型环状食物链(如稻田养鱼),这既能有效地利用多种可饲资源,使低值的自然资源转化为高值的畜产品,又能防治农村环境污染。综合型模式,则可以因地制宜地进行组合。在山区或半山区,可以实施牧、能、林一体化建设,如以沼气利用为主的林果种植及养殖业并举的围山转生态农业工程;在平原地区,可以实施农、渔、能、商一体化建设(如桑基鱼塘),及以沼气为纽带的蔬菜花卉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并举的生态农业工程等。
2.生态保护型发展模式
生态保护型发展模式,是把现代化技术与传统农业通过合理的投入,使农业生态系统维持在理想的状态并能保持良好的物质能量循环,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主要包括:
(1)生态种植模式是利用当地现有资源,综合利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高效的粮食、蔬菜等农产品的生产。开发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和其他生态类食品成为今后种植业的一个发展重点。比较成熟的种植模式有三种:间套轮种植模式是指在耕作上利用生物共存、互惠原理,采用间作套种和轮作倒茬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和土地生产力来提高产量,还可以调剂用工、用水和用肥等矛盾,增强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旱作节水农业生产模式是通过工程、生物、农艺、化学和管理技术的集成,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消除或缓解水资源严重匮乏地区的生态环境压力、提高经济效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模式就是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注重农业生产方式与生态环境相协调,推广农作物清洁生产和无公害生产的专用技术,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对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形成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2)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是利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工程和清洁生产思想、理论和方法进行畜牧业生产的过程,达到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永续利用,同时生产优质的畜产品。如在畜牧业生产中构建生态养殖场,养殖场中配备相应规模的饲料粮(章)生产基地和畜禽粪便消纳场所,在实现畜牧业绿色生产的同时,减少废气物的排放,实现良性循环。
(3)生态渔业生产模式是遵照生态学原理,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按生态规律进行生产,保持和改善生产区域的生态平衡,保护水体不受污染,保持各种水生生物种群的动态平衡和食物链的合理结构,确保水生生物、水资源的永续利用。可供选择的发展模式有:基塘渔业模式和以渔改碱模式。这种模式将渔业生产和土地综合治理有效地结合起来,创造出比单一养殖或种植更高的经济效益。
3.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型发展模式
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型发展模式,是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处理再利用,集能源、环保、资源为一体的最典型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包括秸秆利用、三沼利用等。秸秆利用是将秸秆加工处理,使其变成肥料、饲料、原料、能源等,消除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有秸秆还田,秸秆饲料化、秸秆原料化、秸秆能源化几个利用模式。秸秆还田包括秸秆直接还田、堆沤还田、过腹还田等,可以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保持土壤养分平衡。秸秆饲料化是将富含较高营养成分的花生、玉米等农作物秸秆粉碎氨化,加工成便于畜禽消化吸收的饲料。秸秆原料化包括利用小麦秸秆制取纤维素,用稻壳酿酒,用稻草制作板材;作为造纸原料及制作秸秆餐具;编织草帘、草席;用于蔬菜产区的温室大棚等。秸秆能源化主要是指发酵产生沼气用于生产生活。
三、制约我国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不利因素
近几年来,我国在农业循环经济应用以及三大发展模式推广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的来说形势并不乐观,仍面临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我国农业资源匮乏,不利于循环经济的开展
我国的农业资源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水资源不足。目前,我国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只有2627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国是农业大国,是世界主要产粮国之一,农业用水占用水总量的80%。第二,耕地资源不足。据国土资源部最新数据显示,我国 2005年人均耕地面积为1.4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而且耕地面积每年仍在减少。第三,森林资源严重不足。国家林业局召开的第五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公布,我国目前森林面积为15894.1万km2,森林覆盖率仅为16.55%;人均占有森林面积、蓄积量分别为0.128km2和9.04.8km2,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5和1/8;这种现状极不利于我国水土保持和可持续利用。农业资源的匮乏使得农业生产很难实现生态系统内物质能源的自我循环,不利于循环农业的开展。
2.我国农业发展比较落后,对循环经济的投入有限
农业生产在我国虽然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但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农村经济现代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低,农民收入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大部分农村还无力对循环经济给予经济支持。而政府财政的大部分资金主要用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农业循环经济技术、设施的投入不多。
