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字劳动理论范文

数字劳动理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字劳动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数字劳动理论

第1篇:数字劳动理论范文

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好像是生活在理论上,生活在逻辑上,他们将劳动与生存的联系,以抽象的形式去叙述。早晨,他们说:我们去上班;月初,他们说:我们领薪水。他们严格遵守时间,不使迟到早退的事情发生,以防扣除奖金。一个农人担心庄稼歉收而使秋后口粮受到影响,在此是以抽象的符号代替。我们为某一符号去争取另一个符号。我们以某一符号去换取另一符号。人世间多少种具体的事物被简约与抽象为符号,失去了他们生动活泼的本来意义。

他们的生活已经没有浪漫的色彩,星辰日月、风霜雨雪与他们无关。钟点标志出他们作息的制度,他们的劳动理论化为生存的需要,没有风景来点缀。一个农人为田里庄稼喜悦和烦恼的心情,他们再也体验不到。他们想:我们这样辛苦挤电车、赶路,在流水线上操作,是为什么?为了钱?钱究竟是这样重要,这样万能吗?生活是多么没有意思!另外一些人,则会因为太直接地了解劳动是为了生存,也丧失了生活的目的,他们想:我们这样辛辛苦苦地挤电车、赶路,在流水线上操作,是为什么呢?为了生存吗?生存又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这些劳作吗?生活是多么没有意义啊!好在,忙碌的人们为自己的头脑与心情本没有留下太多的时间和空间,他们来不及去思考生活的意义,就忙着上班,挤电车,排队买菜,为子女就学奔波。这是一个务实的世界,人们已经没有了心情,这世界没有多少东西供心情去作体验。心情是一桩奢侈的东西,是农人的时代留给他们的遗物。

世界上所有的城市都在怀念乡村,做着还乡的梦。人性的萎缩与堕落是世界上所有城市的通病,可是涌入城市的大潮源源不断。城市提供给人最多的是生存机会与可能,城市是效率最高、生产力最强的部落,与人的第一需要――生存,息息相关。

第2篇:数字劳动理论范文

关键词:知识产权激励理论;知识产权财产权;社会效益;帕累托改进;洛克

中图分类号:D9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11-0092-04

一般认为知识产权为非物质财产,其权利不是围绕抽象的非物质实体建立的,而是以控制知识的有形再现或者表达为基础建立的,即知识产权制度保护的是对思想有形再现的生产和控制。版权保护独创性作品能够固定的、有形的表达,包括文字作品、音乐、艺术、照片、电影作品、或者是地图、建筑设计及计算机软件。专利保护新的、有用的机器、生产方法、产品制造、或者物质成分。商业秘密则保护配方、样式或者商业活动中的有关信息。规则-功利主义认为:授予作者和发明人知识财产是为了推动科学和实用技术的进步,激励他们创造出更多的科学和文化产品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一方面为了扩大公共领域只能以临时性地保护私人领域为手段,例如专利、版权、商业秘密制度的设计就是用来:在作者或者发明人收回投资之前。权利人限制信息的扩散。通过信息扩散的限制以便将来有更多的信息可供传播。但是,知识作品权利的理论不只是建立在社会效用的基础上,洛克的劳动理论能为之提供更为稳固的基础。

一、知识产权的规则一功利主义理论(激励理论)

授予专利权有三个目的:对发明人的技能和劳动的奖励;激励其他人在相同或者是不同的领域继续努力;让公众及时获得知识信息和发明的范围。这三个目的及其结果具有公益性。能直接导致实用技术和科学的进步。授予某人版权或许不能使社会效益最大化,但是版权制度在整体上与其他制度比较可能产生更好的结果。有形财产包括知识作品的有形表达具有排他性占有的权能,知识或者无形财产则没有。例如他人使用一辆汽车就排斥了我同时使用该汽车的可能性,然而理论、生产配方或者菜谱等知识的利用则不然。所以说知识作品是非竞争性的商品。

没有版权、专利、商业秘密的保护,对知识产品创造的最大化激励就不会存在,推动有价值知识作品创造的必要条件是授予作者或者发明人有限的权利。授予权利虽不能确保成功,但是通过反向工程,不付出任何代价就能攫取和生产他人的产品,则会让人们放弃投资和从事科学研究。这样一定是失败的,社会发展的进程减缓了,整个社会的效益也遭受了损失。有形财产私人所有权的理论基础还可以从财产共有悲剧或者效率问题得到论述,即私人财产制度比财产共有制度更具有社会效益性。例如授予有形财产各种权利能激励人们对该财产有效利用,从而对社会产生了最大化的效益。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理论基础也存在相似的理由,授予知识产权是激励知识作品的生产,能最大程度地推动社会进步,也就是说授予作者或者发明人权利的原因不是他们需要这些权利或者是他们付出了劳动,而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为社会生产尽可能多的知识产品。即第一,只接受能使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法律制度;第二,授予作者和发明人有限权利的是为了激励知识作品的生产;第三,知识作品的创造和传播能最大可能推动社会发展;第四,所以应该接受知识产权制度。规则一功利主义认为:制度的道德基础在于每个人接受规则的结果,这样行为-功利主义面临的正义、特别义务、完美性、和要求过度、等问题也得以回避,规则-功利主义结合了行为-功利主义和义务规范理论。

二、知识产权激励理论面临的挑战

为了激励创新而授予作者或者发明人知识产权,其替由是通过政府资助知识劳动,即政府资助研发,其成果变成公共财产,这样也能激励知识产品的生产。问题是政府资助知识创新能否比通过授予知识产权更具效率?激励论者认为通过政府激励知识创新效率更低。况且政府的这种中央计划行为对于市场需求预测、研发、资源分配等领域的反应是迟钝的,像知识作品社会效益最大化最好留给个人、公司去完成。

激励论的上述观点值得进一步分析。当然作者和发明人夜以继日地从事知识生产活动重要原因之一是为了获取巨大经济利益,但是获取利益不必一定非得通过授予产权的方式完成。有些大型公司投资于新产品和生产工艺并不需要专利保护。公司将新产品首先推向市场抢占先机就足够了。例如某些软件产品的首次销售,服务支持足以激励研发者,复制保护技术的发展也能保护软件公司的投资和未来的利润。第一,大型公司拥有大多数专利技术,它们能控制整个行业进而阻止技术发展。例如微软占据了世界计算机操作系统60%到80%的市场份额,任何其他的软件公司想生产此类产品得先获得微软协议许可,其开发的产品才能在微软的平台上运行。其他潜在的竞争者如果没有获得专利技术的许可协议,就被禁止在特定领域竞争。授予微软相关技术以专利和版权实际上是让微软扼杀了整个市场,有害于社会的发展。第二,商业秘密也面临类似的问题。激励理论认为授予知识产权的目的是通过传播知识信息进而推动社会进步,商业秘密的权利人可永久性地保护信息秘密性,却减缓了知识信息的传播。第三,即使没有版权,许多作家、诗人、音乐家和其他艺术家也会继续从事知识作品的创作,他们只需沉浸在创作的过程中就足够了而不需要其他的激励手段生产知识作品。有人也许会说电影、戏剧、电视节目则与版权保护的关系更为密切,与前面的分析相似,这些新产品的回报可通过占得市场先机,复制保护技术得以解决。即使电影之类的生产与学术著作或者诗歌作品相比更依赖于版权保护,其结论也是前者而不是后者需要激励理论。要是授予更少、更有限的知识产权也能生产同样多或者更多的知识产品,信息传播速度就更快社会整个效益也增长了。授予20年期限的专利权不是知识产品生产最大化的必要手段,在大多数行业授予相关技术5年非排他的垄断权就足够了。相似的,版权保护的期限不必延伸到作者终生之后;作品合理使用也是对作者权利的限制但一般不认为是减损了作品的创作;作者需要的是禁止盗版或者是直接复制。

激励论的版权和专利法认为:物质或者有形表达可以成为所有权的对象而思想本身则不能,思想和自然法则一样被认为是人类共有的财产,授予作者或者发明人权利控制思想将会减损整个社会的效益,因此人们接受了思想-表达二分的观点。数字技术和虚拟环境知识作品远离了有形表达,比起纸张和墨水或者机器和生产工艺人们更难感触到万维网上的比特流,有形表达的保护和在线知识作品技术特点使得问题更为复杂。一旦接触到在线作品,我就能下载或者把复制品发给他人,很难有恰当的版权措施能保护作者去阻止我这样的行为。要是激励理论能适用于知识产权,它也应该适用于生命权,像生命权、隐私权和财产权的道义基础就与功利主义理论相反,即使有时“禁止伤害生命权”减损了整个社会的效益,我们还得遵守这种规定。在这里不是说权利是绝对的因而不会允许损害,也不是讨论权利效力的强弱而是在论述权利存在的理论基础。

三、知识产权劳动理论

洛克认为自然法的基础即上帝创造人类的目的是为了人类生存,为了保存人类上帝把土地授予给所有的人,这就是原始共有。这样人不仅有自我保存的义务而且还有保存他人的义务,自我生存的权利是自我生存的手段,而生存的手段来自于土地,每个人和其他人有共享土地的权利,土地共有来自于土地是人类自我保存手段的自然法则。既然原初世界一切是共有的,那么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财产是如何论证呢?

(一)原始共有是获取财产权力的平等

既然上帝无中生有创造了万物,上帝有权而且愿意把万物平等地分给芸芸众生享有,对洛克来说生产者的财产权不是建立在假设推理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生产者和劳动对象之间道德伦理关系之上的。威廉,恩菲尔德在《文学财产观察》一文中进一步指出:上帝授予财产原始共有应理解为生产者平等地获取财产的权力。不管我们是否把人的自然权力和他的自然需求联系起来,或者圣经里白纸黑字的这样写着,很显然一个人来到世间,造物主就按他的本性和需求给予他一些东西。即使人有自然能力或者是上帝允许他这样做,但是直到确实占有一些东西时他才对这些东西享有财产权。让所有的人共同占有,与其说是造物主恩赐人类获取财产的权力不如说是事实的权利。打个比方:对于自然万物,人类原初状态就像是父母给孩子们分发礼物。在没有分到自己的那一份儿之前,每个孩子有权占有其中的某一部分,但是还没对任何一部分事实上享有财产权;即使每个孩子对这些礼物没有财产权,父母和孩子们也没有预定如何分配这些礼物,每个孩子拿了他喜欢的礼物之后就成了自己的财产了。或者就像向人群中撒钱一样,很显然撒钱人想把钱分给众人,但是众人只有努力抢到时,他才能说那些钱是自己的财产。

(二)洛克的劳动-混合理论

即:人的劳动和共有的一部分结合从而占有并享有财产权。罗伯特,诺齐克对此提出了最有力的反驳:你的劳动和某些东西混合后,并不是成了你所有。如果你把西红柿汁倒入大海,你并没有拥有大海而是失去了西红柿汁。对于知识作品来说,你在思想的海洋世界里劳作,或许你失去了你的劳动而不是因劳动享有什么权利。约翰,西蒙斯在《洛克权利理论》一书中提出了生产者权原理即上帝创造了万物因而对他们享有权利:(1)生产者原理:生产者对生产的东西享有权利,同样生产者享有财产权;(2)上帝对人类享有财产权,是因为上帝造人;(3)生产是一种智力活动,是把某些想法以物质化实现;(4)因为生产是智力活动,上帝劳动和人类劳动是相似的;(5)人类因劳动而对劳动的成果享有财产权;(6)人类对他们的行为享有财产权,因而对劳动也有财产权;(7)人类在上帝赏赐的一部分共有物上从事生产活动后,就对此享有财产权。

