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道德品质总结范文

道德品质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道德品质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道德品质总结

第1篇:道德品质总结范文

【关键词】“校园酒店式管理”;道德品质;实效性

The implement"campus cabaret type management" exaltation

morals quality development of real results

Zhuang Ze-Mei

【Abstract】The occupation school make person may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sorrow come to a decision to pay attention to morals quality's development to have the meaning of very importance to occupation school, my school pass implement"campus cabaret type management" and established morals quality development of new path, stir up a student ego education of inside dint, development student aware of self of morals consciousness and morals behavior habit, obtain result of show the Zhao.

【Key words】"The campus cabaret type management";Morals quality;Real results

关键词解:“校园酒店式管理”(“校园酒店式管理”情境育人模式是我校为适应新世纪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自身办学的特点,广泛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并实施的一种教育教学模式。“校园酒店式管理”是指在校园范围内,引入现代酒店式管理运作模式和理念,以职业学校学生为教育服务对象,以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实训班级为管理者,以校园环境为载体,通过各种实训活动,达到“以环境育人,以载体育人,综合育人,育综合素质的人”的最终目的。)

素质教育的实施进一步明确了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如何提高德育实效是我们老师所关心的,也是比较棘手的,就德育的本体功能来看,德育就是育德,就是构建一种道德境界,因此,提高德育实效可以从加强道德品质培养入手。

1.职业学校注重道德品质培养的重要性

1.1注重道德品质培养是“以德治国”方略体现

未来的社会将是一支不和谐的双重变奏曲,人类既充满发展的希望,又面临自毁的危机。道德品质方面的危机也同人口危机、生态危机、资源危机一样成为人类将共同面临的世界性难题。如何战胜危机呢?道德品质教育的本质在于通过培养人的特性追寻人的价值,不断提升人类的人文精神。德国著名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指出:“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地,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道德教育是德育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理应受到高度重视。教育工作者必须使道德品质教育从单一化向层次化转变,通过正面灌输引导、实践锻炼等方式,帮助学生确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我们国家在深刻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及时做出了“以德治国”的科学论断,为我国社会经济步入新的历史时期提出重要的治国方略,因为法治是他律,德治是自律,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解决社会矛盾的诸多问题,更快地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以德治国”对教育领域指明了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性。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充分认识到:加强道德品德教育是国家强盛的需要,教育方针的要求,是思想教育的重要任务。因为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如我们生产出来的产品,身体不好者是废品,智力欠佳者是次品,思想品德不好者则是危险品,有德无知要误事,有知无德要坏事。

因此,我们加强道德品质教育也是“以德治国”的方略体现。

1.2注重道德品质培养有助于建设和谐社会

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西方资产阶级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不断地渗入到社会中,侵蚀到社会政治生活和人们精神生活领域,引发见利忘义、权钱交易、等丑恶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蔓延,我们原有的道德观念受到了挑战和冲击。由此引发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已引起政府的高度关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在此背景下开展道德品质教育具有极其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公民道德为人们的思想道德和行为选择提供价值支撑和价值导向。它充分肯定“善”的价值,提倡科学的价值观;它着眼于社会的共同规范、共同利益及长远利益,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它可以调解和消除各种矛盾,使人们理顺情绪、协调行动,构筑良好的人际环境。总之,开展道德品质教育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必要的精神资源。

1.3严峻的形势决定了职业学校必须注重道德品质培养

纵观全国,职业学校办学在现阶段的突出特点可以概括成一个字:“难”!在普高热和就业低迷的双重影响下,职业学校的生源素质锐减,这不仅表现在职校学生学习成绩较差,还表现在学生的道德品质、人格修养等方面出现了滑坡现象。

前来就读职业学校的学生各有不同的原因:第一种是怀着美好的理想,为了圆职业梦而来的,这部分人目标明确,但所占的比重不大;第二种是怀着混文凭的心态以及冲着可观的就业率而来的,他们希望能在学校毕业推荐中比较容易地找到工作,至少可以混一张文凭,以利今后谋生;第三种则是被家长送到职业学校来管束的,这类学生家长管不了,送到职业学校让老师管着就行,至于能学到多少知识和技能倒不重要了。可以看出,职业学校生源质量下降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特别应当引起重视的是:成绩不好倒不可怕,可怕的是学生道德品质、人格修养方面出现的滑坡现象。从长远来看,职业学校要得以持续发展,就必须在德育上下功夫,特别是在道德品质培养上下功夫,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只有搞好道德品质教育,学校才能从疲于应付各种突发事件的被动局面中解放出来,教学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2.“校园酒店式管理”创设了道德品质培养的新途径

道德发展是一个主体积极构建的过程,道德品质教育必须把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及培养学生自觉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习惯作为教育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也就是说,学生本身为了发展和形成一定的个性品质而进行自觉的、有目的的自我控制是成功的道德教育的重要条件。

我校实施的“校园酒店式管理”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内力,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可以说,是创设了道德品质培养的新途径 。