3.局部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污染严重
长期的粗放式农业生产,采用了不科学、粗糙的甚至是掠夺性的资源利用方式,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生态失衡和环境恶化。第一,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目前我国农药产量居世界第2位,产品结构不合理,高种过多,再加上使用方法单一,因而对人畜、水体、土壤及农产品的污染十分严重。而化肥的大量使用则导致了土壤酸化、有机质含量大减。第二,畜禽饲养对环境的污染严重。我国是畜禽养殖大国,畜禽粪便和废物每年达到17.3亿吨,是工业废物的2.7倍。目前畜禽排泄物主要是直接返田,严重污染周边水域、土壤、空气等环境,最终影响人体健康。第三,大量秸秆的不科学处理,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目前大部分秸秆当作燃料或是在地头直接烧掉,这不仅浪费了能源,降低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导致了土壤功能的衰退,也污染了大气。
4.科技力量薄弱,农户循环经济意识淡薄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总的来看还处于起步阶段,规模较小、技术水平偏低。如以不烧秸秆、取消翻耕等为特征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发达国家已经较为普遍,但我国仅处于起步阶段;又如我国的农业灌溉,仍然以漫灌式补水为主,水的利用率很低。加上沟渠河道的渗漏,以及工业废水、化肥、农药污染,使我国水资源更加紧张。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大部分农业生产者文化层次较低,对清洁生产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对农副产品废弃物再利用所产生经济效益的关注也不够,使本可以通过循环利用所得的经济效益流失,这也妨碍了循环农业技术的推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相关制度安排
1.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农业循环经济体系
从农业产业和农村消费的可持续与整体推动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以无害化、低排放、零破坏、高效益、可持续的思路,推动农业生产技术范式的变革。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在农业资源利用方面,实行节约化利用,以提升水资源、土地资源和农业投入利用效率为切入点,从节水、节地、节能、节肥、节药、节劳等方面赋予传统型农业新的成本节约理念,提高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农业废弃物处理方面,实现种植业生产所积累的生物资源全程化利用,尤其对秸秆的副产品除传统的沼气利用外,要探索生物质能、微生物资源经济利用的新思路,实行循环利用和资源化开发。在农业产业链延伸方面,实行清洁生产,使上一环节的废弃物作为下一环节的资源,增加价值链条,拓展农业产业化空间。重点关注农业产业循环链的内生延伸与产业联动,加强农业产业循环链整合思路、途径与模式,拓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在农村社区建设方面,着力建设循环型社区,开发沼气、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实现农村社会生活的清洁化消费。
2.加快循环农业市场体系建设
一方面,要加快循环农业产业化步伐。发达地区的经验证明,农业产业化是保证农民按照绿色无公害标准生产特色农产品的有效机制,也是使特色农产品生产上规模、上档次、确保农民利益的重要手段。循环农业产业化可以通过公司+农户为主的产业化形式,实行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租赁经营,使企业与农民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以保障参与农业循环经济的农户的利益。另一方面,要加快循环农业产品的市场化步伐。首先,要建立循环农业产品的认证机制。循环农业产品是按照特定的质量标准体系进行生产的,实行循环农业产品认证制度可以提高循环农业产品的信任度和透明度,给消费者提供巨大的便利;其次,要进一步拓展循环农业产品的市场。市场对生态农产品的数量需求越来越大、这意味着农产品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因此,循环农业产品应紧跟市场步伐,在满足国内市场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3.推进循环农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我国农业生产科学力量薄弱已成为制约循环农业推广的重要因素。为此,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必须加大创新力度,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撑。第一,建立循环农业技术开发与创新机制。以国家财力为支持,依托于国家农业研究中心以及大学的科研机构,充分发挥企业的科技力量,增加对循环农业新技术的研究;结合中国实情,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第二,重点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不断提升农产品的技术含量,拓展农业空间的技术集成与创新。近期,应重点在农业清洁化生产的技术链接、绿色生产技术和农业资源多级转化、资源节约高效利用与废弃物的资源化技术、循环农业技术标准规范、农村生态小城镇建设技术、农村生活消费绿色技术等层面开展整合与集成研究,建立相对完善的推动循环农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与技术示范推广体系。
4.做好技术、资金、政策等三大保障工作