(三)留给足够好的给他人的劳动占有

如果通过劳动占有无主物并留有足够好的给其他人,这种占有就是合法的。

1.不必征得其他人同意,个人从共有中占有一部分是可能的,也就是个人占有却没有侵害他人的权利。前面说过共有的目的是保存自我和人类的福利,如果占有以所有的人同意为前提,每个人就会挨饿,土地也不会按照上帝的意愿被利用。土地上的果实是有益于人的。那么一定有“一个”人先占有它们。也就是说从共有中拿出一部分有益于某个人,就得排除他人。但有些评论者指出:有些东西排除他人并不是有益使用此物的前提条件,目前不清楚洛克是否认识到了这一点,是否对占有的范围设定了限制条件。

2.要符合某些限制性条件,占有才不会侵害他人的权利。第一,最重要的前提是占有得留有“足够好”的给他人,即使没有他人同意只要留有“足够好”的给他人,个人占有行为也是正当的。土地私有适用这个限制条件,至于知识作品是否也适用之就不清楚了。土地是稀缺、有限的资源,对其占有设定限制条件是必要的。知识作品虽是稀缺资源却不是有限的资源,在人类自我保存活动中它也无足轻重,这样对知识作品占有进行限制就很勉强了。第二,浪费限制即你获取的多少与你能使用一样多,或者你获取的结果是浪费那么获取就是非法的了。值得注意的是货币的出现没有取代浪费限制条件,货币不是浪费,你能储存和获取更多货币。

洛克的占有是“没有伤害、恶意”的,一个人占有行为不会使他人境况变糟,可以更明确地理解为符合帕累托改进原理。实际上补偿原则也是洛克占有条件的应有之义,一个人的占有或许有益于自己,这种益处也抵消了他人因这种占有限制而受到的损害,另外特定占有行为和特定财产关系也可以补偿他人受到的损害。

四、知识产权权利的分类

知识产权和有形或者物质财产有两个重要的区别:第一,多数有形财产的消费是竞争性的,即有形财产一次只能被一个人消费,知识财产不是这样的,我拥有和使用一个新的软件不会排斥你同时使用该软件,也就是说知识财产是非竞争性的。第二,所有的物质财产包括所有物或者无主物、现存物和知识财产占有不一样。知识财产的占有是无限的,也就是说两个或者更多的人能同时拥有相同的知识作品,只有公共领域智慧或者属于公共领域一部分的智慧不能占有。知识财产分为不同的权利种类,粗略划分为经济权利;精神权利;协议许可权利。

(一)经济权利

权利人对知识作品拥有一些经济权利,人类的经济活动离不开物质世界,因此知识作品的经济权利保护的是权利人对知识作品物质表达、表现的控制。版权人的经济权利包括复制、改编、发行、公开展示或者表演作品的权利:专利权则包括生产、使用、销售、转让专利的权利;商标权与专利权相类似。

(二)精神权利

有人认为作者或者发明人的精神权利只是控制他人的思想和智慧活动,甚至认为精神权利就像“思想警察”控制人们的思想和惩罚侵权人。

精神权利包括作品归属权,禁止污损作品声誉、删改或者以其他方式修改作品的表达、非法占有或者剽窃作品。

剽窃初看起来只是欺骗读者,与侵害知识产权没有直接的关系,剽窃者把不属于自己的作品当做自己的作品,一般是为了金钱、名誉、地位等等。剽窃的不正当性不是因为作者的知识产权被侵害了,而是剽窃者通过欺骗行为为个人获得好处。当然剽窃也可能侵害了知识产权。例如剽窃他人作品并进行销售显然侵害了经济权。问题是:发生剽窃时,侵害了作者的哪种精神权利?有时剽窃者对作品进行篡改,则有可能损害作者的声誉。即使这样,剽窃和侵害知识产权之间还是没有必然的联系,例如对他人已经进入公共领域的匿名作品进行了部分复制,因为这种行为没有侵害知识产权,也没有作者受到了损害,这种剽窃行为不过只是欺骗或者作假罢了。

大陆法系知识产权法一般规定了作者几种精神权利:归属权;发表权;保护作品完整权;追溯权;修改权;收回权。作者有权禁止把他人的作品冒充为自己的作品,而且禁止他人随意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篡改。即使是作者放弃了作品的版权,他也有权像控制自己的身体、人格一样控制其作品。所以。对作者的表达进行误导或者删改作品其实就是损害创作者的人格。精神权利主要是保护作品的完整,以避免他人污辱或者恶意损害;发表权则是保护创作者对其思想的控制,这些保护当然不是思想警察或者对侵害隐私的警告。思想一旦公开,并不是意味着作者或者发明人放弃知识作品所有的经济和精神权利(这就像个人出现在公共场合,并不意味着他放弃形象权一样),例如即使思想进入了公共领域,他人也不能把它说成是自己的,也不能对这些思想进行篡改后又说是原作者的思想。作者或者发明人有权控制知识作品的首次公开,权利人有权对知识作品公开或者是不公开。有权选择向一部分人或者公众公开,至于这些思想属于观点、计划、事实、知识、想象或者发明哪一种并不重要。虽说权利人慷慨地把思想传播给大众是有益于社会的,但是他没有义务这样做。洛克也认为个人在人格上应得到尊重,有权控制其观点、情感、希望、智力活动。

(三)物质财产权

控制物质实体的权利不同于知识产权的经济权利、精神权利、协议许可权利。例如软件权利人只是软件版权或者专利的所有者,和甲协议转让知识产权中的经济权利,甲获得该软件的经济权利之后,又与丙达成了许可协议允许丙在其空白光盘上生产和销售含有该软件的复制品。最后丁作为消费者在当地影像店购得该软件的复制盘。在该案例中,权利关系比较复杂,权利人对软件拥有知识产权,但是通过协议把其中的经济权利转让给了甲,相应地甲把有限的经济权授予丙,允许丙在物质财产一空白光盘上复制该软件作品,丁购得软件复制光盘后,有权使用该复制件。除非权利人与甲、甲与乙、乙与丙有预先约定。丁对该软件没有任何经济权利或者精神权利。

第3篇:数字劳动理论范文

关键词 问题解决;技术技能训练;技术技能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4-0167-02

1 前言

本研究立足于国家对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就业结构与劳动技能需求相结合,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结合,以及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动手动脑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以问题解决理论为指导,构建基于问题解决的训练活动的设计模型和相辅助的资源,以期提高学习者的操作实践能力,强调和重视职业、技能和实践,为社会培养高技术人才提供保障。

2 概念界定

技术技能 本文的技术技能是指某项活动,尤其是涉及方法、流程、程序或者技巧的特定活动的理解程度和熟练程度。它涉及的是专业知识和专门领域的分析能力,以及对相关工具和规章政策的熟练应用,大多数职业教育以及在岗培训课程,主要与技术性技能的培养有关。

训练活动 本文中的“训练活动”指为了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的能力,以线上线下方式相结合,组织合适训练内容,设计合理训练过程,从而完成训练目标的操作综合。

3 理论基础

问题解决 《教学心理学》书中指出:“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的状态的过程。问题解决是一种更为高级的学习活动。“问题解决教学法”最初是由美国数学教师协会提出的,通过这种方式,主要围绕问题解决进行教学内容的组织,即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创设一种心理困境,用真实的情节或故事呈现问题、营造解决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1]。

活动理论 活动理论强调直观性教学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性,并注重学生参与以实践性为主的探究式活动。活动理论为指导的教学带来新的理念,不仅由单一技术工具教学向与学科整合式教学转变,而且注重师生、生生互动,以及共同发展[2]。本文中的训练活动是基于移动设备,没有教师指导,自主的、协作式活动。因此,训练活动的流程和规则都是由任务指导书来引导的,活动的效果也会受到学习者自身、操作平台和学习资源的限制[3]。

4 基于问题解决的技术技能训练活动的设计

技术技能训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技术技能不仅包含对技能的熟练掌握,更在于如何把已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应用于实践。本研究以问题解决为理论基础,通过思维可视化的技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设计训练活动,依托移动终端及相关学习资源,使学生由机械的操作与记忆转变为知识的实践和应用,形成问题解决的能力。

技术技能训练特征 本文的训练活动的设计主要是基于移动终端而开发的,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学习者的技术技能进行训练。

1)训练活动移动化。移动学习已经成为未来网络学习的重点发展方向。移动学习发源于国外,在国外也是最早受到关注的,其研究起点早,研究比较深入,并且其应用领域已经涉及社会的各个层面,如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远程教育等。但职业培训相关的研究,仅仅在欧洲的个别地方进行,这样的研究比重是远远不能够对职业培训提供支持的。随着移动智能终端在我国的不断普及,涌现出一大批研究者对移动智能终端进行深入探索,其便携性、移动性为辅助数字化学习提供良好的设备支持。

2)问题解决过程可视化。基于问题解决的训练活动注重思考的过程,学生的体验和表现比结果重要,学生面对问题的解决过程比最终出现的结果重要,让学生通过移动终端在问题解决中学会交流合作,在线下实践场中训练综合操作技术能力,使得思维得到发展。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通过拟定方案、交流优化、实施方案、最终成品等关键步骤,实现问题解决过程可视化[4]。

基于问题解决的训练活动设计模式 职业技能培训过程中,常常会涉及多步思维过程的复杂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据此,将移动终端的学习模式与问题解决学习方式相结合,采用思维可视化技术,并结合技能操作训练理念,最终构建技术技能训练活动模式,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该技术技能训练活动设计模式主要是三层架构,分别是环境层、教师层、学生层。其中,环境层是基础,教师层是活动设计,学生层是活动流程。

1)学生层。基于问题解决学习的核心思想,以主题和问题的形式,通过创设与主题和问题相关的情境,来激发学生完成任务。试图让学习者通过“进入情境――拟定方案――形成方案――实施方案――上传样品――上传成品”六个关键步骤来促进学习者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其中,学习者通过在线移动终端对微情境资源进行观看,引发思考。通过训练任务指南查看任务要求,进入“拟定方案”阶段,在此阶段学习者可以根据已给的方案模板写出自己的具体操作步骤,在主题任务圈中,让圈中的其他学习者进行点评,给出相关建议。学习者通过和其他学习者的讨论,对该方案进行优化并最终“形成方案”。学习者在线下进行实践操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学习者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对相关微资源进行知识回顾。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或者是摄像机对操作过程进行记录,并上传至移动终端和线上的其他学习者进行讨论,优化作品,上传最终成果至平台,为其他学习者提供案例参考。

2)教师层。该部分的设计,教师首先进行前期分析,其中包括学习者分析、训练内容分析、训练目标分析,教师只有在对这些要素分析透彻的基础上,才能以学习者为中心,设计学习者训练活动过程。学习者进入情境时需要教师对主题任务进行详细的设计,包括任务主题、活动描述、结果要求,其中任务主题设计包含情境的设计。在学习者进行方案设计时,教师要根据科学的教学分析,给学习者提供详细的、可操作的方案模板。在学习者形成自我模板的时候,教师提供方案评价标准,以便学习者针对方案修改,并形成最终的方案。当学习者进行线下具体操作时,教师将为学习者提供线下注意事项,尤其是当该操作训练具有危险性时,教师应该把该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特别指出。教师还应设计对样品进行评价的标准,使学习者在原有作品上进行修改,并通过设计概括反思板块,让学生对整个流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知识点进行总结,形成职业技术能力。

3)环境层。训练活动离不开环境的支持,训练活动的设计包含环境的设计和应用,依托移动终端、资源和工具等来进行。其中资源的呈现以模块化、系列化的方式出现,而概念型的知识可以通过文本化呈现,程序型的技能最好以微视频的方式进行呈现,微视频学习资源的呈现方式使学生产生特别的学习体验,进而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5 结语

本研究以学习者为中心,以问题解决理论为指导,构建技术技能训练活动设计模式,丰富技术技能训练理论,优化技术技能训练方式。本研究的后期将关注在线训练活动的分类、训练活动的案例设计及实践应用,以期提高学习者的问题解决、知识迁移和自主探究的能力,为技术技能训练活动的设计提供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高智英.网络课程中的问题情境及其创设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07(4):47-50.