2.1 “校园酒店式管理”对学生进行品德培养所遵循的原则

“校园酒店式管理”遵循自我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中学教育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通过“校园酒店式管理”中对实训工作的各项要求,使学生明确培养目标,起到自我否定、自我更新的作用;通过老师的监督指导及同学间的互相督促,建立正确的集体舆论,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使学生的道德培养意识不断提高。

2.2 “校园酒店式管理”使道德品质教育寻找到最佳的“交汇点”,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结合

“校园酒店式管理”实训,其实也是在进行道德实践。它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促使学生在实训活动中把理论转化为能力,内化为信念,进而外化为行为,达到知、信、行的统一,引导学生自觉实践道德规范要求。

①明确目标,强化道德品质培养意识

早在2001年,结合“校园酒店式管理”的实施,我校提出了:“人格高尚、基础宽厚、技能娴熟、特长明显、终身发展”的培养目标以及 “人格高尚、综合发展、有自信、能负责”的德育目标。不论是培养目标还是德育目标,都把“人格高尚”放在首位,使全体师生都把道德品质培养当作工作重点来抓。使老师们明确: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所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明确:做一个跨世纪合格的人才,首先应学会做人。

2007年,我们又在全校开展了“尊重”教育,营造人人受尊重、人人被重视的校园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天性中的积极成分、遏制其消极成分,从而重塑自尊、自信,抛弃冷漠、敌对,不断完善人格,朝着社②提出相宜的口号,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学会关心”是二十一世纪道德品质教育的主题,是一切道德品质中最具根本的基础,懂得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国家,才能建立起以社会为本位的道德价值观。

在实训中,我们提出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我为大家一个月,大家为我三学年”的口号,使学生在思想中形成关心他人、服务他人、互相关心、互相需要的理念。这也是实训工作不仅得以顺利进行而且进行得越来越好的重要保证之一。

③提出明确规范的行为目标,强化道德品质的养成训练

明确规范的目标和必要的养成训练,是道德品质形成最为重要的条件,因为,道德品德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教育效益,它存在于具体、动态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有了规范的行为目标,才有努力的方向,经过必要的养成训练,才能把道德培养目标内化为个人的品质。

在“校园酒店式管理”实训中,我们对参与实训的全体同学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对实训工作的时间、地点、内容、具体方法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学生因而能按照学校的要求去做,这也是养成训练的必要准备。在工作中,每一个实训岗位都有专门的老师进行指导、监督、考核,对不符合要求的同学及时批评指正,这使养成训练得以落到实处,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④创设感染教育的情景,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学生

一个良好的办学环境,是搞好素质教育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提高学生道德品质素质的物质基础。

配合“校园酒店式管理”的实施,我校在进行校园物质形态的建设时,注重文化意识的渗透和物化,注意考虑如何发挥硬件设施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尽可能赋予其文化内涵及较高的审美价值,发挥隐性教育作用。比如,在实施“校园酒店式管理”的初期,对学校(原厦门旅游学校)前后两边校大门按星级宾馆的要求进行改造,新建模拟综合实训大厅,典雅、富丽的建筑,精心设计的温馨的装饰,大厅实训学生整洁优雅的仪容仪表、谦和得体的举止,热情礼貌的待人接物,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这一切都恰到好处地创设出蕴涵教育意义的情景,使学生进入校园就能亲身感受独特的文化氛围,心灵得到净化和美化,在潜意识中努力使自己的言行与环境相协调,从而规范自己的言行,言谈举止变得文明大方,促使道德品质培养外化为行为,内化为信念。搬迁到新校区(厦门工商旅游学校)后,我们也一直用酒店式的标准来规划学校。

3.“校园酒店式管理” 对学生道德品质培养产生的效应

实施“校园酒店式管理”两年多来,我校学生在职业能力方面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增强了毕业后的工作适应性,培养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能力,校风也有了根本的好转,打架斗殴的现象明显减少了,多数学生的道德品质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主要表现在:

3.1 “明礼”教育更加扎实、有效

通过与“校园酒店式管理”相适宜的着装要求、礼仪接待和训练以及实训迎宾员的示范,学生认识到仪容仪表、礼仪礼节重要性,学生讲礼仪礼貌蔚然成风,仪容仪表整洁、遇见老师和客人主动问好、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废弃物、不互相打闹……

参加实训的同学学会了热情待客,主动打招呼,起立迎送,自觉熟练地使用尊称和礼貌用语,大大提高了与人交往的能力,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实训中与老师更近距离地接触,使他们更加尊重老师,能虚心地接受老师的批评和教育;他们把实训中养成的勤劳的习惯带到家里,积极主动地承担家务,自觉融洽家庭关系。