(1)技术保障。我国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必须做好技术保障,在推广农业循环经济的同时,加强农民的理论培训和技术支持,构建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如对区域农业发展模式进行合理的规划,对套种、节水农业等技术推广给农民进行培训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成为农民致富的一个主要途径。受条件的制约,儿童不能随父母外出,农村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据统计,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占80%以上,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学校是留守儿童成长的主要阵地,教师在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担当重要的责任。音乐教师应利用音乐教育解决与改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使其能够健康发展。
一、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状况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农村经济条件落后、基础教育薄弱以及父母教养的缺失等原因,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品行、身心健康等方面出现了许多问题,其健康成长状况令人堪忧。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和关怀,内心极度渴望被关心重视,使他们存在诸多心理问题:
(一)亲情缺乏,没有幸福感。留守儿童本身缺失家庭关怀和完整的爱,存在心理不平衡的现象,由于父母不在身边感到生活单调,出现抑郁、焦虑、逆反、敌对的心理,缺乏幸福感。
(二)学习能力差,学习压力大。在学习过程中,得不到父母的帮助,有厌学情绪,学习中出现强迫症状,害怕考试,造成学习成绩差。
(三)难以适应环境,人际交往能力弱。留守儿童不善与人交流、不能与人友好相处,极易出现情感冷漠、缺乏爱心等心理问题,在与人交往中往往会感到紧张、忧郁、多疑、焦虑,存在情绪与交往问题。
(四)性格孤僻,情绪不稳定。由于缺少父母对其情绪上的疏导,留守儿童遇到问题得不到及时排解,导致情绪不稳定、脾气暴躁、性格抑郁、自我封闭、缺乏自信和自暴自弃的心理,形成悲观、偏执、内向、胆小、自卑、消极、孤僻、不合群的性格。
(五)人格不健全,人生无目标。留守儿童自幼离开父母,在其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由于缺少父母的引导和管束,有的孩子出现意志薄弱、道德品质差、妒嫉他人、憎恨富人、仇视社会等心理,并有撒谎欺骗、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
因此,留守儿童问题不可忽视,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二、音乐教育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
音乐教育对于促进留守儿童塑造完美人格、保持健康心理、实现全面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于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留守儿童占农村儿童大多数,是今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他们的素质关系到整个民族的素质,他们的成长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作为弱势群体存在的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更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作为一名支教的音乐教师,我认为成功的音乐教育能提高留守儿童的素质和审美情趣,通过音乐的熏陶促进他们心理健康发展,让他们具备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
(一)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有利于净化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提升道德素质,塑造健全人格。
(二)音乐教育的智育功能,有利于开发留守儿童的智能,培养他们的语言、数学、逻辑、运动、空间、人际关系、内省和观察等能力,提高留守儿童获取知识、积累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有利于培养留守儿童审美能力,让学生在感受旋律美、节奏美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塑造美的灵魂。
(四)音乐教育的体育功能,有利于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身心素质。音乐净化人的心灵、调节人的情绪、促进人的心理健康,体育锻炼人的身心、强壮人的体魄、促进人的身体健康,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音乐的娱乐解压作用,能及时疏导、释放留守儿童心理压力,平衡心理,愉悦身体,有利于他们身心的全面发展。
(五)音乐教育的凝聚和激励功能,有利于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增强留守儿童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协同合作能力。
(六)音乐教育的传承功能,有利于培养留守儿童成为音乐历史文化的传承者和现代先进文化的接班人。音乐教育对留守儿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发挥其积极作用能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将他们培养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四有”接班人和建设者。
三、音乐教育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途径
学校是留守儿童教育的主体,老师是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二者应主动担当起培养教育留守儿童的重任,采取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以音乐教育促进留守儿童德、智、体、美全面健康发展。