[2]吴宗宝.任务驱动式教学活动设计与实践: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多媒体技术应用》教学为例[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09.

第4篇:数字劳动理论范文

随着老人对社会的义务减少,他们对社会的兴趣也日益降低。但更多的研究认为,是现代经济限制了老年人社会角色的发挥和社会活动的参与,从而形成社会对老年人的疏离。特别是强制退休制度,更是以牺牲老年人社会劳动的权利为代价,以提高生产效率。与此相比,早期“活动理论(activitytheory)”更接近常人的认识,似乎公允一些。这个“理论”认为:个体在社会中的角色并不因年龄的增长而减少,老年人同样有活动和参与的愿望,只是参与活动的速度变缓、节奏放慢而已。“活动理论”与“生命持续理论”、“年龄分层理论”、“角色理论”和“发展理论”一脉相承。

中国老年人也面临一些特殊问题。传统社会的消失与当代制度的变迁使得中国当前的“文化失范”现象突出,“尊老”的传统日益消亡。中国特有的独生子女政策带来的“4-2-1”家庭结构,也造成了“万千宠爱集于一身(亦是全部压力集于一身)”的脆弱社会心理,又催生新的社会问题。在各种矛盾同时出现的今日中国,代际冲突与社会谈判将成为普遍现象,沟通(亦即传播)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老龄化与传播: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老年人与传播的关系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据研究者调查,中国大陆关于老年人与传播关系的研究数量少、深度浅,集中在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和个别刊物,研究方法多以感想式的评论为主,很不均衡。老龄化与大众传播媒介关系密切。在现代大众社会,老年人与社会生活的主要联系是非职业性的,是需要借助大众传媒来实现的。大众媒介却往往忽略对老年生活的反映,对老年人群的形象建构很多是负面的,也存在隐性歧视。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大众传媒都在有意无意地灌输一种悲惨和无助的“自然”年龄观:变老,意味着日益丑陋的容貌和日益无助的身体,意味着对社会的经济负担和对家庭的无益浪费。虽然从生理学和经济学上看,这些说法不是没有根据,但这种消极的观点导致了深重的焦虑心理,无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而有害于老年人(事实上也包括全体人,因为每个人都会老去)的精神健康。“日益年老”的现实与“永远活在当下”的理想之间的不匹配性与日益后现代化的视觉文化明显相关。而老年人正是视觉媒介(主要是电视)的基本受众。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及香港科技大学调查研究中心2005年的一次《中国综合社会调查》,老年人仍然习惯通过传统媒体获取信息、休闲娱乐;电视是老年人中最常使用的媒介,其次是报纸、手机,而接触网络的老年人在当时只占很低的比例。有研究认为,价格是阻碍老年人使用新科技产品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技术困难。可见,只有经济水平和接受能力都较高的老年人才有可能接触并采纳新媒体,因此,老年人普遍把“会上网”看做一种正面标签,视为一种“值得骄傲”的事情。数据显示,一周7天内老年人几乎每天都会收看电视,而每周约有一半的时间会选择看报纸,上网的天数平均每周仅有1天。可见,电视是充实老年人群体晚年精神文化生活的主要媒介形式,起重要的“伴随”作用。另据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公司的调查,老年人群已成为中国电视观众的主体,见图1。

从收视时间看,2012年65岁以上老年人日均电视收视时间是269分钟,也是各年龄段中最高的;55至64岁是255分钟,位列第二,两类群体日均收看电视均超过4个小时,属于伯格纳所谓的“重度”观众。显然,老年人赋闲在家,有更多的时间收看电视;同时,电视帮助老年人扩大了信息经验,降低了他们的信息贫困程度。老年人与电子媒介:传播研究的一些取向“老龄化与传播”的关系主要涉及大众传播媒介(报刊、广播电视、新媒体)为老年人口提供的服务和老年人接触和采用大众传媒中出现的问题。“老龄化与传播”研究则是在承认老龄化现实的前提下,力图寻求个人健康与社会和谐的纠偏除弊。现有的“老龄化(或者老年人)与电子传播”的关系有一些特定的研究取向,大致可以分为老年人与传统媒介的关系及他们与新传播媒介的关系。对老年人与传统媒介的关系,由于电视与观众的研究文献丰富,有一些分年龄段的研究成果涉及老年人与电视的关系。

各国经验普遍显示,电视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美国传播学者乔治•格伯纳等人提出的电视教养理论(cultivationtheory,台湾译称涵化理论)及其文化指标研究的发现④,美国老年人是电视的“重度”接受者(界定为每天看电视超过4小时的接受者),他们对真实世界的看法易受电视对世界的描绘所影响,甚至被其主导;电视暴力节目(包括其他一些负面报道)对重度电视观众尤其是老年人具有“吓退作用”。的确,中国的老年人对“邪恶的”现实世界(灾难、事故、犯罪案件、环境质量、食品安全,包括大量针对老年人的欺诈现象)也往往会有不安全、不可信的负面印象,并逐步退缩于个人的狭小世界。此外,老年群体、老年生活与老年形象在电视中的反映也是很不充分的,因为鸡皮鹤发的老人与观众对青春靓丽形象的期待南辕北辙,而观众的这种审美偏好也是商业电视长期培育出来的。即使有《金色池塘》等有数的几部影视作品从正面的视角反映了老年人的问题,但以老年人为主角的视觉文化总体偏少。而在中国电视剧库存中,老年人早早退出了古代宫廷以外的权力场域;在家庭剧种中出现的,也多是可怜可笑的形象。尽管老年人已成为中国电视观众的主体,可真正做给老年人看的电视节目却寥寥无几。中央电视台办了18年深受老年观众喜爱的栏目《夕阳红》于2010年告别荧屏;虽然后来在央视十套“复出”,但受关注度已大为降低。广播本来是老年人非常喜爱的媒体,近几年更多向年轻听众播放流行音乐,也使老年广播市场不断萎缩。相比之下,一直被我们误认为“不敬老爱老”的西方媒体,却很重视为老年人服务(当然,他们大多是出于开发和经营市场的需要)。美国有800多家老年广播电台;法国也有专门电台通过热线电话为老年人提供免费服务。大众传媒是社会文化生态的建构者,它们对老人形象的贬低和对老年节目的忽视也可能导致社会对敬老、爱老传统的淡忘。随着手机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老年人与新媒介接触的状况已经大大增加。据《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的数据,近几年来,60岁以上老年群体接触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的人数有所增长,从2000年的283.5万迅速升至2012年的902万,增幅为218.2%。然而,尽管老年网民的总体数量在不断上升,但由于老年人口的数量增加更快,相比之下,互联网在老年人中的普及率近年并未明显提升,与非老年人群的网络普及率快速蹿升形成鲜明对比(图2)。可见,享受互联网及其所带来的便利,只是少数老年人的“特权”,绝大多数老年人仍属于信息社会“边缘人群”。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可能并没有缩小老年人与非老年人之间的“数字鸿沟”,甚至可能扩大了“代沟”,加重了代际隔阂。新媒体在老年人的生活中仍是不熟悉的新鲜事物,使用互联网在老年人的生活中则属于“锦上添花”的部分。因为需要投入较多的注意力和体力到海量的网络中“主动”获取讯息,相比于电视提供的不假思索即可完成的“被动式娱乐”,老年人对网络并没有形成很强的“依赖性”。

老年人在体验到“信息孤岛”的孤独感,认识到网络提高晚年生活品质和社会适应性等诸多好处后,也并不缺乏使用新媒体的意愿,但他们面临的障碍使他们望而生畏。包括老年人对社会环境和虚拟空间的疑惧,对技术的恐惧以及对自身能力的不自信使老年人对新媒体的采纳过程类似于由传统社会向信息社会的“移民”。而老年人最依赖的家人往往充当了他们向信息社会“移民”的“顾问”和“人”:家人通过提供物质支持、技术反哺、情感激励和心理支持等方式,成为促进新媒体在老年人群中普及的关键角色。使用新媒体(尤其是网上视频)可以弥合老年人在现实生活中社会关系网络的弱化,减少社会分隔,帮助老年人“重新社会化”。晚辈对老年人进行新媒介素养“技术反哺”并通过虚拟空间的互动进行“精神赡养”,正成为现代中国人尽孝的一种方式。从社会效益角度看,新媒体催生的远距离工作方式,可能成为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发掘年长者潜力的辅助形式,为那些被退休制度划分的老年人提供一个发挥作用的平台,让老年人从社会的“消极人口”变为事实上的“积极人口”。(本文作者:郭镇之、孟伦单位: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第5篇:数字劳动理论范文

【摘要题】比较教育

【关键词】教育社会学/比较教育/新

教育社会学的奠基者可追溯到马克思、韦伯、涂尔干。从诞生开始,它就是教育学科群中最具思想活力、提供批判反思并指引路标的“母学科”之一。1971年以来,这一领域涌现出诸如艾坡(Apple)、伯恩斯坦(Bernstein)、吉鲁(Giroux)、瑞威(Renway)、赖塞尔(Lather)、麦克赖恩(Maclaren)、威克斯勒(Wexler)、威蒂(Whitty)、布迪厄(PierreBourdieu)等杰出社会科学家,[1]他们对教育问题与实践的关注与探究,并使“教育研究”不再划地为牢地限制在贴着教育学家标签的狭小圈子中。

一、“建构”取代“接受”

一个研究者进入问题时,“问题”之于他(她),究竟是"Take"还是"Make"?这并不是一个语言游戏,而研究问题的转折——借用鲍尔的话,研究取向中解释主义取代了自然主义。[2]

"Take"(接受)的对象一定是外在的——与“你”(准确地说,是研究者,研究者的面具罩在你的头上,你之为你的一切,成长背景、生活世界都不重要)无关的事实,客观的事实——任何眼睛看起来都一样。这个"Take"所针对的是自然事实,准确地说是物理事实,象桌子、凳子一样没有生命的东西。其实,自然事实也不等同于物理事实,向日葵可谓是自然事实了吧?在梵高的眼里与画中,向日葵充满着生命、激情,我们从梵高的眼中甚至能看到向日葵周遭的阳光、风影、干湿,看到透明的、流动的空气,看到画家的性情与生命。梵高是在“建构”向日葵而非照相式的呈现(Take)——“正是这有生命的、流动的、充实的空气对画面中的物体起了作用”。[3]而建构所强调的就是“你”——“研究者”,“研究者”开始向生活中的“你”回归,虽然研究可以重塑“你”的生活世界,但你的生活、你生活中的问题关怀凌驾在学科戒律之上,主导着“你”的探究之眼。