3.2 “敬业”教育落到实处

以往对学生进行“敬业”教育都停留在空洞的文字上,学生在校期间没有这方面的亲身感受,而实训却使同学们有了接受“敬业”教育的机会。实训工作中每个人都承担着一定的任务,每天他们都必须完成自己的岗位职责才能离岗,老师们也要求参加实训的同学都要有一种意念,那就是:“一定要把工作做好。”通过实际工作,在不断的巩固或纠正中,教育学生“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许多同学都说:“通过一个月‘校园酒店式管理’实训课,让我变得有责任感了,”“我真正懂得了什么是书上所说的‘敬业’”。

3.3 “团结互助”的品德得到强化

团结互助是社会公共生活中与人交往时应遵守的道德准则,它要求人们有同情心和爱心,见别人有困难能尽力帮助,共同完成任务时同心同德。在实训中,同一工作组的同学之间以及不同工作组的同学之间都能够互相帮助,强化了集体意识,体会到与人合作、团结对事业发展的重要性。经过实训的班级,班主任都能明显地感觉到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同学之间更加团结了。同学们说:“我知道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3.4激发了“勤奋进取”的精神

实训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教学方式,许多平时在教室里得不到赞赏与肯定的同学在实训中频频受到老师、同学们的赞许,特别是当他们的创造性劳动成果获得肯定时,更激发了他们的进取心。一些学习差或表现差的同学有了自己切合实际的目标,克服贪图安逸和懒散的习惯,向着既定的目标奋进。

3.5加强了“勤劳俭朴”教育

实训中参与绿化、美化、净化校园的工作,看到整洁有序的、优美的校园,听到老师同学对实训工作的肯定,从中体会到劳动的乐趣与喜悦。同学们深刻地理解劳动创造世界、幸福来自劳动的真谛,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并且懂得珍惜劳动成果,自觉维护校园的整洁、美化。他们还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易拉罐等饮料瓶获得零花钱,体验并理解了“勤劳致富光荣”这句话。

第2篇:道德品质总结范文

道德品质的教育是一个全社会的话题,对社会风气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兴衰。学校在社会上扮演着教书育人的角色,因此,学校不仅要做到教书,更重要的是做到育人。学校德育存在问题回归生活道德品质的教育是一个全社会的话题,对社会风气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兴衰。学校在社会上扮演着教书育人的角色,因此,学校不仅要做到教书,更重要的是做到育人。而大部分学校盲目追求升学率、就业率,过于重视文化成绩的提高,往往忽视了道德品质的教育,只强调道德认知的发展,严重脱离了生活实践。现代社会道德观念的缺失已经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提高全民的道德水平迫在眉睫。新时代呼吁学校必须发挥其自身优势,注重德育与生活实际生活相关联,倡导学校德育回归生活本真,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及水平。一、学校德育仍存在的问题当代教学工作中,无论是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普遍存在轻视政治思想教育现象,尤其是学生,严重的甚至会对其产生厌烦情绪。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老师教学方法运用不恰当,对于道德思想的教育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极少以生活中真实发生的情况做引例,而只给学生灌输所谓的“考试重点”的思想,发表个人观点也要严格按照老师所讲的解题构架形式,教学过于死板、教条化,严重脱离了生活实际,背离了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直接灌输政治理论思想不能做到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只能让学生了解道德的定义、作用等书面理论,而不能深入地消化吸收其中包含的寓意,更不能对学生自身行为起到良好的约束作用。国内外这一教育现状仍存在种种困局,至今未能很好地解决。鉴于政治思想课程的教育现状,有些西方国家提出建议取消德育课程的开设,而大部分东方国家则否定这种决策,认为一定的思想教育还是必要的。因此,西方国家尝试另辟蹊径,开设专门的政治思想教育课程,但仍未能解决学校德育所面临的困境。道德观念来源于人们对生活中的事物、现象潜移默化的总结,但学校所传授的道德知识对于这种生活经验的概况过于抽象,过于符号化,道德品质的教育舍本逐末,远离了形成道德意识的根源:现实生活。大部分学校在进行德育时有意避开生活中丑陋事件,基本上都是以好人好事作为课堂引例,不能让学生很好的认识到真正的生活世界,对现实缺乏理性认识。二、回归生活的学校德育呼唤我们知道,无论是道德还是德育都是为人类生活所服务的,德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个人良好的道德、心性,使其在生活中以高品质姿态处理大小事务。学校的德育要以学生认知生活为基础。学生的物质生活世界影响着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与行为规范,要先建立对生活的认识在生活中体验各种问题、矛盾与冲突,并尝试如何理性得解决各种问题,以身现法,使其体验生活,品尝德性的想法与行为给自己带来的幸福感,也可让学生在所犯错误中反省自身,真正实现道德的自觉与自愿。学校德育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认知生命真正的意义与幸福,让学生懂得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去寻找“真、善、美”,并从“寻找”的过程逐渐转变为“创造”,这才是学校德育的目标。三、回归生活的学校德育之路1.培养真正有道德的人,而非道德的“研究者”传统的有关德育的课程以培养“研究道德的人(理论学家)”,这样的教学目标不利于发展学生的道德品质,而只是将道德伦理作为研究对象,道德教育过于理论化,而源自于生活的道德却拥有很强的实践性,是完全与生活融为一体的。因此,教师必须要学会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整理、反思、丰富自己的生活,将课上所学真正运用到实际生活,使学生真正成为“道德的实践者”而非“道德的研究者”。2.把生活逻辑作为道德逻辑学生如何摆脱成为“道德的研究者”,而成为真正“有道德的人”?注重生活逻辑,放弃道德知识的框架是关键。生活是一个人一生当中最好的导师,生活当中每个细小的事物都能反映不同的道德理念,而生活的特性就是生活逻辑。学校德育过程遵循生活逻辑就是将生活的劳作性(实践性)、主体间性、完整性以及意义构建性都体现出来,以真实的生活素材作为德育相关课程的内容,紧密联合生活与德育的发展。3.德育要反映学生的整体生活学校德育课程要力求反应学生的整体生活,将学生在社会和学校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作为教育重点,而不仅仅限于学生简单的校园生活当中。当然,很多时候德育课程无法涉及到学生的全部生活,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它可把生活作为主题,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大量真实范例,使其在整体生活的基础上学会整理生活、反思生活进而丰富生活。4.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主体意识道德品质发展的主体是学生自己,而非教师的“授业解惑”。学校要改变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学习氛围,教师要引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给学生创造主体角色,让学生愿意并积极地表现自己,主动与他人相互进行思想信息的交流与沟通,在展现自己同时深入了解他人的思想观念,并相互借鉴学习,让学生能够对道德伦理进行正确理性的判定、选择、接受以及改造,从被灌输知识的角色转变为能够充分认识、管理、服务、完善自我的主体角色。现代德育的教学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更要贴近学生,让学校的德育回归生活实际,并赋予德育更新、更丰富的内容将生活还原到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使其指导并启迪学生的成长过程,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其能够更好的适应于社会、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王青原.生活化校园的彰显――回归生活的学校德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7(2):84-87.