(一)培养留守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在音乐教育中,培养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首先,音乐老师要以自己扎实的基本功,在学生面前展现专业的音乐素养,用自己丰富的乐理知识和美妙的歌声,解答学生的疑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老师在课堂上要营造宽松、自由、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心情舒畅地学习;运用电教和多媒体动画手段,将音乐转化成具体的形象,让学生在轻松的情境中学有所获;丰富教学内容,开发音乐课程资源,让学生开阔视野。再次,组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传授学生音乐基础知识、进行技能培训,让学生了解音乐相关知识,掌握呼吸、发声、共鸣等声乐技巧;成立课外音乐兴趣小组,组织观看演出、开展音乐比赛,举办音乐节,搭建展示学生音乐才华的舞台,吸引更多的留守儿童热爱音乐。
(二)用音乐加强与留守儿童心灵的沟通。作为大学生志愿者和一名音乐老师,我们采取互动式的音乐教育,注重用心和音乐去与留守儿童沟通,疏导其心理,成为他们信任的朋友。首先,通过家访和谈话聊天,了解掌握留守儿童家庭情况和其对音乐的认识情况,并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将他们带入音乐的殿堂;其次,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个人音乐的潜能,挖掘孩子心灵深处的东西和音乐天赋,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实践,让留守儿童享受成功的快乐;再次,注重他们的音乐审美观,激发孩子主动对天籁之音的追求,让他们参与到互动的音乐教育中来,让孩子感受审美的意境和对音乐的创造力,让音乐真正走进留守儿童的心灵。
(三)音乐教学中倾注对留守儿童的人文关怀。留守儿童处于特殊的成长环境,他们特别渴望和需要老师的关怀。音乐教师要将教学的过程当成重塑留守儿童形象和信心的过程。首先,在教学的目的上倾注人文关怀。我们在音乐教学中要注重对留守儿童进行思想的熏陶、意志品质的培养,让留守儿童在学习音乐中,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激发其爱国主义热情,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人格品质;其次,在教学内容中倾注人文关怀。扩大留守儿童的音乐视野,用音乐优美的旋律和生动的歌词,培养其对音乐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陶冶高尚的艺术情操,形成正确的艺术观;再次,在教学方法上倾注人文关怀。教师要为留守儿童成长营造良好的音乐环境和氛围,打破“满堂灌”的陈旧教学方法,通过参与合唱、音乐游戏、歌舞伴奏、观看录像欣赏、相互观摩和交流演出等,多形式多渠道开展音乐教学,激励留守儿童主动学习音乐,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独立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四)以丰富多彩活动为载体,展示留守儿童的音乐成果。利用节假日组织开展针对留守儿童的活动,如组织留守儿童进行歌曲排练、音乐技巧培训和安全文明知识讲座,举办歌曲歌词知识抢答赛、歌曲接龙趣味赛、“三独(独唱、独奏、独舞)”比赛、爱国经典歌曲歌咏赛、以感恩为主题的文艺汇演,组织留守儿童到外地参观访问、举行城乡儿童文艺联欢等活动,展示留守儿童学习成果,开阔他们的视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留守儿童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一、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管理体制不够健全。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对农村经济的扶持力度,并且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通过观察当前农村经济管理的现状可知,其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根本性的问题就是管理体制不健全,并且整个管理制度缺少针对性和时效性,往往不能有效解决当前的农村经济问题。
(二)土地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中,土地管理制度不完善仍然是阻碍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便是土地产权混乱,管理机制也不够科学。
(三)资金利用效率比较低。尽管国家一直在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扶持力度,但是在资金和技术上的投入依然比较少,况且所投的资金也比较分散,并不能切实帮助农民群众增加收入,只是简单的让这部分资金变成了补贴,所以说资金利用率并不高,并不能起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效用。
二、新形势下提升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首先应当从提升农民群众和管理工作人员的经济管理意识开始,具体措施有:(1)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全面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经济管理意识,并有效贯彻与落实国家的相关经济管理政策,让农民群众认清经济管理的利好。(2)经济管理工作人员应当认清当前的农村经济发展形势,深入到农民群众中去,从群众的意见和需求中,针对性制定经济管理方案和措施。(3)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当不断完善经济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为经济管理工作的执行和落实提供保障、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提高农产品市场的组织程度,确保产销实现良性循环。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农产品商业化程度不断提升,因此确保农村各种经济成份、各类产业以及交换分配、生产流通等彼此间的平衡至关重要,这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在促进农产品商业化、市场化的同时,还应当提高农产品市场组织程度,积极支持各类供销企业或组织的建立、发展,充分发挥经济管理部门的市场调节作用。
(三)积极开展农村产业经营管理咨询服务,有效提升农村产业的经济效益。农产品走市场化的道路既是对农村经济的一种有效推动,同时也使得农业生产者面临一定的市场风险,所以作为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我们应当加大市场调查力度,同时面对广大群众和地方重要产业开展经营管理咨询服务,将经营管理技术、市场信息等传递给生产者,帮助农民群众有效应对经营风险和市场风险,有效提升农村产业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