对同样一个问题,接受与建构的研究策略与问题意识均有诸多差异。接受及其后的自然主义研究传统所关心的是各种变量、变量之间的关系。自然主义的传统企图将社会世界等同于自然世界,并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与视角——相关性分析、现场实验、机率大小等等,移植于社会科学的研究之中;用量的方法致力于“寻找”人的行为与社会变量之间的关系“事实”——客观的、外在的事实,寻找超越情境而存在的规律性认识。自然主义取向的研究在教育学中的应用,在美国被称为“教育的社会学”(EducationalSociology),譬如科尔曼(Coleman)与布劳(Blau)的研究;在英国则是政治算术("PoliticalArithmetic")的传统,区别于“教育社会学”(theSociologyofEducation)。[4]我们以“教育机会均等”这个重要的教育社会学问题来分析两者的路数有何不同。

“教育的社会学”(EducationalSociology)所关注的是工业化民主社会中教育机会与社会流动之间的关系——艾坡(Apple,1996)将其表述为社会分层与所达成的地位之间的关系,即社会出身——先赋地位(社会阶层、经济地位、性别、种族等)与后致地位——尤以教育成就为代表之间的关系。他们将教育视为一种补救,教育对既有的不公平的社会秩序进行重新洗牌,学校教育能够为弱势群体提供补偿性援助,使他们能在一个更为公平的起点上开始其职业、文化与社会历程,因而学校被视为一个生产民主与公平的社会建制。其中最新的研究成果主要有穆勒(W.Muller)与卡尔(W.Karle)的《欧洲教育体系的社会选择》,多尔·伯拉特(M.Duru-Bellat)的《法国中等学校中的社会不平等:从数字到理论》等。[5]

一币两面,“补救”的社会学又有一美誉——“黑箱”的社会学,只关心教育的投入与产出,忽视——严格地说是其研究方法上不能涉入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过程。

建构及其后的解释主义教育社会学从自然主义视为当然、准确地说视为处起步。对教育社会学中自然主义传统的批判始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主要有三个不同的来源——新、互动理论和知识社会学,依照“敌人的敌人即为朋友”的简单分界,它们常被笼统地视为一类,并被冠以“新教育社会学”(theNewSociologyofEducation,NSOE)。[6]而新教育社会学(NSOE)的核心就在于坚持不断地建构(Making)问题,而非简单地从政策制定者与实践者那里接受(Taking)任务。“教育的机会均等”这样一个在结构功能主义传统下被表述为事关教育的投入与产出的经济学命题,被解释主义者转换为这样一个问题域:在时间滴滴哒哒的流逝中,学校这个黑匣子究竟发生了什么?

“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在扬(M·Young)那里就成了“知识与控制”的问题。[7]教育机会均等后面是教育公平与教育民主这样一些核心价值,其后又是所建构出的“贫困”概念。在英国20世纪50~60年代,“贫困”的内涵逐步由经济意义转变为文化意义,贫困者逐渐由物质上的赤贫者被建构为文化上的匮乏者——布迪厄所贡献出的文化资本成为一个重要的解释视角,而优良合理的教育应该成为“补救”文化匮乏者的利器,教育机会均等成为建设民主社会的重要途径。随着对教育机会均等的关注,学业失败者、学业能力欠佳者开始吸引教育研究者乃至公众的眼球,并被建构为一个教育问题,——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最初是从功效观出发,认定其为“教育浪费”;随着探究的深入,这个问题逐步被转换为不同的表达、不同的关注兴趣乃至不同的研究域。学业失败者的特征首先被描述成心理特征,诸如智力商数、学业能力等等;其后学业失败者的特征又与一组社会变量相关连,诸如家庭、阶级、族裔乃至性别,学业失败者与社会中弱势人群相关连。此类研究后面隐蔽着歧视、排斥甚至压迫——社会的等级秩序再制于学校对学生的分类过程中。

我们的疑问是“学业失败者”过去怎么不成为“问题”?是过去没有学业失败者吗?非也。学校是现代社会的人才编码场,学校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对各色人力进行分类、塑造,在强筛选、强分类的教育观下,教育的一个职能就是分层与淘汰,学业失败者自然在教育决策者、实践者与研究者的视线之外,或隐匿不现或视而不见。由此看来,“学业失败者”的产生与建构应了福柯(Foucault)的一句话:从隐匿到可见,从命名到定义,从描述到治疗,都是社会建构(Making)的过程。

直到扬等知识社会学家开始追问:学校中的分类标准由谁制定?学校中的知识代表谁的利益?在何种利益角逐中,谁被界定为“学业失败者”——社会中的弱势人群?课程——Take取向下的“法定文化”才从超越种种利益之上的Given(被赋予的、给定的)知识被还原为一种社会组织中的知识,课程这只旧时王孙燕不得不落入寻常百姓家,课程是“做”出来的“社会建构”或“社会建制”。扬与艾坡[8]用不同的语句指出:课程是经由意识形态(既包括政治的意识形态,也包括科技的意识形态)所界定的知识、所选择的知识、所分配的知识,所实施的知识。无论是正式的官方课程还是非正式的潜在课程,这些课程无论假借圣谕的权威,理直气壮地“替天言道”,还是假借科学的魅力,将自己转换为客观、中立、远离是非利益的“真理”,都被挑破了面纱,被迫承认其情境性。知识也罢、课程也罢,都是置身于具体的社会、历史、文化情境中的一种建构,甚至是复数利益群体之间相互角逐、相互妥协的社会建构。课程在此早已不是一种天赋的(Take)的客观事实,而是一个人为的(Make)社会建构。当利益、权力这类社会控制凸现出来时,“更有成效地传授知识”被转换为“更公正、更合理地传授知识”这一事关社会公正的价值问题。

我们略为回溯一下20余年间建构派新教育社会学的发展轨迹。其核心兴趣是教育的传递过程:新讨论着学校经验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即学校与教室再生产着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其中最重要的贡献当为鲍尔斯(Bowles)与金蒂斯(Gintis)1976年提出的“符应原则”与莫尔(Moore)的《符应原则与的教育社会学》;互动理论与学校人种志研究则揭示着教师与学生的社会身份的建立过程,揭示着教室中的社会控制与社会选择;知识社会学则将学校中的知识与学科从教室中置换到社会文化背景之中,课程与教学都是社会的建构。知识社会学进而责难自由主义的知识观与教学观,认为知识内部有着明确的等级差异——精确知识的地位、尤其是可概括为数字的知识地位最高;可以用文字表达出来的知识的地位高于口述的、民间流传的知识;远离生活的知识即与个人生活距离较远的知识地位高于日常生活中的知识;教学中倡导个人化的学习,而合作学习得来的知识地位就较低,这就是知识的层级化(KnowledgeStratification)。[9]课程、课堂教学——看似中立的学校知识场已成为不同利益群体的角逐场,文化实践中包含着权力斗争,教育中充满着不平等与压迫。吉鲁(HenryA.Giroux)等提出将文化学转换为政治学,弗莱雷(P.Freire)等学者提出学校教育学应该是“可能性的”学校社会学,教师应该勇敢地成为“解放者”与“转化型的知识分子”——这是一种新型的文化政治或吉鲁所说的“跨越边界”。[10]

同时,新教育社会学是一种根本性的革命而非修正性的改良,其间有一些里程碑式的研究值得再提。70年代后,教育中批判性的研究谴责教育再制着社会的不平等,在资本主义体系下充任着压迫的社会体系。美国鲍尔斯的《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欧洲伯恩斯坦的《阶级、符号与控制》,布迪厄与帕森斯(Passeron)的《社会的再制:教育与文化》皆在讨论着教育,通过其空间与时间的组织,对课程知识的选择,对居统治地位的文化与语言的传递,有效地维持着阶级的边界,学校被视为传递社会控制的“隐性课程”。用阿图塞的术语,这是“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其功能在于再制等级秩序。70年代晚期,另外一些研究凸现,开始关注资本主义学校中学生的抵抗力量,抵制论中最为突出的当属威尔斯(Willis)对英国劳工阶层子弟的研究:《学习成为劳动者》。[11]新教育社会学在美国的研究者主要是艾坡、吉鲁和威克勒斯(Wexler),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将、互动理论与知识社会学熔合并铸就了一套新的、多元的批判性工具。教育社会学中纯粹的理论急速减少,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学科跨界、观念变化。到了90年代后,批判的传统与后现代的发展集中在教育政策分析和教育改革领域。

相应地,接受与建构取向之后也预示着教育社会学在方法论与研究技术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接受后多为量的研究与实证主义的传统,建构后多为质的研究与解释主义传统。塞拉(Searle)1999年说:社会研究中实证主义取向是乐观的,所强调的观念实体具有理论普遍性,研究所根植的世界独立于人类的关怀之外——尽管这个世界由人的劳动所创造。相反,质的研究承担着双重责任——真实性(发现与再现行动者的意义)与建构性(社会行动者的观念是社会世界的解释)。研究社会生活最重要的是理解人们赋予其行为的意义,理解与共享社会世界之于他人的意义。最好的理解建立在对所研究的生活情境的熟悉与持续参与上。再具有独创性的理论,再科学化的观察者,无论进行多么细致的研究都无法代替对研究之下正在进行的生活本身的熟悉。[12]

Make后的努力正如曼罕(Mehan)所说的是一种“社会行动、文化传递与建设性的活动”,它与人亲密互动,密切地观其言察其行,以描述日常生活中细微的矛盾与细微的差异。它同样为20余年间所活跃的不同理论与认识论所共铸:符号互动理论、人种志研究与现象学等,为获得更多的普适性与大众性,还将实证主义的逻辑性接纳其中——以回应对其“太软”或“太随意”的批评,同时也在接受与包容女性主义与后现代的冲击。如同一场学术接力赛跑,到目前为止,新教育社会学在其活跃期所呈现出的最后一个角色是反省性角色——新教育社会学将工作的基础更多地放在自我批评上,而下一棒——女性主义研究的活跃将承继着批判的传统并开启新的方向。[13]

二、研究者是谁?

如果说在新与新教育社会学盛行的20世纪70年代、80年代(早期),教育社会学中充满着阶级、阶级再制与阶级抵抗这类术语,随着有性的(女性主义)与有色的(种族的)研究者的活跃,批判话语从宏大的经济、阶级这类“大词”(BigWords)转换为研究者的身份、研究者的立场等充满着微观政治学色彩的“小概念”。“研究者是谁”——立场理论(StandpointTheories)开始活跃,并主导着80年代后的发展。

在以往的社会学与教育社会学生产中,充满着学科的微观政治学,有人称之为“社会学系研究生的隐型课程”,隐型课程有两种,其一为弱形式,它界定与控制着“像一个社会学家”,即在具体的方法、主题、关怀与旨趣上对学生进行社会学专业化,也即布迪厄的“惯习”;其二为强形式,在社会学的研究过程中再制既存的权力层级化与不平等的社会关系,其中白人男性学者居重要地位;而女性、少数民族这些社会边缘群体,被排斥于知识生产领域之外。[14]许多人甚至认为女性研究仅是针对父权制的狂躁的报复而非合法的学术探讨。在此类学科戒律下,研究者所身居的社会位置、他(她)的生活世界所赋予其独特的问题意识是不重要的。教育社会学也不例外:对于一个具体的研究者来说,不管身处于多么边缘的情境,有多么真切的现实关怀,但一走入学科体系,就需要采用主流的、官方的语言、问题与思维,——准确地说,将自己处理成一个抽象的“人”,一个虚假的、被异化的“人”来进行学术操作,热的问题关怀常被冷的学术技术所肢解。艾德兰·莫兰就说:社会学者尤其是科学的社会学者常是一群精神分裂的人。[15]