[2]梁钊华.以生活为基点的德育解读[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1(12):181-184.

[3]吴言.回归生活:学校德育的目标取向[J].职业技术教育,2006,(8):1.

第3篇:道德品质总结范文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培养 翻转课堂教学

一、会计职业道德培养课程教学现状与问题

会计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影响会计工作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是未来我国会计人员队伍的主要力量,他们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直接影响到未来会计工作的发展。所以,加强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虽开设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但在教学内容上主要侧重财经法规知识的教授,而在学生会计职业道德品质培养方面,大多属于理论教学,缺乏实际的案例,职业道德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距离我们“品质优良,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社会需要、行业认可、企业能用的会计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

鉴于以上现状,我们不难看出,高职院校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方面还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在课程设置上没有把会计道德教育放在应有的地位,在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并没有单独的一门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二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侧重理论性知识的讲授,学生缺乏实践体验,从而使理论教学显得空洞乏味,影响学生会计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效果。

二、将翻转课堂式教学引入会计职业道德培养教学的意义

翻转课堂式教学,是指学生在课下完成知识的学习,课堂则成为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对学生课下学习时遇到问题的解答以及对所学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基于翻转课堂式教学的会计职业道德培养,可以使学生重构学习过程,即由原来的课上学习、课下吸收内化转为课前学习、课上吸收内化。通过翻转课堂式教学,可以训练和培养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难以培养的职业道德品质和技能。

学生通过翻转式教学,可以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团队合作,在合作过程中互相配合、互相启发,感受会计职业所应当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从而发挥个人潜能,增强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达到“既会做事又会做人”的双赢目标。

三、会计职业道德培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1.教学目标的确定

会计职业道德培养课程属于会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认知,培养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情感,树立坚定的会计职业道德信念,养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行为。教学目标的确定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社会适应性能力方面,通过课前自主学习和课堂分组协作,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二是行业通用能力方面,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品质。

2.教学内容的设计

根据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基础和智力特点,可以把教学内容设置为四个模块:一是进行会计职业道德认知,主要让学生了解会计职业道德的含义、内容和基本要求,树立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意识,认识和体会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后果;二是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实际工作中一些具体的案例和设置特定的工作情境来启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适应和创新能力和组织、沟通、协作能力以及冲突协调能力,提升职业修养;三是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向学生介绍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组织与实施的途径,广泛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倡导诚信为荣、失信为耻的职业道德意识,引导学生加强会计职业修养;四是会计职业道德检查与奖惩,向学生介绍会计职业道德检查与奖惩的机制,促使其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鞭笞违反道德的行为,褒奖符合职业道德要求的行为,并发扬光大,形成抑恶扬善的社会环境道德环境。

3.教学组织与实施

教学内容需要通过一定的模式和手段来实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的是任务驱动、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首先,教师布置任务,学生接受任务;其次,学生进行课前学习,分析完成该任务的关键点,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找寻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通过课堂进行分组实践,教师从中进行答疑和指导;最后,引导学生做出总结,亲身体会和感悟理论知识,提高会计职业道德修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中心位置。在教学手段方面,主要通过课堂、多媒体以及相关网络资源来进行教学。

4.考核方式

本着考核主体多元化,考核内容多样化的原则,采用平时考核+期末考核的方式。平时考核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分阶段进行,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的课堂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由教师进行打分评价,占总评成绩的20%;另一方面是学生课前学习、课堂实践等教学过程中的表现情况,由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三部分组成,共占总评成绩的60%。期末考核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系统为来源,采取闭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占总评成绩的20%。三项成绩平时以百分计算,期末折算总评成绩。

参考文献:

[1]付铭建.会计职业道德培养在专业教W中的实现[J].吉林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2).

[2]钟莉.模块式教学法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的运用研

究――以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为例[J].现代经

济信息,2015(16).

[3]邹真华.关于高职会计专业职业道德培养模式的探讨[J].

职教论坛2011(14).

第4篇:道德品质总结范文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孩子们越来越被丰富的物质享受包裹着,接受着过度的关爱,望子成龙的殷切希望,使家长们大多数重视孩子的衣食住行,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而忽略了孩子品德的教育,影响到孩子心理的健康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加强幼儿道德教育,始终是我们幼教工作者关注的重点。

今日之儿童,明日之栋梁。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幼儿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越来越普遍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育人首先要育德。只有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才可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为加强幼儿德育工作,我园结合学期初制定的德育计划,重点做好了以下几点:

一、注重幼儿园日常生活中德育的培养,重视日常生活小事的教育意义。

从常规教育入手,使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幼儿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生活中帮助别人、说出有礼貌的话语时,及时抓住这些事例进行随机表扬鼓励;对伤害他人的言行,要用建议的方式引导、教育,使其知道何对何错,潜移默化的净化孩子的心灵。

二、注重利用节日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

借助教育契机,我们在中秋节、重阳节、冬至和春节开展节日主题活动。为了培养孩子尊老爱老的情感意识,重阳节前夕,我们组织孩子们亲手给爷爷奶奶捶捶背、揉揉肩等活动。为了培养幼儿的爱国之情,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我们运用现代化教学,国庆节前,让孩子观看红。孩子们知道了很多为了祖国的未来而壮烈牺牲的英雄,使孩子们知道了在和时期我军的艰苦斗争的历史,孩子们更加热爱我们的伟大祖国,更加珍惜美好的生活。

第5篇:道德品质总结范文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大学思想政治理论

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由教师做主导讲授道德知识,其知识、理论、概念的晦涩难懂,不仅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而其部分理论知识与实际的脱离,也让学生难以理解与记忆,这种情况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目前,有很多的学生对思想政治出现了厌烦的心态,影响了思想政治对大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教学成果。而体验式教学的运用,以亲身体验的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互动教学过程中,对道德知识进行深刻的感悟与理解。这种教学方式不仅陶冶学生的个人情操,也激发了学生对思想政治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高尚道德品质的发展。

一、体验式教学的具体概述

体验式教学是在学生认知的规律及特征的基础上,创设一种现实中实际存在的情境及机会,或是创设已经经历过的事件及情境,将教学内容再次呈现或还原,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对教学知识、发展、能力、情感、意义的理解与建设的一种教学观,也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其核心价值主要是以人的生命发展为宗旨,以尊重生命、提升生命、拓展生命、关怀生命作为最高标准准则,不仅注重对人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对人生命意义的彰显与促进。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体验式教学实践能够表现出四个突出特征,分别是实践性、开放性、生活性、发展性。

二、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

体验式教学实践的重要性由于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比较枯燥乏味,教师做主导讲授的教学内容也极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判断及记忆,而体验式教学的运用,改变了这一现状,对学生个人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实践的重要性具体表现如下:

1.符合时展的需求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时代化的脚步也在加快前进,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判断信息、总结信息、创新信息等能力在信息时代化的发展进程中也越来越重要,由于社会之间的竞争局势比较激烈,对于人才的需求也越加的强烈,不仅注重人才的学识方面,也更加注重人才的能力方面,而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对体验式教学实践进行有效的运用,在亲身体验的氛围里,能够充分的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分析、处理、判断等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人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体验式教学的运用,能够满足时展的需求。

2.符合素质教育的需求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素质教育已经取代应试教育的地位,在教育领域里占据主导地位,其主要内容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培养学生的个人综合能力,使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综合型素质人才,而体验式教学的运用,符合素质教育的需求,能够在特设情境体验中改变教师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个人的综合能力与道德品质得到培养与发展,并向成才的目标去迈进。

3.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体验式教学是在创设的特定情境中,教师与学生的开放性课堂互动,不仅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也能够使教师在互动中更加了解自己的学生,而学生也能更加信任与依赖教师,做到互相促进与共同发展,从而建立起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充分发挥体验式教学作用的具体措施