然而,教育是人的实践,教育学是人的科学,人有其生活与立场,有其生命痛痒亲切的所在。科学化的努力只会使研究者远离行动与实践,并建构出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教育学这样有关人的实践的学科可以高居(远居)于人之上(之外),并保持所谓中立的立场吗?——这种理性主义的进步论调不仅是危险的,也是一种蓄意的欺骗。不独研究者的身份被架空,教育的实践者亦被架空了。

鲍尔指出近些年来如日中天的管理学就是一种道德技术,[16]由于管理学的介入,办学如同办工厂,在市场竞争的逻辑牵引下,教师基本上失去了对教学环境的控制,矮化为技工。不独教师被架空,更为严重的是教育中的人也被架空了。

福柯指出,管理学是一种道德技术或权力技术,管理学使学校更像边沁的“全景敞视主义”的现代版本。它引入一对“天眼”,个人的一切都纤毫毕见;它引入效率与规训,个人的每一个行动都成为最节省、最经济的塑造。校长和教师都仅关注技术与能力,学校复杂、纵深的背景被简约为客观的效率——教育非人化了,教育也化了。集中体现为两点:其一,学校中的知识即课程与教学日渐远离教师与学生的具体生活,自称其为客观知识,是与具体人不关联的、不容怀疑的外在知识,学生只需学习与掌握它们就可以了;其二,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被忽视了,家庭与学校两个世界被认为是同质的。学生如同孙悟空,从石头缝中蹦出来——学生文化、学生的家庭文化、家庭文化背后的阶级文化都被忽视了。教育中的人被架空了。

如此之多的“被架空”的必然结果是,教育研究被架空了。女性主义就批判教育研究被雄性化(Maleable)——即被权力化与庸俗的权威化了。刻板的技术简约主义使教育远离无家可归者、失业者、贫困者,教育可以为社会中的高地位人群锦上添花,却不肯为弱势人群雪中送炭;教育研究远离种族主义、制度混乱、社会隔离与社会融合这类真切的现实议题,或只顾大而空泛的“应然”理念,或一味钻入琐屑的细节之中。

立场理论从一种批判的理论更多地转换为一种批判的工具。它首先是一种被压迫者的声音,被压迫者、被歧视者开始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述自己的声音——在以往的主流教育社会学中被消匿的声音。有色人种、女人、同性恋、有障碍者开始重新划定其疆域,挑战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基础、分析工具甚至研究传统。

首先,立场理论挑战着本质主义。[17]立场理论强调研究者的立场,知识是如何被生产出来的?知识的生产者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如何?传统的认识论认为知识与认识者自身的位置无关,知识是外在的、等待着被发现的事实。晚近尤其是在女性主义、后现代的研究域中,知识是建构出来的。立场理论质疑认识上的特权主义,男性白人在所生产的理论中凝冻着其自身的特权,他们凭借认识上的霸权、出版上的霸权,将建基于其立场上的特殊主义的认识转换为普遍主义的叙述,并采用去立场化、去价值化、去情境化的策略,驱逐来自不同立场的其他声音。

立场理论宣称其理论的发展来源于研究者所身处立场的差异性,女人的天地不同于男人,女人的社会位置不同于既往生产知识特权者的位置,因而,女人的研究视野能够引导知识的生产与对社会实体的新解释。哈丁(Harding)从女性的生活引发出这样的疑问:“谁的科学?谁的知识?”,知识根植于不同的主观情境与社会情境,研究本身体现出社会的价值诉求与政治诉求。[18]知识总是落座在具体的社会历史情境,甚至是个人境遇的某种表达,任何表述都有其局限性,也都有其背景性。唯此,表达才是真实的,也才是真诚的,水一般清澈的日常生活中才有那么多常人难以觉察、难以置信的诡秘。在黑泽明执导的《罗生门》中,每个人的解释在其个人情境中都是真实的表述,本质主义的犯罪观被重新解释了——谁是谁非,一个客观的事实不再存在,而是借助权力,某些特殊的话语能否转换为公众的意识;或许是特殊的话语之间彼此协商、沟通,并达成共同接受的一种解释。

女性主义研究者进而开始质疑本体论,并将新的本体主义感觉论带入教育社会学和社会生活、社会活动的新领域——将特殊的性别与情感带入研究领域之中,女性主义开始了其身份政治。女性主义赋予学校性别的视角与框架,认为学校的场域极大地忽视着女性独特的经验,在教育目标上、学校评价上以及课程与知识上,教育都再制着男性与女性的区隔与对立,将女性定义为“非男性”——男人的指标成为人的常态指标,女性在此指标体系下永居劣等。女性主义批判的锋芒甚至直指与新,认为仍然是观念上的“父权制”。[19]女性主义正是从询问性别本质为何这样一些基本问题开始,扩展到询问社会身份本质,开始消解本质主义。

其次,立场理论还挑战着研究的过程与方法。女性主义活跃在文学、法律、大众文化、自然和社会科学话语中,女性主义挑战着这些学科的“科学集体无意识”,既包括研究过程本身——生产学术的模式,也包括研究的主题——研究者的悖论——寻找研究者的主观性。[20]哈丁1986年指出,社会学研究如同“手工劳作”,而非现代科学研究中盛行的工业化与科层化的模式。女性主义从最根本上挑战着男性研究中的“上帝之眼”。[21]

在对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关系反省上,莫蕾(L.Morley)1996年发表了《与父权制协商:女性研究的挑战》,指出许多研究都是所谓“研究”(RapeResearch)。女性在参与父权化的研究中被视为可以被任意剥削、任意闯入的客观对象,研究者为了自己的专业声誉与职业发展可以任意闯入女性的生活之中,却从不反省这样的研究过程对参与者有什么伤害。[22]女性主义在对父权化的研究批判中,呈现出多元的认识论,她们还试图用协作的、参与的、合作的新型研究风格来替代男性化的研究风格——个体主义、竞争主义与主客对立的研究风格。赖塞尔称其为“女性主义人种志研究”,她们致力于让沉默的、受压迫的人发出声音来。相应,也有声音用苏格拉底的对话法或精神助产士(催生婆)来寄托对女性主义人种志研究的期许,每一次询问既是话语,更是新的实践。[23]

值得重视的是,立场理论并非一个整合的理论,在强调研究者立场这一策略下,各种立场的研究者之间也充满分歧与冲突。譬如,主流的女性主义与同性恋、有色人种主义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然而,女性主义的普遍性的政治诉求,女性所共享的诸多经验超越了种族与阶级性、年龄与文化背景,因而,迥异的女性经验被笼统地归类于“女性经验”的框架之中,将女性研究者视为一个共同的“阶级”或享有一个“背景”。

再次,立场理论的实践还有效地挑战着教育社会学中的传统并重塑着教育社会学的未来。教育社会学中盛行着西方中心主义,欧洲尤其是来自昂格鲁·萨克逊森的哲学传统、内容与目的,确定着教育社会学的发展;教育社会学主流声音多来自法国、德国、美国这样的西方国家,经济上的优势帮助它们攫取智识上的霸权。艾恩奇(Lynch)以爱尔兰为个案探讨高等教育中的平等问题时,发出这样的感慨:小国家要开启自己的理论传统、要发出自己的声音是多么艰难![24]

从全球化的视角来看,文化市场的开放并非无条件的,政治与经济的殖民者常常也成为文化上的殖民者。社会学是一种具体社会历史情境中的话语,各个国家与民族之间的历史文化与经济发展又多么不同!近20年来,全球民主化日益高涨,官方的社会学对本土——具体情境中的社会思想的符号暴力受到一系列的挑战,尤其是女性主义理论与研究——她们(他们)之后的立场理论的挑战,让研究者——具体的、真实的、丰富的人回到研究中。研究过程也罢,理论假设也罢,都要体现人的情感、人的思想。多元化、本土化、个人化体现在社会学的学科建设之中,教育社会学呈现出戴维斯(Davies)所谓的“做社会学”(Doingsociology)的迥异风格。[25]结构化的、外现的sociology——其中的学科界限、学科戒律逐渐淡化,重要的是doing之发出者——人的意志、doing之过程——个人化的风格、doing之结果——融入本土生活,“这一个”教育社会学而非“那一个”——美国的或英国的教育社会学。不同地域的教育社会学纷纷出现风格迥异、思路同构的“本土化”倾向——即鲍尔所言:教育社会学的流变是一系列能动的、本土化的建设。[26]

立场理论中所凸现出的个体性、多样性与差异性,既是大理论、大叙事的终结,又是新的开始,后现论在教育研究中蔚然兴起。或许我们可以这样总结:20年前,教育社会学用新所酷爱的再制、权力等概念与结构功能主义做周旋;20年后,立场、身份与差异——教育社会学中日渐盛行的后现代话语,用不争之争的策略走出了后实证主义的阴影。教育社会学从“新”走到“后”,人——具体生活中的人终于回到了学科之中。

【参考文献】

[1][2][4][5][6]J.Ball.SociologyofEducation:MajorThemes[M].NewYork:RoutledgeFalmer,2000.px,pxxxiv,pxxxv.

[3]欧文·斯通.梵高传[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1.

[7]M.Young.KnowledgeandControl[M].London:CollierMacMillan,1971;TheCurriculumoftheFuture[A].InstituteofEducation,1999.

[8]MichaelM.Apple.CulturalPoliticsandEducation[M].NewYork:TeacherscollegePress,1996;EducationandPower[M].NewYork:Routledge,2ndedition,1995;IdeologyandCurriculum[M].NewYork:Routledge,2ndedition,1990.

[9]M.Young.TheCurriculumoftheFuture[A].InstituteofEducation,1999.

[10]PauloFreire.PedagogyoftheOppressed[M].NewYork:Continuum,1970;PedagogyofHope[M].NewYork:Continuum,1994;PedagogueofLiberation[M].Malabar,FL:KreigerPress,1994;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等译.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

Giroux,HenryA.·Teachersasintellectuals:towardacriticalpedagogyoflearning[M].Criticalstudiesineducationseries.Granby,Mass,.:Bergin&Garvey,1988.

Giroux,HenryA.,andPeterMcLaren.Betweenborders:pedagogyandthepoliticsofculturalstudies[M].NewYork;London:Routledge,1994.

[11]Bowles,S.andH.Gintis.SchoolinginCapitalistAmerica[M].London:RoutledgeandKeganPaul,1976.

[12]Blumer,H.·SymbolicInteractionism:PerspectiveandMethod[M].EnglewoodCliffs,NJ:Prentice-Hall,1969.

[13][17][21][23][25][26]J.Ball:SociologyofEducation:MajorThemes[M].NewYork:RoutledgeFalmer,2000.pxxxviii,pxxxix.

[14]E.MargolisandM.Romero.''''TheDepartmentisVeryMale,VeryWhite,VeryOld,andVeryConservative'''':TheFunctionoftheHiddenCurriculuminGraduateSociologyDepartments[M].J.Ball:SociologyofEducation:MajorThemes.IV.

[15][法]艾德加·莫兰.社会学思考[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4.

[16]S.J.Ball.ManagementasMoralTechology:ALudditeAnalysis[M].中译参见刘健芝.学科·知识·权力[M].北京:三联书店.1999.

[18]Harding,S.·WhoseScience?WhoseKnoweledge?[M].MiltonKeynes.OpenUniversityPress.1991.

[19][22]L.Morley.InterrogatingPatriarchy:TheChallengesofFeministResearch[M].J.Ball.SociologyofEducation[M].236-258.

第6篇:数字劳动理论范文

一、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的优点

1.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有机结合,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化学教学中从化学家的贡献、相关故事、历史事实、新闻视频、动画等方面出发,依据课程标准、相关内容适时播放,避免了教学时的一言堂,同事避免教师的重复劳动、危险操作,真正做到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2.可以优化实验,有益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让学生在计算机前先进行模拟操作,以掌握正确的操作和对错误操作的理解,再进行实验,将大大提高学生实验的有效性。

(1)模拟错误操作

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操作规范都有一定的要求,一旦学生操作失误,不仅会引起实验失败,也可能造成事故,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动画模拟错误操作带来的后果,不但节约实验药品,而且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模拟氢气还原氧化铜、稀释浓硫酸的错误操作等。

(2)难度较大,成功率较低或反应较慢的实验

有一些实验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不易成功或现象不明显,影响教学效果。采用动画模拟,可以直接将实验过程显示出来,既能减轻教师的负担,又能提高教学效果。

(3)使抽象的内容更加形象化,易于学生理解

初中化学教学中让学生能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获取感性的经验,再进行想象,才能有效地学习知识。如在讲授《原子》这节课时,先观看“氧化汞分解示意图”,提出问题:氧化汞分子分裂成什么微粒?在什么条件下得到的?然后播放氧化汞分解生成汞和氧气的动画,引导学生思索:在化学变化中,一个氧化汞分子分裂成了两个更小的粒子,而这两个粒子却不能再分下去,也就说分裂后的粒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叫做原子,从而得出结论: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然后,继续播放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而氧原子重新氧分子,大量氧分子聚集成氧气的过程,进而得出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

二、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存在的误区

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尚处于实验阶段,存在许多认识上的误区。

1.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手段不能排斥或替代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有些教师认为多媒体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所没有的优越性,每节课必用多媒体,似乎不用多媒体就不是一节好课。这种作法过分强调了其的优点,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教师的主导作用的体现,及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只有把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师个人的特色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课堂教学的优越性。

2.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必须有助于突破重难点

通过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概念和理论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把演示实验中有危险的、难以成功的实验通过视频播放出来;把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及结构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这些都是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的研究方向。

3.教学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和多媒体。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处理好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才能正确定位多媒体辅助教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4.从教学实际出发,合理选择或编制教学课件

在选择或编制教学课件时,应从教学实际出发。但在选择或编制过程中,确有值得大家注意的问题:有些课件的背景过于丰富而冲淡了主题;或故意设置一些不必要影像想要增加课堂气氛,但此时不必要的视觉听觉刺激却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从而降低了教学效果。我们应记住多媒体课件只是为课堂教学服务,教师应从实际出发,选择和编制一些有效的课件来实施于教学,从而完善素质教育。

三、多媒体化学课件的制作

实践是推动理论发展的原动力,经过多媒体教学实践,我总结出创作多媒体课件要坚持几个原则:

1.科学性原则

不能出现科学性错误,不能把错误的概念和原理教授给学生。要充分利用现代课堂教学已有成果,优化组织课堂教学,按照教学规律实施教学。

2.辅原则

不管计算机发展到什么水平,它始终不能取代教师的作用,只能辅助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使教师把课教活,学生学得主动。

3.交互性原则

多媒体从本质上说就是对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和交互式处理。多媒体课件的交互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检索方便

无论你需要什么内容,只要一按鼠标,计算机就会把你的需要推送到你的面前。

(2)控制速度

为了讲清原理,在实际过程发生瞬间,需要分解动作。而多媒体的存在能够适用于不同的教师与学生,可以放慢反应速度,同时也可加快速度。

(3)分步提示

学生运用多媒体自学或解答某些难题时,可以分步提示,按照不同学生的学习的不同情况,秩序渐进,引导和指导学生学习。

4.简约性原则

要把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以最简约的方式传授给学生。

5.效益性原则

效益性原则是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必须坚持的重要的原则,是多媒体课件创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被课堂实践反复证明,相对于传统教学手段来讲能明显提高效益的课件才是值得保留、肯定和推广的。

总之,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和发展,运用多媒体教学也是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给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正确定位,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多种教学手段综合使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教学内容,结合实际情况,在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传统教学模式的作用,取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晨.对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的几点思考和认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第7篇:数字劳动理论范文

【关键词】加热炉 自动控制 系统

一、 引言

无论生产什么产品的轧钢厂,加热炉都是这条生产线的龙头。因此加热炉能否保证安全、正常的运行,能否经过标准化作业,加热出合格的板坯,对整个轧线能否安全、持续、顺行的进行生产,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所以加热炉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由于加热工没有严格地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温度制度、工艺制度、停轧降温制度,将导致板坯的加热质量不好,出现板坯的过热、过烧、脱碳、氧化铁皮过厚,以及加热温度不均引起的上翘下曲等常见的加热缺陷。轻的来说使烧损增大,轧机轧制困难,保证不了产品质量,重的来说钢材报废,甚至造成设备事故,给国家、企业、集体、个人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强轧钢厂加热炉自动控制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轧钢加热炉自动控制进行阐述。

二、 系统硬件配置

整个控制系统由一个工程师站、两个操作员站、一个S7-400H PLC和ET200M分布式IPO分站组成。工程师站、操作员站采用工控机,配置CP1413通信处理器用于连接到工业以太网的。S7-400H自动化系统包括一个分割为2个区的中央机架UR2-H,每个区为一个子单元,每个子单元均配置有电源模板PS407、414-4H CPU模板。ET200M分布式IPO站使用SM321PSM322数字输入P输出模块、SM331PSM332模拟输入P输出模块,每个站有两个接口模板IM 153-2,一个电源模板PS 307,一个接口模板的电源由本站电源模板提供,另一个接口模板的电源由另一分站提供,使得在同一个控制柜中的每个分站中接口模板的电源是冗余的。整个系统还装备有UPS电源。

三、软件系统设计

系统编程软件是PCS7软件包及其可选软件,软件系统设计包括PLC组态及参数配置、系统监控程序设计、网络通信配置、操作员站人机界面系统设计等几个部分。整个控制系统完成现场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输出控制及报警等功能,操作站实现对过程数据的显示、历史趋势的记录、控制设备的工作状态、报警、显示以及报表的打印等功能。并分别通过上位机和操作台实现燃烧和换向的自动、手动功能。

四、系统自动控制

(一) 有条件的自动控制

任何控制系统设计都是针对某种或某些特定干扰来制定的,自动控制应在这些特定干扰发生时能起到较好的作用,但当其他干扰发生或干扰克服不完全,仅靠PID闭环反馈起作用时,自动控制就显得缓慢且无力。

一般,在轧制节奏平稳、钢坯品种规格稳定时,采用最基本的串级比值控制方法即可满足控制质量要求。控制回路一方面按比例稳定调节煤气和空气的流量,另一方面对温度偏差进行细微的调整。它起到了比手动操作更为精细的调节作用。当轧制节奏波动频繁时,虽可采用生产率前馈的策略来克服,但由于前馈模型不可能十分精确,每次补偿都会有些剩余干扰而造成温度的波动,且从一个稳态到另一个稳态一般至少需30~50 min。如果轧制节奏波动周期小于这一时间,则必将使炉温对象失去稳态和控制质量的下降。

品种多且批量小是对燃烧自动提出的更大挑战,不同品种的加热制度使炉温设定值相应变化。由于缺乏针对品种变化干扰的控制手段,故仅靠温度闭环反馈控制调整会导致温度响应速度较慢。例如,钢种I要求出钢温度960e,相邻钢种II要求出钢温度1060e,此时炉温设定值相差较大,则很难获得理想的控制质量。

(二)不能持之以恒的手动控制

温度这类典型大滞后对象是智能控制理论应用的主要对象。换句话说,诸如模糊控制、专家控制等智能控制方法要优于常规控制方法的控制效果,这一点是肯定的。而另一个不能不承认的事实是:智能控制方法都是以专家经验为基础建立的知识计算和推理系统,无操作者的手动操作经验,智能控制规亦无法形成。也就是说,智能控制就像是用计算机来模仿代替一个有经验操作者的操作,而这种操作的效果是最佳的。由此,似乎可得到这样一个让所有从事自动化专业的人士都会感到失望的结论,即手动操作比自动控制强。其实不然,因为任何操作者都不可能像机器一样整天不眨眼的工作。一个有责任心且有经验的操作者可手动保持加热炉的正常生产和加热质量,但其操作强度较高也很难进行更为频繁和精细的调整。如果精力下降,操作频率降低,则控制质量也会降低。手动操作控制质量还将受到操作者情绪、习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重复性差,有可能出现较大随机性。因此,单纯的手动操作不应该是现代化企业的控制手段。

(三) 有操作者干预的加热炉燃烧系统自动

如果将加热炉燃烧系统自动理解成是无人操作,那么这个观点是完全错误的。无人值守的自动需要更全面的实时和专家信息支持,目前的技术水平无法做到。因此,由于经验知识不完整,自动控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则需操作者的手动干预:

正如前文所述,鉴于一些制约因素的影响会出现自动控制效果差的情况,一些操作者就断然认为自动不好用,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自动系统在另一些情况下会稳定运行,实现手动无法做到的精细调整。因此,要引导操作者熟悉自动操作,了解自动效果,掌握自动控制什么情况下有效,什么情况下会效果变差,对自动控制做到心中有数,最终形成大多数时间坚持自动,必要时少量手动干预的操作习惯。

五、结语

该自动控制系统自投入以来效果显著, 系统稳定可靠,操作简单方便,并减轻了工人 的劳动强度;实现了对加热炉炉温、蓄热室温度的控制,减少了热能损失;燃料吨钢消耗由原来的 2.5GJ/t 降至 1.56GJ/t, 每年直接经济效益2850多万元。

参考文献:

[1] 毕春长,李柠,黄道. 钢坯加热炉仿真系统研究[J]. 系统仿真学报. 2004(04)

第8篇:数字劳动理论范文

网络经济在世纪之交的蓬勃发展,是与1993年以来国际互联网商务性应用的急剧高涨分不开的。但就网络经济这一概念而言,则早已有之,而且由于不同学者对“网络”和“经济”的不同理解,它有着不尽一致的内涵。例如,早在80年代,有些日本学者鉴于第三产业中的商业、运输业、金融业等均因有相应的网络而发展起来,就把服务经济称为网络经济,提出要研究这类网络经济学问题;1992年我率中国信息经济学代表团,访问贝尔实验室时,有两位美国学者送给我几篇研究网络经济问题的论文,其内容是讨论电子计算机局域网、广域网的成本核算、收费标准等有关问题的,人们也把这类研究称为网络经济学(EconomicsofNetworks)。现在成为时尚而流行的网络经济或网络经济学,就其内容而言,实际上是互联网经济(InternetEconomy)或互联网经济学(InternetEconomics)。当然,这也是一种特定的信息网络经济或信息网络经济学,它与信息经济或信息经济学有密切关系,这种关系是特殊与一般、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人们利用网络,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从事各种社会和经济活动。网络经济就是通过网络进行的经济活动,这种网络经济是经济网络化的必然结果。网络化极大地加快了经济的市场化和全球化进程,它有利于发展中国家通过逐步开放和适度监管来利用世界上成熟的技术成果、有用的信息和知识资源以促进经济增长。