1.创设教学情境,融入教学氛围

体验式教学主要是学生通过某种物质与内心情感、思想进行联系与沟通而引发的感悟与理解的教学。教师在进行体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创设出符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利用文字、图片、音像、视频等教材资源,渲染教学情境氛围,从而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此外,还可以与学生做游戏,进行角色互换,引发学生的感悟,促使心灵的洗涤。

2.以学生实际情况为依据,科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教师对学生提交教学的安排,一定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科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不能盲目、毫无章法的安排体验课程,否则将适得其反,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

四、结束语

体验式教学是目前大学思想政治理论中最具有实践意义的教学模式,它的运用,有助于大学生高尚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培养与发展,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使大学生成为一个具有高尚道德素质、综合能力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孙其昂,张玉倩.思想政治理论课回顾与前瞻——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10周年访谈[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6

[2]郑艳,丁莹莹.体验式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的融合——以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美在我心中”英文展示活动为例[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

[3]马吉宏.体验式教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运用——以艺术类高职为例[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6

[4]郭远红,郭远梅.体验式教学在培训与开发课程中的应用探析[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

第6篇:道德品质总结范文

关键词:教学方法 品德教育 联系生活 社会实践

一、联系教材

(一)教材特点

1.低年级教材多采用童话、故事、儿歌、看图讲故事、浅显的寓言等形式,从而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

2.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大纲对低年级的最基本要求和儿童的年龄特点,着重向学生进行最基本的社会公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3.低年级的课文深入浅出地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二)教学建议

讲好图画,教给看图的方法。

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教师要根据教材中的图文,抓住教学要点,运用图片、幻灯、儿歌、小表演等教学手段,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教师还要结合课文的教学使学生学会有目的地看,有比较地看,边看边想等方法。

例如:《按时上学》这课教材,课文通过四幅图画,寓教学要点于有趣的故事之中。教学中,教师应细心引导学生看图讲故事,从中悟明道理和行为要求。第一幅图说明要按时起床。第二幅图说明上学路上不贪玩。第三幅图说明只要做到按时起床,上学路上不贪玩,就能按时到校上课,这样既不影响老师讲课、同学听课,又不耽误自己的学习,是一种好品德。第四幅图说明不能随便缺课,有病或有事应向老师请假。这样把为什么要按时上学的道理和行为要求融于画面之中,形象而具体,便于低年级学生接受。

二、联系生活,融入情感

(一)激情导路,情理交融

品德与社会课本身感彩重,只有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促进学生情感内化,才能使其真正明理、导行、启迪良知。教学中我总是注意把握好“学文明理”这一重头戏,以激情作为载体,紧扣教材,突出学科性,力求趣味性,注重实效性,丝丝入扣进行分析,以情载理,情理交融。提高教学质量。

(二)回归生活,知理动情,以情育人

在学生产生与道德观点相一致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的言行实际,通过辨析使模糊的概念变得清晰起来,通过判断使正误的界线愈加分明,通过总结使学生对某种道德观念形成完整的道德概念和较为稳定的态度。

三、巧设情景,创设良好氛围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加强学生社会道德教育?我以为:首先必须造就一个美好的育人环境。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激发同学们对学校的热爱之情,良好向上的校风班风可以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要巧设教学情景。如生动的故事大赛、活泼的游戏表演等,都可以唤起学生的激情,并与教材中的人物思想产生共鸣,形成情感体验。这样充分把学生带入了角色,很自然地使学生进行了情感体验和情感锻炼,实现了由“知”到“行”。

四、拓展课外活动,引入社会实践

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或单纯的说教能够奏效的。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渠道来导之以行、要架起这座由知到行的桥梁,光靠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是不行的,它必须通过课外延伸来完成。我认为道德要做到几方面的结合:一是同少先队活动相结合,少先队活动是学生形成良好道德行为的重要阵地,教师可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的不同课时的教材特点,通过一系列的班队活动来完成。如我校表演得丰富多彩的课本剧,形成丰富多彩的中小队活动等,都巩固了道德认识,锻炼了道德意志,并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二是同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是学生长期生活生长的环境,对他们的道德行为的养成都有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品德课教师要联系家庭、社会来进行教学,如家长会上要对学生提出统一的道德要求,学生在校内或社会上的活动可通过红领巾监督岗来监督和评分,使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

第7篇:道德品质总结范文

品德是决定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品德的塑造。在社会这样一个群体组织中,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品质确立了自己在群体中的价值。无论在校园还是在社会,想要确立良好形象、赢得众人尊重,必须要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因而要从娃娃抓起,使学生能够从小塑造良好品德,需要《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的熏陶。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一个将思想品德、劳动、自然、历史等多门学科有机综合的生活性课程,其实质是让学生学习社会知识、常识和道德规范。《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密切联系。”因此,教师必须透彻地分析教材内容,以学生实际生活作为教学起点,将教学内容回归生活、贴近生活时,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解决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面临的困难,给学生一个正确方向的引导,使学生在感悟生活中形成自己的道德规范与修养。