对网络经济可从不同的层面去认识它。从经济形态这一最高层面看,网络经济就是有别于游牧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信息经济或知识经济,由于所说的网络是数字网络,所以它又是数字经济。在这种经济形态中,信息网络尤其是智能化信息网络将成为极其重要的生产工具,是一种全新的生产力。从产业发展的中观层面看,网络经济就是与电子商务紧密相连的网络产业,既包括网络贸易、网络银行、网络企业以及其他商务性网络活动,又包括网络基础设施、网络设备和产品以及各种网络服务的建设、生产和提供等经济活动。这就是目前信息产业界人士所宣扬的互联网经济,它可细分为互联网的基础层、应用层、服务层、商务层。电子商务是互联网经济的一个重要内容。据美国思科系统(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资料,美国互联网经济1998年总收入为3014亿美元,①超过了能源(2230亿美元)和邮电(2700亿美元)的收入,仅次于汽车工业的收入(3500亿美元),但其按人平均的生产率(25万美元)已高于汽车工业(16万美元),此外还创造了就业岗位120多万个;从1995—1998年美国互联网经济增长了174•5%;1998年美国电子商务比过去所有的估计都高,达1000亿美元。②从企业营销、居民消费或投资的微观层面看,网络经济则是一个网络大市场或大型的虚拟市场,其交易额几乎每百天增加一倍。由于网络用户普遍看好这一市场,随着网络的扩大,网络企业的股票市值不断飚升。例如,美国的德尔公司自1990年上市以来其股票增值了3万倍。又如美国的雅虎以400万美元创业,经过4年半时间,其股票市值达到400亿美元,增长1万倍,拿其网络股收益与其财务收益相比,超过40多倍。这说明网络企业与传统企业不同,其收益更多地来源于信息资产即无形资产的价值和增殖。网络经济的上述三个层面是相互联系的。网络市场扩大了,网络产业发展了,表现为全新经济形态的网络经济也就必然水到渠成了。

二、网络经济的特点

作为一种新经济的网络经济,与以往的传统经济相比,有着受信息网络种种特点的影响而形成的诸多特点:

1•网络经济是全天候运作的经济。由于信息网络每天24小时都在运转中,基于网络的经济活动很少受时间因素的制约,可以全天候地连续进行。

2•网络经济是全球化经济,由于信息网络把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使地理距离变得无关紧要,基于网络的经济活动把空间因素的制约降低到最小限度,使整个经济的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性空前加强了。

3•网络经济是中间层次作用减弱的“直接”经济。由于网络的发展,经济组织结构趋向薄平化,处于网络端点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可直接联系,因“产销见面”而使中间层次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当然,这并不排除因网络市场交易的复杂性而需要有各种专业经纪人与信息服务中介企业。

4•网络经济是虚拟经济。这里所说的虚拟经济不是由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所形成的虚拟经济,而是指在信息网络构筑的虚拟空间中进行的经济活动。经济的虚拟性源于网络的虚拟性。转移到网上去经营的经济都是虚拟经济,它是与网外物理空间中的现实经济相并存、相促进的。培育和促进虚拟经济的成长,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新动向。

5•网络经济是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经济。信息网络使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的范围扩大了,也使竞争与合作之间的转化速度加快了。世界已进入大竞争时代,在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也是为了竞争。在竞争合作或合作竞争中,企业的活力增强了,企业的应变能力提高了,否则就会被迅速淘汰出局。企业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主要不再依靠天赋的自然资源或可供利用的资金,而更多地仰仗于信息与知识。

6•网络经济是速度型经济。现代信息网络可用光速传输信息。反映技术变化的“网络年”概念流行起来,而网络年只相当于正常的日历年的1/4。网络经济以接近于实时的速度收集、处理和应用大量的信息,需按快速流动的信息来进行。经济节奏大大加快,一步落后就会步步落后。产品老化在加快,创新周期在缩短,竞争越来越成为一种时间的竞争。21世纪头10年的经济将是在注重质量的基础上注重速度的经济。

7•网络经济是创新型经济。它源于高技术和互联网,但又超越高技术和互联网。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以此为基础的网络经济需强调研究开发和教育培训,若非不断创新,其新经济的“新”也就难以为继了。在技术创新的同时还需有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观念创新的配合。创新来自创造性,创造性的存在,要有从无序中寻求有序的环境,而创造性的发挥,则要求从有序中冲刺出来,产生适度的无序。

三、网络经济起作用的因素

传统经济是物质、能量型经济,其交易通行“物以稀为贵”的原则,商品价格对供求变化的刚性较大,甚至具有缺乏效率的僵硬凝固性,因资源匮乏使供应受阻往往成为经济的通病。网络经济是信息、知识型经济,其交易则通行应用越广价值越大的原则,商品价格最大限度地接近于严格反映供求变化的市场价格,对买卖双方具有互动协商、互利双赢的优越性,因收入与财富的悬殊加剧使需求不旺很可能影响经济发展。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相比,不仅劳动生产率高,③而且创造财富快。④近3年(1995—1998年)来,美国经济增长有35%依赖于网络经济的发展。⑤网络经济会促进经济的高增长、高就业、低通胀和经济周期波动的平缓。美国90年代经济近五六年来的实绩提供了一个例证。网络经济的这种作用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从网络经济的基础设施或主要工具信息网络的作用看,信息网络有强大的支撑效应、渗透效应、带动效应。特别要指出的是信息网络发展过程中有些规律对网络经济起着支配作用,这就是以下的三大规律:

1•信息技术功能价格比的莫尔定律(MooresLaw)。按此定律,计算机硅芯片的功能每18个月翻一番,而价格以减半数下降。该定律的作用从60年代以来已持续30多年,预计还会持续20年。它揭示了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增长的发动机和持续变革的根源。

2•信息网络扩张效应的梅特卡夫法则(MetcalfeLaw)。按此法则,网络的价值等于网络节点数的平方。这说明网络效益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加而呈指数增长。互联网的用户大概每半年翻一番,互联网的通信量大概每百天翻一番,这种爆炸性增长必然会带来网络效益的飞快高涨。互联网企业概念股市值连续上扬的原因就与人们的这类预期有关。

3•信息活动中优劣势强烈反差的马太效应(MatthewsEffect)⑥律。在信息活动中由于人们的心理反应和行为惯性,在一定条件下,优势或者劣势一旦出现,就会不断加剧而自行强化,出现滚动的累积效果。因此,某个时期内往往会出现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局面,而且由于名牌效应,还可能发生强者统赢、胜者统吃的现象。⑦从网络经济的本身看,首先它使经济活动的扩展具有全球性,可达互联网连结的所有国家和地区,进入全球市场,扩大营销范围,并充分利用全世界的生产要素。其次,它使经济活动的低成本和高效率具有十分广泛的普遍性,上网的企业、家庭和其他单位,都会因交易费用降低、商机选择增多而获益。再次,它还使经济活动的主体行为有多项选择性,促进生产与消费的个性化。尽管有这么多的因素使网络经济崭露头角,给传统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但应当看到,传统经济始终是哺育网络经济的母体。迄今为止,网络经济的发展仍存在一系列制约因素,其中有技术因素,更有制度因素,这在发展中国家尤为明显。即使在发达国家,由于把网络技术用于各种目的,推动了软硬件的生产,因把万维网推广到全世界掀起了一阵阵热潮,结果使投资激增,新企业不断涌现,整个经济迅猛扩张,但在发展进程中同样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和一定的风险。前景诱人的网络经济,其真正的优越性在于持续的变革:以变应变。

四、网络经济对经济理论的影响

由于网络经济是信息经济的一个特称或别称,它对经济理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实现的。一个途径是以新的视野或用新的方法来解释原有的理论,使其有新发展。例如,引入信息的不完全性、有成本性、非对称性,使经济学中传统的市场理论、均衡理论、企业理论等等发生了质的变化。另一个途径是从新的经济现象出发,研究和确立新的经济理论。例如,信息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学在研究边际效益递增理论、无形资产及其评估理论的作用等等。网络经济对经济理论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里选择几个重要的经济理论因受网络经济发展的影响而产生的变化,进行必要的剖析。

1•对生产力要素理论的影响生产力是生产关系的物质基础。生产力究竟是由哪些要素组成的,历来有不同的观点。例如,“两要素说”把生产力理解为人类作用于自然界的生产能力,它“由用来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工具,以及有一定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⑧共同组成。“三要素说”认为生产力指的是生产总量,决定该量的生产过程的要素即生产要素也就是生产力要素。因此,它除劳动工具和劳动力之外,还包括劳动对象。劳动对象的发掘与变革对生产力的增长起着越来越大的明显作用。“多要素说”视生产力为生产率或劳动生产率,而它的高低除受上述三要素的影响外,还取决于“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自然条件”,⑨以及其他要素。“多要素说”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这种发展,一方面表现在决定生产力的主导因素的变化上,如从生产工具主导论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科技进步主导论的变化。另一方面表现为决定生产力的要素在不断增加中,除科技、管理外,又有教育、信息与知识⑩等。1991年我曾提出,“信息是最重要的生产力软要素”,并对此观点作过全面的论述。11网络经济的发展,对生产力要素理论产生了全面的影响,这表现在:(1)使生产力的首要因素劳动力对其信息能力即获取、传递、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的依赖空前增强,并促进新型劳动者即信息劳动者的出现与快速增加。(2)使生产力中起积极作用的活跃因素劳动工具网络化、智能化以及隐含在其内的信息与知识的份量急剧增大,信息网络本身也成了公用的或专用的重要劳动工具。(3)使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劳动对象能得到更好的利用,并扩大其涵盖的范围,数据、信息、知识等都成了新的劳动对象。(4)使生产力发展中起革命性作用的科学技术如虎添翼,由于科技情报交流的加强和科技合作研究的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信息科技成了高科技的主要代表,它对社会和经济的渗透作用和带动作用不断强化。(5)使对生产力发展有长期的潜在的重要作用的教育发生了根本性变革,远程教育、终身教育日趋重要,本来就是与信息相互交融的教育更加信息化、社会化和全球化了。(6)使组合、协调生产力有关要素以提高它们综合效益的管理对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更加强化,导致管理科技甚至也成了高科技。管理信息化已发展到内联网、外联网、互联的网际网新阶段,并与各种业务流程信息化相融合。信息不仅是管理的基础,而且与知识一道也成了管理的对象。信息管理、知识管理日益成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型的增长点。(7)使作为生产力特殊软要素的信息与知识通过对生产力其他要素所起的重大影响和通过对这些要素的有序化组织、总体性协调,发挥其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两个过程相互结合的特殊作用。

2•对边际效益递减理论作用范围的影响在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中,由于物质、能量资源的有限性或稀缺性、技术进步的相对稳定性、市场容量的饱和性,当需求依靠供给来满足时,任一投入产出系统中,随着投入的增加边际产出(即边际效益)呈递减趋势。这一规律性现象广泛存在,有普遍性。到了信息经济尤其是其网络经济阶段,信息资源成了主要资源,该资源可再生和重复利用,对其生产者无竞争性而对其使用者无排他性,它的成本不随使用量的增加而成比例增加;同时信息技术发展快、变化大、生命周期短;而且需求往往是由供给创造的,产品受市场容量饱和的影响较小。因此在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中出现了边际效益递增的规律性现象,这种现象还会因网络效应的作用而强化。边际效益递减是与负反馈相联系的,而边际效益递增是与正反馈相联系的。负反馈反映原有的差异逐渐缩小以至消失的倾向,正反馈则反映初始的微小差异不断扩大导致全然不同结果的趋势。当然,这种变化都是有条件的。认为在传统的工农业经济中只有边际效益递减的规律性而在信息经济或网络经济中只有边际效益递增的规律性的那种观点,是与现实相背的。人们会发现,在物质产品生产达到一定的经济规模之前也有边际效益递增的现象,而在信息产品生产中当技术方向有问题时也会出现边际效益递减甚至为零或负的现象。网络经济所改变的仅仅是缩小了边际效益递减规律的作用范围,使它在经济活动中不再成为起主导作用的规律。