针对小学生《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教师在课堂中应通过体现生活习惯细节,来让学生了解如何塑造正确良好的品德与形象,并从中检验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段模拟小学生放学回家的动画视频,在视频中可以看到小学生回家行走过程中出现几人并排走路、边看书边行走、不按交通规则选择路线等现象,在学生观看结束后,教师让学生主动找出动画中存在的错误行为,并说出正确做法。教师在学生说的基础之上再加以总结,并播放放学回家路上行走的正确视频,在提升学生日常生活认知、养成良好习惯的基础上,为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打下坚实基础。

小学生道德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教师在平时上课与生活中细心观察学生的动态,通过捕捉生活案例来耐心教育他们。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写一个可以为父母做的事情或可以让父母欣慰的事,例如自己穿衣吃饭、帮父母收拾碗筷、做家务等生活小事。通过这样一些生活中的细节来培养学生感恩的心,激发学生的道德认识,引导学生正确的道德行为。

没有最好的教育方式,只有最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作为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内容与方向,引导学生重生活、重互动,使课堂充满正能量的同时要让学生也情趣盎然,根据学生的现实生活情况与实际思想来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在将来立足社会时找到自身的价值地位。

第8篇:道德品质总结范文

关键词:学习活动;社会体验;道德品质;课外活动

学生的个性品质可以简单概括为“四自”,即自理、自主、自律、自信。“自理”即指学生在学习文化、了解社会以及参与各种活动中能掌握基本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意识;“自主”即指根据学生的天赋条件、现实可能和发展愿望,促使他们在身、心、智、能等方面获得自由、充分的发展;“自律”即指学生在发展积极个性的同时,主动矫正某些消极的个性品质;“自信”即指在充分认识、正确评价自己的前提下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并充满信心。我认为应重点从学习活动、道德品质、社会体验和课外活动等方面入手。

一、从学习活动入手

主要指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途径的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学习。这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努力完成的基本学习任务,在学习活动中强化“四自”的具体要求可以概括如下:“自理”:能够创造性地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独立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逐步提高认知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能够创造性地参与学习活动,养成勇于探索、乐于实践的习惯,在具有广泛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特长;“自律”:能够有效地排除消极因素的干扰,及时调节学习行为和习惯,初步具备自我控制能力;“自信”:知道自己的学习潜能,善于总结与改进学习方法,坚信自己能学而有成。

二、从道德品质入手

主要指学生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培养,可以利用思想品德课、班队活动,并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与日常教育管理之中,具体要求分别如下:“自理”能够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基本分清是非、真假、美丑、善恶的界线;“自主”:能够坚持正确的想法和主张,乐于帮助他人,敢于同一切不良现象作斗争;“自律”:善于听取别人的不同意见,勇于改正自身的缺点,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自信”:相信自己的价值判断,善于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对于自己的未来,社会的进步抱有充分的信心。

三、从社会体验入手

包括认识社会、处理人际关系和料理生活等方面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具体内容可以概括如下:“自理”:能够自主性地认识周围的生活场所,学会使用常见的社会公共设施,掌握基本的文明交往规范,具有一般生活常识和生活自理能力;“自主”:能够结合自身体验,学会搜集、整理、运用社会信息的简易方法,有一定的生活劳动技能和一技之长,初步具有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自律”:能够自觉建立、维持、改善人际关系,能自觉遵守公共生活的基本准则,对社会不良风气能够自觉抵制和勇于斗争;“自信”:在强调自身体验的前提下,能够用辩证的观点去认识社会的发展趋势,积极主动地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四、从课外活动入手

主要指以发展学生技能特长为核心的各项课外兴趣活动。具体要求是:“自理”能够积极主动参加各项课外活动,有较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自主”: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参与兴趣活动,并不同程度地掌握所选项目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并有自己开展活动的能力;“自律”:能够克服不顾客观条件和他人利益的、绝对化的发展愿望,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逐步养成排除困难的意志、毅力;“自信”: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某一方面的聪明才智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坚信自己能找到充分体现自我价值的方式、途径。

总之,强调个性品质的培养即个性教育,要摒弃那种以统一规格去制造“标准件”的教育模式,必须从研究学生的差异入手,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文化环境与氛围,促进个性倾向得以充分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树文.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之我见.吉林教育,2012(9).