3•对规模经济理论相对重要性的影响在工业经济中,由于社会分工、专业化协作的发展,由于机械化、自动化以及由此而来的生产流水线的发展,当钢铁、汽车、石化等固定成本占总成本很大比例的产业在经济中起主导作用时,规模经济即产品单位成本随着产品数量增加而降低所带来的经济性,是提高经济效益、优化资源配置的主要途径。在信息经济或网络经济中,尽管规模经济仍然是提高经济效益、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但由于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的集成化、柔性化发展,数字化神经网络系统的建立与应用,由于外部市场内部化同外包业务模式的并行发展,还由于相关业务甚至不同业务的融合,当软件、多媒体、信息咨询服务、研究与开发、教育与培训、网络设备与产品等变动成本占总成本较高比例的信息产业、网络产业、知识产业在经济中起主导作用时,增加经济性效应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了。范围经济(通过产品品种或种类的增加来降低单位成本)变得更加重要了,差异经济(通过产品或服务差异性的增加来降低成本和增加利润)、成长经济(通过拓展企业内外部的成长空间来获取利润)、时效经济(通过抢先利用机遇扩大市场份额来赢得竞争优势)等各种提高经济效益的新途径出现了,这些途径不仅大企业在利用,而且更有利于大量中小企业加以利用。无可否认,规模经济作为人类经济活动提高效益的基本途径,这个事实没有变,但它的相对重要性由于网络经济的发展确实变化了,它不再是最重要的更不是唯一的经济性效应。

4•对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此消彼长“理论”的影响英国经济学家A•W•菲利普斯于1958年提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或物价上涨率)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变动关系,低失业率与高通胀率相陪伴,而高失业率则与低通胀率同时并存,若用纵坐标表示通胀率、横坐标表示失业率,那么两者之间的这种关系就表现为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就是所谓菲利普斯曲线。上述“理论”已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践所否定。70—8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时期,出现了高失业率与高通胀率相并存的“滞胀”,了失业率与通胀率反方向变动和可相互替换的“理论”。到了90年代,信息产业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美国出现了在经济高增长中低失业率与低通胀率并存的新经济现象,又一次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不存在什么菲利普斯曲线。据美国商务部分析,1996年和1997年,美国信息技术产业的价格下降使国民经济的价格指数下降了1个百分点,导致通胀率成为30年来最低点,同时信息技术产业还在以往5年内提供了1500万个工作岗位,使失业率降到24年来最低点。有些文章为了强调知识经济对传统经济理论的冲击,把新经济实践对菲利普斯曲线的科学性与有效性的否定说成是“第一次”,是不准确的。

第9篇:数字劳动理论范文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实地考察要点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一、水利水电项目工程建设区域存在的问题

1、在该工程项目建设区主要使用的水利渠道仍然是土渠,而且没有在土渠上设置一些抗渗的措施。在小型灌区渠系工程配套不完善,渠系水未得到充分的使用。整个工程建设项目区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坍塌、阻塞、渗漏、淤积的现象。

2、在施工过程中,存在非常严重的季节性缺水的情况。因为某些乡镇、村庄所处的位置地势偏高,周围环境的地势偏低的情况,对居民的生活用水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而且该地区只有在汛期的时候才会有较大的降水量出现,为了可以对降水进行收集储存,提升该区居民的抗旱能力,就需要修建具有雨水收集功用的水利工程。

3、河坝和山塘的问题。在该工程项目建设区,一部分山塘出现了严重的淤积和坍塌现象,并出现了严重的堵塞现象,对河坝的放水功能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致使河坝的抗旱作用和水的储备作用没有完全的发挥出来。而且以上问题也对周围居民造成了一定的人身安全隐患。

4、对建后水利水电工程的维护工作不到位。已经建设完成的小型水利工程没有配备测水、量水的控制设备,对山渠也没有进行抗渗处理,没有制定完善的灌溉制度,导致建设完成后的水利工程没有专人对其进行管理,极大的影响了水利水电工程功能效用的有效发挥。

二、项目区水利水电考察和设计

在对该项目区域水利水电工程进行考察和设计时,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推出的相关规定开展进行,认真做好考察、预算、组织、规划和建后管理工作。并对如何更加有效的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效果进行探究,进而建设出高质量、高效率的水利水电工程。

1、工程建设区域水利水电的考察

1)对该区域水量的平衡进行分析

一般情况下,通过选择设计代表年、设计灌溉保证率和工程水文来对区域水量的供求平衡度进行分析。首先要对工程建设区域的代表水文站进行选取,本工程建设项目的代表水文站选择的是施工地区西南方的深度水文站来进行水文的观察。为了保证设计可以满足该地区的灌溉率以及选择设计代表年,在进行设计前,要对该地区的耕地种植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通过调查,此地区主要以水稻种植为主,另外此区域还是药材、柑橘、油菜、茶叶、玉米等农副产品的产地之一。所以此项目地区的灌溉设计要达到95%的灌溉率。同时,在对不同的区域进行灌溉率设计时,要考虑该地区的降雨情况、河水的蒸况等进行频度计算后才可以确定设计方案。

2)经济效益分析项目区

在水利水电考察设计过程中,要对社会效益、投资效益、环境效益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看,水利工程的设计建设要保证该区域群众的养殖业和种植业不受影响,要尽可能的提升当地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地位,提高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步伐;从投资效益来看,要对该项目建设成功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灌溉效益进行分析,分析此项目建设是否可以根本性的提高区域经济,减少投入资金;从环境效益来说,主要是分析项目建成后,是否提高的水资源的使用率,降低了群众对地下水资源的使用量,保证了项目地区水的含量,改变了人们水的索取方向。

2、工程建设投入资金的预算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设计建设要严格按照特定的预算成本进行制定。对于工程项目建设的人工工资、建设材料费用等一些其他的费用开支都要进行认真具体的预算。从而可以为水利水电考察施工的设计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3、工程建设的设计和规划

工程项目的建设规划设计是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本文重点从骨干山塘政治工程、水坝改造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灌区渠系工程四个方面来进行规划和设计。在进行骨干山塘塘坝加固和小型水源的工程中,要对迎水面的整体进行抗渗处理,要保证蓄水容量可以达到设计容量的95%。同时为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区域设计的引水标准可以符合规定要求,要保证引水设施和饮水河坝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工程建设区域的实施的设计

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建设管理、组织管理、检查验收是工程建设设计的几个主要方面,且各个方面的设计方法是不同的,在进行组织管理设计时,要制定分级管理责任制度,且需要经过招标投标制允许通过,要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在进行建设管理设计时,要根据当地的施工环境、施工条件进行设计。为了确保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可以有条不紊的进行,要创建一个比较完善的施工组织单位。在工程建设结束后,为了保证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建设符合设计标准,要对施工的质量等方面进行认真的检查验收。

三、工程地质考察技术

1、山地考察

山地考察适合用于探测浅层地质,其主要工作手段是人工或机械剥土,再通过直接试验、取样、观察地质现象。这里主要包含平井和竖井两类考察,在工程考察中,这两种山地考察工作量与钻探的比约为0.1,这与国外发达国家相差较大。而近年来我国的山地考察工作量已经有所增加,与钻探工作量的比值也逐渐接近发达国家的0.2。

2、工程钻探

工程钻探不断的结合高科技技术,为近年的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考察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帮助,极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缩短了考察周期、提高了考察质量,引起这些变化主要是钻探方法、工艺及施工水平的快速提高。

3、工程物探

地球物理考察,简称为物探,它是指采用观测仪器对被考察区的相关地球物理场进行观测,然后根据对被测量场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及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相关的地质原理来解释、推断地下可能存在的地质体及地质构造的具体信息,包括具置、埋深、范围大小以及相关属性的一种科学。工程物探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位场理论为基础的重力场考察法、磁场考察法和直流电场考察法;和以波动理论为基本理论的地震波考察法、电滋波考察法等。

1) 重力场、磁场考察法

重力场、磁场考察法是一种最先采用的,可以说是一种比较古老的物探方式。相对于地震考察法来讲,在精度与可靠度等方面都有差距。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高精度的重力、磁力仪被研发出来并得到应用,这使得重力场、磁场考察所能达到的精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伴随着神经网络技术在等在重力场、磁位场考察法中的应用,而且磁性矢量层析成像理论也得到了开发,这些因素都使得重力场、磁场考察法又得到的广泛的应用,重新焕发出了青春。尤其是微伽级重力仪的使用,使得微重力测量在洞室考察、边坡地质体变动形态的监测等方面的考察工作更加方便可靠。

2) 地震考察法

地震考察法,是指在工程地质考察的过程中,利用人工激发震源产生的地震波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其中,人工激发震源的方法较多。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地震考察法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领域中的应用程度不断加快。例如,在对三峡等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岩体质量进行定性评价时所采用的弹性波纵波就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益和经济效益;另外,由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所开发的水平地震剖面法和负视速度法、以及由美国NSA工程公司所研制的真正反射层析成像(TRT)超前预报技术等,在解决利用反射波地震考察法对隧道进行超前预报等方面遇到的难题具有重要意义。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地震CT已逐步发展成为一整套系列的方法,尤其是其成像方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它可以利用直达波、折射波、面波及反射波等多种波进行组合,同时还结合钻孔、隧道、边坡和山体等多种观测手段来进行二维和三维的地质成像,使得地质考察从定性测量向着定量的方向前进。

3) 电磁考察法

电磁考察法,主要包括利用天然磁场源的电磁测探(即MT法)以及人工场磁场源的连续电磁波考察(即EM法)两种。由于电磁考察法的独特优势,其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例如,采用人工和天然的两种场源、多场源,二维与三维电阻率成像技术,采用可控源的音频大地电磁法等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考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诸如对深埋长隧洞围岩介质的结构、其中的隐伏断层、破碎层和异常区等影响工程的消极因素的检测具有明显的工程和经济效益。

4) 电法考察法

电发考察是对电阻率法、充电法、激发极化法、自然电场法和电磁感应法的统称。根据其所依据的基本理论的不同,又可以分为稳定电流场理论和交变流法理论两种,而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地质勘察过程中,使用得较多的还是电阻率法。对于近几年逐步发展起来的高密度电法考察,虽然其在数据采集以及成像方式上有一定的特别之处,但是就其根本理论来讲依然属于电阻率法范畴。其通过对数据采集和成像方式的改进,具有相关的技术优势,诸如能实现数据的自动、快速采集,测量结果的实时显示及处理,由传统的一维考察发展成为二维考察。如果再结合单源、单点测量技术,可以发展成为三维考察技术。

5) 地球物理测井法

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数值模拟方法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动态测井技术在地球物理考察中的应用成为了可能。同时,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钻孔彩色电视的可适范围从之前的90 mm钻孔逐步发展到50 mm钻孔,同时还能够实现对数字化后的图像进行采集、压缩和存储,使得图像的后期制作及处理工作成为可能。

结束语:水利水电工程实地考察技术正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综合采用各种考察方法是促使考察技术从“定性测量”向“定量测量”的关键。在技术的采用过程中,既要积极的采用新技术,同时不能够忽视传统技术的再利用,这样才能促进考察技术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连生.水利水电工程地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55-57.

[2]沈春勇.水利水电工程考察与处理新术[J].水利水电技术,2008,36(9):70-73.

[3]曾凡卿.三峡工程建基岩体物探检测方法应用[J].2009,36(11):43-44.

作者简介:本人段冬梅,2003.6于南昌水利水电高等专科学校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毕业后先后就业于福建省上杭县才溪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福建兴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项目部市政工程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