第9篇:道德品质总结范文

关键词:会计工作;质量;绩效;提升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1

一、强化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工作

为有效贯彻会计内部控制质量监控,确保会计内控工作按既定程序有效完成,企业会计部门除了严格执行项目管理程序,更应建立独立的会计内部控制小组,对内控工作进行强化。内部控制小组必须保持其组织上和业务上的独立性,客观公正地进行相关工作,加强会计内部控制质量的监控。内部控制小组在资金管理工作完成后,审查工作中的风险管理、项目管理及工作底稿,以报告形式进行总结、评价,并向主管机构汇报。在完成会计内控报告后,内部控制小组通过检查档案的方式进行延续的控制工作,对所有会计内控涉及的有关事项进行调查,并索取有关档案、资料等证明材料,包括:设立及执行会计内控程序的情况;执行各项内控准则的情况;执行监督及复核工作的情况;工作底稿与内控数据的客观性、相关性、充分性和合法性;其他有关内控质量的事项。内部控制工作可采用三种方式:由会计内控小组与受查者磋商以决定何时及如何执行内控人员提出的建议;受查者自行决定采取行动;内控人员于工作完成后过一段时间之后,再回过头来检视受查者是否已采取改正行动,或管理阶层和董事会愿意担负不采取改正行动的责任。有些会计内部控制人员主张追踪工作应由企业管理小组来执行。因为若由内控人员直接追踪,则近于参与决策,对受查者在执行建议时,也会造成不当的压力。决定适当的追踪程序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内控报告发现的重大性;改正报道的情况所需努力及成本的程度;万一改正行动失败时可能发生的风;改正行动的复杂性;所涉及的期间等。

二、提升会计人员职业素养

第一,会计职业素养教育是社会道德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是依据会计职业素养的原则和规范,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会计行为人进行系统地职业教育,从而使会计行为人逐步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素养品质,并增强其职业责任心和职业荣誉感的一项专门活动。同时它也是塑造和改善会计行为人精神道德面貌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会计职业素养教育可以使外在的会计职业素养规范转化为会计行为人内在的道德品质和自觉自愿履行的行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行为人处于多元利益主体的中心,肩负着客观公正地处理好各方利益的重要职责,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具备良好的个人素养和高尚的会计职业素养。由于人的道德素质的提高主要依靠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的教育来完成,因此,良好的会计职业素养的形成与具备在根本上也依赖于教育。不同时期、不同环境,教育的内容和侧重点也不同。

第二,会计行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一项重要职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会计职业的主要任务就是为社会公众提供真实、公正的会计信息。由于会计工作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其服务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着经营者、投资者和广大社会公众的利益,还进一步影响着市场经济秩序的有效运行和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而高质量的会计服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行为主体的道德品质。因为任何行为都是行为主体在一定的思想意识支配下实施的。会计行为人的道德品质高,他就会自觉地做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对社会有益的行为;反之,一个道德品行低劣的会计行为人自然会从一己之利出发,选择不道德的会计行为,从而对社会、对公众造成危害。由于会计行为人的道德品质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经过后天的长期学习和反复磨练才能形成。因此,在目前会计假账盛行、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情况下,一方面应通过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来限制会计行为人的不良会计行为,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另一方面必须从根本上加强对会计行为人的会计职业素养教育,通过会计职业素养教育来提高会计行为人的自身素养,培养会计行为人高尚的道德品质,使其在会计实践中能够自觉地履行会计职责,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可靠。

三、构建会计信息化系统

企业要想建立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处理流程包括如下部分:第一步是建立一个客观的标准;第二步是从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中搜集相关信息,系统将企业的经营及财务状况与标准相比较,并加以评估分析,深入诊断、追踪,最后给予结论及建议。

首先是标准的建立。采用最新的煤炭行业企业的财务报表作为设立标准的样本,以最新的资料衡量比较才有意义,且为了具客观性,最好能将煤炭类企业尽量多的纳入,设立的步骤简述如下:众多财务比率中以统计因素分析法筛选出代表此行业的比率组合,筛选时须有煤炭行业较长一段时间的资料来做分析,样本期间越长、包含的样本越多,所选出的比率越具代表性;按挑选出的代表比率找出其他企业最新公开的财务数据,并建立一套转换规则,将数据按转换规则转换,以便组合具可加性及比较性。在会计信息系统的知识修改区可随信息更新而更改标准设立样本的选取,该样本的更改包括两部分:一为财务比率采用因素分析法筛选时纳入分析的样本;二为其他企业最新的财务信息数据作为比较排名的样本。

其次是评估财务比率、分析诊断、输出结论及建议。将企业的比率以相同转换规则算出分数,再与设立的标准比较,排列出企业得分及总名次。这与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结合,随时将企业新产生的财务信息立即与近期其他企业状况相比较,使企业能及时了解目前位居煤炭产业的地位,并立即做出相应的分析。会计信息系统中的知识库必须存有各比率的分析及建议,以便给予企业建议或解决方案,这里应注意知识库包含的财务比率信息应为使用因素分析法前的所有比率,而非筛选过后的比率。当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产生新的财务报表时,会计信息系统可立即将新的资料输入,按转换规则算出企业的分数,每一比率有一个分数,介于0至100之间,将全部比率的得分相加,再与标准相比,可得出企业总得分及位居煤炭产业名次,并针对每一比率做分析及建议。

参考文献:

[1]刘兴海.强化经济效益审计,全面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8).